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美丽的河南作文

2024-05-28

写美丽的河南作文(精选15篇)

写美丽的河南作文 第1篇

经过七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河南周口市,在大妈的安排下,我们吃了个晚饭,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我们乘车到了河南开封……

开封——七朝古都,在开封最有名的无非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原画”清明上河园。这儿可真的是风景如画呀!老爸为了让我们不用跑那么多路,便租了一个马车。

晚上,我们到了郑州——河南的首都,停下了“车步”……

第三天,我们去往了哼哈~哼哈~——少林寺,去往少林寺的路上,堵车了,堵了两次,第一次堵了4.5公里,第二次还好,只堵了4.4公里,经过“堵车活动”我们去往了少林寺,在少林寺走了一圈之后,我们去往了洛阳……

晚上,我们住在了友谊宾馆……吃了水席,在我看来——武则天怎么这么喜欢喝汤呢?我可真是搞不懂。

……

这次的旅游,让我见识到了什么事波澜壮阔;什么是汤汤水水;什么是历史悠久;什么是风景如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中国历史长久的证明!

写美丽的河南作文 第2篇

春天来了,柳树吐出嫩绿的枝条,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嫩绿的小草争先恐后的从土里钻出来,一下子就铺满了田野,森林。花儿都绽开了笑脸,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开的争奇斗艳。

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正热闹的开着音乐会。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婀娜多姿,还有的娇艳欲滴,让你心旷神怡。

秋天,部分农作物都成熟了。成熟的稻谷像一朵朵金色的浪花。火红的高粱像一个个燃烧的火把。秋天真是个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季节啊!

冬天,一下雪,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树上挂着晶莹透亮的冰柱,最开心的要数小伙伴,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开心极了。他们那天真无邪的笑声,给冬天带来了无限生机。

写美丽的河南作文 第3篇

浉河蜿蜒穿城过,大别山青茶叶香。

这是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誉的河南信阳。城如其名,“人言皆信、日升曰阳”,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淮上文化风情。

4月的信阳,百万亩紫云英烂漫绽放,紫色花朵中点缀着点点白色,让全城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而紫云英的花语是“幸福”。的确,这座城市被幸福包围——2012年,信阳再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四次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大别山横贯信阳南部,淮河横穿信阳北部,成为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走在信阳,清晰的空气扑面而来,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4%,现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9处,饮用水水质、空气质量在河南省均居前列。

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看来,优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信阳非常有条件建成现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但宜居不只是要有好的自然生态,还要有好的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宜居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天蓝、水清、城绿、景美,还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乔新江说。

生态优势是信阳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加入“美丽中原”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在河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以“建设美丽中原、打造生态信阳”为主题作了发言,表示要力争把信阳打造成“美丽中原名城”。

近年来,信阳围绕淮河源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有力推动了信阳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将南湾湖治理纳入国家17个重点湖泊生态保护项目之一,并通过10年不懈努力,于2009年通过了《河南省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是信阳坚决摈弃的思维。在绿色工业方面,信阳围绕建设特色集聚区,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和电子信息等高成长产业。在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首先把生态功能区域保护起来,禁止开发,在城市建设阶段,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水系。

在乔新江看来,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大别山区作为国家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担当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他建议,国家应加快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利益补偿机制,制定鼓励探索建立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受益地区应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弘昌集团、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也对大别山生态建设非常关注。他建议大力推进大别山区综合开发,推介大别山区的生态资源,把大别山区打造成“生态栖息地、养生栖息地”;在重点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力度;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实现生态公平,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未来的美丽中原,信阳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讲述美丽的河南作文 第4篇

郑州多么美丽呀!春天,公园里的花都花开,有的像雪一样白,有的像火一样红,有的像天空一样蓝,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草也变绿了,各种各样和树木都发芽了。小河蹬开了一层厚棉被,水哗哗的`流着,小鱼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

夏天,大街小巷的树木郁郁葱葱。树上的叶子有的像手掌,有的似扇子,把郑州遮的严严实实。怪不得郑州被称为绿城呢!秋天,菊花开了,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还有蝴蝶、小鸟也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落叶也变成黄色的了,叶子掉下来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人们踩上去又松又软,服极了。冬天,雪花从天空飘到树上,从树上飘到地上。小朋友们玩起雪来,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摆雪人,还有的在做洋娃娃。他们玩的可开心了。啊!我爱这美丽的郑州!

