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语范文

2024-06-06

让成语范文(精选8篇)

让成语 第1篇

【注音】wēn liáng jiǎn ràng

【典故】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

【释义】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态度温和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

【押韵词】大失人望、像模像样、为人说项、重岩迭嶂、重峦迭嶂、胡诌乱傍、不丧匕鬯、气高胆壮、哀矜惩创、东驰西撞、......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子禹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成语示例】张端甫,我见你一贫如洗,教你做门馆先生,你则合温良俭让。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

让成语 第2篇

顺昌县际会中心小学 祖雪英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话写作中合理地运用成语,可使语言表述更生动,形象描述更具体,情感表达更真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成语,透视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感;凭借文本,走进成语世界,感受成语魅力,可使阅读教学更精彩。

一、放飞想像、感知成语

教材中“读读背背”的成语编排是独具匠心的,往往按照一定的主题有选择性地把成语汇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无穷而独特的想像力,用自己纯净的心灵去触摸成语深处,从而扣动学生的心弦,获得起美的享受。

以一年级第一课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为例(春暖花开、山清水秀、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等)学生认真投入朗读之后,我便问学生:“读了这八个成语之后,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向大家交流一下。”问题一出,学生都像炸开了锅一样,我说,你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副图,山上的树木绿绿的,山中的泉水清澈见底,还不时传了清脆的鸟叫声„„”有的学生说:“春天到了,山上的树木变的绿起来。”总之,答案是丰富多彩,许多都是由成语的内涵发散而来的,这也为学生理解成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学生感知一个个生命光华的成语,从而惊讶于成语的魅力,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为进一步感悟成语、积累成语、理解成语作好铺垫。

二、激发兴趣、积累成语

1、动作演示成语:课堂上要学习成语:言行一致,口是心非;春风得意,垂头丧气;艰苦朴素,花天酒地;以理服人,蛮不讲理;大公无私,营私舞弊。这么多成语一下子涌过来,真有点应接不暇。按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都借助词典弄懂含义,上课只要稍加点拨,再读一读,记一记就行了,可总觉得有些单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测试下来效果并不好。对!我们换个方式学成语,不直接说出含义,想一想这些成语我在生活中、书本上、电视里有没有见过?如果熟悉,可以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如表演、讲故事、举事例表现出来,好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学生甲先发言:“我从电视上看到包公断案,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他的亲戚犯法也不放过。而一些贪官则营私舞弊,犯法的人送了礼,就平安无事了,真是可恨。”好小子,他一连说了两个成语。话音刚落,学生乙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来表演自己考了高分和低分回家的样子。”说完,上演了“春风得意”和“垂头丧气”的样子,赢得了一阵掌声。学生丙也不甘示弱,讲起了自己在课外书中了解到雷锋叔叔生前艰苦朴素的事迹。

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有些枯燥的词语积累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将成语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这不仅积累了成语,同时也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讲述成语故事:许多成语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精彩的小典故,学生只要知道了故 事,便从中知道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此类成语,无需过多的引导,教师只要向学生生动的讲述成语故事,学生就自然知道成语的意思了。如学习“胸有成竹”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讲北宋名画家文同画竹子的故事;学习“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时,我就给学生讲讲晋朝的殷浩批评韩康伯自鸣得意的态度;

3、正确书写成语:我从《语文世界》里找来一篇奇文《广告人的情书》,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读出“破绽”,使那些经“易容术”妆饰过的成语恢复原貌。请看开头:“亲爱的:当衣衣难舍的深情化为天尝地酒的思恋,我只想咳不容缓地低问一声,是否鳖来无恙?”仅仅一句话,就连用了四个成语,用幽默的笔法尽情调侃讽刺满脑“创意”的广告人,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还可以找找广告语中用错的成语,如:“蚊香广告:金鹿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工行广告:工到自然成,等等。

