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必备

2024-05-07

高考满分作文必备(精选7篇)

高考满分作文必备 第1篇

先看下面这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四川一考生

生活如酒, 过于浓烈则辣喉, 过于浅淡则无味, 唯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 过于高昂则刺耳, 过于低沉则抑郁, 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 过于繁杂则缭乱, 过于简朴则无韵, 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 然而人,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 让我们在奋斗的同时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两千多年前, 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 辅君, 讲学, 座下弟子三千, 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奔走忙碌。然而, 孔子并不是只知道奔走。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停下来歇一歇, 他能够在奔走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 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反观当下, 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名利正如那绑在驴子脖子上的萝卜, 诱惑着人们不断地奔跑、追求。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 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 没有了灵魂, 没有了精神, 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 唯此, 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 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们必须打造的圣殿, 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 上书“慢慢走, 欣赏啊!”是啊, 在你奋力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 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 人生因奋斗与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庄严肃穆, 那支笔可作棍棒, 敲醒百万愚民;又可化为刀枪, 直刺敌人心脏。于这样的冷峻、肃穆中, 先生为自己心中的事业———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了心血。然而, 在萧红笔下, 我看到的鲁迅却是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 那袅袅烟雾中轻缓悠闲的神态, 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 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懂得生活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 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 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 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铸就了辉煌而又不失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 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2013年高考四川省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 堪称高考满分作文的“标杆”之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篇佳作的剖析, 再通过与其他省份高考满分作文的比对, 探寻获取满分作文的秘诀, 以利于2014年的考生们备战高考, 摘取作文桂冠。细细咀嚼,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1.开篇精彩, 先声夺人———精“炼”凤头。作者起笔不凡, 连续三次设喻, 把生活比作酒, 比作画, 比作歌, 类比得当, 形象地揭示了平衡之妙。三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又构成排比, 语言气势磅礴, 酣畅淋漓。在此基础上, 再引用名言, 水到渠成地引出中心论点, 自然点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古到今, 人们写文章都十分注重精“炼”“凤头”。大凡传世之作, 无不从“头”精心雕琢。高考作文亦如此。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满分作文中, 以开篇取胜的不乏其例:

(1) 当暮霭沉沉时, 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时, 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某一阶段时, 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那个不合时宜的人物。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声, 渐行渐远。

(2013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本文开篇以排比句式, 铺叙了当下青少年的童心正在泯灭的生活现状, 入题迅捷。少不更事的“我们”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催得“被成熟”, “被长大”, 变得“大器早成”, 殊不知“我们”丢失了几多童心、童趣, 遗失了宝贵的童真!

(2) 是什么, 让你烦躁时拥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境?

是什么, 让你不安时仍拥有一份闲看天际云卷云舒的畅然?

是平衡, 拥有一种平衡的心境, 画会儿画, 下会儿棋……我愿借得平衡一缕魂。

(2013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借得平衡一缕魂》)

这篇佳作使用设问的修辞格, 自问自答, 点明了“平衡”的题旨。两个“疑问”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有激发阅读兴趣之妙;一个“答案”抖开谜底, 巧妙点题。在设疑解疑中, 使读者得到了满足, 更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同样是一锅沸水, 同样的时间, 硬邦邦的胡萝卜出来后软了;易碎的鸡蛋出来后硬了;而咖啡豆, 虽然出不来了, 但它让水变成了咖啡。面对同样的环节, 胡萝卜选择了屈服, 软化自己;鸡蛋选择了防守, 保护自己;咖啡豆选择了改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

(2013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改变自己》)

文章开篇亮人眼目, 十分精彩。在沸水中, 胡萝卜因“屈服”而变软, 鸡蛋因“防守”而变硬, 咖啡豆因为顺势而变, “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在三者的鲜明对比中, 突出了“改变”的重要意义。

