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2024-06-16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精选14篇)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第1篇

我,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表现。

原来的我不太喜欢看书,总是一写完作业就开始玩,可现在的我不一样了,写完作业以后就开始读书,一读便读到晚上九点钟,我才恋恋不舍的放下书,开始睡觉。

原来的我,总是上学的时候赖床,一到星期日,早上五点钟便睁开眼睛。但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晚上九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开始洗脸刷牙,以前我洗脸刷牙要好几分钟,慢慢吞吞的,吃个饭要二十多分钟,现在,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洗脸刷牙吃早饭。

原来的我特别小气,别人让我借他一块橡皮我都不想借。现在的我变了,变的大方了,只要你问我借东西,如果我有的话,我一定会借给你。

如果朋友有什么伤心事,我以前只会给他说一句“别哭了”,但现在我会在他旁边安慰他,直到他不哭为止。就这样,我有了许多和我玩耍的伙伴,在我遇到伤心事的时候,他们也会过来安慰我、关心我。

这就是现在的我,一个全新的我,一个不一样的我。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第2篇

小小的我已经开始帮着妈妈哄孩子了。我有个妹妹,她闹的时候,比天猫精灵的声音还要大,那怎么办呢?首先要把安抚奶嘴放到她的嘴里,要是还哭的话,就把她抱起来转几圈,她就不哭了。你们学会了吗?

我是一位“舞蹈之星”,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我都会参加练习活动。劈腿的时候和我一起学舞蹈的同学都练哭了,当然我也很想哭,只是我把眼泪憋住了。拉丁舞快要结束的时候要做体能训练,“哇!”那汗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往下掉!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可以坚持下来,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跳舞,想起来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参加拉丁舞比赛呢。舞台上的我自信满满,比赛完我还得了第一名呢!妈妈还总在说,要是我学习上有跳舞这样的精神就完美啦。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第3篇

一、理念支撑, 重视开发

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因而教师要对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开发首先就要更新理念, 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 重视和研究新课标。树立“用教 材教”的教材观就是既要重视发挥教材的作用, 又不能唯教材论, 要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的讲解、活动的设计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情感。树立“合作互动”的教 学观即肯 定教学是 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应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要坚持师生既为主体, 又为客体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即把促进 学生发展 作为教学落脚点, 教师要想 方设法地 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 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重视研究新课标是因为课标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和领会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的基础上, 教师还必须对自己已有的综合素质作不断的调整, 转变学习观念,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增强团队意识,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掌握方法, 勤于实践

(一) 整体把握, 走进教材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 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可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根本任务所在,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这一特点 后, 思想品德 课教师在 通览教材 的基础上, 要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整个单元、全册书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课标为依据, 把握重点、难 点, 清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 成和发展 的规律, 在维护教 材的整体性、科 学性、连贯性 基础之上, 对教材进 行有效开发。

(二) 重组延伸, 开发教材

教材内容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点儿都不需要做调整, 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教材境界。正因为教材并非处于完美状态,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改造、调整或补充。无论对教材内容进行改 造、调整还是补充, 都要有利于我们课堂实践的操作和运用, 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1.适度改造

如果教材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或体 现不了时代性, 又或教材所列的知识点是学生已知或已学的, 教师就要对这部分内容适度改造。例如苏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们的新集体》中有自我介绍环节, 学生其实在我们讲授这一框内容前就已经做过自我介绍, 如果再进行这个活动既浪费时间, 又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所以笔者 将这一活 动改为“说 说我的新 同学”, 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已经熟悉的同学, 这样同样可以达到认识新同学, 体会相识快乐的效果。

2.适度调整

为了更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或更有利于学生自 主探究和学习, 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调整时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及学生的兴趣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来进行。如教学苏人版上册第二课第二框《我自信我能行》时, 笔者将“拓展天地”中“勤奋 是成功的 基石”“自信不自大, 成功不自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三个观点调整到“自信伴我成功”的教学环节中, 让学生明确没有自信不可能成功, 但走向成功仅有自信是不够的。这样的调整既强调了自信的重要性, 又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

3.适度补充

有时受篇幅的限制, 教材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 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如苏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第二框《依法进行自我保护》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观点, 教材只用了三行文字带过。对这部分法律知识, 笔者设计了小红在超市遭遇搜身的情境, 通过提供“忍气吞声”“找几个朋友大闹一场”“去法院起诉, 维护自己的权益”三种不同的解决途径, 让学生分 析这三种 做法的利 弊。其中在讨 论“找几个朋友大闹一场”的做法时, 学生可以在讨论中理解“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利益”的观点。这一环节的补充突出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观点。

