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

2024-07-15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区别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都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审计的范围来讲,财务收支审计是一种专项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则具有全面审计的性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审计中正确区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依法对本单位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依法对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审查、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划清、确认或解除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兑现奖惩、考核干部提供依据。结合审计定义和工作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两者的区别。

1.审计依据及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同

-1-

总体上两类审计依据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以及行业部门有关内审规定相同之外,财务收支审计还必须参照当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则依照董事会章程和任期责任书、承包经营合同,以及预算、计划、经营目标等。具体审计项目立项时,财务收支审计是列入企业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的,主要依据企业经营发展和掌握财务状况的需要,依法对本单位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不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的委托建议,安排审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对某些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工作。

2、审计的目的、内容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检查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合法性。 审计目的是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严格企业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工作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审计。检查主体只是对这个单位,检查其财务收支合规、合法和效益性,而在审计中发现的管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纪、乱挤乱摊费用给单位带来损失,进一步查明法定代表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应负的责任的情况,只是财务收支审计的从属内容,不是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及行业部门、公司、企业规定的情况;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及出资者保值、 -2-

增值情况;重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财务、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状况;被审计单位经济实力变化情况;经营活动中有无失职、渎职行为,有无重大经济损失及浪费问题等。经济责任审计中除检查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外,还要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审查、评价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划清、确认或解除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兑现奖惩、考核干部提供依据。对审查中存在问题较小的一般实行打招呼、敲警钟、提警告;对问题严重的法定代表人还应当依法追究并提交有关部门、机关进行处理。

3、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以及与收入、支出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会计科目及相关资料,审计范围主要是行业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目的是证实财务资料的真实、合规、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则是任期内的全部经济管理及资金活动,审计范围涉及行业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及事业所属单位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及其成果实施审查评价,涉及面较广,既有财务领域,又涉及众多经济活动(如对外投资等)。

4、审计程序、原则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在准备、实施、报告阶段不太复杂,按照工作计划和审计规范要求的一般审计程序进行即可。经济责任审计除应遵循一般审计程序外还应该遵循以下规定:审计组应组织有被审计单位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以及职工代表参加的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会议;审计

-3-

组根据需要,采取个别交谈、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审计结束,审计组可将审计情况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具体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准备阶段不论法定代表人自行离职还是组织调动都要在组织人事部门下达调令前进行,必须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审计部门在接到委托审计通知后,要合理确定审计实施方案和日程时限安排,并将需要审计的内容、范围、要求告知有关被审计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其作好相应准备,除要求领导人所在部门、单位提供相关审计资料外。还需被审计单位领导人按时提交任期内述职报告材料,对重要的经济事项要进行分析研究;在实施处理阶段,要对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责任目标资料进行认真核实,对发现问题要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对述职报告中谈及的问题,审计人员有权要求其作出明确答复,对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要进行延伸审计。另外对单位领导人应负的责任要划清直接与间接责任归属。如:要区分前任与继任领导人责任,明确领导人自身决策同主管领导部门行政干预和执行人员所负责任,对遗留问题要区分形成和解决责任;区分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等。报告阶段要及时将审计结果报告上级部门,还要按常规下达审计意见、决定,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重大经济问题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审计资料取证与核实的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有关资料,可直接从会计凭证、账表资料中取得,并通过计算核实。而经济责任审计中,审查资料可以从财务收支审计中取得,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提供任期内述职书面材料。有的还需要通过 -4-

外部取得,如对项目投资决策审计时,就需要从有关合同,有关企业账表以及有关部门经济计划统计等资料中取证。

6、审计报告结论的评价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是由审计部门审定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发生做出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评价,对人一般不作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除财务收支方面要作出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结果外,还要对所在的单位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作为全面结论客观公正反映与评价法定代表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其评价侧重点在于对领导干部本人,而非对事。即重点是对法定代表人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核实,对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投资项目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对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陈述,并需要说明经营基本情况的性质、内容对财务状况影响,对潜在的损失、潜在的负债还应说明离任人应承担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届满、离任审计报告经审计部门审定并签章后报委托审计部门,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及法定代表人出具审计意见书并由审计部门按规定下达审计决定。

总之,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既相互联系也有区别。财务收支审计可以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最基本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则包含着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讲,无论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对廉洁从政、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促进和提高企业管理都起着重要作用,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掌握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各自特点,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地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开展。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阿马蒂亚森;功利;道义论;自由发展观

