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浅析

3、论敦煌曲子词的民间性与通俗性

4、东方农商银行江苏赣榆麦行 开展“3.15消费者杈益日”活动

5、灵活处理“深”与“浅”阅读教学更有效

6、全媒体时代90后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7、弘扬宪法精神 做守法小公民

8、数学知识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妙用

9、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四)

10、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11、李克强总理演讲时比喻手法的运用

12、小学阶段需要怎样的国学

13、大众文化视野中都市题材电影对婚恋观的表达

14、把浅显的课文教得深厚一点儿

15、浅谈对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

16、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17、上高县开展“两学一做”为民服务教育政策宣传活动

18、绘画创造力,点燃幼儿创新思维的“火种”

19、渗透情感教育,形成健康三观

20、探究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21、《阳光下,共成长——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简介

22、严守“主阵地”,提高实效性

23、《教育与脑神经科学》:教师是“大脑的变革者”

24、幼师专业开展科技实训活动的实践与探讨

25、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育目标问题

26、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27、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28、勤积累 重方法 宽视野

29、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30、让阅读少点“功利”,多点“思辨”

31、变废为宝——胶卷系列自制玩教具

32、试析金子美铃童谣创作艺术风格

33、农村初中作文命题浅谈

34、青葱岁月,读书是最好的修行

35、从《理解大众文化》看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36、语境建构:语境理论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

37、浅谈学生的美育教育离不开学校音乐教育

38、引导小学生读好书四项注意

39、浅谈《机械基础》中普通螺旋传动的教学

40、以情感为动力,培养阅读能力

41、培智数学与康复训练有效整合的探究

42、一部雷剧的走“红”之路

43、马大哈&眼中钉&穿小鞋&打油诗

44、四川阿坝州特色科普读物促农牧民科学素质提升

45、借助生活化之道,走向高效化之城

46、论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47、不同人生规划的食品专业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

48、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49、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通俗读物的探究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课;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14

经过调查发现,爱好与兴趣属于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的核心动力,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征、心理需求,合理设定多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语文活动课来讲解语文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活动课中有所发现、体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观点,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实现智慧思维火花的碰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语文教学过程具备更强的实践性、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而是能夠真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他们学会在活动课中观察、探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的必要性

(一)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够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纳的教育模式,无法展示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而在语文活动课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学习体验,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感悟,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探究精神。同时,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语文知识,实现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课程的融合,让语文教育模式更为多元化、趣味化,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活动课能够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更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内在发展需求,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固定格局与时空格局,更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同发展。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主动钻研,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加深,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人生的感悟,提升综合素质。

(三)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教学途径

初中语文活动课属于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教学途径。素质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让实际生活和语文活动课融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过程具备更强的时代生活气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语文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探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对象,更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指向。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在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增强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巩固、复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基于“语言运用”角度来设定语文活动课,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对于学生的指导、帮助,消除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畏惧心理,展示出语文活动课的德育功能、人文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习惯。同时,要想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体现个性化原则,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注重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构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语文活动课。

(二)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探究文本知识的状态,使学生能够在主动探究中深化对文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感知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教师要围绕语文教材内容,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语文活动课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借助于游戏活动、手抄报活动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赏析、探究、合作,在主动创新、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快乐,增强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信心、成就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语文活动课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自主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自主性原则,让学生掌握参与语文活动课的主导权,特别是设定语文活动课方案期间,教师要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真正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设定一些感兴趣、需要的活动主题,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化语文活动课,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语文活动课之中,教师在遵循自主性原则的过程中,一定要设定一些实践性强、具备特色见解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来掌握学习技巧、学习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全面性、综合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全面性、综合性原则,在让学生巩固、复习语文教材知识的同时实现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的融合,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讲解,还需要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在活动课中融入艺术知识、科学知识,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道德修养,提高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的改革与优化。

三、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的策略

(一)明确初中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教师要明确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育目标,把活动课教育目标作为切入点,融入多元化的活动课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出活动课的教育优势,让学生在活动课中锻炼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为全面掌握所学语文知识。教师要设定活动课总体目标,融入丰富化、多元化的语文活动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中拓展语文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注重设定活动课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积累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所学语文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实现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设定活动课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堂活动之内,而是要让学生在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性认知与学习经验,从中真正有所领悟与学习。教师设定的能力目标,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借助于已知生活经验、语文知识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发散能力。在设定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目标的制定,通过搜集活动材料、策划方案,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此作为调整语文活动课进度的重要依据。在设定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把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培养融入教育目标中,构建多元化的主体性活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活动课教育质量。

