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

2024-06-23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1篇

钟杏娟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蕴育着千万个华夏儿女。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看成一种职业,而且还要把它看成是为之奋斗、献身的一种高尚追求。

12教师生涯,虽然充满了酸甜苦辣,却丰富了我生命的底色,焕发了我人生的光彩,使我愈发的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甘心做一缕平凡的阳光,爱在孩子们成长的四季。

让孩子们在我的爱的氛围中成长,把我的爱撒播在他们成长的四季。

一、爱在春天

春天的爱似蒙蒙雨丝,润万物于无声之中。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把身上的爱源源不断的默默浇灌在孩子们的身上而不求回报。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而特殊学生更需要关爱。唯有爱,才能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唯有爱,才能修补他们心灵的困惑;唯有爱,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难。惟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关爱特殊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欣赏。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帮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才能为特殊学生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学会欣赏,才能为特殊学生消除自卑,给他们带来希望。

二、爱在夏天

夏天的爱像花朵,热情而执着。作为教师,总会遇到一些活力四射,好动至极的孩子,他们一上课就手在挥舞,脚在乱揣,头在摇晃,脸在作怪,招惹同学,学小无赖。让你啼笑皆非,着急无奈,稍有妥协,就被干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给他热情而执着的爱,给他尊重,并抓住时机及时地鼓励他的优点,有时不妨夸张一点,诸如上课坐的多稳啊,这么长时间都没乱动了,哎哟,还知道尊重同学了,你瞧,老师讲的课他听的多认真啊,渐渐的把他引导到正路上来。对于他的缺点,悄悄的给他指出来,并分析利弊,犯错误时可以用眼睛严肃的直视他,让他明白,他在犯错误。这种教育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孩子的表现是有反复性的,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哪怕有点滴的变化,都在说明我们教育的力量不可阻挡。

三、爱在秋天

爱像秋天的果子,响脆而甜美。孩子的心,纯洁而美好,播撒下充满爱心的种子,他就会结出爱的果实。世界需要爱,所以道德的教育,是教育之本。作为教师,培养孩子有一颗爱心,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你品尝到爱的果实时,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就感受过。

记得我的一比较“俏皮的学生”有一次拖地时告诉我,“老师,我刚把讲台拖完,一会你别滑倒了。”我当时听完既惊诧又感动,惊诧于这话出自于每天搅的我费神有时也很无奈的淘小子之嘴,感动于他那颗小小的爱心,当时我欣喜的和他贴了一下小脸。他也更美美的干活去了。真是爱心不分大小。

四、爱在冬季

爱像冬天里的热牛奶,温暖而舒适。真诚的爱,能够融化严冬的寒冰,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是当好一个教师的奥秘所在。

"严格与爱"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严格"是建立在深沉的爱的基础上的,学校教育的师爱中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的关键是教育者以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真诚去爱他们。"老师的严格也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真诚地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老师,会更加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是一致的。师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师爱,名曰爱之,实则害之。要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严"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严"的最终目标。通过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的严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责任意识在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真知是在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严格要求既是对学生的学业负责,也是为社会未来负责。

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样,就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后进生则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而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从而对学习及各种活动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有加。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2篇

——暨阳小学2009师德专题教育活动计划

各位教职员工: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根据市教育局、教育工会、暨阳教办“敬业奉献促进科学发展,立德树人构建和谐教育”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的精神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教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围绕“敬业奉献促进科学发展,立德树人构建和谐教育”的主题,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袁

绯 副组长:蔡雷云

员:俞国兴

胡永来

蔡雷云

孙其明

杨碧宇

石国锋

胡永超 楼培苗 骆水英

三、活动内容

1、立足学习,务求实效,切实提升师德水平。今年是第17个师德专题教育年。学校将立足实际,以“敬业奉献促进科学发展,立德树人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精心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行动准则。学校将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师德修养,提高育人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为我校的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树立典型,爱岗敬业,全面构建和谐教育。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深切体会教师的爱与责任;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和大力表彰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及先进事迹,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全体教师,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一步加强校名师工作坊、新动力俱乐部等教育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形成浓厚的专业发展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努力通过“群体师德创优”活动、第六届“十佳教师”评选、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活动,大力弘扬人民教师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勇担责任的优良风尚,努力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3、以德育人,着眼长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校将认真总结历年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激励监督机制,引导和督促教师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继续认真开展师德评议活动,完善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家长)参评“三评合一”的师德评价机制。把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和评先 1 评优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期末年终的奖惩挂钩,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活动载体与措施

