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3、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空气中积聚不散,前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5、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

6、水俣病事件

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

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

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9、博帕尔毒气事件

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10、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云南省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案例

前言:

位于昆明市和玉溪市交界处的阳宗海自2002年以来,水质连续6年保持优良,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一颗耀眼明珠。然而从2008年6月起,这颗高原明珠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微风拂过,湖水依然清澈,但是水体中砷含量却严重超标。祖辈居住在海边、靠海生存的2.65万人陷入了困境。

阳宗海位于昆明市和玉溪市交界处,地跨澄江、呈贡、宜良三县之间,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海拔1770米,南北长约12公里,湖泊面积约3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6.04亿立方米,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2002年以来,阳宗海连续近6年保持二类水质。

2007年9月以前,湖水砷浓度均值不到每升0.006毫克。2008年4月以来,位于阳宗海东岸的宜良县环境监测站监测到湖水砷浓度出现异常波动并持续上升,6月份砷浓度均值达0.055mg/L,超过国家Ш类水限制,于是将情况上报省环保局。后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玉溪市环境监测中心即对阳宗海实施加频、加密监测,至7月16日砷浓度达0.102mg/L,超过国家V类水限制。7月30日,全湖平均值为0.116毫克/升,超过五类水质标准0.16倍,类别为劣五类。9月16日,湖水砷浓度监测值高达每升0.128毫克,远远 1

超过每升0.05毫克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蹊跷怪事:污染企业被罚款15次,又被表彰6次

2008年9月13日,云南省公安机关对此事件立案侦查,证实阳宗海水体砷浓度增加不是自然地质因素造成,并排除了砷污染源来自阳宗海入湖河流。经省环保局对阳宗海周边及入湖河道沿岸企业进行紧急检查,排查出8家企业有环境违法行为,并初步确定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业公司)是本次阳宗海砷污染的嫌疑对象。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锦业公司在生产项目建设、涉高砷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锌精矿灯原料;未建设规范的生产废水收集、循环系统及工业固体废物堆场;含砷声场废水长期通过明沟、暗管排放到厂区内最低凹处没有经过防渗漏处理的土池内,并抽取废水至未做任何防渗处理的洗矿循环水池进行磷矿石洗矿作业;将含砷固体废物磷石膏倾倒于厂区外三个未经防渗漏、防流失处理的露天堆场堆放;雨季降水量大时直接将土池内的含砷废水抽排至厂区东北侧邻近阳宗海的磷石膏渣场放任自流。据此,锦业公司被最终确定为造成本次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原为澄江磷肥厂,始建于1996年5月,是一家集硫酸、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磷肥企业。该公司地处玉溪市澄江县北部阳宗海西南端,位于阳宗海二级保护区内,距阳宗海1.5公里。

2001年至2006年,该公司年产5-6万吨硫化锌制酸项目、年产8万吨磷酸一铵生产项目分别得到阳宗海管理处确认同意进行技改或投产,并经玉溪市环保局审批通过。玉溪市环保局曾于2002年提出“由于该厂位于阳宗海二级保护区 2

内,今后不得再扩大生产规模”,但2006年年产8万吨磷酸一铵生产项目还是获得审批。2006年,省环保局两次对阳宗海周边工业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锦业公司存在排污口不规范、外排烟尘超标、环保设施未建成即擅自投入生产等问题,要求“玉溪市环保局责令该公司年产8万吨磷酸一铵生产线技改项目停止生产,处10万元以下罚款,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玉溪市环保局责令锦业公司停产,在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后才能试生产,但在锦业公司环保设施一直未完善的情况下,又核发了排污许可证,许可试生产。

2006年,省环保局把“昆石高速公路边澄江锦业工贸等企业违法排污整治问题”作为省级挂牌督办事项。2007年,省环保局向社会曝光了包括锦业公司等17个环境违法违规典型事项,要求昆明市、玉溪市对阳宗海周边工业企业紧急开展清查,要求玉溪市依法责令锦业公司停产整改、并处高限罚款。同时,责令两市三县的环保部门将其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加大对沿湖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同年10月,玉溪市环保局对锦业公司进行了罚款,并责令停止生产进行整改。

2008年7月,玉溪市政府责令阳宗海周边的锦业公司、澄江县阳宗耐火材料厂、云南澄江阳宗海化工有限公司、澄江县团山磷化工厂等四家存在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环保设备运行不正常等情况的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治理。同时,对昆明柏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柏联温泉旅游分公司、春城湖畔旅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宜良县汤池镇邱洪明废油废塑料回收厂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整顿。

自2001年2008年,玉溪市、澄江县环保部门对锦业公司未批先建、违法排污、环保设施不到位等环境违法行为,先后进行了15次处罚,累计罚款71.39万元。其他如整改通知等形式的监督则次数更多。但是“以罚代管”,并未能纠正 3

渣场、生产废水池等重点配套环保设施未建等问题,锦业公司违法整改也没有得到落实。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锦业公司曾6次受到市、县政府表彰奖励。其中,规格最高的是被玉溪市政府评为2003--2004玉溪“守信用重合同企业”,被授予澄江县民营企业“重点保护单位”,其产品被评为云南省级优秀产品。从2005年至2008年6月锦业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61764.7万元,利润总额4003万元,上交税金1162.8万元,是玉溪市的“纳税大户”。

9月15日,玉溪市政府责令澄江县政府对锦业公司依法实施关闭。9月16日,锦业公司被强行关闭。2009年6月,澄江县人民法院对阳宗海砷污染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判决认定被告锦业公司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16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李大宏等3人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各判处有期徒刑3-4年,并处罚金15-30万元。

后悔莫及:“我们靠什么生活?”

