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2024-05-14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精选6篇)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第1篇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安全部 监察部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资委 国务院直属机构(18个)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环保总局 民航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国管局 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国研室 * 台办 * 新闻办。(*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电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1个)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邮政局 文物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 档案局* 保密局(* 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7.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由法律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

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此外还要注意: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党的领导核心,其作用可参考党章.第二十二条 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中央政治局,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代行中央委员会职责。

中央政治局是党的中央组织和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部分。1927年4月党的五大开始设立。五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一人为总书记及中央正式委员若干人组织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并选举正式中央执行委员若干人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候补政治局委员参加政治局会议时,只有发言权而无表决权,正式政治局委员离职时候补政治局委员依次递补。中央政治局互推若干人组织中央常务委员会处理党的日常事务。党的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十二大以来的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政治局要定期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实行集体领导原则,中央政治局会议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必须忠实地贯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央政治局决定的有关中央领导机构人员变动和作出的有关党内重大问题的决定,须经中央委员会全会予以追认。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第2篇

组织结构: 中储粮总公司实行“三级架构、两级法人”的垂直管理体系,“三级架构”即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库,其中总公司和直属库为独立法人。

总公司

总公司对直属库的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公司总部设有9个职能部门,在全国设立了24个分公司和4个子公司,上收及划转了251个直属库。

分公司

根据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的需要,总公司在全国设立了24个分公司。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派出机构,经总公司授权代表总公司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中央储备粮和直属库。

直属库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同意,陆续划转上收了251个直属库,由总公司统一管理其领导班子、财务和国有资产。直属库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直接从事中央储备粮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及相关业务。

地址及联络方式: 公司地址: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甲143号凯旋大厦A座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第3篇

从某种程度上讲,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组织的竞争。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的出版社实行单一的事业单位体制, 在组织结构上主要采用高度集权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但随着转企改制、规模扩大、产品丰富, 传统出版社的组织结构和其配套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必须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 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创新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 它是确立出版企业竞争优势, 进而塑造中国整个图书出版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和环节。

1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变迁的过程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 企业又称"厂商", 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从法学角度上讲, 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 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依法登记经营, 在银行开设账户。企业一般是法人, 也可能不是法人。企业可以按产业划分, 也可以按所有制和规模等标准划分。

中国图书出版单位分为两类:公益性的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图书出版社和经营性的按市场主体管理的图书出版企业。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包括数量不大的转企改制后的国有出版集团、国有出版社和众多民营图书公司、文化公司、工作室。截至2013年年底, 共有国有图书出版社582家 (包括副牌社33家) , 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 (包括副牌社13家) , 地方出版社362家 (包括副牌社20家) , 其中绝大多数属于转制后的图书出版企业。据保守统计, 全国有大大小小的民营图书公司、文化公司和出版工作室8000多家。它们与国有图书出版社在性质上一样都属于图书出版业的市场主体, 即图书出版企业, 一旦法律政策有所改变, 注册成为出版社将是易如反掌的事。民营图书出版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积累了大量资本, 部分民营公司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国有企业。

1897年创办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 也是近现代最重要和最具规模的民营图书出版企业。1931年时商务印书馆已经率先采用了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模式。相对于古代企业的原始组织结构模式而言, 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中国图书出版单位建立起严格的直线职能制模式的事业单位组织结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 社领导构成出版单位的决策层, 最高决策者通常有两人--社长和总编辑。他们的决策靠分管的职能部门来执行。按照出版业务分段管理的思路来设置部门, 大致划分为编辑部 (含校对和装帧) 、出版部、发行部等, 各部门之间又是平行且各自独立的。五十多年来, 中国出版单位一直采用这种组织结构。这种架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与有限的出版生产力相适应, 具有分工明确、管理简单、决策迅速的优点, 提高了生产, 保证了质量。因此, 这时的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设置, 只是一个大的编辑部, 出版、发行、财务都是一些辅助科室, 甚至没有专门的发行部门。"

1988年开始的出版单位经营机制改革, 着眼于扩大经营自主权, 调动生产积极性, 编辑部门试行了承包责任制。虽然之后很快用目标责任制代替了承包制, 但承包制作为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工作室合作的常用形式却沿袭了下来。从1996年开始, 出版集团进入国家试点阶段。出版集团的出现使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模式:控股公司制得以诞生。它的极简形式是由一个出版集团企业的总部和一些半自治的出版子企业、分公司等业务运营部门组成。出版集团企业总部主要进行企业战略规划, 控制各运营部门, 是出版企业进行总体协调的主体。

2004年5月, 中国政府做出了对出版社实行转企改制的重大决定。截至2009年年底, 101家高校出版社转制任务基本完成;268家地方图书出版社中, 除少数拟保留事业性质的外, 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已基本完成转制任务。在这一阶段,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竞争的大型出版社, 它们通过率先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建立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就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一个出版企业通过内部裂变产生若干相对独立的出版事业部, 它们是以特定类别出版物或特定出版市场为定位, 拥有一定的经营权力, 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做大做强。

