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范文

2024-05-16

诗意人生范文(精选11篇)

诗意人生 第1篇

走进王小东构建的那一个个建筑空间, 可以体味一位建筑师的诗意人生:新疆国际大巴扎富有浓郁的穆斯林文化色彩;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有着线条流畅的雪莲花瓣屋顶;新疆博物馆散发着西域文化的丰厚底蕴。无论是远眺, 还是走近, 都透露出属于新疆这片土地的气息, 不知不觉中唤醒人们心底最渴望的东西:诗意、文化以及精神家园。

缘于新疆的诗意人生

走进新疆, 缘于一颗浪漫的心。初到新疆, 王小东画了一幅以天山博格达峰为背景的城市水彩画, 画名为“一个建筑师的梦”。正是怀揣着彩色的梦想, 在新疆这片热土上, 他时常背着画夹, 四处写生, 大街小巷、风土人情、自然风光, 都成了笔下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图画。在四十几年的建筑生涯中, 王小东一直没有间断画水彩画。似乎唯有画笔和颜料可以酣畅淋漓地宣泄他对新疆的钟情。奇异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场吸引着他, 他的情感也在日日描摹中变得愈发醇厚炽热。这些情感为他自成一体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拍照也是王小东所热衷的, 走到哪里他都带着照相机。在广袤的新疆大地, 一栋很不起眼的民居, 一堵摇摇欲坠的土墙, 都有可能因其与久远历史的连接、与当地民俗的瓜葛而留在了他的照相机里, 成为建筑设计和研究的宝贵参照物。

看电影, 是王小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即使再忙碌, 他都会抽时间去看电影, 这和他喜爱的建筑设计有关, 他要在电影里体查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 关注社会审美观的发展。

读书, 是王小东每天生活中必有的一部分, 不论多忙多累, 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坚持读书。“阅读很重要”, 他说, 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鉴赏力。每天读书一小时, 日积月累就很可观。它读书的内容广泛, 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历史哲学诸多领域。

王小东提倡有文化、有个性的建筑, 认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建筑师本人的素质非常重要, 建筑师应是学者型的人, 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使建筑能够和人、社会、环境协调对话, 自然地表现出对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内在的流露。“根据我几十年来的观察, 一个成功的建筑师, 并不完全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 它应该从小受到良好的全面的素质教育, 有丰富的知识, 善于和人交流, 同时还应是一个学者型的理想主义者——即通过建筑关心和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缘于地域的诗意建筑

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民族风情较为浓厚的二道桥一带, 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王小东的设计力求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用最经典的传统建筑语言和空间构成原理, 用最少的符号充分打造建筑群体的魅力, 注意每一个细节, 营造出既纯粹又丰富的建筑空间, 表现新时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巴扎既有大型商业shoppingmall的内部空间, 又有开阔热闹的是室外步行广场;既带有伊斯兰建筑神秘的宗教色彩, 又吸收了普通民居中工艺砌砖精华;最有特色的就是大巴扎的天际轮廓线, 建筑群顶部丰富的层次和大量塔以及圆顶的应用, 使整个建筑产生升腾向上的感觉。

新疆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阿尔泰路, 是一座用灰白色的花岗石建造的建筑。王小东使用的建筑语言非宗教、非某一个民族、非某个时期, 但它确像西域文化的建筑语言。这个由圆顶、圆拱组合成的建筑, 就像新疆克孜尔石窟菱格形壁画的山丘, 抑或是戈壁中被风吹动的沙海……“新馆的建筑空间与形象所表达的是一种混沌的、模糊的泛文化, 即西域文化。”

位于北京中民族园东南角的新疆景区, 是对新疆民居与传统建筑菁华的浓缩。在设计手段上, 王小东很注重细节和材料, 用建筑细部体现民族文化。他用普通黏土组成的整体质感, 塑造出了伊斯兰建筑敦厚的外墙、高耸的额敏塔、空灵的拱券窗以及深邃的拱门, 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气息。

诗意的女子诗意的人生散文 第2篇

在这个世界里,作为美学对象(姑且这样说),我欣赏过无数的女子,虽是成熟的年龄,我依然想用一种不算诗意的语言描绘想象中的她,也许能告诉未来的青年们关于爱的审美。也许她就是陌上谁家年少希望的远方。

神话中的那些或仙或妖的女子,象织女,白蛇,象祝英台,巫山神女;那些文学中的女子,象黄蓉,小龙女,象王语嫣,木婉清,象阿朱,苏嘛拉姑, 那些既在文学中又是现实中的女子。象孟姜女、刘兰芝,象“长干行”里那位深情女子,象薜涛,李清照、象唐婉、芸娘.象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 象民国的林微因,张幼仪,陆小曼,张爱玲….

我心中想象的那位女子,也许她在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我们依然有权利去想象去向往,我们可以从神话里,从文学中,从现实中那些曼妙的人儿身上,渴望找到想象中的她清晰而又朦胧的影子。

她的内心应该是善良的,唯有善良的人才让人的心灵变得宁静,象织女,象白蛇这样绝色的女子,她们不会让爱她的人心灵焦灼的,不会让爱人心生忧虑的,因为她会用真诚的行动,温柔的爱抚让对方相信,她的爱是执着的,即使她们曾经有过婚姻,象陆小曼,象张幼仪,即使她们曾经是青楼的,或者红楼的,象董小宛,象李香君....。但我们知道,他们灵魂是高贵的,这样的女子值得一生去眷顾。

她的内心应该是质朴的,因为质朴与善良有时候是同义语,这个质朴是心灵的质朴,不在外表上,所以我希望她的家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地方,但那里民风一定纯朴的,那里一定是邻里守望,亲友和睦。小社会温暖的环境。她也有可能生活在丽江一个幽静但狭小的庭院里,也许她就生活西湖边上一处年代久远的小楼里,也许她就在北方或者南方城市的没有电梯的高楼上,也许她生活在干旱的塔克拉玛干一个被千年胡杨林围着的沙漠小镇上,也许她就在我居住的小城外的村庄里……..。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女子,她懂得这个世界平凡人是什么样的生活,即使她后来发达了,生活滋润了,她也了解民间的疾苦,她的内心会有一种温柔的意绪,对亲人,对朋友,包括陌生的人们。

也许在她糼小的时候,她的居处也许不甚宽敞,但那儿一定是宁静的,祥和的,白天可以看到远处的袅袅炊烟,偶尔还在离家不远的公路上还可以看到不常出现的汽车,夜幕降临的时候,月光会不吝惜地从无边的苍穹照下来,天上有多明亮,地上就有多明亮,小屋里有照亮整个家的电灯,有这些就够了。

她的出生不一定高贵,但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她一定有一个质朴而勤劳的母亲,和一个坚毅而沉静的父亲,父亲是家的主心骨。不需要什么权势和太多的家财,因为这样家庭的孩子,知道贫穷不是过错,知道生活不一定拥有财富就是幸福,如果母亲是医生或者什么当然更好,这样她从小就会受到母亲细心的呵护,甚至是专业的呵护或者教育,我相信她在这样的家庭里一定养成了爱整洁,懂礼节的习惯,虽然质朴,但也懂得什么打扮最适合于她,因为在今天这个社会,淡妆是对自我负责的外在表现,也是对社会尊重的文明习惯,蓬头垢面并不是正常的生活。我也希望她是一个遇到陌生人都会脸红的姑娘,我多么希望“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是她真实的写照。

我想象中的女子,与他的爱人,年龄不要差距太大,可以大三岁,可小五岁,如果是我的爱人的话,那么她得生活在六十年代中晚期,不能象杨翁之恋那样大的差距,这对于女人是残忍的,对于男人是无奈的。

她家可以没有电视,可以没有收音机,如果到了今天,她们家可以没有汽车,没有别墅,但她的父亲一定要给她买有《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还有中国神话故事,那么她就可以趁着夜晚的灯光读她的《白雪公主》,《长发妹》了,她的内心里从小时候到今天,都拥有一个神话世界,让她以后在困难的时候,她就会想到白雪公主也碰到过灾难,长发妹也受到过折磨,她也就会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接受生活的困厄,这样在她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从这些神话故事得到一种力量,慰籍她多感的灵魂,她的心中有一个“神话世界”,那么她的灵魂就会对这个“自然世界”加以超越,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世俗世界的困扰,无论何时,她的心里都会有着一片明丽的天空。

她的生活圈子不能太大,但她一定有几个童年时期要好的小朋友,她们出生在一个院子里,也生长同在一个院子里,小时候玩乐的时候,冬天一起赏梅花,夏天结伴听风玲,白日里一起读书写字,夜晚在月光下一起看月亮,数星星。她们是她长大后的闺蜜,她们应该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她们在一起,也可以放声大笑,也还可以说点荤段子,或者放肆地评论某一位道貌岸然的男子。我相信她不会有太大的社交圈子,所以不担忧那些男人色眯眯的眼睛, 不会因为倾慕权利和财富而使她眼花心跳。女人圈子大了,会影响自身形象,正如吴仪所言“你,如果是女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交往范围,你不能像男人那样,见谁都是好朋友,即便你的职业是公关,你也不要在下班后,今天和这个男朋友一起喝茶,明天又和另外一个男人吃饭,这样的日子久了,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你很轻浮,是的,你的熟人是很多,但你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她与闺蜜们在一起时尽可家长里短,她不要去羡慕人家的富有,也不会在她们面前显摆自己家的阔绰,如不这样,朋友会惭至疏远的。她最好能静静地含笑倾听,象那南山(苑)的红叶一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以内敛应该伴随女子走完一生。

