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单

2022-11-28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单》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单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目的 1 1 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2 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3 3、认识分解反应和催化剂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MnO :点燃昇 4 4、原理:

2KCIOj

O 2KCI+3O 厂 2 2、2 02 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0 0 2 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可以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0 0 2 不易溶于水,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三、实验用品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带铁夹)

)、酒精 灯、玻璃片、坩埚钳 (镊子 )、研钵、试管夹 氯酸钾、二氧化锰、火柴。

四、实验步骤

步骤:

1 1 如上图所示连接仪器组装装置。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检查装置是 否漏气,不漏气的装置才能进行实验。

2 2、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口伸入水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 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在试管里放进约 g 9g 氯酸钾和 g 3g 二氧化锰。然后 3 3、装:拔下橡皮塞,用药匙取三药匙氯酸钾于研钵中轻轻研碎,再加入一药匙二 氧化锰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把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 将集气装置图 实验室用氯酸 钾制取氧气的

瓶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用玻璃片盖好倒置于水槽中。

4 4、定:将装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用铁夹夹持在距试 管口的三分之一处,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5 5、点:取下酒精灯灯帽正放于桌面,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进行预热(用手端着酒 精灯在试管下方左右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集中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6 6、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有连续并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 集满,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取出集气瓶迅速倒置于桌面。

7 7、离:收集完氧气以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8 8 熄、熄灭酒精灯。(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

五、实验结论 1 1、制取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MnO :点燃昇

2KCIO; 2KCI+3O^

第二篇:制取氧气实验教案

§2—3制取氧气实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回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习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实验制定→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反思与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氧气的制取及实验操作 2.氧气在制取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分析总结→迁移创新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型

综合课

六、教具

烧杯

导管

铁架台

铁夹

棉花

酒精灯(火柴)

集气瓶(毛玻璃片) 水槽

七、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环节一:

教师:上节课我们主要在工业和实验室两个方面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大家都还记得吗?下面找同学说一说在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学生:分离液态空气法

教师:这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学生:物理变化

教师:非常好,请坐。这位同学记得不错。

(化学反应,列举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菜豆)

环节二: 教师:实验使制取氧气有三种方法,重点是这三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听写。

(学生边写边巡视)

教师:同桌互相交换,用红笔批改。强调几个方面:丢生成物,写错条件,写错字,生成的符号。

教师:听写的效果不好,课下背诵不够努力,把写错了的表达式每个写三遍。

新授课

创设情境导入 环节三: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下面我们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制取氧气。

环节四:

板书:实验目的:制取氧气

教师:我们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做什么就是目的。 板书: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教师:我们知道做实验有什么用了,做试验用的方法就是原理 教师:我们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了,那又如何收集呢?小组讨论 学生:1.根据密度

:ρ氧气>ρ空气 → 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2.根据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采用排水法 板书: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板书:实验用品:药品,仪器

教师:根据原理我们选用了一套仪器,首先

我们一起认识基本仪器。

烧杯

试管(量筒)

导管(橡胶塞+橡胶管+玻璃管)

铁架台

铁夹(试管夹)

棉花

酒精灯(火柴)

集气瓶(毛玻璃片)(广口瓶) 水槽(水缸) 高锰酸钾

教师:我们一起切都准备好了,该具体操作了,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讲

环节五:

板书: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教师: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如何检验呢?

学生:防止漏气

教师:回答的非常好,不知道的同学翻第一章。 板书:2.装:装药品

教师:高锰酸钾为粉末状固体,加入时应注意写什么?

学生:一斜二送三直立

教师: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学生思考后:不知道

教师: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集气瓶内氧气变红 板书:3.定:固定仪器

教师:固定仪器时试管口应向下,防止冷凝水回流进入导管 板书:4.点:点然酒精灯

教师: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呢?

