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2024-06-03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第1篇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朗读: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⑵、品味:

通过学习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引用数据的方法,品味其中作用。

⑶、理解: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难点:

学习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引用数据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罗布泊历史和现状的资料。

2、预习课文,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3、请地理和生物教师有关的罗布泊知识。

【教学内容】

把握文章,概括要点,揣摩关键语句,感受作者痛惜之情,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出示罗布泊过去的挂图),说说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图景(请学生看图描述)?大家一起来看这个标题(板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老师讲述)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鸟儿栖息的好地方,如今消失了。这么美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样消失的?它的消失给我们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听听她的诉说。

二、整体感悟

在默读前,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情况。

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问题组:

⑴、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什么样子?

⑵、罗布泊过去是这个样子,现在又是这个样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⑶、对罗布泊的消失,作者有何感受?你我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2、要求:

⑴、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教师引导、点拨抓住关键词语;

⑵、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

⑶、学生相互评议、补充,教师归纳板书:

过去:“绿洲”“仙湖”

变化

现在:“沙漠”“神秘”

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

感──痛惜

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外,更重要的是对文章那些精彩的内容、句子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层内涵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贴切感受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品味:

①、过去美丽的绿洲变成今天的戈壁滩这是人为的“改道”,盲目开发造成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这样做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②、在作者的笔下,罗布泊的今昔让人感到震撼,这是哪来的力量?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③、划出自己认为最好、最精彩、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或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朗读给大家听。

2、要求:

①、学生各自放声朗读后,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②、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时点拨、引导;

③、学生相互评议、补充.

(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3、学法指导:

文章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确凿的数据等,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它们的作用在哪?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读后的感受。

朗读方法:

朗读文章要有感情,重音突出,语速适中。

四、体验反思

1、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一一作答,参与学生讨论。

2、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在你我周围有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呢?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拯救它们?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五、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全班交流。

学生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过去:“绿洲”“仙湖”

变化

现在:“沙漠”“神秘”

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

感受:痛惜

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第2篇

1、知识:

⑴ 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⑵ 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

⑴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⑵ 学习搜集资料,查阅资料方法。

3、德育: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教学难点】

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找到罗布泊)

同学们,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度。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均在罗布泊遇难,罗布泊,如今成为了“死亡之地”,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二、学生带着疑问在文中寻找答案

回答: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20世纪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总之,由于人为的原因,生态环境被破坏,而致使美丽神秘的仙湖消失。

三、资料演示

学生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西北地区地图”“茫茫大戈壁”“青海湖”“月牙泉”“探险乐园罗布泊”“沙漠风光图”等。

四、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问:

同学们,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

2、师问:

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做一份内容提要:

①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沙漠”“神秘”。

②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绿洲”“仙湖”。

③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改道”“四盲”。

④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青海湖”“月牙泉”。

3、学生自读课文,将关键词语勾画出来。

五、赏析研读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六、问题研究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明确:抓住“四盲”,“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的观念,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

2、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明确: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感情色彩,直抒胸臆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4、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明确: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现在西部大开发也同样是开发,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七、品读课文,探讨难点

从问题上探讨: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

试探究这篇报告文学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的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的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体会文章独特的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选择句子评价,试用替换法揣摩文句。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如:《汉书两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3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

2、感受形象性:

具体表现在运用了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

学生举例

3、体会抒情性:

理解作者的忧患意思。

八、布置作业

1、是一位实际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对人们诉说什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第3篇

学情分析

经过三个多学期的学习,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也已基本习惯了自主感悟式的教学方式,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内容的赏析应该可以通过自我探究、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本文浅显易懂, 饱含痛惜之情, 适合学生自读。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并归纳变化原因。

2.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并归纳变化原因。

2.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 原来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如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 这可谓人间的悲剧。那么,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 圈点勾画关键语句, 回答问题: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三、合作赏析

(一) 赏析内容

1.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

2.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赏析指导

1.从与塔里木河关系进行思考。2.从文中筛选关键语句即可解决。3.抓住重点片断12-13段。4.结合课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进行思考。

四、自主质疑

学生自主质疑, 师生、生生合作释疑。

五、达标训练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 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 开采矿藏需要水, 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 建抽水泵站400多处, 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 320公里的河道干涸, 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 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 草本植物全部枯死, 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 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1. 文中语句“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 建抽水泵站400多处, 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有何作用?

2. 文中语句“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 造成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4. 由罗布泊的消失, 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六、教师小结

罗布泊的悲剧, 令人扼腕叹息。罗布泊的惨状, 令人痛心疾首。同学们,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保护环境的慧心, 我确信:天空会更蓝, 树木会更绿, 河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再上演。

七、课后作业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语文学习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25

一、课堂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请看文章的题目,大家觉得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纷纷):惋惜,遗憾,叹息,悲痛……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试试带着情感来读一下这个题目。

(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看看这个“泊”字是个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中文是一种“会意”的文字,“三点水”旁一般和水有关,可是,现实中的罗布泊却是一片死寂的荒漠。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去见证历史沧海桑田的变幻。

二、走近罗布泊——见证沧桑

[课件] 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罗布泊前后不同景色的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并在小组内朗读,体味。

(小组成员勾画,组内朗读。)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生1:我们小组发现,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生2: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用“仙湖”一词概括过去的罗布泊。在课文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师:这段文字真的非常优美,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用一种欣赏、陶醉的语气,去领略罗布泊曾有的美丽景色。

(生齐读)

师:读得很不错,真有一种陶醉的感觉。过去的罗布泊,我们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它,哪个词合适呢?