谭葛营村17公里范围内富藏高品位的磷矿,玉溪市澄江县被勘探埋藏6亿吨以上的磷矿,足以帮助磷肥厂发展迅猛。当时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同意引进工厂。1994年年底,谭葛营村提供湖边一块洼地开始建澄江磷肥厂。因为提供土地,村民们每人分得数几千元。帮助工厂基建的村民每天可以获取30元报酬。工厂建成后,村民们每人又分到数千元,“也可以不用干活了”,所以一开始,村民对建厂的事情很支持。

但是情况越来越出乎村民们的预料,他们惊恐地发现,厂的烟囟里冒出的烟变色,气味剌鼻,人闻了头晕、胸闷。村民们种植的庄稼出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 4

收的现象。原来村民们主要种植作物是烟草,年收入在六千到一万元左右。磷肥厂建成后,落了化工厂烟尘的烟叶一经烘烤,就变成了黑色,没法卖出好价钱。村里人不得不改种玉米等其他经济价值比较低的蔬菜作物。就算这样,种植到地里的蔬菜还是会出现绝苗的问题。

面对村里越来越差的生活环境,面对种什么死什么的土地,村民们感到担忧和恐惧,曾经试过聚集几十个人,堵在锦业公司门前的道路上,集体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抗议,但是公司的负责人要不将他们拒之门外不理,要不就坚决否认有污染行为,甚至有时候发生激烈冲撞。村民们也多次由村委会向县政府反映,或者到政府有关部门上访,甚至采取过过激行为。虽然政府和环保部门都知道这件事情,也对该企业进行过处罚,但措施没有落实,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008年9月以来,各大媒体、网络均对云南省阳宗海砷污染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地方政府被媒体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最早公开提及的是《2008昆明市环保简报第21期》,8月25日被环境保护部网站和知名环保NGO绿色记者沙龙转载。重量级报道分别有新华社17日晚间的《云南严肃查处一起水体污染事件 相关企业被严查责任人被刑拘》,19日的《受砷污染的阳宗海全面实施“三禁”》,《人民日报》19日的《云南严肃查处阳宗海污染事件 污染企业被关停》,《中国青年报》19日的《政府表彰的重点企业竟是污染大户》,22日的《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 当地环保官员称不知情》。路透社曾援引新华社客观事件动态报导,在全球发布《云南高原湖泊阳宗海遭到砷污染》。网上关于阳宗海事件的舆论也受到影响,媒体要求问责之声不绝于耳。9月18日,云南网发表网友评论《阳宗海边的较量》,9月23日,新华网发表评论《环保部门成了地方政府养的“猫”? 》,人民网转引红网网评《地方政府“三不查”、企业“三不怕”?》, 5

凤凰网发表评论《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无官员致歉 当地启动问责制》,和讯网发表评论《“不知情”是更大的失职》。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引起了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如今,阳宗海沿湖的7个村子和相关企业随处可见“三禁”告示牌:禁止饮用阳宗海的水,禁止用阳宗海的水游泳和洗浴,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产品。澄江县阳宗镇的村民说,村民祖祖辈辈都喝阳宗海的水,在湖里捕鱼或湖边种地时,渴了都会直接喝湖里的水。有的村平时喝水用的水井淌出的水也有问题,现在村民都不敢再喝湖水,喂牲畜也不再用湖水。经过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他们现在生活包括生产用水并不困难,但是大家都得去指定的地点打水。村民葛大姐还多了一层忧虑,“我们已经喝了那么多年,现在还年轻,没出现什么问题,如果老了以后出现问题怎么办呢?”

据调查,阳宗海沿岸有上千村民靠捕鱼为生,打鱼的收入占到90%以上,靠捕鱼每年能收入2到4万元左右,供养一家老小、小孩读书,日子还过得去。实行三禁后,他们被迫收拾渔具上岸,生活来源成为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受到影响的渔民涉及5个村民小组、226户居民、303条渔船。阳宗镇北斗村的李阿姨说,“我家下了2个地网,里面的小虾全死了。以前起网时也有过部分小虾死亡的情况,但像这样一笼全死的,今年还是第一次碰到。”渔民们都在拆除自家的鱼网,渔船都禁止在阳宗海进行捕鱼作业。“不捕鱼,我们靠什么生活?”村民们向政府提出忧虑。澄江县副县长朱应生表示:“县里对这些以打鱼为生的村民今后的安置问题也研究过,县里将引导村民转行。”政府以每公斤7元钱的价格收购了渔船,渔民重新拿起锄头下地务农,一部分出去打工,大部分则赋闲在家。这些世代相传的渔民已经离开水面失业了。

阳宗镇新街村村民李小克2007年贷款60多万元开办了水产品加工冷冻厂,没想到刚刚建好,就发生了阳宗海污染事件,准备发往汕头的30吨鱼因此无法发运,亏了二十多万。在污染事件后,他成为阳宗海沿湖村民经济损失最大的一人。

