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2024-05-22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精选8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1篇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反思

1、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已能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已能理解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课堂应用及学生活动环节上,仍有较大不足,课前所设计的情感目标也未很好达成。

2、从教学手段和途径来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内容,并有意识的选择了华西村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贯穿分析,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合作、探究体现的比较明显,也比较有实效。

3、从教学过程来看:整节课设计线索比较明确,教学环节前后相扣,但遗憾的`是在上课时环节设计虽然紧凑,但仍不够合理。如在解释“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时,出于对教学内容应细致到位的心理,额外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却显得这一环节比较突兀,无法连贯。对教学语句的设计也未多作准备,从而出现许多有待斟酌的小问题。

4、从知识的拓展来看:这一课,重新进行了知识的整合,把创造财富的源泉融入到了一起,便于学生从事例和实践中总结问题,升华主题。所以这一节课既有理论知识的总结,也有实践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内容比较丰富,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立体思维的空间,做到了一堂一得。

5、从学生主体性来看:虽然初三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化,但这一内容其实仍可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达成理解、应用的目的,不过在设计中却未加以体现,结果就使得整节课学生主体性略显不足,也未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

6、本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认为,这节课的线索、环节都可以保留,但在活动、评价、细节、新理念呈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会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补充,以求得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有序的动起来,对知识的讲解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让学生在兴趣和感悟中提高能力。完善自己,多学习,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2篇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框的内容,这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产品如何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目前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实现自身价值又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同时也能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二.对学情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框题内容是会遇到由于教材知识过于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而导致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上会有难度。所以我准备以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例为突破口,结合吴仁宝等先进人物、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东部跨越”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体会共同富裕。结合国家及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事例、创业故事了解“四个尊重”,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来引导同学们体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达到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路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学生质疑、展示点拨、实践巩固五环节构成,力求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㈠ 导入新课:

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们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导入新课。

㈡ 教学过程:

通过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学生找出答案比较容易,但对分配制度中“健全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理解有困难,所以我通过四个事例(投影4)帮学生理解这些生产要素的意思,完成教学目标。

2、在落实分配制度中要注意什么?

这一问题比较容易,学生能够理解,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进行过多讲解,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如何认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同样学生能从书中找到答案,但是学生对这一问题在认识上会存在怀疑:“为什么是一个过程?能不能实现?”于是我结合吴仁宝等先进人物、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及特别是“东部跨越”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变化(投影9-14)等内容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从小坚定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心。也为下一步学生理解将来能积极创业,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

4、如何激发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这一问题我从国家和学生生活的本地区事例两方面入手让学生认识“四个尊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同时也增强了将来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创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中实现自身价值。

5、实践巩固:课堂小结,自学评价

四. 教学反思

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3篇

关键词:共同富裕,道路,社会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共同富裕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共同富裕,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明确指出的:“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不仅如此,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看, 坚持共同富裕, 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 坚持共同富裕, 是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基石。共同理想, 是凝聚各方力量,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当代中国凝聚各方力量, 推动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是什么?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不断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其中, 共同富裕是实现个人幸福与祖国建设共同发展的纽带, 是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基础。只有共同富裕, 让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才能真正凝聚全国人民力量, 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不懈奋斗, 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们的共同理想才会有坚实而又广泛的群众基础。离开了这一条, 是穷是富, 吃肉喝汤, 各凭本领, 各显神通, 少数能力强、基础好的人固然可以泰然处之, 但大多数平民百姓难免就会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就会大大下降。只有以共同富裕为纽带, 坚持共同富裕的理念, 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 从而实现凝聚各方力量, 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其次, 坚持共同富裕, 是建设和谐社会, 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何谓和谐社会?和者同也, 百度百科解释为“平稳、协调、均衡、不分胜负”的意思。谐乃“言”与“皆”的联合体, 表示“大家同时开口说话”, 意乃“异口同声、配合得当”, 所以和谐社会从其本来意义上讲就应是一个差别不大的社会, 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 则应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 也正因为如此, 所以它也是一个关系协调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离开了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因而也就不可能稳定。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2012) 》指出:“中国已进入危机常态化社会。”的确, 从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 社会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影响稳定的问题不断出现, 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贫富分化严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批富人富起来之后, 不思回报社会, 挖空心思移民国外, 相当多的平民百姓却仍然要为住房、医疗、养老发愁, 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部分群众心理失衡。西方国家在前工业化社会, 暴力冲突不断, 而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却变得相对稳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贫富分化程度的缩小, 所以, 倡导和谐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 坚持共同富裕, 是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内需不振, 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难题。内需不振, 原因何在?原因之一在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众所周知, 富人的平均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要明显低于平民, 富人由于收入高, 而未满足的消费需求少, 不管如何喜欢消费, 消费能力总是有限的, 所谓日食三餐夜眠八尺, 在满足了个人各项消费以后, 剩余资金必然占据很大比重, 而平民百姓由于未满足的消费需求相对富人而言要多得多, 因而其平均消费倾向要明显高于富人,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贫富分化严重, 必然会影响其整体消费能力, 不利于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显然,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一个必然选择, 就是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努力提高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 实行共同富裕。只有实行共同富裕, 才能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因而也才能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 增强中国经济的自主性、安全性, 使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 坚持共同富裕, 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需要, 关系着人心向背, 和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服务什么?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离开了这一条, 其他一切服务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致富百姓, 让广大老百姓共同富裕, 不断过上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不仅是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需要, 同时, 它也关系着人心向背, 关系着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党的执政地位哪里来?归根结底来自于老百姓的授权, 老百姓的授权凭什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谁能让他们过上更加富裕的新生活。2004年5月印度大选, 执政6年的人民党, 凭着每年6%~8%的经济发展速度, 和相对清正廉洁的作风, 本以为会赢得胜利, 然而却败给了在野的国大党, 原因就在于人民党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没有注意推进共同富裕, 发展的成果未能惠及广大人民。可见, 只有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推进共同富裕, 我们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真正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所以, 无论是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出发, 还是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 都必须坚持共同富裕, 对此, 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决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二、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

