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2024-05-25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精选12篇)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第1篇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河溶初级中学 熊锐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不被人们重视,美术教学计划常常不能有质有量的完成。作为一名今年刚任美术教师的我,面对学校极其有限的美术投资资源,和学生薄弱的美术基础知识和能力等状况,我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上好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点滴体会。

第一,要让学生了解美术

由于学生对美术了解甚少,对美术课的兴趣也较低。为此,我在第一堂美术课上就阐述什么是美术,接着拿出自制的一些绘画作品(素描画、水粉画)让学生欣赏,学生对于书中绘画作品是司空见惯了的,但能亲眼看到老师的画还是头一回,可谓热情高涨,看完之后,学生深有感慨,有的还认为老师的画比书上的还要好看,就在这时候,我立刻告诉他们,只要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美的心灵与生活对话,那么也一定能画出和老师一样好的画来的。借此机会我又告诉学生们,美术也并不只是画画,它还包括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比如雕塑、工艺、产品设计等等。

第二,要上好每节欣赏课

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鉴于学生年龄较小,缺少生活经验,思考能力也较弱,一些艺术品实在难以感染学生,我就设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接受知识。以八年级上册的《苍松翠柏》为例,课前我临摹了一幅《江山古树图》,当我在课堂打开画卷时,就有细心的学生说:“这不和我们美术课本中的那幅画一样吗?”这一小声的嘀咕,立刻使全班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翻开课本。这时我就课本中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顺便又介绍说,这说是我国传统画——国画。它和西洋画一样,是美术中绘画的主要成份之一。另外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如欣赏蒋兆和的《流民图》(非课本上的),我用低沉的声音向学生解说,1942年至1943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段最艰难的岁月。中国的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千百万人民惨遭不幸。人民饥寒交迫,家破人亡,中国正遭受空前灾难。为此,一些爱国艺术家们拿起画笔作武器,声讨日寇罪行,并对人民寄寓了深深的同情。本画就是那段历史的具体反映,画中人物姿态各异,神情逼真,景物环境细腻真实,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像这样一幅绘画作品,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去观赏,他们怎么能领略到其中的内涵呢?

第三,精心设计手工课

我提倡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动手,作出自己喜爱的物品,由此来点缀属于自己的世界。比如在上八年级上册《触摸美丽》时,我带领他们制作粘贴画。什么是粘贴画?大部分学生认为,就是找一些漂亮的画,用剪刀将这些画剪下来粘贴到白纸上。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完整的认识。为使他们弄清这个概念,我课前用各种材料制作了一幅《春暖鸭先知》的粘贴画,先让同学们远观效果,再请同学们分组到讲台前近距离的观察,用到了些什么材料,学生们饱含热情的上台观察,并欣喜的发现,这么漂亮的画竟然是用碎布条、树叶、黄豆、绿豆、大米、稻草、棉花等身边常见的东西做出来的!我问他们,如果我还要加上房子、人物、山川、道路等景物,你能帮我选择其他身边其他的材料来做出来吗?很快同学们说了用小石子、扣子、牙签等物件去做什么什么,这时,同学已经知道,一幅粘贴画作品可以用身边的许多物品作为创作材料,并且不同的创作对象要用相应质感的东西来制作表达,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相互讨论要用什么材料做个什么作品,一周后,同学们的作品交上来了。当学生把作业整整齐齐地摆在我的办公桌上时,立刻吸引了其他科目的老师前来观看,直夸学生们心灵手巧,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我又结合《与米罗游戏》这一课引导他们进行雕塑创作。提起“雕塑”这个名词,学生一脸茫然,其实他们不知道身边还是有不少雕塑的。如河溶狮子堤前的那尊石狮子(圆雕);大家天天使用的硬币(双面浮雕)等都是雕塑。为了更好地扩大他们的视野,我还介绍了一些世界著名的雕塑作品,像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让他们去感受艺术的博大精深。学生对雕塑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也就可以利用我们农村很常见的黄土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了。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世界原来这么精彩:女孩子们把那些有趣的文字、花朵、白云给做活了,男孩则制造出了好多的枪、炮、车船等等。