2.恰当引用, 富有意蕴———锤“炼”语言。文章开头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点明题旨;接着引用屈原《离骚》的诗文, 提醒人们, 漫漫人生路, 要学会享受生活;再引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名言, 告诫人们:放慢急匆匆追求的脚步, 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大量名言警句的引用, 使文章意蕴丰厚, 表现出浓重的文化积淀, 文采斐然。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做到“有文采”, 除了修辞格的综合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整齐的句式以及和谐的音韵之外, 巧妙引用名言警句也是重要的手段。它既可以反映考生的知识积累, 表现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 增添内涵, 真可谓一箭三雕。聪明的考生总是注重在名言的引用上大做文章, 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点。2013年众多高考满分作文正是凭借名言的引用而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从而一举夺魁。请看2013年福建卷满分作文《不做流云愿为花》中的一段:

钱钟书说, 春天需要放在窗口里看才是美的。是啊, 窗口给春天镶上了俏丽的边儿。王蒙说, 河流是一种被辖制的自由。是啊, 河岸为河流提供了宽厚的臂膀, 并在上面挂满了繁花绿荫。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 唯有爱得深沉, 才会永久扎根, 同呼吸, 共命运, 而不是任由它沉沦。泰戈尔说, 天空不会留下痕迹, 但我已飞过。是啊, 有梦想的人, 心有慧根, 不会在任何一片空荡的天地久留。

这段文字大量借用中外名人的言论, 运用排比的手法, 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无限制的‘自由’必然会造成为所欲为的后果”的主旨, 语言优美, 底蕴深厚, 一气呵成, 显示了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读来痛快淋漓, 令人拍案叫绝。

再如2013年高考江西卷满分作文《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一文, 作者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 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 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赖而存在的, 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 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 又自然地引出对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 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 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 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 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 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 指出“真正的不畏, 不是避开难题, 而是敢于直面难题”。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或间接化用的名言, 既可以作为文中的论据巧妙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又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 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3.例证经典, 以一当十———提“炼”素材。作者选用“孔子”“鲁迅”两个经典例子, 古今结合, 详略恰当, 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孔子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 成了奔跑的机器。这一组对比, 突出“生活需要平衡, 奔跑中需要停歇”。“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又是一组对比, 突出“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高考作文素材的选用, 要力求典型、新颖、鲜活,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只有这样, 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素材的使用上, 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 既保证文章的容量, 又增强论证的力度。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一文, 作者引用了美国的沙利文、三个“最美人物”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等人的典型事例, 做到了中西结合, 古今兼备, 感染力、说服力极强。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天堂的模样》, 主体部分用天津的哥马志刚、乌鲁木齐的捐款乞丐、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双腿的女孩廖智三人的事例连点成线, 新颖别致, 有耳目一新之感, 阅卷老师的眼球一下子被紧紧“抓”住了。

再看下例:

反观刘铁男, 一位原本人人敬羡不已的副部长级高官却成了人人唾弃的贪官, 究其原因, 难道不正因他丧失了内心深处的灵魂吗?做人当诚实, 做官当清廉。可是他呢?造假、受贿、骗取国家贷款。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发展迅猛的时代, 有太多的事物让人偏离内心的初衷, 随波逐流, 比如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是啊,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的灵魂, 就会像流星一样, 只能于天际漂浮。

(2013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守住内心的“灵魂”》)

示例通过“点”例———刘铁男和“面”例———销售假奶粉、毒大米的无良商家, 肆意排放污水的黑心厂家, 还有那些向黄浦江倾倒了成千上万头死猪的养殖户们, 以“点面结合”的方式, 从反面阐述“偏离内心的初衷”是极其丑陋、龌龊的。这样“由点到面”安排素材, 既显得内容充实, 说服力强, 又显得行文多变, 详略有致, 足见作者组织材料的娴熟技巧。

4.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巧“炼”结构。作者为论述“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这一中心论点, 精心拟定两个并列的分论点: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然后分层论证, 清晰地阐明了“诗意地栖居”的内涵, 思路严谨, 条理清晰, 表现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和高超的论证能力。

议论文要做到思路清晰, 结构明朗, 通常使用并列式、层递式、总—分—总式等结构形式。与例文一样,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少也是因结构明朗而力压群雄, 脱颖而出的。

