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2022-05-08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文献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司马朝军教授多年从事文献学教学、研究的成果。《概论》在内容上,回归“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在写作上,结构严谨,体系完整,语言精练。《概论》的出版对我国文献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1:

“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研究

摘要:本文从自然科学视角,以多维研究方法,研究了“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问题。研究发现:1、“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有着良好的“关联性”。“易经符号”蕴藏着古老的“量子纠缠”思想和密码,易经符号系统或是量子纠缠系统;2、“易经符号”的生成具有“原生性”。64个“易经符号”或非圣人所画,也非演算和重卦结果,而是源于古人的“六方观念”和“宇宙起源观”,是古人“交通天人”、“与天地相感”的結果,是古人“符号活动”的结果。古彝“经纬线之说”或是“易经符号”生成理论之一;3、“易经符号”的结构形式,通过文献和考古两个层面的“基因鉴定”,最初或是“六连体”而非“三连体”;4、“易经符号”不是简单的刻画符号或示意文字,这里有自然科学层面的“大智慧”。64个“易经符号”或是由阴、阳二气组成的“感应系统”,或是由暗物质、暗能量组成的“纠缠系统”。5、“易经符号”之单连体(—/- -),或是正、负形态的单个粒子。“六连体”或是由六个粒子组成的“量子系统”。64个“易经符号”或是64种“量子系统”和“量子纠缠态”,反映了宇宙万物“量子纠缠”的不同形态;6、在“易经符号”中,《中孚》(||¦¦||)和《咸》(¦|||¦¦)的“量子纠缠”语言文字表述尤为突出,较好地表现了关联物体之间的“感应”现象,以及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的强关联和相关影响的现象;7、易经“语言文字”部分是对“易经符号(示意文字)”部分的解释,《易经》和《易传》的文字解释有益于对“易经符号”的“量子纠缠”探索;8、破译“易经符号”之“量子纠缠”密码,有益于“量子纠缠”的深度研究,有益于“量子纠缠态”制备;9、若按64个易经“符号系统”(详见附表)的排列结构去制备“量子系统”和“量子纠缠态”,或将发现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和纠缠现象,以及“多体纠缠态”的密码,或有益于在“多体纠缠态”中制备一对一的纯正“纠缠态”。具体可按照易经“符号系统”中“内外卦对应结构”、“六爻对应结构”,进行“量子系统”、“量子纠缠态”制备;10、若分别按《中孚》卦、《咸》卦符号(||¦¦||、¦|||¦¦)之“二进制”表达式(110011、011100)、正负粒子表达式(++--++、-+++--)进行纠缠态制备,或将获得典型的量子“感应”和“最速”;11、从自然科学视角研究《易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其意义与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价值、方法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而且还体现在易学的科学化与国际化发展上。

关键词:易经符号;符号活动;符号系统;量子系统;量子纠缠;纠缠态制备

一、引言

《易经》文本,通常由“卦画符号”和“卦爻辞”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的卦画符号,笔者认为或是自然的语言与文字,与卦画符号相对应的卦爻辞,则是可以解释自然的人类语言与文字。从某种意义来说,卦画符号是《易经》的“本体”,卦爻辞是对“卦画符号”的解释,而“易学”是对“卦画符号”和“卦爻辞”的解释,正如朱伯崑之定义:“易学是对《周易》所作的种种解释。” 。由是,从源头上管窥“易经符号”、破译易经刻画符号密码,具有重要的易学溯源和寻找“坐标原点”意义。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又称量子缠结,是当代量子力学的一个关键性概念,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等提出。“量子纠缠”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是指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如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2017年,笔者在《易经文化与量子纠缠》一文中,选择性地研究了两个“易经符号”(《中孚》、《咸》)中的“量子纠缠”密码,未就全部(64个)“易经符号”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当前学界对“易经符号”的专门研究较少,对“易经符号”的自然科学思考较少,对易学与量子力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较少,对“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的关联研究较少。正是这些研究“缺陷”,给本文研究提供了“视角”和“空间”。

鉴于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汲取世界著名学者刘正教授的学术营养的背景下,在法国著名汉学家李晓红教授的鼓励下,在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的建议下,拟就“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问题进行延伸研究。本文在研究视角上主要基于自然科学视角,在研究方法上着力采用文献、考古、民俗、天文等等多重证据法。