如果结婚了,她一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带着孩子,与兄弟妹妹一起每周回去陪父母打打牌,大至一元,小至一分,尽可死去活来的相互批斗,即使再忙,也要尽量这样做好,她懂得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而停止转动。一个人需要一个伦理世界,也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孝敬,和对兄弟、同事、朋友的友好。“长幼有序,尊老敬贤,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伦理的内涵。人最大的后悔,莫过于父母远去了,想孝敬却无处寻找,这种痛苦是无法弥补的。有的人美其名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这种爱,那是最不齿的事,假如这样做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睡得着吗?不管男人女人,心里都会惭愧的。孝敬父母,我就做得不好,我也犯过错误啊,而且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就是我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世界上还有后悔药吗?我想买,但面前白茫茫的一片,惟见两坯黄土在故乡的小山上孤独着,你想听一声她叫你的一声乳名吗?万万不能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及时行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尽孝不能等。如果女子拥有一个“伦理世界”,她就会对自已“小我世界”进行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美丽,或者说是一种崇高,这样的人你尽可放心,她会对自己先生的父母比自己的父母亲还要尽职,你有什么理由不去真心爱她呢,男人最大的欣慰啊,是女人对他的父母象对自己父母一样。

她应该是优雅的,优雅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体现。她一定知道,在生活比较窘迫的时候,她不因屋子的.大小而苟且,依然将自己的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衣衫依然熨烫得妥妥贴贴;生活比较宽裕的时候,她能把家里每一件物事做到精致而又精美,不因有打折品,而堆满家的每一个角落。周末的时候,有闲适的心情,她满怀欢喜地带着孩子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中,在河畔湿地旁,把自带的吊床拴在两颗树之间,与孩子一起享受阳光,清风,书香,苍穹,亲近大自然,闲看天外云卷云舒,静听林中蝉唱鸟鸣,山间溪流泉声,有这样的心情其实就是一种诗意,就是一种优雅,出入高档会所的人他们能够比拟吗?他们能够享受这样清丽的小资生活吗?他们在那种场合还有自我吗?每天傍晚,把孩子接回家后,陪着孩子学习,她自己也读文学,读音乐,充实自己的专业,她也读周国平,读付佩荣,读钱鐘书,读季羡林,陪着孩子练琴,她自己也会弹着吉他伴和着女儿的“春江花月夜”,伴和着儿子的“湘江春早”的旋律,享受这母子亲昵的美丽,她一定会炒上几个拿手的菜肴,让儿子或女儿享受天伦的快乐,女子下厨,不是坏事,我看过一篇文章,如果有一手好菜,既可以犒劳辛苦的自己,也可以在人前展示自我,更可以让人知道自己艺术地脚踏实地生活着,那才让人艳羡呢,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女子就只会饭来张口,这也是另外一种优雅,我多么希望我的儿子也会厨艺,当朋友们到家的时候,一手好菜,让他的那些男女同事佩服得紧呢。深夜的时候,一天忙碌完后,她才打开了电脑,倾听那时尚的流行音乐,动听的背景音乐,也可以打开电视,听孟非,财神,黄老师点评被爱与爱人的人生真谛,孩子做完作业,静静地躺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她满怀着爱意轻轻地抱起孩子,放到她亲自为她装扮的小屋,甜甜地睡去........。她的心中因为书香熏陶,她懂得了哲学、史学、美学、懂得弗洛伊德,懂得了黑格尔,懂得了康德,她在泰戈尔的诗文中看到了“飞鸟“.感受到”吉檀加利“的美丽,她心中因为知识而一片光明,于是她的灵魂中便拥有了一个超越于“无情世界”的“艺术世界”,超越于“经验世界”的“科学世界”,也许在某一天,她太累了,在饭桌边睡着了,臭男人,你又在做什么呢?醉了吗?

诗意的女子与女子的诗意,男人要懂得欣赏,人的一生找对一个爱人,胜过挖到一座金矿,但谁也无法估量,少年时优秀,不等于中年时就优秀,即使到了老年,人也会变化的。对于女子的奉献,要懂得珍惜,失去了也就一去不返,正如人们在决绝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淡定苦难 诗意人生 第3篇

关键词:艺术张力 《雅舍小品》 语境叛逆 情境悖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自1949年问世后,就广受好评:

“誉之者盛称篇篇短小精悍,举凡人性百态,顺手拈来,层层剥视,娓娓道来,深刻而又得体,风趣而兼隽永”。

其“先后印有300多版了,至今销售不衰”的发行纪录,创下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记录。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雅舍小品》的艺术生命的日久弥新,其艺术张力大约是个中要义。

一 张力释义:洞穿感知的强大势能

艺术张力概念由美国现代诗人、批评家艾伦·退特最早提出。他在《论诗的张力》中说:

“我们公认许多好诗——还有我们忽视的一些好诗——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为这种单一性质造一个名字,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诗。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张力’”。

张力源自物理学的一个概念。从物理学来讲,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发生在内部的一种牵引力。如悬挂重物被拉伸的绳子内,被强压紧的弹簧等就存在张力。后来,这种物理学意义的力被借用到艺术研究中,指艺术文本内部诸要素的排列组合中生成的紧张关系,并聚增为超常的、可达情境极地的,洞穿读者惯常感觉心理的势能。

作为诗学概念,“张力”是上世纪新批评派对抒情文本魅力的勘探发现和对诗学理论的擦亮。被奉为“现代批评的顶点”,成为其理论标识。艺术张力强调艺术的独特维度与常态生活的分野。文学文本是否生成张力以及张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读者心理感知度。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以生活业已形成的惯常图式为基本参照。对于力的感受和度量是以一个大体的常态为基准。如果使读者感知的受力打破了惯常心理状态,超过心理感知“度”,就会产生张力。而跨越的距离与常态心理基准越远,产生的张力强度就越大,作品就越具有触动读者感知的审美震撼力和感人殊深的艺术魅力。卡西尔言:“一切时代的伟大艺术都来自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渗透。”

作为一种艺术思维与手段,文本张力的构建主要有两种基本范式:一是同质元素的叠加、聚增。“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乡土依恋,团圆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情结。因此,对中国古人来说,与家乡亲人的分离本身就令人黯然神伤,柔肠寸断。而对于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离别就格外让人悲不自胜。并且,多情的离别还发生在“悲落叶于劲秋”的时节。这样就在离别之痛中再添新愁。经过“离别”,“多情”“清秋”的逐层叠加、相互组接从而使离别之情被演绎、聚集、生成了一种能洞穿读者心扉的强大的势能。我们从逐步层层下压的弹簧中能感到类似的势能的存在。

另一范式是文本中异质元素之间的悖论式组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霞光万道,自然美丽无限,但同时又隐喻着人生的黄昏,生命的暮年。这样,自然的良辰美景与内心的萧杀秋景形成了巨大的两极反差而又相反相存;审美的悦心悦意与人生迟暮的忧患感伤造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而又悖论式地并存于文本。从而使整个诗行的语意生成、诗意构建聚集了一种能穿透感知的强大的势能和压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就属于后者类型的一个样本。

二 语境叛逆:“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

巴赫金认为文学总是对话性的,总是指向其他文本。如果把文学文本置于文化语境之外,那是不可理解的。《雅舍小品》写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抗战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充满着血腥与泪水,轰炸与杀戮,流离失所与家破人亡。面对社会的巨大痛苦和民族灾难,梁实秋并没有做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闲适文人。相反,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促使他投身于这场事关民族存亡的大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陷落,梁实秋作为主张抗日的学者、教授,上了敌人的黑名单,处境危险。为此,他毅然写下遗嘱,割舍父母,告别乡土、校园,孤身南下,奔赴国难,置身于“烽火连三月”的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这使他亲历了这场血与火的国难,为国家的危亡牵肠挂肚;为大众的流离寝食难安。“日夜收听广播的战争消息”,“利用大头针制作许多面红白小旗,墙上悬大地图,红旗代表我军,白旗代表敌军,逐日移动地插在图上”,“看到津浦线上的白旗咄咄逼人,红旗步步后退,相与扼腕”。在空袭警报之声频频拉响的南京下关码头,他登舟前往长沙,抚念国难日殷,“看着船上满坑满谷的难民”,三餐难以下咽。在重庆,他亲历“五四大轰炸”,仓皇地厕身其里:爆炸声接连而至,声声巨响中尘埃弥漫,竹筑的房屋烧得噼噼啪啪地响,有如爆竹,山城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陈思和认为在一个历史时期,往往会产生一些为人们认同的重大时代主题。如“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抗战时期的“民族救亡”等等。这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常常统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和文学走向。中国新文学具有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在国难当头时刻,作家们纷纷“放弃了自己的个性追求”,放弃了“始终关注的启蒙主题,包括‘个性解放’或‘社会革命’的主题”,代之以齐唱救亡的时代进行曲,不约而同地担负起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活动也转向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轴心”。作家们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产生了大量的反映民生疾苦与抗战斗争的“受难的散文”、“怒吼的散文”、“救亡的散文”。“报告文学和通讯此时成了最热门的体裁。战地通讯或有关抗战英雄业绩的报告在各种报刊上大量发表。”

然而,面对整个时代、社会发出抗战的吼声,在文学艺术纷纷以“铁肩担道义”的一片呐喊声中,同样饱受战火熏蒸炙烤的梁氏并没有与时俱进,却背离时代重大主题,逆反文学主潮,把笔触转向人性,将文学维度切入人生,气定神闲地讲述人生,谈论人性。在《雅舍小品》中,梁实秋说古论今,无所不谈;谈人道物,无所不写,唯独与抗战无关,与当下的时事相远。从作品中人们不仅感受不到重大的时代主题,也听不到万千民众流离颠沛的呻吟,就像中国宋元时代的山水画,外敌的入侵,现实的硝烟战火在作品中荡不起一丝涟漪。这样,“众鸟高飞去”的社会抗战语境与“孤云独去闲”的文本意象之间形成了两极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是全民救亡图存的呐喊吼声,另一方面则是 “一地鸡毛”式的凡人琐事的娓娓讲述;一方面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战乱苦相,另一方面则是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般的安详与闲适。文本话语被推向与社会话语指向相悖逆的极端,造成两极强烈冲突又悖逆式的相互映照,凸显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张力效应。

