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28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油田社区文化是长庆油田大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高度,紧密结合油田社区特点,对社区文化的内容、特点、作用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对进一步加强油田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油田;和谐社区;文化建设;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对油田矿区服务单位而言,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要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高度,紧密结合油田社区的实际,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注入人文内涵,丰富文化实践,用文化软实力提升企业发展力,努力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以确保“三项职责”有效落实,有效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随着油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文化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社区文化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而其功能是很多其他形式的文化难以取代的。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为社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矿区物业服务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立足社区,创出特色,大力加强石油社区文化建设,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对于促进社区稳定,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油田社区文化的内容

油田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在社区文化的核心。社区文化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形态而存在,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具体来说,社区文化可以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1.环境文化

社区环境是社区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它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通过社区环境,可以感知社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面形象。

2. 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也可称为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通常所说社区文化都是指这一类的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出社区的社区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特征。

3.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同时,这些制度等对保障社区文化持久、健康地开展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制度文化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另一类是社区的公共制度。

4.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社区成员精神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油田社区文化的特点与作用

(一) 油田社区文化的特点

油田社区文化有着浓郁的企业化色彩。社区管理者主观推动,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油田物业服务单位成了社区文化的组织者、创造者与传播者。

油田社区文化具有理性化的特征。油田物业服务单位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推动物业管理,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变“问题”居民,创想“理想”居民。

社区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社区成员通过对油田外各种文化的吸纳,呈现了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同时,油田物业服务单位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方法和油田外部的联系愈发紧密。

(二)油田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教育启迪功能。通过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居民提供较丰实的精神食粮,从而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亲和凝聚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加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沟通,增强社区大家庭及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渐培育出相互信任和互相关爱的和谐社区人际关系。

娱乐健身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以形式多樣、内容丰实的文体活动充实着居民生活,并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

促进稳定功能。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化解矛盾和问题,维护社区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居民进行文明、法制及再就业教育,使他们具有面对现实的心态、驾驭生活的勇气、锐意进取的精神和重塑自己的动力,以适应新的挑战。

提升物业管理和服务功能。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有利于形成“小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家,人人建设家”的良好氛围,架起小区文明的“桥梁”,良好的社区文化有助于物业管理企业锻造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三、油田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是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尚不健全。

(三)、是社区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四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居民的参与度不高。

四、加强油田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社区文化体现的是长庆油田的精神风貌、历史内涵和品格特质,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小区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规范员工文明行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努力培育具有长庆油田社区特色,符合时代特征,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家园,建设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生态和美的文明社区,营造和谐的文化大背景,必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干部员工和社区居民的力量,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强而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弘扬长庆精神,塑造油田和谐社区之“魂”

长庆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有企业到市场主体,凝聚了几代石油人爱国奉献的拳拳之心,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形成了以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爱国奉献为核心内容的优良传统。油田社区的文化是长庆油田大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无疑应该以此为指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充分体现和渗透这些思想和精神。和谐社区才有灵魂和根基,才能彰显个性和特色。

矿区物业服务单位要认真挖掘富有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的历史遗迹,着重挖掘老一辈石油人感人肺腑的故事,收集整理具有特色能够展示长庆石油人精神风貌的各类文物,并结合油田入驻社区各单位创业成长足迹以及突出贡献进行总结和宣传,把油田社区主题广场、文化公园打造成为弘扬长庆精神,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和名片,同时成为长庆油田历史文化积淀的亮点和特色。建设综合展示平台。

(二)抓好文化小区,打造油田和谐社区之“形”

文化小区建设是长庆社区文化集中展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独特文化氛围的小区,既全面体现了矿区服务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又营造了充满生活气息、体现生活品质的家园环境氛围。

在持续完善小区文化设施的同时,要着重突出文化特色,与入驻社区各单位紧密结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对小区、公园、公共场所以及楼道、车棚等进行整体策划,突出社区特点,确立鲜明主题,展示文化形象。小区环境要突出长庆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突出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特色、自然环境特色等,以中心区主雕塑、亮化标语、花坛等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内容形式大气,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给人以深刻印象。

(三) 丰富文化载体,营造油田和谐社区之“乐”