二、“易经符号”中的“量子纠缠”密码

“易经符号”又称“易经刻画符号”,是“—/- -”单体符号的复合体。关于易经单体符号的起源问题,学界有“日月说”(日为一,月为- -)、“结绳记事说”(高亨等;大结为—,小结为- -)、“男根女阴说”(郭沫若、钱玄同等)、日晷测影说(有影为一,无影为- -)、二进数制说(1为一,0为- -)等等。关于易经符号复合体的生成问题,笔者认为“易经符号”非“圣人”所作,也非演算和重卦结果,而是具有原生性。“易经符号”是古人“数相思维”的结果,是古人“交通天人”的结果,是古人与天地“相感”的结果,是古人基于对宇宙本质和起源认识的“符号活动”的结果。“易经符号”不是一些简单的刻画符号,也不是一些简单的“示意文字”,这里有“大智慧”。这种“大智慧”不仅体现在社会科学层面,而且还体现在自然科学层面,体现在“量子力学”领域。“易经符号”蕴藏着古老的“量子纠缠”密码。

“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易经“六连体”刻画符号

(一)“易经符号”中的“量子纠缠”密码

笔者经过研究,如果将易经刻画符号单连体“—/- -”用数字“1/0”来表达,“六连体”用“二进制”、“正负粒子”来表达,则易经六十四卦刻画符号的“二进制”、“正负粒子”表达式如下表:

量子力学理论告诉我们:构成宇宙的物质是由正、负基本粒子相互缠绕和旋转运动组成的。易经刻画符号,表面上看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实际上是一些微观的粒子。64个易经符号,表面上看是由“六连体”刻画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但实际上是由64种“量子纠缠态”组成的“量子系统”。由是,易经刻画符号中蕴藏着神秘的“量子纠缠”密码,如何破译这些密码?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去探索:

1、从易经符号“单连体—/- -”的机理和内涵,去理解、探索和破译粒子的正、负特性和纠缠密码。

伏羲“一画开天”,彝族先民“一锁开”、“一张开”……这告诉我们:打开之前的宇宙存在形式是“一”,打开之后的宇宙存在形式是“- -”,这正组成了易经刻画符号之单连体(一/- -)。这也或许说明宇宙最初是由一颗原始粒子分裂而来的,是原始粒子的“一元两分”、“一分为二”。既然纷繁的宇宙最初是一个整体,那么易经刻画符号单连体(一/- -)的逻辑意义就不应是“或”关系(“∨”)、“和”关系(“∧”)、“对立”关系(“~”),而应是一种“蕴涵”、“共处”关系(“→”、“/”)。

易经刻画符号单连体(一/- -)的生成原理和“蕴涵”、“共处”关系(“→”、“/”),或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粒子的正负特性与纠缠根源。粒子的正、负特性,源于其裂开过程,粒子的相互纠缠源于其本身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从易经刻画符号的两个基本符号(一/- -)去理解、思考“正(+)、负(—)”两个基本粒子,或许能够破译“量子”之“纠缠”密码。

2、从易经符号“六连体”的“二进制”、“正负粒子”表达式和“十进制数值”的相关机理,去理解、探索和破译“量子纠缠”、“多体纠缠”密码,制备“量子纠缠态”

易经刻画符号之“六连体”,或是6个粒子的不同形式的多体纠缠体。六十四卦或是64种“量子纠缠态”,或是“天、地、人”三才的64种“量子纠缠态”,或是宇宙万物的64种“量子纠缠态”。如何破译其文化密码?笔者认为,应着力从以下两个层面去理解和探索:

(1)从易经符号“六连体”的“二进制”表达式去进行理解和探索。易经符号“六连体”,或是粒子的多体纠缠体。易经符號“六连体”的排列组合结构,有着特定的规律,蕴藏着特定的宇宙学信息,如果按其规律去排列组合正、负粒子,或许能发现与之对应的量子纠缠的某些特定规律和信息,或许能破译与之对应的量子纠缠的相关密码。比如:若按照风泽《中孚》的“二进制”表达式(110011)去排列正负粒子,将得到与之对应的“正负粒子”表达式(正正负负正正,即++--++),如是,或将发现《中孚》卦中蕴藏着的“风”与“泽”的量子纠缠密码;若按泽山《咸》的“二进制”表达式(011100)去排列正负粒子,将得到与之对应的“正负粒子”表达式(负正正正负负,即-+++--),如是,或将发现《咸》卦中蕴藏着的“泽”与“山”的量子纠缠密码……照此类推,或将发现与六十四卦对应的64种量子纠缠密码。

由是,我们或将发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间相互的量子纠缠密码,或将发现宇宙万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量子纠缠密码;或将发现“天人感应”、“天地人合一”的量子纠缠理论密码;或将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量子纠缠理论密码。

(2)从易经符号“六连体”的“十进制数值”表达式去进行理解和探索。从前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64个易经符号不仅有着对应的“二进制”表达式、“正负粒子”表达式,而且还有着对应的“十进制数值”。这些“十进制数值”除了蕴藏着数学密码外,还蕴藏着一定的“量子纠缠”密码。如果我们去追问每一易经刻画符号为什么会有如此对应的“十进制数值”时,或将发现其“量子纠缠”密码。