(三) 备透学生, 活用教材

“初中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 处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应成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课堂, 我们有时会有这样的体会:上课一开始, 学生似乎都懂了, 事前辛辛苦苦备的很详尽的教案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以至于有时即使学生全会也要让学生“假装不懂”。这 样的现象 就有悖于教学目的,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生活在变化, 学生也在变化, 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 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 把学生的已有的经验、视野作为开发的资源。

三、勇于反思, 不断提高

不一样的美国 不一样的我 第4篇

数码

先介绍一下我的现在书桌吧:

我的电脑桌

接触Mac是刚开始上大学的那年,第一台mac是Macbook Pro 15寸的,用了三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大问题,可惜去年偶然一次水倒了,键盘失灵了好久一阵,还以为就不行了呢,就买了台air(垂涎了很久,得此一机会立马入手,哈哈)。后来Pro键盘又神奇般的的好了用了一阵子趁回国的机会就带回去给妈妈用了。

耳机是我很喜欢的英国的Bowers&Wilkins的P5-真的是concert for one.最爱的小贝也用过同款哦。书桌上的陈设很简单,用了一个Muji的双层收纳盒和两个简单的笔筒。

远处的两个杯子一个是苹果公司总部的纪念品店买的,一个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买的,作为mug控的我,表示这只是我n个杯子其中的两个而已,hoho。

继续介绍我的小房间的一角,很多人觉得数码是男生才“会玩”的东西,其实不然,科技改变的是全人类的生活而不仅仅是geek们的。

我的电子产品

数字尾巴的朋友们果然眼神犀利啊,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侦查到了。很多人朋友来我家都会问哎哟,电视真的是苹果的吗?哈哈,我自己也算是个电影音乐迷 所以今年年初在二手网站上买了个Bose的C5+Apple tv,看美剧看电影什么的就很方便了,感谢国内各位开发的DNS,可以直接看人人影视,搜狐视频什么的,太方便了!

作为脑残果粉,绝对不能少了i设备们。第一次用苹果的东西是08年末的时候,第二代的iPoudtouch刚发布的时候,我刚好mp3不见了。拿到itouch申请了appleID下载好软件,觉得一切都好神奇,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可以干什么多事情。而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苹果,因为整个产品生态圈实在是太好了!

iPod shuffle纯粹是买来跑步用的,结果每次都忘记充电,iPod nano是过生日同学送的,现在用来上课录音。

跑步时用的伙伴

iPhone 5是iPhone4到期后换的,10月份到现在,再看4会觉得4好胖。在这儿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iPhone上面的第一屏吧介绍一下我每天必用的App。

除了苹果自家的,常刷的微博,跟家人联系的skype,关注体育比分的Sportacular,各平台分享笔记的evernote,看新闻Prismatic,卖电影票看电影时间的Fandango,任务管理的Clear,查单词的欧路词典,分享照片的Instagram。

iPad从第一代到mini除了最新的4每一代都用过,现在只剩下mini,其他都处理了。可能很多人还在纠结mini的分辨率,确实没有RetinaiPad的惊艳,但是真的很轻,现在我以无法承受iPad之重了。iPad不仅是改变了科技业内的一个产业,更加是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70岁的外婆可以用skype和我联系,自己看电视剧!

iPod是乔帮主去世之后买来纪念他的,也看中它的大容量。

作为iTunes专辑封面强迫症的我,花了不少精力整理我的iTunes Library。

我的电子库存

再来说说我阅读的工具,Kindle刚出来的时候就觉得E-ink特别保护眼睛,但是第一代的价格还是略贵,等到第二代发布,最基本的版本70美元,就下手了。不过最近一年多学业各种杂事的繁忙,用它看书的机会越来越少,几乎只有在长途旅行的时候才会带上他来消磨时光。最近读杂书的时间也不多,就如Kindle提醒要给它充电一样,我自己也要抽时间冲冲电了!

说说我喜欢的书吧,以前在国内读书的时候,读闲书的时间比较多,最喜欢的是丹布朗写的悬疑小说,到了美国之后读的更多的是教科书,英文小说也读一些,但真心不多,最喜欢的是教父Godfather。

我喜欢的书籍

放在我的书桌上是家人淘汰的Windows,有时候做一些商科的project需要用windows平台上的软件,商业世界对于mac的兼容还是非常不够的。书桌旁边的板上全都是收到的一些明信片和一些有意思的票据,包括电影票啦,车票啦,地铁票啦,球票啦,各种景点的票啦,登机牌等等。

