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

2024-06-25

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精选9篇)

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 第1篇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2、土壤不是混合物。()

3、打足气的篮球中具有弹性。()

4、跑步后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要比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多。()

5、植物不需要呼吸空气。()

6、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水,再滴入几滴油,振荡十分钟,可以发现油和水溶为一体。()

7、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是周期长短不同。()

8、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生成的物质能支持火柴燃烧。()

9、因为钢铁会沉到水中,所以用钢铁制成的东西在水中都会沉下去。()

10、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

二、选择(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面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浮起来。()

A 玻璃球B 小石子C 小木块

2、要想知道一杯液体中时候溶解了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

A 尝 B 闻C加热分解

3、水结冰的温度是()℃。

A 0B 50C 1004、蚕的一生经历了()个阶段。

A 2B 3C

45、地球上的空气中大约()是氧气。

A全都是B五分之一C五分之四

6、下列图中()温度计表示零下8摄氏度。

A B C7、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最准确呢?()

8、下面哪种方法可以使在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

A、往清水里加盐 B、把水倒掉一些 C、往清水里加清水

9、小苏打和醋混合以后会()。

A、产生气体 B、产生液体 C、产生固体

10、温度的单位是()。

A、毫升 B、摄氏度 C、千克

三、填表:空气、水、石头的比较。(在空白处打“√”)

有一定的形状

没有一定的体积

能占据一

定的空间

有一定

重量

能流动

可以被压缩

空气

石头

请你尝试说一说具有哪些性质的物体是气体?

四、综合实践:

1、你能有多少种方法制造出来风?至少写出三种。

2、请你想办法将木屑和铁钉的混合物分离开来。至少写两种。

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 第2篇

1、蜗牛蜗牛有对触角,触角长在上,喜欢吃菜叶、果皮、之类的食物;它是用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

2、一般情况下,我们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硬度。

3、在木片、纸片、金属这三种物质中,吸水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4、物体可以分为体、体和体三类,体有固定形状,体和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1、樟树的茎是木质茎。()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水生植物都没有根。()

4、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溢空气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5、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6、我们在喂鱼时,不要一下子把鱼食全部放入鱼缸中。()

7、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8、洗洁精比水流动得快,是因为洗洁精的黏度比较大。()

9、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10、水可以流动,空气不可以流动。()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植物中,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①浮萍②金鱼藻③水花生④向日葵

2、水生植物的生长都需要()。

①水分②阳光③空气④水分、阳光和空气

3、关于植物的一起特征,下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植物的生长都不受环境影响②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③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下面的叙述中不符合金鱼的特点的是:()。

①金鱼生活在水中②金鱼身上有鳞片

③金鱼用嘴呼吸④金鱼吃面包屑

5、下面的叙述中,不符合动物的一起特点的是:()。

①动物都会运动②动物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

③动物都需要食物维持生命④动物都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木条、铁片和塑料尺三种物体中,()的韧性最好。

①木条②铁片③塑料尺

7、把一个实心的塑料球放在水中,这个塑料球会()。

①上浮②下沉

8、关于木头的特性,下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木头比较柔软②木头的承重能力很强

③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④木头有一定的韧性

9、()是用特殊的黏土经过烧制而成的。

①金属②瓷器③塑料

10、水和食用油相比,()比较重。

①水②食用油

四、填图题(共16分)

1、把树叶各局部结构的名称写在图中相应的括号中。(6分)

2、将蚂蚁身体各局部结构的名称写在相应的括号内。(10分)

五、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在观察学校里的大树时,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观察方法?(至少写出5种,多写一种加2分)

2、写出你了解的金属的特性。

3、请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 第3篇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测试题 第4篇

1.给文中的空处加上标点。(6分)

2.用“~”画出最能表达本段意思的句子。(2分)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

( )( ) ( )( )

作溜

( )( ) ( )( )

4.填一填,写一写。(4分)

我发现“来来往往”既是叠词,而且里面还含有一对反义词,我也能写四个这样的词 、、 、 。

5.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形态各异”的理解,并用它说一句话。(4分)

(1)形态各异

(2)

古人的诗文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去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它总是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更爱荷叶。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写近义词。(3分)

确实——()保护——()保存——()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5.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用途的句子。(2分)

6.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写出荷叶的特征。(6分)

颜色 ,形状,质地 ,整个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生长习性。你能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吗?