春城湖畔高尔夫球度假村,坐落于清澈迷人的阳宗海湖畔,是世界最优美的高尔夫球度假村之一,被誉为亚洲的高尔夫天堂。昆明春城湖畔旅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传财说,“目前度假村内绿化灌溉用水是抽取阳宗海水,冲凉、冲厕是用抽取并净化过的地下水,餐饮和饮用水全部是用矿泉水。”。但是村民们同时反映,春城湖畔高尔夫球度假村为了使人工种植的草坪不长杂草、保持新绿而“大量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所需的化学用品多达几十种,所使用的药量则高达农业用药的7倍”,这些药剂被雨水冲刷后,同样流向阳宗海。与施家嘴村仅一墙之隔的一家被誉为“中国最美度假酒店”的温泉酒店,当时每天有数以百吨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向阳宗海。

饮用、水产品养殖等功能丧失,周边居民2.6万余人的饮用水源取水中断,公私财产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而它造成的污染,治理费用将达几十亿元。

行政问责:众多官员落马

事件刚刚爆发时,有记者向澄江县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询问锦业公司磷石膏渣场上有多少吨磷石膏堆放,他说:“目前还没有这个数据。……我们对此事(砷污染)完全不知情。……我们没有任何监测手段,阳宗海的日常管理和监测由昆明市负责,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锦业公司曾多次被相关部门要求停业整改,整改针对的是排污设施不到位。但是每次停业后不久,锦业公司就会再次开工,至于是否真正整了、改了,并没有人过问。据锦业公司一位员工 7

说:“经常有一些环保部门的人来检查,可他们每次很少到厂区或者厂区周围查看,最多就是在厂门口绕两圈,然后到会议室开个会,之后就走了……”除锦业公司外,阳宗海沿湖还有不少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当记者向当地环保官员询问,为什么环评没有通过就可以开工或营业时,有官员回答:“经济落后了,好不容易来几个企业,你就不好去管。” “我们不能因为企业差某个手续就把人家关闭了吧?”

据玉溪市政府通报,锦业公司的立项、建设、生产和经营等活动,都存在审批把关不严、以罚代管、疏于监管和环境违法行为整治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等现象。正是这种作风,使这家企业多次被罚仍岿然不倒,直到今年严重砷污染事发,才被彻底关停。

2008年9月17日,云南省政府启动行政问责程序,因该事件被问责的相关人员达26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9人,其他干部15人。对玉溪市副市长陈志芬给予劝其引咎辞职问责;对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给予通报批评的问责。

名单如下:

一、厅级干部(2人):

1、玉溪市副市长陈志芬责令引咎辞职;

2、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坚通报批评;

二、处级干部(9人)

1、玉溪市

(1)市长助理杨正祥(市环保局原局长)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2)市环保局局长方建华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3)市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高家永,追究其纪律责任;

(4)市高新区党委书记陈兴隆(澄江县原县长)给予停职检查;

(5)澄江县县长苏绍华给予责令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6)澄江县副县长朱应生给予责令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2、省水利厅

(1)水保监测总站副站长杨雪梅(阳宗海管理处原处长)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2)云南省阳宗海管理处处长陈运良给予责令辞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3)云南省阳宗海管理处副处长高茂霖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三、其他干部(15人)

1、澄江县11人

(1)澄江县环保局局长马德芳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2)澄江县水利局局长许绍武(澄江县环保局原局长)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3)澄江县阳宗镇副镇长苗光彦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4)澄江县抚仙湖管理局局长陈忠林(阳宗镇原党委书记)给予免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5)澄江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皆应留(澄江县环保局原副局长)给予责令辞职,并追究纪律责任;

(6)澄江县环保局副局长张同寿给予责令辞职;

(7)澄江县阳宗镇镇长陈黎彬给予调整工作岗位;

(8)澄江县经委副主任李许全给予调整工作岗位;

(9)澄江县阳宗镇党委书记孙继华给予通报批评;

(10)澄江县经委主任李家德给予通报批评;

(11)澄江县人大财经委主任李云祥(澄江县经委原主任)给予通报批评;

2、昆明市宜良县环保部门4人

(1)宜良县环保局副局长冯建华给予免职;

(2)宜良县环保局管理科科长周代清给予免职;

(3)宜良县环保局管理科副科长谭志坚给予免职;

(4)宜良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洪恩毕给予免职。

阳宗海污染事件恰巧叩响了在年内安装的“行政问责”这颗警铃,这颗早该安装的警铃虽有点迟来,但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又显得那么及时。它打破中国长期以来的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传统,使人更加认识到为官一任的职责所在。身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得负多大的责任,只想吃吃喝喝,玩弄权力、谋个名利是混不走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通过这一事件,相信很多在位的官员应该会更加懂得“官”字其中包含的深层次意思。

亡羊补牢:高昂的治理成本

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引发了一场“环保风暴”。昆明市开始“试水”环保警察体制,于2008年11月设立了环保公安分局,组建环保警察,并设立环保法庭。2008年12月,云南省正式就“阳宗海湖泊水体减污除砷及水质恢复”科技项目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寻求国内外有治理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及工 10

程建设,用3年时间使阳宗海水质恢复到Ⅲ类标准。2011年6月3日,昆明市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1年一季度阳宗海水质状况及治理情况公告》,公告显示湖体水质由2009年的劣Ⅴ类上升为Ⅳ类,砷平均值比2009下降37.5%,共投资3个多亿。根据云南省环保厅公布的除滇池外其他八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总计24个,总投资约11.40亿元。

研讨:

1.你对“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一现象怎么看?