三 情境悖论:“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审美心理学认为,态度决定世界样态。人以那一种态度看待世界,世界就向人呈现与之对应的那一方面图景。在感伤中,世界是一幅万物萧瑟的冷落清秋景象;反推回来,世界呈现什么图景,是与人所持的态度密不可分。佛家有“见心见性”之说。所谓心之有所想,眼之有所见。心性空间的净朗与阴霾,决定感官世界的阴晴雨雪。因此,对生活苦难,有人悲不自禁,有人则淡定平和。面对血与火的硝烟,身处颠沛流离的离乱生活、以悲为美的杜甫有着切肤之痛,并且把这种悲情愁绪演绎得哀转久绝,锥心泣血。而梁氏心性则具有一种彻悟了人生得失,洞穿了社会悲喜,通透了生活苦乐后的那种淡定与超然,使其感知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心理反映与生活境遇之间,与众不同。

以首篇《雅舍》为例。文本以两种话语展开,在两种话语相互映衬,相互抵牾,相互对照中构筑反差强烈的语义空间。一种话语面朝真实世界;另一种话语指向感知世界。文本中,“雅舍”且不说没有那种“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古代文人隐逸山林乡居的田园诗意,相反,它构建简陋的是“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的陋室。“雅舍”更非“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情雅致之所,而是人声喧闹,邻里相扰,鼠害成灾,蚊虫猖獗的户棚杂院。单就房屋基本功能来说,“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遇大雨“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此刻满室狼藉。”如果说这些生活困顿已经使人苦不堪言,那么,它本身还置身在内忧外患的民族灾难的时代环境之中。

在叙写过程中,作者将生活的百般苦楚层层叠加,把生命的千般艰辛步步递进,像压紧的弹簧,似充足了气的皮球,造成了文本内部强大的势能和紧张状态,使艺术品达成非常的语义或意境。从轰炸杀戮到流离失所;从居不避风雨到蚊鼠成灾,文本道尽了生活的水深火热,浓缩了时事的艰难苦恨。

然而,真正使文本“奇峰凸起”的,则是作者在苦难中“入水不孺、入火不热”的心性与人格,是面对严酷,身处逆境表现的淡定与从容。 在睿智和阳光心态烛照中,时事的艰难,生活的苦难,似乎已变得无足轻重和释然,没有常有的哀惋、感伤,没有怒发冲冠,也没有仰天长啸。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种时事和人生,民族与个人的双度艰难苦恨之中,作者从中居然还发见了美,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月夜图和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庄子把“清”与“宁”作为宇宙之道的心灵至境。而至道之境、真切之心则以自然万物呈现出来的。“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齐物论》)禅宗也认为佛性往往从自然景物之中显现:“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禅师语录)可见,尘世不染、与世相隔的清澄静谧之境乃是梁氏追求老庄清明虚静、禅佛清空净洁情志的写照。月之清乃是心之清,景之静乃是性之宁。有学者评价,“当内忧外思生死存亡之际而安时处顺哀乐不入,不就是庄子哲学中时时夸赞的‘入水不孺、入火不热’的‘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的变形和缩影吗?”。

如是,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形成了文本中异质元素之间悖论式的结构组合。在时事和人生,民族与个人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双度艰难苦恨之中,文本没有悲情苦绪,没有哀痛伤感,凸显的是面对苦难“入水不孺、入火不热”的睿智和坚韧的人格力量:诗意、阳光的性情不是源自于人生的顺风顺水,而是发生在轰炸杀戮、流离失所的灾难中;月光山水的审美之花不是对优美清新的自然田园写实描绘,而是绽放在邻里相扰,鼠害成灾,居不避风雨的生活困苦中。这样,现实的水深火热与作者内心的淡定超然形成了巨大的两极反差而又相反相存;时事的严酷,生存的艰难与淡泊净朗的心性空间的对立冲突而又悖论式地并置于文本;生活的困顿,居不避风雨与诗情画意的审美画卷相矛盾抵牾而又相互映照,从而使整个文本的语意生成、诗意构建聚集了一种能穿透感知的强大的势能和压强。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参考文献:

[1] 梁文茜:《忆雅舍》,《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4期。

[2]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 梁实秋:《梁实秋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5]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7] 朱光潜:《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 刘登翰、杨明萱:《台湾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有诗意的教育人生更精彩 第4篇

一、改变心态,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当我在上海市教师艺术人文素养培养德育实训基地学习时,导师赵其坤反复提到这样一个关键词“诗意的教育人生”。我想,如果教师能够多一点浪漫情怀,懂得去追求一种诗意的教育人生,也许这会是一种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恰如梅贻琦先生提出的“大鱼带小鱼”的教育方式,我在上海市教师艺术人文素养培养德育实训基地学习的同时,也在学校内主持了一个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艺术教育工作坊”,其成员全部为中级职称及以下者,他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指标都已满,而十年内只有一名教师退休。为此,我组织了一次关于“教师诗意人生”的讨论。

在讨论中,我发现这些教师从教都是十年左右,但职业倦怠已向他们无情袭来。教师确实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但我们绝不该自认平庸。对于学生来讲,“我们”很重要!虽然说没有物质,哪来的诗意?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就是吃粗粮,喝井水,没枕头咱就弯起胳膊枕着当枕头,乐趣就在这其中啊。“职称”算是个枕头吧,但没有,咱也可以弯起诗意的胳膊枕着当枕头。中国历史上最浪漫、最有诗意的大诗人就是李白,因为他随时随地会创造出诗意。比如他一个人坐在山上,就吟出了《独坐敬亭山》;在月下饮酒,就有了《月下独酌》,没有人陪他饮酒,他会举杯邀明月,没有一点点刻意,只是兴之所至。普通人觉得没有意思的事情,诗人却会做得有意味,有内涵。所以说,我们不能改变的是外部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比如职称指标,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心态,像李白一样。

其实,这些各学科的青年教师愿意参加“艺术教育工作坊”的学习,就是因为心中有着诗意的追求吧。我一直认为教师需要向诗人们学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活得随心一点。这个寒假里,我组织“艺术教育工作坊”全体成员去绍兴进行摄影采风活动。当到达百草园后,发现那里不过是一畦菜地,几面白墙,一个枯井的破落小院,才知道这个给小鲁迅带来温暖和甜蜜的乐园无关景色,那不过是孩童的心灵乐园,在这里小鲁迅才感受到了不受世俗和社会影响的自由!隔着时空深深地嗅着伟人的气息,能使我们的心灵顿时开朗起来。人生有百番滋味,生活有千多迂折,只要积极地努力,生命就会如花绽放。为人如此,为师也是如此。开学后,我还在学校里搞了一次“艺术教育工作坊教师摄影作品展”,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围观”。这一切,使我获得的是不下于评上职称的愉悦感,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对于这些青年教师,我想:走一走仓桥老街,品一品绍兴黄酒,看一看三味书屋,听一听绍兴大板……这些,看似与教育无关,其实与教师的成长真的有关。

二、学会浪漫,打破一成不变的平静与单调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浪漫,不妨打破一成不变的平静与单调,激起些浪花。忙里偷闲,朋友间小酌一杯酒;逛逛街,关注一下社会百态;跑跑步,打打球,锻炼一下身体。黑格尔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那么,一个只关注手头工作的教师,注定没有未来。再想想,每天在校园里对我们微笑的学生,同事倒的热茶,桌前爱人送的玫瑰,家里孩子的欢声笑语,诗意无处不在。我们不能改变忙碌的生活,但是谁也无法阻挡我们追求诗意的心。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那么,我们要做的是:生活无诗意,心中有诗意。当然,能让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诗意,就更棒了!总之,教师的诗意人生其实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个人情怀。拨弄心中教育这根弦,让它发出诗意的旋律。

我校的唐煜亚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有时候教案写啊写,会写得自己都很烦躁,这时不妨改变一下心情,放慢书写的脚步,把写教案当做练习书法来进行吧,等书写完一页整洁有致的教案,心情也不觉变好了。在制作课堂教学所用的PPT时,不要总是用那些呆板的模板了,稍微花点心思找个跟教学内容相关的PPT,学生会更感兴趣,有时在课堂上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的心情也会更好。当然,这一切都还是得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得不偿失了。空余时间,不妨阅读一本好书,不一定要是学科相关或教科研方面的,只要是内容有益即可。一个知识面更广的人通常能有更广的眼界,同时一本好书能让你有个好心情。想象一下吧,冬日里温暖的阳光下,你抱着一本书坐在阳台上细细品味,旁边的水杯中飘着几丝茶韵,应该算是挺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吧。假期中,背起自己的相机出门吧,不一定要去名胜古迹、风景如画之地,只要能放松心情就好,不要刻意带着那条条框框去拍照,用相机记录下心情愉悦的那一刻就可。

三、离功利远些,用远见的眼光去体察

诗意应该和眼前的功利离得比较远,功利的东西一般来说很容易看到,而诗意的东西不太容易看到,需要用心去体察,要有远见的眼光。“职称壁垒”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么做,如果一味围着“职称”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自己不开心,职称也没解决,进而把这样的“坏心态”传递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最终是苦了学生。

当前的新教育思潮强调教师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意义的重新阐发,也是对当前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体制的否定与超越。我们要像水一样不断积蓄力量,并像树一样不断成长。“职称”并不能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在自己可以左右的职业生涯中让自己活得有诗意些、充实些,外部的专业发展环境不可能是一直不变的,只要我们能保持最美丽的职业生涯行走状态,也许一切只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诗意人生作文汇总 第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意人生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意人生作文 篇1

