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

2024-05-23

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精选7篇)

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 第1篇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 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索的原动力。 学生喜欢看故事、听故事, 高中生也不例外。 所以, 教师要适当地将一些故事融入美术教学过程。 故事可以是画家的生平故事, 也可以是作品本身的故事, 等等, 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萌发探索新知的欲望。 例如, 教学“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的清代创新派画家朱耷 (八大山人) 的作品时, 当笔者把八大山人的《枝上鸲鹆》《荷石水禽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时, 很多学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觉得画得很丑, 不好看。 然而, 当笔者把八大山人生平故事用多媒体方式展示给学生以后, 他们不再笑了, 他们仿佛能看到八大山人痛苦、孤寂、贫困的一生, 理解了为什么他画的鱼和鸟, 或拉长身子, 或紧缩一团, 还会翻白。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 表明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和谐的学习活动环境, 也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和实践的机会, 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他画的山石上大下小, 头重脚轻;为什么他画的风景画里, 山和光秃秃的树经常东倒西歪、荒荒凉凉, 仿佛能感受到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

2.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术学科作为高中教育活动中的一门独立课程, 新课改下, 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美术知识素养, 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技巧。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需要具有较强的美术意识, 善于发现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的重要美术资源, 并且运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源进行融合, 在美术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美术教学资源, 并且合理制作到教学课件中, 不断提高美术专业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 有利于使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融合, 提高教学质量。

3.拓宽艺术视野, 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形成人文素养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短时间内搜索到古今中外大量的名家名画进行欣赏, 这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下是很难做到的。 同时, 网络中提供了知名画家的成长经历、艺术风格特点和名画的形成背景、文化底蕴等知识, 这些有助于学生拓宽艺术视野, 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提高人文素养。 学生在网上看到荷兰绘画大师凡·高众多的自画像和多个版本的《向日葵》时佩服地说:“艺术大师真是不简单! 我没想到一个题材他能画这么多遍, 而且每一张画都深深感染了我。 ”可以看出, 通过网络对知识的拓展, 学生对艺术家的风格特点认识得更加全面, 凡·高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深深激励着学生。

4.设立布置动感场景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用视觉方式, 让学生欣赏到物体的内部构造, 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它的各个侧面, 这与美术学习的认知规律是非常符合的。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把平面图形转变为动感场景, 把学生引入到佳境, 使学生对美术鉴赏课越发喜欢。 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画作《走楼梯的女子》时,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将画作分解, 再叠加, 这样比单看画作要容易理解得多。 再如在赏析毕加索的名作《公牛》时, 可以把作品制成动画模式演示, 这样学生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5.强效导入,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 也是教学情境创设的起始。 这一环节的设计, 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效果, 恰当的导入有助于教师处理好一节课的开端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转折和衔接。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刻地体会到, 一堂美术课导入的设置对于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想使一节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在导入阶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愿意学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 则恰当体现出这一原则。 在湘版美术鉴赏《托物寄情》这课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诗朗诵《乡愁》, 让学生感受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抓住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引入新课—————托物寄情。 影音和文字朗诵的恰当结合, 充分使学生融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自然就会主动想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通过音乐、配诗朗诵等形式, 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 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教学内容的学习。

6.与时俱进, 跟随时代步伐

在美术课中, 教师可利用有效软件和工具让学生参与到另一种课堂体验情境当中, 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画图、书写、进行招贴设计等, 都可达到让学生参与和体验课堂教学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教学引入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后, 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轻松了, 学习效率提高了。

