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审计证据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3

可靠审计证据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取证

一、研究背景

(一)新形势对审计取证提出新要求

十九大以来,审计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将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月,审计署公布了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工作方向、拓展了职责范围,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在职责履行、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和整改责任等方面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切实履行职责的基础,在于更深入的发现和揭露问题。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持续监督效力的有效发挥,违规行为变得更加隐蔽,违规手段更加复杂,加上被审计单位在常年接受外部检查和审计的过程中也积累丰富的迎审经验,审计发现问题的难度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取证手段受到诸多约束,如审计边界、审计时间等,且由于缺少处罚手段,审计证据的严肃性尚有欠缺。因此,有必要研究取证方法,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合法性、合规性。

(二)新技术给审计取证带来新挑战

一方面,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因素,改变了审计证据的内容。审计证据形式更为多样,突破了传统纸质审计证据的局限,任何事、物、人都可以成为审计证据的一部分,且电子化程度非常高。在审计实践中,审计证据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但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尚有欠缺,难以保证审计证据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内部审计需要对现有以及或有的审计证据类型进行分析归类,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和利用。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移动办公、物联网和自媒体等普及,审计证据取证手段更为多样,储存、传输、分析更为便利,内部审计在不断适应大数据时代审计方式的同时,也意识到,新技术、新手段带来的新风险,如内部审计证据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问题、内部审计证据获取策略与方法的恰当性問题等。由于对取证过程缺少制度性、程序性的规定,审计人员大多根据主观判断采取行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审计的严肃性。

(三)资源共享为审计取证带来新可能

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同时作为企业的第三道防线,都肩负着监督检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产增值的责任,虽然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但从企业整体目标来看,终究是殊途同归,业务联合成为的新趋势。随着内部审计“政治属性”的增加,可以和监察部门更大程度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双方的工作的效率。同时,审计也可以借鉴监察的取证方式,进一步丰富证据来源,提高审计质量。

二、内部审计证据分类与形式

证据是指可以用于证明事实的材料。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包括审计人员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和对确定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国家审计准则》)。审计证据是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的基础,是审计质量的主要保证。因此,明确审计证据的内容、分类、效力等内容,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关键。

根据证据与事件之间的紧密程度,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根据证据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根据证据出处或信息来源的不同,对证据是否与事件中的行为或活动有关进行区分,可以将审计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根据证据是否来自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可以审计证据分为本证和反证。

内部审计证据根据其自身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主要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电子证据和口头证据。在审计实践中,我们认为还有过程证据、环境证据。过程证据指进行符合性测试、穿行测试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全过程检查,形成的综合性检查结果。环境证据指软性的证据,是给审计人员带来的一种感受,如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环境,舆论情况等。

三、内部审计证据获取策略

(一)自主取得策略

自主取得策略指内部审计在权限范围内,根据审计目的和要求,积极向被审计单位索要资料。但是,审计活动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一种博弈行为,通过自主取得策略,审计人员很难获得大量的、全面的资料,充分性欠佳,因此需要通过联合获取策略和共享获取策略加以辅助。

(二)联合获取策略

内部审计证据的联合获取策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联合,相互借势,使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整合,从而使监督活动的开展更高效、更高质的一种策略。联合获取策略主要适用于重要性水平高的内部审计事项及其取证。实行联合获取策略的双方是相对独立的主体,最终目的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在联合取证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利益冲突,影响联合工作的效率。因此,主要针对重要性水平较高的事项采用联合取证策略,避免频繁的联合工作,达到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均衡。

(三)共享获取策略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某一参与方可通过文化、管理和技术等行为利用另一参与方拥有或创设的信息。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使用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于各个部门据以开展业务的事实基础是一致的,收集、整理事实基础信息就成为每个部门必不可少的工作。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将避免重复性的信息收集过程,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就内部审计证据获取来看,共享获取策略主要包括纪检共享、审计共享、专业共享。

四、内部审计证据获取方法

(一)内部审计证据的获得渠道

内部审计证据是证明业务活动的资料,其获得渠道与业务活动本身息息相关。业务活动的参与者、留存记录、发生痕迹等,都可以作为内部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的渠道,主要包括文档、系统、网站、实物存放地、相关人员等。书面证据主要通过文档渠道获得;实物证据通过实物存放地渠道获得;电子证据通过系统、网站等渠道获得;口头证据可以通过询问、访谈相关人员如经办人、供应商、客户等渠道获得。