我以前的小书桌

差不多说完了我所有的日常数码,既然说到阅读就往下说说学习生活吧。

学习

第一年到美国的时候是读高中的最后一年,当年由于还未满18,就只能住在寄宿家庭,我所在的地方其实在美国算是很发达的地方了,但是和我想象中还是挺不一样的。美国已经高度的城镇化了,而且由于害怕地震什么的,一般都楼都很矮。每个城市都会有downtown,也就是市中心,象洛杉矶,旧金山,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才会有电影里看到的美国都市的感觉,其他城市的downtown最多算是商业办公集中区。

我第一天到美国,就用照片记录了我住的地方。

那一年我住的地方

到美国没几天就开始上学了,美国学生从初中就开始走班了,也就是说不是固定的坐在一个教室里接受教学,而是自己选课,然后去不同的课堂上课,只要在毕业前完成所需要的课程就行,成绩会是有统一的格式-GPA。

美国中学生的课外业余活动确实很丰富,有各种不同的俱乐部戏剧,体育,数学。如果想要申请到好的大学不仅你的成绩GPA,标准化考试SAT要好,业余活动的参与和领导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由于是交换生,所以读的是公立高中,虽然不及私立高中有钱,但是加州的公立高中的设施还是不错的。

nlc202309051429

丰富的课余生活

在美国,公立高中的学生是不需要买书的,每个学期订好了课表之后,向图书馆借,学期结束归还给图书馆就好。在美国的第一年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也适应了很多不适应。那一年让我成长了许多,不仅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锻炼了我面对各种困难的勇气。只要你相信你能,你一定能。

经过小小的努力,顺利的从Wilcox High School毕业了。

我这学期的课本

已经快要毕业的我,现在上的都是一些专业课了,审计,税务什么的,黑色那本是我这个学期唯一的笔记本,这种笔记本叫Three subjectnotebook,也就是说供三门课用的,中间会有塑料的文件夹隔开。从去年起,有一些课本我会选择在iPadmini上买和阅读,原因肯定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便宜!就比如最低下税法那本书大概要200多美元,蓝色审计那本也要一百多,而iPad平台上则会相对来说便宜许多。

再来说说其他文具,笔,我很不能忍受不流畅且没有质感的笔,有一年去德国玩,看到表弟用的lamy之后,顿时爱上,临走之前冲到百货商场,一顿扫。也会偶然买买日本的一些水性笔,有一些美国的圆珠笔也挺好用的。本子的话,一个学期就会用一个上面提到的多课程笔记本,再加上日程笔记本,今年用的moleskine很普通的一款+和evernote合作的大象款moleskine(个人觉得不怎么使用,没什么科技含量,和数码产品其实没有太多的互动。)

美国的大学,学习的紧张程度真的不亚于国内的高中,为了好的GPA,泡图书馆是必须的,考试之前连续熬夜是必须的,关键的问题是整个学期都是这样的节奏!每一次小测验,作业都会影响到你最后的成绩,而你的GPA在找工作和申请研究生都会被要求。除了学习,还得有一些工作经验,专业俱乐部的活跃等等。国际本科生能在毕业之后直接找到工作真的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儿!最近临近,找工作,申请研究生的压力很大,今年美国工作签证的紧张牵动着所有国际留学生的心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有一个好的结果!

游玩

从小,我的妈妈有机会就带我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很小的时候就出国到欧洲游玩过,在国内也是走过的地方很多。我非常感激我父母所提供给我的一切,包括教育我鼓励我多去旅游多去见识不同的时间,认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事物。这让我的眼界开阔了很多,让我看到了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精彩!在美国的这五年去的地方还算多。每个地方恨不得都能大写特写,在这儿我也不多说了,每个地方选一张最喜欢的图+简短的介绍吧。先放张iPhoto里照片所在的地图。

圆梦LA之旅,做梦一样的近,amazing!

留学美国的日记就是这样让人怀念,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褪变成一个独立聪慧的孩子。就是这个简单。你也可以做到。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第5篇

我非常胆小,晚上去上厕所都很害怕,又一次,去鬼屋,进去的时候非常开心,出来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爸爸妈妈说:“不要这么胆小,放大点胆子。”我听了,决定改掉胆子小这个坏毛病。去公园的时候,我们去坐了米老鼠的过山车,本来还不怕的,后来越来越快,胆小这个捣蛋鬼就又来了。从此我再也不敢玩刺激的游戏了。

我最喜欢踢中间有一个铁圈的东西了。对,那就是既可以减肥,又可以锻炼身体的毽子了,每天下课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踢毽子了,我现在最多能踢45个,虽然45个也不算多,但是踢起来非常难。我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弹古筝,我去年已经过了四级了,古筝声音非常美妙,听起来会让人感觉非常舒心,刚一见到他我就喜欢上了它,我每天都会练习它。

我非常关心集体的荣誉,只要是对班集体有益的我都会拼命去做。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素材 第6篇

我在家是一个懒惰的人,虽然干活,但是我很会偷懒的。什么事情都不去做,就懂得看电视,跳绳……我对于吃的,玩的,有趣的,都感兴趣,就是不对干活有兴趣。你呢?

