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经济学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较为抽象,西方经济学教学更要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教师应积极探索、运用创新教育理念。

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及借鉴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较早,也较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就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保障政府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积极作为。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政府作为 借鉴

[作者简介]李若薇(1975- ),女,河南沈丘人,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英语教育。(河南 郑州 46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良性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B293)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他们的就业问题事关人才储备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对此也都比较重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就业市场的结构和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了有效措施来应对就业问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就业体制机制,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发达国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尽相同。由于经济运行模式、政治制度架构,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历史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大抵上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计划配置型、有控制的市场配置型、市场配置型。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持续着市场导向的改革,这场改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但是,我国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模式、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做法还不够成熟。因此,笔者选择美、英、德、日等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资借鉴。

(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在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联邦政府不直接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放任不管。事实上,政府通过宏观政策时刻发挥着推动作用。一是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法律。美国联邦劳工部和教育部每年都进行职业分类统计分析,发布有关职业前景的预测,完善有关就业的法规、制度,在宏观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服务。二是铺架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专业需求的沟通桥梁。联邦政府劳工部负责提供不同时期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信息,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同时,还派人去中学介绍社会职业需求情况以影响学生选报大学的志愿,并为大学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依据。三是鼓励学生从事特定职业以及到特定地区工作。设置联邦帕金斯贷款,毕业后凡在教师短缺地区全职从事教学工作,以及从事残疾人早期干预服务等特定职业全职工作的,最高可免除100%的贷款;参加美国军队并在敌对或高危险地区服役,最高可免除贷款的50%。四是把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学生创业。鼓励高校针对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对高校毕业生简化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减少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所支付的官方费用,放宽成立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五是发挥各州政府推动就业的积极性、能动性。联邦政府核拨经费,由各州政府设置发展局推进就业工作。各州政府还设有职业介绍所,并允许社会组织设立职业介绍机构,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又好又快就业。

(二)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英国政府也不直接通过配置的方式干预高校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转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上。一是通过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二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出台《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法》《反歧视就业法》等法律法规,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的公正性。三是强化政府推动就业的服务功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据统计仅英国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就业中心”就有1200多个。四是推行“国家实习计划”。这项计划从2009 年开始实施,主要用来帮助没有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的带薪实习,希望通过实习使他们提高职业技能,丰富工作经验,有更多机会获得全职工作。五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运行机制。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监测工作。这些机构主要有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教育统计署、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以及权威媒体等。他们实施监测时,只针对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不区分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这样既保证了统计标准的一致性,又兼顾了就业率的数量与质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

(三)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德国联邦及各州的劳动与社会部是主管全社会就业的专门机构。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劳动与社会部主要发挥完善法律、制定政策、信息咨询等作用。一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劳动中介法》《失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律的统一规制,规定他们有权获得就业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以及求职期间个人及家属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设立专门的高校服务组,成立大学协调中心。通过这些组织对学生开展咨询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和劳工局服务信息,进行各种职业申请指导,并开办培训班培养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此外,还尝试在雇主和大学教师之间建立联系,为企业推荐学生。三是注重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德国中小企业能够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大约70%的就业机会,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资助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以提供资金补贴和一定数额贷款的方式调动企业雇佣大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网络。在高校设立大学生职业指导处并附属信息中心,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全国通行的网络平台和免费的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五是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的银行贷款和相应的保险金,规定创业者可以根据创业后的经营情况分阶段地从政府部门获得创业补助金,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门槛。

(四)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日本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一是通过文部科学省从学校教育的层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文部科学省在调查统计毕业生来源及去向和分析毕业生就业供需动态状况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2010年,还推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扶持项目”,一些高校获得每年大约2000万日元的就业专项资金支持。二是通过厚生劳动省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经济产业省和工商会议所,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他们到地方企业或者小型企业工作。2010年,推出“梦想实现”项目,为地方小型企业与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搭建沟通平台。2011年,推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援项目”,给予实习生和接收企业一定数额的补助。三是探索就业体验制度。实施“就业体验制度接受企业开拓事业”,要求所有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到企业等社会组织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体验,以此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价值观及获得职业机会的就业体验活动,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四是设置职业安定所。用信息网络将各级职业安置所联系起来,专门负责学生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介绍、信息发布和查询,以及供需见面等综合服务。五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紧缺行业。推出“紧急人才培养暨就业支援基金”项目,满足一定条件的申请者在接受职业培训期间可得到生活补贴,承接培训项目的机构也可获得鼓励奖金。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共性分析

