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形象范文

2024-05-06

中国人物形象范文(精选12篇)

中国人物形象 第1篇

尽管此前也有人坚持认为, “没有缺点的英雄是反现实主义”, 不写缺点英雄就没有性格, 周扬仍然坚持说可以“忽略”英雄人物身上的“某些缺点”, 他说:“为了要突出表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品质, 有意识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 使他在作品中成为群众所向往的理想人物, 这是可以而且是必要的。”还说:英雄不应该有品质的缺陷, “虚伪, 自私, 甚至对革命事业发生动摇等”, 这些都是与英雄人物不相容的[1]。这样, 就以文艺制度的方式将写正面人物、写英雄人物作为量化的标准固定下来了。一时间, 只写正面人物、英雄人物成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后来竟然规定英雄人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只有一个, 就是“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2]。20世纪60年代初, 英雄人物的创造 (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创造”或“生产”英雄人物, 而不是“塑造”英雄人物) 更是上升到一个新的政治高度。说英雄人物问题“不是一个次要问题, 而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根本问题”[3]。此后就此展开了大规模讨论。有人认为, “愿不愿意努力塑造革命英雄人物, 是对今天社会热爱与否、感情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如何塑造他所谓的英雄人物, 他有一个标准:“所谓个性”, 只是“阶级性、党性在不同人物身上的具体表现”, 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 英雄人物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 是“叱咤风云”形象, 否则就是“把光明写成了黑暗的陪衬, 把英雄人物写成了敌人或落后人物的陪衬”[4]。这已经是“文革”“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的先声。

农村新人很快就变成了农民英雄人物。要求文艺工作者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因为这些人物形象代表了新生力量。当时把这些代表了新生力量、新生势力的农民人物形象称之为“农村新人”。李准于1960年发表《李双双小传》之后曾经写道:他“想在农村新人的精神面貌上, 新的性格形成上, 进行一些探索。”[5]即使多年之后, 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材, 如《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6]等, 也还在使用这种标准化的、一致的说法。而“农村新人”里面最突出最有代表性, 也是被鼓励的是那些“农民英雄形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面的和英雄农民形象具有代表性的有朱老忠、梁生宝、李双双、萧长春等等。作为其对立面的“中间人物”及其反面人物有严志和、梁三老汉、盛佑亭、孙喜旺、赖大嫂、“常有理”、“小腿疼”、“吃不饱”、宋老定、邵顺宝 (《沙桂英》) 、亭面糊 (《山乡巨变》) 、喜旺、糊涂涂、常有理 (《三里湾》) 等等。虽然也属于广义的农民形象, 但是恶霸地主形象在那个文学时代是无法与上述这些人物并列的。从定位的意义上来说, 他们已经不是农民中的“异类”, 完全成为了农民的“异物”。他们不仅属于另一个敌对的阵营, 而且越来越被描述或定位为非人类或反人类的力量。

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地位, 除了阶级的区别之外, 还有被描写的量的划分和厘定。“在这个新的时代, 在为人民服务并首选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新方向之下, 中国的一般文艺作品必然要求逐渐改变为以工农兵及其干部为主, 而且那种企图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主要斗争的史诗式的作品也必然要出现代表工农兵及其干部的人物, 并以他们为主角或至少以他们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主角, 而不可能只以小资产阶级的人物或其他非工农阶级的人物为主角。但是, 这并不等于在全部的文艺创作中就不可以有一些以小资产阶级的人物或其他非工农阶级的人物为主角的作品”[7]。在这种情况下, 欧洲“资产阶级的古典文艺”被拒绝, “安娜·卡列尼娜性格”遭批判[8], 代之而起的是“形象高大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并把这定为“时代要求于我们的创造光芒四射的英雄人物”[9]。“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 无论是作家人数, 还是作品数量, 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但是, 这里所说的“农村题材”的小说并不是意味着“乡土小说”。这些“农村小说的艺术经验, 更直接来自‘解放区’作家如赵树理、丁玲、周立波、康濯等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 而与‘乡土小说’, 与沈从文、吴组缃、沙汀、骆宾基等的小说, 显然有意识地保持着距离”。“乡村的日常生活, 社会风习, 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 或仅作为‘现实斗争’补充和印证”[10]。

中国人物形象 第2篇

中国绘画: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称——人物画,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花鸟画是以描写花卉、瓜果、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体的绘画。

界画是指以宫室、屋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线的绘画,也称“宫室画”、“台阁画”或“屋木画”。

佛画:佛像类、菩萨像类、罗汉像类、明王像类、高僧像、天龙八部或天尊类、曼陀罗类。佛传故事类、佛本生故事类、经变故事类、供养人类、水陆画类、唐卡画类。、西方绘画 :

分为有色画,无色画

有色画:水粉 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

水彩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

油画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等

油画

无色画:素描

只强调明度而不强调色彩的绘画形式,通常用单色来完成的绘画。注重结构和明暗,速写

另外还有刻版画

插画

儿童画

(还可分为具象画,抽象画等。)2

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色: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如杨延昭。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净角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中的专诸

净角粉红脸:粉红色脸一般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321.htm#2

《 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

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如今,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 步辇图 》唐:阎立本 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

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 4

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

《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 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齐白石的《虾》图,体现了高度的笔墨技巧,在表现了水墨、宣纸的独物性能外,又将虾之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是白石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虾的精神状态,虾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把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

张大千 《春水归舟》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一望之间仿佛有无尽的春山迎面奔来,云烟满目,使人精神一振。细细品味水墨交融之处,是那样的和谐自然,些许的墨线勾勒与几处焦墨的点烈,不仅产生虚实变换的效果,而且还使整幅画面充满了传统笔墨情趣。云烟飘渺的雾霭深处、婆娑的树影掩映着几处寻常的房舍,为作品平添了许多自然朴实的意味,引领观者对如此美妙景色的向往。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十分讲求气势与韵味,所谓“遗形似而尚气韵”。这幅作品不仅气势逼人而且韵味隽永,画中充盈着一种空灵闲雅的诗意。它所表现的不是大自然中的真山真水,而是通过彩墨的变幻为观者展示出一幅作

者心中的景色,那是他理想中的人间仙境。

潘天寿《睡猫图轴》睡猫被面留下的那一些空间,正好使观者幽闲自在地睡觉。猫身上的黑点子,意无意,但恰好是猫身上的东西,画面虽为巨石布满,仍然显得不闭上角的睡猫,构成图上互相呼应,角开始的题词,字体在篆隶之间,色小图章紧押在“寿”字之下,不即处。

吴冠中《鸟的天堂》

安排在画面的右上角,猫上可以透透气。猫儿确实是在点得好极了,疏疏落落,有还似乎随着解剖在转动呢。塞。右下角的蒲公英,与左造成得势的均衡感。从右上一线排开,压住了阵脚。朱不离,这位置和距离恰到好

《村口》

毕沙罗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体现了早期印象派追求光与色的表现特点,这种表现方法是对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发展,更加注重对阳光和空气的表现以及色彩冷暖对比关系的把握。用笔稳健沉着,具有透明、简洁朴素美。

《干草车》是康斯太勃最著名的代表作。画面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涉过一条浅溪,往林木深处的田野走去。沾满露珠的树叶,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木栅围着的农舍,亲切朴素。这一切是如此自然、真实,没有一点矫揉造作。这样充满感情的作品。他正是以这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向僵死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

《蒙娜丽莎》又名《永恒的微笑》 油画

达·芬奇(意大利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笑,被不少美笑”。以正面上升,使构图显得更加端莎的一双手,自然的敏锐。

《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的作品。拉斐尔非常仔细地把三个人物处理在一个狭小的圆形框内。为了展示圣母的亲子之情,布局极其精心。这里圣母的红色上衣一部分被她 的披肩挡住了,只看到上衣的右臂部分。蓝色的斗篷从腰际开始覆盖下来。由于抱着幼儿,蓝色斗篷只露在膝头。于是,圣母那只穿红上衣的右手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地位。而小耶稣身 上的黄色与左侧的红色、下部的蓝色,构成对比调和的三原色,从而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强化 了。形象也更添华贵和艳丽的气氛。圣母马利亚胸前的披肩是绣花绿地。绿色有补色作用。

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结合,那如梦似的妩媚微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庄、稳重。另外,蒙娜丽柔嫩、精确、丰满,展示

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

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油画 现藏

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 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

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 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 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 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毕加索作品欣赏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油画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向日葵 凡.高