拿出一本书,我们不妨认真去品味其中的奥秘;翻开一本五线谱,不妨聆听由音符组成的美妙动听的音乐;踏上人生之旅,我们不妨感受一下人生的诗意。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孤独的。拿起一瓶葡萄酒走上阳台,端一把躺椅坐下,拿起葡萄酒往小杯中倒入,一股红色的液体流入杯中,寒风吹来,没有一丝刺骨,只觉秋意浓浓,暖意浓浓,因那一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哪敢“违背”李太白诗中的意味呢?我端起酒杯,一咽既下,一股暖流顺着咽喉到了胃里,抬起头,不禁瞅了一眼明月,又低下头准备在倒,我乍一抬头,仔细一看那轮明月与往日不同,旁边多了无数颗星星相伴,啊!多么美好的场景,它们“一家”团聚,此时此刻可能正说着那无尽的话语,品尝着杯中美酒与佳肴。我向往和它们在一起,说尽心中无限事。我清了清嗓子,美好的画面逐渐消失了。

我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从前,无忧无虑,不禁想到庄子的《逍遥游》,文章陈述了绝对自由,无己,无功,无利的人生境界。我们的人生每天都是充满欢悦的,有人问我:你怎么每天都那么开心,像吃了开心果!我说:哪有,一个人悲伤就算吃开心果也不会开心啊!所以我认为人生应该保持每天心情的愉悦和乐观,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人活着,不就为了图个乐吗?人开心了,无忧愁了,寿命都会长一大截呢。我们何不改变自己的心灵,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新,敞开胸膛大声呼喊一声呢。也许这样,能让我们的心得到一次洗礼。或者,我们可以漫步于海边,听上一曲优雅的歌曲,放松一下心情。又或者,我们回到家中,看上几首乐观、豁达的诗,品味诗人带给我们的真趣。

诗意人生作文 篇2

芸芸众生,都如小草似的,每个人都会活出自己的美丽!

在众多的书本中,我选择了读这本书。最开始的时候,吸引我的仅仅是书名。我想:每一棵草,都可以开花吗?

书的内容很简单,有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在其让人眼里,或许是看不上眼的,或许是平淡无味的;但在作者丁立梅的笔下,这些故事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了小小故事里的默默深情和人生至理。故事很简单,却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回味和思考。

“人生失意总是难免的,要紧的是,在失意中,活出诗意来。好好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它出自于《人生,失意还是诗意》。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成绩优异的男孩考上了小中专,以为可以就此“鲤鱼跃龙门”,但他的名额却被一个干部子弟挤掉了。后来,他在亲戚们的救济下继续学业,却在大学被查出患了乙肝。他很失望,可是父亲的话让他明白:好好活着,就是快乐。所以,他不甘堕落,他种下的花朵给全村带来了沁人的清香,他优美的笛音吸引了漂亮姑娘,她成了他的妻子,他精美的根雕成了人们家中最美的装饰。

我想,很多人,在遇到和他同样的问题时,都不一定会像他那样坚持着。或许在无法就读小中专后,就此弃学;或许在查出患了乙肝后,就对人生充满失望,等待着生命的结束……但是,他都没有,他用行动为自己乃至整个村庄甚至更多的人的生活添加了“诗意”,完美地诠释了“在失意中活出生命的本质”。这样一种韧性,是很多人都缺少的。

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在经过施肥、浇水、除草等一系列的环节后,草就会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只是,如果没有了前面的那些过程,草就是草,不会开出花,不会为它的生命添加一抹亮色。这正如人生,人生注定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一路上,会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只有经过了挫折、磨难、失意,但仍然坚持不放弃,就终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世界上,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用自己独有的闪光点活出人生的诗意。芸芸众生,都如小草似的,每个人都会活出自己的美丽!

诗意人生作文 篇3

诗,能助欢笑,亦伤离别,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家,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到“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现代诗,这其中有快乐,有伤离;有爱情,有友谊……但不变的始终是诗香四溢,诗意的人生。

历史的帷幕缓缓打开,我看到了一幕幕关于诗的决美篇章……

在汩罗江边,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屈原面对国家的衰败,面对同僚的嫉妒,面对学生的背叛,他没有悲观,而是以一位诗人本拥有炽热的心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最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言。这使我感动,让我明白,在何时,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并不断奋斗,就能战胜困境。

来到东晋的深山,看到一位智者在躬耕陇亩,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在这黑暗的社会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归隐田园,放弃了世俗的喧器,呵护了守静,不然怎么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流传后世。这震憾了我的心灵,让我懂得有时也应放弃红尘的喧杂来拥抱自然,让身心沉浸在自然的和谐与静谧中。

在黄州,苏轼回想着仕途的坎坷,遭贬的不幸,面对昔日赤壁战场,突然胸怀变得舒畅,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名句,从此他又乐观地对待人生,在黄州兴建水利,为民造福,做出许多对人民有利的事。“小舟从此逝,沧海济余生。”这让我理解了原来任何的磨难都是小事,只要我们以微笑去面对,就会看到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

面对朋友的离别,王勃高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关场的打击,李白放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生与死的决择,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漫游在这诗的国度,感受着诗香四溢,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与诗交流,诗意人生,令我沉醉与向往!

有诗相伴

无论是春光乍现,还是秋水波澜,无论是夏花掩目,还是雪映庭院,如果生命有一日,我便读你一天,晨,手捧朝霞伏案;午,细品阳光绚烂;夜,解读银河星汉。有你相伴,我便不会孤单。

有诗相伴,便有自信相伴。我可以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扬起自信之帆,我可以从“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中撑起自信的长蒿,我也可以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自信之舟,我还可以从“处士祢衡俊,诸生无县贫”中寻到自信的支点。

有诗相伴,便有坚韧相伴。我可以从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找到他九死不渝地追求后留下的坚韧我可以从柳三变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中寻到他虽遭贬谪之洗礼却也坚韧的心,我还可以找到“未负幽栖志皆全宠辱身”的李白才不得展却坚韧依然。有诗相伴,便有美景相伴。我可以从飞羽殇而醉日中悟出人生如月的哲思,可以在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下载歌载舞,我可以从“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中感受到江南的雾锁楼台之美,我可以从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中体会得到高山流水,茫茫江面上一撑蒿的渔夫高吟的调子,我还可以从“绿杨阴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感受到生机盎然。

有诗相伴,有真情相伴。我可以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读出爱情的伟大,我可以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读到亲情的细腻,我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读到友情的淳厚。

昔日狂歌纵酒,红颜泪眼,不觉己是匆匆数年,再回首己不见英雄脸庞,惟有泪水涟涟,使我不由得感慨浮生如烟,但有诗相伴,有自信个伴,有坚韧相伴,有真情相伴,我,便不会孤单。

诗意人生作文 篇4

人生是一匹骏马,飞奔过,辛苦过,流淌过汗水,汗水中躺满了岁月的痕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一缕阳光照射在空旷的山谷中,鸟儿被吓的乱鸣乱飞。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四处奔波的人的脸上,同样被吓醒,脑海中浮现着:他们拥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但他们还要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奔波而努力。

努力一定不会让你空手而归。许多青年的努力是为了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定居。

时间是个风火轮,永远不知疲倦,他轧过,留下斑驳的痕迹。让奔波的人认为时间是个“魔鬼”,让自己的年龄逝去,一去再也不复返。年龄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绑定了家庭,工作以及旁人的眼光,可谁都不是光长年龄,阅历眼界也在增长。

奔波的人到了三十父母就回催着回家,成家立业。认为三十很可怕,认为三十已经老了。但《为政》中写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左右,正是学习的好时光,三十立身,有了自己的成就。岁月静好,但三十,风华正茂。所以不要再为三十而困惑,三十正是好时光。

青春需要装扮。我们用笑容来装扮她,用欢声笑语来装扮快乐的幸福,但青春也需要卸下,不该执着的事,就该大度的放手,让他在乘风破浪中漂游着。

青春是一弯新月,是遗憾,青春总是不完满的,正因为不完满就多了一份体验,多了一种美好的希望。

诗意人生作文 篇5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题记

当我们漂泊在生命的河流中,应该让诗意的美酒酿化开心灵的沉闷,为其注入一汪清冽的甘醇。

花季的青春路上,有太多的烦恼。生命也永不停息地流逝着。人究竟是在“成长”,还是在“老去”?我想,不在于年龄,更多的在于精神世界。

不为美丽所累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过于注重外表。整容、美颜,如此等等。外表在交往过程中的确重要。可是,过于注重外表,以至于做出很多疯狂的举动实在匪夷所思。外表只不过是一副皮囊罢了,去掉皮囊,人皆是凡胎肉身。所以,外表的美丽远远不及心灵的美丽那么重要。

美洲热带地区有一种鸟,叫库拉索鸟。这种鸟极其美丽,而且天生就有比美的特征。这种鸟往往会在一片草地上尽情地展开双翅,显摆着自己的美丽。可是,在不久之后,这种鸟会很快死去。经过研究,任何库拉索鸟在与其它鸟们比美之后,都会沾沾自喜,产生美丽的虚荣心。为了美丽,它们甚至会吃一种果实,这种果实能使鸟在短时间内焕发青春,可是这果实毒性很大,最终鸟儿便会被毒死。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的外表会永远美丽。不为美丽所累,淡化外在的美丽,强化内心的纯粹,才是最美人生的境界。

享受人生旅途的风景

成功其实就是经过你不懈努力,坚定向前之后的结果。成功其实并非是为了站在终点赢得喝彩,而是在人生旅途中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如果太在意成果,就会忽略行进中的点点滴滴。结果虽然重要,但有时过程比结果更精彩。

非洲戈壁滩上有一种叫做依米的花,它用六年时间扎根汲水,然后在一夕之间绽放,美得令人惊奇,却又在一夕之间枯萎,消失得无影无踪。每一次绽开与凋零,都是生命的绝唱。我想,依米花令人惊叹的并非绽放时的美丽芬芳,而是不断努力的整个过程,死亡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没有最后的终点,但有不断的旅程;没有最完美的结局,但有更生动的经历;没有最成功的人生,但有最丰富的意义。人不能忽略对生命过程的享受,生命是一场独特的旅程。

