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2024-05-31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精选8篇)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第1篇

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却用网络赚了人生的第一捅金,并且现在发展的非常的理想,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神话,只有在网络的社会里才会有这么神奇事情的发生!

一直都以为小罗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因为对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他是非常的精通,这么高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我一直深信不疑的以为他学习的是计算机,在学校他不但是校无线电社的CEO,成立了专门的网络设计公司,为很多公司设计了网页,成绩不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让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下面就让我讲述下小罗的激情创业故事!

认识小罗已经很久了,但当知道他原来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的那一刻,就让我非常的吃惊,这也就坚定了我要采访他的冲动,很想急切的知道一名学习机械专业的学生,是如何在计算机方面掘到自己的第一捅金的。

人应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自己的兴趣

小罗,广东梅州人,带着梅州客家人特有的勤奋.向上.的精神,靠着自己的奋斗考上了广州某重点大学,当时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自己填报的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但刚学习没多久就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专业以前了解的不是很多,到了真正的去学习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专业根本就没有兴趣,和自己原先设想的差别太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当时在心情就比较的郁闷,选择了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以后还要经常和这个打交道,你说这让人如何是好,还好经过一阵的心情调节,小罗也不得已的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来广州一段时间后,让他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慢慢的他也发现他开始对计算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很是喜欢计算机的编程,可是,以前在读书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这个根本就不是很了解,现在到了大学接触到了更多的事物,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爱好在这个方面,但在大学里,他学习的确是和计算机没有关系的机械设计,这对于他的兴趣来说不得不是个很大的打击,在大学其他的专业虽然说也开设计算机的课程,但所学习的知识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根本就不涉及到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这些根本就满足不了他对计算机的求知欲望。于是他就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计算机的自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当他有了那个决心,并想取得成绩的那一刻,他精神振奋,心花怒放,因为他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高中那拼搏的环境,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似乎又要迎接一个先的生活。同学们可以看到他在课余时间、假期时间去图书馆吸取计算机的知识,也可以看到他在饭堂里和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讨论有关的知识问题,更可以看到他常常拿着书带着问题去教研室虚心地请教计算机老师,吸纳更多从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其实,我对小罗充满疑惑,他怎能可以如饥似渴般的去吸取这方面的知识呢?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厌倦、没有想放弃的时刻吗?小罗的回答,让我对他佩服油然而生,他说:“当时接触计算机、接触网页,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很想有那种探索其操作和设计的冲动,这点,深深吸引着我。而且当你在追逐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时候,你会在上课、走路、吃饭、洗澡的时候对他念念不忘,你也可以为它废寝忘餐,甚至连睡觉的时候,在梦里也想着它,反正你可以为之疯狂。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掘自己的兴趣,把握自己的时机,做一个有奋斗目标的人。

初踏商海,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对于小罗来说,目标都是实际的,但是不仅仅只是保留在口号上。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此,在那个的时间他是天天的图书馆宿舍.餐厅,每天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不过付出终究是会有回报的,他的计算机知识迅速的提高,尤其在编程方面达到了突飞猛进的程度,在这期间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他通过自己的能力应聘到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中心做了名学校网站的负责人,并且组织设计了学校的网站,也就是为学校设计网站期间让他突然间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为什么自己不去社会上做那,这样即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可以赚钱,在有了这个想法后,当时正赶上学校社团的赞助商公司想让学校计算机的学生帮助他们公司做个网页,这时候社团的主席就把他介绍给了这家公司,小罗也是在报着试试看的心理作用下,负责给这家公司设计公司的网站,在他的一个多星期的奋斗下,终于做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网页,在交给公司后,公司老板的反映反映非常的好,对他做的网站非常的赞同。并且这个老板也介绍了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让小罗给他们做公司的网站,也就是在这时候让小罗真正的算是踏入创业的第一步,在这个老板的推荐下,他接连做了好几个公司的网页,很是受到公司的满意。

在这期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和人合作成立工作室,在报纸上做广告给公司专业做网站,一开始他们几个人投资成立了一家小的网络团队,并且有了专门的人各自负责各的岗位,客户很多看到他们的广告后自动的找上门,一段时间下来,生意非常的火暴,并且几个人很快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然,在他们的创业初期,他们由于刚刚进入社会的原因,社会经验不丰富还是走了很多的挫折的,尤其是在初期不知道怎么样和客户打交道,吃了很多的亏,也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很多的客源,在开始的期间他们还是进行了很大的投资,几个人连设备和广告下来也是投入了好几万,但头几个月根本就很少有客户的光顾,一些光顾的也是把价格压得非常的底,全套包下来,有时候根本就没有利润空间,尤其在社会上做网页的专业公司也是很多,尤其像他们这样的小作坊式的,本身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他们毕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了下来,现在可以说是做的非常的成功,月收入达到几万元,作为个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这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我问小罗,做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也是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说:“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说,无论要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在学会做事,尤其在个人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你难以想象到的困难,这些困难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去克服,而克服这些困难的最大资本就是需要我们的基本的素质,尤其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羡慕一夜成就百万富翁,这样的心态是极不可取的,开始我也是这样的,但我发现抱有这样的心理后,做事情就比较的浮漂,想问题很容易极端。这些根本就不利于成功,可以说是创业者的最大敌人。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创业前的资金非常的难得,有时候你发现了个好项目,但你没有资金也是成不了事的,怎么样能够取得资金也是非常的幸运的。”