美丽的河南作文1000字 第5篇

我的家乡有一条骏马河,河的两边景色优美。阳春三月,沿岸的柔柳舒枝展叶,形成了一条绿色的林带,飘向小河的尽头。微风吹过,千万条枝条轻拂着水面,就像母亲在亲吻着刚刚苏醒的婴儿。骏马河装扮着驻马店,滋润着驻马店人民,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乐趣,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赞美。

在市区北边,有一个美丽的天中广场,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春天,人们早早地来到天中广场,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脸上,让人陶醉。太阳照在绿色的草坪上,波光粼粼。春天的白云也格外多姿,像奔腾的小马,像翻滚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净的脸,使你感到舒爽又心旷神怡。这个时候,人们会把风筝放飞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在天空中高高飘扬。

夏天,绿树成荫,晴空万里,烈火般的太阳扫尽清晨草坪上珍珠似的露珠,树上调皮的叶子渐渐打成了卷儿,但天中广场仍是一片绿的生机。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在树下游玩。到了晚上,天中广场又会成为灯的世界,人的海洋。

秋天,广场的菊花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色的,美丽极了!桂花树上结满了金黄的桂花,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此时,人们正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快乐。

冬天,天中广场有着脱俗的美。那茫茫的天,茫茫的地,满眼都是白的,但无论如何都会流露出它那清淡、纯洁的主调。这时候,孩子们在这冰天雪地里玩耍、嬉戏,给天中广场带来了无限乐趣。

天中广场北面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站在桥上吼两声,便会听见清脆的回声。桥的对面,有几座形态各异的建筑,给小河平添了几分美丽。

我的家乡不仅有美丽的天中广场,更有繁华的解放大道。它不仅是交通主干道,更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大道两旁种满了百日红、月季、桂花树和洒金柏。月季的花朵又大又美,有红的、黄的、还有粉的,开花时节,娇艳欲滴。桂花树在春天发出嫩芽,到了秋风习习的季节,桂花开了,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洒金柏总是那么绿,上面有星星点点的金色,远远望去,仿佛撒了一层金子。

培养了我五年的实验小学也很美丽。一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他们就像四位高大威武的士兵,守卫着我们的校园。校园内绿树成荫,有槐树、桂花树、柳树、棕榈树、红叶李等许多树种。再往里走,可以看到我们的涂鸦墙,上面有我们的祝福和作品。一号楼东面有一个运动场,运动场外圈是红色的塑胶跑道,同学们在跑道上你追我赶,奋力拼搏。二号楼前的柳树真是美丽,春风一吹,翩翩起舞。三号楼前面有一个大花坛,花坛中有许多金黄色的太阳花,正像我们这些孩子沐浴在阳光、雨露下。

美丽的河南云台山作文 第6篇

来到云台山我们往里走走,天上几滴雨落了下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毛毛雨。虽然下着雨,可那迷蒙的雨雾却给群山增添了不少神奇和妩媚。雨水冲走了连日的暑气,带来了一片新绿。雾气和雨气包围着高山,乳白色的云在山腰间回荡,像仙女在婆娑起舞。山与山之间融合得那样和谐,远远望去,真像一副泼墨画!

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远处,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山峰清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近处,流水淙淙,飞瀑四溅。此时的山脱去了灰蒙蒙的睡袍,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装,别有一番风姿。山腰间,山崖上,一根根毛竹修长挺拔。山腰里,山崖上,一根根毛竹修长挺拔。叶片上,晶莹的露水如同一串珍珠玛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南 第7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河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5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河南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了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座谈会,邀请省人大环资委、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共商生态环境保护,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推动各部门形成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南。

发布 2015年郑州等10市县空气质量不合格

6月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5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河南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大气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有所上升,环境质量改善与公众期盼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年,河南省将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头等大事,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

公报显示:2015年18个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总体为中污染,其中信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为轻污染,其他17个市均为中污染。

据悉,2015年河南18个省辖市共发生529天(次)重度以上污染,其中郑州50天、新乡44天,分别占全年的1/7、1/8。

公报显示:水环境方面,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地表水水质总体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水库总体水质级别、省辖市地下水水质级别均为良好。土壤污染问题局部有所显现,全省农村普遍存在垃圾围村现象。

河南省环保厅厅长李和平说,总的来看,全省环境质量整体上有所好转,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河南省2015年纳入京津冀大气治理协作区域后,京津冀及周边相邻省份颗粒物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而河南省不降反升,与2014年同比上升0.75%,大气质量改善的幅度严重滞后。

《2015年度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结果》显示,郑州、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濮阳、三门峡、周口8个省辖市不合格,巩义、汝州2个直管县(市)不合格,接近考核目标数量半数。

针对环保巨大压力,中央建立环保督察制度,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并约谈了一些党政领导。2015年7月,环保部约谈郑州市,截至目前,河南已有安阳、驻马店、郑州、南阳、商丘5市因环境问题被环保部约谈批评。

原因 有法难依 司法惩罚震慑力度不够

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出台,今年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5月28日被称作“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一年多来,国家环保立法、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为什么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特别是司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司法惩罚、震慑、指引的力度不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在发言中指出,一方面是司法维权氛围不浓,长期以来,老百姓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事儿,哪个企业排污庄稼减产了,荷塘污染鱼苗死了,发生这样的纠纷后,更多的是举报、投诉,找政府解决问题,找环境执法部门反映问题,而不是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诉讼。