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 重点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打造公平的体制机制, 消除体制机制等因素造成的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

中国现行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 许多都是体制机制造成的。目前生活在中国最低层最贫穷的是农民, 而恰恰是这亿万农民, 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前, 中国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 农村支持城市的方针, 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化, 农民把自己生产出来的最好的粮食和最好的农副产品, 以绝对的低价卖给城市, 在完成了国家的征购任务后, 不少社队自己的粮食往往都不够度日, 不得不吃返销粮和“瓜带菜”;改革开放后, 广大农民在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基础上, 又纷纷进工厂、上工地, 进行工业品生产, 造房铺路。改革开放前, 城里人做工、乡下人种田, 那是国家分工。改革开放后, 城里人做工, 乡下人不仅做工, 而且还种田, 但就是这么一群最勤劳最有贡献的乡下人, 目前却是中国最贫穷最没有保障的人, 他们中许多人老了没有老保, 病了没有医保, 被辞退了, 只能卷铺盖回家, 没有一分钱失业救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体制机制。有人曾做过统计, 仅仅与户口挂钩的待遇就有二十几项, 如就学、就医、住房、低保等等, 农民没有城市户口, 因而也不可能享有这方面的待遇。所以推进共同富裕, 必须打造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体制机制, 努力消除体制机制等因素造成的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

最近, 关于养老金并轨问题, 炒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认为,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 属于体制原因造成的, 不公平, 要改革。笔者以为, 养老金如果并轨, 不仅是机关和企事业并轨, 城乡也要并轨, 农民也应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养老待遇, 这才真正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才是从体制上解决这一分配不公的比较彻底的做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报告显示, 中国的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相差33倍[2], 充分显示了体制机制对分配不公的巨大影响, 也说明了打造公平的体制机制对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二) 健全税收制度, 合理调节贫富

税收调节是调节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推进共同富裕, 必须不断健全税收制度, 加强税收调节。

一是要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劳动所得轻资本所得, 重工薪阶层轻业主领域, 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来源看, 工薪阶层所缴纳的税收, 一直占50%左右, 2010年甚至达65%[3], 而本应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的富裕阶层, 所缴纳的所得税份额却仅在1/3左右[4]。反观美国, 2006年占个税缴纳人群比例5%的690万富人, 所缴纳的税费却占了个税收入的57.1%, 占全部纳税人50%的一般民众, 大约6 900万人, 所缴纳的税费不过为个税收入的3.3%[5]。所以加强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 必须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二是要加快遗产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遗产税多次被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立法计划, 并被分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遗产税的开征, 对于消除家庭财富积累造成的贫富分化, 推动共同富裕, 倡导勤劳致富和合法经营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全世界目前已有114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 经合组织成员国开征遗产税的比例高达91%[6],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富裕家庭财产的巨额积累, 适时开征遗产税, 消除食利阶层的产生, 促进共同富裕, 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是有选择地开征财产税, 如房产税等。一方面防止富裕阶层凭借充足的资金, 囤积财物和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另一方面, 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以房产税为例, 一般家庭即使有未婚子女, 为未婚子女将来成家储备住房, 拥有两套住房足矣, 因此我们的房产税不妨规定, 一般家庭超过两套住房, 单身家庭超过一套住房, 超过的部分必须交纳房产税, 且为打击投机, 一概课以重税, 年税率至少为房价的20%~30%。这样既可以打击投机行为,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也可以防止因炒房囤房导致土地等宝贵资源的大量闲置, 同时还可以切实消除办工厂不如炒地皮等不合理现象, 促使企业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强化管理去推动发展, 促使百姓努力通过辛勤劳动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使生产力水平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中不断提高, 从而为建设全面小康, 实现共同富裕, 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 强化劳动执法, 切实维护劳动群众的基本权益