2011年6月至今, 是转企改制完成后的改革攻坚阶段。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转企改制的出版社仅仅是办理了名称更换和人员身份置换的手续, 出版社内部的组织结构还属于典型的职能制结构。但是, 针对新环境和新任务,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创新也有一些可喜的尝试和变化。我国图书出版业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图书出版企业应用项目管理的实践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不仅从单个项目开始尝试, 而且逐步演化成为企业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现存的问题

笔者设计了"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情况现状调研问卷", 亲自或委托相关机构发放问卷390份, 回收问卷271份, 包括国有图书出版社 (集团) 325家、民营图书公司、文化公司、工作室60家、图书出版研究机构5家。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的研究不难发现, 中国图书出版业从业人员普遍对所在企业组织结构的效能持不满意的态度,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仅有2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是面向流程重视市场 (读者) 导向的有机组织。其余80%则认为是面向职能的机械组织或属于机械组织, 亦可因应市场 (读者) 导向做部分弹性调整。

(2) 有高达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属于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的比例也不高, 仅为四分之一;拥有控股子公司的企业仅占18%。

(3) 全部受访者均认为本集团属于母子企业关系的母子型, 没人选择企业间呈平行关系的兄弟型、数企业因相互投资形成的婚配型和混合型。至于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 人们一边倒地选择运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合计也仅为20%。78%的受访者认为本集团目前的组织结构状态是集权过大, 无人选择分权过大。

从问卷结果和人们访谈的反馈情况来看,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存在以下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 近年来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三化" (即柔性化、扁平化、网络化) 的进展不快, 尤其是柔性化有待加强。其次, 各单位没能充分致力于强化各部门或产品线的协调与整合, 各部门间实行模拟市场化交易的程度很低, 导致团队 (部门) 间不具有良好的协调衔接能力。有近一半 (47%) 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从不进行跨部门的交流和沟通, 近80%的受访者认为各部门仅根据本部门情况进行决策从不考虑其他部门, 各部门决策缺乏相互支持。

因此, 我们不能让这种滞后的组织结构模式成为我们设计转型跨越改革方案时的一种桎梏。只有当图书出版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后, 图书出版企业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才能成为现实。图书出版企业真正实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打破目前这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组织结构模式, 应该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去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管理。

3 创新的后现代策略和路径

作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图书出版必将随着社会总体环境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在二十世纪末科技进步迅速、互联网络兴起后, 现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后现代社会不期而至, 图书出版业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阅读转向数字阅读, 阅读人口大量流失, 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量大幅下降, 200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至今, 更是让全球的图书出版产业雪上加霜。

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对企业组织实践的指导效果日益削弱。正如德鲁克 (1993) 所言, 社会形态已经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到了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服务业兴盛的"后现代"社会。构筑现代社会的现代组织正在向构筑后现代社会的后现代组织转型, 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亦开始从现代主义思维向后现代主义思维转向 (Best&Kellner, 1997) 。图书出版业恰恰就是一个以知识做结合, 以知识为产出的典型服务产业。

德鲁克在《未来的管理》一书中有著名的小船队和大舰队隐喻。他认为后现代组织是小船队, 现代组织是大舰队, 小船队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映。如果一定要下一个定义, 我们在此采用中国学者刘晓善的定义:"后现代组织是在后现代理论观的主导下, 以作业为核心所构建的结构扁平、具有流动性、反应性、敏捷性、适应性的一种新型组织。"在一个企业日益依赖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而生存的社会中, 只考虑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组织结构研究的要求。组织边界的开放化, 使得组织结构这一概念, 不仅是指企业自身的范畴, 还包括了可能和必须涵盖的"外部组织"或"外力", 使它们也成为组织结构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有以下新的特征:从企业组织内部来看, 组织结构呈现出扁平化、柔性化、归核化、分立化、流程优化、内部市场化、学习型等创新趋势;从企业组织与外部的关系来看, 组织结构呈现出无边界化、虚拟化、网络化、模块化等趋势, 并产生了横向型组织结构、模块化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结构等四种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图书出版企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一大趋势, 同时也有行业自身的一些特点。我们认为未来图书出版企业的组织必须是有机的, 要由面向"职能"转变为面向"流程"。理想的图书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当是:精简、高效、灵活、敏感、富有竞争力、创造性、重视读者利益。具体到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而言, 应当是从根本上重新考虑、重新设计从资本运作到销售回款、到社会效应的全部经营过程。在产权及治理结构不能有大的突破和超越的前提下, 这种重新构筑应当能够使图书出版企业的运作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它强调的应当是围绕成果而不是单纯的职能和任务来设计工作。它将要充分突出的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完善、沟通组织和人之间的关系,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变革的路径应当是动态均衡式变革, 可以考虑"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时进行的方式, 逐步改造现有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 加强学习和培训;同时采用成立事业部或分社的办法, 用全新的组织结构模式运行, 缩短模式更新的时间, 加大机制创新的力度, 减少改革引起的震动和混乱, 实现平稳过渡。