学校要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中,继续做好“三结合、三提高”。即:与“暨阳教师精神”大讨论活动相结合,深入发掘广大教师在打响“学在暨阳”教育品牌过程中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创业创新”的发展意识和工作热情;与继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切实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坚决反对有偿家教带教、校外兼职、接受或索要服务对象馈赠、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等不良行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能力,树立良好形象;与教育局开展的“领雁工程”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领军人才、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建设和培养,以带动广大教师形成浓厚的专业发展氛围,不断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落实以下措施:

(一)加强师德专题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为民教育责任感

书记室将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师德专题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政治学习,并通过“教学故事交流”、“教师成长博客”等新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思想的提升。

(二)努力探索教师管理文化,引领教师体验幸福的人生。

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被看作是抽象意义上的客体——工作体。随着压力的增大,教师的幸福指数正在逐渐下滑,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我们认为,唯有从“关注生命”的角度上来审视教师管理文化,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提供幸福能源,才能让更多的教师找到自信,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感激、公平、赞赏、引领”。

1、感激。感激是一份美好的情感,我们倡导每一位老师要相互感激,学校将设立每月一个“感激日”,漂流“感恩卡”,传递教师间友爱的温情。另外,利用“三八节”、“五四节”、“六一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用特殊的方式,如送花、送贺卡、校园点歌送祝福、组织体育、娱乐活动来表达学校对教师本人或者其家属特殊的关爱与重视,营造其乐融融、温暖愉快的氛围。

2、公平。每个生命都渴求公平、崇尚公平。作为学校更多的要靠制度来保证公平,本学期,学校将重新征求教师意见修订部分制度,更多地考虑教师生活、专业、学习、健康等方面发展的具体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这一生命体的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

3、赞赏。赞赏是最好的激励,这是生命的本性。本学期,学校将在教职工会议中加入一道程序——“三分钟赞赏”,通过行政值周了解和年级组内上报,把教师平时工作中的美好行为作一表彰,以求在点滴过程中培植一种激励文化,点燃教师心中渴望被承认、被肯定的那份激情,使大家养成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老师的习惯,让教师们体会到“付出有所值”,在被赞赏中找到自信和快乐,找到生命的尊严和幸福。

4、引领。生命拒斥命令,接受引领。从我做起,榜样示范,平等对话,同行共享,是引领的要道。因此,我们倡导管理者实现角色转换,成为教师学习、研究、创新、守纪的同志与伙伴,把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安排每年段两个中层领导下基层指导工作、关心生活、发掘先进、引导思想,引领相关年段策划、开展富有特色、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文体活动。

用爱灌溉爱,用文化培植文化,学校对教师的生命关注,必将会感染教师用同样的情感去关注学生的生命,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把教研组创建成为学习小团队。努力通过主题性教研活动,周三的业务学习,开放性的教研活动,优课展示,案例评选等系列活动推动学习小团队的成长。

2、开展教学故事“漂流”活动,并希望通过这一形式,提高撰写教学故事的实效。

3、进一步推进优课活动。认真组织好优课展示活动,为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活动的效率,学校将设立“组织奖”,出台有关评优细则。

4、举行教师专业成长成果专集评比活动。本学期末将组织教师做好个人专业成长成果专集,总结教师几年来的成绩,并进行评比,为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献上一份沉甸甸的果实。

5、举办“名师论坛”。邀请一至二位全省有名的特级教师来校讲课、评课、听课,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发布前卫的教育信息,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以开拓我校教师的眼界,增强探索、改革意识。

6、提供机会,组织教师与外界进行交流、学习。学校将继续与拱宸桥小学、永嘉瓯北三小等联谊学校,开展系列活动,使教师有机会从中得到锻炼,打开思路,获取知识和经验。

7、继续抓好“青蓝工作室”(原“师徒结对”工程)。

8、抓好“芸香草读书会”。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育名著研读工程”。开展“读教育名著、摘教育名著、议教育名著,用教育名著”活动,以此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教师教育品位。