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让弱势群体过上基本的生活, 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一种有效措施。中国目前最大的弱势阶层就是劳工阶层, 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劳工阶层的基本权益维护好、保障好, 从法治的角度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劳动合同法贯彻好、执行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 目前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虽已不再像其刚颁布时那么激烈, 但当年那些社会名流的对劳动合同法大肆攻击的影响依然存在, 企业主从其自身利益出发, 会天然地抵制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而劳动者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群体, 面对企业主的强势, 维护自身权益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 否则富士康也不会出现连续十几跳, 所以, 各层各级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 加强劳动执法, 切实维护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使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有保障、劳动安全有保障, 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有保障, 以此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的不断发展。

(四) 加强社会保障建设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7]。社会保障从字面上理解, 虽然是针对全社会, 但更重要的是保障平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保障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缩小与富裕阶层的生活差距, 过上最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 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8]的原则, 坚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努力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推进共同富裕,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关键, 强调效率, 目的在于致富, 为实现共富打好基础, 强调公平, 则着重推动共富。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 强调效率优先、致富优先, 那么在步入全面小康的今天, 则应该把共富作为一项重点内容。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4, 远远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库兹涅茨收入分配的倒U型假说告诉我们, 世界一般国家的收入分配, 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 应该是差距开始逐步缩小的阶段, 根据大多数专家的分析判断,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所以, 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当今社会, 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迈进的今天,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毫不犹豫地采取一系列措施, 努力缩小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推进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G]//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中国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33倍报告建议延迟退休[J].北京青年报, 2013-06-04.

[3]庄威.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加大对富人个税征收的力度[N].人民政协报, 2011-11-03.

[4]200万余富人缴税占个税三分之一工薪阶层占一半[EB/OL].中国经营网, 2010-05-20.

[5]孔保罗.中国富裕阶层缴纳的个税多不多[N].第一财经日报2010-11-05.

[6]114个国家开征遗产税GDP总量占全球总量70%以上[EB/OL].人民网—时政频道2013-03-03.

[7]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

建万亩生态林走共同富裕路 第4篇

开发治理荒地 绿化美化家园

小泊头镇地处鲁北平原、渤海之滨,地势低洼, 郭马村和周边不少村庄的土地因盐碱严重无法耕种,只能年复一年地荒着。看着这些荒闲地,高文俊很心疼。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审视自身的生活环境,他们想让村庄美起来。村庄要美起来,绿化是重要的内容,高文俊觉得,开发利用荒滩盐碱地进行造林绿化,既能美化村庄,也是老百姓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2006年,高文俊承包了村庄旁边的七十多亩荒地进行开发,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栽种了耐盐碱、耐水湿、抗病虫、适应性强的绒毛白蜡树,同时在绒毛白蜡树下繁育树苗。此后,他又流转部分村民手中的荒地,扩大规模,带动一些农户一起开荒种树育苗,形成了“上林下苗”的立体种植模式。

2012年春天, 郭马村的林场发展到610亩。林场的建成,不仅绿化美化了家园、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高文俊等人2006年栽植的绒毛白蜡树,四年后一株能卖到1500元,平均每年每株增值三百多元,每亩地每年增收一万多元;绒毛白蜡树生长快,春季播种育苗,当年秋季就可以嫁接速生绒毛白蜡树,2年便可出圃,达到栽植要求。采取上林下苗立体种植模式,每亩地当年可培育白蜡实生苗3万株,通过嫁接,可生产2.4万株供移栽的幼苗,按最低价格每株1.5元计算,每亩可实现收入3.6万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土地承包、嫁接和起苗等成本1.6万元,每亩可实现纯收入2万元,是种植棉花收入的10倍,效益十分可观。

