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话题作文

2024-06-08

天空的话题作文(精选14篇)

天空的话题作文 第1篇

风从林间吹过,只带起树叶的沙沙声,抬头望天,却不见一缕阳光。我不禁迷茫,属于我自己的天空在哪里?

惊涛拍岸,礁石依旧,一袭白袍屹然不动。他抬头望天,却只见黑云遮住了东方的金日,主上蒙尘,朝堂之上不辨忠邪,那么他,他屈原的天空又在何处?他是要做一个悠然南山下的田园翁(田舍翁),还是做一个顺应大势的通子?不,他都不是,他要做的是劈开黑云的利剑,露出属于自己的天空。于是屈子抱石投江。他要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醒,换回金日重新照耀天空。数千年后,江水依旧,我立在岸边,久久不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而他也进而升华成为了民族图腾。

我的目光慢慢向前望去,却与另外一人的目光交汇。那是一轮明月,静静地镶在夜空之上,诗人独倚在雕栏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新帝登基,却锐意改革。自己得不到赏识,也只能借酒消愁。酒至尽兴处,东坡起舞弄清影,却一阵茫然。“不知天上宫阙,今昔(夕)是何年?”那么属于他苏轼的那一片天空又在何处呢?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建功立业,出将入相,何谈成功?突然,他望向水中月的倒影。原来“月有阴晴圆缺,人又悲欢离合”,自己不过遭遇了一些挫折,何必颓唐不安呢?我看到了,看到的不仅仅是诗人的情怀,更是东坡的豪迈。

人生如梦,一樽还泪(酹)江月。苏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原来官居一品并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纵横诗坛同样可以青史留名。

我悟到了,人生不过是梦想与现实的较量,找准你的路,让世界惊叹你的力量!我再抬头望天,却发现属于自己的天空一直在自己心中。

天空的话题作文 第2篇

臭氧层空洞,紫外线直射地球,人们患皮肤癌的机率变大了,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改变原有的自然规律,各种异常现象出现。你体会到了他的抱负吗?

冬天收拾行装,早早的回家了,紧跟着夏天的脚步来了。一出太阳,就要把我们厚重外套甩开。现在抬头看看天空,有时会模糊,空气中温度越来越高。天空越来越暗了,越来越污浊了。人类有意识到了吗?也许已经发现了,可最重要的实践。不能再慢,现在每年气温以0.6℃上升,他可不会等待。所以我们要加紧脚步。

多抬头看看天空。他的广阔,让我们心胸宽阔,他的包容,让我们学会原谅。他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它好,他会给你回报,但人类伤害他,他也会发起抱负。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空,不再让他发烧。让他永远健康才是人类所期望。

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飞翔 第3篇

一、激发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 点燃灵感的火花, 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 才会产生强烈的动力, 发挥聪明才智, 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写作水平。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 作文便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勤奋的探索, 执着的追求。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 饶有兴趣地练习习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克服恐惧心理, 打破作文神秘的面纱, 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

一张白纸, 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学生纯真无邪, 敏感好奇, 对身边的事物大胆质疑, 直言不讳, 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 以爱育爱, 以心换心。努力践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期望:解放孩子的头脑, 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 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 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 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 使他能接触大社会, 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 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生的身心解放了, 敢想敢写, 轻松愉快地学习作文, 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作文的兴趣浓厚了, 作文能力的提高就有了基础。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飞翔

1. 说话作文训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把“口说”与“笔写”的关系比喻成“物体”与“照片”的关系。他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 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 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可见说话训练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说话作文, 一般来说应注意抓住“看、想、说”三个环节。它能有效解决学生无话可说, 话说不全的问题, 同时, 通过说话作文训练学生清晰的思维, 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感情。

2. 续写练习。

续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要求能依据原文的题意和线索, 去创造生动有趣的情节, 设计各种不同的结局, 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创设“答案”后的愉悦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作文欲望,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补写练习。

补写就是将提供的情节残缺的文章, 按要求补充完整。补写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 这就是补写开头、补写结尾、补写事情的经过。其中补写事情的经过是最常用的练习形式。在补写事情的经过时, 首先要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弄清楚, 然后根据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构思事情的来龙去脉, 把事情的经过补写完整。构思时, 要合情合理, 不要生编硬造;要前后连贯, 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握住重点, 要详略得当。补写开头、结尾要注意根据正文合理推断, 做到“凤头”、“豹尾”、“猪肚”。

4. 想象作文练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作文教学更要如此。教学提示中的遐想是美丽的, 神话中的马良, 现实生活中的电脑程序员, 自然界中的白云、绿草, 都可以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让学生欣赏这些遐想, 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5. 编写童话故事。

近年来, 在学生作文命题和作文练习中, 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材, 即创作童话故事, 具体命题形式是给几个词语或选择几个你喜欢的动物, 自由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创作故事, 可以使学生在创作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6. 改写古诗练习。

