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

2024-07-15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药物治疗的过程,逐渐建立临床及药学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方法 以1例胃癌患者药物化疗进行全程药学监护,介绍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分析的思维方法。 结果 通过对患者全程的药学监护实施,提高了临床药师的药物治疗思维能力。 结论 临床药师能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 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胃癌

目前国人死因1/4是癌症,癌症死因的1/4是胃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约半数死于胃癌。胃癌疗效与病期早晚和诊治方法及手段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经足够的治疗后90%以上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愈,而很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足5%。对于可手术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已成为胃癌的标准治疗模式[1]。但是,对胃癌患者术后如何选择辅助化疗方案,迄今为止尚无可以推荐的标准化疗方案,目前多以铂类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多种类药物联合方案。由于紫杉醇类药物对胃癌化疗有明显疗效,在一、二线其单药治疗有效率均在15%~24%,为紫杉醇类药物加入联合化疗方案提供了依据[2]。虽然目前肿瘤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的方法,但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往往是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切实有效的实施药学监护在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1例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为例,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过程中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为临床用药安全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切实安全用药保障。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体表面积1.61 m2,因“胃癌术后10月,直肠癌3月,化疗后20天”收入院。患者10月前因“上腹部不适”经胃镜诊断为“胃癌”,于2011年3月19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示胃浸润性低分化腺癌,侵及浅肌层。术后恢复尚可。术后未行化疗。7月前腹部脐上方手术切口处出现一个皮下结节,未作特殊治疗。3月余前患者在面部、颈部、背部等多部位出现同样皮下结节,渐增大,穿刺查见癌细胞,诊断皮肤转移,胸部CT及骨ECT提示肺转移、骨转移,2011年10月13日给予TXT 120 mg、CF 0.8 g联合替加氟4.0 g化疗1个疗程,2011年11月1日因大便带血,结肠镜病理示:(直肠)腺癌,2011年11月7日~2012年1月给予TXT 100 mg×2、CF 0.8 g×2、替加氟4.0 g×2、L-OHP 20 mg化疗4个疗程,副反应不明显,化疗后大便症状好转。近20天患者大便无明显异常,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可,小便正常,现收入院进一步诊治。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腹部、背部、腹股沟可见多枚质硬结节,最大约2.0 cm ×2.0 cm,质硬,活动度差,心肺(-),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NS(-)。辅助检查:2011年10月皮肤结节穿刺细胞学示皮下、切口旁查见癌细胞;骨ECT示:多发骨转移;2011年12月2日胸部CT示:肺内多发异常密度影(与2011年10月13日检查结果比较),两肺胸膜下病灶部分吸收;盆腔MR示骨盆多发异常信号,结合病史符合转移表现。

入院诊断:(1)胃癌术后(Ⅳ期)皮肤转移、肺转移、骨转移化疗后;(2)直肠癌。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行上腹部彩超等检查明确目前病情,化疗方案:TXT 100 mg,d1,静脉滴注;CF 0.2 g,d2~5,静脉滴注;替加氟 1.0 g,d2~5,静脉滴注;L-OHP 50 mg,d2~5,静脉滴注。化疗同时辅以阿扎司琼、昂丹司琼及泮托拉唑等止吐支持治疗,予以复方苦参、康艾中成药及胸腺肽抗肿瘤治疗。化疗第3天,患者诉乏力症状较明显,食欲不振。血常规回报示:粒细胞1.70×109/L,血红蛋白90.0 g/L,立即进行升白细胞治疗,给予特尔立注射液150μg。患者化疗结束第3天,发热,体温39 ℃,自诉胸部疼痛明显、咽部肿痛,伴乏力。体格检查:咽喉部伴有黏膜靡烂,并用消毒过的器物取分泌物做培养。复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0.84×109/L,血红蛋白93.0 g/L。临床药师建议把特尔立的剂量予以调整,调整用药频次为2次/d,提高升白细胞的力度,同时给予抗感染和对症处理,4 d后患者体温正常,病情稳定出院。

3 药学监护点

3.1 化疗方案不良反应的预防

根据NCCN的推荐,在多西他赛联合替加氟对胃癌术后进行药物化疗期间,应该使用止吐药物预防呕吐,药师建议使用止吐作用较强的5-HT3 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昂丹司琼、阿扎司琼等,同时给予胃酸分泌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在治疗过程中积极给予抑酸、止吐措施,整个化疗过程中患者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紫杉醇类药物多西他赛,容易易引起液体潴留、过敏反应等,在化疗方案使用前,应积极予以预防措施,给予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并进行心电监护,同时密切观察。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所以临床药师及有关护理人员都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疲劳、乏力等表现。定期予以复查血常规,并依据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对于肝功异常、多西他赛使用量高及既往接受过铂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剂量100 mg/m2时,往往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率就会增加。应经常对多西他赛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进行监测,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给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的前提条件是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至大于1 500个/mm3,在多西他赛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严重的减少(小于500个/mm3并持续7 d或7 d以上)的情况,则建议减低剂量在下一个疗程使用。在该情况下如仍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建议多西他赛再降低剂量或停药治疗。多西他赛在初始治疗数分钟内不良反应如过敏样反应就有可能发生,如果是脸红、局部皮肤反应等轻微症状,则不必中断其治疗。若出现如血压下降超过20 mm Hg、支气管痉挛等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必须马上终止治疗并对症治疗。既往发生过对多西他赛严重不良反应者,则不能再次使用多西他赛。

