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

2024-05-23

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应坚持承接创新、优化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产业结构优化是改变粗放、单

一、离散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能否升级,更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不仅是产业调整的互动过程,而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吸收其技术、资金、人力等先进生产要素,促使县域原有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而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和集聚科技创新能量,并辐射到各个领域,全面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在县域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结合起来,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尽可能占据产业价 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促进特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升级。

当前,县域经济大多表现为资源型经济,产业规模有限,特色产业、优势项目的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最优规模,市场力量分散,只能依靠资源优势来赢取自己的经济优势,重复建设和价格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县域优势产业不应仅仅满足对转移产业的承接,防止一哄而起和简单模仿,结构趋同,相互间产生恶性竞争。而应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和技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永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发开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兴工强市的第一推动力来抓,充分利用永州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强平台建设,挖掘各地优势,强力招商引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壮大。2009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92个,比2008年增加112个,是全省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最多的市州之一,已开工建设或已投产项目3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35个。2006年至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25亿美元、2.16亿美元、2.91亿美元、3.32亿美元,总量达到10.6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3.1倍;实际到位内资分别为90亿元、100亿元、127亿元、207亿元,总量达到524亿元,是“十五”五年总和的4.4倍。2003年以来,永州已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和主要成效

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四大明显特点:

1、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日益增多。2006年以来,全市共引进500万美元或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20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全国水泥行业排名前两位的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重庆啤酒集团、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彪马生产商湘威公司、耐克鞋生产商广硕集团、PSA集团弘电电子、法国珂莎黛国际企业集团、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上海复星集团、江苏著名民营企业天地龙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先后落户永州。

2、产业链式引进日益增多。永州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是三大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毛织加工、电子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二是建材、冶金等重化工业产业,如建材制造、金属冶炼、五金制造等行业;三是资源开发型产业,如竹木加工、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通过数年的发展,毛织、制鞋、电子、铜加工、锰加工等行业,都呈现出从生产车间到集团总部、由单个环节转移到整个链条转移的态势。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毛织业已形成从机织到拉伸、纺线、制衣、漂染整个产业链条,制鞋业已实现由制作鞋面、鞋底到制作成品,并在永州直接出口。仅蓝山县毛织企业达到480多家、用工6万多人,成为继东莞和浙江桐乡后的中国第三大外向型毛织基地。零陵区形成了电解金属锰加工、硅锰合金加工、富锰渣和生铁加工、四氧化三锰和硫酸锰加工等锰产业链条,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区锰产业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6亿元。

3、引进产业层次有所提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新型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一批光伏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而且发展来势很好。东安单晶硅项目今年4月已经投产,由西安交大、湖南格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东安县政府联办的光伏科技产业园已奠基开工,拟投资6亿元以上,建成一个以光伏发电为龙头,集硅提纯和太阳能利用终端产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观光与人居于一体的示范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年税收5000万元以上。冷水滩华源光伏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及挪威的再生能源利用公司扩大投资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永州

时代阳光药业2008年实现与上海复星集团联营,成功转制为股份公司,目前正朝中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成药制造企业进军。

4、项目集聚化趋势显现。从空间布局看,主要集中在交通沿线和工业园区。沿永连公路和湘桂铁路的产业转移项目聚集效应显现,90%以上的产业转移项目集中在市、县工业园区,园区规模迅速扩张。去年全市园区扩园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182万平方米。从产业类别看,长丰工业园的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的果蔬加工产业,蓝山的毛纺、制鞋产业,道县的电子、五金、制鞋产业,宁远的玩具加工产业等初具规模。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承接产业转移为推动永州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延伸了长丰汽车制造等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条,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与长丰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达到12家,2009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了冶炼、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通过引进大企业新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市集中布局了7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10台2.5万千伏安硅锰合金电炉生产线、5条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10个3万吨再生纸项目,这些项目今年内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水泥年产能将达到900万吨,硅锰合金和电解金属锰年产能达到50万吨,造纸年产能达到60万吨,一大批规模小、能耗高和工艺落后企业将全部停产关闭,传统工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催生了加工贸易产业,“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3亿美元,是“十五”期间五年总和的4.9倍,蓝山县跻身“全省加工贸易十强县”行列。全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运动鞋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的生产商都已落户永州,永州正在成为世界著名运动鞋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市产业承接企业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产值占到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促进了工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永州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40.04亿元、增长14.0%,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35%;全市规模工业完成135.57亿元、增长24.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超过60%;全市投资总额完成600.14亿元、增长67.5%,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率达到26.2%;全市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增长16.6%,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贡献率超过30%,蓝山、宁远、道县、新田等县新增财政收入的80%来自沿海产业转移项目。2009年,永州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为5870万美元,占永州市出口总额的88.9 %。目前“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拥有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规模加工贸易企业82家。蓝山县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059万美元,同比增长25.6倍,该县的台湾承阳针织公司跻身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十强企业之列。

