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文章编者按和文章的评级的散文

2024-05-16

也说文章编者按和文章的评级的散文(精选8篇)

也说文章编者按和文章的评级的散文 第1篇

“竞渡深悲千载怨,忠魂一去讵能还。”“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似乎每个人想到端午节,就会将之与屈原联系在一起。今天清晨,迎面见一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着走来,老妇人在说:“现在还会有谁把粽子投进江里呀!”

是啊,不管端午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人们都早已忘记了过节的初衷,恐怕如今的端午节于大多数人而言只剩下可放一天假这一意义。过节成了娱乐与放纵的理由。

相比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这个五月初五的节日似乎无足轻重,但它又是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故事最多的节日,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舟节、午日节等都是端午节的别称。然而这些并没有改变它的不受重视的命运,它就如大家庭中那个总被家长忽视的孩子。

但我想,它一定是曾被宠爱过的,不然怎会有那么多别名?怎会把屈原、秋瑾、曹娥等人与之相连?怎会有裹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那么多活动?

然而屈原、秋瑾他们与今人渐行渐远,谁还记得为何要去纪念他们?赛龙舟的活动怕也不多见,现在人恨不得成天躲在空调房里,有几个愿去参与和观看呢?

至于挂菖蒲和艾草,本是因为端午日五毒尽出,除图腾祭祀节外,老百姓这一天要驱邪避毒、祛病防疫,菖蒲和艾草是最好的也是最易得的。记得我小时候,夏天的晚上父母就会在场院里点燃一堆菖蒲,菖蒲的浓烟驱走蚊虫,我们就在菖蒲堆旁、夏天的晚风中吃简单的晚饭,周围还有萤火虫提着灯笼飞来飞去地撩拨着孩子们的心,我们往往迫不及待地吃完就捉萤火虫玩去了。

可是如今“五毒”自有各种纱窗将它们拒之门外,偶有“漏网之蚊”,杀虫剂、蚊香必会让它们有去无回。夏夜出门,各种防蚊喷雾、防蚊贴也让蚊子惧而远之,何须艾草与菖蒲这等“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于是这些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端午节似乎只剩下了吃粽子和鸭蛋,因为凡吃食我们都是不会忘记的。

昨日听妈妈讲,菜市场有艾草和菖蒲卖,但似乎买的人不多。人们忘记了过端午节的初心,可悲可叹!

公众号:角落里的石头一家

也说文章编者按和文章的评级的散文 第2篇

关于文章《也说好自为之》

由于本站编辑审核疏忽,导致版权文章《也说好自为之》录入本站,经作者来信提醒,本站马上作出删除处理,对此本站表示歉意,以后本站定加强审核力度,杜绝版权投稿作品流入本站。

-12-1

科普文章的特点和翻译 第3篇

所谓科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 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 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方法, 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在各种科普传播的形式当中, 科普文章是很常见的一种。它是科普作家采用民众可以接受的语言, 将科学技术渗透其中, 并向大众普及的一种文体。

科普文章和科技文章关系密切, 既有相似, 又有差异。科普作品是科技文体的一种变体, 属于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 (郭建, 2007) 。因此科普文章首先应该具有传统科技文体的一般特点, 如用词规范、描述客观、术语较多等。但是随着简明英语运动的兴起, 科技文体自身的特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外的科技文章不再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科技英语采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在英美已经成为主流 (范瑜、李国国, 2004) 。实际上, 由于科普作品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方法, 多数作者都愿意用丰富多彩的语言 (包括修辞手法) 来传播信息和表达思想 (王振平, 2006) 。因此科普文章可以说是一种采用特定语言来传达科学知识的受控文体。

2 科普文章的特点

科普文章不同于专业文献, 有自己的写作特点:

1) 用词规范严谨:为突出内容的科学性, 科普文章的用词有较多的书面语, 文体偏正式;对于还没有彻底阐明的原理则会使用一些模糊语言, 以避免过于武断而产生错误, 如Although it is not likely that this is thecomplete reason in all people why weight is gained in the face of substantial calorie restriction, it would appear to be a primary factor。