诗意,作文的天空 第4篇

[关键词]:诗意 作文前 作文中 作文后

诗意作文,犹如种子,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播撒,去浇灌,去守护。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至上、网络无极限的时代,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假话、大话、套话,不着边际、人云亦云成为学生作文的通病。例如:为了表现“助人为乐”的中心,五子登科(抱孩子、推车子、让位子、捡包子、扶瞎子)纷纷登场。这样的作文,将会铸成学生写作热情的缺失。在学生中“快餐作文”(意指一拼一湊,就诞生了畸形的文不对题的“怪作”)层出不穷,更多的同学谈“作文”色变,写作的热情消失殆尽,诗意就更无从谈起。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情,让写作变得富有诗情画意?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给予我灵感与动力,激发起我对诗意作文教学的热情,继而进行了点滴的尝试,而其中的滋味或浅或深,或淡或浓,唯有自知。两个学期实施下来,有写下自己真实感受的冲动,与大家共勉。

一、作文前,曲调未谱情先赋

(一)千般话题融真情,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经常听一些同行,抱怨学生写的作文空洞没内容,不知他们是否扪心自问:有没有提供孩子可书写的话题?殊不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一道功课必不可少,那就是给学生合适的写作话题,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话语权,让学生不再为写什么而发愁。最好,在写作前,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交流。如:在学生学写感谢信时,我引导学生从一些微不足道、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或遗忘的小事开始回忆,经同学间互相交流,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社会上所有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感恩。所以,在课堂上写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他人的援手之恩!因材料源自生活,源于自身,学生们写出了真情实感。因此,一篇篇感谢信感人至深,令读者潸然泪下。这样,有前期的交流,有真情的融汇,学生的习作自然就精彩纷呈。

例如:母亲节前夕,我指导学生写《记忆中的妈妈》就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作文前期准备,同时为学生罗列了下面的主题:

1、和妈妈一起度过的一个节日

2、和妈妈一起的开心时刻

3、妈妈给我最好的记忆

4、我对妈妈撒小谎的时刻

5、妈妈让我最敬佩的事

6、跟妈妈一起的难忘旅行

7、妈妈给我的一次教训

8、我的妈妈很特别,因为……

一周后,学生出色地完成了作文。我又将他们的作文汇编成《记忆中的妈妈》一书,配上与母亲节有关的诗歌、名言,以及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这不仅让作文变得诗情画意,也为母亲准备了一份浪漫而又有意义的礼物。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前要唤起学生写作冲动,激发其作文的内驱力,促其乐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此外,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取体验,丰富写作的素材。我会经常组织学生放风筝,做游戏,找春天(初春、阳春),找秋天,观察植物、动物,进行节日调查等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思辨生活。这样的作文,基于现实,自然真实,避开无话造话,无病呻吟,也为诗意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成语点睛诗添彩,嘈嘈切切错杂弹

作为教师,我们常对学生说:有纳方能吐。多看书,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诚然,阅读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并不是所有低年级学生都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和丰厚的知识储备。如果教师教学时,备足课,备深课,引导学生搜集、罗列类似专题可用的成语、诗句,或为学生提供些“成语、诗句超市”资料让学生参考、选用。一来可让低段的学生学着用;二来学生积累多了,自然会运用,作文就变得文思飞扬、富有诗情画意了。

如作文《我想对××说》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们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子看;对邻居叔叔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家真诚的帮助……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在习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实话,要写这样的文章不难,但要写好却很难,要写得富有诗意更是难上加难。于是在学生写作时,我为学生搜集了如下资料,供学生参考。

苦口婆心 郑重其事 谆谆教诲 说话幽默 语重心长

滔滔不绝 有声有色 情真意切 抑扬顿挫 谈吐从容 和蔼可亲

字字珠玑 侃侃而谈 不绝于耳 义正辞严 深情并茂 情深意浓

意味深长 ……

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词?尝试用一、两句,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让学生学着用成语点睛,诗句添彩,在探究交流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回味生活的哲理,使普通的习作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作文教学也变得趣味盎然,诗意绵绵。

二、作文中,别出心裁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每一个句子、每一次谈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的动机,即“我为了什么而说”。只有当学生由于某种诱因而需要表达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指导写作前,总是想方设法开启学生的思路。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习作写写你的课余生活,为了帮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放风筝比赛、吹泡泡比赛、老鹰抓小鸡游戏、观察小金鱼、贴树叶画等等活动,学生写的作文题材丰富,内容真实,情感体验真切。特别是写《吹泡泡》和《树叶画》,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泡泡飞呀飞,飞到草丛里,和小虫儿玩耍。”“泡泡飞呀飞,飞到天空中,和月亮姐姐说悄悄话。”“泡泡飞呀飞,把我围起来,我成了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心里美滋滋的!”……《树叶画》更是想象奇特——“秋天的果园”、“森林音乐会”、“海底世界”、“动物运动会”等等一幅幅画面想象丰富,画下面的习作更显奇思妙想,读了让人拍手称妙。

nlc202309011048

我也曾模仿名师设计,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小鸭子历险记》。图意很简单,主要讲:在一条车辆拥挤的街道上,鸭妈妈带着六只小鸭子过马路。街上所有的车子不约而同地停下来静静地为鸭子让路。然后我讲述这张图片的拍摄背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群小鸭子在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子失足跌入路旁的下水道。鸭妈妈沉着地向交警求助,交警救出鸭子,并目送鸭子大摇大摆地上路。教学时,我通过想象扩图,使故事情节丰满。教学片断呈现如下:

师:书上只有一幅图,如果这位记者幸运地拍到事情的全过程,那么他还会拍到哪些画面?