比如:风泽《中孚》的“十进制数值”为“51”,它的前一卦风水《涣》的“十进制数值”为“50”,后一卦风山《渐》的“十进制数值”为“52”。《中孚》与《涣》、《渐》为何在“十进制数值”中“位置关联”?这里面是否蕴藏着“量子纠缠”密码?从“半卦结构”、“象思维”去分析,这三个卦涉及“风”、“泽”、“水”、“山”自然物象,这些自然物象本身具有一种有机联系:风吹湖(泽)面,风起水涟漪,山上起风。然而,这种“联系”是否构成大自然的“纠缠”?。如果我们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去进行深度挖掘,或许能发现《中孚》中的“风”与“泽”、《涣》中的“风”与“水”、《渐》中的“风”与“山”的“量子纠缠”奥秘。具体可按这三个卦“刻画符号”的“正负粒子”表达式(++--++、++-+-、++-+--)去进行“纠缠态制备”,或许能够发现隐藏其中的密码与规律。

又比如:泽山《咸》的“十进制数值”为“28”,它的前一卦泽泽《兑》的“十进制数值”为“27”,后一卦泽火《革》的“十进制数值”为“29”。《咸》与《兑》、《革》为何在“十进制数值”中“位置关联”?这里是否蕴藏着“量子纠缠”密码?这三个卦在“取象”上涉及“泽”、“山”、“火”等自然物象,这些自然物象本身也存在有机联系:山上有泽(湖),泽性下火性上。然而,这种“联系”是否又构成“纠缠”?。如果我们进行易学与量子力学的交叉研究,或能发现《咸》中的“泽”与“山”、《兑》中的“泽”与“泽”、《革》中的“泽”与“火”的“量子纠缠”奥秘。具体可按这三个卦“刻画符号”的“正负粒子”表达式(-+++--、-++-++、-+++-+)去进行“纠缠态制备”,或能够发现其中的相关规律与密码。

以此类推,如果我们从所有64个“易经符号”的“十进制数值”的“位置关联”视角去进行考察,去进行“纠缠态制备”和关联分析,或许能够发现关联“易经符号”和相关物象的“量子纠缠”规律和密码。

3、从“正卦”之互卦、综卦、错卦的“正负粒子”表达式,去进一步理解、探索和破译“量子纠缠”密码,制备“量子纠缠态”

在对64个“正卦”进行“量子纠缠”探索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对64卦的互卦、综卦、错卦进行“量子纠缠”的逐一探索。所谓“互卦”,是取“正卦”的二、三、四、五爻组成的卦;“综卦”是将“正卦”颠倒(旋转180度)后组成的卦;“错卦”是将“正卦”各爻进行阴阳互变后组成的卦。这样可以从动态层面以不同视角进行深度探索。

比如:正卦《中孚》的互卦、综卦、错卦,分别为《颐》、《中孚》、《小过》,涉及到的物象有:山、雷、风、泽,其“正负粒子”表达式分别为:+----+、++--++、--++--;正卦《咸》卦的互卦、综卦、错卦,分别为《姤》、《恒》、《损》,涉及到的物象有:天、风、雷、山、泽,其“正负粒子”表达式分别为:+++++-、--+++-、+---++。如果我们分别按照《中孚》、《咸》之互卦、综卦、错卦的“正负粒子”表达式,进行“纠缠态制备”,或许能够发现“山、雷、风、泽”、“天、风、雷、山、泽”的“量子纠缠”密码。

以此类推,如果我们按照64个正卦的互卦、综卦、错卦的“正负粒子”表达式,进行逐一“纠缠态制备”,或许能够发现宇宙中万事万物的“量子纠缠”规律和密码。

(二)“易经文字”中的“量子纠缠”密码

《易经》有着独特的“符号+文字”的解释模式。《易经》、《易传》中的文字部分,即“卦名”、“卦爻辞”和“传辞”,是对“易经符号”这一解释对象的解释。这些解释不仅为我们“理解”《易经》和“易经符号”提供了“前理解”,而且也为我们破译《易经》中的“量子纠缠”密码提供了支持。如何破译这些密码?笔者认为,应结合前面所述的“易经符号”,以及甲骨文、金文、彝文等古文字学解释模式,分别从“《易经》文字”、“《易传》文字”两个层面去探索“量子纠缠”密码。