2) 语法简明扼要:为了突出科学事实, 透彻说理, 一般科普文章的语法都比较清晰简明。就时态而言, 往往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等几种简单的时态。同时被动语态和从句的运用也符合传统科技文章的写作特点。

3) 文学语言鲜明:俗话说, 隔行如隔山。对于一般读者而言, 学科专业的限制, 往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 很多科普作家都会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从而避免科技语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这应当说是目前科普写作的一大趋势。

4) 专业术语丰富:出于科学性的考虑, 科普文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 如句子A samplingof such supplements could include coenzyme A, aloe vera, 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 , pycnogenol, colostrum, saw palmetto, N-acetylcysteine, and methyl-sulfonyl-methane (MSM) 中的划线词, 即使英语国家的普通读者也未必完全理解, 阅读障碍可见一斑。

3 科普文章的翻译

科普文章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累计出版的科普翻译图书达上万种, 对于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思想, 普及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网, 2008) 。欣喜之余, 我们也不难发现, 国内科普著作翻译质量不容乐观。郭建中指出, 有关科普著作的翻译, 存在一种普遍的错误看法, 即认为科普作品道理浅显, 语言简单, 容易翻译。有些译者就率尔操觚、草率行事, 结果不是原文理解错误, 就是译文科学性有问题, 或者行文佶屈聱牙 (郭建中, 2007) 。有鉴于此, 个人以为不妨先正本清源, 厘清科普翻译的标准。

3.1 科普文章的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学术界一般将“忠实”和“通顺”作为翻译的一般标准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1980) 而阎庆甲等学者则认为“明确”、“通顺”、“简练”是科技翻译的标准 (阎庆甲、阎文培, 1992) 。但科普翻译毕竟是科技翻译的一个分支, 它和科技翻译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科普翻译而言, 个人认为其标准至少应该由以下两个方面决定:

1) 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对译文的遣词造句存在直接影响:一方面科普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 科学严谨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 便于传播也是科普翻译的内在要求。对于原著过于诘曲聱牙的地方, 译者需要进行改写, 否则即使字对字翻译出来, 恐怕也是不忍卒读。所以传统翻译理论忠于原文的要求具有“相对性”, 以合适的方式传达出原文的意义也是一种忠实。

2) 读者对象

科普翻译尤其要关照读者对象, 这一点不难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层次、生活阅历的读者, 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 对译文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经提示译者要考虑读者的背景 (The translatorasks himself:Who is the reader?What education, class, age, sex?Informed or ignorant, layman or expert?) , 他认为读者对象可以分为三类, 即学者型读者 (the expert) 、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读者 (the educated layman) 、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读者 (the uninformed) (Peter, 2001) 。这种层次划分充分说明了读者对象对译文产出的重要性。

因此, 个人认为科普翻译除了坚持“忠实”和“通顺”的一般原则外, 还要始终考虑两个核心词:一是“科”, 即科学性;二是“普”, 即普及性。

所谓科学性, 是指译文传达内容符合现阶段人类科学知识的一般原理, 其范畴至少应该包括两点, 一是准确, 二是统一。科学知识的普及应该以准确为先, 否则不但没有达到目的, 反而导致谬种流传, 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 科学概念、原理等的表述还应该前后统一。如果译文有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地方, 那么科普传播的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所谓普及性, 是指对原著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传播的需要, 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翻译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众多的因素, 但就翻译过程本身而言, 坚持受众导向, 心中时刻装着读者, 译文尽可能切合读者的知识层次和阅读预期, 只有这样读者才有读下去的兴趣。因此, 译文的普及性也是科学传播的内在要求之一, 而且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接受程度。

总之, 在科普翻译的标准中, 科学性是第一位的, 普及性是第二位的。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指导翻译实践。

3.2 科普文章的翻译策略

为了在科普翻译中达到科学性和普及性的平衡, 可以采用如下的翻译策略。

3.2.1 参照专业标准

科普文章中的很多说法已经标准化, 具有强制性, 如:

例1: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children born to mothers who were exposed to multiple sugar-laden foods, birth defects immediately appeared.

