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党内生活范文

2024-06-21

严格党内生活范文(精选6篇)

严格党内生活 第1篇

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的部署与要求,12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省委常委班子利用两个半天召开2014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为主题,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查找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省委书记周本顺主持会议,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常委班子成员逐一作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央督导组组长王金山全程参加会议并讲话。河北是总书记去年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创造了经验,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今年的民主生活会是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的第一个民主生活会。不仅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历练,也是对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水平的一次展现;不仅是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向总书记交的一份新的答卷。对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督导组高度重视,专门发出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对会议方案、对照检查材料严格审核。会前,省委常委同志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以及中央关于严格党内生活的有关规定,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诚恳深入的谈心谈话,自己动手撰写了对照检查材料和相互批评材料,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奠定了好的基础。会议开始时,王金山对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明确中央要求,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找准问题,深入分析根源,触及思想灵魂,整改落实到位,增进班子团结。要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严从实,坚持问题导向,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要借鉴和利用好去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经验,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常态。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对照检查,深挖根源,触及灵魂。要贯彻整风精神,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要发扬优良学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穿靴戴帽、隔靴搔痒,知行合一、联系实际,见人见事见思想,不云里雾里,坚持原则和问题导向,只讲不足、不讲成绩,不搞邀功请赏、自我表扬。会上,周本顺首先代表省委常委班子通报了省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落实情况。在中央督导组的严格把关和精心指导下,省委常委会始终把整改落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知行合一,剑指问题,紧紧扭住整改问题不放松,持续用力抓整改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树立正确政绩观,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三是完善干部选任办法,促进干部为民干事创业。四是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五是改进机关办事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七是运用四个重要法宝,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八是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38项整改任务中,37项已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剩余的1项为公务用车改革,正在有序推进。随后,周本顺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并带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和剖析,虚心听取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对每位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意见。各位常委同志逐一进行对照检查,相互之间坦诚地开展了批评。省委常委班子聚焦主题,紧紧围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等4个方面查找出12项突出问题,并从“总开关”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党性修养锤炼得还不够、抓党的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够强等方面深入剖析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健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持续用力抓好整改落实、强化督导检查等六项整改措施。见筋见骨自我批评,真刀真枪相互批评。民主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既紧张严肃又热烈和谐。各位常委同志坦诚相见,诚心交心,直面问题,抓住要害,揭短亮丑,既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又从工作上、作风上找不足。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有的同志谈到,民主作风不够,听取意见不耐心,客观上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有的同志谈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运用不够,存在看脸色、讲和气的心态,“较真”精神不够。在严守党纪方面,有的同志谈到,存在好人主义、个人主义、执纪不严的问题;有的同志谈到,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松懈,还要从梁滨案件中汲取教训,真正做到自己清、家人清、亲属清、身边清。在坚决纠正“四风”方面,有的同志谈到,党性修养还没有锤炼到位,抱怨社会大环境多,检查自身小气候少,议论社会腐败现象多,严格自我对照检查少;有的同志谈到,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还没有把对群众的淳朴感情全部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履职尽责方面,有的同志谈到,重点工作推动力度不大,缺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有的同志谈到,面对广大群众的期盼,有一种“显绩”的焦虑„„自我批评,根子挖得比较深,整改措施比较实;相互批评,严肃认真、直截了当,红了脸、出了汗。真心查找不足,真诚开展批评,真正触及灵魂。大家感到,这又是一次深受教育的生活会,又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生活会,又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生活会。

严格党内生活 第2篇

小平同志指出,对党内制度“要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不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教育实践活动,都表明一个共同的规律:党的建设的成效来自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党内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要突出一个“严”字,制度要严、纪律要严、执行要严,对各种违法违纪现象毫不留情、决不手软,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实行“零容忍”,真正使严格的党内生活成为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是关键。上行下效,源清流洁。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关系党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强化监督约束,带头执行各项纪律,带头发扬民主作风,生活在“一班人”之中,不凌驾于“一班人”之上;高人一筹,不高人一等;用好一票之权,不搞一人专断,营造健康民主的党内生活氛围。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研究 第3篇

