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的论文范文

2023-09-17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1篇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表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虽然是由聚集经济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在于某一地区因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而导致该地区聚集经济的形成,并通过其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使该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聚集经济

程启智(1953—),男,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管制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汪剑平(1973—),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江西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管制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武汉43007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地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和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非平衡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及其根源,对于缩小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非平衡发展: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并非一国一区域的经济现象,而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

上古时期,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发源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和黄河,即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早期例证。中世纪,世界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教会统治的黑暗时代,愚昧而又落后;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空前繁荣,在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的农业经济中心。但是,明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窒息了内部的经济活力,同时,随着欧洲商业文明的产生,地中海沿岸因其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而垄断了东西方贸易,于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相继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产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变革使英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随之世界经济中心也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英国。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英国病”,其经济出现停滞并开始走向衰落。此时,由于发电机的发明,德国率先开启了电气化时代,其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于是德国想取代英国的中心地位,据此前后挑起了重新瓜分世界势力范围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因遭受战争的破坏最小,并趁机大发战争横财,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上升。

二战后的初期,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经济实力均受到了严重削弱,美国则独霸世界经济之首,其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l/3、黄金储备约占1/4。但在世界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支配下,在随后的50多年里,随着德、英、法、意等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就相应发生了改变。基本态势是:美国经济增长逐步下降,英国经济继续衰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有所增长,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快速而呈跳跃式上升。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日本,其次是联邦德国。战后,不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呈现出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规律性,而且,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表现出发展的非平衡性规律。继日本之后,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迅速崛起。

在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当今世界更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舞台。伴随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四小龙”增长奇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进入21世纪以来,被誉为“金砖四国”(BRICs)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因其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受世人瞩目。高盛公司甚至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

经济非平衡发展规律不仅体现在世界范围内,而且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如中国经济发展中也表现出其绝对的规律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实际上早在古代和近代就存在。宋代以前,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近代由于国外资本主义经济首先从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的港口侵入中国,使这些地区的现代商品经济比内陆地区发展得更早更快,至此,中国开始出现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考虑,国家向北方的内陆省份投资倾斜,于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南北问题”,即北方较南方发展更快。但实践表明,撇开政治因素,这一倾斜政策并不成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由于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获得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加上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商品经济传承优势,而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相对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上,而且还表现在省域经济内部的发展差距上,后者不平衡性甚至比前者更大。据肖金成对2001年中国22个省域内(除4个直辖市、港澳台和5个自治区外)的经济发展差距研究,发现省会城市所在地区与该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的平均差距为4.45倍①。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既不是东中西部的差距(2001 年东西部的平均差距为1.44 倍),也不是城乡之间的差距(2002 年城乡之间的平均差距为3.1倍),而是省域经济范围内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差距。

通过以上古今中外粗略的经济史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公平发展的价值观,但是公平发展的价值观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于缩小差距,走“共同富裕”之路,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非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经济聚集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就是聚集的结果,因此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为有利于探讨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我们有必要界定清楚。

聚集不仅是系统要素的一种特征性组织结构,也是系统进化的特征性演变过程。一般系统进化理论将这种过程称为会聚(Convergence)②。它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趋向于连锁,超越原有组织层次的功能复杂性优化极点,从而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系统,并且有选择地“忽视”下层系统的动态细节。

经济聚集,静态而言,是指资源、技术、人口、资金、信息、经济活动等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在某一地理空间位置即区域的集中;动态而言,是指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向某一地理空间位置即区域的移动过程。聚集经济则是指资源、技术、人口、资金、信息、经济活动或者企业、产业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而产生的好处和成本节约的经济现象,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所以,两者在通用的情况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由于要素的有限性,经济增长的要素集中在某一地区,相对而言,其他地区的要素就会减少,集中程度就会弱化,从而导致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之间不平衡发展和差距扩大。也就是说,经济聚集的必然结果是所谓的极化效应。为什么经济聚集会导致经济非平衡发展?这是由于聚集经济效应作用的结果。

(二)聚集经济效应

聚集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某些指向性相同的或者前向、后向关联性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比如,炼钢企业与炼焦、炼铁、轧钢、重型机械等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节约劳动力、运输费用和燃料等。第二,相关产业集中于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而降低成本。第三,各种产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可以共享该区域如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第四,人口和产业在地理上的大量集中,将扩大该区域市场的潜在规模。第五,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将使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于是,不仅企业可以很方便地雇用到自己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而且也使这些劳动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企业和工作岗位。第六,工商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使经营者之间面对面地打交道,这有助于他们增进信任,以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交往,从而使信息和思想得以自由交流。第七,经济高度聚集的大城市,一般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各种金融机构,如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它们给所有的企业提供了高效而便利的金融服务。第八,企业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促进了商业信息的快速交流和技术扩散。如果聚集的企业和员工的数量越多,交流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多,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实际上,上述几个方面的聚集经济效应还具有不断自我增强的累积效应。一般来说,企业总是希望在最大的市场中生产,以节约运输成本和获得规模经济及其外部经济的好处,但是市场规模的大小一方面依赖于企业和产业进入的数量和规模,另一方面依赖于居民数量和收入水平,而他们又反过来依赖于其工作和消费的可获得性。企业和产业的集中既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规模,又提高了工作和消费的可获得性。同时,大量企业和产业的集中,使得该市场区内产品种类丰富而多样化,且价格便宜,消费者由于偏好的多样性和追求生活成本最小化,而选择在该区域内集中,居民的集中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进而又吸引企业和产业进入。这种因果循环累积的自我增强机制,便是聚集经济得以形成的重要微观机理。③