围绕满足油田员工群众心理、情感和生活三方面需求入手,逐步营造矿区和谐大家园的文化氛围。

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适时推出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要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大型纪念日,开展广场文艺、文化拜年、浓情端午等活动,实现矿区服务单位与居民文化上的融合,情感上的沟通。

完善文化社团组织。通过对小区居民下发调查表,在小区居民中征集相同爱好和特长的人员组成各类文化社团,如书画院、秦腔班等,设置专人管理小区社团,定期开展演出、比赛、交流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友谊,丰富生活,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营造充满健康娱乐氛围的亲情家园。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下发宣传单、标语,制作宣传橱窗,开展广场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同时要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上加大力度,主要是通过日常宣传报道、重大事件专版报道、特殊节日公益广告以及与媒体策划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报道等,宣传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中石油系统乃至全国展现出长庆油田地企之间、企民之间、邻里之间其乐融融、喜乐祥和的亲情大家园氛围。

(四) 提升服务品质,融合油田和谐社区之“情”

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折射社区文化,融合人际关系,传递亲情和温暖,通过春风化雨的文化渗透,实现服务品质的提升,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创新服务方式。始终围绕居民的需要,创造一种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文化环境,对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和谐社区产生促进作用。根据季节的不同,开展“四季亲情”“节日亲情”等服务,将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与服务创新相结合,营造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根据人群不同,推出了为居住在小区内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加深与各驻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之间的感情,充分发挥了物业服务单位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的窗口和平台作用,达到全面提升服务品质的目标。

加强亲情志愿者队伍建设。在积极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在各个小区分别组建由社会各群体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主动融入社区,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以实际行动帮扶救助社会各类弱势群体,提升居民素质,实现居民互帮互助,共建美好家园。

营造良好人际关系。通过法律知识进小区、专题摄影书法绘画艺术展、评选文明大使等形式,全面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员工群众、居民用户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明禮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善于利用小区文化资源,邀请居民中素质文化高,有一定技能或本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成立社区学校,开办社区大讲堂,编辑社区故事,宣传好人好事,倡导行为规范,大力选树一批健康老人、爱心楼长、好邻居、好儿媳等典型,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和谐,不断提高员工和居民的文明素质。

(五) 强化共建共管,实现油田和谐社区之“和”

构建和谐社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各方面力量共同实践。

大力实施大社区建设工程。在满足需求、方便生活上做文章,依托社区,为居民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大社区”服务,努力实现“日常生活用品购买不出园、简单就餐洗理不出园、基本休闲健身不出园、普通寻医问药不出园”,不断提高油田员工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大力开展共建活动。在开展的社区活动或者大型的文化活动中,积极邀请油田企业、地方政府和各级组织参加,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实现资源、文化上的共享。同时,积极发挥各单位、地方政府和各级组织的作用,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聘请义务监督员,积极反馈入驻社区各单位和居民需求,不断改进工作。

大力开展社区党员服务站建设。以油田社区党委为依托,加强油田社区党员的联系服务、教育管理,引导和调动社区党员争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长庆精神的传承人, 讲文明、树新风的带头人,弱势群体的贴心人,和谐社区的建设者,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骨干。同时,协助将政府和油田的惠民思想和相关政策落实到相关群体,努力把社区党员服务站建成思想教育的阵地、排忧解难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凝聚党员的家园,促进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的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陈有仁,男,(1958-),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泾渭苑物业服务处处长、党委副书记

黄睿,男,(1975-),汉族,中共党员,政工师,现任泾渭苑物业服务处团委书记、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泾渭苑物业服务处)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居民参与度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社区需求等问题。因此,应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推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文化需求;文化建设

如今,文化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之源。近年来,国家为了使广大人民便利享受公共服务,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是基层文化的重要代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从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着手。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社区的文化建设概述