9、继续做好月考核工作。每月的月考核工作,教导处将围绕教师的备课、改作、教学故事等方面来严格进行。

(四)努力探索新举措,增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与骨干,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实施者,是学校综合教育力量的纽带,是架构学校、社会、家庭三维教育渠道的桥梁。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班主任形象,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我校将组织开展“我是阳光的班主任”系列活动。

各位教职工,专题教育活动有时间的起止,但师德建设永远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变课题。学校将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建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为师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师德建设与时俱进、常建常新。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参加“三风”建设动员大会;

2、召开师德教育工作动员会议,回顾2008年师德教育情况,部署2009年师德教育活动,表彰有关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制订具体的实施意见,并于4月10日前交教办;

4、配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5、推选市“十佳青年教师”评选对象;

6、配合市做好“领雁工程”培训对象的学科培训活动。

7、参加街道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四月份:

1、组织教师与学校签订《师德承诺书》活动;

2、组织名优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暨送教下乡活动。

3、迎接市校园“阳光工程”、招待费支出管理专项检查。

4、参加第九届“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5、参加第六届“十佳教师”评选。

6、五年内新教师跟踪课(第九周 俞维娜 张建红 俞丹燕 俞海龙)。

7、校第十四届优课展示活动。 五月份:

1、组织参加街道、市教育工会组织开展“我与师德”征文比赛和“我的教育格言”征集活动;

2、认真组织参加第六届“十佳教师”评选活动;

3、组织参加“

五、四”节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4、组织“走企业、访乡镇、近社区”活动和“五联活动”。

5、迎接市学年德育工作考核。

6、参加街道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7、“法系你我他”论坛。

8、我是阳光的班主任系列月活动。 六月份:

1、组织推荐省“春蚕奖”、“绿叶奖”和绍兴市“三十佳”教师,开展向名优教师学习活动;

2、接受教办对我校师德教育开展情况督查活动;

3、组织开展反对有偿家教等不良行为自查自纠活动;

4、参加师德师风优胜单位评比。

5、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优胜单位评选。

6、班主任工作学期考核评优

7、新教师课堂过关活动、过关综合评定,优秀师徒评比 八月份:

1、参加市暑期学校干部培训会议。 九月份:

1、庆祝第25个教师节,表彰先进,结合实际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

2、配合市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十月份:

1、结合国庆60周年开展师德教育;

2、迎接市对各校师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3、教师参与有偿家教、校外兼职的情况自查整改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开展的“敬业奉献促进科学发展,立德树人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的校长、教师论坛;

2、组织参加“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学校评选活动;

3、组织参加名优教师教学风采展示。 十二月份:

1、组织参加市师德教育研讨会;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3篇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不同的年代,赋予教师不同的使命,当代人民教师的使命,再也不是韩愈在《师说》中所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狭义要求了。温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主题上的第三句话: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传道: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温总理的话高度概括了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和教学方式,明确了当代教师的任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好为人师表呢?

第一,品德修养。

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因为学生上课违反纪律,令教师在课堂上脸面尽失,教师不甘示弱也大大出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课堂气氛尴尬不已„„都说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难想象学生以后的品行会是如何?况且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就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要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第三,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学而不厌。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在学习方面做好榜样,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要去进修,很多都挑灯夜战地学习,形成良好的考研、考博风气。众所周知,药理教研室的韦健全老师坚持每天早上与学生一起在草坪上朗读英语,这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带动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学高为师,教育界的名言说得好“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是高度分化,门类越分越细;二是知识更新快,新知识多,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三是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广泛渗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精深的专业造诣,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除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研究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实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爱护、尊重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我们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爱思想,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远离父母身边来到这里读书。因而新来的同学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能够既来之则安之,最后能够“乐之”。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应该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时应该引导怎样解决;当学生心理有障碍,需要倾诉,需要安慰时,应该倾听、安慰和开导他们。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置之不理。作为任课老师,也应该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和学生进行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做学生身边的向导而非讲台上的君王,上课脸绷得紧紧的,一副严肃样,下课不闻不问一走了之。这些事虽然很烦琐,这些爱虽然很细小,但它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基础差、素质低。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可以这样看待学生,要尊重学生,要给自己信心,更要给学生信心。差生可以变优生,素质可以提高,结果如何,关键是在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师生关系更融洽,情更浓,学生就会爱戴老师,学习也自然会更努力。