F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逐步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是,以西方主流经济思想-功利主义价值观为依托的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国的运行也导致了不少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不平等问题、社会正义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引发了我国学者对经济伦理学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王小锡教授在结合东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为框架,强调了经济问题的伦理道德属性,并将伦理道德引入到生产力要素中,成为独立的“道德资本”。厉以宁教授认为道德力量的调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经济活动中应充当市场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对于贫富悬殊问题他则设想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夏伟东教授则认为中国是在“理论准备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经济”的,对伦理道德的功用认识不清,主张“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樊纲教授也同意经济学的分析离不开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并强调经济学应该是接受现存的“人性”后再做自己的分析,而不是预先假设了“人性”再去分析。对于伦理道德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茅于轼、盛洪、张曙光、乔洪武、汪丁丁、万俊人等一批学者均有深刻的论述。

西方对于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财富只是因为它有用或者别的什么理由才重要,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后东西。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也提倡道德情操作为经济学的内在基础,只是后来经济学与“工程力学”的结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庇古开创福利经济学,到埃奇沃斯、帕累托、阿罗等的理论贡献,西方经济学开始注重到收入分配等伦理层面;布坎南则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对道德与效率的冲突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答方式;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在《伦理经济学原理》则明确提出对个人行为进行伦理经济制裁的主张;而阿马蒂亚·森基于自由-权利概念提出来的发展观,则是将伦理道德内化于经济活动秩序的完美结合,是经济伦理学的道义论回归。

森的自由发展观与西方伦理思想诉诸内己的特性相匹配,该理论具备了内在逻辑一致性以及开放性特点,所强调的自由-权利概念内涵丰富,对于解决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试图将自由发展观与康德的道义论伦理思想进行整合,以此为森的自由发展观建立一个更加牢固的道德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学论证将更具说服力和发展潜力。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和创新之处;当然,若处理得不好,也会成为文章的败笔。

2 “功利”与“自由”所理解的经济“权利”

边沁的功利主义和康德的伦理观看似差异很大,由它们引出来的实践权利也大不相同。由功利主义伦理观引出来的权利,特别是边沁的观点,可以称为基数效用论,讲究效用数量,实践权利是由实践结果的效用值来决定的。这样,它的裁决权是外化的效用数量值。道义论伦理观引出来的权利,尤其是由康德开创的自由概念,强调行为的善良性,实践权利是由实践的动机来决定的。这样,它的裁决权就内化成了善良意志。

作为我们行为的准则,按照边沁和康德的理论,两种伦理观所衍生出来的权利概念必然能够而且一定要在经济领域一以贯之地实行,而且两者只能择一而行;否则,便是成了人格分裂者。粗略来看,边沁的权利是一种求之外在的手段,而康德的自由权利则来自我们心中的自律裁决,是一种诉诸内在的本质手段。

但是,当我们回到康德的“任意的自由”概念时,问题便迎刃而解。康德的自由包括技术层面和道德层面:技术层面受到感性的干扰,本能一般是短视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做出冲动行为,这种短期的结果决定论,正是功利主义伦理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所在;道德层面则超越了感性体验,强调了行为者动机的单纯性,但动机具有内在性,难以得到考证,使得操作性不强。由此来看,两种伦理观在康德那里都得到了体现,但是作为哲学家,康德认为只有道义论伦理观才具备坚固的基础。但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康德会更加同意边沁的立法原理:“大自然利用人的贪图享受和爱慕虚荣的弱点,让我们尽量去追求自己的自由的任意和外部感官的满足,同时却借此暗中实现着自己的意图,即为我们在内心感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而做准备。而这正是自由作为一种在外部世界中的法制状态下的合法性的‘权利’的意义。”康德也认为,作为自由显现在外部世界的权利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感官体验上,而这也是边沁的立法原理基础所在。在《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却是行不通的》一文中,康德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权利出于自由”,但它“并不是自由意志本身,而是自由意志的外在关系”;并且它还不是一般的经验现象,而是从理论通往实践的中介。

至此,我认为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伦理观都比较赞同把功利最大化作为外部世界的一种行为准则,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实质权利也该由功利原则确定。至少,可以认为在康德和边沁那个时代是这样的。

3 经济伦理学的道义论回归——森的自由发展观

然而,作为社会的发展结果,物质不断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还需要正视生活本身以及生存环境等问题,例如人们享受经济成果的权利、避免饥荒的权利以及高水准的受教育权利等。而这些在传统功利主义伦理观里面几乎毫无涉及,更加没有谈论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在边沁时代,资本主义处于资本的积累时期,人们的生活质料没有得到完全满足,这时使用“功利”或“效用”来衡量经济的发展主要也就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即纯感性(感官体验)需求。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人们的生活质料得到了极大满足,纯感性需求也趋于饱和,甚至有些国家这方面的需求已经饱和到了麻木的地步,感性刺激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求,进一步的,需要更高的追求,即普遍的纯理性需求。但是如何把这种需求内涵扩大到经济领域,这需要对经济伦理观做颠覆性的修改。作为经济学的“良心”,森进行了这样一种尝试,创立了自由发展观——既有对感性的超越,又同时被理性所规定。