学生:不能,受热不均匀,易炸裂

教师:所以应该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教师:加热时弄酒精灯的什么焰? 学生:外焰

板书:5.收:收集气体

教师:我们收集气体是能否一冒气泡就立即收集? 学生:不能,里面有空气 教师:非常好

教师:那什么时候进行收集? 学生:等一会(学生回答不准确) 教师:等连续且均匀时

教师:什么时候就收集满了呢? 学生:等没有水的时候

教师:非常好,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根据氧气的性质 学生:用带火星的木条(回答不够准确)

教师: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否则不满。 板书:6.离:撤离导管

7.熄:熄灭酒精灯

教师: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如果操作错误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试管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水会倒吸,炸裂试管。

教师:回答非常好,不仅化学学习好,物理学习也不错,真是理化不分家,所以要想学习好就要好好学习每一科, 科科相连。

八、 总结

教师:实验步骤是本节课的重点,简单记忆为 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7个字

也可以记忆为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板书: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九、课堂练习

教师:这个实验是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制取氧气,如果用过氧化氢需要那几步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小组可以讨论

学生:查 装 定 收 离 5字步骤,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不需要加热,注意事项是过氧化氢是液体,安装时竖直。

教师:学习的非常好,说明你们这节课都完全学会了。

十、 下课作业

1.把黑板上的笔记认真抄写一遍

2.练习册1—10选择题,11题实验题

十一、

板书

2—3制取氧气实验

一、 实验目的:

四、

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

(茶)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 实验原理:

(防止漏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庄)2.装:装药品

收集方法:

(加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1.根据密度 :ρ氧气>ρ空气 → 向上排空气法(定)3.定:固定仪器 2.根据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 排水法

三、 实验用品

(点)4.点:点然酒精灯

1.实验仪器

(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2.实验药品

(收)5.收:收集气体

(连续且均匀)

(利) 6.离:撤离导管

(息) 7.熄:熄灭酒精灯

}(防止倒吸)

第三篇: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

实验员

周灯学

一.实验目的

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2.通过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KMnO4==K2MnO4+MnO2+O2↑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大。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2约30mL)。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 三.实验用品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镊子)。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细沙。

四.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取: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

(1)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不漏气的装置才能进行实验。拔开橡皮塞,在试管里放进约15克高锰酸钾。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

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2)将6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盖瓶口时,先盖住一小部分,随后推切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要让瓶口水面处留有气泡)。 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两瓶氧气(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

注意: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仔细观察收集到的氧气的颜色。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缺点是高锰酸钾的效率太低。 2.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①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到发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铁锈或油漆,拧成一束呈螺旋形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五、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KClO

3、MnO2和KMnO4若含有可燃物,在高温加热时会出现事故。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取少量药品放入洁净试管中加热,如果发现有火星出现,这种药品是不纯净的,不可使用。若要使用,必须先做处理。KClO3可通过重结晶办法提纯,MnO2可灼烧。

2、学生实验若使用KClO3,一定要注意避免学生误将红磷当MnO2,否则会酿成强烈的爆炸事故,故本次实验取消了使用KClO3制取氧气。

3、30%的H2O2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戴上防护手套。H2O2在pH=4时最稳定。炭粉及尘埃都能使H2O2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最快。为防止H2O2分解,保存时可加入少量磷酸作为稳定剂,并贮存在不透明的塑料瓶中。使用时可加入少量碱。

4、收集氧气时,待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因刚开始冒出的是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待那些气泡排完然后开始收集,方可得到较纯的氧气。

5、做O2性质实验时,燃烧物一定要放置于集气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气瓶炸裂。

实验记录 。

第四篇: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黄冈中学初三化学 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

3、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4、收集方法:

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放置。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

①在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⑤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 ⑥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⑦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二)、正确选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原则:易溶于水的气体选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密度定“向上”或“向下”排气,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排气法操作简便,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大量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使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这是物理方法,其主要过程为: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例如,高锰酸钾受热时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反应的基本类型,这两种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五)、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生成物一般是氧化物,例如,磷、硫、铝在氧气中反应,生成物分别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氧化铝,它们都是氧化物。 不要误认为氧化反应只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包括物质跟含氧化合物的反应。

(六)、缓慢氧化

某些氧化反应进行得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与燃烧有所不同,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放热现象,但缓慢氧化时,放热,一般不发光;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理解催化剂概念要注意几点:

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增大或减小两个方面。例如,在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是增大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今后还会学到一类催化剂,它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度。

2、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这并不是指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而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后又转变为原来的物质,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3、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反应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有人设计用如图的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图中有四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④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2)回答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c_____,d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氧气,应在_______收集氧气。 (4)制备氧气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5)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6)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 解析:

(1)①试管口朝上倾斜;应略向下倾斜; ②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导管略伸出橡皮塞; ③铁夹夹在试管口;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④酒精灯外焰没对准药品加热;应将酒精灯移至试管底部药品的正下方。 (2)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 (3)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4)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5)③④①②⑤⑥ (6)正

例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氧化镁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了刺激性气体 D.铁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熔融物 解析:

本题是对能否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考查,A中的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的白烟,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形成的;B中错误在于出现了生成物的名称;C选项中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答案为D 例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第五篇:实验室制取氧气学法指导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学会并掌握此实验的知识和方法,既可巩固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与实验技能,又可为今后学习气体制取知识奠定基础.学习时,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掌握反应原理

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二、学会选择装置

初中化学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两种类型,见表1.