第五,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当年孔夫子办教育,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贯彻的就是因材施教。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开设多专业、新专业,允许双学位,开展导师制等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还有外语部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进行分班学习,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不要瞧不起“ 问题学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差在知识上, 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 想想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的成功者, 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 往往是班级中的“ 后进生”。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

第六,要注意仪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师每天都接触那么多学生,教师的仪容体态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仪容不整,反映精神不佳;奇装异服,有损严肃端庄;满口粗话,有辱文雅„ „这些都不利于教育工作。所以教师必须衣着整洁、大方、朴素,必须举止端庄、高雅,必须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必须生活节俭,必须遵纪守法,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树立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4篇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不同的年代,赋予教师不同的使命,当代人民教师的使命,再也不是韩愈在《师说》中所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狭义要求了。温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主题上的第三句话: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传道: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温总理的话高度概括了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和教学方式,明确了当代教师的任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做好为人师表呢?

第一,品德修养。

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因为学生上课违反纪律,令教师在课堂上脸面尽失,教师不甘示弱也大大出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课堂气氛尴尬不已„„都说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难想象学生以后的品行会是如何?况且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就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要热爱教育事业,发扬敬业精神。

敬业是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第三,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学而不厌。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在学习方面做好榜样,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要去进修,很多都挑灯夜战地学习,形成良好的考研、考博风气。众所周知,药理教研室的韦健全老师坚持每天早上与学生一起在草坪上朗读英语,这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带动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当今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学高为师,教育界的名言说得好“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是高度分化,门类越分越细;二是知识更新快,新知识多,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三是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广泛渗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精深的专业造诣,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除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研究学生,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实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爱护、尊重学生,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我们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爱思想,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且远离父母身边来到这里读书。因而新来的同学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困难,让他们能够既来之则安之,最后能够“乐之”。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应该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学生学习上有困难时应该引导怎样解决;当学生心理有障碍,需要倾诉,需要安慰时,应该倾听、安慰和开导他们。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置之不理。作为任课老师,也应该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多和学生进行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做学生身边的向导而非讲台上的君王,上课脸绷得紧紧的,一副严肃样,下课不闻不问一走了之。这些事虽然很烦琐,这些爱虽然很细小,但它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基础差、素质低。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可以这样看待学生,要尊重学生,要给自己信心,更要给学生信心。差生可以变优生,素质可以提高,结果如何,关键是在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师生关系更融洽,情更浓,学生就会爱戴老师,学习也自然会更努力。

第五,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当年孔夫子办教育,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贯彻的就是因材施教。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开设多专业、新专业,允许双学位,开展导师制等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还有外语部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进行分班学习,在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们不要瞧不起“ 问题学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差在知识上, 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 想想我们身边的例子,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的成功者, 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 往往是班级中的“ 后进生”。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

第六,要注意仪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师每天都接触那么多学生,教师的仪容体态对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仪容不整,反映精神不佳;奇装异服,有损严肃端庄;满口粗话,有辱文雅„ „这些都不利于教育工作。所以教师必须衣着整洁、大方、朴素,必须举止端庄、高雅,必须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必须生活节俭,必须遵纪守法,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树立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以身许国”;屈原;《楚辞》;个人哀伤

【作者单位】张清波,商丘学院人文学院。

楚辞是我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西汉著名诗人刘向将屈原及部分模仿者的相关作品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采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方言和声韵,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但开创了赋体的先河,还影响到历朝历代的散文诗歌创作。王锡荣教授的《楚辞新论及其他》收录了与楚辞相关的九篇文章,深入分析了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政治思想;对《离骚》的艺术手法、《求女》的指喻、《湘君》《湘夫人》的神格诸问题提出了新说,论点鲜明,论据精确,见解新颖,有较强的说服力,堪称楚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之作。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的一生虽然是一个悲剧,作为一个失败的政治改革者,他宏伟的政治抱负随江水而逝,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文学成就,甚至这种“以身许国”的爱国行为无限抬高了他的地位。

