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2023-05-24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教案

第三节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知识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及实验室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认识制氧气所需仪器的名称及知道这些仪器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3、知道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并能说明原理。

4、能复述催化剂的概念并说出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会判别哪些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了解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对实验的观察、比较能力。

2、通过对催化剂概念的学习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法) 情感目标:

1、通过有无催化剂的对比实验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对化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实验室用什么物质制取氧气呢?(指名答)

2、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板

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二、

1.由于反应物和反应的条件不同,所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也有所不同,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实验装置。(板书:一.实验装置)我们要选择哪些仪器呢?(生答)(课件演示) 2.为什么选这些仪器呢?(因为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反应装置如下图(课件展示)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边讲边板书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几种呢?(板书:二.收集方法){播放课件}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板书: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也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种收集方法中导管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应放入集气瓶口处;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必须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

4.实验装置我们选好了,收集方法我们也知道了,那我们实验的时候该如何具体操作呢?也就是实验步骤有哪些呢?(课件展示){板书:三.实验步骤 }以上步骤可概括为(板书:1.查 2.装 3.定 4.点 5.收 6.移 7.熄}也可以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如有仪器最好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如果不能演示就用课件出示)

5.装置的气密性我们检查好了,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验了。下面我们看一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播放一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思考:(课件出示讨论题)(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第二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文稿

高峰镇九年制学校 彭超

一、使用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实验器材及用品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加入细铁丝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就是含氧化合物受热分解。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五、实验教学目标

1.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上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观看视频、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操作要领,进一步训练规范实验操作。

(2)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进一步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的魅力,初步形成严谨、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性质及其实验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操作。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及”可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

确定原因:对任何一个实验而言,操作步骤应是核心内容,只有清楚地掌握了操作步骤,才能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不至于在实验时出现慌乱。而“注意事项”是实验中的细节,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也是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清楚地掌握实验注意事项,就很有可能使实验失败,甚至还会发生危险。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一)制取氧气

1、装配实验装置(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①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即大约离管口1/3处)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

①在加热前就应把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等待收集; ②开始有气泡不要就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③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溢出时,证明已满。

6、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七、实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

①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_____色固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收集氧气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45~P46,完成下列问题。 ①观察教材图2-17,指出主要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 ②试归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③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应如何操作?

设计意图:(1)“旧知回顾”部分的内容都是前面已学过且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旧知回顾,再次巩固高锰酸钾的性质、收集氧气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氧气的性质等知识,为本节课制取氧气并巩固其化学性质作好充分的准备。(2)新知预习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给出,对学生预习程度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学生除了阅读教材外,也可借助参考书等辅助资料来完成。通过新知预习,在熟悉本节课内容的同时,为小组讨论及展示作准备。

实施策略:“自主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学生课前自学,尝试完成。对于“旧知回顾”的内容,在课前由科代表将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将答案更正,并在候课时全班齐声朗读,既巩固了知识,又能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的状态。对于“新知预习”的内容,则在学生交流讨论后,由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培训实验助手

课前,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择一名学生由教师提前对本实验进行培训,要求他们达到熟练的程度,然后在课堂上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大多缺乏实验动手能力,而课堂上教师的关注度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操作都进行指导和规范,因此,在课前为每个小组都培训实验助手帮助老师对实验操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不仅效率高,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各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每个学习小组商量决定组内的每个成员在本课中各自的任务,例如由1号、2号上台展示;3号负责板演、4号负责组装仪器……

设计意图:本实验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成员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实验,每位同学都应当有事可干,不要让实验课仅仅成为优生表演的舞台。

2、同步学习

(1)、3分钟时间组内交流讨论“新知预习”的问题,然后由教师提问抽查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可能每位同学对新知预习中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各抒己见,学生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初步解决一些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情景导入:在课题2的学习中,大家都一起见识了硫磺、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你们一定对“发白光”、“蓝紫色火焰”、“火星四射”等神奇的现象记忆犹新,可惜当时你们只能在台下观看,一定感觉很遗憾。不过,今天你们不仅有机会亲自制取氧气,而且还可以近距离体验这些神奇的现象。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神奇之旅吧!

