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论文范文

2023-09-16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安群体;群体;人际关系

公安群体人际关系是指在公安机关这一特殊组织中,不同单位和成员之间为实现预定目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心理关系。它反映公安群体中民警与民警、上级与下级、民警与群体之间各自的心理差距,这些心理差距由其不同的社会因素所决定。

一、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内涵可作如下分析:

(一)公安群体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

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不同于公安群体社会关系和公安群体公共关系。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和公安群体公共关系同属于公安群体社会关系的范畴,不能狭义的将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与公安群体社会关系划等号。公安群体公共关系旨在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协调各种公众关系,从而更好地行使管理和服务职能,一般把它归属于宏观管理学范畴。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则是以个体为主体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旨在为民警个体的人生幸福、事业成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它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主要反映在公安群体内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距离。

(二)公安群体人际关系是公安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公安群体人际关系是在公安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使公安群体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主要包括由于组织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民警与民警、上级与下级、民警与群体等之间的关系。个体在公安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职能和所处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形成。没有公安群体成员之间的不断交往和联系,就没有良好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公安群体人际关系是在公安机关这一特殊组织中形成的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产生于公安群体内部的各种社会交往和合作关系之中,由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这种关系的适用范围非常明确,只适用于公安机关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警种与警种之间。

二、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

人际关系的产生取决于群体双方交往中各自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并不是群体成员随心所欲的简单总和,它是在一系列因素基础上产生的,这些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1、方对关系。这是人际关系产生所必须的基础。民警是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主体。必须有两人以上民警的参与,才能构成某种公安群体人际关系。这里所说的方对关系,是指两人相对、互为对方而结成一对关系。没有民警的方对关系就没有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可言。如:有上级与下级,才构成上下级关系;有在同一部门工作的民警,才构成同事关系。

2、联系媒介。作为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构成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光是有民警结成方对关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媒介把民警联系起来。这些媒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媒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质交流,礼尚往来。另一种是信息媒介,就是通过信息载体传递民警的思想,表达民警的情感,从而建立和发展民警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两种不同的媒介相互作用,才能使“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交流活动。只有通过一定的交流活动,人际关系的产生才可能实现。交流活动是构成人际关系的中心环节,其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从接触方式上看可以将其分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这些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礼仪交流、实利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

(二)主观因素

1、认知因素——产生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内在基础。认知因素指建立人际关系双方的认知状况,包括彼此相互认知状况和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认知状况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安群体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双方彼此的感知、识别和理解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的存在必须以双方的认知、了解为基础。通过充分的社会交往,民警会对交往对象产生一定的人际知觉,通过这种知觉对对方进行分析、判断和总体评估,然后再决定是否与之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2、情感因素——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建立并维持和发展的纽带。情感因素指建立人际关系双方彼此在情感上的好恶程度和满意程度,它制约着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长短程度。假如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与调节,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成功建立。因此,情感因素是民警人際关系的重要调控器,制约和调控着民警的人际发展水平。

3、行为因素——建立和发展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根本保证。指建立人际关系双方具体的交往行为,包括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一切可察觉的外部表现。在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民警人际关系的实现手段,语言、举止、作风、等交往行为均能显示民警的个性,给对方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会加深对方的印象,使其产生是否交往的意向。

三、公安群体人际关系的类型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极广,结成的人际关系也极复杂,即使在同一群体中的人际交往也不是单一的。从公安群体人际交往和联系中的关系性质、范围和个体特点等角度分析,可以把公安群体人际关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联结纽带可分为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

公安机关人际关系中的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缘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老乡关系、邻里关系等;业缘关系,是指以职业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所谓趣缘关系,是指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友谊关系、情爱关系等。这些关系在庞大的公安队伍中是经常存在的。

(二)按心理倾向分为主从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

主从关系,是指倾向支配心理的人与倾向顺从心理的人互相结合形成的关系。主从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合作关系是指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互相配合、互相忍让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是人们推崇的理想的人际关系,它的基本点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之上的。竞争关系是指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而互相竞赛、互相排斥的人际关系。在公安群体人际关系中,主从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并不那么泾渭分明,各种因素往往糅合在一起。

(三)按组织形式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由正式组织内部具体条文明文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公安机关的具体部门、具体警种按照分工的岗位和任务不同,他们的具体职责各不相同。这种关系使民警职责明确,可以减少互相推委、互不负责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没有明文规定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如各种形式的同乡会、聚会等内部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民警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以感情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对正式组织产生着重要影响,不能忽视。

作者单位: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发曾.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4.

[2]张兆瑞.社区警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76.

[3]李中亚.谈谈公安体制设计问题[J].公安研究.2005.(3).

[4]李兴山.现代管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章凯.组织行为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2篇

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高知识密度和高压力的基本特征,他们承受着较高的社会期望,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纵然是体育教师,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

1. 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体育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德、智、体三者常常不能并重,体育课也经常让位于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这直接压抑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难以产生职业成就感。

2. 来自于职业适应的压力。很多体育教师忙于参与比赛,参加运动训练,文化课受到一定影响,文化底蕴不深,难以为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职业压力。

3. 工作环境差,负担重。中小学体育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训练的第一线,一整天都要在操场上摸爬滚打,接受风吹日晒,常年枯燥单调的工作使他们身心俱疲。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体育教学工作量不断加大,一些学校不顾体育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导致体育教师难以应付教学需要。

4. 来自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压力。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維模式、教学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社会和学校这种较高的期望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自我期望,而一些教师自认为自身素质与社会要求相距甚远,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就影响了身心发展。

二、疏解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

1. 创设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创设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使体育教师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并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积极宣传体育教师,改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不当偏见,促使体育教师重新树立人生价值,提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其次,学校也要努力为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都要关注体育教师的诉求,经常与体育教师进行交流,或者召开体育教师大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合理范围内予以满足,使他们安心于本职工作。

2. 支持体育教师进行进修深造。事实证明,一次性的师资培训体制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难以满足体育教师快速成长的需要。为了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能胜任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必须使师资培训具备终身性质。中小学校应该采取诸如带薪休假培训、颁发进修助学金、报销差旅费等优惠措施,大力支持体育教师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使他们系统接受先进知识的熏陶,更新思想、完善知识、增长见识,进而推动教学工作不断获得新的进步。