2.近年来,一些地方环保“一票否决”停留在口号,环保局长被形容为“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请分析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不作为、难作为背后的原因。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经2007年1月xx日市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二OO七年一月xx日

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1.1编

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分类分级

1.4适用范围

1.5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与职责

2.1指挥机构组成

2.2指挥机构职责

2.3专家咨询委员会

3预防和预警

3.1预防预警信息

3.2信息报送与处置

3.3预防预警行动

3.4预警分级

3.5预警措施

3.6预警解除

3.7预警支持系统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机制

4.2应急响应程序

4.3指挥和协调

4.4应急处置

4.5事件通报与信息发布

4.6应急结束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5.2装备保障

5.3通信保障

5.4人力资源保障

5.5技术保障

5.6宣传、培训与演练

5.7应急能力评价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6.2保险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3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保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有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1.3.1事件分类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分为三类:

(1)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含大量耗氧物质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农业环境污染事件等。

(2)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

(3)核污染事件和电磁辐射污染事件。

1.3.2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或发生

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

(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3)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4)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灾害;

(5)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特大污染事故;

(6)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市和区域流域之外的或按“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3级以上的事件;

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

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或

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的;

(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3)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或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能导致主

要保护对象或其栖息地遭受毁灭性破坏,或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安全的事故;

(4)由于自然、生物、人为因素造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或可能造成物种灭绝的事件;

(5)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

(6)进口再生原料严重环保超标和进口货物严重核辐射超标或含有爆炸物品的事件;

(7)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事件。

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设区市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

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污染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本市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3)

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失控。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或者参与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加强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和水平;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有效机制。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本市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

(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把事故防范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督促企业加强管理,做好生产设备及污染防治设施的维护保养和外排污染物的日常监测,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技术、物质和设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演练,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增强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感。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依靠科学,处置果断。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应当依靠科学,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积极采用先进的应急处置技术。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证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法及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果断、准确处置。

2组织指挥与职责

2.1指挥机构组成

成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总指挥: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环保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地矿局、市人武部、市武警中队、市消防大队、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市监察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2.2指挥机构职责

2.2.1市应急指挥部职责

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并监督其落实;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的建设;决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应急工作;决定应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2.2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应急提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建议;传达市指挥部应急指令;负责应急期间信息收集、分析、上报工作;协调成员单位和事发地政府的应急工作;负责应急期间情况通报;完成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成员单位职责

(1)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2)市环保局:拟定和提供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计划;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和技术准备;直接组织或参与调查突发环境事件;统一协调和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协作联系制度;组成应急处置专家组,提供科学决策意见;组织实施减轻污染危害措施,建立重点排污单位、重点污染防治设施、污染隐患预警技术档案;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负责与上级环保部门、相关县(市、区)环保部门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联系、传达、协调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信息;负责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的意见;参与对造成污染事件的当事人提出处理意见等。

(3)市公安局:积极参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火情、灾情、险情的现场处置;密切注视与事件有关的社会动态,维护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的社会秩序和治安保卫工作,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组织当地群众撤离。

(4)市人武部:组织指挥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工作。

(5)市武警中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现场的控制工作,必要时参与事发地的警戒和污染消除工作。

(6)市财政局:组织安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7)市安监局:依法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监察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行业、部门涉及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突发环境事件中有关安全事故的处理。

(8)市地矿局:负责对重大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体灾害和地面塌陷的监测、勘察、预防和抢险工作;并向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的预测预报,避免由此造成的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污染防治设施受损而形成的重大环境污染。

(9)市建设局: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中被损毁的给排水设施进行抢排险,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

(10)市监察局:负责督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责任制、工作纪律的执行和落实,对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11)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负责对外来物种和重大外业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入侵的监测,发布外来物种入侵情况,并组织扑灭。当突发环境事件对农业、林业、渔业、生态产生严重危害时,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12)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为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必要的汛情雨情资料,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和重点污染防治设施保障;协助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水域的监测和调控工作,消除水域污染。

(13)市交通局:负责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水运、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顺畅,优先运送应急人员和物质、设备;组织调配应急所需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

(14)市卫生局:与环保部门共同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并负责检查、督促和落实;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的医疗救护工作。

(15)市气象局:负责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及时提供气象分析预测信息。

2.3专家咨询委员会

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有关环境监测专家、危险化学品专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核与辐射专家、环境评估专家、防化专家、水利水文专家等组成。职责为:参与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事件级别进行评估,对采取的应急措施提出建议和进行技术指导,为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预防和预警

3.1预防预警信息

3.1.1环保部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全市环境及污染源信息的收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对发生在市外有可能对我市造成环境影响事件信息的收集与传报。

3.1.2各突发环境事件成员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可能造成环境事件或环境事件处理所需信息的监测,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接收、报告、处理和统计分析。

3.2信息报送与处置

3.2.1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

负责确认环境事件的单位,在确认一般以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较大以及以上环境事件立即报告市指挥部和上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

市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对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应立即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3.2.2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

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

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

初报可用电话或直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捕杀或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外来入侵有害物种的名称和数量及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核与辐射事件的报告按照核安全法规报告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执行。

3.3预防预警行动

(1)开展污染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市环保局负责对生产、贮存、运输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核技术利用单位的普查,掌握全市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的建议.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价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涉及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新、扩、改建项目凡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加工的,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要制定应急预案。

(3)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并建立本市环境污染扩散数字模型,开发研制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软件。

3.4预警分级

对应本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级到高级,依次用蓝色Ⅳ级、黄色Ⅲ级、橙色Ⅱ级和红色Ⅰ级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3.5预警措施