对凡·高而言,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向日葵为题材的作品。这幅色的一幅。整个画面以黄色作为基调,再以青旋律鲜明的交响曲。画家用激情奔放的笔触,了强烈的生命活力。单纯的色彩、坚实的造型,《亚威农少女》作者

毕加索

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他内心涌动的火热情感的写照,作品是凡·高同类作品中最为出色和绿色加以点缀,宛如一支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也显示出了他非凡的绘画技巧。

《星月夜》 梵高

星月夜,也被译为《星夜》。1889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作品。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云层和夜空形成漩涡,不断的吞进吐出,困惑、解脱、痛苦不停缠绕。平静的村庄上方占据了大篇幅的疯狂与悲伤。每一笔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时间不同,心境不一。星星、月亮和希望的光晕,不停挣扎着释放,可终究没有到达村庄里面。仿佛幸福没有照到悲伤里那样。

《国王与王后》,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

这件作品中国王与王后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象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整个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

这个„王‟的头部,那是冠、胡须和颜面的综合体,象征着原始王权和一种动物性的„潘神‟似的气质的混合。„王‟的姿态比起„后‟来显得较为从容和自信,而„后‟则更为端庄,而且带点帝后的自觉。在我开始做雕像的手和脚的时候,有机会使它们做得更为现实,以进一步表达我的想法。我想以此说明人类的温良和原始皇权观念之间的对比关系。”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我们虽然看不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莫奈《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的,亲切美丽,而又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着切身体验的。整个麦地显得十分和谐,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油画,画面描绘了描景,是现实主义美术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干草垛 油画

人物形象鉴赏之整体概括人物形象 第3篇

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欢乐颂

陈 毓

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了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油菜花黄了,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的,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了,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有什么吃什么,大妈总说。语气一定不是表达谦卑,是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见我们那么欢喜吃她做的饭菜,大妈的厨艺展示越发地才华横溢。一顿,又一顿,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大妈说,你能多来就多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也不委屈你。

大妈像个磁场,在她身边,我就觉安静、快乐、知足。我想这好比香樟树的周围不滋生蚊虫,在大妈身边我就不浮躁不定了。

大妈爱唱歌,老了也没削弱这爱好,对人唱,对山唱,在菜地摘菜时唱,下河浣衣时也唱。地道汉水民歌的调子,曲调婉转悠长,借景状物,从心所欲,真是情从心生,歌从口出,那么的自然而然,如万物生。蓝的天,白的云,山峰青,江水碧。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所谓幸福,也不过是依着这个蓝本画的吧?我端着大妈自酿的米酒,迷迷糊糊地想。大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留你久住这里,你也会不惯,会着急。你小住几天合适。

“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不知谁的歌声从河面飘过来。

“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阿郎,阿郎回家慢慢走,妹儿泪珠湿衣裳。”

立即就有另一歌者在后坡呼应。我倾耳听,在这悠长欲睡的春日午后。大妈停住针线,悠然起歌:“大路边上栽南瓜,我把萝卜当娃娃。四季豆儿两头尖,当中一个闪弯弯……”

这样的大妈让我们忽略她的年岁。

但是大妈七十三岁了,这年的春天我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活不过七十四岁,谁都不在意她的话,我也不信,因为她依然清、瘦、硬朗。

大妈的身体忽然弱起来,大家才想起她春天的话,几个哥嫂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她暗示,但大妈的表情从容自然,如落叶树木进入冬天。初冬的第一场风过后,大妈躺下,大哥通知该通知的亲戚,其中有我,大哥说大妈疼爱的人,都得回来给她唱歌。我以为是那一带老人故去后守灵人唱的孝歌,说我不会。大哥说,就是唱歌,欢乐的歌。

我到时大妈已经弥留。大妈躺在床上,她要重新启程,回到三十一年前和她分别的大爹、四十年前从她怀抱离去的三弟身边。那是宋氏家族墓地,那里还长眠着大妈挚爱的她的婆婆,她在大妈五岁时收养了这个流落异乡的孤儿,养大妈到十八岁,然后从大妈的养母变成大妈的婆婆。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大妈说,她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的。现在,她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就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

歌声在大妈弥留的那一刻响起。都是大妈熟悉喜欢的汉水民歌的调子。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妹、四妹夫一个接一个唱,直到这个家族的晚辈都加入到这唱歌的队伍里来,低缓、悠长、重重叠叠,让我再次看见那根血脉的藤,弯转绵延,生生不止。歌声伴大妈渐行渐远。

我忽然惭愧,大哥说我是大妈疼爱的人,我当然得给大妈唱歌,我搜索心海,想起不久前刚学会的一首民歌,我在大妈床前的席子坐正身子,端庄而歌。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火塘会熄掉呢。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着脊背去门缝上抵着。刺槐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堆了。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

灯火摇曳,我看见大妈脸上恍惚积满笑意,仿佛说,大妈喜欢这歌呢。

概括“大妈”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解析 ①明确命题指向,注意区分“概括”与“分析”、“形象”与“性格”之别。“概括”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而“分析”是要求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字分析。“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②找足找全相关的人物描写文字,不仅要找出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文字,还要注意侧面描写的文字。侧面描写更多的是通过环境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特征。筛选过程中尤其不要忽视了描写人物的细节文字,概括时还要注意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③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作者对人物介绍、评价的感情倾向常常通过一些带情感色彩的词句表现出来,抓住这类词句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正面的,一般会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反面的,一般会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一般会从两方面客观评价;④对时间距离较远的中国小说,要注意宏观、历史地评价小说人物;对空间距离较远的外国小说,尤其是西方小说,要注意用西方文化视角来看待文中人物。

答案 ①身世悲苦,命途多舛:5岁前是流落异乡的孤儿,后被养母(婆婆)收养;30余岁(40年前)失去儿子;40余岁(31年前)失去丈夫。

②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她“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她说“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她爱唱歌,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满足、感激和热爱。

③挚爱亲人,勤劳热情:对“我”,每逢清明捎信相邀,尽展厨艺,不辞辛苦;对家人,做饭、浣衣,忙里忙外,任劳任怨。

④面对死亡,从容淡定:认为死是“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最后在“我”的歌声中离世,“脸上恍惚积满笑意”。

把握多重人物性格塑造立体人物形象 第4篇

我在该剧中扮演负心汉王魁, 对于这一角色, 从剧本到舞台演出, 在导演的指导下, 我反复琢磨王魁这个人物的多重性格特征, 力求表现他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形象, 决不能让观众有脸谱化的简单概念。由始至终, 甚至在写过休书与桂英一刀两段之后, 还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直到桂英鬼魂来探之时, 他还旧情末了, 藕断丝连, 但最终还是功利思想占了上风, 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 被象征正义的判官索命而去。

王魁的思想演变过程分析起来有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二、三场, 为落魄被救、奋发读书、盟誓赴考阶段。对于投亲不遇、流落庙堂、食不裹腹的王魁来说, 能得遇青楼女子搭救, 又以身相许, 温香软玉般体贴, 真乃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 焉有不感恩之意。所以在桂英寓所的两年中, 二人如胶似漆, 相敬如宾。其实, 就王魁来讲, 也许当时是象有些人分析的那样, 是“缘于自身一时的失意, 一时的逃避、一时的兴起, 寻一时的慰藉。”但无家可归、卖身葬父的青楼女子桂英就不同了, 她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 全都抵押给了这个前途未卜的落魄书生。所以, 直到王魁离别时, 才感到有些不舍与不安。深情的提醒王魁:“京都繁华, 你千万莫负桂英啊。”由此才引出海神庙前盟誓的举措。但终纠没能阻止严酷现实的发生, “秋风起, 红叶飞, 南去孤燕不北归, 莱阳满襟相思泪, 怎入状元红罗帐。”第三场的尾歌已经启示了王魁后来的情变。