小罗是比较幸运的,也是比较聪明的。因为他抓住了21世纪最有前途最有活力的行业网络,做为个新经济正是需要些像小罗这样掌握知识的人,正是他们掌握了当前最有前途的行业,所以他们才会更容易成功,网络改变世界,网络能够成就梦想!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第2篇

如今登录QQ空间或是加入微信,如果对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空间里的内容感到不错,可以点一个赞,这样可以积累人气,增加访问量。这本是腾讯推出的一项简单的社交属性产品,吸引了用户们的使用。在广州,有人就精明地发现了这个QQ点赞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商机,开发QQ点赞程序,引爆点赞应用,吸引大量粉丝,也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9月,夏维娜考入广州工业大学,成为商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作为一个90后,夏维娜拥有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两款遨游网络的必备神器。

转眼间,夏维娜就成了大二学生。10月的一个周末,一位同学前来拜访夏维娜,而这个时候,夏维娜正在宿舍上网,忙于QQ空间的图片发布,所以她连头也没抬,一边写着图片说说,一边告诉同学自己找凳子坐。

同学见她忙成这样,就靠近屏幕前,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夏维娜着迷。一看,同学就忍不住笑了,原来夏维娜在图片说说的后面“虔诚地”写下“求赞,有赞必回!”,随后一边和同学聊天,一边去朋友的QQ空间点赞,为的就是这些空间好友也能给自己点个赞。

同学就问,这个赞有什么用,你如此着迷?夏维娜说,说它没用,那是因为这是虚拟的东西,说它有用,那是吸引人气也是积攒粉丝的一个应用。末了,夏维娜说,获得一个赞可不容易呢,要到对方的QQ空间里去点,一次才能点一个赞,给朋友点了,朋友也就会回一个赞呢。

同学问:“你就一个空间一个空间地点赞,一次一次地打开网页点赞?”夏维娜茫然地问:“空间里规定一次只能点一次赞啊,难道还有更便捷的办法?”同学骄傲地昂昂头:“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同学就读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学的就是编程设计,也许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小意思。夏维娜告诉同学,自己和QQ上的好友都喜欢这个点赞的应用,因为赞多了,意味着在朋友间的人气旺盛,可以满足小小的虚荣心。所以,自从腾讯204月份在QQ空间推出这个点赞功能,就吸引了一大帮的粉丝。

既然点赞有这么多粉丝,那么网络上会不会有人刷赞呢?夏维娜和同学赶紧上网搜索,有需求就有市场,果然发现在淘宝有商家在经营刷赞业务,因为这些淘宝商机是人工代刷,也就是使用多个QQ不断地重复登录,一次次地点赞,因为耗费人工,所以收费不菲,比如100个点赞就需要20元,一般人还消费不起呢。

同学果断地说:“我写的程序可以直接秒杀它们。”夏维娜也敏锐地感觉到刷赞的市场很大,而且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还没有多少人发现,因此,她和同学对望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干!”

年11月,同学就写好了刷赞程序,夏维娜一次性买了3万个QQ号,0.006元/个,用来跑刷赞的程序。

这是夏维娜和同学所谓的第一次创业,当别人听到她是卖给别人刷赞时,大都嘲笑着说:“谁会这么傻,用钱来买这种虚拟的东西?”、“动动手就自己能做的事,为何要买你们的刷赞程序?”、“就算刷再多的赞,能得到什么好处?”因此,周围的人都不看好夏维娜的创业。

被命名为“Q宠”的点赞程序开发出来了,那就得推销出去。夏维娜想到了周围的同学、QQ空间的好友以及微信上“附近的人”,从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入手,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夏维娜开始群发信息,告诉附近的人“可以随时点赞,可以迅速升赞”。

一些喜欢点赞的网友看见了夏维娜的广告,怀着好奇就联系上了她,询问这Q宠刷赞是怎么回事。一开始,夏维娜还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地介绍着,可慢慢地咨询的网友多了,夏维娜口也讲干了,字也打累了,才发现这种人工的宣传方式太辛苦了。

2012年12月,面对咨询的网友,夏维娜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几秒钟,就给对方的空间增加了100个赞。看着自己的赞突然多了起来,网友们这才惊叹于刷赞的威力,很多网友尝到了“甜头”,于是纷纷购买点赞量。

仅仅靠发展身边的人、附近的人、熟悉的朋友远远不够,毕竟一个人的朋友圈有限,要想扩大发展就得另谋出路。

初,夏维娜在淘宝开了一个Q宠刷赞的网店,提供快速刷赞。要知道,在淘宝早就有了帮人刷赞的网店,有些还经营了一段时间,名望人气都不是夏维娜这个淘宝新手可以企望的。

但是,夏维娜有法宝:使用Q宠刷赞程序,可以快速刷赞,并且价格低廉。那些刷赞的代理商,靠的就是人工服务,因此耗时长速度慢,又因为需要大量人手,所以他们的价格就低不下来。所以,这些刷赞的代理商眼睁睁地看着夏维娜的网店在一天天地累积人气,并不断地成交,业绩也就直线上升。

就在这些代理商暗自发愁的时候,夏维娜却主动地和对方联系起来,告诉他们可以以优惠的价格提供Q宠刷赞程序。代理商们开始很是犹豫,这Q宠刷赞程序就是厉害,一分钟就可以刷上上千个赞,而如果自己的人工服务起码得半个小时以上,就这一点,代理商们的服务就“望尘莫及”,何谈竞争?可是,如果接受夏维娜提供的Q宠刷赞程序,再怎么样,自己的价格也敌不过夏维娜,这如何谈代理?