“社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20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带代表的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将其翻译到中国。我国学者吴文藻先生提出:“社区一词,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的。”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连接了公民个体与社会整体,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对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社区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又是指社区居民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区域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城市社区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不断向社区居民传播文化知识。社区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如针对下岗居民开展再就业培训活动等。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可以让居民在当中学到各种技能。其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社区的稳定与和谐。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能够主动履行自己在社区中的义务,共同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最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经常开展各种科普宣传和文体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不同层次满足了广大居民的精神需求并且倡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在历次会议中都提出了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六大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在社区进行法律、科教、文体、卫生建设活动。2006年,国家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社区建设历史上首次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文件,明确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建设和谐社区。十八大以来,社区文化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区的建设。依靠这些正确的政策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由于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所以必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建设城市社区文化任重而道远。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进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提高。政府加大对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很多社区基本设置了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和音响等必要设施,增加了政策宣传窗口。其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多数社区能够利用社区内的文艺爱好者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为社区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再次,城市社区文化活动逐渐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从最初的以大秧歌为主的单一活动发展到健身操、广场舞、歌舞合唱等多种形式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从单纯的唱跳娱乐型文化活动扩大到集娱乐、学习、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型文化活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薄弱,参与度不高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近年来一些居民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其中,但是仍然有很多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参与意识淡薄,缺乏主人翁精神,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远低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和街道对社区文化活动大包大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动意识,把自己当作与社区文化活动无关的人,很少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并且,社区居民中的中青年居民由于学习工作忙碌等原因不能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反而是中老年居民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这就限制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发展,不利于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当前,一方面我国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我国从事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主要包括家庭妇女、退休老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等,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很多在社区文化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因为工资低,自身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在升职和职称考评等方面没有机会等原因,也很难继续从事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的社区文化建设人才,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创新性和针对性,影响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难以满足社区需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加大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设施投入和资金支持,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有了重要的保障和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并且文化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地向社区群众提供服务。

多种原因导致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短缺并落后。首先,经济的落后是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短缺最重要的因素。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公共设施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如果经济困难,资金缺乏,想发展社区文化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政策,使得城市社区文化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不同社区之间的文化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共享。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仍没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注不足的问题,因此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加强。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以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如果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多种民主形式广泛地了解居民真正关心的问题,并从这些方面入手来设计社区文化活动,以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设计多种类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不同层次的社区成员参加。比如针对社区里的退休老人可以开展社区老年学校,老人可以在一起学习书法、欣赏戏剧等。第三,鼓励社区成员监督社区文化建设。有效的监督一定是基于参与基础上的,因此鼓励居民监督社区文化建设,也就是鼓励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关心社区文化建设。

(二)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推进社区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素质高,专业强的社区文化工作者。第一,吸引大学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关注,并且制定实施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政策。当今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头脑灵活,思想开放,吸收大学生加入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力,促进城市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化。第二,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应该经常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三,着力改善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满足其生存需求。只有真正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切实解决福利待遇等问题,并使社区服务工作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才能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对于政府来说,要重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且使经费真正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加强社区干部的工作责任心,确保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其次,应加强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能够保障居民进行日常文化活动,长远来说,有利于城市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社区文化水平的进步。最后,应当对社区已有的文化设施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做到以人为本,推动社区文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2]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周文建,宁丰.城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4]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5]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J].北京:社区研究,1935(66).

[7]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8]周亚峰.关于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3).

[9]刘小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J].理论月刊,2008(4).

[10]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08(8).

[11]孟固.北京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4(3).

[12]王健.十七大以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3.

[13]韩瑞红.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了扬州农村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并深入研究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環境保护意识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 调查研究概要

1.1 调查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处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同时美丽中国的建设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的,通过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校园等建设逐步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在农村,只有普及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才能使村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1.2 调查目的、对象与方法

为了实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利用学科优势,对我国部分农村社区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此引导群众自觉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发放的“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扬州仪征市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农村居民,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2.4%。问卷共设计25题,内容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等方面。

2 扬州仪征刘集镇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

问卷共设计25题,为方便分析,笔者选取问卷中最能反映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并对每方面选取3~4个题目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一个乡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果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强,那么就会践行比较环保的生活方式,就会自觉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但是如果当地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就会觉得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或者政府应该完成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所以在他们内心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因此就不会有保护环境的行为,农村生态环境不如人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笔者首先统计分析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方面的问题,以此来反映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其次是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和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2.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表1)

由表1题1“您认为咱们村当前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结果可见,85%的农民选择“固体垃圾污染”,经过访问发现这些固体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当地生产毛绒玩具的家庭所造成的工业垃圾。10%的农民选择河水污染,反映出仪征刘集镇的河水受到工业污染。5%的村民选择空气污染。总体来看,仪征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是河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其中固体垃圾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