三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产业转移企业共为全市提供了30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全市社会就业的80%以上,仅去年新增劳动用工10万个,不仅解决了全市因金融危机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还吸纳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部分转移企业已出现招工难的现象。2009年,“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工业园区从业人员4.59万人,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41.1%,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吸纳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劳动用工需7万人,有近3万外县人前来打工。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永州形象的重要名片。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造就了“永州现象”,给国家商务部、省委省政府和各个市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予充分肯定。2008年,永州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成为全省4个重点承接市之一,蓝山、宁远、道县、新田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试点县,占全省试点县

总数的1/5。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商报》、《大公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以及国内各大网站等2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称永州“由湖南贫困市变为投资绿洲”,“广东发达路在此重演”,2009年,永州还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

二、机遇与挑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更加激烈,永州承接产业转移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压力前所未有: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承接产业转移是沿海发达地区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是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的现实选择。对产业转移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积极争取,力争上游不甘落后。广东出政策、筹巨资强力推进“双转移”,并提出承担双转移没有完成任务的市,党政一把手当年考评不称职;江西、广西、安徽、东南亚等地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宽、力度大、来势猛,国家还专门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我省各市州承接平台起点高,比如说,郴州有国家级加工贸易区,衡阳有深圳工业园,湘西有广州工业园。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区位优势受交通条件制约。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永州交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要实现与广东的高速通道对接还尚需时日。永州正想方设法加快通往广东、广西的二广、道贺高速公路建设,但由于广东、广西路段建设的进度比较慢,什么时候能真正形成与广东高速公路的互连互通,还不确定;铁路方面,洛湛、湘桂两条铁路主要对接广西,通往广东需由湘桂线往北绕道衡阳,经京广线到郴州再进入广东境内,市内靠近郴州的宁远、蓝山、新田三县仍属于铁路运行的盲区。永州“高速”时代还没有到来,郴州、衡阳等地已经率先进入“高铁”时代、3+5地区即将进入“轻轨”时代,永州交通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毗邻两广的区位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先天不足。随着转移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工业园区大多存在规划滞后、功能不全、配套不足的问题,如园区内标准厂房少,相关的绿化、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缺乏;县域之间产业规划重叠、雷同,产业优势难以互补,产业链条难以形成;企业之间关联度小,产业优势难以互补,行业配套能力差;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没有一家大型物流配送企业,转移企业普遍反映物流成本过高。四是资源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日益削弱。首先用地成本高。按照我省上缴国土资源厅和给付农户的征地补偿金的标准,每征收1亩土地,水田的成本7.42万元,旱土6万元,林地5.5万元,荒山3.08万元,当地政府筹集园区建设用地资金难度较大。其次融资难度大。园区建设发展资金主要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而加工贸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少,商业银行出于资产抵押不足等方面的考虑,银行放贷的比例一直很低,信贷投入少。再次用工矛盾日渐突出。加工贸易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一些企业招工难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只能招到所需员工总数的一半左右。五是政策环境尚有差距。据有的客商反映,投资成本高于预期,同类企业待遇不同,技术人才和熟练工难以留住,行政效率不及沿海等,这说明永州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还不够宽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产业转移这块蛋糕,都在纷纷打造政策洼地,竞争日趋激烈。永州周边的贺州、桂林等地千方百计建“园中园”,力图吸引产业转移。粤北山区的韶关、清远等市,依托广东省出台的“双转移”政策,对转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内移客观上构成了吸附式拦截。相比之下,我们的政策环境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明显不及。

机遇十分难得:一是产业转移加快。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复苏超过预期,国际产业转移重新开始活跃。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3.1%,其中美国、欧盟、日本分别增长3.5%、0.2%和1.2%,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达到11.9%,沿海地区企业订单趋多、出口趋旺,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另一方面,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指引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大加快,必

将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高潮的出现。如果说去年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对转方式、调结构还有一些不同看法的话,那么现在对“坚决转、主动转、赶快转”已没有疑议。二是中央政策利好。去年出台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制定了进一步扶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把永州作为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规划,永州发展已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在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上,都特别强调要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明确提出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而且国家正在制定《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以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预期,国家支持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将会更为密集出台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省里更加重视。2008年,省里确定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湘南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湘南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对34条“先行先试”政策,永州不是“比照执行”,而是“全面通行”。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支持永州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建设”,周强省长年初到永州视察时,又提出要充分发挥紧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将永州建成湖南对接东盟的桥头堡。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定位和省领导的关心重视,是我们继续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强大动力。四是比较优势明显。一个是资源优势,永州劳动力、土地、矿产、水能、农产品、旅游资源丰富,并与沿海地区互补,资源是稀缺性要素,有资源就能吸引老板来开发。再一个是人缘优势,永州有百万人在沿海地区打工,其中有10万能人、2万老板,这些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这些年永州大部分产业转移项目都是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引进来的。第三个是成本优势,永州劳动力、水、电、土地等要素综合成本相对珠三角、长三角优势要低20%左右。最后是生态优势,永州地处湘江上游,生态优良、环境容量大,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很大潜力。