(二)内部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的技术方式

从技术手段上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内部审计在获取审计证据时,所能采用的技术方式逐渐丰富起来。除了传统的复印、口述、函证等,现代化内部审计的取证技术方式还应当包括拍照、截图、视频、音频等。

(三)电子证据的获取方式

电子数据即电子证据,本质属于一种电子信息,其感知只能依靠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播放、检索或显示。这种证据易于保存,形式稳定,可以实现精确复制,也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无限快速传播。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打印、拷贝、拍照、摄像、笔录、鉴定、查封或扣押以及公证等方法来获取各种类型的电子证据。

(四)实物证据的获取方式

实物证据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事实的证据。這种证据通过自身的外部特征和自身所体现的属性来证明真实情况,不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备较强的真实性。一般来说,收集物证时应当收集原物。除非因物证的自身属性或其他客观情况,收集原物确有困难,才可以收集复制品或照片。这时,复制品和照片只是固定和保存原物的方法,作为物证的仍是原来的物品和痕迹,而不是复制品或照片本身。

审计人员在获取实物证据时,在获取的方式上面可以尽可能多样化,来提高获取证据的数量,也可以提高获取证据的可靠性,采用如观察法、外调法、盘存法等方法。

(五)书面证据的获取方式

因为书面证据内容广泛,涉及范围广,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是不够的。书面证据搜集的重点是会计资料和经济活动资料,所以要多用不同的方式来收集证据,如全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现场检查法、调账检查法、比较分析法、控制计算法、审阅法及核对法等等。

(六)口头证据的获取方式

可以采用询问法进行搜集口头证据,询问中要明确询问的内容、对象、问题、结果等。口头询问结果可以用磁带或书面形式保存。除了询问外,还可以通过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方式来获取口头证据。

五、内部审计证据获取注意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应当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证据的充分性、证据的可靠性、证据的经济性、取证时限、举证责任和举证失权等问题。

1.证据合法、合规性,指证据的形式、收集的方法要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规定的要求,证据材料转化为证据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2.证据充分性,是就内部审计证据的数据和内容而言。没有足够的证据材料,就不能全面、系统地证明内部审计事项,因而对内部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也就很难判断。光有足够的数量而没有足够说明问题的内容,证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3.证据可靠性,是指有用的内部审计证据并不等于就是可靠的内部审计证据。要使有用的证据变为可靠的证据,还要进行分析鉴定。

4.证据经济性,是指取证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取证费用因素,要避免为取证而取证的做法。坚持经济原则的公式是:内部审计证据的效用>取证费用。内部审计证据的效用是个综合性指标,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一般说来,重要的、金额大的、性质严重的证据材料,其效用系数就大。

5.取证时限,任何一项内部审计工作,大到行业内审调查,小到查证一个情况,均有较强的时间要求,这就要求内审人员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一定量的内审取证任务,并要预见各种不测的内审证据力的影响因素。由于内审工作一般不存在重复取证情况,所以,确保证据时间性,不仅能保证内审工作质量,而且能节省内部审计工作经费,节省人员。

6.举证责任包括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审计组举证责任。当事人举证责任是指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主要负责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审计组举证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审定审计事项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方法调查收集审计证据。

7.举证失效是指审计事项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的相关人员未能按照约定或者规定的时间向审计组人员提交审计证据,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其提交的证据不再予以组织质证,也不能作为认定审计事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吕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6)

[2]李旭杰.关于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2,(2)

[3]孙永军,丁莉娜.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100强事务所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2009,(6)

可靠审计证据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业务复杂化,使审计难度加大,对审计提出更高要求。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真实性,以及信息有效披露,就需要执业人员进行重要性判断,然而这一判断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大小。审计执业活动过程中,重要性及风险评价成为工作核心,两者缺一不可,研究审计重要性水平及风险,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使执行行为质量得到提高。本文在两者概念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审计质量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是指判断报表信息中存在的错、漏信息,足以对信息使用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换句话说,它是重要性经过量化后构成的衡量错判指标,即审计重要性水平。