题2关于“村里垃圾箱(池)的维护情况”,90%是由“村里统一建设,统一收集清运”,10%的农民选择“村里统一建设,村民自管”,这说明当地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好。

题3关于“村里的公厕建设情况”结果,30%的村里“有公厕,管理很好”,70%的村里没有公厕。经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这与我们所主要调查的两个村的情况有关,其中一个村是进行新农村建设,村里集中建设的小区住房,因此设有公厕,而另一个村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因此没有公厕。但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

2.2 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表2)

由表2题1“家里因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50%的人选择的是“不关注”,表明半数农民没有生态环保意识,对于身边的环保问题采取的态度是不关注,这也表明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不到位。

题2“您认为随意弃置农用薄膜、秸秆(稻秆)及禽畜粪便”的后果问题,55%的农民选择“破坏了环境”,这表明农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是30%的人选择“没有想过”,5%的人选择“无所谓”,因此合计有35%的人对农村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关注,这也是由环境保护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题3“您愿意深入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吗?”10%的人选择“非常愿意”,50%的人选择“愿意”,因此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多数人还是愿意去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的。

题4“您愿意去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吗?”5%的人选择“非常愿意”,45%的人选择“愿意”,25%的人选择“无所谓”,25%的人选择“不愿意”,因此可以看出有半数的人愿意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也有半数的人对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持无所谓或者不愿意的态度,原因还是因为生态环保理念没有内化到每个村民的内心,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一种责任感。

2.3 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表3)

表3题1“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是如何处理的?”可以看出,统计共有65%的农民对废弃的农用薄膜没有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25%的农民家里不用薄膜,只有10%的农民将废弃薄膜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

题2“家里收割后的秸秆(稻秆),是如何处理的?”65%的人选择“直接把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20%的农民“家里没有秸秆产生”,10%的人采用“其他处理方式”,5%的人“使用秸秆烧饭”,据了解,当地政府对在田里焚烧秸秆的情况查处比较严格,因此在这一问题中没有人选择“在田里焚烧秸秆”,这反映了惩罚制度对农民的约束力比较强,但是这种约束是由“惩罚”这种他律所造成的,并不是农民自己内心的一种自律而形成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题3“家里禽畜养殖点(场)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45%的农民“将禽畜粪便堆积做农田肥料”,15%的农民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因此可以看出在处理家禽废弃物方面,农民还是采取了比较环保的方式,但是这一行为并不是他们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而是为了节省相关开支。

题4“在您洗衣服时,是否会使用无磷洗衣粉?”45%的人选择“会使用”,10%的人选择“不会使用”,45%的人选择“自己也不清楚”。因此由这题可以看出,在生活细节方面,农民没有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是由于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到位所造成的。

3 仪征刘集镇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分析

调查问卷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现状,反映出仪征刘集镇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 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缺乏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70%的村里没有公厕,这就反映了环卫基础设施的缺乏。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和村组织在对全盘工作的安排上,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卫生改善。对农村环卫工作有所忽视,再加上国家、集体在农村环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很多村镇缺乏必要的基础卫生设施,如公厕、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厂等。即使有些农村有垃圾处理厂,但是因为设备设施的维护资金费用较高,财政支持不了,因此一些环保设施也就成为摆设,所以在村镇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行动无法正常开展。

3.2 政府环境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奖惩制度

在調查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对于在田里焚烧秸秆的做法,当地政府管理控制的比较严格。因此在惩罚制度的作用下,没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惩罚制度的威力,还体现了环境监管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性。但是也可以看到,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环境监管的制度,更没有相关的环保法律的约束与监管,所以没有“他律”的约束,农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地发生。同时当地政府也没有对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家庭给予奖励,因此农民对进行环境保护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3.3 政府宣传教育不足,农民缺少生态文明理念

在我们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生活的村民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加之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因此很难有生态文明理念。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环保工作与自己无关,认为是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事情,把环保工作置身事外;有的农村居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提高了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现实追求;只有少数较为年轻的居民认为环保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职责。村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心,与当地政府对生态环保教育不足是有一定关系的,政府不仅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更需要把这种宣传与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灌输给每个村民。

4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

4.1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财政支持

对农村政府来说,环保事业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资金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环保资金投入,但是对于环境日益恶化的农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积极贯彻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引导机制,并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保事业[1]。政府应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自来水以及水污染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农村改厕和畜禽粪便处理、乡村绿化等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和生活习惯,同时做好维护和管理,要使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做到惠民、便民和利民。