奇迹是勇气绽放的花

有一种勇气叫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一种力量叫作“扼住命运的咽喉。”有一种毅力叫作“水滴石穿。”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垂不朽。坚强勇敢的人,即使失去一切,也不会失去生命的勇气。

菲利普克罗松曾因意外失去四肢,却立下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横渡英吉利海峡。没有四肢的他想要横渡英吉利海峡,常人看来,这想法如此疯狂,那肯定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但他在自己残存的手臂上和残存的大腿上套上假肢,头戴潜水镜和呼吸管,经过不分昼夜的魔鬼训练后,最终迎来了那一天。他从英国福克斯通港下水,朝着对岸的法国维桑港奋力游去。每游三公里便停一分钟,然后继续前进。最终,经过十三小时三十分钟,他终于游过三十四公里宽的海峡。

菲利普是生活的强者,他没有向命运低头,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地挑战自己。正是: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人的一生多么短暂,但若你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做无限的事情,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你就是成功的。没有人可以拯救你自己,只有自救的人,才会得到上帝的帮助。若不发自内心地改变,那么一切吹向你的风都是逆风。

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那便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每个人都会逝去,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心灵感悟,诗意人生 第6篇

关键词 唐宋诗词 景观意象 人生意蕴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而唐宋则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辉煌成就和最高顶峰。从王勃、骆宾王改造宫体诗,创造五七言律体,完善古风体;直至宋末萧立之、文天祥的晚宋词。无一不显示出或是委婉、或是凄凉、或是磅礴的风格。唐宋年间,诗歌达到了“长安无处不飞诗”的地位,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诗词在这一段时间从一种简简单单的文学体裁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唐宋之间,唐诗词和宋诗词也有细密的不同:唐诗词韵胜,浑雅,贵酝籍空灵;宋诗词意胜,贵深折透辟。就内容,宋诗词较唐诗词广阔,就技巧,唐诗词较宋诗词精细。在唐宋三百余年的历史中,诗词则如浩瀚烟海,碧空繁星,所述意象更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诗人所处的环境、心情、感受的不同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诗句,对唐宋诗词中意象研究,归根结底是对诗人的探究,对唐宋社会背景的探究,以及对当时文学发展程度的探究。唐宋诗词的意象,大体说是以自然景物为主,以社会风情为辅。所以自然也应从景观意象谈起。

一、孤光照之秋水

秋天的水,是萧飒凄凉的水。唐宋诗词中的秋水自然也不例外,秋天是不得意的诗人,壮志未酬的诗人,怀才不遇的诗人感伤的独有的季节,秋天的水往往是他们情感的归宿。杜甫《梦李白》:“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对朋友的忧心忡忡表露无疑,那是在秋天;王维《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对自己的前途未卜徘徊反恻,那是在秋天;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对人生的颠沛流离黯然长叹,那是在秋天;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对晚年的痴痴老矣无可奈何,那依然是在秋天。秋天的水,总是凉的。

二、凌绝顶之众山

山比起水来,就更多了一份雄奇壮观。气势最为宏大的莫过于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这种景物,似乎一定要用上大量的排比句式,万山叠翠,层峦架构,江山如此多娇,才能从容显示中国山的精神:刚毅、威猛、不屈,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山的性格:倔犟、顽强、深沉而有气度。唐宋诗词中,最多的关于山的描写,也是如此:“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辛弃疾《鹧鸪天•东阳道中》描写了山的碧绿苍翠;“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聆听了山的声音;戴书伦《转应曲》:“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天山合一,给人无穷尽延伸的思绪;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给山带来了动感的萧瑟;陆游《六月十四宿东林寺》开篇即是“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是对自己伟大胸怀的最佳写照。而苏轼《行香子》:“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却是对自然的永恒以及美丽的礼赞。山在唐

宋诗词人的笔下有哲学上的意义,也经常是诗人的自比象征。

三、终破浪之长风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处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的《咏梅》表现了作者高洁,傲骨的文人精神。风在唐宋诗词中拥有多种意象,根据风的不同,也可以标志不同的思想情感。高荷写腊梅,却写道“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打破咏物诗的局限,想象清新自然。春天的风如此的美好,而一到秋冬季节,风就变成另外一种景象:“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这还是秋天的北风,冬天则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骇人景象。其实冬天的风真的如此可怕?李白写下:“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据考证就是冬天时节。这证明了无论自然景物为何,终究意象所表现的不是景物本身,而是诗人的思想。

四、任平生之烟雨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也是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郭邵虞先生说:“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唐宋诗词中有喜雨的雅好,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雨中有欢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雨中有哀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中有雅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雨中有禅思,“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

五、无限好之夕阳

夕阳无限,情无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常常成为诗人骚客笔下寄托感情的景物。一个人不管白天如何坚强,到眼见残阳将逝,心中酸楚油然而发“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落日”表明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倾泻出的伤感更为悲凉。正如宋人洪迈所评:“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有时夕阳则成为宁静的代言人,王维《鹿柴》中“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更触发人的幽静之感。

六、古难全之明月

曾几何时,明月就是思乡抒怀的象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纷纷表达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心或者骨肉分离的痛苦情。《宿建德江》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本来是天下月共一轮,偏偏要写出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以幻做真的表现手法,无疑表示了对故土的怀念。更大一点的是对祖国的怀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和天下众多战时民众的心情是相同的。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月亮也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意象,随着人与事物的改变而变迁。如李贺《苦昼短》“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抒发了苦于时日无多的复杂心情。张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和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表现深沉曲折的感情。其实,无论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都拥有无穷动人心弦的力量。

中国诗歌中,唐宋诗词无疑是顶峰,诗词中意象浩如烟海,络绎不绝,从自然景物中选取出几组富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进行描述,无疑是仅仅窥豹之一斑,林之一叶罢了。对于诗词中的意象研究也仅仅是浅谈而已。但是在以上意象的解析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人生感悟,这不仅仅是从中得到美感,更应该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现代社会不少人对物质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腐败、生态失调……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陶渊明的田园之内,在清风中抚琴低唱,在细雨里汲泉煮茗,过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惬意生活,让我们用心灵去读,让唐宋诗词永远与我们相伴,让唐宋诗词带给我们诗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6页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14页

[3]、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诗意人生 第7篇

一、孤光照之秋水

秋天的水, 是萧飒凄凉的水。唐宋诗词中的秋水自然也不例外, 秋天是不得意的诗人, 壮志未酬的诗人, 怀才不遇的诗人, 是感伤的、独有的季节。秋天的水往往是他们情感的归宿。杜甫《梦李白》:“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对朋友的忧心忡忡表露无疑, 那是在秋天;王维《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对自己的前途未卜徘徊反恻, 那是在秋天;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对人生的颠沛流离黯然长叹, 那是在秋天;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 不知今夕何夕。”对晚年的痴痴老矣无可奈何, 那依然是在秋天。秋天的水, 总是凉的。

二、凌绝顶之众山

山比起水来, 就更多了一份雄奇壮观。气势最为宏大的莫过于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山这种景物, 似乎一定要用上大量的排比句式, 万山叠翠, 层峦架构, 江山如此多娇, 才能从容显示中国山的精神———刚毅、威猛、不屈, 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山的性格———倔犟、顽强、深沉而有气度。唐宋诗词中, 最多的关于山的描写, 也是如此。从“山无重数周遭碧, 花不知名分外娇”中, 辛弃疾《鹧鸪天·东阳道中》描写了山的碧绿苍翠;从“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中,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聆听了山的声音。戴书伦《转应曲》:“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天山合一, 给人无穷尽延伸的思绪;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给山带来了动感的萧瑟;陆游《六月十四宿东林寺》开篇即是“看尽江湖千万峰, 不嫌云梦芥吾胸”, 则是对自己伟大胸怀的最佳写照;而苏轼《行香子》:“但远山长, 云山乱, 晓山青。”却是对自然的永恒以及美丽的礼赞。山在唐宋诗词人的笔下有哲学上的意义, 也经常是诗人的自比象征。

三、终破浪之长风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何处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的《咏梅》表现了作者高洁、傲骨的文人精神。风在唐宋诗词中拥有多种意象, 根据风的不同, 也可以标志不同的思想情感。高荷写腊梅, 却写道:“只恐春风有机事, 夜来开破几丸书。”该诗句打破咏物诗的局限, 想象清新自然。春天的风如此的美好, 而一到秋冬季节, 风就变成另外一种景象———“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这还是秋天的北风, 冬天则是“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骇人景象。冬天的风真的如此可怕吗?李白写下:“长风破浪终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据考证就是冬天时节。这证明了无论自然景物为何, 终究意象所表现的不是景物本身, 而是诗人的思想。

四、任平生之烟雨

雨所清洗的是空间世界, 也是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权心利欲在雨意的清凉中被洗净, 在雨的静观和沉思中领悟到某种人生的哲理, 从而使雨具有了几分禅家的意味。郭邵虞先生说:“赏雨茅屋, 幽居自得, 见其雅。”唐宋诗词中有喜雨的雅好, 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 也是一种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雨中有欢欣,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微雨夜来过, 不知春草生”;雨中有哀怨, “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雨中有雅趣,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雨中有禅思,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雨为诗人的生命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 从而使我们对它的每一次体验都获得了新鲜的、巨大的心理震撼。

五、无限好之夕阳

夕阳无限, 情无限;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夕阳常常成为诗人骚客笔下寄托感情的景物。一个人不管白天如何坚强, 到眼见残阳将逝, 心中酸楚便油然而发,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以“落日”表明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倾泻出的伤感更为悲凉。正如宋人洪迈所评:“语少意足, 有无穷之味。”有时夕阳则成为宁静的代言人, 王维《鹿柴》中“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描写了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 更触发人的幽静之感。