第四,激发学生动手绘画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美术教学和其他科目一样采取注入式教学模式,必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在进行绘画教学时特地找了两个成绩不算好的学生上黑板写真作画。我拿出一段棉线,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道白线,我表示肯定;我又拿出一段铁丝,让他们在黑板上依次画出“—、△、□、Γ”等形状,学生也能顺利完成,我又给予肯定;我又用铁丝做了两个正方形,并连接成了一个正方体模型,再让他们画,可以看出,好一会才勉强地画了出来,我当众表扬了他们,并说明,这——就是线条!这就是最简单的美术作品!简单的线,也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创造艺术形象和表达创造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艺术语言;没有线,也就没有画,更谈不上任何艺术作品。中国画就是典型的用线造型的例子,我引用德国伟大艺术家保罗〃克莱的话“用一根线条去散步”总结了关于线条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了解线条了,我就鼓励他们大胆地画,去表现,用自己的线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学生们兴致勃勃,拿起就画,画了半天也没画出个头绪。这时我从讲台下拿出一只旅游鞋,让学生在看清它的外部形状、理解内部结构后再进行描绘。在我的引导下,大部分同学的绘画作业合乎了我的要求。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我双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在线描的基础上加强形体的训练。不出多长时间,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画出一些简单的画了,这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绘画范围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竟然有的学生在家探索起水墨画。看着他们一双双饥渴的眼神,我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是不是可以给那些兴趣较浓的学生“吃点小灶”“加些油”呢?既然美育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课内课外同时关注。那么我何不来开设一个美术兴趣小组呢?我先拟定了草案,并制定了学期教学计划,上交校领导审批。校领导对我的这个举动表示大力支持,并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购制一些实用的教具。“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剩下就是组建成员了。由于报名人数较多,我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安排:周三、五为初步班课程,周二、四为提高班课程。主要是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自由活动课。有的教师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表明,“尖子”学生成绩没受到任何影响,那些“差生”成绩反到赶了上来。兴趣小组的成立,大大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气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我经常借用学校的宣传栏,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画展中,有些爱好书画的教师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说是为同学们助威,学校的画廊呈现出色彩缤纷的景象。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大家还要继续努力,尽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素质教育办得更加美好。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第2篇

惠安岩峰中学

郑忠坤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而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多年来在农村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的经验,谈谈一些具体复习策略。

一、紧扣《课标》,转变观念

义务教育《课标》的基本理念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我市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也处处渗透、体现课改教育新理念。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紧扣《课标》,要努力体现《课标》要求,钻研教材,关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与课题学习内容,更好发挥实验教材的使用效能,自觉体现数学教育新理念,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数学教学更有意义,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狠抓“双基”,全面提升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班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可是农村每所初中校学困生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显然大大地影响到毕业班中考的整体成绩。因而,只有狠抓“双基”,才能确保数学成绩在中考立于不败之地。这里的“双基”指的是基础人群(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和对基础人群的基本要求,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于学困生首先必须把教学要求降到学困生通过努力而能够直接接受的水平,因而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⑴低起点。由于学困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差,对基本概念一知半解,书写格式不规范,在基本运算上出错,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要扎实抓好基础教学,加强概念教学,对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应讲清讲透,相邻概念要作类比,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定理、公理、数学思想方法等),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⑵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当然这不是仅仅一节课就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全盘考虑整体设计,尽量使课与课之间建立精当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连贯、迁移关系,易错易混问题的有计划复现、预防和纠正,以升螺旋式的巩固提高。⑶快反馈。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知识障碍,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排除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及时反馈,可以提高补缺的效果,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受到激励,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总之,要正确地对待学困生,认真分析学困生产生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学困生,不断地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这些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 好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要注重中等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严格,强调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会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对优等生的培养,平时要引导他们自主去研究教材,自设题型并加以解决,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引导他们不盲目一味追求难、偏、怪的题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数学思想,在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三、优化习题,促进发展

华罗庚教授说过“听数学课不做题,相当于入宝山而空返”,但我们身边却有一种“乱打”现象,特别到初三毕业班,试卷满天飞,只要是某某重点学校的考题,便如获至宝,便交给学生去做,其理由是“开卷有益”。但从我市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者都是依“标”靠“本”来命制考题,试卷中的容易题(如大部分选择题、填空题与部分解答题)都植根于考生所学的教材,有许多是课本的原题;即使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也从课本入手,或设置新的问题情景,或转换题型,或在各种知识点的交汇处重组整合改编成试题。所以,不要盲目地操练四处流传的各种习题,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学生掌握知识总有一个“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自我练习又是“悟”的过程中一个中心环节,因而优化习题与讲评和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显得尤其关键。

1、编造练习题要便于揭露数学概念与规律的本质;要全面不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形成错觉;面貌不能千篇一律,应略有变化;要摸清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及中考的方向。

2、讲练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包办代替,因为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上的独立性也愈来愈强。我们把基本原理和方法教给学生后,要让同学自己去试用。当然开始时有些困难,但要逐步培养,因为这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都是很有效的。

3、教师要注重自己教法的创新,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教育“学困生”。教师再也不能单纯把知识传授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全体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分段复习,层递推进