4.2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民风民俗和日常习惯的不同,环保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奖励机制。同时密切关注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行为,对生态环保工作开展较好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进行奖励,以点带面扩大影响,激励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同时对于破坏环境的企业和村民个人,也要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农村基层干部及环保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环保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敢执法、会执法、执法好,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2]。

4.3 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化、大众化

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就要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广大村名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而且很少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所以对于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弘扬的生态文明并不是很理解,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养成人人懂环保、人人都环保的整体环保意识观念,从而自觉停止破坏环境的非理性行为。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3]。同时,宣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切忌单一的说教灌输,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引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4]。

参考文献

[1]何淑娟,吴惠敏.安徽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31.

[2] 吴海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4):23-26,31.

[3] 邱高会.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58-161.

[4] 谷红,胡遥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江西建设[J].求实,2008(2):59-61.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辽宁“未富先老”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态势日趋严重,养老压力逐渐加大,且辽宁现存的养老模式中的“重物质供养,轻精神慰藉”缺陷也日益显现出来。为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孤寂和娱乐缺失问题,辽宁应从“体育文化养老”视角,积极寻求一种能够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之找到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慰藉,实现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吐故纳新”,同时实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老模式。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模式上的轻精神慰藉问题。社区体育文化养使老年人在社区的“乡里之情”和“守望相助”中,满足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使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相融、相辅,满足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需要。

一、辽宁养老模式及其评价

(一)养老模式现状

一是家庭养老模式。虽然老年人的养老模式有托老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形式的多种选择,但大部分老年人还是难舍“故土”,因而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在辽宁城市养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城市老年人大多在经济上相对独立,对子女的依存度低,因而子女的经济负担不大,子女给予老年人的帮助更多体现在生活上。二是社区养老模式。“在以家庭为基础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前提下,用专业化的服务作为养老的主要服务形式,在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同时,充分利用专业人士和社区有关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务和上门服务,从而实现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让丰硕的社会发展成果可以惠及到更多的有需要的老年群体中去。”[1](P.16)截止至 2010 年底,辽宁建设完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站、托老所、老年活动室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4 890 个。2011年底社区日间照料站有 5 190 个[2](P.36)。三是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在政府的政策、法律规制下的社会养老机构,包括政府出资兴办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以及个人投资的养老机构。截至2011年末,辽宁共有公办养老机构914 家,养老床位有 10 万张,其中城市养老机构为 123 家,养老床位为2.7 万张。[2](P.36)

(二)养老模式评价

一是三种养老模式利弊。就家庭养老模式而言,辽宁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是子女、亲属等,老年人通过居家养老享受亲情带来的愉悦。同时,由于老人与子女在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代际差异,会使二者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产生矛盾,影响老年人的情绪,特别子女工作忙,使之与老人沟通的时间不多,老年人会感到孤独寂寞;就社区养老模式而言,它可以运用专业化的服务提供养老服务,且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优势,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辽宁城市社区大多未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即使设立社区养老机构,也大多只提供做饭、清洗之类服务,服务层次较低;就机构养老模式而言,机构养老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由政府财政或社会出资建设的养老机构,但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相对较高,从一千多元到四五千元不等,一些老人的退休金不够支付养老费用,还需要子女补贴,经济压力较大。

二是三种养老模式忽视精神赡养。目前,辽宁城市老年人大多都有一定的退休金,其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三种养老模式中缺失。三种养老模式更多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照顾与满足,而对老年人精神需求关心不够,造成了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从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实际需求出发,探索一种既能充分考虑养老模式的福利性,又能考虑社会养老照料的有偿性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模式上轻精神慰藉问题,因此,辽宁城市养老模式应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家庭养老+社区体育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三、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优势

(一)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就是指“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指导下,在社区范围内以,以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都能接受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需求和身体健康为目的,使老年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思想得到交流、情感得到沟通,享受体育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为特征,让体育文化活动贯穿在老年人的整个老年生活之中,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3](P.46-49)社區体育文化养老实质就是把体育文化与社区养老相融合特征的养老模式。

