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城市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分析两者协同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生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城镇化与生态建设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前言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必须做到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一、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城镇化水平是以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超过 50%的人口常住城镇,可见,城镇是人类聚居繁衍和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城镇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空间和载体。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优化城镇布局、 提高城镇化土地、 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有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推行,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 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保障支撑。

(二)生态文明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于城镇化的全过程,才能不断提升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更加热情积极地投身于城镇化建设的事业中,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和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迅速高密度集中,加之城市建设中没有处理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用地被不断抢占,建筑用地盲目扩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建筑用地不断扩大。加之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不断征用农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同时,由于监管乏力,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致使土地和各种资源被大量浪费,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乡镇企业不断由分散逐步集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由于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任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二、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与生态文明同步,是各级政府必须要统筹好的重大问题。为此,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在各项建设规划和部署上既要考虑长远,又要从现实出发。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应是:

(一)推进绿色城镇化,打造生态城市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无污染、环境好、消耗低、有绿色的城镇化模式。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政府规划要有前瞻性,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同时,必须坚持生态立市,做到环保优先,加强城市的绿化美化,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三)实施城镇化资源环境保障战略,支撑生态文明城镇建设

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健全城镇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应急防控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 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 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 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 李克强总理强调,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 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城市意识,走绿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最终构筑起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继学, 杨磊. 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6):152-154.

[2] 张涛,陈军,陈水仙.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J]. 鄱阳湖学刊, 2013,3:36-37

[3] 谢丽威. 我国当前阶段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问题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2:68-70.

作者:李雯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与实现路径思考

【摘 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城市建设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分析两者协同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展现,其不但聚集了工业文明的成果,也是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重灾区,不但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产业,也是绿色、循环发展观念的落实区域。由此可知,引导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发展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与实际落实效果将影响着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质量。因此,引导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不但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础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联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隶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种不同的建设区域。虽然其蕴含的理念、意义以及目标、内容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但这两种工作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它们彼此影响,彼此引导。

(一)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致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能源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也随之涌现。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也会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经济等带来一定的威胁。科学、有效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有一定引导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

生态的全面发展是城镇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全面的城镇系统设计只有选择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保的消费形式和产业结构,注重资源开发和节约观念一起发展的观念,才能让城镇各种资源可以科学配置,从而引导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得以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改变以往的生活形式、生产方案以及思考观念,构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效控制资源的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整合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得以构建新型城镇。而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以和谐生活,优化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任【1】。

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科学发展的城市生态观念

发展生态型城镇,向着生态型绿色城镇化发展,需要全面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发展城镇化时,一定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经济拓展的观念,将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作为发展方向,注重土地集约统筹发展,全面分析新城开发与就成改造、资源应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引用,从长远发展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就是城市,区域重点在舊城改造,各个区域要想更好的构建城市,创造新型城镇化,就需要在城市设计中全面引用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

(二)构建全面的法律系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后盾

一方面需要优化生态法律规定系统,加大执法强度。构建全面的生态法律系统,不但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还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由此,在实际发展中,一定要注重研究和创新工作,不断优化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提出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能源持续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察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法律保护强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依法处置,并加以重罚,确保处罚的标准高于污染处置成本,全面解决以往企业违法问题。当然,国家也要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等内容的监管强度,优化民主监管渠道【2】。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全面尊重城市、区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长期的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和发展步伐,确保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方向不会出现改变。我国在以往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应用的是粗放型的城市发展形式,很多先发展的大城市受到阻碍,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实际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分析可知,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及安全问题都是转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更是转型之后的基础内容。以此为基础,城市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国家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方案实施工作,对未来十幾年的人口、行业以及环境等内容进行设定,以此确保城市可以持续发展。第二,注重掌控城市与区域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注重实际发展中的创新,加大城市服务经济系统的构建,促使城市可以向着绿色化、持续化的方向转型。新型城镇化观念注重“四化同步”,从以往投资引导向着创新方向转型;从以往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系统向着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系统转变;由以往单调的城市功能向着综合的服务功能转变等,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区域转变发展的重点内容。而在实际发展中,各个区域都要引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加大传统产业的创新,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优化就业人口结构。第三,全面展现改革的“红利”,展现“强政府”与“强市场”的特点,促使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生态文明制度可以合作发展。而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障碍,并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实施整体合作改革。在实际转型过程中,不但要推广最严谨的节能减排标准和评估标准,还要依据市场系统构建资源有偿应用规定和生态补偿规定,支持企业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以此提升生态产品的生产水平【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一脉相连的科学系统,两者合作发展是为了达到“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实际合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引用系统论的观念,在行动因素、建设方案等内容上实施科学整合,并解决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成从内到外的协同推进系统,促使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登强,王斌,江立华. 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城市社会学视角的审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5,(07):52-57.