从制度建构和法律框架上看,美国和英国属英美法系,德国属大陆法系。日本较为复杂,明治维新前属中华法系,之后照搬了德国的法典,二战后又深受美国影响。这些国家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定、政策设计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一些具体的措施更是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一致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相似性。这也为总结不同国家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提供了可能。

(一)注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系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市场经济,说到底,还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规约。西方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工作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公正平等就业提供了法制保障。美国有《就业年龄歧视法》《家庭支持法》等,英国有《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法》等,德国有《劳动法统一法》《联邦就业促进法》等,日本有《就业安定法》《保障男女平等就业法》《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法》等。在各国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践中,这些法律有效规范了就业市场,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创造,约束了用人单位的滥权行为,发挥着扩大就业规模,减少就业条件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等歧视现象的作用。

(二)注重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作为社会人,高校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各种既定存在的制约,他们的就业也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就业保障机制,才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理恐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德国对毕业生求职期间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进行保障;美国把就业看成是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流的就业平台;英国实行“从福利到工作”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求职帮助和技能培训;日本采取优化就业环境、提供财政支持等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通过完善机制,这些国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基本生活和初步发展的必要保障,提高了就业质量,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注重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在现代社会,服务是一切政府存在的理由以及存在的价值。为每个人提供基本就业保障是政府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就业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对这一群体的就业服务。美国把就业指导服务与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贯通起来,将服务拓展为“在校学习—就业前—就业后”;英国把就业看作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成立专业化的行会性组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悉心指导;德国着力强化劳动局系统的就业服务职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充足的服务经费支持;日本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观和勤劳观,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措施,有效消解了心理预期与岗位需求的差异。

(四)注重发挥政府推动就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本来指的是政府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出台政策、设计规划、制定法规等措施,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干预和调整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当前都十分注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失业保障政策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岗位,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德国采取政策性补贴等方式发挥政府在推动就业中的作用;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通过把微观就业活动纳入国家宏观发展轨道,这些国家弥补了市场运作的缺失和不足,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五)注重强化政府在就业中的监督管理职能

人们让渡权力由政府集中使用,除了让政府负起服务的责任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赋予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能。就业市场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利益蛋糕,如果政府监管缺位,势必带来运行上的混乱。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高度清醒。美国政府着力做好就业市场的监管工作,强化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严格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英国政府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有效发挥监管作用;德国政府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相对独立的就业监管机制;日本通过厚生劳动省监管各个就业服务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科学规范的监督管理,遏制了高校毕业生招聘应聘中的不正当行为,使这些国家的就业市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实践借鉴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艰巨的就业任务。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人的新高,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就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一)强化宏观调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结合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加以学习借鉴。一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尊重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把促进就业作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推动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地方在制定财政、金融、税收以及产业发展等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更优惠就业条件。

(二)采取有力举措,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一是要着力打造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就业信息进校园、进教室、进公寓,探索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传播手段及时发布有效的就业信息。二是要提供优质的就业咨询指导。政府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引导他们掌握应聘技巧,树立良好心态。三是要拓宽人才供需交流的沟通渠道。除每年组织大型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还要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到高校进行专场招聘,探索开办网络招聘会等新的招聘活动。

(三)构筑保障体系,切实纾缓就业压力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完备的就业保障机制消除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诸多忧虑,要立足实际,大胆借鉴,切实改进就业保障工作。一是要强化政府统筹,做好保底就业保障。政府要协调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从经费支撑、项目确立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保障就业。要积极探索建设高校毕业生创业园,简化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从税收、贷款、利息、户口、场地等多方面进行政策优惠,进而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要着力帮困扶弱,纾缓就业压力。采取求职补贴、兜底就业等方式,做好家庭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就业保障工作,帮助他们减轻思想压力,尽快实现就业。