3.1 自由概念泛化、具体化,使得自由发展观更加开放、兼容

由功利最大化(理性经济人逐利)原则支撑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饥荒、不平等、公共物品等,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更加阻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森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于实质性地转变经济伦理观:“我们必须放弃那种假定,即认为人们仅仅被个人利益所驱使,而价值标准和规范简直就不起作用”,“在许多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范围本身,也可以通过适当地培育起对上述问题(不平等问题以及公共物品问题)敏感的伦理观念来加以扩展。市场机制与多样价值观念的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并同时探求拓展体制安排以超越纯粹的市场机制的局限性”。由此,森提出了自己的自由发展观: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

自由是什么呢?森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自由是一个具有内在多样性的概念”。这个“自由”概念还是很宽泛的,但强调的是内在性,即不依赖于外物而能独立存在。森是从自由的过程层面和机会层面来理解自由的,“这里所采用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和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境况下所享有的机会”。自由的过程层面,是一种程序性的自由,确保主体存在的环境能给它以一个公平谋生或者享受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规范,按照这种规范,(这种规范一般具有强制性,例如法律),主体能与其他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技。自由的机会层面,是一种能力的机会自由,用森的话来讲就是可行能力的自由、实质自由,确保主体能在所给的环境中进行体面的生活或者这个环境造成一个结果——扩展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获得至少不比别人差的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实现或者保留这种能力的权利。由此可见,自由的过程层面强调的是公正、公平,自由的机会层面则强调平等,这就是森自由概念的内在性。按照康德的自由定义,森的自由这种独立力量与公正、平等相伴相生。

森的发展观与康德的道德观一样,都是通过内省而得。康德认为,内省而得的事物固然具备内在稳定性,但放到现实却未必能行得通。森在理论上没有克服这个难点,所以他沿用了康德的范畴概念,列举了能在现实中对应的五种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同时,森也没有断定工具性自由只有这五种(甚至没有断定工具性自由的可列举性),这种有保留的处理方法,使得自由的现实范畴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充实。

为什么选择自由发展观呢?换言之,自由发展观能解决理性经济人逐利行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吗?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导论中说,自由是一个广阔的视角,“从扩展实质性自由的角度来看待发展,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目标——正是它们才使发展变得重要——而不仅仅是某些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手段”。这里,森暗指转变经济伦理观的必要性,以及价值标准和规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森的自由发展观以自由作为内在基石,既想拥有价值的稳定性,又想具备现实的操作性:自由发展观的评价性原因和实效性原因。评价性原因是指自由的增进应该成为评判社会进步的首要标准,这与康德道德层面的自由相对应;实效性原因指的是人的自由主体地位决定了发展的全面实现,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凸显自我获得自由的能力,亦即康德技术层面的自由。同康德一样,森也没有完全否认理性经济人逐利原则的现实意义,“在承认更博大的价值观的作用时,我们不能失察明智的自利追求以及粗鄙的物语和贪婪所发挥的广泛作用”。

这里可以看出,森的自由发展观吸收了道义论伦理观的内在稳定性因素,又保留了理性经济人的技术层面因素。经济发展问题,理性经济人逐利原则能很好地解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则在道义论伦理观内在价值的稳定性那里得到解决。至于森对工具性自由的阐发以及有保留的列举,也显示了森对理性有限性的默认,以及人类认知能够不断深化的乐观态度。

3.2 自由发展观倡导权利分析法

在现实世界,康德默认了理性经济人逐利原则,因为他找不出一个能够一以贯之的更好原则。但是,森却从“权利”与“自由”的关系中,找到了分析经济现象的一个新方法,即权利分析法。