内部组织结构模式, 按规模不同, 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小微型企业采取搭档制。这种组织结构模式适合于规模比较小的图书出版企业。其中的编辑, 可以由策划编辑和案头编辑自愿结合组成, 一搭一档。随着图书出版企业的规模发展和业务多元化的加深, 中型企业层级职能组织结构的纵横双向沟通都越来越不畅, 严重影响企业的活力与效率。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层级和部门间障碍、为员工合作提供机会, 以便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其中, 项目团队正日趋成为一种最强的沟通联系机制。项目团队结构模式亦属于中国中型图书出版企业的最佳选择。图书出版企业中的项目团队, 具有编、印、发各种职能。这种结构既可以避免现行体制的高度专门化, 还可以避免僵化的层级制, 形成跨层级的项目工作团队。项目制组织结构比较适合项目化的图书出版行业, 但目前在中国图书出版业市场体制不完善、出版企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如果直接采用项目制组织结构, 会出现项目实施中资源独占等现象, 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大型图书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可采用一种过渡模式, 这种模式叫做"矩阵制"。在图书出版企业矩阵制结构中, 相比职能制结构增加了与职能部门平行的项目管理办公室, 并拥有专职的项目经理。矩阵制结构中, 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参与项目组的人员有业务指导的责任, 项目经理对项目组人员有直接管理的责任。

目前,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在利用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 加强内部机制改革, 不失时机地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模式创新的同时, 也要重视企业外部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 将外部协作关系逐步转化成稳定的内部化的管理协调关系, 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久的市场竞争优势。外部组织结构模式创新的方式主要有建立战略联盟 (虚拟企业) 和出版企业集团两种。中小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弱于大企业, 但是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易于管理, 在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中国中小图书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外部组织结构模式创新, 其中主要是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今后, 中国图书出版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建立虚拟企业的办法, 大幅地增加选题策划和市场开发两端的人才, 减少中间层及内部管理人员, 将内部原先非核心的业务以外包、外聘、特约、加盟等"委外"方式完成, 由生产型逐步转向生产管理型。这样才会有利于图书出版产业的升级换代, 有利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延长。截至2013年, 中国已组建图书出版企业集团32家, 形成了一支主力军方阵。根据集团的资源整合程度, 又可将出版集团分为系列化、跨媒体及一体化等三种。这三种模式是逐渐上升的三个层次, 世界著名的出版集团皆是采用第三种模式, 而中国目前正由第一种模式逐步向第二种模式转变。出版集团要鼓励内生性集团的形成, 股权模式要多样化, 采用事业部制和控股公司制相结合的母子公司组织结构模式, 尝试财务管控和战略管控, 从单纯的产业集团向产业投资集团、产业控股集团、控股集团升级。

摘要:图书出版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及其政府都积极扶持其发展。同时, 这也是一个脆弱的行业, 新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后现代大改变, 使各国图书出版业的境况普遍转差, 中国也不例外。本文依循后现代理论对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创新问题加以研究, 结合"后现代社会"大环境和"中国"小环境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去勾勒未来"中国图书出版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创新"的可能图景, 并提出创新的具体策略和路径安排。

关键词:中国图书出版业,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培华.后改制时代出版业科学发展观的再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 2011 (1) .

[2] (美) 小赫伯特贝利, 王益译.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出版社经营管理 (第2版) [M].河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3] (法) 戴仁, 李桐实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1949) [M].商务印书馆, 2000.

[4]刘建生.出版物的个性化特征与出版社的组织变革趋向[J].出版发行研究, 2000 (7) .

[5]赵学军.项目管理在图书出版行业的应用研究[D].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6]刘晓善.后现代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4) .

我国“政府CIO”组织结构分析 第4篇

政府信息化的各项工作离不开政府信息主管(政府CIO)的有效推进,但在我国政府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并没有“政府CIO”的说法,大多数称谓是“IT主管”、“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处处长”、“科技处处长”、“信息公开处处长”或“信息办主任”之类。但从人们对于他们所承担的职责及其角色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是承担了“政府CIO”这么一个角色。这种不同的称谓反映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制度中,对于完善的CIO组织架构所形成的不同需求。为了使政府CIO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实施信息化的战略。

我国现阶段政府CIO的组织架构

对国内政府机构信息资源管理和电子政务相关部门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政府CIO的主要组织结构分以下几种:

1、“信息办+信息中心”结构

这种结构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化办公室”组成,信息化办公室下设“信息中心”。具体结构图如下:

