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文言文阅读

2024-05-25

成人高考文言文阅读(精选6篇)

成人高考文言文阅读 第1篇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的用法。

3、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4、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 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2、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

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 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 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

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 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 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攻取‛。

二、理解常见虚词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例如:‚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臵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三、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 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通常意义是名词,义为‚刀锋‛,刀锋能杀人,‚刃‛后带了宾语‚相如‛,就活用作‚杀‛的意思。再如:

①凡吏于土者 ——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后带补语。②二月草已芽 —— 芽:发芽。前有副词‚“已‛。③非能水也 ——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能‛。④范增数目项王 ——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⑤臵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用网捕捉”。前有结构助词‚“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怎样‛意思。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如‚先入秦破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以……为‛的意思。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其父‛,就是‚以其父为宾客‛,或‚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

4、名词直接作状语。

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却很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比喻或对人的态度,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如状‛的格式。如: 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 —— ‚蚕食诸侯‛即“食诸侯如蚕‛。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即“待之若客‛。

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猱进鸷击‛即“进之如猱击之如鸷‛。吾得兄事之。——‚兄事之‛即“事之如兄‛。

②表示方位或处所,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于状‛的格式。如: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北定中原‛即“定中原于北‛。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廷见相如‛即“见相如于廷‛。操军破,必北还。——‚必北还‛即“必还于北‛。

③表示工具或依据,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以状‛的格式。例: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养之‛即“养之以笼‛。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即“当斩(首)以法‛

(按照秦法应当杀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运(之)‛即“运(之)以箕畚‛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臵,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本来是动词,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当主语,作‚来到这里的人‛解。再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②惧有伏焉。—— 伏:伏兵。

2、动词作使动用法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例如:

①可烧而走也。—— 走:使(之)逃跑。②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 蹶:使……受挫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使之活。

④今以钟磬臵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之)发出声音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臵,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坚韧的盔甲;锐:锐利的武器。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③四美具�二难并。—— 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④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长处;短:短处。⑤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不是用作‚使动‛、‚意动‛,就是作一般的动词。例如: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跟……交好,用作动词。

②山多石,少土。—— 多、少:都用作动词。

3、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使[江南岸]返绿。(《泊船瓜州》)②大王必欲急臣 —— 急:使臣着急。(《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足以荣汝身。—— 荣:使你荣耀。(《孔雀东南飞》)

4、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 为……‛或‚把……当作……‛。例如: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师说》)②且庸人尚羞之。—— 羞之:把这件事当作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数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四:成为四个人。(《唐雎不辱使命》)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解作“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诗经〃氓》)

四、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否定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 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嚄唶(huòjiè)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二)被动句

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

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 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

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3、省略宾语,例如: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 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5、省略介词‚于‛,例如:

①今以钟磬臵(于)水中。《石钟山记》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四)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宾语前臵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臵于动词前。例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 《张衡传》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莫振救之 《论积贮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臵。例如:

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 卿欲言何? 《赤壁之战》 ②沛公安在? —— 沛公在安? 《鸿门宴》 ③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臵。例如�

④王问:‚何以知之?‛ —— 以何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君以何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 吾与谁归? 《岳阳楼记》(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有何功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 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孜孜焉唯急进修 《问说》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惟依兄嫂 《祭十二郎文》

3、定语后臵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臵的标志。定语后臵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臵。

这类定语后臵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致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

(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臵。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

——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上面所说的‚定语后臵‛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臵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臵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4)数量词定语后臵。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臵,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臵,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臵,‚十二‛则臵于牛后)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臵,以此突出定语。

(5)‚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

4、状语和补语后臵。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才于世高 《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 《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

(五)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 ①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

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

①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③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④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如:

①圣人无常师。

②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七)固定文言句式

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史记》

2、孰与:可译为‚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 ——《魏文侯书》 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得无……乎(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7、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手段)——《师说》

8、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9、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篇》

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阿房宫赋》 ③此为何若人? ——什么样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愚公移山》

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

12、其……其……

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如: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3、谁……者 = ……者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

14、宁……耶(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

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

——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 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

——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

15、岂……哉(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 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 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五、文言句子翻译

文言句子的翻译会涉及到诸多文言知识,有常用的虚词和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特殊用法的文言句式,还有一些文言固定结构,综合体现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