为了对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 探索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途径, 2014年3~8月, 课题组对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5所高校开展了有关党内组织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68份, 回收率为94.67%, 其中有效问卷567份, 有效率99.8%。本次调查数据的录入及分析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问卷围绕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来设计, 包括相关制度、形式、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一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现状

1.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的频率

从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频率来看, 时间间隔应该缩短, 次数应该增加。以“您所在单位支部平均多长时间过一次组织生活”来调查, 有27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展一次, 占48.5%;有165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两个月会开展一次, 占29.1%;有127人认为所在党支部三个月或超过三个月开展一次, 占22.4%。按照《中国共产党生活制度》中有关组织生活的规定, 正常情况下, 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 党支部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党员每学期参加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 所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文件规定可知, 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支部党内组织生活的时间间隔还应缩短, 次数还应增加。

2.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内容比较丰富, 形势也比较多样。以“所在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调查, 有409人认为是学习理论时政, 占72.0%;有381人认为是党员发展转正审批大会, 占67.1%;有297人认为是上党课, 占52.3%;有253人认为是学习讨论业务知识, 占44.5%;有215人认为是文体活动, 占37.9%;有101人认为是外出参观考察, 占17.8%;有86人认为是志愿服务, 占15.1%, 有34人认为是其他, 占6.0%。

3.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效果

从每次参加的人数来看, 活动都能保证半数以上的同志参加。就“所在支部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人数”来看, 有112人选择全部到, 占19.7%;有423人选择半数以上, 占74.7%;有32人选择不到半数, 占5.6%。从所在单位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活动效果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活动效果比较满意。对所在党支部的活动效果, 有117人认为效果很好, 占20.6%;有314人认为效果较好, 占55.4%;有123人认为效果一般, 占21.7%;有10人认为效果较差, 占1.8%;有3人认为效果很差, 占0.5%。

4. 普通党员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况

从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因来看, 选择“活动确实有意义, 自己很愿意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79人, 占49.3%;选择“党内制度要求必须参加”的调查对象有246人, 占43.4%;选择“看在活动组织者的情面上不参加不好意思”的有31人, 占5.5%;选择“其他原因”的有11人, 占1.8%。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被动都参加了党内组织生活。

从给所在党支部提建议的方式来看, 有49人通过网上提建议, 占8.6%;有301人在现场提建议, 占53.1%;有83人书面提建议, 占14.6%;有43人通过打电话提建议, 占7.6%;有91人没有提过建议, 占16.1%。现场提意见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还有少数同志没有使用好自己提意见、建议的权利。

从自己在支部组织生活中发言的情况来看, 选择“每次都积极发言”的有171人, 占30.3%;选择“依主题而定, 感兴趣的才发言”的有349人, 占61.4%;选择“基本不发言”的有47人, 占8.3%。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调查对象或主动或通过引导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保障自己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

部分党支部不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对组织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周密安排, 没有明确每个阶段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 随意改动活动内容, 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导致组织生活不系统、不规范。在调查过程中, 少数高校党支部没有制订党内组织生活的计划, 部分高校党支部虽制订了相关活动计划, 但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在调查中, 部分支部书记表示, 鉴于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自身发展以及其他行政性、事务性工作, 党支部组织生活没有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通常支部生活的开展会选择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候, 但事实上会存在一定时间内大家一直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 支部活动一推再推, 等到稍微空闲, 支部活动就一次又一次召开。这样虽能保证组织生活的数量, 但在质量的保证上还有待加强。

2. 组织生活缺乏创新, 形式单一

党组织生活的内容老化、活动形式单调是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 面对新形势对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内组织生活的新要求, 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以老办法抓工作, 在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设计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 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的组织生活还基本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上, 组织生活的公式化、形式化现象严重, 且形式单调, 内容枯燥乏味, 导致支部成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甚至出现有的人干脆不参加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从集中学习的情况看, 当前大部分高校党组织在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和上党课方面还通过阅读、看新闻等传统方式来获取时事政治信息, 花费时间长, 信息量小, 内容重复交叉, 降低了学习者的新鲜感, 使党员对集中学习感到厌烦, 学习效果普遍不佳。参观考察本是一种比较好的活动方式, 但由于普遍不进行总结、反思, 致其沦为纯粹的旅游休闲活动。从组织生活的内容看, 不少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时, 搞得最多的是参观考察和休闲娱乐活动, 而很少开展学习、服务、报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活动。党组织生活变成“缴缴党费, 读读文件, 看看片子, 碰碰杯子”, 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 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参与者态度淡漠, 参与积极性不高, 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的优势。