(1) 并列式。2013年广东卷满分作文《谢谢你的好意》, 采用并列式结构, 抓住三个家庭都对富翁“表示感谢”这一关键词展开议论, 对三个家庭的不同态度作出肯定的思考, 扣题严密, 说服力强。“谢谢你的好意, 我真心真意地接受”、“谢谢你的好意, 他日我必定奉还”、“谢谢你的好意, 我心领了”三个分论点, 分别照应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态度, 使得文章结构整齐, 层次分明。再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满分作文《携勇气前行》, 作者拟定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人生的顺逆交替, 成就事业;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被浓雾遮挡的前路, 开辟新天地;携勇气前行, 便能不畏生死、荣辱, 坚定心中的信念与信仰。全文条分缕析, 与例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层递式。2013年安徽卷优秀作文《追问让梦想更多彩》拟设了三个层次:“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方向的确立, 重在方法的选择”;“我说, 要让梦想更多彩, 重在对现实的需求, 重在对未来的思索”;“我说, 追问让梦想更多彩, 因为追问让我们鼓足干劲, 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近”。全文分三层论证, 第一层重在论述要有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第二层论述要有前瞻性、预见性, 具有长远眼光, 第三层论述要付诸行动, 为实现梦想而战。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论述深刻有力。

(3) 总—分—总式。2013年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在怕的背后》属于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开头紧扣材料中的“三怕”现象,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 有我们自己的原因, 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接着从自己 (个人) 、学校 (老师) 、国家 (教育体制) 三个方面, 设定了三个分论点 (“怕”的背后, 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 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 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 并逐一展开论证。最后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结束全篇, 铿锵有力, 引人深思。总—分—总的结构, 时时处处紧扣材料, 既不旁逸斜出, 也不拖泥带水, 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 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 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于布局的能力, 也表现了现代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 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5.对比论证, 凸显主题———历“炼”论证方法。例文在论证方法上, 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文中对比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孔子与当下一些人的对比, 另一组是“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的对比。通过比较, 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凸显了主题, 催人警醒。

除对比论证外,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还有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学会因事说理, 不但能有效避免高考作文“观点+材料”式的幼稚病, 更能纵深挖掘, 在深度和广度上纵横驰骋, 获取高分。在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中, 因为熟练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而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不在少数。请看以下作文片段:

(1) 面对纷繁嘈杂的社会, 周国平毅然选择坚持自己的精神王国, 面对世人的不解与嘲讽, 他没有退却, 没有犹豫, 而是选择与清风为友, 与天空做伴。心灯在内, 他自斟自饮生命之酒, 别有一番滋味。

……

曾经看过季老的一张图片, 他的目光是那样的清澈, 眼神又是那样的坚定。晚年的季羡林, 一个人, 一只猫, 一前一后, 漫步在燕园中, 成为燕园一道别致的风景。季老抛却浮名, 远离喧嚣, 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这样的不浮不躁如一首意味隽永、朗朗上口的诗歌, 如一曲明亮欢快、节奏清晰的交响乐。

……

反观现在的社会, 都市的脚步踏碎了细腻的梦。多少人在钢筋水泥中迷失了自我, 他们感叹良辰美景虚设, 却又有谁肯将浮名换成浅斟低唱, 肯将宝马雕车丢弃, 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3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坚守本真》)

周国平在小镇幽居十余年, 晚年的季羡林“选择在喧闹的社会保留内心的一片宁静”, 官场压制下的一群诗人不因浮华、利益而停下追求本真的脚步, 此为正面论证。然后“反观”现实, 概述如今人们迷失自我、心急火燎“熙熙于名利”的事实, 从反面指出坚守本真的难得。正反对比, 有振聋发聩之奇效。

(2) 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 在一次演出结束后, 与众人喝彩声中, 听见一老人大喊“不好”。散场后梅先生特意将老人请至后台:“说吾孬者, 是吾师也, 请您指教!”……梅先生不觉得丢脸怨恨, 反而拜老人为师。正是因为感谢挑错, 改进不足, 梅先生才能登上京剧舞台的巅峰, 成为一代传奇。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在列举事例后, 用因果论证法适当展开, 证明了梅兰芳先生因“感谢挑错”而获得成功, 增强了力度, 突出了主题。