六、古难全之明月

曾几何时, 明月就是思乡抒怀的象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或是“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纷纷表达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心或者骨肉分离的痛苦情。如《宿建德江》:“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本来是天下月共一轮, 偏偏要写出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这以幻做真的表现手法, 无疑表示了对故土的怀念。更大一点的是对祖国的怀念:“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和天下众多战时民众的心情是一样的, 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月亮也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意象, 随着人与事物的改变而变迁。如李贺《苦昼短》:“唯见月寒日暖, 来煎人寿。”抒发了苦于时日无多的复杂心情。张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和温庭筠《菩萨蛮》:“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都表现深沉曲折的感情。其实, 无论是“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还是“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都拥有无穷的动人心弦的力量。

中国诗歌中, 唐宋诗词无疑是顶峰, 诗词中意象浩如烟海, 络绎不绝, 从自然景物中选取出几组富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进行描述, 无疑是仅仅窥豹之一斑、林之一叶罢了。对于诗词中的意象研究也仅仅是浅谈而已。但是在以上意象的解析当中, 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人生感悟, 这不仅仅是从中得到美感, 更应该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现代社会不少人对物质狂热追求, 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 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 我们痛苦:噪音、污染、生态失调……有时候, 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陶渊明的田园之内, 在清风中抚琴低唱, 在细雨里汲泉煮茗, 过着“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惬意生活。让我们用心灵去读, 让唐宋诗词永远与我们相伴, 让唐宋诗词带给我们诗意的人生。

摘要:研究诗词要从景观意象入手, 意象作为诗词意境的构成单位, 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结合的产物, 表现在内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 反映在外则为具体的客观物象。本文试图从景观意象的几种代表性建构类型上加以探讨, 并对其深层意义进行概要分析, 揭示其所反映的人生意蕴和内涵。

关键词:唐宋诗词,景观意象,人生意蕴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236.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 1961:414.

[3]郭绍虞.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3.

诗意人生 第8篇

夏洛蒂·勃朗特在三姐妹中最有名气, 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成长小说, 讲述女主人公简·爱自立自强的生活经历, 小说具有自传性质, 夏洛蒂把姐妹们在寄宿学校里的悲惨遭遇、求职谋生时的辛酸记忆, 自己苦涩的恋爱心境都写入小说, 但它又不是真正的自传, 如果我们为它加一个副标题的话, 那就是夏洛蒂的诗意人生, 或夏洛蒂想象生活, 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她愿意以怎样的方式恋爱, 她可能爱上什么人, 是她关于爱情的幻想的结晶, 是一个激情的梦, 这样的激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但它确实很美, 很有感染力。

1855年2月, 夏洛蒂正值声名鼎盛之际逝世, 在英国国内外引起很大的震动和深切的哀悼。赞誉之声海潮般从四面八方涌向荒原中的牧师住宅, 给悲伤的父亲和丈夫多少带来些许安慰。但有关这位作家本人的生平事迹, 报道颇多讹传不实, 于是她的父亲决心请人为女儿撰写一部权威性的生平传略, 他选中了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为传记执笔人, 因为她是夏洛蒂的好友, 又是一位与夏洛蒂齐名的女作家。其结果, 便是《夏洛蒂·勃朗特传》 (1857) 这部名著的问世。盖斯凯尔夫人曾说, 我用我的全部力量, 让每一行字都服务于一个伟大目标, 让人们这样认识和评价她:她以一颗勇敢和诚实的心度过了那么可怕的一生。盖斯凯尔夫人和夏洛蒂的友谊是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夏洛蒂一生备尝坎坷、艰辛、孤独和痛苦, 盖斯凯尔夫人却是一个小康之家幸福的妻子和母亲。她们虽境遇迥异, 但思想和气质的接近使她们肝胆相照, 只可惜这美好的友谊之花尚在蓓蕾初放时就被死亡斩断。但盖斯凯尔夫人是一位小说家, 不是历史学家, 不论是阐释背后的实情还是阐释本身都易受到挑战。事实告诉我们, 盖斯凯尔夫人所知道的要多于她所写的, 她隐瞒了夏洛蒂性格和生活中的许多缺点和问题, 比如缺少宽容、专断, 她爱上了她就读学校的校长, 一位有妇之夫, 还写过四封充满激情的信。盖斯凯尔夫人读过这些信。信的内容和流露的炽热感情可能使她感到震惊, 但为了维护朋友的声誉, 她在传记里隐而不提, 只从信中摘引了几句一般表示敬意的话。但是到了1913年, 《泰晤士报》爆出冷门, 发表了夏洛蒂致埃热先生的四封“情书”, 这是其中的一段:“我坦白地告诉你, 我现在尽力忘掉你, 因为怀念一个你非常敬仰但又认为不复得见的人, 是太令人伤神了。当一个人受到这种焦虑的煎熬达一两年之后, 他会愿意做任何事情重获心灵的宁静。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 我曾试图找事做;我克制自己, 完全抛弃从谈论你中得到的乐趣———哪怕是对艾米莉也不谈及你……”[1]

四封信书写的时间前后达一年多, 关于夏洛蒂感情的性质, 有多种说法。杨静远在《夏洛蒂·勃朗特书信》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从仅存的四封信来判断, 她的感情确已超出一个学生对恩师的爱戴。但是若断言她对一个有妇之夫存有非份之想, 那却与夏洛蒂整个的为人、信念和行事不相符, 绝无可能。看来, 她的感情有可能是一种介于师生情和两性爱之间的难以界定的恋情。它确乎有点超出世所公认的礼法常规, 但断然不会越轨逾矩。”[2]但笔者认为杨静远似乎有点替夏洛蒂打保票的嫌疑。“好作家常常是不道德的。”[3]或者可以这样说:“艺术家不必是道德上值得软佩的人。要紧的只是他们创造出伟大的艺术来。”[4]与夏洛蒂同时期仅比她小3岁的著名女作家乔治·爱略特 (1819-1880) 不就同有妇之夫著名文学评论家乔治·亨·刘易斯一起出走, 建立共同的生活吗?但谁又能否认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不是英国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呢?实际上从四封信保存下来的经过, 可见某些端倪。原来, 埃热先生读完信, 就撕碎扔在纸篓里。细心的埃热夫人拾了起来, 拼好, 用针线缝起来, 裱糊平整, 收藏起来以待必要时拿出来作为物证, 证明埃热的清白。但她在世时没有把它们公开, 直到1913年, 直接有关的人都已作古, 埃热夫人的儿子才把它们作为文物捐赠给不列颠博物馆。很显然, 埃热作为已婚男人过得很幸福, 夏洛蒂的爱情从未得到他的回报。于是, 这种对相互爱慕的浪漫爱情的强烈渴望在《简·爱》中得到了展现, 所以我们认为《简·爱》是一个女人以她所有的激情写成了爱情故事, 而她自己不能与她所爱的男人共享情感和两性结合的快乐。当夏洛蒂在最后一章的开头写下这句现已家喻户晓的话语:“读者啊, 我和他结了婚。”[5]“她对埃热先生的没有回应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爱情终于在小说中结出了果实。”[6]

作为自传体小说的《简·爱》与同样是自传体小说的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所不同。我们知道, 高尔基青少年时期充满磨难的经历, 通过他的自传三部曲已广为人所知。书中的主人公阿辽沙就是作家本人, 描写的事件是作家的亲身经历, 其灵魂是作家的心路历程。以至于当高尔基功成名就后, 有人问他过去的经历时, 高尔基让他直接去读自传三部曲, 他的自传小说有历史文献的作用。夏洛蒂的《简·爱》却不是这类自传小说, 举例来说, 夏洛蒂和艾米莉先后去一个牧女子学校就读, 后来, 夏洛蒂《简·爱》中借劳渥德学校追述了这段经历时, 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夸大。她的描写受到了某些责难, 这个题目也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但人们一致认为, 在勃朗特姐妹就读的那些月份里, 这所学校管理不善, 女孩子们身体很坏。不论夏洛蒂的小说里多少夸张, 那都是来自一个极其聪慧而热情的孩子敏锐易感的心理, 因为她亲眼看到她的同伴病倒死去, 这段经历在夏洛蒂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创伤。

同样, 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解释《简·爱》, 《简·爱》有夏洛蒂的感受和体验, 有她的经历与思考, 有她的幻想与希望, 甚至也可以说有她的自我反省。弗洛伊德把文学视为被压抑愿望的满足, 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些不能直接实现或实现不了的愿望。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 弗洛伊德指出:“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 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 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 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7]在弗洛德心目中, 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 人们通过幻想来满足在现实世界中不时碰壁的“本我”, 这仍是“本我”在按“快乐原则”行事。而一个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某种程度的幻想, 一种与现实相对立的幻想。但在创作活动中, 作家把自己心目中赤裸裸的利己主义的幻想进行包装, 改头换面, 使其以可人的面目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弗洛伊德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本身实际上是令人悲痛的, 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上演时, 它们却能变成听众和观众的快感的源泉。”[8]西方诗人云“愤怒出诗人”, 韩愈也说“不平则鸣”, 这些话都暗含了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 也由于这一原因, 鲁迅把自己在北京女师大所开的文学课题名为“苦闷的象征”。我们同样可以把《简·爱》看作是夏洛蒂的“苦闷的象征”, 只是有时简·爱与夏洛蒂重叠起来, 使我们忘了诗意的人生、幻想的人生毕竟与真实的人生相去甚远。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具有自传性质, 但又不是真正的自传, 是她的的诗意人生, 一个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某种程度的幻想, 一种与现实相对立的幻想, 于是夏洛蒂没有回应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爱情在小说中结出了果实。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苦闷,幻想

注释

1[1]转引自简·奥尼尔:《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们的生平、时代与作品》, 叶婉华译, 海南出版社, 2004年, 第71-72页。

