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范文

2023-09-20

藏族舞蹈范文第1篇

——2020年3月31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州长白加扎西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2019年工作回顾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提升、增强、畅通“八字方针”,深入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施策、奋力拼搏,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州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18亿元,同比增长7.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同比增长26.7 %。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亿元,同比下降18.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81亿元,同比增长5.6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亿元,同比增长6.3 %。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51元,同比增长6.8 %;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3元,同比增长17.1 %。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2.9 %,涨幅在可控范围。全州生态环保、基础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赶超进位的良好势头,呈现出速度质量同步提升、结构调整协调推进、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团结稳定大局持续巩固的良好态势,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举全力、打硬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落实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17亿元,大幅度增加各类行业和民生资金投入,加大社会帮扶力度,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四年来,全州累计实现4.7万人稳定脱贫,6县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条件,7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线,绝对贫困人口实现清零目标。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全州8732套易地搬迁住房全部建设完成,并实现全部入住。先后整合资金20.36亿元,集中力量实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及水、电、路、网和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安置点的综合服务水平。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观摩会在我州胜利召开。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持续有力。累计投入资金24.47亿元,贫困地区道路、水利、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得以全面实现。扶贫产业培育发展成效显著。去年落实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75亿元、帮扶资金1.1亿元、金融扶贫资金9400万元、扶贫再贷款4.5亿元,大力培育和发展扶贫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日趋明显。总投资2.34亿元的六县33.5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竣工并网,2.2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受益分红。精神脱贫工作扎实推进。倡导基层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的村风家风,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切实减轻信教群众宗教负担,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执纪问责,不断释放“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的社会震慑效应,营造了履职尽责、奋发作为的良好氛围。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强举措、守红线,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落实投资8514万元,实施完成黑土滩治理、湿地保护、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三江源二期工程。落实投资2.4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专项工程。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三年行动,省政府下达专项资金1.2亿元,并在达日、甘德、玛多等县开展示范试点项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果洛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无垃圾示范州。落实投资近3亿元,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城乡垃圾填埋场建设、清洁取暖工程、燃煤锅炉改造淘汰等工程。落实投资7062万元,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水生态治理。落实投资3.1亿元,实施岷江流域和玛沁、甘德、达日三县五条个中小河流域防洪治理项目。“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进,完成各类厕所建设3975座。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有力开展。投资9764.8万元,完成国土绿化建设任务35.07万亩。全州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任务高质量完成。截至目前,涉及我州的6个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均已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是全省生态环保信访举报案件最少,办结效率最快地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中央生态环保督查组的充分肯定。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年共实施项目770个,总投资72.81亿元,综合开复工率达99%,完工率为7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5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上海对口支援项目109个,总投资3.24亿元,开工率98.16%,投资完成率73.91%。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显著提升。以城乡规划为引领,认真制定实施《果洛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资金4.97亿元,继续实施城镇道路、城镇供热、城镇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性工程,整合资金7668万元,实施10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编制完成《果洛州乡村振兴发展规划》,6个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建设有序推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经验。交通运输建设实现新突破。年内累计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1个,完成投资4.8亿元。多条交通干线和城镇道路建成通车,各县汽车站升级改造基本完成,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客运、货物运输市场井然有序,ETC发行工作圆满完成,大武镇区新能源公交系统投入运行,老百姓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果洛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3万人次,班玛县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有序,达日、甘德、玛多县通用机场进入选址阶段。能源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玛尔挡水电站年内完成投资2.13亿元。总投资13.47亿元的农网改造延伸项目完成工程量的80%,达日县莫坝及上、下红科3个乡正式通电。第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全面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全覆盖,网络销售额达770万元。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挖潜力、创特色,农牧业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抗雪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去年,我州境内遭受大面积雪灾,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592万元,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全州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夺取了抗雪救灾的全面胜利。生态农牧业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化“六项工程”,继续整合资金1.4亿元,在甘德、达日、玛沁、玛多四县以整县推进的方式高标准实施生态农牧业产业化项目63个。至此,全州规模性生态农牧业产业化项目乡镇覆盖面达100%,村级覆盖面达91%。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截至目前全州通过有机认证生产加工企业9家,全州26%的草场、52%的牛羊获得有机认证,成为全省认证企业最多、认证基地面积最大、认证牲畜数量最多、产品种类最丰富、产业链最完整的有机农牧业生产地区。特色资源和民族手工艺开发不断做强。以开展“市场主体发展促进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民营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州县两级落实市场主体发展补助资金1400万元、担保贷款4800万元,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推进顺利,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积极组织企业和牧民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各类展销活动,果洛品牌日益叫响。青洽会期间我州签约的14.25亿元28个招商引资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7项,到位资金8415万元。果洛州三江源有机产业园及园区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年内园区产值达2.03亿元。特色生态旅游业稳步发展。树立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内涵,加快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强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硬件环境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年内全州接待游客近39.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1亿元。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保民生、兜底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2019年,全州财政用于教育、医疗、“三农”等民生支出8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37%,是近年来最高的一年。教育事业加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整合投资4.78亿元,着力实施以“三区三州”、上海援青项目为主的教育基础提升工程,全面打造标准化学校。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项目全面推进。久治、玛沁两县5所偏远乡镇寄校“清洁能源进校园”取暖试点工程有力实施。西宁果洛中学全面建成并招生开学。控辍保学任务全面完成。“两个延伸”得到进一步强化。师资建设和异地办学成效凸显。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整合投资1.25亿元,着力实施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医改工作深入推进,着力组建州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州藏医医疗集团,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稳步提升。狠抓以包虫病为主的重大地方病传染病防治攻坚,各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治愈率显著提高。文体广电工作有力推进。落实投资7003万元,实施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州格萨尔博物馆、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狮龙宫殿等非遗文化场馆陆续建成投用,全州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3个。成功举办以“第七届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为主的各类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首届青海果洛国际高原无人机挑战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组织参加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推介节目《魅力中国城》,把“果洛故事”讲到了全国,有力提升了果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9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32%,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5540人,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参保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救灾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有力开展;玛沁县中部三乡敬老院、达日县县城中心敬老院、甘德县社会福利中心、班玛县吉卡乡敬老院全部投入运行,高标准打造“老年幸福之家”,老有所养得到充分保障。住房和饮水条件不断改善。2018年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续建任务全面完工并实现入住;2019年农牧区危房改造全面“清零”;2019810套城镇棚户区改造和869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全州1012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全面开工。整合投资2.39亿元的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有效保证了3万多名农牧区群众和班玛、达日两县尼姑安置点饮水安全。企业账款清欠工作成效显著。去年全州累计偿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资金18982.43万元,还款率75.29%。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改革、转机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全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州直各单位确认政务服务事项750项,各县确认政务服务事项4077项。项目审批提速改革有力,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90个工作日内。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有序推进,企业登记注册压缩为1个环节,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州医保、社保、自来水、供电、邮政等事项进驻服务大厅。部分事项进驻西宁市市民中心,实行西宁和果洛双重办理,方便了群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深化,管理运行平稳有效。顺利完成了我州第二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生态补偿和生态管护绩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全州草原和湿地生态管护员、林地生态管护员分别增加至6023名和4044名,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农牧区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试点建设初见成效。