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2024-05-25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13篇)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1篇

最早知道龙应台,是读到她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来有一年的妇女节,百家讲坛做了一期节目叫《女人说话》,包括叶广芩、张抗抗、李银河在内的许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讲座,龙应台讲的是自己在台湾担任文化部部长的经历。四年前,我买到《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几年间不知读过多少遍,而且还向身边的很多妈妈做了推荐。后来又从一期《读者》上了解到龙应台出版了新书《亲爱的安德烈》,在网上寻寻觅觅了好久,终于买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觉很有意思。前面书中的安安,是个长着一头鬈发的小男孩,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妈妈把这个世界一一介绍给他;而后面书中的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间隔着三十几年的岁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龙应台觉得: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为了重新认识长大了的儿子,也让儿子了解自己,龙应台邀请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写一个专栏,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即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

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认同我们的过去,小时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听他们忆苦思甜,被他们谆谆教导时,我们不也是那样的抵触吗?今天轮到我们做父母,同样没有特权让孩子听自己说,让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何其艰难!“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龙应台如是说。

三年的通信,龙应台得以了解安德烈,而安德烈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后来逐渐明白了MM这样做的意图,而且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

我在想,龙应台做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做为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保有警觉、保有体察的母亲,她能给予孩子一种引领;然而,平凡、渺小如我们,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自己却感觉还是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给孩子些什么呢?想起来不免心慌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2篇

妈妈的学识众所周知,“龙生龙,凤生凤……”儿子安德烈从小受妈妈的熏陶,也有着深遂的思想和对事物独特的见解。所以他们的对话,有些很是让我云里雾里,比如对世界历史的回望、对时局的抨击和对政治的批判,只好回过头去再看一遍;也有些,一再触动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比如妈妈对渐渐长大的孩子放手时的不舍和无奈,我也会反复看,去回味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已走过的足迹、去思索做为母亲将如何面对孩子的成长……

往返的36封家书,其实更是母子间一次次隐形的较量,我似乎看到叛逆的安德烈一次次向妈妈发起的“挑衅”,妈妈却都能用其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慈母的情怀一一化解,让儿子心服口服。

从安德烈那句“我是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别人’”的呐喊声中,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做为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总是怕他们摔跤,所以不停在叮咛“你应该这样、你不要那样……”其实这无异于给一棵小树苗遮风挡雨,如此能避免日晒雨淋,可不经历狂风暴雨的小树苗究竟能长多高多壮?是否除了适当地引导,更应该早点放手,看着他们摔跤、经历各种挫折,体验他们自己的人生呢?

在书中妈妈从未特意夸过儿子,只在结尾篇《在时光里》分别写了和两个儿子单独相处的片断。不难看出,做为一个母亲,拥有这样的两个儿子,是她的骄傲。

片断一:和小儿子坐地铁,当她埋怨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办事效率极低的时候,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想想她可能烦恼非常多,可能为了生计大清早出门,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在拥挤的人群中,不忘提醒妈妈扒手多,要保护好背包。

片断二:和大儿子去餐厅用餐,在她抱怨等上菜太久,侍者还用几乎是扔的动作给他们餐具时,儿子慢条斯理地提醒她:“马克.吐温说,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一本好书,不仅能使无法阻止其流逝的时光过得更有意义,更是一个很好的导师。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汇报 第3篇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是一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她是第一位台湾地区“文化部长”。龙应台的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位外交官。她育有两子,长子名为“安德烈”,也就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看这本书应该说跟我的班级有一定的关系。我在高一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级的男生几乎都和父母处于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每次家长跟我描述的他们孩子的形象跟在学校里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我很困惑,试图去找出原因。于是就找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来看。

在看《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我先是看了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给儿子满满的爱、自由并尊重他的选择,会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世界的母亲形象。他们彼此尊重,一起成长!我特别羡慕“安安”拥有一位如此睿智、满腹才华的母亲。我想安安一定会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引导下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青年。这对母子也一定会保持一种无话不谈、胜似亲密友人的亲子关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安安长大后,几乎和她的母亲“无话可说”。龙应台在开篇“认识一个十八的人”中这样写到“假期会面中,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开始,我很困惑为什么像龙应台这样的养育方式还会造就他和安德烈现在的疏远关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才看到答案,原来是龙应台在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离开安安在台湾生活,当她再回到安安身边时,他已由一个小男孩长成了有自己主见的大男生。这一段陪伴的空缺致使龙应台和安德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龙应台毕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母亲,她敏锐地觉察出了问题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了修补。她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不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进。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龙应台和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对方倾诉心中的困惑。通过36封家书,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家书的话题和内容十分广泛,是两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遇。龙应台的回信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她往往与儿子有着不同的观点时,不会对他进行摆道理的说教,而是似乎在娓娓道来地讲诉一个故事,却无形中把道理说进你的心里。