另一方面,司法与执法衔接不够。环境污染问题这么严重,环境的治理主要依靠行政强硬执法,忽视司法程序,法院也拘泥于不告不理、被动司法理念,把环境审判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不积极、不主动,我国环境污染纠纷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但真正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不足1%。

再者,环境污染刑事犯罪打击不力,往往是交点罚金、判个缓刑,事情就过去了。比如,近两年来全省共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291起,判处罚金及缓刑以下的1097件,占85%,犯罪成本太低了,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全省法院每年审理各类案件100多万件,涉及环境资源类案件仅占0.005%。

此外,提起公益诉讼的渠道不畅。以前,由于没有公益诉讼制度,老百姓到法院来要求立案,法院以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不予受理。如2001年,东南大学的两名教师施建辉、顾大松发现在南京著名景观紫金山顶,有七层钢筋水泥建筑正在修建,就状告规划局要求撤销该规划许可,但法院并没有受理此案。

后来,我国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对谁来提起公益诉讼却作出了严格的限制(社会组织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才有诉讼资格),提起公益诉讼的门槛过高,不利于发挥公益诉讼的应有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700余家社会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授权13个省的检察机关作为试点可以提起诉讼,在郑州,符合环境公益诉讼起诉原告资格的社会组织只有三四家,大量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被拒之门外。

实践 各中院年底前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

2016年3月2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

“这对于加强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促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任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宣教处处长徐哲表示。

据了解,目前,除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外,河南还有郑州、洛阳、信阳、新乡、鹤壁5个省辖市中院,中牟县、洛阳市涧西区、孟津县、新安县、原阳县5个区县基层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日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了《2016年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求今年年底前,各中院要完成环境资源审判庭的设置。基层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业务量,合理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或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统一归口于一个业务庭或合议庭进行审理。

“同时还要强化刑事司法在环境资源审判中的震慑、打击力度。”张立勇表示,一要充分运用自由刑,该判实刑的决不判缓刑;二要完善罚金刑罚,提高违法成本;三要对于污染特别严重、造成恶劣后果的企业,充分运用司法建议等手段,建议行政机关限制或剥夺他们从事特定行业的权利;四要妥善审理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后果的重大安全责任犯罪,严惩国家工作人员环境监督失职渎职犯罪。

环境资源案件往往牵涉地方经济利益,案件受干扰大,该怎么办?

“对于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污染类案件,要坚决实行异地管辖,彻底解决地方干扰问题。”张立勇说。

《要点》也作出规定,对环境资源公益诉讼的民事案件,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指定郑州、洛阳、信阳三个中院跨区域集中管辖,探索与行政区划分离的环境资源审判模式。对于其他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及损害后果跨市级行政区的案件,可以报省高院根据具体情况指定管辖;各中院可根据案件业务量确定1~3个基层法院跨区域集中管辖环境类民商事案件。

据了解,2014年5月,河南省在全国率先推行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后,2015年老百姓胜诉率较原来的10.2%提高到了27.8%,也是历年来最高的。

此外,环境资源审判涉及到专业性、技术性的问题时该怎么办?比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污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环境污染损害等。

对此,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聘请10位同志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小云介绍说:“这次聘请的第一批专家库成员,都是来自水利、农业、林业、法学、文物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是我们做好环境审判的智囊团和资源库。”

探索 建立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机制

“保护环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社会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理解、支持与参与。”座谈会上,省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云龙说。

“我认为建立实施环境资源司法联动工作机制,对进一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提高环保法律的威慑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河南省环保厅副厅长师伟说,去年,全省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交行政机构案件119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4起,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就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联动,师伟建议,一要明确司法改革的重点,集中在恶意排污,检测数据造假,非法处置排放废物等。使环境污染犯罪得到应有惩处,切实树立起环保法的权威。二要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有关程序,细化立案标准,做到有案必查有案必立。

“我们水利部门迫切需要国家加强水资源环境的司法保护。”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杨大勇介绍,当前河南省的水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水资源短缺,人均400余方,只占全国人民的1/5,水污染非常严重。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不断加大依法治水力度,查处了大量非法取水、毁坏性工程,非法采砂等行为,较好地维护了水资源。“但是由于行政执法的局限性,执行到位难,行政干预多,造成了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司法与执法的联动。”

…………

在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及环境资源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下,日前,《关于建立实施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联合下发。

按照《意见》,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应建立环境资源纠纷的联合调解机制、环境资源违法案件联动办理机制、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工作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配合、互动联动的环境资源司法执法新机制,共同推进河南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的河南云台山作文 第8篇

一说出去玩,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路上,导游说云台山是全国炒的最火的一个旅游景点,每天的旅游人数高达40万!我听了不太相信,去了一看,果然一群一群的人密密麻麻。