积极推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产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着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盘活存量资金4.95亿元。税收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保费和非税收入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值税改革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和公车改革稳步推进。州县行政机构改革按时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完成。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保稳定、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坚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不松劲,我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持续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命案发案率连续两年下降,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向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力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州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28起,调解率达到97%。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重拳整治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组织开展玛沁县拉加镇黄河南岸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救援和居民安置工作,全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后基本生产生活。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抓作风、强纪律,依法全面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和州委重大决策部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坚持重要工作、重大问题向州委报告,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办理程序及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社会听证等相关规章制度,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履职的能力不断提高。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强化作风建设要求,坚定不移纠正“四风”,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持续转变。严格执行省政府“710”工作制度,先后组织开展了12轮督查督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认真开展省委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以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认真办理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36件,办复率均达到100%。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防动员、双拥优抚、统计调查、气象邮政、档案修志、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残疾人、老龄等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新成绩。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州委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指导监督、支持协作的结果;是国家部委、援青省市和社会各界长期关心、大力帮扶的结果;是全州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为果洛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和先进工作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州各族人民、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果洛发展的国家部委、援青省市、各兄弟市州县,表示衷心的感谢!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果洛,还处在发展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时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总量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全州投资增长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招商引资规模小,社会投资活力不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加大;农牧业转型升级慢,特色产业形成规模难,服务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经济带动效果不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地方财力增速放缓,刚性支出压力不断增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狭窄,群众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基础不稳固,产业培育和发展难度大,群众增收不稳定,后续巩固、提升任务十分艰巨。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但不能被困难和问题压倒。全面冷静地分析,我们也有不少可以抓住而且应该抓好的政策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国家将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把更多资金用于民生保障和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改善方面。即将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政策机遇,将为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和启动,省委“一优两高”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落棋布子”,将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上海市、国家部委、央企对口支援和省内结对帮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为我州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提供有力保障。我州自身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壮大,新优势不断显现。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扭住发展目标不松劲,积极研究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切实把机遇转化为发展思路和具体行动,就能够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2020年重点工作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抓手,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绿色发展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七次全会,全省“两会”和州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着力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持续做好“六稳”工作,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推动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议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 %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现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力争在夯实小康基础上实现新突破。深刻认识全州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提升质量、巩固成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攻坚态势,压实攻坚责任,按照“四个不摘”“三个新增”要求,聚焦短板弱项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以“赶考”的心态,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脱贫攻坚收好官、交好账,高标准书写好脱贫攻坚的“果洛篇章”,向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一是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考核验收工作。进一步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特别是国家脱贫攻坚交叉考核反馈问题和全省脱贫攻坚专项评估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督办,及时进行补课和完善,为迎接中央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打好有准备之仗。二是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按照“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和“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部署,继续加强非建档立卡户住房保障提升工作,解决全体农牧民住房问题;继续完善基层道路、用电和饮水安全等基础条件,全面达到脱贫标准要求;继续抓细抓实教育、健康扶贫保障工作,坚决防止因学因病返贫;进一步加强现有扶贫产业管理,提高产业经济效益,谋划推进好新的扶贫产业,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有力度地抓好精神脱贫,努力形成靠自身努力勤劳致富与政策兜底帮扶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建立新发生贫困人口、返贫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帮扶长效机制,做好贫困边缘群众帮扶,着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三是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战略部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围绕我州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成效,把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伟大实践总结提炼出来,把果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现出来,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深刻领悟和感恩党的利民惠民政策,进一步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稳定发展的根本前提,力争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高质量实施好重点生态工程。以积极开展保护“中华水塔”行动为引领,不断强化“源头责任”,展现“干流担当”,努力在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前列。高质量实施好投资1.21亿元的黑土滩治理、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三江源二期项目,并扎实做好三江源二期工程国家验收总体评估工作;继续实施好投资3.23亿元的天然林、公益林资源管护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湿地公园建设等专项工程;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卓有成效地实施好投资1.61亿元的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为全省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高起点规划和实施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三期项目和长江、黄河果洛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是强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把污染防治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旅游发展等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域无垃圾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和三江源地区燃煤减量化工程。深入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环境监测体系等重点工程。高度重视中小流域治理,加快实施班玛县岷江流域防洪治理和玛沁、甘德等县防洪工程。加大前期规划和项目协调力度,争取我州被列为中小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州。深化河湖长制工作,认真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全面加强国土绿化工作,持续抓好以大武镇和赛来塘镇、智青松多镇为主的城镇高标准造林绿化工程。继续做好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工作。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坚持把狠抓项目投资作为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和省上的产业政策、投资重点、投资方向和项目要求,聚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谋划和论证一批生态、交通、能源、城镇化、信息化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把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规划。全面推行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度,推进投资“审批破冰”工程,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一是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建设,优化城镇化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城镇功能,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按照果洛州“一核两线一区”总体布局,努力打造三江源生态城镇、最美果洛人文城镇、青甘川交通要道新兴城镇、黄河源山水城镇、青南有机生态畜牧业绿色城镇。加快推进玛沁“撤县设市”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州县两级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改善工程等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扎实推进“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全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文明建设各方面迈上新台阶。二是继续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加快推动通州县高速延伸连网、县乡公路提标升级、乡村公路深度通达,着力构建覆盖全州的便捷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推进贵德至大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滚动计划,加大全州农村公路、桥梁改造升级、通自然村道路、安防工程等项目衔接力度。全面完成久治白玉至哇尔依公路建设任务,开工建设达日吉迈至德昂通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剩余建制村硬化路、自然村通达公路建设工程。在44个乡镇144个建制村通客车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有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服务好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积极协调民航部门和相关航空企业,年内争取开通西宁-果洛-拉萨航线;继续加快班玛、达日、甘德三县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立项建设。