在看到其中的几封信之后,我也尝试着给我们班的同学写信。在他们有团日活动的时候;在他们犯错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在他们进步的时候;在团委要出主题墙报的时候都写。有时候写几句,有时候写几段。慢慢地,我发现文字有时候比口头的教育更有效果。我记得高二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打电话来问我什么开学。其实开学的有关事项,我都已经在成绩单上注明的。我让他们看成绩单,他们丢给我一句“早就丢了,谁还留着成绩单啊!”。上个学期的期末,我特地给他们以书信的方式给他们写了一篇长长的寒假寄语和成绩单订在一起。结果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没有人问我什么什么时候开学。开学的前几天,他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成绩单上的“温馨提示”。这回,他们把成绩单都保存下来。所以我想可能那封信是起了一点点作用的。我下定决心要把给他们写信这种方式坚持下去。于是,读后感就变成了写给他们的信。

对于不断地失恋的痛苦。龙应台没有给安德烈直接的安慰。而是给他讲了歌德和他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夏绿蒂的故事。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到老年的《浮士德》,都是歌德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下的一个又一个勾。龙应台借伟人的故事告诉安德烈他的失恋经历,他的手足无措,他的失败感即使是像歌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一样经历过。在信的最后她写道“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希望在你会在你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我当时看到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于是写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们那些他们没有经过的结果。总是忘记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其实,我们在他们的这个年纪,也不曾被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说服过。所以,我应该允许他们跌到,只能让他们跌到,看着他们跌到。只希望他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只希望阳光照过来。只希望我可以陪伴他信步在追寻阳光的路上!只希望我能为他掀开遮挡,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之后,在期末的时候和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用这段话分别拓展成了两封信发给全班同学。这封“奔跑吧,13电2的兄弟!”应该是我写给他们的信中最长的一封,实际上也是我的读后感。其中一段是这样的:这是一封早已想写的信,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你们可以安静地倾听的时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你们讨厌一个空洞的说教者!我也经历过你们这个阶段,我明白你们的父母和师长总是试图告诉你们他们的经历,以此来说明你们在做出某项选择将面临的结果。我知道这些经历仅仅是我们的,而不是你们的眼看到的,你们的心体会到的。对你们来说,这些只是别人的故事!我理解!

请相信每一个对你“说教”的人都是真心爱你,全心全意希望你好的人!我不想对你说:“你如果……你就会…… ”我想说的是:如果高中生活之于你是一场历经三年的马拉松,那么我愿意做一个领跑者。陪你们挥泪,与你们一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你最大的潜能,向着你的目标冲刺!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600字 第4篇

龙应台这样来描绘她看到儿子这些话时的感受: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的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而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和朋友讨论这种感觉,我们,在传统中国文化沉浸下长大的一代,尤其是成人后的女孩,其实是很享受与母亲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的。但是,当我们的90后、后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他们向我们宣布独立宣言的时候,一向没有边界的我们,能否承受这一打击?

又一次想起了那句: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惟有亲子关系是以分离为目的的。不知有多少母亲能读懂?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惆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800字 第5篇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这是一位名为龙应台的母亲和她的十八岁儿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次,安德烈问他的母亲“怎么面对‘老’?”“会希望我记住你吗?”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是深刻的。人会老去吗?我问自己,答案想必已经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愣,很可怕吧。我惊讶于安德烈的问题,但更惊讶于龙应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药盒里那色彩缤纷的药片;“老”就是上楼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还是要下;“老”就是不说话时发出像咖啡机煮滚喷气的声音;“老”就是饿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来,记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记得……

