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5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养老,是老年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基于可能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采用2012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的相关数据,检验老年人资源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影响,分析表明:女性老年人、年龄较小的老年人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而老年人自理能力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一是要从供给侧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方式需求,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增加养老机构数量,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二是也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资源禀赋状况,尤其要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资源禀赋;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機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自理能力禀赋

一、引言

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人数分别为2.3亿和1.5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和10.8%,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0.6%和0.3%(国家统计局,2017),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另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届时我国老龄化的态势更加严峻。与人口结构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问题。目前学界对我国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视角:

一是基于单一的视角,通过审视中国家庭中特有的代际关系来研究养老方式问题(费孝通,1983;杨善华 等,2004;陈皆明,2010)。通常认为,由于中国家庭两代人之间是一种“反馈模式”,并存在“责任伦理”,家庭关系相对稳定,因此“家庭养老能够在没有来自国家或个人家庭负面惩戒的情况下得以保证”(陈皆明,2010)。然而,尽管家庭养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的变动“又从不同方向影响着家庭结构的具体变动,也正在改变赡养的方式和内容”(费孝通,1983),家庭养老原有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穆光宗,1999;唐美玲,2005),养老方式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二是基于比较的视角,通过不同养老方式之间的对比探讨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丁煜 等,2001;郭志刚,2002;蒋岳祥 等,2006;王树新 等,2007;龙书芹 等,2007;姜向群 等,2011;罗亚萍 等,2013;陶涛 等,2014;王振军,2016;李玉娇,2016),多数研究认为,由于受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会在家庭养老与非家庭养老(养老院等)之间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多学者在研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时,一是研究的范围往往过于宽泛(比如调查对象几乎涉及各个年龄段),专门针对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老年人群体的研究较少;二是更多地关注外部因素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而忽视了老年人在选择中的主动性。

本文认为,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养老,是老年人依据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所做的一种理性选择,深入探究老年人的资源禀赋与其养老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政府制定精准的养老政策以及养老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为具有不同养老偏好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他们差异化的养老需求,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老年人,并依据其自身的资源状况,探讨我国老年人的资源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资源禀赋(resource endowment),又称要素禀赋,原为国际经济学术语,指一国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当一国与他国进行贸易时,该国将依据本国这些要素相对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丰裕程度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换言之,一国依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所做出生产何种商品的决策,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主动选择,而非被动应对。资源禀赋理论暗含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各行为主体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即不同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是有差异的;二是各行为主体会根据自身的禀赋状况,主动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选择。

王轲:老年人的资源禀赋与养老方式选择

行为主体依据资源禀赋的相对优势主动做出选择的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分析研究中。如刘克春和苏为华(2006)运用资源禀赋理论分析农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认为农户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杨海生等(2010)认为,官员因其所掌握的资源不同对当地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官员的平行交流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则阻碍地方经济增长。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也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权衡利弊得失,最终确定自己的养老方式,这也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分析基础。

Firkin(2001)在研究企业家的资源禀赋时,将其划分为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三种。以此为参照,并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老年人的资源禀赋分为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三类。受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人口流动、养老观念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仅接受家人及其他亲人提供服务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逐步弱化,更多地转变为老年人居住于自己家中,除了接受亲人朋友的服务之外,还接受社区、社会其他成员或组织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在“社区上门服务”模式下,老年人仍居于自己家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主体较家庭养老更加多元化,实质上就是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相比,“住养老院”方式中老年人的居住地点由“家”转移为“养老院”,接受养老院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而非亲人朋友)提供的各种服务,这其实就是机构养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老年人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的选择。

1.个体特质禀赋

人的行为受个体特质(如年龄、性别等)的影响,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也应该会考量自己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独居还是和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等因素,因此,文章将这些因素纳入个体特质禀赋的范畴。既有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年龄越大,则其选择家庭养老的可能性就越大(王树新 等,2007;陶涛 等,2014;张栋,2016);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姜向群 等,2011;陶涛 等,2014);老年人受教育时间越长,则越倾向于选择非家庭养老的的方式,有配偶老年人较无配偶老年人更愿意选择非家庭养老(丁煜 等,2001)。