三、思考与建议

转方式、调结构,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当务之急。立足现有基础,抓住难得机遇,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加快永州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一)围绕转型升级引项目。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走生态环保之路。一是承接加工贸易项目,打造加工贸易产业品牌。受价值链内在规律的驱动,珠三角产业由零星转移向规模性转移、由分散转移向行业性转移、由单个环节转移到链条性转移趋势最强劲的是加工贸易产业,承接这些产业最有利的就是靠近珠三角的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加工贸易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技术密集性产业,加工贸易产业不等于低级产业,关键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和品牌。要理清思想认识,在守住节能减排底线的同时,依托综合成本优势,继续大力引进发展纺织服装、皮鞋制鞋、玩具制品、电子元件等产业,实现由加工初级产品、半成品向终端产品、系列产品转变,实现加工贸易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使加工贸易产业成为永州的名牌产业,使东莞崛起之路从这里在永州重演。二是承接精深加工项目,整合提升资源型产业。永州农、林、矿产品资源型加工企业布局乱、产业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要像整合建材、造纸等行业一样,开发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龙头企业,对资源型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粮油、果蔬、竹木、矿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规模扩张,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对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必须坚持高起点,引进大企业、新技术来搞,不能再走小打小闹之路。三是承接配套产业项目,做大优势产业

集群。经过多年培育,永州已形成以长丰汽车、零陵卷烟、湘江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具备一定的吸引外来投资的产业配套能力。要围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列出产业配套清单,开发引进配套项目,形成梯度分布、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放大规模集群效应,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四是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动向,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选择我们有基础、有优势的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再生能源利用等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将永州打造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五是在突出承接工业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项目,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

(二)扩大承接视野拓空间。一是既要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也要面向闽三角。珠三角、长三角是我国最具实力和活力的经济区,是目前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地区,要始终作为承接转移的重点来抓。与此同时,闽三角地区客商在永州的投资日益增多,永州长丰的零部件企业、凤凰园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及蓝山、宁远等地的制鞋业,大部分是台商、闽商投资。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即将签署,这必将给永州与台商的合作带来新的商机,我们要认真借鉴外地在台招商的成功经验,切实深化与闽三角地区经贸合作,开拓承接转移的新空间。二是既要注重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也要积极抢占东盟产业转移市场。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永州处在中国通往东盟的重要节点上,为我们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盟国家主要分为三个梯次,新加坡、文莱为第一梯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为第二梯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为第三梯次。近年来东盟到永州投资投资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同时由于近年越南抬高了对外来投资的门槛,部分台商、港商准备把在越南投资兴办的企业迁移到中国内地,这是我们扩大对东盟招商引资的新趋势。我们要瞄准东盟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国家,主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吸引东盟发达国家优势企业投资永州。三是既要“南下”、“东进”抓承接,也要“北上”加强与央企、省企对接。央企、省企基本上是行业内龙头企业,是雄厚资本的拥有者、先进技术的掌握者、科学管理的运用者、优势产业的主导者。抓与央企、省企对接就是抓战略投资,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抓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进企业重组兼并,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我们要抓住央企、省企调整扩张的机遇,把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来抓。

(三)突出能力建设强基础。除加快交通对接、优化承接环境、完善园区平台、改善通关条件外,要特别突出配套能力建设。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和配套能力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已经不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主要是产业配套能力的竞争。一个地方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为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节约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讲远远超过了优惠政策所提供给投资者的好处。在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把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作为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基础、提高吸引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摸清永州现有产业的底子,按照产业链的要求,采取查漏补缺的方式,大力引进欠缺环节上的产业项目,使每个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要大力发展产业链长、中间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增强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依存、衔接,尽快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积聚成群”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永州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依托铁路站点、高速公路连接线、机场等交通节点,规划布局一批商贸物流中心,逐步将永州打造成湘粤桂边界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交易网络化、结算电子化、配送社会化;积极发展为产业配套的金融、保险、证券业和咨询、法律、会计、信息服务等服务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着力降低企业

的营运成本。要加快要素市场的对接步伐,加速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机制等方面的接轨,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便利化服务。