创建林业合作社 带领村民同致富

如何让群众参与生态林场建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又避免“吃大锅饭”?在县镇领导的帮助下,高文俊决定与乡亲们合作共赢,创建林业合作社,走共同富裕之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社员入股,把社员的责、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采取三种合作模式进行发展:一是以劳动力入股。合作社将土地流转后,以20亩为一股,由一名社员负责浇水、播种、放苗、间苗、除草、病虫害防治、抹芽和摘心等管理工作,到年底由合作社付给该社员5万元的管理劳务费,以劳力入股的社员占50%。二是以土地入股。农户可以以土地入股,发展生产过程中购买苗木、种子、地膜、肥料和嫁接、接穗等费用支出,以及苗木销售方面的支出,全部由合作社承担,管理工作如浇水、播种、放苗、间苗、除草、病虫害防治、抹芽和摘心等由社员自己承担,苗木销售后各分50%的盈利,以土地入股的社员占35%。三是以资金入股。既没有土地、也不参加苗木管理的社员,可以以资金入股,以5万元为一股,苗木销售后扣除管理费用,享受40%的盈利,以资金入股的社员占15%。

高文俊于2012年7月注册成立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除了入社社员的土地,还流转了周边8个村共计七千多亩荒地,以前无人重视的荒地,现在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平均可得到流转费达600元。

目前,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有社员232户,生态林场面积达到1.2万亩,资产总额3340万元,种植绒毛白蜡树九十多万株,国槐树等12万株,林下育苗3000万株,年出圃优质合格苗木2000万株, 2014年实现经营收入5000万元,实现可分配盈余611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

合作社全面发展 老人妇女都有钱赚

因地势低洼、土地盐碱,郭马村及周边村庄耕地少、收入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留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妇女。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在林木管理方面需要大量人手,需要用人时,合作社首先考虑的是老人、妇女。合作社在每个村成立了老年队,队员全是60岁以上、还可以从事轻微体力劳动的老人,8个老年队共有成员一百七十多人,老人们干一些林地除草、苗木修剪之类的轻活,每天最低工资80元,家中事少、出勤多的,一年能赚两万多元。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妇女队人数更多,共有三百多人。妇女队成员每天最低工资也是80元,她们不耽误照顾家里人,还能有这么多收入都很知足。

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大力发展上林下苗的同时,积极发展上林下棉、上林下油(芝麻、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上林下禽等林下经济模式。还在县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帮助下,尝试种植高效林果,建起了二十多个冬枣大棚,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非常好。

万亩生态林场把荒滩盐碱地变成了爽心悦目的绿色海洋,林场里还建有垂钓园、采摘园和可供游人住宿的新式农房,吸引了众多城里人来此休闲旅游。下一步, 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计划以万亩生态林场为依托,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尽享天然“氧吧”和乡村风情的快乐。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无棣县积极引导农民自愿联合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实现林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林农抵御灾害风险和扩大增收的能力,在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涌现出多种形式的林業合作组织,如家庭合作林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林场、林业专业(行业)协会等,共四十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林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走向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发展轨道。

2014年,无棣俊棣林业专业合作社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等九部门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无棣县林业局 邮编:251900)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5篇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群益村发展集体经济实例 群益村位于江夏区以东13.6公里,紧临梁子湖畔,交通便利,环境幽美,气候宜人。全村10个村民小组,农户332户,1123人,党员39人,耕地2587亩,水面1250亩,总面积3837亩。近年来,支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大力推进强村富民工程,尤其是2008年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来,在武汉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的帮扶下,利用本村现有资源条件,以江夏区水产局为技术依托,南北咀水产龙头企业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通过对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建成一个高标准的龙虾养殖基地,2009年人均纯收入6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000元。

群益村以前的村级经济状况~~~~~~~~~~~~~~~~~~~~~~~~~~ ~~~~~~~~~~~~~~~~~~~,2008年以来,支村两委抓住结对共建契机,在武汉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动员村民自主参与入股,筹集资金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6篇

74349082011-07-25 07:49:53.0

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全委会,共同富裕8222201时政要闻今日重庆/enpproperty-->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图为会议现场。记者 巨建兵 摄

***作主题报告 黄奇帆就《决定(讨论稿)》作说明 陈光国邢元敏张轩出席

华龙网讯

(记者 肖竹)20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决议》。

市委书记***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作《决定(讨论稿)》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出席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张轩主持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黄奇帆就《决定(讨论稿)》作说明。他说,市委决定将缩小三个差距作为本次全委会主题,主要基于四点战略性考虑:一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在做大“蛋糕”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蛋糕”始终没有切分好,我们若能系统解决这个问题,走好民生导向发展路子,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一个“范本”。二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题中之义。重庆发展已呈现出“加快”、“率先” 之势,但三个差距问题得到解决,才意味着我们全面完成了“314”总体部署。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重庆投资率已高达80%,寄望长久性地 “高投资、高增长”并不现实,必须通过缩小三个差距,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型。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这些年,我们全面建设 “五个重庆”,务实推进“民生十条”,解决了老百姓关切的一大批民生问题,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社会建设欠账还很多,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让发展更多地体现共富与公平,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黄奇帆说,市委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基本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此,市委将出台12条重点举措,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鼓励创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发挥国企调节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区县发展和扶贫开发。