2.经济禀赋

本文对老年人的经济禀赋的界定与Bourdieu(1986)对经济资本的界定近似,是指可以直接轉化为货币、能够以产权的形式予以制度化的各种资产的总和。对老年人而言,经济禀赋主要包括年收入、有无养老保险金以及有无看病困难等。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收入渠道相对有限,养老金是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若享有养老保险金,则对非家庭养老就比较认可(丁煜 等,2001;陶涛 等,2014)。同时,看病支出通常在老年人的总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一定时期内看病支出是否有困难能反映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若无困难则说明经济禀赋相对宽裕,反之则比较匮乏。因此,有无看病困难也被纳入经济禀赋的范畴。

3.自理能力禀赋

自理能力禀赋主要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身体越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越会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姿态面对生活,越不会为情绪所左右;生活越能够自理,就越不会将自己视为子女或其他亲属的累赘,做出的选择就会更加体现老年人的真实意愿。张丽萍(2012)研究发现,城市中25%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会选择进入养老院等机构养老。

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三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收入较高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可能会选择进入养老院,生活能够自理但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则有可能选择在家中颐养天年。最终结果是,老年人会综合考量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及自理能力禀赋的禀赋状况,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养老方式。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个体特质禀赋(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方向可能是不相同的,因此这里不对个体特质禀赋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做出假设,只在后文分析中根据检验结果予以说明。:

假设1:老年人的经济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有影响显著,经济收入较高、享有养老保险金、没有无钱看病困难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

假设2: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身体越健康、自理能力越强的老年人,越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

三、样本、变量与实证方法

1.样本选择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2》(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以下简称CLASS 2012)。CLASS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实施的全国性老年社会追踪调查项目,2012年数据是这一追踪调查项目现已开放的最新数据。和CLASS 2011相比,CLASS 2012问卷设置更加合理,变量数由334个增加为911个,调查结果更能反映老年人养老中面临的各种问题。CLASS 2012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中国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采用多阶分层随机抽样、入户面访的调查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1 126例。在本研究中,去除3个不符合条件的样本,保留截至2012年年龄为59岁的数据,最终样本量为1 123个。

2.变量测度

(1)养老方式。在CLASS 2012中有这样一道题项:“当您需要别人照料时,以下的养老方式,您最喜欢哪一种?”该题目的意图即是测量受访者的养老意愿。在这1 123个样本中,缺失12个,1人回答 “不适用”,其余1 110人的回答情况如下:选择“家庭成员养老”的频率为911(82.0%),选择“社区上门服务”的频率为52(4.7%),选择“住养老院”的频率为136(12.3%),选择“其他”的频率为11(10%)。尽管选择“其他”的老年人较少,基于研究的严谨性需要保留这部分数据;为了便于研究,借鉴其他研究的做法(冯仕政,2006),将回答“家庭成员养老”和“社区上门服务”两者合并为“居家养老”,赋值为0;将“住养老院”和“其他”合并为“机构养老”,赋值为1。因此,本文因变量“养老方式”为由0和1两个值组成的二元变量。

(2)经济禀赋,包括个人年收入、经济状况以及有无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是老年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将“是否有养老保险金”作为经济禀赋的一个单独变量。另外,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渐降低,患病的概率随之增大,看病支出有可能在老年人平时支出中占据较大比例。CLASS 2012中有这样的问题:“在过去一年中您是否有过无钱看病的困难?”将对此问题的回答作为判断老年人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回答“有”确定为“困难”,回答“没有”确定为“较好”(具体赋值参见表2)。

(3)自理能力禀赋,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家务情况以及生活能否自理三个方面。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测量,在CLASS 2012中可资利用的有三个问题,分别询问受访者目前、与同龄人相比、与前一年相比的身体健康状况,将“很不健康”“差不多一样”“比较健康”分别赋值为0、1、2,再对这三道题的赋值相加,得到受访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得分(从0到6),最后将得分从低到高等距划分为三个区间,并分别确定为“不健康”(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1)和“健康”(赋值为0)。自理能力禀赋中的“做家务情况”和“生活能否自理”变量,源于对CLASS 2012问卷中“您现在需要别人帮助做家务吗?”和“您现在需要别人在生活起居上(如洗澡、穿衣)帮助您吗?”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当然,相比而言,后一道题目更能区分受访者的生活自理状况,如果在洗澡、穿衣等日常事务方面需要别人的帮助,则可以基本确定该受访者的生活是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

(4)个体特质禀赋,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等。表1是本文使用的所有变量的定义、赋值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3.实证分析模型