三、经济聚集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聚集的外生动因

关于聚集经济原因的外生解释,我们可以从要素禀赋和区位差异以及外部经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按照新古典主义贸易理论,经济活动倾向于集中在最适宜的要素禀赋区域和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也就是说,企业和产业将根据对要素的需求、价格以及区位条件来选择其投资与开展经济活动的区域。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集中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采掘业倾向于集中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由此而形成其社会分工,并相互交换其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和绝对利益。应该说,这一理论是能够解释古代和近代的许多经济聚集现象的。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兴盛,是和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相关的;近代许多港口城市如中国香港、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兴起,也是因为它们拥有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但是,如果对以非自然要素为对象的产业进行分析时,我们将发现要素禀赋差异无助于说明其产业聚集现象。例如,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我们虽然可以用资本的区域禀赋差异来解释制造业在该地区的集中,但如果要进一步解释这种禀赋差异是如何形成时,我们却是难以给出合理解释的。因为资本禀赋的区域差异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不经市场交易而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造成的成本或收益的影响。其中,有利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不利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这两者也统称外部经济,它最早是由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由于经济聚集具有收益递增效果,但这又与新古典的完全竞争理论相冲突,所以外部经济是马歇尔用来协调两者矛盾的产物。他认为,经济聚集的发生源自于三个方面的:第一,聚集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提供了劳动力共享的市场;第二,聚集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的专门化的中间投入和服务;第三,聚集有利于信息传播,使企业从技术外溢中获利。

在区域经济学中,人们把这种外部经济在空间结构中的作用分为局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又称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cs),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点,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但是,对于该行业来说,这种影响则是内部经济效应。当聚集经济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cs),是指由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城市化经济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在大范围内得到共享,而这种共享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区域内的所有企业的成本,因而使得那些小型企业也有条件从事专业化生产或专业化服务。

(二)经济聚集的内生动因

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产业区”,这些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新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典型代表。这促使人们对聚集经济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并开始抛弃新古典理论不现实的假设,通过引进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因素,内生地解释了聚集经济的形成原因。

如用内生理论来解释经济聚集的原因时,马歇尔的关于劳动力共享和知识外溢的外部经济理论便与规模收益递增不再相冲突。当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和企业在某一地区集中时,劳资双方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首先,地域性的劳动力共享市场可以减少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搜寻成本。经济聚集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就越大,而劳资双方的搜寻成本则越小,搜寻活动的效率也就越高。其次,地域性的劳动力共享市场可以有效地降低劳资双方的市场风险。从雇主方讲,由于较大劳动力市场总保持着绝对量较大的求职者,因此,当市场不确定时他可以采取富有弹性的生产方式,而无需保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储备。对工人来说,一方面,在经济活动集中的区域工作虽然将面临较强的就业者竞争,失业可能随时发生,但他同时也面临较多的就业机会,一旦失去工作他可以很快地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经济集中的区域也给就业者提供了更多的跳槽机会和发展机会。所以,即使在不确定的市场,劳资双方也因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而都能获得递增的收益。

聚集经济的外生理论把知识外溢的作用看成空间成本的降低。但实际上,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改进和效能的提高,其空间摩擦成本越来越趋于下降。所以,空间成本不能充分地解释知识外溢对经济聚集的好处。但从内生的理论来看,知识外溢对经济聚集的作用,是和知识扩散机制相联系的。知识扩散机制主要有三条途径:(1)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厂商扩大投资实现的,而这时,知识并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因而知识外溢与空间成本降低无关。拥有新知识的厂商扩大投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新产品生产获得了较多的利润即创新租金;二是其高额利润诱使其他低利润领域的资本通过市场流入这一新的生产领域。(2)知识扩散的第二条途径是所谓的模仿。当一家企业因拥有新知识而获得成功后,其竞争对手将会想方设法地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并进行模仿。(3)第三条途径与第二条相似,即模仿,但实现的机制不同,它不是通过有意地投入资源而获取有关的新知识,而是由于随机的原因,例如通过人员的流动实现,也就是所谓的传染病机制。我们知道,知识分为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对公共知识,通过第一种模仿扩散机制途径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对于私人知识来说,该途径就难以获得,而需要通过“边干边学”机制才能实现。阿罗说:“私人知识在很多生产领域的作用都非常突出,其中包括高科技领域。……边干边学是复制私人知识的一种途径,这种复制并不是通过任何直接的资源投入获得的,而是作为生产副产品或联合产品形式出现的。”④实际上,边干边学机制不仅在企业中存在,而且它通过生产联系存在于整个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所以,空间成本不一定是知识扩散的障碍,但知识扩散的机制和实现方式却使它具有空间聚集的意义。

(三)经济聚集的根源

通过以上对经济聚集的内生和外生动因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空间的聚集,从而使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素禀赋因素;二是分工和专业化因素,它与规模经济及其收益递增有关;三是一定规模的外部经济因素,因为当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经济活动便会产生收益递增,所以它也是内生的。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分工和专业化,从而一定规模的外部经济,为什么在该地区发生,并形成聚集经济?这必将使我们陷入循环论证和同义反复之中,因为只有经济活动聚集到一定规模后,才有可能产生收益递增的分工和专业化及其内外部经济。所以,即使是内生的理论并不能在根源上对聚集经济的形成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要想冲出循环论证的怪圈,还需要回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上来,但同时需要冲破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

现有的理论在分析要素禀赋时,通常把生产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前者如自然资源、土地、位置等;后者如资本、人力资源、技术、制度(包括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等等。这样分类,显然无助于分析经济聚集形成的根源,因为:前者虽然基本上是不可移动的要素,但是有些资源如矿产资源,从投入要素来说,它也是可以移动的,即通过开采,它们是可以流动到其他地区;后者除制度、基础设施等因素不可移动外,大多都是可以移动的。这些可移动的要素既然可以流动到其他区域,那么,它们本身就无助于说明这些要素何以流动到该区域而不是它区域聚集,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产生外部经济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分析经济聚集的根本原因,需要把要素按可否移动性,而分为移动性要素和非移动性要素。

本文所说的非移动性要素,是指那些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而流动到其他区域,或者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的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果这些非移动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区域性的绝对或相对优势,那么,由于其特定的区域空间性质,使其拥有了某种垄断性,从而在经济增长中便可以产生超额利润。于是,因其非移动性优势而使该区域对其他可移动性要素和经济活动产生了聚集力,并形成聚集经济,这才导致增长极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所以,非移动性要素才是解释经济聚集从而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对于非移动性要素,我们可以概括地分为以下四大类:

(1)区域性制度,即广义的制度因素。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政府组织及其制定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等,例如深圳特区的优惠政策,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在20世纪80—90年代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而导致全国的生产要素向该地区聚集,从而带来了该地区超速发展。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文化、创业精神等等,例如,温州地区的创业精神和传统,对温州的率先发展所产生的经济聚集作用。