译文:母亲摄入了富含糖类的食物以后, 生下的第一代子女很快就有了出生缺陷的症状。

分析:birth defect有“先天缺陷、出生缺陷”等说法, 究竟选哪一个应该查询专业词典, 也可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称名词委, http://www.term.gov.cn) 推荐的名称为准。

3.2.2 遵循传统习惯

学科专业的历史性决定了翻译时须约定俗成, 不可随意变更, 如:

例2:For over a hundred years amalgam fi llings have been the most commonly placed dental fi llings.

原译:银汞合金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牙齿填充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改译:银汞合金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牙齿充填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分析:filling原译为“填充剂或填料”, 尽管意思基本正确, 但却不符合医学习惯, 在牙科领域一般说的是“充填剂”。

约定俗成还有另一层含义, 即由于历史原因, 某些误译广为人知, 为避免更改后的混乱, 不妨“将错就错”, 例如:

例3:Consistent with this antiinfl ammatory effect, Ross et al.have demonstrated that statin drugs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onfatal stroke.

译文:罗斯 (Ross) 等人还证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非致命性中风的发生率, 这与其抗炎作用是一致的。

分析:stroke目前的标准译名应为“卒中”, “中风”的说法并不准确, 但考虑到习惯仍继续沿用。

3.2.3 借助专业知识

科普文章对译者的专业素养有相当的要求, 欠缺则容易产生知识性的误译。

例4:However, when protein—especially animal protein—is eaten at the same time, the stomach rapidly produces acid and acid-activated enzymes.

原译:然而, 因为食物中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的存在, 胃很快就开始分泌胃酸和酸活化酶。

改译:然而, 因为食物中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的存在, 胃很快就开始分泌胃酸和酸激活酶。

分析:acid-activated enzyme原译为“酸活化酶”, 生物化学反应中确实有不少活化酶, 但套用这个说法有问题。因为活化酶往往作用于自身, 而此处原文描述的是胃酸作用于消化酶, 故考虑改为“酸激活酶”。又可从名词委网站上检索到metal-activated enzyme (金属激活酶) , 这就印证了译者的判断。

3.2.4 使用逻辑分析

科普文章重在表达科学事实, 而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很多翻译语言方面似乎没有问题, 但却不符合逻辑, 如:

例5:Vitamin C can be given both orally to bowel tolerance (onset of loose diarrhea or abdominal cramping) and intravenously in a dose of 50 to 60 grams over several hours.

原译:急性甲基汞中毒时可以口服维生素C达到肠道耐受剂量 (即产生腹泻或腹痛所需剂量) , 并在数小时内静脉注射维生素C 50到60克。

改译:急性甲基汞中毒时可以口服维生素C达到腹泻剂量 (即产生腹泻或腹痛所需剂量) , 并在数小时内静脉注射维生素C 50到60克。

分析:bowel tolerance原译“肠道耐受剂量”字面意思似无不妥, 但并没有将其本质含义翻译出来。按照原文, bowel tolerance指的是“onset of loose diarrhea or abdominal cramping”, 说明该术语的真正含义为“肠道无法耐受而产生腹泻的剂量”, 原译表述刚好相反, 存在逻辑矛盾, 故改译为“腹泻剂量”。

3.2.5 注意熟词生义

词汇的意义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得以体现,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专业中有不同的意义, 望文生义很容易造成翻译中的“假朋友”现象, 如:

例6:Some congenitally exposed infants were afflicted with cerebral palsy, altered muscle tone, and delayed onset of the ability to walk.

译文:一些先天中毒的婴儿会有脑性麻痹、肌张力异常等症状, 学会走路的时间也会延迟。

例7:Pathologically, a cavitation represents a focus of wet gangrene in the jawbone.

译文:从病理学角度来讲, 空洞代表了下颌骨中的湿性坏疽病灶。

分析:tone常见意思为“腔调、音调”, 但在医学上指的是皮肤、肌肉等的结实程度, 故muscle tone一般译为“肌张力”;同理focus指的是“病灶”。

3.2.6 注重读者关照

科普作品不同于专业文献, 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因素, 尽量“投其所好”, 如:

例8:People who are obese and more toxic tend to have more prolonged bowel transit time.