(3) 章太炎先生出生于医学世家, 自恃医技高明, 直至有一次自己生病久治不愈, 经名师挑错才知道自己的药方不管用。从此他苦心钻研, 在医学领域也有所建树。假如没有那次生病后挑错, 章太炎恐怕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发愤学成从何谈起?感谢挑错, 成就大师之学。

(2013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感谢挑错》)

作者先引用章太炎先生“经名师挑错”而“有所建树”的事例, 接着反向假设———如果没有那次“挑错”, 恐怕章太炎也就没有“大师”的美誉了, 从而阐明了“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的道理。

高考满分作文必备技法之反弹琵琶 第2篇

“反弹琵琶”是指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逆向思维,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阐发新见解。

下面具体讲一下。

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

下面是例文。例文1 初看到这条关于“记忆”移植的信息,我还觉得挺“遗憾”,要是我有一个这的机器,那该多好!把鲁迅、凯库勒、陈景润、爱因斯坦再加上语言大师陈寅恪的记忆统统拷贝到我的脑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场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纵情驰骋,稳操胜券了!然而转念一想,我又有些迷惑:如果这成了现实,我会不会整天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自我呢? 我们每个人,才华横溢的诗人也好,为生活操劳的下岗工人也罢,都有着绝不同于他人的特点,都是这个大千世界里的一道风景。就算我平凡,就算我不起眼,我至少还可以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生活,我至少可以在社会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是的,我希望自己能像鲁迅那样写犀利的文章,我希望自己能像爱因斯坦那样研究出骄人的科学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像陈寅恪先生那样掌握多国的语言。但是,我更明白这一点:如果我希望有所成就我就必须勤奋、努力,我就必须为成功付出昂贵的代价!移植记忆,暂且不去考虑它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即使它——别人的记忆——能让我获得诺贝尔奖,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这种行径至少应该算是剽窃吧?!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有谁不是“踏踏实实地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呢? 我崇拜谢冕先生、陈平原先生、季羡林先生„„我崇拜他们那轩昂自若的从容,那旁征博引的渊博,那条分缕析的深刻;这一切再与那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相融合,该是怎样一种发人深省的精神魅力!从他们那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学问,首先研究并且修炼的应该是自己的人格。以我的资质,也许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与他们研讨学术的资格。但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因为学到了他们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就够我受益终生了。我,不要别人的记忆,即使有一天这真成了现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这才是我们所有人该追求的目标!我,不要别人的记忆!点评

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范围,多数同学沿着“可以移植”的讨论前提,或编故事,或发议论,想像着未来高科技社会里记忆移植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本文却一反常态,对记忆移植说“不”,采取否定态度,显得新颖别致而有创意,显示了考生所具有的逆向思维。

例文2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乃封建科举时代一典型的“潦倒”之人,百年之后,仍免不了世人的嘲讽与指责。但孔乙己也着实有其可爱之处,别的且先不说,仅其知道“茴”字有三种写法,就足以显示出他对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尽管先生和世人把其看作是卖弄“风骚”。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便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答案,用孔先生的那句话说,便是“茴”字尚且有三种写法。孔乙己高明也就高明在了这里,倘若今天,他在那遥远的天国里弃文从商,凭着其高人一筹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定能成为百万富翁。因为这一方法确实行之有效,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政要那里得以验证。

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亚里士多德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发挥无穷的想像力,从多角度论证理想状态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终于总结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从乾、嘉的稳定,敏锐的发现“治平”中潜伏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因而写下了著名的《治平篇》,提示了人口繁衍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这要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早了五年。

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起一浪之日,在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大有前赴后继之势时,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廉洁勤政、鞠躬尽瘁,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形。

因此,“茴”字有三种写法,人亦有多种写法。

牛顿若走不出前人覆辙,不能就问题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论证,就难以有所建树。洪亮吉倘只看到朝野的繁荣,便不会标新立异有所创见,而只能落入俗套。

同样,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假如只看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能从多角度正确看待社会现象,便不能在史册上留下不朽的芳名。