4、成语接龙游戏:先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运用顶真修辞往下续。如“入木三分——分秒必争——争长论短——短兵相接——接二连三——三思而行——行若无事——事出有因——因祸得福——福无双至——至高无上——上下其手——手疾眼快——快人快语——语重心长——长驱直入”,这种练习既考平时积累,又锻炼思维,况且答案丰富多彩,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趣味成语,学生见而乐之。

三、创设情境、理解成语

课文中的不少成语,折射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人物的丰富情感。对此,可引领学生凭借成语,联系课文,深入探究,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从而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领悟语言的情感内涵。

如人教版第12册《穷人》一课: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句中的“心惊肉跳”,暗示了事情的特殊背景,突出了桑娜的极端恐惧,反映了桑娜家中的贫寒,凸显了桑娜对丈夫的关心。理解这一点,对理解桑娜“抱回孩子”表现出的果敢和善良颇为重要,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如果你就是桑娜,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会想,丈夫啊,海上风浪这么大,天又冷又黑,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生:狂风啊,你快停下!波涛啊,你快平息!让我丈夫平平安安地回家吧!„„

师:是啊,此时此刻,桑娜担心的是丈夫的安全,期盼的是丈夫的回家。从“心惊肉跳”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我感受到了桑娜家生活的贫穷,生计的艰难。天气这么恶劣丈夫还出海打鱼。

生:我感受到桑娜的善良。她的善良除了表现在对丈夫的担忧外,还表现在对西蒙的关心上。她提着灯去看丈夫,到了西蒙家门前就想起了傍晚想去看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去世了,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走进情境,由“心惊肉跳”揣摩人物心理,从而走进了桑娜的心灵世界,真切而具体地感受到了桑娜对丈夫的担忧、对邻居的牵挂、对西蒙两个孩子的关心。

在阅读教学中,还可通过课文内容的处理,借助语境,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以促进内容的感悟。如阅读《将相和》中“完璧归赵”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成语填空:①秦王写信给赵王说以城换璧,赵王认为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真是(左右为难);蔺相如认为还是去好,而且认为完全可以不使璧白白落人秦王之手,显得那样样(胸有成竹)。②蔺相如见秦王一心赏璧,无心交城,便假说璧有斑点,(轻而易举)地把璧要了回来,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③蔺相如提出要秦王举行典礼才肯交璧,其实他用的是(缓兵之计),这样可赢得时间来个(金蝉脱壳)。

四、利用生活、运用成语

成语,在中国文学中一枝独秀,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经历了时间的雕琢打磨,至今仍熠熠生辉,具有及强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对生活凝练、生动的反映上。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利用生活,撷取有用资源,让成语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最恰当的“亮相”,使学生感受到成语的生命活力,从而学会运用成语。我想,这也是学生学习成语最根本的用处,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我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其中一句“漫卷诗书喜欲狂”当分析完诗句,我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杜甫此刻的心情?”有人,回答“欣喜若狂”。于是,我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写下“欣喜若狂”四个字,于是,我又问:“那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会让人欣喜若狂吗?”学生甲学急不可待地说:“我从电视中看到“申奥”成功的那天夜里,人们都激动得又叫又跳,这一定是欣喜若狂。”没等他坐下,学生乙又开腔了:“我以前考试总是粗心大意,上次测验我通过努力终于考了甲,当时兴奋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想敢快告诉别人,老师,这也是欣喜若狂吗?”学生丙干脆站起来对着同学们手舞足蹈起来:“我爸爸就有欣喜若狂的时候。每次看球赛时,只要中国队进了一球,他就会兴奋得大叫:进了,进了!然后抱着我转来转去。”学生丁也不甘示弱:“昨天,我和老师下象棋,赢了老师,当时我围着操场满地蹦跳,还大声地喊:我赢了,我下赢老师了!这肯定也是欣喜若狂。”