不同环境下,对于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不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般以收入、资产确定比重,主要包括计划、实际、估计重要性水平。由于错报对于经济决策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报表信息中错报信息量决定其对决策影响的大小,对错报、漏报信息重要性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衡量。审计时,执业审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通过自身的判断,考虑投资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进而进行重要性水平判断。

(二)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由于审计执业行为结束后,对于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漏报情况出具了不恰当意见,而产生的执业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控制及检查风险。目前我国审计执行抽样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客观性,结果难免存在误差,且误差不可以消除,那么当执业人员出具错误意见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责任。随着经济发展,各行业间的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行业间的界限模糊化,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审计结果产生影响,内控能力差、错误评价、财务状况不好等因素都会造成审计风险不断。审计风险存在普遍性,贯穿于执业活动全过程,但是审计风险可控,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过程中的失误会增加审计风险,那么,可以采取提高审计质量等措施,使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二、研究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关系的意义

(一)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益

经济多元化,舞弊增加,使得审计风险降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成为难点。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重要性水平较低,执业判断后重要性水平设定高,那么两者差距大,风险则高,错、漏报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越重要,由于不恰当意见而产生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过度审计会影响审计效率。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对审计风险评估并加以控制,通常情况下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重要性水平确定,以及对自身风险进行评估,是为了可以找到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的领域。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成为审计中确定免审范围的标准,合理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在保证审计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审计效益。

(二)考虑重要性水平,保证风险可控

审计风险不可以避免,其贯穿于执业行为全程,那么执业人员,对于风险的专业判断与评估,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随着近年来财务舞弊行为的增加,执业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审计风险不断上升,为避免重大损失,业界对于风险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成本控制、提升效率、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执业过程必须得到足够的审计证据,才可以满足审计判断要求,那么执业过程收集信息方面,则与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相关,合理设定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以内控与审计风险评估做为依据,对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确保成本效益的同时,增加必要的审计程序,扩大实质性审计测试范围,才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同时,提升执业人员执业水平,建立重要性水平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合理设定重要性水平,可以兼顾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三、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前者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对报表错、漏报程度进行衡量;而后者则从执业角度,对未被查处的重大错、漏报,对于出具审计意见可能产生影响判断。尽管角度不同,但两者紧密相关。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正向相关性

审计的执业行为中,审计人员需要考虑工作成本效益,也需要考虑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及审计风险的大小。而审计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审计执业过程中不可能审查出全部的错、漏报行为,那么此时审计风险就会产生。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时,则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的设定。然而审计人员与信息使用者间,对于重要性水平的要求往往会存在差异,两者间的差异则产生审计风险。审计对于重要性临界级别设定较低时,需要审计人员执业过程充分实施审计,此时产生的审计风险减少。当审计人员谨慎评估重要性水平时,重要性水平偏离很小,没有进行必要审计,也没有严重后果,此时审计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相反,审计人员重要性水平高,其实际执行的程序与应该执行程序相比要少,那么执业行为中必然存在未被考虑的影响因素,对审计结果有效性产生影响,增加审计风险。因此从审计执业角度来看,两者存在正向相关性。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反向变化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信息使用者在错、漏报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心理预期,它的判断依靠审计人员经验,其设定过程存在主观判断,重要性水平决定与使用者分离,两者间的出发点与动机不一致,造成两者间必然存在差异。使用者为做出正确决策,需要对执行审计主体经营、财务有足够的认识,此时其对审计执业行为要求上升,希望可以通过审计结果揭示出实质性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对于重要性水平设定较低时,审计风险增加,相反风险下降。换句话来说,信息使用者对于错、漏报可以承受的水平越高时,其报表信息中存在的错误不会对决策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审计执业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会随之下降,那么需要承担的损失也会减少,执业行为需要接受的风险则会较小;相反,审计风险增加。那么从报表使用者角度来看,可接受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可接受度上升,重要性水平下降的反向變化关系。