第一轮立足课本,系统复习。我市历年来数学中考试卷都以考查“双基”为主,即使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压轴题”,也是采取“入口宽”、“步步高”的命题原则,源于课本,绝不超标。这一轮 复习应以课本和《指南》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和《指南》,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可将代数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分别进行各知识点的学习,去分析与研究知识之间的递进与演绎,挖掘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不仅从纵的方向搞清知识的发展过程,概念、定理、公式、方法的来龙去脉,而且要在横的方向疏通不同的章节之间的联系与线索,以知识为经,方法为纬,把知识组成几张网,进行系统归类,为理解数学、持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要稳扎稳打,夯实基础,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解题思想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与规律的概括过程,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第二轮复习专题为主,发展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如果说第一轮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轮就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轮要摸清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 5 区和中考的方向;选择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代表性,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同时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由于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把课中的例习题多层次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上好美术欣赏课的点滴思考 第3篇

洛克威尔·肯特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 就是使人们更深入地懂得生活, 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 学生通过欣赏来感受美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容美、形式美和表现美, 从而起到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目的。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欣赏课中所选取的美术作品要能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项审美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 以达到收获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目的。所以,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 在欣赏现代油画家詹建俊所画的《狼牙山五壮士》时, 有个学生就评述到:“我看到画面上的五壮士衣衫褴褛、满脸灰尘、怒目圆睁, 胸中似乎充满了仇恨。”这样简短的几句话, 引起了课堂上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和评论。这时, 我便顺势讲到:“五位抗日壮士在弹尽粮绝、毫无退路的时候依然矗立在巍峨的狼牙山之巅, 仇视着敌人, 他们宁可跳崖也不当俘虏。艺术家这样设计画面, 一是歌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二是象征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与战胜的坚强信心。在这幅欣赏作品中, 我们既看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又看到了战士们身上那种历久弥新的爱国之心和英雄气概, 更看到了艺术家创作这幅画的初衷。”这样的讲解, 使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反之, 学生则会无精打采, 漠然视之。因此, 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选择优秀的美术作品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并及时予以有效地指导, 使其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二、要注意美术欣赏作品的文化背境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所以,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作品。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 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师就要介绍美术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史实。例如, 在讲到“北京故宫”这一欣赏课时, 课本上只有太和殿的外景图片, 并没有特别引人的细节, 不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此时, 教师就应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作品, 让学生讨论从下而上的台阶、台阶两边的白玉栏以及高高在上的太和殿各有什么象征意义。等学生描述之后, 我接着补充道:“那高耸的布满云龙浮雕的丹陛, 宏伟、庄严而稳重的太和殿, 以对称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 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这样几句简练的点评, 使原本吸引力不大的古代建筑立刻焕发出强烈的感召力, 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文化情境及欣赏美术作品的意义。

三、欣赏美术作品时要强调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如何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审美

由于生活坏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美术这方面也存在着认识差异。

农村中学往往因为没有专职美术教师,特别是美术课不在考试之列,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学生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事实,而且很多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特别强。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蓝天绿地的美丽风景中,自然界中一草一木就是他们欣赏、创新的对象。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但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善于选择典型。一节美术课,学生多,课时短,每人都享受到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选择典型来启发学生,选择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其他学生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其更完善,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使其跟上进度。二是启发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如何在农村中学上好美术

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心理,改变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课并不是要求教师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画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那么简单,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其内心感受。农村的学生从小没有受过专业美术技能的培养,他们喜欢画的是自己所看到的那座山、那片水,并用自己的那份纯真把它们演绎出来。没有那些专业的透视、多层的明暗,却绘出了他们心中美丽的世界。所以教师应多加引导,让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在创作中感受美、展示美、欣赏美。

二、注重教学方法,从兴趣入手,提高创作能力

因为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于学校现有的条件,有的课堂教学只能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上雕塑课,农村学生没有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我们可以利用一下农村特有的资源,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挖红泥,由教师引导他们捏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泥人、动物等。从娱乐中找到泥塑的要领,吸取知识掌握技能,能够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上素描课,农村学生对光的明暗效果、透视规律比较陌生。如果教师一味让他们去临摹范画,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感到乏味,甚至厌学。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去室外进行写生,到自然界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这时教师再把透视规律、明暗效果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接受。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眼力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的材料,制作技巧多种多样

任何材料在美学意义上都有价值,无论新与旧、大与小、粗糙与精细,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无论何种材料,只要运用得合理得当,对画面来说,和谐就是合理的材料。初中学生在心理变化和以往也有所不同,他们已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审美观。在进入初级中学阶段,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逐渐从小学童话或幻想的思维方式逐步转向科学理性的幻想。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初中生的绘画有丰富的陈述性功能。他们更乐意描述他们所感兴趣的事和物,但材料的贫乏和技巧的笨拙,会使学生对绘画丧失兴趣。多种材料的出现,对学生兴趣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多种纸张、木材、金属、塑料,甚至生活废弃品(如易拉罐)等杂物,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这样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材料和制作的活动中获得美的经验,并对他们认识其他美术作品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重视美术课的评价