(四)创新招商方式求实效。面对承接产业转移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认真总结借鉴、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推行以商招商模式,近年来永州道县引进珂沙黛鞋业、江华引进广东新鸿基公司、蓝山引进中山中盛公司、凤凰园引进深圳博时科技公司、冷水滩引进香港达福鑫、新田引进广东客商,实施工程代建、企业代招方式合作打造工业园,形成了一种以商招商的趋势,减轻了政府直接招商成本,应该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服务力度,促使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尽快落户、尽快投产见效、尽快发展壮大,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客商满意,帮助我们宣传,使落户永州的企业成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最有吸引力的名片,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广泛联络客商,特别是要选择产业转移客商比较集中的沿海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采取在当地聘请信息员、建立联络办事机构等办法,及时收集了解产业转移的信息,及时掌握产业转移的动向。要着力发展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招商,充分发挥他们联系面宽、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与产业转出地区企业中介组织的联系,形成市场化招商模式。要注重发展乡情、亲情、友情等关系招商,充分发挥永州籍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老板的作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充分运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要研究更加灵活的创业政策,降低门槛,建立扶持创业的金融、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在外各类人员回乡创业,推动产业向永州转移

(五)强化调控手段增合力。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尽管市里对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有一个大致的产业规划,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调控手段,由于各县区、各园区都想加快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统筹考虑的少,往往各自为战,区域内的自我恶性竞争、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采取一些具体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一是加强行政沟通,市里建立日常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联动招商机制,争取招商引资的最佳效果。二是制订激励约束办法,与市里产业承接规划和对各工业园区产业承接重点的定位挂勾,引导各园区错位发展、有序发展。三是联合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客商共引、利益共享。五是探索建设飞地工业园模式,采取GDP分计和税收分成等办法,促进市域内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1 安徽合肥经济圈概述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价值

1.1 安徽合肥经济圈概述

为充分发挥安徽的区域优势, 提升安徽区域经济辐射力, 安徽构建了以合肥为中心、北衔淮南、西接六安、东临滁州、南连巢湖与桐城、辐射芜湖与马鞍山的合肥城市圈, 也简称合肥经济圈, 根据安徽省对于合肥经济圈的规划, 未来合肥经济圈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由“点-轴”发展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 从而形成安徽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 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同时, 辐射中部经济腹地, 汲取东部经济要素, 最终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崛起与腾飞。

1.2 安徽合肥经济圈概述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价值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于安徽合肥经济圈的发展是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具体体现在:第一,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发挥合肥经济圈区位优势的唯一路径, 长期以来安徽的地理位置非常占有, 西接中部地区腹地, 东靠长三角经济带, 但是一直以来其区位优势难以显现, 安徽在中部地区的经济地区也相对滞后, 这说明过去安徽仍未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合理路径;第二,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安徽抓住产业升级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举措, 毫无疑义当前中部各省都在进行产业升级, 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最有效、最直接的路径, 因此安徽必须要抓住这一机会, 并且要在各省市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唯有如此安徽才能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完成中央给的历史使命。

2 安徽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障碍

2.1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产业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足是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首要障碍。不可否认, 虽然合肥经济圈背靠长三角、西连中部腹地, 但安徽省的基础设施与武汉、郑州、长株潭地区相比, 纵容有自身的优势, 但也有突出的缺陷。以铁路运输为例, 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株潭都在我国南北铁路网络主干线上, 合肥 (既不在京九线主干道上也不在京九线主干道) 在铁路运输上稍有不足, 高铁方面也仅仅是京广高铁与京沪高铁的辅助衔接线上, 与此同时, 安徽虽然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上, 但是合肥经济圈的中心合肥却远离长江和淮河这两大贯穿安徽的主要水系运输通道, 水利运输上也有所欠缺。此外, 在电力设施 (如通讯基站) 、供气供水方面虽然与其他中部经济圈差距不大, 但也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因此安徽合肥经济圈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产业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足成为安徽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首要障碍。

2.2 产业孵化平台缺乏规模, 产业配套协作发展能力不强

产业孵化平台缺乏规模、产业配套协作发展能力不强是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弊病。从局部看, 合肥经济圈的产业发展综合实力颇具竞争力, 如合肥的汽车、装备制造业、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及软件等产业比较发达, 淮南在煤炭开采、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等产业颇有规模, 六安在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材料等产业方面竞争力强悍, 桐城的机械制造、印刷包装、橡胶加工等产业独树一帜。但是从整体来看, 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协作发展能力不强, 各地级市、各区域的产业勾连度较低, 由此导致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合力, 造成这种原因在于合肥经济圈缺乏具有交通、资金、科技、规模为一体的产业孵化平台, 从而造成各地区产业依靠自身优势单独发展, 虽然也形成支柱型产业的成功突围, 但是缺乏产业间的协作, 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显得力不从心, 也难以真正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2.3 高端复合型人才难集聚, 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潜力不佳

