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过程范文

2024-05-18

中国政府过程范文(精选6篇)

中国政府过程 第1篇

1党政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专有性决定了党政关系是一种界限很清楚的政治关系,及有关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政”的概念多重,又决定了党政关系是一组政治关系。包括:党和人大,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国家司法机关,各人民团体,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以及军队中党的组织和业务方面的关系等。

2政府:政府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机构,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公关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组织。

3政府过程:政府过程是现代正常治、行政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分析政府问题的一个重要角度。其特征是对政治特别是政府活动的行为、运转、程序以及各构成要素,特别是各社会利益团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实证性的分析、研究和阐述。

4政府过程:是通过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执行以及政务信息传输,监督等串联起来的政府活动过程。

5国家预算:即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的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的数据的反应,通过对财政收入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的计划和调整,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调节国民经济发展,并为政体本身的运转提供保障。

6法律监督:包括宪法监督,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7政治与政府监督;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各地的委员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监察部门和预防腐败局和政府审计监督

8社会监督:包括公民的社会监督,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

9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等规定,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10政务信息:政府在其运行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各种信息之和。指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从社会生活中或获取的各种信息,它们发出的各种决策,执行信息以及接受的各种信息反馈的总和。

7政府决策:广义的政府决策过程,包括国家的立法程序,《政府工作报告》的制定程序,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政府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任免程序等方面。8政企关系:指执政党和政府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领导关系;在改革开放后,这一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既包括政府转换职能,也包括企业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9信息传输模式:包括单通道和多通道,为了保证政府决策和执行的有效性,连续性与一致性,不论何种政体,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总是绝对存在的。

10施政纲领(工作报告):每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由国务院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经代表审议,一旦经过批准,报告即成为法律性文件,对本届政府五年内的重要工作或政府本的重要工作具有法律约束力。

11“人事决策”: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挑选、培养、审查、决定、任命的决策过程。

11政府过程的方法与核心:1)其中的政府是大政府。强调政府与其他政治现象乃至于这个政府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重视研究公民的意见表达团体,压力团体,院外集团,党魁等处于当局幕后的“看不见的政府”与政府当局的关系。2)其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政府恰当的作法是寻求政府行为特别是政治经济调节行为的适度。3)其中的过程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主要指政府的活动,运动过程,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操作性活动,政府过程中较为重大的变化过程的一种对政府行为的研究。4)政府过程实际上是政治过程。政府过程的核心是是通过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执行以及政务信息传输,监督等串联起来的政府活动过程。

e.“政府过程”的核心概念。从政府过程的角度研究政府,其核型概念是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施行。这些概念表现为一个个前后衔接、渐次推进的环节,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与这四个环节相伴随的,还有政务信息传输过程和监督过程。

12监督体系:由3个系统,9个主体和12种功能的监督活动够成。

1)法律监督系统,共有两个主体,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检察院。四种功能监督:宪法监督,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预算监督,专门法律监督。2)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五个主体: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各地的委员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的监察部门和预防腐败局,审计署。这五个主体进行:人大工作监督,党的政治监督和党内纪律监督,政治协商监督,行政监督,政府审计监督。3)社会监督系统,主体:公民、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或群众组织,新闻媒介。进行:普遍性社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13党政执行系统:1)传达:将政治中枢的决策性指标按一定的组织渠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布置。传达的特点是部署与宣传一般采用会议形式,并且是一个由内到外、由上到下逐层次分开的过程。2)试点:党政领导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并取得这种决策的具体化方案。3)计划:指如何利用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一定期望目标的决策实施方案。4)组织:充分利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原有职务权力,充分利用常设党政机关的设置未完成计划所设定的任务。5)指挥:组织若干人去协调一直的行动,以完成一定的决策方案。6)协调:在实施一项决策过程中,所有参与主体的活动同步化、合作化,通过有效配合,达到控制决策实施过程的效果,以完成共同追求的决策成果。7)总结:在决策任务完成后,由主要负责人或参与者分析决策执行情况,做出总结。14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1)国家预算的编制准备工作:对本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和分析;你定下预算收支指标;预算收支的匡算和预算收支的具体测算。2)国家预算编制程序:各省级地方和中央各部门提出自己的计划收支建议数报送财政部;各省级地方和中央各部门根据国务院要求编制预算方案,并逐级汇编后,汇总送财政部,财政部对其审核,最终汇编成国家预算方案;在编制预算草案时,也要编写国家预算说明,包括情况分析、安排情况、主要原因、经验和问题。3)财政部对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进行评析检查后,将二者正式汇编成国家预算草案,随后报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批准。当代中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共分五级:①中央②省、自治区、直辖市③设区的市、自治州④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⑤乡、民族乡、镇。

22分税制含义: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分工和调动“两个积极性”的原则,重新划分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核准支出基数,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数额。15政府工作报告制定过程:1)确立报告的主题和基调,完成报告初稿。2)国务院常务会议初步审议与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3)大范围和多方面征求意见。4)总理定稿。5)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和通过。

17国家重大事项决策过程:1)国家政治中枢组织进行决策酝酿过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程序。3)中共中央的议事协调机构在决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4)简短的分析。16信息传输模式一般把政府过程中的信息传输模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单通道信息传输模式”“多通道的信息传输模式。”