美术课创造作品,是学生心智成长的结果。其作品本身的价值是相对而言的,在其美术创作过程中,仅能反映出潜意识的愉悦心情,制作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偶然性。因而,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美术课的创作过程。学生作品的好坏,是以学生成长过程创作能力、感情、智慧、美感的逐步提高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美术技巧、技术上的提高,仅仅作为一种客观评价的标准,简单使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他们的作品,显然是不恰当的。因此,作品的分等无论是如何加以评定,都会损害学生的创作兴趣。因为这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创作过程倒向完成作品。因而,对初中学生而言必须找到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里我们提到的展示,是没有竞争目的的展示,这种展示有两个目的:第一,展示学生成长过程的作品;第二,在一次性的展览中,组织展览的作品应是一系列的活动成果。总之,在作品的评价上,应该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意图加以了解,然后才能得到合理正确的评价,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的作品,促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个性。

上好英语复习课的点滴体会 第5篇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 如果复习这一环节做得好,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一提复习课,人们会想到许多的篇子,大量的练习题. 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 判题,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这样的工作方法使得老师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不尽人意. 于是抱怨学生不够投入,不够聪明.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甚至放弃这门功课.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颇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效果不错.

一. 游戏式

将复习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如在复习词汇时,我采用活动A: Last Letter (第一个单词的末字母是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这个活动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参与.

游戏规则: 学生1任意 说出一个单词如:girl ,学生2可以接letter .学生3可以接任何一个以r 开始的单词,但是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单词.在这种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进行活动,要么想下一个单词可以接什么,要么考虑别人说的是否重复.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复习单词活动B: Word association(给一个单词,让学生说出与这个单词有关的内容. 如:Hotel 学生会说出Five-star hotel ,travel, food, equipment in the hotel, tourist, waiter, waitress, room, restuarant 等等许多的单词.

活动C: 把所学的单词分类.如: 让学生找出所学过的.能通过形体表现出来的动词.例如scream(尖叫),sneeze(打喷嚏), cry(哭), run(跑), jump(跳), dance(跳舞), sing(唱歌), beat(打)等词.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做出这个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很清楚的记住这个单词,并且印象会非常深.

活动D: 给一个单词,让学生画出相关的简笔画,让全班的学生猜这个单词是什么.如: 河流,山川, 拖鞋, 袜子,苹果, 小鸟,等等。 这个活动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课堂气氛会很好.

活动E:从每一组找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教师说出一个字母,让学生写出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写出的单词越多越好,组里的其他同学可接替他写出更多的单词。写出单词最多的组获胜。

二.竞赛式

教师课前先将复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告知学生将要竞赛的内容,让他们提前准备,课下让学生自己分好小组,自定小组名。学生自己起的组名真是千奇百怪,如:Angel(天使), Beattles( 甲壳虫),Hero(英雄),Black man(黑人),Cucumber (黄瓜),Spice girls(辣妹)等等。下面以高二英语第二册第十五单元的复习活动为例.

A famous detective (一个著名的侦探)

我将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分为四项.然后将每类练习做成小纸条, 放进不同颜色的信封里并标上号码.

竞赛方法: 我采用的方法实际上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电视上经常看见的知识竞赛的方法之一.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学生轮流,以达到每个人都练习的目的)掷骰子来决定要答题的号码, 再选分数(100-600 ) 然后答题.如果答对,这个小组可以得到自己选中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学生需要按照下面的要求来回答问题.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生的美术课 第6篇

一、通过国培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生的美术课

我教书十年有余,一直教美术,在这些年的美术课教学中困扰我的是怎样上好学生的美术了。原因是,缺教具、缺的东西太多了!这次有幸参加国培,本人倍感荣幸。我希望通过这次国培能帮我解决这十几年的教学心病------如何上好学生美术课。

二、浅谈我的美术课

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小学任教,小学教学模式是非常单调的,在美术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老师对题目的分析、老师的引导,然后就让学生创作,总之是老师自己打磨出来的流程。只是这简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美术水平很难得到很好的提高,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平常的美术课教学,请专家指正。

1.欣赏,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与课程有关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在欣赏的同时引入新课,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材的内容编成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欣赏。这里图文结合,充分利用教材。

2、示范,示范是小学教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教师范示使技法、操作过程一一呈现,使学生能清楚辩论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等基础技法知识。运用范示的教法应是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技法,而不应被视为学生完成作业效果的规定和示范。但是,也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教学。

3、讨论,在以上的过程中已经给学生脑子里留下里本节课的内容知识。然后进行讨论,讨论是对欣赏取得的感性知识和教师范示给予的理性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把欣赏作品和观看教师范示的的感受讲出来,并且通过讨论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互的互补,培养了学生的胆量与口才,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全面理解课堂内容。