3. 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要缓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必须完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社会与学校要共同努力,优化办学条件,改善教学体系,为体育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软件、信息技术设备和优质的体育配套设施设备等,提高对体育教师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为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促进体育教师的主动发展。

4.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体育教师参与文娱活动或者拓展训练,拉近教师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沉浸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进行工作。

5. 加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正视现实,拥护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将职业压力变成促进自己进步的良好动力;其次,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职业压力,采取积极的态度舒缓负面情绪,可以努力提高逆境商水平,挑战压力,不让压力凌驾于自己的心灵至上;再次,体育教师要学会放松自己,改善行为态度,合理利用时间,学会在繁琐的工作中寻找乐趣。其实,中小学体育教师树立积极的、开放的人生态度至关重要,可以以这样的面貌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第四,中小学体育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体育教师要多看书,多总结,多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含金量”,以淡定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变化。

中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将压力变为动力,使自己在职业生涯内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价值,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沟通是维持人们情感的桥梁,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尤其是学校,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还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由于一些因素,导致中职学校师生之间形成沟通障碍问题,影响到到了师生的情感,导致教学质量不佳。为了解决中职学校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本文主要研究中职学校师生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论述形成中职学校师生之间沟通障碍的因素,提出中职学校师生之间沟通障碍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 沟通障碍 解决策略

沟通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将思想、信息、情感传达给个人或者是群体,进而得到一种结果。沟通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必须、自然而然的活动,沟通对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师生之间运用沟通来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师生之间形成了新的问题与情况,由此师生之间出现了多种沟通障碍,这无疑对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师生沟通现状,找寻沟通障碍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障碍,进而促进中职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中职学校师生沟通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师生之间整体沟通情况一般,虽然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较浓,但师生之间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一些学生缺乏与教师主动沟通意识,在学习与生活中,学生遇到问题总是自我找寻解决办法,很少向教师寻求帮助,原因是这些学生与人沟通能力不强,对教师心生畏惧感,不太喜欢将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教师分享,进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沟通成效;其二,教师忽视沟通的重要性,在师生沟通中,一些教师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去与学生进行沟通,忽视学生内心真实感受,导致学生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其三,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低,良好的沟通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一些教师就忽视这一点,教师与学生沟通大都是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很少关注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导致师生之间沟通形成障碍。

二.形成中职学校师生之间沟通障碍的因素

(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落实教育领域很长时间了,但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还是能够看到传统教学的影子,一些教师还是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讲课过于单一,不接地气,缺乏幽默感,而这样的学习氛围对于朝气蓬勃的学生而言,缺乏主动兴趣去学习知识,同时,教师也很少结合知识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使学生不愿意听课,也不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久而久之,形成了师生之间沟通障碍。

(二)年龄上的代沟

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的差距,使他们的文化底蕴、兴趣爱好、人生阅历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有代沟的,在沟通中缺乏共同语言,很难推心置腹地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彼此之间形成了沟通障碍。此外,学生的叛逆心理也是构成师生之间沟通障碍的因素,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而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较为叛逆,跟随自己的喜好做事情,较难管理,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自小在宠溺、溺爱下长大,难免在会流露出不注重师长的消极情绪,这会为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从社会学视角而言,相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与条件,决定着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喜欢、思想道德品质,而父母的人生观、文化素养、性格取向、道德水平、教育学生的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尤其当前社会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多数学生都是在单亲家庭环境成长的,或者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性格发展存在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让他人走进自己心里,在交流上形成沟通障碍,而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师生之间良好沟通机制的形成。

三.中职学校师生之间沟通障碍解决对策

(一)创造师生沟通机会

沟通是维持人们情感的桥梁,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更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很少,因此,教师应该改變这一教学模式,多融入沟通、交流教学场景,以知识探讨、分析为导向,使师生在知识的探讨中,增强师生感情,进而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障碍。例如,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整合知识内容,改变单一授课模式,融入探讨、分析教学环节,使师生在知识的分析、思考中,增强沟通机会,进而构建师生良好关系。此外,教师还应该尊重、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虽然教师的人生阅历要比学生丰富,但学生不能够总在教师的庇护下成长,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我成长时间,让学生去认知自身的情感、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性,尊重学生的情绪,并且采取有效的沟通机制,引导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进而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沟通障碍。

(二)树立平等沟通意识

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学生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教授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从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社会角色不同等多方面出发,以知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为学生树立学习、生活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个性特点、生活方式,尽可能的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只有师生站在互相宽容、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此外,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做到以平等心态去看待每一名学生,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真心关心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与学生沟通,以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关心,为学生打造一个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进而形成学生与教师良好的沟通形式。

(三)掌握沟通技巧与方法

要想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障碍,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方法,进而才能够实现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倾听方法,教师认真倾听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欣赏与尊重,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此外,教师倾听学生不仅可以采取耳朵去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通过教师的身姿、表情、动作去倾听学生的情感、思想、需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倾听学生,能够改变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其二,教师应该为学生开辟多种沟通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师生之间沟通拓宽渠道,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学生实现零距离沟通模式,可以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便于学生更好的将心声坦露给教师,进而解决师生之间沟通障碍;其三,善于运用言语沟通方法,教师语言能力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与学生沟通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增强谈话的趣味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在害怕教师,更加的尊重教师。此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该改变果断评价模式,根据学生多方面表现,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使评价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进步,进而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四)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情绪

要想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教师应该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学习丰富自己,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操,尤其在教学中,如果与学生产生意见的分歧,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以道德教育去感化与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规范的行为,进而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是为学生树立楷模,教师是学生的先导,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道德情操,进而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友谊。当代教育学者曾提出:教师无论在课前遇到什么不快,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为学生授课。例如:在授课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为学生授课,当学生犯错时应该及时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帮助其改正,如果自己有疏忽,应该及时承认,与学生之间共同商量,进而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此外,教师与家长应该加强合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思想动态,并且告知家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使家长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沟通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必须、自然而然的活动,沟通对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良好的沟通能够增进师生之间情感,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该针对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师生沟通中敞开心扉,并且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为学生树立自信心,创造师生沟通机会,进而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参考文献

[1]赵娜.沟通从心开始——运用心理咨询技巧搭建师生沟通桥梁[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42-43.