18单通道的信息传输模式:指的是影响政府决策的绝大部分有效信息,政府输出的决策信息,以及这些决策在执行中的反馈信息,都是有一个附着于政府本身或为政府所信任的正规渠道所传输的,“正规渠道”是政府“输出信息”“输入信息”的“二合一通道”。

主要特点:1.在单--模式下,政策指令的下达河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所走的是同一条信息通道,即同一机构向下下达指令,又由同一机构向上汇报执行效果。2.国家垄断信息网络,信

息机构国营化或为主要领导集团掌握。3.新闻系统等较为正规的飞党政系统的信息渠道虽然也可以向决策中枢输入一部分信息,起一定作用。4.“小道消息”各种关系都可以传输政治信息,起到负面的作用。

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国家中枢的决策指令完全可以不利于或较少地利用有限度利用大众传媒的情况下,迅速下传到地方,基层乃至每个企事业单位,并有能力做到“令行禁止”2.单通道信息模式辅之以各种有效的信息补充渠道,保证信息流通的可靠性,准确性。弊端:1.信息的不当约简,2、信息超载3.本底噪音现象4.主观滤波现象5.小道消息泛滥。信息传输模式的转轨:“五位一体”的综合信息传输模式,五位:党政机关中的信息系统;官方或半官方的思想-信息库,;新闻媒介;民间信息机构1,;电子网络信息系统。“一体”:单通道的信息插U内数模式尚未被打破,其他三个方面的信息机构基本都是奔着为党和政府提供服务的精神和原则从事信息工作。

17单位的的政府职能及其分解:(1)一般政府职能:①协助立法工作②协助组织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向职工甚至职工家庭提供民政服务于社会保障④负责计划生育工作⑤以特定方式负责职工的失业救济⑥参与社会事务(2)社会—政府职能(3)政治---政府职能①政治信息传输②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4)单位政府职能的分解①单位实际社会控制的缩小②单位的政府职能将复归于政府,划清-提高各自—精简和优化--③单位的社会—政府职能将复归于社会④单位的政治—政府只能要加以调整 问题:1,不利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只能混淆2.社会职能混淆,3.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4.不利于政治生活民主化,5.不利于人的素质提高6.不利于抵制不正之风,7,不利于精简机构。

18国家预算:(1)基本原则:收支平衡;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2)按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分工,调动两个积极性的原则,重新划分中央财政固定的收入,地方财政固定的收入,核定支出基数合理确定补助数额(3)预算编制形式①单式预算制②复式预算,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即财政赤字和政府借债(4)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①准备工作②编制程序(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预算草案的审议和批准

19政事不分的弊端:①盲目决策,效率低下②政出多门,易导致内耗③管理机构,干部队伍庞大。措施1.政事分开,①加强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避免事业单位完全市场化,保证其服务性,让百姓享受廉价公共服务②.政府部分应加大对事业单位管理力度,特别在收费标准上的监管,防止乱收费。2.明确指导与被指导关系3.调整领导指导方式4.关系规范化后,政府集中精力加强自身建设5.实行普遍的属地制的领导体系

20社会中介组织;广义上是指能发挥作用的社会组织,狭义上仅限于与市场运行联系紧密的组织。包括市场中介组织、社会公共事务机构、公益性服务、社区自治组织、行业管理机构等、作用: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的积极参与者、政府决策的参与者、政府决策实施的助手、信息传输的 媒介、新型的中介监督主体。特点:独立性依赖性并存、半官半民性社会角色的多重性。问题:组织机构欠合理、过多官方权利介入成为每个机构的代言人、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措施;树立科学观、加强法制建设、政府帮助,使其独立、加强培训、加强研究。

21第二财政:收入来源;行政事业型收费、乡镇统筹资金、地方所属企业刘润留成、财政集中的企业这就基金、财政部门主管的共产租赁。资金使用;宏观微观上说。比如城市维护,基本建设支出。管理办法:收支两条线、统一收据、加强监督、一定范围内由财政部协调。政府行为规范;控制收入来源、管理预算外支出、克服失控状态、加强人大监督。

中国政府过程 第2篇

——读《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有感

最近读了《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使我深刻的了解到政府运行体制在形式上其实就和一所学校或者说和一个家庭的运行过程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政府过程又极大地区别于任何一个不同的单位和组织。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任何政府,都不仅仅是一个体系,而是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为全民族大大小小的事物服务,并使其运行机制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对政府过程这一无形巨掌的研究必然要在方法上突破传统的体制研究的范围,走上一个重要的领域,即过程研究。而我们所说的政府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对现代政治,行政问题研究的视角。其主要特征就是对政府特别是政府活动的行为、运转、程序以及各构成要素,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可见对于政府过程的研究是对传统的政府体制研究、要素分析和法理说明的极为重要的完善。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这本书是运用政府过程这一概念,集中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党政关系”和社会结构,对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施政四个基本环节,对政务信息传输和监督两个保障性环节作了比较详尽系统的阐释和介绍。当然也针对性的分析了“单位”现象、政府经济行为、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过程,并对下一步的政府过程的调整问题作了展望。