慢慢地聚拢了一部分刷赞代理商后,夏维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204月,她将自己在淘宝开得红火的Q宠刷赞网店停了。朋友们都大吃一惊,夏维娜是不是脑袋糊涂了,怎么这么好的生意说停就停,就连合伙的那个同学也是莫名其妙,因为同学只负责技术方面,而业务发展则全由夏维娜负责,但面对这么大的“决策”,同学还是出面“干预”了。

夏维娜笑着告诉同学:“你放心,我这一步是为了更大的发展。仅靠自己一个人在淘宝开网店,事业永远做不大,毕竟精力有限。而如果发展一批代理商,通过他们的网络,他们再发展下一层代理商,然后销售到消费者手上,这样,我们就建立了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市场也就扩大了。”

果然,夏维娜的网店停止“营业”,那些做刷赞的代理商们就吃了一颗定心丸,纷纷加盟成为Q宠刷赞程序代理商。就凭这一招,夏维娜“虏获”了淘宝绝大部分的刷赞代理商,而她,成了总供应商。

只对接供应商的业务,还是学生的夏维娜总算不再手忙脚乱了。她和同学静下心来不断优化代码,给代理商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其他销售的工作,因为与代理商的切实利益相关,他们会卖力地帮Q宠销售,赚的钱越多,他们销售得就越卖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代理商,夏维娜开始思考如何推广Q宠,以便让更多的网友知晓Q宠的刷赞优势。夏维娜知道,喜欢刷赞的人年龄基本在12—28岁左右,这也就是说,潜在的客户群是学生族以及年轻的上班族。

有了清晰的目标对象,推广就有的放矢了。线下,夏维娜印刷了一批Q宠刷赞宣传单,在学校、商城、地铁口、写字楼等学生和白领集中的地方派发和张贴宣传单;而线上,则在年青人喜欢逛的贴吧、人人网、天涯社区、豆瓣等论坛发布Q宠刷赞的广告。这番精准的用户定位投放推广,带来了新的一波刷赞高潮。

年6月,Q宠刷赞的生意一片红火,夏维娜不得不请了几个兼职的同学来帮忙打理生意。而就在这样的时刻,她越是清醒地知道,网络日新月异,不进则退,如果沉湎于日常的业绩,将很快会被别人替代。

因此,夏维娜开始思考刷赞的业务拓展。

Q宠必须一直做用户体验优化,因为只有一次次地改进代码与算法,加快刷赞的速度,这样才能满足日渐增多的网友用户的需求,从创业之初,夏维娜和同学就分工明确,同学专门负责技术攻关,只有技术更新,才能保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013年7月,针对照片墙的Q宠点赞应用又推出了,自然好评如潮。

为了让刷赞用户能更为直接地了解Q宠刷赞,体验更为优质的服务。2013年8月,夏维娜推出了Q宠刷赞PC端,也就是使用电脑的用户可直接打开Q宠的页面,在上面体验快速刷赞的效果。夏维娜提供了一定数量免费的赞,供一批网友体验刷赞的快捷服务,增强用户的凝聚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大部分手机用户在上班路上、下班途中离开了电脑PC端,转而使用手机上线。在2013年10月,Q宠刷赞就推出了手机APP终端,这个时候Q宠刷赞已经建立了另外一条销售途径,通过和手机运营商的合作,开拓手机刷赞的业务。

自此,Q宠刷赞有了两条“臂膀”,线上和手机运营商合作、线下和网店代理商合作齐头并进,双双发展,Q宠刷赞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一个IT人的农村创业致富故事 第3篇

周玉堂正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出身农家, 大学毕业后和绝大多数人一样, 在写字楼里当个小白领, 从事IT行业。其间他也做过很多职业, 包括教师、工程师、销售经理等, 游走于北京和广州两个大城市, 但几乎整个城市职业生涯, 都是和IT挂钩的。对于日复一日在繁华大城市里的创业者, 在他看来就是“过江之鲫, 随手一抓一大把, 发迹者寥寥”。

1、原始积累——10年IT路

郁郁葱葱的IT巨头, 仿佛森林大树, 而小公司似乎只是小草, 周玉堂认为IT小公司很难再有成长的空间。

2007年, 在从事了10年IT业后, 人生的转折点来到了周玉堂跟前。周玉堂所在的公司成功上市,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他兑现了所持有的原始股份, 并且重新签署了就业协议, 变成给公司打工。然而这件事对他而言, 意味着拿到了一笔10年IT职业的买断款。

“实际上, 我缺钱已经好多年。拿到这些钱, 想要实现的东西, 实在太多太多。”他说首先需要解决的, 当然是房子。其时, 北京房价在奥运概念之下暴涨。周玉堂开始到处看房, 并意识到, 无论他赚钱多少, 房子涨价的速度, 总比赚钱的速度要快得多, “所谓积攒10年, 不如房价涨价1年。”

于是他再次想到了创业。然而, 他发现, 创业之路举步维艰。“我熟悉的IT行业高度饱和, 竞争空前激烈。以前我在华为公司做过项目外包, 当时就意识到IT行业, 赢家通吃, 小的IT公司只能靠关系做点倒买倒卖的事。”他还举了个例子:以王志东这样的业界精英, 离开了新浪, 重起炉灶, 路子都走得曲折异常。郁郁葱葱的IT巨头, 仿佛森林大树, 而小公司似乎只是小草, 周玉堂认为IT小公司很难再有成长的空间。

在2007~2008年的时候, 周玉堂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来做, 于是把钱投入了股市。在这一轮大牛市中, 他收获颇丰并有幸全身而退。股市的