(四)履行监管职责,着力优化就业环境

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西方发达国家规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双方以及中介组织等参与者的各种行为,推动了充分就业,要认真研究学习他们的经验。一是要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就业市场鱼龙混杂,要严格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和甄别,净化就业市场,减少名目繁多的报名费、考务费。二是严厉打击就业中的舞弊行为。采取有力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诚信择业,严格查处备受舆论质疑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等涉公领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不正当行为。三是要监管规范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严查“协议就业”“红章就业”,探索建立以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就业质量等为评估内容的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机制,根治普遍存在的“被就业”和“水分就业率”现象。

(五)完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就业公正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就业的公平公正,要积极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一是要从立法的层面消除就业歧视。就业歧视五花八门,包括身高、相貌、性别、户籍以及出身(是否毕业于“211”“985”高校)等,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其可操作性,消除院校歧视,推动就业平等。二是要完善特殊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大学生到特殊地区或者特殊岗位就业,这里有一个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既给特殊就业者以权利保障,又设置相应义务并推动义务落实。三是要严厉打击涉及就业的犯罪行为。通过法律的制定执行,惩治设置就业陷阱、涉嫌就业欺诈、进行非法传销的不法分子和非法组织,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梁冬梅.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政府职责定位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陈兆华,李恒庆,吴怡龙.管窥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

[3]段丽华,储克森.德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4]毛莉.日本新政府很想破解就业难题[J].中国文化报,2010-08-28.

[5]卢宁.日本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就业体验制度[J].教育与职业,2004(29).

作者:李若薇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

【摘 要】经济学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较为抽象,西方经济学教学更要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基础。教师应积极探索、运用创新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拓展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探讨;创新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严密的逻辑体系

经济学研究人类个体和集体在生产、消费、交换等社会活动中的理性行为以及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消费者、生产者、资源拥有者的决策规律,以及它们在消费、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对经济个体作了一些公理性的基本假设,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提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宏观经济学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一般地说,经济学家总是以决策者是“理性的”为出发点来研究问题、构建理论。

2.清晰的经济学方法体系

经济学之所以异于其他社会学科,在于它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等。经济学方法反映在经济学理论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中,从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理论假设、基本原理到政策主张,都渗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

3.数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分析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论题。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下来,做到严密精确。简洁恰当的数学模型有助于理解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现象。

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方法

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教育理念,要把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把注重知识与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强调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独立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

1.训练经济学思维

教学要认真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即一门课程不但 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还要反映求知者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教一门课,不是建造有关这一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亲自像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史学,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象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解经济学家如何研究他们的领域,这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完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研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深化对经济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经济学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调研,在此基础上,聚焦热点、难点和兴趣问题,并围绕理论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由于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的,对课程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学中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列举实例对原理进行分析。例如,讲授弹性理论,可以列举我们身边的事说明弹性理论在价格上的应用,像弹性系数较小的生活必需品如食品、房屋、公共交通、看病医疗等,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影响人们的生活;弹性系数较大的奢侈品,价格上涨,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具体生活。

4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经典的“蜜蜂与果园”、“灯塔”、“搭便车”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学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实验教学法。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学生利用课堂实验可以检验理论和发现理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讨论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最后教师可以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概括性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效率,如课堂信息量大,能分析和强化难点,且用课件呈现的知识点比较直观和形象,给学生留下印象深刻等。例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可以利用软件先画一个漂亮的形状不规则的孤岛,然后向学生提问怎样求它的面积,从而引进曲边梯形的概念,这样比直接给出曲边梯形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接着利用Powerpoint软件通过自定义动画让曲边梯形底边无限细分的效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可以轻松化解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个难点,从而顺利地引进定积分概念。

但考虑到经济数学的数学性,也不能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如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计算过程还是用黑板书写思路清晰,节奏得当。因此针对经济数学基础的课程特点,需要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化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熊毅.现代经济学教学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

[2]盧华丽.浅议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8).