三是加快能源和信息化建设。加快玛尔挡水电站建设,争取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农牧区电网改造工程,年内完成投资2.42亿元,解决好最后两个乡和乡镇周边未通电村的用电问题,全面提升农牧区用电保障水平。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建设。加快数字经济研究和信息化建设,打造大数据平台。持续抓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体系,多层面借力发力,多角度进位转型,促进果洛品牌整体发展、提档升级。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作为稳定发展的源头活水,力争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着力推进生态农牧业产业化。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实验区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为引领,在强化历年生态农牧业产业项目经营管理,提升产业效益的同时,结合村集体经济“破零”、乡村振兴和牦牛青稞产业发展,继续整合各方面资金1.4亿元,全面巩固提升玛沁、甘德、达日、玛多四县生态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着力实施班玛、久治两县生态农牧业产业化连片项目,实现全州生态农牧业规模化合作产业项目村级全覆盖,同时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和家庭牧场,有效实施五个县的农畜产品实体经济项目。以绿色有机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加快全州生态农牧业合作经济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整体打造“生态果洛、绿色农牧”区域品牌,让绿色、有机、高端、安全成为果洛农畜产品的代名词。二是继续推进特色资源和民族手工艺开发。以打造绿色生态特色经济为目标,统筹发展民族传统手工业和中藏药材加工、藏茶加工、有机肥料加工、饮用水资源开发等本地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同时借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培育和发展一批主流特色产业,构建一张高品质输入、高价值输出的供需关系网。着眼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大时代背景下的工匠精神,持续赋能民族手工艺内稳根基、外拿订单。积极打造果洛州大区域公共品牌,聚合产业优势,发展线上外向型经济,倒逼产业转型,推动线下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特色产品营销推介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好青海高原生态产品上海营销中心项目。三是加快发展全域旅游。进一步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具有果洛符号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策划迎合果洛季节特点、凸现果洛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新线路,开发旅游新产品,着力打造几个重点景区旅游品牌,不断提升“雪域果洛”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州内部分景区景点要逐步开发运营,旅游运输公司要全面投入运营,服务旅游业发展,增加文化旅游消费收入。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坚持把提升群众幸福感作为稳定发展的最终目标,力争在民生保障和改善上取得新成绩。一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为落脚点,继续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22所中小学标准化学校续建和新建项目,年内全面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加快完成州特殊教育学校和州本级机关幼儿园工程建设任务;争取完成县乡15所幼儿园新建及扩建任务;通过“三区三州”取暖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升项目,全面改造44所学校(含幼儿园)取暖设施。加快智慧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加快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确保完成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省定指标。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发力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继续扩大异地办学规模,提升“英才”工程成效。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积极推进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二是提升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以“健康青海”战略为导向,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硬软件条件,在全面完成2019年续建工程的基础上,整合资金5700万元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0万元实施全州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藏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倾力推进以包虫病为主的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人群筛查、患者治疗力度,确保年内实现“四种疾病”防治攻坚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注重智慧健康平台的深度应用,实现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突出藏医特色,发挥藏医优势,打造特色专科。三是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高质量实施好州县全民健身中心和剧场、州旅游客运基地及体育场馆建设等项目工程,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深入推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提升试验区建设水平。积极组织好州县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常态化群众文体活动,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实施好广电公共服务和主流舆论传播力提升工程,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重视地方志编纂工作,推进“两全”目标如期实现。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建立健全老人、儿童、残疾人、城乡特困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和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按照不低于10%的幅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同步提高分类施保金和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切实做好政策托底工作,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让困难群众衣食无忧。探索开展牧区孤寡老人养老服务公益岗位试点,完善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分类保障制度。推进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完成600名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五是推进就业创业工作。高度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加大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力度的同时,加强就业援助,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催生新的就业增长点。年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7%。充分发挥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作用,深入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程,重点对贫困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年内完成高素质农牧民培训600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次。六是改善城乡居民住房和饮水条件。继续实施好城镇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及“高原美丽乡村”,以及“小康示范村”项目,全力抓好拉加镇滑坡地质灾害处置及避让搬迁安置工作,继续实施供热工程,解决大武镇区供暖保障问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转变。实施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玛沁县大武镇第二水源地、达日县城水源地工程和拉加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七是狠抓企业账款清欠工作。进一步完善清偿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坚守“上半年完成清欠目标”和“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的红线,聚焦突出问题,加快清偿进度,确保全州实现债务“清零”目标。八是全力打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卫战。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继续在防疫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处置和社会面管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始终保持零疫情成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补齐补强我州疫情防控短板和弱项。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树牢“改革决不能落后”的理念,对标《果洛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三大类42项任务,全力抓好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优化服务质量水平等各项工作,确保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二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全面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体制试点任务。科学划定和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红线,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继续深化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绩效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质量完成州级医疗集团和各县医共体建设任务,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继续围绕实现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异地结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行“一卡通”,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扎实推进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完善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稳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州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多规合一”的全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是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统筹,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清理财政存量资金,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支出,兜牢“三保”底线。继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妥善处理好减税降费与依法征管的关系,及时跟进资源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增强稳定的税收来源,做好税收征管。六是不断提升开放融入水平。进一步提升上海、国家部委和央企对口援青工作的水平和层次,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和单位的沟通衔接,不断提高省内对口帮扶和协作成效。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切实找准果洛发展定位,积极组织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各种经贸洽谈和会展活动,塑造果洛品牌形象。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协作,精心组织承办好川青藏滇交界地藏区市(州)长第六次联席会议等重要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我州开放融入成效。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力争在优化发展环境上迈上新台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藏区特色的社会治理果洛模式。继续开展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打好涉藏维稳持久战、风险隐患防范战、重点群体防控战、治安环境净化战,确保全州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努力取得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成效。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工作,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要求和监管措施,切实把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下来。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和救援保障工作,提升全州综合防灾救灾能力。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证“舌尖上的安全”。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追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接续奋斗,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政府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自觉。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把依法行政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职尽责,规范权力运行,维护法治权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协商民主建设,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做好舆情引导和回应,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省州党委政府相关规定,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愿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让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岗位上。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履行廉政责任,建设廉洁政府。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持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纪必究。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约束,建设节约型机关,今年全州各级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再压减5%以上,把有限的财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做到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切实以政府运行支出的“减法”,换取民生福祉的“加法”。cqd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藏族舞蹈范文第2篇