注:虚线表示信息中心并不是直接在其下面的部门,而是在业务上服从的关系

2、“信息办”主导型

这种结构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化办公室”组成,信息化办公室下没有“信息中心”。具体结构图如下:

3、“信息中心”主导型

这种结构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中心”组成,没有信息化办公室。具体结构图如下:

4、“职能处室”主导型

这种结构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处室组成,没有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具体结构图如下:

“职能处室”主导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科技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主导型,一种是以办公室或秘书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主导型。

形成以科技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主导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某些单位以前的业务中涉及到专业技术的应用,职能部门中有技术处这一部门,因此,在政府信息化的时候,就将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管理工作全部放在科技处下。典型的单位是公检法。

以办公室或秘书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主导型则由办公室或秘书处中的某一个人来承担信息化的工作,这种类型的单位一般是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应用相对简单。不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5、“职能处室+信息中心”型结构

“职能处室+信息中心”型结构也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科技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信息中心,一种是以办公室或秘书处为代表的职能处室+信息中心。

* 虚线表示信息中心并不是直接在其下面的部门,而是在业务上服从的关系

6、业务部门主导型

这种结构下的政府信息化工作主要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业务部门组成。具体结构图如下:

我国政府CIO组織架构的比较

组织结构的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对于促进信息化程度而言,组织结构的不同对于信息化推进力度、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化决策规划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都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组织结构要求对应的人员与其相适应,包括人员的编制、素质能力的要求等。另外,信息化项目是推进信息化工作重要的一环,组织结构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具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组织结构的不同会给原业务带来不同的冲击,各部门领导参与、政府信息安全的程度等也会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参考以上六种组织结构的特点,从职能、人力资源、项目等维度出发,将六种类型作对比分析,如下表:(各维度包含的具体项目在表中)

注:各类型所标示的含义如下:

类型一:“信息办+信息中心”;类型二:“信息中心”;类型三:信息办;

类型四:“职能部门”;类型五: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类型六:“业务部门”。

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设置了“信息办”的组织,其职能维度、项目维度的结果相对较好,这是因为信息办的设立对于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项目的支持,领导的参与程度等都要好于没有设立信息办的组织结构。但其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和素质要求较高,对原业务的冲击也比较大;另外,设立了“信息中心”的组织,其项目维度相对较好,因为信息中心本身作为信息化的实际实施者和参与者,能够充分说明业务需求,与外包商密切配合,达到最佳效果;由“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主导信息化工作的政府部门,其职能的各种能力相对较差,信息化项目的难度也较大,同时由于领导参与性不够及人员信息化素质低下带来了的日常及项目工作的不稳定。当然,实际情况下各种情形千差万别,各组织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组织结构。

相关建议

根据对几种组织结构以及相关职能架构职责的分析,提出以下相关意见和建议:

1、各个不同组织的定位

对于政府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职能结构——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中心等进行定位如下:

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政府信息化方面的规划发展和以及对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

信息办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部门,因为在实施电子政务的时候,大量的信息汇集在信息办,需要信息办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情况尤其到了电子政务发展进入应用阶段就更加明显,因为其应用涉及到很多部门,需要信息资源子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和统一管理。信息办的主要职能可以分为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制订、信息化监督审计、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推进与培训和日常管理5大职能。

相对于信息办来说,信息中心更多的是关注具体信息技术的规划与实施,因此部门的设置更多的是基于这样的原则:保证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和安全正常的运行。并且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一般说来,信息中心可以包括以下职能:系统开发、外包服务、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综合服务。对于有些部门,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能还包括经济统计的职能。因为很多信息中心是由以前的经济信息中心转变而来的,所以包括统计功能。对于信息中心的具体结构,各个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部门调整。

2、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设立

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员由2个相对独立的小组组成:

规划发展小组——成员一部分是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以及各个业务部门的领导。另外一部由电子政务专家组成。他们的任务和目的是:制订和提供政府级别的IT规划,支持和推动政府的转型,增强IT业务的变革能力。

绩效考核小组——成员由其他省市的信息化领导和电子政务专家组成。他们的任务是考核和评估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对象是整个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包括:信息化办公室和业务部门。

3、信息办与信息中心的关系

我国政府CIO的选拔和考核缺乏一个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规章制度来约束,基本都是参照公务员的管理来进行的。但大部分的“政府CIO”并不属于政府公务员体系。一般说来,进行决策和日常管理的各级“信息办”是属于国家行政体系,信息办主任及其成员属于公务员编制。而具体进行建设和维护的“信息中心”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有的属于全额拨款,有的属于差额拨款。信息办基本没有IT专业人员,一般的“IT决策”还需要由“信息中心”来参与决策,这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其次,由于结构的不清晰,造成了“政府CIO”的职责并不清晰,“信息办”与“信息中心”的职责、分工不明晰,导致很多扯皮、推诿现象。因此,建议调整这两个部门领导的来源,建议两个主任一职都由主管领导的副职兼任。这样比较好协调关系。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各种关系,消除信息化中的阻力。

