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论文范文

2023-09-17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次研究将主题中心设置为新闻传播,先对新时期新闻传播的新特征进行了简要说明,指出了新闻作为服务产品的社会功能;然后从社会化视角、新媒体应用视角两个方面,借用了商业运作下新媒体满足产品营销目的原理,阐述了新媒体应用与新闻营销效果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运用新媒体提升新闻产品营销效果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 新媒体;营销;效果;方法

新闻在信息化时代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但在社会影响、民众接受度与满意度方面,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有学者称为“不得人心”。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新闻传播在形式上有了进益,而在内容方面未能真正与其被赋予的社会功能相契合。所以,在面对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新闻传播影响力日趋弱化、民众满意率不断下降的基本事实上,需要认真反思新闻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透过运用新媒体结合新闻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的社会功能特征,提升营销效果。以下就新闻作为服务产品的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1 新闻传播的新特征

新媒体运用后的新闻传播渠道、形式、内容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比较突出的是参与者在增加,社会功能在显现;所以以下仅就新媒体出现或应用后的新闻传播主要特征进行说明;并针对新闻作为服务产品的社会化功能进行具体解析。

1.1 新媒体出现后的新闻传播

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从其发展阶段来看,现阶段已经达到了自媒体的较高阶段,正在向着各种媒介的深度融合发展,其真正的功效从新闻传播观察,还未产生更为深刻的变革。在传播速度、范围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实现了新闻传播由团体、专业机构向个体发展;即是说新闻传播在新媒体出现后产生的强大影响及实践,将新闻传播扩展到了现代社会现象及问题方面。从新闻传播机构运用新媒体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工具价值虽已体现,但在内容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更新,满足技术工具与新闻内容的再度融合。从实质上看,可以理解为新闻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此时,新闻会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服务产品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1.2 新闻作为服务产品

当新闻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服务产品或具备该特征时,要求新闻传播由运用新媒体工具后出现的形式变化,推进到内容实质的转向。即克服其正反面精神,将新闻的功能所携带的社会功能与其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进行有效关联,而不是迎合、追求“惊、异、疑、恐”等效果。

具体来讲,在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化的服务产品之后,它牵涉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形态。由于新媒体方面的手机、电脑、QQ、微信、微博、博客,以及直播等,在背后的商业操作之下,形成了一种以利益所得者为主导的发展进路,因此,极易在其易传播、易传染、易发挥重大影响等工具特性方面偏于一隅,给社会的普世价值、舆论等产生巨大的消极引导,致使其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由于一些媒体为了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如采用讽刺手法、集中报导法、悬疑传播法、道德批判法等,将事实与事件本身的调查、跟踪、结果观察等置于一旁,而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如增加了社会不安全的恐惧感等。因此,并沒有将新闻作为社会化的服务产品而提升其质量,体现其社会价值。

2 新媒体与新闻营销关系分析

新媒体在商业运作模式之下获得了产品营销的典型化与成功。在这种影响之下,它也逐渐渗透到了新闻机构,并将产品的营销推广植入到了新闻内容之中;尤其是在线下活动中,体现最为显著。以下就从社会化视角、新媒体运用实践两个角度对新媒体与新闻营销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2.1 社会化视角下的新闻产品营销

2.1.1 新闻营销问题

既然新闻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服务产品具有了新的内涵,并在新媒体的应用中突显了出来,所以,需要从社会化视角下探讨新闻的营销问题。实质上,就是面对现代社会中的新闻传播逐渐降低影响,未能给予社会以真正的价值引导等,有必要借助新媒体利用营销的功效对其加以重振。

2.1.2 以民生新闻为例说明

从现阶段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来看,新闻报导虽然比较多,并且在各种媒介工具的运用下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加了受重;但从其效果看,并未让民众感受到新闻媒体对民生问题的真正关注;原因并不在于数量,而是在质量方面,如内容、事件的跟踪、调查的进展、报导的风格,解决后的信息回馈,以及间隔一段时间后的重访等。因而从民生问题的新闻传播方面观察,它的功效并未达到,无法起到与社会问题对接,也没有使新闻报导成为一种社会工具而发挥出其社会功能明确化的一面。打个比方,商家炒作利用新媒体形式,实现了营销后,卖出了产品才是真正的功效体现,而新闻的传播功效则在于真正深入民心,让民众感受到新闻说出了实情,满足了民心所向的需求;通过新闻工具的价值属性,推动了问题的解决等。

2.2 新媒体与新闻产品营销关系

2.2.1 新媒体商业化运作原理

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观察,新媒体与营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实践运用新媒体工具后营销功效的增长。本质上是发挥了新媒体的技术特点,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实现了成功营销。比如炒得较火的“文案营销”“情感营销”“擦边球营销”“网红营销”等。

2.2.2 同理下的新闻营销思路

同理,新闻作为服务产品的营销在运用新媒体方面,也需要抓住民众的心理;按照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其《功利主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中的表述,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或前提在于抓住人性;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国民性”的基础上应用新闻力量的原理所在。因此,要实践新闻作为社会化的服务产品,满足社会化功能;就需要从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的营销效果的思路上,按照思路决定出路的新结构经济学原则,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对新媒体工具的应用;由目前的形式化传播,转向更为深层的内容传播;并将技术工具与新闻产品进行实质上的结合,最终通过“内容为王”体现其社会功能取向。

2.2.3 新闻产品营销需深入民心

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与新闻工具社会价值内涵两个方面看,新闻传播需要从公正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将其内容的设置与民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衔接;并采用系统化的思维,将新闻服务产品,实施营销,令其产生更多的社会影响,而不是迎合一般的社会大众所希求的效果,如博关注、争流量、关注点击量等。受众与真正的深入民心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而且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新闻服务需要体现的是对社会问题解决的真正促进,而不是仅仅以“粉丝量”进行评定。

3 运用新媒体提升营销效果的方法

运用新媒体提升新闻产品营销效果的路径与方法比较多,以下仅从经验与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出发,只提出吸收社会力量、成果转化、内容深化、线下活动主题化等几个层面,将其作为提升的一些方法。

3.1 借助新媒体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新闻传播

借助新媒体功能,实现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化;但在其服务产品的营销效果提升方面,需要了解到新媒体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如手机、微信、QQ、微博、直播的工具应用下的新闻素材采撷。因而可以借助这个新媒体工具的路径,增加新闻传播机构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联;这也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群众路线实践的一个具体方法;让民众真正的参与到新闻素材的采撷、制作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传播媒体中的平台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利用大数据的功能,从数据—图表—文字说明三个路径,提高对民众心理的认知。因为在新闻传播方面,一味的给予或通过转变与想象的群众接受心理进行对接,这种思维只是表明了对民众的不了解。所以,新闻传播中的风格、形式等这些只是新闻传播的表层,而在新闻传播的实质上则是要关注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专题、主题更为深刻的揭示。同时,也只有透过对民众真正的理解,对其观察事物视角的直接性了解,才能更好地将新闻传播提高到与民情、民心相符合的程度,从而提高新闻产品的影响力,对社会价值导向起到一定的作用。