(2)地理位置即区位因素。这主要与交通和区域性贸易有关,比如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其他地方也是无法相比的;近代世界各国优良的港口城市无不率先发展,并产生聚集经济效应,从而成为当时乃至今天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极,如纽约。

(3)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出现并具有绝对和相对优势时,也是不可移动或难以复制的。前者如社会稳定,是影响经济聚集从而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什么中东地区难以形成聚集经济,就是因为该地区战乱不断。不仅近现代如此,在古代也一样。例如,为什么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不断南移,即经济向南方聚集?就是因为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环境因素,虽然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如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用说经济聚集。所以,它是经济聚集和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尤其在现代。

(4)软硬基础设施因素。这里的软基础设施不包括制度,主要是指为经济增长提供优良服务的行业如金融业。为什么区域性的增长极往往出现在大都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其他地方相比,它有着优越的软硬基础设施先决条件。基础设施虽然可以复制,但在一定的时间内是难以复制的,尤其是当软基础设施的优势如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后,更是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移动性要素在既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还可以分为可变和不可变的非移动性要素。例如土地数量和地理位置在既定的社会与技术条件下是不可变的,但是,基础设施、制度、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是可变的。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会增加,制度会改进和完善,环境会变得更好,等等,这将使该地区的聚集经济效应累积性地自我增强。当然,可变的非移动性要素也会向不利的方向变化,例如,过度发展会使环境变差,政府不自律会导致寻租日益猖獗,等等。显然,前者将增强该地区聚集力,而后者将减弱其聚集力,甚而导致聚散力的出现。

四、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具体表现为某一地区如中心城市相对其他地区所获得的一个优先而持续的经济发展过程,从而造成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和收入的差距扩大。这个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该地区聚集经济不断自我增强的循环过程,它在时间顺序上可以分为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两个阶段。

初始循环,是指某一地区由于其不可移动性要素禀赋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的或相对的优势,即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而导致其他地区的可移动性要素纷纷向该地区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促成该地区分工和专业化的初步发展,从而使该地区形成某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优先发展的循环过程。所以,区域经济的初始循环,必须要依托该地区不可移动性要素的天赋优势及其垄断效应才能实现。否则,即使你有再多的移动性要素优势如人才和技术优势,但因其他地区的聚集力而使该地区留守不住,最终这些可移动性要素必将“孔雀东南飞”,即流动到有聚集力的地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内地大量的具有优势的移动性要素如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纷纷流动到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其证明。所以,增长极或增长中心形成的真正原因,存在于非移动性要素禀赋之中。

累积循环,是在初始循环的基础上由于其分工和专业化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收益递增优势,并促进非移动性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累加(例如:某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即增长极的形成,必将带动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制度的完善),由于这两个方面优势的累积,而使其聚集力不断自我增强,从而导致该地区经济获得良性而持续发展的循环过程。所以,累积循环与初始循环不同,它主要不是靠非移动性要素天赋的垄断优势产生的聚集力,而是靠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其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优势实现的。

我们在理论上把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及其优先发展过程,分为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不仅仅是为了便于深入探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及其聚集效应形成的真正原因或初始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分析区域经济怎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虽然某一地区因其非移动性要素的优势而获得优先发展,但是经济聚集如果没有后续的累积循环,是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至此,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给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原因的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图。(见图1)

五、两点简单结论

(一)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或中心城市的聚集,从而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聚集,探究其根源,是由于该地区的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并通过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而形成。

(二)21世纪以来,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因此,省域经济如何选择优先发展的区域即具有非移动性要素优势的区域至关重要;但同时,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强化这一优势,以获得聚集经济的累积循环,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注释:

①转引自肖金成著:《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载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22—26页。②E•拉兹洛著:《进化——广义综合理论》(中文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③ 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1991,P.490.④Kenneth Arrow: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See Gerald Silverberg and Luc Soete,The E-conomecs of Growth and Technical Chang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4, P.17.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中文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饶勇,黄福才,魏敏.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贵州社会科学,2008,(5).[5]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6]韦镇坤.适宜技术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J].贵州社会科学,2008,(6).

【责任编辑:叶萍】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2篇

1 现代虚拟经济概述

首先, 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 与传统物质生产及其有关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 其主体是虚拟资本以增殖为目的进行独立运动的权益交易, 其本质在于资本证券化后的有价性和有息性, 即价值的虚拟性。其次, 信息经济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虚拟经济运行提供了载体与媒介, 使其变化更为快捷与便利, 但并未从根本上将利润与实体经济分离, 只是有助于提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运行效率。第三, 虚拟经济具有“投入溢出”效应和“报酬递增”特点。由于虚拟经济在资源动员、支付结算、风险配置及信息揭示等方面更具有克服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一般功能, 生产能力的提高就不再需要以增加成本为代价, 也就使固定投入具备了“投入溢出”效应和“报酬递增”特点。第四, 现代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虚拟经济以金融系统为基础, 其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 其交易媒介主要是金融衍生工具, 其交易行为构建了金融衍生品市场。

2 虚拟经济与现实的背离

过度背离实物经济是虚拟经济在当代发展的特点, 表现为虚拟资本价值增值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 即原生金融资本价格的膨胀和金融衍生资产衍生化程度的加深。

2.1 原生类金融资产及其交易: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基本吻合与对应

在这一层次上, 虚拟资本价值增值过程与实际个别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借贷资本 (包括外汇) 、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作为原生类金融资产与实际资本基本上一一对应, 因而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也基本吻合。如股票便是最典型的虚拟资本, 其虚拟价值增值主要来自公司的股息、利息和其价格变动引起的收入两部分。前一部分与个别资本实际价值增值过程直接相关, 后一部分虽然其价值运动过程与实际价值增值过程相脱离, 但它却直接代表实际资产并始终与它并存。

2.2 衍生类金融资产及其交易与发展: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过度背离

在这个层次上, 金融衍生资产的价值增值过程外化和虚拟化程度更高, 它主要包括各种证券化资产、共同基金及金融期货期权等, 它们是在原生金融资产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可作为纯粹为金融衍生交易服务的衍生类金融资产。如金融期货期权直接以风险为交易对象, 它只与整个地区、行业、国家地社会生产 (即社会总资本运动) 和世界经济状况密切联系。而指数基金、指数期货期权等作为高级金融衍生品, 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对应物, 甚至连间接投资的内容也没有, 其价值增值过程的联系被完全割断。至此, 虚拟经济扩张已发展到与实物经济扩张相关性很小或完全无关。