根据数据特征,参考丁煜等(2001)、姜向群等(2011)、张丽萍(2012)、陶涛等(2014)的研究方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先建立一个基准模型,将老年人的个体特质禀赋变量放入其中,然后再将经济禀赋、自理能力禀赋的相关变量依次放入模型,从而组成一组嵌套模型(nested models)。基准模型如下:

logp1[]p0=a+m[]i=1bixi

其中,p1和p0分别表示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概率,且滿足p1+p0=1,p1/p0为机构养老的概率与居家养老的概率之比,即发生比(odds ratio,OR),表示相对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概率的增加(值为正)或减少(值为负);a为常数项,xi为第i个变量(自变量或控制变量),bi为自变量或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m表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个数。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对经济禀赋假设的检验

表2报告的是经济禀赋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Logistic回归结果。其中,模型A1是基准模型。模型A1显示,个体特质禀赋变量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王树新等人(2007)的研究发现,较大年龄段(65~72岁)的人很少、甚至不选择机构养老,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其原因在于,年龄越大的人越希望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越希望得到儿女的照顾。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选择机构养老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和丁煜等(2001)的研究结论(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赞成非家庭养老)相印证,说明接受教育对于转变观念有重要作用。而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居住情况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已有的一些研究结论,如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姜向群 等,2011)等,无法在此得到验证。

在基准模型A1的基础上,加入年收入和养老保险金两个变量构建模型A2。分析结果显示,新加入的两个变量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都较为显著:老年人的年收入越高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越大,有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比没有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更高。同时还发现,两个变量的加入较为明显地改变了年龄和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文化程度由特别显著变得不显著(系数由0.072下降为0.014),而年龄由较为显著(p﹤0.01)变为特别显著(p﹤0.001)。另外,居住状况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变得比较显著(系数由0.400增长为0.549,OR由1.492增长到1.732);同时,受收入的影响,收入高且独居的老年人较与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发生比增加。

模型A3在模型A2的基础上再加入经济状况变量(是否出现过无钱看病的困难),结果显示,经济困难(无钱看病)的老年人不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但其影响并不显著。加入新的变量后,有无养老保险金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降低,而年收入的影响加强。

对比模型A1、模型A2和模型A3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年龄、居住情况、收入、有无养老保险金等对养老方式选择有影响;受收入等经济禀赋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情况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加强,而文化程度和养老保险金的影响减弱。总体上看,假设1得到验证,即经济收入较高、享有养老保险金、没有无钱看病困难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

2.对自理能力禀赋假设的检验

表3报告的是自理能力禀赋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Logistic回归结果。模型B1与模型A1一样,是基准模型。模型B2在模型B1的基础上加入了身体状况变量,其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相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不健康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更高。其原因可能在于有疾病的老年人不想因为身体状况而拖累其他亲属。和模型B1相比,模型B2中性别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变得显著(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年龄的影响显著性减弱,文化程度的影响依然非常显著。模型B3在模型B2的基础上加入了做家务情况和生活自理情况两个变量,结果显示:新加入的两个变量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身体状况对养老方式的影响依然显著,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程度下降。比较表3中的3个模型,受自理能力禀赋的影响,年龄和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减弱,但仍然显著;而自理能力禀赋变量中只有身体状况的影响显著,假设2得到部分验证,即健康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概率更大。

3.资源禀赋对养老方式选择的综合影响

前文分别从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两方面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不同程度地验证了前文的假设。但在现实生活中,当老年人面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选择时,他(她)会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状况,即将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与自理能力禀赋综合权衡,再作出较为理性的抉择。因此,有必要综合考量老年人的资源禀赋对养老方式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以发现:(1)个体特质禀赋方面,性别和年龄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显著。与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姜向群 等,2011;陶涛 等,2014)的观点不同,这里显示出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但这种倾向性在单独检验经济禀赋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时并没有体现出来。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选择机构养老的概率下降,即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而言居家养老仍是其首选。(2)经济禀赋方面,年收入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显著。老年人收入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而有无养老金和有无看病困难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多数人心中,养老机构的收费还相对较高,因此当选择是否要入住养老机构时收入是其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次。(3)自理能力禀赋方面,身体状况等诸要素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均不显著。