原译:肥胖患者以及身体毒素较多的人, 肠传递时间延长。

改译:肥胖患者以及身体毒素较多的人, 食物往往会滞留于消化道, 排出时间延长。

分析:bowel transit time本可直译为“肠传递时间”, 但这样一来读者依然不解其意。经检索发现bowel transit time指的是食物从口腔进入到肛门排出的时间 (Boweltransit time refers to how long it takes for the food to move from the mouth to the anus) (David, Dugdale, 2012) , 即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 故只需将其内涵解释出来即可避开复杂的说法。

4 小结

科普文章的翻译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首先要保证准确, 然后还要尽量简明。故译者一方面要严谨求实, 另一方面还要合理变通, 其目的只有一个, 即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David C.Dugdale.Bowel Transit Time[EB/OL].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3887.htm, 2012-08-10.

[2]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0-21.

[3]范瑜, 李国国.科技英语文体的演变[J].中国翻译, 2004 (5) :86-87.

[4]郭建中.科普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修养[J].中国翻译, 2007 (6) :85-86.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78-80.

[6]王振平.科普著作的文体与翻译[J].上海翻译, 2006 (2) :35-38.

[7]阎庆甲, 阎文培.科技英语翻译方法 (修订版)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23-28.

[8]新华网.“改革开放30年30部优秀科普翻译图书”揭晓[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19/content_10525888.htm, 2008-12-19.

找到文章的“眼睛”和“脉络” 第4篇

一、找到文章的“眼睛”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读者首先获得的应该是对整个作品的总体印象。即主要人物是谁?性格如何?文章的主旨立意为何?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把一篇文章看做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必须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选择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整体教学的效果。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是课文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视中心,把握主旨。抓住课题,往往可以辐射全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属于这一类。如《徐悲鸿励志学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嫦娥奔月》《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关注了课题,也就掌握了课文的大意,教学的主干也就明晰了。以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例,“发愤”就是题眼。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的?文章怎样描写出他的发愤?先读全文,初步感受司马迁的发愤。然后通过“母亲河的熏陶”“历史故事的感染”“父亲的遗愿”等方面了解发愤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阅读第三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用心感受“他是怎样发愤的”。在本段的学习中,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尽力想象司马迁遭受“酷刑”后的内心感受,以及刑罚对他造成的致命打击;同时,更要体会司马迁“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忍辱编史的坚强毅力。此时再回顾前文“历史熏染”和“不忘遗嘱”的内涵和分量,就会为司马迁的“发愤”找到原因。最后,通过“13年”“52万字”等具体数字,了解“发愤”的结果。这样通过课题的提拎,就将整篇文章整合了起来。学生从题人手,既明确了文章大意,又掌握了学习的命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2中心句也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里集中反映课文内容或总起、总结的句子也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好抓手。《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月光启蒙》等文章都属于这类。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中心句,也就找到了整体感知的“钥匙”。《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就十分典型。课文最后一节,“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先抓中心句,让学生知道文章要论说的道理,再根据中心句一分为二学习文章。细品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体会“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通过水滴、雨水的比较理解“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十分自然地带领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整体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既清楚又省力,应该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二、找到文章的“脉络”

支玉恒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有一个教学片段很值得我们借鉴。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为了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一共写了几件具体的事?可以一件一件回忆。

生:我先说第一件事。第一件事是讲作者和伯父他们一起吃饭,一块谈起了看《水浒传》的事。作者看书有点马马虎虎……

师:好,你先停一下。我们现在不说这么详细,只把每件事的内容简单地归纳一下,最好概括出一个小标题来。你能给第一件事概括一个小标题吗?

生:大家读《水浒传》。

师:是大家都在“读”《水浒传》吗?

生:大家谈论《水浒传》。

师:可以,我们先这样写上。(板书“谈论水浒”)第二件事呢?也可以这样概括。

(学生通过讨论,用同样的方法将文章四件事全部概括出来。)

全部板书为:

深切怀念:评论水浒

谈论碰壁

救助车夫

照顾女佣

师:大家看黑板。我们现在已经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课文的中心是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为了表现这一点,作者从鲁迅先生逝世写起,写她对鲁迅的深切怀念。由于怀念,就引起对伯父生前一些事情的回忆。于是写了“评论水浒……谈论碰壁”“救助车夫”“照顾女佣”这样几件事。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明白吗?其实,从黑板上看,连课文的结构也看出来了。你们说,一看板书,就知道课文分了几大段?