3.2 商业运作模式成果转化应用到新闻传播

上文说明了与商业运作新媒体同原理下的新闻产品营销。但在具体实践中,困难在于如何将商业运作模式成果转化应用到新闻产品的传播中去。根据现在的经验,建议将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梳理,从而在问题关注度方面,逐渐摸索到民众的心理需求;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针对社会民众的新闻接受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利用新媒体工具收集意见与建议。同时,在成果转化方面可以借鉴之处就在于对新闻的刨根问底式追踪报道、及时反馈;因为依照现阶段的现状,民众接受度低而反馈最多的“没有下文”,所以,要将这个根本问题加以解决,并透过新媒体工具迅速地传播事件的因果关系等;只有社会新闻专题化的细致深入、逻辑讨论、责任划分、结局观察、追踪报道,才能真正的让民众感受到生活在新闻里,而不是意识流式的新闻串烧印象等。另外,最有经验的是《泰晤士报》在十九世纪的成功模式,虽然未应用新媒体工具,但在内容、模式方面却可以借鉴(可以参看爱默生《旅英

札记》)。

3.3 新闻内容传播由形式多样提升到内容深化

根据现有经验,新闻服务产品的营销效果提升,需要透过“内容为王”来完成。也就是新闻内容传播应该由运用新媒体后的形式多样化,转入到针对内容的深化层面。在这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可以根据新媒体工具的不同性能与一般要求来推进。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一般总结性的新闻输出;在微博上可以增加链接功能,使受众可以进入更为细致的博客、相关网页了解相关新闻事件的发生、进展、结果、影响等。内容方面的创新,一般指的是在真实基础上,对现象的分析,本质的讨论,结论的确定;所以,需要转变现在的正反面精神与搁浅事实的做法,真正将内容的事实表达清楚,在现象的表层与本质的因果关系各方面,明确揭示,细致思辨,直接做出结论,避免模棱两可的态度。总体上讲,含糊其辞与置而不论只能让新闻服务产品的传播大打折扣,而不能深入民心,体现出社会价值与功效;尤其谈不上新闻产品营销效果的实现。

3.4 “互联网+”思维实践具体化

“互联网+”的思维客观化已经实现;但线上与线下的真正互动只是草草了事,有些新闻机构在线下变成了商家的宣传工具,不断在广告方面大做文章。这也是营销策略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应用,只不过是以商家为主导的新闻营销策略,其侧重点在于广告,而不是新闻;其中所谓的“与民同乐”只是这种广告宣传的附赠品。因此,要达到互联网+思维实践的具体化,有必要针对新闻产品中比较突出,民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根据新媒体工具中的互动频率、意见与建议的深度等进行选择,并将这些社会力量进行组织,进行线下针对新闻产品或主题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这种线上活动、线下探讨,逐渐构建起一些社会化的半自主机构,来增加新闻机构的力量,让新闻机构做不到的事情,通过这些半自主机构来补充。同时,这种社会化的半自主机构,能够更真实、更为切近现实,更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隐蔽的现象进行揭露,并找到其中的秘密线索等。因此,互联

网+思维实践的具体化,应该在这个面向上进行一些有力的推进。在互联网+思维实践具体化方面,一些新闻机构推出了App,但从实质上讲,这种App由于只是作为纸质或电视媒体的另一种形式化传播,在内容方面的深化并没有较多的改进;而且,从目前各大新闻网站观察,设置的页面过于复杂、新闻密集度太大,缺少更为细致的筛选,尤其是在专题的报道方面,想深入到主题的内部一探究竟,却无法得到心满意足的回答;因而在以上工具应用的同时应该增加具有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人才补给,确保质量的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将新闻作为服务产品体现新闻工具的社会化特征与功能,可以理解到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工具运用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能够应用营销理念及其效果对其加以反思,并在这个方面实践相关新媒体应用的成果。以上仅从个人的视角与经验观察到了一些基本问题,并在新闻传播的事实基础上提出了实践运用新媒体提升其营销效果的具体方法。希望可以透过本次初步论述,为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并在未来对这个主题加深理解,更为透彻的阐明它。

参考文献

[1]周蓓.论新媒体(微博)在伦敦奥运会体育新闻报道的应用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42.

[2]王琼洁.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业务新变研究[J].大观周刊,2016(42):32.

[3]陈瑞芳.当下电视新闻采编如何做到贴近民众生活[J].新闻研究导刊,2014(16):69.

[4]韩秀萍.论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和编排艺术[J].电影评介,2015(16):84-85.

[5]汪明香.电视新闻业务课实战型教学模式探析[J].青年记者,2014(2):82-83.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生活在两大平行的空间维度中。品牌和他们有三大沟通层面和六类沟通场景,但回归消费者人性本身依然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核心。本文提出的六维沟通(SDC)是品牌与消费者新型关系的理论模型,它是品牌在消费者生活的两大空间维度中,利用六类沟通场景在三大沟通层面上,与消费者进行感官的广度刺激、情感的宽度交流和灵魂的深度互通。它需要企业结合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利用知本的力量实现对营销传播活动的顶层规划(即沟通元的规划),并将其延展为包含品牌(产品)信息和消费者乐意接受信息的病原体,通过营销传播工具组合、多介质创意延展和多平台跨界传播, 实现对消费者感官的刺激、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灵魂的深度沟通。

关键词:六维沟通;新媒体营销传播;消费者形态

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开放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作为新媒体的特征,已在学业界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之上,学业界探索出大量网络新媒体营销传播的理念和理论,如体验营销、互动营销、内容营销、社群营销、数字营销、跨界营销、交互广告、原生广告、病毒营销、口碑传播、混沌营销、社会化营销、吐槽营销等,但这些理念或理论琳琅满目,让人莫衷一是。

一、新媒体营销传播理论研究现状与问题

梳理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对新媒体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有三大流派:媒体派、营销派和学院派。媒体派以网络新媒体平台为代表,以自有媒体销售为指向,搭建各类理论工具,如新浪IMPACT营销理念、搜狐M.A.T.R.I.X矩阵营销理念、腾讯泛关系链营销解决方案和智慧全景式营销理论、百度Monments营销解决方案、網易态度营销体系、凤凰网原生营销等。营销派以营销传播公司为代表,站在智力服务的角度构建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传播方法论,以示专业,营销派的理论或强调创意驱动,如DDB的六度社群创意理论;或强调品牌运营,如博圣云峰的社会化运营理论,六纬沟通的互联网+时代品牌营运太极阴阳论;或强调场景创新营销,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提出场景营销方法论;或强调技术驱动传播,如点点客的营销平台理论等。学院派以学界为代表,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展开理论研究,如北京大学陈刚教授的创意传播管理等。