3. 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调查中, 被调查者在对所在单位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时, 认为“很好”的有117人, 占20.6%;认为“较好”的有314人, 占55.4%;认为“一般”的有123人, 占21.7%;认为“较差”的有10人, 占1.8%;认为“很差”的有3人, 占0.5%。本次调查的对象来自云南省部分在昆高校, 除了一所高校只有一个校区外, 其他都是多校区、多模式管理。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 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双扩大的背景下, 以往一个党支部只有几个人的情况已不多见, 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存在较大困难。调查过程中, 某教师支部书记反映, 现在教师忙于多校区授课和自己的科研, 大家时间不一致, 开展一次支部活动都存在一定困难, 更谈不上创新。某教师支部支委反映, 自己所在的支部原来一个月收一次党费, 但很多老师一个月都不能见上一面, 只好调整为一季度收一次党费。虽两位老师谈论的是个别现象, 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高校扩招、多校区管理背景下, 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仅能完成规定动作, 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实效性的对策

1. 加强教育引导, 在强化主业和主体意识上下功夫

第一, 在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前提。提高高校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关键, 必须切实负起抓党建的责任。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提高对开展党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充分认识到, 党组织生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 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监督, 增强其党性观念, 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是保障党员权利、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 是党内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活动, 从而提高其抓党组织生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要把开展党组织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签订工作责任书, 强化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意识。测评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 并把其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无所作为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落实问责制。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参加组织生活, 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要主动向党小组 (党支部) 汇报思想动态, 自觉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中。

第二, 在强化党员意识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中, 加强对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等的教育, 使其明白, 身为一名党员, 必须坚持为师生服务, 把为师生服务当成自己的使命、追求, 心甘情愿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章党规的组成部分, 是党员接受党的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途径, 能否严格遵守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重要体现;要教育党员了解组织生活的性质和特点, 认识七项制度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明确作为一个党员如何积极遵守、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制度, 养成在党的组织生活中自觉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和风气, 广大党员的意识提高了, 组织生活制度才能有效落实, 形式才能进一步创新, 组织生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 在强化党员主体意识上下功夫。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 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党员过组织生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其主体意识是影响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因素。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要以党员为主体, 依靠党员, 为了党员, 从而激发党员的主人翁精神, 调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就要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在传统的组织生活中, 支部书记通常是组织生活的中心, 支部书记说了算, 一般党员是受教育者。因此, 要加强教育, 切实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解决好当前一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的问题, 特别是高校师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 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利用理论学习的机会, 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相关规定, 使广大党员认识到, 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 也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保证。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 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 使其自觉接受组织管理。要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 坚持“少讲成绩、多讲问题”“言者无罪, 闻之足戒”的原则, 按照党性的要求,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营造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氛围。

2. 加强改革探索, 在创新活动方式上下功夫

党组织生活要与时俱进, 把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 使活动形式更富有时代气息, 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 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 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 紧紧围绕“规范、开放、创新”等关键词, 按照组织生活“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 高校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 针对组织生活中的薄弱环节, 勇于改革探索, 不断挖掘资源, 探索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党组织生活方式。

第一, 结合多校区、多模式管理, 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支部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成为高校师生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要积极探索运用网络开展党员教育、互动交流的组织生活, 将党的知识、不涉密的党内文件和有关的学习资料等及时地、有计划地在网络上发布, 让党员们通过网络随时阅读、学习党的知识, 讨论党的事务。这不仅能激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还可拓宽党员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扩大组织生活的覆盖面。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及时传递信息;平时师生间可以通过邮箱发送邮件, 传递资料;飞信、微信也成为高校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渠道。鉴于党内组织生活的严肃性、纪律性, 每个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 但多校区、多模式管理的现实促使我们利用互联网的联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开展支部生活, 通过远程在线视频参加组织生活, 通过在线语音来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二, 结合专业实际, 增加党内组织生活的场所。高校党组织主要由教书育人的教师党员群体构成, 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传统组织生活的场地主要是会议室或教室, 事实上组织生活的开展可以结合高校各支部教师的专业实际, 将相关的活动安排到实验室中或社会现实场景中。例如:昆医护理学院党支部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关的支部生活可以到医院、社区, 真正为百姓服务、为患者服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工党员的文化、专业、智力优势, 到实际生活中去, 既能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又能增强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并在实践中增强党性锻炼。