此时,抽象的成语不用多讲,早已在孩子们脑海里鲜活起来,成为了内心情感的抒发,生活经验的提炼。他们的发言就是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诠释着这个成语的内涵,比老师讲要高效的多。

让成语教学“舞动”起来 第3篇

一、与动画结合, 借助多媒体理解成语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在情境教学中把词和形象结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获得确切的感性知识, 这是学生智力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如苏教版第五册《练习二》中安排的八个成语: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前两个成语是形容建筑物的, 后四个是描写景物的, 最后两个是形容感受的。这些成语的学习,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三年级孩子来讲, 是大有难度的, 作为老师既不能从概念上解释这些成语, 也不能拿身边的事物作为参考给这些成语下定义。因此, 只有借助多媒体, 让学生亲自观看画面,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几个成语的意思。在教学时, 我首先播放滕王阁、黄鹤楼两幅图的画面, 借助远图让学生先从外观感受其高大、恢宏, 再借助细节图感受其内部的辉煌、壮丽,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引导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理解“高堂广厦、玉宇琼楼”的意思。对于“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理解, 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教学“错落有致”时, 我首先出示一幅有高有低排列有序的建筑物图片, 再出示一幅排列着整齐有序的图书的书柜的图片;教学“曲径通幽”时, 也是出示一组图片:通往荷花池的弯弯曲曲的小木桥、向远方蜿蜒的山间小径, 对于这组成语的教学, 我都是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感受, 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教师重点强调“致”“幽”的意思, 避开教师枯燥的讲解,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成语的意思。“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理解, 相对以上两组要简单多了, 多播放一些山峰耸立、溪水争流的图片, 引导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山峰一座比一座秀丽壮观, 溪水们竞相奔流, 唱着欢快的歌。欣赏着这一幅又一幅的画面, 我们真是眼花缭乱, 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美不胜收啊!”借助多媒体, 不仅理解了本练习中较难的成语, 还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最后一组成语, 真是一举多得呀!

二、与故事结合,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练习三中, 安排了这样一组成语: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在学完《三顾茅庐》之际,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 你们想深入了解诸葛亮吗?他真的有那么神机妙算吗?他从哪儿学到这么高深莫测的本领?……”待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我随即出示这8个成语, 并告诉他们说:“这8个成语都是形容诸葛亮的特点的, 每一个成语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精彩的故事, 你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诸葛亮, 就要真正理解这些成语;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就要细致全面的阅读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三国演义》!”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 我发现班级的孩子们只要有空闲, 就会捧起《三国演义》, 还有些特别活跃的孩子嚷嚷着快点举办一场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会, 好让他们一展风采。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这些成语, 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展了他们的阅读空间。

三、与课文结合, 妙用成语说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告诉我们学习要有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精神。针对课文的结尾部分,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教师作为记者”采访的环节:

“小鹰们, 你们会飞了, 想对妈妈说什么吗?猜一猜妈妈又会对你说什么呢?”问题刚抛出去, 有的学生迫不及待举起了手, 但回答的结果不尽人意, 只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 有的学生欲言又止, 想举手有些不敢;还有的学生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时, 我适时出示课件: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的画面, 旁边还配有四个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勇往直前。这幅画面犹如一味催化剂, 催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情感;犹如一泓清泉, 滋润孩子们干枯的语言;犹如一缕春风, 拂动了孩子们平静的心灵。待学生仔细观察、读熟成语之后, 教师问:“小鹰们, 你看到什么了?能借用图上的成语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吗?”