4、训练,这是最难的完成的环节,因为小学缺少教具,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是学听课还是感觉很抽象的。所以就出现“说谎作品”。这也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这也很老师头痛的问题。

5、讲评,美术学科同其它学科不同,其评价标准比其它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所以我要慎重地处理好学生作品的量化。面对学生作品,我从来不简单地以优与差来区分,以免人为地造成学生心理的障碍,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这个环节我花的时间最多。我觉得作品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品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在农村学校上好美术课 第7篇

景明杰

我们在使用的美术新课程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改观,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上下了功夫,但无可否认,新教材仍存在着某些缺憾,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生没有颜料和画纸等,教学资源的匮乏常常令人灰心。经常也想到要是在城里,肯定不会有这种现象。然而仔细想想,其实上好美术课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方式,只要认真去探讨去研究,在农村的美术课其实是很丰富多彩的,因为农村里有着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农村广阔的田野、一片片的树林,漫天飞舞的蝴蝶、蜻蜓、小鸟、家禽牲畜等等。那是城市里没有的或很难见到的东西。所以美术老师要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为美术课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资源。

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初中在上美术课时往往受条件限制,这是不容质疑的现象,大致的现象为学生的学具材料很缺乏,这很令教师犯难。表现在几乎没有学生能按要求买到颜料和纸张、材料工具等。学生上美术课时有的就是一本0.5元的图画簿和一只0.3元铅笔,很多内容因没有工具材料而忽略了,许多课程上起课来师生都没劲,难怪很多乡下初中不开或虚设美术课这就不足为奇了,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农村初中的美术教育。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种所谓的资源匮乏呢?我认为其实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资源,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美术课的课程。农村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我认为在新课改大的指导思想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美术课的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第一,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第二,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第三,制定导向性内容标准,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其中,“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说明要强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并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在农村初中,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把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去感受生活的色彩。玩泥巴做雕塑,拿树皮树叶作成工艺品等等,这样生动有趣的美术课是城里的孩子体验不到的,这不就是农村美术课的资源优势吗?那么农村初中美术课的课程资源有哪些呢?大致有以下个内容:

一、巧用校内美术资源

1、利用校园内的自然景观

现在的农村中学大多绿化面积较广,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以我校为例,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校园环境非常漂亮。高树低树俯仰生姿,冬夏常青。这些都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如若闲置,实在可惜。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苍松翠柏》时,就让校园里的几棵松树、柏树“有了用武之地”。我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不同形状,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色彩的变化,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松柏的印象。接着,出示松柏的国画作品,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一致觉得现实中的松柏色彩更鲜艳,形象更生动,但国画中的松柏显得更有精神,意境更美。由此,教师就可以明确,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树追求一种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趣盎然,热情参与的。这就为接下来的临摹绘画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开发学生的资源

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受像城市学生一般的绘画课外培训,但是,农村中学中也不乏藏龙卧虎者,受上一辈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学生也有一些淳朴的艺术技能,比如农民画。例如,有一学生的奶奶比较喜欢画农民画,受其影响,该学生的农民画也颇有味道。于是,我就让这位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画农民画,虽然,“老师”不是专业的,画技也不是一流,但是对于“学生自己教自己”的形式学生特感兴趣,积极性十分高涨,再穿插优秀作品展示,整个过程轻松、活泼,学生也感到获益匪浅。

二、开发校园周边环境资源

城市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农村有农村的幽雅恬静,农村的自然风景远比城市来得灵动丰富。农村有色彩斑斓的小山,有散发着芬芳的土地,也有波澜壮阔的大海;农村还有古老的石桥,沧桑的老宅,幽静的小庙。它们都是学生“熟悉的陌生人”,合理利用,都能成为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

1、景物建筑的利用 八年级上《多彩的风景》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学习写真绘画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与调和技巧;在临摹或写生色彩练习中体现一定的色彩空间关系。这一节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观察自然色彩,尤其是色彩的变化,而学校前面的一座小山就是最佳的观察对象。我带领学生爬上小山,在小山上开设写生课。我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色彩,并有感情地描述色彩景物及自己的感受。在描述过程中启发学生讨论诸如光源、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因为是身临其境,所以学生的体验是直观的,这就为理解绘画色彩,学习景物写生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校周围的村庄里,有古朴的老宅院,有精致的小庙宇,也有历经沧桑的古桥,这些也是可以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去,慢慢地观察,细细的品味,把这些富有乡土特色的建筑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兴趣浓郁,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家乡的无穷魅力。这不正体现了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吗?这正是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