3.2 发生骨髓抑制的治疗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特别是多次反复化疗的患者,更容易引起白细胞降低[3]。该患者既往已行术后辅助化疗,骨髓储备功能比较差,在该次化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均下降下降比较明显,所以应该采取积极升白细胞的治疗措施。同时在药学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到升白细胞治疗的给药时间、药物剂量及升白细胞治疗时间停止上进行药学监护。患者化疗结束当天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复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1.70×109/L,说明已存在骨髓抑制,应该迅速采取升白细胞的药物治疗。药师建议应当在药物化疗结束48 h后再使用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如果化疗结束立即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化疗用药尚未代谢完全,使用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后增加的中性粒细胞,将很快会被为未代谢完的化疗药物所破坏,不但不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产生骨髓抑制,还会加重对骨髓储备功能的损伤。但是临床医师综合考虑患者既往化疗时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时有发生,并未予以采纳。化疗结束第3天复查患者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0.84×109/L,建议增加升白细胞药的用药频次,调整为2次/d,并每天复查血常规,严密观察血象变化,同时使用头孢噻肟钠防止感染的发生。

3.3 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是以损害末梢神经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甚至类似于喉痉挛的临床表现,但无解剖学依据,可以自行恢复且无后遗症,这些症状常常会因感冒而激发或加重。感觉异常可在治间期减轻,但若在累积剂量>800 mg/m2(6个周期)时,有可能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在药物化疗结束后数月之内,3/4以上患者的神经毒性可明显减轻或者消失。当出现可逆性的感觉异常时,并不一定需要调整下一次该品的给药剂量。给药剂量的调整应该根据所观察到的神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为依据。如果感觉异常在两次疗程之间持续存在,同时疼痛性感觉异常和(或)功能障碍有出现时,则该品种的给药剂量应减少25%(或100 mg/m2)。如果在剂量调整后症状仍不改善,且持续存在或加重,应该终止该品继续治疗治疗。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之后,仍有可能全量或减量使用,应依据临床医师做出判断决定。

3.4 化疗药物给药次序

在临床上,对肿瘤的化疗方案目前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由于药物在体内作用于多个环节,所以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也不尽相同。通过不同途径阻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大分子物质不同阶段的合成,从而达到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毒性并提高其疗效的目的。即使是同一种药物不同的顺序给药,其在该疾病中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有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对于紫杉醇类药物使用先于铂类、铂类先于氟尿嘧啶的用药顺序都是较为详细了解的,但是其他化疗方案的使用缺乏依据值得商榷。化疗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等,极可能增加疗效和毒性,也可能降低疗效增加毒性。如紫杉醇与顺铂联合使用化疗时,顺铂会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CYP)。紫杉醇的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CYP2C8 和CYP3A4通道,如果先使用顺铂后再使用紫杉醇,紫杉醇就会被顺铂延缓排泄,使其清除率降低大约33%左右,从而造成体内蓄积加重其骨髓抑制。因此,在TP的化疗方案中必须先用紫杉醇。同样在DP化疗方案中则应该先用多西他赛再用顺铂。有国外报道,紫杉醇类药物使用先于铂类(包括顺铂、奈达铂、卡铂),使用时能产生次序依赖性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在结肠、直肠癌的FOLFOX4 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中奥沙利铂应避免和碱性药物(如氟尿嘧啶等)同时使用,以免导致奥沙利铂药的降解;而在鼻咽癌的FP化疗方案中顺铂可以使细胞内合成的蛋氨酸增加,同时相应增加了还原型甲酰四氢叶酸和三联复合物,增强了氟尿嘧啶的作用,因此这两种方案都应该是铂类使用在先,氟尿嘧啶使用在后[4]。

4 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药学监护和药学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的能力,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加强不良反应防范措施,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针对该患者主要监护内容包括:(1)教育与督促患者戒烟限酒,增加蔬菜和水果,坚持运动,注意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宜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2)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可预防、可控制。(3)掌握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时间,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的医学项目。(4)教育患者及其家人按时服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曾出现腹胀、嗳气等胃肠不适症状及发热(体温39℃)、胸部疼痛明显、咽部肿痛。药学监护的医学检查结果:粒细胞1.70×109/L,血红蛋白90.0 g/L,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出院复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2.01×109/L,血红蛋白97.0 g/L;HIV-Ab、HBsAg、尿常规、粪常规+OB均为阴性。近期要复查的项目已向患者交待清楚,患者已表示接受。整个药学监护过程中出现由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均已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出院。对患者住院期间用药的全过程进行药学监护,让药物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科学合理用药水平。

5 结语

现阶段,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药物化疗,所用化疗药物又不同于一般药物,其用药的先后顺序、输注时间的长短、溶媒输液量的多少、辅助用药的时机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药物化疗的效果。临床药师在全程药学监护中,做到及时发现并干预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对于降低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时,应重视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全面评估,同时在药物疗效、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患者病理生理状态的改变等方面拓展思路。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模式并付诸实施,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在临床药师的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药学监护,临床药师还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依从性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住院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逐步形成药学监护模式体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妍,王志明,刘天舒.胃癌化疗的新视角[J].胃肠病学,2009,14(3):188-190.