因此, 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离实际上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有关专家曾指出, 目前每天的金融交易中, 只有2%与实体经济有关。目前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总量已超过40兆亿。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天约有2万亿的交易额与实际贸易活动无关。由此可见, 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物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3 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当金融资产 (包括原生类和衍生类金融资产) 的市场均衡被打破, 实物经济中的虚拟成分会急剧增加, 从而打破其他几种市场, 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力市场的均衡状态, 使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过度背离, 有可能引发货币危机。

2.3.1 虚拟经济的急剧膨胀打破了市场均衡

假设某国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在某个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实物经济和原生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急剧增加, 而衍生类金融资产的风险则相对降低, 人们处于规避风险的需要对衍生类金融资产的需求也相应剧增, 其价格变化的敏感性比原生类金融资产市场和商品劳务市场的价格的敏感性更高。短期内市场需求剧增, 使得衍生金融资产的价格在短期内急剧彪升, 市场均衡被打破, 交易量同时大幅攀升。这显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经济的信心, 并通过心理预期作用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收益预期和风险升水的主观判断, 原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便会高于其基本价格, 市场价格高于基本价格的部分就被称为资产泡沫。泡沫资产的存在说明原生类金融资产的市场均衡被打破。

原生类和衍生类金融资产市场失衡时, 金融资产总量剧增, 而货币的供给在短时间内是呈刚性的, 而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也急剧上升, 使货币市场均衡打破, 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实物经济中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利润率下降, 生产性投资减少, 经济增长减缓, 内需不足;同时, 利率的上升导致汇率上升, 出口下降, 外需也下降。这使得商品劳务市场上的总需求相对减少, 而这两个市场的供给在一定时间内又具有较强的刚性, 它们的均衡也被打破。再者, 利率的上升进一步引起国际游资的流入, 推动衍生类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持续高涨, 形成恶性循环, 使市场进一步远离均衡状态。

2.3.2 相对稳定状态被打破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市场这种非均衡状态可能会在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但这种相对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微小的干扰所破坏。即当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物经济而达到某种呈现一定的相对稳定性的临界状态时, 这种没有真实价值支撑的虚拟资本 (主要是国际游资) 很可能由于预期因素的突然改变而推出市场, 并表现为短期内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撤出或是巨额外债的归还, 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减少, 本币相对供大于求, 汇率大幅度贬值, 引发金融危机, 并进一步向邻国转移, 导致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此时, 整个经济的相对稳定被打破, 使经济发展出现大幅度波动, 再加上此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非常大, 从而引发恶性的通货膨胀, 导致经济危机和衰退。

虚拟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 是与实物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 当这种背离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摘要: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为载体、是相对实物经济而言的信用制度高度发展与货币资本化的产物, 是新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深入。从虚拟经济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入手来分析虚拟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虚拟,经济,特点

参考文献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想要在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不断的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企业要在此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很好的发展。本篇文章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做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意在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转型已经是必然的发展历程,我们国家目前是处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各行各业都会收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现阶段市场经济在逐渐转型,想要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咱有一席之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而言,加快转变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长远的发展,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盈利,只有把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模式工作做好,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资金,发展企业经济,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团队进行管理,一旦有经济管理分析的问题出现时,都是企业临时调动人员进行兼职管理,展开经济管理的工作,并没有制定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对管理的各项细则不够清晰明了,会造成不恰当的控制,以此同时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大部分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都有一定的不足,以至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成效非常低,有的企业即使是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但是不适应自身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现有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二)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我们从大环境看经济管理模式,大部分的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都比较形式化,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没有进行实际的实施,所以企业的效益一直停滞不前,并没有什么起色,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太过守旧,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还被企业所使用,都把目光集中于计划和生产领域,没有为企业发展进行长远的思考,一味的只想把企业做大,最终造成了粗放式的经济模式,然而粗矿的经济模式只是在当下提升了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并不能一直受用,并且會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下去,企业的经济漏洞可能会越来越大,影响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

(三)企业的经济管理框架不完善

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比较缓慢,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与一般国家有些不同,这是我国经济管理框架不够完善的根本原因,我国会出现一种也有的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是固有的保守,与我们的思想模式都有一定的关系,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经济管理框架的不完善,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企业容易过于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企业未来长期的稳定发展,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只能也不能全面的发挥出来。

(四)企业人力资源不合理

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从我国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配备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企业 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企业来看,招聘的员工的水平参吃不齐,整体素质都不太高,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经济管理能力非常低,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能够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没有责任主体的观念,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不完善,也可以说是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总是强调要各位员工有认真的态度,但是并没有在实质上进行激励和鼓励,员工没有工作的热情,直接影响了员工的信心,造成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现象发生,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

(一)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第一步,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并组建优秀的团队,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分工上要科学,区分出每个人的职责,明白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并且分工不能重复,保证每个人都能高效的工作,保证对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分工能够做到有效的管理,其次是企业在建设经管模式时,要树立各管理部门的权威,让员工对其管理有所信服。最后加强制度创新的力度,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以促进产品的市场占有量,这是科学先进的运作。制度创新需要企业的所有人员的参与,实施全面监管,使得企业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二)企业的发展依据市场动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要面临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动态,企业需要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企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同时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满足自身发展的趋势,调整自己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其实企业选择自己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依据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同时把市场动态和经济管理模式相结合,按照企业发展的方向个战略计划。及时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是一种经济管理模式结合,也可以是多种结合,最终才能发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作用。

(三)组建企业经济组织框架,健全内部组织体系

现代企业需要改变以往的经济组织框架模式,不断地重视改革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新形势。针对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工作来说,企业的调整是必须的,只有不断的依据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分析企业的经济组织动态,与市场有机结合,同时利用信息科技的手段,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不断完善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企业重视组织框架的凝聚力的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看的问题,广纳贤言,形成自己内部组织框架形式,重视各部门人的工作责任,理清责任分工,同时重视信息平台建设,组织框架利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的经济组织框架,最终才能够健全企业内部的经济组织框架,明确好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促进企业的经济活动秩序有序进行。

