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水的制取实验步骤

2023-06-08

第一篇:蒸馏水的制取实验步骤

分组实验制取蒸馏水.萃取和分液教案

制取蒸馏水、萃取(无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无机物分离与提纯常用的方法;

掌握蒸馏、萃取、分液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亲自动手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会合作和探究。 教学重点:认识分液漏斗,掌握蒸馏和萃取操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蒸馏、萃取、分液的实验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法 课堂类型:分组实验 教学手段: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化学仪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蒸馏常用的仪器及操作注意事项。

(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分液

(1)原理:萃取,就是一种物质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小于溶剂B,那么,根据物质扩散原理,该物质就会从A扩散到B,且大部分都会扩散到B。

分液,就是A与B互不相容,就会分成上下两层,比如说油和水,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上层和下层的液体通过分液漏斗分别从上口和下口分理出。

(2)主要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②先装入溶液再加入萃取剂,振荡;③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使其分层;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⑤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自来水,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碘水,沸石 器材:铁架台(带铁圈),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分液漏斗,烧杯,胶皮管

三、探究过程 1.制取蒸馏水:

(1)将蒸馏烧瓶,冷凝管仪器装配好。

(2)在蒸馏烧瓶里加入普通水(自来水)至烧瓶容积的一半左右,再加入一些碎瓷片,然

后用插有温度计(150℃)的橡皮塞塞紧。(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的位置),给蒸馏烧瓶加热。

(3)当水温达到约100℃时,水沸腾,水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凝后,收集在锥形瓶中,这就是蒸馏水。

2.萃取碘水中的碘: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是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而流下。

现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水溶液,无色;下层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呈紫红色。 原理:水与四氯化碳对比,碘更易溶于四氯化碳

板书设计:

1.制取蒸馏水 2.萃取碘水中的碘

学生实验:

作业布置: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绘制蒸馏操作的装置图

课后反思: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弱,操作起来感觉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 部分预习较好的同学能很快的规范的做完实验。

第二篇:制备蒸馏水实验

1. 实验目的:

1.1 初步学会装配简单仪器装置的方法;

1.2 掌握蒸馏实验的操作技能;

1.3 学会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方法。

2. 实验原理: 蒸馏法是目前实验室中广泛采用的制备实验室用水的方法。将原料水加工蒸馏就得到蒸馏水。由于绝大部分无机盐类不挥发,所以蒸馏水中除去了大部分无机盐类,适用于一般的实验室工作。

目前使用的蒸馏水器,小型的多用玻璃制造,较大型的用铜制成。由于蒸馏器的材质不同,带入蒸馏水中的杂质也不同。用玻璃蒸馏器制得的蒸馏水含有较多的Na+、SiO等离子。用铜蒸馏器制得的蒸馏水通常含有较多的Cu等。蒸馏水中通常海涵有一些其他杂质,如:二氧化碳及某些低沸点易挥发物,随着水蒸气进入蒸馏水中;少量液态水呈雾状飞出,直接进入蒸馏水中;微量的冷凝器材料成分也能带入蒸馏水中。因此,一次蒸馏水只能作为一般分析用。

利用水的沸点较低,用蒸馏的方式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而得到的蒸馏水。

3. 实验仪器:

三口瓶、冷凝管、万能夹、变向夹、支管、回流管、铁架台、温度计、胶皮管、弯曲管、量筒、升降台、塞子、玻璃塞口、加热炉。 4. 实验步骤:

制备好蒸馏冷凝装置后,在三口瓶里加三分之二的水,胶管一边接自来水一边排废水,加热,沸腾后蒸馏水就会冷凝在量筒里。 5. 实验数据记录:

温度℃ 22 27 32 37 98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时间10:40 10:42 10:44 10:46 10:46 10:48 10:50 10:52 10:54 10:56 10:58 11:00 11:02 11:04 11:06

蒸馏出水v

0 0 0 0 第一滴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 结果讨论:

经以上实验我得出以下结论:

水加热后以每两分钟上升5℃的速度上升至37℃,水迅速沸腾升温至98℃并且冷凝出第一滴蒸馏水,接下来温度大约在101℃左右以二分钟每10ml的速度蒸馏至100ml,本实验耗水量较大,比较浪费水资源,速度也比较慢。

第三篇:实验二 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原油常压蒸馏提取轻质油产品

一、实验原理

1、蒸馏: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使之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一过程就称为蒸馏。