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有三种,见表2.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时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三、巧记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分为七步;

一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外壁,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处留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装:即盛装药品 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小心地送到试管底,平铺在试管底部. 三定:即用铁架台的铁夹固定试管通常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确定试管高度,再根

据试管的位置与导管的长度确定水槽的位置.用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四点:即点燃酒精灯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着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五收:即收集氧气当试管内均匀并连续产生气体时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

六移:即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移去酒精灯 反之,试管内温度会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而使试管炸裂. 七熄:即熄灭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燃灯内酒精.

四、了解注意事项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回流而炸裂试管. 2.发生装置内导管不宜伸人过长,以刚露出胶塞为宜,以使气体顺利导出.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人集气瓶底部,以便使集气瓶中空气排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4。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此时的氧气不够纯;当均匀并连续产生气泡时开始收集.导气管伸人集气瓶中不宜过长.当瓶口有气泡逸出时,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5.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不利于氧气导出或将高锰酸钾粉末带人集气瓶,使收集到的氧气呈现紫红色. 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可用氧化铁代替,也可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但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仍然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

五、熟悉中考题型 在掌握以上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上,还要熟悉该知识点涉及的中考题型,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把握导向,灵活应用,提高学习质量.现以中考试题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考题型. 1.基本考查型

例1 (内江市)实验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除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集气瓶、水槽外,还必需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 (A)长颈漏斗 (B)滴管 (C)酒精灯和药匙 (D)量筒和天平

(2)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A.熄灭酒精灯;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C.用排水法收集;D.加热;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若改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加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解析:此题属于基本考查型.若熟悉或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易回答题中的问题. (1)(C);(2)FBDCEA;

(3)一小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原理选择题

例2 (陕西省)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解析: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对所给的四种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法.这对同学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要求较高. (A)选项消耗大量电能;(C)、(D)选项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原理,但都要加热,不简便,且KClO,混入可燃加热易发生爆炸,不安全;而(B)选项在常温下催化分解放出氧气.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3.探因开放型

例3 (佛山市)实验室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所

用的试管破裂,请分析引起试管破裂的三点原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解析:此题具有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实验过程中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其可能原因有:①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使水倒吸回试管;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⑧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④未预热;⑤试管底部紧靠在灯芯上加 热.等等. 4.类比迁移型

例4 (青海省)根据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宣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有错误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其中有_____处错误. (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17g/L(空气:1.429g/1),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则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类比迁移能力. (1)根据制取气体反应装置,观察题给发生装置,可知B有错误.一是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下;二是导管伸人锥形瓶过长.故填B,2. (2)根据题给新信息,联系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类比迁移即可解题.因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制取气体,属于

型,发生装置与氧气相同,应选A.又依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故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应选D. 5.综合测定型

例5 (北京西城区)为了测定某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00g混合物样品放入图2的大试管中充分加热,直至反应完全,并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现有如下可供选择的操作:①将导气管放入盛满水的量筒内;②给药品加热;⑧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气体;④取出导管;⑤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如图,此时导管口略高于液面);⑥冷却至室温;⑦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后读出量筒内气体体积数.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生成的氧气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收集到气体的体积,需要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其原理是_____. (4)在常温常压下共收集到气体680mL(此时氧气的密度为1.41 g/L),其质量为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约是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此题是围绕定量测定的综合实验题.将检验气密性、操作步骤、准确测定、数据分析及定量计算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考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熟练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学会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是解这类题的关键.(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常用方法是:将导管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气管口逸出,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正操作顺序是①②⑤⑥⑦④. (3)其原理是保证量筒内外气压相等. (4)收集到氧气680mL,其质量 680mL÷1000X1.41 g/L=0.96g,

由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故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45g÷3.00gXl00%=8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合文化站自查报告下一篇: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