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祠堂序言范文

2024-06-13

重建祠堂序言范文(精选7篇)

重建祠堂序言 第1篇

**祠堂修缮序言

人之有宗,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观其源可以知其流,而因其流亦可溯其源。何氏家族自古以来,政坛达官叠晋,文人灿若繁星,英雄数不胜数,可谓名门煊赫,群星璀灿。吾祖十世祖,由化州迁居至此,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白手起家,创下伟业。天官赐福,喜降三子,后裔顺天意择吉时创建宗祠,取名“三凤堂”。百余年来,人丁兴旺,能人辈出,大学生层出不穷。香火绵延子孙乐,椽腐柱朽祖心寒,不修不缮难免倾塌之险。遂倡议后裔,修葺宗祠,缅怀先祖。捐资献策,踊跃争先,敬孝先祖善扬天下。不以多少论功德,虔诚分文皆慷慨,聚沙成塔,众志弥坚。梁坚柱固神心悦,凌空三尺镇高堂;荣华富贵子孙旺,脚踏万里永安康。慷慨壮举,芳名永志,蹈德咏仁,流芳百世。

2014-3-20

重建祠堂序言 第2篇

国有国都,家有祠堂。自古以来,修谱建祠,旨在彰先人之伟业,励后人之壮志。幸我族人,深明大义,慷慨解囊,共襄义举。值此春暖花开之际,我宗族祠堂主殿竣工,族人欢跃,亲友共庆!祖堂落成,雄伟壮观;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堂内两侧,设有礼房;中有祭堂,宽阔明亮。镌刻楹联,字斟句酌;匾额流辉,翰墨飘香;祖宗牌位,熠熠闪光!

修建宗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为我们今人提供了一个聚族议事、畅叙亲情、合作交流的平台,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它不仅是有形的家族资产,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深信,随着祠堂落成,吾祖安位,唐徐家族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想当年我唐徐始祖,名讳辛武,江西湖北,探索而来,扎根至此,耕读兴业!昔日祠堂对联:禹夏元明,五作尚书七拜相;祖孙父子,十中御史九封侯。匾额高挂,御笔亲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何等荣耀!何等风光!

古语云: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我们倡议:凡我唐徐之后人,宜引领风气之先,弘孝义,兴族运,正家风!缅怀祖德,忆苦思甜,奋发有为;敢于攀登,勇于创新,大展宏图!

建祠祭祖歌盛世,和家睦族聚精诚!唐徐一脉香火旺,光宗耀祖自有人!

重建祠堂序言 第3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 随着国家基层权力的收缩, 宗族相关的现象如家谱重修、祠堂重修在我国很多地区得以持续的大面积复兴。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考量, 这是全球化和现代性运动背景下发生的与现代化运动互相照应的地方性话语表达。浙江地区将传统祠堂进行文化礼堂式改造的做法, 正是出于传统祠堂的惩戒等功能日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文化礼堂突出的是凝聚人心、文化展示的功能。这种由官方发起、又得到民间强烈回应的运动过程值得倾注学术关怀。

仙居是浙江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 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该县大力推进“慈孝仙居”创建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将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以生活化方式破解道德宣传难题, 以制度化手段破解道德约束难题, 以社会化途径破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管护难题, ” (台州市文明办, 2012) 从慈孝文化建设构筑“文明高地”, 从而建构走出文化建设与“经济洼地”、建设幸福家园的良性互动。

文化礼堂的建设, 大多是在整合村庄原有的礼堂、祠堂、村办公楼、学校、大会堂等公共场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扩建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 体现了物尽其用的原则。这其中, 有相当部分为由祠堂改建的文化礼堂。这实际上创建了一条活化祠堂文化的新路径, 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个创举, 也是仙居县各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本文所要论述的正式这种祠堂改建成为文化礼堂和原址重修现象: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寻求破解之法。

二、仙居祠堂重修中存在的问题

(一) 花费过度的问题

修造者出于对古人的敬意, 或者出于把修建祠堂式文化礼堂作为一项大事业来做的心理, 认为修建祠堂是件“争脸面”的事, 祠堂好与不好代表着一个村庄的形象, 往往在用料上追求“高大上”, 而不顾本地本村的实际收入;有的村庄搞强行摊派, 按丁摊派建筑费, 搞得村民民怨四起;有的村庄采取赊账的方式来做工程, 在修缮完毕后往往留下一屁股呆帐、坏账。