我对家里的活,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却对班级的活,干的好勤快的。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你知道吗?我没有什么优点,但是我很会骂人。我只适合当参谋,很会把缺点都讲出来。你会吗?

我喜欢运动,喜欢跑步。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跑步时候,我会忘我,会把所以的人当空气,会把所以的烦恼通通扔掉,会把……。你会这样做吗?你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是我一定会。作文

我心情不好会骂人,会谁都不理,会慢慢走会家,会努力运动,会吃好多的东西,会听音乐………

我是金牛座的,我觉得牛好笨的。但是为什么我偏偏是金牛座的呢?我妈妈应该晚一点生我,害的我是金牛座的。其实是什么座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进取心而已。作文

不一样的我初中优秀作文 第7篇

小时候,我是个爱哭鬼,如果和小朋友吵架了、妈妈说我了,或是有什么不顺心的,总会哭个没玩,妈妈怎么哄也不行。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吵架了,她生气的走了,而我则是哭着去找妈妈。妈妈问我怎么了,我也不说,只是哭个没完没了,无论妈妈怎么哄我,我也听不进去。我讲的只是我上幼儿园时的事,现在的我和以前比,可是大不相同。

现在,我长大了,不爱哭了,而是爱笑。在班里,同学们围在一起讲个笑话或是有趣的事,我笑得可欢了,怎么也停不下来。要是以前,我可不会这样。在家里,大人办了一件傻事,我也会笑,笑得肚子都疼了。小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我一点儿也不在意。我渐渐从一个“爱哭鬼”变为了“开心果”。

不一样的我初中作文 第8篇

心中有疑,必想解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青少年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将一些知识点蒙上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后同)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文本编辑》时,需要对文本图层进行“栅格化”操作。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即使进行了该操作,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为什么要栅格化、不栅格化有什么关系。面对学生的疑惑,在再次教学的时候,笔者没有及时解答,而是故意回避栅格化这个知识点,为后续印章教学设下伏笔。在第九课《滤镜的综合使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以自己姓名作为印章内容来设计,并给印章加边框和斑驳效果时,那么问题来了!学生在操作中都会碰到菜单中“描边”、“喷溅滤镜”功能栏都呈现灰色状无法使用的问题,而教师演示时却能正常使用。此刻,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端与学生端窗口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发现印章文本图层的图标不一样,笔者乘机提醒学生想想第七课中还有什么内容没学,学生想到的是栅格化这个知识点还没学,这时,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会自主学习完成栅格化操作,并对印章使用描边和喷溅滤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此设计让学生在遇到疑难时再来学习栅格化操作,能使其印象更深刻。

又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Foxmail的账号设置及邮件管理》一课的内容时,鉴于学生基本都拥有QQ邮箱的情况,笔者要求学生用QQ账号来登录Foxmail(版本7.2为例),结果都出现了下页图1所示的错误提示信息,此时笔者说道:“老师也用自己的QQ账号来登录试试,看能不能成功?”结果却能成功登录。看到老师登录成功,学生纷纷要求再尝试,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他们不断摸索,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出疑问:“接收服务器类型怎么变成了IMAP了?(下页图2)”,由于教材中所涉及的接收邮件服务器是POP3,笔者立马抓住这个突破口,让学生尝试修改为POP3,看能不能登录成功,结果还是不行!此刻再让他们用Web方式登录QQ邮箱,并在设置账户中开启与Foxmail对应的接收邮件服务器(如图3),问题迎刃而解。原因就在于Foxmail默认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类型为IMAP,而QQ邮箱中没有开启相应的IMAP服务,结果导致无法登录,这样的尝试,能让学生的记忆深刻,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高度融合的学科,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屏幕信息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持之以恒的毅力、释疑解惑的动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还有赖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尝试和努力。

源于教材,重组可行

重组,顾名思义,即重新组合。教师应本着遵循教材,吃透教材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的放矢地重新组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按部就班,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诚然没有“越轨”之嫌,但往往因缺乏新意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丧失活力、作品失去创意、个性难以张扬……因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会根据教材内容、授课顺序、知识难易等进行有机的调整和取舍。

例如,八年级下册是关于动画家族一员——Flash软件的基础入门教材。遵循教材安排,从第七课《动画补间动画》开始,才会涉及图形元件的动画制作,而前面部分都是介绍动画基础知识和工具箱,这样的内容安排容易带给学生要实现动起来的效果是那么遥遥无期的感觉,也会使原本充满学习激情的他们感到枯燥和乏味,甚至有学生问笔者:“老师,什么时候教动画啊?”这也难怪,按照教材进程差不多要到期中,才能真正涉及动画创作。针对现状,何不妨将《动画补间动画》的教学提前呢!从而实现作品中的元件动起来、活起来。如此组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对于后续学习是个不错的开端!