学生们略一沉思, 纷纷举起小手, 把这些成语巧妙的融入自己的语言中, 把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公之于世”, 更把自己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这样的教学不仅借助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成语的意思, 更巧妙的是利用成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与成语结合, 感受人物品质

读到《军神》, 大家不约而同会想到刘伯承元帅。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在教学此环节时, 我不由得想起了“刮骨疗毒”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 作为补充材料我向大家作了介绍, 关羽高大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 栩栩如生立在学生心中。在此基础上我又播放《青年刘伯承》“手术台上”的片断电影片, 扣人心弦的艺术画面, 再联想“古有关羽, 今有刘伯承”两位大将的如此相似的手术,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对军神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突破了文章的难点, 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让成语 第4篇

刘牧根本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了。

现场键盘,是刘牧走进电视幕后到离开,一以贯之的金字招牌,也是他的“困窘”所在。

对刘牧的采访是在初夏午后五道口的一个录音棚里进行,他新专辑的录音将在这里完成。头天夜里,刘牧刚刚结束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面孔》的录制,风尘仆仆地从济南赶回北京。这样的生活是刘牧现在的常态。如今,个人音乐创作、担任演唱会的键盘手、电视节目现场音效及后期音乐制作瓜分了他的时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依然在音乐园地里埋头耕耘。

“魔音”键盘手

与同时期所有文化节目不同,《中国成语大会》主题曲《相思成语》是这个节目原创内容的一部分。

这首歌的歌词清新隽永,富有古典情致,但刘牧的作曲和演唱却非常现代。刘牧认为,不一定非得有二胡、古筝这些中国乐器才叫“中国风”,只要曲调使用中国的音阶,本身就有了中国的味道。因为他从小是听着流行音乐、弹着钢琴长大的,所以他想用自己最熟悉的乐器来表达对成语的理解,即时尚跟古典、流行跟怀旧相融。

“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只要钢琴一响,就让你哭个没完。”这是冯巩作客《艺术人生》时,对其节目模式的调侃之语,尽管是逗乐,但这句话却非常凝练地总结了《艺术人生》结构上的几大要素。这其中,“弹琴”即现场键盘成为了该节目的标志性符号,为节目怀旧风格的塑造增色不少。

殊不知,刘牧是最早从事电视节目“现场键盘”这一工种的人。2000年,刘牧加入《实话实说》乐队。这个节目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成功的谈话节目之一。除了节目内容贴近生活,主持人崔永元幽默诙谐外,现场乐队的即兴伴奏也为这个节目荧屏内外氛围的营造锦上添花。在这之后,刘牧分别在《艺术人生》、《聊天》、《挑战主持人》、《小崔说事》等节目中担任现场键盘,不夸张地说,他几乎与央视所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有过合作。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谈起与刘牧的相识过程,至今记忆尤深。在一次节目录制中,现场设备出现故障,被迫停下来检修。担任现场键盘的刘牧为了缓解大家等待的焦躁,便支起话筒,一首一首地唱歌,在场的观众和嘉宾都被刘牧沧桑有质感的声音击中了,他们甚至都渴求设备慢点修,以便能听到更多刘牧的歌声。设备修完录制继续,满场皆是观众怅然若失的声音。从那以后,关正文发现了刘牧的音乐才华。

《相思成语》余音绕梁

刘牧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吉林省歌舞团的乐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曾为赵本山二人转的表演伴奏。年幼的刘牧经常和父亲四处演出,耳濡目染中音乐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音乐一开始在我血液里就有了”。

十五岁那年,刘牧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北京,求学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时,适逢中国摇滚音乐处在高潮阶段,刘牧经常在晚上翻出宿舍的围墙,跑到外面去看摇滚音乐的演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汪峰,并出任“鲍家街43号”乐队的键盘手。在之后的演出过程中,刘牧结识了许多音乐人,如水木年华、胡彦斌、齐秦等。在和这些音乐人的交往过程中,刘牧的视野不断被打开,他的音乐道路越走越宽广。