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

2、落实句式特点。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臵句、定语后臵句、介词结构后臵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

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1)宾语前臵句。

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2)定语后臵。

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3)状语后臵。

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4)谓语前臵

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

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后臵、定语后臵时都不必译出。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

六、真题感悟

1.(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

16.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举例论证。(2分)

17.‚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6分)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洁,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闹出笑话。(2分)

‚晋师三豕涉河‛有违常理,‚三豕‛与“乙亥‛字形相近。(2分)

18.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5分)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来审查自己听到的传闻,就可以知道真实的情况了。(3分)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性,提出了察言的原则和方法。(2分)

2.(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①。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②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③。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母臵之,吾已决矣。‛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臵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①间:间谍。②马服君:赵奢的封号。③胶柱而鼓瑟:瑟,古代弦乐器;柱是用来调弦的;鼓,弹奏。把柱胶住,弦不能调,声音就没有变化了。16.把文中划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王于是任命赵括为将军,替代廉颇。蔺相如说:“赵王根据名声来任用赵括,如同把柱胶住来弹琴啊。赵括只能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懂得活用应变。‛赵王不听从,还是任命他为将军。(意思对即可)。(5分)

17.从赵奢对赵括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奢是一个行事谨慎、以国家利益为重、有预见性的人。(意思对即可)。(5分)

18.赵国的长平惨败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1)决策者用人不当,一意孤行(意思相近即可,3分)(2)指挥者纸上谈兵,脱离世界(意思相近即可,3分)

3.(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一1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类。五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类,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①凶:荒年。②填:形容鼓声,拟声词。③数罟(cùɡǔ):细网 ④洿(wū)池:池塘。⑤庠序:学校。⑥颁白:斑白。

16.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

答: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意思对即可)17.孟子提出的‚仁政‛措施,除了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提出了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6分)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这一措施的意义是: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明和睦的社会风气。(意思对即可)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答:七十岁的老人们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意思相近即可)

4.(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帅师伐楚,田璆谓齐王曰:‚盍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计也。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戎援,然后专其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则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楚国朝亡,齐必夕亡。‛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

【注】:璆:音qiú。宿(sù):旧有的,一向有的。攒(cuán):聚集,集中。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6分)

答:现在秦国难道真的是恨楚国爱齐国吗?齐楚两国如果联合起来,还足以抵抗秦国。按地理位臵来说,就是楚国近齐国远。结交远的而攻打近的,这是秦一贯使用的计谋。所以秦将要攻打楚国就首先同齐国友好,以断绝对楚的军事援助,这以后便集中军力攻击楚国。楚国灭亡了,齐国又怎么能独自存在呢?(意思对即可)

17、秦恶楚而善齐,出兵伐楚,概括说明齐国君臣对此各持怎样的态度。(6分)答:齐王:主张与秦和好,不要得罪秦国(2分)

邹克:主张发兵助秦,巩固和加强与秦国的关系(2分)

田璆:力主援楚抗秦(2分)(意思对即可)

18、田璆所引用的‚谚语‛意在说明什么?(4分)答:①说明秦国分离对手可以很容易各个击破。②说明齐楚是命运共同体,唇亡齿寒,合则共存,离则相继而亡。

(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

4.(200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①。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②;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③,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④,亦富。其专取良者,肆⑤日如中宵,旦食而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⑥三县之尹⑦三:其一廉,而不获与⑧上官,其去也,无以僦⑨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⑩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注】 ①赢:利润。②不较:不计较。③限:门槛。④再期:两年。期:周年。⑤肆:店铺。⑥楚鄙:楚国的边远地方。⑦尹:此指县官。

⑧不获与:不被赏识。⑨僦(jiù):租赁,雇用。⑩尤:指责,怪罪。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答:其大意:‚其中一个,横征暴敛,无所不贪,用索取的钱财贿赂上司,他像对儿子一样对待下属吏卒,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对待富家。‛(意思对即可)

17.用文中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世人对‚楚鄙三县之尹‛的态度各自是:

答:世人对‚三县之尹‛的态度是:其一‚人皆笑,以为痴‛;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百姓亦称其善‛。

18.郁离子将‚蜀贾三人‛与‚三县之尹‛这样对比意在说明什么?(4分)答: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商与贪官没有区别。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奸不富,大贪大富,小贪小富,不贪不富。(意思相近即可)