奇帆同志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后,***书记以《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为题,向大会做了主题报告。

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差距,实现共富,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对《决定》反复修改,从1万多字压缩到4000多字,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但含金量很高,总投入有1万多亿。我们不能讲空话、放空炮,要言出法随、说到做到,要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一个真正管用的稿子。

***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题目。现在,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小平同志有句关键的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真是至理名言,不愧是大政治家,看得远,讲得深。30多年前,面对低水平的生产力,把经济规模做大是主要矛盾;但发展起来以后,各类矛盾、社会问题都陆续上来了,国际问题、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现在讲“发展”,可以说东南西北、世界各国,没有反对的,谁都赞成;但你讲“共同富裕”,可就大不一样了,国际国内都有争议。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得讲共同富裕!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对于我们发展“三大成就”、经受“四个考验”、避免“四个危险”,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这次全委会,就是要仔细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说,“十七大”以来,重庆多次全委会都和“共同富裕”的大题目密切相连。比如振兴农村特别是“两翼”经济;比如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如加强党的建设,实施“三进三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比如“民生10条”;又比如八次全委会把“缩小差距、促进共富” 写进“十二五”规划。可以说,每次全委会都在为“共同富裕”做铺垫。在一系列问题初见成效之后,这次全会就明确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主题,最终来攻克这个大堡垒,向它发起总攻,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逻辑!

30年后再来复习小平同志的讲话,真感其高瞻远瞩,通观全局,讲问题入木三分

***说,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就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30年后再来复习小平同志的讲话,真感其高瞻远瞩,通观全局,讲问题入木三分!

***说,直辖以来,中央给重庆交办“四件大事”、明确“314”总体部署,都有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百万移民、农村扶贫、振兴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件件关系到我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到缩小“三个差距”。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其中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讲的是缩小东西两大区域差距问题;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就是要求重庆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既要发展,也要共同富裕,而且坚定不移!

上有中央明令,下有百姓渴望;前有领袖的预言,后有“两极分化”的风险;一定要打好这个攻坚战

***说,前辈和中央领导的这些教导,强调的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重庆这些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改善民生、缩小差距,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事情。我们既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的,也将其作为发展的动力,走 “民生”路、念“共富”经,初步走出了一条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现在有些人,只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我以为,这还不够。“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也是动力;不仅是“起点”和“归宿”,而且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说,围绕共同富裕,市委、市政府抓了一系列工作,人大推出了“代表在行动”,政协“800委员助推发展”,市纪委还搞了“三项治理”,大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比如说“五个重庆”建设,让市民无差别地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十大民生”,使2000多万中低收入群众受益;开展 “扫黑除恶”、“唱读讲传”、“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三项治理”等活动,均与“民生”密切相关。

***说,当前,共同富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万众关注、众目睽睽。可以说,上有中央明令,下有百姓渴望;前有领袖的预言,后有 “两极分化”的风险;而我们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又有不进则退、不治则乱的压力。决不能只是少数人百万、千万地发家暴富,而工农大众却没份儿!现在重庆形势不错,但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咱经济规模再大,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大家会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打好这个攻坚战!

直辖以来,历任书记、市长都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带领一班人办了不少实事

***说,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承前启后的连续过程。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茬儿接一茬儿干下来,走到今天确实不易。这14年,重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GDP从1500多亿到7890亿,增长了4倍,人均GDP迈上 4000美元;财政收入从118亿增至1991亿;进出口、利用外资、工业产值都有长足的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00元增至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90元增至5270元。经济、民生的发展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

***说,直辖以来,历任书记、市长都高度重视民生,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办了不少实事,为缩小差距打下了重要基础。当年德邻、国强同志就提出了“富民”的口号;我们现在大力推进扶贫和库区后续工作,当年德邻、国强、镇东、汪洋同志都推出了整村扶贫、易地扶贫、库区安稳致富的任务,汪洋、鸿举同志还定下了“一圈”带“两翼”的举措;我们今天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辉煌,离不开镇东同志当年的提速规划;我们今天能够甩开膀子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也得力于当年镇东、鸿举组建土地储备中心储备了大量土地资源;我们今天进行的户籍改革,又特别得力于当年汪洋同志拿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块牌子,使我们有了先行先试的机会。

