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伤寒范文

2024-07-23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1篇

用标准伤寒、副伤寒菌液与稀释的待测血清反应。根据凝集效价,判定待测血清中有无抗伤寒杆菌或抗副伤寒杆菌的抗体。在大孔反应板内进行试验,较传统的肥达反应和微量凝集法结果更清晰。

二.试剂

取伤寒O、H和副伤寒甲、乙丙诊断菌液(70亿菌/ml),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亿菌/ml。为便于观察,每10ml此种稀释菌液中,假如20.0g/L美蓝液5ul.

三.操作

1.取试管1支,加生理盐水1.8ml,待测血清0.2ml,是血清做1:10稀释。

2.在5排X10孔、孔径1.5cm的U型孔反应板上分别标以O、H、甲、乙、丙。

3.取1:10稀释的血清,分别加入各排的第1孔径中,每孔0.2ml。再取生理盐水1ml加入试管中,使血清作1:20稀释,混匀后加入第2孔径中,每孔0.2ml。再取生理盐水1ml加入试管中…..,按此法连续稀释至第7列的5孔径(血清1:640稀释)。第8列孔家生理盐水0.2ml,作菌液对照。另设阳性血清对照。

4.各排分别加相应的染色菌液0.1ml,再补加生理盐水0.1ml。此时各孔液体总量为0.4ml。1~7孔血清最终稀释度为1:20~1:1280。

5.于混匀器上混匀1min,反应板加盖玻板,37摄氏度水浴过夜,次日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表现为液体澄清,蓝色细颗粒均匀平摊于整个孔底。阴性表现为蓝色菌体集中于一点,沉积于孔底,于菌液对照相同。以出现50%(2+)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的倒数为待测血清滴度。

五.参考值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2篇

心靈點滴讀後感想

作者:陳嗣薇指導老師:范淑娟

真正的大牌,不必裝大牌。

真正有自信的人,不需要我們言詞上的吹捧。

真正有錢的人,不會過度招搖。

真正有才華的人,不會ㄧ直強調自己有多麼厲害。

「越沒有權力的人,越喜歡張揚他的重要性。他們喜歡刁難你,是因為當他對別人說”不”的時候,自我意識會自然膨脹。」這是ㄧ位哲學家說過的話。在班上,總是動不動就可以聽到同學之間互嗆,內容八九不離十都是:貶低對方,褒揚自己。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是這樣子?越是證明自己多強,只是越顯出自己的幼稚。半瓶醋才會響叮噹,在嘴上逞一時之快,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或許,是當事人內心很空虛吧?

真正有實力的人,才不會到處跟人大肆宣揚。范導是實力派的,看她什麼時候說過這種話了?而是以行動實力展現,不是光在嘴巴上張揚。況且,有口才的人,也不會用來討論這些瑣事,而是以他的才能多做有意義之事。

在互相抨擊時,往往嗆不過的就會是被認為是弱者。但我覺得其實並不然,他或許就使體悟到這樣很無知,才會停止;或許不想被對方惡言惡語傷害,採取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我們的想法不能變通,就好比我們穿了一雙沒有彈性的鞋子,在平坦的路上還好走,但在崎嶇不平的商路,必定會遍”腳”鱗傷。唯有我們的想法變通,才不會讓別人打擊你,想法ㄧ轉,看待事情的角度跟著變。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3篇

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外来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并把病症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即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特点、病变部位、经六经理论推出损及何脏何腑,以及传变。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对祖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系统的学习《伤寒论》,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认真品读理解原文,熟背心中,融会贯通。

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几乎每条条文的字数都达到了“吝啬”的地步,短短十几字,里面包含的意思就可以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必须先把之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这些内容掌握。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六经病的提纲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4篇

[摘 要]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切实实现掌握基本理论,建立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和初步临床诊疗能力的课程学习目标,课程组开展了立体化递进式“伤寒论”教学模式改革,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对学生进行的综合、全面的学情分析,有的放矢地将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方法、多要素考核评价体系、优质化教学设计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伤寒论;教学模式;立体化;递进式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递进式伤寒论课程改革探索”(2018B-N20008);2018年度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医类院校‘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效果研究”(2018A-N08030);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四见式伤寒论思政教育新模式”(GJXH2019-002)

