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出版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教材建设与服务是高校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更是使命与责任。高校教材建设是高校出版社工作的核心板块之一,文章从政策研究、教材定位、队伍建设、内容策划、知识服务、教材推广六个维度探讨高校教材的建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出版社提供有益参考。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1:

高校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探究

摘  要:高校基层党建要提质增效,应积极发挥高校特色,推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的结合。高校党建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结合工作开展实际,文章提出了二者耦合发展的三条路径:制定“又红又专”发展目标,提升大学外语“金课”的政治站位;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凸显大学外语“金课”的育人价值;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完善大学外语“金课”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党建;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系列指示,聚焦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问题,为高校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将高校党建工作寓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之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深度融合,是提升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思路。本文论述了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理论意义,并以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探讨二者耦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高校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党建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承担着新的使命。

(一)高校党建的主要内容

首先,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意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总览全局的核心作用,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吸取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运用于高校管理中。

其次,强化思想引领,争创一流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是激发高校党建活力的重要元素,关系到高校党建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强化思想引领,要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成效[1]。

第三,为学科建设统一思想、凝练方向,并提供原则性指导,促进学科组织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服务于地方发展的能力[2]。具体说来,党建工作可以围绕学科建设展开,与学科科研及教学工作融合,推动党建研究科学化发展;党建工作需要培养学科建设领军人物,为党支部书记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带头人。

第四,党建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实现“为党育才”。通过相应的制度约束和机制保障,使学生深入参与到教学改革、科研探索、国际交流等过程中去,为党和国家培养卓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主要内容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金课”的概念。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同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就“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议题,进一步阐释了“金课”的基本特征,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结合一年多来教育部关乎高等教育的重大文件不难看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而“金课”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公里”。因此,“金课”同时也应是“精课”,它不是泛在和普适的,而是指向某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各高校、各学科纷纷对标“金课”标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寻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校本化创新与突破。

大学外语“金课”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有研究侧重于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研究聚焦于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研究强调提高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的能力。无论外语类“金课”的种类与模式出现怎样的校本化阐释,其本质都应体现大学外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宏观目标都必然指向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关照学生的文化品格、思辨能力等人文素养。只有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做出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金课”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高阶性特点[3]。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参与学科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双万计划”的背景下,参与“金课”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高校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高校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厘清党建与课程建设的辩证关系,实现理论引领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

(一)党建工作是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指挥棒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最大优势。长久以来,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重任。语言,既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是其传播媒介。大学外语课堂教学难以避免对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介绍[4],因此,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大学外语“金课”校本化构建的背景下,高校首先要保障“金课”的政治属性,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同时,高校要坚定教师的政治信仰,引导外语教师严守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走进学科,是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政治保障。

(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服务器

区别于一般大学外语课程的是,大学外语“金课”应服务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培养国际化人才;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辨能力;应站在学生核心素养整合的高度制定教学目标,使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归根结底,大学外语“金课”应突出课程全方位育人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最终实现培知、育德、铸魂的和谐统一。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党性、立德树人[5]。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能够为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优质的平台。

三、高校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理论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而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6]。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不应是“两层皮”。党建工作需要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学科建设也可以支持党建工作,只有根植于学科专业与教师的事业发展,党建工作才会生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接地气、入人心。

(一)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丰富了党的理论,也为外语“金课”建设提供了独有的研究内容,提出了许多关乎语言战略的重大课题,不断推动课程组织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的创新。另一方面,大学外语“金课”建设具有广阔的实践沃土。课程建设涉及院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优秀师资队伍和广大学生深度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课程建设所获得的学术成果与教学资源,能够为党建工作提供优良的题材,展示外语人的人文精神和凝聚力。两者各具优势,相得益彰。

(二)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什么“德”、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立德树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一方面,将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目标与新时代国家战略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将“金课”建设内容与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相统一,有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使其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7]。另一方面,把党建理论融入大学外语“金课”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铸就人生信仰、锤炼高尚品格、坚定共同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依托学科解决育人根本问题的必然要求。