进入预警状态后,市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按照预警等级,蓝色预警由市政府负责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由上级政府负责发布。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等保护措施。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3.6预警解除

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因素已经消失,由发布预警公告的政府,向社会发布解除预警公告。

3.7预警支持系统

(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市环保局负责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强度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区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核与辐射事故预警信息系统等。

(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数据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核与辐射事件数据库系统。

(3)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信技术保障系统,暂不具备条件的建立事件现场无线集群呼叫系统等。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机制

对应本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采取Ⅳ级应急响应行动,启动并实施相应应急预案。对Ⅰ级、Ⅱ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可能发生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程序

4.2.1Ⅳ级以上应急响应时,市环保局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1)立即向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及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

(2)开通与所在地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

(3)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地方或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4)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5)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向上级提出请求。

4.3指挥和协调

4.3.1指挥和协调机制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事件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市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毗邻地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参与应急处置。各应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密切配合,相互协同,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市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运用指挥决策系统,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市应急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

发生环境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环保、卫生、交通、安监、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监管检查有关资料,为市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提供基础。

4.3.2现场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⑴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⑵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⑶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⑷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⑸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⑹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⑺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受灾群众返乡时间。

4.4应急处置

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本预案和各类涉及环境的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等有关技术规范组织实施。

4.4.1应急监测

市环保局环境应急监测队伍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地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⑴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事件发生地的水文、气象和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在此范围内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事件发生初期,根据事件发生地的监测能力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按照尽量多的原则进行监测,随着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

⑵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等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

4.4.2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发现场的程序。

4.4.3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⑴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向群众告知应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⑵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水文、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⑶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4.5事件通报与信息发布

4.5.1事件通报

⑴突发环境事件涉及或者可能影响到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县(市、区)时,环保部门在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当按规定及时向有关县(市、区)环保部门通报。

⑵如果突发环境事件的伤亡、失踪、被困人员中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籍人员,或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时,由市政府有关部门按规定渠道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4.5.2信息发布

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由xx市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按照《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办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6应急结束

4.6.1应急结束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结束条件:

⑴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发生条件已经消除。

⑵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⑷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⑸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6.2应急结束的程序

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现场应急指挥部或事件责任单位的建议,决定结束应急状态并由原发布预警部门公告。

⑵现场应急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结束命令。

⑶应急状态结束后,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自然过程或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4.6.3应急结束后的行动

⑴应急状态宣布结束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⑵应急过程评价

由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会同事发地政府组织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一是环境应急过程纪录;二是现场处置组及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总结报告;三是现场应急指挥部掌握的应急情况;四是环境应急救援行动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五是公众的反映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应为:一是环境事件等级;二是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四是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五是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环境应急程度与速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六是环境应急处置中对利益与代价、风险、困难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七是发布的公告及公布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对公众心理产生的何种影响;八是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九是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⑶对于应急行动,市应急指挥部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于应急结束后15天内上报市应急委员会备案。

根据实战经验,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本预案。

⑷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方,根据事发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实际情况,市财政适当予以支持,对受突发环境事件影响较大的非事故责任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补偿或救助。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资金的支出渠道以及拨付和使用的管理等,按现行规定执行;在紧急情况下,财政部门应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5.2装备保障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

5.3通信保障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讯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处置工作的联络畅通。

5.4人力资源保障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要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对本市所属企业消防、防化等应急分队进行组织和培训,形成由市和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5.5技术保障

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确保在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环境监测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专业技术机构随时投入应急的后续支援和提供技术支援。

5.6宣传、培训与演练

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公众预防环境污染事件的常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环境监测机构以及有关企业、专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环境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环保部门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5.7应急能力评价

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市指挥部负责对部门环境应急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实施监督,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市环境保护系统的环境应急机构、队伍建设和运行进行自查,对环境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市政府及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应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6.2保险

逐步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鼓励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环保局组织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环保局负责管理与实施。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市环保局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报市政府审定。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⑴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⑵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⑶对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⑷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2.2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⑴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发环境事件的;

⑵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⑶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⑷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⑸盗窃、贪污、挪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⑹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⑺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⑻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7.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环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函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

市人武部政工科,市法院,市检察院,群众团体,新闻单位。

──────────────────────────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1月xx日印发

──────────────────────────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从1972年至1992年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著名的有十起,称之为“十大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雾扩散时,居民们有的以为是“瘟疫降临”,有的以为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以为是“地震发生”,有的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博帕尔的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惨案。

(7)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8)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

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

(9)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时,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18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200毫克/立方米)59%,发出了红色危险讯号。11时浓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过500毫克/立方米紧急危险线。中央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限制出租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下午16时30分,戴着防毒面具的自行车队在大街上示威游行,高喊“要污染,还是要我们!”“请为排气管安上过滤嘴!”。

(10)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入海。科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宽16公里,长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日本四日市是一个以“石油联合企业”为主的城市。1955年以来,四日市由于工业迅速发展,每年排到大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总量达13万吨,使这个城市终年烟雾迷漫。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人的肺内,使人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肺气肿及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称为“四日市气喘病”。截止1972年,日本全国“四日市气喘病”患者高达6376年。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工厂。1930年12月初,在这两岸耸立着90米高山的峡谷地带,由于出现了大气逆温层,使河谷被浓雾覆盖,上述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被封闭在逆温层下,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有几千人受害发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同时,家畜也有许多死亡。发病症状是流泪、喉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从尸体解剖发现了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和充血症状,证实了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1931年在关于此次事件的报告中,推断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25~100毫克/立方米(9.6~38.4ppm)。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几种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协同危害作用。