[作者简介] 王 莹(1982—),女,河北玉田人,中医学硕士,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学与中医教育研究。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不仅是历代中医学家成才的必读之书,更是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在整个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医药教育目标的变革,学生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不仅要继承医圣张仲景的学术理论,将中医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培养自身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和初步临床诊疗能力,更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1],建立起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临床诊疗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伤寒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伤寒论”教学中,大家的落脚点都集中在培养中医药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此各高校“伤寒论”教师一直在不懈努力,将各种教学手段引入其中。比如多媒体模拟临床场景、毕博教学平台、基于多媒体的形象教学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赛教融合、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伤寒论”理论教学水平,但这些教学手段大多是“单兵作战”,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合理运用。为此,有些学者将多元化教学法引入“伤寒论”教学,第二军医大学杨学等探索并实施了课堂教学—网络自学—课后导学—实践促学—考核科学的教学模式;湖南中医药大学郁保生等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辨证思维能力。但这些教学法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量化,对学生学情分析亦有所欠缺。

基于以上现状,建立立体化递进式“伤寒论”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情、伤寒教学内容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从而合理有效地检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进而达到当代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

二、立体化递进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诊疗体系。本课题深入探索“伤寒论”知识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结合,以寻找有益于学生的智慧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深度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伤寒论”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一)更新教学理念,修订课程教学目标

“伤寒论”是以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本学科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经方”的因机证治,更要帮助学生树立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自己掌握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灵活判断和分析疾病的本质、发病规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或预防疾病发展,并准确处方用药。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巩固基础,活用临床,以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二)围绕课程目标,建立立体化递进式教学模式

1.前期调研摸實情。

(1)学生普遍人文素质基础相对薄弱,需大力宣扬中医药文化。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本科学生,学生多以第一志愿录取,专业认同度较高;学生都是一本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强,这些有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但经调研发现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底蕴相对薄弱,不利于“伤寒论”的教学。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的建设、宣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大赛、课程组组建“经方研究协会”学生社团和开展“医圣杯”伤寒等级大赛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2)学生前期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良好,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本专业学生学习“伤寒论”是在大二第二学期,前期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虽有社区见习、跟师抄方等实践环节,但总体对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因此,在教学中侧重于将这些基础课程知识用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进行综合连贯,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为后期将要学习的中医临床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授课中多选用临床病案分析法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2]。如从小青龙汤“干呕、发热、咳喘”的临床症候中运用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内经的知识分析出是寒饮咳喘的病机,进而引导出寒饮咳喘的治疗法则,再运用中药四气五味知识确定小青龙汤的组方意义。通过案例分析、门诊见习等指导学生参与整个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全过程,建立整个辨证论治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临床疾患的能力。为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授课教师需要从临床诊疗的角度来阐释病机、治法、方药[3]。比如可以从辨证的角度来论方义;用《内经》理论帮助理解《伤寒论》,比如讲第一章第六节水气病时,可以运用《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段话来加以理解和运用。

(3)学生学习阶段不同,需采取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在刚刚接触“伤寒论”课程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了解不足,互动会有所欠缺,教师应该注意增加提问次数,把握班级的整体情况,并调整授课速度让学生逐步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节奏。教师在这个阶段对课前和课后的交流要多投入精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不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及时调整。教学中期则可以病案分析、鉴别诊断等方式为主,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教学后期,则需要通过教赛融合、翻转课堂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堂注意提升语言的优质表达,烘托轻松、活泼的良好教学气氛。《伤寒论》文字相对枯燥,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教学全过程,而当今学生乐于在生动活泼、平等开放、充满时代气息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所以,课堂上要注意理论阐释的优质表达,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提升语言的生动活泼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变化,可通过问题导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配合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2.立体化递进式教学的具体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学情,开展四段式立体化递进式教学(见图1)。

(1)1~4教学周:学生刚接触“伤寒论”课程及授课教师,为建立良好的知识传授关系,以基础讲授为主,辅助PPT、视频等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比较法、CTM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课前提问、课中“头脑风暴”,课后练习题(以填空题、选择题和简单简答题为主)等形成性评价方式。