[2] 李晟,陆建伟.晚期胃癌化疗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1,3(1):39-42.

[3] 屈元姣,刘陶文,徐李容,等.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20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156-158.

[4] 姚莉,贾芸,赵生俊,等.化疗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1,22(18):1721-1723.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2篇

虽然专利法和审查指南中,对专利的保护范围如何确定都有所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案例操作过程之中,对“专利保护范围的边界”仍有很多模糊不清的界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本文作者从切身的代理实践中,对“专利保护范围的边界”进行了分析、总结,以飨读者。

——编者

最近,我在专利代理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由这个问题让我对专利保护范围有了深入的思考。首先,介绍一下问题本身。

有2项专利,专利1为化合物A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应用,专利2为化合物A用于制备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

需要考虑的问题是:①专利1若先公开,是否会影响专利2的新颖性、创造性,②在专利2有效的前提下,两者的保护范围如何界定,即专利1的权利人实施该技术是否受专利2的限制,专利2的权利人实施该技术是否受专利1的限制。

在已经公开的信息中,专利1揭示了化合物A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专利2揭示了化合物A治疗糖尿病的机理。需要指出的是,糖苷酶抑制剂只是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一种类型,同时,糖苷酶抑制剂也不仅限于治疗糖尿病。

对于第1个问题“专利1若先公开,是否会影响专利2的新颖性、创造性”,需要依不同情况来分析。

1、如果专利1公开日在专利2申请日(优先权日)之后,根据专利法第22条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因为,专利1不能作为分析专利2新颖性、创造性的现有技术,先公开专利1并不影响专利2的新颖性、创造性。

2、如果专利1公开日在专利2申请日(优先权日)之前,则专利1可以构成专利2的现有技术,可用于评价专利2的新颖性、创造性。这时有两种可能:专利1只是公开了化合物A可治疗糖尿病的事实,但没有公开专利2中所述的化合物A作为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并且从专利1的教导中也不能显而易见地得出此作用机理,则一般可以认为,单独专利1不影响专利2的创造性;如果专利1已经公开了专利2的机理,或者考虑到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方式只有有限的几种,从专利1所公开的内容中很容易推断出或者想到专利2中的作用机理,则专利2可能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对于第2个问题,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专利1和专利2两者的保护范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部分重叠,而专利2在其他应用领域不涉及专利1。

单纯就治疗糖尿病本身,专利1权利人在实施其专利时并不受专利2的限制,因为,其实施过程并不直接涉及专利2的用途。然而,包括中国在内,大多数国家都要求药品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药品监管部门(比如在中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或注册,药品审批中通常要在药理部分说明其药理学作用机理,并且在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一般也要求标明其药理作用。在没有发现化合物A的新的药理作用机理之前,专利1权利人很可能必须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其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在此情况下,实施化合物A用于制备糖尿病药物的专利1时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专利2中制备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这时,专利1权利人必须得到专利2权利人的许可。

对于专利2的权利人来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专利2的权利人必须获得专利1权利人的许可。而化合物A作为糖苷酶抑制剂用于制备糖尿病药物以外的其他用途时,专利2权利人不需要专利1权利人的许可。实际上,由于糖尿病药物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对于两个权利人来说,双方争夺的焦点主要在糖尿病治疗领域。

专利权实质上是一种排他权,也就是说,其作用是排斥他人在授权范围内实施。但是,专利权并不保证权利人在实施专利时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专利权以及其他权利)。就此来说,在药品上市前需要获得审批的实际情况下,由于专利1和专利2在化合物A治疗糖尿病领域有重叠的保护范围,两专利的权利人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实施各自的专利时,都必须获得对方的许可。

在许可谈判中最关键的就是各自保护范围的市场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到应用此项专利分别对各权利人的影响。如果治疗糖尿病是化合物A唯一有市场价值的应用,不考虑两权利人的实施能力,两专利的权利人谈判地位相同。

我们可以假设专利2权利人并不实际生产药品,只想通过授权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而获益。而专利1权利人是一家在糖尿病领域有市场地位的制药公司。同时,化合物A完全优于市场上现有的任何糖尿病药物。这时,谈判的主动权非常明显将在专利2权利人的手里。