同样是在Flash有关颜色知识点教学中,在掌握笔触和填充色工具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在舞台上画一个圆,笔触和填充色颜色自选。

师:你能更换圆弧的颜色吗?

生:在笔触处选择颜色,重画一个圆。

师:如果只允许在原来圆弧上更换呢?

接下来让学生边实践,边讨论,结论是更换笔触颜色设置,必定重画圆才能起作用,可见它的使用局限性显而易见。接着引入墨水瓶工具,因为它可以直接替换线条的颜色、粗细、线型,这样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具的应用范围和它们的局限性,为今后熟练而精准地使用工具打上深刻的烙印。

师:你还能替换圆的填充颜色吗?

学生实践发现,同样通过更改填充色工具还得重新画圆。于是,笔者让学生演示利用颜料桶工具进行填充,并分析墨水瓶和颜料桶工具的使用场合,即都能实现对象的颜色更换,但墨水瓶只对线条起作用,而颜料桶能对区域颜色进行设置,一个必须在画前设置好,另一个可以画后再进行更换。

师:圆是平面图,我们能不能通过填充颜色的变换使它变成一个“立体图”(球)呢?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得出利用颜色渐变来实现,从而引入混色器工具(如图4),通过放射状渐变的设置及小色标的增删,渐变方向的改换等操作来实现“立体”的效果。

摘要: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未来的教育是培养信息能力的教育,未来的人才是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才。因此,本文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更好地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即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我 第9篇

毫无疑问,他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种独一无二有很强的先天成分。

0~6个月

新生儿并非白纸一张,他已经带着父母的基因。甚至在子宫中,他就在形成自己的个性了。平静、放松的孕期,顺产的经历,都有助于生出一个平和的宝贝。

一出生,宝宝的个性就开始显现。有的兴奋,你都困了,他还不肯闭眼睛;有的安静,整天睡觉,让你觉得没事可做;有的随和,凡事随遇而安;有的“困难”,稍不如意就哭闹不休。但是,你这么评价他,也许反映了你内心的期望。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对宝宝说,他是个好宝宝。因为,你的积极暗示,对他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6~12个月

从6个月起,你的宝宝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他开始有点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不同的个体,知道自己对周围的人和物会产生影响,他甚至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记忆力和对周围意识的发展,他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他开始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但你却不能从此就期望他是个“完美”宝宝。因为尝试打破你原来预期的“边界”,正是小家伙学习与探索的方式之一。

这个阶段,最亲近的人离开,会令宝宝焦虑不安。尽管这种黏人现象有时令人烦恼,但这正表明宝宝开始意识到你对他有多重要。

一些孩子天生好交往、更大胆,他们会很快度过分离焦虑期;一些孩子谨慎、胆小,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像块妈妈身上的 “小年糕”,希望妈妈寸步不离。

这个时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更有自信。有安全感做后盾,孩子将更乐于探索。

12~18个月

在第一个生日到来时,我们通常会让宝宝“抓周”。宝宝抓什么有偏好,也有偶然性,但由此对妈妈产生的暗示,又会影响妈妈对宝宝行为的理解。其实,就是不“抓周”,你对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能看出个八九分了。

随着他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小学步儿探索的范围也更宽广了,他在神速地发展着。你会觉得他根本坐不住,一刻不停地奔来跑去,因为他渴望通过小脚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几个孩子同时游戏,你会发现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易怒、攻击性强,有的孩子爱说话、好交往,还有的喜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玩。孩子的个性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不必惊讶。研究表明,我们多数人天生就很像自己的父母。

18个月以上

在第二个生日到来时,你的小家伙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自我意识——他是谁,他想要什么,他不惧怕说出自己的愿望。他会时不时大发脾气,这可能是在试探你,同时,这种迹象也在表明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了。他知道自己想穿什么、吃什么、干什么。所以,当他达不到目的时有挫折感,也就不奇怪了。

尽管,比起小婴儿的日子,他更像是个“小大人”了,他依然需要你对他注入大量的情感与关注。同时,他还需要有安全感和熟悉感。当习惯的事情发生了改变,或是突然看不见你了,他就会觉得像是天塌下来了。