“政府过程的研究就是试图反应一个具体政府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工作程序,探究其中的规律性。也就是说探寻政府是怎样管理国的。”就我个人而言对“政府如何管理国家”的细致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埋怨政府,比如教育、住房、社保、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这部分人不了解政府,不了解政府过程,当然还有国民的劣根性“利己”成分的影响。我们的党是实事求是的为人民服务的大党,每当有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政府总是在尽其最大的限度去解决问题的。就政府解决问题这一件事情而言,政府都要经过调研、审议、决策、实施、监督等过程,所以政府过程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全局性的的过程,它不像吃饭“充食则腹足”,当然政府工作是容不得半点错误的,否则会蝴蝶效应般波及整个中国,比如十年浩劫“文革”。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政府过程的认知:

一、“政府体制一般就是政治问题,二而政府过程则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问题。”

政府过程这一确定性概念在中国形成是比较晚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过程”的角度研究和表述政治和政府的各个方面。区别于政府体制的政府过程,它是政府运作的一种实际的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将整个中国脉络起来,而政府充当的则是脉络总输。所以说政府过程不仅仅涵盖政府的运作范畴,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站在宏观的角度可知,中国政府过程,不是“团体”问题,也不是 “接近”问题,而是如何摆正党和政府、政府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并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政府过程的研究处于中央和地方的中间地带,有助于领导圈和理论界互相发现问题,有助于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针对性,也可以

培养出应用性的政治理论人才,从而带动中国政治学走向世界,只有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国际性。

中国是一个***的高度集权的国度,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就会是“党”、“政”、“军”、“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党政关系”就成了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其中的“党”是一个专有概念,即中国共产党。“政”在使用上是相当广泛的,包含“政权”、“政府”、“政协”、“行政”、“政法”、担任一定“政治任务”的人民团体等多种含义。

二、“当某个集团提出政治要要求时,政治过程也就开始了。在政府学上这种过程称之为“意见表达”或“利益表达”。”

政府过程的开展实际就是对不同利益群体意见表达的展现,利益群体就传统观念而言就是指社会利益群体,产业工人群体,官员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农业劳动者群体,军人群体等,它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构成元素。这些社会利益群体由于自己的具体利益,因而要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代中国的意见表达主体分为两大类型:作为意见表达主体的个体和作为意见表达的群体。前者是比较具体的,当然前者的规模是比较大的,不论是普通个体还是专业个体,其表达的意见是具体的直接与其利益相联系的意见。而意见表达团体则是民主党派、公会、共青团、妇联、军队等,他们都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属于意见表达的重要类型。

有了这两种不同意见表达主体的意见,就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意见进行综合,也就会讲意见上交中国意见综合的主体。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机构和最高领导机构,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局域主导、统帅

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所以意见综合主体有能力也有责任将上交的意见综合,意见综合的过程涉及到了很多政治过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是最终结果是当综合意见完成后党内就会积极的进行政治动员。

三:“在中国,所谓决策,就是指经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意见综合体系整合起来的人名群众的意愿、意见、要求等,转化为进行立法、确定时政纲领等国家和政府行为的阶段,只要立法(决策)就进入一府两院等国家机关执行决策。”

做决定是承接上面意见综合的,它是在综合意见中进行决策,当然决策的前提是意见的可行性、效益性。对于一个多系统、多层次的政府决策部门,意见决策是相当慎重的。具体过程是提交草案—人大常委审议—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提交执行部门(政府工作报告)—局部开展—全局开展。

(就以中国党政系统实施重大决策的方式和步骤为例:传达:就是将政治中枢的决策按照一定的组织渠道,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部署。试点:政府机关为了验证其正确性、可行性,区的具体的方案,局部性实施活动。计划:在试点之后,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一定期望目标的决策实施方案。组织:就是成立领导小组,并有组织成员的严格责任制。指挥:是“全面辅开”的必然要求,即现实的组织若干人去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完成一定的决策方案。协调:参与的组织之间同步化、合作化、通过有效配合,达到控制决策实施过程的效果。总结:分析整个决策执行过程的情况,并反馈意见提交上级机关。)

可见,政府在决策和施政这一过程的工作是相当精密和认真的,只有在这个阶段做好合理的决策并全局部署,政府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四:“一个特定政府过程的正常运转和推进,不仅要求有一个高水平的决策机制和一个有效率的决策施行机制,而且要求有一个与决策和执行密切协同的信息传输机构和社会监督网络。”

就信息传输一方面而言,它是一个衍生非常快的过程,正是由于信息传输过程的不断改进,才能使信息准确无误、迅速的传递给接受信息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监督,监督涉及政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督促政府工作透明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监督系统有很多不同的监督形式组成:党的监督、行政监督、政治协商监督、公民社会监督、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其中政协监督是最具权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最迅速的。

为什么要监督,原因就是中国政府与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都有特殊的关系,人是利益趋向的个体,只要与利益相关的就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才能保障政治决策在地方的充分的额施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而政府过程直接服务于地方个体,所以在政府过程推动的过程中,还有合理的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靠监督过程了解地方,地方靠监督过程了解中央。

当代中国政治过程运行于今天,它的健全程度远远的超越了以前,但是它的服务功能与现代的经济社会相比还是不够的。从不久前结束的两会可知,中央政治局正在着手改革强化政治运行体制,其中下发中央领导到地方是其中的一项重大的决策,也是政治过程改革的具体

表现。在《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的最后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比如适时规范“党政关系”、完善人大“双层结构”的运行模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税制改革等等。可见政治过程的改革只有开端,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摸索的过程。