1、《易经》文字中的“量子纠缠”密码

“卦名”、“卦爻辞”是《易经》的语言文字系统,也是对“易经符号”的第一重语言文字解释。从文献材料、考古材料两个层面来看,易经64个卦的“卦名”、“卦爻辞”不尽相同。比如:在“卦名”方面,传本易《乾》,帛书易称《键》;传本易《坤》,帛书易称《川》;传本易《中孚》,帛书易称《中复》;传本易《咸》,帛书易称《钦》……等等。对此,在从“卦名”、“卦爻辞”视角去思考、探索“量子纠缠”问题时,除了结合相应的“刻画符号”外,应兼顾文献、考古“二重证据法”。同时,应从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彝文等)视角去进行综合分析。下面,以《中孚》、《咸》二卦为例进行举隅。

例一:《中孚》卦。卦名:中孚。卦辞曰:“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爻辞曰:“初九:虞吉。有它不燕;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九五:有孚孪如。无咎;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為什么《中孚》卦取名“中孚”?为什么“鸣鹤在阴”,其子能“和之”,能相互感应、呼应?这里是否蕴藏着“量子纠缠”密码呢?

首先,从古文字学、文献释义来分析。甲骨文和金文的“孚”下部是“子”,上部是“爪”。“《说文》:“卵孚也。一曰信也。”《尔雅》:“孚,信也。”《礼·聘义》:“孚尹旁达,信也。”其次,从《中孚》之《注》、《疏》分析。《疏》“正义曰中孚……信发于中谓之中孚……三四阴柔并在两体之内,二五刚德各处一卦之中,及上下二体说而以巽,释此卦名为中孚之义也……诚信发于内而邦国化于外……释中孚所以利贞者,天德刚正而气序不差,是正而信也。” 此外,从《中孚》之“刻画符号” (||¦¦||)看,两个阴爻居其中,四个阳爻位于外。内阴外阳,内柔外刚。由是可知,“孚”为“信”,“信”发于中为“中孚”。“鹤”能相互感应、呼应的根源在于“信”,“信”能“发”源于“刚正”和“气序”不乱。

综上,《中孚》之卦名、卦爻辞等文字系统,就“量子纠缠”而言,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中孚》符号 (||¦¦||)中蕴藏着“量子纠缠”密码。“量子”产生纠缠的根源在于“信”与“气”,“量子纠缠”或许就是“信发”、“气纠缠”;(2)按《中孚》符号之排列顺序(即++--++)制备“量子纠缠态”,或能产生“量子”之间的“感应”、“呼应”现象,即“纠缠”现象。

例二:《咸》卦。卦名:咸。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爻辞:“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五:咸其脢,无悔。上六:咸其辅、颊、舌。”

咸者,感也。为什么《咸》(¦|||¦¦)卦能感应?为什么感应还是如此的多样化(“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晦”、“咸其辅、颊、舌”)?这里的“感应”现象是不是“量子纠缠”现象?是否蕴藏着目前科学界尚未解决的“多体纠缠态”密码?

首先,从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来分析。甲骨文和金文的“咸”字右部是“戍”,左下是“口”。《说文解字》:“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戍。戍,悉也。” 《玉篇》:“悉也。”《书·尧典》:“庶绩咸熙。“《左传·僖二十四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注:咸,同也。”《释文》:“咸,本亦作感,户暗反。” 其次,从《咸》之《注》、《疏》分析。《疏》曰“正义曰:……天地二气若不感应相与,则万物无由得应化而生。……天地万物之情见于所感也,凡感之为道,不能感非类者也。……天地万物皆以气类共相感应,故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山上有泽,咸,泽性下注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 此外,从《咸》之刻画符号(¦|||¦¦)看,内阳外阴,上下、内外阴阳二气互相感应。由是可知,“咸”为“感”,为“皆”,为“悉”,为“同”。“感应”源于天地“二气(阴阳)”,且“同类相感”。

综上,《咸》之卦名、卦爻辞等文字系统,就“量子纠缠”而言,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咸”是“无心之感”,是大自然的感应,是宇宙万物的客观感应,是粒子的纠缠感应;(2)《咸》符号 (¦|||¦¦)中蕴藏着“量子纠缠”密码。“量子”产生纠缠的根源在于“感”与“气”,“量子纠缠”或许就是阴阳二气之“感应”与“纠缠”;(3)按《咸》符号之排列顺序(即-+++--)制备“量子纠缠态”,或能产生“量子”之间的“感应”与“多体感应”现象,即“纠缠”与“多体纠缠”现象。

2、《易传》文字中的“量子纠缠”密码

“传辞”是对“易经符号”的第二重语言文字解释。“传辞”即《易传》之辞,《易传》共有7种10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在从“易经符号”、“卦名”、“卦爻辞”视角去探索“量子纠缠”问题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从“传辞”视角去探索,或许更能发现“易经符号”之“量子纠缠”密码。下面,继续以《中孚》、《咸》二卦为例:

例一:《中孚》卦。《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系辞》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阴阳不测谓之神。” ;《说卦》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桡万物者莫疾于风……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序卦》曰:“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杂卦》曰:“中孚,信也。”

通过对《中孚》易传辞的梳理,可归纳出7个关键字:信、神、风、疾、和、迩、远。信,古通“伸”,伸,从“人”,从“申”。神,从“示”,从“申”。甲骨文中“申”字由两边的线条和中间的曲折线条组成,本义是“电(闪电)。《说文》曰“申,神也”。风疾速,《说文》曰:“速,疾也。”。由于“信”、“神”中有“申”之“舒展”、“拉长”意,以及“信”、“神”、“风”中有“速”意,所以能够导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行发乎迩,见乎远”。

就“量子纠缠”而言,《中孚》易传辞中所说的“神”、“阴阳不测”,或是一种“量子纠缠”现象,或是一种“量子纠缠态”。“信、神、风(气)”或是系统内量子相互纠缠之根源,或是量子纠缠之所以“速”的原因所在。

例二:《咸》卦。《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系辞》曰:“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说卦》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万物者莫说乎泽,……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于艮。故……山泽通气,……” ;《序卦》曰:“离者,丽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杂卦》曰:“咸,速也。”

通过对《咸》易传辞的梳理,可归纳出六个关键字:感、虚、通、神、速、气。“感”由上部的“咸”和下部的“心”组成。《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广韵》:“动也。从心,咸声。” 咸有感义,故感字从咸。“感”的释义有: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move);相互影响(response);触碰(touch)。“虚”,《尔雅》:“虚,空也。”“通”,本义是通达,没有障碍。《说文解字》:“通,达也。”“神”、“速”(见前述)。“气”,甲骨文用三横(上下横短,中间横长)来表示云气。“气”是无“体积”的物体,“阴阳”称二气。由是,《咸》是无“心”之“感”,这种“感应”更多是大自然的客观感应,而非人的主观感应。《咸》之“易传辞”告诉我们:因“气”而“感”,因“感”而“通”,因“通”而“神”,因“神”而“速”。《咸》中的“泽”与“山”,因“气”而“相感”、“相通”,故曰“山泽通气”。而这种“相感”、“相通”是极为神奇和快速的。

就“量子纠缠”而言,《咸》之易传辞中所说的“感”、“感应”,或是一种“量子纠缠”现象,或是一种“量子纠缠态”。若按《咸》之“正负粒子表达式”(-+++--)去进行“纠缠态”制备,不仅将发现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和相互影响现象,而且将获得“最速”。

三、结语

通过前面的研究,可梳理出以下主要发现与结论:1、“易经符号”与“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有着良好的“关联性”。“易经符号”蕴藏着古老的“量子纠缠”思想和密码,易经符号系统或是量子纠缠系统;2、“易经符号”的生成具有“原生性”。64个“易经符号”或非圣人所画,也非演算和重卦结果,而是源于古人的“六方观念”和“宇宙起源观”,是古人“交通天人”、“与天地相感”的结果,是古人“符号活动”的结果。古彝“经纬线之说”或是“易经符号”生成理论之一;3、“易经符号”的结构形式,通过文献和考古两个层面的“基因鉴定”,最初或是“六连体”而非“三连体”;4、“易经符号”不是简单的刻画符号或示意文字,这里有自然科学层面的“大智慧”。64个“易经符号”或是由阴、阳二气组成的“感应系统”,或是由暗物质、暗能量组成的“纠缠系统”。5、“易经符号”之单连体(—/- -),或是正、负形态的单个粒子。“六连体”或是由六个粒子组成的“量子系统”。64个“易经符号”或是64种“量子系统”和“量子纠缠态”,反映了宇宙万物“量子纠缠”的不同形态;6、在“易经符号”中,《中孚》(||¦¦||)和《咸》(¦|||¦¦)的“量子纠缠”语言文字表述尤为突出,较好地表现了关联物体之间的“感应”现象,以及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的强关联和相关影响的现象;7、易经“语言文字”部分是对“易经符号(示意文字)”部分的解释,《易经》和《易传》的文字解释有益于对“易经符号”的“量子纠缠”探索;8、破译“易经符号”之“量子纠缠”密码,有益于“量子纠缠”的深度研究,有益于“量子纠缠态”制备;9、若按64个易经“符号系统”(详见附表)的排列结构去制备“量子系统”和“量子糾缠态”,或将发现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和纠缠现象,以及“多体纠缠态”的密码,或有益于在“多体纠缠态”中制备一对一的纯正“纠缠态”。具体可按照易经“符号系统”中“内外卦对应结构”、“六爻对应结构”,进行“量子系统”、“量子纠缠态”制备;10、若分别按《中孚》卦、《咸》卦符号(||¦¦||、¦|||¦¦)之“二进制”表达式(110011、011100)、正负粒子表达式(++--++、-+++--)进行纠缠态制备,或将获得典型的量子“感应”和“最速”;11、从自然科学视角研究《易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其意义与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价值、方法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而且还体现在易学的科学化与国际化发展上。