例如, 在南峰街道的某李姓村落, 因为修祠堂已经欠下了一百多万的外债, 这些债目如何还上, 各方也是束手无策。根据调查, 祠堂修建中动辄百万的用度, 在仙居地区较为普遍。

(二) 开放不足的问题

由于投入较大, 花费心血较多, 祠堂式文化礼堂往往存在关门时间较长、开放时间不足的问题。祠堂式文化礼堂修建好后, 钥匙往往掌握在当时的修建者和组织者手中, 而其他人的钥匙掌管请求往往很难获得回应。在一些地方, 还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外来的参观者众, 而本土的村民却遭遇进入难的尴尬境地。

例如, 在仙居县双庙乡某王姓村落, 由于村干部自身协调问题, 使得祠堂一直建成后一直处于关门“歇业”状态。投入巨资修建的祠堂, 其典型的青砖斜顶、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结构, 适合探幽访古, 追思古人。但如果迟迟不对广大村民开放, 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实在应该引起各方的反思。

(三) 政府角色定位的问题

多头管和没人管的问题:对于祠堂的管理, 没有一个对应的管理单位, 文物保护部门、宣传部门、乡镇政府都有关联, 但却都不是直管部门。地方政府从文物保护及古民居保护角度对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及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古民居提供保护机制。目前, 列入仙居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共有6处, 分布在城关、白塔、田市、下各和淡竹5个乡镇 (见表一) 。但是, 那些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而又具有一定文物价值和传承价值的祠堂, 则处于管理的盲区, 部分村落的祠堂被挪作他用, 也有一部分祠堂遭遇失火、耗损、无人管理和坍塌等状态。

例如在福应街道的横路丁村, 祠堂就处于一个维修经费不足的尴尬地位。横路丁村有三个主要姓氏, 分别为:丁姓、罗姓、石姓。丁姓最多、其次罗姓、再者石姓。该村的祠堂目前主要用于“白事”的宴席。该村祠堂建于清道光年间, 在经历了上世纪末的一次大修之后, 目前的维修费用主要由来自于78户丁姓村民组织的“白事”服务费中提取, 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灵活自治方式值得称道。但是, 该村的祠堂现在面临出现多处损坏:如二楼南面走廊出现坍塌、部分椽体出现断裂、部分栅栏丢失等问题, 微薄的服务费日益难以维系越来越多的损坏修复花销。

至于文广新局、文联等单位, 包括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 主要针对的是“组织力量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活动” (仙文礼组发[2014]1号) 。而宣传部门, 包括新成立的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只对应的文化礼堂建设, “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县对乡镇街道、部门综合考核和党建考核” (仙文礼组发[2014]1号) 。但对于祠堂建设, 在浙江省内的各级地方政府一般没有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扶持和考核。

(四) 重修经费紧张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衙门多头”以及没有专门管理部门, 也导致了财政经费的分配不均。尽管浙江省有专门针对祠堂保护的宗祠建筑保护专项资金, 但是由于专项资金的有限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基层政府只能选择性将资金用于已列入文物保护对象和部分提出资金申请的祠堂改建文化礼堂的建设, 而其他大量有文物保护和存留地方文化意义的祠堂无法列入保护范围, 因而也就没有经费支持, 这就产生了祠堂改建文化礼堂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不均和重修经费紧张现象。

在仙居某靠近神仙居旅游风景区的某“国家级传统村落”, 文化礼堂和祠堂建设的资金由拨款的古村落维修专项资金里提取, 从而有了资金和技术保障。此外, 位于皤滩古镇的陈氏宗祠, 由于地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皤滩古镇内, 其修缮和维护一直井然有序, 不愁资金来源问题。陈氏宗祠地处最西边的古镇入口, 为进入古镇的第一道景点, 又因为祠堂两端的旗杆高耸如云, 旗杆底座石刻雕琢精美, 具有较高的参观价值, 该祠堂的保护和利用一直做得很好。