浅析中国侨务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3篇

1 1840年以前, 中国严禁国民向外迁移, 不承认华侨

1840年以前, 中国的统治者们是不允许国民移民国外的。在封建社会的早期的战国时期, 秦于献公时就建立了户籍制度。对于人口进行严格的管理。居民迁居必须到官府办理迁移户口手续。擅自脱离户籍逃亡叫做亡命, 逮住后要治罪。而秦汉时期, 实行通行证制度。外出旅行要持有关证明。无通行证者, 旅社、招待所不留宿。《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商君之至关下, 欲宿客舍。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 商君之法, 舍人无难者坐之” (1) 。在唐律中, 对非法出入国境有两种定罪情况:一是私度, 即未获官方许可而企图度关者;一种是越度, 即不经官府所设关卡的大道而绕道出境者。法律明文规定:对非法出入国境给予惩罚:“诸越度缘边关塞者, 徙二年” (2) 。宋代, 针对民间私营的船只出海建立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 (1) 须由当地物、力、户三人作保障, 保人对商船负连带责任。 (2) 船商出海须向当地官府提出申请。说明:人员组织情况、担保人姓名、去往何处、货物情况等。 (3) 核实后, 官府发给出海的凭证, 注明各类事项。 (4) 起航前, 官府派官员进行点检。

明朝初年, 朱元璋推行“片甲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不允许一般的商民私自与外国通商往来。《大明律》规定: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 “其拘该官司, 及守势守把之人, 通国夹带, 或知而故纵者与犯人同罪。” (3) 1647年颁行的《大清律》规定:“凡官员兵民私出贸易, 及迁移海岛居住耕种者, 俱以通贼论外斩。如因贸易而外出异域者, 也要限期归来, 逾期不回的永远不准回来。” (4)

中国封建社会处于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下, 农民只要拥有一块土地, 在上边勤力耕作, 就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所需的粮食、衣物、住房。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行已经满足其三, 完全不需要远走他乡去为生计而受奔涉这苦。国内有大量的土地有待耕种, 农民是不必抛开自己的土地到别处找寻生路的, 便何况远涉重洋移民到外国去。统治者依靠剥削农民就能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840年, 都没有发生动及根本的变化。所以, 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 中国的侨务政策定格于严禁向外迁徙, 对华侨也不予以承认。

2 晚清政府由被动到主动地确认中国公民的出入境自由权, 并对海外华侨予以保护

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规定:“凡有华民, 情甘出口, 或在英国所属各处, 或在外洋别地承工要, 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 无论单身, 或愿携带家属, 一并赴通商口岸, 下英国船只, 毫无禁阻。” (5) 其实际意义是清政府承认了列强在华招工的合法化。此后到1868年, 清政府又先后与英、法、西、等国签订《天津条约》、《招工章程条约》、《蒲安臣条约》, 使苦力贸易完全确立起来。1893年, 清政府进一步规定, 对于中国在洋商民, “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 任其回国治生置业, 并听随时经商出洋。” (6) 这表明海禁政策已经在法律上被载除。

经过多年奋斗, 华侨在侨民地 (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已经形成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清政府在承受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痛苦之时, 对民族危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开始走富国强兵的道路。1899年, 清廷内阁上谕, 一方面, 竭力著准于厦门设立保商局以“保护出洋回籍华商”, “不准关津胥吏及乡里莠民籍端苛扰”为华侨回国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 “著各出使大臣随在妥筹保护”旅居海外商民 (7) 。此至, 华侨身份才正式得到清政府的承认。1909年, 清政府颁布了一项“国籍法”, 正式通过法律确认侨居国外的华侨及其子女亦为中国人。明令保护华侨回国投资环境, 对华侨身分予以肯定与清政府前期的侨务政策有了质的改变。清朝政府对待华侨的态度已经完全由原来的歧视转变为肯定, 这是海外华侨的强大的经济力量所决定的。无论历史怎么进化, 阶级社会中, 人类之间社会的关系都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而清政府态度的转变, 也正是因为需要海外华侨的的经济力量来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维护自己的统治。华侨经济能力的增强, 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也决定了中国政府侨务政策的本质的改变。

3 国民政府建全对华侨保护的法律体系政策

1921年3月19日, 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 命令外交部妥筹保护侨民及杜绝贩卖“猪仔”的办法。原令云:“查海疆各省, 奸人拐骗猪仔, 陷日呢涂炭。……今民国既成, 亟应拯救, 以尊重人权、保全国体。又侨民散居各岛, ……屡被外人陵虐, 然含辛茹苦, 挚爱宗邦。……除令广东都督严行禁止猪崽出口外, 合亟令该部, 妥筹杜绝贩卖及保护侨民办法, 务使博爱平等之义, 实力推行”。 (8) 1923年, 颁布《务局章程》等一系列保护华侨的法令、政策。

中华民国至建立之日起就与华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孙中山进行的民主革命, 主要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把所建立的革命组织, 扎根于华侨之中, 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经济来源主要就靠海外华侨的募捐。当时华侨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与社会力量, 比之国内资产阶级的力量更为强大。因此, 华侨资产阶级就成为了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支柱, 建立政权后, 国民党自然要维护广大华侨的利益, 制订法律制度对他们予以保护。

4 新中国逐步建立、健全团结海外华人、华侨, 保护归侨侨眷正当权益的法律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人民对在海外的华侨同胞极为关心。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他们的权益:

第一, 华侨享有回国定居的权利。旅居国外的华侨因各种原因, 不宜在外国居留下去, 要求回国定居的国家尊重他们的意愿, 对于他们回国定居的权利给予保护, 对于受迫害回国的难侨予以安置。第二, 自愿选择国籍。由于历史的原因, 许多华侨, 特别是居住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具有从双重国籍, 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华侨在当地国的长期生存。我国政府对华侨选择所在国国籍表示赞许, 对选择中国国籍表示欢迎。按照此原则我国政府妥善地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冲突问题。另外, 选择了外国国籍的华侨依然享有恢复中国国籍的权利。第三, 便利侨汇, 保障侨汇的所有权。侨汇是华侨寄给国内亲属的汇款, 侨汇是我国广大归侨、侨眷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 是华侨和侨眷的正当合法的权益之一。同时, 侨汇也是我国非贸易外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国家对于侨汇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 对于侨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给予保护。第四, 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华侨回国投资, 就是把华侨个人在国外的资本转移到国内开办各种企业, 这种投资既有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也有利于投资华侨赚取利润。新中国的侨务政策的主要彻重点是保护归侨、侨眷的各方面利益, 团结一切海外力量, 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纵观中国华侨政策的演变, 经历了从禁止向外移民到承认华侨的合法地位, 最后到现在团结、保护华侨的整个漫长过程, 华侨的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这与华侨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现在华侨资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资本。华侨在国内大量投资, 促进着各行业的发展, 对国家建设事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海外华侨在我国的出入境人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通过研究中国侨务政策的演变, 总结规律, 以求更好的为海外华侨同胞出入境提供服务。

关键词:中国侨务政策,华人,华侨

参考文献

[1]张敏如.中国人口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政策过程问题浅析 第4篇

摘 要:任何公共政策议题的形成,政策窗口的开启到最后政策资源的聚集都是政策制定参与者相互博弈、相互妥协,最后达成共识的一个过程。“共识”的形成对于公共政策的形态、发挥作用的条件、所涉及的相关利益群体范围以及辐射范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试图通过“共识”在政策过程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具体方式和作用来探讨我国目前政策过程的运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解决的可能。

关键词:共识;政策过程;决策过程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46-02

引言

在研究和探讨政策过程时,我们首先要对其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政策过程的概念有多层含义,从宏观来看,意味着长期性的政策变化,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财政政策的变迁;从微观看,“可以意味着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和模式”。本文所研究的政策过程更倾向于微观。陈玲认为,政策过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议程、形成政策决策、做出决定、实施政策内容、评估和反馈政策效果、政策做出修正等一系列政策循环周期的总和”。

本文所述的政策过程更倾向于微观层面,即本文的政策过程指的是形成公共政策决策、做出公共政策决定、执行公共政策、基于现实需求而进行的政策调整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和模式。

而在基于共识角度分析时,我们又需要对共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共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经过多次讨论,双方消除分歧”。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讲,共识是“一个政治实体对某一个议题表现出来的意见一致的状态”。在公共政策领域,将“共识”作为核心概念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的是陈玲。她在《制度、精英与共识: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一书中认为“共识是分析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共识既是中国政策过程的制度目标,也是政策实践的现实目标”。

“共识”是民主政体的运行的基本前提。无论是基于议行合一制度下的协商民主运行模式,还是基于三权分立制度框架下的议会民主运行模式,最后的达成合意的过程就是达成共识的过程。而只有在此达成共识之后,政策层面才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一、基于共识角度的政策过程问题

1.公共决策问题

首先,在形成公共政策决策阶段,在将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共识制度保障。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可以转变为政策问题,也不需要将所有的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这就需要政策制定主体在社会问题中挑选、甄别和取舍,这种取舍或者转化机制可以从两个阶段来分析:

在转化政策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它分为政策窗口和政策舞台两个阶段。所谓政策窗口指的是政策议程开启的机会,包括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推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是上层官员认识或者听取信息咨询系统的建议,将社会问题提上政策议程。自下而上的社会推动主要指的是政策缺失或政策失当导致民众要求制定或者调整政策,而这种方式往往造成的代价较高,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胡伟认为:“当代中国促使和导致政策议程建立的因素及政策议程的“创始者”主要是政治领袖和权力精英的倡议、突发性事件或危机事件、广泛的民意、大众传播媒介等。”目前越来越多的政策窗口由后三项发起,这都属于自下而上的社会推动范畴。这也体现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和社会互动的缺失,政府并没有和社会达成共识。但是,这一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策舞台阶段,因此,需要缓冲中立机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出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方法。

当政策窗口开启,大幕拉开,政策舞台也随之展现出来。在传统的决策方式中,舞台的参与者是固定、单一的。而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时代,舞台的参与者已经越来越多,相互博弈和互动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在传统政策舞台上,政策参与者仅仅是政府和其内部或外部的信息支持系统和咨询系统,并没有其他群体的参与,利益主体单一。

而这种政策决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利益日益分化的社会,“在许多方面,21世纪的挑战和应对挑战的方式都要比以往更加纷繁复杂,各种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和地方化”。仅仅通过政府内部机制已经无法应对。所以,在政策舞台上需要增加角色。第三部门的发展使得这种需求变成了可能,甚至是必须。其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更加灵活,其作用包括为政府提供中立的咨询建议和更加全面的信息,接受政府服务和项目外包,为政策执行间断地反馈信息等等。而政策舞台角色的增加造成各自利益博弈的持续,政策迟缓往往不可避免。