对比表2、表3和表4,原本一些影响显著的因素,如文化程度、居住情况、有无养老保险金、身体状况等,在综合考量时变得不再显著,特别是文化程度的变化比较明显。一般而言,人的认识水平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加,文化程度高的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更倾向于多元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其所发挥的作用却又显得微乎其微,因此思想观念与现实选择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造成影响变化的原因,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五、结论与启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改变(Lai,2007)。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老有所养”,不仅是顶层设计者,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禀赋理论,将老年人的资源禀赋分为个体特质禀赋、经济禀赋和自理能力禀赋,采用CLASS 2012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的资源禀赋对其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独考量某一类要素时,一些要素(如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有无养老保险金、文化程度等)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但在综合考量时却不具有显著预测效果,这意味着,这些要素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或其影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比较明显。最终结果显示:女性较男性更愿意选择机构养老,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概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老年人收入越高选择机构养老的可能性越大,而老年人生活能否自理对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受数据获取的限制,本文研究的变量选择不充分,使论证略显不足,但从现实的角度看,上述研究结论仍有很强的政策启示:

首先,要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如前所述,个体特质禀赋方面,老年人年龄愈大愈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说明老年人对家的情感比较浓厚,也说明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在家养老,希望叶落归根)还比较传统。但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政府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一定的社区服务作为补充已显得非常必要。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随年龄的增加而愈发严重(Cao et al,2014),还应当考虑高龄老年人的特殊要求,在提供服务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动力与活力。其中,向社会力量购买适宜的居家养老服务是非常值得探索的。

其次,要努力增加养老机构的供给。本文研究显示,个体特质禀赋中的性别和年龄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影响显著,女性老年人、年龄较小的老年人以及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表明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及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互助型养老设施)只有11.6万个,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民政部,2015)。因此,增加养老机构的供给势在必行。为此,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政府资金大包大揽,充分调动社会资本,采用公建民营和民建公助等多种方式创办养老机构;同时,不仅要大力发展大规模的养老机构,中小规模的社区养老机构也应成为发展的重点。

再次,要积极构建“两中心”加“一院”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两中心”是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院”是指社区养老院,“三位一体”即是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特别是在一个社区内,同时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院等机构,三者相互毗邻、互为补充。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医养结合”,这种“三位一体”模式更能满足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目前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社区养老院就分别与这两种需求相对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院的老年人提供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养老院的老年人还可以和社区内的老年人一起共享社区内的设施与环境,也为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契机。

最后,要充分保障老年人合理的收入水平。尽管在本研究中有无养老保险金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選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养老保险金是老年人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老年人的合理收入应予以保障。应建立养老保险金的动态调整机制,保持调整幅度不低于上一年度经济增长的幅度,为老年人的生活及其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提供经济支撑。

参考文献:

陈皆明.2010.中国养老模式: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450+61.

丁煜,叶文振.2001.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1):1217.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15.

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J].社会学研究,(03):98134+244.

郭志刚.2002.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1):3742.

国家统计局.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20170228)[20170402]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姜向群,丁志宏,秦艳艳.2011.影响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多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4):5863,69.

蒋岳祥,斯雯.2006.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3):812.

李玉娇.2016.医疗保障水平、服务认知差异与养老方式选择——制度效果会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吗?[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18124+136.

刘克春,苏为华.2006.农户资源禀赋、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使用权流转行为——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J].统计研究(5):7377.

龙书芹,风笑天.2007.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社会科学(1):98105.

罗亚萍,史文静,肖阳.2013.城市居民养老方式的变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西安市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884.

民政部.2015.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OL].(20160711)[20170515].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

穆光宗.1999.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J].中州学刊,(1):6568.

唐美玲.2005.城市家庭子女对父辈的养老支持分析——苏南四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J].南方人口(3):5764.

陶涛,丛聪.2014.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3):1522.

王树新,赵智伟.2007.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4):5258.

王振军.2016.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563位老人问卷调查[J].西北人口(1):117122.

杨海生,罗党论,陈少凌.2010.资源禀赋、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5):1726.

杨善华,贺常梅.2004.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184.

张栋.2016.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8):1925.

张丽萍.2012.老年人口居住安排与居住意愿研究[J].人口学刊(6):253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M]//RICHARDSON J.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241258.

CAO M J,et al.2014. Chines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 needs:Promoting ageing in place[J].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61(3):327335.

FIRKIN P.2001. Entrepreneurial capital:A resourcebase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R]. Labour Market Dynamics Research Programme,Massey University:5567.