(二)对接语文教材开展语文活动课

语文教材知识属于开展活动课的重要依据,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多元化的语文活动课,以此来体现出重点与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知识。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虽然语文教材是开展活动课的重要基础,但是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创造性地运用语文教材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活动课去揣摩、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知识设定相应的活动课类型。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小升初的学习过渡期,而且表现欲望、个人意识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多多设定一些能够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语文活动课,让他们能够在活动课中学会倾听与交流。教师要在听说能力训练活动中,融入一些主题演讲活动或者知识竞赛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拉近他们和语文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学习教材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多多设定一些诵读活动课,要指导学生掌握精读、诵读、朗读等阅读方法,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评价、欣赏、认知。对于初二年级学生来讲,教师要围绕读写能力训练开展语文活动课。在读写能力训练活动课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想。这些都可以用在写作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写能力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把自己的想象、感知、见闻描写出来,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重视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从中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设定语文活动课方案、计划,展现出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优势。在学生初三阶段,教材中有关文学鉴赏能力训练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设定角色扮演活动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从中来深入体验、感知人物的情感与形象,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活动课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锻炼交际能力、增加生活常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开展语文活动课,进一步展现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社会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综合素质。教师要善于精心设定语文活動课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内容,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语文活动课中,让学生感知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从而能够更为专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把生活时事与社会热点作为开展活动课的基本素材,这样既能够对语文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还能够消除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感知到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语文课程教育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化语文活动课情境中能够提升自我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紧抓契机,利用传统节日活动开展语文活动课,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地调查、资料搜集深入探究语文知识,构建高效化的语文课堂活动。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意识,可以融入实际生活中的文明诚信、假冒伪劣、名牌消费、生态环境生活化素材,让学生结合真实生活化教学情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与生活化,培养自己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语文属于生活素材的缩影,而生活属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从中来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态,展现出“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科学设定语文活动课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主性、积极性,在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多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生活化的素材,构建多元化的活动课形式,真正展现出语文活动课的教育优势,提高语文综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春燕.活动课,让我欢喜让我忧——对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思考[J].长三角(教育),2012(3).

[2] 黄萍.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3] 何映涵.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9).

[4] 敖永红.对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改革的一点探索——谈谈“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活动课”的设计[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3).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课;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14

经过调查发现,爱好与兴趣属于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的核心动力,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征、心理需求,合理设定多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语文活动课来讲解语文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活动课中有所发现、体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观点,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实现智慧思维火花的碰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语文教学过程具备更强的实践性、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实践”的情况,而是能夠真正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他们学会在活动课中观察、探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的必要性

(一)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够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纳的教育模式,无法展示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而在语文活动课中能够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和学习体验,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感悟,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探究精神。同时,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语文知识,实现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课程的融合,让语文教育模式更为多元化、趣味化,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活动课能够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更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内在发展需求,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固定格局与时空格局,更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同发展。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主动钻研,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加深,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人生的感悟,提升综合素质。

(三)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教学途径

初中语文活动课属于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教学途径。素质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活动课能够让实际生活和语文活动课融合在一起,让语文教学过程具备更强的时代生活气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语文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探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对象,更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指向。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在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增强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巩固、复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基于“语言运用”角度来设定语文活动课,尊重、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对于学生的指导、帮助,消除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畏惧心理,展示出语文活动课的德育功能、人文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面,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习惯。同时,要想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体现个性化原则,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注重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发展语言能力,构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语文活动课。

(二)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探究文本知识的状态,使学生能够在主动探究中深化对文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感知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教师要围绕语文教材内容,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语文活动课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借助于游戏活动、手抄报活动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赏析、探究、合作,在主动创新、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快乐,增强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信心、成就感,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语文活动课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自主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自主性原则,让学生掌握参与语文活动课的主导权,特别是设定语文活动课方案期间,教师要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真正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设定一些感兴趣、需要的活动主题,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化语文活动课,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语文活动课之中,教师在遵循自主性原则的过程中,一定要设定一些实践性强、具备特色见解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来掌握学习技巧、学习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全面性、综合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遵循全面性、综合性原则,在让学生巩固、复习语文教材知识的同时实现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的融合,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讲解,还需要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在活动课中融入艺术知识、科学知识,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道德修养,提高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的改革与优化。