高端复合型人才难集聚、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潜力不佳是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制约。通常来说, 人力资源的优劣取决于人口、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综合居住环境等多种要素, 就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来说, 中部六省之间不相伯仲, 尚未存在具有人才吸引绝对优势的省份与经济圈, 但是在人口方面安徽落后于河南, 在教育资源方面落后于武汉。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合肥经济圈背靠长三角, 南京、上海、杭州对人才的吸引力远大于合肥经济圈, 由此造成了合肥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人才吸引的“虹吸效应”, 安徽合肥经济圈人才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尤其是各行各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流失, 这对安徽省合肥经济圈的发展潜力与后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可以毫不犹豫的说, 高端复合型人才难集聚, 合肥经济圈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潜力就难以提升, 由此导致真正具备一定竞争力、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中高端产业难以落户合肥经济圈。

3 安徽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

3.1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生产、运输、市场三位一体的配套服务保障

如前所述,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是安徽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首要障碍, 因此安徽省在打造合肥经济圈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在前文中, 我们提到安徽的铁路交通与水运交通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那是否安徽合肥经济圈就没有改善的路径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虽然合肥经济圈没有那一个市具有绝对的综合交通运输优势, 但是各自的交通特征还是非常明显, 合肥处于长三角与中部经济腹地的中间地带, 交通斜街与空运优势比较明显;铜陵、芜湖、马鞍山处在长江主干道上, 六安、滁州在淮河运输辐射网络内。因此, 合肥经济圈要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将经济圈内的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将局部优势充分链接到一起, 如高速公路的五横五纵、9条城际铁路的建设要加快, 然后发挥“1+1>2”的整体优势。与此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供气、供水、供电方面的建设。

3.2 选取重点扶持产业, 形成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平台

合肥经济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一定要遵循符合自身发展优势, 有重点的扶持几大核心支柱产业的发展, 真正形成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近年来, 合肥经济圈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 前十大支柱产业排名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因此, 合肥经济圈各市要根据各市优势, 对产业进行内部重组, 将各支撑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吸引到区域内, 扶持其发展, 最终形成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平台。例如河南郑州就是由于吸引了富士康来郑州发展, 并打造高新电子产业园区, 最终吸引了酷派、天语等十来家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落户。再以合肥为例, 合肥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产业方面独具优势, 由此合肥引进多个家电巨头来发展, 并在税收、土地、信贷方面给予扶持, 截止2017年合肥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 并且家电产业是合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产值连续多年超千亿元, 占据了国内近20%的市场份额, 已连续五年居全国城市之首, 形成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集群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3.3 注重核心人才引进, 构建全面、立体、综合的高端符合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安徽合肥经济圈必须注重人才的引进, 但是现代经济结构非常复杂, 影响人才的落户决策要素越来越多, 因此合肥经济学必须注重核心人才的引进, 构建全面、立体、综合的高端符合人才引进机制, 具体包括:第一, 人才引进政策要全面, 既要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应该给予支持, 又要防止大水漫灌浪费资源;第二, 要形成立体式的人才吸引制度, 以深圳为例, 深圳对本科、硕士、博士形成不同的补贴机制, 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人才引进机制, 不过对于合肥经济圈来说, 因为要振兴实体经济, 对于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也应该给予支持;第三, 要形成综合的人才吸引机制, 不仅是一次性的物质激励, 也可以设置住房、教育及医疗方面的人才福利。

结束语

合肥经济圈是安徽践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安徽全省经济结构快速升级、驱动全面转变、增速顺利换档的关键步骤, 在中部地区当前激列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浪潮中, 安徽省合肥经济圈必须意识到自身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协调发展、高端人才储备的不足, 并且要快速化解这些不利因素, 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要实现生产、运输、市场三位一体的配套服务保障;在产业协调发展方面, 要形成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平台;在人才引进及储备方面, 要构建全面、立体、综合的高端符合人才引进机制。

摘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合肥经济圈实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有效举措与有益探索。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孵化平台缺乏规模、高端复合型人才难集聚造成了合肥经济圈产业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不足、产业配套协作发展能力不强、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潜力不佳, 因此合肥经济圈应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选取重点扶持产业、注重核心人才引进, 真正提升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 以期实现安徽合肥经济圈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政策机遇,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 京津冀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 因为京津冀发展策略的推进, 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逐步变好, 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但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增长速度方面与京津两地仍有较大的差异。天津市2018年地区经济总量已达18809.64亿元, 同比增长3.6%, 人均GDP达12.1万元;河北省经济总量领先, 但人均生产总值占有量偏低, 发展速度逐步减缓。就北京、天津、河北近十年的GDP、人均GDP进行比较, 从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看, 北京、天津在总体数值上是低于河北省的, 天津是低于北京的, 2018年河北省的GDP约是北京的I.2倍、天津的1.9倍, 在经济总量上位居第一。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 2010年后天津人均GDP高速增长, 紧随北京占据第二位, 河北省位居第三位, 但河北省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北京、天津的水平。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过程中, 河北省虽然与北京天津的合作趋于密切, 但是由于河北省自身经济发展程度不高, 在整体上的比较中则反映出了河北省与京津的实力悬殊之大。