其实,孩子的个性有多少是先天的,有多少是后天的,不必那么在意。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你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如果你快乐而自信,善良而富有爱心,孩子也会模仿你。

初一作文不一样的我 第10篇

我是一个普通到不不能再普通的人。大眼睛,长头发。我一点也不美丽,真的。

我虽然是女孩但我一点也不爱哭,妈妈打趣地说我是不会哭的,二年级时,凌都是被我们惹生气了,拿起一个木头棒,向后砸来出气,飞翔的木头,“光临”了我的脑袋,送了我一个小“房子”,很痛是很痛,可我也没哭。

有人说女孩子干什么都很优雅,可我一点也不。我和一个朋友,去游乐场玩,那儿有一个仓鼠洞,妈妈和宫婷在里面聊天,我在上面跑来跑去。妈妈叫我下来,只见“呼”的一声我就下来了,妈妈问我怎么下来的,我指了指“天花板”上说:“从洞洞跳下来的”。把妈妈的脸气红了。

我还是一个十分胆大的人,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听见远处一片尖叫声,我转身看到游戏区里一个叫“跳楼机”机器,把一群人高高的“送”进了云天。爸爸问我想不想玩,我点了点头。上了座位,座在上面,我一点也不怕,四处张望。在机器开的时候,我感到我飞起来了,地面上大大的建筑一下子变小了。在我享受的时候,旁边一个大姐姐害怕的哭了,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来我很大胆啊。

初一作文不一样的我 第11篇

后来我以为自己已经不在乎别人怎样看待我了,因为我发现我可以跟正常人一样有活力的跑、蹦、跳,对这个疤痕完全不在乎了。但是,当健康检查时,我因为单子上被画红字,标示出我曾经开刀,我又开始感觉到伤心难过。我可以跟正常人一样,为什么老师要在我的单子上画红字呢?我内心充满疑问,我最后的答案又回 到那个讨厌的疤痕。

但是,我现在慢慢想通了,我不再讨厌那个疤了,因为,它让我恢复健康,不再受心脏病病魔威胁,它让我的童年故事更加精采。我跟它的吵架过程就像书页,一页页装进我的脑海中,让我有机会长大后一页页的重温童年回忆!也许,它是上帝送给我的特殊礼物,何况

这世界是如此广大,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像我一样的 人,我不再为了我跟别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感到烦恼!我现在已经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并不是只有我。每个人不一样的地方不同,对于人们不一样的地方不要指指点点,我要以包容的心,来接受别人跟我不一样的地方。上帝送我的特殊礼物,我接受它了,我也逐渐喜欢上它,它带给我的难过、快乐的心情和故事,是道不尽的。

不一样的我作文 第12篇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喜欢跳街舞,经常在家里跳,也经常会吵到邻居,我正在慢慢改正,我也喜欢练字,别看我平时吊儿郎当,但我练起字来,还是一本正经的。

我长大了想当一名警察,因为警察可以抓小偷,替人讨回公道,惩恶扬善,为民除害,非常威风!

在学校里,韩老师还经常说我聪明,但是好多时候我也是糊涂蛋,经常丢三落四的,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走在最后,妈妈让我拿上钥匙,我光想着出去玩了,兴奋地忘了拿钥匙就把门关上了,害得我们全家人都被关在了外边。

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我的妈妈最能干,它不仅要照顾我和弟弟,还要做家务,我已经是大孩子了,我要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我爸爸是生产部经理,别以为经理就会很轻松,下班时间,我光看到他在家接打电话就知道他有多操心,其实他也很辛苦!我的弟弟一周岁了,高兴的时候,爱笑非常可爱,哭的时候也很烦人,但我还是很喜欢他!

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果 第13篇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1.认识自我

首先教师在编写教材《金葵花乐园》过程中,在每个单元后都设计了形成性评价表—“我的小脚印”。每个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都要组织学生通过画星星、贴小葵花、涂颜色、写点评等方式,对自己本单元学习表现进行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

2.展示自我

班级每月组织一次评价展示活动,学有特长、进步明显的孩子,介绍自己的经验、方法、诀窍,将自己的进步、成功以不同形式大胆展示。这个过程使参与展示的孩子对学习成果有了一个清晰的自我评价,对于其他孩子形成了一种引领、示范作用,在班级内树立了学习榜样。例如:小刘同学是个胆小、羞涩的孩子,平时根本不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但是随着评价展示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欣喜地看到了他的变化。在语文背诵展示活动中,几个同学展示过后,他也高高举起小手要求参加展示,虽然表现并不完美,但我知道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3.激励自我