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种方法 第2篇

广东龙川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研室 曾仕标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教育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激发兴趣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我在讲课之前,把临摹的一幅高两米的油画《蒙娜丽莎》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挂在教室。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两幅画,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而且如此美的画,许多同学走在画前认真观察,津津乐道,甚是惊奇,在学生们止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与国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介绍油画与国画的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内容。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外出参观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如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这一章时,带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馆内有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工艺品一一彩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要求同学们留意这些工艺品的名称、出土时间和出产年代,分析工艺品榈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彩陶:半坡类型彩陶造型朴实厚重,彩绘纹样除几何图案外,以人面、鱼、自等形象最为人注目;庙底沟类型彩阳彩绘纹样以几何图案为主,变化更为多样,除少数兼用红彩外,多为黑彩,有时彩陶上有红白色陶衣,加强了 色彩的对比效果;马家类型彩陶则满身装饰;半山型造型更加优美,最有特色的是长颈和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的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壶,形象丰满浑厚,稳重大方。在对比中分析彩陶的异同,另外还邀请博物馆管理人员给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古代工艺美术知识的讲座。管理人员把水倒进有舞蹈人物的彩陶盆里,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池畔欢舞的场面。动一下盆内的水就发生晃动,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和身姿,产生一种婆婆起舞、婀娜多姿的艺术效果。同学们被祖国有如此悠久的历 及人类如此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增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逐步树立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为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努力学习,扎实奋进。3、举办展览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的分类及其装裱艺术形式,我举办了一次中国书画展览。展览的作品都是临本,内容包括山水、人 物、花鸟,装裱形式有立轴、横披、镜肝、手卷、册页等,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4、搜集整理在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到农村、街道去搜集旧的年画、剪 纸、民间玩具、草编、竹编等,从报刊杂志搜集有关图片资料,并按类别、作者、创作年代、风格等整理出来,加以文字说明。同学们在搜集过程中亲眼见到民间艺人熟练的剪纸工夫,不用草稿,一幅生动活泼的《老鼠嫁女》就出来了,又一幅代表喜庆气氛的《五谷丰登》跃然纸上;还有质朴自然的草编的虫、鱼等玩具。这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间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劳动群众质朴热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这是无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是上好鉴赏课的基础。外出参观或实地考察,使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现实得到联系,在亲身体验美中去领略文化的内涵,并潜移默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搜集整理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整理收集回来的纷繁复杂的资料过程中,形成一种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及一种有始有终的工作毅力,并形成一种鉴别美丑的能力。举办展览是直观的教学手法,是鉴赏课中很理想的手法,又有类似实习的功能。这几种教学手法的过程本身就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样上好职高美术鉴赏课 第3篇

【关键词】职高美术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包含鉴别与欣赏,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比美术欣赏要更高一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教学,使学生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識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要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如:“什么是美术”这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就要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找到“美术”这个词演变的轨迹,并综合有名学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对“美术”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了。从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除了关注经典美术作品外,还应该关注当代的发展动向,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思考其原因,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也可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此外,还应积极思考,加强交流,在与他人思想火花的撞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人美版职高美术鉴赏教材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思路编写的,因此我认为,《美术鉴赏》的教学也应该本着“建构”主义的思路进行。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的功能在过去传统美术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基础上扩大为培养学生终身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灵活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培养自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比起传统的美术课具有十大优势。建构型美术综合课设计要考虑情境如何创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问题,怎样进行评价。建构型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呈现情境、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同样一节课,建构型的课堂可以设计成这样: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时期作者的《最后的晚餐》作品,提出如下问题:(1)请对比这些同名作品,分析达芬奇的作品好在哪里。(2)请用各学科知识解释达芬奇作品中耶酥为什么会如此突出,即是我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又是最后目光停留的地方。(3)用你学过的物理、化学和美术知识相结合分析作品的颜色为什么脱落这样严重。(4)如果你表现这段故事,你将怎样做,提出你的设想或做出来。(5)请大家分组进入角色表演这幅作品。这种教学过程体现了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

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几种方式方法 第4篇

一、激发兴趣

创设课堂情景, 激发学习的兴趣, 是上好鉴赏课的前提。我在讲课之前, 把临摹的一幅高两米的油画《蒙娜丽莎》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挂在教室。虽然学生们以前也在很多印刷品中看过这两幅画, 但从来没有看过如此大而且如此美的画, 许多同学走在画前认真观察, 津津乐道, 甚是惊奇, 在学生们止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之际, 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与国画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介绍油画与国画的技法。介绍《蒙娜丽莎》的作者、创作年代、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感情等, 以及作品给观赏者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使学生感到美术作品的背后还有丰富、有趣的内容。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被激发起来, 从而为上好美术鉴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外出参观