首先,如果不能获得合理的利益,比如,分享销售利润,专利2权利人可以排斥专利1权利人实施其专利。其次,如果双方谈判失败,专利2权利人完全有可能将专利2转让给专利1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者让专利1权利人知道他有此动机。显然这将对专利1权利人更不利,竞争对手的要价将会远远超过专利1权利人与专利2权利人谈判成功所要支付的成本,这将极大地损害专利1权利人的利益。我们可以展开想象,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想到,对于市场上的每个企业来说,申请专利的目的和策略千差万别。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一家企业在某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并且拥有此领域的核心专利。当后来者开始进入该市场时,市场领导者往往会用专利权限制后来者参与该市场。为了与市场领导者竞争,后来者可以使用与以上类似的专利战略,充分挖掘市场领导者的核心专利,在其核心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提出很多个范围部分重叠的专利,从而不断蚕食市场领导者的份额,甚至使得当市场领导者在上市新产品时也不得不考虑后来者的这些众多“小”专利。最后,双方往往不得不以协商方式,例如,通过交叉许可等来解决其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这些问题围绕的核心就是:如何判断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清楚地界定了这些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后,以上问题的答案也就容易判断了。

对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方式,曾经有两种代表性学说:①以英美为代表的“周边限定制”;②以德国为代表的“中心限定制”。

周边限定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的文字内容来确定。只有当被控侵权行为严格地从文字上重复再现了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每一个技术特征时,才被认为是落入了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保护范围主要由知识产权局确定。

中心限定制:专利权利要求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定义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了何种贡献,其目的仅仅是提供知识产权局和公众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法院可以通过专利说明书和附图的内容来理解发明构思,较为自由地对权利要求的范围作出扩大解释,使之包括从文字上看不同于权利要求内容的实施行为。

当前,各国的实践是结合这两种方式一起来判断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审查指南第161页中也提到,发明创造应该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1)以说明书为依据,(2)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审查指南第135页对此也有说明权利要求通常由说明书记载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案例概括而成。权利要求的概括应当不超出说明书公开的范围。

对于权利要求概括得是否恰当,审查员应当参照与之相关的现有技术进行判断。

专利法第56条还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也就是说,说明书和附图可用于对权利要求范围的概括。

此外,欧洲专利公约EPC69(1)提到一份欧洲专利或者欧洲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1)由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来确定,(2)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欧洲专利公约关于EPC69(1)的议定书中说:第69条不应当被理解为一份欧洲专利所提供的保护由权利要求的措辞的严格字面翻译来确定,而说明书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中的含糊不清之处;也不应当被理解为权利要求仅仅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而提供的实际保护可以从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说明书和附图的理解出发,扩展到专利权人所期望达到的范围。这一条款应当被理解为定义了上述两种极端之间的一种中间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既能够为专利权人提供良好的保护,同时,对他人来说又具有合理的法律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判断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权利要求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判断发明对现有技术所作出的贡献。

从这个案例可以延伸出对更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下面列出一些实例供读者深入思考。

1、天然产物化合物的保护范围(以青蒿素为例)

背景:青蒿是一种中草药,已知其可用于治疗疟疾;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发现其是治疗疟疾的活性成分。

在青蒿素获得专利授权的条件下,问题1:使用青蒿提取物来治疗疟疾是否侵犯此专利权?问题2:竞争企业是否可以进一步浓缩青蒿提取物,用作抗疟药,从而规避青蒿素的专利权,同时,又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问题3:假如已知另一种中药A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使用中药A治疗疟疾是否侵犯青蒿素的专利权?进一步来说,如果经过研究发现中药A的活性成分也是青蒿素,使用中药A治疗疟疾是否侵犯青蒿素专利权?问题4:假如另一种中药B先前没有用于治疗疟疾,但是,在青蒿素授权以后才发现中药B也可用于治疗疟疾,这时使用中药B治疗疟疾是否侵犯青蒿素专利权?如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B的活性成分也是青蒿素,这时使用中药B治疗疟疾是否侵犯青蒿素专利权?问题5:对于问题4、如果先是研究发现中药B含有青蒿素,为了规避青蒿素专利,制药企业发表论文公开中药B可用于治疗疟疾,但是,不公开其活性成分是青蒿素,或者申请含中药B的中成药用于治疗疟疾。在此情况下,如何判断问题4?

2、第一医药用途的保护范围

已知物质或组合物用于疾病治疗诊断时的新颖性例外[EPC54(5)]。

新颖性的规定不应排除任何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的已知物质或者组合物的专利性,其条件是这种已知物质或者组合物在申请日之前没有被用于任何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3、第二医药用途的保护范围(以阿司匹林为例)

阿司匹林首先被发现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后来不断发现其新的用途,如消炎、抗风湿、抗血栓(预防治疗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胆道蛔虫病等。

专利法不区分第一和第二医药用途,只要是已知物质,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只能写成以下类似的方式:“物质X用于制备治疗疾病Y的药物中的用途”。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81例, 共106个膝, 男36例, 女45例, 年龄14~76岁, 平均48岁。单膝54例, 双膝26例。有明显受伤史21例, 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7例, 病程最长16年, 最短1周。患者曾有膝关节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关节肿胀, 局部压痛, 浮髌征均为阳性, 膝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外敷