2、常压蒸馏:就是在正常大气压(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蒸馏。

3、根据油品沸点的不同,在蒸馏装置中把原油分割成汽油、柴油及重质油(<200℃为汽油馏分、200-350℃为柴油馏分、>350℃为减压馏分)

二、实验的仪器与试剂:

1、仪器:铁架台、蒸馏烧瓶、温度计、小三角烧瓶、加热套、冷凝管、橡皮管。

2、试剂:原油、沸石(或素瓷片)。

四、实验步骤:

1、安装仪器

根据流程图安装好仪器,温度计的位置应使水银球的上沿和蒸馏烧瓶的支管下沿在同一水平位置。

2、加料:把250ml原油通过漏斗加入到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素瓷片),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

3、加热:加热前先通入冷凝水,然后再用加热套加热,并注意观察蒸馏烧瓶中现象和温度计的读数的变化。当瓶内液体开始沸腾时,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水银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温度,使温度略为下降,让水银球上的液滴和蒸气达到平衡,然后再稍调高进行蒸馏。调节火焰,控制流出的液滴以每秒钟1—2滴为宜。收集<200℃的馏分,当温度计读数上升至200℃时,换一个已称量过的干燥的小三角烧瓶作接受器,收集200—350℃的馏分。当温度达到350℃时,停止加热。

4、拆除装置:蒸馏完毕,先停火,后停止通水。拆卸仪器,其程序和装配时相反,即按次序取下接受器、接液管、冷凝管和蒸馏瓶。

五、实验结果:

称量所收集馏分的重量或量其体积,计算回收率

六、思考题:

1、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从安全和效果两方面来考虑)。

2、蒸馏时,为什么要放入沸石?

3、温度计的位置应怎样确定?偏高或偏低对沸点控制有何影响?

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安装装置时,要保证整个装置的严密性,但接液管与接受器之间不能

密封。

2、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在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内的液体体积应占整个蒸馏烧瓶容积的1/3到2/3之间,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

4、加热前一定要加沸石等止暴剂。

5、加热前一定要先通冷凝水,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实验完毕,应先撤去热源,稍等几分钟,等温度稍微冷却后再停止通水。

7、蒸馏速度的控制十分重要,不应太快或太慢。在蒸馏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温度计水银球上有一稳定的液滴,这是气液两相平衡的象征。

第四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三种气体的制备

1. 氧气(O2)

2KMnO

42MnO4+ MnO2 + O2↑△

2KClO3MnO△ 2KCl+3O2↑

2H2O22H2O + O2↑

2. 二氧化碳(CO2)

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

3. 氢气(H2)

Zn+H2SO4===ZnSO4+H2↑(不用Al反应速率快,而Fe

二.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为两种类型

1. 固 + 固△

制取氧气:2KMnO

K2MnO4+ MnO2 + O2↑气体发生装置(图1):△

MnO

△ 2KClO

32. 固 + 液2KCl+3O2↑ 气体发生装置(图2):

MnO

①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H2O2 2O + O2↑

②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制取氢气: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三.实验装置的组成(四个部分)

1.发生装置

A. 固 + 固△

气体(图1)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③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导出气体。

④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⑤酒精灯加热要用外焰加热

B. 固 + 液

注意事项

1. 气体的净化(除杂)一定先净化后干燥,对于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可能含有的杂质只有水,而制备CO2和1 气体(图2)

H2时除了又水还有HCl气体。在制备CO2和H2一定要先出去HCl再干燥。 H2(HCl)用NaOH溶液; CO2(HCl)用NaHCO3溶液 2. 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例2) 3.收集装置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

N

2、NO只能用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

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

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长管出短管进

4.尾气处理装置

有毒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CO)

四.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五.气体的验满

六.氧化铜(CuO)的还原实验 H

2、CO、C还原CuO实验的比较

附: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不可倒持滴管。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灯体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过多溅出;试管斜持45o ,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读数。俯视会导致读数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导致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8、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溶质是固体时,需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

9、pH试纸的使用: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先用水湿润,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测得的pH不准;不能把pH试纸直接伸进试液,会污染试液。

10、实验室制取H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

11、鉴别O

2、H

2、CO、CO

2、CH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

2、CO、CH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4(或其他含C、H、O元素的有机物)。

12、鉴别盐酸和硫酸: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同理,鉴别NaCl和Na2SO4,也可用这个方法)。

13、鉴别Ca(OH)2: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通入CO2,变浑浊;或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鉴别碳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草木灰含有K2CO3,纯碱(面碱)是Na2CO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是: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 (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2)NaCl(MgCl2或HCl)加入适量的NaOH (3)CaCl2(HCl)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4)BaCI2粉末(BaSO4)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Na2CO3和NaCl方法相同)(6)H2O(NaCl)蒸馏法(7)Cu粉(Fe粉)磁铁吸附;加入过量CuSO4溶液,过滤;加入过量酸,过滤。