7.“荷叶是美的”指的是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心灵美”指的是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赞美荷叶或荷花的诗句 , 。(8分)

在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有的恐龙飞,我们称做翼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水中,我们称做鱼龙;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做肉食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好几百种,样子千奇百怪。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8分)

称心( ) 称赞( ) 对称( ) 称职( )

称雄( ) 称号( ) 称快( ) 称谢( )

2.照样子组字、组词。(6分)

例:龙:拢(靠拢) 茏(葱茏)胧(朦胧)

是:() ()()

会:() ()()

3.在错字下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绶慢()冀龙()哺食()

4.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深: A深度B深奥C(感情)深

(1)这本书很深,我们还看不懂。( )

(2)他们两个人常在一起,感情很深。( )

(3)这口井有8米深。( )

5.写近义词。(3分)

庞大()错误()缓慢()

6.根据短文填空。(6分)

恐龙种类有 种,样子。文中介绍了, ,。

7.用“~”画出描写恐龙大小的句子。(1分)

1.成语妙答。(5分)

(1)成语 是说蛇本来没有脚,但画画的人却给它加上脚。

(2)“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是 从秦王那里要回了和氏璧。

(3)炎帝的女儿游泳时淹死在东海,化为鸟,衔来西山的木石想填平大海。这个故事就是成语 的来源。

(4)一般来说,“昙花一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3分)

(1)“匡庐天下秀”赞美的是()

A.嵩山 B.泰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不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恒山

(3)“五岳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岳”。

A.泰山B.华山C.黄山 D.天山

3.心系奥运。(8分)

(1)连一连

郭晶晶体操冠军

张怡宁射击冠军

杜丽跳水冠军

杨威乒乓球冠军

(2)填一填

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 。

4.吟诵古诗。(4分)

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 。

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第5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一选(每空3分,共30分)

1. 我国现有鸟类的种类大约有

A.1500多 B.2100多 C.1200多 D.3000多

2.对小车施加的拉力大小不变时,小车的重量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

A.越快 B.越慢 C.没有变化

3.下列不属于鸟的是

A.鸡 B.鸭 C.企鹅 D.鸭嘴兽

4.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世界上最早指示方向的仪器,它的名字是

A.司南 B.罗盘 C.指南针 D.指北针

5.我们把干土块放在水中,会发现水中冒泡,这说明干土块有

A.水 B.空气 C.矿物质 D.腐殖质

6.玩跷跷板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一样重的人玩时,坐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一样远

B.两个不一样重的人玩时,体重轻的坐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远

C.两个体重不一样的`人,体重重的坐的位置到支点的距离远

7.弹簧能产生弹力,主要原因是

A.弹簧形状变化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

B.弹簧是铁做的

C.弹簧本身有力量

8.有一种岩石呈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较软,这种岩石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页岩 D.大理岩

9.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美国 D.德国

10.制作岩石百宝箱的一般步骤是

A.采集岩石——洗净,砸出新断面,晾干——分类编号——做标签

B. A.采集岩石——砸出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做标签

C. A.采集岩石——洗净,砸出新断面,晾干——做标签——分类编号

二.写一写(每空1分,共25分)

1. 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 个磁极,分别是 极,用 表示,和 极,用 表示。

2.为了保护人类的朋友,我国自1982年起,每年都开展 宣传活动。

3.土壤在水中沉淀后,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加热,水蒸发后,玻璃片上留下白色“脏”痕,说明土壤中有 。

4.哺乳动物一般身体表面有毛、、。

5.空气的成分包括 、、等。 6. 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

7.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 、、。

8.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 ,摩擦力越 。

9.热气球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空气受热后,体积 ,重量 ,会 。

三、辨一辩(每题1分,共10分)

( )1.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产生的。

( )2.臭氧层位于中间层。

( )3.蝙蝠的身体表面有羽毛,可以在空中飞翔,所以它是鸟。

( )4.把土块放在水中搅拌,静止后,上层粗粒的主要是黏土,下层细的主要是砂。

( )5.黏质土的保水性比砂质土好,而比壤土差。

( )6.两栖动物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后可以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 )7.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 )8.用盐酸检验岩石时,应注意不能溅到皮肤、衣服上。

( )9.摩擦力有害而无益。

( )10.有弹性的物体变化越大(不超过极限),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四、填一填(每个1分,共20分)

1.有下列动物:A.甲鱼 B.青蛙 C. 壁虎 D.鲸 E.人 F. 鲅鱼 G.袋鼠 H.蟾蜍 I.鲤鱼 J.蛇

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填字母) 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填字母) 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填字母) 属于鱼的是: 。(填字母)

2. 填写各地区的土壤类型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高原

3.填写正确的大气层

0—10km 10—50km 50—80km 80—500km 500—1000km

五、科学探究(第1题5分,第2题10分,共15分)