四、高校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主要由大学外语部的党员教师组成,不仅承担着大学外语金课的校本化建设工作,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力軍。2019年9月,学院面向2018级五年制本科生开设了学术英语演讲课程,将“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宏观标准贯穿于课程构建的始终,力求打造一门凸显医学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与此同时,支部教师积极参与了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并在践初心、担使命的过程中,探索了党建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道路。

(一)制定“又红又专”发展目标,提升大学外语“金课”的政治站位

就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言,培养一流医务工作者的标准之一是使他们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能用英语在医学学术领域展开有效交际。学术英语演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构建知识体系所使用的句法结构、语篇修辞结构和语类,提高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开展演说的能力。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课程团队选用了《医学英语演讲赏析》作为课程教材。教材选取的演讲材料既包括针对疫苗、基因等医学专业问题的论述,又包括针对触诊、临终关怀等医学人文话题的讨论。演讲文本以近年来TED演讲资源为主,演讲者从专业的角度呈现了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医学发展的探索和思考。学生通过大量和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的输入、浸润和学习,掌握该领域内学术语言交流的基本技能。

同时,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判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别,提升批判与反思能力、关怀与共情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对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以便未来在国际舞台上能熟练地运用英语阐释国家在医学相关领域的政策和发展成果。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展开批判与反思,学生演讲内容包括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关注、中西方在安乐死上的认知差异、临终关怀的重要性等。

(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凸显大学外语“金课”的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外语学科也应坚持“三全育人”,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8]。实现学术英语演讲课程思政的着力点是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方法更新[9]。

教学资源开发的第一条路径是从现有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例如,在教授“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点时,教材中有一篇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举办权时杨澜演讲的讲稿。讲稿中涉及故宫、蹴鞠等传统中国文化符号,也提及了丝绸之路、马可波罗等东西方文化纽带。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基础上,阐释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生成文化自信。教学资源开发的第二条路径是广泛搜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语言教学素材。例如,《中国日报》《人民日报(英文版)》“学习强国”平台中与医学发展相关的文章;西方媒体中与生物医学伦理、临终关怀、触诊等医学人文话题相关的TED演讲视频。教师整合素材,引导学生从医学角度论述对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更新指的是在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时要避免生硬地灌输理论,而是应基于现实问题、采用思辨式讨论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例如,在传递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后围绕某几种核心价值观设定现实问题清单,以英语演讲的形式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立场。学生可以在“医患冲突”的话题中理解敬业,可以在“新药上市”的话题中理解法治。课程思政教学应做到“育人细无声”。

(三)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完善大学外语“金课”的队伍建设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支部书记应发挥并彰显党建与学科建设双带头的示范作用,富有创造性地凝聚支部党员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在课程建设和主题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支部开展了“支部书记上党课”的活动,强化对课程教学团队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培训,增强团队的育德意识,以更高地政治站位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支部还开展了“优秀党员教学示范课”活动,在“头雁”的引领下,切磋业务技能,将党的理论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升教学与党建的集群效应,有助于培养一支既了解专业领域知识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外语“金师”队伍。

五、结束语

高校基层党建要提质增效,应积极发挥高校特色,推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的结合。党的建设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虽然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方法,但高校党建和大学外语“金课”建设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党建工作是大学外语“金课”建设的指挥棒;另一方面,大学外语“金课”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服务器。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本研究在发展目标、教学实践、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几条思路。如何客观地评价党建与大学外语“金课”建设耦合发展的效果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期,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征程,高校外语教师有责任进一步开拓创新、真学真用,实现党建与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任娜.论高校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的協同共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84-85,88.

[2]张务农.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发展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2):72-77.

[3]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4]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

[5]季海军.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9(6):27-30.

[6]刘季平.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推进高校教育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6):36-40.

[7]秦文佳,吴明星.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党政论坛,2020(1):62-64.