我们首先去的地方叫小寨沟,它里面包括不老泉、丫字瀑、减肥石、鸳鸯瀑等等。鸳鸯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名叫‘龙凤与蝴蝶’。小寨沟里的水很清凉,一眼能看到水下的鹅卵石和小鱼。有的游人穿着鞋就下水了,有的光着脚下水玩,我也忍不住穿着鞋子下了水,凉凉的,很清爽。

第二个地方因为没有瀑布不太好玩。

最后一个地方是云台山最美丽的地方,名叫温盘峪。听导游说,温盘峪一年四季的温度都是25度。温盘峪大大小小的瀑布有很多,它还有一个很大瀑布,所以我很喜欢它。温盘峪的石头是红色的,这个景点是一个大峡谷,所以,人们又叫它红石峡。

美丽的河南为话题的游记作文 第9篇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植物多,以前风沙又多又强,现在风沙极少,风景也越来越美丽。我老家的嵩山少林寺非常有名,周围被高大的树包围着,上山的路四周碧绿,像一座绿色的围墙。寺院里金壁辉煌,雄伟壮观,寺院里的和尚个个武功高超,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嵩山真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最有名的是洛阳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到了每年的三月,一朵朵鲜花竟相开放,五彩缤纷,花香醉人,香气不绝。吸引来了许许多多采花酿蜜的蜜蜂和传波花粉的蝴蝶。在芬芳扑鼻的花上翩翩起舞,在灿烂的阳光下,显的格外美丽。以前,路特别窄,而且还一高一低,坑坑洼洼,走起来使人的脚难受极了,现在换上了又宽又平的大马路,两边的树长的又高大又茂盛,雄伟的楼房笔直的立在大路两旁。我的家乡变化真大呀,我爱我的家乡。

名师点评:小作者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让读者也增长了见识,非常不错。文章的开篇概括了家乡的情况:“现在风沙极少,风景也越来越美丽”,接着小作者重点介绍了少林寺和洛阳牡丹还有宽敞的马路,感情真实自然,着实让读者羡慕起小作者来。文章强烈地显示了小作者的荣誉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热爱家乡的小朋友,相当不错。加油,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写美丽的河南作文 第10篇

大约坐了6小时的车,我们来到了云台山景区。深吸一口气,空气真新鲜,里面还夹杂着些淡淡的花香。

进入景区,一座座高大巍峨的山最先映入我的眼帘,就像一幅幅秀美壮观的风景画,不,应该说是比风景画更美。

开始爬山了,我们都紧跟着导游的脚步走,到了第一个景点:猕猴谷。导游对我们说:“这里可能会碰见野生猕猴哦!”,听到到有这样说,我的心有种莫名的兴奋,我自己想一阵风似的冲进了猕猴谷。

咦?人们都在那围着看什么呢?哦,原来是只小猴子向人讨要美食哩!我赶忙掏出桃子,掰了一块儿给它,嗬,瞧他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呆呆的看着我们,那可爱的目光仿佛在说:“再来点,还不够我塞牙缝呢!”这是,妹妹把一个大桃子给了它,大桃子对他的诱惑力真大!还没给他呢,就被他抢去了,旁边的相机将那精彩的瞬间定格了,可是这只小猴子似乎不满意,赶忙爬到了树上,吃起了桃子。

关于推进建设美丽河南的几点思考 第11篇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全面提高全省生态文明水平,前不久,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对美丽河南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标志着河南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深刻认识建设美丽河南的重大意义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路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建设美丽河南,关系到亿万中原人民的福祉,关乎河南未来长远发展大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全省上下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美丽河南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全面把握建设美丽河南的主要目标

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紧紧围绕“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问题导向、着眼长远,改革创新、健全机制的基本原则,科学制定了建设美丽河南的长期战略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城市河流和重要流域水质稳中有升,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美丽河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到2020年,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基本建立,城市空气质量、城市河流和所有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三、正确选择建设美丽河南的路径

建设美丽河南,从路径选择上,要紧紧抓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弘扬生态文化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打好建设美丽河南攻坚战、持久战。

以主体功能定位为依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立足资源环境现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统筹人口分布、城镇建设、国土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有效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着力提高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以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全方位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转变,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以大力实施“六大工程”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城市生态提升工程、乡村清洁工程、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风险防控工程等“六大工程”,综合防治大气、水、土壤和其他污染,加强区域生态网络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以治理污染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新路子,为人民群众营造天蓝水净地绿的人居环境。

以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立足于生态环保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健全法规标准、严格管理制度、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以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为重点,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要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作为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持续增强全民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

四、科学制定建设美丽河南的保障措施

建设美丽河南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亿万中原人民的共同愿景,尤其需要党委、政府统领、部门加强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委、政府要统领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加快建立高效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责任奖惩机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问责制。