此外,在信息办中设置“信息化监督审计”职能的部门,这样才能将信息化项目的风险降低以及减少信息化失败的损失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并借鉴国外政府组织结构的相关内容,未来我国政府CIO领导下的组织结构可以向下面方向发展和转变:

第一,进一步提高政府CIO的地位,并将政府CIO分级设置,按照现实需要设立几个分CIO,比如设立主要负责战略规划的分CIO,负责项目外包管理的分CIO,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执行的分CIO,负责资金投资评估的分CIO等,这些分CIO由公共管理和相关事物经验丰富级别较高的官员担任。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第5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多年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关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存在故意舞弊行为;举报机制不健全。问题难以向上反映;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作弊者无压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到审计部门检查后事情真相才败露等。内部控制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失效,根据电信的行业特点和中国联通的特殊性。对于中国联通控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内部控制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弥补当前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

2010年1月8日,中国联通宣布,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中国联通近期对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从调整情况看,中国联通充分考虑了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两大内容,将组织机构进行了新的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以下为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

一是在市场前端,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二是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

三是在职能部门方面,合并风险管理部和法律事务部,成立法律与风险管理部。同时,将行政服务中心并入综合部,将财务共享中心并入财务部。四是整合研发机构,组建新的联通研究院。

五是整合新国信公司、中国号簿公司信息导航类业务,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

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具体分工

文件提出了一些新成立的部门的具体分工,例如为了解决市场前端各客户群部门政出多门、多头对下,交叉扯皮、效率低下、营销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市场部主要负责市场规划、经营计划、资费、品牌广告、业务管理以及协调监督等;

销售部主要负责2G/3G、固网、宽带以及融合业务、国际业务、新业务销售,负责终端、渠道管理等。

客服热线管理职责转移至客户服务部

联通还提出理顺客服热线管理职能,其中指出,为了解决客服热线双重管理、职责交叉问题,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响应和处理的速度,将新国信公司负责的客服热线10010座席和运营管理职责、电话营销座席和服务支撑职责以及相应人员划转至客户服务部。

而各省级分公司在客户服务部下设客服呼叫中心,可根据情况在地市分公司设置客服呼叫中心。

另外,以整合资源,提升效率为目标,将固网建设、运维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合并,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简称网络公司),实现建设运维一体化管理。各省公司网络建设和运维部门也相应合并。

二、组织结构调整的比较:

组织构架调整前的问题:

1、总部职能部门繁多,且职能划分不清,造成决策缓慢,并难以促成公司整体的高效协调与凝合力。

2、总部与分公司权责划分不合理,致使业务发展受限,同时难以控制分公司渎职越限,以及资源浪费。

3、公司各部门及副总裁没有明确的损益责任与业绩标准,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下图是联通公司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图(图片来自麦肯锡分析):

提高投资效率。

4、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及经营/管理流程,以确保分公司、业务单元和共享服务单元之间的高效协调。

5、总部职能部门的设置应清晰、精简,严格区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对业绩的责任,即职能部门为成本中心,业务单元为损益中心。

6、实行总部对全公司财务、人力资源和审计的一条线管理。

中国佛教寺庙结构和组织概况 第6篇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是洛阳的白马寺,为中国佛寺之始。三国以前的佛寺很少,因佛教僧人不蓄资财,靠乞食而生,无力建寺。魏晋以后,在帝王贵族的资助下,通过敕建、封赏、布施等方式,佛寺建造逐年增多,到了东晋西晋时代,许多佛寺拥有大量的土地,对下层僧侣和劳动人民进行剥削,成为封建地主庄园。

和尚的庙通称“寺”,尼姑的庙叫“庵”,在一个地点或一座山岭上,集中很多寺庙的地区叫做“一方丛林”,如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云南鸡足山┅┅等到等。

中国的佛寺结构,因山因地有所不同,时代的先后也有差异。但大体是:进寺的大门称山门,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主要殿堂,多数寺内有放生池。

山门或天王殿门外两侧有青狮、白,天王殿门口左右两边有哼、哈二将,殿内正中朝外供的是弥勒佛,弥勒背后供的是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殿内正中一般供奉三尊佛:有的供“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身前两侧有一老一少,老者是迦叶(摄)、少者是阿难(如华亭寺)。有的供“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应身,(如圆通寺)。有的供“华严三圣”,即正中是释迦牟尼、左边是骑着青狮的文殊菩萨,右边是乘白象的普贤菩萨,(如筇竹寺内华严阁)。释迦牟尼背后,有的供“西方三圣”,即正中是阿弥陀佛,左右胁侍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仅供观音菩萨。大雄宝殿内两侧一般是罗汉。