[2]江婷.非暴力沟通缓解职业学校师生沟通障碍的实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246.

[3]毛宁馨.高中生人际沟通现状调查——以武汉某中学(高中部)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96-97+99.

[4]李青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际沟通的障碍和应对策略[J].传承,2013(04):29-31.

[5]辛平.高职医学院校师生“结对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122.

本文系徐州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项目名称: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KG202

(作者单位:江苏模特艺术学校)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当前女大学生宿舍的不良人际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社会、家庭、个体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离不开学校和女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宿舍 不良人际关系 成因及对策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密切程度是大学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由于女大学生具有与男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素质,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极易导致不良人际关系的产生。调查发现,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摩擦和矛盾不断、关系淡漠、小团体交往、对骂打架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轻则会影响女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重则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暴力事件。2007年1月,四川某高等专科学校一女大学生,因与舍友发生口角,被关在宿舍里殴打、强迫脱衣、罚跪唱歌等,致使该女大学生全身多处受伤。2009年4月,长沙某高校大一女生因不堪舍友排挤跳楼身亡……诸如此类事件,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频频发生。女大学生宿舍这些不良的人际关系,对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个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了解当前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探索如何建立大学女生宿舍良好人际关系,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培养女大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维护高校稳定与和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三个女人一台戏”,意思是说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矛盾多。虽然女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她们同时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比较单纯,往往容易固执、盲目和冲动,因而易导致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相比男生,女生宿舍人际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现比例大。

在宿舍的日常生活中,宿舍成员之间的接触是十分密切的。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她们极易在各方面与舍友产生矛盾和分歧。这些矛盾和分歧单纯依靠她们自身往往很难及时化解,日积月累,一旦有了导火索,就会引发激烈的纷争甚至吵架打架的行为。从数量上看,女大学生宿舍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宿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具有隐蔽性。

当一些女大学生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失败后,由于爱面子的心理,怕“丑事”曝光后背上“不好相处”的名声而被同学抛弃和拒绝,大多时候选择隐忍和沉默,希望维持表面的平静与正常,不及时向老师反映。因此老师们往往难以发现和介入。

(三)难以调和性。

据了解,同样的宿舍矛盾,男生可能会拳脚相加,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在一个宿舍相处,多数还可以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毕业后保持联系;而女生宿舍则不同,一旦隔阂产生,无论采用何种调和方式,大多数情况是关系更加紧张,或者是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四)反复性。

表现为上一次矛盾调解过后,似乎矛盾已经消除,但双方在实际生活中仍会暗暗较劲,在短时间里或几年内会因为同样的矛盾和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正面冲突。

二、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成因

引起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浅层的直接原因,又有深层的根本原因;既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既有单方面的原因,又有双方或多方的原因。具体而言,导致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为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涌现出来。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尚未健全的价值观体系。而且随着西方哲学中强调个人价值自我实现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思潮的涌入,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淡化、个人主义抬头,自我意识极度强烈,在与人交往中遇到障碍时,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应当顺从自己,而且不善于听从他人意见,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偏激势利,阻碍了个人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事实,女大学生内部之间的竞争也在暗暗加剧。竞争不是坏事,但女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较之男生则有些“小家子气”。她们一般容易把舍友当成竞争对象,比如她们会妒忌在某方面比较突出的舍友,甚至对这类舍友产生妒忌和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另一种情况是,在涉及切身利益的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评比的时候,同一个宿舍的女生往往会出现激烈的较劲和竞争,一些功利心较强或性格较敏感的女生有时会因为无法分享利益而对获得利益的舍友耿耿于怀甚至产生妒忌心理。这些形形色色的竞争,给看似平静的宿舍人际关系无形中投下了“小石头”,泛起层层涟漪,到了毕业班,这些竞争则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到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家庭原因。

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宿舍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较为明显。家境富裕的女大学生有足够的钱吃、穿、玩、乐,坦然享受时尚产品;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不仅交不起学费,而且连生活费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吃穿打扮。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女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这些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在短时期内难以调和并彼此适应,日久天长,宿舍的人际关系渐渐淡漠,甚至敌对。加上当代的女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女,她们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父母对她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她们。除要求学习成绩外,很多父母从来不要求她们付出什么,也很少教育她们懂得理解和包容,而更多的是告诉她们面对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因此,不少当代女大学生自幼就形成了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影响到与他人的顺利交往。

(三)个体原因。

首先是生活习惯差异。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习惯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外向,整天说个不停,有的人内向,少言寡语;有的人早起早睡,有的人晚起晚睡;有的人十分讲究卫生,有的人则不修边幅。不同生活习惯的人长期共处一室,相互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又是一时难以改变的。所以,生活习惯的差异是导致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女大学生在青春中期,生理和心理处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的阶段,对环境及别人的情绪反应非常灵敏。有时环境的细微变化或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使她们反复思量。她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常常以此作出消极的判断。另外,由于女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与人交往带有理想化的倾向,喜欢凭自己的理想化标准来衡量友谊的轻重。她们一旦发现现实并非如自己所想时,就会大受伤害,不愿意再和别人交往,形成无形的心理障碍。

(四)学校原因。

影响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不仅有女大学生个体的原因,而且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原因。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宿舍公寓化管理模式,学生宿舍的安排大多是随机组合,而没有考虑宿舍成员的一些个体特点,比如专业、年级、家庭背景等。因此,女大学生住宿中常常是“不管是不是一家人,都得进一家门”。其次,大学女生宿舍的人际冲突并未得到及时化解。大学女生宿舍的人际冲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往往由常生活中的没有及时化解小摩擦、小矛盾引发。而目前高校管理部门在应对宿舍人际冲突时往往是在矛盾不可调和甚至学生出现较大心理隐患时才进行干预。这就错过了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期,无疑给调解工作带来了难度。再次,高校普遍缺少系统的人际交往课程。目前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除了与人际关系相关的专业以外,大学生有关人际交往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而这些课程涉及的人际交往知识不够全面深入,导致女大学生缺少一个获得系统的人际交往知识的重要渠道。