到了筹备《中国成语大会》的时候,关正文的电话来了。除了邀请刘牧为成语大会写音乐,还特别邀请他为大会创作一首主题歌。关正文说,“你别光想着博大精深黄钟大吕,我最想要的是一首情歌。成语从未被仰视却始终在发光,很像是一段被漠視的爱情,那个被忽视的人,其实是我们最不该离开的人。”刘牧找到了一直合作的词作家鹏泊,确定了《相思成语》的歌名,两人用22个成语讲述了情侣般疏离然后亲近的故事。旋律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流动着古筝的韵味。这个旋律被刘牧发展成了贯穿《中国成语大会》各个竞赛环节的段落,成了亿万人熟悉的听觉符号。刘牧说:“《相思成语》,就是把对成语的相思幻化成语谱曲为歌,表达这个时代更加需要对成语有怀念之情。歌词中也使用了很多成语来表达这份怀念和珍惜的情感。”

随着《中国成语大会》在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热播,主题曲《相思成语》大热,网络上无数听友要求下载,不断有人询问刘牧是谁。“我们现在可以说,刘牧是个创作型歌手,他有好声音,也有好歌曲,只是从未参加过选秀。他在等着自己的音乐和自己的听众”。2014年6月,索尼唱片正式签约刘牧,他的第一张唱片即将发行,标题就是《相思成语》。

也许,就像成语一样,人的一生也不需要被仰视,却一定要发光。

(戴硕)

让孩子自觉记的成语 第5篇

带植物成语

开花结果 斩草除根 顺藤摸瓜 披荆斩棘 奇花异果 投桃报李 粗枝大叶 春兰秋菊 火树银花 叶落归根 节外生枝 李代桃僵 树大根深 瓜熟蒂落 根深蒂固 柳暗花明 桃红柳绿 瓜田李下 风扫落叶 布帛蔬栗 出水芙蓉 一枕黄粱 视入草芥 雨后春笋 昙花一现 明日黄花 横生枝节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桑榆暮景 黄粱美梦 荆棘丛生 花枝招展 豆蔻年华 天女散花 如火如荼 名列前茅 锦上添花 囫囵吞枣 火中取栗 目光如豆 沧海一粟 胸有成竹 春暖花开 三顾茅庐 世外桃源 鸟语花香 风吹草动 鸡毛蒜皮 繁花似锦 借花献佛 滚瓜烂熟 枯木逢春 望梅止渴 拔苗助长 五谷不分 花容月貌 叶落知秋 树大招风 藕断丝连 萍水相逢 草长莺飞 花团锦簇

含有两对近义词的成语

深思熟虑 真凭实据 灵丹妙药 凶神恶煞 心满意足 街头巷议 翻山越岭 精雕细刻 生拉硬扯 琼楼玉宇 层峦叠嶂 心烦意乱 崇山峻岭 奇形怪状 惊涛骇浪 装模作样 摇头晃脑 文丛字顺 改朝换代 通风报信 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 分门别类 追根究底 虚情假意 幸灾乐祸 通情达理 丰功伟绩 歪门邪道 生擒活捉 离乡背井 豪言壮语 汪洋大海 琼浆玉液 斩尽杀绝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出神入化 横七竖八 来龙去脉 浓妆淡抹 逆来顺受 朝秦暮楚 有恃无恐 天经地义 转危为安 若明若暗 弄巧成拙 扶老携幼 顾此失彼 弃暗投明 因小失大 自始至终 七上八下 逢凶化吉 舍己为人 避实击虚 大公无私 走南闯北 取长补短 除暴安良 顶天立地 大材小用 古为今用 夫唱妇随 有气无力 殊途同归 异曲同工 南辕北辙 朝令夕改 今非昔比 同床异梦 鬼斧神工 异口同声 大手大脚 从头到尾 改邪归正 惹是生非 弄假成真 远亲近邻 前仰后合 天寒地冻 先斩后奏 功败垂成 若隐若现 反败为胜 铺天盖地 弃旧图新 以逸待劳 化整为零 积少成多 拈轻怕重 起死回生 以攻为守 争先恐后 横眉立目 苦尽甘来 东倒西歪 官逼民反 前赴后继 公报私仇 水深火热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含有两对反义词的成语