社会是复杂的,问题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应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果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会落伍的。潦倒之人孔乙己尚且知道“茴”字有三种写法,相信新时期的人们对待问题亦有多种方法、策略,亦能从多角度得出合理的多种答案。

点评

打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这便是“反弹琵琶法”。本文正是运用此法,对孔乙己故意卖弄学问,非但没有贬斥,反而大加赞扬,且由此引出自己的论点。再通过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事例证实观点,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文3 小女子宝钗择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弟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与周围的每一个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的“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流露真情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眼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点评

高考满分作文必备 第3篇

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一伙歹徒统一着装、手持刀具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截至2014年3月2日18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特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被抓获的女暴徒如实交代了作案的动机和作案全过程。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认定,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必备理由】这是2014年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这起暴恐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恐怖暴力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中国政府的打击恐怖势力的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今年的一件重大热点事件。

【素材解读】这么一起严重暴恐案让所有中国人震惊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过去中国人只是远远地看着外国的恐怖案件,然后享受着自己的高速经济发展成果,以为恐怖袭击跟中国人无关。现在暴恐案突然发生在人们面前,引发社会的震动。这则材料的核心是公共安全的问题。它促使人们深刻地反思暴恐发生的根源,反思我国的民族政策、反恐政策,以及平时人们的反恐安全意识。人们猛然间发现,这些方面我们过去做得都不够好,以致于给恐怖袭击留下了很多可利用的漏洞。

【适用论题】我们可以从暴恐案发生的根源上去思考,适用论题:①搞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②坚决打击恐怖势力;③文化的力量。可以从案件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上思考各种安全漏洞,适用论题:①安保不能有漏洞;②依法治国;③生命是一切的归依。可以从现场伤亡情况上思考人们平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逃生技巧,适用论题:①暴恐犯罪不再遥远;②危难之中见素质;③逃生技巧也重要。

二、雾霾下的中国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霾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并影响人体健康,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近年来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2013年12月9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北京市2014年2月20日启动霾黄色预警,21日12时,又将黄色预警提升至橙色预警。2014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我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这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雾霾天气首次纳入。

【必备理由】雾霾天气是近一两年引起人们严重关注的灾害性天气,它已影响到全国很大范围,甚至已经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今年的两会上,雾霾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李克强总理甚至在记者会上发誓向雾霾宣战。雾霾是今年的一个热点词。

【素材解读】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忧虑,也引发了人们热烈的议论。多年来我国只是埋头发展经济,一心追求GDP,而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却一直漫不经心,甚至有人提倡先发展,后治理,现在终于尝到了破坏环境带来的苦果。为发展经济,就不顾生存的环境了,这是现阶段中国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则材料的核心是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问题,是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

【适用论题】我们可以从雾霾产生的原因上去思考,适用论题:①保护环境,爱护家园;②环保与发展的关系;③局部与全局。我们也可以从企业个人的角度去思考,适用论题:①自私为祸之源;②个人与社会;③公众与知情权。雾霾话题比较大,也比较热,可以作为许多话题的论据使用,议论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比较适用。

三、舌尖上的安全

曾几何时,橡皮蛋、注胶虾、避孕黄瓜、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苏丹红、毒生姜、下水道龙虾、假牛肉、添加剂饮料等等各类问题食品甚嚣尘上,让每一个中国人心惊胆战,吃吧,要生病,会致癌,不吃吧没法生存。什么时候才能给民众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2009年6月,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打击了部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侵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食品仍时不时地被媒体曝光,今年的3. 15期间央视更曝出一批食品问题触目惊心的企业。今年两会期间,“舌尖上的安全”再次被提上日程,网友和代表们希望管理部门“重症下猛药”,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严惩、重罚,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饮食安全。

【必备理由】食品安全问题已是多年的老问题了,社会上一直对这个问题有呼吁,也引起过政府重视,制定了法律,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愈演愈烈,终于成了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成了今年百姓极其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是今年的一个关键词。