2、泥土的利用

八年级下册《清晨》一课,需要学生创作小型泥塑。城市里的学生会用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来创作。美则美矣,只是缺少了一种泥塑作品应该有的淳朴自然的味道。而在农村,泥土是最容易得到的资源。所以,巧妙利用泥土,也能让美术课堂精彩活泼。我先带领学生去挖泥巴,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其高涨,在挖泥巴过程中,我提醒学生要选择那些有粘性的容易塑型的泥土。不一会儿,每个学生手里就有了一大团的泥土。我让学生把泥土一分为二,一部分泥土通过揉、拍的方式形成一个扁圆形,(人的脸形)把鼻子、眼睛用浮雕形式塑造好,然后晾在一边,为下次做泥脸谱做准备;另一部分泥土则用来塑造人物。结合铅丝、竹片等有关材料,学生通过搓、捏、接、贴等方式大胆地表现人物的造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手中的人物或者在张嘴高呼,或者在手舞足蹈,或者在奔跑跳跃,无不夸张而有情趣。在接下来的一堂课中,我又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晾干的泥土来做脸谱,学生在泥巴上染色,挑线,那神情决不亚于雕塑大师在完成自己心爱的作品。当原本灰扑扑的泥土在学生手中变成了奸曹操、勇张飞、义关羽时,学生们的脸上分明写满了骄傲。美术课再一次呈现出美丽生动的景象。

三、利用地域特点开发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求美术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从地域素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过大年》一课,以过年为题材,设置了民间美术的学习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展开教学。本课对于我们地处临汾东部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每当过年过节,农村的孩子依然会沉浸在传统民间艺术的海洋中。民间的娱乐活动对他们而言,那是样样都能说个不完。我们农村过年,舞龙、划旱船、扭秧歌、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窗户上面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门顶、窗前,贴上门笺,元宵节夜晚的灯笼上贴上灯花,把新年的气氛造得浓浓的。喜花是结婚时作为对新房的布置,张贴在室内,家具和器物上。墙花和顶棚花是布置房间时分别贴在墙上和屋顶上的。

在教学中,我特意结合本地的地域特色,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了民间文化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教材方面,充分利用其在民间美术中挖掘的题材,利用农村学校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过年家家户户都贴窗花),结合本校以剪纸为特色校本教研(有专门的剪纸展板),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研究设计和剪刻的方法,学生能够以对折、剪刻等技法,完成几件剪纸作品,迎接新年的到来,用自己的作品来装扮自己的教室,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从而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美术课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其实农村的生活本身也就是一种美术资源,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关键是怎么去发现和挖掘它,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美术老师应该不断的去研究探讨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让农村的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第8篇

在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笔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做的:

首先, 我始终狠抓他们的朗读。当然, 要他们自如地朗读, 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读。笔者狠抓他们的发音, 在读准了音的基础上, 我认为大声朗读对一个人的耳朵的刺激有助于他们提高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 因此, 要求学生晨读或平时应尽量大声朗读单词, 句型及课文。让自己的声音传入自己的耳朵, 刺激脑神经和耳膜, 从而对这种声音产生“过敏”。那么长期如此坚持, 听力能力也就能得到逐步地提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有些同学不好意思开口, 只是默读, 默念单词, 课文, 尽管他们对这些单词, 课文非常熟悉, 他们甚至能一口气写下来, 但如果改为听写, 把这些句子念给他们听, 再让他们写下来, 他们似乎就听不懂了, 不知所云。尽管他们非常熟悉这些单词, 句子, 但他们对这种声音不“过敏”, 不“敏感”。

其次,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力。因为教师的口语是学生重要的听力源, 先用耳朵听, 后用口说, 最终很自然地把听到外语能口头表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英语教学原则。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介绍单元梗概, 课文大意及背景知识, 用学过的英语讲解新单词和句型, 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耳朵的机会, 而且我发现在此过程中能更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他们的感知力, 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教师流利的口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倾慕, 崇拜的心理, 从而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再者, 坚持课前三分钟英语。要求学生坚持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时间, 由值日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值日报告, 或复述所学课文, 对话, 或介绍自己及班级的一些简讯, 或谈论一些社会热点等。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 而且强化了学生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 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又复习了课本中的语言知识。通过这短短的三到五分钟, 费时不多, 却能引导学生认真去讲, 去听, 收获非浅。

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点滴思考 第9篇

一、对美术鉴赏意义的理解

现阶段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内容涵盖非常广,包括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多种美术形式。特别是湘教版高中美术教材,选编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时代感。做好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在不断深化的素质教育中,在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欣赏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

用,对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美术欣赏可以调节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有着繁重的学习压力,精力都集中在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对于美术课,学生和家长都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科目,因此在学习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忽视的态度,对于美术课教学不予理睬。同时由于美术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也是一门非考试科目,所以学生养成了一种忽视此科目的习惯,没有多少人重视美术课的学习,只有一些想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努力学习,其他人则不考虑该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现阶段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形式分析