神出鬼没 人小鬼大 南来北往 此起彼伏 好逸恶劳 有名无实 喜新厌旧 经天纬地 你死我活 古往今来 凶多吉少 大同小异 寒来暑往 生死存亡 悲欢离合 盛衰荣辱 轻重缓急 是非曲直 厚此薄彼 深入浅出 先公后私 死去活来 有始无终 藏头露尾 前因后果 避实就虚 送往迎来 扶弱抑强 先人后己 春华秋实 天南地北 避重就轻 外强中干 吉凶祸福

含有近义、反义词的成语

摇头摆尾 返老还童 欢天喜地 瞻前顾后 同生共死 惊天动地 说长道短 寻死觅活 昏天黑地 挑肥拣瘦 开天辟地 街头巷尾 同甘共苦 冷嘲热讽 尔虞我诈 横冲直撞 左顾右盼 新仇旧恨 大街小巷 东张西望 阴差阳错 左思右想 天罗地网 长吁短叹 南腔北调 明争暗斗 东奔西跑 手舞足蹈 生离死别 来踪去迹 东躲西藏 南征北战 鬼使神差 天崩地塌

反 义 成 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近义 成 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隔字相同的成语

古色古香 天兵天将 不死不活 稳扎稳打 任劳任怨 有始有终 无穷无尽 大模大样 自高自大 破罐破摔 大喊大叫 自作自受 偏听偏信 本乡本土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虎头虎脑 无依无靠 毛手毛脚 人山人海 载歌载舞 瓮声瓮气 如泣如诉 问长问短 若隐若现 不慌不忙 难解难分 久而久之 如醉如痴 活灵活现 无影无踪 无拘无束 同心同德 无声无息 无边无际

带兵器的成语

兵不血刃 折戟沉沙 单枪匹马 当头棒喝 心如刀绞 归心似箭 当头一棒 剑拔弩张 明枪暗箭 戟指怒目 强弩之末 一箭双雕 琴心剑胆 鸟尽弓藏 临阵磨枪 唇枪舌战 亡戟得矛 箭在弦上 短兵相接 借刀杀人 心如刀割 口蜜腹剑 盘马弯弓 无的放矢 夹枪带棒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枕戈待旦 惊弓之鸟 图穷匕见 同室操戈 有的放矢 刀光剑影 大刀阔斧 大动干戈

四季

春天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和风细雨

夏天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飘香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满山红叶 五谷丰登 芦花飘扬

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时辰

早晨 东方欲晓 旭日东升 万物初醒 空气清醒 雄鸡报晓 晨雾弥漫 晨光绚丽

中午 烈日当头 丽日临空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傍晚 日落西山 夕阳西斜 残阳如血 炊烟四起 百鸟归林 华灯初上

夜幕低垂 日薄西山

夜晚 夜深人静 月明星稀 夜色柔美 夜色迷人 深更半夜 漫漫长夜

花草树果

花红柳绿 花色迷人 花香醉人 花枝招展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绿草如茵 一碧千里

杂草丛生 生机勃勃 绿油油

苍翠挺拔 郁郁葱葱 枯木逢春 秀丽多姿 青翠欲滴 林海雪原

耸入云天

山 寸草不生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高耸入云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荒山野地

水流湍急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瓜果蔬菜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果实累累 果实饱满

鲜嫩水灵 天气

大雪纷飞 大雪封山 鹅毛大雪 漫天飞雪 瑞雪纷飞 风雪交加

雷电

电光石火 雷电大作 惊天动地 春雷滚滚 电劈石击 雷电交加

阴雨连绵 牛毛细雨 秋雨连绵 随风飘洒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大雨淋漓 暴雨如注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未雨绸缪

秋风送爽 金风送爽 北风呼啸 微风习习寒风刺骨 风和日丽

彩云满天 天高云淡 乌云翻滚 彤云密布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旭日东升 日上三竿 一轮红日 日高三尺 艳阳高照 烈日当头 骄阳似火 日影西斜