三、改善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对策

大学女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处理是否及时、妥当,不仅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对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学校、女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方面:创新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宿舍管理理模式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适时调整工作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以跟进新形势,掌握新变化,解决新问题。

1.学工部门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一线,多了解一些细节问题,多关心和引导他们,使一些找不到合适释放方式的学生及时化解心理压力。可适当在宿舍设立辅导员办公室,经常安排女辅导员值班,及时了解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出现问题时承担起中介角色,起到调节作用,尽可能把宿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2.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要走出去,深入学生中间,将访谈记录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在保密的前提下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同时对已核实掌握的共性问题,通过团体咨询等方式进行集体心理辅导。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转移女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如开展宿舍卫生评比、宿舍文化评比、文明宿舍评比等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和比赛,从而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建立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

4.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和各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辅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熟悉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完善宿舍分配制度,在新生进校之初,就应该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经济情况、性格特征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的调查,在分配宿舍的时候尽量保持宿舍成员整体经济水平相当,生活习惯基本相同。其次,可以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宿舍分配模式,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分配在同一宿舍。这样既有利于专业之间的互补和交流,又有利于避开同班学生之间因利益而造成的冲突。

(二)女大学生个人方面:加强道德修养,规范个人行为。

1.强化自身道德修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女大学生只有强化自身修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首先,女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都有交友和受人尊重的需要,特别是年轻人。所以,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尊重舍友之间的不同之处,宽容彼此的缺陷和不足。其次,女大学生还应学会坦诚和互助。以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才会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再次,女大学生应该学会欣赏、赞美别人。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赏。”所以,学会欣赏、赞美别人往往是处世的法宝。学会发现与欣赏别人的长处并由衷地赞美,更可以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2.规范个人行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在宿舍这个有限的同一空间下生活,不能完全按照个人习惯行事。因此,宿舍每一位成员都要共同尊重学校制定的宿舍作息时间,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规范自身行为。唯有如此,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这也是维系一个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家庭和社会方面:加强引导,转变评价机制。

1.加强引导。在入学前后,家长应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借助社会各类媒体,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指导,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对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女学生在心理、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逐渐成熟和理智。

2.转变评价机制。家长和社会应逐步转变“唯成绩论”、“唯荣誉论”等对女大学生的评价机制,避免由女大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崩溃。如果家庭、全社会能结合女大学生的成绩、个性品质和个人修养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她们的业绩,那么女大学生们就会学会融洽相处,以欣赏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舍友。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的作用时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宿舍作为女大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健全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自身处世哲学、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和解决大学女生宿舍人际交往冲突,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离不开学校和女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许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生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2).

[2]申艳婷.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

[3]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4]孟炎.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7).

[5]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项研究指出隐性知识的高度個人化和难以规范化是制约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保守的知识价值观和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研究生知识共享的态度和程度。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健全的隐性知识保护机制、搭建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营造团队文化等策略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以改善共享心智模式、培育信任氛围以及构建知识共享保障制度等策略建设更加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

关键词: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文化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知识管理成为由经济发展与组织管理模式的适时性变革而衍生的一种新型管理创新,其起始点与核心要素是“共享”,其目标在于通过知识共享提升群体的整体素质以及核心竞争力。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管理也日益成为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希望,研究生学习、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受到了各界学者普遍关注(英爽,康君,甄良,2014)。[1]高校要提高创新的整体水平,就应当鼓励研究生参与知识共享,增加知识的价值,提高知识拥有者的竞争力(方文敏,叶小军,魏华飞,2016:81)。[2]研究生作为高校持续创新的生力军,知识密集度高且知识需求量大,管理和调控研究生获取、分享、创新和利用新知识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析影响高校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及程度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知识共享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知识共享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审视问题的视角出发会对知识共享阐释出不同界定:知识共享是某一或某些主体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被其他主体接收并内化为自身知识的过程(Nonaka,Takeuchi,1994)。[3]知识共享即人们愿意与其他人或组织享用自己所获得的知晓的知识及信息(Gibert, Krause,2002)。[4]知识共享是个人之间交换信息、思想、建议和技能并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Bartolk, Sarivastava, 2002)[5]。该过程对于把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是必需的(Hoof, Ridder, 2004:117),是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群体拥有的转变过程(徐勇,1999:112)。[6][7]上述不同定义均强调知识的开放性以及分享对于知识、思想在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创新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生知识共享水平并不高(石淼,2012;杨文绮,2015),这必然影响和制约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能力与水平。[8][9]

二、研究生知识共享

研究生知识共享是通过单向、双向、多向传递方式,沟通、获取、接受、消化,汇聚、选择、过滤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单一个体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显隐知识,进而将其内化、重建、创造应用并促进知识增值的过程,催化科研协同创新,助推研究生专业发展。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呢?Hamel(1991)归因于伙伴的学习意图或动机、向合作方传递知识的能力、合作方接受知识的能力三大要素[10];Szulanski(1996)揭示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的动机和吸收能力 [11];Levin & Cross(2004)指出信任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12];唐梅(2015)关注报酬预期和利他主义等因素[13]。张圣亮等(2015)认为信任和融洽的团队氛围至关重要[14]。既有相关研究大体围绕主体、对象、手段、环境这四者中的其中一个或几个展开,然而,就对象和手段而言缺乏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区分;就主体和环境而言缺乏对文化因素的考虑。

三、研究生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生知识共享是由知识积累、知识转移、知识整合构成的知识创新过程,既是知识主体进行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的过程,又是知识被不断转化与交换的过程(图1)。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活动,该过程受到主体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知识自身的复杂性导致共享难易程度存在差异;中国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如仁爱、气节、侠义、忠孝、中庸、私德、功利、实用、嫉妒、屈从、欺瞒等(石伟,2010)[15]性格特点中的消极因素如独占心理、私德心和嫉妒心等致使共享行为趋于中性、态度不积极。因此,对于促进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对策建议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个体(共享意愿、动机、心智模式)及知识传播(积累水平、转移效率、整合能力)中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四、促进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对策建议