收获让他有了更多的原始资金。15

2、回到农村——租下300亩土地

他开始研究种植哪些作物, 到种植环境、经营管理、投资机械建设, 一系列的事情慢慢从头摸索。

虽然周玉堂一家在城市里的生活还算比较好, 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眼就能够看穿这辈子的日子”, 买车买房, 把儿子养大, 慢慢还清贷款, 然后准备退休养老。“城市的生活精彩纷呈, 但是也充满了陷阱, 充满了压力。”孩子教育是周玉堂的另外一块心病。由于户口问题, 以及赞助费不够, 不得已让孩子上了一个民营的小学, 教学质量一直让他担心。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他的担忧越发沉重。“不如归去”的声音开始在周玉堂耳边回荡, 他决定回到农村。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忧虑, 对于惯居于城市多年的家庭来说, 农村生活太不方便了。经过一番冥思苦想, 周玉堂终于找到了一个完全之策——横跨两个世界, 他把家安在桂林、柳州, 然后在农村做实业。“并不是因为热爱农业我才做农业, 做农业是盘算千条路后的选择。实际上, 经营一段时间以后, 我才开始真正地热爱这个事业。”他后来坦诚。

于是, 2 0 0 8年周玉堂在老家——柳州下面的农村租了300亩 (1亩=1/15ha) 土地, 开始了他的农业创业之路。虽然在IT领域干得很不错, 但是初闯农业, 一切对于周玉堂来讲完全陌生。他开始研究种植哪些作物, 到种植环境、经营管理、投资机械建设, 一系列的事情慢慢从头摸索。

3、投资农场——玉米一棵都没有倒的秘密

他是第一个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人。经过潜心研究, 精心护养, 加上土地非常合适, 他种植的美国“金狮王”品种玉米长势很生猛, 进场以后, 周玉堂进行了较大的基础建设投资, 累计投资了电力、机井、灌溉通道、生活设施, 还有各种农具。规模农场的基础设施, 效益明显比小农场高, 他投入了2.5万元左右, 灌溉70%的土地。“明年再追加1万多元投资, 基本上土地灌溉全覆盖。”同样的农村要搞渠道, 覆盖全村, 起码要十几万元以上。他初次尝到了规模农业的优势。

在农场管理方面, 他专门请了一些人进农场帮忙, 初期由于管理不善赔了不少钱。在吸取教训后, 他制定了赏罚分明的分配制度, 对土地进行划片管理, 然后按照比例提成, 很好地调动起了工人的积极性。

周玉堂说, 他是第一个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人。经过潜心研究, 精心护养, 加上土地非常合适, 他种植的美国“金狮王”品种玉米长势很生猛。2009年6月份, 当地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 很多玉米都倒伏或被淹, 但他地里的玉米基本上一棵都没有倒。

此外, 周玉堂专门花了很多的精力来扩展市场, 打通流通环节。从一级批发市场, 到二级批发商, 他一个个硬是打下来了。而且还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 充分利用玉米的每个部分, 如把玉米秆子买给养羊场等。下一步, 他正谋划着更多的出路, 甚至打算出口到收入更高的国家。

4、天涯旋风——农业创业红遍网络

虽然做实业初期也亏损, 但是基本探明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起来, 周玉堂很庆幸自己躲过了这次金融风暴, “想起来也是很后怕的, 如果资金没有套出来做实业, 基本也都是亏在里面了。”2008年11月, 他在天涯社区发表了一篇题为《顺利躲过金融危机, 全力进入实业》的帖子, 其弃IT从农的独特经历引起了网友们的好奇, 他之后仍坚持不间断地发文阐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一时间在天涯刮起了一股农业创业旋风。

“绿油油的玉米地。看着土地作物在生长, 说实在的, 成就感远远超过完成一个IT程序, 或者搞定一个IT项目。”360行, 行行出状元, 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 也有亏钱的人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寻找自己适合的路, “虽然做实业初期也亏损, 但是基本探明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刚刚上路, 不过我现在已经很享受这种生活。”周玉堂笑言, 农村静谧的生活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晴耕雨读是他目前的生活状况。他还打算将自身经历成集出书, 这一计划在网友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第4篇

50岁学英语,60岁学电脑,73岁二次创业,77岁还在路上……

黄戊朴在创业前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他毕业于上海产业大学,是共产党培育的第一批红色大学生,工作后响应毛主席号召“积极投身到大三线经济建设当中”,在四川的落后地区生活了20年。改革开放以后,他又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合资企业长飞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假如不是黄老醉心于科学研究,他做上长飞的一把手也不成问题。”回忆起黄戊朴在长飞的日子,20年前的老部下,现在的合伙人李涌说。

1995年60岁的黄戊朴从长飞退休,退休的他并没有选择像其他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忙碌了一辈子,忽然闲下来让黄戊朴无所适从,“本以为退休后自由了,可没想到后来自己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黄戊朴口中的紧箍咒便是他对创新的追求。他的一生都在和自己较劲,不理会世俗的眼光。

固然退休了,可他仍然心系工作了几十年的长飞。为了给公司做一个网站,黄戊朴从60岁开始自学电脑,当时CPU还是586,一台电脑要两万多,61岁时他开始接触互联网,从市场上买了个美国软件就开始自己研究,长飞公司的第一个网站就出自黄戊朴之手。为了把公司生产光导纤维的工艺教材做成动态的,他就自学Flash,到最后他的水平已经可以将玻璃纤维拉成丝的过程演示得像真的一样。