生:(齐)五大段。

师:具体怎样分还用说吗?

生:(齐)不用说了。

这一教学过程,完成了对课文两方面的整体认知。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体认知,也对文章结构了解清楚了。

所以,部分内容的归纳,是对整体把握的铺垫。层层内容清楚了,文章通篇的脉络也就自然而然连贯了起来。通过学生对课文“局部”的深刻理解,把握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就可以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每一段、每一句甚至每一个词语都是为全文主题服务的。如《陶校长的演讲》《莫高窟》《诺贝尔》《海伦·凯勒》《二泉映月》《秦兵马俑》《音乐之都维也纳》等文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辅助学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也说文章编者按和文章的评级的散文 第5篇

清人刘熙载曾经对“文眼”设置的作用有过非常精妙的阐释。他说:“揭全文之指, 或在篇首, 或在篇中, 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 在篇末则前必注之, 在篇中则前注之, 后顾之, 顾注, 则所谓文眼者也。”“文眼”在篇首, 则引领全文, 收到纲举目张之效。纵观而思,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善设“文眼”, 更重要和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巧设, 他能根据行文的主旨张显需要来安排“文眼”所处的位置, 有的“文眼”设在文章的开头, 脍炙人口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如此, 本文一开篇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此句就是全文之“眼”, 接着作者并没有写为什么“心里颇不平静”, 而是泼墨如云地写了小路之静, 独行之静, 荷塘之静, 月色之静。即使文中写到的蛙鸣蝉噪, 也是以闹衬静, 心里颇不宁静与景色之静对比强烈, 从而起到了反衬“心里颇不静”的作用。总而言之, 从表面上看, 文章无处不在写静, 而实质上是作者写静是紧扣“文眼”——“心里颇不宁静”来写的, 这样, 动静结合, 曲笔写衷肠, 怅惘郁闷之情融于静夜景物的描写中, 由此表达了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 我们从此可以看出, “文眼”设在开头, 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朱自清的散文, 有的“文眼”设在文章结尾, 如著名写景散文《白水漈》在深情赞赏白水漈的凌虚飞下, “宛如一片飞烟”和仿佛用“影子识成一个幻网”的特点之后, 写了一句“我的依恋便是老大的证据”, 这里的“我的依恋”四个字, 点出了作者对白水之柔和空灵之美的热爱, 起到了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奇效。朱自清的散文, 有的“文眼”设在文中, 如前所述的写景散文《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文眼”就是设在文章之中, 起到了由景而人, 由人而理, 承上启下, 升华主旨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其“文眼”可在文中出现一次, 也可以重复出现多次。如描写父子至情的散文《背影》, 作者在文中就多次提到了“背影”, “背影”者, 分别之影也。人生自古伤离别, 此时的朱自清目睹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怎能不“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呢,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多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第一次提到, 是扣题, 抒发思念父亲的拳拳之情;第二次描绘“背影”, 是突出文章中心, 写背影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次是寻觅“背影”, 表达了作者在车站惜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四次再现背影, 是为了点题, 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背影》这篇散文, 正是在“文眼”的多次出现, 回环往复的点题中, 运用质朴, 细腻, 亲切的语调, 真挚、强烈的情感, 表现了人间的至亲至爱——父子情深。正是“背影”这一“文眼”, 使文章既朴实无华而又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给一代代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而百读不厌, 常读常新, 受到一次次深刻的人生伦理道德教育。

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 “文眼”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话, 或者是一个字, 如他在《绿》这篇文章中, 设的“文眼”就是一个“绿”定。“我第一次到仙岩的时候, 就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行文之始, 就点出了“文眼”——“绿”, 后文中, 作者就紧扣这个“文眼”, 采用各种艺术手法, 多层次, 多方面地进行了描摹与刻画, 写得情趣横生, 令人解颐。使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梅雨潭的绿, 更加具体, 更加形象, 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从而热情地赞美了祖国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