[3]王文青等.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59-64.

作者简介:

黄敏,(1977.5—)女,湖南长沙,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黄敏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

[摘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导思想。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的研究有若干新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范式”论的倾向。这种“范式”热蔓延到国内学术界,其具体表现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后一种倾向。本文在比较这两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范式理论;中国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体系建构学说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四大“发现”之一是其经济学“逻辑方法”和“辩证方法”,尤其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或方法论。马克思十分珍惜这一成果,“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绝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恩格斯则把它上升到马克思第三个重大发现和理论贡献的高度。马克思的“逻辑方法”、“辩证方法”即“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方法或学说,被恩格斯视之为马克思第三大发现和重大研究成果——“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资本论》、《资本论》续篇是构建经济学逻辑体系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而自作为“艺术整体”的《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40周年以来,西方出现了否定黑格尔逻辑方法代之以库恩和拉卡托斯为代表的“范式”潮流。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构建《资本论》体系的方法论,和国外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研究的新进展,并与西方范式体系作一比较。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方法的主要规定性

无论是从工具理性还是科学理性角度而言,关于理论加工和理论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可以誉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母。所谓政治经济学逻辑结构或理论体系体现了经济范畴的运动形式或各个经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必须采用从抽象到具体、逻辑地复制理论结构或体系的叙述方法,从总体上和诸概念、诸范畴、诸理论或诸规律的内在联系中,逻辑地又真实地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貌、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著名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资本论》四卷结构和《资本论》续篇设想是其典范,它充分凸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方法,其主要规定性如下:

1.结构的规定性和层次性。包括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思想总体层次上的结构以及外在化的结构。

2.经济学范畴转化或移植的三大规律。一是范畴转化的动力来自范畴自身内在的矛盾而不能借助于后继范畴;二是转化路径是范畴中介管道;其三,具备“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重性的范畴,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移植规律。

3.矛盾分析贯穿于逻辑运动的全过程。马克思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排斥‘矛盾’的逻辑”观。

4.经济学元范畴(逻辑起点)、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5.抽象法、“内在观察法”,以及从抽象呈螺旋式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6.主体和客体、历史和逻辑、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以及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相一致的方法,等等。

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正是从“破”中耸立起来的。其中包括对黑格尔的唯心逻辑学体系的批判和扬弃;对黑格尔学派的有机整体论和德国“新个人主义”(施蒂纳)有机整体论的批判和扬弃;对普鲁东空想社会主义逻辑体系的“结构陷阱”的批判;对以抽象演绎法见长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尤其对斯密、李嘉图和穆勒体系的批评和扬弃。

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资本论》“大写的逻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方法的结晶。关于这两大逻辑结构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之争已逾百年,应该强调指出:(1)“六册计划”,即马克思从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6个方面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提供了建立科学体系的框架和方法,从整体上代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建构的最高成就;(2)完成“六册计划”首册《资本》篇的《资本论》,是该体系的基础或“精髓”部分,并形成一个始基性体系,但是并未完全改变其“小圆圈”(抽象层次上经济学范畴的辩证运动)的逻辑定位;(3)尚未完成的“续篇”(“六册计划”第2—6册)通过经济学范畴上升到具体现象层次上的“大圆圈”辩证运动,再现以世界市场为最高具体的“总体”;(4)《资本论》和“续篇”,“小圆圈”与“大圆圈”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逻辑体系整体,因此。马克思期待后人“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资本论》“续篇”,最后完成“六册计划”逻辑体系。

由此可见,从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一四卷本《资本论》—《资本论》续篇,呈现出马克思如何构建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的行程和动态轨迹,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并且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方法的最高成就。这种方法论就是关于事物“总体”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具体化,或者说,这是“思想总体”再现“生产总体”和“具体总体”,主观辩证法或“概念辩证法”能动地反映客观辩证法,并从总的联系和内在矛盾中阐述概念辩证法或主观辩证法的运动的一门学问。