书中的安德烈已经长大了,成年了,可是龙应台这位母亲对他的爱却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她开始学着认识名为十八岁的儿子,书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戏打闹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后半部分是荆棘,需要一个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龙应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张望着安德烈,那越来越远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看到那坚实的身躯不畏艰险的在前,想要拥抱他,却不敢声张。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600字 第6篇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7篇

这是母亲与儿子间的通信,读起来亲切有趣。儿子的成长、偶尔的随意放荡以及对母亲的不理解,化作一封封信寄到了母亲龙应台手里,但母亲在回信中却非直接斥骂儿子,而是不厌其烦地用理解来劝诫儿子,如母亲最不喜欢别人抽烟,面对儿子吸烟上瘾,母亲只是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错误承担后果的独立自主的成年人,母亲的耐心与温和彰显无疑!这本书,使我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龙应台的其他作品,而《目送》则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本书。

一贯的简洁朴素的语言,却弥漫着淡淡的忧愁,关于亲情、关于自然、关于对人文的思考,她用她准确的语言记录着生活,用文字雕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而《目送》则记录着这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其中不乏描写自然景物的生活随笔。她仔细观察,并且极为细致地描写着一个个小生物,如:那哀而吻血、悲鸣着的杜鹃;那长长的、令作者“望而生畏”的马陆等。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把一只只小动物如图片一般呈现在我的眼前。而人文历史也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作者热爱旅行,因此总能目睹各地的文化、风光。从衣衫褴褛、贫困潦倒的湄公河附近泰国人家,到曾被炮轰十几年的金门,再到那些至今仍埋藏着无数地雷、危险重重的国度,都不禁让我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最让我感动落泪的仍是这本书中描写亲情的部分。作者年老的母亲、已过世的父亲,都是她寄托亲情的对象。那位母亲啊,年世已高,记忆力下降得厉害,谁也不记得了,但她的心中永远铭记的是儿女的名字,以及过去曾温馨美好的家!那位已故的父亲,则是她用大量笔墨描写的,作者回想起了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父亲教她读诗、教导她为人、与孙儿们讲述家乡……但一切都已经如轻烟般飘散去了,仅剩下父亲的遗体被缓缓送往火葬场……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8篇

用了几个晚上,陆续的把这些书信读完,才感到这并不单纯是一个母子沟通的书信。里面更多的,也就是她更有意义的地方,是思考。无论是教授的母亲和十七八岁学生的儿子。他们能就很多课题,来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而且,很多问题。例如对于民主、对于贫富差距、对于政治思想、对品味或者生命等方面的对话和思考。我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曾想象过的。我现在还记得,邓小平同志去世的时候,我在高中,电视媒体上在报道这位伟人的功绩。学校将了半旗,并举行了追掉会。全校的同学们,初中的和高中的一起,排队到学校礼堂里,穿着深色(蓝或者黑)的衣服,带着统一配发的百花,表情凝重的去参加追掉会。

在参加的过程中,电视直播着江泽民的讲话,并且在江泽民讲话过程中流泪的时候,我也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也不由自主的流泪。但看到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茫然的再走形式,或者压根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政治,我们的课本虽然学了。但对他真正的理解确是非常的浅薄,学校这生活的周围,也没有人真正对这些关心过,或者给过你更好的分析。所以,觉得安德烈在这个年龄有这么多自己的看法,并那么幸运可以与他的母亲进行这类问题的探讨和沟通。

第二次是在,南斯拉夫轰炸大使馆的时候,大学进行了聚会游行。我没有去参加。理由有两个,第一是开会第一课我们的教导主任给我们将过,89年的**,大学生被利用。要看清情况。学生运动的背后都会有政治势力,所以,学生在没有弄清真正形势的时候,不要去充当炮灰。这句话至今记忆深刻,理由二,我确实感觉自己对于政治有种天生的弱智和抵制。觉得是那好像是一个我无法进入的世界,我也无法那个领域去展现我的爱国激情。所以我才不会去参加。