一、凄凉迷离的个人哀伤之美

《楚辞》的大多数篇章都采用虚幻的写法,无论是大自然的变化还是人的聚散离合,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不可捉摸,字里行间透露着哀伤、愤怒,给人凄凉迷离的感觉[1]。我国志怪古籍《山海经》描述了一个关于潇湘湖畔的凄美传说:舜帝前往湘江消灭祸害人间的九条恶龙,体力耗尽,病死后安葬在湘江边。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不顾路途遥远,到湘江寻找夫君,见到的却是舜帝的坟墓,两人满怀悲痛,哭到嗓子哑了、眼泪干了,最后流出了血泪,滴在一旁的竹子上,这些竹子被后人称为“湘妃竹”[2]。之后娥皇和女英跳江殉情,这幕爱情悲剧成为让后世缅怀的经典,充分展现古代奇女子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无数人。

屈原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两篇有关神格的赋文,即《湘夫人》《湘君》。《楚辞新論及其他》中的《二<湘>神问题新探》,深入探讨了湘夫人与湘君的神秘关系。痴情的湘夫人为见到湘君,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约会的地点等候多时,但一直没等到心上人。从满怀期待到伤心失望,湘夫人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起伏,然而又觉得不甘心,划着小船在湖面上寻找湘君的身影,最终湘君也没有出现。湘夫人的精神终于到达崩溃的边缘,在听到侍女叹息之后,忍不住泪水长流,将定情之物扔到湖中,心中的感情从信任转向怀疑,认为湘君已经对她不忠。在宣泄情绪之后,湘夫人发现自己放不下这份感情,这是一种极深的爱,这辈子都无法割舍,所以湘夫人决定继续等待,不管未来如何都要等下去[3]。故事结束了,却留下了悬念,能不能等到湘君已经不重要了,真正流传后世的是这份绵绵情意和无尽的哀思。

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在这二《湘》之中,屈原就是湘夫人,而国君则是湘君,屈原虽然面临重重挫折,但依然怀着美好的愿景,希望国君能够懂得他的心,这种愿望至死都没有消失。《楚辞》的个人哀伤反映了屈原内心的情感,他在政治上难以展现平生抱负,心底的忧国忧民之情日积月累,只有通过各种凄美的传说寄托情感。王锡荣教授认为,《楚辞》的个人哀伤之美是凄凉迷离的,所形成的美感远远超过了一些直白的表达方式。这种迷离不是纯粹的迷离,而是有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意境,让人在扼腕叹息之余产生无限想象,这是《楚辞》的魅力之一。诸如《湘夫人》《湘君》《哀郢》《思美人》等篇章,都能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在思绪婉转中留下无限回味。

二、感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

屈原一生都在感叹时光流逝,《离骚》有云:“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4]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从日出到日落,人在逐渐变老,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与时间抗争。时光是最无情的事物,它不断地流逝、不断地远去,无论人们怎样挣扎,都不会有任何效果。辉煌的人生或者落魄的人生,完美的人生或者有缺憾的人生,漫长的人生或者短暂的人生……在时光面前始终是渺小的,都超越不了永恒的时间[5]。屈原在《离骚》《山鬼》《惜诵》《惜往日》等篇章中将这些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楚辞新论及其他》收录的《<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深入剖析了《离骚》中关于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这不是对个人或者国家的感伤,而是延伸到大自然甚至是整个宇宙的感伤。哀叹时间的流逝实际上也是一种若隐若现的美,因为时间是抓不住、摸不着的,转眼即逝,由此体现出时间的珍贵。而时间对于世间万物来说也是公平的,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所享受到的时间都没有差别,所以《离骚》对时光流逝的意蕴,实际上是让人珍惜时间,不能眼睁睁看着时光流走。任何情感包括喜悦、哀伤等都会被时间带走,渐渐被人淡忘。因此,每个人都要珍惜当下,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离骚》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还体现一种寂寞无处排解的美。生命是短暂的,任何人都无能为力,这让屈原感到寂寞,感到无作为的哀伤。他为春天的离去感到惋惜;他为秋天的萧瑟发出感叹,树叶黄了,也跟花儿一样凋落;他把心底的愿望寄托给候鸟,可是候鸟已经一去不复返。