上述三大流派的创导者,很多是建立在国外学业界专家观点的基础之上,但国外专家的一些观点有失偏颇,如米尔格伦教授(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你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最多不超过6个人”,但他忽略了关系的强弱之分,也就是说,通过六个关键人搭建的关系是停留在找到、知道层面的弱关系,而非真正意义上能驱动对方产生态度和行为变化的强关系。建立在这一理论假说基础上的社会化营销传播理论自然有待推敲。

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关系模型,帮助企业认识到新媒体生态下消费者的行为变化,知晓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层次、场景、方法等内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的重点即研究上述问题。

二、新媒体生态下消费者生活形态

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由单一的现实生活空间进入到数字和现实相交互的两大空间中,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有三大沟通层面和六类沟通场景,但沟通的核心始终指向消费者人性本身。

1.两大并行的空间维度。新媒体构建了虚拟且真实的数字生活空间。随着数字化媒体生态的演进,消费者生活在现实和数字这两大“空间并行、间同步”的场景维度中。消费者利用各种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工具连接这两大空间维度,并在这两大空间维度中自有的切换身份、工作、学习、娱乐等场景。

2.三大沟通层面。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即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系统+悟觉这一心觉系统)感知由介质(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成的媒体内容(如新闻、游戏、电视剧、音乐、图书等)。

在两大空间维度中,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与品牌进行虚拟与现实的沟通。这些沟通分三大层面:(1)感官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获取信息的接触体验;(2)情感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六维感官解读内容的情感利益;(3)灵魂层面的交流,即消费者通过心灵感官感悟符号的灵魂禅意。

3.六类多元化沟通场景。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有六类沟通场景:聚众沟通场景(即以一对多、单向传播为模式的大众传播、会议营销等情景)、户外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户外所接触的、由交通工具、户外大牌等所构成的媒体情景)、消费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知到的体验情景)、移动沟通场景(即消费者在碎片化时间中接触到的移动智能终端媒体情景)、终端媒介场景(消费者在终端被影响的购物场合)、口碑沟通场景(其他信息接触对消费者形成的口碑影响情景)。这6大沟通场景是品牌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营销传播入口。

4.一个回归消费者人性。在多维虚拟实境的新媒体生态背景中,消费者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传播者、内容创造者、话题参与者、活动体验者。尽管消费者的生活角色、社会关系、生活形态越来越复杂,但消费者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性始终未变,尤其是消费者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必须回归人性。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已演变为一种“在两大空间维度中进行身份切换、在六类沟通场景、三大沟通层面上接受信息影响”的社会化行为。

三、六维沟通模型的内涵及核心内容

众所周知,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可以用公式“信任+互动=关系”表示。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它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新型的社会化互动和建立新型的社会化信任。 这种新型的社会化互动信任关系,我们可用六维沟通理论模型来表述。

1.六维沟通的内涵

所谓六维沟通,即在新媒体背景下,品牌在消费者生活的两大空间维度中,利用六类沟通场景从三大沟通层面上,对消费者进行感官的广度刺激、对情感的宽度交流和对灵魂的深度沟通。

作为构建品牌与消费者新型关系的六维沟通模型,其核心内容是:企业要结合品牌价值和产品利益,对品牌营销传播活动进行顶层规划(即沟通元 的规划),并将其延展为包含品牌(或产品)信息和消费者乐意接受内容的病原体,为消费者构建核心符号意义价值,以触及消费者灵魂深处的终极目标,注重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进一步将沟通元和病原体以多种介质的创意组合,将其延展为各类消费者容易接受的内容,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方式增进与消费者沟通的宽度;整合各类营销传播工具和媒体平台,以强曝光刺激消费者感官的方式,增强与消费者沟通的广度。

2.六维沟通的理论方法体系

作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关系的模型,六维沟通实施有四个阶段:沟通元规划阶段、病原体设计阶段,营销传播策划阶段和营销传播策略执行阶段。

(1)沟通元规划阶段。沟通元即品牌核心DNA和沟通的核心价值。沟通元的规划是立足于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人格化构想,必须基于人性洞察和消费者画像,强化品牌对消费者灵魂深处的触动。

(2)病原体设计阶段。病原体即消费者容易接受、且便于形成口碑扩散的信息内容。病原体的设计是对品牌沟通元的解码。它必须坚持4I原则(即有趣、利益、个性和互动)和可延展性原则和消费者可参与性原则。

(3)营销传播策划阶段。①工具整合: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宽度与广度,将广告、公关、事件、促销等营销传播工具整合,搭建品牌的营销传播模式。常见的模式有:a.悬疑广告+事件传播+微博扩散+搜索引擎优化;b.微电影+话题口碑+搜索引擎优化+线上线下促销;c.热点话题+病毒创意广告+网络促销;d.网络直播+病毒话题+介质延展+扩散传播……在整合工具构建营销传播策略模式时,模式无定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②内容延展: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沟通的宽度,将沟通元延展为各种创意病原体,与消费者协同创意各类病原体,驱动社群的创意传播,增进消费者与品牌沟通的广度。③平台扩散:即立足于品牌信息与消费者接触的广度,实现创意内容的协同扩散,让品牌信息利用“强关系媒体”无缝隙、全方位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利用“弱关系媒体”建立品牌信息的广泛传播,利用内容的协同创意进行品牌的口碑扩散。平台的扩散是指创意内容在微博、微信、搜索引擎、视频、电商等数字新媒体平台上的扩散。

(4)营销传播策略执行阶段。即对营销传播既定方案的具体实施。执行过程中,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策略实施的节奏和对整体过程的控制,以便随时调整和优化策略。

四、小 结

在新媒体生态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是在两大空间维度、六类场景中进行三大层面的沟通关系。品牌必须进行沟通元的顶层规划和病原体的创意设计,运用各类营销工具组合环环相扣,并借助各类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扩散,方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全景式的品牌印象,实现传播效果向销售效果的转化。

考文献:

[1] 陈刚,沈虹,马澈,孙美玲著.创意传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美)肯特·沃泰姆,伊恩·芬威克.台湾奥美互动营销公司译.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新媒体与数字营销指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 黎万强.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 周鸿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 劉伟.互联网+时代品牌营运太极阴阳论[J].新闻传播,2017.04.