本文最大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是:易经六十四卦刻画符号“二进制”与“正负粒子”表达式归纳表,科学家们如能按此表去尝试“量子纠缠态”制备,或许有所启发与发现。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1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1-06422-3。

[2]《左传》,中华书局,2016年3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1-11559-8。

[3]《国语》,中华书局,2016年1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1-11457-7。

[4]《史记》,中华书局,2019年12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1-14236-5。

[5]《三国志》,中华书局,2011年1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1-07708-7。

[6]班固《汉书》,岳麓书社,2009年4月第1版。

[7]《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325-2081-7。

[8]宋·朱熹《周易本义》,九州出版社,1973年8月第一版。

[9]吴前衡《〈传〉前易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216-05275-7。

作者简介:黎斌,1963年出生,男,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高级研究员

本文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基础理论创新项目:百年变局下《周易》的时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CXLL2102)"阶段性成果。

本文最大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是:易经六十四卦刻画符号“二进制”与“正负粒子”表达式归纳表,科学家们如能按此表去尝试“量子纠缠态”制备,或许有所启发与发现。

作者:黎斌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2:

一部卓越的文献目录学著作

摘 要:《文献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司马朝军教授多年从事文献学教学、研究的成果。《概论》在内容上,回归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在写作上,结构严谨,体系完整,语言精练。《概论》的出版对我国文献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献学;古籍;学习门径

文献学是清理书籍类别,辨析史料价值和内容,考证典籍源流,阐明学术流变,最终为古典学的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西汉刘向、刘歆受命整理国家藏书著《别录》《七略》,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揭示文献内容、价值、流变。当下的文献学的教材大多是“概论+通识”,使得读者不断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中迷失,《文献学概论》的问世,成为重多文献学教材的一颗新星,它重新回到了《别录》《七略》的老路,回归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途。

一、古籍类例总结

该书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导论、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导论部分作者讨论了文献、文献学、文献学编纂模式的发展、转变、调整,并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任务、方法提出了个人观点。传世文献部分共分7章,分别介绍的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宗教部、技艺部、工具部,每部下又分若干类,共40个小类,全书介绍了768种古籍。出土文献共分4章,分别是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简帛文献、敦煌吐蕃文献。其中介绍了4部甲骨文献整理成果、14部简帛文献整理成果、7种地方发现简帛的整理成果、103种敦煌文献及21种吐蕃文献的整理情况。

作者从传统经、史、子、集的分类介绍古籍,把浩如烟海的古籍部居类次,使读者明白在传统分类体系中明确类有所属,书有所归,从而学术情况也自然了解,这正起到了郑樵所说:“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的功效,使读者明析了古籍的总体架构。

二、古籍体例揭示

本书对所介绍的每种古籍,大都记载了其书名、著者、卷数、版本、提要等状况。这些记录使读者能了解每一种书的卷数、著者、古籍主要内容、存亡残整、学术价值及后人评价等等。以《梦溪笔谈》为例,这样介绍该书: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 宋沈括撰。凡分十七门: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事、药议,共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梦溪笔谈》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均有详细记载,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李约瑟语)。潘景郑《赵能静阅本梦溪笔谈》云:“余谓存中斯书,考证翔实,较之《困学纪闻》、《荣斋随笔》为胜一筹耳,自未可以小说家言目之也。”

该段描述不仅介绍了书的卷次、作者、内容,还指出了该书的补续及两位名家的评价。对于校勘、版本、考证、撰述等都能有所帮助,这一点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三、粗知学术源流

从刘向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的全部程序来看,撰写书录是一项很重要的学术工作。它除了说明图书的整理编辑过程外,主要介绍作者,综述全书主旨,加以分析、评论。该书作者在每小类下引用《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类,便于读者了解学术源流和演变。如作者在礼类下引用《四库全书总目·礼类序》:

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无庸聚讼。所辨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考《大司乐》章先见於魏文侯时,理不容伪。河间献王但言阙《冬官》一篇,不言简编失次,则窜乱移补者亦妄。三礼并立,一从古本,无可疑也。郑康成注,贾公彦、孔颖达疏,于名物度数特详。宋儒攻击,仅摭其好引谶纬一失,至其训诂则弗能逾越。盖得其节文,乃可推制作之精意,不比《孝经》、《论语》可推寻文句而谈,本汉唐之注疏,而佐以宋儒之义理,亦无可疑也。谨以类区分,定为六目: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曰《三礼总义》、曰《通礼》、曰《杂礼书》。六目之中,各以时代为先后,庶源流同异,可比而考焉。