在1970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森发表了经典论文“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文章证明,在个人偏好无限制条件下,帕累托最优原则与最小自由原则是根本对立的。帕累托原则是解释现行经济秩序能顺利进行的基石,它解释理性经济人在实效性评价方面的最大化作用;而最小自由原则是评判社会发展的最低标准;二者的不可调和性说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感性需求和理性需求。换言之,按照理性经济人逐利原则建立的社会功利最大化成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的,一部分人欲望的满足必然侵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必须在帕累托原则与最小自由原则之间作一取舍。森选择了后者,并倡导权利分析法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主要手段。森说,“支持基本自由以及与此关联的关于权利的阐述的理由在于:第一,它们自身固有的重要性;第二,它们在提供实现经济保障的政治激励因素上的后果性作用;第三,它们在价值观和优先主次的产生、形成上的建设性作用”。由此可见,森赞成康德“权利出于自由”的观点,并坚持把权利概念延伸到现实世界。在康德那里,权利被定义为“以每个人自己的自由与每个别人的自由之协调一致为条件而限制每个人的自由”,也就是说,权利分析法,探讨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本该呈现的关系。所谓的权利分析法,主要体现在交换关系上:即“我”本身拥有什么,还能做什么;“我”的这些资源总和可以交换到什么东西,并强调对“我”需要的东西的实质控制权和使用权。在分析饥荒问题时,森侧重分析人与物,即人与粮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分析粮食总量。因为就算再多的粮食,只要有人与此无关,也会遭受饥荒。

权利分析法侧重的是具体个人分析,反对总量分析。因为总量的满足,并不代表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得到了满足,而在极端分化的分配规则下,总量的恰好满足,往往意味着大部分个体的不满足、权利遭到严重剥夺,这正是最小自由原则所不能容忍的。

3.3 权利分析法下的自由发展观逻辑结构

森的自由发展观与权利分析法是完美组合的,自由是价值世界的最高标准,权利则是自由在现实世界的显现,两者配合起来,使得发展观理论浑然一体,是伦理经济学对道义论的一次完美回归。下面是我根据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和《贫困与饥荒》这两本著作,概括出来的自由发展观论证框架。

预设:可行能力禀赋的正反馈机制成立,即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的可行能力禀赋,这些禀赋组成了各自的选择权集合,并且通过不断地使用自身禀赋,人们可以扩展自身的选择权集合。

森假设:自由表示选择权大集合,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就是扩展自身选择权集合。

论证:(1)我们把扩大选择权的过程叫作发展;

(2)对于每个人而言,自由都是“好”(Goodness)的,每个人都想扩大自身选择权集合;

(3)因为自身选择权集合里面的東西能促使我们获得自身选择权集合之外的选择权,从而扩大自身选择权集合,所以扩大选择权集合是发展的手段。

结论:自由是发展的目的和手段。

3.4 对森自由发展观的评价

第一,森的自由发展观具备高度的自洽性。首先,森的自由发展观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精神气质——道德的内在性基础。作为人类的最高价值标准,自由具备无可挑剔的内在稳定性。亚当·斯密把《国富论》建立在我们的道德情操之上,森做了相同的处理,但却选择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自由。其次,把自由作为发展的目的和主要手段,使得自由发展观能形成一个独立闭合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体系外来看,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形成一个封闭式的逻辑框架;从理论体系内来看,自由概念的多样性又使得该理论能够不断发展推进,还能兼容吸收好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从思考问题的方式来看,与传统经济学简单的线性思维模式相比,森想通过理论对现实的无限逼近来完整地描述经济现象。他论证五种工具性自由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把经济问题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社会等综合起来,采用的是复杂的综合性思考问题方法。

第三,森的发展观也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方法论上的不彻底。首先,森的发展观保留了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承认物欲追求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这是道德层面的自由对技术层面的一种妥协。其次,森沿用了康德现实世界与自由世界的划分方法,把工具自由作为两个世界的连接桥梁,他的权利分析方法也主要集中在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上,并不能说明达到了价值世界(自由世界)的标准。作为对价值世界的回应,森把发展看成是对自由的各种可能性的一种社会承诺。这里,森并没有对自由的可能性做出现实论证,而仅仅是奢望于社会承诺。森自由发展观的实现问题在理论上成了一座“空中楼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总的来说,森的自由发展观是对现代主流经济发展观念的一种深刻反思,正式提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让我们把发展的重点集中在每个人身上,而不仅仅是总体的经济增长数据。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科学发展观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毫无疑问,森的自由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2004,(2):24-30.

[5]王小锡,朱金瑞,汪洁.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其关于实践观的论述更是心理学研究者需要不断深化学习的内容。在此背景下,需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心理学

一、前言

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等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足,心理学工作者在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方面不尽如人意。在马克思以前,黑格尔把实践解释为观念本身的活动形式,人类实践表现为“理性的技巧”,只是抽象地表达了实践的能动方面;费尔巴哈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理论不能解决之问题,实践会帮你解决。在此背景下,不同时期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得到凸显。

二、早期实践观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强调哲学在把握了整个世界之后就要起来反对现象世界,实践只是一种理论批判,不过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在此,马克思的实践观开始显现出其科学的一面。后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揭示了实践不仅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创造自身的历史;其次是提出实践检验理论的思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形式,只有借助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心理学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多数心理学家受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认为心理学不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理论层面的非科学学科,而是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践来验证心理学理论与假设。