三、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的策略

(一)明确初中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教师要明确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育目标,把活动课教育目标作为切入点,融入多元化的活动课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出活动课的教育优势,让学生在活动课中锻炼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为全面掌握所学语文知识。教师要设定活动课总体目标,融入丰富化、多元化的语文活动课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中拓展语文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注重设定活动课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积累书本中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所学语文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实现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设定活动课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堂活动之内,而是要让学生在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性认知与学习经验,从中真正有所领悟与学习。教师设定的能力目标,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际问题,借助于已知生活经验、语文知识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发散能力。在设定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目标的制定,通过搜集活动材料、策划方案,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此作为调整语文活动课进度的重要依据。在设定语文活动课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把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培养融入教育目标中,构建多元化的主体性活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活动课教育质量。

(二)对接语文教材开展语文活动课

语文教材知识属于开展活动课的重要依据,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多元化的语文活动课,以此来体现出重点与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文知识。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虽然语文教材是开展活动课的重要基础,但是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创造性地运用语文教材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活动课去揣摩、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知识设定相应的活动课类型。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小升初的学习过渡期,而且表现欲望、个人意识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多多设定一些能够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语文活动课,让他们能够在活动课中学会倾听与交流。教师要在听说能力训练活动中,融入一些主题演讲活动或者知识竞赛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拉近他们和语文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学习教材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多多设定一些诵读活动课,要指导学生掌握精读、诵读、朗读等阅读方法,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评价、欣赏、认知。对于初二年级学生来讲,教师要围绕读写能力训练开展语文活动课。在读写能力训练活动课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想。这些都可以用在写作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写能力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把自己的想象、感知、见闻描写出来,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重视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从中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设定语文活动课方案、计划,展现出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优势。在学生初三阶段,教材中有关文学鉴赏能力训练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设定角色扮演活动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从中来深入体验、感知人物的情感与形象,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活动课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锻炼交际能力、增加生活常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开展语文活动课,进一步展现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社会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综合素质。教师要善于精心设定语文活動课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内容,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语文活动课中,让学生感知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从而能够更为专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把生活时事与社会热点作为开展活动课的基本素材,这样既能够对语文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还能够消除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感知到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语文课程教育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化语文活动课情境中能够提升自我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紧抓契机,利用传统节日活动开展语文活动课,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实地调查、资料搜集深入探究语文知识,构建高效化的语文课堂活动。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意识,可以融入实际生活中的文明诚信、假冒伪劣、名牌消费、生态环境生活化素材,让学生结合真实生活化教学情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语文活动课的趣味性与生活化,培养自己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语文属于生活素材的缩影,而生活属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从中来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态,展现出“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科学设定语文活动课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课的自主性、积极性,在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在初中语文活动课中,教师要多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生活化的素材,构建多元化的活动课形式,真正展现出语文活动课的教育优势,提高语文综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春燕.活动课,让我欢喜让我忧——对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思考[J].长三角(教育),2012(3).

[2] 黄萍.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情况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

[3] 何映涵.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9).

[4] 敖永红.对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改革的一点探索——谈谈“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活动课”的设计[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3).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与金融工程专业建设

3、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4、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5、“实物养老金”背后的尴尬

6、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辨别八组“孪生”专业

8、湖北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

9、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0、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政学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11、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2、国内金融工程发展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

13、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控工作

14、高校证券人才培育之构想

15、金融工程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6、运用金融工程加强风险管理

17、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18、金融工程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9、金融学类:炙手可热为哪般

20、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及启示

21、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应用

22、基于R语言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3、ETF联接基金渐行渐近

24、金融工程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

25、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26、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27、浅析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状况、意义及其未来发展思路

28、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研究性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

29、金融工程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0、金融工程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31、如何利用金融工程管理资管产品的风险

32、金融行业:炙手可热的“赚钱机器”

33、浅谈数学在金融发展中的应用

34、科技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5、关于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风险管控领域的研究

36、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金融工程的应用

37、股指期货,其利几何?