(二)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的作用

一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追求。体育文化养老是建立在满足老年人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基础上的交流思想、情感沟通、张扬个性的养老方式,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所以,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能够推动和维持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养老方式,使老年人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实现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吐故纳新”,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活力。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方式中精神养老缺乏的问题。二是赋予老年人新的生命意义。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家庭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往往会出生强烈的心里失落感,患上“离退休综合征”,因而以新的角色和活动替代原有的角色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可以将相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织在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帮助老年人在竞赛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使老人在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潜移默化中,依然能寻找到新的人生意义,收获“最美夕阳红”,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四、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一)加大政府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政府应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投入上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财政支持,打造“银色”的体育文化养老物质平台和社会氛围;二是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指引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发展方向,使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从政策、法律等方面都得到保障;三是政府应动员社会力量加大体育文化养老的投入,探索公建与民营、民办与公助、政府支助与购买等多元化运行模式,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设立老年人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系列活动;二是创立社区老年舞蹈队、社区太极拳协会等形式的社区老年人体育俱乐部或协会,帮助老年人寻找归属感;三是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体育运动指导、运动处方、体育娱乐等服务,让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内容更符合老年群体的需要;四是社区应重视老年人的权益,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他们对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需求,并积极献言献策,构建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推进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志愿者服务传承

一是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立足社区,指导社区健身活动,向老年人传授普及基础健身知识,引导老年人文明健身、科学健身;二是组织各类体育协会骨干参加社区老年人健身志愿服务,传播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三是组织大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在校体育大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优势,开展体育技能传授志愿服务。

结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一种以文化为持久动力,重视精神供养的老龄社会养老模式,保持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活力,实现辽宁乃至中国在未来老龄化增速的背景下,依然能保持经济昌盛、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雯.我国城市社区养老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萨丽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辽宁省养老服务体系 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3]黎文普,龚正伟.“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 养老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4.

[4]杨文轩.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J].体育 文化导刊,2006,(6).

[5]苏永刚.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健康养老模式分析 [J].山东社会科学,2013,(4).

[6][德]鲁道夫·奥伊肯,万以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 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8]马德浩,季浏.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提升我國国 民体育健身投资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体育科学, 2014,(10).

[责任编辑:秦 超]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亟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生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强化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等多视角探寻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和谐城市社区;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我国的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迄今对于社区文化概念的界定,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近些年来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实践及其反映出来的特性,笔者认为,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群体意识等。社区文化对于社区建设的意义非同一般。

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文化常常被作为极为重要的内容加以重视,有人甚至认为社区建设就表现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对构建和谐社区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客观需要。首先,构建和谐社区需要社区居民的群体意识,需要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人将他人或一群人的行为或人生观、价值观予以内化的过程,一旦社区形成文化认同,整个社区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意识、参与意识、满意程度、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就会得到内化。其次,社区文化恰似一种粘合剂,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情感,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情操,使居民对社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最后,在社会系统中,能将个体凝聚起来的不是生物的力量,而是一种心理的力量。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居民自觉将自己的价值目标、思想感情与所属社区联系起来,从而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精神依托。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属于社区精神文明范畴,它以其特殊的功能对社区成员的人格精神,对社区的整体风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而社区的和谐度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状态紧密关联的。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使社区居民在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心灵的交流建立互信与互爱,有助于在一种彼此相知、相容、平等、友爱与和睦的关系中强化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同时,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培育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健全的社区理念,确立关心社区和社区公益活动的强烈意识,以高度的社区责任感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关怀社区,把社区视为自己生活的家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风尚[1]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社区文化建设的状况,不仅关系到构建和谐社区的成败,也是衡量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以社区为切入点,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发展有机结合,以社区为载体,以群众为主体,才能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外,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城市精神文明在社会精神文明中居于先导地位,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取决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因此,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逐渐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文化生活的各种需求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如对科学文化知识、娱乐消遣、健身活动、艺术表演等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以及优雅生活环境的追求,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诸如唱歌、跳舞、绘画、跑步、打球、下棋等活动,提高身体素质,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得到心灵的抚慰,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了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与沟通。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能够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要,引导他们追求和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社区文化建设是沟通人际关系、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缩影的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人们的多种社会关系、多种社会群体与多种社会活动,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社区内反映出来,人们能够透过社区观察到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化解社区里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因为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有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如开展邻里互助等活动,发挥社区文化的沟通协调功能,使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满足他们之间交往的意愿,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对社区的发展与稳定起到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文化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可谓各具特色,成绩显著,社区文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历时较短,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尚需完善。完善的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之处。第一,多头管理淡化了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条块结合”,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如民政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自治建设,体育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文体活动,文化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等,都有各自“条条”的正式文件作为依据,结果造成了谁都管理社区,谁都不能负全责。由于社区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造成了现有社区文化资源的浪费,无法产生整合效应[2]。第二,在社区文化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行政化的倾向。许多城市社区在举办的社区文化活动中,每组织一次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街道办事处牵头进行,上面怎么安排,社区机构就怎么做。这样,社区文化活动过度依赖政府。社区居民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社区文化活动,不利于居民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城市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主体,然而,在不少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意识相当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对社区文化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作为社区文化主体的社区居民,如果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的开展就很困难。从总体上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度不够高。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面不够。一般来说,一项活动参与面达到20%是很高的了,相当部分的活动参与面是在5%至10%。还有一部分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面不到5%。二是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尚未经常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如对天津部分社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社区文化的参与中,老年人占到了68%以上,少年儿童占15%以上,而中青年还不到17%。三是社区文化场地和设施遭遇冷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部分社区都遭遇高成本的社区文化场地和设施门庭冷落的尴尬,有些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室常常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四是外来人口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够,一些社区文化建设往往把外来的“新移民”变成了文化建设中“被遗忘的角落”。