首先,重视并积极采取举措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第一,以健全的隐性知识保护机制促进研究生共享隐性知识。重视学术规范教育,明确高校、导师、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责任、义务,充分保护研究生的学术权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在教育评价由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的趋势下,重视研究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积极推广研究型教学、反思型教学、实践式教学激发知识共享的意愿,在研究生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中加入对其知识贡献量和知识共享行为的评价体现出高校对于知识本身以及在知識经济时代对开放的知识价值观的重视;第二,利用可视化技术(思维地图、概念图、语义网络等)以动态和直观的方式既把学习者不易获取的知识呈现出来,又整合团队成员头脑中尚未思考成熟的想法,重构并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第三,搭建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平台,比如共享课题的申请、研究方案、阶段成果并建立包括文档材料、硬件设备、软件工具资源库等方式将成员的隐性知识尽可能显性化和程序化贯通隐性知识共享通道。第四,积极提倡促进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团队文化作为知识共享的催化剂,重视知识互动(小组讨论、学术交流、聚餐、游玩、QQ和WeChat等网络交流平台)增加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认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成员更加积极的共享态度和行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也要多开展互动,促进研究生观察、体会、反思导师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技能和技巧,领悟到那些难以言传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要重视并采取激励措施建设积极的知识共享文化。第一,改善共享心智模式,促进个体认知结构改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研究生群体克服知识垄断心理、不安全心理、自傲心理和投机心理,从组织结构、组织气氛、文化和价值观、个体经验等方面促进其相互认知,相互理解,进而形成认同;第二,构建知识共享的人际环境,培育信任氛围。师生间、研究生间、研究生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充分信任是共享的前提和核心。教师或导师在、道德修养、人格境界、学术活动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示范效应,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引领者、精神关怀者、潜能发掘者和智慧拓展者。第三,构建知识共享的制度环境,制定保障知识发送者利益的补偿制度,打破由学科、专业带来的研究生间的陌生、隔阂与局限,以更加完善的跨学科学术创新外部激励机制驱动研究生共享隐性知识,使知识共享预期更加合理。

五、结束语

作为高层次、专业性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理论与实践应当引起研究生、教师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制约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促进研究生知识共享的针对性策略,为研究生、教师和高校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对深化相关人员和部门对研究生知识共享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研究生自身专业成长、唤起知识增值效应以及推动高校科研协同创新产生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爽,康君,甄良,等.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2]方文敏,叶小军,魏华飞.知识共享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11):81-94.

[3]Nonaka,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 (1): 14-37.

[4]Gibbert M, Krause H. Practice exchange marketplace [A]//Davenport T H, Probst G J. in a best practice Knowledge Management Case Book: Siemens Bes Practices [M]. John Wiley & Sons. Inc.,2002:89-105.

[5]Bartolk M,Srivastava A. Encouraging knowledge sharing: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s[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2(1):64-76.

[6]HOOFF B,RIDDER J. 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6).

[7]徐勇.知识管理——如何构建中国的知识型企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112.

[8]石淼.研究生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思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9]杨文绮.我国高校知识共享情况调查——以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例[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5(1):90-97.

[10]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1,1991,12:83-103.

[11]Szulanski, Gabriel.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27-43.

[12]Daniel Z. Levin, Rob Cros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11):1477-1490.

[13]唐梅.高校研究生团队内部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2015.

[14]张圣亮,袁佳,李小东.团队氛围、心理资本对研究生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39-45.

[15]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3-97.

人际关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没有财产权就不能保护社会财富、资源和劳动”的“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是个抽掉了人力产权这一产权本质内核的壳命题。财产权的效率以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为前提。而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基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人力产权所有者对其人力产权运用的把握和认知。历史证明,唯有排除凭借生产资料私人垄断实现对他人剥削可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劳动大众的权益并提供人力产权权能得以充分实现的基本条件。全盘私有化产权改革倾向不具有任何历史必然性,私有产权神话有诱导中国落入“和平演变”陷阱的危险。

关键词:人力产权;权能;权益;财产权;效率

《再论财产权利》是针对“物权法被搁置”而发表[1],而《物权法》(草案)即将第七次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再加上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精神的贯彻和《再论财产权利》涉及到神化私有产权问题,可以说,对《再论财产权利》以及其“财产权的效率观点”作进一步探讨,似具有非同一般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就《再论财产权利》同周为民教授商榷的背景原因

2006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这些重要精神,至少有两个理论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如何坚定地继续深化经济改革,防止认为经济改革已经结束,企图固化收入分配差距和格局的倾向。二是如何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反思和防止信奉私有产权神话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倾向。而《再论财产权利》似与此相左。当然,这需要放在当前背景下去认识。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个以私有制为既定理论前提的国际性经济学流派,以“精英”创造历史为哲学基础,鼓励极端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具有发展、维护私有制的政治倾向。着重见物不见人地经济现象性规律描述,否认或者回避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利益矛盾,在经济改革上信奉私有产权神话,是这一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中国曾一度流行的新自由主义,忽视甚至无视中国基于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把信奉私有产权神话的西方新自由主义照抄照搬进来用以诱导中国的改革,是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当然,这种照抄照搬并非打起新自由主义旗号地全盘套用,而是假以“改革”或“产权改革”。因而,带有很大的欺骗性。由于新自由主义迎合了改革中急于出“政绩”的急功近利机会主义倾向的需要,引发了一些地方曾一度限期完成全盘私有化改革的现象。当然,结果是严重的。全盘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产权改革倾向,在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即公有经济的同时,也严重削弱了基于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整个上层建筑的社会基础。主要的众所周知的一个例证就是改革的社会支持力度在下降,甚至现在有些群众害怕改革。因为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在权力和经济利益过分向“精英”手里集中的同时,伴随的是国资的大量流失和一些群众的主人权益被严重剥夺。对此,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曾疾呼:“成为掠夺战争的改革应该停下来”。正确改革方向的偏移已经很清楚,深刻反思改革,势所必然。当然,反思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不会因此而有所动摇。但毫无疑问,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理论界的这种艰巨性在于,新自由主义理论过去言必称美国,现在已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再论财产权利》引用了一些马克思的论述,对错参杂,许多地方似有阉割马克思主义实质的特征,且有“打左灯向右转”地神化私有产权倾向。应该说,这很不利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坚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再论财产权利》的第一部分,即“财产权的效率观点”同周为民教授商榷。