(四)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现阶段市场经济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不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尤其现代信息时代,各个行业之间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也需要重视人才的管理,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考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采取政策聘请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制定完善的奖励制度,鼓励人才的工作创新,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重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专业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采取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人才考核机制,破格提拔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战斗力,促进企业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创新和调整经济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久的发展和胜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关键所在,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重视人才的培养,丢掉守旧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强经济框架的健全,以高水平的经济管理模式带动企业全面的创新,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让企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为企业能够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立铭.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分析[J].现代商业.2016(05)

[2]张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

[3]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发展理念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指针和重要风向标,其富含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价值理念。新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实现需要法治尤其是经济法治的保障与促进。经济法不仅是保障、促进经济发展之法,更是与时代密切呼应之现代法,理应结合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关注其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吸收新发展理念的新鲜血液,自觉实现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互动。新发展理念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等具有较多契合之处,这不仅是经济法现代性与开放性的特质使然,更体现了经济法紧紧根植于经济社会土壤并随之不断发展变迁的重要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法就是经济政策的法制化,随政策变化灵活变迁、与时俱进是其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在相对滞后于最新经济发展理念的客观情形下,必须进一步检视其现有理念、基本原则与制度等方面与新发展理念追求之间的距离,探寻新发展理念视野下经济法有待发展与完善的空间,应立足于良法善治的思维,行经济法保障、促进新发展理念贯彻实现的初衷,通过彰显创新发展、强化共享发展、正确解读开放发展等丰富经济法理念的内容;通过对创新发展与适度干预原则之间关系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合理解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通过在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国有参与、市场监管、涉外经济等基本制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完善经濟法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经济法;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全新发展理念(文中简称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明确道路与方向。《建议》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与经济法密切相关,经济法是其重要法治保障。从经济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来看,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法就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其本质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之法,是国家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之法。经济法学界理应用经济法治思维对推进新发展理念有所回应,同时用新发展理念指引经济法治建设,为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及具体制度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更好地指导具体的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最终为推进新发展理念提供法治保障。

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创新发展理念。以着力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为己任的创新发展理念位于新发展理念之首,足可见其重要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要素、投资等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后继乏力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要素、投资驱动之外让科技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真正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目前,创新已经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唯有创新,才有发展。

(二)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重在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由多种因素导致,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主要表现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由来已久且具有深刻复杂的多元因素,不仅严重制约国民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人民幸福指数。为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匹配,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必须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唯有如此,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三)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对待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长期以来,我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进而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大众生态环保意识随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百姓渴望蓝天和净水的呼声越来越高,公众环境权作为生存权这一基本人权的内涵日益突出。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为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强调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坚守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与责任。绿色是健康发展的底色,唯有绿色发展,才是永续发展。

(四)开放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建议》提出开放发展理念。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开放政策的全新解读,是对改革开放初期开放政策的发展与演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长期以来的开放政策主要是引进来,如今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强调走出去,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掌握制度性话语权,引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让中国的影响辐射全球。“一带一路”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是我国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五)共享发展理念。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共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注重对效率、效益的追求而忽视对公正、公平的兼顾。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加之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长此以往,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受到冲击。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共享发展,走共享经济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坚持经济社会共享发展,不仅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更是经济发展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唯有共享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

五大新发展理念虽然内涵不同、目标不同,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共同着力从不同角度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创新发展是前提,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是支撑,共享发展是目的和归宿。新发展理念突出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人民本位的发展观。创新是人类的本质属性,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首,动员全体人民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依靠人民自己的首创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利用创新带动发展,将发展成果反哺大众。

(二)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只有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健康与永续,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发展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在新发展理念中,无论是横向的平衡、协调发展还是纵向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内外联动的开放发展及公正、共享发展,无不体现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称为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永恒主题,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刻领会传统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灾难后,人类早已开始反思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永续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粉墨登场后,早已由当初的战略性口号转化为世界各国的具体行动。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观也早就融入共产党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文件中。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更是对其传承与发展。

三、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之间的互动

(一)新发展理念的实现需要经济法治的保障

新发展理念是对以往发展理念的升华与发展,其贯彻落实无疑需要法治的保障与引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治与发展的关系休戚相关。良好的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助推器,反之,则有可能阻碍发展。中国法治化进程在一直推进,以往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及法治思维的羁绊虽然会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但总体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离不开越来越完善的法制保障,法治与经济发展之间明显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更与经济法治密切相关。新发展理念是重启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全新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选择,要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法治战略保障堪当首位。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无不需要经济法治战略的积极配合、良性互动与强力支撑[3]。在战略高度布局经济法治,才能更好发挥其对新发展理念的保障與推动作用。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或介入本国经济运行之法,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一国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并始终致力于保障、促进、振兴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法担负着培育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其国家干预内核经历了从全面干预到减少干预、适度干预转变的发展历程。30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促进发展的现代法,是国家用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具有突出的政策性[4]。中国经济法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贯穿着中国意识,其制度构造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理据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5]。十三五规划中的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国家以规划手段干预经济的表现,而经济法本质上就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之法[6]。只有在以经济法治为主的法治保障下,新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贯彻与落实,这不仅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保障,更是法治经济时代的彰显。