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自1953年以来,经常发现生怪病的人。病人开始为全身麻木、口齿不清、步态不稳,进而耳聋失明,最后精神失常,高叫而死。病人越来越多,并出现“自杀猫”,“自杀狗”等怪现象。截至195年1月,受害人数达1004人,死亡206人。后来秘密揭开:当地某工厂排出的含汞类的废水污染了水俣湾,人吃了含汞的鱼后,患了中枢神经甲基汞中毒症,导致中毒死亡。

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泰晤斯河开阔河谷之中。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米的低空逆温层,使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闭在低空,结果导致4000人死亡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死亡人数相当于1866年霍乱中死亡的人数。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工厂。1930年12月初,在这两岸耸立着90米高山的峡谷地带,由于出现了大气逆温层,使河谷被浓雾覆盖,上述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被封闭在逆温层下,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有几千人受害发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同时,家畜也有许多死亡。发病症状是流泪、喉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从尸体解剖发现了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和充血症状,证实了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1931年在关于此次事件的报告中,推断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25~100毫克/立方米(9.6~38.4ppm)。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和几种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协同危害作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泰晤斯河开阔河谷之中。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米的低空逆温层,使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闭在低空,结果导致4000人死亡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死亡人数相当于1866年霍乱中死亡的人数。 水俣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自1953年以来,经常发现生怪病的人。病人开始为全身麻木、口齿不清、步态不稳,进而耳聋失明,最后精神失常,高叫而死。病人越来越多,并出现“自杀猫”,“自杀狗”等怪现象。截至195年1月,受害人数达1004人,死亡206人。后来秘密揭开:当地某工厂排出的含汞类的废水污染了水俣湾,人吃了含汞的鱼后,患了中枢神经甲基汞中毒症,导致中毒死亡。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四日市事件

日本四日市是一个以“石油联合企业”为主的城市。1955年以来,四日市由于工业迅速发展,每年排到大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总量达13万吨,使这个城市终年烟雾迷漫。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人的肺内,使人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肺气肿及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称为“四日市气喘病”。截止1972年,日本全国“四日市气喘病”患者高达6376年。 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 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 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睡岗坠入离心机致死

惨祸发生在辽宁省营口市营口化工厂成品脱水岗位。当日凌晨3点20分,脱水岗位1名化工作业工在操作离心机时,双手扶着设备外壳打瞌睡。不慎将一只手伸入转鼓一外壳之间,随之身体被拽入转鼓内,旋转数圈后,甩出3米远,当即死亡。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离心机操作人员违反原化工部颁发的《安全生产禁令》,上班睡岗。“禁令”中生产区内十四条不准的第四条规定:“上班时间,不准睡岗„„”。针对这一事故,要采取如下两条防范措施:

1.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禁令》 2. 保证倒班职工的休息,严格劳动纪律。

2、盲目操作 汽轮机飞车

1991年2月28日13时25分,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热电厂发生4#机组重大设备机械飞车事故。造成4#汽轮机、发电机严重损坏,部分厂房房顶被掀。直接经济损失293.15万元。 2月25日,热电厂按计划决定4#机组滑参数停机。在滑过程中发现调整系统故障,经检修部门到现场处理,无法消除。当时煤粉仓粉料已处于低位,操作工打掉危急保安器停机。由于汽源倒流,汽轮机超速,发生飞车。

事故原因这次4#机损坏原因是超速飞车。超速原因主要是在打掉危急保安器后,自动主汽门自动关闭,其副触点接通,联锁发电机主油开关跳闸,使发动机解列后,热网蒸汽从抽气口倒回作功,加速汽轮机转速,直至飞车。 (1)操作原因。这次停机是在中压油动机关闭后开不开,停机减负荷时卡在7000KW以及高压油动门晃动和调速汽门故障等多种不利情况下,未能进行仪表分析,就盲目操作,操作人员把正常停机操作改为故障操作,立即打掉危急保安器。操作非常混乱,未按岗位责任制、监护制度和复诵制度执行,正、副班长代替司机操作,在未确定机4/汽51关闭及负荷到零时情况下即打掉危急保安器,导致飞车。

(2)设备原因。中压油动机调门关到零后开不出来,使机4/汽51阀门不能及时关闭。按常规应先开足中压油动机调门,再关机4/汽51阀门了;抽汽阀从结构上看是一个逆止 阀,这次事故中未能及时关闭,致使蒸汽倒流造成飞车;机 组在运行中经常存在调速系统晃动;机组没有规定逆止的全关时间,制造厂也没有试验报告,因此保护不可靠,关闭机4/汽51阀门的电动接触器自保接触点失灵。

教训

(1)电厂对抽气阀联锁保护防止飞车措施认识不足,该保护未能投用。

(2)操作规程不够科学,有些规定较模糊、不明确;本不应该采取紧急停机操作。 (3)制度执行不严,各自操作,没有统一指挥。

(4)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大修后中压油动机旋转隔板没有整定;蒸汽流量表卡死;机4/汽51阀门红色指示灯已坏,没能及时修复。

工伤保险有关政策

实行企业员工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和工伤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现在就工伤保险有关问题解答如下:

一、工伤保险认定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或死亡的,认定为工伤保险范围内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单位临时指定的工作,或在紧急情况下未经单位指定从事有益于本单位工作的;