而这种博弈目前来看,往往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进行。如上访、暴力抗法、甚至爆发群体性事件。虽然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法律的保障,特别是目前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的环境和拆迁方面。但是,立法对于听证的具体适用范围、程序、违法的责任追究仍然十分模糊,行政机关往往自行规定听证的适用范围,排斥听证,以座谈会等其他形式取而代之。

2.政策执行问题

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央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向地方政府下达指令。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开始分化,纵向权力调整向地方倾斜。

随着地方行政裁量权和地方利益的扩张,地方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更加激烈。由于公共事务的日益地方化,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先天优势,他们比中央政府更了解地方事务,掌握了一定的地方社会资源。而地方利益的扩张导致地方政府在以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中不免掺杂政府私利,具体表现为公共政策执行不作为、选择性执行、替代执行等。

同时,在地方政府之间仍存在着相互博弈,共识难以达成。在以政绩考核指标为一切的官员升迁机制下,同级的地方政府官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竞争。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省区之间的贸易壁垒高筑。加拿大著名政治学教授戴维·卡梅伦认为,“现代生活的性质已经使政府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那种管辖范围应泾渭分明,部门之间水泼不进的理论在19世纪或许还有些意义,如今显得已经过时了……可见唤作‘多方治理的政府间活动越来越重要了。”多方合作的治理方式仍然任重而道远。

此外,在政府与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共识达成是目前中国政策执行环节中矛盾最为尖锐的部分。公共政策内容实质上是对于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制和限制,是公权力对于私权利的侵害,这必然在政策的目标群体中引起反弹。政府与政策相关者的博弈不可避免。由于公民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公民更加注重和保护自身利益,越来越多的公民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影响那些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政策的执行。

在利益个体化的时代,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面对和处理的是大量个体公民的利益要求,与以前的依靠单位作为纽带将政府和公民结合在一起完全不同。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公民不需要通过单位这一中介来相互联系互动,各种交互式平台前所未有地缩短了公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之间思想的交流和利益碰撞。因此,政府在执行环节,所要面对的除了单个个体的利益诉求之外,还要面对的是具有相同或相似利益目标的公众群体。

3.政策反馈问题

最后,在政策反馈阶段,注重官方内部咨询机构,忽视第三部门的作用。政策反馈和政策执行阶段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科学的政策执行过程应该是边执行边反馈边做调整,以达到政府和社会双方的共识。

对于信息收集而言,无外乎两种方式。即政府内部信息收集和社会利益诉求。

从政府内部信息收集方面看,一是决策者通过到基层调查研究、视察工作等,直接获得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用这种方式获得的政策信息,优点是反馈快,出现问题可及时得到解决。“但由于集权体制派生的‘突发晋升型,特别是‘印象晋升型机制的影响,一般来说,很难触及到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内部咨询调研机构收集信息。但是,这种信息经过过滤,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失真现象。从社会利益诉求来看,在利益表达渠道缺乏的情况下,社会公众主要通过信访来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由于信访体制的固有缺陷,其并不能完全解决公众的利益表达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静坐、示威等更为激烈的手段,往往引发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

对于信息沟通渠道而言,沟通渠道缺乏,沟通不畅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在传统政府组织内部的横向关系上,官僚制过分强调专业化和分工,根据职能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政府部门,易于造成专业隔离,彼此之间壁垒森严,难以实现有效协调与合作,政府内部共识无法达成。

对于沟通参与者而言,政府管理理念落后,社会公众也未达到理性参与的程度。新公共管理的引进以及善治理论的发展,为中国政府由传统管理向公共治理方式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这种治理方式在目前仍然不十分普遍。政府仍旧沿用传统的政府规制形式,将自己和社会不自觉地区分开来,并没有把社会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政府回应性弱。“根据俞可平概括的善治的基本要素,善治需要回应,善治的政府应该是回应性强的政府。”同时,社会公众由于缺乏沟通渠道,有时也惰于寻找渠道,存在“小事小解决,大是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态,通过不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策过程中问题在于:第一,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阶段利益博弈缺乏达成共识的机制化制度,包括政府不同部门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博弈;第二,政策参与社会化程度低,政策共识对象不足;第三,在公共治理背景下,政府治理创新治理机制匮乏,传统行政命令模式盛行。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第5篇

一、书法艺术的产生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配合。《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如果说甲骨文、金文的主流始终是沿着刀刻、凿铸道路发展;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从尚存的这一时期的“石鼓”拓片中看,结字比金文有更大的规律性,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浑厚。“石鼓文”开始向小篆转化。它不仅是以后秦统一文字的基

础,而且对后代的书法风格影响极大。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赦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章草)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字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章草”。其代表人物有杜度、蔡邕等。《宣和书谱》中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存焉。”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