这些序中蕴藏了与学术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利用可粗知学术源流。同时,由于这些丰富的知识,对于评论和衡量古籍的价值和地位,也更有帮助。

四、指导学习门径

面对我国浩繁的古籍,单凭兴趣翻阅,那是难有成效的。作者在导论就按出版先后列举了文献學以及各个方面的有关书籍,如文献学14种、目录学23种、版本学14种、校勘学12种、辨伪学20种、辑佚学2种、考据学8种、编纂学12种、文字学11种、训诂学21种、音韵学36种、专科文献学21种。这样的文献列举给读者大致描绘了文献学的知识图谱,为进一步为学习文献学提供了线索。

作者在介绍古籍中间介绍自己学习研究的心路历程。

如,向周秉钧先生请教《尚书》的门径,他认为应该重视“伪孔传”与《书集传》。黄侃谈治经方法时说:“治经之法,先宜主一家之说以解经文,继则兼通数家之说而无所是非。”此乃经验之谈。如治《尚书》,宜先主伪《孔传》,继而兼通各家之说,讲苏轼、朱熹、蔡沈等各家各派的代表拿来一一比较,择善而从,断以己意,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如果不得其法,事倍功半,自然皓首不能穷其经。只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日就月将,渐修顿悟,如桶底脱。

又如,关于《礼记》的读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正文和郑注上,吃透《礼记正义》,不要忽视正文、抛开郑注,而花很大精力去看其他的注解书籍。

2.要把49篇文字分成几大类去读。篇章性质相近,资料范围相同,就更容易索解。

3.应该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按前面粗略的分类来说,可以先读那些文字比较通畅的论文,如《礼运》《学记》等篇;其次读有关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等篇;再次读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篇;接着读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礼器》《郊特牲》等篇;然后读记载生活日常礼节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最后读有关丧事丧服的。

4.读《礼记》要孤立难点。把看不懂的正文、郑注,或对郑的注解有所怀疑的地方,都一一标出。等读完一篇后,回过头来,再看《礼记正义》或其他注解书。《礼记》文字比《易经》《尚书》《仪礼》好懂些,每篇通过郑注仍看不懂的地方,一般说来不会很多。把一些难词、难句集中起来,用有关注解书、工具书解决,这是比较省时省力的办法。

作者这样脚踏实地的教人读书,是不多见的,是对文献学教材的超越。在每章节的最后,作者给出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所列书目内容与该章节联系紧密给读者以指引。

五、结语

作者司马朝军教授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博士生导师,有着深厚的文献学研究根基,他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四库全书>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是文献研究的精品。《文献学研究》是他多年治学研究的结晶,是值得图书馆学学生和文献学研究者认真阅读的著作。

参考文献:

[1]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宋郑樵.《通志》三十一《校雠略 编次必谨类例论》,中华再造善本.

[3]潘景郑.《著砚楼读书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4]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司马朝军.文献學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7]冯浩菲.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J].文史哲,2002

[8]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2000

[9]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J].学术界,2000

[10]于鸣镝.试论大文献学[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

[11]曹 之,司马朝军.20世纪版本学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1999

[12]王余光,汪 涛,陈幼华.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9

[13]周文骏,杨晓骏.文献学新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

[14]司马朝军.殿本《四库全书总目》与库本提要之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

[15]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殿本与浙本之比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

[16]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述略[J].图书馆杂志,2002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作者:张红亮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3:

我在“啃”古籍

2012年夏末,榆树上的蝉鸣未绝,读研生活已然拉开序幕,曾经梦想中的生活在眼前铺展开来。

我就读的是一个地球人普遍不是很了解的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白胡子老头”“出土文物”“甲骨文”等意象。没错,在报考这门学科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白胡子老头不一定有,出土文物和甲骨文确实是文献的一部分,而且这只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小部分。

开学的第一节专业课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研究”,就是在这堂课上,我的文学观彻底被颠覆,灵魂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所有关于古典文献学的幻想在导师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导师半节课之中所说的文学大家及其作品至少有一半我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旁征博引的那些文人史料了,那么多泰山北斗从我旁边呼啸而过,而我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一节课下来恍惚回神,原来了解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人和典籍只是古典文献学的基础课程,顿觉以前掌握的文学知识在这里简直是沧海一粟,单这一项入门任务就让人倍感压力。