[8]李岩松.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共促一流外语学科发展[J].外语界,2019(3):2-6.

[9]梅强.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0-22,59.

作者:薄蓉蓉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2:

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如何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摘 要】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出版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教材建设与服务是高校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更是使命与责任。高校教材建设是高校出版社工作的核心板块之一,文章从政策研究、教材定位、队伍建设、内容策划、知识服务、教材推广六个维度探讨高校教材的建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出版社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高校出版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

【作者单位】秦茂盛,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赵文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点建设,旨在全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出版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相辅相成,它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和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2019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教材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教材编审工作纳入所在单位工作量考核中,作为职务评聘、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高校教材建设大有可为,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应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高校教材出版工作,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一、深入研究國家高等教育政策

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发展、做好教材建设,就要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提高政治意识,准确把握教材建设的方向和定位,时刻与国家战略、方针和政策保持一致。

首先,高校出版社应认真学习《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内容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其次,高校出版社应深入研究所在院校与拟合作院校,在充分了解院校的定位、专业发展方向、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分析其教育教学建设的工作重心,如“双一流”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等。高校教材建设与教学、课程建设密不可分,教材是教学成果体现的重要载体,只有熟悉院校的教学动态和学科建设信息,才能出版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更有针对性地服务高校教学和高校学科建设。

二、精准定位教材使用对象

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实践均要求精准化,如精准扶贫、精准医疗、精准营销等。高校出版社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做好教材出版,其教材的定位也应精准化。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的和要求不同,策划教材的内容安排、结构设置、难易程度等也不同,对此,高校出版社提供的教材要量体裁衣,为学校提供定制服务。例如,高校本科数学教材根据学科不同可细分为高等数学(数学专业)、高等数学(工科类)、高等数学(文科类)、高等数学(医学类)等,编辑要深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动态,注重平时积累,走进高校与作者深入沟通,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长期关注其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社内编辑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会议,时刻关注学院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掌握学科新动态、新政策、新消息、新成果,定期走访院系教师,了解一线师生需求。在此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先后策划出版了《管理研究方法论》《工程管理概论》《管理学》《和谐管理理论研究》等一系列优质教材和高端学术专著,被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广泛使用,对本校的教学和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同时,促进了校方与出版方的长期深度合作。

三、精心组建一流作者队伍

作者的水平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质量。高校出版社要出好教材,组建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是关键。作者团队中,主编的选择尤为重要,其在学科领域内的专业认可度是重要的考量依据。编辑可从线上和线下搜集、分析作者简历,尤其是写作经历、科研背景等资料。其中,年龄也是一项参考条件,通常年轻教师精力旺盛,具有创新意识,约稿成功率较高,但年轻教师也会存在经验不足、行业认可度和号召力不强的问题;中年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重,难有大量精力编写教材;即将或刚退休的知名教授,科研任务轻,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编写要求和规范,并在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高校出版社在教材建设上可组建由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作者团队。对此,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值传热学(第2版)》,在作者团队的组建上,搭配老、中、青年作者,精选该学科的一线教师与青年研究人员,其中,主编陶文铨是国际数值传热学的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具有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水平。优秀的作者队伍使《数值传热学(第2版)》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该教材曾连续3年全国检索前10名,对西安交通大学一流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做好教材内容引领与形式创新