【发布文号】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号 【发布日期】2008-06-05 【生效日期】2008-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果洛藏族自治州义务教育条例》的决定

(2008年4月23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8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2008年6月5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公布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果洛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对《果洛藏族自治州义务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条例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二、条例第三条调整为第二条,修改为“义务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条例第五条调整为第三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四、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调整为第四条,修改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调整为第五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学校保障异地搬迁牧民、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的和女性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六、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第五项调整为第六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依法举办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班。”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七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州、县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办法和机制。”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即“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由政府主办。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

九、条例第十条的内容调整、分解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两章中。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调整为第九条,修改为“州、县人民政府在新建村或社区时,需要设置学校的,与城镇、新村或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新办学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标准。”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义务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一条,即“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健全义务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将义务教育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即“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义务教育发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实施义务教育的活动。”

三、条例第二十二条调整为第十三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或助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条例第三章调整为第二章,修改为“职责”。

五、条例第二条、第四条第一款调整为第十四条,修改为“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义务教育实行州人民政府协助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教育职责。”

六、条例第七条第

一、

三、

四、

五、

六、七项调整为第十五条,修改为“州人民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自治州义务教育发展规划;

(二)指导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三)根据学校编制标准,审核上报教职工编制;

(四)对财力有困难的县给予补助;

(五)对各地区义务教育进行督导检查。”

七、条例第七条第

二、

三、

四、

五、六项细化调整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义务教育管理负主要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具体组织实施义务教育;

(二)调整本地区学校布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三)按省定编制数分配学校教职工编制;

(四)管理本地区校长、教职工;

(五)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六)统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七)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八)组织开展助学活动;

(九)对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八、条例第七条第

二、

三、

四、

五、六项细化调整为第十七条,修改为“乡(镇)人民政府承担相应的义务教育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二)采取措施防止学生辍学;

(三)维护学校周边的治安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四)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需土地。”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即“居民和牧民自治组织应当支持和协助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做好义务教育工作。”

十、条例第九条调整为第十九条,修改为“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主要职责是:

(一)确定中小学的规模、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招生方案;

(二)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本地区中小学校的开办、合并、搬迁、停办意见;

(三)负责本辖区内教师的选聘、交流、培训、考核、资格认定和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考核工作;

(四)管理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五)监督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

(六)在省级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根据生源情况,负责各中小学校编制的具体分配、管理工作。”

二十

一、条例第八条调整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州、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对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义务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进行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二十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一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实行九年一贯制。”

二十

三、条例第四章调整为第三章,即“学生”。

二十

四、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调整为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牧民子女入学年龄最迟不得超过7周岁。

每学年开学前,由乡(镇)人民政府向本辖区内的应当入学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发出入学通知书。

学校不得拒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未设学前班的学校,有权拒收不足龄儿童入学。

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以新学年开学前达到的实足年龄为准。”

二十

五、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调整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休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附具有关证明,经乡(镇)人民政府报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时通知所在学校备查。”

二十

六、条例第十四条第

二、三款调整为第二十四条,修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得开除学生,不能安排学生留级。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学校设立奖学金。”

二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的专业训练的单位或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或社会组织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二十

八、条例第十二条第

二、三款调整为第二十六条,修改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务农、放牧、经商。

寺院不得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寺为僧,但藏传佛教转世**例外。”

二十

九、条例第三章调整为第四章,即“教师”。

十、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部分内容调整为第二十七条,修改为“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即“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厌弃身体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三十

二、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调整为第二十九条,修改为“教师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学历。在职教师不符合学历要求的,应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补偿教育,取得相应学历。

招聘教师实行凡进必考制度。招聘小学教师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招聘初级中学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双语教学的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藏汉双语教学。”

三十

三、条例第十六条调整为第三十条,修改为“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训教师。

教师培训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三十

四、条例第十七条部分内容调整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教师医疗同当地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三十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二条,即“鼓励教师到边远乡(镇)和县镇附近(不包括县镇)的寄宿制学校任教,由州人民政府制定相应支持政策。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在乡(镇)任教10年以上且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在基层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的教师应固定一级工资。

教师任教期间的通讯费、交通费、报刊费,财政部门应按有关规定予以拨付。

特殊教育教师享受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三十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三条,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的师资力量,吸引和鼓励城镇教师到乡(镇)寄宿制学校任教或兼课,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区域内校际间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

城镇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专业职称,应具有在乡(镇)寄宿制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十

七、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调整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任何单位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学校教师编制。

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不符合任教条件的人员调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抽调或借调教师做其他工作。”

三十

八、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第十八条第二款调整为第三十五条,修改为“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应离岗培训。经培训仍不合格的,学校有权解聘。”

三十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六条,即“经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学校可以聘请符合任教条件的其他行业优秀专业人员兼任教师。

十、增加一章作为第五章“教育教学”。

四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即“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教育,树立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学校应当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十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八条,即“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有机统一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四十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九条,即“学校和教师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学校可开发和选用适合本地特点的校本课程。

学校教学工作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四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即“学校应当从小学三年级开设外语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外语课。”

四十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一条,即“学校应当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四十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二条,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逐步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配备艺术活动器材。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艺、娱乐等活动。

学校应当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应当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免费或优惠开放。”

四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即“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初中应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开设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

四十

八、增加一章作为第六章,即“学校管理”。

四十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四条,即“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五条,即“学校按照国家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当实行校务公开。”

五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六条,即“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进入校园。坚决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影响。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中进行宗教活动,向学生宣传宗教。”

五十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七条,即“学校应当建立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和落实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五十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八条,即“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学校应当把卫生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医务室,配备医务人员,开展学校医务工作。

五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即“未经批准,学校的国有资产不得出售、转让和质押。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不得在校园内营建非学校用途的建筑设施。”

五十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即“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学校应当按预算合理使用各项经费,定期公示经费使用情况。

严禁挪用、借用、截留、克扣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学校每学年不得结余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学校不得向学生或学生家长违规收费。”

五十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一条,即“建立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按照有关规定,由政府购买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

征得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学校可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

五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二条,即“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实行教职工年度业绩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受聘任教、晋升工资、评聘专业职称、实施奖惩等的依据。”

五十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三条,即“学校、家庭、社会应当互相沟通,积极配合,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五十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四条,即“学校假期调整由县人民政府决定,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实施。

乡(镇)寄宿制学校每学年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保证39周,上课时间不少于38周;县城学校每学年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保证40周,上课时间不少于39周。

学校应在每年3月5日前正式开课。

寄宿制学校每周上课6天,占用的休息日可采用适当延长假期的方式补偿。

学校每学年安排学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得超过25天。”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五条,即“学校若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的,1天以内报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1天以上3天以内应当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学生停课或参加社会活动。”

六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六条,即“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校长应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