生:我觉得还拍摄了鸭子失足掉进下水道的情景。

生:我觉得还拍摄了鸭妈妈怎样着急、怎样求巡警救小鸭的情景。

生:他可能拍到巡警以及其他人一起艰难地救出小鸭子的全过程。

生:拍到失足鴨子被救后向巡警表示感谢的情景……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个单一的、静止的画面让大家这么一说,变成了一幅幅活的画面,组成了一个完整又有趣的故事……

教学时,我在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于瞬间定格的有限之内,辅以想象的无限发酵,为孩子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触发了学生情趣动力,这样的文章构思过程就富有诗意。写作,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波动与起伏,有了情感的波动与起伏,写作时,字里行间会洋溢出情感的温度。试想,面对如此诱人的情境,哪个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呢?学生又怎么会无话可写,无情可抒呢?!

(二)留驻想象导章法,巧把金针度与人

写作,我们提倡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拘束,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不着边际。关键在于“精而有用。”同样在指导《小鸭子历险记》中,我让学生留驻想象,并进行章法指导,从而巧把金针度与人。例如: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那么要把文章写得有真情实感,又富有诗情画意,我们可以用第几人称来写?是的,用第一人称写,给人的感觉亲切,真实可信。比如可以这样写:我是一名巡警,今天我巡逻,走在温哥华的街头,忽然对面来了一只小鸭子,向我“嘎嘎嘎”直叫……还可以以哪些角色来写呢?(鸭妈妈、落水鸭子、司机、行人)等等角度来写。这样,就把自己摆进了这个故事中,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几点: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二,把细节描写具体。三,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我们要尽量为学生顺利完成作文提供方便,如果仅仅提供一个作文题目和几条抽象的目标要求给学生,是不利于学生写作的。更不要奢望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还对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进行细致的点拨,这样学生写起来,也会有的放矢,胸有成竹,有了丰富想象为基础,有了章法的导写,学生的行文也会快速有效,一气呵成,转眼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的作文富有情趣、诗意。正所谓:留驻想象,章法导写,巧把金针度与人。

三、作文后,群英荟萃情致高

(一)自品互助相益彰,大珠小珠落玉盘

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写好后,要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写罗嗦了要删掉,写干巴了要补充。但靠语文老师一人来改,显然孤军奋战,效率不高,提高学生自己修改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所以,作文草稿完成后,我让学生先自我修改欣赏,然后与同伴交流互助,最后小组评选优秀作文。

自我修改欣赏:四读自己的习作。一读改错别字。二读修改不通顺的句子。如果自己改不了,先做上记号,等会请教同学,互相商量怎么改。三读修改标点符号。这样,学生在文章中犯的低级错误:如错别字,标点符号误用、病句等小毛病就少了。四读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同伴交流互助:帮助同学提出修改建议并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在为同学提出修改建议的同时,把对方值得欣赏的段落、句子、词语划上波浪线,并写上理由。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小组评议选优:个体交流修改后,开展小组讨论、欣赏、评议,找出大家认为最美、最富有诗意的习作或片断内容,还可以是一个句子,做上记号,为集体欣赏做准备。

鼓励学生自我修改、互批习作,借鉴别人的长处,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互批作文的能力。真所谓: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集体鉴赏重作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学生初改后,我会针对学生的巧妙构思或精彩段落和习作中存在的较普遍问题进行集体鉴赏。具体的做法是:先把本次习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选有代表性的几篇或几段进行讲评、分析,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作文或二度写作。下一步师生一起欣赏小组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优秀段落。要求学生把优秀作文誊抄或打印好,张贴在班级优秀习作园地,或收入班级《诗意作文荟萃》文集,或在《年级作文报》发表,还可以推荐到各级各类小学生报刊杂志中发表。很多同学读着自己的作品,竟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拍手叫好,原来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像大作家那样诗意绵绵,文采飞扬。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多元评价,关注个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体验收获,体验成功。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是找缺点大于找优点。而我在实际操作中,更注重找优点,有时干脆只找优点而不找缺点,这样大大强化了激励效应。学生的作文就像沙里淘金应多找闪光点,多找优点,促进发展。把作文评价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发情趣的过程。让学生在修改文章中依然能追寻到情趣、诗意。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同样,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导学生在诗意的气息里接受熏陶,让作文课堂充满诗意的阳光,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诗意的底色。