首先,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理论可以对多个实践有效。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绝非一对一这么简单,理解一个理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实践证实,而同一实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我们,要想在心理学界有所建树,就先要求理论合乎逻辑,能通过验证,实践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博采各家之长,使之达到优化效果。

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手段、途径和结果。即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与客体是什么?研究目的如何?研究方法是什么?途径及研究结果等,通过实践形式来解决理论的对立。当然,这一时期的实践观并没有从现实的实践去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没有对实践内涵及决定地位作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上受限制。当然,马克思说:“实践只是一种理论批判”,其实,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必须持怀疑批判的精神,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认为活动的初始形式是感性活动、实践活动,因此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指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解决,离开实践去探讨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将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马克思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心理认识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为心理学的研究从理论上开创了正确发展的新道路。例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列·鲁宾斯坦根据马克思关于实践活动的学说提出了意识和活动的辩证统一的理论原则,基本内容在于肯定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人的活动制约着他的意识、心理联系、过程和特性的形成,而人的意识、心理联系、过程和特性则实现着对人的活动的调节作用,而成为他们的完全符合的完成的条件。这个理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起着革命变革的推动作用。

除外,用实践解释观念的视角给心理学研究带来思考。个体的观念就是个体的心理结构,但个体未必清楚它们对心理作用的影响机制,如此看来,心理学要认识“观念的实践观”,才能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的理论开展有水平的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认知、理解和承受的局限性。因此很多现象和事实,均值得关注并开展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给心理学研究带来的思考

有影响力研究者的理论建构多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实践情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更是如此,它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两大启示:

第一,做学问,理论要扎实。在理解、运用、评论心理学理论之前,先了解不同问题都有不同的理论构建,其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发现更有价值的学术要点,否则还是会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开展精细、深入的研究。这就好比刻在海格特的马克思公墓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一样,只有结合研究者的人生道路及自己的经验,才能将心理学的学术性与思想性、公度性与个性的关系把握到位。

第二、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心理学也要发展,发展一个学科需要后辈不断努力,要求心理学研究者有骨气、有底气,从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出发,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如既往的努力,要在心理学领域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变得更强!

五、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深化了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认识与理解,让心理学研究者充分认识到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思维水平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实践观的学习,让我们在行动、实践与思想上均有大成长。它指导我们今后一定要加强专业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对人、事、物保持怀疑批判的精神,用批判性思维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用自己头脑思考问题,做真正有水平的心理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45.

[2]赵璧如.马克思关于实践活动的学说和心理学.心理学探新,1983.

[3]谢·列·鲁宾斯坦.在苏联心理学史中意识和活动的问题、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262.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被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看做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辐射五大功能,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员工凝聚力、完善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和人员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相对落后,没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有的企业则照搬国外企业文化,反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就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对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二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凋敝,资源匮乏,曾被一度预言至少在一个世纪内悄无声息。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量超过了欧洲发达国家,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一举成为亚洲发达国家。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西方学者在研究日本崛起的原因时,注意到了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美国学者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最早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多的学者专注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并提出了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有不同的定义,本文选取最为流行的几种观点加以总结,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的价值观,即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者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以及蕴涵与其中的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企业产品及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分为物质、行为和精神三个层次。物质层次是表象,由一系列有形的文化因素组成,如企业标识、实体建设、产品外观及包装、广告宣传及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行为层次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管理风格、员工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精神层次是企业文化的实质,由各种无形理念因素组成,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使命、愿景、宗旨、精神等。精神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有了精神层次,能把企业文化各层次有机聚集起来,并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2.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决定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原则、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优秀的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独特性。任何企业的文化都是与本企业的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没有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因此也就不会有企业文化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企业文化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各种价值观念,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等不同的环境共同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企业文化。(2)人文性和民族性。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人本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围绕人们如何共同相处、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利益等方面,因此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带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同时企业文化的建立又离不开其存在的社会,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和民族,长期延续的民族心理和精神气质已经深深扎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中,并且体现企业的文化之中。(3)持续性。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会在短时间內发生改变,这表明企业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持续性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有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如果企业的文化经常改变,不仅员工无所适从,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4)可操作性。企业文化必须能够被员工认知、接受和掌握,并且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没有被员工接受的企业文化毫无价值。民营企业文化的提出表明企业文化可以按照产权关系划分为国有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合资企业文化和外资企业文化。这种分类方法是具有科学性的,因为产权关系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决定了企业文化。就产权经济学而言,产权关系是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将企业文化按产权关系来划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关于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贾春峰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纽带功能和辐射功能;管理专家周三多认为,企业文化具有自我内聚功能、自我改造功能、自我调控功能、自我完善功能和自我延续功能;张德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和辐射功能;常智山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约束功能、控制功能和调适功能。从以上观点中企业文化比较公认的功能为: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1)导向功能。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指引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向企业既定的目标和愿景共同努力,企业不需要强制规范员工的行为,而是通过潜移默化让员工经常把个人价值观同企业的价值观相对比,不断调整个人价值观,从而促进企业向长远的目标健康发展。(2)激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给员工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员工会在企业中被尊重、被承认,个人价值得到肯定。(3)凝聚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将企业员工上下团结一致,相同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目标和精神会减少企业内耗,降低企业成本,也有助于企业管理,从而转化为生产力。(4)约束功能。相对的稳定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思想、行为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需要员工自觉遵循,并长期规范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5)辐射功能。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文化沉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能够将企业文化从一个高度推向另一个高度,这也体现了文化的自我完善和改造功能。