[责任编辑:东方绪]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和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铁路货运业也不断向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业转变的环境下,根据现代物流和客户服务理论,结合铁路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客户代表制”的营销工作新思路,并对其内涵、具体实施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铁路货运 客户代表制 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到进一步的加速发展和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铁路货运业正不断向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化化的的第三方物流业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

为了在这种大环境下,不断稳定铁路货运市场,做大做强,铁路货运企业可把做好客户服务作为突破口,推出“客户代表制”营销工作新思路和“经营客户”理念,打造专业品质、卓越服务的品牌。

“客户代表制”是以客户代表为纽带,设立专人人员,对客户分层实施专业化服务、一对一全方位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与客户形成经常性的互动关系。它是提升客户依附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最好诠释。推行“客户代表制”,是铁路货运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提升服务”的重要手段,它能使铁路货运企业有关负责人参与重要客户的稳定和发展工作,有助于加快对客户的整体反应速度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真正将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源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铁路货运人员应以优质服务为宗旨,树立“关注客户、尊重客户”的意识,以客户代表制贯穿整个营销工作,合力实现“让客户记住我、让客户选择我”。

1 客户、客户等级、客户档案

1.1 客户

客户是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有特定需求的群体,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维持的根本保证。客户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资源,它的价值体现在“所有客户未来为企业带来的收入之和,扣除产品、服务以及营销的成本,加上满意的客户向其它潜在客户推荐而带来的利润”。

具体到铁路货运企业,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铁路各项规章制度、命令、运输政策,办理铁路货物运输到发业务,服从统一指挥,友好合作,不论其运量大小,均是优质服务的对象,即为客户。

1.2 客户等级评定

客户等级评定的目的: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稳定重要客户,发展中小客户,从而使本企业价值目标与客户目标协调。客户等级的评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定:

1.2.1 客户规模分类:将客户年度运量、收入贡献加权计算,确定客户规模等级排名(见表1),根据排名依次分为特级客户、一级客户、二级客户三个等级。

1.2.2 客户信誉度:按照客户的信用状况(费用迟交情况、计划兑现)及遵守铁路、本企业规定、良好配合等指标(见表2,以厦门海沧铁路公司为例),对客户信誉度进行评估,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1.2.3 客户依附度或潜能:根据本企业现有状况,划分客户的性质:在使用、潜在。对“在使用”客户,分析其经营持久性、市场区域、对本企业的依附度等;对“潜在”客户,分析其增长潜能,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综合以上三项评定,对本企业现有客户群体进行客户等级评定,依次划分为三星、二星、一星三类客户群。以海沧铁路公司为例,客户群体划分如下:

三星客户群:鸿达、通达、恒通;

二星客户群:晋联、万通、树仁、伟和、得益、腾龙、泉途、深圳涟源、三通物流;

一星客户群:连成、益信、众达、特运、联冠、成铁、青上、ISO、晋集、古玩城、明达玻璃、外代。

1.3 客户档案管理

客户档案是记录客户资料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客户本身及与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它包括客户的基本情况,产品产量、运输方式、发展需求、服务内容等。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管理系统,有利于分析客户,做好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有利于充分掌握客户,是铁路货运企业营销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客户档案管理工作,应指定相关业务部门和专人负责,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1.3.1 建立客户档案资料

专门收集客户与本企业联系的所有信息资料,以及客户本身的内外部环境信息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见表3):

(1)客户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包括客户的名称、性质、地址、电话、经营管理者、业务联系人等;

(2)客户特征及业务状况:包括客户的经营产品、市场区域、运量、运输方式、客户需求等,还要特别关注和收集该行业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2 建立运输竞争对手资料

专门收集本企业经济吸引区内公路、水运、铁路的运输信息,包括:

(1)当地各汽运公司的企业性质、运输车辆数量、吨位,长期及临时货主的数量、吨公里价格或包干价格,营业线路;

(2)了解水运码头货物堆存能力、堆存方式、装卸设备、装船方式,航运公司或个体船队数量、码头包干价格、运输价格、服务措施等;

(3)了解海运货轮类别(散装船、集装船、专用船),方式(固定班轮、顺路捎货、配载加货),运输价格(包干制、吨/海里制),保险形式(全程险、装后险),及到港口后是否增加其它费用等。

1.3.3 客户档案分类管理

在收集完客户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应对客户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按照客户重要程度等级,即客户群的划分,分成A、B、C、D四类进行管理,客户档案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主力客户。

此外,铁路货运企业应当根据客户情况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及时对客户档案加以调整和补充,并且每季度定期组织一次修订。同时,在客户档案日常管理中,应引入计算机信息化处理。

2 客户代表、分级代表制、客户代表职责

2.1 客户代表

客户代表是客户代表制实施的纽带、优质服务的直接诠释者,客户代表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及服务水平,以一流的服务来践行“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客户代表既是铁路货运企业对外人员代表,直接执行上级、本企业各项运输政策、规定,对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又是客户需求的代言人,代表客户的利益,向本企业反映客户的情况和要求,督促整个组织改进工作。客户代表由本企业分管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同时为保证对集团客户和重要客户的服务到位,在客户代表下设立对应的执行代表。客户代表在确保客户利益增加的同时,必须确保本企业利益的增加。

2.2 分级代表制

根据“分层实施、一对一”服务原则,以及客户群划分,对公司客户代表分为三种,分别是:首席客户代表,服务对象为客户等级评定为三星级的客户群体;次席客户代表,服务对象为客户等级评定为二星级的客户群体;普通客户代表,服务对象为客户等级评定为一星级的客户群体(见表4)。

2.3 客户代表的主要职责

2.3.1 稳定集团客户和重要客户,挖掘其潜在需求,将他们培养成为使用铁路运输的习惯者。

2.3.2 时刻关注所负责客户的行业重要走向、企业发展趋势、总体需求和重大经营动态信息。

2.3.3 负责协调营销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营销服务落实到位。

2.3.4 保持与客户高层、中层的定期互访和沟通,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适时进行“一对一”营销、服务、宣传、新业务推广以及实施“客户体验计划”(代客户办理一批发送或到达业务)。

2.3.5 认真执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工作流程。

3 客户关系管理与组织考核工作

3.1 客户关系管理

对于本企业而言,客户关系管理是选择和管理客户的业务策略,是以“关注客户、尊重客户”的理念来支持整个服务过程,通过与客户形成良好的经常性的互动关系,以更优质、更快捷、更富个性化的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客户,最终打造专业品质、卓越服务的品牌。在日常实施中,主要有以下工作内容:

3.1.1 信息收集。主要指客户资料、运输竞争对手资料的收集。这项工作是随着营销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完善和丰富,是一项时刻注意、不能停止的工作。客户代表是这项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客户代表应按照“客户档案管理”中资料建立的要求执行,同时应及时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客户档案管理人员。

3.1.2 走访客户。及时、勤奋地走访客户,是巩固稳定和提升客户关系的最佳途径,经常地与客户联络,才能及时发现客户的不满而及时地有效消除,获得客户的支持。具体流程包括:

(1)在访前准备阶段,应首先对走访目的进行分析。接着根据走访目的做好相关准备:预约、客户基本信息、有关运输资料(数据)、达成目的的初步方法等。同时还应准备“一张名片、一份客户走访记录表”。

(2)在接触阶段,应主动热情、简明扼要地介绍己方人员、表达此行目的;