第二阶段为攀贵情变的重要阶段。考上状元的王魁摇身一变, 由落魄书生成了官场上层人物, 年轻有为, 众人瞩目, 烂若晨星。整日里迎来送往, 宾朋满座, 有的是同僚贺喜誇官, 有的是巴结权贵, 还有的是来提亲说媒。在万花筒般的社交中, 王魁乐此不疲。连老管家王忠提醒他早日将身陷青楼的糟糠之妻接进京城的话也当耳边风, 只言“容后再议”。但那时头脑也较为清醒。谢绝了几位前来说媒的达官贵人。还实言相告, 自己在进京路上与一青楼女子结为秦晋之好, 连老管家王忠都称赞他“真不愧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儿”。然而时隔不久, 当张大人再次登门为他介绍当朝丞相之女, 并帮他分析比较青楼女子与丞相千金哪个对他前途更有利的时候, 说:“丞相当前做乘龙, 青云路上好借风, 青楼女子名声臭, 怎配天子门生状元公, 千载良机难相逢, 错过机缘一场空。”这个时候, 王魁开始动心了, 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张行简为他出谋划策, 排解心中疑点。对青楼女子, “以多给几两银子也算对得起她了”做结束。至于海神庙前盟誓一说, 更不值得一提, 因为海神管的海, 怎么能管得了您呢。真是欲行其道, 何患无词。王魁的心结就是这样被打开了。尽管他内心深处还留恋着桂英的温情, 脑海里闪现着两年来桂英为他煎药汤, 做暖袜, 红袖添香的各种场景, 但宦海中, 官场上要飞黄腾达、要强大, 才能够青云直上, 富贵保长。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与利益的权衡, 王魁的道德底线被追名逐利的腐朽思想冲破了, 从心底里感叹:“桂英啊, 怪只怪你出身微贱嶂台柳, 鸣珂巷青楼女子怎登大雅堂。”于是, 王魁脚一跺、牙一咬, 狠狠心, 下决断:“大丈夫成大事心肠要硬, 岂能够迷恋那儿女情长, 一封书信纹银二百两, 命王忠催快马送到莱阳。”并且还念及旧情, 随信附诗一首:“比冀连理愿以乖, 休将薄幸怨王魁, 只因憔悴嶂台柳, 怎向琼楼玉宇栽。”至此, 王魁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结点, 超越了传统的忠贞于爱情的道德底线, 滑向邪恶的唯利是图的道德深渊。无论有千条万条毁约弃誓的理由, 都是丑恶嘴脸的遮羞布。因为列宁曾有一句名言:“真理向前迈进一小步, 就变成了谬误。”而王魁背叛与患难中结为伉俪的桂英何止是“一小步, ”而是一道不可愈越的鸿沟, 也是将自已送上断头台的不归路。但剧中的王魁, 并没有一变定终身, 良知还没有彻底泯灭, 在老管家王忠面前还有一定的耻辱心, 无颜面对忠于主人的老王忠, 只叫他去莱阳送银送信, 未敢真言休妻之事。特别是王忠走后, 桂英捎来家书的时候, 王魁的内心又起波澜, 甚至想过要追回王忠, 重做决断, 这充分地揭示了反面人物内心也有软肋, 人性之光有时也常在瞬间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但终究射不透迷弥漫了良知的厚重阴霾, 反复挣扎的结果, 还是“停妻再娶。”

第三个阶段, 是一错再错, 步步深渊。这个阶段集中反映在第七场“情探”中。当变成鬼魂的桂英到京城王魁官邸, 月夜会王魁时, 也曾引得王魁旧情复生, 波涛再起, 内心犹豫:“桂英她哭得多凄惨, 杜鹃啼血实可怜, 若不然将她来收下……”转念又一想, “不可!倘若是夫人知定不容宽, 事到如今怎么办, 马到悬崖收疆难。”这充分反映了人物性格和人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及多变性。但最终的结局还是告诉桂英:“你……不要再说了, 你我今生情缘已断, 我愿来世与你重结丝罗白头到老。”一张空头支票, 就想将情种桂英打发了。接下来的情感试探步步深入, 桂英说不信他的空头支票, 王魁说可以盟誓, 桂英撮穿了他过去的盟誓谎言, 结果王魁发怒要治桂英私闯相府、冒认官亲之罪, 让人不由想起了宋朝忘恩负义的陈世美, 简直如出一辙。桂英又要求不要名分, 只要留在王魁身边, 做妾做俾都心甘情愿, 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荣华富贵, 王魁此时的良知已荡然无存, 逼得桂英不得不借助神力将负心汉王魁捉而诛之。在剧中高潮处完成了王魁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 随即, 在王魁走向断头台的时候, 曲终人散, 一场桂英也是王魁的人生悲剧嗄然而止。

2、(教师)诗歌形象—人物形象 第5篇

1、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及考查类型

2、掌握答题方法

考纲解读: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高考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三方面命题。以主观问答题为主。学习过程: 形象:

1、定义:诗歌中所展示的生活图景

2、分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3、考查类型:了解作品描绘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了解形象的个性特

征。

4、要求: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5、常见的形象塑造方法

① 细节刻画

②烘托渲染

③对比衬托

④比兴手法 考查角度:

一、分析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二、分析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三、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透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以分为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的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方法指导

鉴赏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

1、含义:歌中的人物形象,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杜甫的《月夜》通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等句子,塑造了一个身处乱世、思念家人、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2、考查角度: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分析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方法指导:

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方式的方式展现,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所以写人物的性格、思想、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形象的意义。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王维《观猎》:

观 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3)积累一些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术语,如“儿女情长”式、“田园山水”式、“豪放洒脱”式、“忧国忧民”式、“怀才不遇”式、“离愁别绪”式、“边塞征战”式,等等。

2、总结 :鉴赏人物形象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考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2)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3)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3、答题步骤:

第一步: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这一步也可能放在最后作为总括。)第二步: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

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这一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有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不需要这一步的)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或: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

3、评分标准(6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三、答题示例: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供以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评判得分

(A)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4分)

(B)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3分)

(C)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3分)误例:

(D)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E)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2、典例分析(2013辽宁)

竹轩诗兴

(作者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6分。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跟踪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①清正廉洁。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①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①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②(分析)③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4、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全国卷Ⅱ)(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问: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①诗中描写了一位不畏艰难困苦,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豪情万丈的将军形象。②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的清冷,也暗示了局势的紧张。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后两句写将军士部署战斗、指挥将士奋勇杀敌的场面,和对胜利的满怀信心。③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决心和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

6、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①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②女孩子问男孩子:“你家住哪里?”还没有等人家回答,自己就先报上家门“我家住横塘。”接着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解释:“我之所以问你家住哪里,是想着我们可能是同乡。”③本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率真可爱的女孩子。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②③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8、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参考答案】①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②③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注】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

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

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逼真的人物形象 第6篇

关键词:人物形象 大江健三郎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蜜三郎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作品中所渗透的人文理想主义气息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关注,是使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因素之一。1994年,瑞典文学院宣布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时,以“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将生命和神话凝聚在一起,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惑和不安,开拓了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域,并以撞击的手法,勾勒出当代人生百味”来评价他的作品。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紧紧抓住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成功地描绘出了人类所共通的东西,即“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将现实与象征世界融为一体。根植于传统,又超越传统,使传统与现代,日本与西方的文学理念和方法一体化”。

大江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个人的体验写进他的文学作品中。如在他的作品《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文章中,大江健三郎就描写了他与其长子残疾儿大江光的生活经历。通过书写作为残疾儿出生的大江光给他人生带来的沉重打击、内心的痛苦与徘徊,抚养大江光所经历的辛酸、辛劳和大江光给他带来的为人父的快乐,不仅使他的心灵创伤得以愈合,也使大江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同。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大江健三郎在战后初期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大江健三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最初连载于《群像》杂志,昭和42年(1967)由讲谈社发行单行本,获得日本第三届谷崎润一郎文学奖。小说讲的是在日本近代化以前,封建将军幕府第一次向美国派遣使节的那年,即1860年和百年后1960年的象征性年号的故事。大江健三郎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说主人公鹰四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受挫后到了美国,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离群索居在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谷里,效仿一百年前曾祖父领导农民暴动的办法,组织了一支足球队,鼓动“现代的暴动”的故事,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现在与过去,城市与山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与畸形儿、暴动、通奸、乱伦和自杀交织在一起,描画出一幅幅离奇多采的画面,以探索人类如何走出那片象征恐怖和不安的“森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它“集知识、热情、野心、态度于一炉,深刻地发掘了乱世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部小说中,作家用文学艺术的想象力和艺术假定表现了生活的特殊误差。艺术不再是生活的描红而是一种创造。小说将现实与历史重叠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新神话。作品中的主人公之一根所蜜三郎与大江健三郎本人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从文学创作而言:逼真不等于真实;文学应该是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诚的统一;是生活中的主要特征和作家的主要情趣的猝然遇合,作家的感受力是寻找生活特征与寻找自我感情特征的统一,尤其是独特感受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概括获得阐明内在感受的能力。达芬奇把艺术形象叫做“第二自然”,因为它已经和作家的个性和风格化合成一种更高级的真实。