企业文化的功能决定了其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首先,企业文化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最后,企业文化有助于完善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良好的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形成了企业的目标,指引员工和管理者向目标不断奋斗,并且能够激励、约束员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将软性的管理转化为生产力。

二、中国民营经济的作用及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经济①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工商联主编的2006民营经济蓝皮书统计,截至2005年底,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50%;内资民营投资总量五年间增长了近三成,2005年底达到了52 1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0年的41.9%提高到60%;民营工业企业个数和全国民营企业数量也迅猛增长,民营工业企业个数五年间增长了近50%,达到了118 100家,全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176万户增长到430万户,全国民营企业投资者人数达到了4 714万人,年均增长18.6%;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0.8%提高到11.7%,进出口总额达到1 662.1亿美元;民营经济还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65%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

1.民营企业的优势。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供需平衡、增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在走向科学化和合理化,即由靠领导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制度向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过渡。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1)高科技民营企业具有进取和创新精神。近几年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生存环境恶劣,受外资企业竞争压力大,从而也就比大企业更具有进取与创新精神。高科技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一般既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企业的设立根据经营者的技术专长而定的,对所处行业非常熟悉。(2)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灵活。民营企业在其组织结构的安排上比大企业更具灵活性,表现在管理层次较少,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之间,生产人员与销售人员之间容易沟通。这既便于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也利于整体参与意识的增强。由于具有灵活机动的经营机制,能对各种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开发,从而能创造出比大企业更高的创新效率。(3)配角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配角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许多配角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熟练完善,已经把该分工行业完全垄断,具有世界级的竞争优势。(4)“小狗企业”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企业家的心愿,这在企业界中被称为“斑马企业”。然而浙江地区依靠“小狗企业”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分工合作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民营企业发展的劣势。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个人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民营企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水平低。中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由于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资产经营者,因此都选择了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研究资料显示,家族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二十三年左右,能延续第二代的家庭企业只占39%,而能延至第三代的企业只有15%,家族企业不能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家族式企業的产权结构妨碍着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明晰,而家族企业却面临着另外一个同样十分严俊的问题,即产权的过度集中或是说单一化。产权单一不利于企业形成一种开放的系统使社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入企业,企业很难借助于外力实现根本性的进步。产权单一的另一个弊病是决策的非民主化。由于产权的高度集中,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纠正企业决策人可能出现的错误。(2)人才机制不灵活。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加之民营企业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员工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而企业也不注重员工权益的保护,任意加班、罚款、解雇,使员工没有安全感,难以发挥其才能。(3)决策盲目,增加经营风险。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4)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 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五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不复存在;生存期超过八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二)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民营企业文化的特征。(1)地方性。民营企业文化大多依托于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文化,长期的地方习俗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例如:浙江人大多给人以“精明通达、聪明实干、活泼严谨、勇于拼搏、善于抓住商机”的独特文化精神,这与当地的习俗和海洋文化是分不开的;山西商人给人以“诚实厚重、勤劳节俭、讲求信用、吃苦耐劳”的独特文化精神,这与当地代代相传的处事哲学和内陆文化相关。(2)个人意志性。由于民营企业的产权集中,领导意志决定了企业的一切,通常是企业家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企业就具有同样的文化。然而企业家并非绝对真理,其错误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3)唯功利性。很多民营企业只把眼前利益作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追求短期效应,不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优势会为了追求利润,甚至做出违反法律。民营企业在国内的信用评级通常都为BBB级,如果用国际评价标准恐怕会更低。在社会公众形象方面,民营企业不重视,华为毁约事件使其被列入高校就业的“黑名单”,而民营企业的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行为则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总体来说,中国的民营企业文化相对于其他企业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这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文化形成的时间短,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已经取得的成功往往是凭借历史机遇、国家政策等偶然要素,企业缺乏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决策制定任意;组织结构照搬国际模式,员工责任分工不明确;领导经常越位和缺位,任人唯亲,家族色彩重,无法对员工产生激励;企业缺乏必要的风险监控、财务审计等。民营企业管理的落后是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企业的发展又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这个悖论已经摆在了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面前。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劣势。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文化。