2、经本单位安排或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

4、在生产、工作环境中因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而患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因工(公)、因战致残者和领取定期伤残抚恤金者旧伤复发的,或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因工(公)因战残者旧伤复发而死亡的;

7、因公外出期间,发生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或因其他意外事故遭受伤害或失踪的,或因突出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8、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遭受意外事故伤害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途中,发生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遭受伤害的,或因本人不可抗力因素遭受意外伤害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以下情形造成负伤、致残或死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1、违法或犯罪;

2、自杀或自残;

3、斗殴;

4、酗酒;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报告和认定要求

工伤事故发生后,企业必须在48小时内以口头形式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管理机构,7日内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预期不报或迟报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相应待遇。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事故报告后,组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调查取证,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因此工伤报告必须及时、实事求是,决不能隐瞒不报,既要对负伤者负责,又要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失。

 前车之鉴

安全事故警示录

1、[冲氟里昂拔电源引起爆炸]——2000年10月5日,南京一设备制造厂向空调机补充氟里昂,此时一操作人员去拔电源,插头冒出火花点燃氟里昂突然燃烧,管子猛烈爆炸,造成1死4伤的重大事故。

2、[切割油桶不当酿发爆炸]——2000年10月6日,长春一企业孟某手持割枪切割柴油桶,因桶内残留一些柴油,在切割时当即发生爆炸,伤2人。

3、[盐酸管道技改时发生爆炸]——2000年9月13日下午,四川省某树脂长在盐酸管道改造施工中,梁某在玻璃钢储罐(¢5米×8米)顶部进行塑焊作业时发生爆炸,罐盖炸飞10多米,2人死亡。

4、[硫化罐爆炸事故]——1978年1月20日21:52,平湖橡胶一厂改装硫化罐时,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就开始用蒸汽试压,当气压升到3kg/cm2, 发现硫化盖上盘根漏气,当即停止更换盘根,在用6kg/cm2试压,发现局部漏气。技术员认为气压达到工艺要求并装入200kg 胶料继续试压,当温度达到160℃、气压为6.5kg/cm2时,罐体发生爆炸,当场炸死5人。事故原因:一是硫化罐改造时,没有经过计算,盲目将罐盖的螺栓从20只改为10只,不能承受工艺要求的压力,引起螺栓断裂爆炸;二是硫化罐焊接质量差。

5、[操作不当液氯钢瓶发生爆炸]——1979年9月7日,温州电化厂一只容积为415升、充装量0.5吨的液氯钢瓶发生猛烈爆炸,碎片又撞击其它钢瓶又导致4只钢瓶爆炸,5只钢瓶被击穿,另有13只钢瓶被击伤产生严重变形,40米高的冲天气浪将414平米钢筋混凝土厂房全部摧毁,周围280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爆炸后共泄10.2吨液氯,扩散后波及7.35平方公里面积,事故造成59人死亡,779人住院治疗,420人门诊治疗,直接经济损失630000元。事故原因是钢瓶在充装前残留氯化石蜡,后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发生爆炸,可见对钢瓶的使用和灌装过程的管理混乱是主要原因。

6、[合成氨厂压缩机爆炸事故]——1981年5月15日,衢化公司油化气车间2号油气化炉停车检修,下午检修完毕投油开炉,变换气合格,送7号压缩机,按工序送铜洗工段,铜洗气体合格后送合成。当打开配氮阀约5分钟后,合成车间即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10人轻伤,经济损失400万元。事故原因是水洗液中含氧量超标,高达5%--11.5%(正常生产要求低于0.2%),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引起爆炸。造成水洗气中混入氧气的原因是在2号油气化炉停车检修完毕后,进行最后一次充氮,准备投油时,当班操作人员忘记关掉二只充氮阀门,造成氧蒸汽倒入氮气总管,使氧气进入水洗系统及7号压缩机,因而导致系统爆炸事故。

7、[起升限位失效 吊钩落下砸人]——2000年8月12日,河南省安阳市一单位发生一起双梁桥式起重机因上限位失效,吊钩严重冲顶,崩断钢丝绳后吊钩坠落,直接砸到地面工作人员头部致人死亡的事故。事故原因一是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失效,国家标准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起重机械必须设置起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以防止吊钩过卷扬,避免发生拉断钢丝绳、吊钩重物坠落、挤碎滑轮等事故,要求吊钩滑轮升起距起重机构架30cm时,能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而停止;二是起重机操作人员无安全技术专业知识违章作业,明知吊钩有故障继续操作作业造成事故;三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欠缺,对起重机械未按规定进行年检,作业人员也未参加技术培训考核,无上岗证。地面人员未戴安全帽,指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8、[北仑发电厂锅炉爆炸事故]——1993年3月14日,北仑发电1号机组锅炉发生特大炉膛爆炸,死23人,伤24人(重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778万元,影响生产132天,少发电14亿度。事故主要原因是锅炉严重结渣,结渣造成的静载加上随机落渣造成的动载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进入炉膛,在高温堆渣的加热下升温、膨胀,使炉膛压力上升,造成冷灰斗局部塌陷、水冷壁管撕裂,炉膛内压力大增,发生这起机械—热力破坏爆炸事故。

 安全大家谈

安全无小事

现今众多事故损失大、影响大、震动也大。但分析起事故原因来,都是一些小事。一些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小问题却造成了大事故。如震惊全国的河南焦作天堂音像俱乐部的大火,一夜之间吞噬了74条生命,调查结果原来是一包间的石英加热器使用过久发热,引燃了周围的易燃物所致;另一件是山东青州丰旭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发生大火,38人丧生,事故原因仅是因为加工车间封口包装工段吊顶内的日光灯镇流器发热,烤着了聚氨酯保温材料。

这二起事故都是因为小事导致了大火,造成了如此灾难,教训何其惨痛!然而这个经验教训,不少人却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像“人走灯灭”、“下班关窗锁门”等等都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谁认真去做,一丝不苟去抓,却会被人讥之为“小题大做”。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安全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安全无小事,切记!