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2]: (1) 针对膝关节红肿热痛, 皮温较高者, 辨证为热痹, 应采取消肿止痛, 清热凉血的治则, 用陕中附院方剂消肿止痛膏外敷, 组成:当归、赤芍、大黄、川乌、草乌、生地、红花、桃仁丹参、马钱子、三七、自然铜等, 药物组成。用法:将药膏用蛋清调和后贴敷于患处, 每天换药1次, 5次为1个疗程。 (2) 针对膝关节冷痛, 反复关节积液, 夜间痛甚者, 辨证为寒痹或痛痹, 应采取温经散寒, 活络止痛的治则, 用本院方剂热敷散热敷方药组成:刘寄奴、独活、秦艽、川断各15g、川乌、草乌、大黄、花椒、白附子、干姜、红花、樟脑各10g、冰片3g、黄丹、伸筋草各30g, 艾叶、当归、桑寄生、牛膝各20g。用法:加入葱白30g, 用食用醋400m L拌匀, 用纱布袋包好, 蒸热20min, 于患处表面热敷, 每次30~50min, 早晚各1次, 每剂药可用3~4d, 10~12d为1个疗程。

2.2 药物内服

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针对膝关节热痹者, 中药用“自拟滑膜炎汤”治疗。组方:黄柏、黄芪、海桐皮、猪苓、大腹皮、萆薢、三棱、莪术、薏苡仁、当归、牛膝、甘草等。针对膝关节寒痹或痛痹者, 中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3 疗效

3.1 疗效标准

治愈:膝关节膨隆、酸胀、疼痛消失, 无压痛, 关节活动正常, 浮髌试验阴性, 局部皮温正常, 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膝关节肿胀、疼痛消失, 局部皮温正常, 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但劳累后有轻度疼痛或酸胀不适, 能坚持工作;有效:膝关节肿胀, 疼痛部分消失,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劳累或受凉后加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81例, 痊愈63例, 显效12例, 有效3例。治疗时间1~5周, 回访3个月~1年。复发7例, 总有效率96%。其中3例因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后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

4 典型病例

侯某某, 女性, 42岁, 农民, 左膝部红肿疼痛2周, 外伤史不明确。体检:左膝部红肿压痛, 肤温稍高, 关节活动不利, 浮髌试验阳性。X片示:左膝关节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9×109/L, 中性粒细胞83%。诊断:左膝关节滑膜炎。处理:消肿止痛膏外敷, 中药内服“自拟滑膜炎汤”加减, 药物、剂量和疗程同上。5d后红肿渐消, 3周后关节活动基本自如。随访3个月, 无再复发。

5 讨论

膝关节滑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中医理论中将膝关节滑膜炎归结于痹症之中, 病因为风、寒、湿三气和而为痹, 外邪阻滞经络, 不通则痛。主张利水渗湿, 活血通络为主。从亚型上来又分为热痹、寒痹、痛痹几类。

我们采用多种方法, 根据膝关节滑膜炎分型进行治疗。有效的制动避免了对滑膜的进一步刺激, 中药散剂的运用遵循辨证分析的原则, 热痹者总以“清热凉血, 消肿止痛”的治则, 寒痹或痛痹, 总以“祛风除湿止痛, 补肾壮筋通络”的治则;在临床中我们也联合采用:热痹者使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 通过电磁场作用于软组织, 抑制炎症介质作用, 增强组织通透性, 促进水肿吸收作用, 达到镇痛、消肿的治疗效果。寒痹或痛痹者使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 能使其内液体受热, 组织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促进积液吸收, 利于炎症的消除及渗出物的吸收, 理疗方面资料我们继续总结。

在临床上, 急性创伤期尽早给予冷敷, 加压包扎, 抬高患肢, 局部制动等。关节积液较多、张力过大时, 可进行关节穿刺, 将积液和积血完全抽净。滑膜炎治疗过程中, 膝关节要停止活动, 甚至制动, 以减少积液分泌;但是此法容易引起关节功能丧失, 肌萎缩, 诱发关节的其他病变, 因此, 主张治疗后期时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 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 可以加快积液的吸收, 避免愈后并发症;功能锻炼: (1) 股四头肌收缩法; (2) 直腿抬高动作; (3) 压腿训练。膝部按摩法:先行膝关节周围的广泛弹拨松解手法, 再行髌骨旋转研磨, 最后被动伸屈膝关节;膝部避风寒, 夏天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患膝, 天气转凉要用护膝保暖。

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医患结合, 内外共治, 有的放矢, 疗效可靠, 痛苦小, 见效快, 患者容易接受, 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总结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病例, 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系统治疗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有效率96%。结论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中药