而在仙居县内其余的绝大多数村落, 祠堂重建、改建和维护资金都是自筹。一般在单姓祠堂维修的资金都由村委会在单姓村落, 祠堂式文化礼堂的修建大多由村委会出面, 负责建设管理的也大多为村内主要干部, 村两委对于祠堂式文化礼堂修建的支持力度与资金的充裕程度关系密切。而相较于其他文化礼堂, 复姓村落的祠堂式文化礼堂建设一般并不由村委会直接出面, 而是由老人协会或者族里威望较高、曾经担任村干部的老人等人出面, 组成建设筹备小组, 再以小组名义筹集资金、人员和物资, 由个人出面修建的较少。无论是单姓村落还是复姓村落, 除非是集体资金相对充裕的村, 一般的祠堂重建费用由四部分构成:村集体拿出一部分, 村民集资一部分, 加上本族本村在县城和外地做生意的人募捐一部分, 还有是平时有往来的同宗亲友支持一部分。这种构成造成了一些想要重建祠堂、集体经济又不宽裕的村庄的维修资金筹集困难。

三、对策

(一) 回归理性, 量力而行

祠堂式文化礼堂的修建, 应根据本地本村的财力, 量力而为, 不贪大, 不攀比。在尊重传统、不增加经济负担、不盲目攀比的前提下, 传承民俗文化, 注意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不能刻意追求豪华, 在规模和资金上要严加控制, 使村民回归理性。此外, 也要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 使祠堂和文化礼堂成为见证村庄发展轨迹的学堂。

(二)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机制, 解决再造祠堂的内容支撑

祠堂式文化礼堂的建设只是基础, 关键要管起来, 用起来。只建不管、只建不用, 都会让文化礼堂变成形象工程, 造成资源的再一次浪费。要让祠堂式文化礼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必须让文化礼堂有内容、有形式、有人气。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凡是将老年活动中心、村办图书馆、调解中心等放在文化礼堂的村子, 往往兴盛异常, 人头攒动。例如, 仙居县羊棚头村为成姓和王姓杂居的复姓村落, 成氏祠堂作为老年活动场所和村办越剧团表演所在地, 人员往来频繁、热闹非常, 而王氏祠堂则处于时常关门状态。同在一个村子, 关门拒客与开门迎客造成的景象截然不同。

文化礼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门常开、活动常在的目标, 必须从人才保障、制度配套、活动举办、科学管理、激励考核等多方面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机制, 以求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活动的组织和举办保证村民强有力的社会互动与关联。同时也要解决文化礼堂的内容支撑体系问题, 各级各部门也要出台政策, 整合资源, 配送活动, 形成文化惠民与群众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文广新局、文联等单位, 要“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农村文化礼堂中的作用”, 同时也要经常配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送文化下乡。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要“积极组织力量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志愿服务活动” (仙文礼组发[2014]1号) 。通过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和协作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及时高效, 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真正建设村民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三) 明确政府的引导定位, 发挥文化保育中农民的主体性

地方政府应重视祠堂文化的保育与活化, 明确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 “重点是做好祠堂相关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同时修订适合当地实际的祠堂式文化礼堂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宗族成员在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中的主体地位, 让村民成为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把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同民生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 将传统家族祠堂祭祀仪式与族规祖训的内核与当代先进文化和时代特色相融合, 从而达到个人认同、家族认同与地域文化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相结合。

虽然不是所有的祠堂都具有文物价值, 但它在留存社区记忆、保留区域文化上功不可没。我们不能局限于列入古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进行保护, 而置其他祠堂于不顾, 任其自身自灭, 也不能仅仅围绕旅游开发而“选择性”的保护祠堂。重建祠堂说明现代人们对血缘、地缘及祖先崇拜等传统社会因素的合理性认可”。祠堂是一个乡村的历史遗留的见证, 是村民们珍贵的回忆的载体, 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四) 注重祠堂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1