黄戊朴说:“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时,就不会觉得累。”由于要跟康宁等很多国外的光纤公司谈判,黄戊朴从50岁开始自学英语,那时候他天天早晨听VoiceofAustralia(澳大利亚之声),到了单位在房间里还要跟自己讲2个小时,有很多同事不理解说:“傻子,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学英语干什么。”但是他绝不理会。

那时的黄戊朴坐公交时也想着构思英语句子,天天学14个小时,谈判时尽量讲话,等到跟荷兰和日本合作的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就可以写文章了。基本上是第一年学会看文件;第二年能说话;第三年给武汉的一些设计师们当翻译。“当时就想着长飞需要跟国外合作,所以英语学起来就特别快。”黄戊朴说。

2000年的时候,黄戊朴曾去深圳创业,那一次他差点成功,当时他受邀和一个长飞光纤光缆厂的美国客户去深圳,用微波等离子技术做二氧化硅,这是来自于长飞的技术灵感。这个项目很好,科技含量也很高,但是遇上了互联网泡沫,股市一落千丈,由于资金不足项目最后夭折。闲不住的黄戊朴回到武汉后不但没有受这次事件的影响而退缩,反而搞出了更大的动作。

那时候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领域更是出现了很多震动世界的研究成果,这让通讯专业出身的黄戊朴心惊不已,于是60多岁的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从零开始自学新能源知识,并创造出一项可用于量产的专利技术。黄戊朴50岁时自学的英语再次派上了用场,他通过浏览国外的技术类网站,下载麻省理工等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报告,利用几年的时间进行了一次跨领域的知识长征。“我扫描了全世界的新能源技术,发现自己手头上的材料能启动的项目,就只有做节能减排装置。又想到中国庞大的汽车,发现即使有10个大厂同时做这种节能减排装置都不够用,当时我就觉得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

黄戊朴确定了创业方向便进入了艰苦的试验阶段,他用自己的积蓄买太阳能盘模子,在家里的阳台上做实验,模子转得很快,那一刻他更确定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但是,第一次实验最后失败了,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后来的实验越做越难,越做越复杂,投入也越多。这让本就积蓄未几的黄戊朴变得捉襟见肘。“我当时就想,只要有钱就做,没有就算了。但我会一直坚持,我总感觉节能减排需要我,研究这些东西又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这些就是生命里的一部分。”

李涌是在黄戊朴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的,用黄戊朴的话说他们两人是忘年交,一对“70后”。那时候黄戊朴的钱只够维持半年,而李涌对节能减排的项目一直很感爱好,他看到20年前的老领导黄戊朴的实验演示后立即便决定投资。

“他说我老骥伏枥,我说他慧眼识宝,我们在产业发展上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合作计划一拍即合。”谈到黄李二人的合作,黄戊朴满面东风,这次合作为黄戊朴的创新之路解决了后顾之忧,于是他便开始了在家中潜心研究这套节能减排装置,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合资企业的骨干技术员工,黄戊朴有着坚实的“闭门造车”基础,“在长飞的时候,国外的先进设备运到中国,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就能造出一套比原设备效率更高、本钱更低的新设备。”黄戊朴所要做的节能减排装置在国外同样存在技术原型,但是每套设备大概需要1万~1.5万美元,这样的价格在中国很难推广。

黄戊朴似乎面临着和他在长飞工作中一样的技术困难,那就是如何在保证功效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本钱。只不过这次的他没有了同事,没有了丰富的行业知识,而只有自己的一腔创业激情。项目的实验过程非常艰苦,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采集数据,检测自己组装的OEM核心部件。不管白入夜夜,一开就是一万公里,李涌有时深更半夜还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70多岁高龄的黄戊朴有时也跟上车,在上面坐三四个小时,查看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找规律和数据最佳值。

经过两年的实验,黄戊朴成功地研制出了同样功效的节能减排装置,它能使车辆的耗油量降低10%、尾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50%。并将美国1万~1.5万美元的设备价格压缩到了1万~1.5万元人民币,这是一次成功的中国式技术创新。2005年微氢集团创立,李涌任CEO,黄戊朴任CTO,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公司走得很顺利,节能减排装置也成功地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的技术成果鉴定。2010年公司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经过前期的投入,从研发产品到小批量生产,再转化成合格的产业产品一共经历了7年。目前,这项节能减排技术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也在申请过程当中。

“公交车市场集中度高,可以降低市场开发的难度。”李涌说。所以前几年微氢的产品主要针对公交,现在已经有了300台的装机量,武汉大街上有不少公交车装上了微氢的节能减排装置。今年6月,微氢拿到了国内某投资人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正在筹划建设新的厂房。公司员工从去年的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70多人,专注领域也从公交市场转为了煤矿大型机械以及航运市场,“我们已经和中煤、中远等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将产生1个多亿的节能量,预计微氢可实现年5000万元的利润。”李涌说。去年微氢还参加了《创业邦》传播举办的创新中国DemoChina的比赛,进入了总决赛并获得了创新之星第三名的好成绩,76岁的黄戊朴亲身上台先容项目,感动了在常的所有观众。

创业真实人的成功故事 第5篇

因为想把自己关上一阵子,他办了个监狱,谁知监狱开业后大受欢迎,期期满员。

欧·亨利的经典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里,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索比颇具创意地想到,犯点小错,被警察逮进监狱,就可以白吃白住,熬过寒冷的冬天。一百多年后的韩国洪川,也有数百韩国人自愿去监狱蹲一蹲。他们不是为了蹭吃蹭住,如今自愿“蹲监狱”,是要倒贴钱的。