【素材解读】食品安全问题多年引起人们的热议,今年更是成了两会的热门话题。究其本质,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对人的生命是否重视的问题。黑心企业主把自己的私利置于人的生命安全之上,而政府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可见生命安全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没有重视。这就必然要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不重视生命的国家,一个不重视生命的政府,一个不重视生命的社会,还有希望吗?所以这则材料可以引发非常深刻的思考,也可以适用多种论题。

【适用论题】从政府的角度,适用论题:①生命,是一切的归依;②有法必依,执法必严;③加强行业监管,导正行业风气。从企业的角度,适用论题:①诚信,是商家生存之本;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③利益与公德。从社会公众角度,适用论题:①监督缺位,安全缺失;②慎待食品,慎待生命。

四、杀医案频发,谁来拯救中国医生?

近年来,中国南北连续发生多起医疗暴力事件,2012年4月13日,北京一耳鼻喉医生被刺;2012年9月4日,深圳一鼻炎患者伤4人;2013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三位大夫死伤于患者刀下;2014年2月17日,齐齐哈尔市北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被一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死亡……这一桩又一桩的医院血案,不仅使医患冲突再度成为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谁来拯救中国医生?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对此回应说,必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必备理由】医患矛盾是多年来的一个焦点,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今年以来,更成为了中国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甚至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最终导致习近平亲自对这一焦点进行表态。杀医案是今年的一个热点词。

【素材解读】医患曾是社会里最亲密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关系之一,但为何今天变得如此脆弱甚至可怕?原因应该有好几方面:一、当下医患已部分异化为一种金钱交易关系。病人觉得花了钱就一定要把病看好,而在一些医生眼中,病人异化为一张张“缴费单”,医院过度市场化,偏离了医院的公益本性,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二、医疗腐败损害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药价依然虚高,与此同时,医生收药品回扣、收红包,让整个医疗行业和医生的社会形象一落千丈。三、部分医生的素质不高,医德缺失,态度恶劣,不愿与患者耐心沟通,成为压垮医患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四、糟糕的社会风气。近年来有许多人在遇到矛盾时,喜欢闹大事情,以获取法外的利益,而政府在处理这些事件时,也常常为平息事态,满足某些人的要求,这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糟糕的社会戾气。

【适用论题】从政府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②加强行业监管,导正行业风气;③医保,民生之大事。从医院、医护人员角度,适用论题:①职业道德是立身之本;②医者仁心;③依法行医;④利益与公德。从社会公众角度,适用论题:①尊重,人与人交往的基础;②依法维权;③现代公民的素养。

endprint

五、我国将立法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央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侯艳)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正在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有两项议程格外引人关注,一项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还有一项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草案将9月3号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号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必备理由】近年来,日本社会不断右倾,日本政要不时发表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论,企图颠覆二战结论,为他们的罪行开脱。这不仅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也引来了世界正义人们的声讨,中日关系跌至冰点。全国人大准备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这是今年的一个重要事件。

【素材解读】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军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最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而南京大屠杀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二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而日本政要不时发表否认侵华历史的言论,企图颠覆二战结论,为他们的罪行开脱。我国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是对日本右翼的反击,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多国如波兰、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都有二战公祭日,而中国迟至今日才设立,也算是迟到的慰藉了。

【适用论题】①二战胜利成果不容否定;②坚决反击日本右翼;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④斗争需讲究战略战术;⑤永志为国牺牲者。

六、央视暗访东莞色情业,引爆网友热评

2014年2月9日,央视播出记者暗访东莞色情场所报道,报道称东莞不光在一些休闲娱乐场所存在色情活动,在某些被称为城市名片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里也有明目张胆的招嫖卖淫现象。10日,东莞出动6000警力清查涉黄场所,抓捕67人,查封12家涉黄娱乐场所,事后并处分了包括东莞公安局长在内的多名责任人员。此事引发网上两派网友论战。网上一片“东莞不哭”、“东莞挺住”,以及“央视好样的”、“把黄赌毒一网打尽”等帖子。

【必备理由】打击黄赌毒是公安部门常年的行为,这本不是什么热点新闻,但这次扫黄,不仅规模大,而且处理的人员层级也高,更让人注意的是,网上两派的论战十分热闹,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东莞扫黄成了今年的一个热点话题。