在相当多的村落已经将农耕文化与祠堂文化结合起来, 诸如皤滩万竹口、福应街道大路等村的祠堂开辟专门区块, 用于展览农耕用具, 展示农耕文化,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仙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拥有针刺无骨花灯、九狮图、彩石镶嵌艺术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三十六行说唱等九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数十项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 一些村落存在着祠堂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遗存, 如何将这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可以挖掘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祠堂作为制作、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 现场的制作和展示可以让古老的遗产发挥出鲜活的魅力。比如, 仙居油菜花节上面的稻草人已经名声在外, 在这些遗产中的民间工艺制作, 可以放到高迁古民居等祠堂 (文化礼堂) 中进行, 让游客不仅能看到稻草人的各式造型, 还能领略到其制作过程, 甚至可以体验稻草人的制作技艺, 增加旅途乐趣;再比如, 休闲绿道中段的官路桂坑村的传统艺术形式“跳跳马”源自“泥马救康王”的民间传说, “历史悠久又经历了演唱内容、表演阵容、工艺制作的三重更新, 制作和表演的观赏性较强”。在桂坑村文化礼堂赵氏祠堂中制作和表演跳跳马, 可以充分向来往绿道的游客展示仙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四、小结

相较于传统祠堂拥有的一套完整的宗族制度规约族人的行动而言, 改建后的文化礼堂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影响存在。祠堂改建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需要依靠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村民以及宗亲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去解决, 最终方能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 重构乡村文化价值秩序, 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仙居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仙居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方案》[E].仙文礼组发[2014]1号。

[2]台州市文明办.《仙居:慈孝工程筑巢“幸福仙居”》[Z].见台州文明网:http://www.tzwmw.cn/zt/2012/10642.shtml。

[3]庄孔韶.《时空的穿行:人类学田野世纪回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钟益君.《乡村祠堂文化保育与活化中的地方政府角色》[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祠堂重建倡议书 第4篇

祠堂重建倡议书范文篇1

各界有识之士,广大父老乡亲:

菩萨山者,位于元城镇西部于我县白马乡接壤。巍巍菩萨山,实属我县乃至我市的群山之首,其俊秀突兀,远眺如龙头探平湖,百山宾服;近观则苍松蔽日,云蒸霞蔚,卓尔不群。古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确,素有慈善,驱邪扬善之称的菩萨落座再次,关于菩萨和狗娃庙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惟此神山,钟灵汽秀,人烟蕃盛,物擈民安,风清俗淳。

菩萨山上菩萨等十几位尊神的塑像庙宇,现残存重修功德碑两块,一为康熙年间,另一块为民国某年重修碑记。然山水有意,但岁月无情。自解放前的菩萨山战役闻名乡里,加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塑像被毁,神灵涂炭,庙宇倾祀,古树被烧,风雨飘摇,规模犹在,基址依存。

今逢盛世,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借国家重点发展规范的农村旅游,华池县人民政府打造红色旅游大县的东风。我们决定全力开发菩萨山风景区,规划以“菩萨山战役和民间流传的蛮女和狗娃的故事”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方案,力争成为我县旅游的一大景点,早日融入南梁红色旅游风景线,并将整合本地石油资源,促进农民发家致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千百年来,菩萨山与庙宇塑像共经风雨,见证历史,不知菩萨庙因改山而兴盛,也不知这山因菩萨而长青。重修菩萨等诸神庙宇是红色旅游的必做之事。也是今后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和向外界招商的重要筹码,栽下梧桐树,好引凤凰来。但我们独力难支,方与诸位志同道合者,共倡义举,聚众集合,敛募资财,以使菩萨庙宇光辉重现,降福万民!缘此,需募化四方,筹集善款。

藉此,今据国家捐赠法,诚心敬祈:

仁人志士,仁心厚宅,慷慨解囊;父老乡亲,反哺故土,回报家乡,众人拾柴火焰高。本 特向广大父老乡亲和各界有识之士倡议: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踊跃捐资。大家齐心协力,并肩携手,为重修菩萨山庙宇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呐喊助威,添砖添瓦。我等诚恳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集腋成裘,汇涓成流,多尔易善,少而无妨,菩萨山庙宇焕然一新,游客如云,名山之威指日可待。

功在当今,惠泽百世;利国利民,恩铭千秋。

凡自愿捐赠者,均名载史册,捐500元以上的社会团体和个人碑记功德,万古流芳。

倡议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祠堂重建倡议书范文篇2

尊敬的葛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氏始祖仲山公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修建祠堂一座,逢年过节,上香进礼,缅怀先人,激励后代,成为我族神圣的殿堂。

只可惜现在年久失修,后墙已崩,如不及时修缮,我们的列祖列宗就无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上愧对先祖,下愧对子孙!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葛氏宗祠修建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经多次预算修建祠堂需要资金100万元以上,由于资金有限,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恳切希望葛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齐心协力,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以告后人。

不论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宗祠之大业。

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谢谢您的支持!