一 作者和人物的故乡及经历的统一与分裂

大江健三郎与主人公蜜三郎的故乡都是森林环抱的偏僻山村。作者和其作品中的人物应该存在相似,从而通过真实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塑造了非常逼真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蜜三郎;但是,作者与小说中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又是绝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如果发生完全相同的话,就不是文学小说而成为自传了。从文学审美方面来看,也会大打折扣。

文学的艺术审美在于创作而不是写实。艺术的真实才会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表现出鲜活的面孔和突出的个性。因此,虽然大江健三郎是日本迄今为止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在日本国内文学界对他的作品却褒贬不一。《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因其主人公根所蜜三郎与作者本人有太多的相似性而被批判为是私小说。对此,大江健三郎本人是予以坚决否认的。不过,在根所蜜三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作者本人的影子,这是因为他自己也有着与蜜三郎相似的经历。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写得有血有肉,而且人物的经历又与作者自己的处境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也更便于作者倾注自己的感情,宣泄自己的思想,表现出一个正直而善良的知识分子、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凛然正气和不可摧毁的自由意志。小说主人公根所蜜三郎的家族——“根所”是指某一土地上的人们灵魂的根本所在。而边缘的峡谷村庄文化即地方文化、边缘文化。世代生活在原始森林环绕的四国峡谷村庄,其与世隔绝的环境并没有使山民们避免卷入二战的纷扰和伤痛,主人公蜜三郎更是经历了丧亲之痛。战争期间,一小撮法西斯军人不仅把战火引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也把日本人民拖向毁灭的边缘。在二战前后,根所的父亲死于中国,长兄死于马来战场,二哥S兄转业后在1945年与山谷朝鲜人的种族纠纷中死于非命,母亲经不起种种打击而神志不清,过早离开了人世。

从文学创造而言,作者如果没有真正地深入经历生活,没有那种特别的体验的感受,那么他写出来的作品是不可能有创新的东西在里面的;即使文笔再好,给读者的感觉也是矫揉造作、东拼西凑的文章,没有真正刻骨铭心感染读者发出共鸣的感情。另外,即使有非常的刻骨铭心的感受,但是,选体缺乏时代感、文体不妥、或缺乏丰富的语汇、写作技巧、洞察力等,也不可能出创造出流芳百世的大作、佳作来。

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于四国岛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四周被茂密的森林所环绕的偏僻的小山村,大江健三郎在此度过了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这部分和蜜三郎形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作者和假设的人物形象存在统一性。否则,如果要作者改写成城市等地的人物形象只有另当别论。这里也存在着熟悉的经历和情感感受。如果写自己不熟悉的、没有具体经历过的想写好是比较困难的。同样,大江健三郎在年幼时期也经历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1944年大江健三郎的祖母和父亲相继故去,两个哥哥均被“战时集中征训”,家里男人只有大江健三郎一人。虽未经历过战场的硝烟,但对战争的恐惧是大江健三郎童年记忆中的一个阴影,这也影响到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在这部分作者和假设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分离。因而发生情趣特征的强化、变异和注入,通过艺术假定表现生活的特殊“误差”,来增强和扩大了假设的人物艺术形象对读者的感染力,这在文学表达中非常多见。同样,大江健三郎在小说里为了充分表达假设的人物艺术形象对读者的感染力,揭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灭绝人性的灾难,就艺术性地刻画了主人公根所蜜三郎家族都死于非命,属于非正常生理性死亡。因此说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是私小说,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概念还是艺术的特质上讲,都是事实论据不足的。

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大江健三郎也将个人与社会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即通过个人的不幸揭示了时代的不幸。日本战败,美军登陆,侵略者成了被征服者。国家的耻辱、家庭的不幸,对年幼的根所蜜三郎两兄弟的人格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环境的不幸带来了个人的不幸。蜜三郎唯一的友人的悲惨命运就是因为卷入了安保斗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以全身赤裸,将头、脸涂成红色,在肛门里插上黄瓜自缢的这种怪异的行为,了断了人生。友人的死也打击了蜜三郎,为其痛苦的生活又陡增了困惑与不安。个人的不幸与状况的不幸难以划清界限,它以隐蔽的方式潜入生活内部,相互缠绕,给个人生活投下了阴影。从文学创作来看,对想象的诱发──让人物越出常轨,心理描写的逻辑规范和自由联想的交错迭出。“巨大而难以抵抗的疯狂的原动力躺卧在灵魂深处,无意中诱发了一种叫做性受虐狂的怪僻罢了。”“……我身上也有这种难以治愈的疯狂的种子……”。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是呼唤的文学,《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较难读和理解。在历史、现实、传说、民俗交织而成的繁复结构里,作为人物“回归的场所”的“峡谷村庄”首先登场。隐喻大量出现,时空交错:时而正面叙述,时而反面烘托;时而正话反说,时而反话正说,间或运用夸张甚至漫画的手法:嵌谐、俏皮、潇洒、超脱,妙趣横生地向读者展示了他的自我发现,自我扩张,自我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习俗,《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可以说是刻画颓俗的讽世之作。

二 森林是作者的创作源泉和作品人物的根、希望

大江健三郎与其作品中非常逼真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蜜三郎都认定自己的根、希望在故乡的小山村。主人公蜜三郎是一位曾经担任过大学讲师,现在靠翻译为生的27岁的知识分子。他的真实生活是:刚刚出生的儿子头部残疾,“是个白痴!”,被送往保健院;受刺激的妻子菜采子酒精中毒,“突然令人不可思议地醉倒了”,整日酗酒,且不能与丈夫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和蜜三郎最亲密的友人曾参加过1960年的反对美国安全保障条约斗争,被警察用警棍击伤头部,虽然外伤治愈了,但却被躁郁症困扰,最终自缢身亡,“惟一的朋友把脑袋涂的通红上吊死了”。对其死因的进一步深刻剖析是“巨大而难以抵抗的疯狂的原动力躺卧在灵魂深处,……”,作者简直有万念俱灰的非常糟透的心情流露:

“我感到自己正被确实危险、却仍莫名其妙的某物侵蚀着。我哆嗦着睡去。我既不锁门,也不解领带,便想将触摸过尸体的不祥之躯,夹在妻子和儿子床间狭窄的缝隙中睡去。”

面对正陷在彷徨无路的精神危机和现实生活的窘境,蜜三郎带着妻子菜采子和弟弟鹰四重返四国的故乡村庄,试图在那里寻觅希望,开拓新的生活。

虽然大江健三郎身处东京这个国际大都市,但他认为他的出生地——四国森林是他的创作源泉。出生于森林之中的大江氏似乎对森林情有独钟,在诸多以森林为舞台的小说中,大量导入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力和日本神话的象征性,意在把现实中的神话意义剥离出来,好像在有意印证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论点——出自森林的是生命,回归森林的则是完成了的死亡。其实,这是作者在人为地拉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用虚构这一形式来表现和渲染潜于表层之下的现实。讴歌家乡“森林的力量”:那里有时代体验到的快乐、恐惧、悲哀、愤怒,有小山村世代口传的神话故事,祖母讲的“长曾我部”“第一个男人”,有淳朴的习俗与生活气息,像“农妇、孩子、售票员、红黏土、地方报的剪报‘农妇患上“贪食症”胃的要求没完没了丈夫从早干到晚’、森林的隐遁者阿义(害怕被抓去当兵才逃进森林的)、山泉水、涟漪、异质的他人、草屋、山谷、农民武装暴动、盂兰盆会的念佛舞、战时滥伐森林导致每年河流涨大水把人冲走、黄瑞香、黑皮丸、白皮丸、青年团伙”,这些曾经发生的往事,活灵活现的回忆,在作者思想中作为创作素材,创作源泉不断涌出来,现实和回忆的穿插交替浮现,“……我开始感到自己是无根的浮萍……,我现在必须在这里扎下新根……”。以森林为背景探究当代人类的精神问题是大江文学的主题之一。大江健三郎借鉴外来文化使得自己的创作活动不仅面向日本和东方,同时也面对世界和现代。他引用西方古典济问作为小标题。例如:

看与可以看见的一切“有”不过是梦幻而已吗?(爱伦·坡语)

苍蝇妨碍我们灵魂活动,叮咬我们的身体,于是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帕斯卡语)