部门间要加强协作。环保、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林业、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相关工作,形成齐心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政府和企业要及时准确披露环境等社会责任信息,强化公众生态环境知情权,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规范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河南,需要全省上下认真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沿着既定的政策狠抓落实,才能早日建成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和谐宜居的美丽河南。

写河南小吃的作文 第12篇

我吃过西安的臊子面,吃过北京的烤鸭,还吃过济南周村烧饼。但是我更喜欢吃家乡的名吃——壮馍。

壮馍是河南最著名的小吃,壮馍和普通的饼不一样,它可不是一般的“带馅儿的饼”,而是满含着家乡的味道,吃到嘴里有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刚做好的壮馍,外皮金灿灿的`,远看就像黄金一样光亮,还没等你走近,就已经让你垂涎三尺了,我想每个人都会走上前去,很想咬上一口。如果你是第一次吃到壮馍,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家乡的壮馍很像意大利的披萨饼,不过披萨饼把馅放在上面,烤制而成。而壮馍是把馅包在里面,在锅里烙熟的。刚出锅的壮馍,外焦里嫩,表皮酥脆。用手撕开一块,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直流口水,张嘴咬上一口,满嘴流油,馅里还有大块的牛肉、粉皮、鸡蛋、葱等。看上去会更加让你胃口大增。当你吃到第一口时,细细品味,从舌尖到舌根满是这种香味,越嚼越香,使你根本不舍得咽下去,好像是来自天堂的香,那种香会不自然地从你的眼神里透露来,保准让你吃完一口还想吃一口,今天吃完明天还想吃,这种香味是吃在嘴里,香在心里。这时旁边的一个叔叔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叔叔拿起一大块壮馍,眼睛盯着壮馍,旁若无人地大口大口的吃着。那份陶醉和投入,让人觉得他好像有很多天没吃过家乡的壮馍了。在他把最后一口扔到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地回味着壮馍的香味。这恐怕就是壮馍的魅力吧!

写河南家景物的作文 第13篇

当你站在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上,或者站在截至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板山坪境内的楚长城遗址上,追溯人类文明的潜踪;当你一睹全国唯一保持完整的`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的衙堂威仪;当你惊叹全国规模最大的杜旗山陕会馆石雕、木雕艺术的完美;当你面对桐柏水帘寺、浙川香严寺、南召丹霞寺、西峡燃灯寺这些佛道文化的名刹圣地;你无疑是穿越时空,走进了纷纷扰扰的历史烟尘,和人类文明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接触。

南阳的美,不仅在于她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更在于她兼容南北风光的自然山水。目前,以“两山、两水、一城”为主体的南阳风光旅游特色已经形成。灵山、秀水、绿城,更让南阳魅力四射。

“两山”:八百里伏牛山,姿态万千,峭拔如劈,冷峻似铁,其中宝大曼自然保护区古树参天,鸟兽群集,石人山南麓奇峰竞秀,满目涌翠,西峡龙潭沟瀑布群水石相依,风景独秀。而瑰丽神奇的桐柏山,奇峰若雕,碧水如画,为千里淮河的发源地,登上主峰太白顶,听百里林涛浅吟低唱,可见山景,能赏水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总面积81000多亩,主峰海拔1870米,森林植物显示出多方交汇、南北兼容的特色。

“两水”:被称之为21世纪中国四大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工程,使南阳的丹江口水库更加名闻遐迩,南阳的水也因此更显魁力。放眼丹江,碧波浩森,渔舟唱晚,水天的一色,日月星斗,尽在其间。而距南阳北的麒麟湖、鸭河水库,已成为人们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河南为话题的作文:美丽的洛阳桥 第14篇

拎着包离开办公室。昨晚宿酒未退,头有些晕。

外面阳光正好,骑了摩托车就到洛阳桥。

洛阳桥实在可以说得上是我最熟悉的景点之一了,也是儿时最经常去旅游的地方。小学时,我平均不到两周必到一次洛阳桥。桥北就是洛阳镇,我常去买书,买的多是《小学生作文》和《故事大王》,姐姐买《作文通讯》或《少男少女》之类,回来了就常常要在洛阳桥走走。

我小学写过不下五次的《游洛阳桥》,内容一般是先描述了一番洛阳桥的雄伟壮观,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抒发自己心里对主持造桥的蔡襄的崇敬之情。如果篇幅要更长,会写上一段不知从哪里听来,说是桥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过,痛斥******反动派不肯抗日,然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宋代的古桥被重修好了造福人民。作文常常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总能得到高分。

所以我真要说,自己对洛阳桥是充满了感情。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我居然忽略了洛阳桥。记得应该是十多年前了,洛阳桥经过了一次大桥,据说是恢复原貌的,但原来我记着的熟悉的老旧桥墩和栏杆可都不见了。