大雄宝殿外两侧及背后的殿堂,那就各有不同了,有的是“藏经楼”,有的是“揽胜阁”,有的是“观音殿”,有的是“华严阁”,有的是“禅房”、“斋房”、“客堂”等等。

因为佛教的宗派不同,供奉的佛像不同,佛寺的殿堂亦各不相同。如喇嘛黄教寺庙供奉宗喀巴,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寺庙,有的仅供释迦牟尼,天台宗禅宗的寺庙必须有禅堂等。

在佛龛前面的桌案上,祭品很多,有长明灯,、香炉、烛台、花瓶、净水瓶、经卷、签筒、铜磐、木鱼,地下放着功德柜、磕头用的薄团,还有很多的“锦幡绣帘”。总之,极为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佛寺几乎都有“放生池”,放生池的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佛教为什么要“放生”?因为佛门以慈悲为怀,提倡放生,鼓励人们将捕来的鱼,抓来的鸟及一切羁禁的动物,都予以释放,“放生”的目的,在于积德。唐代很盛行放生,官方下令置放生池,以修功德,此做法一直沿续至今,几乎所有寺院,均凿放生池,供善男信女“放生”,信徒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钱来买鱼买鸟放生,他们感到是种精神上的满足,积了功德。

寺院一般都置钟、鼓。钟楼一般设于山门之上或大殿两侧一边是钟,一边是鼓,称之为晨钟暮鼓。它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起更报点,报告信息时间;一种是定时敲钟打鼓,使人闻之发人省悟,所谓“撞开咒路”的意思。“钟”既是做佛事集众敲打的法器,又是僧人临终时的一种仪式━━丧钟。临终鸣钟,让弥留中人,生善念而死。丧钟,没有打几下的确数,一直打到临终之人断气为止。打钟要讲究节奏、速缓,钟声抑扬顿挫,传之既远,回荡不息。敲钟打鼓均有技巧,要有专人负责,故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谚语。

寺内僧侣组织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有:

方丈━━寺内最高负责人,有的还管一个地区的僧人,发布僧令。

住持或监院━━寺内的总管

知客━━负责接待的僧人

维那━━负责宗教生活

库头━━负责保管、出纳

知堂━━守大殿

和尚中的很多人有很高文化,他们能讲经说法,咏诗作画,这样的和尚历代都有,称为“高僧”。云南最出名的高僧有担当、大错等人。

旧社会的寺庙,有土地、山林等很多财产,他们还替俗人念经,做“佛事”,还有“功德”钱、“香油”费等收不少,若有兴建事项,和尚便出门“云游”四方,“化缘”募捐,随其自愿要当地的寺庙宿食。不花分文,这叫做“驻锡”或“挂单”,但要拿出“度碟”(或“戒碟“)来验证身份。

中国佛寺建筑,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建塔藏舍利。为表示敬重,塔位于寺的中央,作为寺的主体,四周围以增房。后来佛像供奉于殿堂,殿堂与塔并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唐宋时期,禅宗已不再风行建塔,佛寺发展以殿堂为主的布局。完整的寺院一般皆为伽蓝七堂。伽蓝为梵语,即僧园或增院七堂,专指寺院的主要建筑,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伽蓝七堂随宗派的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具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主要殿堂往往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其他殿堂也皆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形式。一般常见的殿堂有:

(一)山门(或三门)

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通常空门两侧立有哼哈二将

(二)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闻公为其右胁侍。

(三)鼓楼

位于天王殿有(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四)天王殿

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

(五)大雄宝殿

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也有的大殿供奉“西方三圣”或“华严三圣”。三佛同殿,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和“三身佛”,也有的供奉“弥勒佛-释迎牟尼佛-阿弥陀佛”。供五佛(密宗的五方五佛)和七佛(释迹牟尼佛以前的六佛加上释迎牟尼)的较少,多为历史久远的寺院。释迎牟尼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壁塑图。大殿东西两侧,常供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

(六)东西配殿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的(多为禅宗),有设“伽蓝殿”的,等等。

(七)法堂(亦称讲堂)

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八)罗汉堂

自唐代开始,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罗汉堂。全国现存具有成组五百罗汉像的寺院在30以上,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罗汉堂,苏州西园罗汉堂,苏州寒山寺左右配殿(存有宋代樟木雕刻五百罗汉,为雕塑中佳品),五台山殊像寺文殊阁(为悬塑五百罗汉),成都宝光寺罗汉堂,武汉归元寺罗汉堂,昆明筇竹寺天台来阁(为清民间雕塑艺术佳作),北京雍和宫法轮殿(系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四川乌龙寺五百罗汉堂。

(九)方丈室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十)藏经楼 盛放佛教经典之处。

现代寺院的组织、管理体系

寺院僧众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方丈

佛寺,是众僧长住修行之地,既象一个单位又象一个大家庭,其当家和尚,即院主,一般称为住持、长老或方丈但不管怎么称呼:一个寺院只能有一个,他是寺院里政治的最高统治者,经济的最高管理者,所有寺僧“皆俯首听命于方丈”,甚至所有公私纷争,皆取决于方丈。那么,为什么一个职位却有不同的几种叫法呢? 住持:

是主持寺院的职称,意为“久住护持”。住持不是云游挂单僧人,而是长期住在寺院修行的和尚,他要对全寺一切人员、财产负责护卫,并掌管全面的佛事活动。

长老:

最初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上首弟子的尊称,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卜9年的为下座,10—19年为中座,20—49年的为上座,50年以上的才有资格被称为长老不过,现在长老的称呼则多用于对寺院住持或年高德重僧人的称呼。方丈:

在佛寺,方丈最初是长老或住持理事和起居的地方,(按中国古代10尺为一丈计算,从面积上讲,大约合12平方米),《维摩洁经》上说,室方一丈,能广容大众。因住持或长老久住方丈之室内,久而久之,就把本来是房子名称的“方丈”,作为寺院当家和尚的职称了。不过,方丈在封建社会里,是要由皇帝从全国范围内的高僧中选拔任命,或由寺僧推荐,前一代住持提名,并经政府最高机构考察、批准,才算合法。

“四大班首” 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他们在方丈的领导下构成了寺院的首脑机关。首座僧:

是方丈的直接副手,其任务是为全寺僧徒和外来学佛者讲经说法。若大和尚圆寂升天,通常由他来补代方丈之位 西堂僧:主要任务是主持法坛、法堂,为僧徒举行受戒仪式,代替首座僧讲经说法,是寺内的第三把手。

后堂僧:负责掌管全寺一切规章制度,主持召开“颂戒集会”,检查全寺僧人遵戒守规情况,执行奖功罚过,并握有批准收徒和除名大权。

堂主僧:专司藏经阁的管理,负责全寺佛经和各种经典著作的收藏、添购和经卷图书的发放、借阅等。

“八大执事” 八大执事是帮助方丈办理日常事务的八大部门负责人。这八大执事分别是:

执客僧:负责全寺僧众上殿过堂,来客接待,处理寺院之间,僧俗之间的一切接洽事务。

当家僧:亦称监院。负责全寺的财务大权,收支、存储全寺各方面的资金,统理全寺僧众的生产、生活、起居、医药、茶点等。

库师僧:负责全寺衣钵、法器、粮食、瓜果等物品的存储、管理,协助当家僧料理全寺财务。

僧值僧:专门协助后堂和尚作全寺戒律监察,执行奖励罚过,相当于纪律检查官。

监院僧:负责全寺上下礼仪安排,节日议程,协助执客僧安排客僧、居士的接待工作。

维那僧:负责全寺僧众参禅坐静,领导全寺上下进行早晚佛事活动。

点座僧:负责僧人食宿安排,逢年过节的生活改善及寺院必要的交际宴请等。

督监僧:专门协助当家和尚处理寺内日常事务,管理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管理不到的事,相当于一个不管部。此外,各寺院中还有数量不等的书记僧,协助方丈及四大班首抄写经卷或翻译佛经。

1.jpg 现代寺院的组织、管理体系 1.道场行事

道场是修学佛道的所在,负有接引信众学佛的使命;在此前提之下,僧团必先健全,始能发挥弘法度众的功能。是以道场日常行事中,除了举办法会、庆典,其他如禅

七、佛

七、朝山、讲座,乃至现代的佛学会考、短期出家、夏令营、讲习会等各种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共修以外,更有许多重要的寺务行政,从中可以看出僧团的组织严谨,制度健全,十分合乎现代化的管理学。

过去丛林在人事方面有所谓“四十八单”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序职代表的是道德、学问、阶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长于道德修行者担任,虽然有名、有职,但无实权,譬如军队的上将、上校等;“列职”,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职务,譬如团长、总司令等,握有实权。丛林的“序职”,包括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悦众、知藏、祖侍、烧香、记录、参头等;“列职”分别为都监、监院、副寺、维那、知客、纠察、典座、衣钵、汤药、庄主、化主、寮元等。大部份僧众有了序职以后,又领有一份职务,正如军中所谓的上将总司令、上校营长等,亦即序职、列职兼具。

此外,也有专于一务者,如:饭头、水头、菜头、粥头、门头、净头、园头、鼓头、茶头等,这些行单不需要序职即可担任。因此,四十八单职事不一定是四十八个人,有时一人兼具序、列职;有时一个职务有多人负责,例如序职的堂主,多则十几人,少则七、八位,而书记则有三、五十,乃至百位之多愈多表示寺院愈大。