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有伟大的政治抱负,对国家发展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国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使国家太平昌盛。但无情的现实给了屈原极大的打击,在受到朝中奸臣陷害之后,他失去了国君的信任,对政治的美丽幻想就此破灭。他心中的寂寞无处排解,满腔的哀愁无人诉说,最终投江自尽[6]。在无情的时光中,得不到的事物通常是最美好的,屈原的“美政”穷其一生都未能得到,这成为他心底最美好的梦想,同时也是最伤痛的回忆,只能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向往和期待。

三、“以身许国”的伟大爱国情怀

屈原是我国古代“以身许国”的典型人物之一,他用跳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怀是永恒不灭的。在那个年代,由于各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种局势,屈原忧国忧民,希望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屈原出身高贵,在朝中地位显赫,原本可以衣食无忧,但他怀抱“美政”愿望,用爱国主义的热情忧国忧民,将生死置之度外,这对于统治阶层的人来说是非常可贵的。爱国主义从古至今都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精神[7]。正因为如此,《楚辞》能够让后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触动心灵的最深处,打动了无数的读者。王锡荣教授对《楚辞》有多年研究,并将相关的讨论与评论文章收入《楚辞新论及其他》,包括《屈原是楚辞的始创者——与冈村繁教授商讨》《试论屈原的政治思想——兼与郭沫若先生商讨》《怎样评价屈原的爱国主义》等。王锡荣教授认为,《楚辞》的美来自于个人哀伤,来自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更来自于伟大的爱国情怀,其被世世代代的人所传颂,体现屈原的个人气质和魅力。

首先,屈原的爱国情怀提高了《楚辞》的情感层次。屈原的“以身许国”赋予了《楚辞》特殊的内涵,而《楚辞》也充分体现了屈原的伟大。屈原的人生经历、思想抱负基本上都能够在作品中体现,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染和启迪每一位读者。从层次上看,爱国情怀高于儿女情长。屈原的《天问》将古老的神话传说、神秘的自然现象作为叩问的对象,提高了作品的境界和价值,展现了宇宙中的人生哲理。其次,屈原的爱国情怀增加了《楚辞》百转千回的曲折之美。从本质上看,《楚辞》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幽柔的、虚幻的,具有一唱三叹的特色,而正因为爱国情怀的存在,使得这种曲折之美变得宏大、厚实,引起读者的共鸣。王锡荣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受到了《楚辞》的影响,不仅形式上百转幽柔,在内容上也会融入爱国主义思想,成就了许多经典故事[8]。