第三, 创新方式方法, 使教育内容入心入脑。调查中, 在问到“您觉得党的组织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更合适”时, 认为“严肃认真地学习和研讨”的有125人, 占22%;认为“随意畅谈”的有200人, 占35.2%;认为“结合相关单位建设发展问题开展讨论研究”的有242人, 占42.6%。可见,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勇于改革探索, 活跃组织生活形式, 在重点与特色工作中发掘新亮点。在这方面主要是变被动教育为互动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变灌输教育为研讨教育, 切实防止出现“就党建抓党建”或一味地“娱乐化”“业务化”的现象, 努力做到“三个增强”:一是增强组织生活的时代特征;二是增强组织生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三是增强组织人员实现角色互换的实效性。转变这种组织生活形式, 可采取党员轮流主持、轮流授课的方式, 使党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从角色转换中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 发挥每个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 既能培养党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 又能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3. 加强理念引领, 在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上下功夫

第一, 要以先进理念引领, 找准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 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找准高校党内组织生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 突出组织生活内容的新颖性。具体来说, 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及时向全体党员传达新信息和国内外重大新闻, 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党员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有新的认识, 对党充满信心, 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积极主动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二是内容上要紧贴时代、紧贴现实、紧贴基层。我们应当顺时代的潮流, 力求组织生活内容新颖, 树立创新意识, 组织党员学习十八大理论, 并紧紧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让党员们能感到学习的乐趣, 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三是要与高校教育教学特点紧密结合。牢固树立“融入教学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 在组织生活里, 应千方百计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习, 组织党员听评课, 举行党员教学比武活动, 探讨教学疑难问题, 交流教学经验, 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把党的组织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同时, 使党员们认识到组织生活不仅能使思想得到陶冶, 而且能使业务得到提高, 为党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四是要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党员是师生的榜样, 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 若全体党员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就能带动了全体师生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刻苦的良好风气。在组织生活里要大力宣扬师德先进事迹, 通过党员师德演讲、师德知识问答、教育个案分析、党员论文答辩、专题学习、党员讲坛及主题实践、义务劳动等内容, 突出党员的先进性与先锋模范作用, 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使其提高认识。要改变以往党组织生活死气沉沉的局面, 将其从读文件、报纸中解放出来, 使组织生活内容充实, 增强党员教育有效性。

第二, 丰富组织生活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当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组织生活的内容, 在传统组织生活内容的基础上, 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 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纳入党组织生活, 进一步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组织生活要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把组织生活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坚持“三会一课”,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党课、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活动, 把党员思想汇报、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党课教育等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 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二是组织生活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对象、思想理论和观点, 针对焦点、热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改革发展的实际, 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解放思想, 以改革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三是组织生活要注重实效性。组织生活要掌握时机, 紧密配合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 通过主题活动、讲座等形式, 围绕教学科研、医疗保健、后勤保障、社会服务、就业培训等师生党员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党组织生活, 解决党员、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密切党群关系,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四是组织生活要具有预见性。所谓预见性, 就是善于抓苗头,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组织局.党的组织工作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2]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 2006 (1)

[3]李雁.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18)

[4]杨大钧、于祥成、刘志云.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辩证思考[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0 (9)

[5]蒋秀碧.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2 (7)

[6]陈志峰.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基本路径[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7]陈志峰.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严格党内生活 第4篇

此次民主生活会围绕“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主题,以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持续抓好整改为重点,通过认真对照检查,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内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发有为地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各项事业。

会前,人民银行党委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中央第29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作了认真细致的准备,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有关规定;党委成员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干部群众对党委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党委成员之间、党委成员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之间,深入开展了谈心谈话;周小川亲自主持起草了党委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党委成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为民主生活会顺利召开打下了基础。

