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教学设计范文

2022-06-29

第一篇:氧气的教学设计范文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思路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思路

刘占国

在氧气的性质这节课的实验教学中,我主要注意细节以突出考点。加强同种可燃物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对比描述;因为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是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这节课重点就是培养他们掌握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方法的启蒙课,因此我在课堂中认真地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象,描述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最后归纳出结论。单独凭借一节课不可能使学生完全掌握方法,但起码可以做到初步入门。为以后娴熟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并通过观察现象比较、科学地分析和归纳出结论奠定基础。

在复习导入时我采用了抢答比赛的形式引入新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思考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重点让他们注意试验细节,比如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者沙子,在观看完试验后,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养成能够独立思索的习惯。

最后,通过几个实验进行总结: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进而说明

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物质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学生对于自己每天都需求的氧气,既熟悉又陌生,看不见、摸不着,势必内心深处潜藏着要对氧气有更深入认识的想法。当学生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常见的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大不相同时,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难得的学习状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十分珍惜这种状态,让学生体验到用心学习的成就感,将这种良好的状态逐步转化为学习兴趣。

第二篇: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营山县力帆光彩小学校 华成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

(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 (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3)学会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能力。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用具:

仪器:酒精灯(1)、集气瓶(4)、盖玻片(4)、坩埚钳(1)、燃烧匙(1)。 药品:木炭、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谜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回答]氧气

[教师活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并板书:氧气的性质

[过渡]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板书]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氧气,得出氧气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提问] 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讨论、探究氧气的溶解性,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提问]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板书]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学生活动]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教师]现在我们选取木炭、铁丝、石蜡,看看他们会与氧气发生怎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一]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观察与思考]

1、用坩埚钳.取一小块木炭,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木炭是否燃烧。

2.再把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燃烧,先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然后将木炭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

3.待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加以振荡,再观察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问题讨论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 +

O

2 →

CO2

[问题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88页,思考回答)

[师生讨论归纳]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是氮气分子,氧气分子含量相对较少,物质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机会较少,而在纯氧中则大大增加了这样的机会。

[演示实验二]铁与氧气的反应 [设问]

铁丝也能燃烧吗?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铁丝燃烧是什么样的? [观察与思考]

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2、把红热的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集气瓶内应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湿的细砂)。 [问题讨论]

1.细铁丝在氧气瓶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态物质(四氧化三铁)熔化而溅落瓶底,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本实验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先铺一薄层湿的细砂?

3.推测镁条在氧气里燃烧将会有什么现象(回忆过去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2、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用文字式表示如下: 结论: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Fe +

O

2 →

Fe3O4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演示实验三]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

氧气除了和碳、铁等单质反应外,还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呢?把燃烧匙里点燃着的一小段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仔细观察瓶壁上有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 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问题探究]你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多种发生反应。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无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使木条复燃 C、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氧气极易溶于水

[再试身手]欲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应选用的物质是 ( ) A、红磷 B、蜡烛 C、铁丝 D、木炭 [请求援助] 我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只知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谁能帮助我把它区分开? 现在我又遇到一个难题,我将三瓶气体弄混了,只知道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谁能再帮助我把他们区分开? [ 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起来谈收获,总结本节课重难点

第三篇:《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木炭、铁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 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 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学情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让学生预习后亲自操作部分实验;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并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1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4.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3.通过二氧化硫的了解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

2、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对各个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以及归纳出结论

课前准备:5瓶氧气、硫、木炭、细铁丝、砂布、小木条、燃烧匙、药匙、坩埚钳等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潜水员潜水必带的东西是什么吗?(氧气) 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有什么作用吗?(供给呼吸)

由此可知,氧气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氧气,生物就无法生存。那么,这次课我们就来了解氧气。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我们就先来了解氧气的性质。(展示教学目标)认识物质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再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展示一瓶已经制好的氧气并让学生阅读33页第一段内容,根据提示描述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之后,幻灯片展示)。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比空气密度略大 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4.三态转化:101kPa下

【讲述】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提示:通过四个实验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实验将同学们选派1-2名组员进行演示,各小组组员负责该实验的现象观察及总结并展示成果。

任务一: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学生演示实验:

现象:各小组通过观察讨论后写在本组的展示纸上(描述完整的老师给予展示出来,并评价和鼓励)。

结论:小组讨论后写在本组的展示纸上。(老师提问学生来回答) 知识迁移:氧气的检验方法:小组讨论后回答

任务二: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演示实验:

现象观察提示:比较在两种气体中燃烧的剧烈程度、颜色;是否发光发热;产物是什么状态?有无气味? 文字表达式:

现象:各小组根据观察提示通过观察讨论后写在本组的展示纸上(描述完整的,老师给予展示出来,并评价和鼓励)。

引导:气味 学生还在哪些地方闻到过?(燃放鞭炮)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为了保护空气我们能做什么?