为开拓学生视野, 拓展思维,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实地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如讲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这一章时, 带同学们参观博物馆。馆内有许多学生从未见过的工艺品———彩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要求同学们留意这些工艺品的名称、出土时间和出产年代, 分析工艺品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彩陶:半坡类型彩陶造型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除几何图案外, 以人面、鱼、鹿等形象最为引人注目;庙底沟类型彩陶彩绘纹样以几何图案为主, 变化更为多样, 除少数兼用红彩外, 多为黑彩, 有时彩陶上有红白色陶衣, 加强了色彩的对比效果;马家类型彩陶则满身装饰;半山型造型更加优美, 最有特色的是长颈和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的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壶, 形象丰满浑厚, 稳重大方。在对比中分析彩陶的异同, 另外还邀请博物馆管理人员给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古代工艺美术知识的讲座。管理人员把水倒进有舞蹈人物的彩陶盆里, 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 巧妙地构成了一个池畔欢舞的场面。动一下盆内的水就发生晃动, 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和身姿, 产生一种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的艺术效果。同学们被祖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及人类如此灿烂的文化所吸引。增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逐步树立起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理念, 培养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 为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努力学习, 扎实奋进。

三、举办展览

为了让学生弄清中国画的分类及其装裱艺术形式, 我举办了一次中国书画展览。展览的作品都是临本, 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鸟, 装裱形式有立轴、横披、镜片、手卷、册页等, 直观教学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轻松愉快, 同时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产生民族自豪感。

四、搜集整理

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第5篇

一、美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徑

美术课的教学更注重绘画基本技巧的学习和锻炼。而美术欣赏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准,培养审美情操,使学生用心灵去感应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美术作品的美,往往蕴藏于笔墨、色彩、意境、神韵之间,欣赏者常常不能直观地领略作品美的意蕴,这在于讲解,在于细细揣摩神会。开设美术欣赏课,我们注重以名家大师的作品为对象。“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艺术家的杰作,但有的学生却戴着“黄”色眼镜去审视她,这实际就是单纯地从作品中寻找感观刺激,满足于生理上产生的快感,而没有从精神上产生美感,堕入了低级趣味,这就脱离了艺术欣赏的本质。欣赏“维纳斯”这件作品,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女性丰腴典雅、端庄宁静之美,而且清除了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种种误区,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欣赏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等山水画,让学生领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怀、深厚之实、肃穆之境,领略其画的线条粗犷、壮美,墨色的光华照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奇壮丽。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领略其永恒的微笑蕴含的古典之美,领略其内心静谧、柔和四射的魅力。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领略中国农民历经苦难的苍桑之美,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领略其万马齐鸣、气势磅礴之美。欣赏白石老人的花鸟画,领略其丰富和谐、端庄古雅、形神合一、信手拈来的独特魅力……这些优秀的作品,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永恒的美,在欣赏中认识了美,领略了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该如何上才能让学生既不感到枯燥无味又能在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锻炼想象力及创造思维,这是值得美术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艺术理论的学习,联系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运用作品比较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艺术理论知识,如再现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学生很难掌握,更不用说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了。在这种情况下,在给学生介绍这些理论的同时,要通过不同作品让学生自己比较、理解。如再现主义美术的欣赏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再现性美术就是艺术家“意”在再现客观世界,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与模仿的写实性作品。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艺术理论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因而印象不深,影响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为此,笔者选择内容相同的反映自然物象的图片和再现主义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发现艺术模仿现实这一理论的表现方法:再现客观对象特征,形象具体真实,艺术形象趋向典型化。如将米勒的《拾穗者》与现实生活中收割的劳动场面的图片作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让学生体味到画家要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环境。例如:画农民,就必须对农民生活、农民的气质和形象特征有深刻把握,还要在艺术表现中将农民的本质特征予以强调表现,能真实再现典型性的艺术形象。