理论文章的风格和个性 第6篇

然而,我们有一些理论文章的作者,却好象没有自己的声音。即使是阐述不同观点的文章,往往也是一种格式,一样腔调,一样标准化的词汇和句型。从一篇文章拆卸下来的都是通用的零件,可以很容易地装配到另一篇文章上去,并用来阐述另一种观点。没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东西是容易模仿和再造的。当然,没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东西,也最容易令人生厌并且最容易被忘却。

有的同志说,文学艺术要有个性和风格的多样性,理论文章则不同。科学的理论,要求明白、肯定和准确,表现形式似乎是无足轻重的。

难道科学的要求:明白、肯定和准确,是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矛盾的吗?是同个性和独特风格矛盾的吗?从黑格尔那里,看不到费尔巴哈的优美流畅;同样,在费尔巴哈那里,找不到黑格尔的奥妙精深。然而,难道他们不是同样明白、肯定而且准确地表现了他们的哲学吗?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绝代的文章能手。他们的伟大思想之所以广泛流传,有许多更重要的原因,但是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确实把思想的种子飘得更远。他们那些抨击敌人的政论,常常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马克思形容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对于保守派来说是革命的,对于革命派来说是保守的”,“没有耳朵,没有眼睛,没有牙齿,衰颓不堪”,活象一个该受诅咒的老头子,“注定要糟踏健壮人民的最初勃发的青春热情而使其服从于自己晚年的利益”。这就是对敌人的极端轻蔑,而语言又是何等泼辣和锋利!

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文人学士,以八股文章轻取功名富贵,但是,有那一篇八股得以传世呢?以明代来说,当时官样大块文章可谓多矣,当时则荣,其后则没,流传下来的倒是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笔记、小品,因为它们有个性,有自己的风格。

写得好的文章,即使道理陈旧,有时也能迷惑人(虽则只是一阵的),而文章不好即使道理对头也未必能得到读者。现在有一些青年喜欢读十八、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书。一、二百年前的东西,比我们现在写的更有新意么?资产阶级童年时代的狂言和梦想,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实又相距何远!为什么受到有些人的欢迎呢?别的原因不说,文风也是一个原因:十八、九世纪那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语言上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格,虽然年代久远,美人迟暮,仍有迷人的风韵。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开头就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处处都在桎梏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却比其一切更是奴隶!”三言两语,就将全书所要阐述的思想概括出来了,而且有激情,有诗意,容易打动读者。个性化的生动的语言,是资产阶级启蒙著作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清末民初,梁启超曾经是进步思想的晨钟,但后来趋于保守,变做号泣斜阳的暮鸦了。但他写得一手好文章,“笔端常带感情”,即使讲的是歪理,也很能吸引人。当然,笔者不是提倡花言巧语去讲歪理,好比把毒蛇隐藏在花丛之中。真理肯定比歪理能说服人,但真理如果说得好,则一定更能说服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是单枪匹马面对整个旧世界的时候,他们依恃的是真理,他们用正确的思想去说服人,同时也很讲究用最动人的语言去说服人。他们只能说服,他们大概也没有想到压服。因此,如果不是企图说服读者而要压服读者,文风必坏,必定是盛气凌人的说教,“标准化”的官腔,平庸单调的风格。面目可憎的“文化大革命语言”难道不正是某些“英雄们”丧失人心的一个原因吗?

魏巍: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遗产 第7篇

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引起诸多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的悼念,却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战士”,晚年的魏巍一直是“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他主办的《中流》杂志一度影响蛮大。因此,概括地说,魏巍留下的遗产就是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正是这样的遗产,使人们在悼念他的时候,多了一份意味深长的情感。

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的魏巍向领导请缨,赶赴朝鲜前线。他“深入生活”到了战斗的最前线,与部队战士同吃同住,积累大量的第一手素材。1951年2月魏巍回到了国内,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之后,《谁是最可爱的人》诞生。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高规格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并建议其他领导人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从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成为我们今天怀念魏巍的理由。

这篇文章在2007年的命运,为这种怀念添加了意味深长的色彩。这一年,《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排除于中学课本之外。

中学课本做调整,本不算大事,但由于魏巍本人所捍卫的政治理论色彩,则放大了这一事件的视野。当年就有人欢喜有人忧,而魏巍的谢世,使这种欢喜或忧愁几近演变为一种政治意味上的喧嚣、网上的论战硝烟弥漫。