参考文献

[1] 张安桢, 武春发.中国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2 (5) :508~510.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药物代谢的过程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但也有部分药物在肾脏、肺、皮肤、血液、胃肠道和其他组织器官中进行代谢。某些药物在肝内、肝外均有代谢, 如红霉素、氨基比林、阿糖胞苷环等, 而有些药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仅在肝外的特定组织进行。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分为2个步骤:第一步骤代谢反应称为I相反应, 药物经氧化、还原、水解后连接某些基团[2], 使药物亲水性和极性增强;第二步骤代谢反应称为Ⅱ相代谢反应, 也是药物代谢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指药物与一些大分子内源性物质 (如甘氨酸、葡萄糖醛酸、硫酸等) 结合或经乙酰化、甲基化后排出体外。药物一般先经I相反应再发生Ⅱ相反应, 但有时也可反过来。

2 体内药物代谢研究的意义

体内药物代谢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预测药物在体内代谢特征, 研究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的药品。 (1) 进行药物代谢的研究可以通过药物对代谢酶是否有抑制或诱导作用, 药物所产生的代谢物是否具有药理活性和毒性, 从而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及可能影响药物性质的理化、基因、病理因素, 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特征, 为正确的筛选新药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 药物的体内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多数情况下, 临床上选择药物合用是为了利用药效学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或减小副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伴有代谢、吸收、分布、清除环节的药动力学相互作用。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最大, 约占药动力学相互作用的40%[3]。因此, 应加强药物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对药效和毒副反应的研究, 从药物抑制或诱导作用的强弱、治疗指数高低、药物与酶发生作用的性质、经此酶代谢的程度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药物代谢研究的实验模型

研究药物代谢的实验模型主要用于药物的体外高通量代谢特性筛选, 包括:动物、动物器官、转基因动物、纯化的人体酶等, 以确证药物代谢途径及相关代谢酶和药物之间可能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等。常用的药物研究代谢实验模型有: (1) 用于模拟人肠道药物吸收与代谢的模型, 如Caco-2和MDCK细胞模型、P-gP、MRP等重组酶; (2) 动物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及其诱导与抑制模型、人肝微粒体及其药酶抑制模型; (3) 用于模拟人肝药物代谢的UGTs、CYPs、STs的重组酶和原代肝细胞模型; (4) 核受体介导的药物代谢酶诱导模型; (5) 动物离体或在体器官药物吸收与代谢模型[4]。

4 药物代谢研究现状与新药研制

上世纪80年代, 特非拉定作为一种新型抗过敏药物问世以来, 其治疗效果毋庸置疑, 但在美国临床应用13年后终因其具有心脏毒性反应而停止使用;上世纪末, 美贝地尔问世, 在临床上对治疗高血压与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但使用不到1年即停止使用, 原因是美贝地尔是强效药酶 (CYP3A4) 抑制剂, 与许多药物特别是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时, 因药物代谢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且有的反应极为严重。据报道, 目前, 在新药研发中, 有许多药物是由于药物代谢及其动力学性质问题而被淘汰的, 以致新药开发成功率低。加强药学领域中药物代谢研究, 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与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新药研制时, 可合成有效代谢物或模拟有效代谢物的结构以获得新的候选物等, 使新药研制更具开发价值。我国国家新药审评中心对新药研制发布了“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 进入21世纪后, 由于医药界对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 给药物代谢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加强药物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对药效和毒副反应的研究, 从药物抑制或诱导作用的强弱、治疗指数高低、药物与酶发生作用的性质、经此酶代谢的程度、代谢产物的活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 随着科技的发展, 药物代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了解转运体的基因变化和微小药物代谢酶对个体环境的响应, 将构筑控制人类对药物反应的数据库。将来, 药物代谢研究的问题也更加深入, 包括: (1) 药物对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代谢酶等生物分子的诱导和抑制机理; (2) 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变异及变异体的结构与功能; (3) 与药物代谢有关的个体药物毒副反应的作用机制; (4) 应用药物代谢与药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关系, 了解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的个体差异; (5) 应用药物代谢学理论对新药物的设计与结构修饰进行指导。

摘要:药物代谢学是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药物代谢的途径、稳定性、由代谢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参与代谢的酶及动力学参数等问题的研究, 对药物的治疗效果与毒性进行分析, 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的药品。随着药物代谢研究范围不断扩展, 涉及面越来越广泛, 从药学基础研究、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组学, 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到新药研制、指导药物设计与结构修饰, 以及个体化治疗用药指导、体内药物生物转化途径与代谢物研究、药物吸收转运、药物代谢的调节与代谢作用机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目前, 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药物代谢,临床药学,药动力学,药理学

参考文献

[1] YU L, LU S, LIN Y, et a1.Carboxyl-glucuronidation of mitiglinide by human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J].Blochem Pharma-col, 2007, 73:1842~1851.

[2] Purnapatre K, Khattar SK, Saini KS.Cytochrome P450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based anticancer drugs[J].Cancer Lett, 2008, 259:1~15.