(三)社区文化功能弱化。构建和谐社区,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功能,而实际上,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应有的功能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一是社区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社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时髦,搞“形象工程”,违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初衷,也使社区文化难以发挥休闲娱乐功能。二是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缺乏心理凝聚力。由于传统邻里社区的变迁,社区文化认同在逐渐淡化,社区居民之间存在严重的疏离感。甚至在有些社区,一部分居民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十分淡漠,使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认同意识与心理凝聚力。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影响了其社会沟通功能,使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此外,一些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也存在明显弱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增强居民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在一些社区居民中表现的并不理想。

(四)社区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不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相对不均衡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存在着人才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不全或简陋等资源缺乏问题,同时,一些社区大量的可利用的社区文化资源被闲置或没有有效开发利用。以图书馆为例,我国社区图书馆由于起步晚,经费来源较为单一等原因,在藏书规模、数量、质量、服务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许多社区并没有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

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

第一,管理观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在一些地方,担任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的街道干部、居委会管理者,虽然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热情高、干劲足,但他们思想较为保守,观念滞后,又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大多数人还是采用传统的那一套工作方式、方法,与当前开放的社区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还有一些社区文化管理者,由于缺乏服务意识或服务意识不强,社区文化建设中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做给上级领导或外面看,脱离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第二,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自治的前提是政府的职能转变,政社分开,将本应由社区自主和自决的功能交还社区。通过近些年来的改革,政府职能在不断转变,已使社区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但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社区自治发展的需要,至于社区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导致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上行政化倾向严重,事实上,当前社区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政府,或者说,政府仍是管理的主角,社区内部的事务大多由政府部门一手包办,使许多社区的文化活动从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的指令进行,社区文化管理组织的自治性、服务性未能体现出来,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意识也无法体现出来。

第三,利益机制缺失影响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造成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益机制的缺失。其一,由于大部分城市社区居民工作不在社区,其经济收入来源并不在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而老年人之所以比年轻人有更高的社区参与度,是因为老年人健康、娱乐、学习等切身利益与社区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其二,社区文化供给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从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实际情况看,一部分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够丰富多彩,形式老套,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部分居民对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三,社区文化建设对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关心不够,也是造成居民参与度不高的又一原因。

第四,多种原因导致社区文化功能弱化。在一些社区,社区文化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区认同意识缺乏,主要是由于社区文化的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丰富多彩。如果社区文化开展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包括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提高他们对自己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使所有人的行为都自觉地纳入到社区的整体精神氛围中。