38、金融工程对我国金融发展的促进分析

39、应用型本科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评价体系研究

40、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控工作探究

41、风险管理中金融工程的应用优势分析

42、求积元法在金融工程计算领域应用初探

43、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改进和发展

44、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探究

45、现代金融领域的高新科技

46、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47、“炒股配资” 应及时规范

48、论金融工程与汇率风险管理

49、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此次会议是在绥棱县6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逐步实现了全县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解放与统一、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广泛持久的教学研究工作热潮、教学研究工作在城乡各校遍地开花取得了大面积的教研和科研成果、形成了全新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对绥棱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和检阅,是对绥棱县教育的鼓舞和鞭策。绥棱县教育人将进一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行政保障等多个层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朝着小县城要办大教育的目标迈进。

绥棱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在新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颁布出台以后,从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开始,历经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行政保障等多个层面的探索、改革、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的职能作用,采取综合性的手段与措施,组织全县城乡学校和教师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的骨干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掀起了群众性的教学研究的热潮,教学研究工作在城乡各校遍地开花,研究的领域与课题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深化,取得了大面积的科研与教研成果。

一、打造教学研究载体,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组织保障

教育局逐步健全和完善了“5个教学研究工作载体”,以此解决好教学研究工作由谁来抓和抓什么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研究载体。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教学研究室,配备正副主任3人,吸收16名一线教学骨干参加,聘为县级教育教学研究员,并取消了他们在学校的坐班制。近几年调研起草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引领性、政策性、规范性的文件。二是教学业务研究载体。就是对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职能重构。对进修校的人员在整顿精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合,实行了研究培训一体化,做大中小教部,建立高中教研部、师生健康部。在全县学校聘任了48名兼职学科教研员。三是教育科学研究载体。把教育科学研究所从教师进修学校剥离出来,升格为独立的教育科研单位。成立了素质教育实验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单位。县政府为这3个机构定编30多人。四是课堂教学研究载体。成立了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会和学段的研究分会。各学校成立了教研室。初高中将学年组改设为教研组,并实行语文学科教师和政、史、地、生学科教师合署办公。各学校普遍成立了集体备课组织。五是网络教学研究载体。创建了绥棱县教育信息网站,目前已有工作人员12名。开设了“教育论坛”和“学园夜话”视频栏目,建立了网上学习、备课、研究、交流的空间。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目前论坛注册人数已达7 000多人。

二、优化教学研究环境,为实施新课程营造浓厚氛围

教育局注意从各方面为教学研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重用研究型人才。2003年,面对城乡学校班子人员老化、思想陈旧,跟不上改革发展和教学研究需要的实际情况,下决心实施了干部任用机制的改革,全面进行了学校干部的调整工作。对全县中小学304个领导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在40多所中心学校以上的学校中,重新选聘城乡中小学校长32人、副校长44人、学校中层干部220多人。让一大批年轻有为、善于钻研的干部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二是鼓励研究性的行为。做到了6个坚持:坚持优先选用研究型的干部;坚持把职称优先授予研究型的教师;坚持把职务工资优先落实给在教学研究中有贡献的人员;坚持把荣誉称号优先授予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人员;坚持在工作考评中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为重点来衡量学校干部和教师的工作;坚持由教师进修校等研究单位对上述环节进行决策前的把关。三是创造研究的条件。在捉襟见肘的教学经费中拿出数十万元,先后派出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400余人,到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名校考察学习,到洋思中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课堂跟踪学习;多次邀请国家、北京、省教育学院的专家和宁安课改实验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来我县进行讲学培训。四是构建研究的平台。为了促进研究与交流,按学校所在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工作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分片教研制度,学校定期交流新的教学思路与经验。按学科、学段建立了网上集体备课制度,由网站开辟空间、实验中心负责组织、进修校牵头研究。研究的成果用于课堂教学并输入教学资源库。将农村5个重点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对分布于城乡的教学研究相对薄弱的18所学校下派教改副校长,实现了校际之间教学研究的资源共享。五是营造研究的氛围。在开学初,教育局连续多年安排部署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在每一个学期,局研究室和进修校的研究活动都安排满满的,教研主题汇报会、课题研讨会、专题座谈会成为了经常性的工作。除主管领导以外,局主要领导平均每年到学校就教研课题交流巡讲都在20次以上。这些做法,对学校和教师的教研工作产生了极好的影响。