作文课堂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作文课堂应该诗意盎然,作文课堂理应春风拂面。如何给作文一片诗意的天空,引领学生在充满诗意的作文课堂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是我孜孜向往的理想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课中,把自己生命点缀得季花弥漫;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作文课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3—78

[2]小学语文教师

[3]语文教学通讯

[4]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5]《人民教育》2012、15——16

窗外的天空话题作文精选 第5篇

窗外的天空是多彩的,窗外的天空是自由的,人不能长久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如果将自己憋闷在屋中太久了,心灵的窗口也会变小,人的视角也会凝固,心智就会衰竭,激情就会耗尽。

如果你站在窗前,展望辽阔的天空,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观一观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沐浴日月星辰的洗礼,将心窗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吸收日月精华,思想就不会霉掉,更不会麻木。人只有在天地之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情的升华。

 

窗外的天空话题作文精选 第6篇

窗外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的蓝。躺在床头,望着窗外,仿佛自己又看见了少年,太多的不懂夹杂着美丽的梦,每一天的生活是那么的忙碌与美好。夏日的阳光总是洒满我的小屋,无论我是否胜利,我总是望着窗外,不断鼓励自己,因为我坚信,前面就是我的天空,我一定能找到。夏日的烈阳总是那么的美,就算汗流夹背,因为我还怀揣着梦想,我知道自己是幸福的。

尽管前进的路是那么曲折,可我没有放弃,我不断告诉自己,我要前进,我无法忘记窗外的天空,酸楚从心阵阵掠过。我从未放弃过年少的梦,我只是希望自己可以不断寻觅,找到自己的梦。

 

我的天空为话题作文 第7篇

————题记

我是一只鹰。

长辈们告诉,鹰的本能是飞,要飞向属于自已无垠的苍穹,那是希望的起始点,也是梦的降落点。我抬头仰望,是一片没有尽头的蓝,纯净洁白却又深邃迷离……那里有什么?

我明白,要想飞向那片天空,只有不断努力,日日夜夜我挥动着单薄的双翅,却始终只能旋绕在树枝的四周,听着麻雀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与嘲笑。

但我是鹰,鹰要的不只是……

于是,我更努力了。

殷红的鲜血夹着一丝腥气,不断冲刷着我的羽毛,使它变得更加的丰满,轻盈,我感觉身体在上升,四周的色调仿佛有了变化,耳边不再是尖锐的“叽喳”声,而是空荡的回响。

我抬头,依然是蓝,我低头竞然在浮去之上,流云缓缓从身边滑过,风吹落了身上的尘……

“读”出作文的一片天空 第8篇

一、赏读经典诗文,感受语言魅力

初中生有学习写作的需要,但在面对写作时又往往会缺乏动力和信心。写文章难,读文章易,在教学中,必须先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充分感受语言之美,为他们跨越写作的门槛增添动力。而最能体现中华语言之美的莫过于经典诗文了。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兴趣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赏读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引导学生读古代诗文,让他们欣赏语言美,并且走进诗文的国度,享受美感,挥洒才思的愉悦和幸福,进而激发出创作的激情,建立起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只要带领学生进入诵读古诗文的大门,感悟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久之,学生就会把这种诵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在反复诵读中引发联想,从而体验诗人的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在感悟、熏陶、积累中,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

1. 读出意境之美

在教学杜甫的《春望》《石壕吏》两首诗时,首先我满怀悲愤之情,伴着《二泉映月》的旋律,用沉郁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诗,然后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细细品读诗的意境,而学生们凝重的表情也表明,他们已经读懂了诗人的心!

2. 读出语言之美

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诗词早读课,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领悟诗歌的气势、神韵和风格。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古诗词。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第三课《蝉》时,笔者就引入了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的《蝉》:……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学生对蝉在古诗中“高洁”的化身很感兴趣,摘录为笔记,并在课后进行了选择背诵积累。

3. 读出兴趣之美

在写作教学时,我曾经举例,李清照一定是读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触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于是学生发出了“如果有菊在身,如果有菊在心,则常常的冷秋何患”的感慨(徐升《秋天的生命》08.12.05《萧山日报》);我还对学生说真怀疑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是否也读过中国的诗,比如读过苏东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才写下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于是学生对这种拟人的写作手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常借一些花草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在长期坚持的古诗词读赏中,学生积累了丰厚的写作素材,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文思泉涌,使文章具体生动,表情达意就更加流畅。话题一拿到手,古诗文给了学生丰富的联想空间。学生沈书君参加“节日”话题的寒假征文比赛,在写《和谐阳光》时,就联系到了古代诗人屈原、王维写端午节和重阳节的名句,“轻扣薄窗,我看到,你‘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满腔爱国情……”“再次盘旋山顶,我看到的却是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深叹……”(本文获萧山区“节日”话题征文二等奖)