第五,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重视不够使社区文化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资源中,总量不足与配置相对不均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政府管理部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扶持政策或政策协调不到位。由于某些政府管理部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由于政策协调不到位,使各个社区之间的资源不能实现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等得不到利用。同时,社区中的法人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虽有大量的资源如各种文化设施,但因其分属不同行业,社区居民组织无法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三、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社区的构建,因此,解决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探索。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如何使社区文化建设满足居民的愿望和要求,以适应构建和谐社区的客观需要?关键在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首先,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能把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开展各项活动,社区文化不只是蹦蹦跳跳,主要是为了丰富居民的生活,满足居民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层次,指引群众的文化选择。“社区文化首当其冲的是要跳出狭义的小文化,进入开阔的大文化。大文化包括科、教、文、卫、体,以及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自然也包括文化素质。文化的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的,整体推进才是真正的推进,单项直进是进不了多深的。”[3]其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明确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应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之中,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费也要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最后,创新管理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发展社区文化首先要创新社区文化的管理理念,要注重以人为本,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一些社区办好居民群众最关心的事,办好居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让社区群众感受到社区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部门之间要理清关系。对于社区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理顺工作和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发展规律的社区文化管理新模式,这是提高管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效率的前提。例如一些城市目前已建立的“政府统筹、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真正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领导、协调、执行和管理机构。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社区文化指导委员会,作为管理执行层,对社区文化有指导、规范、管理、协调和监督职能。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社区文化发展的领导组织机制、物资投入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制度化。同时,社区文化管理组织是一个自治性、服务性的共同体,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政府。社区文化管理组织要深入宣传,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包括文化艺术团队组织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提高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与参与度。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与参与度,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要把促进实际工作与满足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作思想向上、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积极开展群众喜爱的广场文化、楼栋文化、家庭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二是创新文化活动内容,调动广大居民的参与热情。社区文化活动要想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就必须根据社区成员的具体情况,开展能够适合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活动。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做到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广纳现代文明成果;既重视乡土文化又不排除外来文化;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又有“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4]。三是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举办社区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关键点应体现在“服务”上。作为社区组织者在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时,要力求更好地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服务。四是发挥社区志愿者组织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参与作用。通过志愿精神的倡导,形成正确向上的社区意识,在社区意识的驱使下,社区成员出于对社区的热爱,自觉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性[5]。此外,还要采取措施,让外来人口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其参与度,不能把他们变成了文化建设中“被遗忘的角落”。

(四)强化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区重在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而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还应解决几方面问题。第一,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意识,培养归属感。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实现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社区文化活动涉及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可以通过文化艺术讲座、培训、展览、比赛、游艺、健身,以及读书会、茶话会、联欢会、消夏纳凉文艺晚会、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如天津市家庭文化艺术节、北京市“社区文化群英会”系列活动以及北京市西城区“百场文化艺术活动进社区”等形式,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不仅可以使社区成员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加强了社区和睦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开展更多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居民人际关系的和谐度。首都师范大学吴来苏教授对北京的社区邻里进行的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邻里之间的交往越少,关系越疏远,尤其是学历较高的青年人;年龄越小邻里关系疏远度越大,年龄越大邻里关系越密切。因此,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一些社区通过举办“邻里节”活动,有效契合了广大社区居民加强交流、增进沟通的愿望,引导居民群众走出高楼,这些居民不分男女老幼,在广泛参与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进了解,社区的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居民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五)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解决社区文化资源整合的问题,应从多方面着手。第一,采取多种筹资渠道,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的力度。一方面,切实加大政府主渠道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加大在社区文化设施上的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拓宽筹资渠道,以弥补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不足。第二,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社区文化资源。社区文化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针对闲置的文化设施和场地,要充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实行文化设施和场地资源共享不仅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 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7).

[2]周 翔,等.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几个思路[J].社区,2006,(21).

[3]邓伟志.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J].探索与争鸣,2007,(7).

[4]洪 鉴.论建设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建设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

[5]赵炳翔.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张新颜

虚拟社区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因此,只有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坚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原则。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这种关系也是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文化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就新农村建设而言,社区公益性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区农民的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建设,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基础,繁荣的经济,良好的基础,能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素质农民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动力。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那么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积极的内在驱动力。

(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延续与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农村文化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当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剔除腐朽没落的文化糟粕;从创新的方面来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一项新鲜事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效,只有创新,才能显示出活力,才能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面来看,既要对不同社区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与吸收,又要加强对农村社区本土文化的创新,完成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从而增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

责任编辑:梁习琴

上一篇:洗钱犯罪完善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心衰患者中医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