会上,周小川通报了人民银行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代表党委班子就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作了对照检查,并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会前征求到的意见等事项作了逐一说明。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人民银行党委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绩观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原因,提出了进一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抓好整改落实、在金融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基层和民生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随后,周小川带头、党委其他成员逐一作了个人对照检查和自我批评,既查摆了存在的问题,又剖析了思想根源,提出了改进措施。党委成员之间还逐一开展了坦诚的相互批评。会议严肃认真、求真务实,达到了“团结一批评团结”的目的。

张耕代表中央第29督导组对此次民主生活会作了指导和点评。他指出,人民银行党委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做得很认真,对照查摆问题全面,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深入,一把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周小川表示,这次民主生活会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切实贯彻整风精神,所有班子成员都开诚布公,严肃认真查摆问题和开展批评,坚持标本兼治提出改进措施,会议开出了好的氛围和效果,达到了自我教育、互相帮助,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的预期目的。下一步,人民银行党委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督导组要求,认真做好会后各项工作,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要组织全系统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承诺得到一一兑现;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

严格党内生活 第5篇

篇一: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贯彻落实好这两个条例,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新时期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明显加强。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一些消极的东西不断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党内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性淡薄、原则性缺失、战斗性减弱,一些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好人主义盛行,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思想交锋“你好我好”,甚至搞变相表扬、相互吹捧那一套;有的自由主义泛滥,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搞个人说了算,主要领导“一言堂”,班子其他成员“看脸色”,工作决策“一致通过”,出了问题集体负责,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两个条例对党内监督和处分问题,作了细致的详尽的规定,尽管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认真贯彻,仍能对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把两条例公之于众,使党内监督和纪律处分能置于人民群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为贯彻执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

强化监督是维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效保证。一个执政党,特别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掌握绝对权力的执政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和相应的纪律处分,就不可避免地会腐败丛生,最终导致被人民抛弃。一个时期以来,日益腐败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加强监督、严肃处理违纪党员,已成了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两个条例的制定正是适应了形势的这一需要。《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监督条例》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来确立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如重要情况的通报和报告制度、党委常委和纪委常委的述职述廉制度、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为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提供了制度保证。《处分条例》则是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党内法规,它针对十多年来到处滋生的各种各样以权谋私的贪污腐败行为,和近几年来颇为普遍的失职渎职、侵犯人权的现象,做出了处分的具体规定,为惩治贪污、遏止腐败提供了法规的保证。在今后的党内生活中,只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两个条例,就可以改善党的形象,恢复并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把党的领导提高到新的水平。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是关键。上行下效,源清流洁。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关系党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强化监督约束,带头执行各项纪律,带头发扬民主作风,生活在“一班人”之中,不凌驾于“一班人”之上;高人一筹,不高人一等;用好一票之权,不搞一人专断,营造健康民主的党内生活氛围。

两个条例都是防范性的党内法规,一个防范于未来,一个处置于事后。而要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健康和生机,就必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民主。

篇二: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心得体会

党内监督是指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按照党章党纪的有关规定,从思想、纪律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和督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搞好党内监督,才能保证党内民主,从而不断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内监督严格地说来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是在党内组织内部范围内,依靠党自身的力量实行的自我约束和完善,强调的是通过党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党内监督就其政治含义而言,它是一种预防的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党内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环节。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关系到执政权力的正确行使,人民的根本和人心向背,党的阶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巩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集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虽然党内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党内监督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领导缺乏党内平等的民主意识,自持位高权重,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只许自己监督别人,不许别人监督自己。而腐败现象又恰恰发生在这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二是监督不了。一些领导干部往往是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一身,“党的领导”变成“个人领导”,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是无力监督。现行的纪检监察机关是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作为上级监督下级容易,而下级监督上级就很难。就出现人们常说的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太软,法纪监督太晚,舆论监督太泛的现象。极易造成失监、失察、失真的现象,甚至出现所谓的监督“真空区域”。四是监督渠道不畅。如在一些部门办事公开透明度不高,权力运作、重大事项决策、干部选拔等工作公开性不强,公开范围不广泛,干部群众获取信息还存在不对称问题,致使在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方面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党内监督意识,努力营造主动监督、乐于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的综合效果。要突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队伍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要通过合理的分权,强化内部制约,变“集权”为民主决策,杜绝少数大包大揽,个人说了算现象。同时要强化对腐败多发部位、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监督,积极探索、寻求规律,完善制度,防止因垄断等而引发权力滥用问题。要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实施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要完善监督体制,提高监督的内在权威。首先积极报开展巡视工作,实现巡视监督与信访监督的相互结合,巡视情况与干部考察的相互勾通,巡视成果与廉政档案的综合利用,推进巡视工作的规范化。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上级纪委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体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相对独立地实施监督检查权。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权范围,改变纪委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只有初核权、没有立案权的现状,真正赋予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案件独立的立案权,检查权和处分权,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