(二) 经济法需融入新发展理念的新鲜血液

1.回应最新发展理念是经济法的特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规划本身就是国家以计划(规划)手段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表现。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促进与保障经济发展之法,理应融入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最新理念与精神,否则,就难以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之法的功能。其发展得益于中国持续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与改革的互动因应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呈现出经济法经济性、现代性的特点,这种与时俱进的经济法理论创新反过来又更好的促进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实现,最大限度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之法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坚持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才能更好发挥经济法的作用。而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又立足于经济发展实践与最新发展理念并随之与时俱进。经济发展新阶段下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实则蕴含了丰富的经济法治内涵,经济法理念等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深刻理解与挖掘其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联并对此有所回应,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法的发展观,不断创新与发展经济法理论,进一步推进经济法的发展,进而才能更好发挥经济法在新时期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尽管目前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如总论与分论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中国与外国脱节等问题,甚至有人认为,经济法研究无法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保持适当的距离,受政治、经济政策影响太大,缺乏应有的独立品格[7]。但这恰恰是经济法现代性、开放性的表现。相对于其他法律部门而言,经济法乃振兴经济之法,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使命[8]。从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围绕、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不断丰富、调整自身理论与制度体系,一直是经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的重要特质。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自然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因为没有哪个法律部门在与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的紧密联系上可与经济法媲美。经济法的本质是通过规范、保障国家对经济生活的适度介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法本身也在根据经济形势、经济发展理念、主流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中实现自身的修正与完善,因时因事而变是经济法最永恒的主题,经济法应是发展变化的法。如果经济法的发展不与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动态保持一致,则很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法完成其促进、保障经济发展的使命。经济法之花只有开在最新经济发展形势的当下,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经济发展形势是养分和土壤,经济法自身不断更新的理念与追求是经济促进、保障之花长盛不衰的内生力量。不对经济发展最新理念做出回应的经济法是无法实现其推进、保障新发展理念的历史使命的。经济法的理念、基本原则与制度关系到经济法发展之本,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对其进行检视与完善,不仅是经济法基础理论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契机,更是经济法自身现代性、开放性、包容性的重要体现。而这种发展与完善本身就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因为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作为制度规则最重要表现形式的经济法律制度,其创新与发展本身就是对新发展理念的实现,同时又通过创新的理念与制度保障创新经济发展的实现。

在对最新经济发展形势与理念及时回应方面,经济法一直在路上,甚至可以将经济法定位为回应型法。它强调经济法对现实问题的主动关注和積极回应,注重经济法对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对接和协调[9]。紧贴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促进、保障经济发展的使命完成,结合最新经济发展理念,检视、丰富与发展自身理论,是经济法自身发展的基本特质。经济法也是在与最新经济发展政策、形势的密切互动中走过自身理论发展的幼年、青年、壮年时期。新时代的召唤是其不断成长的动力,虽然也经历了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迷失与偏离,但最终在围绕服务、促进、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中不断回归与成长。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是经济法自身不断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代一代的经济法学人在不懈努力中推动着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在与最新经济发展理念互动与回应方面,经济法学亦从未止步。在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制度研究方面,学界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国内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政策与理念,不断探索经济法理念的更新与发展,适时检视理念、基本原则自身与经济发展形势的回应,在对经济发展形势准确理解与把握中深刻思考经济法的理念与基本原则,探寻中国经济法的特质与使命,丰富了关于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的内容。如代表性经济法学者在对和谐社会背景下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的审视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理念下中国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的结合等方面的及时研究与回应,进一步奠定了今天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的内容之基,使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更加成熟。这就为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与制度的回应与更新提供了路径依赖与经验选择。

2. 新发展理念下我国经济法的变迁与发展

(1)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理念的解读。经济法理念的形成和变迁,是深深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的。只有适宜的土壤,适合的条件,经济法理念才会变迁[10]。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更新必然带动经济法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经济法理念应对全新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有所因应。虽然经济法发展观中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本理念,实质公平正义理念,社会本位理念,等等都能在与新发展理念的比对中找到一定的契合点,但是经济法学理论的发展有时候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呈现出不一致性。新的法律理念产生并带来法律的变革源自于既有的法律理念不能够很好地指引立法和司法实践[11]。在新发展理念下,应对现有的经济法理念适当予以彰显与强化,通过对其理念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解读,实现其对经济法治建设的引领作用。如,在经济法理念中彰显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共享发展理念、正确解读开放发展理念等。

(2)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作为经济法制定、实施的根本指导准则,更要切实体现和贯彻经济法的应然理念,通过为经济法具体制度设计提供指导,进一步加强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经济法制的统一。同时在经济法全新理念指引下,通过经济法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实现经济法促进、保障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新发展理念下,必须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对适度干预原则进行合理解读,正确处理创新发展与国家适度干预之间的关系,避免政府借创新之由行过度干预之实。还必须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进行正确解读,追求效率是市场规律使然,兼顾公平是政府的责任。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保障的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有效干预,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否则,一味强调效率与公平并重会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抑制或侵害市场主体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经济自由及经济权利。

(3)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制度的完善。先进的理念决定先进的基本原则,先进的基本原则指导构建先进的法律制度。在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理念、基本原则的创新必将带动经济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必须在新发展理念下,进一步检视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国有参与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和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等现有经济法律制度,根据经济法理念、原则在新发展理念下的新发展进行创新与完善,真正实现对新发展理念的经济法治保障。如,包括产业、财税、金融等在内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下的进一步创新;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在内的市场规制法在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下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国有企业法等在内的国有参与法律制度以及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律制度在创新、绿色、共享、开放等发展理念下的发展;等等。

[参 考 文 献]

[1] 江必新,邵长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J].现代法学,2016,(6):4.

[2] 顾功耘.论重启改革背景下的经济法治战略[J].法学,2014,(3):3-6.

[3] 张守文.论促进型经济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5):98.

[4] 鲁篱.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进路: 检视与前瞻[J].现代法学,2013,(4):33.

[5] 邱本.论国家干预及其法治化[J].财经法学,2016,(4):38.

[6] 谭正航.我国经济法研究范式的转换——兼评陈云良教授的转轨经济法理论载[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59.

[7] 龙兴盛,陈建.论后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法的发展路径[J].求索,2013,(9):207.

[8] 鲁篱.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进路: 检视与前瞻[J].现代法学,2013,(4):34.