在绝望中死去。诸位现在仍能理解此话的含义吗?这绝不仅仅是死亡。应该说,这是后悔诞生,并在耻辱、憎恶和恐怖中死去吧。(让—保罗·萨特语)

这些都是作者接受欧美文学影响的借用和发挥,也可以说是把传统的日本文学与欧美文学揉合为一体的创作表达方式。做到“细节的真实”,并且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其作品获得不朽的生命力。大江健三郎曾言:

“创作中,我发现自己在小说中描绘的世界不知不觉地成为支撑我的精神力量。四国的森林则成为创作的源泉。与现实中的森林峡谷相比,我把话语世界而想象的森林作为向往的理想之国。”

其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在读者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凭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去吸引、激发读者的欣赏欲望和阅读兴趣,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亲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仿佛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景、事件、人物都是实际存在着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爱怜和同情,乐其所乐,苦其所苦;而对另一些人物则产生愤恨、憎恶,甚至期待着他们的毁灭和死亡。

三 残疾儿是作者共生成为大江文学的重要主题

作者大江健三郎与逼真的主人公蜜三郎都有一个残疾儿。“然而,现在我二十七岁,已婚,甚至还有了个放在保健院的孩子。”“是个白痴!”。“婴儿……鼓起的黄褐色瘤子……手术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我一人被叫进手术室输了三次血。抽血之后,判断力不足的我脑海里浮现一认识的方程式,即婴儿被切除了瘤子,等于我自己亦被切除了肉体的某个部分。我实际感到了肉体深处的剧痛。”这个事实是他们各自生活中最沉重的痛。蜜三郎刚刚出生的儿子是个像植物人一样的头部残疾儿,妻子菜采子因此深受打击,整日依靠酒精来麻木自己。蜜三郎本人也几乎精神崩溃。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故事一开篇的蜜三郎就是一个陷入精神危机,彷徨无路的人。“在秋天的黎明时分抱着狗坐在为建净化槽而挖的长方体凹坑内,企图用自己手指抓下的泥土和石子活埋自己。”蜜三郎在孤独的内心深处独自抚慰流血的伤口;他对现实的回避与逃亡还表现在他对弟弟鹰四擅自做主卖掉四国老家百年历史的仓房并将所得独吞的沉默;对鹰四的暴动不感兴趣也不参加。而1963年作者大江健三郎的长子大江光的出世则是给大江健三郎这位当时年仅28岁的青年作家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给他带来了难以言喻的苦恼。婴儿的头盖骨先天缺损,脑组织外溢,虽然治疗免于夭折,却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后遗症。大江健三郎在其所著《大江健三郎论日本文学的伦理思想》中写道:

“在现实中我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我生了一个头脑畸形的孩子,并长年和这弱智儿子一起生活,这种生活经历给我其后的小说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后,与“有脑障碍的孩子共生”成为大江文学的重要主题。

大江用“夸张”、“虚构”、“想象力”等超现实主义的手段创作的“新式小说”:将个人的苦恼、体验与社会、人类的未来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人类的不幸。“通过写作驱赶恶魔,在自己创作出的想象世界里挖掘个人的体验,并因此而成功地描绘出了人类所共通的东西。”大江作品包含着本人的思想感情,“作品蕴含的感情愈真实、愈高尚、愈强烈,作品就愈具有感人的力量、愈能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使欣赏者不能不、也不得不受到感染和影响”。

大江写性,通过打破惯例的描写,使读者在昏昏然然的日常生活中惊醒过来,发现人的意识深层的异常。既不能摆脱外来的压力,又无法逃避对现实的不满,迷惘、绝望、消极的反抗,在沉沦中寻找失落的自我,以反社会、反道德的性行为宣泄对现实,对社会的反抗。对于弟弟与妻子的私通,虽痛苦、愤怒,但却无可奈何的接受事实。通过来源于现实中的荒诞故事,表现出陷入生存困境的当代人的迷惘,惶惑、躁动和追求,作品展现了异化、扭曲和丑化的世相,而且深入探索了当代人应如何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切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深切关注。

众所周知,大江健三郎深受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是“存在=虚无”。通过萨特的文学来接触存在主义的大江健三郎对人生的理解也是“存在就是受难”。因而他笔下的人物也在生活中体验着各种各样的苦难。但大江健三郎的存在主义又不同于萨特的存在主义。主人公蜜三郎虽然一直以来不敢直面痛苦、屈辱的人生,但弟弟鹰四虽也承受着内心极大的痛苦,仍要奋力抗争,最终以自杀实现英雄自我的行为强烈地震撼了他,让他意识到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

因人物情趣和作家情趣的统一和差异是存在的:即作家把自我非自我结合起来丰满了对话中作者、人物、读者的关系。小说写出一个时代的历史,不失为一面反映时代的镜子。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无疑是成功之作。就其内容的充实,人物性格的鲜明,故事情节的迭宕,谋篇布局的紧凑,都超过大江健三郎以前的几部作品。

虽然小说中的主人公与大江健三郎本人有着很多相似性,但从以上的对照比较中也可看出,大江健三郎运用小说家的想象力丰富了登场人物,构建了一幅幅不同的故事背景。也就是说,作家在感知生活中渗透着感情和理智,同时又表现出他自己的个性展示生活敏感区的确定和扩展;但就群众感情和艺术家眼光而言,大江健三郎并不否认其文学作品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尤其是长子大江光。有人说苦难即是财富。大江健三郎将自己的切实“体验”,用文学的形象展示给世人。他一方面勇敢地承担起了一名父亲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文学作品给人们以勇气,鼓舞人们奋发进取,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参考文献:

[1] 宋兆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访谈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大江健三郎,邱雅芬译:《万延元年的足球》,《饲育》,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3] 大江健三郎:《我这个小说家的创作方法》,讲谈社,1998年版。

[4] 大江健三郎:竺家荣译:《愁容童子》,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版。

[5] 大江健三郎,郑民钦译:《性的人》,《康复的家庭》, 南海出版公司,1996年版。

[6] 大江健三郎,王中忱译:《个人的体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年版。

[7] 大江健三郎,王新新译:《广岛·冲绳札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大江健三郎:《あいまいな日本の私》,岩波书店,1995年版。

[9] 大江健三郎:《战后一代的印象·天皇》,《严峻的走钢丝表演》,日本文艺春秋株式会社,1965年版。

[10] 大江健三郎:《在北欧谈日本文学》,《我在暧昧的日本》,日本岩波书店,1994年版。

闰土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7篇

一、少年闰土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 说出他的佳处来, 却又没有影像, 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没有进步, 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而少年闰土就生活在作者记忆中的故乡, 用故乡的美好来衬托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

(一) 外貌描写

文中描写少年闰土的句子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描写少年闰土外貌肖像的句子虽然不多, 但是通过对其外貌的解读, 可以看出少年的闰土是一个典型的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

(二) 动作、对话描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作者笔下闰土瓜地月夜刺猹的景象。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 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 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 撒下秕谷, 看鸟雀来吃时, 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这是作者笔下闰土雪地捕鸟的景象。

“我们沙地里, 潮汛要来的时候, 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这是作者笔下闰土海边捡贝壳。

通过少年闰土的月夜刺猹, 雪地捕鸟, 海边捡贝壳的动作与语言对话的描写, 说明了少年闰土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乡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闰土尽情地享受着生活, 侧面展示了闰土聪明勇敢、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

(三) 闰土对“我”的态度

由于我们年纪相仿, “他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 没有旁人的时候, 便和我说话, 于是不到半日, 我们便熟识了”。“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 只记得闰土很高兴”, 说明了我和闰土之间两小无猜, 童心未泯, 双方流露出的是情真意切, 亲密无间的少年玩伴。

(四) 闰土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描绘出少年闰土生活在农村, 社会经验丰富, 生活阅历也较多, 表现出少年闰土的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闰土天真无邪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二、中年闰土的形象

(一) 外貌描写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作者用较大的篇幅来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 而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外貌已经大相径庭了, 看不到少年闰土的影子。单从外貌来看, 闰土已经饱经沧桑, 生活的艰辛自然不言而喻了。

(二) 动作、对话对照

中年闰土:说话前神态的变化是欢喜——凄凉——恭敬, “只是摇头,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 却全然不动, 仿佛石像一般”;以前称呼“我”为“迅哥儿”这时候却叫“老爷”;“我”感觉我们之间已经隔着一层“厚障壁”了。从闰土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他这些年生活的不如意, 他的心里有说不出、道不尽的苦处, 童年的天真活泼和对生活的热情荡然无存, 而且封建等级观念和思想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心里。