(3)探询和聆听阶段是会谈的主要部分,应态度诚恳,说话吐字清楚,引导客户了解自己的意愿,不可强制咨询。同时要认真聆听客户说话,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点,并适时回答,还要特别关注交谈中客户透出的相关信息。

(4)通过双向式的沟通,让客户了解己方的意愿,也了解客户的情况、需求、反映的问题,实现预期走访目的后,走访人员还应主动对本次走访进行总结,总结主要针对客户的情况介绍、需求及反映的问题进行,并与客户确认。

3.1.3 电话沟通。客户代表原则上每日一次电话了解客户产品生产、原材料到达计划、铁路运量、短运安排情况、市场动态等情况。对内部了解当日客户到达的货物并做好预报,以利于短运的组织和厂家的卸车准备车流、劳力和机械能力;同时还需了解车流、装卸劳力或机械能力,形成装卸车方案与客户沟通。

3.1.4 营销分析及个性化服务方案设计。利用客户档案资料、掌握的情况,结合对公路、水运、铁路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对比,进行营销分析,对不同客户需求,适时设计出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3.1.5 问题处理流程和承诺

(1)现场突发事件

客户提交(投诉)问题 → 代表立即了解现场情况 → 属本部门问题当即处理(需由其他部门解决或共同解决的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 跟踪处理过程 → 答复。

承诺:在第一时间处理,问题不过夜。

(2)经营问题

客户提交书面报告 → 客户代表认为报告可行后递交本企业 → 本企业根据需要召集运价小组召开会议 → 客户代表参加会议 → 客户代表将情况客观地通报客户。

承诺:3个工作日答复。

3.2 组织考核工作

3.2.1 客户关系日常管理在本企业营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指定相关业务部门和专人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3.2.2 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客户代表制执行例会,召集各客户代表、有关人员出席。会议内容包括:针对客户代表制执行情况进行小结、点评;协调处理各客户代表提出的日常执行问题、客户需求;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及重点。

3.2.3 质量考核

(1)针对客户代表走访客户,实行量化考核,规定走访次数、走访质量,客户代表走访客户完毕,须上交“客户走访记录表”,以“客户走访记录表”作为考核依据;

(2)每半年(季度)本企业组织走访客户,发放《客户代表服务质量回访卡》,征求客户对代表的评价,作为考核代表的依据;

(3)本企业公布客户代表投诉电话,由日常事务处理人受理,做成投诉记录。

3.2.4 工作经费与奖罚。本企业可从企业可支配费用中提出一部分费用,作为营销经费和奖励,对客户反映良好、运量明显增加的客户代表实行奖励;对客户反映不良的,取消代表资格。

4 结论

综上所述,铁路货运企业实施“客户代表制”,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观念、体制、政策、经费等诸多因素,有着一定的实施难度。而铁路货运企业的营销策略、营销工作,更是一个复杂、重要的战略工程,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潮流中,对铁路货运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需要不断地学习现代物流、现代营销新知识、新理念,时时掌握现代物流市场新动向和整个脉络,丰富营销手段,改进营销方法,真正实现“客户记住我、客户选择我”。

参考文献

[1] 吴清一. 物流管理[M].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 厦门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协调小组办公室编. 厦门物流[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2018年6月14日,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事首次在俄罗斯盛大开幕。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彩起伏波折,终于在7月16日凌晨,法国队4—2击败克罗地亚队,问鼎世界杯,第二次获得“大力神杯”。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世界杯赞助商中,中国品牌只有英利一家,但是在今年的世界杯赞助商中,7家中国品牌占据世界杯赞助商的三分之一。中国品牌在世界杯展露可谓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品牌开始出现在全球视野里,雄厚的资金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将中国品牌送进了世界杯的赞助宝座,然如何用好手头资源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事件营销应用现状分析

(一)近几年应用状况———以中国品牌进入世界杯为例

1.“世界杯最燃”———华帝

华帝正是本场秀的全场最燃。在世界杯期间,“法国夺冠,华帝退全款”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华帝在世界杯营销中以“最燃的我们”为主题策划了一篮子营销计划,华帝在前期预热阶段利用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开展与球星的“最燃之约”,赞助《足球解说大会》,并且请球王亨利为华帝拍摄微电影,世界杯还未开幕,华帝就已经将“场子”热足。再到后面的“法国夺冠,华帝退全款”更是赚足了眼球。

2. 世界杯最战略———蒙牛

蒙牛集团成为第一家亮相世界杯的乳业品牌。这一次亮相时蒙牛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也是向全球展现中国乳业的重要机会。蒙牛此次进军足球被认为是“用足球亮相全球,为世界乳业开好‘第一球’”,其目的性十分明确。如何运用好此次世界杯,开好蒙牛“第一球”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在高峰论坛上,蒙牛就与俄罗斯一家乳制品企业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两家企业后期将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换句话说,蒙牛赞助商的身份,消除了国界上的沟壑,让俄罗斯以世界杯主办方的身份,曾为蒙牛铺就乳业“一带一路”的新主场。

3. 世界杯最稳———海信

海信电视在世界杯营销战中坚持一贯的产品为本理念。用产品引发海内外市场共振。海信作为本次世界杯唯一的电视机合作品牌,海信在世界杯预热阶段就推出了专门为世界杯球迷设计的新产品。其中海信U9、U7系列产品都是在原本传统的技术之上,开发出适应观看球赛的画质、模式、附加功能等。

(二)事件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事件营销行为短期化

在世界杯期间话题量最多的话“法国夺冠,华帝退全款”中的“退款”变成了“退卡”,引起了媒体和消费者极大的不满,负面报道新闻铺天盖地,《华帝“退全款”原来是个“大忽悠”?》《“套路”?华帝退钱变成退购物卡》等,导致华帝形象严重受损。华帝在前期将营销热点造足,但却因为后面的小乌龙功亏一篑,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2. 盲目注重知名度的提升,忽略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事件营销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购买兴趣甚至购买欲望,但是真正到了实际购买环节,消费者会理性的分析产品的特点,与其他产品作比较。因此较高的知名度并不一定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难以形成产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3. 企业的不合理定位

在事件营销中企业的合理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找不到与自己契合的事件进行营销,就在于定位的不准确。企业在认识到事件营销对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作用之后,急于去借用“热点”营销,却往往适得其反,最终究其原因,都在于“热点事件”选的不对。

三、事件营销的启示

(一)要加大公众的参与度

营销活动不是企业一家的独角戏,需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尤其在事件营销过程中,调研消费者的喜好偏爱,有针对性地营销,而不是喝的满堂彩,到最后消费者不买账。就像经典的统一润滑油在美伊战争时,打出“少一点摩擦,多一点润滑”,这样的广告语就极大的激起了公众的反战心理和共鸣心理,与消费者站在一边上才是企业与消费者友好相处的道路。企业在借助事件营销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也要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二)事件营销非短期行为