[3] Yu L, Zeng S.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zolmitriptan in a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line Caco-2[J].J Pharm Pharmacol, 2007, 59:655~660.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药物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在6~15岁之间, 平均 (8.9±2.5) 岁。其中, 男孩29例, 女孩27例。患儿病程在5个月~4年之间, 平均 (2.2±1.0) 年。所有患儿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慢性咳嗽、鼻腔异味和头痛等临床症状。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中关于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进行划分, 其中I型1期5例, I型2期7例, I型3期2例;II型1期7例, II型2期15例, II型3期3例;III型17例。

1.2 研究分组

将56例患儿根据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 其中药物治疗组34例, 手术药物联合组22例 (患儿均有明显的鼻息肉和结构异常) 。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2组具有基线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患儿静脉滴注抗生素 (青霉素或二代头孢类) 治疗3d后改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同时, 给予患儿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 用盐水喷鼻, 每日1次。并给予患儿相应的黏液促排剂治疗。

手术治疗: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麻, 术前药物治疗同药物治疗组。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由前向后进行手术。在鼻窦镜的直视下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钩突切除, 对于有鼻息肉者先除去鼻息肉。术中采用棉片止血。术后用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术腔。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 以防止感染发生。术后1~2d取出填塞物。后继续用抗菌素、促排剂等治疗1个月, 并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清除囊泡。

1.4 疗效评价

对2组患儿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是疗效评估、鼻内镜评估和鼻窦CT评估[2]。

(1) 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ES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分为I型、II型和III型的治愈、好转和无效, 本研究将治愈和好转合称为总有效; (2) 对患儿治疗后6个月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评估, 检查左右息肉, 鼻腔囊泡、水肿和鼻漏情况。其中, 0为无, 1为轻度, 2为严重; (3) 对患儿治疗后1年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鼻窦CT评估, 检查左右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前组筛窦、后组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等部位。其中, 0为无, 1为轻度, 2为严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x-±s) 进行描述, 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 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显著性检验水平确定为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对2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手术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95.5%, 其中I型为22.7%, II型为50.0%, III型为22.7%;药物组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2.4%, 其中I型为23.5%, II型为35.3%, III型为23.5%。对2组总的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2.10, P=0.148>0.05。对2组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0.598, P=0.439;2组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1.71, P=0.191;2组III型治愈好转率进行比较, χ2=0.243, P=0.622。

2.2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2组治疗半年后的鼻内镜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2。可见, 2组治疗半年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2组症状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 t=1.77, P=0.083>0.05。可见, 2种治疗方法治疗半年后症状平均得分没有差异。

2.3 对2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手术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 (2.10±1.13) 分, 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为 (3.45±1.76) 分。对2组鼻窦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 t=3.19, P=0.002<0.05。可见, 手术组治疗后鼻窦CT评分优于药物组。

3 讨论

儿童鼻-鼻窦炎是儿科常见的耳鼻喉疾病, 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 因此, 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药物治疗。

有研究[3]指出, 儿童的鼻腔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 表现为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开口较为狭窄, 若发生炎症则容易造成鼻腔形成通气和引流受阻, 患儿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反应大于成人。通常适当的药物治疗对儿童具有迅速有效的疗效。有文献[4]指出, 手术方法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远远小于成人患者, 此外儿童鼻窦手术的危险性较大。

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56例慢性鼻-鼻窦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2组比较总的治愈好转率和I、II、III型的治愈好转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3个月后的流脓涕、鼻腔异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鼻塞、慢性咳嗽、头痛等症状以及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I型) 药物组治疗3个月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

可见,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 (II、III型) 的手术治疗效果总体而言优于药物治疗,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5]是一致的。但由于儿童手术较为敏感, 而药物治疗效果仅稍差于手术治疗效果, 所以建议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要慎用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和手术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2例手术和34例药物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2组的疗效、鼻内镜评分和鼻窦CT评分。结果 2组治愈好转率、症状平均得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I型慢性鼻窦炎, 药物组治疗1年后的鼻窦C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结论 对于Ⅰ型慢性鼻-鼻窦炎, 药物治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对于Ⅱ、Ⅲ型慢性鼻-鼻窦炎, 手术治疗好于药物治疗, 但患儿对手术敏感, 建议慎用手术治疗。

关键词: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手术

参考文献

[1] Aitken M, Taylor JA.Prevalence of clinical sinusitis in young chil-dren followed up by primary care pediatrician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998, 152:244~248.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8年, 南昌)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1) :6~7.

[3] 周本忠, 王胜国, 李龙巧, 等.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在保守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0, 16 (1) :31~35.

[4] Lee JY, Lee SW.Influence of age on the surgical outcome after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osis[J].Laryngoscope, 2007, 117:1084~1089.