天寒地冻,像一个外地游客一样,慢悠悠地从桥北往桥南走,小相机东拍西摄的。实在太对不起你了,洛阳桥,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拍你呢。我到时,正是退潮时,滩涂裸露出黑油油的颜色,太阳照上去映出刺目的炫光,滩涂上的红树林长势很好,有许多白鹭正在觅食,可惜了,没带长焦相机。

以我的经验,游洛阳桥,应该在早晨雾气笼江,或是红日乍升,又或是是黄昏时斜阳夕照时为佳,当然,要能踏着三月的小雨去也是好的,能有一二同好偕行就更好了。

这些条件,今天是一个都不符。太阳出来了,但南方罕见的拉尼娜气候冻得人筋骨都收缩了,偏偏年前事多,心情无论如何乐不起来。

看到了我熟悉的景致--临江的那块大石头还在,花岗岩上无端地有两个地方长了青草石来,根据形状被雕刻成一龟一蛇,又有八仙过海的石刻,看过的《洛阳桥的故事》里那些神话故事又现出了影子。

哇,‘澜安古万’,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少女脆生生的娇叱,后边慢腾腾地跟着他的男友。心里禁不住一乐,美眉,从左往右读不通,为什么不倒过来读呢。

河南县官“赶考”美丽乡村 第15篇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自“美丽中国”概念提出以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抓紧把有历史文化等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保护名录,切实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全国各地再次掀起建设“美丽乡村”的浪潮。

从2013年起,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就是政府给符合条件的镇、村拿钱,用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而这些钱如何分,河南省探索采用竞争立项模式,选取试点项目、分配财政资金。这一模式,被新华社称为“河南财政拨款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转变”,并称这种分配方法提高了财政效益和预算透明度。

三年来,河南省投入“美丽乡村”财政资金59亿元,选定并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共430个,整合其他相关财政资金、撬动引领社会资金约260亿元。

“美丽中国”少不了“美丽河南”,“美丽河南”更缺不了“美丽乡村”。“今后省里还会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也会不断完善。”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中亮说,财政部门会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改善农村基本民生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上,逐步在全省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县官“赶考”“抢”资金

2015年7月8日一早,河南省56个县(市)的县长、副县长或县级市市长、副市长聚集到郑州“赶考”。到底是什么考试能这么有魅力,让众“县官”如此上心?原来他们都是来参加“河南省2015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答辩会”的。这场答辩会,决定着“县官”们带来的项目能不能纳入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名单。按照相关文件,今年原则上乡镇政府所在地项目省级补助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中心村项目不超过300万元。如果“考”得好,他们就能给县里群众争取到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

上午8时,郑州市迎宾路上一栋机关楼的6楼,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县长们一个个接受专家询问,好像参加毕业答辩的大学生一样。

新密市常务副市长辛绍河,是第一个上场的“考生”。他要在3分钟内介绍其带来的河西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还要在5分钟内回答两个考官提出的问题。

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面铜锣,时间一到,计时员就会敲响铜锣,无论辛绍河说没说完,“考试”就会结束。

汝州市副市长张剑奇与3位工作人员登场后,各就各位。张剑奇对“汝州市临汝镇美丽乡村项目”做陈述,着重介绍了临汝镇的优势和项目特点。很快,计时员敲锣提示时间仅剩1分钟,“我再给专家表个态。”他加快语速,“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如果争取到资金,我们一定落实配套资金、加强监管!”

评委提示他进入答辩环节,可以选择自己回答或由助手回答。“我自己答。”张剑奇显得胸有成竹,他的问题是“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我们将做到……”他应答如流。

答辩者一般是县长或分管副县长,负责3分钟的项目陈述并回答评委提问。答题时,他们可向由财政局局长、镇长等构成的“智囊团”“求助”。

据悉,河南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185个申报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进行了评审和现场答辩,其中,对88个通过专家评审环节的上年度“美丽乡村”项目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县(市、区)的申报项目,免于现场答辩,直接纳入试点;62个项目参与了现场答辩。

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这次“考试”不简单!众多申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县(市、区),经过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入围现场答辩。然后,根据专家评审打分和现场答辩情况,省财政厅按综合得分高低排出名次,在省财政厅网站上公布,大家伙儿都没有异议,才最终确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如此“分钱”从何而来

2013年,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这事儿马上就引起了各县市村的关注。各地都想争取到宝贵的启动资金,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僧多粥少!”几亿元,本来不算一个小数字,但放在这么多竞争者面前,还是太少。

“撒胡椒面显然不行。”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中亮认为。过去这种分配方式不透明,大家感觉不到公正,“跑部钱进”的做法诟病太多、怨言太多,也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增强政府公信力的精神。

那怎么办?考试吧!“谁行谁不行,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来评选。”张中亮说,公开竞争的方式,透明、公正,不但能够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而且能够让大家伙儿心服口服。