新任校长应当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六十

二、条例第六章调整为第七章,修改为“经费保障”。

六十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七条,并将条例第十九条调整到本条,修改为“完善州、县人民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政府年度预算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每年应当增加1个百分点,逐步达到州级不低于20%,县级不低于35%。”

六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八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六十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九条,并将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调整到本条,修改为“税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六十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编制预算,适度规模办学,有力促进辖区内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六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一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把学校基本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经费;建立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制度,逐步消除学校危房;新建校舍应符合防震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新建、扩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所需土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相关税费。”

六十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并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调整到本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加强学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六十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三条,并将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调整到本条,修改为“鼓励和支持学校根据实际开展社会实践。县、乡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划给学校一定数量的土地(包括草场、山林等),作为社会实践基地。有关部门应当发给土地、林权证,保证学校使用权。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校办牧场草地的保护建设。将学校牧场纳入草原建设计划,安排有关建设项目。

学校合法收入、创收和自筹经费应在规定范围内支配使用。”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四条,并将条例第十四条的部分内容调整到本条,即“州、县人民政府应当按国家规定免除在校儿童、少年的有关费用,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随财力增长逐步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寄宿生家长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承担一定的生活费,并由乡(镇)人民政府督促落实。”

七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一条调整到本条,修改为“州、县财政、审计、监察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古、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违规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勤俭办教育,杜绝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和实行义务教育经费责任追究制。”

七十

二、条例第七章调整为第八章,修改为“法律责任”。

七十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六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部分内容调整到本条,修改为“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州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二)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三)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定期勘察、鉴定,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四)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五)挪用和挤占义务教育经费的;

(六)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工作目标的;

(七)发生重大师生安全责任事故的;

(八)教职工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

(九)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十)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七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七条,即“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七十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八条,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州、县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截留、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三)改变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用途的;

(四)挪用、借用、截留、克扣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

七十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九条,即“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七十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部分内容调整到本条,修改为“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五)擅自出售、转让校产和学校用地的;

(六)开具虚假义务教育学历证明、转学证明的;

(七)向学生或学生家长乱收费的;

(八)玩忽职守造成师生伤亡事故或严重经济损失的;

(九)未能按时开学或提前放假,无法完成教学计划的。”

七十

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一条,并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部分内容调整到本条,修改为“个人或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务农、放牧、经商的;

(三)利用宗教干预、妨碍义务教育,尤其是寺院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寺为僧的;

(四)在学校传播淫秽读物或向学生灌输迷信思想的;

(五)家长、监护人或其它人到学校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或煽动、组织他人到学校谩骂、侮辱、威胁、殴打教职工和学生的;

(六)破坏、侵占学校场地、房舍、设备及其它财产的。”

七十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二条,即“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弄虚作假或以其它欺骗手段获得教师资格的;

(二)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四)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

(三)、

(四)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三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部分内容调整到本条,修改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条例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集中时间办法制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采取行政和经济的办法予以处罚。”

八十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四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五条调整到本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八十

二、条例第八章调整为第九章,即“附则”。

八十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五条,并将条例第二十六条调整到本条,修改为“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州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八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六条,并将条例第二十七条调整到本条,修改为“本条例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八十

五、修改决定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果洛藏族自治州义务教育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藏族舞蹈范文第3篇

自然条件:黔东南州国土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其中,耕地379.13万亩,占8.3%;林地2232万亩,占49.1%;荒草坡地1286.83万亩,占28.27%。黔东南州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黔东南耕地面积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部、东南部多为山地,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宜于树木生长。

黔东南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 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资源优势: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等47种,特别是重晶石冠甲中华,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 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 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6年全州年发电量41.36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覆盖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济的发、输电力网络。

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78%,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三宝侗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避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早在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巳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民族风情: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

民族舞蹈多姿多彩,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联系,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建州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黔东南州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乡侗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勃勃生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是黔东南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先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考验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全州生产总值达2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112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了持续发展,以从江椪柑、榕江西瓜、脐橙、台江、雷山金秋梨、从江、榕江、剑河香猪、香羊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工业规模逐步扩大,拥有凯里电厂、施秉恒盛冶炼厂、镇远青酒集团、全江化工公司、凯里铁路铅锌厂、凯晟铝业公司、岑巩国恒锰业公司、凯里中密度纤维板厂、凯里瑞安水泥厂和阳光铝厂等一批骨干企业。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秀美的山水、众多的名胜古迹,充满厚重原生文化色彩的民族风情,让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留连忘返。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亿元,刺激第三产业经济的连带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2.8亿元,增长12.8%。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几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抓住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

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优化黔东南的区域位置。继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黔东南段、凯里—麻江高速公路竣工后,玉—凯高速公路已正式通车,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昆明经贵阳过黔东南至长沙快速铁路专线拟于10月份动工新建。目前全州公路通车里程7184.1公里,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湘黔铁路、黔桂铁路过境232.5公里,湘黔铁路复线建设已全线竣工通车;民用航空建设载入史册,黎平机场已正式通航;能源、邮电通讯等事业近年得到迅猛发展,全州16个县市拉通了国家电网,全部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乡乡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州,畅通八方的交通通讯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日趋改善。

藏族舞蹈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东巴档案和文化旅游的内涵入手,尝试探讨东巴档案具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效用,以及东巴档案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自身价值的实现,就如何更好地实现二者的和谐共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东巴档案;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文化旅游可以看做是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1】。东巴档案是适应其民族文化生态的产物,以其古朴的形态和原始的文字保留了纳西族璀璨的传统文化,东巴文更是被称为“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东巴档案在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延展、旅游宣传及旅游品牌树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档案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丽江地区东巴档案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档案和文化旅游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丽江地区各级档案馆保存的东巴历史资料及相关人文历史档案都是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东巴档案蕴含的文化旅游资源效用,对丽江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而言是一条捷径。一般而言,民族档案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等。

(一)蕴含历史文化价值。东巴档案是纳西族先人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一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记录,真实准确地反映了纳西族各个领域的的人民在当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立场和意志,极具历史文化价值,成其为旅游资源有自身优势。例如,东巴古籍《创世纪》,记录了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研究纳西社会状态变化以及婚姻形式变化的重要历史记录。而东巴经《鲁般鲁饶》的记载则更是印证了汉文史志关于纳西族迁徙发展的历史,对研究纳西族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可靠的档案材料【2】。

(二)具有社会价值。东巴档案因其丰富的种类和数量而蕴含不同的社会价值。首先,科学价值,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天文、植物、医药、农业、矿产等方面的知识,反映了纳西族先民的重大科技成果;其次,哲学研究价值,东巴经蕴藏纳西族关于人类及万物起源的原始神话传说,反映了纳西先民的朴素唯物世界观和自然辩证观,对研究纳西族早期的哲学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再次,文字学价值,东巴文是世界上罕见的仍流行于民间的活象形文字,对探讨人类文字的形成、发展、演化有宝贵的查考利用价值。