(2)5~9教学周:学生和老师已彼此熟悉,逐渐开始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PBL教学法为主,辅助CBL、比较法、病案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上,采取课前提问,课中“头脑风暴”,课后练习题(以简答、讨论、案例分析等题型为主)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并在9周末开展期中考试,以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

(3)10~16教学周:依照“伤寒论”课程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取PBL+CTM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并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辨证能力,辅助以讲授法、比较法、学生小讲课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评价上,学生课下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教师布置课下作业以讨论、小论文等方式以扩充题目的广度和深度。

(4)17~18教学周:经过16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伤寒论》有了全面的理解,掌握了绝大部分重点条文及因机证治,建立了初步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为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两周开展“医圣杯”伤寒论等级大赛,参考“伤寒论”理论知识,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大赛内容,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进行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評价方式多元、全面。吸收国内有关本门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教学经验,探索“伤寒论”在考试方法方面的改革,积极推进多要素形成性评价,开创分阶段考核方法,围绕方证,开展对方证条文的背诵、方证的理解以及方证临床应用三方面的考核: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互动反馈、课堂回顾与总结、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评与评价。期中考试重点考查学生条文背诵情况;期末进行“三考核”,包括纸质试卷考核学生对方证的理解和掌握;上机考试考核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医圣杯”伤寒论等级大赛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三)推进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推行教材建设。一是积极更换新教材,提高教学效果。二是编写校本辅助教材。比如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编写了《经方研究实验方法》辅助教材;为提高学生条文背诵能力,编写了《伤寒三级背诵条文指导》;为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汇编了《伤寒感悟》;为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编写了《漫话经方医案》辅助教材。

2.凝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并依托前期“伤寒论”教学的基础,采取集体讨论、传帮带等方式加强师资力量[5]。45岁以下教师需要制定个人近期、远期目标以及措施、考核指标。通过改善教研室成员年龄及学历结构比例,基本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学术梯队。狠抓教学质量,定期举办教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组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利用他们英语、计算机水平较好的优势,引入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及相关研究,并积极申请相关课题。提高中青年教师临床素质。安排青年教师到门诊随老教授跟师学习抄方,加强临床经验,同时安排青年教师在医院进修学习。

“伤寒论”课程作为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临床辨证思维的建立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立体化递进式的“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更是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方法、多要素考核评价体系、优质化的教学设计融入整个课堂教学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课题组成员:李永民、韩亚飞、李刚、靳国印、马园、吴越、张永鹏)

参考文献

[1]王君明,张月月,张海龙,等.中医药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应用现状及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3):230-233.

[2]祝盼盼,姚巧娜,张莹莹.中医经典案例教学法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44-245.

[3]邹旭峰,雎世聪,黄振,等.浅谈如何避免伤寒论教学与前期课程简单重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3):

22-24.

[4]刘艳俊,王莹,李永民,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伤寒论》教学中的运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4):42-44.

[5]谷浩榮,董正华,杨景锋,等.提高青年教师《伤寒论》教学能力的思考[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4):126-127+

132.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ree-dimensional Progressive Teaching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ANG Ying, ZHAO Kun, HAN Ya-fe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Key word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teaching model; three-dimensional; progressive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5篇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法度严谨,尤重药物的炮制、配伍、煎法、服法等。现就其用“姜”规律,小议如下: 生姜的运用

生姜味辛微温,在运用上随着配伍不同而作用各异。仲景著述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解表散邪

多取生姜辛散之力,而佐辛温之品,以解散寒邪;或配大枣之甘,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中,生姜佐桂枝以解肌;越婢汤中,生姜佐麻黄以发越水气;射干麻黄汤中,生姜配细辛散寒行水以治咳而上气;小紫胡汤中,生姜配大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以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中,生姜配半夏扶胃阳止呕以表里双解。

2降逆止呕

取生姜辛散,配降逆和胃药物,以治呕秽、胸痹、噫气等证。如橘皮竹茹汤中,生姜配橘皮以和胃降逆;吴茱萸汤中,生姜散逆止呕,升清降浊,使胃浊随茱萸而下泄;旋覆代赭汤中,姜枣和脾养胃,安定中州;其它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橘枳姜汤等方,皆能降逆蠲饮,和胃止呕。再如真武汤,本为温阳散水之剂,但方后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又通脉四逆汤方后说:“呕者加生姜二两。”栀豉汤中亦有呕加生姜的记载。