现阶段,高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一般包括:解说式、问答式、讨论式、实践式、自由式。所谓解说,就是由教师对教材中涉及的欣赏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等与美术作品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和解释,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问答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主要形式,教师就着教材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给予回答;讨论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探索和交流,教师给予点拨和辅导;实践是学生动手的过程,根据自己欣赏后的体会和技能,创作一幅作品;自由式是利用一切课内外的资源进行自由和自发的欣赏形式。

四、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是评价教师的镜子。因此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要提高和丰富自身的美术理论修养,特别是人文意识和素养,更是一名美术教师必备的内在修养。只有自身的美术修养高深,才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升美术欣赏的品味。

2.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意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比如,在《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以古埃及的图片资料加上语言的讲解,让学生的思绪和教材内容一起,回到远古时代的埃及,那时的法老、那时的狮身人面像,让学生在老师的解说中,在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思想和灵魂深处的美学意识渐渐萌生,审美意识渐渐加强。学生观看壁画的图像资料时,体会着古埃及法老等贵族阶层的生活和娱乐,欣赏壁画中头部侧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侧面的艺术特点,感受这样做法的时代原因。再引导学生欣赏雕塑作品,史上最美的两具雕塑《涅菲尔蒂往后像》《米洛斯大佛落地特》,让学生感受世界上的多种艺术形式,多种文化因素,体会美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特别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更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图像资料加上优美的音乐,那种优美意境,尤其适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例如,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一课的教学,本课是通过对梵高作品的欣赏,了解艺术家的一生建树,通过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加深对作者作品的理解。课前,我把在网络上搜集到的关于梵高的相关资料制作成视频课件,生平、作品、艺术风格等内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同时把梵高的著名画作特写,让学生细致观察,体会大师的功底,近距离地和大师进行思想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大师、感受作品。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一生的美学意识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高中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欣赏教学,必须从老师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外的社会资源进行美术欣赏的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为日后的美术学习和美术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好农村中学美术课的点滴体会 第10篇

经过国培计划的远程培训,使我对教师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涤,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责任与教师的无尚光荣,这次学习不但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引发了我对家乡美术教育的很多思考,我就农村小学美术课如何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美术课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在农村美术课却很不招待见,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远不如其他学科,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他们读学前班时,班里有100%的学生都喜欢画画。当他们到三年级时,喜欢美术的人数已经下降到了90%,再到五年级,下降到了70%,到如今六年级,还喜欢上美术课的人已经不到50%,为什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会下聊到如此境地呢?我认为,以下两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是学校的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格局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虽然学校要求班级要开齐课程,上好每门课。但是学校注重的依然是学生成绩,所以老师们都有意识地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了,美术、音乐之类的艺术课程很多时候都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一星期下来都很难听到歌声。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教育意识该如何转达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教育意识存在问题之外,美术课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带学生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常常让学生自由发挥或临摹作品,以至于学生多数时候都是呆板机械地画某一种事物,课堂气氛低沉。我认为这也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又一个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除了学校的内部因素外,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外部因素。我们的学生只读学前班时,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暂不计较学生的成绩,还能对孩子的一幅乱涂鸦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孩子们得到了赞美,就对该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可一旦他们进入了一年级,家长和学生就开始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是不是优秀了。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考试成绩是主要的。音体美等课门是不值一提的,只能作为业余爱好,是次要的,于是学生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只要求学生的文化科目考试成绩好就够了。我所任教的班级就有这样的现象,家长乐于给学生买语文、数学课方面的工具书、资料书,但是,跟美术相关的材料甚至一本作业本家长都舍不得投资。家长的教育意识如此,很大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严生扼杀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如何农村小学的美育课。我认为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这个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因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所实的上好每一堂课。具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规定。所以我们必须贯彻课程标准,不能随意删减科目,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课与其他学科是相联系相渗透的。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非要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为了应付一节课或哄着孩子玩。儿童眼中的世界是直观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再创作。所以课堂中,我们不要用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要多给予肯定,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好现有资源。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做到思维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意思,才能吸引其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课程不能有效开展,所以教师不能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我们要尽量开展好各种教学。比如在教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中《美丽的昆虫》一课时,我们农村孩子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让他们先在课前先到田间地头观察自己喜欢的昆虫的特征,他们就更有兴趣把昆虫的美丽画下来的。又如第四册,《小泥人》一课,我们农村学生是不可能用橡皮泥来作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特有条件,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粘土,让他们在课上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农村孩子的乐园,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展握技能,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的优势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教师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的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现在我们的很多的农村学校已经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对上好美术课很有帮助。

最后,教师还要做到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作能力。我们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怎样上好小学美术课的心得体会 第11篇

(一)谈话导入:如在学习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四册《假如我是巨人》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上星期我们观看了卡通片《小人国》。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个神奇的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请你们讲一讲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会怎样?” 学生发言后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几句启发式的谈话,既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导入新课。