(三) 闰土态度的变化

1. 对我。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 要水生“给老爷磕头”, 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 不成“规矩”。而少年时候的“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 我们便熟识了”。儿时那种情真意切, 亲密无间玩伴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取而代之的是被封建礼教的束缚, 我们之间已经有了身份和贵贱之分。

2. 对生活。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而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等我记忆中的, 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生态度也一去不复返了, 对生活充满了无奈, 而是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三、总结

如何巧妙把握人物形象 第8篇

一、针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直接描写包括:人物肖像、心理、语言、动作……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把握人物特征。分析人物的外貌, 要抓住体现性格的细节, 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比如,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刻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 而是为了以形传神, 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其性格特点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肖像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再如, 人物的心理描写突出人物个性心理活动, 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 会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只有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才能体会文学作品的细腻真切、生动传神, 才能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把握人物形象。

二、针对人物间接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间接的描写包括情节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其他人物映衬等。通过情节补充人物性格, 以小说为例, 三要素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 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 从某个角度而言, 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 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 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人物心理活动, 烘托气氛, 烘托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就要分析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 分析人物在此环境下的所说、所做、所想, 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连贯的思考, 从而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 把握人物形象。

在培养学生分析人物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全面考虑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 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还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关注较含蓄的描写词语。还要联系人物背景或者环境具体阐述, 要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 揣摩作者写作心理, 体会作者目的。

摘要:要想把握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就要针对人物的直接描写、人物的间接描写进行细致分析, 重点把握。

中国人物形象 第9篇

点染, 本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是画家挥笔作画的手法, 后被许多 诗人借鉴 到诗词创 作中。例如,在耳熟能详的柳永作品 《 雨霖铃》 里以“ 多情自古伤别离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为“ 点”,总体描述离别之冷落;继而以“ 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作染, 使孤冷之意生动呈现, 词人形象也因之丰满。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影》 一文,也是点染法的典范。事实上,这种手法也可移用到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中,可为人物形象的有效刻画服务。

本文就以学生习作 《 我的父亲》 为例,移用点染之法,扮靓人物形象, 浅谈记叙文写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策略方法。

一是前“ 点”后“ 染”式。 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先总结所记人物的总体特征, 然后运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去“ 染”。 例如,以“ 我的父亲”为题,可以先从总体上“ 点” 一下:“ 在我的记忆中, 父亲是位虽清贫却未忘忧国的读书人。”这个“ 点”就从总体上交代了父亲矛盾而统一的个性, 让读者对他生发一种笼统感受, 并进而萌生阅读下文的兴趣。进入下文,写作者就可以尽情施展渲染之法。 可以先铺陈 自己家里 生活的困 窘情况, 极力写父亲为了家里的生计四处奔波, 继而写他喜好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史诗, 关心周围百姓和国家时事, 用别人难以理解的言行践行着一个普通百姓对忧国忧民情怀的坚守。 也可以将父亲的位卑与未敢忘忧国融合,将其在面对洪涝灾害之时的忧国爱民情怀,附着于简陋的衣着、写满沧桑的脸庞和为民忧心的言行。 总之,只要围绕“ 点”出的重点,从不同角度去“ 染”即可。

二是前“ 染”后“ 点”式。 现实写作中,小学生多采用先“ 点”后 “ 染”式。 而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学生认知对象的增多以及思维能力的增强, 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方式,开始求异。 于是,前“ 染”后 “ 点”式应运而生 。 从行文结构上看, 学生可以在文章开始之时引入写作话题, 造就更加朦胧的效果。依然以“ 我的父亲”为题,开头部分可以这样写:“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 可是我对父亲的感觉却全然不同。”这里并未清晰“ 点”出父亲显著而突出的个性品质, 但这个开头恰恰也因此而产生奇效: 这位父亲的爱与众不同, 但是怎样的不同, 作者并未急于表现出来, 这样就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好地吸引过来, 进而促发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下文。在此背景下,接着可以尽情施展“ 染”的身手,使读者对“ 我的父亲”渐渐产生清晰认识。 作者可以分层叙写父亲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写父亲在我春游之前为我做好各种准备, 然后交代我 的感受 ———太婆婆妈 妈的; 第二件事写我患上流行性感冒之后对我的嘘寒问暖, 继而写我的反感———太啰嗦了; 第三件事写我参加作文竞赛时对我的反复叮嘱, 招致我的不耐烦———太自以为是了……文章结尾部分写作者在母亲的点化下, 对抱病在床的父亲重新认识, 顿悟这么多年来他对我施予的始终如一的父爱, 原来我一直生活在如山的父爱中。于是,在对父爱认知的偏离与回归的冲突及化解中, 作者将 “ 染 ”发挥到极致 ,步步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通过“ 点”的方式使读者恍然大悟。可以讲,这种方式取得的 审美效果 较之前一 种要好,具有更强的心理冲击力。

三是轻“ 点 ”多“ 染 ”重“ 点 ” 式。 这种方式较之前两种显得更加复杂,因为从整体结构上看,文章内容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回路。 写这样的记叙文首先要拿捏好开头部分“ 点” 的尺度, 这种 “ 点 ”只能是轻度的 ,甚至是模糊的。仍以“ 我的父亲”为例,轻“ 点” 式的开头可以这样操作:“ 岁月更续,不知不觉中,父亲已经陪伴我走过13个年头。 一路走来,我稚嫩的脚 印旁总是 伴以坚实 的脚步。”这个开头内蕴了父亲对我成长的帮助,确实起到了“ 点”的作用,但这个“ 点”显然还比较笼统而模糊, 只是点明了本文的大致记叙方向和价值取向。不过,它也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在随后的 “ 染 ”中 ,作者需要寻求和组织二三件经典事例, 不过这几个事件需要有层次感。例如,作者可以这样组织事件:我参加比赛获奖,父亲与我一起快乐,分享我的喜悦; 我与朋友关系出现裂痕, 父亲体谅我的痛苦, 用自己的交友事例为我化解交友危机提供指导,帮我走出交友事件阴影。 经过这两个层级的“ 染”,读者能自然形成对父亲的直观认识: 无论是在快乐之时,还是在痛苦之时,父亲一直在我身边。于是,结尾的“ 点”就水到渠成:“ 天有阴晴,人有喜悲。 不管人生历程如何,总有你相伴, 感谢有你一一与我忧乐同行的父亲!”这样的结尾先用“ 天有阴晴, 人有喜悲 ” 起兴 , 继而直奔 主旨———对父亲的赞美与感激,起到了重“ 点”之效果,使读者随之情感升华。

莱辛说:“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 任凭选择一个的话, 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对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有不少教师教学生模仿现成的人物描写片断。 这么做,固然可以增加学生的认识, 但是从习作实际来看, 更多的是生硬的模仿。教给学生方法吧,这比现成的片断描写好, 点染之法不失为一剂良方。不过,在具体运用中还需注意两点。

一是用活“ 染”的手法。 冰心在《 观舞记》 中讲:“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这里透露 出 “ 染 ” 的一个重 要原则———围绕中心,教给我们“ 染” 的有效方式———由表及里, 由外在的肖像到内在的思想。 写作实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为人物多层级地“ 染”色,更要注意“ 染”出神韵,例如写眼睛。

二是追求“ 点”的精彩。 不少学生在习作中也运用了“ 点”的手法,但往往比较简洁,无法起到激趣、统领全文的作用。例如,写《 我的父亲》 以“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既严谨又严肃的人”开头, 虽然简洁,但少有内蕴,不耐读。 这就要求学生从文章中心表达和读者的审美接受两个层面出发, 巧选“ 点”的素材,组织“ 点”的语句,力争写出佳句、佳作。

中国人物形象 第10篇

一、从所处环境入手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是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与他所处的周围环境 (着重指时代背景和生活层面) 是分不开的, 换言之, 一定的人物形象就是相应环境的折射和生产物。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可以采取“由外围入手、逐步向典型集中”的分析方法。就是说, 首先找出与人物形象相关的主要内容, 如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环境及作品诞生环境等, 再把分析的思维指向人物形象;或者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熟悉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如自然环境、活动背景和时代背景等, 为人物形象分析打下良好基础。如此, 分析人物形象就有水到渠成之妙。以教学《变色龙》为例, 教师可首先介绍奥楚蔑洛夫是生活在沙皇专制制度的社会政治环境里, 正是这种特定环境使社会人产生摇摆不定的思想。有了这一基础, 再结合小猎狗的推动作用, 对“变色龙”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的分析就会更加准确。