首先,民营企业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充分肯定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文化是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要提高民营企业家的个人素质。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集体价值观的体现,但无疑企业家具有主导地位。企业的兴衰成败往往是企业家个人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企业家的价值观符合时代的发展,自身要懂得现代管理理念。最后,克服家族企业管理的弊端。引进其他投资者,降低企业经营者的股权,使得各个投资者之间达到均衡博弈,是改进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企业家要改变劳资雇佣观念,真正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给予员工安全感、成就感、归属感,合理公平地激励员工,企业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这也许需要民营企业几代人的努力。管理本身是实践性的,理论只是作为实践的指导,真正要想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还必须结合实际,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国际经验,构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生.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7,(1).

[2]张丹.企业文化的外延、内涵及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9).

[3]张启云.民营企业文化浅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李欣.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5]魏钢焰.基于行为科学的企业文化功能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

[6]江良高.中国民营经济的八大贡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8).

[7]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3卷(2005-2006)[Z].

[8][美]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9]贾春峰.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10]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11]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12]常智山.塑造企业文化的12大方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责任编辑 郭伟]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是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抉择。文章试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所在。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经济学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制度伦理的意义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本文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 制度伦理

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变化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经济社会是高度制度化、理性化的社会,它的秩序基础更有赖于制度力量的整合,而非个体德性力量的发挥。制度伦理不仅与伦理道德的建设密切相关,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社会转型的核心———社会秩序重建的基础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表现为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转型.本质上分析,社会转型实际意味着社会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它既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实现结构性整体性转变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之而出现了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运行诉诸制度化法制化和秩序化的需要,更加推动了伦理观念从个体伦理转向制度伦理的诉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自由与秩序问题的凸现,制度及其伦理问题应该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关注的基本问题.更具体地说,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提出的制度伦理课题,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对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制度的伦理设计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儒家的规范社会方案就是对制度的伦理设计,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更是制度与伦理的高度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制度创新迫切需要良好的伦理环境,制度和伦理的关系再次凸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为一项崭新的经济制度,其伦理同样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人们对该经济制度是否合理、道德、公正的伦理评价;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制度伦理,既是人们对转型经济制度是否合理的道德评价,又是指在市场经济制度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原则和价值取向。

何谓制度?社会学和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对其进行研究.有论者在综合两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制度进行了界定:制度是直接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间接规制或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往规则,因而制度具有伦理意义.关于制度伦理,大致说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依靠制度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体现在制度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理念,强调的是制度的道德合理性.在某种意义上,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制度化不单是为了减低经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或者是为了促进和保证经济生产和经济交易的效率增长,它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制度伦理的研究之所以会迅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伦理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本上缘于社会生活的制度化趋势不断强化。在现代西方,制度伦理的研究直接缘于上世纪70年代初社会规范伦理学的复归,具体地说,就是以罗尔斯为思想领袖的社会正义伦理研究的复兴。在这一理论重心的转移过程中,罗尔斯在1971年发表的《正义论》一书,的确具有“轴心式转折点”(哈贝马斯语)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美国,正值社会政治生活陷入深刻危机、社会秩序严重失序的严峻时期,反越战、反种族歧视运动、以及随之而起的青年激进“左派”思潮等等,都使得美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社会秩序重建任务。而当时的欧洲也并未幸免于类似的社会因境。以法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如发生于1968年的著名的“五月风暴”)直接危及整个社会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时值今日,面临社会生活秩序建构课题的,已经不只是美国或欧洲这样一些西方国家,而是整个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于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改革开放前沿和社会现代化转型之关键时期的国度来说,这一课题无疑具有比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更为急迫和显要的时代性、重要性。日见强劲的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当代世界呈现空前复杂的发展态势。“冷战”时代的两极张力业已消失,原有的两极均衡秩序不复存在。虽然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平与发展已然且依然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失却张力均衡制约的世界秩序不是更趋于稳定,而是更趋于失衡和紊乱。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各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和紧张、诸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化、组合和冲突等等,都在加剧而非减弱。这一切都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活舞台更像是一个等待重新洗牌的牌局,有待秩序的重构。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急速转型,尤其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转换,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生活观念,因之使社会生活秩序的重建成为最为急迫优先的社会工作。