河南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处长、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霞光告诉记者,三年来,河南“美丽乡村”项目创造的“分钱模式”形成了固定流程。想要“争”到钱,必须经过6个环节。这6个环节是:项目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综合评定及立项公示。“每个环节都会有项目被淘汰。”

“我们的环节设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河南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樊晓说,三年来,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还引入绩效激励因素,根据以往“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开展的情况进行绩效激励,对前两年干得好的县市,一是奖励1个申报指标,二是今年申报的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环节后,可免现场答辩,直接纳入试点。

“我们县就是免现场答辩的,直接纳入试点。层层过关,真是不容易啊,我们抱着的心态是胜固可喜,败亦坦然。公开透明的竞争方式、严格的程序,虽然不容易,但大家伙儿心里舒坦,让我们觉得即使输了也服气,用好财政资金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孟津县县长宗国明说,“值得庆贺的是我们今年过关了,也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以前大家“争钱”时都说自己有用、能用好,但谁最好,没有透明的平台在阳光下比较。以往的“平均分配”抑或“跑部钱进”的方式,都凸显出财政分配的弊端,“采取竞争性的机制,使这些竞争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将有利于打造阳光财政和透明政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景明表示,竞争压力“倒逼”市县主动作为,不再拍脑袋决策搞形象工程,而是认真研究政策,严格选择试点,真正推荐出一批好项目参与竞争。

规范程序,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钱是到手了。可是如何保证专项资金的落实,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全程跟进、时时督察,对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试’,不及格时还要作出相应处理。并且建立了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年终绩效考评系统,干得不好,或将启动相应追责机制。”樊晓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

樊晓说:“目前,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村的需求,所以现在有很多村子几年都轮不到一个项目来修村里的路,一旦有点钱能给村子做事情的话,很多人都在盯着这个钱,况且这个钱来之不易,由政府部门、村民代表等方面组成的监督系统多方作用,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钱用好。”

“程序如此严格,争取资金如此困难,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钱,谁敢动一分一厘?再说,这些钱都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争’来的。”在财政厅网站看到自己的县名列其中后,宗国明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

当记者问到大家所担心的资金层层被克扣问题,樊晓说:“过去个别地方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但现在已大为改观,因为现在党风、政风有大的好转,问责也非常严厉,而且审计、检查又非常频繁、深入,一延伸检查都检查到村里去了,而且处理了很多的人。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一些乡村、包括县对省里下达的资金特别重视,就是因为要了这个资金就要费很大的精力把这个钱用好,如果这个钱用不好,上级可能就要问责,所以现在一些地方上项目非常谨慎,但是从这个层面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干部不敢随便乱动钱。所以大家所担心的资金被克扣的情况,现在几乎不会发生。”

“一些小项目上的漏洞被堵塞了,在大项目上更是如此,首先,问责非常严。现在下达到村里的钱基本都是专款专用。因为检查不但严格,还很深入,基于这种压力,地方也不敢乱用。有些财政结余几年的钱都花不出去,因为项目没实施,他们也不敢随便用。其次,这个钱是目前改变农村现状最急需的。现在的乡镇书记、镇长都想让家乡的环境得到改善,但苦于没钱。即使上面不给钱,还得想办法甚至把别的钱整合到一起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现在这个钱就是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事先控制。项目的确立是竞争立项,我们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办法。从2013年启动这项工作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从项目的确立,到资金的拨付、使用,最后到验收,还有审计、检查,包括事前的控制,一系列做法已经规范成熟了。各地县委、县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因为拿一千万元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乡镇来讲是难得的机会。”樊晓说。

“‘美丽乡村’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等,这些都是当今农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人不敢也不可能在这个钱上动主意。”宗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很多人都流着口水,盼望自己成为幸运儿,而我国又是个人情社会,人情优势的特点就是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过往经历中缔结人缘关系,通过各自势力的互补,给予圈中人以办事方便。通常就是所说的“开后门”。对于这个问题,樊晓说:“第一年竞争立项,很多人都觉得可能是走形式,打招呼的、托关系的还有一些,我们顶住了压力。到第二年,就基本没这个问题了。今年的竞争立项,几乎就没有了,因为他们通过往年的结果知道这条路行不通,所以现在我们工作也轻松了。这说明了大家对这种机制的认可,客观性显现出来了。如果大家认为不客观,他们还会找。这个工作纯粹是从项目准备的实际情况来评判的,这种机制和系统,没有人为的因素,我们控制不了结果,决定了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如何看待这种“分钱”模式

辉县市市长张星吉表示,公开透明的竞争方式,让决策者更清晰地了解基层项目。滑县县长陈忠则认为:这种模式,激励基层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迫于竞争压力,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动转变职能,不再拍脑袋决策搞形象工程,而是认真研究政策,严格选择试点,真正推荐出一批好项目参与竞争。”有“县官”发自肺腑地说。