我们的联系电话:0563-843___2(葛金宝)0563-84___81(葛永金)

137___26523(葛健民)0563-8___730(葛广甫)

0563-___0829(葛泽-民)

捐款账号:10020218969110___000049(葛金宝)

开户行:安徽省绩溪县农村合作银行家朋支行

绩溪县家朋乡汪家店村葛氏祠堂重修理事会

二00九年十二月一日

祠堂重建倡议书范文篇3

尊敬的各位宗亲: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叶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修建梅州“叶氏宗祠”。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梅州叶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

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梅州叶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叶族之力,在祖地梅州修建一座“叶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叶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叶族人的心愿。

鉴于叶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致礼!

梅州叶氏始祖大经文化研究会

梅州叶氏宗祠筹建委员会

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稿 第5篇

祠堂落成庆典发言稿

尊敬的新屋全体金氏宗亲,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日吉时良,阳光和煦。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谨代表花屋全体同胞,对贵村祠堂落成庆典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贵村金氏宗亲的热情接待致以衷心感谢!

我金氏源起,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三黄五帝中的金天氏少昊,自此世代相传,源远流长。自古名人辈出,族史辉煌;先祖美德,万古流芳。人文蔚起,世代书香;五湖四海,创业图强;祖妣贤淑,儿孙成行;枝繁叶茂,兰桂腾芳;事业发展,前程辉煌。

恰逢太平盛世,贵村搜峰峦之大木,集能工与巧匠,施生花之妙笔,遂成宏伟之祠堂;金壁生辉,裔孙荣昌;男添百福,女纳千祥。如周邦巩固,为景智增光。实乃可喜可贺可歌之盛事!

全体同胞们:衷心祝福我们金氏宗亲千秋绵衍,万代炽昌!恭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事业有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谢谢!

祠堂重建落成庆典讲话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来宾:

大家好!

日值暖冬,风物怡人。适逢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太平盛世,___祖堂如期竣工。今天,美丽的___,阳光灿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香火旺盛、瑞气凌空、喜气洋洋。在这空前的盛会上,我谨代表女婿们向___祖堂落成表示热烈祝贺!

春秋易迭,岁月轮回。宏图绘展改旧貌,祖堂平添换新颜。喜看今日祖堂,门楼高耸、雄伟壮观,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堂内两侧、设有礼房、上有戏台、中有祭堂、一进三重、宽阔明亮,镌刻楹联、词工句酌、金匾流辉、翰墨留香,宗祠神龛、麟吐玉书、龙舞祥云、描金点翠、金碧辉煌,左昭右穆、端坐其上、太祖神像,熠熠闪光。总之,祖堂显示了_氏家族的纯孝纯情;展示了___人心所向、众志成城的优良族风;体现了_氏子孙承前启后、枝繁叶茂、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令人景仰!

天地人和好作转,顺风顺水好行舟。自古以来,修族谱、建宗祠,旨在怀先人之伟业,励后人之志。我们深信,随着祖堂竣工、太祖安座,___家族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最后,祝满门: 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英才辈出、万代兴隆!

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

公祠重落成庆典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们,大家好!