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

三、书法艺术的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如下特点:其一,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后世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虽有所丰富和变化,但不再有本质突破。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是“楷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缩短长度。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王羲之,正、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二,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史载:师宜曾在酒店壁上作书,观者纷至,致使酒店兴隆。其三,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技法功夫、审美风貌上孜孜以求。书法艺术上出现了贴与碑两种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婉丽风流和雄奇朴拙的书法艺术境界,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已达到成熟阶段。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大批文人荟萃江东。美丽富饶的江南风光,使书法家们在艺术上更讲求遒润婉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四、书法艺术进入个性化时代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新意。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陈亦禧、姜宸英,他们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很大,不少还是宫廷书家。同时由于他们过多的沾染馆阁习气,终不免走下坡路。游弋于碑帖之间的书家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书初学欧,染馆阁习气,后仿黄山谷,又受石涛隶书影响,揉入画兰、竹之笔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出前碑派破帖的特征。

但是,清代书家们将中国书法艺术两大传统较完整地开发出来,对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作用。如: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的《广义舟双楫》是碑学的重要理论著作,对碑学及碑学理论的发

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挑选好的文房四宝?

我们在学写毛笔字之前,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因此,要熟悉“文房四宝”应用保养及挑选对一个书法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第一讲:毛笔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毛笔的种类

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一)硬毫笔

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1.兔毫笔 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2.狼毫笔 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弹性 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3.鼠须笔 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二)软毫笔

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1.羊毫笔 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2.鸡毫笔 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3.胎毫笔 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三)兼毫笔 “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 硬毫与软毫之间。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二、选笔的窍门

古人对毛笔的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

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笔力不健。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第二讲:墨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墨的种类选择

墨是写毛笔字的黑色颜料,古时候以矿物质氧化锰为墨,叫石墨。汉以后开始用松烟造墨。宋以后开始生产油烟墨。

(一)松烟墨

油烟墨是用松树枝熏出来的烟灰掺以动物骨胶捣制而成。由于骨胶会腐,故配以麝香、冰片、猪胆等药材防腐,并能解胶而增强墨的渗透力。

(二)油烟墨

油烟墨是用猪油、桐油(现在多用煤油)熏出来的烟制成的。油烟墨,色黑而有光泽;松烟墨,色黑而沉着无光。

墨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好的墨要求质细、胶轻、色黑、声清。

第三讲:纸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写毛笔字的纸 书法作品一般都写在宣纸上,因为宣纸最善于表现墨色的枯湿浓淡。但宣纸原料为檀树皮,制作工艺复杂。古人有“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之说,故宣纸价格昂贵。初学毛笔字一般用元书纸、毛边纸等价格低廉的纸。

二、宣纸的种类及性能

宣纸因安徽宣城生产书画纸而得名,宣纸已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现在生产宣纸的地方除了安徽外,还有四川的夹江宣、浙江的富阳宣和温州的皮宣等。宣纸是用檀树皮沤制的皮料和稻草沤制的草料,根据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皮料占40%的宣纸叫绵连,皮料占60%的叫净皮,特净用的皮料更多,占80%,皮料越多,纸质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绵连较薄,不易表现湿墨及枯笔,故较适宜写楷书及小行草书,对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纸质厚的净皮、特净很能反映墨色的变化,枯湿浓淡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能盛墨,故能写大字,写篆、隶、大行的草书。当然厚纸要比绵连难写,但表现力强,书画家都爱用。以上这些能使墨汁沁洇出来的宣纸统称为生宣。另一种宣纸教熟宣,水墨在宣纸上洇化不出来,故适宜于写小楷或画工笔画。书法家们因熟宣无法表现湿墨的变化,一般不用熟宣来进行书法创作。

另外,宣纸的规格又以尺寸的大小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二„„选购时要注意宣纸质量的优劣。好的宣纸表面光洁白匀,无杂质、黑斑和破损,用手摸时感到比较绵柔,对着日光照去,能看到一团团如棉絮般的云团,“云”越多说明檀树皮越多,纸质愈佳。也可在纸角用舌头舔一下,检验其洇化程度,如果一点不吸水,水仍浮在纸面上,说明是熟宣,如果水吸下去,并略有洇开,说明是生宣

第四讲:砚的应用保养及挑选

一、砚的种类

砚台是磨墨、盛墨用的必备工具,最名贵的砚台是端砚和歙砚。端砚产于端州,即今广东省肇庆高要县。端砚的特点:“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磨磨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端溪砚史》)也就是说,好的砚台质地细腻,磨墨时,既发墨(容易磨的浓)又没有声响,而且墨还不易干燥。因此端砚的湿润细腻是驰名中外的最佳品。但价格昂贵,是收藏家的珍品,不是初学者应该追求的。歙砚产于安徽婺源县(古属歙州),质地坚润。宋代蔡襄、苏轼都有诗盛赞歙砚,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质地略逊于端砚。

楷书四大家,是对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

唐朝欧阳询(欧体):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元朝赵孟頫(赵体):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感动中国王峰作文过程 第6篇

导语:如果说一个人突然发现附近出现殃及同类的火情,便起身前去扑救,大概属于本能的同情和自觉。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感动中国王峰作文过程文章,仅供参考!