成人高考文言文阅读 第2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

【知识网络】

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内容:

1.归纳概括的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

(2)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2.归纳概括的步骤和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③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提供选项的正误。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第3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都明确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纵观7年高考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 从最初的宁夏海南卷到现在的全国新课标卷, 从选材类型看:2007年韦丹、2008年稽绍、2009年朱昭、2010年花云、2011年何灌、2012年萧燧2013年李揆 , 考查的全是史传类人物传记 ;从选取材料的时代看, 分别选自《新唐书》、《晋书》、《宋史》、《明史》、《宋史》、《宋史》、《旧唐书》, 选文全部来自“二十四史”;从考题看, 客观题主要是对实词、人物性格及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等考点的考查, 主观题是传统的翻译题。因此, 人物传记类文本应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

这些人物 传记 , 传主多为 正面形象 , 多是清官 廉吏、忠臣义士, 传记主要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通常开篇先交代人物姓名 、字号、籍贯 、家室、少时 经历 , 然后将人 物的立身 行事细致地记录下来, 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品德, 最后交代人物结局, 身后毁誉荣枯。在做题过程中, 学生会意识到, 传记类文本会以时间为线索, 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 以品行为中心决定 材料取舍 , 一般记述 传主的2~4件事 , 集中表现 传主思想品德、个性特征的一两个侧面。也就是说,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读点是通过人物事迹读品格, 由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让学 生意识到 人物传记 类文本的 解题有三 个关键词 :人物、事件、品格。这些传主的品格都离不开“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这八个字 。要么写 传主的雄 才大略、运 筹帷幄、深谋 远虑 , 要么写高 风亮节、勤 政爱民、执 法如山、廉 洁奉公、刚直不阿, 要么写其赡亲奉母、相夫教子、兄弟和睦等人伦品德, 这些品格又都暗合时代特点,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积极向上。

新课标卷1在试题的设置上, 三道选择题, 一道翻译题 (两个句子) 。三道选择题的排列, 有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每道题各项及各小题的信息排列, 大多依照行文的自然顺序, 便于学生查对题目中所涉及的信息在文本中的位置。

第4题是词语解释题, 考查以一词多义为主, 但这几年考题对实词的考查有范围拓宽的趋向。7年的全国课标卷, 本题共考了27个文言实词 (2012、2013连续两年考查实词“属”) , 其中只有4个实词是在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范围之内。对这一题的解答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 常规的方法是将给出词代入原句, 运用推断法做出正确选择。

第5题是信息筛选题, 通常采用以下命题方式:题干规定筛选和提取信息的标准, 再列出从文中摘取的6个句子编好序号, 然后每3句一组编成4组, 要求学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本题要求学生筛选的信息主要有: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表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筛选信息题在这7年分别考查了:07韦丹助民安居、08稽绍敢于直言谏劝、10花云艺高人胆大、11何灌行事有成、12萧燧恪尽职守、13李揆深受朝廷器重运用。对这一题的解答, 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的词语, 把握筛选的标准, 再推敲各个选项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规定的标准对应。本题适用排除法进行判断, 尤其要多关注人物和事件是否对应, 人物品行和事件是否对应。

第6题是分析概括题。题干的表述有两种:107、08、09年都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210、11、12年都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这两种表述, 决定了试题所设选项语言表述的思路。“分析和概括”, 通常是先叙述具体的事实, 再得出某个观点或者结论。“概括和分析”各选项通常是先亮出观点, 再叙述论据, 并作简要分析。我们尤其要关注近三年题干的问法即“概括和分析”。对本题的解答既注重比照原文又注重归纳分析, 本题以细节考查为主, 尤其要关注人物事件是否张冠李戴, 人物性格陈述是否得当。

第7题是主观翻译题。最能体现考生文言文的能力。翻译时, 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具有关键词意识) , 准确理解是正确翻译的前提。在“信、达、雅”的原则下, 运用好“留、换、补、删、调”等方法。