天空

碧空万里 浩浩长空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人山人海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星罗棋布 丰富多彩 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 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闲言碎语

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 第6篇

他有五个哥哥

因为孔融年龄最小,哥哥们都特别疼爱他

一天,爸爸带回来一篮新鲜的梨

看上去又大又好吃

哥哥们都舍不得先吃,就让孔融先去挑

孔融把篮子里的梨挨个看了看

然后,他高兴的拿起了那个最小的梨,说“我要吃这个”

爸爸看到了

笑着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挑,你为什么先挑了最小的梨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拿最小的,剩下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吃”

只有4岁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谦让自己的哥哥

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让成语 第7篇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经过几百年後的今天同样的词却改变成了另外不同的意义了。

以下是我编的小故事,请笑纳。

孔融是龙堤中心幼儿园的大班二组组长。算起来也是中层领导。

一天清晨,有人敲孔家大门,来着提着个黑色的塑料袋,孔融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里刘涛的爷爷刘姥姥,孔融让他进来坐坐。刘姥姥一把抓住孔融的手说:“听说你们班班长要去别的学校了,那班长的位置肯定是你的了。你当上了班长能不能把我们家刘涛提拔一下。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看你脸色说话的呀。“孔融刚要说些什么,刘姥姥已经扔下东西走了。孔融只好把东西提到家里。孔爷爷一看这袋子梨都有点坏了,就让孔融和兄弟们把它们分了吃。兄弟们看见梨都催孔融快点分梨。他先那了一个大的给大哥,弟弟看了问:”凭什么大的给大哥?“孔融说:”因为他是老大。“他又拿出一个比大哥的小一点的梨给了二哥。”孔融问弟弟:“为什么我把这个梨给二哥呢?”弟弟说:“因为他是老二。”“至于这第三个大的梨。”孔融说。“当然是给你啦!你老三。”弟弟说。“错,给你。”孔融说。“为什么?"弟弟说。孔融伤感的说:”有一种痛,你明明无法承受,却又不能自拔……”这句话被孔爷爷听见了。他大骂道:臭小子,胆敢早恋。看我不打死你!“孔融说:”爷爷你瞎说什么,我只是牙疼。”

让成语在盲童心间栖居 第8篇

第一次进行班本课程实验, 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因此想到了首尾相连的成语。经过查阅资料发现, 现有的首尾相连的成语, 一般十个或几十个为一组, 个人觉得连贯性还太少, 部分成语高于盲生的认知结构及智慧发展水平, 于是结合该班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以三百个首尾相连的成语为一个学习模块, 试图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个成语系统。

重组成语的过程不仅是班本课程的探索, 更是自身文化素养的积淀。编写过程中总在想:如何让这些成语在学生脑海中扎根发芽?于是便有了第一次尝试。

2005届盲班9名学生, 教学伊始, 学生感兴趣, 背得也很熟练, 但在日常生活、平时写话中, 却很少用到。虽有词汇量, 但不会学以致用, 成语依然没有生命。如何让成语在词汇的海洋中泛起涟漪, 让学生常用常新, 是我思考的方向。

在囫囵吞枣一百个后, 开始向学生讲解成语中的小故事, 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给予一些语境, 让学生填充成语, 尽管漏洞百出, 学生却能感受到无尽的乐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趣味的游戏中品味成语的内涵。

进行首尾相连的成语教学, 最初的设想:一是丰富盲生的词汇量;二是训练盲生的记忆力。意外的收获:盲生变得自信了、乐观了。家长普遍反映:学生在家中经常会把成语翻来覆去的背、摸。小静的家长反映:小静原本脾气倔强, 不爱说话。自从学了成语, 每次接她回家, 她总会在单调的路途中, 开心地背着成语, 仿佛一只百灵鸟。当陌生人与她交谈时, 没有了初时的羞涩, 会落落大方地回答陌生人的提问。回家后, 常用成语考家长, 每一次的“炫耀”, 其实是她自信的一种表现。