春和景明,生机盎然,我们村诸姓家族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隆重举行“祠堂”落成典礼暨请祖祭祖仪式,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谨代表全村各姓宗族,向前来参加祠堂落成庆典的各级领导、村里各姓的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感谢很多在外闯荡的各姓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会,更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对宗祠建设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向那些因路途遥远或公务繁忙无法赶到的族人真诚地说一声:家乡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

俗语说: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乃为人本分。古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重保持晚节,时时缅怀先人,民风自会淳朴敦厚。祠堂就是我们拜祭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这里可以安放我们先人的英灵,可以寄托我们对先人的哀思,同时也是联系我们宗族血缘的纽带,对我们民风的教化,宗族的团结有着积极的意义。筹建祠堂,是我们村各姓宗族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在宗祠的建设过程中,理事者不负众望,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心劳力;理财者凡事具细,精心打点,钱尽其用。智者尽其心,艺者尽其才,劳者尽其力,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各姓宗亲对先祖圣德的深情。但这只是我们的初期工程,我们还有很多的建筑项目,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热诚奉献。为了我们先人的英灵,为了我们的宗亲的繁荣,恳请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几万、几千不嫌多,几百、几十不嫌少,各随心愿,各尽其能。更希望大家能出谋划策,共同参与,这本就是我们自家的事情。

另外,我还想说: 我们在建设好宗祠的同时,更有理由、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利用好宗祠。今天的落成庆典,也是一个动员大会。希望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三点:

第一,要把宗祠建成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庄严场所。祭拜先祖,是宗祠的基本用途;慎终追远,是指慎重地办理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

第二,要把宗祠建成孝亲敬亲、和睦乡邻的和谐场所。就是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进而发展到宗族和睦,贫富相助、患难相帮、仇怨相忘、孝慈相仿,加强宗族凝聚力。

第三,要把宗祠建成教化子弟、培育美德的文化场所。要体现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宗族特色,充分发挥精神激励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文化熏陶功能。要设立陈列馆,增强艺术性,还可以办书院,读祖训,采取这些办法,来感化族人、教育族人、引导族人,使我们全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各位乡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愿我们各族宗亲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念祖念宗念先贤,同脉同心同发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孙!

张氏家族重建祠堂倡议书 第6篇

张氏家族重建祠堂倡议书

木本水源难忘自始秋霜春露时感孝思张氏一族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人也太始祖自大明永乐五年迁居此张庄已有六百年之久人丁日盛家睦人慈安居乐业万事祥和然人生本於宗祖即当尊祖敬宗吾现存张氏祠堂碑铭失落难觅其踪是何祖辈何年何月承祧修建茫然莫知因年湮代远历经无数风雨早已破漏不堪况前方沟沿不断坍塌所余场地狭小实难举行祭祀祖宗之活动异乡族裔每来寻宗觅祖想即行祭祀见状无不摇头叹息凄然而归难随其愿其心伤感可想而知昔又頻逢战乱各种运动纷繁生活困顿人心不稳经济不景前无数族人頻提修建无奈世情时势难随我意境况日下后辈子孙问及莫不面赤语塞噫嘻悲哉今丙申年节几众族人聚欢进而提及修建祠堂之事研判各方情由众觉时不我待应须尽早操办然也凡我辈中人其责难推其任难卸理应齐心协力力排多艰用十分之努力以实现多辈之愿望所有我等皆祖宗之子孙也故派不分亲疏远近情不分厚薄人不分穷富有智使智有力用力捐川资丰薄实轻其心可嘉则重也此乃一分善举报得十分善果众志成城金石为开众等齐心何坚不摧若日后事成功德无量永铭后世於上能慰际历代祖宗於下亦昭示后辈子孙了却历代之心愿足矣

公元二零一六年二月

重建祠堂序言 第7篇

《重建严子陵先生祠堂记》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自杭州东南溯江而上,遇富春渚,至七里滩,两山之间有严子陵祠焉。清风高节,照耀江水,曩常经其地,瞻其貌,徘徊久之而不忍去。宋范仲淹守严郡尝为子陵置义田立祠作歌以纪其德。自是以后淳邑有方贼之乱,富春有裘贼之乱,是祠之或废或兴,年日舛错不可考。国朝尝饬守土之官岁时修葺故祠,得岿然长存。自粤匪扰乱,郡当其冲,祠遂不保。余以同治四年八月来守是土,过七里滩心徬徨者累月,闻魏观察有志捐造(前丁太守经理其事,半途功废)。予慨然首先捐廉二十万钱,次集捐赀,鸠工庀材,复祠宇之旧观,续造客星楼、祠内神像碑石、动用器具,洪纤毕备,阅四月而功告成。遂入山而求子陵之后,得两人焉:一名国禄一名宝华,两人为从,父子相与为依,懼将无后而又奇穷,盖义产之失久矣。余为之请于大府,就严郡盐课耗项内岁提钱八十千文,为目前开垦山田费,用嗣后修葺祠宇、奉祀香火,俾得永远有资;仍勉国禄等砥节砺行,无坠先人遗绪。则余他日公车便访,重瞻道貌,庶几景仰之思与是江是山而俱永也。所有先生道德事迹前人言之祥矣,余不复赘是为之记。