什么是事故隐患,什么是重大危险源,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组织管理、整改等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水污染事件信息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开启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媒介,博客、播客、微博客、手机媒介等不一而足。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公众表达合理的意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纷至沓来的信息污染现象也困扰着人们。所谓的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①本文拟就新媒介时代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为视角,分析信息污染带来的社会危害,以期管中窥豹,对治理信息污染有所裨益。价值观的体系宏大而复杂,笔者选择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目标三个角度来考察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

大学生对特定认知对象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有多大的价值等问题的判断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影响比较明显。过去,学界对前两个因素的探讨非常系统,而对于大众传媒在价值判断中的功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新媒介功能先进,符合大学生消费习惯。但是,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媒介等存在信息把关不严的状况,一些有毒、有害信息不断通过各种新媒介得以传播。黄色信息、虚假信息、错误信息、伪劣信息、冗余信息等在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中传播对信息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信息污染的影响下,大学生容易选择错误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新媒介传播的非主流价值观以及错误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了误导,致使大学生出现消极乃至错误的思想倾向。第二,信息污染容易使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丧失立场。如今,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学生是受众中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经常利用新媒介的互动功能参与信息传播,也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各种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数符合主流价值观,也有一些信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甚至有一定数量受到污染的信息通过新媒介传播出来。各种不同观点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多元价值态势,如果大学生过多接触那些受到污染的信息,就容易丧失自己的立场,对其价值判断无疑将产生直接影响。第三,信息污染现象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感性化与浅表化。大学生过多接触受到污染的信息之后,分不清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并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过于依赖直觉,出现感性化、浅表化的趋势。在过去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很多大学生认同这样的观念,即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媒介塑造的世界”。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世界并采取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之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征,以至于出现“拟态环境环境化”的现象。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并逐渐通过其行为转变为客观现实环境。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影响

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按照传播学的“培养”理论,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各种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因此,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重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介时代,信息污染现象日益突出,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第一,信息污染使部分学生忽视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新媒介时代,人们处于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新媒介传播的新观念、新思想多,大学生群体乐于接受这些信息。一些大学生的信息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不足,在接收信息中不能很好地过滤有害、有毒信息,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甚至部分大学生放弃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片面追求一些新奇的、非主流价值观,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表现。第二,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过程中出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宽松的信息传播环境,其信息传播自由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种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与现实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介的过程中,对空洞的人生价值理论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转而重视现实的价值观。商品交换规律、利益平衡原则、实用实惠取向日益成为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所考虑的因素。新媒介传播的一些污染信息对大学生的幸福观、利益观、道德观产生不良影响,其价值选择也因此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中追求高消费,在精神活动中崇尚现实的快乐,甚至部分大学生将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运用于人际交往与道德权衡。当然,大学生的这些功利性价值取向及实用主义的价值选择行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新媒介的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介为不良信息提供了相对自由的传播渠道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三,信息污染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行为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取向。新媒介对于物质消费的炫耀与倡导以及对人类自我意识的宣扬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得到强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容易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错位现象。西方社会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通过各种新媒介的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显著,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自身利益,漠视集体利益。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影响

价值目标是价值观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基于人的根本的需要所形成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及整个价值观体系。③价值目标回答了“什么类型的生活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人生属于有价值的人生”等问题。因此,价值观是个体对于自身以及客体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新媒介的信息污染现象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传播多元文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介既传播了各种先进文化,也为落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其中,很多落后文化污染了信息环境。大学生接触到这些受到污染的信息,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极易出现价值目标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具有公正、自由、平等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大学生重视自我价值、忽视集体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价值目标偏离的现象,需要加以引导。第二,信息污染使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结构失衡。价值目标包括不同的维度,相关研究认为:“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是多维度的,包括6个维度:和平和安宁的价值目标、友谊和真爱的价值目标、刺激和享乐的价值目标、名望和权力的价值目标、自我实现与发展的价值目标、奉献价值目标。”④可见,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既重视个人价值实现,也观照社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大学生过于关注个人发展,把个人价值放在社会价值之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信息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新媒介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信息污染环境下,大学生在树立自身价值目标时容易忽视对政治价值观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各种新媒介传播的西方文化和政治观念对大学生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和政治意识淡薄的情况。媒介传播的部分信息大力宣扬物质消费,忽视了精神生活对公众的意义。一些新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中存在炫富、拜金主义等倾向,对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无疑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介不断改善人类的信息传播质量与效率。但是,新媒介所引发的信息污染现象值得反思。今后,我们必须对媒介把关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一方面,要让公众能够有表达言论的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净化媒介环境,尽力减少信息污染对公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新媒介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新媒介信息污染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在思想政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介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而崇高的价值观。(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防控机制建构”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d057)

注 释:

①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新闻与写作》,2007(3)。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③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336页。

④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5(6)。

(作者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文法系讲师)

编校:赵 亮

上一篇:基层检察院综治工作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