太多的政治色彩,让一些人变得不厚道了。按照古人的传统,盖棺论定、善待逝者。魏巍也应当得到这样的待遇。

一本杂志:《中流》

身为作家的魏巍,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里,尽管继续进行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他的关注点则更着眼于社会现实。他出版的《地球上的红飘带》影响有限,但他对时政的臧否则颇引人注目。

要臧否时政,就需要有自己的阵地。早在1980年,魏巍就与黄钢、姚远方等人联手,创办了一份《时代的报告》。由于编者有着“我们是在战争威胁的条件下进行四化建设的”心态,因而将“本刊的职责”作了这样的表述:

首先是提醒我们的读者,注意霸权主义者的扩张侵略与颠覆阴谋,剖析当前国际紧张局势继续加剧的根源,着力介绍国际间隐蔽战线反间谍反颠覆的斗争——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这样过高的警惕性,似与改革开放后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相悖——须知,这个主题的确立,是中国能够一心一意搞建设的重要指数。由于有着这样的警惕性,使这本刊物对文艺领域的一些作品进行上纲上线的指责。比方说,在创刊号上,“本刊评论员”就对当年引起争议的电影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提出了批判,并辅之以《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社会档案”?》的“读者来信”。当年国内外著名的关于电影《苦恋》的风波,就是该刊首先引起的。

虽然我们对当年魏巍在这本刊物的作为不甚清楚,但从这份刊物对文艺界极高的关注度和他后来的文章看,身为文艺界人士的魏巍当不无关系。

这种依然奉行文革时代思维方式的办刊思路,引起了公愤,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1982年,中央书记处决定整顿《时代的报告》。1983年,这份刊物被《报告文学》的名称所取代。魏巍等人被迫“下课”。

此后,继续拥有一块阵地,将过去的价值观继续宣扬下去,就成为魏巍等人的渴望。1988年,与魏巍成为同道的林默涵与之合作,在《光明日报》社分得了一块阵地,创办了《中流》杂志。

《中流》所承接的,依然是《时代的报告》的办刊宗旨。过去时代的话语霸权体系,在这里依然被奉为圭臬。魏巍、林默涵两位主编及其编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事,充满着焦虑;而对冷战终结后的世界缓和局面,依然以警惕的眼神打量着进入国门的外人,并由此推及有外国“亡中国之心不死”的种种迹象。因此,他们对邓小平所言的“不争论”置诸脑后,着意挑起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以扩大“要继续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义”的思维理念。

魏巍由此而成为一面“旗帜”。他的《警惕“四化”危险——在<中流>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女娲补天》《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等一系列文章,迅速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

无论是对魏巍本人,还是对魏巍观点的拥护与反对者来说,《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都被视为一篇重要的文章。笔者当年读完这篇文章后,毛骨悚然到竟然生出“不知有汉,遑论魏晋”的惶惑:到底是魏巍的眼光出了问题,还是我辈所感受的为绝大多数人所拥护的改革开放政策真的有问题?

在这篇着重论述修正主义的表现、根源的文章中,魏巍肯定了20世纪是“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世纪”,“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可质疑”。同时,“世纪末的悲剧”也让他扼腕。他说:“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数十年的国家,竟然会遭逢资本主义复辟的命运,这是出人意料的,甚至是一般人想也没想到的。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只有极少数人,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毛泽东。他远在1956年就预见到了这种危险的萌芽,并起而抗争,这就是为期十年的中苏论战,也就是那场著名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今天回头看来,这场斗争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何等深刻啊!”他认为,中国当时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魏巍以“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极少数人”自居,大声疾呼反修防修。

2001年7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著名的“七一讲话”,包括魏巍、林默涵在内的“一群共产党员”,以《“七一讲话”是极其重大的政治错误事件》为题,上书中央,以罕见的口吻质疑,“共产党的总书记到底代表谁?”并指责“七一讲话”所阐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违反了党章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允许私营企业家入党是带头破坏党的规定”。