(三)拥有审美价值。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首要特征即为审美价值,东巴档案凭借自身的神秘魅力能够满足游客多层次的审美要求,东巴档案不仅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舞、东巴画和东巴音乐等方面内容的档案。东巴经书记载的历代民间传说、神话给丽江文化赋予了灵魂;东巴文线条优美、颜色淳朴,其象形之美也成为别具风格的民族景色;东巴画则“内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驻画及汉代画像砖相媲美;外可与古埃及、古玛雅绘画和非洲原始木雕比高下”,例如东巴卷轴画《神路图》,既有藏族唐卡画的风格又继承纳西族传统的绘画特色,静谧不失活泼【3】;纳西族音乐档案,更是以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时代的印痕而兼具自然美和人格美,彰显了东巴档案的审美价值。

(四)蕴藏宗教价值。东巴档案是在宗教文化传播中形成和发展的,体现出纳西族东巴教活动的轨迹与东巴文化的变迁。藏传佛教与汉族道教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许多纳西族档案都体现出佛教、道教、东巴教多教交融合一的特点。纳西族档案的传承本身就是一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宗教旅游,它饱含的纳西族文化精髓,为游客们进行现代意义的文化朝圣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东巴档案价值实现的契机

东巴档案是纳西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使东巴档案实现自身价值、得以更好传承的最好契机就是丽江文化旅游的大力发展。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东巴档案积淀的纳西民族文化应该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丽江紧抓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促使本地区旅游业突飞猛进,其中,东巴档案的价值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价值主体的扩展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一)价值主体的扩展。价值主体的扩展是指随时间推移,与档案发生关系的人群的扩大,利用者需求范围的拓宽。对旅游文化的需求是一种对异质文化感同身受的渴望。丽江市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而东巴档案则以丽江地区的文化旅游为平台契机,将神秘、专属的东巴文化呈现给大众,游客们通过口耳相传和借助信息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一睹东巴档案的真容。随着信息传播的手段与途径的多元化,丽江文化旅游的宣传也使得东巴档案被更广泛的接受。例如2003年在美国举办的“图像及其变迁——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使世人感受纳西族传承的档案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东巴档案推向世界,引起各界学者的研究热潮和各地游客的蜂拥而至。

(二)价值形态的变化。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出现,东巴档案的价值已然发生变化。东巴文凭借“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美誉,作为当地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无形中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旅游消费、招商引资,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东巴档案具备了经济价值;东巴档案是纳西文化的凝聚物,对于丽江文化旅游具有很强的符号标杆的作用,是指引游客体验纳西民族风情的“路标”,可以说东巴档案具有了宣介价值;东巴档案作为对纳西族生活的原始记录,通过档案场域与旅游场域的结合,使游客获得对过去文化例如历史人物、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记忆和缅怀,也就是具备了怀旧价值。

三、东巴档案与文化旅游的共赢发展对策

(一)着力于构建文化旅游的优质服务平台。首先,要优化管理机制,积极运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与应用软件,实现从档案数字化接收、整理编目以及档案利用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努力推进档案网络化管理,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提供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提高档案资源效益。其次,丽江地区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举办特色展览。结合法定节假日在景点举办极具民族韵味东巴档案展览活动,实现互动发展。各地档案部门要因时因地举办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档案活动,真正使东巴档案成为打造丽江地区文化旅游“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可持续地开发和保护东巴档案。丽江旅游开发的放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利有弊,纳西族必须在外来民族文化冲击下维护自身固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同时吸取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子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泸沽湖畔原始保存状态的摩梭族文化,其母系社会制度使泸沽湖成为人们趋之探秘的胜地。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的例子提醒我们切不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对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要求,避免旅游文化的扭曲和文化旅游的毁坏,政府与档案部门、文化机构都应该严格把关,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法律条文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对东巴档案进行文化旅游的品牌化运作。民族档案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绕不开市场化的运作,通过创立品牌,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资本积聚、品质提升的效应。很多时候,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在于其树立的品牌形象,管理部门将景点最典型最特色的信息表达给大众,使大众从中摄取到远大于此的精神内涵。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文化品牌都诠释着丽江文化旅游的精髓,很多时候,作为丽江旅游动机内驱力的,往往就是这些品牌形象,东巴文应成为丽江文化旅游中的标示物,在对外旅游宣传、景区设计中更多的使用大量色彩绚丽、线条优美的东巴文,促使其成为纳西族民族风情的“路标”。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内涵,以自然为本,以民族特性为根,以民族档案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民族档案与文化旅游产业和谐互融。

综上所述,要实现东巴档案和文化旅游的和谐互融,不仅要以东巴档案的原生态为根本,维护文化旅游中的纳西民族特色,还要坚持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文化教化和愉悦大众的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东巴档案价值的实现。东巴档案与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之路,也是一条人类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04).

[2]谭莉莉.珍贵的纳西族东巴经历史档案[J].档案学通讯,2005(05).

[3]段丽波,余璐.旅游人类学视阈下丽江纳西族档案价值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4(09).

[4]郑锦霞.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共赢探索[J].兰台世界,2013年(29).

藏族舞蹈范文第5篇

【摘要】蒙藏传统法律文化是蒙藏两族人民在生产和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融合的产物。在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充分关注这一法律文化及其固有特点。通过研究蒙藏历史文化中传统法律文化的确立、发展、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理清其渊源,究察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意义,这对充分利用法制资源,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藏族传统法律文化蒙族传统法律文化价值重塑

蒙藏传统法律文化的溯源

蒙藏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蒙古族民族法的起源,要追溯到有关图腾传说的时代。在中外史料中,蒙古族的起源多为非人格化的动物,如“狼”、“鹿”。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一样,是原始人类最初的一种信仰。而“长生天”是蒙古人“自然崇拜”观的核心内容。基于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哲学,他们对大自然“逆来顺受”、顶礼膜拜。当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民族的文化变化很快。①

藏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源于有关动植物图腾和自然现象的神话传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崇拜、禁忌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生产生活常识。在青藏高原,藏族远古祖先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类法”现象,包括生活禁忌和对违规行为的惩戒措施。尽管在今天,生活禁忌很难纳入国家法的范畴,但在法人类学家的视野里,禁忌恰恰是民间法最重要的形式。因此,禁忌是藏族古代法的重要渊源之一。除此之外,仪式制裁也成为高原远古人民的一种惩戒措施。②