序职代表资格、身分、地位,除非违犯清规,否则如同国家颁授的少将、中将等阶位,是终身荣誉,永远保留,然而职务(列职)则可随时因所需而异动有其一定的任期。丛林的任期制度,对于人才的养成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每年一到“期头期尾”职务调动时,凡任期圆满者,必须分别向大和尚或客堂请辞,经过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开会安排后,完成“请职圆职”的新任命。而住持和尚也有一定的任期,因此晋山住持、传法传贤也是丛林重要的行事与典范。住持又称方丈、堂头,凡是可以提供“挂单接众”的道场,才能有住持的称谓,否则只能称为当家。住持平日领众薰修、上堂说法,是一寺之主,但是逢到“出坡普请”时,仍须随众作务;乃至进出山门,亦需向客堂“告假销假”,此举充份显示僧团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僧团强调和合、清净,僧众平日的生活、修行均应随众作息,遇有特殊情形也必须请假。请假时,如果搭海青、袈裟,即表示要请长假;着海青请假者,是属暂假。除此又随各种“香期例假”而有不同的礼仪规定。

依据中国佛教的传统习惯,出家者必须受足三坛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僧格。三坛大戒乃中国佛教特有的授戒仪式,也是道场的重要行事之一。戒期有“进堂出堂”,从进堂到“封堂”,当中有一段缓沖时间,因为大陆幅员辽阔,路途遥远,必须一段时日赶路,所以先“开堂”,让大众陆续报到,到了一个时期才“封堂”。这一段时间先教授部份简单的规矩,等封堂后即不能再随便进出,这时即开始进行正式课程。戒会圆满下山,称为“出堂”。进堂有进堂的规矩,出堂也有一定的告假方式。戒期当中,受过沙弥戒、比丘戒后,均要“巡寮告众”,巡寮亦即“巡山”,大众一起到方丈室、客堂、库房、大寮等各单位巡示告众,藉此认识环境及人、事、物。巡寮告众乃佛陀时代立下的制度,后来中国丛林为恪遵佛制所以也立下巡寮事项。

道场行事,不离弘法利生,因此不管为信众举办法会活动,或是健全僧团的规矩制度,其实都与信众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僧住则法住”,唯有僧团健全而后才能驻锡弘化。2.寺政外事

禅堂、客堂、库房及衣钵寮,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俗称“四大堂口”。禅堂专管教育,负责训练人才;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四大堂口综理内外寺务,遇有重大事情,均由首座等班首及四大堂口共议进行。因此,要想了解一个寺院的寺政外事,可从维那、知客、库房、衣钵的行事中,窥出全貌。3.维那行事

维那是三纲之一,纲领职事,若以现代佛教学院为例,维那即“训导主任”。在提倡“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现代寺院中,维那往往兼监学、训导、训育,主要负责思想、生活等教育。

维那管理禅堂,其职责包括:管理钟板号令、安排生活作息、照顾行香修持评荐品德参学、提拔荐举人才、审核出堂进堂等。

钟板是丛林的号令,大众的生活作息、起香坐禅、说法开示、出坡作务等,均依钟板号令行事,钟板齐全的道场,方称“丛林”。维那不仅管理钟板,领导作息,甚至禅堂内香别的安排、环境的维护、法器钟板的职司,均由维那主管,是以大众慧命,全系维那一人的领导,因此有谓:“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如果不能令大众安心办道,即是维那之过。乃至参学者的能力、品德,维那均要记录,也要传授、教导,并依个人专长,不时向常住荐举优秀人才。平时禅堂人员的进出,更需经过维那认可同意,维那实际上就是禅堂的领导人。4.知客行事

知客是佛门的第一线,如同国家的外交官,举凡信徒进入山门,或为接洽事情、求助、倾诉,或是参观、礼佛而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知客。知客“接待十方”、“送往迎来”,必须掌握来客的身分、目的,给予适当的待遇。平时对外行文,与政府机关公事往来的“外事应付”,也是客堂知客应负的职责。

客堂如警察局,一般民间有了纠纷,客堂就是最佳的裁判所,同时也是“调解僧事”、“维护清规”的所在;遇有信徒婚丧喜庆的“生亡杂务”,知客必须开牌佛事、安排人员;逢到初一、十五上堂上供或期头期尾请职圆职等重大事项,必须“挂牌示众”。

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因此,身为知客必须慈悲爱护大众,不可官僚,亢高卑下。5.库房行事 库房总理一寺的生活所需,其职责包括:供应日用、储藏道粮、预算、分配单银、犒赏大众、营建修缮等。在丛林中,住持的第一条件要有供养心,有供养十方的心,才能做住持;身为出家人,第一要务要有结缘、服务的性格,肯结缘、服务,才能福慧双修。一个设备完善,储藏丰富的库房,如能加上有供养发心的库头师,必能令大众安住身心,用功办道,其功德实是难量。6.衣钵行事

佛法的传承,以“衣钵”为信物,然而现在的寺院普遍不重视信物,不重视传承,所以大都没有设立“衣钵”一职。“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暨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佛门有云:“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衣钵的重要由此可见。

上一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生产许可证申请细则下一篇:香溪漂流记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