(二) 京津冀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从近十年京津冀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来看, 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三、二、一”布局,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步降低, 产业布局日益趋于高度化和合理化;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中, 由于天津市近几年发展沿海经济取得成效, 因此第一产业占比越来越低,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渐相当;而河北的产业构成为“二、三、一”布局, 第一产业的比例过高, 第二产业相对稳定, 近几年都没有大幅度的改变,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但第三和第二产业的比例差别仍然很大, 可见河北省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依靠工业。

二、保定区域经济结构概况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一) 保定区域经济结构概况

根据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可知:保定地区2017年生产总值为3132.4亿元, 位居第六位, 增速为6%。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大量的工业转移至河北省, 这一政策使得河北省产业结构极具不合理, 加剧了产业环境污染, 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受到压制,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总体来看, 保定的产业布局是“二三一”的构成。其中, 第二产业是核心地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第一产业高20个百分点。近几年, “二三一”的产业构成在良化, 各个产业的内部构成进行了调整, 保定地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第一产业占比在逐年缩减, 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

(二) 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 保定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了与京津互帮互助的机会, 创办平台旨在接收转移项目, 力图最大化的接收首都产业, 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最有效承接地。

在一体化进程中, 探索出了多种有效可操作的承接模式。期间, 保定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 已正式开启运营模式;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首个创新中心, 已有多家企业成功入驻;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 (一期) 顺利开业, 旨在疏散北京的农批市场商户, 分担北京的拥挤流量。截至2016年底, 全市共与京津合作项目已达516项。满城航天乐凯新材料工业园、中关村 (涿州) 新动力产业园、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都在积极的扩展中。

保定位于要冲的交通运输位置, 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系统, 京港澳高速, 保津高速, 保沧高速连通相接, 构成高速外环, 搭建了自身固有的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 拥有全国知名的安国药材市场、荣城服装市场、白沟箱包市场、蠡县皮毛市场。北京在疏散本身积压商户时, 这些市场都成了首要之选, 都为保定发展流通产业并逐渐形成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应的高强度轻工产业群制造了机会。保定自然资源丰富, 拥有2219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拥有5个煤矿, 20个铁矿, 7个铜矿, 12个锌矿等。

2017年4月1日, 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告,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区, 事关国家发展规划。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新对策, 北京, 天津, 雄安新区成一个掎角之势, 这对于保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助推京津冀协同的发展。北京, 天津大城市周边的城市与其差距如此之大是不合理的, 这不利于三地的共同进步。而设立雄安新区, 可一举多得:不但可以处理河北自身存在的发展障碍, 扫除阻碍, 而且能够有效的疏散北京、天津的过度膨胀问题, 做到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

三、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 产业过度移植的影响

保定在接收京津转出的产业时, 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北京、天津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 还有一些劳动汇集型的产业转出到别的地区来疏散京津过度密集产业, 但也有一批产业是由于不符合京津制定政策的规定而被转出的, 对于这些产业, 保定如果不把好关, 不采取高标准就随意引进, 很容易引发高污染企业泛滥成灾的现象。在引进的初期或许可以暂时的带来效益, 提高就业量, 但是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更大的, 这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问题, 反而还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是得不偿失的。

(二) 协调管理的挑战

拥有健全的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才能使得保定高效地接收京津产业转移项目, 但是到目前为止, 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完备的地区协调规划机制。

在一体化的进程中, 保定已经与京津共同合作多个项目, 但是却没有建立较高水准的合作平台, 缺乏合作的切入点, 不能确保项目合作的有效进行;另外, 没有建立协调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 对区域的整体利益缺乏全面的认知, 这样很容易造成管理不当, 资源分配失调, 使得保定原有的资源和现有资源不相融合, 这对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很大挑战。

四、保定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一) 要立足自身产业发展情况, 优化产业布局

分析目前保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弊端, 做到“知己”;其次对转移产业也要认知发展详情, 了解相关产业的长处与短板, 做到“知彼”, 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 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目标与京津共同发展, 形成互助模式。

然后, 在转移产业的选择接收时, 不可大包大揽、兼容并蓄, 这样不仅会发生京津产业发展同质化的问题, 限制区域间的共同协作发展, 资源也将不能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 因此要选择性的接收, 避免与京津产生竞争模式。