[2]谈镇. 习近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及其实践展开[J]. 南京社会科学,2015,(04):1-6+14.

[3]邵光学.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4,(05):50-53.

作者:朱湘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的水生态文明

水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流动风景,如果河流被污染、水库不安全、农民吃不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不可能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城镇化、人文城镇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从4个方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进而达到水生态持久、水文明辉映、水环境安全的发展目标。

一、以生态之水滋润城乡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万物因水而丰润。古楼兰国的湮灭,与其说是毁于战争,不如说是亡于水涸。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那么,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对的水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1.河流生态功能亟待恢复

中小河流是城镇化建设一道流动的风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郊及农村集镇人口聚居区内的河流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自我净化恢复能力,但是沿岸居民生产生活对河流造成的影响与日俱增,部分河流不仅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削弱,而且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河流生态功能不断退化,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加之过去河道治理中人为机械意识浓厚,大量使用现代建筑物料,虽然在一段时间保证了河流防洪安全,但是由于浆砌石、混凝土的侵占,破坏了河流原有生态面貌,使水草植物失去了生长环境,鱼虾等水生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或破坏,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步丧失。因此,在今后水系治理中,应走“回归自然”之路,努力构造相对自然的水环境,确保河道生物链不断,保持系统生态平衡,使水中有鱼虾、河底有水草、石缝有螃蟹、岸边有水鸟,全面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2.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困难、不安全,是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再解决60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到水利部考察,现场办公,强调这个目标是对全国人民的硬承诺,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决不打折扣。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主要有2种类型,既有资源型缺水,也有工程性缺水。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往往是工程性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南方总体看不存在资源型缺水,但由于地理地貌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今后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仍然是水利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应该城乡统筹规划实施国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通过城市管网延伸辐射,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努力让农民也同城里人一样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了自来水,农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将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助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还可以使农村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工业企业竞相落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十二五”建设,我国很多地方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但是由于后期管理等原因,工程不能持续运行,有的地方出现反弹现象。因此,保障农村安全饮水仍然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

3.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

现代农业生产会给水源、土地造成一定污染,土地被污染,地下水就不干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环保农产品,减少高残留和有害农药用量,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将医疗废物定期收集起来并集中处置,让废旧电池回收箱布满农村社区,杜绝有害农药、家禽粪便流入河道等水域,走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新路。

保护优美的水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制定村民守则、普及文明公约等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文明的村民,让农民把水环境当成自己的家园来爱护。

二、以生态法则保障防汛安全

三峡大坝建设及清江梯级开发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重点已从大江大河向水库和中小河流转移,城市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成为防汛的突出问题。

1.山洪治理应突出自然法则

山洪防汛可用“弱、急、散”3个字概括。“弱”,即堤防建设滞后,日常管理薄弱,汛时险情隐患多。“急”,即汛情急,承雨面积大而行洪河道窄,遇暴雨河水陡涨,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散”,即分布广,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汛期不能像大江大河那样集中力量全线防守,加之监测预报等设施不足,很难及时应对大洪大涝。

因此,山洪防汛应根据山洪的这些属性及特点,按照统筹兼顾、生态治理、建管并举的思路,对症下药。以往在堤防建设中人们习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这些传统方式,然而这样做在强力阻水护岸同时,常常是护此岸冲彼岸,或者是今年冲毁明年重建。河流生态治理应该是人为因素让位于自然法则,除对直接威胁公路和居民人身安全的堤段实施必要的混凝土护坡外,应尽量少用干砌石、浆砌石,尽可能保持岸坡原形态,不“裁弯取直”,尊重河流的自然走向和天然习性。再如,在传统的河道治理中,对河内石头往往全部清除,这样虽然加大了行洪能力,但也会加速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和破坏。河道内自然形成的矶头、巨石具有一定消能作用,水流的方向往往在自然中形成,河道断面宽窄与深浅不一的变化往往能增加河道的蓄水和调节功能,更符合自然规律。

2.水库整治突出系统理念

水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顶的“一盆水”,水库一旦出现垮坝,灾难是毁灭性的。“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力度,数千座病险水库通过除险整治,安全性大大提高。水库除险整治应突出系统理念,软硬件同步,实现自然生态与防洪安全并举。一是同步配套建设水库上下游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二是划分水库区域功能,保障水质安全。三是对地处偏远的小型水库进行规范管理。

3.水土保持营造固体水库

森林,地球之肺;湿地,地球之肾。虽然普遍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水土流失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特别是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保护区,情况仍然严峻,如果不采取严格管护措施,水土流失还有加速的可能。固态水库建设应该突出城市、近郊、僻壤“三位一体”特点,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建,点、线、面整体推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乡村绿化与城市园林同步增长。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先行制度,变过去盲目追求 “上车买票”,到现在绿色生命优先“买票上车”,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朝着生态和谐、自然环保方向迈步,切实做到没有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工程不得开工,所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项目开工前都必须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否则就亮“红灯”。