1.在认识各种岩石实验时,我们通过 知道岩石的颜知道不同岩石的硬度;通过 知道不同岩石的内部结构;通过 知道不同岩石的遇酸反应。

2.请写出风的形成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6篇

一.填空。

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要经历、、、、的过程。

2、植物从一粒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

3.有些植物用、、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繁殖后代。

4.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5.除了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还可以到校园的()中播种凤仙花。

6.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树是()的,这是因为植物的根有()作用。

7.植物根的作用是:①、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②、将植物()在土壤中。

8.植物茎的作用是:植物的茎具有()及运输()和()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向()将()吸收的()和()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向()将()制造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9.种子播种后,我们先看到了(),后来种子又变成了(),()越长越高,最后开花和()了。

10.凤仙花的果实会像弹弓射石子一样把种子弹出来,所以有人把凤仙花的果实叫成()。

11.植物的茎形态多种多样,高的有()余米,直径粗的达()米以上,矮的只有几()。

12.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约()天。

13.()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的()现象是蚕的生长特征

14.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15.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6.凤仙花植株包括六大器官:()、()、()、()、()和()。

17.771年,()国科学家()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证明了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把()和()转化成(),并释放出()。

1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是:()→()→()→()→()。

19.养蚕窍门:小蚕爱吃()。它一出生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要把它刷到()上;要让小蚕吃饱吃好,()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20.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撒杀虫剂。

21.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22.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蚕蛾是蚕的()。

二.判断。

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3.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所以,并不是所以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4.有的数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

段形态有很大的 差异。()

5.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6.蚕宝宝一生要蜕皮3次。()

7.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一般有2——5粒种子。()

8.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

9.凤仙花的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

10.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10、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1.子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2.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1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15.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

分。()

三、单项选择题。

1、植物的(C)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

2、植物的(A)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

3、植物的(E)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A、绿叶B、花C、根D、果实E、茎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

是从(E)开始他们的新的生命的。

A、根B、茎C、叶D、花E、种子

5、植物的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C)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

喝水制成的。

A、根B、茎C、叶D、花6、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C)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

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C、绿色植物D、开花植物

7、植物的茎能(D)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物体的各个部分;(B)

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A、从左向右B、从上向下C、从右向左D、从下向上

8、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C)。

A、开花植物B、常绿植物C、草本植物D、木本植物

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D);牵牛花的茎缠绕

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C);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B);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A)。

A、匍匐茎B、攀缘茎C、缠绕茎D、直立茎

二、多项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ABCD)

A、种子萌发B、幼苗生长C、营养生长D、开花结果

2、绿色开花植物有(ABCDEF)等器官。

A、根B、茎C、叶D、花E、果实F、种子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ABDC)等条件。

A、阳光B、土壤C、适宜的水分D、温度

4、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ABCDE)的过程。

A、出生B、成长C、繁殖D、衰老E、死亡

5、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ABCD)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ABC)等多项工作。

A、管理B、观察C、记录D、播种

7、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BCD)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B、文字C、图画D、照片

三、填空题。

1、一颗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

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所承担的功能

相适应。

3、植物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

度(很快)。

4、植物的花都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5、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四、判断题。

1、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植物的茎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

植物固定在土壤

中。(×)

3、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

足植物生长的需

要。(√)

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

气来。(√)

5、植物茎的形态多种多样,高的150余米,直径粗达10米以上;矮的只有几厘

米;没有茎的植物是极为罕见的。(√)

五、看图填空题。

1、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1页右上图)阳光

()+水——→()+养料

1.刚出生的蚕叫()。

A、蚁蚕 B、蛹 C、幼虫 D、卵

2.下列动物那种是变态动物()。

A、蚕 B、袋鼠 C、猫

3.剥离凤仙花种子的种皮不容易,常采用的方法是().A、浸泡种子把种皮泡涨 B、硬把种皮剥开 C、放到锅里煮

4.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螳螂 B、苍蝇 C、小猫

5.植物的叶可以依靠阳光制造养料,这种作用叫做()。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6.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7.、凤仙花生长发育需要()

A.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

B.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8.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螳螂 B、苍蝇 C、小狗

四.连线。

1、将下列动物按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分类。

羊 蜻蜓 蝴蝶 熊猫 鸡 狗‘

卵生 胎生

2、将下到动物按是否变态分类

蜻蜓 鸡 蚊子 猫 熊猫 蟾蜍

变 态 不变态

3.将下面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连线。

外公68岁 堂妹5岁 表哥20岁 妈妈36岁

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

五.简答。

1.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和()四种形

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和()三个阶段。

2.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从蛹里出来的()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

3.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吗?说明了什么?