这个交费就可以蹲的监狱自然是“假的”,它专门服务于想蹲却又不够蹲真监狱条件的人。但你若以为这不过是商业时代的赚钱创意,或生活体验营,就枉费了“监狱长”权永硕的苦心。对于自己的模拟监狱,权大叔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他自己就曾很认真地想去蹲真监狱而未如愿。

47岁的权永硕原本是名律师。像不少成功人士那样,他感受到中年危机:无法停止工作,却又不知工作为何。“生命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曾经的权律师说,“我被无形的力量推来推去,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为化解中年危机,人们寻觅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大概很少人有权律师此种执念:进监狱蹲上一段时间就好了。

权永硕最初想到的办法是走后门。他找到做监狱长的朋友,问能不能“法外开恩”,把自己关上一阵子。事实证明,洪川的监狱长比较正直,哪怕权永硕以“治疗疾病”为由苦苦申请,监狱长还是把他给拒绝了。

他决定自己办个监狱来蹲。

这远不是件容易事。数年间,权永硕倾尽所有,投资了20亿韩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权太太不仅没生气,还积极帮助丈夫打理监狱事宜,俨然副监狱长。亲朋好友也慷慨解囊,巨额投资一半来自贷款,一半来自亲朋的捐赠。这真不是投资行为,因为权大叔从一开始就说清楚了,该“监狱”是非营利机构。

去年6月,监狱精神中心正式开业了,大受欢迎,期期满员。在“监狱”向公众开放前,权大叔自己在其中体验了多久、是否真的化解了危机,他只字不提。表面看来,自此他已热情地投入拯救他人的事业之中。

蹲此“监狱”程序简单。登记过后,“囚犯”们被要求上交手机、书本及其他随身物品,换上统一的“囚服”。每人会分配一个5.5平方米的单间,这样的单间,该监狱共28个。单间里只有厕所、水池和一个可供坐在地上写字的小方桌。门上有个小洞,一日三餐就从这里送进来。除了“放风时间”,“囚犯”们的生活就在这里度过。两日三夜的囚禁之旅,收费为15万韩元(约合900元人民币)。

权监狱长最不满意的,是对“囚犯”太好。首先,两天实在太短,体验不足。但若时间太长,大家会抱怨。人们其实都忙,没那么多时间“蹲监狱”。其次,这里设施很新,条件过好,“如果条件更苦一点,更像真的监狱,对自我控制就会更有帮助”。

虽然监狱长不满意,但“囚犯”们已经觉得受益匪浅了。一位大叔就表示,正是因为自由受限,“才有机会和自己说话”。

这正是权永硕所愿。他将“监狱”命名为“监狱在我之中”,称“只想给大家一个审视自我的机会”。他说,“现在我学会时常往后退,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从前,我们都只盯着眼前”。

也许这便是权大叔监狱修行所得。做“监狱长”冷眼旁观,他感慨良多。经不住“囚犯”们的强烈要求,他允许他们每天看一次手机。“没有手机人们就会焦虑不安,总觉得不看的时候会有紧急情况发生,其实根本没有过”。

成功职业人的故事 第6篇

“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噢,是这样的,”老妇人说,“我以前在你们店里买了一张沙发,可现在它的一条腿掉了。我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帮我修好?”

“夫人,您什么时候买的?”

“有左右了吧。”

我跟父亲说,这位顾客想让我们免费为她修理她10年前买的旧沙发。

父亲吩咐我告诉她,我们下午就到她家里去修沙发。

我们给那位老妇人的沙发新换了一条腿,然后就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吭。父亲问:“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

“你心里明白,我想去上大学。可是,假如总是这样跑大老远地给人免费修沙发,到头来我们能挣几个钱呢?”

“不能那样想,你得尊重你的客户。况且,学着做一些修理活对你没有坏处。另外,你今天错过了最重要的一个细节。我们把沙发翻过来后,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上面的标签?其实,这张沙发不是我们店卖的,而是从西尔斯家具店买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为她修理沙发,一分钱不收,而她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顾客?”

父亲看着我的眼睛,郑重说道:“不,现在她是我们的顾客了。”

两天后,那位老妇人再次光临。这一次她从我们店里买走了价值几千美元的新家具。

成功职业人的故事 第7篇

小伙子在商场里负责小家电产品柜的促销导购,因为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有一天快下班时,一位顾客走进商场想购买一款用于清新空气的杀菌机器。小伙子向他推荐当时最流行最热销的臭氧消毒机,可那位顾客对此并不满意,他还想要具有过滤空气清除颗粒灰尘的功能,于是小伙子又向他推荐了单独的空气净化机。但这同样不行,因为顾客又嫌多买一个机器回家占地方,而且价格也贵。一番考虑后,结果顾客什么也没有买,遗憾地走了。

看着顾客离开,小伙子看了看四周的产品,是啊,所有的空气净化器和空气消毒机,都是单一性的产品,没有综合功能。小伙子禁不住想:如果将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既能避免顾客买了多种机器在家摆放占地的不便,还能降低成本,让顾客受益,岂不是非常好?