生(纷纷):人间仙境,仙湖,人间天堂……

师:好,大家虽然用词有所区别,但是意思是接近的,那我们就用 “仙湖”一词来形容过去的罗布泊吧。

[板书]仙湖

师: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什么样子。

生3: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

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生4:我们找到了这一句,“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生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师:你这段话说的是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和罗布泊是什么关系?

生5:塔里木河是罗布泊的源头。

师:那么,塔里木河的干涸对罗布泊有什么影响?

生5:导致了罗布泊的消逝。

师:很好,朱熹的《观书有感》谈源头和活水的关系,怎么讲?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很好,现在是“问泊何以干渴死,为无源头活水来”。同样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罗布泊吧。

生(纷纷):死湖,戈壁,荒漠,人间地狱……

师:大家说的词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今日罗布泊的状况,各有道理。我们还是用课文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吧。

[板书] 仙湖——戈壁

三、穿越罗布泊——探寻原因

师:罗布泊从一个人人向往的仙湖变成一个令人恐怖的戈壁,这当中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罗布泊,去探寻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课件] 各小组分工从文中找出关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的句子,再通过小组合作,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生6:我们组认为,“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旨日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罩木河抽干了,以致沿岸5万多市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这段话讲原因。

师:你们怎么概括一下这段话?

生6:四盲。

生7:我们除了找到刚才那段话,还有一段补充: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

师:好,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原因,不过后来有没有得以解决?

生7:……

师:你可以向小组内的同学求助。

生8:有。后面课文提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牧场。

生9:课文中还说,“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万多立方米”。所以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师:好,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人。是人把仙湖变成了戈壁滩。

[板书] 仙湖—人—戈壁

四、徘徊罗布泊——震撼心灵

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居然把仙湖毁了,这确实让我们感到心痛。请你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让你心灵震撼的语句。并和小组的成员一起交流。

[课件] 再读课文,画出震撼你心灵的语句,在小组内表演你的朗读才华, 并谈谈你的感受。

师:我刚才巡视一圈,有的同学读得很入情,品得很入理,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个全班展示的机会。

生10: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师:“罗布泊消失了。”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生10:表示作者的震惊,引起读者的注意。

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10:深深的遗憾。

师:重音放在哪个词?

生10:消失。

师:很好。我们大家在他的指导下齐读这句话。

生(齐):罗布泊消失了。

师:很棒!谢谢。掌声奖励自己。

五、走出罗布泊——奔走呼告

师:人类破坏环境,沙漠侵害家园的事情,罗布泊并不是第一个例子,也不是最后一个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老师所做的一组图片。

[课件] PPT自动播放一组“沙漠侵吞家园”的图片,配乐采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终曲音乐,非常感人。

师:美丽的月牙泉、青海湖会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消逝的仙湖吗?面对沙漠化的扩张,美丽家园的消逝,让我们很受伤,很无奈。但是,我们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创作一条富有鼓动性的标语,号召更多人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环保标语,每小组提供最佳的三条。)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⑵ 引导学生对精要语段进行阅读,了解造成罗布泊生态悲剧的深层次的原因。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对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⑵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

⑵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造成罗布泊生态悲剧的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们“盲目”的理解。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

(大屏幕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 张骞( ) 掘堤( ) 鹭鸶( )

二、讲授新课

1、解题,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大屏幕投影有关湖泊和沙漠的图片)

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20世纪70年代,罗布泊这一仙湖消逝了,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地方。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大屏幕显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 全体同学快速默读全文,找出以下四个问题的关键词:

(大屏幕显示四个问题)

①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 )

② 过去的罗布泊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 )

③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 )( )

④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 )( )

⑵ 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3、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

⑴ 指名读这两段,回答:

① 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 学生回答。(大屏幕显示“四盲”)

⑵ 提问:“盲目”是什么意思?

⑶ 结合“盲目”的意思,思考:

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大屏幕显示)

人类的只追求发展,不顾后果的盲目行为。“盲目”,就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要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⑷ 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大屏幕显示)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理解文中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悟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楼兰这个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揭开它的谜底,一睹它的真面目。

二、略读课文,概述内容情感

1、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个怎样的地方,并说说你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触。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感触的一句话,并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三、研读课文,感受忧患意识

1、有水和缺水的“罗布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到那里去的人感受有何不同?罗布泊发生巨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的表达作用有何区别。

⑴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这一切是人为的.!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⑵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3、假如你是罗布泊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四、延伸讨论,拓展环保主题

1、请你再列举一个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续在“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后,要求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2、在“拯救罗布泊”的专家讨论会上,请你发言,说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为什么?要求至少说出两点依据。

五、调查研究,宣传环保风尚

1、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把讨论的有关内容整理成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有理有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撰写或摘录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要求内容明确,语言简洁,醒目突出,并在适当的时机对你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六、小结

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对着永恒消逝的家园,人类只能长歌当哭,任他们走进永恒,走进我们血脉相传的记忆!古人云:“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楼兰留下的“人与水的记忆",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不过,看一看今天的罗布泊,我们也足以担忧,我们留给后人的记忆,将是什么样的历史呢?走过这一片繁华,前面,会是荒凉吗?

(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教学设计06-17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03-0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03-0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文03-01

罗布泊初二作文06-29

罗布泊风景范文05-23

罗布泊地区范文05-23

罗布泊文化范文05-23

神秘罗布泊范文05-24

中国罗布泊范文05-26

上一篇:四“六一”主题班队活动方案下一篇: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