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历史表明,即使在运行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无法避免的市场失灵的时候,而相关的政府干预也有缺陷。为了弥补市场经济制度中伦理的上述不足之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化伦理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不仅是经济人,同时也应该是道德人。制度伦理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前提和道德境界提升的标的。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规范直接制约人们的行为,它因具有规范的明示性而成为市场中的一只“看得见的手”。制度伦理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而且它本身还为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发展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期,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都需要做出合理性的说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的标志是什么?实质上,制度伦理就是关于制度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基本标志。制度的建立与选择、变革与创新是否与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本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相一致或符合,就成为制度伦理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是衡量制度是否合理的根本尺度。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也包含了对制度的伦理要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生活的社会公共化和制度化程度日趋强化。或者说,它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制度资源的供应。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聚集于社会公共空间而非私人领域时,也就意味着现代生活的社会化或公共性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而能够使其达于公开、透明和秩序规范的惟一有效方式,只能是社会生活的制度化。在政治伦理的意义上,制度即规范、即秩序。事实上,只要人们以社会公民的身份生活于社会公共空间,就会对社会产生秩序、安宁、关系和谐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因为只有合理良好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长久地保证他们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保证他们私人生活的安宁,保证他们免除暴力、恐怖、侵犯和伤害。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它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但同时,市场经济体现出来的各种利益之间的竞争,势必带来经济上的不平等,利益关系和经济不平等加剧了伦理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建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之上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思想已明显不足以协调和整合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度伦理建设涉及到的原则,目前来看,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公平、公正原则。罗尔斯认为社会公平是一个社会制度首要的价值,要通过公平原则来调节主要的制度,从全社会角度来处理这种出发点的不公平。其代表是罗尔斯自由主义公正理论,是想在自由和平等这两方面都做到公正。进一步说,公平包含以下含义:1.法律前人人平等,这是竞争规则的平等。2.机会均等。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形成人们对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通过国家的干预为每个人提供资源,让他们享有同等机会。3.分配公平,包括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每个人获得与自己投入有效资源相称的收入。4.结果公平,人们在最终消费的平等,也意味国家通过对收入的再分配向每个人提供等量的优质服务。综上所述,公平是一种有关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的分配的思想和制度,也包括该理想与制度的救济和保障制度。社会制度公正最终要落实到利益分配的公正上。所谓“利益分配的公正”就是在社会制度下,既要追求“共同富裕”,又不能搞“平均主义”;既要创造人人平等的机会,又要给弱势群体一定的社会补偿;既要承认社会差别,又要承认差别必须合理;既要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又要体现合情合理相适应的社会公正精神。

第二,公平优先效率原则。从制度伦理上讲,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效率与公正。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说过,如果一个经济体系由于无效率和生产不足而不能满足人的根本需要或不能实现人的潜能,维护它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道德,至少是不人道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体制一定是合理、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极大的发挥。这就是说效率有助于公平的实现;反之公平有助于效率的提高。然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效率与公正没有很好协调,促进社会发展,相反其矛盾性比较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这就陷入“两难”的困境。

第三,平等原则。或者说“以自主为前提的平等原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内设,因其对于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又因其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而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但是,理想和美好东西的获得并非易事,它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即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平等性是与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主体是否获得真正的自主权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经济,经济利益主体地位的确定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一位参与市场竞争者,需要某种商品,他不是购买质优价廉者,而是买进了价高质劣者,且并非是上当受骗,这是为什么?原来是出于某种权势的压力或体制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市场参与者完全丧失了选择的权力而成为一种附庸。在这里,没有自主权的一方和交易的另一方并不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没有竞争公平可言,因而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显而易见,平等要以自主为前提,自主能给平等以必要保障,平等性的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特性与自主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活力和效率的现代经济制度。其优越性和道德合理性就在于它能够在制度上保证各经济主体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同时为各经济主体实现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存在自主性、利益最大化冲动、自由竞争、平等交换、以人为本等观念。市场经济制度所坚持的分散化自主经营原则强化了各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平等性原则唤起了人们对公正精神的渴求和有序竞争。制度伦理作为一种新型伦理,它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与传统的以单向义务型关系为特征的修养论道德有质的区别.在由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换之中,原来的生活方式的相对稳定与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的情况,已让位于由社会生活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和生活秩序的高度流动性造成的“陌生人社会”。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以个人行为直接评价和约束对象的个人伦理,其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主导规范的地位就让位于以全体社会成员为评价和约束对象的,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的新型伦理,即制度伦理。这种非个体非情感化的制度伦理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建新:制度与制度文明[J].暨南学报(社科版),1998(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纲、廖申白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6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一体化电子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诉讼法初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