二、品读中外美文,增强写作素养

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之后,必须让他们在阅读中掌握写作的方法要领。一个人的知识愈丰富,艺术触角就愈敏感,透视生活、洞察人心的能力就愈强。通过有针对性地品读中外美文,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名家创作的心路历程,领会写作的立意之法、构思之路,从而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

1. 化整为零,读出心得

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篇目相对较少。如果学完《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要求学生去读《红楼梦》,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要求学生去欣赏《水浒传》,这似乎是不切合实际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自由选择章节进行阅读。另外推荐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要求学生睡前看十分钟美文,并将其作为一个常规作业。同时在书本上“圈划批注”,在随笔本上写“读书笔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每日必读的习惯,培养记录阅读直觉。我从学生读本和随笔本中挑选出一些范例,加以展示和点评,渐渐地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越来越高了。

2. 师生互动,读出精彩

在教学中,教师每个学期和学生共同读几本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书。师生商讨定下书目,并约定在下一个月中,每周开辟一堂语文课来讨论这本书的精彩章节,师生彼此分享阅读的感受。在互动中,学生读书更有劲头,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了文学滋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题,自见其义。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同一个题材但不同背景的中外美文的学习和思考,通过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文章来分析、讨论和交流,逐步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写作技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2007年暑假读名著征文中,810班杨豪益写的《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应雨晴写的《幸福需要放下——读<傲慢与偏见>有感》获区图书馆征文三等奖,810班裘孔莉写的《把生活刻在心底》获区读书征文一等奖。

三、析读同龄佳作,倡导有效模仿

广泛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在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必须引导学生将阅读的心得体会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让学生阅读、分析同龄人写的命题作文的方法,通过分析同龄人如何选题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进一步消化在前期阅读中积累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通过有效模仿,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能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1. 快乐析读,领悟技法

每周安排一节“读”作文课,前一天布置好作业,要求学生带一本作文书(所带的作文书,在我要求范围之内,比如《作文与考试》《作文通讯》《青年文摘》《读者》等新近杂志,也可以是中考高考筛选出来的优秀作文本等,也可以是老师印发的一些好文章)。每次阅读,都要按要求留下“读”的痕迹。前25分钟左右浏览读,读你喜欢的文章,后15分钟左右,锁定你认为最好的一篇“研”读。“浏览读”使他们“乐之”,“研究读”使他们“思”之,同时在摘录中思考怎样写好作文。而“摘提纲”为最有思维含量的写作训练“列提纲”做好了方法、思维和心态准备。通过读摘,加上“写你喜欢本文的理由”,让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促使学生把在读书中看到的好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文的共性和个性,在快乐读析中掌握写作技法。

2. 入情赏读,增强信心

班里有学生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区现场作文竞赛,担心他们的写作个性一时被掩埋,所以我带着这个想法去找寻一些生活味浓、情真意切的、吻合他们一直以来的写作风格的作文,安排一节作文课,激发一下她们的写作灵感。我选择听读《爱,在痛的边缘》。(同时读的还有《双鱼的她》)选读这篇文章前,我告诉学生我喜欢读它的理由:细节描写让我感同身受,想与大家共享细节的魅力。读这篇文章时,我几次停顿下来,被小作者的细节感动着。学生只是静静地认真地听读。有好几处细节,我没有作任何评论,只作重读或重读,静静品味。读完这篇文章后,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沉浸在这篇作文的赏读之中。有一个女生追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写作文?”那种语气,是对写作文的一种极度期待。还有男生说,老师,我一定要写出一篇让你流泪的作文来。当天下午,我的学生参加区现场话题作文竞赛捧回了一等奖。

四、评读自写作文,写出个性作文

读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写出好作文,充分享受写作的乐趣。卡耐基在他的《管理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天下只有一个方法,能驱使任何人去做任何事,那就是让员工自己乐意去做那件事。”在写作这件事情中,我把这个“乐意”理解为“有兴趣”,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后,就必须让他们动手多写,对自己的作品反复修改、完善,在寻找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升华学生的写作技能。

1. 抓住亮点,精读细阅

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我都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批阅。通常分四步走:速读判分—圈划标注—归类整理—特色记录。每次还要插入一两个“好”表扬记录。并不是每次表扬都是最好的文章,有些作文的“好”,需要老师用放大镜“找”出来,然后再通过“读”这一行为放大,经验告诉我,只要你读了他的文章,他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有真正的进步,关键是老师如何“捕捉”他微弱的闪光点。

2. 集中评读,享受成功

用细节点亮作文教学的一片天空 第9篇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优秀作文和一般作文在细节描述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别。根据通用的作文评价模式——以内容和语言表达作为衡量坐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审视,细节总是作为评价中的重要对象,成为衡量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评价一篇文章内容充实,因为文章中有许多突出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很好地凸现了中心;我们评价一篇文章语言优美,因为文章在细节描述上极具特色,富有语言色彩。

下面是两篇学生习作中的细节表现,描述的都是刘翔夺取世界男子110米栏冠军的精彩瞬间,但细节表现力有所不同:

A文: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地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

B文: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地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地冲过了终点……

效果上看B文肯定好于A文。以直观形式上判断,B文的成功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细节特征,并对这些细节特征作了成功的描述,如从动作、体态细微处入手,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刘翔跨栏飞快”这一特点。A文则简单叙述了一下过程,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描述,因而展现不出像B文中那样很多的细节。通常,一篇我们冠之以“流水账”的作文,其表现的缺陷也正是上面提到的细节缺失。因为细节表现不力,从而在整篇文章的叙述中没有详略轻重之分,情节上缺乏可读性。当我们在写作中一再强调“以小见大”时,实际上印证了细节在写作中的地位:让学生从细微处着眼,通过观察体验,积累起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从而获得表现主题、表现感情的支点。

由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把细节放在突出的位置,以推究细节为目标,以片断操练为内容的练习手段,来提高作文水平。强调细节,实质上是要求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写作理念:从小处入手,发掘题材,提炼主题。这个“小处”指的就是细节。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围绕细节,提出了一些教学设想。

一、注重阅读教学中细节提炼,形成读写结合的有机体

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学文本往往就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那么写作教学应该参照阅读教学的体系,以阅读材料为基准,提炼一些有价值的细节作为写作教学中的基本材料。

笔者在教学《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结合记叙文的要求,提出了一个阅读细节:闰土教迅哥儿捕鸟。由这一个细节,设计出一个片断写作:任意写一个游戏过程,要求是表现出游戏过程动作的“连续性和先后性”特点。因为《故乡》中捕鸟活动成功之处就在于抓住动作细节。而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提出了一个阅读细节:父亲是如何一步一步帮助我走下悬崖的。由这一细节,设计出一个片断写作:任意写一件事,要求是表现在做事过程中体现“一步一步”的特点。体会“一步步变化”,是学生在叙事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中细节的分析,然后让学生模仿体验,延伸到写作练习中。学生可以把阅读中的体会运用在写作实践中,并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巩固阅读知识。

传统的写作课往往被当作单纯的写作练习课来进行,如果能结合细节,在阅读体会的同时找寻写作的方向,这将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且因为练习的指向明确,评价的要求自然也就清晰。甚至可以发动学生相互评定自己的作文,教师给他们的评定要求就是一句话:看其作文中有没有表现出“一步一步”的过程。局部来看,写作的目标极为简单,但有针对性,通过这样的小而精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而且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结合阅读进行分析,突出了分析的针对性。

二、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表述欲望,加强写作片断的练习

提高写作并不一定只有从“写”入手。从人类掌握语言的规律可以看出,总是先有说,然后有写。在生活中,“说”的使用频率要大大超过“写”。因此,我们也可以细节练习中引入“说”的方式。学生们通过长期的口述练习,将会丰富语言,提高即时表达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述欲望。

笔者在2007浙江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比赛中就选用了《让亲情在细节中流淌》这一课题。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欣赏电影《暖情》的一个感人片段:一次车祸让冬冬住进了医院,在举目无亲的大都市里,父亲为了冬冬的医药费,只好瞒着他找了一份陪摔的工作。后来,父亲在一次给冬冬洗脸时,不小心被冬冬发现了手臂上的伤痛……然后设问:你从影片中的哪个镜头中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亲情?试着与大家交流一下。也许是受到情景的冲击,学生们都踊跃描述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镜头,而这镜头正是学生所抓住的细节。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提笔写下刚才所抓住的细节,结果描写下来的细节甚是感人。

试想一下,如果口头表述一件事情都不能清楚,那么在写作中同样会出现这种表述不清的毛病。如果我们在写作中坚持以细节为主的口头表达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加强片段的训练,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引导关注细节品味生活,提高积累素材的能力

作文即生活。观察,就是要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如果教师要激起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首先是要激发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细节感兴趣。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感悟到“平凡之中见真情”。因此,从设计作文练习开始,尽量采用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在写作要求上,督促学生多表现生活的细节,多揣摩人物的特征,从而完成主题的表现。比如设计的题目有“描述每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特征”。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要保证作文练习的经常化,笔者不提倡老是进行大规模的当堂作文练习。实践证明,作文水平要提高,主要的功夫要放在积累上。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多次进行当堂大作文练习,只能是进行重复低效的劳动。学生作文中的痼疾不会得到改正。笔者以为,只有改变传统单一的当堂作文练习的模式,把作文练习化大为小,通过分解作文练习环节,把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逐步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才能保证作文练习的经常性和高效性。

笔者要强调的是:用细节点亮作文教学的一片天空,并不是提倡写作中“细节至上论”或“细节唯一论”,只是希望我们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细节,让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笔法去描述眼中的世界,用缜密的思维去分析生活,让他们的语言个性在写作中得到表现和完善,让心灵世界在写作中美丽起来。

以天空为话题的作文 第10篇

春天,大自然一片生机,天空则设计了一个优美的背景。淡蓝的颜色,有些透明,像一块在强烈光照下的蓝宝石,无暇的找不出半点疵瑕。云儿也不知上哪儿玩去了,剩下个特大特明亮的太阳,照得天空泛白。万物在这背景下都是那么的奇妙美好,无处不弥漫着阳光的气味。天空,多么像一位诗人,创造了春天这么美的意境!