事件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把利刃,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企业谋求的是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考虑如何通过一次或多次事件营销,最终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服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要处理好短期的事件营销与长期的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一次良好的事件营销过后,要不断提醒消费者,巩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三)事件营销要有好的创意

事件营销如同广告文案一样,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创意,一次普通的事件营销难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更难谈诱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创意是营销活动中的灵魂,是决定营销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事件营销正是如此。创意营销的过程也就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碰撞,激活企业存量,借助新闻媒体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四)企业要合理定位

事件营销中,企业的合理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找不到与自己契合的事件进行营销,在于定位不准确。因此针对事件营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消费者定位。现代市场营销是以骨科的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和企业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生产和存在。因此企业在事件营销中,要对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合理定位,迎合他们的关注焦点。二是事件定位。不是所有的热点新闻都可以成为企业营销的据点,企业要对时间事件分类定性,找到事件与企业品牌的契合点,事件不能脱离品牌的核心理念,要与公众的关注点、企业的诉求点和事件的核心点联结起来,做到三点一线。三是卖点定位。产品的卖点和事件应有机结合,切不可将产品与事件生硬的堆砌在一起。

摘要:借助“热点”事件进行事件营销是近几年来国内外企业惯用的营销策略,常常为企业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更是中外各大小企业争相抢占的营销热点,本文将以“中国品牌进入世界杯”事件为例,探析事件营销的内涵特征,产生发展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应用状况和其存在的问题,以示启迪。

关键词:事件营销,营销,中国品牌

参考文献

[1] 赵正.法国夺冠谁是世界杯营销的赢家?[J].商学院,2018(08):49-51.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四川在线2018年3月3日报道, 近日, 多则“米易番茄滞销”的帖子在社交网络上“炸开”, 整车红彤彤又饱满可人的番茄被农户倒掉的揪心画面, 菜农“一背篓20斤番茄只够换一碗4元凉面”的无奈心酸,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多家赶赴米易的自媒体平台称, 在米易县“公路两边到处可以看见一车车一筐筐, 农户在路边等待客商收购的番茄, 却无人问津”。

除了当地政府通过多重手段努力解决番茄滞销问题之外, 众多自媒体、微商也在线上、线下一起发力, 通过京东、微信、阿里巴巴等平台为米易番茄拓宽销售渠道。

2 米易县扶贫现状

2.1 享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米易县境内有汉、彝、傈僳等26个民族, 是一个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的山区县。相对于其他地区, 米易县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更大的扶持力度, 为其脱贫提供了政治上的帮助。

2.2 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商

米易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资金2500万元, 努力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现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9个、在建17个, 已开通“互联网”的村均有农户发展电子商务。

2.3 总体经济取得大幅上涨

根据米易县统计局2016年12月统计月报核定:2016年米易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 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5.09亿元, 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亿元, 增长8.1%。在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中, 米易县实现了经济的大幅度发展。

2.4 培育特色产业, 转变营销模式

政府逐村制定产业发展方案, 努力保证每个村都有1个以上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 米易县又探索推行“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 以壮大集体经济。与此同时, 米易县也不断转变产品营销模式, 该县依托电商孵化中心, 整合产品资源和外部企业资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 打造线上产品销售基地。

2.5 部分村已达到脱贫标准

目前, 全县3500余户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这些贫困村已达到“一低五有”“四个好”退出标准, 贫困户已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退出标准。

3 米易番茄滞销的具体原因

3.1 地理条件造成的运输困难

从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的分布来看,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高坡陡的地区, 这些地方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地势崎岖、交通落后、运输不便。泥泞崎岖的山路为内外部运输联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2 落后被动的销售观念

在米易番茄滞销事件中, 农户将自家的番茄车停在公路两旁, 等待着外来的客商收购。由此可见, 当地的农户目前还停留在一个被动销售的状态当中, 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客户, 努力将品种优良的番茄带到外面的市场。人民被动消极的销售方式使得产品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进而造成该地区错失致富的机会。

3.3 缺乏市场竞争力

在贫困地区, 农户们都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生产销售。但是, 由于个体的认知和资源的局限性, 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市场占有, 只能以少量的个体零售作为销售的渠道, 难以达到规模经济。

3.4 产业原始且单一

贫困地区的产业往往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 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农产品生产和资源的初步开发。即使是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 也没有加深产业链或者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市场竞争力。

3.5 无法运用互联网技术

在贫困地区, 由于知识水平较低, 现代技术落后, 农户不懂得电子商务的具体操作, 不懂得线上交易的实现方法, 进而给“互联网+”的实现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 在开展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时应该做好技术引进工作, 组织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学习, 开设电商培训班, 使社会成果由全社会人民共享。

4 米易番茄滞销事件对地区精准扶贫的启示

在我国, 米易番茄滞销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山西某村黄河滩枣滞销、苗家村的核桃滞销、中牟蒜农的大蒜收购价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面对类似的农产品滞销案例, 如果每次都仅仅依靠爱心和善心去收购解决是不现实的, 地区政府和人民应该依托时代大数据, 从销售机制创新找到突破口, 改变目前传统、低端的层层销售模式。同时, 转变生产方式, 适度规模生产, 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在产业合作、标准化等方面的要求;最后, 再以其他辅助性手段为支撑促进地区发展,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地区吸引力。

4.1“互联网+电商”拓宽销售渠道

在多数地区, 农民种植各种农产业, 将果蔬带到附近的市场贩卖或者等待客商来收购。但是, 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 这种销售方式过于被动和落后, 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

因此, 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地区政府应该大力推动该贫困地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大型的线上交易平台和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生活公众号, 将线上线下结合, 利用互联网和物流体系, 提高贫困地区的销售水平。

(1) 利用自媒体营销使得产品销售更为主动。在米易番茄滞销事件中, 许多自媒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自媒体通过在自己的传播平台, 利用较高的粉丝数量, 起到了扩大宣传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负责人。米易县农户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由于农户的知识和水平有限, 可采取多数农户联合, 或者是加入大的生产合作社, 共同建立一个自媒体平台, 让技术和资源共享。同时, 政府也应该为自媒体平台做好辅助工作, 如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让农户都积极投入到共同的发展中。

通过创建自己的媒体平台, 使得米易县的农产品销售能够从以前的被动等待购买, 变成主动实现营销, 从而在产品销售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同时, 也使得扶贫工作走向主动化, 不仅仅是单单依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最主要的是让农户们实现自救, 让脱贫工作也变得更加的自主和主动。

(2) 依靠电商平台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在实现互联网推动米易县番茄产业发展中, 仅靠着农户集体的自媒体营销也是不够的。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农户们的个人局限性依然很大, 在自主销售的过程肯定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所以, 在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的现代化销售的过程中, 米易县人民也要学会与大型的电商平台合作。