(二) 功能创新合理、服务完善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快速高效的承接京津产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 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 市场企业要配合政府的引导, 从集体金融合作的角度出发,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地区间金融交流合作机制, 共同规划有效的、可行的、具体的金融发展战略, 从而进一步的深化金融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从不同的途径共同吸收资本, 要鼓励中小企业资本进入金融体系。

(三)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携手生态环境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为减轻雾霾、防治污染, 京津冀应加大协商, 共同研究治理对策, 主动探索新的环境治理、景观改善等投融资政策, 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环境目标, 三地可采用协调统一的政策、法规标准, 搭建高效治理平台。避免经济与生态环境步调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此外, 还要积极抓住雄安新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携手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三地可积极协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治理大清河流域环境污染, 改善该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等。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是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举措。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产业转出和产业承接。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的第三大经济特区, 这对河北省来说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而河北省作为产业承接地要抓紧这个契机, 通过承接转移的产业来带动自身的经济发展, 力求实现产业转移移出地和承接地的双赢。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

参考文献

[1] 张桂芬.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8.

[2] 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30-34.

战略支撑转移承接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以苏州高职院校为大背景,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及学生自身特性,从创业可行性出发,发现目前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阐述培养苏州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苏州高职 创业教育 艺术设计

1.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研概况

随着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斷提高,这使得该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迅猛,推动了我国的创业文化产业,但同时出现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苏州市各高职院校将项目引入校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训,让学员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创业,带动和帮助有抱负的大学生成功创业。相较于前几年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不够系统化、不够重视的现象,发展至今均推出不同程度的特色创业就业课程体系。

结合笔者前期针对苏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及教育实践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各大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逐渐呈现系统化、差异化,针对各自学校的不同,有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但均是笼统地针对院校,并没有细分,没有因专业不同而提出相应的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方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有相当的优势,并且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具有特殊代表性,全部照搬院校的整个创业培养模式,不能使得该专业发挥其特长优势。艺术设计类专业,如平面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动画设计专业等,相较于其他专业领域,创业容易起步,初期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容易通过技术打开市场,获得创业的初步成功。故而如何做好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专业型复合人才成了所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改革关键。

2.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可行性

2.1专业优势,市场需求广泛。

截至去年,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总收入4100亿元,同比增长15%。目前苏州有各种文化传媒企业约2万余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超过60万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投资建设苏州新闻大厦、苏州相城区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基地,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发展环境优渥。苏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更广泛的需求。如广告设计专业,可以通过承接外包项目,设计海报、标志、广告创意征集进行创业实践;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制图,做效果图,手绘图获得实践机会;动漫专业可以画CG插图,片头动画进行创业尝试等。艺术设计类专业迎合了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创业发展前景良好。利用其专业优势,在校期间得到实践学习的机会,为毕业之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2.2创业起点低,前期投入少。

艺术设计分很多方向,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装饰艺术系、数字艺术系均为艺术设计分支。这些专业都是技术型工作,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日应用非常广泛,与各行业密切相关。在创业初期,这些专业领域经营模式可以选择个体经营、小型设计工作室等模式,只需要原来的设计工具如电脑、画笔等就可以承接订单,进入创业起步阶段,前期基本处于零成本投入状态。另外,学生在校期间承接导师、朋友提供的设计单件,都能够达到创业实践的效果。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创业起点低、规模小、灵活、主动性强、投入少、风险低、能够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设计经营。

2.3相关政策扶持。

早在2015年8月,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要求逐年扩大“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创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创产业园区,鼓励创新创业,给予高额奖金奖励。另外,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国家、政府、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苏州市最新制定2014—2017年“苏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根据引领计划,将实施创业孵化推进、创业服务优化等工程,在简化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3.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3.1社会经验少,创业准备不充分。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实习少,阅历有限,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考虑事情比较简单,无法考虑全局,因而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节欠考虑。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创业挫败之后,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即使开始踌躇满志,也容易因挫折和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失去信心。并且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运转模式、市场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基本常识,才不至于因为准备不足而使得创业过程半途而废。

3.2追求个人价值,团队意识薄弱。

创业实践不单纯是个人的单打独斗,涉及企业运转、企业管理、外部业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故而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需要一个团队协同合作。设计艺术类学生自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追求个人价值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团队的合作十分不利。因此如何协调,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也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学习的重要问题。