3补虚益血

取生姜辛通卫气,配甘药治虚劳虚寒里急的腹痛。如温建中脏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配伍温补之品,以治血虚寒结的腹痛。如温血散寒之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伍炙甘草、大枣以温养胃气,资营血之源。而治气血不足,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以生血复脉。

干姜的运用

干姜性味辛温,在诊疗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仲景所述,大致归纳三个方面。

1阳虚阴盛

这两者本是互为因果的。由于阳气虚,所以导致阴寒盛,阴寒盛,亦可致阳气虚,但毕竟以阳虚为主,因此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如因中寒阳微,脾肾阳虚,致现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等脉证,甚至出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象,治当回阳救逆,通达内外之阳气。四逆汤中用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佐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之力尤著。而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以大剂辛热,急驱在内之阴寒,使格拒于外之阳气得以内返。因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出现的脉证,治用白通汤以宁上下阳气。方中干姜配附子以回阳散寒。再如阳虚阴盛之脉证,用干姜配附子组成干姜附子汤,以胜阴复阳。

1寒热错杂

当证情寒热混同出现时,治当寒热并施。如上热下寒证类:热邪扰于胸膈,阴寒胜于肠中,致蚘动扰膈之乌梅丸证;呕吐腹痛之黄连汤证;呕而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混浊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上焦留热,寒气留中之栀子干姜汤证,这些方剂皆以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以祛寒邪。又如泻心汤证: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都是因于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而成痞的。生姜泻心汤中,干姜与生姜并用,取干姜以温中,生姜配半夏以降逆散水;甘草泻心汤中,取干姜温中而散痞;半夏泻心汤中,取干姜配人参、甘草以温中补虚,配半夏降逆止呕。

2温中祛寒 止血行瘀

如理中汤治中阳虚寒诸证;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皆取干姜配人参以温补中焦。桃花汤治虚寒滑脱的便脓血,亦取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

传染病学伤寒范文第6篇

根据人体病变的征象、深浅、性质等把病位划分为表、里、半表半里3个部位;根据阴阳属性的原则, 把疾病归纳为阴阳两类病性、六类病候群, 概括于《伤寒论》之中, 不能狭隘的认为《伤寒论》论述的就是外感伤寒, 它反映了疾病的不同过程, 概括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疾病的共性。按照《伤寒论》的原义, 分别命名, 在表部分别称为太阳病、厥阴病;里部分别称为阳明病、太阴病;半表半里部分别称为少阳病、少阴病。

阴阳二性的划分, 必须在同一层次部位才能具体的辨出。头为诸阳之会, 足为至阴之所, 表部的辨证先从这2个部位辨, 上为阳, 下为阴, 太阳发热, 厥阴恶寒。厥阴病应是表部的阴性病, 其伴随手足逆冷而来的恶寒、脉细、肢节痹痛等证候表现, 表部虚寒, 其平素表现多恶寒而无热;表部气血周流不畅而脉细欲绝, 气血循行不畅则现瘀闭、怕冷, 瘀塞不通则痛, 闭而不通则痹, 故肢节多见痹痛, 这是厥阴病的常见证候, 也是区别于其他厥证的标志。这样把厥阴病列为表部的阴性病, 使表中里三部各有阴阳相对, 符合对立统一法则, 从实践和原文记载的角度看, 厥阴病证现于表, 有其病理反应, 有其证候相随, 是一个病位、病性、病势俱在的证候群, 是表部阴性病的现实存在。血多则热, 血少则寒, 寒证过腕踝为厥, 超肘膝为逆, 厥证末寒, 故将手足逆冷列为厥阴病的核心证, 且有“厥阴诊四末”之说。

结合专业, 经过认真思考, 严重者趾 (指) 发生溃疡、坏疽, 部分患者亦合并不明原因皮疹瘙痒, 此时病位在里, 属阳明太阳合病;另有部分患者突发心肌梗塞, 此时病位在里, 属少阴寒化证;坏疽日久, 久不收口, 此时病位在里, 属太阴病。