(三)審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两者相辅相成

重要性水平的设定是一种程度设定,它需要对于可以接受的风险进行测试与评估,而审计风险虽然可控但不可避免,然而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关系。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对于审计执业行为中产生风险的大小起决定性影响。一般情况下,重要性水平通过金额大小评估,从报表使用者角度进行重要性水平设定,由于检查风险不能决策使用者重要性水平,那么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水平设定,与审计人员进行检查风险无关,但是实际审计过程中,需要依靠经验执业,这一过程执业人员需要发现重要性水平以上的错、漏报行为,则需要降低重要性水平,即降低检查风险需要在审计测试中,找到重要性水平以上存在的错、漏报可能性,此时应加大抽查范围,即降低重要性水平,其目的在于收集更多证据,使风险降低。这样来看,审计风险会影响重要性水平确定,但不决定重要性水平设定标准。

例如:在执行对某企业审计时,重要性水平设定为2万元,那么企业实际产生的1万元错、漏报,就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那么此时执业人员的实际执行程序少,设定2万元以下的错、漏报行为就会使审计行为产生风险。而将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为1万元及以上,较2万元以上更加容易发现该企业2万元以上的错、漏报行为。

四、结论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对重大错报程度的判断,它是衡量错报底线的标准,需要从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度方面考虑。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要求审计风险较低,在审计效果最佳的情况下,成本会上升,重要性水平估计过于保守,会降低工作效率,那么执行审计时,需要确定程序性质、范围,正确设定重要性水平。但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它不会受到重要性水平设定高低而消失,即使设定较低重要性水平,依然会存在误报风险,那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则需要合理定位重要性水平,将评估与客观水平一致,对固有风险评估后开展审计程序,以便得到更多证据,才可以使审计效益与质量提升,同时使得审计风险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应用对策研究[J].许倩.时代经贸.2015(17).

[2]审计的重要性及风险研究[J].王子赫.商业故事. 2015(19).

[3]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解析审计风险模型[J].刘杰颖.电子制作.2014(16).

可靠审计证据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审计取证环境: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取证相关特点

云计算、互联网和计算机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技术化环境不断发展,使得采集、存储、运输和加工信息数据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信息数据的加工成本不断降低,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事、物、人不断被数据化,因而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尽管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变得非常复杂,然而审计证据从非企业财务信息等大数据主体中得到补充与丰富,同时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可靠性等特征更加明显,审计取证的效率大大提高。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和处理成本逐渐降低,使得审计取证模式由技术驱动变为数据驱动,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中审计证据的相关特点

(一)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真实完整性和客观性。审计证据的可验证性指通过其他审计证据来检验某一审计证据的可靠、真实程度。真实完整性指审计证据没有被修改、破坏,真实的来自某个企业,涵盖了审计对象的所有必要信息。客观性指收集的审计证据客观存在,没有被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

(二)充分性

衡量审计证据的标准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越充分,审计结论越真实可信。大数据技术可以获取到高频、海量和多样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之间相互牵制、相互作用,审计人员可以使用这一相关关系来降低传统审计的局限性,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三)相关性

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不再重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反而重视审计证据的相关性,通过获取相关证据来进行审计工作。相关性包括及时性和确认价值两方面。首先,及时性指采集实时的业务相关信息数据,并迅速处理相关数据,大数据时代让审计证据更加及时、高效。比如,车辆上安装GPS来实时监控和定位商品的运输轨迹。货物上装有的RFID芯片可以自动统计不同场所的货物数量和货物种类。审计人员根据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商品价格来出售相关商品。处理存货和销售业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在客户信息系统中查询和追踪审计证据,并将查询到的数据融合、归纳、对比。RFID和GPS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实时清楚货物的入库和发出操作,并通过视频监控进行确认。再者,确认价值是指大数据时代中信息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关联和印证关系让企业内部和外部非财务信息之间有了确认的途径,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各种审计方法获得有关某一审计目标的审计证据,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途径的审计证据加强了企业的审计确认能力。同时,及时、准确的消息通过自动化的采集信息方法传递出来,各种传感器、GPS、RFID等提高了审计确认能力,而手工信息主观性强,信息采集延后,准确率不高,审计确认能力较低。

三、大数据时代审计取证的风险

(一)取证风险

大数据时代,电子审计取证要经过许多步骤来采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处理信息和建模、部署、分析全部信息数据时,审计取证工作的信息质量风险大大提高,同时海量、种类繁多、真实的大数据增加了审计取证工作的安全风险程度。信息一致风险、认知风险和完整性风险构成了审计取证的全部安全风险。由于大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产生了信息一致风险,导致信息结构出现误差,信息冲突、不一致。此外,大数据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复杂的结构信息导致信息完整性风险的产生,导致信息虚假、丢失或者被恶意修改。

