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2023-09-23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1篇

况评估报告

据县环境保护局文件要求,我院编写2017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乡卫生院合法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甘环辐证【M】,现单位有Ⅲ类射线装置1台,均在《辐射安全许可证》上登记。本单位无密封放射源应用项目、无非密封放射源应用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等其他核技术利用项目。

一、 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情况: 我院有机房2间,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铅玻璃观察窗、个人防护用品、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2017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2017内,未发现射线装置及防护设施故障现象。

二、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医院制定健全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环境及个人剂量监测方案,放射诊疗安全操作规程等。 以上制定均有上墙张贴。我院同时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监督制定落实及执行。每月由科室兼职辐射防护管理员进行自查制度落实情况。2017年放射科职工严格遵守以上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医务人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野内,辐射工作人员均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情况:

我院暂无辐射工作人员变动,2017年1名工作人员参加市级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基础知识培训,完成学习内容,经过考核合格取得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转让或者送贮情况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台账:

我院无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转让或送贮情况;射线装置已设立台账,并有专人保管记录。

五、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我院制定了对各种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的应急预案,并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预防辐射事故的应急小组。

七、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我院辐射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经上级部门及我院工作人员的自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八、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

我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操作,任何工作人员都不得违反规定,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我院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对法律法规落实进行监督。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严格事故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岗位。

第二章

事故分类与分级

一、事故分类

1、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并造成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2、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3、设备事故: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施工、使用、检查、维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机械、动力、电讯、仪器(仪表)、容器、运输设备,管理等设备及建筑物等损坏或造成损失或影响生产的事故。

4、生产事故:由于指挥错误或者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造成停(减)产,以及跑料、串料的事故。

5、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规则或因机械设备故障灯造成车辆损坏,物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事故。

6、人身事故:工作时间再生产岗位劳动过程中,除上述五类事故外,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故。

二、下列事故为本企业一般事故:

1、轻伤;

2、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

3、一次跑油量小雨1吨;

4、一般火灾(经济损失在3万元以下);

5、一次事故造成停产,影响销量50%以下。

三、下列事事故为重大事故:

1、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2人;

2、一次事故造成伤亡1人;

3、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4、一次跑油量1吨以上;

5、一次事故造成停产,影响销量50%以上。

四、重伤标准按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

五、事故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善后费用及财产损失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停产期限计算,从事故发生至完全恢复正式生产止,停产损失按企业产品的计划成品计算,多系统停产损失按各企业计划成本计算。

第三章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油库领导,发生火灾应先报火警,需进行人员抢救的也同时报火警并简要说明情况。

第四章

现场处理

一、发生伤亡事故或中毒事故,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抢险救灾,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除为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发生二次灾害,生产工艺需要做紧急处理的,仅为防止事故扩大需水、电、汽、风等工程紧急恢复者外,其主事故现场必须封闭,并设置警戒线。封闭现场由企业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封闭后,除单位领导、消防人员、安全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安全负责人允许不得进入。

三、现场解除封闭由单位领导下令解除。

第五章

事故调查

一、各类事故的调查主管人员为:

1、人身事故的调查员由安全员负责;

2、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由安全员负责;

3、设备事故的调查由设备员负责;

4、生产事故的调查由生产主管领导负责;

5、交通事故的调查由交通主管领导负责;

6、发生中毒事故的安全员为主调查,区职防所配合;

7、其他未列入以上六条的事故,由各级主管领导负责、

第六章

事故的处理

一、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二、下列情况,必须严肃处理:

1、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劳动记录,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对已列入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不按期实施,又不采取应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3、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劝阻不听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4、对忽视劳动条件,消减劳动保护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5、对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又不采取紧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3篇

326 发布评论(

0)

1 事故概况

山东某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安全管理交流-)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1 .5m/h、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贮存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公路向伴于低处烧去。大

火殃及其他许多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海湾。大约600t油水在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志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山东省和当地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导。地方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动了153t泡沫灭火液及干粉。部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5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

2 事故原因及分析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非金属油罐本身存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1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时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烧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4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击,避雷针越高烧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该地区的雷电强

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m,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烧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

(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地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A。

(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4)根据电气原理,50-60m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mm和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

(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处,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

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疑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m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络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Ω,远远大于0.03Ω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油库是消防重点保证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塑料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t,压力8KG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min,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施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颖,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起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该油库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m3,而在施工阶段,仅凭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m3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m远远小时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m.当地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驰,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3 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4篇

326 发布评论(

0)

1 事故概况

山东某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安全管理交流-)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1 .5m/h、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贮存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公路向伴于低处烧去。大

火殃及其他许多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海湾。大约600t油水在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志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山东省和当地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导。地方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动了153t泡沫灭火液及干粉。部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5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

2 事故原因及分析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非金属油罐本身存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1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时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烧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4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击,避雷针越高烧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该地区的雷电强

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m,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烧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

(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地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A。

(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4)根据电气原理,50-60m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mm和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

(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处,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

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疑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m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络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Ω,远远大于0.03Ω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油库是消防重点保证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塑料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t,压力8KG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min,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施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颖,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起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该油库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m3,而在施工阶段,仅凭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m3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m远远小时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m.当地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驰,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3 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5篇