夏天,天空成了一位性格古怪的老头。心情好时,万里无云,天空空旷得让人心里有点慌,太阳把天烫了个大窟窿,阳光无情的像利剑一般射下。心情坏时,天边起了一丝黑色。慢慢的,一点一点忧愁爬上了天空这个老头的脸。越来越多的乌云压过来,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天空要塌下来。太阳吓跑了,天空昏暗了,恐怖临近了。终于,天空发怒了,怒号着散出道道闪电,把雨倾盆洒出,仿佛要覆灭整个世界!但风雨过后,天空又变得慈善了,怜爱的洒下道道光芒,让大地重新获得光辉,小学生作文《天空作文》。天空,多么神奇,古怪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秋天,天空好像为了迎接丰收而特地打扮了。让白云把天空擦了又擦,最后像湖面一样平静,像大海一样深沉,蔚蓝色浸透到空气中每一处。望望那天空,那么高,那么宽,把人的心都给弄得开阔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只只大雁飞过,留下美丽的瞬间,喧染了一种凄凉美,更是把天空映衬得更高不可及。天空,多么的美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以天空为话题的作文 第11篇

每天看天空的我,也仿佛失去了色彩。望着蓝蓝的天。在想,这就是我期望的生活吗?对!我该做些什么。于是,我学会了叛逆,看这父母,我突然想逃避。想逃到一个没有大人的地方。那里有糖果,有欢乐。没有念书的压力,没有父母的唠叨。

望着那空空的天空。我还能回到过去吗?回到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我,那个喜欢一边看天空一边幻想的我。

我们都成长了,过去如过眼云烟消逝了。我,不可能回的哪个什么都不懂的我。突然间,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一场。

看看城市的生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喧闹的城市,我能适应吗?我想回到那个小小的我。

以天空为话题的作文 第12篇

早上,升起了第一抹阳光,也是新第一天的开头。我们忙忙碌碌就浪费了这么美丽的时光,正是因为我们的忙碌,所以这看一次晚霞是有多们的宝贵呀!我正是一样,于是我便在太阳下上山时,我便去一睹它的风采咯!在5~6点那个时候,我来到窗前,那是人们都在吃晚饭,是分为温馨·祥和,家里欢声笑语不断!这是人们并没有发现就在窗外有一处美景在天上——晚霞……

啊!美丽的晚霞,那黄的发亮的色彩让人感到舒心。那金灿灿的黄满满覆盖了整个天空,慢慢的透出了淡淡的红,红黄相间美不胜收!渐渐,天暗下来了,太阳下山了,天空像铺上了一层黑布一样,笼罩了整个天空,但天空总是美丽,因为他有小星星的陪伴,和我们慢慢入睡……我从来都开没有这样看过天空,没想到天空是这么美,这么安静。

天空的话题作文 第13篇

一、动画教学, 记录印象故事

作文教学中,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 是写作的最佳导向。它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能直接推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根据本班学生缺乏作文兴趣, 习作水平低的特点, 给他们播放网上搜集的《从小学作文》的作文教学动画。由动画片里的大脑袋小博士教孩子怎样写作文, 由组词造句——连句成段———整理思路……孩子们看得兴致盎然, 对幽默风趣的小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对动画片中林子、小胖、静静等的表现回味无穷。于是我就布置他们自由写, 也不作字数上的要求。大多数学生马上动笔, 而且有的一边写一边发笑。个别学生迟迟没有动笔, 我过去询问, 原来他觉得好笑是好笑, 但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 于是我指点他们, 鼓励他们大胆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过提醒他们, 最后得谈点自己的感受, 可长可短。这下, 学生便没有顾忌了, 真正是我心写我事,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二、捕捉动画, 指导有序观察

小学生智力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 他们的自制力不强, 由于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注意不够稳定, 一会儿看这, 一会儿看那, 观察条理混乱, 常常是顾此失彼。因而有必要指导学生要做到有顺序地观察。如先看什么, 后看什么, 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 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 由远到近或是由近到远, 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通过指导, 使学生观察事物变无序为有序, 为表达奠定基础。例如有一次, 我让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一个小博士。其中一个学生观察后, 写了这样一段话:

小博士戴着一个十分大的眼镜, 有一个小小的红鼻子, 像一颗小樱桃, 脚下两只毛茸茸的小鸭子的, 脑袋又大又圆, 像个大皮球。

从学生的描写来看, 句子挺生动的。但仔细一揣摩, 描写的顺序很乱。于是我借机向学生讲解了观察的顺序,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最后, 再回到范文, 让学生想“如果再写这位小博士, 应该怎样观察?”有的同学说:“可以按照从头到脚这样的顺序来观察。”还有的说:“写头的时候按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观察。”通过指导、交流, 学生不仅体会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 而且还明白了怎样按顺序观察。