蒙藏两族的习惯法及民间法。蒙古人有许多世代相传的“约孙”。作为蒙古社会古老的习惯,“约孙”是蒙古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它们曾是蒙古大汗立法的参照依据,是蒙古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其中,一部分“约孙”随着国家的出现和汗权的加强被纳入到蒙古成文法序列;一些“约孙”则随时代延续下来,虽然没有演变为具体的法律条文,但它们仍有一定的社会调节功能,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和蒙古法律(扎撒条文)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蒙古社会真正的“习惯法”。而在藏族传统法律中,习惯法贯穿其中。赤松德赞时期制定的“公民守则”,内容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于习惯法。即使在今天,在国家法无规定或规定不到位的领域,民间通行的习惯法仍旧是最主要的社会规范。在法律制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更是如此。吐蕃王朝的习惯法,主要集中于民事生活领域,尤其在物权、财物的转移规则、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基本上都以沿袭传统做法为主。从形态和传承方式上看,原始法较具习俗性特征而不能明确其规范内容。

蒙藏传统法律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关系

藏传佛教对两者法律文化的渗透。凉州曾是佛教文化东传的重要驿站,也是蒙藏关系发展的重要会谈地点。公元1206年,蒙古首领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后,藏传佛教和蒙古文化有了接触。凉州会晤时萨班在给卫藏统治者的公开信中说到:“大施主对我言:今我用世法来治理世界,汝用佛法来护持世界。”《蒙古源流》、《十善福白史》等书也把“经教之律”和“皇权之法”相提并论,把前者说成“牢不可解”,把后者说成“坚不可摧”,足见佛教之影响。③而藏族传统习惯法的所有规范大都是围绕藏传佛教而设定,其体系的根本哲学价值观皆建立在缘起因果业论为根、菩提心行为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其中缘起性空见宣说了世间万物的真实规律,为藏传佛教哲学观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藏传佛教伦理的具体戒律“五戒十善”是藏族刑事习惯法法规最早立法的主要依据。到了近代,如《果洛旧制中的部落法规》,④不仅在开篇就提到吐蕃赞普以“十善法”为法制之本的功德,并且在“治理内部法”中有称为“四法”的断讼之准。此外,蒙藏民族在对原始宗教萨满教和苯教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不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整合,两者的英雄史诗、文学艺术、建筑、医学等都留下了藏传佛教文化的烙印,这对蒙藏两个民族共同建设文化和伦理道德,充分发挥教规与习惯法的功能,将天人合一的朴素世界观发展到相对理性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保护环境和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与协调。从总体上说,藏族法典以吐蕃时期的立法宗旨和法律体系为基础,结合藏区实际,参照蒙古律例构成基本框架,是藏族习惯法律与蒙古法律规范相互影响的产物。这主要体现在蒙古和藏族聚居区,如青海海西、河南、甘南等地。在《卫拉特法典》等法典中刑罚以科罚牲畜为主,极少使用实刑。在妇女权益方面,藏族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夫权社会的特征比较明显,而蒙古均对妇女、孕妇,提供专门的法律保护。在审判方面,藏族佛教徒等神职人员共同参与有关案件的审理,并采用吃咒、盟誓等神判形式,而蒙古废除萨满信仰等崇拜,在案件审理中很少有神职人员参与。藏族法典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渐趋成熟。如《十三法典》以《十六法典》为蓝本,删除了其中的第一、二、十六条,即“英雄猛虎律”、“懦夫狐狸律”和“异族边区律”,没有吐蕃政权时期显示武力扩张的特征,但又增加了处理地界纠纷的内容。蒙藏法典都是各地方政权对佚失在民间的法律条文进行还原与概括的成果。⑤

蒙藏传统法律文化现代社会功能的重构

在对本土资源传承与超越的同时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的法治实现与否,关键不在于表层的硬件,而是依赖于国民的自然习性和法观念。对于法律文化的构建来说,我们可开发利用的本土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蒙藏地区的习惯法有着很强的地域色彩,其内容往往超过正式法律的规定范围,对于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构造及运转仍发挥着作用。了解上述民间习惯对于国家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法治的实现不仅靠法学家们制定完善的法律,更重要的是法律要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加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要站在平民化的立场上去立法、司法,制定出更适宜于中国人特性的法律。认识不到这一点,无论做多少普法教育,法律也仅仅是脱离人们生活的、脱离乡土人情的、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法律知识而已。⑥

强化民族法学研究和法制教育以提高蒙藏公民的法律素质。在民族地区,既要坚持国家统一施行的法学常识教育,又要兼顾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公民既要继承发扬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地坚持法制统一,具备自律和他律两种属性的法律知识结构。要进一步加强对藏族习惯法的理论研究,重视民族法学人才的培养,为藏区的稳定发展和法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描述和研究以村落为载体的蒙藏族农牧民权利。除了享有农牧民自治权和民族区域自治权,其社会秩序的和谐运转还需要提供国家法之外的非制度性供给,形成禁忌、习惯法、村规民约和基本道德操守等形式的法俗文化,建立起国家法和民间法相互补充的蒙藏区村落社会的法治秩序;要从法盲的误区走出来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使蒙藏族农牧民在接触传统文化的权利之外,还能自由选择接受其他现代文化,并拥有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权利。⑦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政策和适用法律上,要注意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发生的案件,要作具体分析。

在文化多元性中重塑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在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尊重和保护具有特殊性的民族法律文化。重塑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价值,要在遵守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前提下,允许在民族地区适用其特有的法典或习惯,以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重塑传统法律文化的外在形式,民族地区的法律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把散乱的民族民间习惯和法律性质的条例、规则加以整理汇编,使其更具规范性和可考性,让蒙藏民族的法律法规更好地发挥效用。

从蒙古法典与藏族习惯法的传统文化特征来看,在藏族古代传统法律文化受到蒙古法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同时,蒙古法律也同样受到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习惯法律文化的影响。事实是上,在蒙藏法律文化发展过程中,协调好国家制度和地方法俗文化的关系,对外适应,对内整合,自主管理民族事务,有利于各民族的稳定团结与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1度第二批“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部分成果)

注释

①H. Matsumoto, T. Miyazaki, N. Ishida, K.Katayama:Mongoloid popul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Gmpatterns,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Volume27, No.3,271-282.