提出问题:集气瓶中的水有什么作用?(讨论后举手回答)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由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并给予点评)

任务三:木炭在空气与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演示实验:

现象观察提示:比较在两种气体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发光发热,火焰呈什么颜色;产物是什么状态?有无气味?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无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

3 现象:各小组根据观察提示通过观察讨论后写在本组的展示纸上(描述完整的,老师给予展示出来,并评价和鼓励)。

根据现象推测出产物后,由学生到黑板上完成文字表达式(老师给予点评)。

任务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

现象观察提示:比较在两种气体中点燃后有何不同?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颜色?

文字表达式:

现象:由学生观察后现场举手描述,不完整的由其他同学补充,并给予点评。 文字表达式由学生到黑板上完成(老师给予点评)。

提示学生提出该实验操作中的疑惑(操作注意事项)(教师分析解除疑惑并展示) ①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②为什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受热面积,防止热散失;

③为什么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无法燃烧;

④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从上述实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氧气的哪些化学性质? 【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常做氧化剂。(让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1)无色、无味的气体

4 (液态和固态时变为淡蓝色)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检验方法:药品,现象

(2)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助燃性,氧化性。

课后反思:

第四篇:《氧气的制取》教学反思

《氧气的制取》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重点介绍的氧气的制取,书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共介绍了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分解。其中重点介绍的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见有关于这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习题,同时也是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内容。制取氧气这节课题我将它分成三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节讲解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备原理,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第二节就是用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第三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并由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第二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在课后作为新教师的我要及时的进行反思。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以下是我对自己上完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的教后反思:

一、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合多数学生在原有化学知识基础上的学习。课程内容分为开篇检测,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点,设计5道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习题,达到复习原有知识点的目的,习题难度较为基础,均与学习过的气体有关,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并顺利的完成。

其次,以动植物的呼吸引入氧气这一物质的制取,学生容易接受,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并熟悉的说出这三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学生的表现方面,这堂课的课堂气氛较好,根据课件上展示的仪器,学生快速齐声的说出其名称。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实验比较细致入微,认真的观察教师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相关问题出现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并寻出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辨析上,能够明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七部分操作,体现了学生良好的领悟能力。在习题练习中还体现出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准确理解和处理问题的准确性,说明多数学生都认真听课,仔细理解,学习态度积极;

再次,本节课中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在装完高锰酸钾药品后上讲台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同学,由于在学习前学生没有进行过此类操作,在演示过程中没有出现气泡,但他将手离开试管后水沿着导管进入导管一小段水柱,证明了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而课本上没有提及到,这让很多学生很诧异。而事实上证明他的这一做法确实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错误,但也让同学们能够在此问题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课后学生能够去尝试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提出异议,学生的这种精神值得教师去鼓励。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我再次回顾了我上课的情景,发现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之处:

1、由于第一次进行大型实验操作,实验仪器较多,作为新教师的我没能够认真仔细的检查实验仪器的准备,导致实验时缺少棉花。因为高锰酸钾实验中,棉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没办法在课堂上只能让学生观察错误的操作,并根据产生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生错误现象的原因。

2、为了赶时间能够完成课程内容,对习题的讲解不细致,有些学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没能够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内容过多,其实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够总结的很好,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进行更多的讨论,虽然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如果是由学生来总结说出,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思考来得出结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实际达到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4、课堂中的实验大部分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够充足;大部分学生只能观看实验而不是自己做实验。没有给学生自己探究实验的机会。

三、今后教学中努力前进的方向

第一、让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我们的实验,不论他能会多少,最起码能够自行去探究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到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并且要把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大胆放手的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的;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思考,不在一味的鸭子添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五篇:《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首先我把这节课的整体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1、 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零零狗”电影视频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注意了直观性和对比性。例如,在讲解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时,由两位学生上讲台同时演示不同的闻氧气方法,由学生判断正确,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3、 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了生动有趣的小组合作实验。分组合作完成氧气的检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由于硫的燃烧生成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而且在电教室上课没有通风设备所以这实验就改为演示实验了。

考虑了以上几点,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我的脑海中始终贯穿一个思想,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只要学生知道的知识就让他们说。如: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集气瓶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学生积极发言,我不断鼓励,使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喜欢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实验,因此我就想借此再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前,木条、铁丝、硫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教师演示,而我把大部分实验安排了学生实验。对此,我也很担心学生能否成功,心里没底,但没想到他们的操作能力很好,学生高兴,我也高兴。这也使我感到今后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不要再束缚他们的手脚,他们其实很了不起。

一节课总是会有一些遗憾,这节课最失败的就是因为是隔夜制好氧气很多集气瓶中的氧气漏气了,导致一些小组的实验不成功,幸亏我又制取了几瓶氧气,我又重新演示了一些实验。但这些都是我执教的宝贵经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课后及时反思,改进收集氧气的装置,例如在瓶口适当涂点凡士林可防止漏气,用塑料软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沿瓶盖和瓶身缝隙处滴蜡烛可防止漏气。还有就是在学生探究问题时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考虑。需要及时关注学生,适时引导学生的提问。对此我的想法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积极上公开课,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争取做到每一节课当作公开课来备课,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学 校:永和中学 姓 名:王庚文

日 期:20

13、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设计与美术范文下一篇:医师节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