药物治疗中药学论文范文第6篇

从白内障的诊断来讲, 早期的白内障诊断是相对容易的, 目前, 手术是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白内障手术已较成熟, 但不可避免的手术并发症。且患者需要选择最佳的手术期, 过了最佳手术期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此, 研究白内障的致病因素, 发病机制, 和有效的抗白内障药物及其重要。

2 白内障发病机制

2.1 糖性白内障

目前有3种学说解释糖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 即还原糖的自氧化学说、渗透压学说及蛋白质糖基化学说。

(1) 还原糖的自氧化学说:在生理条件下可发生自氧化而生成α2酮醛的有还原性单糖, 如葡萄糖、甘油醛、果糖等, 在他们的生成过程中可涉及到自由基的产生, 同时引起晶状体脂类及蛋白质氧化, 最终导致白内障形成。 (2) 透压学说:细胞内的高葡萄糖水平致使醛糖还原酶激活, 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山梨醇, 多元醇在细胞内聚集、堆积, 且不能排出到晶体外, 从而引起渗透压升高, 晶状体纤维水肿、断裂, 电解质紊乱, 钙离子浓度升高, 同时晶体为相应的降低渗透压排出多种重要的氨基酸, 使晶体的不能正常代谢, 既而蛋白出现不溶化现象, 最终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3) 蛋白质糖基化学说—核心是还原糖醛基与蛋白质中自由氨基发生非酶性糖基化反应, 形成有荧光和蛋白质交联特性的各种糖基化产物, 即糖基化反应。在高血糖或高半乳糖等病理情况下, 晶体蛋白的游离氨基被糖分子中醛基结合后, 氧化形成二硫键, 最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导致光散射增加, 白内障形成。急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仍以渗透压为主要发病机理, 由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晶体蛋白糖基化速率引起。

2.2 辐射性白内障

长期紫外线的照射通过作用于对紫外线敏感的成分, 产生活性氧自由基, 引发对晶状体的氧化损伤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紫外线照射还可以直接损伤DNA, 它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受紫外线损伤最薄弱的一环。X2射线引发白内障可通过产生的自由基对晶体造成氧化损伤或者直接对DNA造成损伤。在机体对DNA修复过程中, 发生错误修复导致白内障。

2.3 老年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是晶体老化, 出现的变性浑浊, 又分为皮质性白内障和核性白内障。晶体皮质浑浊之前, 为物理性浑浊, 可逆转, 症状是皮质水化、空泡形成、板层分离及沿缝水裂等, 当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时, 形成气质性浑浊, 即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发展十分缓慢, 渐次加重, 起始时胚胎核深层光密度增加, 渐向周围扩大而累及整个成人核, 皮质中无空泡、水裂或板层分离, 质地坚硬而含水量低。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表膜可见大量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 由此损害晶体的屏障功能, 降低其膜上的相关酶的活性, 造成晶体蛋白的减少, 最终使晶体光学性质及晶体内环境发生改变, 脂质过氧化物还可以通过阻止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作用, 使晶体失去保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能力, 引起晶体混浊。

3 治疗白内障的常见药物

3.1 糖基化抑制剂

牛磺酸可抑制半乳糖性白内障, 阻止晶状体蛋白的糖基化和氧化, 减少由于晶状体细胞的损害导致的γ2晶体蛋白向玻璃体的渗漏。氨基胍:氨基胍 (aminoguanidine) 是糖基化抑制剂, 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它与糖基化的化合物结合, 抑制早期和晚期糖基化产物。丙酮酸抑制糖基化诱导的6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失活, 阻止果糖诱导α2晶体蛋白的糖基化, 减少末端糖基化产物的形成。

3.2 谷胱甘肽和药物前体

谷胱甘肽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一种三肽, 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细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在晶状体中的水平将会被三肽自身、或者一种药物前体如酯、或者被氨基酸组分激活, 可抑制糖基化。

3.3 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对晶状体抗氧化酶失活具有保护作用, 小剂量的阿斯匹林可延缓白内障的发病进程。其机制主要有4种: (1) 抑制非酶性蛋白质糖基化, 即与晶状体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结合, 阻止葡萄糖与赖氨酸的非酶性糖基反应, 防止晶状体蛋白质聚合物形成。 (2) 抑制脂质过氧化, 避免脂质过氧化给晶状体带来的损害。 (3) 抑制晶状体蛋白质的氨基甲酰化, 阿斯匹林的乙酰基与晶状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结合, 阻断了氨基酸残基的甲酰化反应, 使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正常电荷配布免遭破坏, 从而维护晶状体蛋白质的正常结构。 (4) 抑制白介素26 (IL26) 的表达。阿斯匹林还可降低山梨醇的含量。

摘要:白内障是致盲性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因此, 研究白内障的病因, 影响因素及治疗药物是防治和控制该病的有力措施。晶体的透光性改变是引发白内障的根本原因, 而晶体透光性是由晶体的有序结构所决定的。本文简述氧化损伤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 并阐述当前糖基化抑制剂, 谷胱甘肽和药物前体等的研究的一些进展, 这些药物仍需要临床研究的进一步验证;维生素类抗氧化剂对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大, 故临床资料缺乏可比性;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ARIs) 的副作用又严重, 只有阿司匹林类药物廉价方便, 且副作用少, 有望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有效的药物治疗白内障的手段仍是联合用药。

关键词:白内障,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上一篇:物理课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化儿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