二、从肖像描写入手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相由心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意思是说人的面相能够对应他的身心状态。所谓肖像, 也就是人物的面貌特征, 主要包括身材、容貌、服饰、打扮及其相应的表情、仪态、习惯特点等方面。通过肖像描写刻画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 使之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既能促使阅读者调整身心状态, 又能留下深刻而永久的印象。这一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确实随处可见。因此, 在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 我们可以抓住其肖像类特征描写优先入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教师首先提问:“文中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然后引导学生逐层分析:第一次是在他出场之时, “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再结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说明这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心灵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第二次是在有人揭发他偷书之时,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表明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 内心羞愧, 偶尔“窃书”;第三次写是在有人问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之时,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表明他内心的失望和悲凉, 显示了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第四次是他被丁举人打断腿之后, “脸上黑而且瘦, 已经不成样子。”当掌柜作出取笑时, 他又露出“恳求”的眼色———至此, 孔乙己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就大体完成了。作者在文中先后四次描写孔乙己的脸的———由“青白”而“涨红”, 再到“灰色”而最后“黑瘦”, 这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形象描写, 一个迂腐麻木而又令人同情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直观生动地显现在读者眼前。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可算娓娓道来, 水到渠成。

三、从言行举止入手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性情不端, 言行轻佻;性情贤淑, 端庄大方”。“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我们从古人对女性、君子和小人的这一评判中可见一斑。这就启示我们, 认真观察和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 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方面的综合分析,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会栩栩如生。比如, 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 就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到, 作者正是抓住了对父亲的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之类的语言描写;而通过“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之类的动作描写, 把一个细心体贴、朴素坚强、爱子心切的慈父形象生动感人地成功勾画出来, 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之中, 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山父爱。

论创造人物形象 第11篇

每个角色。并不是演员凭空捏造出来的。想让角色自然而然地出现,乃至演员一步化身为角色,都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演员这样去做,那也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创造角色需要想象力,单纯靠想象力去进行角色的创作,其结果只能是创造出来的角色片面,单一,苍白。角色的创造必然会牵扯到到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演员创造角色必须是从生活出发,认认真真地研究生活。

生活能够给予角色什么?仅仅是一些抽象的东西吗?不是的。角色的创造,是一个“具体”的过程。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而生活就是最具体的,最生动的。都说创造角色需要到生活中去寻找,那么,在生活中,该寻找什么呢?

创造角色需要演员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的,是要以生活为依托的。生活是培植角色的土壤,演员要根据生活展开对角色形象的构思。

当然,当演员接过剧本时,在最初的几遍研读中,必然会激起对角色的联想。这种联想通常说来,是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联想。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角色创造的路线,是以生活为根本的。这种对角色的联想是模模糊糊的,一个似有似无的影子。这也是角色创造的最初胚胎。这种形象,可以说是一种“直觉”唤起的。作为头脑中闪现的形象的种子,是朦胧的,稍纵即逝的,需要演员去培养、运用艺术手段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它逐渐发展成为舞台形象。

著名表演艺术家童超在谈到《茶馆》中庞太监这一角色的创造时,曾经以切身的创作经历说明过生活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庞太监这个角色在《茶馆》中是几笔勾画出来的,被作者描绘得很生动很鲜明。而这个角色的主要一场戏则是“茶馆里相媳妇”,可谓是《茶馆》中的经典片段。那么,太监作为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必然与一般人有所不同。要创造这一类的角色,想闭门造车,单纯依靠想象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必然就要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契机和材料。

童超为了准备这个角色,首先向有关同志做了咨询,并且到习俗掌故专家那里听了有关的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太监那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乃至于出身、等级、职别、文化程度等都做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来。就在心中对太监有一个大体的感性认识。但是他说,有一些问题必须要到活着的太监那里去寻求答案。主要的问题是两个:“太监在摆起威风派头来是什么样子?”、“庞太监为什么要娶媳妇?”

不要小看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恰恰是直接逼向了“庞太监”这一角色的核心。首先,知道他们摆威风什么样子,就能够对太监的外形,他们的外在行动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再者,知道太监为什么娶媳妇,就能对太监的行为逻辑和心理逻辑有了了解。更能找到这个人物内在的行动依据。

带着这两个问题,童超投入到了生活中。他和另一位同志去了旧鼓楼大街的一个太监庙,专门找了一位旧时的太监谈话。通过交谈,同超对太监这一类人物有了直接的、理性的认识。尤其是对“太监为什么要娶媳妇”这个问题,得到了准确的、令人满意的答案。童超所访问的这位太监,极为喜欢《七侠五义》中的北侠欧阳春,因为这位英雄不但本领高强,而且终身不娶……就这一下子,童超感觉到了“庞太监”的微妙心理,庞太监和这位太监的心理是共通的!就是恨自己丧失了娶媳妇的条件,也嫉恨那些有条件娶媳妇的。因此,庞太监在剧中就非要娶一个媳妇给人家看看。这样一来,通过这次的访问,童超不仅对太监的外形有所了解,并且找到了角色的心理,从生活中获得了最珍贵的创作素材。

在《洋麻将》中,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为了塑造魏勒这个角色,同样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魏勒是一个老人,而于是之本人在创作这个角色时,也已经进入晚年。因此,在于是之的身上不缺乏生活,更需要的是对头脑中闪现的角色的影子进行培植。在创作的过程中,于是之写下了“创作日记”,这里摘录一小部分:

“‘运气不好’,成为他晚年唯一的精神支柱。他都不肯承认自己是生活中的弱者,是在生活的拳击场中被打败了的人。”

“虽耄耋,还要像个‘男子汉’。”

“一个健壮的人的衰老。不动,坐着,大老板,健壮,气壮;动起来,见出衰老。很有意思。”

“腿左膝盖有伤,老伤,或因踢球造成。左脚内八字,因而拄拐杖。可能颈略向右偏,头稍向前探。”

“面部肌肉随思想情绪,有一种(或几种)不随意的波动。(想起了几位朋友的脸,有的已经作古。)”

(《演员于是之》p180—p182)

从上面的日记摘录可以看出,于是之不仅是利用自身的条件来投入创作,并且借鉴了生活中的一些影像f那几位已经过古的朋友)。不仅对角色的内在的心理进行分析,不断寻找,同时也在外形上、在行为方式和外部形体动作上也进行探寻。在他的记述里。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个“练”字。主要是指角色的一些外部形体动作、习惯的行为方式等。这个练,指的就是在生活中练,寻求生活最本质的东西;同时,还要从生活中学习,去汲取那些别人身上所具有的,可以用在角色创造上的东西。生活,赋予了演员太多的创作机遇、创作素材。

焦菊隐先生曾经指出:在排演过程中。演员要绝对抛掉“他们是在演戏”的意识,他要求演员应该去非常清楚的理解他们的角色创造工作,是演员整个现实生活里实践的一部分,需要把生活中的对待物的感性认识,通过自身的有意识的提炼,结合对剧本的认识和研究,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以后,再通过亲身体验而回复到具体的认识的一种实践。事实上,在具体的排演过程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焦先生将排演的过程定位为“体验生活的过程”。而不称之为“排演”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醒演员,或者是在向演员灌输一种意识:这不是排演,而是在生活。演员也必须在“规定情境”里生活起来,生活,再生活,必须让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结合,不断反复指导演员们去实践人物的生活,进人生活,从而创造角色。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焦菊隐先生也是贯彻了他的创作理念。他指出:“我要求演员在排演他们的场上生活的时候,不要运用任何他们所以为是‘技术’的东西。而且,如果他们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些东西,或者是一些不合与现实生活人工矫造的姿态和声音,我便马上引证生活中实在的例子,叫他们知道那是生活所不批准的,马上纠正它们。据我所知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直所不能容忍的,是演员们在排演的时候运用任何一种违反实际生活的动作和声音。这也是我所不能容忍的。”(《焦菊隐戏剧论文集》p81)

有些演员在表演中,在创作中,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比较看重一些“表演上的技术”,认为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以从容地正确地投入到表演创作中,就可以生动地