美术欣赏教学不能再以艺术理论中只是一家之言的模仿说教来指导教学实践,而应该广泛了解和吸收各种理论的长处。为此,我们同样采用作品比较法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通过作品比较,了解这一艺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通过作品比较,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以及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倾向的艺术形式。如将毕加索的《宫女》与委拉斯凯兹的《宫女》作比较,将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纽约百老汇繁华的夜景图片作比较对照,学生很快便了解了抽象绘画中的内容以及所体现的形式感,促进了欣赏能力的提高。在中西方绘画区别的欣赏教学中,联系再现主义、表现主义等艺术理论,再结合作品比较法,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中国的写意画就是表现性的美术,强调“意向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家画荷、竹、菊、梅、兰等,与真实的花卉不一样,是赋予形象以人格化、感情化,成为画家人格的写照,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精神性。而西方绘画特别是写实主义绘画,强调形体准确,质感逼真,立体感强,强调物体的真实性、科学性。如将中国的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与西方绘画《蒙娜丽莎》作比较,学生就能很直观地作出区别,并加深了对中西方绘画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再现主义、表现主义在中西方绘画中的体现的认识。

2.运用探究式、对话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探究式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在于:用探索研究的方法,创造性地解释、理解美术作品。我们把这种欣赏方法运用到表现主义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去。表现主义是继再现主义艺术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艺术理论。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不同于再现性的美术作品,它是以描绘的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意趣、思想、意念等主观世界为主,为此而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予以变形和抽象化处理。表现主义强调“艺术从根本上说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观点的”。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服这个艺术理论呢?我们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从美术作品中发现、证实。如:蒙克的《呐喊》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主义美术作品,我们可以通过表现主义理论的引导再结合探究式美术欣赏方法欣赏这幅作品。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要进行“对话式”欣赏教学,就必须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欣赏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是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教师不能像法官一样给予是与否的判定。其次,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决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美术和音乐这两朵姐妹艺术之花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假如在美术欣赏可中能够把既符合主题又旋律优美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将能达到图音并茂的效果,增加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充满新鲜愉悦的艺术气氛中认识美。发现美,将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增加表现力、创造力。况且抽象主义美术作品本身就趋向音乐性,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色彩与声音可以产生联觉。如低音产生深暗色,高音产生浅亮色。因此,在欣赏抽象主义美术作品教学中,我们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体味抽象主义艺术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和形式。

美术鉴赏课怎样“灵活”起来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灵活

课堂气氛沉闷, 没有欢声笑语, 老师只是想把书本的知识点滴不漏地塞给学生, 没有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新课标颁布以后, 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让美术课堂活起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努力,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大胆改革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灵活运用教材

高中新课程中的美术鉴赏这本书,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的时间最多是在第一节美术课上课之前。在好奇心和新鲜感退掉之后, 在学生眼里那些老掉牙的传统绘画、残垣断壁的古代建筑、烂瓶破罐的古代工艺、断头缺臂的古代雕塑等等, 根本再也吸引不了他们的眼球。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话, 学生的兴趣可想而知, 课堂效果也会不言而喻。因此, 在教学中, 我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 尝试把教材重新进行编排, 不再按照美术作品原来的年代、画种分类、古今中外等条目的顺序, 而是以“主题性和比较式”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某一主题与老师之间互相合作讨论, 以及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比较, 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如在讲《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课时, 我自编了《最贵的一幅中国画》这个教学内容:先提问有谁知道中国画当今拍卖得最贵的是哪幅画?价值多少钱?然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这件《杜甫诗意山水册页》。让学生通过这些画的研究和讨论, 以点带面地掌握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特征, 并因势利导地引出中国画的另外两个题材《中国人物画》和《中国花鸟画》及其特征;通过组编《中西方人物画比较》来教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还有用《疯子画家———凡高》来讲解西方现代美术, 让学生通过了解凡高的坎坷一生和他对艺术执著的追求来领悟西方现代美术的产生的根源、发展和成就。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