只要静下心来,搞点社会调查就会发现,三个差距已经不小了,需要高度重视

***说,近年来,重庆经济、民生虽有很大发展,但“三个差距”仍很明显,有些还在拉大。贫富差距方面,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的合理范围是0.3-0.4,重庆为0.43。重庆还有城乡低保人口170多万,是北京的9倍、天津的8倍、上海的16倍。按国际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范围是2:1,而重庆从1997年的3.1:1已扩大到目前的3.3:1。咱农村贫困人口140万,还有200多万60岁以上空巢老人,110多万留守儿童。在区域上,“两翼”还有14个国贫县,1600多个贫困村。在股票、存款、住房等方面,重庆主城20%的家庭拥有2套以上住房,还有人拥有3套、4 套的豪宅,而近30%的家庭无自有住房。只要静下心来,搞点社会调查就会发现,三个差距已经不小了,需要高度重视。

***说,“三个差距”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差距拉大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多数涉及经济利益,不少与贫富差距有关。如果搞好民生,缩小差距,就能防患于未然。当年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人心、得天下,就是由于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这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今天也绝不能丢了这个法宝。

如果贫富分化,富人有钱没处花;百姓有急用却没钱花、不敢花;这样矛盾的消费状态,经济自然会大受影响

***说,“三个差距”拉大,会遏制社会消费,内需难以启动。目前,我国出口已居世界第一,比重超过10%,外需空间有限,今后发展能否持续,关键看能否有效启动内需。如果贫富分化,富人有钱没处花;百姓有急用却没钱花、不敢花;这样矛盾的消费状态,经济自然会大受影响。马克思认为:“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同样地影响生产和交换。”如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大额收入落入少数富豪的口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不高,企业效益也会随之下降。过去30多年,低成本劳动力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持续,也将带来道义上的后果。过去中国人均GDP七、八百美元,现在已是几千美元了,还照一、二十年前的作法是不行的,于情于理也说不通。企业长期依赖廉价劳力搞加工贸易,也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进步,这种落后的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走不动了。

为民“谋利益”是实的,不是虚的,首先就要在分配问题上倾向于大众

***说,三个差距,特别是贫富差距拉大,会导致人心涣散,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小平同志曾严肃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了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党的执政基础是工农大众。90年来,广大群众之所以愿意跟党走,就是因为我们党一直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而为民“谋利益”是实的,不是虚的,首先就要在分配问题上倾向于人民大众,实实在在为人民大众着想,要注重劳动的价值。如果任由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人们自然会怀疑党的政策,随之人心涣散。存在决定意识,分配决定生存条件。这些年一些国家的群体性事件、以至**,背后的原因不少是贫富差距过大,值得我们反思。

为什么当年百姓拼了身家性命跟着共产党干?就是相信共产党掌权后,将是人民的天下,能够共同富裕

***说,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夺取政权,依靠的就是身无分文的工农大众,有多少工人、农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不屈不挠、流血牺牲啊!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什么当年百姓拼了身家性命跟着共产党干?共产党当时能给老百姓发多少钱、多少工资?没有啊!更谈不上“奖金”了!但老百姓就是相信共产党掌权后,将是人民的天下,可以“当家作主”,能够共同富裕!如果今天出现两极分化,百姓会有多么失望!咱共产党长期依靠的力量,如果生活困难,吃不好穿不好,我们不该去帮助他们吗?难道不该缩小贫富差距吗?这是共产党的本分,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向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定要下大力气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是将心比心,应有之意。

解决差距的问题不能等,等到问题多了,再想改,也改不动了

***说,我们提出实现共同富裕,马上有人讲,这当然好,但急不得,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沉住气,慢慢来,要等到经济实力做大才能解决,现在还不是时候。总之,好是好,但先别办。还有人讲,抓“共同富裕”会影响效率,贫富差就是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你共富了,就没动力了。还有人讲,低工资正是咱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能丢,否则会造成资本外流。甚至有人批判:你这是走“回头路”,是要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说,尽管聪明人很多,帽子也很多,但解决差距的问题还是不能等,等到问题多了,再想改,也改不动了!即使下大决心,那时要付出的成本也会大得多!现在解决“三个差距”为时不晚,如果真正到了“两极分化”,那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存在决定意识”,到那时候,有了10%或者 20%的既得利益者,再加上他们属下的“精英”,你和谁去讨论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其实,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谈到了走向共富的时间问题。他说: “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离2000年已过了10多年,确实到了应认真研究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大家关心“转变发展方式”,我看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最为关键的