LAI D. 2007. Attitudes of elderly Chinese toward aging: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the Family,33(1):799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source Endowment

and Ways of Oldage Care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CLASS 2012

WANG K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Key words: resource endowment; way choice of oldage care; aginginplace; oldagecare at nursing home; community oldagecare; family oldageacr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 endowment; economic endowment; selfcare ability endowment

CLC number:C913.6;F12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48131(2017)04011609

(編辑:杨睿;段文娟)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中天社区皇钻居家养老中心以“服务感动人”

3、疫情背景下高职《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课程在线教学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4、物业“嫁接”养老的机遇与挑战

5、食物巧搭配营养“1+1>2”

6、国内首个玉米供应链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7、指导老年人科学饮食 助力老年人健康长寿

8、机遇与挑战并行面对老年餐,企业该如何选择?

9、女人30岁后必做的检查 等

10、国务院农民工和家服工作宣传座谈会召开等11则

11、医学生服务于养老院长效机制的实践分析

12、上海养老住宅设计研究

13、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4、浅谈如何通过饮食提高营养状况

15、《国民营养计划》告诉我们什么?

16、“一人食”:要讲究不要将就

17、灵动之光 健康托管先行者

18、金方子养生大课堂(第七期)

19、彩虹村庄养老院:全链条保障老年人健康

20、探索健康餐饮模式 改善国民供膳结构

21、母亲节,给妈妈做“健康餐”

22、黑龙江省湿地康养小镇开发研究

23、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

24、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营养课程建设及思想政治融入

25、腊月粥:不一样食材对症煮

26、“养老小饭桌”喷喷香

27、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起可跨省转移接续

28、区域居家养老探索行进

29、校本课程《膳食营养与健康》的特色化设计

30、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31、新时代四川“体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路径设计

32、蒙太奇里的“夕阳红”

33、“医养护一体化”居家养老云餐厅运行服务模式研究

34、医院基本膳食简介与应用

35、新观念告诉我们怎么过日子

36、合肥市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7、山西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8、探秘部委食堂:不是所有地方都好吃

39、蓝莓,改善视力的最佳食品

40、不经意的饮食行为会缩短寿命

4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障碍与完善路径

42、家政服务和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43、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公共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44、转变营养配餐教学方法的几点尝试

45、李大彦 老了更幸福,让梦想照进现实!

46、构建人民满意的养老服务体系

47、探秘国家机关部委食堂

48、预防高脂血症的营养原则

49、江苏南通:港闸社区科普大学圆了老人大学梦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TENS疗法联合湿敷及红光照射治疗III期压疮疗效观察

3、压疮风险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通过“医养结合”模式降低敬老院压疮发生率的探索

5、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展望

6、百多邦软膏联合红花酒精治疗脑卒中患者I期压疮体会

7、家庭支持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8、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对策

9、预见性压疮管理流程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0、影响老年病区压疮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11、1例骨折长期卧床老年人的护理

12、预防护理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13、rh—aFGF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14、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循证护理研究

15、手术病人压疮因素评估及体位护理效果分析

16、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观察

17、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功能性障碍老年患者压疮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8、老年人致伤致残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9、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20、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21、骨科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22、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体会

23、老年人跌倒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24、防压疮气垫的使用及护理

25、舒适护理用于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体会

26、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27、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28、综合管理预防长期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评价

29、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干预体会

30、浅谈老年人压疮的危险性因素、护理及预防

31、延续性护理在老年中心高危人群中预防与治疗压疮的效果分析

32、压力性溃疡,小伤口引发的大问题

33、云南白药治疗Ⅲ期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34、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护理

35、32例脊髓损伤患者压疮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36、老年下肢骨折护理真的只要关注患处么?这些并发症更可怕!

37、浅谈压疮的原因及预防

38、预防性压疮护理在神经系统老年患者中的研究

39、浅谈股骨颈骨折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

40、试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发生发展的影响

41、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42、带状疱疹误诊为胆囊炎2例分析

43、循证护理干预重症患者压疮相关问题探讨

44、预见性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5、社区66例长期卧床老人压疮风险评估及看护者知晓率调查

46、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压疮的影响分析

47、预见性护理方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

48、老年人胰腺癌压疮程序化护理效果分析

49、老年下肢骨折护理真的只要关注患处么?这些并发症更可怕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观察探讨

3、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

4、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5、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观察

6、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

7、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8、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

9、老年躯体形式障碍87例的护理

10、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对老年肝病患者的疗效探讨

11、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12、芳香疗法在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观察效果

13、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4、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5、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16、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7、针对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

18、老年抑郁症30例护理分析

19、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

20、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

21、走出误区,让左旋多巴发挥最佳疗效

22、护理干预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3、应对老年慢性病多发 从给爸妈科普健康知识开始

24、辅助应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5、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分析

26、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27、音乐疗法对鼻腔填塞术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8、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作用

29、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

30、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31、耳穴埋籽应用于普外科老年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

32、浅谈老年ICU患者躁动原因及护理对策

33、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34、谁偷走了老年人的睡眠?