(一) 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创新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 要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欣赏西方现代美术作品的时候, 我从网上找来当今世界上拍卖最贵的十幅绘画作品, 模拟拍卖会的形式, 让座位上某一列的学生逐个给指定的作品出个价。在这个过程中对该幅作品及同类作品进行分析鉴赏, 最后对出的价钱离实际拍卖价相差最远的同学进行“惩罚”———上台表演节目。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课堂气氛又轻松愉快。

(二) 注意激发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在美术鉴赏课中, 我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空间, 不把一种答案教给所有的学生, 不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 而是特别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 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世界。如在与同学们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时, 我要求学生根据画面上每个人的动作表情给他们分别设计一句话。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每个人的设计都不一样。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说:“耶酥双手一摊说:‘徒儿们, 今后的晚餐将不再有面包’, 达太跟西们说:‘师傅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多马伸出一个指头说:‘师傅, 给我一个面包吧’, 腓力说:‘没有面包, 我们会饿死的……”这个对白设计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 虽然与画面主题明显不符, 但每句话与画面上的形象十分贴切, 显示出他有很强的观察力和独创力。因此, 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 而是给予肯定。

(三) 把讲台当作舞台

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的,使美育进一步升华。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如何来上好这样一门课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的演变,作为高中美术老师在关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应密切关注美术的演变与发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在美术课堂上得心应手,那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养,这样在客观上才会促使学生对你产生敬佩,进而对学生形成一种感召力。与此同时,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与实践,视野变得开阔,他们会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艺术作品,也希望能够通过中外艺术品更多地了解世界。随着艺术与科技的发展,美术鉴赏课早已扩大到民间艺术、工艺美术、摄影、建筑等多种领域。

笔者认为,提高美术鉴赏课的质量,有赖于美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美术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宽广,有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积淀。我们不妨从弄通教材上的艺术品做起,收集有关历史背景材料,了解画家的生平和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另外,教师还应该有计划地进修一下与美术鉴赏课有关的文学、历史、建筑、摄影、科技等多方面的课程,使自己逐步充实起来。

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

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在讲解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这一问题时,为了避免陷入枯燥的理论阐述与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我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来进行鉴赏和分析。首先,我让大家静心去听饱含深情的歌曲《父亲》,此时我再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

古铜色的皮肤上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满是青筋的手颤颤巍巍地端着一碗发黄的水,却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指甲缝里似乎还存着永远也洗不干净的泥土;那憨憨的有点不知所措的笑容。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让人感动。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就这样被精彩地导入,接下来的教学也就能顺利地进行。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例如:我在上高一美术鉴赏《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时,首先提出问题:(1)现代建筑在艺术处理方面有哪几个特点?(2)美国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体现了哪位中国哲学家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什么精神?(3)法国郎香教堂等现代建筑所主张的是什么样的建筑思想?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现代精神?然后再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1)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网页(2)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并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试写一篇与主题相关的小论文。

四、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美术鉴赏课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不是概念,不能依靠分析获得。当学生对某些作品和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并全上身投入时,会产生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意象,想象力格外活跃,这才是真正接近艺术感受的状态导致艺术的感悟。例如:根据上述我校的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告诉同学们,高中美术课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提高审美水平,一个高素质的人,不可缺少审美能力,而且美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学习逐步提高,与“艺术细胞”无太大关系。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后来,我又带领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如:齐白石、徐悲鸿、达·芬奇、毕加索、凡高等及其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大师们都是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并不是他们文化课不行才学美术的。

总之,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实行高中美术新课程无疑要面对种种复杂的局面,但是如果美术教师对高中美术教育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情况就会逐渐好转。事实上也证明了许多美术教师都是多面手,艺术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规范,变则通。教师对相关美术专业的钻研,对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使得我们美术教师在新课改后,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绍波.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发展新探讨[J].大众文艺,2010(17).

[2]王森昌.另辟蹊径上好美术鉴赏课[J].美术教育研究,2010(5).

[3]宋扬. 试论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2).

[4]徐晶秀.浅析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的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上一篇:出口报价技巧分析下一篇:智能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