三、改革教学研究方式,为实施新课程提供实战式的研究方法

实施新课程,必须创新思维,旧方法是研究不了新课程的。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几年来,绥棱县认真观察寻找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对接点,采取让教师身临其境的实战式研究方法。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求教师要全面细致地学习课标,有能力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标,做到能熟练地背诵课标。组织进行课程标准知识考试,进行课程标准知识考试大赛,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反思等活动。二是进行与中高考对应教学的研究。将中高考模拟命题作为教师的必修课,利用教研日、教研会、寒暑假的时间,分学科进行设计考试。以命题对应教学,以对应感悟教法,以感悟引领研究。同时经常组织教师对中高考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思路原则、方式方法进行认真学习,从更高的层面感悟中高考命题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三是在集体备课中对操课方法进行系统研究。要求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综观过去的教学组织过程,反观查找师生的无效劳动,再去研究设计教学的基本流程。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进行“金点子”进课堂的重点研究。凡是提出来的大家认为是好办法的,就拿到课堂里去,落实人员进行系统实验。变教案为学案、变考试为学习、变练习为反思的“金点子”,都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的。四是打开校门和课堂进行交叉互动式研究。教育局规定,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后,可以请假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进入教学改革研究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课堂听课,可以请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场会、展示会。规定初中专任教师要定期到相应的小学、高中听课学习,小学高段教师定期到初中一、二年级听课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要定期互相进行听课学习。在高中刚刚进入课改的时期,组织百名高中教师与初中课改骨干教师结成对子进行学习交流。五是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行政和业务决策研究。为了提高行政业务决策的准确性,在对教育教学具有行政和业务导向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时,每次都吸收学校骨干教师参加,请他们发表见解,进行讨论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方案和工作意见,不但使工作决策更加切合实际,同时也拓宽了广大教师的思想,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研究能力和水平,并对一线教学研究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四、拓宽教学研究领域,为实施新课程提供广阔平台

新课程的实施体系必然是在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循宏观管理研究先行的思想,为具体的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导向和政策依据。

1.研究和树立教育行政导向。在教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每一步我们都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在行政层面拿出具有导向性和政策性的意见,给基层教学研究工作以一定的遵循标准。在2002年进行教学改革的初期,制订并下发了《推进素质教育培训实验要点》《推进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方案》《全县中小学教学评估考评办法》《选派校长和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方案》等10个文件。2004年出台了《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工作方案》,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要围绕“记、读、议、写、评”5个要素和“增、减、放、延”4个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实验的意见。2006年,总结梳理出了“导学议练”教学思想体系,全面推开了理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实验。2008年,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对教法、考试、评价、管理、培训5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意见与办法,从而有效地引导了基层教学研究不断向更宽的层面深入发展。

2.研究和建设学校管理系统。一是建立了学科实体化的管理机制。鉴于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学校被统得过死,学年组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专业教研,不利于集思广益,缺乏工作活力的实际,2006年,我们首先在绥棱县第一中学进行了学科管理实体化的实验,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向学科下移,组建了10个学科教学研究部,扩大部主任的管理权限,赋予其业务自主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办公经费使用权、人员考核权和奖金支配权。2009年6月,绥棱县第一中学在学科管理实体化基础上,实行学科内教师配备专业化、教学分工模块化,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参照一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在初中和小学阶段相继推行了放大学科部组自主管理权限的做法。可以肯定地讲,目前我县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与放权以后所产生的效应有直接关系。二是建立了简约评价学校和教师制度。我们从2006年就明确对学校的工作重点是考核教改情况,学校对教师也是重点考核教改情况,对文化课成绩实行一般性监测,原则上不计入学校教师的考核成绩,并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教学质量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大幅度上升。三是对教务管理进行研究。为适应课堂教学方法变革的需要,实行了部分课程与课节连排,语文综合实践和作文课,视需要实行了半天授课制,调整并减少了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堂、课间时间。在强化实效考核评价、淡化日常一般性管理的条件下,尝试进行了取消教师坐班制的实验。这些做法,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3.研究和完善教学组织过程。全面建立了学生自治组织体系,我们从2007年开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学生会这个名字很传统,但它的组织体系和功能作用与过去的学生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新的学生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多设职务,动员尽量多的学生参加,下设各种协会。基本的职能就是班级管理、组织活动,作用于学习。学校给学生会以最大的支持,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都由学生自己来主张、自己来办理。多数学校都对学生会给予了经费的支持。上集中学还研究并集中深入地抓了学生学习组织的建设。这些办法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校新的管理格局的建设,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五、把握教学研究主线,为实施新课程建立课堂实践系统