2[2]《夏洛蒂·勃朗特书信》, 杨静远译, 前言, 三联书店, 1992年, 第9-10页。

3[3]毕飞宇:《好作家常常是不道德的》, 《向匠人致敬:译林书评精远》, 译林出版社, 2010年, 第6页。

4[4]库切:《青春》, 王家湘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 第35页。

5[5]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凌云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6年, 第539页。

6[6]简·奥尼尔:《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们的生平、时代与作品》, 叶婉华译, 海南出版社, 2004年, 第95页。

诗意人生 第9篇

建筑, 文化魂魄何处寻

对于旧城的保护, 各个地方需要探讨本地的历史和实际, 创造性提出又新又好的策略, 不仅仅是把“旧”的保护好了, 还要积极大力并全方位的修葺维护。2012年,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部分拆除, 但北京市文物局并不知晓。经过持续两年多的“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 梁、林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悲惨命运。后来据称, 东城区文化委认定此次拆除未经报批, 属于“违规拆除”, 表示将依法查处到底。但是, 经典建筑已经灰飞烟灭, 文化历史典故也随之被埋葬, 这时的所有挽救与努力都是徒劳。

近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 (CNN) 旗下的生活旅游网站, 评选出了全球最丑的10大建筑, 当中朝鲜的平壤柳京饭店“荣登”榜首, 迪拜的亚特兰蒂斯饭店名列第二位。另外, 由台湾知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位于中国沈阳的方圆大厦也不幸入围。中国入围建筑的差之精髓在于, 该大厦以具传统文化意味的“古钱币”为建筑外形, 设计理念虽寓意入驻大厦的业主财源广进、事业发达, 但却显得极其粗俗、浅薄, 无现代创意与时尚进步美学思路。简而言之, 不具备深邃的建筑文化内蕴, 是一个没有建筑灵魂的空架子。

改革开放后, 现代建筑形形色色的流派铺天盖地袭来, 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 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难免眼花缭乱。短短不足20年, 尽管各类建筑数量迅速增加, 但却是“千城一面”, 原因在于建筑失去了人文精神, 这怎能不令人担忧?与此同时, 建筑设计人员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厚功力, 甚至存在不正确偏见, 这导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在全球强势文化面前显得“头重脚轻”, 无所适从。因此, 未来我们期待赋予新建筑丰富的人文内涵, 并渴望设计理念中更多一些民族精神与气息。

断壁残垣, 遗失古老文化

中国的城市经营摧枯拉朽, 这是事实名词而非形容词。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大面积用地, 令很多文物古迹在劫难逃, 甚至一些处于被保护之列的文物古迹, 也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倏然化为废墟。建设性的破坏以及破坏性的建设, 使文化积淀在城市建设中泯灭, 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 当属贵为中国建筑学之父、曾为保护北京古城墙而呐喊的梁思成, 如今他的故居也难脱被拆除的厄运, 让人不禁痛心惋惜。

现在有些城市呈现出大量不健康现象, 比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建设;重建筑规模、轻整体和谐;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等。有些城市存在开发过度的倾向, 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土地收益, 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上绝大部分文物建筑、古树名木, 甚至愚昧无知地抹去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史迹。高楼大厦固然代表城市文明的现代气息, 但没有历史痕迹的单调繁华, 给人的感觉却是失忆。总之, 一座城市若丧失文化传承之根本, 就难以形成持久的品牌辐射力。在一些古老而现代的欧洲城市, 文物没有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 反而增加了城市文化底蕴, 文物保护与城市经营, 只有在“笨蛋的逻辑”中才会难以调和。

孔子研究院

文化缺失, 盲目崇拜西方

改革开放以来, 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 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舶来品在带给国人新鲜的同时, 却因未经消化而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这个问题很令人头痛, 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理念, 也不反对艺术需要的标新立异, 但国内建筑若失去一些基本准则, 漠视中国文化, 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显然这就是一种误解与迷失。

例如在孔子研究院的设计思路中, 先根据它特有的地理位置与所处时代, 准确定位为具备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现代学院建筑。在此前提下, 设计与建筑工程人员首先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 以及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温习, 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 甚至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摸索。最后, 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技巧融合的形式, 给予该建筑现代形象表达意味, 从而创造出一种明净、高尚的圣地感。

城乡联系被人为割裂

从上世纪80年代初,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中国拉开大幕。但是, 城乡收入差异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 中国的建筑规划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 城乡建设急需适应时代、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

“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地区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 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城乡统筹为例, 城市与乡村相辅相成、互为存在, 不能人为割裂城乡联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县域城镇化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县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

“上面千根线, 下面一根针。”一切事情都要通过“县”这个“针眼”落到实处。在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上, 对国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进行综合协调, 把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及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改善规划缓解拥堵“心脏病”

现在的城市尺度越来越大, 发展内容越来越综合、越来越复杂。现实中, 有的城市开发往往按人口计算出需要面积, 画一块“大饼”就算是规划。经验告诉我们, 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 规划不只是搞一点“美的创造”, 更需要从实际问题探讨, 罗列出各种可能的模式, 否则适得其反。

例如耗时5年建设、耗资100多亿元、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 继高利贷危机之后, 导致楼市全面降价, 现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 无人居住。鄂尔多斯的楼市泡沫破灭, 引起人们对整个中国楼市, 以及房地产合理规划的深度思考。这里还涉及到房价合理与否, 它与各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相关, 房价收入比有国际通用的衡量标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 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一旦数值超过6, 就属“房地产泡沫区”;而超过7时, 被公认为“全球房价最难承受地区”。

近几年, 全国许多大城市规划过度, 都出现交通拥堵加剧的现象, 其中状况堪忧的北京被戏称“首堵”。为什么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 交通反而越来越堵?透过现象看本质, 交通拥堵的“病根”不是机动车数量的增长, 而在于城市规划不合理与人口日益膨胀现象严重。以北京为例, 回龙观、天通苑、望京3个位于郊区且规模巨大的“住宅城”, 由于就业功能、成熟城市配套等功能区的布局缺乏合理性, 致使大量人口每日如潮水般在城郊之间奔涌, 成为制造拥堵的源头。可见, 优化城市交通是北京急需修炼的“内功”, 仅仅凭借交通技术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行不通。所以, 包括交通拥堵在内的大城市诟病, 必须通过城市建设的合理创新战略予以根本解决。

自然和谐迈向“山水城市”理想

钱学森给我写信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和泼墨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创立‘山水城市’概念?这样, 人可以离开自然再返回自然。”无独有偶, 我毕生追求正是让全社会拥有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 让人们诗情画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过去几年, 我们经历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环保事件, 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云南曲靖铬渣污染、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城市阴霾天引发的PM2.5监测等等, 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蓝天白云、碧水清波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而要创造一个宜居城市, 必须重视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序的建设。不乱建、乱盖, 要进行规划与全面安排, 项目位于旧城, 要首先了解它的历史并考虑如何与现在环境相适合;项目盖在新区, 更要懂得有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诗意人生 第10篇

一、营造书香型氛围———塑造诗意校园

1.加强领导, 成立读书小组

为切实搞好“书香校园”建设,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 以班级为单位, 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开展, 层层落实, 切实开展好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

2.突出主题, 丰富读书内涵

为保证“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书香校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 每学年都将其纳入到学校具体学年规划中来实施, 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总结, 如2010学年的主题是“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2011学年的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围绕主题,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营造出适合师生发展、成材的书香环境。

3.搭建平台, 营造文化氛围

书香校园的建设, 首先应从环境建设开始, 营造一种外显的氛围。为此, 我们首先从硬件建设入手,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 添置适合师生阅读的书籍, 尤其是近年来更是增添了万余册图书, 并对上述专用教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和环境布置, 这些举措使整个校园的“书香”氛围日益浓郁。在学校的醒目位置镶嵌“淡淡书香浸润人生”的标牌, 时时提醒学生调整学习心态, 树立学习目标。学校利用校园的每一处每一角,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在教室走廊上悬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书法作品、宣传资料等, 并定时更新;建立开放式的图书角, 墙上挂有读书格言、书法作品, 板报上贴有学生制作的“好书推荐卡”, 沿墙摆放的是每周更换的各种书籍, 图书角全天开放, 学生可随时随地自由选择阅读;班级里也设立了图书柜, 还建起了开放式的书法作品橱窗;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的优势, 每天组织学生将经典美文进行朗诵, 让全校师生不断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使师生的文化积淀日趋深厚。为确保学生能有较均衡的阅读时间, 我校还以校本课程设置的方式, 在各年级开设阅读课、书法课, 由导读教师和书法教师负责, 保证给师生提供充足的阅读与书法时间。

4.活动引导, 提升文化素养

(1) 举办好每学期一次的读书节活动, 包括师生共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读书心得、互赠读书警言、出好一份读书小报。

(2) 坚持每天的“晨读晚阅”和中午的“经典诵读”, 内容主要是唐诗宋词等古诗词以及优美的散文, 一步步引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

(3) 坚持写好成长日记, 尤其是除语文外其他学科, 要求教师立足本学科教学特点, 发挥本学科优势, 指导学生撰写学科日记, 如数学日记、科技日记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

(4) 做好各项评比活动,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 每学期评比“读书明星”“诵读大王”“小小藏书家”以及“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并予以表彰。

二、培养书香型师生———提升师生素养

在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 除了注重环境建设外, 我们主要从提升师生素养两个方面来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1.大胆创新, 不断探索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基础有限, 学生常常因为不理解或难以体会, 给诵读古诗文带来了障碍和困难。因此, 我校在开展活动时要求教师大胆创新, 不断探索, 丰富诵读形式, 让诵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诗朗诵等喜闻乐见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 提出不同的要求, 做到保底不封顶, 即所有学生一学期中必须完成规定的篇目诵读, 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多背、提前背;同学之间建立互帮小组,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同时我校还注意拓宽阅读面, 鼓励教师多读各种有益书籍, 并向学生推荐书目,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