文言文阅读可以说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半边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文言文备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言文复习教学中, 应做到以下三点:1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这7年的高考题对于文言知识的考查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依据, 所以备考必须立足于教材, 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命题者有意联系课本知识来命题, 有利于促进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2由点到面, 突出重难点。文言实词、虚词、翻译等重点知识要重点照应, 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方面, 虚词可记忆一些具有典型用法的例句, 文言翻译需要多方面知识的融合, 有了这些文言基础, 再理解整篇文章就会容易很多, 解答题目也会从容很多。3适度训练, 掌握技巧。文言文不仅要适度训练, 还要训练不同时期的文段, 同时选文的难度不应高于教材。

总之, 文言文备考只有注重课本, 注重整理, 注重积累, 注重训练, 注重文体特征, 用心探寻规律, 学生才能有质的突破。

摘要: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核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核的一项重要知识,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近年高考语文试题, 探讨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注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方法刍议 第4篇

[关键词]高考语文文言文 阅读教学 综合能力

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是每年的高考必考题,分值高达10分,可考生的得分率只有35%左右,问题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积累不够、语感不强,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对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了解不够,实际运用的时候问题百出。

高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迁移的能力,未能掌握常见的应试技巧和方法,那么考生在高考中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绩,是很困难的。

我认为,高三语文老师在学生复习、训练文言文的过程中,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去进行指导。

一、阅读

阅读的方法之一是——先读末题后看文。

读懂文言文,是解题的基础。六七百字的文言文选段,应建议学生在阅读之前先看一下后面的题目,特别是第3道(选择题的末题)关于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选择题。因为,无论是考查文言实词、虚词,还是概括、分析,往往都是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而其余选项和内容(包括错误选项里的不少信息)都是准确的,这就为考生初步理解、整体把握文意提供了不少帮助和提醒。

阅读的方法之二是——扫描全文存大意。

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抓住人、时、地、事四要素。了解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等等。力求从总体上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为后面的解题打下可靠的基础。

阅读的方法之三是——圈画重点留疑点。

学生在快速阅读文本的同时,应圈画出考题中涉及到的关键的字、词、句以及不太理解的内容。学生无需在很难理解的地方逗留、耗费时间,因为这些难点、疑点一是可能与后面的题目无关,二是即便有关,解题时再思考、推敲也不迟。

二、翻译

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老师早就指出:“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留、对、换、补、删、调。这是翻译文言句子操作时的基本方法,学生都很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所有的句子都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只要将关键的、重要的实词、虚词落实到位,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要翻译好文言句子就不困难了。因此,这里我专门就对实词、虚词的理解、翻译谈一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做法。

1课本联想法

在遇到关键的实词时,学生应积极思考,努力调动大脑储存库中的积累,联想、联系课本中曾学过的该词的意思,因为不少考题往往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申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例如:

2008年湖北卷翻译第2句“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中的“且”(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初中语文教材)。

2008年江苏卷第6题虽然是选择题,但是这四个句子如果让考生翻译,其中考查的四个实词“听、迫、壁、度”,同样可以从高中教材中搜索到例句。

听(准许)——“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李密《陈情表》)。

迫(逼近)——“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壁(营垒)——“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司马迁《项羽本纪》)。

度(气度、风度、常态)——“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司马迁《刺客列传》)。

2008江苏卷第9题翻译第2句中的“比(近来)”——“比得软脚病’(韩愈《祭十二郎文》)。

2007年江苏卷第1句翻译“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中的“忍”(忍心、狠心)——“君王为人不忍”(司马迁《鸿门宴》)。

2语境推断法

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当一句话中有一个词语意义难以确定时,可以先把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把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空置出来,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最适合句意、文意的词语填空,借此确定词语的意义。如:

2008年湖南卷第3句翻译“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相当多的学生将“尤难者”翻译成了“最难审理的案件”就是脱离了语境,而且是“大语境”。因为在此句之前有一句“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这中间隔了七八个长句,学生必须联系上文的这2句方能存“尤难者”三个字准确地译成“最难治理的地方”。

2005年江苏卷第2句翻译“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中,“售”既有“卖”的意思,也有“买”的意思,句中“售”作何解只能依据上一句去推求。根据文意,“售”的主语应是上句中的“人”,“售”的宾语“之”指代的对象应是第一句中阳城用来典当换钱的“木枕布衾”。把几句话的意思联系起来推断就可以看出,“售”只有解为“买”才与文意吻合。