教材的内容策划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也决定着教材最终能否得到较高的认可度。促进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教材策划要兼顾内容引领和形式创新。教材的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体现学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前瞻性。编辑要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及现有教材的特点与不足,教材内容要紧贴教学大纲、章节来编排,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同时,适当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练习的设计要涵盖知识点,形式要灵活;教材要有配套知识服务,如公开课、习题解答、知识链接等。形式上的创新同样不能忽视,教材的封面设计要贴近内容,新颖的设计、精致的装订和印刷可使教材更具现代感和可读性。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会产生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也会不断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通过修订和再版不斷完善、更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通常情况下,大学教材一般3至5年修订一次,出版社在修订教材时以添加新内容、完善旧内容为主,替换内容不宜过多,在教材重印时可做小范围的修订。以西安交通大学吴百诗教授主编的《大学物理》为例,因作者专业认可度高,内容策划贴近教学实践且具有深度和前瞻性,已成为学界公认的经典教材,《大学物理》(第三次修订本)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本彩色版教材,编辑从颜色运用、整体风格设计、版式设计、成本控制等方面均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开创性尝试,使该书从同类书中脱颖而出。如今,《大学物理》历经4次修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成功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五、做好教材增值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倡导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出版社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丰富资源建设,做好知识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如通过教材配套的辅助学习资源包(包括公开课、知识链接、教学课件、内容延伸、配套练习册、听力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等),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延展,辅助教师授课,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为师生提供线上演示教学、线上仿真实验室等。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医学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引入丰富的数字资源、全面的试卷测评以及实用的案例内容,学生可通过PC端获取在线服务,也可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查看相应资料,并运用大数据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跟踪分析,将内容服务精准推送给教师和学生。这些增值服务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形式,起到了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

六、做好教材推广工作

教材推广不应只是广度上的推广,更多的是深度上的推广。高校出版社应发挥其所在高校的优势,开展相关学科的研讨会或教材推广会,组织编辑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及学术会议,鼓励编辑撰写教材建设学术报告等。出版社也可发挥作者优势,在学术会议中穿插举办新书发布会,更广泛地推广教材。此外,出版社还应充分利用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培养用户黏性,使用户成为潜在的读者群,从而精准推送内容,服务教学工作。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引进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教材《机器人学中的状态估计》,该教材的责任编辑找准读者定位,积极联系专业推广渠道,使该教材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天猫店单月销售超过600册,如此优异的销售业绩在专业类图书领域中实属不易。

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离不开优质教材的出版。新时代,高校出版社应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精准定位教材对象,精心组建作者队伍,做好教材内容引领、知识服务、教材推广工作,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教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强. 新时代教材建设:理念与实践[J]. 中国出版,2018(9):5-10.

[2]张民.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计算机类专业教材出版的转型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19(4):93-97.

[3]姚成龙. 高校精品教材选题策划探析——以教育学教材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3(3):46-48.

作者:秦茂盛 赵文娟

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论文 篇3: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思考

摘 要: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下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实施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使农科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关键词:新农科;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1 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新农科是在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新农科建设启动会上首次提出的,之后教育部在“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等新农科建设会得以阐述和推进,从此各高校都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夯实多学科知识结构、双创新能力结构、跨文化素质结构相协调的培养体系;搭建产教合作实践平台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资源保障度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度。

1.1 基于新农科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科建设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多学科知识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实现从单一知识型向实用型和技能型转变,对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建和调整,从而适应新农科建设的需要和发展。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农科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修订农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多种方式,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符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地方高校自身特色与优势,使之进一步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不断培养出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

1.2 契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围绕新农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强、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特点,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标准,突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和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二是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现代技术教育的关系,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知识课程的设置与能力培养;三是坚持课程交叉与跨界整合的关系,注重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生为本,教与学的融合,实现学生知识复合培养与能力综合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及课外培养计划等模块设置,打破原有的传统农科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培养知识复合、学科融合、能力综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保证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1.3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围绕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人培养特色,立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本着“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思路,以创新创业为原则,构建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育人活动,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根据新农科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分层设计多措并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践教育过程,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优势的基础上,实施类型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建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软硬件支撑体系,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意实践和社会服务提供保障,彰显新农科人才培养特色。