二、国外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研究新进展

1.世界性学术思潮的一种新动向是“寻找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尤以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以及美、英、法和日本颇为盛行。其特点是强调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完整解读,崇尚文本的原创性。欧洲多国学者和专门机构正在合作编辑出版马克思全集国际版。日本从事《资本论》研究的学者已逾千人。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默斯(Am-herst)分校开设高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研究课程,主张通过阅读《资本论》原著着重探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

2.关于“六册计划”与《资本论》两大逻辑结构的地位和关系之争。这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

辑体系构建学说史上争论已逾百年的问题,即两者孰重孰轻以及“互补论”与《资本论》“取代论”之争。加拿大学者M.A.Lebowitz(《(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2003)指出,作为六册计划第一册的《资本论》是以资本和人格化资本为主体和发展主线来阐述资本的本质和衰亡的历史总趋势,但由于没有完成其续篇尤其第三册《雇佣劳动》,因此导致关于工人作为主体的发展主线的缺位。

3.西方出现了一股重新估价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思潮。对于黑格尔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研究西方有两种思路,并出现了探讨马克思黑格尔关系的几个新学派。“唯物主义借用”学派强调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认为黑格尔关于劳动自我创造力的探讨提供了隐含的唯物主义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包含着可为马克思利用的“隐性唯物主义”;该学派还强调矛盾概念,认为黑格尔相信矛盾只有通过绝对观念中的思想斗争才能得到解决。而马克思则正确地认识到只有通过现实的斗争才能克服矛盾。以克里斯托弗·阿瑟(Christopher Arthur)和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为代表的“新辩证法”学派“直接诉诸黑格尔”,力图表明黑格尔《逻辑学》及其黑格尔主义范畴及推理形式与马克思《资本论》的相似之处,因为黑格尔的范畴尽管是抽象的,但这些范畴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价值和商品形式找到直接的对应者。

把黑格尔从马克思主义中排除出去则是关于马克思黑格尔关系的另一种倾向。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试图把黑格尔影响的任何踪迹都清除出马克思主义之外。卡弗主张从马克思本人出发而不是借助黑格尔来理解马克思,反对树立过分黑格尔化的马克思形象。他在《后现代马克恩》中批驳了把马克思普遍“黑格尔化”的做法。卡弗也不同意“去黑格尔化”,而是提出一种“最小化黑格尔”的阅读战略。在他看来,《资本论》第一卷就舍去了许多黑格尔化的概念分析,但这并不影响《资本论》的理论力量。美国马克思和黑格尔研究专家戴维·麦格雷格的专著《共产主义衰落之后的黑格尔与马克思》(1998),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黑格尔关系的理解。但凸显和拔高黑格尔并夸大黑格尔对马克思影响的现象。甚至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直接来自于黑格尔,黑格尔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先驱,这是难以苟同的。

4.恩格斯对《资本论》出版和写作的新贡献。1994年负责《资本论》第三卷(MEGA2第Ⅱ部分第12卷)马克思主要手稿编辑的福尔格拉夫(Vongraf)等人公开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根据该书的《附属材料》卷所收录的揭示恩格斯编辑原稿与马克思原始手稿之间异同的三个附录,恩格斯并没有践行他尊重原作的编辑原则。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删减和增补、定式和术语以及序列变更等超过5000多处,而且这还不包括标点符号、笔误等技术性的失误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原始手稿的概括部分。有些变更未必“只是形式上的改动”,实际上涉及到对《资本论》内容的理解。例如,恩格斯创造了在第二卷中具有体系性意义的“流通资本”概念;他还将马克思的生产资本概念改为产业资本等等。这不仅毫不影响恩格斯的伟大,也无损于马克思主义的名誉,并且,这将使其成为当今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及其逻辑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生长点。

5.美国学者斯蒂格利茨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假设基础上,首创“第三条道路经济学”即转轨(型)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体系、体制设计和政策选择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路。