不少评论家认为,《楚辞》的特色与屈原的伟大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明代大学士申时行在《重刻楚辞序》中,高度评价了《楚辞》的艺术之美,认为屈原的爱国情怀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值得老百姓学习[9]。清人田雯则将屈原奉为“骚之祖”,评论《离骚》对后世散文创作的影响,在为屈原之死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贊叹了屈原的“美政”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9]。在《渔父》中可以发现屈原“以身许国”的原因,屈原“美政”失败被放逐的时候碰见了一个渔夫,屈原向他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4]渔父提出劝告:“世人都已经浑浊,你也随波逐流吧!世人都已经大醉,你清醒又有什么用,何必要这样难为自己?”屈原自认为是一个品德高洁的人,他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想在世间苟活。渔父没有放弃劝导:“你可以离开浑浊的地方呀,世上总会有一片属于你的净土。”但依然难以改变屈原视死如归的意愿,他认为只有用死才能捍卫自己高洁的品德。王锡荣教授仔细分析了屈原的这种心理,认为他主要是牵挂国家和百姓,但统治阶层的不作为导致国家前途渺茫,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自己也无法置身事外。屈原一生的使命就是拯救苍生,通过“美政”推动国家走向富强,实现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他的使命不能完成时,活着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许“以身许国”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王锡荣教授认为,屈原骨子里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这一点在《远游》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远游是超越现实的,驾着神龙飞到天上,到达神仙居住的灵幻世界,与众多的神仙畅谈,在太微宫玩得非常尽兴,还访问了太仪天庭,观赏了微闾山的美景。从中可以发现,屈原是向往过净土的,而在《渔父》中他拒绝了渔父的劝告,说明关于净土的幻想已经在他心中破灭。他希望远离这个纷杂的现实世界,使灵魂得到放逐,通过远游找到更好的慰藉。但在他心灵的最深处,依然埋藏着对祖国和百姓的眷恋,所以终究要回归现实。他在天上远游的时候,依然回望危机四伏的楚国,战乱破坏了老百姓的安宁生活,腐败的朝廷到处都是奸臣,黑暗的政治、无处不在的勾心斗角影响到民间的淳朴风俗,这让他痛心万分。即使是天上美景,也不能让他游得自在,仅仅是得到短暂的放松,远远达不到释怀。所以净土对于屈原来说是不存在的,他无法超越自己的人生使命,无法像神仙一样摆脱人世间的悲伤。如果可以通过自己的死达到警世的作用,他会义无反顾地投向沧浪之水,用身体的消逝回报养育他的楚国。王锡荣教授在《屈原被疏后的经历问题新考》中指出,屈原的“以身许国”有愚忠的成分,但这是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爱国主义可以超越历史,所以后人依然对屈原保持敬仰,这种精神即使在今天也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李磊. 当代诗人和古代诗人的对话——读张炜《楚辞笔记》[J]. 出版广角,2012(5):86.

[2]阳清,李贺. 从《山海经》到《神异经》《海内十洲记》——博物志怪走向道教仙话的叙事丕变[J]. 广西社会科学,2015(1):169-175.

[3]赵逵夫,杨潇沂. 论湘君、湘夫人形象演化及其文化意蕴[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8-163.

[4]屈原. 楚辞[M]. 陈书彬,译.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王镛,张焕君,王琪,等.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王镛先生访谈录[J]. 山西档案,2013(2):5-13.

[6]齐海英. 生态文明意识的非自觉在场——屈原《天问》的新视角解读[J]. 理论月刊,2016(12):76-80.

[7]邓永标.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J]. 出版广角,2016(10):4.

[8]王锡荣. 楚辞新论及其他[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李诚,熊良智. 楚辞学文库(第2卷):楚辞评论集览[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范文第6篇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站在践行“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这一理念,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德育工作献智献力,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添砖加瓦。我给自己的教师工作树立了最基本的行为标准,那就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我一直遵循这一基本道德规范,处处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师德以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 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三心”,分别是良心、热心和爱心。

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热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 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国家给我们的那份工资;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我们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 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我认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从“言教”做起:

1、爪子关键,对症下药。言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

2、把准时机,一击即中。不管处理什么事情,火候必须把握住,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就如同做饭,烧的时间长了饭就会烧糊,烧的时间短了饭肯定就是夹生的。所以一个高明的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几乎,创造机会,抓住机会,一击即中。

三、学会宽容,为人师表

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从小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我们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孩子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比如: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来说情,学校的纪律是严肃的,学生是平等的,可面对家长,我们得尊重,得给面子,我们需要他们支持,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好学生。因此,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为了工作,我们教师可以退一退,让家长释怀,有面子,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老师胸怀宽广的一面,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家长是学生家庭的中心,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对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和家长是一家”。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四、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要圆我教育中国梦,我们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地修品,还要不停地练功。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而道远。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活水平。同时,也存在很多制约我们发展的负能量。比如,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带手机上学了,大学生都带电脑上学了,手机与电脑对学习的利与弊自然就因人而异。多少学生是用手机、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包括我们许多的家长与教师,又不是经常玩那智能手机,时不时就微信?

教师的业务水平是立足于三尺讲台之本。唯有自身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要求。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者、思想者、创造者,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坚持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努力做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出色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业务精良的专家型教师。

上一篇:立德树人十心从教范文下一篇:领导能力测试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