***说,现在到处在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转变什么?怎么转变?什么时候转变?看法似乎并不一致。我以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害,就是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从以出口、投资为主转到以消费为主,改善民生,拉动内需。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很成功,了不起,但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沿海搞开发区,吸引外资,“两头在外”。当年很正确,很必要,但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了。3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全国人均GDP大幅增长,物价也大幅上涨,而农民工收入增长有限,劳动力开始回流。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被低估,利润被外企拿走,内地与沿海差距在拉大,大家关心“转变发展方式”,我看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最为关键的。

***说,单靠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共同富裕。欧美搞市场经济二、三百年了,可谓十分成熟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自动修复。从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看,德国70%最贫穷的人口只拥有财富总额的9%;英国10%最富有的家庭占据私人财富的44%;美国20%的富人占有50%的财富,而千分之一的顶尖收入者掌握了美国10%以上的财富。这能说明市场可以自行修复吗?西方国家崇尚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它们并非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出现分配不公,加上灰色、黑色收入差距,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以调节。(下转2版)

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不能干,只要真想干,下实劲儿干,就可以一年一个样

***说,有人说,重庆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在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走“回头路”。其实正相反,这是新时期的一项大探索、大改革,也是大发展。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跨越许多拉美国家经历过的“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那将是了不起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小平同志曾强调:“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显而易见,小平同志是把共同富裕看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回头看看重庆这些年干的事,如公租房、土交所、户籍制度改革……都是改革,落脚点都是共富,怎么能叫“回头路”?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还未实现过“共同富裕”,而未曾实现过的理想又谈何“回头路”?我们缩小差距、促进共富,既注重公平,也注重效率。有些人把共同富裕说成是“大锅饭”,而现在一些人住豪宅、开跑车,吃山珍海味,整天胖得发愁;另一些人却为生计四处奔波。把“共同富裕”和“大锅饭”相提并论的人,看来需要做点最基础的社会调研。事实证明,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不能干,就看想干不想干。只要下决心,真想干,下实劲儿干,又能干到点子上,就可以立竿见影、一年一个样。刚才奇帆同志讲了,我们只用了3、4年的时间,就集中力量干了很多缩小差距、促进共富的“大事”,真是应了小平同志所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抓共同富裕并不耽误发展,还促发展,共富与发展是良性互动

***说,有些人担心,追求共同富裕会耽误发展,主张先做大“蛋糕”再分蛋糕。其实,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仅可以兼得,而且越是把“蛋糕”分得好,就越能把“蛋糕”做得大、做得快。重庆这几年抓民生、促共富,不仅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增势强劲。这说明,抓共同富裕并不耽误发展,还促发展,共富与发展是良性互动。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越多,生产积极性就越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也越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就越好。2007年至2010年,重庆GDP连续4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去年是17%;人均GDP 3 年连续迈上了2000、3000、4000美元三个台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去年增长近49%。利用外资2007年10亿美元,今年预计100亿美元;对外投资去年5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通过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山区农户过去一年增收1000元,去年达到3000元。调查显示,拥护党长期执政的人数比例达到了98%,比2007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群众安全感指数、社会和谐稳定度、民生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均大幅上升。

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源”,让它流动增值,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说,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12条决定,经过了市委常委会反复推敲,人大、政府、政协的同志都贡献了很多智慧。刚才奇帆同志作了详细说明,我都赞成。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要鼓励创业。微型企业成本低、带动力强,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要积极扶持。“安居”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住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有的群众感叹:“三十好几难拜堂,只因至今没买房。”当年,共产党打天下靠的是土地革命,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现在坐江山,就要给老百姓盖房子,实现“居者有其屋”。盖好了房子,老百姓心里踏实,社会自然就稳定。重庆大规模建公租房,而且是花园式的,生活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同志看后鼓励我们,说这是“一大善举”。

***强调,要落实农民的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看,农民的土地、林地、房屋等产权不够明晰,一定要明晰产权,把这些“死资产”变成“活资源”,让它流动增值,帮助他们致富。重庆虽是直辖市,但农村占比大、农民人口多,此事意义重大。我市有47万农民居住在高寒偏远山区,要加大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的力度。在移民搬迁中,农民每户的土地流转收益、宅基地复垦后的“地票”收益、房屋拆迁补偿加在一起,一般都超过13万元,不需花钱就能住进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新房。要使路、水、电、气、污、讯等实现“六通”,要配齐广场、学校、卫生室、书屋、便利店,使他们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要提高初次分配的水平,将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以上

***说,要提高劳动分配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按照国际惯例,国民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般是50%以上,而重庆只有40%多一点。锦涛总书记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逐步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我们要积极推动改革,努力将这个比重由40%提高到50%以上。要发挥好企业工会、职代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作用,人大和政府也要加强法规、规章的制定,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制度保障,这也是重大的民主建设。***说,重庆创新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使国有经济规模从2002年的1700亿增加到目前的1.5万亿,总量居全国第4。重庆国企已成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力量,为政府扩大民生支出提供了巨大的财力空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继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缩小差距中的重要作用。