(二)设疑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情趣,引导他们在好奇、欢乐中学习。设疑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小学美术教材(人美版)第一册《泥巴真听话》,我先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纸下盖的是什么?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用手触摸感觉三种不同干湿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质感和量感,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第12篇

李曦曦

儿童美术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体现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他们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由于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形成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几点体会,不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下面谈谈从儿童美术教学中归纳几点教学的技艺。

一、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内动力,要学好知识,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的兴趣。课堂上我通过讲有故事、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兴趣激发出来后,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愿学、乐学、好学的风气油然而生。美术课上,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或是进行创作,有了兴趣才有专心至志。如在上《一条深海里的怪鱼》一课,先让孩子观察,在课件里展示各式各样鱼,有见过的,没见过的,美丽的,丑陋的,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感觉,渐渐会产生对各种鱼类外感到有趣,从而进一步了解鱼的总体特征后,启发孩子想象,造型,想出“怪”在哪里,和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鼓励造型重点在装饰方面,提示线和形排列时的疏密变化。孩子的作品出来后造型独特,有创意。如陈小丹画了一条大头鱼,鱼的身体呈不规则 形状,鱼身用线做花纹装饰。麦定钧画了两条鱼,一条夸张了鱼的嘴和牙,身上长满了刺,还有象贝壳一样的尾,另一条小头大身体,长满花边一样的鳍,两条鱼身上都寄居了许多小动物。

二、坚持不懈的手头训练。

要孩子们学好美术,必须强化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先要练习线条,线条有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之分,而且还能表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简炼豪放的墨线如同书法一样流畅,表现了画家的气质。在上《由家到学校》一课时,教学中先让每个孩子尽量描述由家到学校的所见景物,引发回忆具体的设施和情节;不要求表现真实空间关系,允许多种形式的空间模式;创作中鼓励孩子做详尽具体的细节表现,使画面丰富,具有生活气息。如麦颖怡表现自己上学的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了各幢楼通向学校的道路。

练习色彩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具体配色时,还要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其色彩本身了传递某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作画者的内在性格,如红色:活泼、跳跃、有冲动感。在讲清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反复练习。水粉的特性可以自由调色,孩子们学习水粉的过程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支配色彩,画出自我。在上《我的妈妈》一课时,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对妈妈的感受表现出来。孩子的妈妈既然是五彩缤纷的,有的用黄色现妈妈的脸,妈妈有点累;有的用红色表现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生气了;有的用绿色表现妈妈的脸,是因为妈妈喜欢绿色。孩子们的思 维活跃,对色彩是有感情的。色彩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感悟到色彩的真谛,享受运用色彩的快乐,从而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儿童画体现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儿童的情感。在儿童画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以单纯的思路表达内心的世界;更要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中挖掘丰富的创造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鉴赏多实践,如带领他们参观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讲解大师的作品、听音乐等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并陶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上《一只鞋的想象》一课,每个人通过观察鞋的各个角度后,说说象什么?如象船、大山、飞机……启以构思,联想它像另外的什么,把它画出来,现时可以根据新的形态加上生活内容,创造一幅画。孩子们的心就开始放飞了,飞出心中的想象。如有个孩子把鞋画成了一架空中飞行的飞机,云彩、小鸟和它一块飞翔等等。另个孩子把鞋子画成了大嘴巴;有孩子画成了高山、公园……

四、将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等等的社会民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给每一位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展览评比、美术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竞争意识。在第二课堂的美术兴趣班中,有件这样的小事:一次画作评比 活动中,让每个小画家作为评委,相互评选出得票最多的作品为金奖。,如个同学的水粉作品,他画了亲身经历的游玩活动,学校举办的“斗鸡”比赛,画面运用紫色调,突出两人竞赛中的主角,效果很好。所有孩子都投了此画一票,可是有叫李可的孩子没投,于是我就问世他:“你认为这幅作品得怎么样?”“……很好……,我也喜欢”他支支吾吾的说着,奇怪了,认为很好的画那为何不投一票呢,于是我就想找出原因,原来是学样在举行“斗鸡”比赛时,很想参加的他没被班主任选上去参赛,他心里对此比赛耿耿于怀。找到原因了,我得去开导他,让他知道在现实竞赛中应以和谐自由、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觉悟。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孩子,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

五、注重培养个人的全面修养。

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把个人的全面修养放在首位,使学生练意志、练毅力、练技巧、练人格。如在教学中就有件这样的事情,李家豪是个热爱画画的孩子,他的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画面效果不错,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时会看不起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孩子必须给他正面的教育,及时让他走上思想的正轨,做到一个艺术家必备的个人修养。

上一篇:校运会出场口号下一篇:小班音乐游戏《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