而在此前,《真理的追求》和《中流》遥相呼应,就私营企业家能否入党问题,反复、连续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加以剖析,阐明了不能吸收私营企业家(资本家)加入共产党的理由。2001年7月出版的《中流》杂志上,更是将给中央上书的主要内容以文章的方式公开刊登。

魏巍此举,再一次让他的主编生涯画上了句号:2001年8月,《中流》宣告停刊,而《真理的追求》杂志则在数月前终结。

之后,魏巍没有放弃,网络成为这位81岁高龄老人的新宠。他的文章频频传到网上:“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使他再一次找到了主编的感觉。他就这样在网络中“冲浪”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告别仪式

一篇文章和一本杂志的命运,让魏巍走后依然众说纷纭,也使他的告别仪式的政治色彩淡化了应有的悲哀。“继承遗志”的昂扬弥漫于八宝山告别室内外,“向魏巍同志学习,向魏巍同志致敬,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大地思潮终涌动,中华山花烂漫时”的留言,成为这种昂扬情绪的写照。而悼念厅外,两位男生拉起的“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最可耻的人,虽生犹死”的一条长长的横幅,则令人迷惑。

在现场发放的描写魏巍生平的小册子的最后一节,写到了这位老人的一个故事今年8月9日,已经住进医院1年,病重的魏巍从昏迷中醒来,看到了床边的小孙子,他似乎觉得头有些昏沉,对孙子说:“抱着我的头摇一摇。”他想让自己清醒一下,孙子抱着他的头轻轻地摇,魏巍交待给孙子一句话:“我交待你的只有一句话:继续革命,永不投降!记住没有?”孙子说记住了,爷爷让孙子连续说了3遍“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孙子说到第二遍时已泪流满面。

这位因《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名的人,临终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离开过战场。

其实,令我辈最怀念的魏巍,是《东方》以及此之前的那个并不关涉太多政治而显更多爱国热忱的魏巍。

论陶渊明和他的文章美 第8篇

自然美。陶渊明在文中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一片风光绮丽的清幽环境: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这里有溪水,有芳草,桃花成林,落英缤纷,良田美池,空气清新,草绿花红,环境清幽,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图,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渔人甚异之,一个“异”更衬托出自然环境的美,令人向往。

秩序美。桃花源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此之美,那么桃花源中的景象又如何呢?作者紧接着推出另一番景象: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寥寥三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活画出桃花源里的布局。只见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上,几十户房屋整齐地排列,道路纵横交织。隔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多么井然有序的乡村之美,而鸡鸣阵阵,狗吠声声,更点染出桃花源里祥和宁静之美。令人悠然神往。

风俗美。桃花源的环境是美的,桃花源的生活是井然有序祥和宁静的。那么桃花源的人情风俗又如何呢?桃花源里的人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幼有其乐,老有所养,怡然自得。生活是富足美好又平静的,渔人的到来,引起了桃花源中人的惊奇。打破了桃花源生活的宁静,激起层层浪花,从而为我们展现出桃花源的风俗人情之美。一人之客乃全村人之客,尽管是素不相识的生人。也不用怀疑。也不用提高警惕,既不漠然,也不逐之而后快,更不见财起意,而是都来问候。并一一邀客还家,置酒杀鸡招待客人。席间没有飞短流长。拨弄是非,也没有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更没有张长李短。市井奇闻。再者他们言身世之隐。叙乱世之情,叹易代之感,话桑麻之乐。这是一幅多么淳美友爱、和睦相处、人人同乐的风土人情画,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心醉其间。

和谐美。桃花源的自然美、秩序美、风俗美构成了《桃花源记》的整体美学特征——和谐美。在这里,自然环境的清幽绮丽,村庄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平和宁静,人伦的和乐友善。相生相应,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和谐宁静的美的世界。而鸡鸣狗吠和村人热情待客的热闹场景,与桃花源里的平和宁静动静相生,更衬托出桃花源的生趣盎然,和谐宁静之美。对此,人们不禁由衷感叹:美哉。桃花源!

在慨叹桃花源美的同时,人们自然会发现一个问题,即桃花源是一个无君主。无政府,无官吏的世界,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是美的。对此就引出了对陶渊明的认识和评价。

上一篇:舞蹈教材下一篇:预防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