3拆词推义法

这里主要指“古今异义”现象。即文言文中某些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却意思不同的现象(不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偏义等现象)。学生应特别注意,不可“以今释古”或者保留不译,往往应该拆成两个字来解释。如:

2008年江苏卷第1句翻译“及得召见,遂见亲信”中,“亲信”即是“亲近”加“信任”。

2007年江苏卷第2句翻译“晦(谢晦)喜,不设备”中,“设备”即是“设置”加“防备”。

又如常见的“妻子”、“形容”、“地方”等。

4句法推义法

文言文中有互文、对偶、排比等形式的句子,其对应结构中的字词意义往往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的关系,根据文言词句在结构上的这种对称性特点,可以断定该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从而推断出该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如:

2007年江苏卷第3句翻译“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中的“义”,即可根据后一句的“忠(尽忠)”理解成“仗义”。

另外,还可以根据某个词语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确定关键词语的准确意义和用法。如:

2006年江苏卷第3句翻译“槐起衣冠而坐”中的“衣冠”,在句中不应是“起”的宾语,而应是“槐”的谓语。因为时至深夜,董槐不可能随手拿起衣帽,而是“起身穿衣戴帽坐起来”。

5词汇推义法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独使用,但其意义却保留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尤其是成语中,所以可以借助此来推断该词的意义。

(1)以合成词推义。如:

与通都大邑相去远(2008湖南卷)通——通衢、通达——交通便利

比敕公千条万端(2008江苏卷)敕——敕令、敕造——命令、告诫

(2)以成语推义。如:

吾属将贵之偿(2006江苏卷)责——求全责备——要求

6通假推艾法

“通假”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考生在遇到使用以上常用方法难以解决的词语时,可考虑它是否是通假字。如:

2006年江苏卷翻译题中就有2句考到通假字:振(“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赈,罢(“民罢于征发”)——疲。

当然,翻译文言句子、落实文言字词的方法还有许多说法,学生必须将这些方法结合自己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有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坚持一个宗旨,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是夯实基础。①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认真复习必修课本里的文言文篇目。②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复习自读课本及课外的经典篇目。③认真研究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

其次是注重积累。①1 20多个常见文言实词。②18个文言虚词。③特殊句式。④活用现象。⑤古今异义。⑥固定短语。

三、适量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第5篇

1、贴近教材。

文言实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注重细节。

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二.阅读步骤

1.浏览全文找主要内容,对于人物传记阅读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

2.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一般此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

3.再读原文,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

三.实词虚词

1、文言实词一 + 文言实词二(点蓝字可见120实词)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

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

如:“无所阿避” 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2、文言虚词

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四.材料+错项

1、筛选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

2、找错误项

(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

(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

五.固定短语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 “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 ,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六.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例: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例: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例: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2).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s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例:

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3)、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只不过……罢了

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21.惟……耳: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

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3.亦……哉:也……啊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4)、表示揣度

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例: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

例: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27.其……欤?(兼表反问)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8.……庶几……欤:……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5)、表示选择

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例: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

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1.其……其……也?: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表设问:

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7)、表陈述语气

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例: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

例: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

例:

①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37.比及:等到……的时候

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被动句

38、见……于……:被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例: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9)、宾语前置

40“唯……是……

例:唯命是从。

41……何……之有

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10)、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

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11)、复音虚词

49、得以:能够

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50、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51、而况:何况,况且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3、既而:随后,不久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段迦四贡记》

54、既……且……: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离骚》

55.可得:可以,可能

例: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例: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58.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ズ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59.是故: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

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

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例: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67.无庸:不用,无须

例: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71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例: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2.以故:所以

例: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

73.以……故:因为……的缘故

例: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例:

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例: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

例: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例: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例:

①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第6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

5、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3分)

(二)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②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yun yu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②优旃(zhān):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③愁费:愁,忧愁;费,花费。④荡荡:漂亮而光滑。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始皇议欲大苑囿

7、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虽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漆城虽于百姓愁费 D故虽有名马

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甲文中,王曰:善。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 的态度;乙文中,优旃曰:善。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 的态度。(2分)

10、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答案:

4、示例:尚是还的意思,第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间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

5、略

6、①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扩大

7、C

8、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9、赞同 ;反对

10、相同: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进行委婉的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

上一篇: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历程下一篇:4我诚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