二、“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有神化私有产权倾向

“财产权的效率观点”认为,“从效率观点来看,财产权的一般根据来自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凡未注明的引文,均引自《再论财产权利》)即“在任何时点上,相对于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都是不足的,因为可用来创造财富的资源是稀缺的。”“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分工问题”,“社会分工形成了劳动及其产品的确定的所有权,从而形成了交换的前提。”这似是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阐发,其实不然。请看:“让我们再换一个方式说这回事。任何人来到世间,总要占有资源。‘占有是一个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马克思语)。”引用马克思的话后,便急转直下,把问题引向神化私有产权。“如果没有财产权,人们就不会‘自愿’去劳动,因为无法靠劳动来获得资源,即无法占有劳动(劳动产品)。这时,代替人类经济活动的,只会是普遍的战争状态,也就是人们以种种非生产性的乃至破坏性的方式抢夺、侵占有限财富和资源的状态。”“只要缺乏有效率的财产权制度,实质的结果就会是这样,至多是有些程度上的差别而已,至多是以漂亮的说词、冠冕堂皇的名目伪装起来而已,例如分明是凭借垄断的寻租行为,却说什么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公共的需要之类。”好像有些渐渐地“图穷匕首见”的感觉。什么是“有效率的财产制度”呢?显然不是公有制或公有产权制度。从全篇来看,所谓“有效率的财产制度”只能是私有产权制度。这当然不能明说,但又似乎不能不说。接下来作者又进一步强调了私有化的必要:“没有确定的、有效率的财产权制度,社会的一切财富和资源就一定是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就一定会不断耗散于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之中。这种争夺、侵占不仅仅是造成不公正的占有,也不仅仅是使增加财富和资源的生产性活动失去激励,而且会使财富和资源的存量遭到巨大的破坏。”

上述是贯穿《再论财产权利》通篇的“财产权的效率观点”的略见一斑,就此而言,私有产权神话倾向应该十分明显。当然,这只是浅层的分析。“财产权的效率观点”的理论起点和基点,历史地看,是不确切的、含糊的,有的则是错误的,很需要商榷。“财产权的一般根据”并非仅仅而且主要不是“来自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而是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即决定于以家庭(现代意义上的)为基本单位的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确立。即便任何时点上,相对于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都是不足的,也并非一定是“可用来创造财富的资源是稀缺的。”确切地讲,是由与各个时代相应的人本身的素养决定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总起来看,这些大都属于商品(市场)经济包括产权产生、演进的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基本经济理论问题。用有待进一步探讨的理论作立论的依据,很难令人信服。就《再论财产权利》第一部分而言,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研究、摆正人力产权与财产权的关系。

其次,至少还应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交换、财产权的产生和交换的实质,二是劳动的动因,三是我国近几年究竟是什么在“使财富和资源的存量遭到巨大的破坏”。

三、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是财产权具有经济效率的前提

人力产权的保护是一切产权保护的首要内容,“没有财产权就不能保护社会财富、资源和劳动”的“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是个抽掉了人力产权这一产权本质内核的壳命题,是一个只说对了一半的“财产权的效率观点”。《再论财产权利》似乎在用正确的一半来掩护甚至伪装错误的一半,兜售私有产权神话。

(一)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

1、人力产权的定义和社会主义人力产权概念的内涵。依据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人力产权主要指人们基于自身劳动能力获取生存、发展、享受资料,保障劳动力生产、再生产以及自身价值实现的,对其人力产权所有、占有、支配等各项权能以及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人力产权是任何历史时期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基点。

现阶段,社会主义人力产权即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公有产权为主体、多种产权形态相容共存产权制度中的人力产权。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经济性质,人力产权属于劳动者个人的同时,其价值的实现,必然借助劳动力商品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1)生存权、发展权以及人生价值实现权。包括就业权、就业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2)公有经济的所有者权力,即主人地位决定的管理权和收益权。表现为对全民经济和其所在公有经济组织一定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3)与时俱进地提高技能、完善自我需要的学习、进修等不断提升人力产权价值的附属权利。

2、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充分实现的基本前提条件:改变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的生产方式。如果仅就人类的天然本质而言,人力产权反映了两个层面的关系。从人际关系层面看,人力产权本质上是产权主体之间无尊贵卑贱的相互依存关系。从人力产权实现过程中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关系层面看,人力产权本质上是人的生产要素对物的生产要素的支配,人的要素是物的要素的主人。但是,在以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的社会,人力产权两个层面的关系被异化,集中表现为人是物的生产要素的奴隶。对此,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复归理论已经分析得淋漓尽致。“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人力产权异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根源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垄断,表现为生产资料垄断者凭借垄断而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大众的人力产权的攫取(即对劳动者的支配、使用、剥削等)。历史说明,人力产权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出卖”的结果是,一方面,人力产权的所有权收益基本局限于满足或者只能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资本产权的元止境的增值。马克思分析说:“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商品生产越按自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它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当然,被异化为物的奴隶的不仅是工人。“资本家完全同工人一样地处于资本关系的奴役下”。由此,马克思认为,要彻底实现人类的解放,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向人的本质的“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复归。即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公有产权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创设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充分实现的基本条件,实现人力产权异化的复归。

(二)“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是个抽掉了人力产权这一产权本质内核的壳命题

由人力产权的本质和异化、复归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前后相继的结论:

1、人力产权是人的财产权的前提或基础,是一切产权关系展开的基点。在产权社会制度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人力产权都不能够拥有,很难拥有财产权,也很难有资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人力产权之人无人格的典型即奴隶。在奴隶制度下,“奴隶的人力产权被完全异化为奴隶主的财产权”,奴隶的财产权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也就是说,雇佣工人在被剥夺了几乎一切生产资料的情况下,自己拥有的人力产权才随之转化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持而必须自由出卖。

2、消除生产资料私人垄断,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或公有产权为主体的产权制度,让人力产权回归劳动者,使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和社会的主人,是人力产权各项权能以及相应权益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蕴集于人体内的劳动积极性有充分释放的动力,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社会财富、资源和劳动”,实现财产权的高效率。无疑,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和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应该肯定。同时,还应肯定的是其固有矛盾决定其灭亡的必然。现代社会,很难想象或者根本不可能想象,再用建立生产资料私人垄断的剥削社会制度或产权制度。来保障人力产权各项权能和权益得到充分实现。目前,就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历史看,如前所述,对生产资料私人垄断所形成的雇佣工人人力产权被生产资料垄断者所攫取,成为生产资料的奴隶,生产资料垄断者被剩余价值规律所驱使成为资本的奴隶,这种人性被彻底异化、扭曲的社会的必然结论,只能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

这两个前后相继的结论告诉我们,“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撇开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实现,见物不见人,避重就轻地只谈财产权的效率,主张私有化。否定公有制,抽掉了人力产权这一产权的本质内核,也就使“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成了只剩下一个物权外壳的壳命题,成为一个仅仅抓住提高经济效率的制度表象而丢掉提高经济效率的本原本质即目的性的浅层观点,既违背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又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本质要求。

四、交换和产权的产生、消亡及交换的实质

“财产权的效率观点”中关于交换的产生和交换的实质的理论,扭曲了产品转化为商品使交换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没有搞清产权产生的历史原因,有阉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市场)经济产生理论实质的特征。

(一)人力产权的与生俱来性和产权、交换的产生与消亡

社会分工是交换产生的前提,但仅仅有社会分工并不构成交换产生的充分条件,也不必然导致产权的产生。即便加上“财产权的一般根据来自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也只是描述了一个表象。没有说到底。私有财产权作为诸种产权形态中

的一种,不仅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而且是人力产权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派生的产权形态。人力产权具有与生俱来性,并以此为基点,在社会经济关系展开的过程中,派生出其他产权形态,包括财产权形态。

假如撇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仅就人们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天然客观需要看,人力产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诚如马克思所说:“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把它们看作是他本身的自然前提,这种前提可以说仅仅是他身体的延伸。”人们对于自己生存、发展条件的这种天赋性权利,在原始社会,首先表现为原始部落的公共产权,成为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一种形态,在部落内部人们之间公认和部落之间相互承认。其次表现为生活资料私有产权,即人类产权产生最初阶段的第二种形态。它是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距今约10000年)后出现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距今约8000年)时期,随当时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决定的生活资料私有制的诞生而出现的。对更为广泛的社会分工出现后。生活资料家庭所有、消费使商品交换日益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过程,部落成员之间所能用以交换的只能是其家庭私有的生活资料。所以,这个“一切条件”中,除社会分工外的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生活资料家庭所有制,即家庭产权组织或家庭产权主体,亦即生活资料私有制,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权组织或产权主体。因生产资料归部落成员共有,部落成员无权用以交换。恩格斯说:“当畜群开始变为特殊财产的时候,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交换便越来越占优势。终于成为交换的唯一形式。”此时家庭已经是一个利益主体、市场主体,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交易单位、产权组织,成为“终于成为交换的唯一形式”的社会、经济基础则是确定无疑的了。可见,无论人力产权、物质产权、公共产权、私有产权,还是产权观念、产权理论及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并长期与社会分工和生活资料私有产权形态伴生伴长。其历史过程,既不是《再论财产权利》认为的那样简单,更不是《再论财产权利》认为的“社会分工形成了劳动及其产品的确定的所有权”,也根本不在于资源的稀缺,而是决定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人类生活方式确立的家庭产权主体导致的社会利益差别的广泛存在。是家庭产权主体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使劳动产品具有了所有权并转化为商品,有了等价交换的必要。仅仅社会分工并不必然导致或形成所有权和等价交换。在社会分工更为广泛精细的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产权或所有权以及商品交换作为家庭产权主体存在条件下解决物质相对不足的社会制度,应随着家庭产权性生活资料消费功能的消亡而消亡。即财产权或私有制永恒论这一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当然地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的产权或所有权螺旋形变迁规律截然相悖。

(二)社会主义产权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结论

从上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实际结果看,首先产生的是生活资料家庭所有制,即生活资料私有的家庭产权组织或产权主体。之后,家庭作为特定利益主体的产权组织,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深,原始部落的消亡,逐步演化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即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组织是生活资料私有产权组织发展的结果。自然,此时的家庭便成为生活资料所有加生产资料所有的一身二任的产权主体。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小私有经济,便是这一产权主体典型的产权组织。而现代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产权主体,则是这一一身二任家庭产权主体的生产资料消费功能,即生产功能,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独立化形态。可以说,无论从现代企业产权组织或产权主体产生的历史看,还是从小私有经济这一保留了家庭一身二任产权主体的特征看,在产品转化为商品,进而发展为商品(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分工提供了一般前提,家庭产权主体、市场主体带来的社会性利益差别是决定性必要条件。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是社会分工与家庭产权主体、市场主体伴生伴长地决定产品转化为商品,进而发展为商品(市场)经济的历史。“社会分工形成了劳动及其产品的确定的所有权”的观点,只强调社会分工的作用,不仅片面,甚至是错误。通过产权形态演进和商品(市场)经济产生、发展历史过程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家庭作为社会利益差别出现的最初原因,决定了交换的形成并最终引发了产权观念、产权理论、产权组织和产权制度的诞生,同时自己也就成为人类最初的也是最微观的产权组织和产权主体;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延续到今天的家庭,既是现代市场主体的最初形态、商品(市场)经济产生的历史基因,又是现代产权组织和产权制度的历史基因,也是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和商品(市场)经济产生、存在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