每个学期末,班级都要组织学生开展“葵园宝贝向前冲”“汇报演出”等评价活动,活动中评委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担任,评价方式突破了“教师单一评价”模式,融入了“生生互动评价方式”“家长参与体验评价方式”。学生既要参加活动又要评价他人,既是考生又是评委,既有比较又有提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和自我体检的评价主体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自我激励”的过程。期末“朗读闯通关”评价活动中,学习基础较弱的小李同学由于朗读声音小、语速快被“小评委”们评为不过关,看到这个结果小李哭了。我赶忙为小李打圆场:“其实李同学与其他同学比起来可能还不是特别好,但是今天我们都看到了他的努力,刚才可能是太紧张了,我想同学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他的声音比刚才大了,我们就算他通过,好吗?”纯真而大度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行!”小李也很配合,吸了口气,定定神,又朗读起来。尽管还是没什么语气可谈,但是声音的确是提高了很多。再看看台下的小评委们,个个聚精会神,比哪一次听讲都要认真。当最后一个字从小李嘴中吐出,小评委们满意地为他打了5分和4分,脸上还流露出对小李的肯定和鼓励之情,那样子好像自己是个懂事的小姐姐、小哥哥,正满含关爱地看着弟弟的进步呢!小李同学顺利过关,一枚印章端端正正地印在小李的闯关手册上。小李的勇敢和努力,同学的宽容和善意,岂是通过一张试卷能够看出来的?我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表现点赞。新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既能看到优点也能看到不足,大家能够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

二、教师评价

1.把握课程目标

融合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检验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设计的笔试、闯关、展示、演出等评价形式,要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百词竞赛”考查学生拼音和汉字书写的掌握程度;“计算大王”检验学生口算的速度;“科学闯关”考查学生科学常识了解情况;“小鬼当家”考查学生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等。教师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又能清楚把握学校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2.提升学生能力

融合课程是将生活中的情境融入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课程形态。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设计的“葵园微店”活动,安排学生模拟商品交易活动,组织学生对商品宣传、推销,对商品价格进行计算;打造“葵园KTV”进行文艺演出、歌唱比赛;模拟“葵园实验室”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进行验证,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建立“葵园书屋”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阅读交流;开办“葵园小剧场”,将绘本故事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表演出来等。这种富有趣味又有挑战性的活动,作为学生展示的空间以及社会交往的场所,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必然会与他人建立合作式交互主体关系,学会合作、尊重、信任、理解、关爱他人。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发展,真实的情境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

3.关注学生发展

融合课程评价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发展性评价策略。如通过教师“每周一得”进行教育教学诊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通过“乐学”进行学生作业诊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通过“团队组合闯关”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价值,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进行学生喜欢的活动等诊断性评价。通过“成长档案袋”进行“形成性跟进式记录评价”,记录学生成长历程。通过“期末闯关”“期末展示”和“宝贝,对你说”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终结综合性评价”,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成长。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改进。评价是一个持续而循环的过程,评价所得资料,可以反馈到课程设计过程中,作为重新界定目标、改善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提高教学效果的依据。

三、家长评价

1.关注孩子

融合课程既是学校内部学科间的融合,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为此,我们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到融合课程之中,关注孩子成长,请家长共同参与对孩子的评价,每周对孩子进行点评。这种评价方式,既给家长提供了评价权,又使家长认识了孩子的进步与不足,有利于增强家校教育合力。

2.认识孩子

学校每学期末开展一次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将孩子们自制钟表、自创绘本、手工制作、美术作品、特色主题作业等学习成果在教室进行布展,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文字介绍,并组织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家长发出邀请,邀请家长参观孩子们的成果展。展示过程中,安排成果汇报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展示进步的空间,让学生和家长共享进步成果。整个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重视孩子的体验、操作、实践,让孩子对知识学习转变成有趣、好玩的生活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参与体验评价方式”对孩子的学习表现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客观评价,这种评价既让家长认识了自己孩子的成长进步,同时通过横向比较,也看到了孩子的不足,为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提供了参考。

别担心,每天的我都不一样 第14篇

放任的父母,是不信任自己;

解决问题的父母,是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相信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协作,可以冲破困境。

周末,又是令人害怕的周末。这天没有托管班,女儿玮的作业没法在学校完成。如何让她尽快、顺利地做完作业,成了让人头疼又烦躁的事。

加班结束进家门,果见经典场面:书桌前,婆婆在“监工”,不停地提醒玮赶紧做作业,别再做小动作。婆婆有时是气汹汹地唠叨,有时是温和轻声地唠叨,不管哪种唠叨,都满含生气、焦虑,还有一丝无力。