[9] 成涛,等.经济法理念与运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

[10] 冯果.经济法的价值理念论纲[J].经济法研究,2014,(11):115.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时期,在这一重要发展阶段,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使得企业合并重组发展的现象比较常见,而在合并过程中的会计问题也日益的突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之后,对企业合并中的财务会计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优化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就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企业合并的类型和作用发挥进行阐述,然后对企业合并中的财务会计风险和合并会计方法选择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优化发展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企业合并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关键词:企业合并;财务会计;发展策略

企业发展中的财务会计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是保障企业在市场中健康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企业合并过程中的财务会计管理,也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的管理内容。企业合并就是通过单个企业对多个企业实施的有效控制,并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能够统一化的处理。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也会在财务会计方面进行合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

一、企业合并的类型和作用发挥分析

1.企业合并的主要类型分析

从企业的合并类型层面来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就会有着不同的类型体现。从合并法律的角度来看,对企业合并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新设合并以及吸收合并、控股合并这几个类型。例如:在创立合并的类型上,主要是两个或以上企业联合成立的新企业,然后通过新企业股份对原有公司各股份进行交换,在之后原有企业都会失去法人资格,从而进入到新创立的公司当中。假如用字母ABC进行对这一类型加以表示,AB是创立合并方式,新设公司为C,那么就能够进行通过图示加以表示。

另外,在企业合并类型中的兼并类型,则主要是在股票的发行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来对其它的企业进行兼并。而在这一过程中的合并方才保持着原有法律地位,对于被合并方则会失去其法人资格。在这些类型的企业合并的类型过程中,在企业会计合并的准则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体现,在不断的发展下,对企业合并的准则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对于这些类型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注重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各方面管理工作。

2.企业合并的作用发挥分析

全球经济的发展下,使得企业合并成为企业对资源整合以及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合并能够将企业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合并重组也成为在当前的新经济发展环境下,对企业自身力量调整的重要方法。通过企业合并重组,就能够在交易费用方面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节省了成长成本,能通过最小化的利益获得最大化的发展。通过企业的合并重组,也能促进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科学构建,能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这样在发展的质量上就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在各方的利益维护方面就能良好的实现。

再者,企业的合并重组过程中,能对国企的全面改革得以有效推动,也能对国企的经营体制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能在产权管理上得以明确化,对资源的配置能合理化的呈现,这是促进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企业的合并实践也是企业合并会计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加强对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就能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企业的合并会计理论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二、企业合并中的财务会计风险和合并会计方法选择问题

1.企业合并中的财务会计风险分析

企业合并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合并过程中也会存在着相应的风险问题。企业的合并相对来说还比较复杂,有着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在财务会计的合并过程中,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很大的风险,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在财务会计风险的影响因素是体现在多个层面的。受到政治环境的风险影响,企业的合并者要能在实际的合并之前,对和政府相关的活动要能得到有效充分的预测,对政府的干涉程度要能加以预测,同时也要能够对目标企业经营管理得以重视,例如在货币政策以及外交事件等因素方面都要能详细的分析。

企业合并当中的财务会计中的信息风险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内容。在企业的合并过程中由于在信息上没有对称,这就会造成合并方在目标方的资产价值等方面,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会对财务会计的日后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在进行合并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在并购方面对本企业的信息能够详细的了解,对相应的偏差要能得到充分详细的了解,只有在信息上能够对称,才能真正的保障财务会计的有效合并健康发展。

再者,企业合并当中的法律风险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内容。每个国家在企业合并重组的相关法律上都会存在着不足情况,如果没有充分的重视法律风险就会比较容易造成合并过程中的一些损失。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法律细则上就有着相应的规定,主要是要求收购一方如果有一家上市公司百分之五的股票后,就要公开和暂停买卖,在之后每递增百分之二就要进行重复这一过程。对于这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得到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就比较容易带来相应的风险问题。

另外,企业合并风险过程中的产业风险以及营运的风险和融资风险等,这些也是对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产生影响的重要风险,只有充分的重视这些方面的风险,才能有助于企业合并的积极价值体现,才能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优势发展权。

2.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多个层面。例如在选择购买法以及权益结合法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二元格局的现象。在这一方面的有关学者认为,对权益结合的方法是各国历史上产生不少积极作用后才退出了应用,所以就比较支持两者并存。而有的学者则主要是认同单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相应的争议。还有的是单元格局问题的存在,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在当前的资产评估市场以及证券市场方面还没有发展成熟,在购买法的条件方面还没有得以有效的具备。

在企业合并会计的方法选择过程中,对于合并商誉计量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的问题。其中在公允价值的取得方面就存在着相应的难度,在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比较活跃的市场,在法律层面还没有得到健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还相对比较突出。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化,公允价值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有着相应的困难。处于购买法下被合并企业在资产以及负债需要能够重新的入账,而在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就有着比较大的困难。

另外,企业合并过程中的权益联合法有着客观合理性。倘若是一些类型的合并业务是通过两个以上企业进行参与的,其在规模上也相当,这就对购买方以及控制者不能得到有效的分清。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要能结合实际进行详细分析,只有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保障企业合并财务会计的良好发展。

三、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应当注意的问题和优化发展策略

1.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析

对企业合并当中的财务会计要能在多方面的问题上充分重视,首先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方面要能充分重视。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企业财务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一工作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保障作用,如果没有将会计信息的问题得到重视,就必然会影响财务会计工作的整体发展。这就需要企业能在财务会计信息方面的准确性得以保障,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合并财务会计过程中,也要能够对不良的会计操作能够得以避免,一些企业在对利润追求同时,对财务会计的操作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企业合并过程中的财务会计问题就比较突出,只有将会计操作的发展能够得以有效保证,就能有助于整体的健康发展。

2.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优化发展策略

第一,企业合并中的财务会计发展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合并会计的健康发展。在这些原则中的可靠性原则是比较重要的,要保障合并财务会计的信息能够准确性完整性的体现,不能在会计信息方面有个人的偏好,在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正式的反映。还要注重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在这一方面就要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及预测性的特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然后要能够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得到充分重视,以及在谨慎性的原则方面得到充分重视。

第二,加强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的优化策略实施,就要能够将会计准则得以完善和规范化。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够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互斥关系能够得以有效保持。还要能够对限制的条件能够得以规定,限制权益结合大的使用,同时也要能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得以充分考虑。要能对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结合实际发展进行完善,将资产评估师的职业水平要能得到有效提升,还要能够将商誉减值测试的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完善。

第三,对于合并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措施也要能结合实际进行加强。在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上要能充分重视,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能对直接以及间接持有的概念进行了解。要能要求控股合并企业公布并购日的财务报表,还要能够注重对利润表项目实施有效的改进。在企业合并的性质所作出的规定方面要能加强,在对购买法以及股权联合法的选择标准上要能得到充分重视,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能有效提升。

第四,企业合并的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核算的方法上有着不同,这些对企业的影响也会不同。企业合并中的核算方法的选择要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能够选取和企业自身相适应的合并核算的方式。在对合并的方式选择前,也要能够对不同核算方式的不同使用条件得到有效的明确化。综合实际的情况,通过对购买法的合并方式进行应用已经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要能结合企业的具体发展需求,来进行选择相适应的核算方式,促进财务会计的良好发展。

第五,强化企业合并当中的财务会计管理,就要能从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提升上进行加强。这也是对公允价值计量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能够在会计人员的执业道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加强,将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境界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对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提升,从业务的培训工作方面要能得到加强,使其能够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新的会计处理程序方面能得到熟练的掌握,将会计交易以及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等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才能保障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工作的优化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的企业合并中财务会计的问题,要能结合实际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适合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科学策略。企业的市场发展中的改革,主要是为能在竞争力上得到提升,以及对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企业合并能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在进行具体的合并过程中,也要能够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对每个环节都要能得到充分详细的重视,只有保障了企业财务会计的良好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浩,景刚.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问题[J].经济师,2016(04).