Ⅰ期Ⅱ期符合厥阴病主证-手足逆冷、脉细、恶寒、肢节痹痛, 治以当归四逆汤温通血脉。厥阴的病理和对厥的证治, 即一切厥证的病变均因阴阳气不相顺接, 四肢末梢和肌肤的气血循行障碍, 体表得不到气血的濡养, 足为至阴, 距离心最远, 循环阻力大, 表部虚寒时, 手足逆冷首先出现, 这是其病理过程, 系阴证, 不同于太阴、少阴之阳微之厥, 也不同于少阳的阳盛格阴之厥, 它是因表部虚寒, 血行不畅, 气血不能荣于四末所致, 病变主要位于表部, 是真正的厥阴之厥, 必须与厥证中热厥、寒厥、痰厥、蛔厥区别开来。治疗之法必须温通血脉, 表部血脉得以温通, 气血周流通畅, 肌肤得以气血温养, 关节通利, 则脉自现, 寒自消, 肢节痹痛自解。这也是为何现今某些中医医家应用温热之品治疗早期脱疽效果亦佳之故。

Ⅰ期Ⅱ期另有部分患者兼有皮疹瘙痒, 考虑兼有太阳证。因表部虚寒、风邪袭表、郁于肌肤、营卫不和故见瘙痒, 治以桂枝麻黄各半汤透邪达表、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畅达阳气。发中有补, 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 阴阳并调。

Ⅲ期即为坏死破溃期, 症见肢端坏死、疼痛剧烈、便干溲赤。当属阳明里证。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 凉血活血。若热久耗气伤阴, 可辅以养阴益气之品。方用调胃承气汤合抵挡汤, 借胃肠之道, 引热从里而除。已故名老中医石晶华先生从中化裁, 独创“通络脉合剂”清热解毒、滋阴通络治疗Ⅲ期病患疗效突出。

Ⅲ期另有部分患者兼有皮疹瘙痒, 考虑兼有太阳证, 此为阳明太阳合病。然此期患者皮疹瘙痒不同于Ⅰ期Ⅱ期, 类似“瘾疹”, 与西医的“荨麻疹”颇为相似, 其疹形高起皮肤, 时隐时发, 疹形大小不等, 发病部位不定, 多发于全身, 丘疹初期颜色鲜红, 剧痒, 灼热, 日轻夜重, 搔痒难忍, 属风热蕴于血分、营卫失和所致。治以桂枝汤合“通络脉合剂”加赤芍丹皮鲜茅根, 调和营卫、清热解毒, 凉血活血, 共解阳明太阳之病。

Ⅲ期另有部分患者突发心肌梗塞, 考虑为少阴寒化证。病至少阴, 乾坤、水火、阴阳、气血均易失调, 甚至阴阳离乱, 病多死证, 故六病重在少阴。少阴病位在胸中, 表现在心位, 心动悸是其核心证, 亦有“少阴诊心”之说。少阴病由心阳君火衰微而引起半表半里部的虚寒证, 波及整体, 心动悸、短气以观其虚, 背恶寒、口中和以察其寒, 虚寒治以温补, 少阴之虚寒, 皆由心功能低下所致, 故治疗大法为强心壮阳。治以温补, 既要补火又要益水, 方选人参附子汤以胜其任, 温补齐备, 以补济虚, 以热治寒。待心功能恢复正常后, 此时气短自汗, 头晕心悸, 肢体倦怠,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伤口肉芽呈灰白色、脓液少而清稀、生长缓慢、久不收口,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属太阴里证, 气血两虚, 血脉瘀阻。治以八珍汤加鸡血藤、牛膝、生黄芪, 益气养血, 活血通络。

三阴三阳六病分类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的疾病分类, 是根据疾病的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所进行的分类。正如柯琴《伤寒论翼》所言“夫仲景六经, 为百病立法”, 程效倩《伤寒论后条辨》说:“张仲景之六经, 是设六经以赅尽众病。”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涉及了伤寒六经辨证中厥阴、太阳、阳明、少阴、太阴等多个病证, 病情复杂多变, 需要临床仔细斟酌判断、辨证论治。

摘要:用伤寒六经辨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病位病性, 对三阴三阳六病辨证论治体系的了解, 明白六病不是独立的病种, 而是多种疾病六类病理过程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

上一篇:场坪排水方案范文下一篇:传统营销婚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