自十月份初,在我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我队的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走势平稳,但是由于我队自八月份开始,一直以杂活为主,工作地点多变,任务繁杂,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安全隐患随之增多,又加之我队在煤柱采区施工,材料运输路线长,使用绞车数量多,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具体我队本月共查出安全隐患279条,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通知书一份,其中:

掘进专业155条,运输专业104条,机电专业18条,通风专业2条,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1、掘进方面的隐患还是占隐患总数的最大比例,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队负责的煤柱10回风巷维修工作已进入后期,由于巷道局部压力作用,巷道支架多处变形严重,出现梁、棚腿子挤出、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支架之间掉包等威胁安全生产的安全隐患,造成我队掘进专业的安全生产隐患居高不下。

2、我队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占隐患总体条数的比例较大,主要是因为我队使用小绞车的频率大,集回6台加上煤柱10风巷11台绞车,总共17台绞车,运输线路长,加大了安全监管难度,使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频频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我队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

3、机电和通风方面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零星的

机电和通风上的隐患还是时有发生。

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安全工作理念,针对本月在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我队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整改措施:

1. 首先明确责任,队长、书记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当班跟班队干及工长具体负责现场安全隐患的处理和整改工作。

2. 在我队后期的维修工作中,加大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当班隐患当班处理,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

3. 加大我队运输线路上小绞车的使用管理力度,加强小绞车及其配套安全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运输方面不出现大的安全隐患。

4. 通风和机电方面继续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以平时的认真检修维护为主,杜绝大的安全隐患发生。

掘二队

2011.10.28

十月份安全评估报告

2011-10-28

十一月份安全评估报告

时至十一月份月底,我队乃至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队在原有的安全基础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前提,但收效不是很理想,本月共查出安全隐患265条,其中:

掘进专业183条,运输专业69条,机电专业12条,通风专业1条,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同比上月,我队在运输、机电、通风专业方面的安全隐患有所减少,但掘进方面的安全隐患却同比有所增加,就其原因:

1、掘进方面,由于在煤柱10的维修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煤柱集回巷道的维修工作,在煤柱08面回撤后,集回第6台绞车以下30m范围内局部顶板来压明显,造成巷道局部支护严重变形,增加了巷道维修难度,以至在掘进方面隐患明显增加。

2、运输方面,因为在煤柱10的维修任务以部分完成,小绞车使用频率降低,但是在现在仅有的绞车使用基础上,与上月比较,上月制定的补充规定收效不是很明显。

3、在机电和通风方面,在本月2号出现了一次集体 “三违”事件,我对职工违章运料,破坏了风量调节墙,给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本着安全无小事的安全工作理念,就本月在安全隐患方

面的问题,我队重新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整改措施:

1、 在我队后期的维修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现场安全隐

患的排查工作,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当班隐患当班处理,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

2、 进一步划分责任,具体问题,具体落实到个人,从

每一位职工的思想工作做起,切实做到全员排查隐患。

3、 继续加大我队运输线路上小绞车的使用管理力度,

加强小绞车及其配套安全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运输方面不出现大的安全隐患。

4、通风和机电方面继续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以平时的

认真检修维护为主,杜绝大的安全隐患发生。

十一月份安全评估报告

油库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第6篇

度评估报告

根据XX市环境保护局《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南宁市2017年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编写2016年度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我XXXX医院合法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X环辐证【XXX】,现单位有Ⅲ类射线装置4台,均在《辐射安全许可证》上登记。本单位无密封放射源应用项目、无非密封放射源应用项目、无放射性同位素等其他核技术利用项目。

一、 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情况:

我院 有机房4间,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铅玻璃观察窗、个人防护用品、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机房及其附属防护设施,经区疾控中心检测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标准。

2016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2016年度内,未发现射线装置及防护设施故障现象。

二、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医院制定健全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环境及个人剂量监测方案,放射诊疗安全操作规程等。

以上制定均有上墙张贴。我院同时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放射科主任为副组长,监督制定落实及执行。每月由科室兼职辐射防护管理员进行自查制度落实情况。2016年放射科职工严格遵守以上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医务人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野内,辐射工作人员均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情况:

我院暂无辐射工作人员变动,2016年3名工作人员参加XXX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基础知识培训,完成学习内容,经过考核合格取得辐射安全和防护培训考核合格证。剩余工作人员均已报名2017年辐射安全和防护基础知识培训班。

四、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转让或者送贮情况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台账:

我院无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转让或送贮情况;射线装置已设立台账,并有专人保管记录。

五、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

我院共有4台射线装置,其中3台射线装置经X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辐射环境防护符合要求。1台射线装置经XXX安检测公司检测,辐射环境防护符合要求。我院14名辐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并配备个人剂量监测仪,每季度定期向XXX疾控中心送检,有检测记录,2016年辐射水平均未超标。

六、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我院制定了对各种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的应急预案,并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预防辐射事故的应急小组。

七、核技术利用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和退役情况:

我院无核技术利用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和退役情况。

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我院辐射安全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经上级部门及我院工作人员的自查,未发现安全隐患。

九、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

我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操作,任何工作人员都不得违反规定,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我院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对法律法规落实进行监督。

在2016年一年中我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未发现任何不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情况,未受到任何违纪处罚。

上一篇:远离黑车主题班会范文下一篇:眼科工作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