在此次番茄滞销的事件中, 阿里巴巴和京东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两大购物平台上, 米易的番茄能实现更大的销售的增长。原因其一, 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用户群体相当庞大。据统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其用户数分别是5.15亿和2.925亿, 并都仍以不同的幅度在持续增加。其二, 在天猫超市和京东商城中, 都有专门的生鲜果蔬区域, 这就为米易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加专门化的线上销售“摊位”。其三, 像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成熟型企业, 其资金丰富、技术先进, 如果政府能与其深度合作, 那么米易县的番茄销售量就能够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天猫超市和京东商城里, 农户不需要去专门注册一个卖家账号。在这两个电商平台里, 生鲜果蔬都是两家公司自营部分, 像京东, 不仅有水果自营专区, 还有自营产地直采专区, 这样不仅是有利于消费者, 对于农产品生产区也增加了市场进入的可能性、减少了销售程序。农户和电商平台可以在当地共同建立直采自营区, 农户负责生产种植和维护, 电商方负责管理运营和销售, 实现共赢。

(3) 线上销售的具体实现途径。 (1) 构建线上销售点。就贫困地区的知识、技术水平而言, 要达到各家各户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销售的难度很大。因此, 一是农户们自己联合起来构建属于自己的自媒体运营网络, 利用微商和公众号打造专门的农产品品牌, 自主参与生产和销售。二是依靠当地大型的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合作, 形成一个线上的产业链, 再呼吁各农户参与进来, 承担部分的工作, 达到脱贫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 (2) 打造线下大型生产基地。农户们可以将自己零散的土地集中在一起, 打造一个大型的生产基地, 再按照各自土地的比例进行收入的分红。大型生产基地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 让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此外, 在吸引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时更具有竞争力, 也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实现大额的销售。 (3) 完善物流运输体系。构建线上交易, 推动贫困地区实现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保证运输畅通。目前, 仍有许多贫困地区的道路状况限制了生鲜产品的运输, 因此国家和地区在精准扶贫的时候首先应完善该地区的物流体系。在县乡级政府的牵头下, 构建物流网点, 打造现代电商物流, 同时结合传统物流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为线上销售提供实现条件。除了单纯地将产品从生产地输出到国内市场以外, 还可以利用我国逐步扩大的自贸区格局, 以及“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 将我国优质农产品出口到国外。目前我国已设有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共11个自贸区, 其辐射范围已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 因此, 每个农产品基地可以在临近自贸区的帮助下, 将产品远销到外国。同时, 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要求下, 许多地区已建成有国际铁路, 农产品生产区可充分利用这种跨国物流路线出口产品。例如, 在能辐射到米易县的成都就建有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 此路线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通往欧洲大地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 也为周围地区的农产品提供了销路。在这两个国家战略的支持下, 国际买家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物流购买到我国优质商品。 (4) 加强互联网知识技术的培训。在贫困地区想要实现人人都能很好地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应用目前来说可能性还比较小, 但是这些地区要实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又迫切地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因此, 政府可以从每个合作社中挑选若干个中青年重点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 或者是吸引一些电商专业的毕业生投入到该地的扶贫工作中去。

4.2“互联网+创客教育”增强创新意识

(1) 在利用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同时, 当地居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发主动地进行“创客教育”学习。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学习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 增强人民的创新创造能力, 寻找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 使得当地居民不再仅仅依靠外部的帮助脱贫, 而是通过自身内部能力的增强实现脱贫致富。

(2) 乡镇政府机构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地区进行教育讲座并开设短期的培训课程, 让居民学习到专业的创新知识, 在培训的过程中训练创新意识、开发大脑。

(3) 扶持典型平台和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发展产品的过程中, 许多企业主动承担了其社会责任, 发挥了各自的社会效应。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大型线上销售平台为农产品的促销提供了平台条件。拼多多、良品生活购等小型电商平台也极力减轻地区商品销售压力。四川好耕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也为四川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4.3“互联网+特色旅游”增加地区吸引力

在特色农产品地区, 合作社可以在网络上对该地区进行宣传, 打造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与此同时, 通过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环境, 还可以打造特色农家乐, 将外面的商机吸引进来, 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

4.4 发挥政府力量, 推动“互联网”与当地产业的深度融合

(1) 构建大数据网络。政府可以和科技公司一起打造一个完备的农产品大数据网络, 将农产品品种、种植地、种植规模、生产周期等信息有效整合起来, 方便电商企业高效地了解相关信息。

(2)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了实现“互联网+产业”, 政府应当把招商工作放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和自媒体运营商的方向上。在完善本地农业的生产条件上, 增强对外部企业的吸引能力, 促进农户和企业的合作。

(3) 设立专项扶贫基金。政府为该地农业实现线上销售设立专项的技术扶贫基金, 其主要用途放在完善农业生产基地、提高互联网技术和进行互联网知识培训之中。

(4) 在基金的使用过程中做好资金流动的监督工作。让基金使用透明化, 由官员和人民共同监督, 防止贪腐。将资金用于真正有利于农户的地方, 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5 结语

经过此次番茄滞销事件, 米易县政府和人民利用互联网技术, 依托自媒体营销平台, 创新销售机制, 逐步走出销售困境。在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当地和其他类似地区也应当逐渐普及互联网技术, 鼓励农户们构建该地的自媒体平台, 或者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 转变生产和销售模式, 拓宽销售渠道,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地区在推进扶贫工作时也应极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作用, 努力实现“互联网+创客教育”“互联网+特色旅游”等, 加强互联网技术与当地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 使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更加现代化、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扶贫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平台, 而自媒体作为互联网发展中的另一个产物, 使得传播更为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 政府应探索拓宽精准扶贫的渠道, 寻求与互联网技术的紧密联系, 利用日渐成熟的自媒体营销, 并在企业的帮助下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主动脱贫的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将互联网技术如何运用到现代扶贫工作当中, 为精准扶贫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可持续精准扶贫,互联网技术,自媒体营销

参考文献

[1] 米易番茄滞销调查:一背篓番茄只够换一碗凉面!一起帮帮米易的农民伯伯[EB/OL].四川在线, 2018-03-03.

[2] 米易县力争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决胜脱贫攻坚[N].四川日报, 2017-11-27.