而玮表情很淡,一副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手脚却忙个不停,什么东西都可以扯过来摆弄一阵子。肢体语言充满了不安定感,就像心中有匹小野马,烦躁地左冲右撞,让人牵不住缰绳。

见我进门,玮蹿过来。我故作平静:“明天和爸爸一起去烧烤,你今晚快把作业完成吧。”玮答得干脆“没问题”,立刻回了座位。

然而事情不会那么容易解决,玮依旧磨磨蹭蹭。我吃完饭,拿出专业书和笔记本,坐在她身边,说:“我和你一起学。”遗憾的是,我这个榜样似乎对她没触动。桌子之上,她捏着笔,如有千斤;桌子之下,她用脚趾夹起球鞋的带子,荡悠着……真挫败啊,怒气慢慢升腾,我终于放话:“完不成作业,明天别想去玩!”

这样的狠话,对发泄我的怒火有用,对推动玮却没用。她好像更难受了,身体扭成别扭的姿势。

我赶紧反省了一下,把完成作业和明天去玩联系起来,只会加重玮内心的冲突。即便威胁成功,令她违心地去做事,也不利于事情的有效完成,对她的责任心培养更没好处,甚至可能导致她应付家长。

于是,我从一个习惯性的“控制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一个“放任者”。

我放轻语调,“妈妈刚才说错了,明天你可以去玩,这和学习是两码事。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合适的事……”

话音未落,玮就冲进卧室,抱出画箱,然后开始画画。这可把我气坏了,干脆投降,“随便你怎么做吧,你能对自己负责就好。”婆婆在一边忍不住了,说:“小孩子哪有什么自控力啊?”

接着,大家都沉默了,气氛压抑。我知道婆婆满心不满,她信奉的是传统的“管教”,不管怎么教?而玮虽在画画也是心神不宁,满心内疚和烦恼。

突然想起之前一位朋友的点醒:家长不可以控制孩子,但应该帮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找到解决困惑的路径。

“不管”也不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相对“控制”而言的另一种残忍——把孩子独自丢在困境中。我能不能做个更有力量和智慧、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家长呢?

我便向玮提出一个问题:“我有点迷惑,你之前说今晚要完成作业,但现在又说不愿去做。两种想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如果有假话,为什么要说呢?”

玮想了想说:“都是真话哦。我想完成的,但一看到作业本就烦了。”

于是,围绕这个烦,我引导她去更细地思考。在我耐心的倾听下,玮慢慢理清了内心的想法:作业太多了,好烦人。按今天她的心情,只能做一部分作业。

困境找到了一点点出口,我有点欣喜:“可以呀,那么按合适的量,你能好好完成吗?”

玮不吭声,好半天才说:“恐怕不行,我没耐心。”

听她这样评判自己,我挺难过。这明明是在平时训导中,我们大人给她贴的标签,她竟然也这样认为了。如此贬低自己,不仅易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没能力、自卑,还会让她习惯用这些借口来逃避责任。

怀着心痛,我更小心地说出疑问,帮她想深点、想清楚:“我觉得你很有耐心啊,你画画、做手工、读课外书的时候,多认真啊,什么事都打扰不了你。而且,你在托管班也能早早完成作业呀,考试时也在规定时间里,漂亮地完成试卷了呀。”

我边说,玮边跟着我的思路走,脱口而出:“环境不一样。”

我眼睛一亮,“环境怎么不一样呢?”

“在学校,桌子上都干干净净的,在家里,桌上摆了很多东西,总想摸摸玩玩……”

不管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否准确,但通过我的提问、倾听,玮内心的纷乱得到了梳理。她带着很笃定的心情,重新坐到了收拾干净的书桌前,没有一丝犹豫。我放心了。

刚开始,她嘴里难免哼哼唧唧,我忍着没吭声,过了一会儿,声音小下去,笔速快起来。看着她专注的背影,我很是开心。

作业完成了。我试探地问:“感觉怎么样?想不想把剩下的作业也做完?”

玮坦然地摇头,说明天再做。我想:有什么呢?孩子的安排没什么不好,没必要一定按我的计划来做。

见我微笑点头,玮搂住我,亲热地说:“别担心,每天的我都不一样的,有时我可以一口气做很多题目哦。”

是啊,连成年人做事都有情绪起伏,怎能要求孩子天天保持学习的高度激情呢?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她懂得按自己独特的节奏去做事。父母能做的,就是陪伴、倾听、分享、指引,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框架约束孩子,也不对孩子漠视、放任。

图片由新景图库提供

上一篇:热心帮助感谢信下一篇:六年级上册作文:菊花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