表演出生活,就可以创造人物了。事实上,在角色的创作过程中,“技术”固然不可少,但是它们绝不是最主要的。如果单纯依靠这些东西去投入创作,那是不可取的,只是拿着一堆“零件”去拼凑角色,那么拼凑的结果,必然是一个机械的,死板的,没有血肉的僵尸。创造人物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演员自身的心灵和肉体。在生活里,人物表达内心,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是依靠自己的自然而然的形体行动,而不是靠什么矫造“技术”。人的内心想到了,他的形体也会随之行动起来,内心会永远和形体相联系。至于怎样去想,去考虑事物,又是怎样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如何去运用自己的形体行为去表达,这就是属于每个人的个人习惯了。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去思考,行动,是依靠自身的行为习惯,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决定的,而不是凭借“技术”去行动。

那么,在舞台上,在创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也有理由要求演员是去“生活”,而不是去依靠什么“技术”。演员在台上需要做的,是尽量摆脱自身的形体习惯,并且迅速地接受人物的生活、人物的习惯,能够有机地调动思想感情,和人物贴近,寻找属于人物的、合理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外在形体动作、行为方式。这些对“技术”的训练,实际上是一些对演员的“基本训练”,是对演员的创作工具,即演员的声音、肉体的一些培训,是服务与角色创造的,目的是让演员能够放松下来,但是单纯依靠这样的训练,是创造不出人物的。而到生活中去寻找创造人物的方法,永远是可靠的正确的。演员应该是以“人”的身份去生活,而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去演戏。

这种创作理念,在《龙须沟》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焦菊隐看来,《龙须沟》中的演员,大多数都是“没有舞台经验”或者是“技术不够”。但是《龙须沟》最后呈现出来的,是舞台上的“一片生活”。这种生活并不是自然主义,而是有提炼的,是艺术的创作结晶。在这部戏里,导演和演员彻底否定并扬弃旧套子的“演技”,而向生活里去寻找角色在舞台上的行动依据,归根到底,《龙须沟》之所以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创作者们,是以“人”的身份在生活,而并不是以“演员”的身份在台上演戏。

记得在《龙须沟》的创作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段小插曲。在创作初期,演员们在剧场中排练,总是会受到一些噪音的干扰。开始还未曾在意,后来,演员们便不胜其烦,于是纷纷提意见。这时候,焦菊隐将迷底揭穿了:其实,这些噪音都是他让工作人员有意造成的。因为这是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深入生活,更好地让演员从“舞台”落进实实在在的“生活”。剧中的龙须沟,鱼龙混杂,是底层老百姓生活的地方,因此,那里的噪音是可想而知的。生活中是这样的,那么在舞台上,更应该从生活出发,去寻找生活,适应生活。不能因为有了噪音就排不了戏,作为演员,必须应该投入到具体的、人物所生活的规定情境中去。

诚然,话剧是一门比较高雅的艺术。但是,话剧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不是说艺术形式是高雅的,这个舞台就是高不可攀。要想让人民接受,就只有老老实实的从生活出发,去寻求生活最本质的东西。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里,像一个正常的人那样,去思想,去行动,去体验最普通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最真的戏,最好的艺术。

︽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形象 第12篇

从小说的具体描写看, 鲁迅创造狂人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 一方面固然“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也为作者提供了扎实可靠的依据。鲁迅就接触观察过患有迫害狂的表兄弟, 深知患者的苦痛和他们的心理状态 (见《鲁迅日记》1916年10月~11月) 。当然更重要的是黑暗现实的重压, 民主革命思潮的冲击, 使作家无法平静下来, 更不容作家袖手旁观。非有一种“狂人”似的觉醒与呐喊, 不足以破坏那万古不变的封建秩序, 不足以冲破那“铁屋子”般的黑暗牢笼。虽然这个狂人也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但他却是一个敢于抗争的不幸者。

“黑漆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的现实, 环绕狂人的周围, 阴冷、寂寞、可怖。这正是社会动荡前夕的暂时的沉默。处在黑暗与黎明交替的历史转折期, 新与旧的冲突较量, 必然促使封建叛逆者的迅猛奋起, 狂人的反抗与呼喊, 预示着为期不远的一个新时期的即将到来。狂人在第一则日记里就敏锐地觉察到, 他有三十多年没有看到“很好的月光”了, 今天见了才明白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乍听起来似乎是荒诞不经的狂话, 然而那“月光”和“发昏”不是恰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吗?因过去的“发昏”完全是愚民统治的恶果, 那么现在明白了, 当然要感到分外高兴。狂人的独特感受, 一种跳跃幅度相当惊人的混乱思绪, 陡然由“月光”想到了“赵家的狗”, 思想虽紊乱但爱憎却分明。鲁迅说过:“暴君的专制, 使人们变成冷嘲, 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 (《华盖集·忽然想到 (五) 》) 历史是无情的见证人, 狂人时代灾难沉重的人们, 就生活在“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 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 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 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千千万万无辜者糊糊涂涂地成了愚民专制的牺牲品, 他们是被封建礼教吃掉了, 然而他们还在互相地吃人或被吃。“仁义道德”的精神枷锁、纲常名教的思想禁锢,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无情。正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概括的那样,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 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狂人以自己惊惧而奇特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路上行人的交头接耳, 大人小孩的叽叽喳喳, 越发使他精神紧张, 疑虑重重, 他终于想起来远在二十年前他“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踹了一脚, 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因为他触动了那象征封建历史的“陈年流水簿子”, 其言行自然就不容于旧世界、不容于旧礼教, 然而愈是这样, 狂人的疑惧就愈加扩张, 结果反而使小说的思想意义得到进一步深化。

《狂人日记》反复出现的“凡事总须研究, 才会明白”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语, 一经和狂人所独具的思维活动相结合, 于惊恐、猜疑、错杂的语句中, 不时闪烁着锋利的思想火花, 使狂人的艺术形象产生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效果。从日记的个别词句看, 狂人的思想是混乱的, 如果从日记的整体出发, 则狂人的思想还是脉络可循清晰可辨的。由于狂人坚持了“凡事总须研究, 才会明白”的求索精神, 他才能从那没有年代的历史, 歪歪斜斜充斥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字缝间, 发现“吃人”这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狂人情不自禁地把历史、现实、家庭、社会同“吃人”相连接, 日记通篇以揭露封建社会吃人为主体, 形成了小说的一个核心。

不仅如此, 狂人在诅咒“吃人”的同时, 还对吃人者凶恶、虚伪、奸诈的本质及其惯用手法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吃人者那种“狮子似的凶心, 兔子的懦弱, 狐狸的狡猾”, 务必要时刻警惕, 以防被欺;对于“吃人有理”的种种“老谱”, 狂人也毫不放过, 专研究其用心;什么“逼我自戕”呀, “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呀, “吃人的事”“从来如此”呀等, 这类陈陈相因见怪不怪的手法, 这种助纣为虐的社会舆论, 长久以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以致吃人者既不落杀人的罪名, “怕还会有人见情”。狂人以惊异的目光从生活中发现真理, 识破吃人者的各种“老谱”, 读者是不会把它当做疯话的。

诚然, 狂人是个刚从封建家庭分化出来的具有民主思想的叛逆者, 一个觉醒了的旧型知识分子。他自身缺乏实际斗争锻炼, 又处于习惯势力的层层包围之中, 其抗争也只能是个人奋斗式的揭露与呼喊。而他的言行并不为周围的人所真正理解, 这种可悲的历史隔膜, 令人感到十分痛心。不过狂人自身的弱点是一种时代的局限, 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影响这一艺术形象的思想光耀。

在人民深受奴役之苦的旧时代, 不同阶级的人对“狂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态度。长期的封建愚民专制, 扭曲了人们的性格, 使一些本来合理的正常现象, 却以一种不合理的反常形式再现出来。我们认为那种蔑视旧传统, 揭露“仁义道德”的虚伪性, “放言无仰, 为前人所不敢言” (《摩罗诗力说》) 的狂人, 并非什么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堕落消极的形象, 而恰好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一种令人振奋的力量、充满着勇敢反抗的意识和热烈追求的精神。鲁迅之所以寄希望于“精神界之战士”, 而还要赋予这“战士”以“狂人”的面影, 大抵原因就在这里吧!

最后“狂人”的反封建精神, 不但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享受着历史上从未有的民主。但是, 封建残余并没有绝迹。因此, 今天我们学习《狂人日记》, 要将“狂人”的反封建精神继续发扬, 反对封建迷信, 抵制社会腐败, 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精神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凤吾、刘中树:《鲁迅著作和鲁迅研究在东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0 (1) 。

上一篇:理财实践下一篇:辐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