篇三: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心得体会

今年2月,党中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通过参加市纪委举办的《条例》专题讲座和工委组织的市直机关两个《条例》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对两个《条例》有了一定的认识,就学习和领会两个条例精神实质,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两个《条例》的理解和认识

两个《条例》的实施,是我党理论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坚持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内监督,保障了党的权利和先进性。两个《条例》作为党内加强纪律建设的配套措施,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总的共同点就是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党内监督条例侧重于事前监督,监督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纪律处分条例侧重于事后的处理,适用范围主要是违犯党纪,应该受到纪律追究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两个条例的依据和发源有所不同。党内监督条例总章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制定本条例,依据是按照党章。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按照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的。

1、对《党内监督条例》的认识。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制定一个党内监督的规范性文件,是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内外强烈的呼声。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十六大精神指出,要把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条例的制定,表明我们党在制度建设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在我们党的建设中,要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行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党员的自觉性和组织监督制约相统一,要在全党提高自觉性的基础上,依法治党。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党内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形势还很严峻,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原因不外乎体制上的弊端、监督不力和纪律松弛这些方面。这个条例的出台,是我们党风建设的需要,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党内监督不是一个新问题,党内监督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领导机制和执政方式有了新的进展的情况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的历史性和必然性的产物。从党的历史看,特别是执政以后,重视党内监督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三代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指出要加强党内思想教育,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做出适当规定,便于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党的十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提高完善党内监督和制定党内监督条例的决定。监督条例的出台,顺应新时期下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加强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过修订以后,内容更加全面和具体,本着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了新的形势,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我们党以往纪律处分方面的一些规定进一步条例化、规范化、具体化。新的条例经过实践并修改以后,对违纪的界限更加清晰,违纪的定性更加准确。明确指出了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新条例中,很多条款注意了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矛盾和抵触。如涉及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对失职、渎职人员的认定,都考虑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并具体明确了违反党纪后接受处分的流程以及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之间的界限和操作规程,使纪律处分条例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条例坚持了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针对社会反应必须严惩的一些违纪行为,如党员从事有偿服务、重婚、包养情妇等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但条例同时注重保护每一个普通党员的权利,强调在定性量纪上对党员的处理要定性准确、证据充实,从事实出发,办成铁案,强调在程序上保护受处分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两个《条例》的一些体会

首先通过对两个《条例》的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两个《条例》是我们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年、执政54 年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甚至还是国际共运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我党反腐制度建党的一件大事,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党内制度监督先河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党党内监督从此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党章和宪法、法律,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回答了党的纪律处分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保证我们党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主监督的形式,保证党的队伍的纯结性,保证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法律机制引入到党的队伍建设中,使执政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其次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党内监督条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它充分反映了全党意愿,集中了全党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于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员和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想觉悟,做一名廉洁正直的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对党的纪律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党章都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党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机关党务工作者,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我对两个《条例》的认识有所提高,因此我要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在抓好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贯彻的同时,注重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两个《条例》,能够正确运用两个《条例》,在监督别人的同时更要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两个《条例》之中,为党、为社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调研报告5 第6篇

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今年 5 月份对全局各支部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走访。从我的介入和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局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发现,一些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的强弱。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少数基层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敷衍塞责式。有的人觉得参加组织生活会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摆样子,走过场,应付了事,结果是开和不开一个样。