16、验证和除杂

(1)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除去CO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2)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色,证明有CO。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除去尾气中的CO:点燃尾气。

(3)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Cl气体并除去: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通入硝酸银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有HCI;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HCl气体。

(4)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2O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无水CuSO4变蓝色,证明有H2O。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通过装有CaCl2的干燥管,或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

可以除去H2O;

(5)检验气体的顺序: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气体净化的顺序:先除杂,后干燥(除去水分)。

17、鉴定和判断

(1)观察颜色。蓝色溶液:含有Cu2+的盐溶液,如CuCl

2、CuSO

4、Cu(NO3)2。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盐溶液,如FeCl

2、FeSO

4、Fe(NO3)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盐溶液,如FeCl

3、Fe2(SO4)

3(2)闻气味:盐酸、硝酸有刺激性气味;氢硫酸(H2S气体的水溶液)有臭鸡蛋气味;氨气(NH3)、SO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观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

4、AgCl、Mg(OH)2,蓝色:CuSO4,红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

4、AgCl .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是CaCO

3、BaCO3 .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无气体放出的是Mg(OH)

2黑色固体有:C、MnO

2、CuO、Fe3O

4、、Fe粉。(4)检验生成气体。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CO2或NH3 (NH3是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8、离子的检验

(1)检验H+:石蕊试液;pH试纸;碳酸盐溶液;活泼金属,有氢气产生;滴入酚酞的碱的红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3;不溶性的碱如Cu(OH)2。

(2)检验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石蕊试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2或CuCl2或FeCl3溶液,分别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3)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4)检验SO42: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

---

(5)检验CO3:加入HCl或稀H2SO4溶液,有气体产生;加入CaCl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19、实验探究

(1)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使气压减小(如软塑料变瘪等)进一步探究的方法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a2CO3。

(2)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滴加酸,至红色突然消失,证明酸碱恰好中和。

(3)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后,是否完全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种,看是否还有沉淀或气体产生。20、常用干燥剂:(1)浓H2SO4,气体干燥剂。(2)固体CaCl,气体干燥剂。

(3)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混合物)气体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含CO

2、SO2的气体,(4)CaO或Fe粉,食品干燥剂(不能食用)。

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

第五篇: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教案

古丈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实验教案 高二化学备课组

乙酸乙酯的制取(2015年

日、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认识,归纳酯化反应中的注意事项; 2.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

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从理论上进行疏通; 2.教师设疑,学生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试管夹、量筒、橡皮塞、玻璃导管、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石棉网。

乙醇、乙酸、Na2CO3饱和溶液、浓硫酸、蒸馏水。 ●教学过程

[提问]在前面学习“乙酸、羧酸”一节时我们学到了羧酸的一个重要性质——酯化反应。什么叫酯化反应呢?

[生]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师]请大家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 [生]一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学生写下后]

[师]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要想得到较多酯,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使该可逆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生]使反应物中的一种过量。 [追问]让哪种反应物过量较好?

[生]让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容易回收的物质过量。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若制乙酸乙酯谁过量好呢? [生]当然是乙醇了。

[过渡]下面我们以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来进一步认识酯化反应及其注

1 古丈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实验教案 高二化学备课组

意事项。

[板书]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师]请同学们写出制乙酸乙酯的原理。 [生]一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师]教材上已给了我们方案,下面我们分析教材所给方案的每一步中需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问]进行第

1、2步操作时需注意什么?

[生]进行第1步时,除了考虑加乙醇过量外,还应在装乙醇、乙酸、硫酸前事先向试管中装入少量碎瓷片,以防止受热液体暴沸。第2步中给试管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70℃左右。 [问]第2步中温度为什么不宜过高?

[生]温度过高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对了,老师,既然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水浴加热不更好吗?

[师]这位同学能想到用水浴加热,说明他对水浴加热的条件掌握的很好,希望其他同学都能像这位同学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水浴加热比酒精灯直接加热是不是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用水浴加热更好。 [过渡]请同学把改进后的装置画出来。 [学生画出后]

[师]请同学们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 [实验完毕]

[师]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多了一层油状液体,大家闻闻它的气味。 [生]有果香味。

[师]这一层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

附:高二年级实验安排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安全文明提升方案下一篇:种萝卜拔萝卜健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