(二)技术风险

大数据时代主要依靠分析来明白数据的价值。分析的过程中,技术风险时时刻刻存在着。比如,目前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智能计算和机器学习等信息处理技术可以精确的分析并处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但是这些方法不适用于非结构化大数据信息。通过分析信息数据来发展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得以进行后续审计取证工作。客观存在的技术风险让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比如,分析财务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板块时,可以用自然语言处理管理层语调,但无法结合信息背景。无法处理语法、词序等。信息质量风险无法通过目前最高效、最智能的大数据技术消除。

四、大数据技术中审计取证的思维模式

(一)总体思维

由于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业务量不大,企业审计最初采用详细审计方式。现代审计通过随机抽样来进行审计抽样,其中运用了统计学中的随机性原理,通过样本分析总体数据,可以合理规避个人主观意识对数据的影响,但是随机抽样结果容易出现误差,使得总体结果错误。抽样审计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目前没有对审计样本的容量、种类、时间进行标准化规定,审计人员无法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全面,无法确定由关联数据引出的审计证据的正确性。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掌握了全部数据,审计思维转变为总体思维,由部分代替了整体,通过动态、开放的审计方法和思维,分析、评估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掌握了审计对象的总体特征。因此,审计人员通过总体思维获得了可靠、正确、相关的审计证据,让审计证据更加有效,促进了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容错思维

抽样审计时,根据随机性原理,审计人员抽取大量样本来避免抽样造成的风险,但是这导致抽样的精确度不高。为了提高抽样的精确度,即使是小数据,审计人员也要反复清理并核对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面临着成本上的压力,还要消耗很长时间,同时,由于技术无法满足审计人员的要求,审计工作难以进行。因此,需要从精确思维转变到容错思维,在总体思维的基础上,将杂乱的、被排除的数据统一在总体中进行评估和分析,探索总体数据中的其他有效价值。大数据中通常会遇到杂乱、无用、残缺的信息,但是这些错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提高自己的审计观察能力,让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并不会影响审计结果,因此审计人员要具有容错思维。

(三)预测思维

预测思维是通过已知预测未知的过程,可以评估、分析、推断、预测数据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别,判断数据的价值。小数据分析中,样本容量较小,信息不全面,信息的周期性等均导致审计预测压力增大,审计人员需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来判断并做出预测。大数据时代,通过数学模型和分析软件,可以快速、高效的处理并预测数据信息,实现了科学、规范的审计预测。预测性审计减少了分析、评估大数据的时间,让事件的发生和审计能够同步进行,从而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审计部门的监控职能更加重要。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可以获得充分、可靠、直观的审计数据,发挥了审计取证的价值,审计人员要利用大数据中的预测价值,评估并分析企业审计风险,从而根据因果关系发现相关关系。大数据还体现了总体思维、相关思维和容错思维,通过分析企业的审计证据和审计取证,可以明确审计取证的发展方向,企业应及时顺应变革浪潮,用新思维看待电子审计取证的优点,在提升审计取证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严格监管审计风险,让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从而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固长久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中,人、事、物的数据化程度随着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从而引发了技术变革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即“利用计算机审计”变为“利用大数据审计”这样一种审计取证模式的环境变革。审计取证过程中,总体思维、相关思维、容错思维、规则思维以及预测思维等可以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相关性,这些新型特征可以降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和认知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审计证据,审计取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程铖,李睿.电子数据审计取证模式研究[J].审计研究,2016,(05):8-13.

[2] 杨平波,陈琦.审计证据在贪污贿赂案件中的司法运用[J].财会月刊,2016,(34):68-71.

[3] 阳杰,应里孟.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7,(01):115-124.

[4] 熊亦芳.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298-299.

[5] 黄珺,王建辉.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取证初探[J].审计与理财,2017,(12):47-49.

[6] 何琳.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J].产业创新研究,2018,(02):81-83.

上一篇:监管金融服务外包论文范文下一篇:审计的独立性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