6.20世纪后期,随着新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出现了一批研究复杂系统或体系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总的导向是把系统与环境、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内生化,着重研究系统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特征。渊源于近代牛顿物理学和黑格尔逻辑学体系(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一个来源)的现代演绎体系和思维方式而受到挑战。

7.俄罗斯学者自由学派的一个新动向是提出“晚年马克思放弃论”。其理由是马克思自1873年始,完全中止对《资本论》和六册结构的研究并且直到生命的结束即整整11年都没有再重返这项工作,而编辑出版《资本论》二一三卷则是由恩格斯花费11年时间直到生命终结才完成的(列·格列布涅夫,2005)。

8.罗莎·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论。卢卡奇的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所阐述的总体性方法和阶级意识就是以卢森堡著述为蓝本的。卢卡奇有一个明确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是总体性方法。他指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罗莎·卢森堡在《资本积累论》等著作中所运用的总体性方法,以及她在同机会主义的经济宿命论和伦理反对派进行论战时所阐释的,总体的历史考察与机械的局部的历史考察、辩证的历史考察与机械的历史考察之间的本质区别,“同样意味着向原来的、未被歪曲的马克思主义的复归”,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再生”。

9.J.Piaget和G.Garcia的“新范式”热。西方主流派学者一般都否定马克思构建学说而采用库恩和拉卡托斯的“范式”理论。而“新范式”提倡者把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认识论引入逻辑领域和思维领域,创造心理学逻辑学体系、逻辑认识论和运算逻辑,并提出关于“知识和逻辑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有东方思想特点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逻辑演绎形式主义之间的鸿沟上架桥的任务”(Garcia语)。

三、西方“范式”理论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建构学说的比较

综上所述,国外学界呈现两种理论取向,一方面,渊源于黑格尔哲学并以《资本论》为最高成就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建构学说还在发展;另一方面是范式论在西方已占据主流地位。如同马克思在134年前所言,当年德国知识界把黑格尔当作一条“死狗”;而现代西方主流派学者也是如此,并且顺理成章地否定“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的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转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的“范式”论。

与此同时,国内学界也呈现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趋向。如出现以演化经济学范式、过渡经济学范式、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发展经济学范式为代表的“范式”热,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一些学者还提出马克思主义范式危机论;有的主张引进反映“资源配置全过程”的西方经济学范式;有的学者以《资本论》结构框架+范式的“拼盘”模式来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等,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之下的后一种倾向。

接踵而来应予以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两

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孰优孰劣?一般而言,两者在研究对象、规定性、方法论和优劣上的区别主要在于:

1.马克思的逻辑体系构建学说擅长于对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分析以及对“生产力——经济制度关系——经济运行关系”框架的设计,强调事物和系统的可知性、历史性、整体性和社会性。辩证逻辑和规范分析方法是主要分析工具,但其前提条件是,它考察的对象和事物必须处在成熟阶段至少其主要矛盾已经展开。并且,这种体系建构是一项艰巨的理论系统工程。

2.范式理论是围绕假设、准则、硬核、保护带、启示法、研究主题、论据、方法论原则、技术、事例等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强调事物和系统的开放性、变迁性、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擅长于对局部中的整体或非整体性事物的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的构建;对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分析是它的长处。这是一种“短平快”的研究方式。

但是,以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为标志的范式框架往往具有非社会性、非制度性和非历史性倾向,逻辑空间比较狭窄;有时对某些局部的表象问题仅仅提供对策性、描述性的说明或数理模型。

有鉴于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建构学说的总体思路如下所述:

其一,“回到马克思”。完整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的学说。长期以来,我们把《资本论》逻辑结构等同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建构学说的全部内容。这是“肢解马克思”,是对马克思体系建构学说的片面性或肢解性的“解构主义”解读趋向。这种非整体性解读由于不承认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就会抑制和窒息马克思理论的原创性和生命力,许多理论闪光点和生长点、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和思想线索被遮蔽,出现逻辑体系构建方法“半截子化”、研究对象狭窄化、研究内容空洞化以及政治经济学本身趋于僵化和边缘化趋向,并逐渐丧失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而导致指导思想多元化倾向,因此,极有必要用完整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来指导和建立科学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其意义在于:这是一项“去标签化”、“去空洞化”,凸显指导思想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础工程;而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也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其二,“发展马克思”。这也是马克恩的理论遗嘱。因为《资本论》是一个自成始基性体系但又尚未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全部逻辑行程的“半拉子”产品,其“续篇”只能留待后人“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更何况20世纪后期随着新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诞生,出现了一批研究复杂系统和体系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总的导向是把系统与环境、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内生化,着重研究系统的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特征。渊源于近代牛顿物理学和黑格尔逻辑学体系(这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一个来源)的现代演绎体系和思维方式因而受到强有力的挑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自身随着新情况、新条件尤其新科学技术的突破,必然赋予其新的理论思维形式和内容。

其三,借鉴和吸收国外相关理论尤其范式理论和复杂系统方法论的优秀成果。鉴于用范式理论取代马克思逻辑体系建构学说在中国理论界已成一种时髦风气,因此尤应鲜明地反对“取代论”、“取消论”、“对立论”和“拼盘”式“互补论”,提倡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

其四,从属型“互补论”之要义在于尊重方法论、理论以及制度的移植原则和规律。首先,这种借鉴、移植、融合或者接轨,不能发生在硬核层次上而只能在保护层面上进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张皮、两种体系、两大炉灶,在意识形态、基本假设、基本原理、价值观或哲学导向等重大问题上(例如经济人假设抑或劳动人假设,资本本位抑或劳动本位、劳动价值论抑或非劳动价值论)都是对立的,两者在核心或硬核层次上不可能相互综合、融合或借鉴。西方经济学是否像马克思学说那样,真正是一门值得本土化或中国化的“硬科学”呢?值得发人深省的是,西方经济学界有许多知名学者也不承认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因为它缺乏科学所应有的内部一致性,即在理论体系之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相互抵触的说法。但是,事实上,大量的并且还在不断涌现许多观点不一、模式和范式不同的经济学派别,只被它们各自领域的成员所认可,并被认为是判别正确与错误的标准。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西方经济学不完全是科学,往往使人无所适从。毋庸置疑,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两重性。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辩护、维护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利益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级本质。马克思在1830年就为它的庸俗性作了定性。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管理经验,反映了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因此,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外围或保护层层次上可以借鉴、移植和应用西方经济学和市场制度的合理成果。因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总之,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两重性抑此贬彼的后果,或者导致思想“西化”或者导致思想“僵化”;两者必居其一。

第二,这种移植、兼容和融合,应该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为前提。不能凡是合理的就移植,否则必然导致两种教条主义。忽视中国独特的国情和历史环境会犯“桔生淮北则为枳”、“播龙种而获跳蚤”甚至出现“颜色革命”而亡党亡国的错误。我们在批判“土”教条主义的同时不要走进“洋”教条主义的死胡同。作为最大转型中国家的中国,国情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相径庭。例如美国的“水土”是民本经济,中国的“水土”是国本经济;由于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和软件。如果简单地把那些主要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而定做的主流理论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国来,无疑是削足适履,是一种“洋”教条主义。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即使致力于发展中国家问题研究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由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主要约束条件不甚了解,因而开出的药方大失水准,以致于有人贴出“发展经济学已经死亡”的讣告。

第三,不能忽视制度的系统性,不能忽视隐性制度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谨防跨国移植诱发的非兼容症。什么是制度?它是一个系统,系由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显性制度和隐性制度,亦即制度规则及其支持系统和“配套”要素这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国情、传统、习俗与其他文化因素和社会支持条件,例如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中产阶级、国民教育水平,制度化行为所需的文化背景、人文素质、环境和价值观,如制度观念、守法意识、法治意识、契约观念等。因此,能否进行有效的制度移植,在于这两者整体的协调配合。我们往往忽视制度的系统性,忽视隐性