农民工是很能吃苦、贡献很大的产业大军,要拆除“户籍”围墙,让他们享受城里人的待遇

***说,当前,重庆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也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命运。农民工是很能吃苦、贡献很大的产业大军。重庆有农民工800万,在主城工作5年以上的有70多万人。他们为城市建设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却长期享受不到城市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权益。讲“城乡统筹”,不能只是挂在嘴边讲一讲,只是给农村多投点资,那样50年也“统筹”不起来,需要从根本上想办法。重庆的实践说明,户籍制度改革是副特效药,仅用一年时间,就有200多万农民转户进城,穿上了城里人的“五件衣服”,同等享受了就业、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等5种待遇。与此同时,减少农民后的农村,人均产值和收入都相应大幅提升。改革开放30年,农民工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已到拆除“户籍”围墙之时了!

重庆不仅要建设开放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要照顾好农村“一老一小”

***强调,重庆不仅要建设开放高地,还要建设道德高地,而且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那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以人为本”。要照顾好农村“一老一小”,尽我们的一份孝心。我市农村“空巢老人”有200多万,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几千年来,孝敬老人,赡养老人,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基础性的准则。要在农村建立“空巢老人”帮扶体系,加快农村养老院的建设。还要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实在在地建立起来。目前,农村有留守儿童110多万,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吃喝营养是问题,学习教育更是问题。青少年成才,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我们要为这些孩子多做些实事,这也是为中国未来50年的竞争力着想。

只有共产党人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越性。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提出,“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毛主席在建国之初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涵,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说,江泽民同志讲“三个代表”,其实每个“代表”都和共同富裕紧紧相连。“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共同富裕,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基础也是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是不同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对立的文化现象。私人占有、两极分化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落后的文化,而共同富裕是人民大众的、充满朝气和正义的文化,所以是先进的文化。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言自明,当然是共同富裕。西方从英国1640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走向近现代已有370多年历史,他们引以为豪的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但就是不提“共同富裕”这个涉及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根本问题。只有共产党人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正像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宣言的: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坚信,迟早有一天,全人类都要走上这条共同富裕之路

只有在共同富裕的“沃土”上,才能生长出和谐社会的“参天大树”

***说,“共同富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都在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发展”同样扣紧了“共同富裕”,因为科学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自然包括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各个地区共同的发展。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生活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和全体国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说,共同富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说到底,和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培育”出来的。就像种树,必须挖大坑、施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共富。如果一个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不但没有和谐,还会问题多多。“公道行,人心平,天下宁”,共同富裕是培育和谐社会的“沃土”,在此基础上,才能生长出和谐社会的“参天大树”。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㈡能力目标: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第8篇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及落实这种分配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2.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3.知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即“四个尊重”的具体内容。4.懂得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品、教育科学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官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还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内容之一。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四个尊重”等内容;由两目构成,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内容与上一目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上一目主要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目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进取精神,大胆创业。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收入结构,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P93-95页《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第一,调查自己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第二,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先富帮后富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第四,教材中小严的创业之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

导入:新闻播报:播放个人所得税调整得相关视频和显示材料

学生观看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5年时间个人所得税的三次调整说明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师总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设疑,导入主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展示交流: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经济学家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我们面对着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制成的蛋糕,该如何分分配,怎样让人民共享成果呢?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切蛋糕”的方式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老师归纳总结】人们获得合法收入的方式有:

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等等。

【过渡】让人民共享社会经济繁荣成果,分享社会财富的合法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例分析: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他家收入情况主要依据什么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好处?

【设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过渡】为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才合理?我国确立了分配的原则。就是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课文P93材料及观看《共同富裕》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分组讨论:(1)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

(2)请你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3)在分配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4)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呢? 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设疑:共同富裕是否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学生回答:不是

老师:那么怎样来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师生共同总结并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我国确实为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了许多举措,但是,从根本上说,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重视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活动三:创造财富举措大探讨

【教材94页小栏目的“两幅图片”】和《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者合影》的图片 【设问】从上面的三幅照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说明了什么?):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活动四:猜一猜:他是谁?(多媒体显示腾讯创办人之

一、播放视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结合教材第95小严创业的故事,思考:他们的成功给我什么启示? 学生发表看法后老师总结: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学习了“四个尊重”以及与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关系。我们要增强创新能力,准备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舞台上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盲目备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指导学生的今后行为。在老师的牵引点拨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讲练结合,利用做练习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

上一篇:园教师节主持词下一篇:论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