“我一定要比别人快一步实施这个灵感!”他在心里想。经过半年努力,小伙子终于成功地将hepa过滤技术、负氧离子、臭氧技术这三种技术集中在一起,设计出了具有多重功能的空气清新机。高效hepa过滤网,可过滤空气中99.9%以上的尘埃微粒、花粉、细微毛发、螨虫尸体、烟雾等;采用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和脱臭功能;每秒钟散发150万个负氧离子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经过空气干燥后的臭氧,纯度更高,杀菌能力更强。

产品技术完善后,小伙子又设计出了更具人性化的样机,之后,他带着样机找到了好几个生产小家电的厂家,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合作,但是厂家却表示只能由小伙子付款,他们才肯生产,至于双方合作,他们并不愿意承担其中的风险。

虽然遭到了拒绝,但小伙子却没有因此而沮丧,在继续找人合作的同时,他还向国家申请了专利。他觉得暂时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个产品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市场,所以必须要保证自己的专利权。几个月后,小伙子找到了一家港商投资的公司,但对方提出要产品有市场反馈时才能投资。产品尚未生产出来,怎么能看到反馈?小伙子一动脑筋,想到互联网,于是把自己的样机当产品放到了网上投石问路。

很快,产品在网上有了动静,香港的几家公司和欧盟国家的一些公司都发来了邮件询问,美国的一家公司甚至还发来邮件,要求订购500台这样的机器。这种反馈让小伙子自己都没有想到,很快,那家港商投资的公司与小伙子开始了合作,开始生产小伙子的产品。

第一笔业务,让他们赚了100多万元。小伙子也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之后的几年里,小伙子又研发出了一系列功能和外观都全新的机器,在市场上一亮相就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并且都成功申请了专利。到目前为止,小伙子的业务已经涉及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产品不断外输、公司不断壮大,小伙子的名声也日益远扬,没错,他就是被业界和媒体称作是“空气清新机革命者”的罗光明!

对于自己的成功,罗光明总是这样谦虚地说:“成功其实很简单,当你拥有灵感时,只需要把这个灵感比别人快一步做出来就行了!”

成功人的创业故事 第8篇

积累经验, 90 后女生想开服装店

从小喜欢玩洋娃娃, 也喜欢把洋娃娃身上的衣服拆下来, 自己设计并缝制成新的样式再穿到洋娃娃身上;和许多女生一样, 吴育林喜欢逛街, 尤其喜欢逛服装店。“每个女生其实都有这样一个梦想, 就是自己开一家服装店。”吴育林告诉记者, 她从中学时期就有了开服装店的想法, 但由于学习的关系, 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高三毕业后, 吴育林就想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于是, 她和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一起从故乡湖北咸宁来到武汉汉口, 购进一些适合年轻女性穿的衣物, 并成为故乡第一个在夜市上摆摊子的商家。由于款式新颖, 经营得当, 吴育林很快尝到了卖衣服的快感。进入武昌理工学院后, 大一上学期她就和几个同班同学去进货:衣服、围巾、鞋子等, 一下课就抢着到学校附近抢位置摆地摊。因为学校要求大一学生要上晚自习, 摆地摊虽能赚钱, 考虑到学习, 摆了一段时间的地摊后, 吴育林还是决定好好学习, 放弃了地摊上的生意。

不论是夜市还是地摊, 在卖衣服这方面, 吴育林都积累了相应的经验, 大一寒假时, 她想开一家卖服装的实体店, 于是她就留心家乡的店面情况。凑巧的是, 当时有家卖包包的店主要转让门面。但开店最缺的就是资金, 向父母说起这事时, 考虑再三, 吴育林的母亲决定对这个包包店进行投资。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 她跟吴育林约好“这钱就算是借你的, 到时候你把本钱还我就行, 再用你赚的钱去开服装店。”有了充足的资金, 2010 年8 月初, 吴育林就把店面盘过来, 开始了自己长达半年的“卖包”生涯。由于包包店开在咸宁, 而自己却在武汉读书, 平常课较少时, 她就抽空回去看店, 学习忙时就让妹妹帮忙打理。

同时, 吴育林也在寻找兼职, 而她做得最多的就是卖服装。基于自己卖包包的经验, 有服装店兼职时, 她的业绩一直让老板赞不绝口。虽然包包店的生意红火, 自己也赚了不少钱, 但开服装店一直是吴育林的梦想, 在经营包包店的同时她留意着合适的地段及门面, 并做了相关的市场调查, 半年之后, 她就将包包店转让, 用所赚的钱加上贷款, 在故乡开起了首家经营16-30 岁女性衣物的服装店。

贷款八万多资金, 女大学生微笑创业

将包包店转让后, 吴育林把之前借的本钱还给了妈妈, 虽有不少余额, 也租下了一个比之前更大的门面, 但是装修门面、付水电费、进货等方面都需要的资金是自己远远付不起的。怎么办?门面已经租下来了, 如果不装修、不营业, 就等于白白砸钱了。

爸爸希望吴育林专心学习, 并不看好她的经商能力;妈妈明确表明不提供资金资助;向家里借钱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吴育林就想着去贷款。找银行贷款要付利息而且在信誉方面也不见得能顺利通过, 于是吴育林转向身边的熟人贷款。一个年纪轻轻的女生, 实战经验并不多, 如何才能筹到相应的资金?品学兼优, 之前将包包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吴育林贷款时, 家乡一阿姨放心地把钱贷给了她。留下贷款的单据, 吴育林拿着首次贷到的资金开始了装修门面。当时正值暑假, 从上午九点一直到晚上七点, 吴育林一个人辗转于各个市场, 挑选装修所需的木材、灯、瓷砖、油漆等材料。轻的东西还好办, 重的材料也就难倒了这个娇小的姑娘。“像木板、油漆这样的重物, 靠自己那是很辛苦的”, 为了装修门面, 为了服装店早日开张, 吴育林坐上自己平常并不看好的三轮车, 将所需材料拉回店中。一路上都是相识的人, 坐在三轮车上, 吴育林时常低着头避开熟悉的目光。“装修的那段时间, 我就是在三轮车上度过的, 当时挺尴尬的, 但现在想想觉得当时也挺有趣的。”回想起当时的场景, 在感慨的同时, 吴育林脸上浮现得更多的是笑容。吴育林将自己的服装店命名为“私人衣橱”, 她介绍道“带有点韩国风味, 主要卖的是外贸货。”