六、多项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A、种子萌发 B、幼苗生长 C、营养生长 D、开花结果

2、做好凤仙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B、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C、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D、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做观察记录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

确时间记录下来,还可以用()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A、数字 B、文字 C、图画 D、照片小精灵儿童网站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验

一、我的判断: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把磁铁包着一块布就不能吸铁。(×)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的磁极在磁铁中间。(×)

4.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N”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S”表示。(×)

5.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6.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8.塑料笔杆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9.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10.磁铁之所以能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

二、我的选择

1.磁铁能吸引(A)等物体,A铁钥匙、回形针、铁钉B布条、塑料片、铝片C铝片、铜导线、纸夹

2.把小钢珠放在磁铁中间,它也会很容易滚到(B)。

A中间去B两端去C地上去

3.磁铁的S极与S极相接近时会(A)

A排斥B吸引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C)

A水浮式指南针B指南鱼C司南

5.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A)。

A强B弱C差不多

6.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A)。

A两端B中间

7.发明指南针最早的国家是(B)

A美国B中国C日本

8.使用指南针观察方向的时候,下列(B)不会对指南针有影响。

A大风B太阳C铁器D磁性物质

9.磁铁能把下列哪种物体吸起来。(A)

A回形针B玻璃杯C铝锅

10.被大磁铁吸引过的小铁钉接近大头针时,我发现(A)大头针。

A能吸引B不能吸引

三、我的探究:

1.研究题目:做一个小磁铁

我需要准备的材料:

磁铁、铁

我的做法:

思考:(1)用自己做的小磁铁再去吸铁类的物体,会有什么感受和发现?

答:自己做的小磁铁也能吸引铁类的物体。

(2)我能找到几种检测、判断小磁铁南北极的方法?

答:第一种方法:用线系住磁铁的中间,把它挂在空中,等静止下来,指南的一

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第二种方法: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

去靠近,如果相吸,磁极正好相反;如果相斥,则磁极一样。第三种方法:用指

南针判别,将磁铁的一端靠近指南针,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的一端是南极,另一

端是北极。

(3)我对磁铁的新的认识和发现:

答:磁铁可以磁化铁类物体可以做出新的磁铁;可以用磁铁做一枚磁针,用于做

指南针等。但也要防止磁卡、手表等物品被磁化,影响使用。

2.下面是一块条形磁铁:

ABC

(1)磁铁具有(2)个磁极,其中N表示(北极),指向(北)。

(2)在磁铁上取了A、B、C(如图)三点,分别去吸回形针,结果是15、14、0。

你觉得能吸15个和14个回形针的有可能在A点或C 点;0个最有可能在B

点。

(3)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磁铁的两极磁力最强,两个磁极的中间磁力最弱。

四、我的思考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门的地方常常装有“门吸”,有了“门吸”,打

开门时门会被吸住,这样门不容易被风吹得关上。门吸里面有什么?它是根据什

么原理发挥作用的?

答:门吸里面有磁铁,它是根据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的原理发挥作用的。

2.小明捡到一块磁铁,但他不知道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你有办法吗?请写

出检验的方法和过程。

答:我可以用线系住磁铁的中间,把它挂在空中,等静止下来,指南的一端是南

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

(或第二种方法: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的一个极去靠近,如果相吸,磁极正

好相反;如果相斥,则磁极一样。

小学三年级下科学试题 第7篇

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书写评价: 家长意见:家长签字: 一.我掌握的科学知识

1、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像蚂蚁、蝴蝶、蜜蜂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三部分,头部有,胸部有三对,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2)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体通常是由、共同组成的。

(3)家畜都是动物,例如:、、等。

(4)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是。

(5)猫和兔的身体由、、五部分组成。

(6)鱼类一般身体表面有,用呼吸,用运动,终生生活在中,用繁殖后代。

(7)两栖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表面,小时候生活在中,用呼吸;长大后既能生活在繁殖后代。(8)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或,用呼吸,采用腹部的方式运动,用繁殖。

2、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的是。A大象B企鹅C 袋鼠

(2)下列是哺乳动物的是。A鲸鱼B鲨鱼C 鳄鱼

(3)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是。A飞翔B用鳃呼吸C 潜水

(4)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A大象B河马C 蓝鲸

(5)下列不全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牛、猴、燕子、猫、鱼B牛、猴、猫、虎 C山羊、鹿、狼D大熊猫、骆驼、鲸