(三)交换的实质: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市场实现和非市场实现

“人们彼此交换产品,实质是交换产权”的观点,揭示了隐含在商品交换中的权利关系,似乎很深刻。但当我们分析一下商品交换的主体时,就会发现,交换的实质主要不是“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所说的财产权的交换,而是人力产权的交换。即“人们彼此交换产品,实质是交换产权”的观点,是一个没有说到底的半拉子正确的观点。财产权作为人力产权权能实现的一种形式,是人力产权派生的产权形态。“人们彼此交换产品,实质是交换产权”的观点,实际上仍停留在商品交换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层。商品交换作为一种财产权的交换,真正的实质是借助商品交换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人力产权权能所形成的人力产权权益,是一个关乎当事者生存和发展以及其社会地位的重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利益关系问题。交换的顺利进行,意味着相关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经济利益实现,即存在非商品化领域(如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人的社会政治、民主权利的实现。“人们彼此交换产品,实质是交换产权”的观点,虽然点到了生产关系这一交换的实质,但仅仅停留在交换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表层,忽视了或者没有认识到亦或阉割了劳动者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所包含的经济的和社会的主人的本质内容,即撇开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政治权益。所以,用经济利益关系层面的权利得失神化私有产权,否定公有产权,也就从交换的人本性本质退到了交换的表层现象,从马克思基于人类解放的人本经济学退到了科斯的经济关系表象学,貌似深刻,其实不然。

五、劳动的根本动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劳动本质上不是因产权而进行。就人类劳动的客观本质而论,劳动是一个人之所以是人的必备素养,更是现代人的必备品质。财产权作为人类历史特定阶段的社会制度,是劳动的一种社会条件。并非劳动的目的。猿进化为人,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常识。迄今为止的

任何时代,劳动作为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或本能要求,是正常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向来。是人类崇尚的美德,并非由有无财产权所决定。虽然,在人类的一定历史阶段,劳动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明确个人得失,确立产权观念、产权制度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劳动,可以更好地推动每个人的人力产权权能和权益的充分实现,从而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但无论如何也推论不出劳动是财产权确立的结果。然而,在《再论财产权利》中,“财产权的效率观点”把劳动“忽悠”成了财产权的结果!“如果没有财产权,人们就不会‘自愿’去劳动”!不仅本末倒置,而且财产权还被“忽悠”成为防止“人们以种种非生产性的乃至破坏性的方式抢夺、侵占有限财富和资源的状态”甚至“普遍的战争状态”出现的甚至是唯一的灵丹妙药!其深意,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保留公有制经济,不把全盘私有化进行到底,“只会是普遍的战争状态”,“使财富和资源的存量遭到巨大的破坏”!

六、全盘私有化的产权改革“使财富和资源的存量遭到巨大的破坏”

“如果没有财产权”,“代替人类经济活动的,只会是普遍的战争状态”云云,这种过分地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几乎无异于把人贬低为弱肉强食的动物。似乎唯有财产权(实际上是讲唯有全盘私有化),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人类尤其是社会主义现存公有经济的唯一出路!如果确乎如此。那么,俄罗斯的全盘私有化,“几年内摧毁了俄国将近一半的生产能力。这种破坏程度,连希特勒的纳粹军队都无法企及”的国际惨象应作何解释?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分析说,“1991年后俄国从共产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曾被认为能为俄国带来空前繁荣。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到1998年8月的卢布危机时,俄国的产出已经减少了几乎一半,贫穷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2%增加到40%。”“其GDP(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一直不到1990年的30%。所以,即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俄国经济还需要10年才能够恢复到前苏联解体时的水平。”当然,俄罗斯并非个案。20世纪末期,智利、阿根廷等国先后进行以私有化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均以失败告终。“综观近10年左右的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苏东是倒退的10年,拉美是失去的10年,日本是爬行的10年,美欧是缓升的10年。”因而可以说,新自由主义对发达国家无益,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是灾难!大概因此,包括萨缪尔森在内的西方众多学者,都对新自由主义采取批判态度,称之为“右翼经济学”,并形成了对“华盛顿共识”的批判浪潮。可见,我国的新自由主义者的国企全盘私有化改革思路,已经历史性地落后于国际社会,远不及一些现代西方学者。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主张,只能让中国步入苏联和东欧的后尘。

七、结 语

公私两种产权形态相容共存,并非新生事物。但《再论财产权利》似乎对此并不深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公私两种产权形态相容共存数千年的论述,以及基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所有制产生、变迁的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产权形态产生和变迁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演进的基本轨迹。按居主导地位的产权形态作最简单的概括,即公有产权—私有产权—公有产权循序演进升华。

按照马克思揭示的产权形态产生、演进、升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虽然东欧各国的全盘私有化和我国一些地方或领域的全盘私有化产权改革有所不同,但都与人类产权形态演进升华基本趋势或基本规律相悖,都应属于人类产权形态演进、升华过程中的曲折或历史性倒退。尽管从新生事物诞生、发展初期的一般规律看来,这种情况似乎并不意外。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本身看,作为新生事物,它的不完善以及由此造成了应有的高效率没能够充分显现,应是这种历史性倒退的现实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社会主义毕竟开启了人力产权异化回归的历史之门,代表了人类的发展方向。对此我们应充满信心。当前,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我们应该甚至必须注意全盘私有化产权改革背后的“和平演变”阴影和陷阱。事实上,我国新自由主义的全盘私有化产权改革与东欧的“和平演变”没有太多的本质差别!所有这些,《再论财产权利》不应一点也不涉及。事实上,这不仅是回避不了的,而且恰恰是问题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周为民.再论财产权利[N].学习时报,2005—3—13.

[2]钟轩理.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N].人民日报,2006—6—5.

[3]孙立平.成为掠夺战争的改革应该停下来[J].高层报告.2005.11—26.

[4][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5、677—678.

[6][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9l、120、5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1.

[11]陶大镛.社会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2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6.

[13][14]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改写俄罗斯近期经济史[EB/OL].财经(网),2003—6—4.

[15]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2005,(3).

责任编辑:梁洪学

上一篇:社会学小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公共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