余前权签(“签”看不清,猜的)严郡捐建严祠,谕令严子陵先生后裔严国禄、严宝华叔侄二人看守祠堂,奉祀香火,又禀请在盐耗项下每年提八十千文以为祠中之用当。谕严国禄等早为完娶,以继绝祀。乃至八年夏余重守是郡,严国禄仍未聘娶,复又资助以成其事,至十里富春山。道光年间严国祥曾卖三股之二与方文芹,执业现据。严国禄具囊到府,又断归严国禄,执业永作严祠之用,不准再行买卖,并札饬桐庐县立案又记。

译文:

从杭州东南沿江逆流而上,便遇富春山地区,到七时滩,两山之间便是座严子陵先生祠。严子陵先生清风高节,照耀山水,我过去常经过此地,瞻仰追思其风貌,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宋朝时范仲淹牧守严郡时,曾为严子陵先生购置义田,修祠堂作诗歌唱来纪念先生的高德。从那以后淳邑发生过方贼之乱,富春地区发生过裘贼之乱,严子陵祠堂便时废时兴,年日错乱已难以考证。本朝曾命地方官同每年修葺旧祠堂,严子陵先生祠才得以庄严长存。自从粤匪作乱,地区动荡,严郡首当其冲(正处乱烟军锋之中),严先生祠便又被毁。我在同治四年八月来此地牧守一方,过七里滩,心忧徬徨好几个月,后来听闻魏观察有意捐资修造严先生祠(前任丁太守办理过这件事,却没以完成)。我慨然响应,首先捐出二十万钱,然后募集财物,招揽工匠准备材料,恢复严子陵先生祠的旧貌,接着修造客星楼、祠内的神像碑石、各种使用的器具,大大小小都准备齐全,历时四个月终于完成。于是进山里寻访严子陵先生的后人,找到两个人:严国禄和严宝华叔侄,此时叔侄二人相依为命,惶恐度日,竟然无后又非常穷困,原来严家义产已经失去很久了。我为他们向领导请求,从严郡的盐税和火耗资费中每年提出八十千文,作为现在开垦山田的费用,(山田产出)用于以后修葺祠堂、奉祀香火,使以后严子陵先生祠可以不断奉祀的所需;并勉励严国禄等人不断求上进,磨砺自己的品行,不要坠了先人的遗德。这样我他日公事之余再来拜访,再次瞻仰严先生道德风姿,就可以景仰之情与这江水这山峰一起永恒了。所有严子陵先生的品行事迹,前人都述说得很祥尽了,我就不再这里再赘述了。

以前我管理严郡时捐建严祠,命严子陵先生后人严国禄、严宝华叔侄二人看守祠堂,奉祀香火,又禀告上司请求在盐税火耗中每年提出八十千文作为祠中费用。并令严国禄等早日成亲,以继香火奉祀。等到同治八年夏我再次牧守严郡,严国禄仍没有娶妻,便又资助他成亲,到十里富春山中(成家)。道光年间严国祥曾将义产的三分之二卖给方文芹,交易立据为凭。严国禄后来打点行囊到府台告状,义产又判归严国禄所有,并判定此产业永远作严子陵先生祠的资费来源,不准再作买卖,并下文Greysky整理 TeacherM翻译

TeacherM翻译Greysky整理

命桐庐县作了记录。

附:北宋范仲淹有名作《严先生祠堂记》可为此篇参考。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它虽不似作者自己写的《岳阳楼记》那样浩瀚雄浑,也不似刘禹锡的《陋室铭》那般纤巧明丽。但却以诚挚质朴的情愫,使人为之感动。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参考译文: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上一篇:意想不到的发现作文500字下一篇:一个母亲与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