(6)黄鼠狼、猫在繁殖和喂养后代方面的相同点是。

A卵生,用肉喂养小动物B胎生,用奶喂小动物C胎生,用粮食喂养后代(7)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听觉B视觉C 嗅觉

(8)下列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A 蜂鸟B孔雀C 蝙蝠

(9)通常同种鸟类当中羽毛最漂亮的是。

A雌鸟B雄鸟C幼鸟

(10)的食物是鱼。A企鹅B鹦鹉C啄木鸟

3、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平常所见的虫子都是昆虫。()(2)昆虫都会飞。()(3)昆虫只吃植物。()(4)蜘蛛不是昆虫。()

(5)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6)鸟类都能飞翔。()(7)企鹅能潜水,但它也是鸟。()

(8)农民喷洒的农药只会杀死害虫,不会对鸟类产生什么影响。(9)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10)鸟是由远古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二.科学探究

1、(每题10分,共10分)

(1)鱼的哪些外形特点适合在水中生活

?三.走进生活

2、(每题各10分,共20分)(1)为什么在羽绒服里添加羽绒?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探析 第8篇

一、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概述

所谓的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是指由生活实际的情境与科学的概念相互融合的一种新的教学试题。这种试题为小学生的考核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视野和方式。通过科学情境性试题的考核,小学生可以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实际情境的问题,并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善于思考和观察的学习习惯,提高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融合能力,并以积极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是一门综合性的试题考核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提高学生对生活、社会、自然等的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知识性则是科学情境性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对事物有清晰的科学认识,掌握科学的概念、思考方式。应用性则是其帮助学生在处理科学问题与实践方法的特点,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动手动脑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强化锻炼和提升。而情感性则是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弱化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试题设置的内容严重超出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内容超标,造成小学生接受能力的下降,不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其次,科学情境性问题设置存在凭空捏造或者仅仅是装饰点缀的作用。实践调查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科学情境性试题存在凭空捏造、肆意编写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进入误区,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被严重地扭曲。同时,科学的情境性试题没有发挥主导性作用,而仅仅起到装饰花边的作用,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区分侧重点,导致学习误区的出现。

最后,生活化的情境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生活化的情境试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有些科学情境性试题中常常会出现个别试题与生活实际不符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试题教学目的和效果无法达到,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

三、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改善策略

1.严格把控评价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以及评价内容的选取是相辅相成的,课程目标决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同时影响评价内容,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为此,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科学的内在要求,将科学的概念、科学思想、科学的方法等内容与小学生的情感态度相互结合,让评价内容服务于课程标准,对评价内容中涵盖的知识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生在试题的作答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

严禁虚假情境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中的出现。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沟通过程,是适应环境后的结果。为此,试题中的问题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导向,坚持反映真实的情境,杜绝凭空捏造和违反客观规律等现象发生。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应重视情境问题的引导和教学作用,而不仅仅是花边修饰作用,情境问题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的,推动问题情境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价值的普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重视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初探 第9篇

关键词:三年级 教学方法 科学教材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观察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和健康与看考分的教育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我回顾了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的感受,针对三年级《科学》教学,谈几点不成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一、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有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如在教学《认识金属》中,分析金属特征时,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总结出:有的金属不会燃烧,会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有的硬度较大、有光泽、不渗水等特征。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的理论。

二、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在教学植物发芽的过程,水和食用油、洗洁净的流动速度,水结冰时的温度,磁铁的性质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得出结论,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掌握得牢固。

三、观察法

1、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从三年级上、下两册共八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绝大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其类别庞杂,从"水、陆、空"中的树木、花草、虫、鱼到我们呼吸的气体;从我们的身体到吃、穿、住、行、用的等等材料,再进行比较分析,感悟认知,总结出事务的规律特征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看事物。要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方法。

2、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特性及用途。例如: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使学生认识了植物一生经历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繁殖)、死亡的四个阶段。

四、比较分析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如: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水和食用油;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在教学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分小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去揭示万物的奥秘。如对蜗牛、蚯蚓、蚂蚁会游泳吗?蜗牛会生孩子吗?磁铁会吸哪些物体?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了呢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内外的积极探究,特别是当我在上《磁铁能吸哪些物体》一课时,学生特别兴奋,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条形、圆柱形、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六、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播种、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知识。

七、阅读摘要法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三年级《科学》上、下两册教材中,编排了八个资料库,其内容十分广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篇幅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取用阅读摘要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科学知识摘要本(可以和观察日记本合用),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把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知识摘抄在《科学知识摘要本》上,增强记忆印象,比较深奥的知识只需要学生做以了解。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了解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上一篇: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困境剖析及对策下一篇:微机综合实践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