门面装修完工后, 吴育林就和姐姐一起来武汉进货。凌晨00:00 出发, 早上3:00 或4:00 到达武汉, 在车上睡一会, 等到天亮差不多就是6:00了, 吴育林就和姐姐就沿着大街小巷逛各个服装店并挑选相应的衣服、包包和鞋子, 13:30 左右把要买的东西买齐后, 再搭车回家, 到家已是16:00;将衣物搭配好、对码、标价、挂到货架上, 完成之后就是21:00 了, 此时吴育林才能放心地休息。在包包店转让之后且服装店开店前, 吴育林就自行开网店, 把平常购进的衣服拍上照片, 用淘宝助手倒出来放到淘宝网上供顾客选择。服装店正式开张后, 她往往利用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时间完成新进衣物的拍照、照片上传以及在QQ上更新货物这些事宜。由于所卖的女装适合于16-30岁的女性穿, 且为外贸货, 款式新颖, 质量也有保证, 加上之前开包包店所积累的人脉, 吴育林的服装店立即吸引了很多顾客, 销量也不断提升。因而, 每隔一周她就到武汉进货。那段时间, 妈妈出了车祸, 除了自己的服装店, 吴育林也帮忙打理妈妈的店, 本来身材就很苗条的她一下子暴瘦了十余斤。为了服装店的正常运转, 她就“个人品质、态度”这两方面招取了店员, 秉着“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的原则, 带着服装店不断发展。“开学之后, 我就不能时常在店里了, 所以在招人这方面比较谨慎, 招的都是可靠的年轻女性, 在用心服务顾客之余, 她们也时常穿着店里的衣服吸引顾客。”

为了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 吴育林只得继续向其他朋友贷款。“刚开始很多人是不愿意贷款给我的, 但我就拿出之前摆地摊、卖包包的经历说服他们, 让他们相信我能够把服装店开好, 而且能按时还好贷款。”就是这样的韧劲以及不放弃的精神, 前前后后, 吴育林共筹到八万多贷款资金。“八万多贷款, 你还得起吗?”面对妈妈的质疑, 吴育林说:“我还年轻, 才20 岁, 就算服装店开不好, 我还是有时间去还贷款的。”面对如此自信的话语, 吴妈妈提供给吴育林更多的精神支持。吴育林也不断告诉自己:有些事情不尝试, 有些场面不经历, 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高度, 所以要不断努力。

辛勤工作, 半年还清六成贷款

开学之后, 吴育林就把服装店里的事务交给店员打理。已经大三的吴育林除了学习之外, 每周六上午六点她一如既往去汉口进货。吴育林告诉记者, 她每次至少进五千元的货, 平均都是在一万到二万之间, “一个人提那么多货物很吃力, 时常是姐姐陪着进货。进完货就回家, 将衣物搭配好、对码、标价、挂到货架并拍照且在网站上更新。”有时候姐姐有事不能来, 吴育林就自己一个人去进货。一个人进货是很辛苦的, “有一回我提双手提着重重的袋子进了一家服装店, 老板告诉我‘当时只看到两个袋子在动, 根本没看到你人’。”这件事让吴育林印象很是深刻。一个人进完货之后, 拿着大堆小堆的衣物搭公交, 人多时, 吴育林也感到很累。“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再累也是值得的。”想起自己的初衷, 吴育林更能坚持了。

对于服装, 吴育林坦言自己对它的感情并不仅仅是喜欢, 而是到了热衷的地步。平常逛街时, 她看到新潮、好看的衣服就想着如果放在自己的店里会不会受欢迎?“有时候都觉自己有职业病了。”吴育林表示。在武汉读书这三年, 她逛遍了武汉各家服装店, 也和很多店主成了朋友。每次逛街时, 店主都会问她是自己买衣服还是来批发衣服的;遇到合适的款式, 吴育林就毫不犹豫地批发下来并带回店里。

只要学习任务不重, 作业不多, 吴育林都坚持每周回一趟家, 看看服装店的生意。由于时常在汉读书, 许多顾客并不知道吴育林就是店里的老板, 而是把她当成顾客, 和她一起聊店里的衣服;在聊天中, 吴育林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求, 并做相应的改进, 店里的衣物也越来越受欢迎。尽管生意很好, 但巨额贷款以及部分课程成绩的下滑, 也成为吴育林苦恼的来源。“本来就是因为喜欢英语才学英语专业的, 现在怎么能不好好学呢?”看着身边勤奋学习的同学, 不管多忙, 吴育林都会抽出时间学习并努力补自己落下的功课。

服装店每月平均能赚五六千元, 不到一年时间, 吴育林已还清五万多贷款, 虽然身上还背着三万多债务, 吴育林一直微笑着行走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和两年前相比, 吴育林已很少向父母要钱了, 大部分生活费都是自己赚的;开了服装店之后, 只有两次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向父母借钱;当父母资金周转不济时, 她也能提供相应的经济帮助。听说了吴育林在开服装店, 班上许多同学纷纷去她的网店观看, 有的同学还让她推荐适合自己穿的衣服。除了同学, 她的老师们也很关注她, 她的高级英语老师亲切地称她为“小店老板”, 翻译老师也时常去逛她的网店。

上一篇:导游技能大赛主持词下一篇:竞选学生会组织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