感动中国王峰作文过程

XX年5月18日凌晨1点20分左右,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居民楼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噬了整幢楼房。租住在一楼的方城男子王锋最早发现险情,将妻儿送至安全地带后,王锋转身迅速冲进火海,立即救出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托教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这时候,王锋还没有被烧伤。如果不再进去了,他就不会被烧伤了。”妻子潘品哭着说,那时候,已是火光冲天,楼内不时响起噼噼啪啪的爆炸声,王锋转身又冲进了小楼。他先后三次冲入火海救出了多名邻居,由于他的提醒和救人全楼十几口没有伤亡。而他自己却被烧成了“炭人”,受伤面积达到惊人的98%,属于重度烧伤。

王峰奋不顾身救人的事迹在媒体播出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爱心商家及爱心人士争相伸出援手踊跃捐款。目前家属已收到200多万爱心款,足够手术。家人十分感恩,呼吁无需再捐款。目前,王峰在南阳南石医院经历了第一次植皮手术,但是整体病情仍处于高度危险期。

看过这份报道,我们的内心充满惊讶、感慨和敬意。如果说一个人突然发现附近出现殃及同类的火情,便起身前去扑救,大概属于本能的同情和自觉。当他再次冒着滚滚浓烟闯进火场在黑暗中艰难寻找下一个需要救助的人则完全是凭借责任感的思考和奋不顾身的勇气。而在自己身上衣服被烈火引燃、肉体被炙烤烧灼、剧痛难以忍受的情况下,却依然毫不畏惧闯进浓火光冲天、烈焰翻腾的一片火海中去援救他人,体现出的则是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勇气。亲眼目睹王峰出生入死的潘品含着热泪述说道:“再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他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就是这样,他还在外面跑着喊着快救人啊!焦急地向四周邻居紧急呼救示警。居民楼住处到张衡路口大约是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斑斑驳驳留下了王峰往来奔走的带血的脚印。看到这里,眼前猛然浮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欧阳海、蔡永祥等许许多多熟悉高大的身影。他们年轻开朗血气方刚,浑身充满活力,和蔼可亲的笑容仿佛家里的晚辈后生。正是他们在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才使国家财产和所有人的安全与幸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38岁的王锋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去年七月,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租住在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中。由于住处邻近南阳市21小学校,夫妻俩就办了托教所,每天忙忙碌碌招呼二三十名小学生餐饮,勉强赚到些辛苦钱。不过,平淡忙碌的生活丝毫没有消磨掉骨子里蕴含的英雄本色。日常生活里他是辛勤的好公民好邻居、对家庭是乐观亲切的好丈夫好父亲;而在火灾发生的危难时候,他躯体里所有英勇无畏的基因刹那间被激活,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挺身救助、赴汤蹈火。

有人说:“崇高是来自个人内在品质的光辉。不管是生活在什么阶层的人,当他具有对同类朴素而深切的爱意、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奋不顾身的勇气。他在某个瞬间做出令人惊诧的壮举堪比雷霆霹雳,能使天地为之震撼;其闪射迸发的光焰足以照亮千万颗处于徘徊懵懂中的灵魂。”近些年来,英雄这个词汇已经很少被人们提及和使用了。不知道是时代的急速变化使人们觉得那两个汉字太过老套,还是因为属于英雄本身的那种义无反顾、奋不顾身的做法多少显得缺少人性的自我关怀或者是没有从经济学角度去估量价值计算的等量对比。甚至是跟不上时尚发展快捷的脚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地落伍了呢?生活在当下衣食无忧、温饱有余的社会环境中,王峰舍己救人的壮举不仅让所有人切实领略到时代英雄的别样风采,带来具体的活生生的那种感动与震撼;还立即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深切关爱和感奋激励,就在火灾后的短短十几天里,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问候与捐款像雪片一般飞向王峰的病床前。很多人前往医院表达问候,直接扔下钱转身就走。还有的刚刚得到消息,当即动身驱车几百公里送出一份爱心。从地方官员到普通百姓,包括演艺明星以及环卫工人等,各界人士纷纷向这位无私无畏的救火英雄致以最真切的敬意和祝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代先贤孟子对英雄气节的高度概括。千百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秉承英勇无畏的精气血脉,从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总是尝试挑战自我革故鼎新,敢于藐视一切强权,努力寻求自身的解放与自由,他们热爱和平、向往文明、富裕、民主、和谐安定的多彩生活。但是,他们的每一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肩负的使命和担当。不管是面对凶相毕露、武装到牙齿的外来强敌,还是遭遇足以吞噬任何生灵的灭顶之灾,总是会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坚强决心、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作为时代精神的缩影、来自百姓群体里的普通一员,王峰用满身烟火的身影和血迹浸染的脚印书写出一首壮美的诗篇。

感动中国王峰作文过程

生死关头,是选择逃生自救还是奋不顾身救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河南省南阳市一名普通的托教老师王锋,面对居民楼里熊熊燃烧的大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三闯火海,一心救人。38岁的王锋,用留在小巷里带血的脚印,书写了一名普通青年的英勇与果敢。王锋被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他是中国新时代的青年英雄——这样的英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王锋与雷锋,名字就差一个字。雷锋精神倡导的是‘为人民服务’,他用毕生的行动践行着这5个字;而王锋在救火时,用自己的大爱和鲜血,同样为人们活灵活现地呈现出这5个字的伟大。他用自己告诉人们,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热情、乐观、忘我的王锋让人潸然泪下。他用鲜血诠释着见义勇为、奉献他人的人间大义。”

在这个质疑英雄的年代,王锋的故事就像一部电影,但这却不是电影,而是用鲜血写就的事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英雄没有走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上一篇:怎样写停水通知下一篇:文秘基础知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