我处于安德烈的时代与龙应台老师的时代中间。是个七十年代的人。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平淡、资源的田野画面。我的童年在农村,父亲是普通的教师,母亲是有着高中学历的普通农家妇女。在八岁的时候,父亲将我和弟弟及母亲一家从农村带出来。到了镇上上,然后,在到县城里。在大学之前,虽然也搬过几次家。但并不是那么频繁,对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八岁之前在农村,8岁那年从农村搬到镇里,第一次搬家,一住8年,中间换了几次房子,都是单位分的。但没有换单位,一直过了8年,8年后16到了县城,住了两年学校家属院,93年在县城买了文教局给老师的房子。但年花了3万元。一直到今天。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家里没有搬家或者频繁调动工作,是否也是出于对我和弟弟的考虑。我从镇到县城正好是要升高中。但弟弟那时在上小学。大概他体会了一下从落后的地方到现场后的感觉。

我的自我觉醒时在高中,比安德烈和菲利普都要晚的,他们15岁孩子的对话,独立的意识,思考的问题,很多是我到大学都没思考过的。当年我在16岁的时候,也是忽然间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只是父母,也包括周围一起生活的老师,也是非常普通平庸的人。他们并不像以往心目中想象的那么高大。他们的思想也未必正确,甚至有些地方也没有见解。我很庆幸在那个时候获得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够去思考。但思考问题的领域,仍是比较有限,更多停留在友情、爱、人生等上面。对于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道德问题等的思考是茫然的,是自己溜进去了。但没有目的,也没有受到任何指引的溜达了一圈。懵懵懂懂的。所以说。母亲是能够深深影响孩子的。虽然不一定使他变得特别优秀或者和自已一样,但会引导他的思维方式。

我的孩子现在3岁7个月。未来的日子,也会成长成一个个性十足的英俊少年、成人。信里有些情况我感觉也是将来我和孩子相处会遇到的。里面有一个母亲深深的爱,说的非常好。母亲对儿子的爱,是背后的。看着他,离你越来越远。我儿子对我的独立宣言会在什么时候,有时我也会想,未来在我儿子的眼中。我又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或者会留下什么给我的儿子。会使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更加明澈、快乐、坚强。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9篇

信中还有许多引人深思,感慨万分的道理和句子,像第26封信《孩子,你喝哪瓶奶?》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举了一个例子,你是追赶坏的,还是去享受好的呢?还有在最后一封信《伟大的鲍勃迪伦与他妈》中,安德烈说了一句话“马克吐温说:‘我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这本书还有很多类似的引人深思的好句,激发人们的思维。在书中,我看到许多读者的来信,除了表示感谢,还有许多的认同与争论,读者与书本一起成长。

这本书非常的有益,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知道了作为母亲,她们的担心,她们的关爱,她们的严厉等等,背后都藏着一颗爱我们的心。当然,这本书也谈到了许多世界时事,丰富了我的知识量,也让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所改变,让我今后更加公平地去看待这类事情。

《亲爱的安德烈》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 第10篇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

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第11篇

接下来,我想说说《亲爱的安德烈》中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这些通信中,安德烈的一封信说他觉得香港人都很繁忙,做什么都是匆匆的,只是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从来都不懂得享受生活,不会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而是为了完成预先安排的一件事而去喝咖啡。他觉得香港缺乏文化。当然这引起了许多香港人的反应,有人认为他说的很对,香港永远在跟别人拼经济,停不下来,也有人认为,这就是香港的文化,香港的特色,香港的时间表。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是在赶时间,被时间牵着鼻子走。回想自己学习古筝的时候,好像总在为了快点考级而学;而且也很少时候会为了享受弹古筝而去弹古筝,所以每天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的练习就像在完成一个目的罢了。

安德烈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被龙应台称为儿子的“独立宣言”。

在中国,有很多孩子尽管读完大学了也无法学会独立,不能独立生活,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这个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是,中国父母都太过溺爱孩子了,最终导致孩子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这是不行的。而西方的孩子则比较独立,因为西方父母学会放手。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中国的教育方式,令中国家庭充满了人情味。而西方的家庭联系则没有这么亲密。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第12篇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第13篇

可能说起龙应台,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痛点,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但是撇开龙应台对亲情的敏感和理解,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选择走进儿子的内心,了解作为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了解不仅跨越了年龄的代沟,还跨越了国度,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与儿子分隔多年的龙应台选择了以信的方式打开儿子封闭已久的内心。面对儿子来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也选择相信儿子;面对中西方两国不同文化,龙应台与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讨论着他们对政治,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强行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儿子的“落榜”、“失败”,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要敢于质疑。

上一篇:现代企业管理大纲下一篇:小学美术18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