二是避实就虚式。有的人貌似认真,满脸正气,对歪风邪气慷慨陈词,但却不敢指名道姓,不讲具体内容;有的人谈远不谈近,说人不说己,一针见血少,隔靴搔痒多。

三是评功摆好式。谈别人,明是批评,实际上是表扬,特别是向领导提意见,不是“不注意身体”,就是“家庭观

念淡薄”,不是“不讲亲友情谊”,就是“对人对事太严肃”;谈自己,回顾总结半年一年来干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大努力,取得了多少成绩,把组织生活会变成了“自我表扬与相互表扬相结合”的“评功摆好会”。

四是自由主义式。有些人会上不讲,会后乱讲,对自己的好友知己不作原则争论,只求一团和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明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

五是暴风雨式。有的人把组织生活会视为闹意见,泄私愤、图报复、争高低的合法形式。会前搜集材料,会上突然发难,大有“剑拔驽张”之势。

以上表现形式,必然导致下列现象的发生:

其一、组织生活变味。不是广开言路,交流思想,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坚持真理,改正错误,而是自我批评摆情况,互相批评提希望,思想问题不沾边,组织生活走过场,从而失去了约束监督的作用。

其二、同志关系变形。一些党支部批评开展不起来,不是没有意见,没有看法,而是同志间的真诚情谊发生了变化。有些同志对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顾虑重重,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穿小鞋,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引火烧身”失选票,批评自己怕影响威信被笑话。不管是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把“面子”放在前头。

其三、发表意见变调。由于长期“左”的错误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消极地接受过去的教训,致使自由主义、好人

主义、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盛行,出现了批评别人很难、批评自己更难的状况。这说是发表意见变调,给人以不痛不痒之感,甚至把正确的意见和不正确的意见搅在一起,使民主生活会变成了“牢骚会”。

其四、“好人主义”变香。过去原则性不强、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常常被公认是一大缺点,但现在情况大有变化,“多栽花,少栽刺”,“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你好我好,互不干扰”,“好人主义”比较盛行。

其五、工作热情变低。正由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致使一部分人工作的热情降低了,“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减弱了。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的事业,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探究“五变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予以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努力纠正;对正确的东西不能旗帜鲜明地加以肯定,大力支持,说到底,这是党性观念淡化的表现。2、庸俗思想作怪。一些人认为,人情硬于原则。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搬到党内生活中来,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标准。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而是处处考虑“关系”,事事虑得失得弊。3、领导缺少民主。有的领导同志搞“一言堂”,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更容不得反对意见。他们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给自己脸上抹黑,是唱“对台戏”。以至使人不敢开展正常的同志间、上下级间的批评。同时,由于有些主要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使一般成员无力对领导实行实质性的监督。可以说,在一些地方批评难,批评“一把手”更难。4、制度不够 健全。个别基层党支部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会前不能充分准备,会上没有明确议题,会后也不能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三、要真正解决组织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1、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我们要通过党报党刊、网络和有关会议,大力宣传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性,使基层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并自觉通过组织生活会解决班子以及个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真正起到“扫灰尘”、“敲警钟”、“筑防线”的作用。2、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主要责任在“一把手”。班长的责任意识、导向意识、榜样意识是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的关键。单位“一把手”要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出发,为开好组织生活会切实负起责任,带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严以律己,不讳言自己的缺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又要严格要求同志,坚持原则,不讲面子;还要能够虚怀若谷,诚恳欢迎并虑心

接受其他同志的批评帮助,努力创造平等、民主、和谐、舒畅的会议气氛,以达到沟通思想,统一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3、讲究方式,注重效果。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一切从大局出发,从事业和工作出发,做到原则问题不妥协,非原则问题不纠缠,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采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之收到实效。4、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各基层党支部要切实抓住三个环节:会前充分准备,确定鲜明主题,形成书面材料;会中扣题检查,在主观上找原因,在思想上挖根源;会后落实整改,制定措施,逐项落实。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议报告制度等,依靠制度来促进组织生活会的正常化、规范化。同时,要把组织生活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要建立约束机制,把每个基层党组织生活会质量的好与差作为评选先进和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把每个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的态度与表现作为衡量干部党性原则的依据,并与干部的升降去留挂钩。5、突出指导,强化监督。要对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及时掌握情况,认真检查指导。对那些应付了事的基层班子和负责人要进行批评;对借机发泄私愤的要进行教育;对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勇于揭

上一篇:校领导听评课活动总结下一篇:弥勒三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