35、临床护理路径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36、45例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的护理体会

37、浅议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

38、老年精神科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39、清肝降压胶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35例临床观察

40、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及睡眠的影响

4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老年失眠症治疗效果分析

42、家庭支持系统参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临床研究

43、老年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44、曲唑酮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45、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46、老年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47、关于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48、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49、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常见因素及社区干预措施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养老行业信息化的领军者

3、从农村空巢化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社会新常态下中国长期照护体系完善路径研究

5、西湖区倾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综合体

6、开动“慈善中国动车组”

7、关于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8、“互联网+ 大数据”背景下的候鸟老人服务体系建设探究

9、社会保障制度——用好这把“双刃剑”

10、需求导向视角下盐城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11、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12、关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的探讨

13、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和阻碍

14、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15、深圳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6、城市社区主导下居家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7、城市发展的终端产品是市民幸福

18、中美养老金融发展比较与启示

1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考工作探索

20、我国遴选18个农村公共服务案例

21、着力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22、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之策

23、浅析救灾过程中的非政府组织

24、关于辽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情况的研究报告

25、浙江省确立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6、京津冀异地养老的认知困境与探索

27、基于SWOT分析的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调查和研究

28、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转型、定位与发展

29、“孤独青年”如何体面地老去

30、学期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职能定位

31、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夕阳红饭桌”的模式探究

33、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标准的演变分析

34、加快发展杭州养老服务业

35、基于C#的养老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36、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老年人异地养老服务研究

37、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议题

38、嵌入性理论视域下的社区养老模式构建

39、土地流转制度下构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探析

40、新常态下安徽省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41、城市外来老年人口聚居区社会管理创新

42、浅谈“互联网+智慧养老+线下连锁运营”模式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43、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实现路径研究

44、国外社保整合对我国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45、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南京案例研究

46、“互联网+”视域下的社区智慧养老的研究

47、人口老龄化下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

48、滨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物联网综合管理系统

49、英国非营利组织的源流与发展历史

老年机构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天津市河西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做法与优化路径

3、当前关于老年保健工作实行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4、浅谈干休所医护人员的医德要求

5、干休所开设家庭病房的医护实践与思考

6、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防治的疗效

7、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管理做法

8、离休老干部BP正常高值综合治疗

9、上海养老住宅设计研究

10、北京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

11、微信教育模式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12、四川省第八届老运会健身球操比赛在德阳举行等

13、非正规部门空间属性对跨社区交往行为的建构研究

14、独臂战沙场 丹青绘晚霞

15、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饮食结合情绪干预的效果观察

16、尼莫同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7、干休所老年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

18、济南地区多家干休所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及保健对策

19、某干休所开展临终关怀的体会

20、医生真能预测患者死期吗

21、老年心脑血管急症救治

22、干休所按摩椅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3、体育锻炼与心理干预在妇女更年期保健中的实际应用

24、基于协同创新的老年照护课程设置与实践

25、阿坝州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26、如何做好干休所门诊药品仓库管理

27、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医疗保健工作全面开展

28、军队干休所医生培训与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29、如何实现“成功老化”

30、基于心理健康视角论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

31、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特点及防治

32、某部离休干部医疗保健现状及对策探讨

33、干休所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护理

34、老年人家庭理疗不当致烧伤11例报告

35、309医院慢病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36、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7、住院病人老龄化的调查和分析

38、加强健康管理改善老干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39、论新时期湛江农垦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0、适应社团特点 实施科学管理

41、新时期我干休所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新举措

42、干休所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干预

43、老年人常见骨折的早期处理

44、干休所卫生所关于医疗保健的几点体会

45、家庭病房的护理安全控制探讨

46、老年期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分析

47、不脱发枕巾——三十天见证不脱发的奇迹

48、对保姆进行医疗护理知识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49、循序渐进,寻找最佳组合

上一篇:经济法专业硕士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怎么样活着 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