三、移情动画, 再现精彩镜头

电视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有很多是活泼可爱的动物, 它们展示给学生的是动物间充满神奇而又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 利用欣赏动画片来开展作文教学, 引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猫和老鼠》, 猫———汤姆和老鼠——杰利同住一起, 汤姆总是想方设法要捉弄杰利, 但杰利最终都能把汤姆整得很惨, 让人啼笑皆非。动画片几乎没有对白, 靠的是曲折的情节与丰富的想象。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 创设写作氛围,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进去, 唤起和激发某种情感, 产生写作冲动, 再现这个精彩的瞬间。

比如有这么一个镜头:汤姆大摇大摆地走进主人的书房, 关上门, 它想今天清闲地看会儿书。它像主人一样躺在安乐椅上, 随手翻着身边的书。突然, 一篇印着猫头和铃铛的文章把它的目光吸了过去, 内容大概就是关于猫给鼠戴铃铛的故事。汤姆灵感突来, 兴奋地在椅子上打转;何不给杰利也挂个铃铛呢?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抓住它了。

看了这个镜头后, 学生可能只是觉得好笑, 情绪状态较好, 为写作创设了良好的前提。随机引导学生根据动画中的内容, 把自己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 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所以, 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此外, 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 化静为动, 由形绘声, 由表及里, 前后引伸。合理联想是动画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 既要紧扣画面, 又要合情合理, 既不脱离画面, 又不离奇古怪。

四、续编故事, 创作个性童话

续写故事, 必须大胆合理地想象。续写就要靠想象, 想象要大胆、新奇, 但又要合乎情理。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开始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看电视动画片, 启发学生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 以及读书报积累下来的知识续编故事。在续写时要注意运用自己平时阅读时的积累和收获, 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 这样写出来的想象作文就容易合理、也容易出新, 有你自己的个性。

为了让学生续编故事时有章可依, 有法可依, 教师应采取从“扶”到“放”的指导方法, 即先提供故事的开头, 让学生找出故事的线索, 然后顺着这个线索, 把故事编写完整。指导学生续编故事, 要尽量让学生做到“瞻前顾后”和顺藤摸瓜。如《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电影版, 目前农村学生一般都没有看过, 于是我利用班队课给学生播放半个多小时的电影, 然后让学生回家自己续编故事, 看看谁的故事发展更精彩, 老师粗选出好作文后放图书室供同学们阅读, 评出若干最佳编剧奖, 下周颁奖并继续欣赏影片, 学生兴致盎然, 个个跃跃欲试。

天空的话题作文 第14篇

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是指有德行的君子,“赤子”指初生的婴儿,赤子之心即纯真质朴的童心。

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思是说,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像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根据上面的文字,以“常怀赤子之心”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提示本题提示语对赤子之心已经作出解释,试题又明确要求“根据上面的文字”作文,如果审题时不注重“纯真质朴的童心”,将赤子之心视为爱国之心、报国之心的同义语,转而大谈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文章就有偏题之嫌。孟子所说的赤子之心,就是孩童具有的纯真质朴之心,就是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对孟子思想的最好阐释,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后天环境对人影响极大,一旦被物欲所蔽而“失其本心”,就会成为“小人”;只有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不让“本心”失却,才能成为“大人”。孟子的这一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可以写记叙文,或记叙坚守童心的故事,歌颂人性的美丽;或讲述丢失童心的人事,反衬保持洁净的可贵。可以写议论文,阐释自己对“赤子之心”的理解,界定“赤子之心”的内涵与外延,如为人真诚、心态阳光、做事执著等等;或阐述如何才能永葆“赤子之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或由“果”溯“因”,追问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会失去“赤子之心”,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写成很有社会透视色彩的文字;或由“因”求“果”,将拥有赤子之心作为“因”,由此推论这会给人生、事业带来的种种“利好”,如利于身心健康,利于事业发展,利于社会和谐等等,其目的是激励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能抵御各种诱惑,坚守精神家园。

【延伸训练二】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提示有毒的树,既可以比喻有缺陷、有过失、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也可以比喻利害参半的事物或文化现象。对于一棵有毒的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做法:有的敬而远之,有的为他人着想,有的为这棵树考虑,也有的变害为宝。这就提示我们:对于同一个事物,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然后再做出最合理的决定。立意时,既可以从整体上考虑,也可以只取四种人的一种作为立意的依据。着眼于第一种人,可以有远离色情文化、远离毒品、慎重交友等立意;着眼于第二种人,可以有休得自扫门前雪、为人要有公德心的立意;着眼于第三种人,可以有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的立意;着眼于第四种人,可以有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化腐朽为神奇等立意;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可以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立意。

(作者:宋连,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晚安励志语录摘录下一篇:土地整理项目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