3.3专业不精,技能单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全局意识薄弱,这种特性往往是创业实践的阻碍。另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技能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很多因素,譬如营销知识、管理能力、财务知识等,并非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以为的学校内部的跳蚤市场、兼职培训及简单的重复接单。创业要建立在一系列专业技能知识基础上。所以,如何全面获取创业所需的技能知识,是创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3.4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学院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有家人出资、向银行或其他组织借款,或由第三方投资。但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他们普遍没有财产可供抵押,又无银行个人信用记录,虽然苏州地区出台了相关的贷款支持政策,访谈了几位毕业学生,普遍认为申请难度较高、过程太烦琐。另外,创业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学生不会过多研究,比如公司注册、合同签订、劳动关系、税收等。他们缺乏法律意识,一旦企业涉诉,很容易背上债务,导致创业失败。故而在校期间,学校的创业教育已不单单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增设包含意识、法律、经济、管理、市場等系统性的创业课程,将创业法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传授学生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免盲目创业。

3.5相关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清。

据新华网报道,浙江省逾六成大学生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本调研团队前期调研访谈,仅调研苏州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政府颁布的创业扶持政策了解程度并不高。原因在于有的职能部门掌握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培训资源和扶持经费,却因为缺乏有效的政策宣传和培养载体,有力无处使;梦想创业的青年虽然踌躇满志,但因为信息的闭塞,得不到足够的项目、技术、信息、资金支持,或因个性使然,在申请创业优惠政策的过程中面临多部门羁绊,导致最终放弃享受创业的优惠政策。

4.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重要性

4.1就业形势严峻。

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高职学生就业在学历上本身处于劣势。一些知名企业、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吸收量非常有限,近几年的“艺考热”,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人数激增,专业对口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另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期望过高,往往因对工资、工作状态期望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僵局。苏州地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迫切需要不仅针对定岗工作的学生,更要针对能创造岗位的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并且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性质,灵活多样、合作形式、工作地点、操作实践等的变通性,使得艺术设计类工作具有更为广泛的操作空间,更加容易自主创业,创造就业岗位。

4.2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目前人才市场招聘已经不满足于对于专业的单方面要求,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匹配度。企业除了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有所要求外,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行业背景”。例如某广告公司在招聘一名设计师时,明确提出“要具备广告行业相关工作经验,对本行业的运作有一定了解”。

而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教授曾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又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较差的综合学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以本质上是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里,需要大量综合素质佳、创新能力强、熟知行业运行的设计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培养该类人才,不论是今后自主创业,还是应聘各类岗位,都能够在众多单一性人才中脱颖而出。

5.苏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

目前,苏州很多高职院校新办了很多创业课程、创业比赛,但针对个性特征独特、专业具备创业优势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系统教育仍然是一大缺失。为了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及就业砝码,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创业教育必须兼顾多方面。

5.1强化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在引导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时,要引导他们的创业价值观:一是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二是符合市场需要,三是注重多方面知识的补充。学校需要全面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而非只针对个别学生,激发全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大政府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或苏州地区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创业兴趣。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包括市场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创新精神等。一切都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实践氛围,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创业意识。

5.2深化项目实践。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该类人才如果理解设计项目的运作机制,不论对其今后创业或发展都是事半功倍的。故而在学生日常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组织学生开展项目服务,如创办广告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等;导师需要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和创意竞赛;学校还应该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荐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等,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定位、项目运作等创业不可缺少的基本常识。

5.3优化专业能力。

艺术艺术类专业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由于该类专业是知识转化生产力和产品较快的基础专业,故而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让学生与市场紧密结合,包括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市场洞察力等能力的培养训练。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单一性能力的人才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校各院系之间优势专业课程,通过增设选修课程,如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税务税法等课程,传授学生创业方面所需知识。

5.4创业指导需要具有创新性。

很多高职院校在创业课程设置上往往是使用统一模板,但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应该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绝不是一项临时的、阶段性的工作,应该贯穿高职院校学生整个学习阶段。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该利用专业特性,可以通过学校设计社团组建工作室、开设培训班、做外包项目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不断地创新完善,只要充分考虑时代特征、学生个性心理,才能真正做到人文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机制。

5.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宣传力度。

近年来,江苏省和苏州地区不断完善政策框架体系,大力出台相关大学生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优惠政策不了解,或者因为申请过程限制较多,而中途放弃申请。所以如何让学生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成为现今大学生创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到政府有关部门学习,回校后开设讲座,为学生宣讲优惠政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需要熟悉相关政策及学生申请条件、步骤,予以学生指导;政府创业政策信息发布需要及时与各高职院校沟通,确保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政府定时应该去各高校进行政策宣讲及设位接受咨询,给予指导。

6.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机构,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保持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缓解苏州艺术设计类专业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提高地区的就业率。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倡导针对性的创业创新教育,对于高职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创业产业发展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欢,姚亦亚,韩娟.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5(13).

[2]刘韬.“项目+主题”的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22).

[3]陈偲.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道[J].科教导刊,2014(2).

课题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新时期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路径探究》D/2015/03/089

上一篇:远程质量监控系统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