事件营销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周期和文本信息,分析其传播特征,对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报道提出建议,指出新闻编辑应做到由单纯传播者向传受兼备的角色转变,由普通报道者向解决问题的谏言者角色转换。

【关键词】网络事件 传播特性 新闻编辑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在引发热烈讨论后,能激发社会反思的事件。

一、网络事件的传播特征

笔者根据2010年底由《羊城晚报》等全国22家权威报纸媒体共同推出“2010中国网络大事件年终盘点”活动以及2011年公布的《社会蓝皮书》对2010年网络媒介事件的评选结果,综合考查事件的类型、时间分布以及受关注程度等因素,选出5个事件进行传播特征分析,即兽兽门事件、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事件、李刚门事件和虐兔门事件。调查选择在新闻传播方面做得较为全面、及时的新浪网上进行,通过比较新浪新闻和新浪博客中专业媒体与民众对这5个事件的关注和报道过程,发现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与议程设置特征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性:

1、传播周期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事件发展的整体过程一般在1到3个月之间,且事件传播具有阶段性,一次波动大致包括初始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延续期。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关注的时期,该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关注该网络媒介事件的报道或评论的篇数增长迅速,一般在一周左右,之后该事件进入高峰期。高峰期是指各媒体对该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表现在报道或评论的篇数达到该事件某一波动期的最高值。高峰期很短,一般只有1至2天时间。之后,事件的传播周期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各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在整个衰退延续期中,专业新闻媒体往往会出现对某网络媒介事件整周“零”关注的情况,而网友每周都会发布些自己的看法或回顾事件过程。

其次,从传播周期线的形态来看,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大致有钟形和S形两种形态。如果事件传播呈现钟形形态,则事件的关键节点多集中在一个时期内,当过了这个时期,事件的关注度随之降低,事件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数量也逐步减少,兽兽门、唐骏学历门、虐兔门的传播周期都体现出典型的钟形传播特征。如果事件呈现的是S形传播形态,则事件的所有关键节点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两个波动期之间有间隙时段,事件会出现两次或多次由高潮到低谷的传播波动。呈钟形形态传播的网络媒介事件一般民众参与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而呈现S形形态传播的事件民众参与门槛高,民众无法通过自主参与挖掘所有信息,事件的某些关键信息还需依靠专业媒体记者编辑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挖掘披露。

第三,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网络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程度相关性高。从事件关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5个事件的皮尔森指数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民众在关注事件的强度上受专业媒体影响明显。

2、议程设置特征

首先,网络媒介事件在专业媒体与网络媒体上的议程设置有一定的相关度,且两者共同关注的议题主要涉及事件关键节点。

其次,网络媒介事件的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民众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诸如“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第三,民众在关注事件的强度上受专业媒体影响明显,但在议题设置上受影响有限,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唐骏学历门就体现了这点,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并发布了许多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的观点提出异议。显然,当某一事件引起多种意见出现并热烈讨论时,民众就不会完全按照专业媒体设置的议程对事件进行思考。

二、如何提升新闻编辑在网络媒介事件中的报道能力

通过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专业媒体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中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从事件的传播周期而言,目前,新闻编辑在报道网络媒介事件时存在着重事件初期报道、重事件节点报道、轻延续期对事件社会意义全面总结,提出解决建议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新闻编辑应做到角色的逐步转变,由事件传播初期的倾听者角色逐步转换为传播后期的谏言者角色。

根据对一些典型网络媒介事件不同阶段传播特性的观察,从事件的初始爆发期、高峰期到延续衰退期,专业记者和编辑的参与角色应该是从接收者向传播者逐渐过渡,从真实回溯事件向客观把握事件性质,向社会谏言过渡。在初始爆发期,事件相关信息多来自于不同网络媒体或专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评论也多种多样,甚至两极对立,有种杂乱无序之感。此时,专业记者和编辑应更多扮演接收者或者倾听者的角色,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来自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体的相关信息,把握事件的脉络和各种细节,为客观评论事件产生原因、对社会发展的启示夯实信息基础。在报道文体上,专业记者和编辑应尽量使用“一事一报式”的动态消息,着重体现事件的时效性,满足受众对“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四个新闻要素的获知需求。高峰期是其传受角色转换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事件的关键节点以及民众的主导观点已经逐渐暴露,因此,记者和编辑可以撰写一些“多事一报式”或“多事多报式”的综合消息,针对某些关注度高的节点进行局部总结,指出民众观点的积极方面和片面之处。在衰退延续期,随着事件主要发展过程趋于结束,这时是解释事件产生原因,总结其对社会发展有何意义的最佳阶段,此时,其应以传播者的角色总体把握事件的产生原因,对其中暴露的阻碍社会健康发展、引发民众不满的问题直言不讳。在报道文体上,专业记者和编辑应尽量使用事件通讯或深度报道,着重于“如何”与“为何”两个新闻要素的分析,复原事件发展的整个轨迹,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在唐骏学历门事件发展后期,一些记者和编辑看到了当前我国教育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成功观方面的缺陷,撰文强调学校应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诚信的辩证关系,另有人看到了国人盲目崇外与国外野鸡大学现象普遍之间的关系,撰文指出拿“洋文凭”不等于“是人才”。这些报道使唐骏学历门的社会意义得到延展,为化解一些社会现实矛盾提供不少谏言。

其次,从事件议程设置情况而言,目前,新闻编辑在报道事件时存在与民众互动不充分的问题。

如唐骏学历门事件,虽然其在专业媒体与民众之间都引起了强烈关注,两者的信息发布量也呈现显性相关。可是,两者着重关注的内容却有明显差异,专业媒体着重关注事件的关键节点,而民众却聚焦于对事件进行深层解读,如对诚信与成功关系的解读、在国外野鸡大学对国人影响及对唐骏褒贬不一的争论上。由此可知,新闻编辑若不能做到向传播者与接收者兼有的角色转换,他就无法听到民声,甚至可能出现“我报我的、你说你的”的情况,这对挖掘事件背后的成因,提出优化解决方案等都是不利的。要避免这种不利情况,新闻编辑应采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倾听、收集、传播民众的观点,即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编辑可以通过开通官方博客、官方微博等方式,主动引导民众在相应版块表达自己观点;通过网上问卷等调研方式,列出自己关注的问题,提示民众做出回答;通过被动收集的方式,实时关注一些主流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中民众的言论,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可以对民众的观点加以梳理分类,并利用博客、微博等渠道发布出去,等事件发展趋势明朗后,再以收集的民众观点为基础,对事件过程、成因等加以总结。

第三,由于网络媒介事件的发展往往伴有谣言散布、情绪宣泄等问题,因此,新闻编辑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应起到核实把关的作用,对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加以过滤,在挖掘一些偏娱乐性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深层意义时,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有缺失,不仅向社会谏言的目的不能实现,还可能不经意间参与到对事件的炒作,得不偿失。在2010年发生的虐兔门事件中,正是凭借新闻编辑认真核实网友提供的线索,与网友合力发掘出虐兔视频背后的黑色利益链条,才为社会摘除了一违法毒瘤,还促使民众由娱乐的心态看待该事件转向理性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动物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①邱林川,《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传媒透视》,2009(12):2

②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5):58

③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36-37

④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54

⑤施喆,《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建构和伦理分析》,《现代传播》,2001(2):7-15

(作者:金一超,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传播学09级硕士研究生;施勇勤,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新媒体与出版传播系副主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涉农资金论文范文下一篇:技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