八、实验效果评价

通过对氧气制法及性质的探究学习,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的魅力,初步形成严谨、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经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操作要领,进一步训练规范实验操作。实验效果明显,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氧气的制取,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第三篇: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本实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地连接装置。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需留有少量水?等等。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与探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实验操作的规范。 【教学准备】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 、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实验室是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的?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学生活动]写出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引入课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板书]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二、推进新课 1.设计实验装置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对比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特点,分组设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组装。)

[讲解]教师展示某一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并讲解实验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要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我们必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从高锰酸钾的状态以及其生成氧气的条件来看,我们应选用如课本左半部分的装置,即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来作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的选择,则必需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确定,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而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演示]教师按顺序演示并讲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讲解]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按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完毕后,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灭酒精灯。 3.学生的活动与探究

[讲述]下面请同学们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同组同学之间要注意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特别对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加以引导。)

探究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交流讨论,汇报反思]学生汇报实验完成情况,提出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多媒体) 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1/4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稍伸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⑧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⑩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4.氧气的性质

(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若快速伸入瓶底,会把部分氧气从瓶口排出;燃烧着的木炭不要与瓶壁接触,以免集气瓶破裂),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2)如图所示,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可以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三、典例剖析

例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填序号,下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浓硫酸是常用的气体干燥剂);

(2)检查装置①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3)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 (4)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①_______;②_______。

【解析】(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②,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可选用装置④;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选用装置⑤;(2) 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要特别注意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在液面以下;(3)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 可从收集操作上考虑。

【答案】 (1)②④或②⑤; ①③⑤; (2)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合理叙述也可) (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 ①过早收集,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②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留有气泡。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提问]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探究收获与体会。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了如何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些性质,懂得了化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且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方面。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本节实验报告的填写。 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 3.课本P42习题

3、4题。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4)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2.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气体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难度大,注意事项多,教师有必要在实验前向学生讲清几个问题:

1、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

2、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确定收集装置;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每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基于此,本节课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并写出文字表达式,由此引出本课内容,接着教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教师做示范,演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再由学生对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展开探究;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实验探究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完成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氧气的性质实验,难度系数较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

第四篇: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复习导入

提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讲授】制取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能否正确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分组讨论得出不能这么做的原因 (2)装:装高锰酸钾药品和棉花 检查学生是否把试管横放先装药品,并加以指正 提醒学生在试管口放团棉花 注意:为什么要在管口放团棉花? (3)定:固定试管

提示学生注意装仪器顺序,铁夹夹试管的位置 注意:试管口为什么要稍为向下倾斜? 小结固定仪器的方法: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将一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导管先不放在集气瓶内(为什么) (4)点:点燃酒精灯

注意:试管的加热方法? 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点燃酒精灯,上下移动,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收集气体

注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能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为

什么?提示试管中除了高锰酸钾外,还有其他物质(空气)。什么时候收集?出现什么现象证明收集满了? (6)移: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为什么? 总结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活动】1.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操作规范的给予肯定,及时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2.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第五篇: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公开课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制取氧气的重要操作。

2、能够利用制得的氧气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学情分析

1、所教班级的学生平时纪律很好,大多数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学习基础扎实。充满了好奇心。

2、在对氧气的制取、氧气的性质的学习中,教师已经对基本实验操作进行了演示、讲解,并且学生对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已有了较深刻的印象。所以学生通过复习有能力归纳了解本次每个实验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及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但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主动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以让学生当老师为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预习力度。使学生心中有数,在课上再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展示制氧气的步骤和氧气性质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尽量让每组学生都能品尝到实验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教学难点:组装仪器独立完成实验 4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上课前播放音乐化学青花瓷。课上出示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它使火焰跳得高,它助卫星进轨道。(生:氧气)看来大家都知道氧气是宝,我们离不了。

【提问】 你知道如何获取氧气吗?(生:高锰酸钾制氧气等 )

同学们想亲自制取一瓶神奇的氧气吗?

用音乐、谜语和提问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明确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请一名学生当老师来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教师配合补充。 要求学生讲清教材P45---

1、制取氧气(1)部分内容,使学生明确使用了哪些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明确制取氧气的步骤

请七位学生分别当查、装、定、点、收、移、熄先生,来讲述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理清实验操作顺序,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学生的动手实验扫清障碍,如果这样做学生还感觉不清晰,也可以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视频(是否播放,要根据学生的要求而定)。

四、明确氧气的性质实验

请二位学生分别讲述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预期的现象等,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使学生明确如何操作,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学生动手实验扫清障碍。

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分组实验

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安排好本组同学的实验,安排好由哪位同学进行什么操作?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通力合作,使得学生能规范操作,实验成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并拍照。

六、实验交流 各组学生都已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中你一定有成功的喜悦,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都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吧。

七、氧气的工业制法

播放氧气的工业制法的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的液态氧、液态氮,了解到在校园无法看到的氧气的工业制法,使学生对于氧气的制取的认识更加完整,跟实验室制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热爱化学。

八、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总结和归纳,强化重点知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教师也谈谈体会,那就是在实验中,教师捕捉了学生实验的精彩瞬间,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唤起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化学热爱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

你能利用家中的物品设计一套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年级一班家长会记录下一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