白景明表示,竞争性分配资金减少了自由裁量权,提高了社会公众、专业人才在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中的参与程度,有效破除了过去对财政拨款分配方式不透明、不公开的诟病。

据河南省财政厅相关资料显示,通过三年的尝试,变资金的“撒胡椒面”为集中、重点投入,改变了项目散、乱、小等现象,探索和建立了以绩效考核为制度保障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体系。

目前,河南省在专项资金分配上运用这一模式,“美丽乡村”项目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环节设置紧密、资金投入额度大、面向受众多,成为这一领域的模板。

面临的难题:规划

“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的去处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现在做的这项工作,不是为了一个村、一个镇,我们是跳出圈子来看问题,比方说每一个村子的村支书、包括老百姓都会觉得本村的路该修,但作为河南的农业大省、农民大省,城镇化的任务非常重,而且城镇化的速度非常快,我们现在空心村消亡的速度特别快,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资金的问题,也不是建设和项目选择的问题,而是规划的问题。”陈霞光说,“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用到能够发挥持久效益的地方,这是关键,但这个关键直接涉及到的就是规划,也就是说,河南省哪些是相当长时间保留的村,哪些是近几年要消亡的村,那么,在近几年消亡的这些村,政府就不应该再大规模投钱了,投了钱就是浪费,你前脚建后脚拆。”

“我们目前的规划没有前瞻性,有些地市都不行,更别说乡村了。现在我们不光是财政,水利、农业、畜牧等所有的涉农部门向农村投入的资金都面临这个问题,规划不科学、不长效、不持久,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而是一个‘长官’一个主意,换一任又一个主意,反正每个人来都要标新立异,要不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政府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要做好这个工作,的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樊晓表示出了他的担忧。

对此,樊晓建议,要加强规划,首先要选准建设地点。在哪里实施较为恰当,应由乡镇超前提出分年度建设计划。“美丽乡村”,重在建设,美在特色。只有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才能使“美丽乡村”各具风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就是这个地方本来就美,重点是生态环境较好,村落整体看好。前提条件是群众积极性高,有较强的参与热情。在布局上重点考虑在集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边,人口相对集中,有一定产业基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规划内容上根据各个项目的要求予以考虑。村规划师在进行规划时,需要摆脱模式化的思维,在尊重乡村的前提下,怀着敬畏之心,为乡村描绘发展路径。乡村不像城市那样需要层次分明的规划类别,一个乡村一个规划就能够解决全方位的问题。因此,乡村规划比城市规划更容易注入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乡村历史与自然交织的肌理。这个肌理的外表是乡村的动态风水,内在是乡村的静态文化。

未来:更多项目将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转变

这种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分配资金的尝试,在河南尚属首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切实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新华社就此事发表文章称:河南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分配方法,开启了财政拨款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的变革,提高了财政效率和预算透明度。

“以后省里还会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也会不断完善。”张中亮表示,“要使钱都花在应该花的地方,起到示范性作用。”

据介绍,在资金到位后,财政厅还要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全程跟进、时时督察,对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试”,不及格时还要作出相应处理。

这种全新的资金分配方式在省内也引起了一定反响。河南省工信厅办公室一负责人说:“我们每年也给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一定的补贴,现在,不少企业都提建议,希望工信厅也能采用财政厅的竞争方式,公开、公平竞争。我们正在研讨,看在哪些项目上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链接

专家从哪儿来

从前两年的“竞争分钱”过程来看,专家显得非常重要。在评审和答辩两大环节中,专家都担任给分重任,他们手中的笔画向谁,真金白银就拨给谁。

那么,这些专家从哪儿来?

“我们通过厅监督局从专家库随机抽选了相关专业的专家。”河南省财政厅基层财政管理处处长、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霞光说,这些专家先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从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打分,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1:1.2比例确定现场答辩环节的项目县。

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在评审活动开始前,专家评委都一直“蒙在鼓里”。

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与评审的专家。“盲评!”他们异口同声,“在评审的前一天,我才接到省财政厅的通知,但评审啥、给谁评、在哪儿评,完全不知道。”此外,到了会场,专家们不仅要上交手机,还得接受统一的封闭管理,严格遵守《现场答辩评委守则》。

“抢”不到钱的该咋办

今年“美丽乡村”的资金分配中,有1个项目竞争立项成功的县73个,2个项目均竞争立项成功的县24个。

“有个别县,接连申报两年,却无一斩获。”河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导致有人抱怨:‘每个县(市、区)都有权利争取财政资金,可我们因为起步晚、条件差,老争不上可咋办?’”该负责人说,过去的财政资金分配模式,让不少人有了“雨露均沾”的错误思想,造成了有的有钱没项目、有的有项目却没钱的现象。

上一篇:两纲总结下一篇:我的家风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