三、以生态制度严控红色底线

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围绕“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方位防污净水,修复改善水环境。

1.用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尚方宝剑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十条措施(简称“水十条”),是一个全国性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指南,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应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做到“七个强化”:一是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量调度,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二是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全面推行取水许可、排污许可制度。三是强化水环境监管,定期公布水质信息,全力保障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强化水政执法,加强与刑事司法制度的衔接,对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要敢于碰硬,要有办大案、办铁案的决心,坚决保护水环境。五是强化市场机制,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促进水利多元投资,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六是强化科学治水,推广示范先进节水技术,加强生态水利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改革,整治城乡黑臭水体。七是强化公众监督,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营造全民爱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2.标本兼治水生态环境

2007年5月,太湖爆发“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市供水危机,水利部太湖局紧急启用常熟水利枢纽泵站,从长江实施应急调水;2008年2月,湖北境内汉江支流爆发大规模水华事件,导致5个乡镇的自来水厂停止使用,20多万人饮水受到影响;2014年4月11日,兰州因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一场自来水危机,导致水污染的是污染源放任自流沟……一件件水污染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湖北清江沿岸植被良好,一年四季碧波荡漾,是我国少有的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的河流,过去可观水深3米鱼游动,如今也面临日趋严峻污染挑战。曾经发生水质恶化导致大片鱼类暴病死亡事件,如不及早修复控制,一旦爆发水华事件,库区水生态很难修复改善,若波及全流域,后果不堪设想。

八百里清江,横贯恩施、宜昌两市州,清江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地虽然也采取治理措施,但治标不治本,治理力度远远赶不上污染速度。据环保部门检测,清江流域宜昌市境内主要污染构成为:工业污染占41.76%,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分别占33.27%和13.98%,渔业污染源占9.97%。撇开工业及生活污染不论,仅就库区水产养殖而言,怎样做到既要农民养殖致富,又要碧水蓝天,鱼与水环境兼得,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及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农民致富这对矛盾,势必对清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从2013年起,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清江高坝洲水库实施水环境生物净化工程,通过在水面种植水生蔬菜、花卉,在水下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立体种养,既净化了水质,又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同时美化了水环境,形成有机菜、有机鱼、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新型种养模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环境友好。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这一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水环境之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尽快在库区推广之。

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节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短缺状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北方一些地方,水资源十分有限,即便在雨水充裕的南方,受喀斯特地貌影响,一些水库、塘堰蓄水也有限,干旱时节甚至干涸。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树立农业用水节约高效意识,拦河修堰,堵溪截流,增加库、塘、池、坝、窖等工程的有效蓄水量,努力疏通灌溉渠道“最后一公里”,追求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未来山区农业用水的发展方向是推行实用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四、以生态文明构建人水和谐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文化是软实力,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潜移默化。水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和谐统一。

1.山水相映,人文如歌

水生态文明既能展示文化应有的魅力,也可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良好的水生态为发展旅游和休闲业提供了可能,水利工程要有生态景观建设的美学设计和旅游开发的超前意识,在有形无形中都要考虑与沿线整体风貌相协调。比如农民在堤坡放牛,这是千古以来形成的一道乡间特有的民俗风景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今后耕牛会自然减少,届时也许会“物以稀为贵”,把耕牛当作文化遗产来保护。在新型城镇化河道生态治理中,可因地制宜将堤滩草茂之地作为自然牧场,形成“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观。再如一些农房民居、农用器具,以及石碾石夯等水利遗产,应在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整治中有意识地加以保护,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今天三峡人家、宜昌车溪等风景区给农民带来的丰厚收入,也许是当初人们想不到的。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往往也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水利工程应充分考虑人们祖祖辈辈“依河而居”的生活特点和习惯,在岸边修建人行通道、桥梁、洗用台阶,满足人们的取用水需求。在人居稠密地方,可就势修建集防洪护岸和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水和谐景象。

3.彰显水脉,树立形象

一个城市的地理符号,可彰显城市的灵魂;一个部门的对外标志,能体现一个行业的精神。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城乡“河居”特色,做足“水”文章。水利部门应为水利工程注入水文化元素,防洪建筑、过河桥梁、滨江公园等地应有醒目的水利标志或水文化符号,体现水利风格,树立水利形象。对水资源保护地、雨量站等要封闭管理,依法保护。

如今,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度逐年攀升。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待打造“升级版”的水生态文明成果,对此,水利部门义不容辞!■

作者:李广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渗透研究性提高教学时效论文下一篇:校园一卡通项目进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