2.依靠教师, 保证质量

在我校“书香校园”活动中, 教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不仅自己诵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文学经典, 而且每位教师还发挥自身特长, 配合学生把诵读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有的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 有的教师利用晨读时间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内容, 有的教师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正因为有各位教师的努力, 才使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有特色, 学生的诵读水平也越来越高。

3.开展书法活动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 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 它体现了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 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一个有着良好素质的教师, 一定需要写得一手好字。练习书法和读书一样, 是一种内在的修为。为了营造更有本地特色的“书香校园”, 我校除了重视学生的读书和书法学习外, 对教师的书法练习也高度重视。2010年6月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书法、钢笔、简笔画比赛, 从中推出两名优秀教师参加区级比赛, 并获得了二、三等奖。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二到三次“大家一起写规范字”比赛,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4.规范诵读活动

学生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 积淀文化功底, 陶冶情操, 为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基础。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 我们为学生列出了“必读书目”“必背书目”“荐读书目”, 在14个班均设立图书角, 让学生自行带书到校, 充实班级图书角, 提倡“一本书换百本书”, 学生在上课前、午休、课间或其他课余时间, 都可翻一翻, 看一看身边的图书。此外, 我校还坚持做到“书香校园”创建的四结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读书与练字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三、提升书香型品位———塑造书香特色

以“书香”提炼人文, 陶冶情操, 提升素养。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与学习, 师生在书香的引领下脱颖而出, 在书香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我们的校园凸显书香特色, 结出累累硕果。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 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跨越, 为我校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和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校“书香校园”特色的凸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学生伴随着学校、教师一起学习、成长、收获, 不少同学的阅读范围之广, 知识面之丰富, 他们读的经典名篇与写的读后感令不少老师自叹不如。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中, 不少学生感叹到“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 还能在生活中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书香型校园活动的创建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它为学校内涵发展找准了支点, 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 为学生腾飞坚固了基石。“真爱、尊重、责任、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每一位教师心中滋生, 也正因为如此, 我校在2010年12月获得临翔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获得“临沧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架构诗意人生提升语文素养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创设情境入情吟诵咀嚼文字比较阅读审美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03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影响下,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原先的编排上做了些许调整,必修一第一专题主题依然是“向青春举杯”,但已调整为纯粹的现代诗歌板块,由九首诗歌组成。

面对教材的这种调整,笔者心中难免有许多不解:现代诗歌并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为什么却被放在初高中衔接第一步?现代诗歌的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何作用?现代诗歌的学习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又有何意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凸显“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而现代诗歌是体现语文素养的一个良好载体。通过现代诗歌板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语文知识,熏陶思想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渗透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应该达成的目标。如何做?笔者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了如下一些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与抒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现代诗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潜在魅力,培养提高自己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笔者主要利用导语触动学生心灵,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气氛,并介绍相关背景,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笔者先朗读并投影另一首现代诗歌《诗人·领袖》:“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这首诗以诗意语言表现了毛泽东作为战略家、军事家的成就,作为诗人的浪漫,以及作为开国领袖的伟大,在学生心中先树立毛泽东的伟岸形象。再介绍1911—1925年毛泽东的事迹,尤其是1925年写作《沁园春·长沙》时中国的革命形势与毛泽东的心路历程,从而为诗歌本身的学习奠定有力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能更轻易地理解“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忧国忧民情思与“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担当;在这物欲横流的俗世,这种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怀也是学生成长的一剂强心针。

二、入情吟诵,品悟诗情内涵

诗歌最本质的属性是抒情性。新月派诗人闻一多认为“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也就是说,诗歌的节奏或格律是诗人内在情绪的外化或延伸,诗歌的音乐节奏与抒情节奏相呼应,随着抒情节奏而律动。正因如此,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诗歌诵读的作用,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从而读懂诗歌,读懂诗人。

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是她与蔡其矫先生争执后的产物。蔡其矫先生认为,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令人望而生畏。年轻气盛的舒婷于是与蔡其矫先生争执不休,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着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希望。于是,《致橡树》就表达了她渴望独立平等、相互尊重的爱情观。

诗歌开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这几句,鲜明地表达了她对“攀附型”“痴恋型”“奉献型”等不平等的爱情关系的决绝否定。所以,在指导朗读时,要对“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甚至”进行重音处理,并且对形容词“攀援”“痴情”“单调”“清凉”及动词“炫耀”“送来”“增加”“衬托”进行延长处理,来强调这种否定的态度。诗歌的后半部分,“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是诗人以“木棉”身份对“橡树”的表白,读时就要以铿锵有力的语气读出对“你”的阳刚气概的仰慕,以温柔而自信的语气读出“我”引以为傲的阴柔气质。而“沉重的叹息”中传达的是漫长历史中女性的屈辱与委屈,要读得沉重悲伤,“英勇的火炬”应以重音与停顿传达出顽强与坚韧感。这样,在朗读方面能正确处理这首诗的节奏,诗歌中“我”独立、自尊的形象也凸显出来。当然,这首诗歌的学习更为学生在青春期架构起健康向上的爱情观与人生观,对他们的成长不无好处。

三、咀嚼文字,揣摩诗歌深意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说过:“一个人在梦里泄露潜意识,在诗歌里泄露隐秘的灵魂。”情感是诗的表现核心,是诗歌解读的重点。但是,诗人往往将情感通过文字、想象幻化成高度凝练、有节奏的诗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咀嚼文字,揣摩情感,来理解并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深意。

学生在初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很容易被“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句子打动,认为这是一首漂亮而温暖的诗。

可是,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离海子选择以卧轨山海关结束生命仅有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这是海子的“绝命诗”!那么,诗中是否已流露出诗人的厌世绝望情绪呢?

在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重新研究诗歌,有了这样几个发现。首先,时间词“从明天起”,可卢梭说:“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可见,“从明天起”,就是对当下,对今天的失望;而“今天”,在诗人眼里,是无力改变的黑暗现实。所以,这个词流露出诗人浓重的悲观情绪。学生又通过想象,读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虚无感,因为“面朝大海”的是空旷而明丽的实景,但“春暖花开”只能是轻柔纯美的虚景而已,只在想象中存在,这里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现实世界的漠视。最后,诗歌的末节,诗人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把他的祝福大方地给予每条河、每座山以及每个陌生人,祝愿陌生人能获得俗世标准中的关于“事业”“爱情”与“幸福”的一切如意。可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二字,决绝而悲凉,正流露出诗人背离尘世的情绪,他主动放弃了俗世人生的圆满生活。

通过咀嚼这些文字,通过想象的架构,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表达的绝望情绪,再联系海子的人生,不禁为海子的悲剧命运掬一把热泪。同时,学生又有了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番思索:如果生活的单调让人窒息,是绝望放弃还是勇敢跨越?学生的讨论是让人可喜的,这便是青春的自信。

四、倾听美音,品析另类解读

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听唱流行歌曲,把此作为一种爱好和享受。而一些现代诗歌也被有才华的歌手借鉴和改编,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结合生活和实际,那么,因势利导,联系并借鉴流行歌曲来促进现代诗歌的教学就很具有现实意义了。

“浪子诗人”郑愁予先生的《错误》写于1954年,诗歌背景是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因此,诗歌表达的是很典型的“怨妇思归”主旨。当然,诗歌最动人之处是语言之美,大量传统古典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帷”“东方”等的运用,“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这么美的诗歌,光是念一念,赏一赏,总觉得有些欠缺。

幸而,这首诗歌也被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关注,罗大佑以其独特的才能赋予这首诗以新的生命力: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秋雨不下/三月的春辉不减/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还有每次你那如泣如诉的琴声……

罗大佑在这首歌里把郑愁予的诗作为主歌部分,将这个哀伤的故事娓娓道来,又以自己独特的创造作为副歌部分,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发表他自己的评论和感慨。郑愁予的诗歌在这样的丰富下,再加上音乐的力量,更有画面感和故事感,两相对照,是很有趣的欣赏体验。

五、及时写作,学会审美表达

在学习完诗歌后,学生接受了文字的洗礼,感受到了诗歌的巨大魅力。然而,感觉是稍纵即逝的,要从文字中汲取养分,真正把他人之感融于内心,从而更好地沉淀情感,最好的方法是用文字的方式具体呈现。

例如,在学完《断章》这首言有尽意无穷的短诗后,学生纷纷表示:原来诗歌可以这么短!诗歌可以有这么多解读!于是笔者趁机鼓励他们:“你们也可以试一下,把自己刹那的感受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也许能超越卞之琳呢!”学生进行了尝试,有了这样一些精彩的作品。

陈晴伟:“你踏往异乡回首后方/她在板桥眉目情深/岁月赠予你斑驳的沧桑/你流淌成别人的泪滴。”李毅:“你在海礁前遥望迷离远方/我在栏杆处期盼你回眸一转/海风吹散了你的发髻/你早已化为我的奇迹。”黄珏:“总是在一场惊慌失措后/发现自己原来也平凡不过。”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内心的情愫变成文字汩汩流出,从而更深刻地品咂诗情并移情于自我。

总之,当现代诗歌作为初高中衔接的第一专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可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不但读懂课内的这些诗歌,更要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美,诗意地解读现代美诗;并以此为契机,拥有一双在俗世纠缠中依然能以美来审视这个世界的眼睛和一颗“诗意地栖居”于现实世界任何所在的良善之心。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现代诗歌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板块,它的存在为高中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春光明媚之窗。

[参考文献]

[1]王意如.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M].北京:文汇出版社,2011.

[2]闻一多著.孙党伯,袁謇正编.闻一多全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戴望舒.望舒草·序[M].北京:现代书局,1933.

[4][法]卢梭.瓦尔登湖[M].宋璐璐,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杨牧.郑愁予传奇[M].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

上一篇:主观性选择下一篇:经历一生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