1.4 筑牢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而持续改进的闭环体系,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结构、考核方式、毕业标准等建立专业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行为标准等,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以信息监控为纽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检查与自评机制,推动学校上下各部门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把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达成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的共识,质量意识固化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教学环节的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形成畅通的质量监控和反馈通道,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新农科理念下延邊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国高等农科教育改革经历了从1898—1949年的近代学习欧美模式的通才教育阶段,从1949—1976年进入现代学习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阶段,从1976年到现在当代的素质教育阶段。农科教育发展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适应了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以生产分工来培养农科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的迫切要求,新农科建设为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高校,延边大学近年来立足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国家和地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1 确立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 延边大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出了“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服务面向定位。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特点,对农科人才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强化新农科建设顶层设计,将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建设理念,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发展的农科人才,不断为“三农”发展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2 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延边大学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缩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偏差,强化新农科人才的知识培养和能力养成,构建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成才教育”的四大培养模块融会贯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科人才。其中,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通过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途径,实现培养农科人才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初步意识的目的。专业教育培養人才专业技能与本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多学科基础教育、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和企业实践等途径,实现培养多学科专业知识意识,知识能力与实践的目的。“双创”教育提升社会适应力和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多学科专业教育、科研生产实践与训练等途径,实现培养学生献身农科专业的“双创”意识的目的,成长教育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跨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毕业生产实习实践等途径,实现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的目的。延边大学在2019级农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打通了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壁垒,建立厚基础课程平台,增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弹性,有利于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3 建立新农科多样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吉林省“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色与优势,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农科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外培养计划”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夯实了大学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教育,整合多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培养口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课外培养计划,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体系确立了“三时段一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三时段”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方向培养”的培养过程,“一贯通”为“多元文化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该课程体系已固化在2019级新农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0%,专业类教育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0%,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与此同时,还规定课外培养计划须修满6学分。

2.4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遵循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设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整体优化思路,构建了“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外教学活动”相统一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包括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3个层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见习、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包括暑假实践、夏令营、多元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科技下乡等,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培养计划等,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职业证书考试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整体优化实践教学各环节,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作平台,旨在促进学生个性方面得到差异性教育与发展。创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结合,五位一体”的“课内+课外”的全方位新农科育人体系。“一条主线”以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三个结合”是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科技实践结合;“五位一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建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自由成长实践等一体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为此,学校在2019级新农科培养方案中规定实践环节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25%,还应修满6学分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2.5 建立“多重循环”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制定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心、六个系统、多重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即以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中心,由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组织与指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质量监控与反馈改进系统等6个系统组成的多重闭环体系。构建了“三评五查一报告”教学质量监控模式,通过校院2个层级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使执行过程与监控过程形成多重循环闭合的流程,形成了“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学校每年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价体系,与麦可思公司持续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跟踪评价,对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3 深化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为深入推进吉林省新农科建设,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延边大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3.1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以学校本科教学“三大工程”“十项计划”为目标,加强学校专业设置统筹,合理规划专业布局,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对接行业产业集群,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业建设体系。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施专业动态评估与调整,构建适应新农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道,打破行政体制和管理壁垒,推进新兴涉农学科谋划布局,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3.2 统筹学科发展戰略,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指导,统筹学校“1158+”学科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明确重点学科发展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强化重点学科高位推进与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育、设备条件保障、科研平台搭建、专项资金保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进学校多学科联动建设,突出学科发展特色,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3.3 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以吉林省加强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快筹办新农科实验班,探索以提高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尽早参与产学研的创新实践中,深化新农科校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吉教高[2019]18号,基于“新农科”理念的地方综合大学园艺专业多元方向培养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简介:曹丽(1974—),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园艺栽培生理。  收稿日期:2021-05-18

参考文献

[1]廖小平,李志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办学理念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9-17.

[2]孔德栋,宋文坚,吴正辉,等.支撑“双一流”学科发展的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9):256-259.

[3]赵小敏,陈美球,蓝猷平,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1-8.

[4]张艳,王梦涵,张默,等.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科类人才需求转变与培养趋向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8-13.

[5]张忠,沈素平.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路径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20(05):12-15.

[6]勇强.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01):1-4.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01):1-6.

(责编:张宏民)

作者:曹丽 梁运江 李艳茹 冉丽萍 吴荣哲 朴一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教学效率分析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的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