也许一下子接收的信息量太多,之前隐约的自负如雨落沙漠般不复存焉。下了课犹在进行头脑风暴,回首望着那么多饱读诗书的文学大师,强烈的学习愿望再度被激发出来,这种文学冲击力是奇妙的,甚至是震撼人心的,和狂热的追星不同,那些文学大师都有璀璨夺目的光彩,历来被人们所尊崇,他们的影响力是厚重而持久的,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历经风云变幻永不褪色。一位大家,一部好书,也许会给你思想上的启迪,也许会赋予你精神上的洗礼,他们的价值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自从踏进古典文献的大门,感觉就像一次奇异的探险,越是走进丛林深处,就会发现越多的宝藏。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一旦在研究“探险”中需要搜集某些古籍材料的 “宝藏”,大脑能够迅速定位到“丛林”的某个角落,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有效信息,实现研究价值。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往“百科全书”靠拢,树立以“检索顺畅”为荣,以“系统瘫痪”为耻的精神风貌,坚决抵制一切“一问三不知”行为。

在研究生一年级所有的专业课中,最不能“释怀”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门课听起来很抽象,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很期待会讲什么内容。导师带来了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果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联系最紧密的“四书”有关,翻开书的第一篇内容,便是《大学章句》,顿时感觉很亲切,这很容易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中的时候就烂熟于心了,但是……就是这一句话,导师竟然用了一节课四十多分钟时间讲述,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德”,什么是“亲民”,什么是“至善”,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么简单的几个词汇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此时才领悟之前学习知识都是囫囵吞枣。老师在讲解之中教导我们,搞学术研究就是要这样细致入微,一个字、一个词都不能放过,还要有批判学习的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比如“亲”,朱熹的注里说到应该是“新”,即“革其旧之谓也”,这一点就该存疑,因为没有有效的材料证明。之后的《中庸》,开篇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是长达两节课的讲解,此时原有的模糊笼统的概念变得清晰可感。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打破了原有的学习理念,让我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并发现其中的文学价值,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研究生阶段要求每次的作业都有一定的学术思想和可研究性,不能只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次,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后,开发出自己的研究天地,进而找出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这无疑使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门课中,导师要求我们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字不差地全部背诵下来,以后每次上课都要检查,这不由让我想起古代的秀才,摇头晃脑地背诵“四书五经”。老师曰:我们学古典文献的在做研究时总免不了引经据典,“四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连《大学》《中庸》都背不下来,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古典文献的?我强烈认同老师的观点,但是把5万多个字刻进脑子里这一浩大的工程,强烈地刺激了我的神经。老师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一上课就检查背诵情况,这直接导致我们每次上课之前都心惊胆战,如同穿越到了古代,满腹经纶的老夫子手持竹简坐立于台上,眼神凌厉,气质非凡,弟子们于台下正襟危坐,毕恭毕敬,默等台上先生的例检。在博学的导师面前背诵“四书”很激动,不过背完就相当轻松了,心理上如释重负,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装在心里的学问。如此说来,有时候学习还是要有人鞭策的,否则那些经典之作不知道要背到猴年马月,因此很感激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心惊胆战”的课堂反而充满了乐趣。

文学类的通选课“国学典籍”,由我们专业的三位老师轮番讲授,可见,古典文献的作用果然无处不在,时下最推崇的“国学”都跟古典文献息息相关。虽然很多人都很支持“国学热”,但是却不知道“国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广义地讲,“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中国固有学术、中国本土学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或简称。在“国学典籍”的课堂上,当老师讲到《周易》时,同学们的热情开始高涨,估计是对高深的“算命术”好奇心浓重吧,“乾坤八卦”自有奇妙之处,然而都是有据可循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共八个经卦,以及由其衍生出的八八六十四个别卦,构成了《易经》的全部内容,至于卜筮的结果则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其间 “否极泰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妙趣却是捉摸不定的。之后的“国学典籍”课又陆续讲了道教和佛学,知道了“上善若水”的深层含意,了解了王重阳和丘处机等经常在武侠剧中出现的人物的真实背景,还有释迦牟尼的表弟阿难在遁入佛门之前原来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古典文献的老师们凭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巧妙地把古代典籍与现代语言穿插起来,使得原本深奥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我们在欢笑声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学造诣。

研究生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虽然有时候会出现短暂的迷茫,但得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及同门的鼓励,阴霾过后重新收拾心情,继续去读书、探讨、质疑,真正钻进去以后,就会发现其乐也无穷,古典文献学如同槟榔,初尝味道会有点怪,但是越嚼越有味,所以每天读古书会上瘾。我的战场在图书馆古籍部,如果哪天我没有在“啃古籍”,那一定是在去“啃古籍”的路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植入式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服装物流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