盲生普遍具有自卑、怯懦的特性, 当他们有了进步, 老师与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甚至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为他们树立自信心。不经意的表扬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 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次的尝试, 让我对首尾相连成语的教学有了信心。在2008年接手新班时, 发现:班上8名学生, 智力发展、学习情况、理解能力差距非常大。根据第一次的经验, 我做了一些改良。充分利用该班学生好动、音乐感强的特性, 让学生一字一拍, 边打节拍边读词的方法, 他们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 打节拍的声音越来越高, 读词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争先恐后地读着, 唯恐自己掉队。

望着学生快乐、陶醉的模样, 我知晓:学生对成语有了浓浓的兴趣, 接着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成语。干瘪的解释只能在学生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会留下痕迹, 而把成语放入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往往能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用成语, 让学生第一次的感知就获得鲜活的印象, 形成准确的概念, 这样, 成语就有了色彩, 有了生命, 就能不留痕迹地沁入学生心田。

教“汗流浃背”时, 我举例:有些小朋友, 常常利用中午的时间, 在操场上玩得满头大汗, 身上的衣服都湿了, 这时就可以用“汗流浃背”来形容。现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谁, 在什么时候, 玩什么, 汗流浃背。此刻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我趁热打铁, 接着提问:除了玩的时候会汗流浃背, 还有什么情况会汗流浃背呢?一名学生想到:干活的时候。接着让学生用“汗流浃背”描绘一个场景, 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 当学生一时说不上来时, 给出提示:谁, 什么时候, 在做什么, 汗流浃背, 我觉得怎样。此刻, 沉睡的思绪被唤醒, 活跃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萦绕。

有时, 一组成语的教学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因为我常从学生身边寻找各种场景, 越贴近学生生活, 越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情绪, 甚至达成升腾状态, 此刻, 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期, 他们主动思考, 积极发言。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外来知识, 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筛选信息, 进行自主建构。

一句句稚嫩的话语,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体现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一段段可爱的场景描述, 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把成语带进一个语境中, 不仅易于学生理解, 而且有利于训练盲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流畅的口语表达是盲生融入主流社会, 与健全人沟通的主要平台, 成语的运用更展示了盲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知识的积淀。在教学中我常常扩大词汇量, 多用成语, 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 使他们在口语表达中学会展示自己所学。

2011年的一场雪, 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生机, 他们在校园里踏雪寻乐。当学生滚了两个雪球, 拿回教室时, 我的耳边传来:把它们合二为一呀。抬头一看, 原来是小杰说的。这是一个“慢”学生, 他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比其他学生都差一大截, 针对他的个别性, 我常常手把手地单独教他。虽然他也会背成语, 但在对话中,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运用成语。于是走近他笑眯眯地说:“小家伙, 你想把什么合二为一, 做成什么呀?”他的回答是:我想把两个雪球合二为一, 做成一个小雪人。

我发现:“慢”学生也在进步, 而我对他们的看法却还停留在原点。对这类学生, 更需要我采取宽容的态度, 多给他们提供符合他们认知的情境, 让他们试着使用成语, 让他们了解成语的高度概括性及言简意赅的效果。

每当晨读课, 看到学生朗读成语时的那份自信, 我感到一份快乐。隔壁班的学生常说:“今天我们又偷学了几个成语!”我又感到一丝幸福, 因为首尾相连的成语在学生之间蔓延开。现在, 学生已经学会了530个首尾相连的成语, 他们的学习激情依旧高涨, 成语的积累似乎成了我班学生与众不同的骄傲。当成语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他们便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动机与需要;当学生对成语情有独钟, 他们的热情会洋溢, 信心会百倍。

上一篇:健康体检业务自查报告下一篇: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