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往往出现跨国移植所诱发的非兼容症,即社会有机体会因为移植外来器官而产生的“排异”现象。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有效的市场经济理论、产权制度或政治制度等是在长期试错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因素和社会条件相互结合形成的,它的有效性有赖于其他因素的支持,但这种制度一旦移植到中国。所需要的支持条件和“配套”要素却不可能同时搬过来,于是,这种制度往往在后发展国家中失效。日本学者青木昌彦也指出,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无法实施也难以奏效。这种冲突是外来制度规则与本国相应的“配套”要素和支持系统的排斥反应,实质上是一国基本制度(基础性制度安排)即制度环境与移植过来的新制度的矛盾或非相容性的表现。因此,我们既重视理论和制度自身的创新也要重视外来理论和制度的移植。但是,一种经济理论尤其一种经济制度的跨国移植要慎之又慎。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需要政府和企业进行“宏观修正”、“硬着陆”、“软着陆”或“微调”,以抑制、预防和克服跨国移植诱发的“排异”反应或非兼容症。

第四,从属型“互补论”的最后一层涵义界定了从属型的性质、地位以及创新和从属的关系,即重点在于创新而移植处于从属地位。对西方经济学(其中包括范式论)和市场制度的大规模借鉴和移植已经走到尽头。现在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拐点,我们必须完成从启蒙型、模仿性移植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大跨越,并从西方经济理论范式、话语权及其体制这种舶来品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创造中国特色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望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里所说的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理论、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

四、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的新思考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引发了关于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的新思考。

1.构建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的基础只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学说而不是西方的范式理论。但是,可以借鉴其合理的科学的要素。

2.中国改革实践所提供的经验材料和逻辑构件在目前只能构建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而铸造成熟的典型的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尚需缓以时日。无疑,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打印上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烙印。该体系应保持一定的弹性,以免让不成熟的体系束缚实践活动。

3.因此,研究与实践经验紧密相连的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准则即模式问题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布鲁斯语)——是具有弹性的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模式,例如“利西奇金一利别尔曼模式”、“南斯拉夫自治模式”、“兰格模式”和“卡莱斯基增长模式”、“科尔纳——利普塔克多层规划模式”、“沃尔康斯基模式”、“普加乔夫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宏观性质的;“温州模式”是中观性质的;“华西村模式”是微观性质的,不一而足。

4.研究对象的定位要突破狭窄化趋向。要回归马克思和恩格斯,其研究对象应该囊括“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生产关系不仅是位于抽象层次上的第一级的原生的生产关系,而且包括上升到具体层次的“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即“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亦即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实现形式或发展形式。

5.基于时代所赋予的“两个并存”、“两个矛盾”特征,应从整体上和普遍联系中打通新体系与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对于布局谋篇以及范畴的移植有方法论意义。要尊重某些共用范畴,尤其“资本”、“市场经济”、“股份制”等范畴在不同制度之间的移植规律,即关于“保留”(几种生产方式共有的“物质内容”)一“剥离” (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一“嫁接”(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和通过实践“整合”的规律。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建方法或学说理论的遗产之一是:确定始点范畴、主线以及作为主线落脚点的基本范畴十分重要;其次,体系框架可以是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程序,或者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顺序搭建逻辑体系的脚手架。商品范畴是转轨型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无范畴或逻辑起点。它对于理顺逻辑顺序、逻辑层次,打开逻辑通道和扩大逻辑空间有重大意义。新体系看来不能用“自主联合劳动”、经济人或“新经济人”假设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范畴。

7.应该从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点上确定中心范畴和研究主线。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创新性范畴。不主张把“公本”或“社本”作为新体系的中心范畴。

8.四大“中介”范畴是逻辑演绎和体系构建的“枢纽点”。“中介”范畴就是逻辑中项,也是范畴上升或转化的条件和过渡环节。要注重研究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产权和股份制这四大

作者:颜鹏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下一篇:工商管理类本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