[2]康桂才.企业合并中关于会计若干问题讨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

[3]曲宏坤.我国企业合并问题的比较研究[J].中国商贸,2014(17).

[4]曹红梅.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税收筹划[J].企业管理,2014(05).

[5]姜洁.浅谈对企业合并的再认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1).

[6]廖驰.企业合并下的会计处理及筹划[J].金融经济,2014(22).

[7]李素娟.税收筹划在企业合并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4(31).

[8]曹英武.浅析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法[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06).

作者简介:李甜(1994.10- ),女,汉,四川巴中,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会计)

经济师的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多机遇,可以提升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与机械化水平,调整和完善农业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与新工艺。然而,农业经济建设中仍存在较多问題,主要表现在农业种植、新技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了处理好上述问题,应提出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注重农业经济建设,应用科学的改善措施,提升农业种植现代化与机械化水平,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机遇;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经济建设作为入手点,全面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此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同时,转变乡村原有面貌,确保生态环境满足生存要求,全面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为了全面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注重地区产品结构优化,建设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1鄉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现代化与机械化推进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加强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进程,同时为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了优化整合农业产业结构,应当加大农业机械、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以此提升农业经济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模式[1]。

1.2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必须全面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同时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整合,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加强农业生产力。注重现代化农业生产效果加强,提升农业经济水平。

1.3注重推广新技术与新工艺

在长期发展中,由于农业技术理念落后,相应影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基于乡村振兴理念,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深入践行现代发展路径。所以,大力推行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2]。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2.1现代化、机械化水平低

为了加强农业经济建设效果,必须推行和应用农业机械,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目前,农业机械化推广范围广,然而现存问题比较多,如未及时建立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重视度较低、机械成本过高等。少数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综合技能不足,缺乏责任意识,对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进程要素影响较大。

2.2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势在必行。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国多数地区面临农业产业结构滞后化、单一化发展,在优化整合操作时未联合地区实际情况,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效果影响比较大。同时,农业机械推行力度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整合限制比较大。

2.3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工艺推广不到位,无法实现农业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无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为了弥补农业发展不足,必须按照地区实际情况、农业种植养殖需求,合理应用新型技术与工艺措施,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居民综合素质不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群众自身认知与技能素养受到较大影响,有利于农民群众增强环境优化与保护意识,促进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然而,多数地区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低下,未掌握农业机械操作方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

3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3.1开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工艺

按照乡村振兴背景,推广和应用农业种植新型技术方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新科技、新工艺,确保农民掌握和了解农民种植新技术,转变农民生产理念,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注重提升农民农业种植科技、工艺方法,组织农户参与专业指导,可以加强农户间交流沟通,扩大农业种植新技术、新工艺使用范围。

3.2提升农民素质能力,注重生态环保

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能力,掌握农业设备操作法,熟练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为了加强人员思想认知,应当制定标准化教育培训机制,通过讲座、技术交流等方式,确保农民积极参与到教育与培训中,掌握农业现代种植技术,全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可以提升农业现代化种植水平,凸显出各新媒体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发展,积极宣传乡村振兴目标。农民注重提升学习自觉性,全面掌握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化操控能力,加大农业种植工作效果。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科学处理生活垃圾,强化环保思想,防止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为农业经济建设奠定基础[3]。

3.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乡村特色

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注重转变思想状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然而在实际发展期间,由于产业链不完善,自身条件弱等,对农业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基于以上方面,按照乡村振兴视角,注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设全产业链,实现集群化发展,同时扩大产业建设规模。乡村干部帮助个体经营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实行“三园三区一位”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例如物流、营销、加工与生产等,全面加强农业发展竞争力,还可以实现效益发展。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在规划期间,金融机构研发金融产品,按照农村建设要求,对产品种类予以创新,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地区不仅种植农作物,还具备独特生态旅游资源。所以,本地政府联合金融机构,制定旅游贷款产品,实现文化项目建设发展,开设农家体验馆、室外探险、采摘园等旅游项目。注重推广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全面改善新农村建设面貌。

3.4注重信息化建设,支持经济发展

1)注重建设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农业数字化发展。按照实际发展需求,添加信息化产品,同时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出售产品,掌握互联网营销模式要点与特色,以此加强销售效果。2)注重总体式发展,建设高性能政务信息、商务信息系统,确保数字资源应用合理性。注重本地经济信息开发,加强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实现数字化建设发展。部分地区农作物具备地方特色,然而生产量比较少,无法达到理想化营销效果。对于该类产品,政府应集中农产品相关信息,并且与地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数据信息发布到信息系统上,定期组织股东大会,为用户分析本月产品销售与用户反映。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扩大营销规模,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集中各地区分散的生产资源,全面提升生产发展完整性[4]。

4结语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效益,改善生活质量,必须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常见问题,提出科学化策略方法,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与新工艺,加快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进度,提升农户素养能力,从根本上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彪,刘飞.乡村振兴下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现代化农业,2021(04):45-48.

[2]徐佳旭.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后疫情时代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J].北方经贸,2021(03):13-17.

[3]张红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學版),2021(04):40-42.

[4]张晓娇,王利波,丁春雨,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榆树市、德惠市、扶余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06):219-221.

[5]王静书.农业教育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及战略研究:评《经济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J].灌溉排水学报,2021,40(03):157.

上一篇:电气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商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