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基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课程教学的组织方法,具体说就是研究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使这一新的课程体系走进课堂。因此,近几年,绥棱县始终把新课程的教学组织方法研究作为重中之重,从排除传统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入手,开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并瞄准建立新的教学规程这一理想和目标,抓住常规教学规律的主线,通过对大量的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一是研究形成了语文定向教学模式。所说定向教学,就是解决语文教学包打天下、管事过多和简单说教、死啃文本的问题,致力于语文工具性与鲜活性的回归,还语文以本来面目。确定了语文教学“定方向、定目标、定内容、定课型”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提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将这4项任务直接定为教学目标与课型,使语文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大量的文本资源与生活实例走进课堂,尤其是思维课这一课型的确立,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灵动,为作文课注入了活水,对学生进行了“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县语文教学成绩迅速提高。从过去一个时期的实践情况看,定向教学的研究实施,可以说是彻底拨开了语文教学的迷雾,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使语文教学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广大教师无不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在定向教学的过程中忘我地研究着,也收获着定向课堂所带来的惊喜,他们有机会会为定向课堂上学生的超常表现流下激动的泪水。二是研究形成了理科实效教学流程。所说实效流程,就是通过全面审视理科的教学行为,排除肤浅重复的无效劳动,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对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全新设计,确定了集体备课、预设学案、自主学习、交流消化、合作考试、定向反思等步骤。这个教学流程中每个步骤都自成体系,同时又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是一个既能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又使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系统。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好的学生步步拔高,全体学生同步发展。特别是合作考试和定向反思这两个步骤,对学生而言,集互助关爱、约束竞争、总结反观、理性思考于一身,使学生从独自的闷头学习,转变为大家一起来战胜学习中的困难;从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转变为学会用研究思考原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课堂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课外的学习量,也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三是研究形成了教师备课统筹系统。所说备课统筹,就是以教师集体备课组织的日常活动为载体,进行专项培训、课题研究,形成教学计划、授课方案,实行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一条线、一体化,将教学组织管理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直接需要统筹化、集约化。简单说,就是所有的为提升教学素质与水平而安排的业务活动都直奔备课组织而去,直奔课堂而去,直奔教师而去,直奔学生而去,使研培工作具有了针对性,使教学安排具有了方向性,使课堂教学具有了规范性。使新的理念、新的项目、新的思路、新的教法进入课堂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绥棱县这些年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定位于全县教育的中心工作,并做到了旗帜鲜明地抓改革,一以贯之地抓改革,任凭风吹浪打抓改革。正是坚持了这样一个坚定科学的态度,才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跟随去进行改革,才赢得了今天教育工作的大好形势。目前,绥棱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正向纵深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县、教育大县,为实现“小县城要办大教育”的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牛小源

国际政治社会学小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3、琢他山之石 促教学设计创新

4、关于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效率的探究

5、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

6、基于教材特点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7、探究趣味性化学实验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8、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浅探

9、是浅尝辄止,还是寻根究底

10、《复分解反应的小结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设计

11、提升乡村学校九年级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

12、浅析微课在九年级化学中的应用

13、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落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14、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15、对现行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一些修改建议

16、初中化学学困生预防和转化的策略

17、九年级化学用语教学现状分析及信息化解决策略

18、提升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19、用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0、例析使用化学教材的层次

21、基于家庭实验的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素养

22、浅议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

23、优化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24、浅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法创新

25、渗透传统文化,突出情境设置的教学设计

26、化学自主学习因素的培养

27、谈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图片的一点认识

28、发挥微课魅力演绎精彩课堂

29、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30、基于“四化”的初中化学学生实验教学

31、用于儿童化学启蒙教育的生活化实验案例研究

32、是浅尝辄止 还是寻根究底

33、探究绿色化学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34、中学化学教学中习题的重要性

35、浅谈九年级化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教学

36、浅析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和改善对策

37、九年级化学环境保护内容的教学策略

38、略谈初中化学新旧教材变化

39、九年级化学课堂改革与教学

40、新技术 新实验 新亮点

41、“7.3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钠盐教学设计

42、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43、九年级化学概念有效性教学的探讨

44、着眼于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的作业管理

45、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材衔接例析

46、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47、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48、震后九年级初期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49、化学启蒙实验的设计与讨论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国外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