②多杰:“藏族本土法的衍生与成长——藏族法制史的法人类学探索”,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③嘎尔迪:《蒙古专题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④张济民:《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资料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31页

⑤恰贝·次旦平措:《西藏历代法规选编》(藏文版),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周润年译注,索郎班觉校:《西藏古代法典选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郭星:“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看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⑦郎维伟:“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人类学和民族法学探析”,《民族学刊》,2010年第1期。

藏族舞蹈范文第6篇

摘 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并结合笔者声乐专业实际,从藏族民歌的演唱技巧方面入手,分析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传承和发展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藏族民歌;演唱技巧;地位;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保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我们要做的是重视其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保护其音乐形态。西藏民歌和其他的歌舞音乐、宗教音乐、藏戏、宫廷乐舞等许多歌种、乐种, 都是重要的民族音乐文化,对它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已经刻不容缓。①

一、藏族民歌歌唱技巧的学习、保护和传承

藏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民歌包括山歌、情歌、风俗歌、劳动歌、诵经调、扎木年弹唱六大类。藏族民歌在结构和分类上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似,据研究,在歌唱时,藏族歌手声音中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存在,歌声中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风格,它是一种和其他民族的民歌风格完全不同的特殊气质,清脆、直畅、悠扬,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藏族民歌在艺人们不断的精雕细琢下,形成了独特的演唱经验,只有认真总结,找出其中规律,才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它,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高原生活影响下,对于歌唱的声音是有着固定的审美观念的,一般来说,高亢、圆润、灵活、嘹亮的声音更受他们喜爱。在发声方法上,男声和女声的演唱均以真声为基础,真假声相结合。这种唱法能够充分发挥声带的作用,声音既清脆圆润又灵活柔和,加之生动的藏族歌词和浓郁的演唱特点,慢慢就形成了藏族式的独特的歌唱方法,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藏族传统民间艺人在教唱民歌时,特别强调气息的运用。因藏族民歌中有较多舒展悠长的慢板,其中多数是乐句很长的散板,而且经常需要在较高的音域处做一些技巧性的发挥,难度较大,因此学唱者要学会并掌握控制和支配气息的方法,发挥气息最大的能量。从发声训练来说,老艺人要求在开口发音时用较轻的音量唱,以气带声,在自身感觉舒服自如时,逐渐扩大到正常的音量,并以这个状态继续唱出后面的乐句。他们认为歌唱是上部共鸣,发声的位置是在脖子以上,喉咙也不需要开得太大,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艺人的确已经掌握较为完善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除了发声方法,他们更注意歌唱的吐字以及声音协调性的训练。藏文属于拼音文字,具备有规律可循的发音方法,因此一般不难掌握。但部分声母和复合声母的发音比较特殊,有一定难度,在歌唱中如何既能保持准确的吐字,又能具备流畅的发声呢?对此,艺人们要求:(1)吐字必须保证准确清晰;(2)咬字的部位要高,状态在鼻后;(3)喉咙不能紧缩,下巴自然放松。在这样的歌唱状态下所唱出来的歌声,兼具感人至深的魅力和舒展洒脱之感,词与声已经融为一体了。

藏族民歌的演唱技巧是无数藏族人民千百年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艺术精华,是民歌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但对它的演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是藏族歌者,依然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上掌握这些演唱技巧的规律和方法。要保护、继承藏族民歌,唯有深入到藏族人民中间,从熟悉他们的语言开始,逐步熟悉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再到熟悉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才能真正了解藏族民歌的精髓,从而有效地保护发展藏族音乐。

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地位、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

在我国五千年文化中,少数民族音乐有着重要位置,它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上文化史中独树一帜。在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其技法,还要以此为基础发展创新,使少数民族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丰富。

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经得到极大丰富的现阶段,少数民族音乐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另一角度看,外来文化对中国音乐的冲击以及现代化建设和人民观念变革的挑战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回避不了的。由于对自己的民歌一无所知,一些少数民族青年开始以唱民歌为耻,有些原本是自娱性的歌唱方式成了赚钱的手段。然而矛盾的是,人们既有对新事物出现的兴奋和憧憬的感情,又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本民族音乐传统的丢失感到彷徨和焦虑。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命力顽强,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强烈的民族精神必将使它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发挥独特的价值。意大利文艺理论家贝奈德托·克罗齐(1866-1952)有言:“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把这句话加以引伸,也可以说传统音乐是由无数优秀的当代音乐组成的。当代音乐的汇入,为传统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为了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我们可以借助“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保留民族的“片刻记忆”。而对于更深层次的“记忆”,我们却显得爱莫能助。受市场力量的左右,往往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着力点放在商业价值上,这会使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处于不利境地。因此,必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更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浩大,科学的可持续传承的方式众多,而教育传承是其中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合理的音乐价值观教育能够培育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这是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构成。如果在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活动中,少数民族音乐以及相关课程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学生便会从多元文化的魅力的熏陶中形成更加合理的审美观。少数民族音乐进入教学课堂,民族音乐价值自然能被学生认可,学生会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音乐不可或缺。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和各具特色的人类音乐文化都与少数民族音乐密不可分,这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育传承中更为直接的高校音乐教育,笔者认为其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优化。

(一)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性课程课时量,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现民族音乐门类、风格、形式的课程体系。理论课是课程设置的基础,要加大对于中国民歌鉴赏、中国民乐演唱演奏、中国音乐史的课程安排。除此之外,民族采风、田野作业等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每年深入到广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回到学校课堂进行系统研究、学习,这就会让学生受益良多。另外,原生态歌手、乐手走进大学课堂的活动,也是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民族音乐魅力的好方法。

(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形成以听赏为基础,以实践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首先,从欣赏各地区的民歌入手,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其次,以民歌和器乐曲的简单听辨为方法训练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能力。最后,加入极具民族特色的歌剧和戏曲剧种,充实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知识储备。课下的练习以大家传诵的、朗朗上口的民歌为主,鼓励背唱,鼓励二度创作,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练唱时,要注意唱准各民族的特色音调。在这种自由热烈的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提高,声音训练技巧和浓郁民族风格的掌握会更加容易。可以采用鉴赏式、实践式、讲座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尽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音乐诉求。

像藏族民歌一样,经过岁月沉淀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传统音乐,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民族土壤,以及自身独有的魅力,它是在代代少数民族文化积淀中留存下来的。通过音乐界专业收集整理以及教育传承,才能使这些文化瑰宝得到保护传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一种传承方式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作用,而上述两种传承方式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注 释:

①中国文化部于2006和2008年公布了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名录.

参考文献:

〔1〕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桑德诺瓦.摸着石头过河——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系列课程”的依托背景、教学模式、实施原则[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3).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上一篇:世界水日手抄报范文下一篇:车队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