【素材解读】东莞扫黄本不是什么重大新闻,然而此次行动却引起了网上两派的激烈论战,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仔细观察双方帖子,可以发现,喊“东莞挺住”的一派,其实是对央视话语霸权的抵制,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地方经济的保护;而喊“央视好样的”的一派,则是对色情行业的厌恶,对南方发展方式持不同看法。所以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就不是扫黄那么简单了,它还涉及到舆论话语权、同情弱者、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等。

【适用论题】从政府角度,适用论题:①健康地发展经济;②还社会一个清新的风气;③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简单看待。从央视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媒体的责任;②舆论与公平。从社会公众角度,适用论题:①也谈话语霸权;②媒体与腐败;③正气与邪气。

七、习近平调研指导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兰考县,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结合自身经历,和基层干部群众诚恳谈心。总书记在兰考的系列重要讲话入心入脑,动情实在,既生动又深刻,对开封、对兰考是激励,是鞭策,也是动力,同时也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必备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廉政的力度越来越大,老虎苍蝇一起打,八项规定得到切实执行,与此相关的,习近平亲赴兰考,掀起学习焦裕禄精神,弘扬公仆情怀的热潮。这成了今年的一个热点事件。

【素材解读】在经过一年多的反腐倡廉之后,中央强大的反腐力度对贪腐势力起了巨大的震慑作用,这时,习近平亲自来到兰考,掀起学习焦裕禄精神,弘扬公仆情怀的热潮,从正面树立榜样,树正气,立新风,这是党中央树立新的党风、政风的有力措施。这则材料让我们看到领导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的展开。

【适用论题】从党中央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反腐还要倡廉;②唱响主旋律;③榜样的力量;④务实与务虚。从社会个人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坚持正能量;②榜样的力量;③人生的意义。

八、公务员的“裸年”现象

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2014年春节一些公务员抱怨以前过年的福利今年没有了,更不用说“额外福利”了,随后,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关于公务员“待遇差”“工资低”的吐槽声不绝于耳。不少公务员反映,以往过年,单位都会发几百元不等的购物卡,或者水果、挂历、台历、春联和过节费,聊表心意,今年则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掏钱买;在单位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介绍,以往过年的时候总会有给领导送土特产的情况,作为司机的他们当然也会收到这些土特产,自从中央出台多项规定后,这些隐性福利今年就再也没有了,都感叹不习惯。

【必备理由】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三公”消费和公务员的隐性福利等得到极大遏制,而今年的公务员“裸年现象”更导致不少公务员抱怨,甚至引发春节后公务员辞职跳槽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是今年春节后的一件引人关注的热点事件,公务员“裸年”是今年的一个热点词。

【素材解读】多年来,公务员除了正常收入之外,逢年过节还有许多隐性福利,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纷纷的议论,更不用说有些官员的贪腐行为令到人们十分愤慨。今年的“裸年”现象引来人们称好和公务员吐槽,令人深思。其实中央禁令、八项规定约束的都是违规违纪行为,叫停的都是不应得的福利,并没有削减公务员的合法收入。但长期享受的福利立刻消失了,自然会有抱怨,但不合理的事物该取缔就要取缔,这也是改革的阵痛。从今年春节看,中央禁令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并且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实效,还要继续加强公务员收入等情况的透明力度。把不该有的福利砍了,加强公务员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当然,在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层公务员制定更为合理的待遇标准。

【适用论题】从中央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反腐须有魄力;②改革就会有阵痛;③也谈公信力。从公务员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正义与私利;②个人与全局;③胸怀苍生。从社会公众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只有透明,才有信任;②隐性福利也是腐败;③公仆与主人。

九、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前推出

2014年3月9日上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接受媒体采访,对于大家都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何时出台”问题作出了回应。他表示,延迟退休将会采取渐进式的做法,方案和实施的时间表都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尹蔚民表示,渐进性、小部分和分阶段将会是延迟退休方案制订的方向,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时间表,他说:“延迟退休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务,人社部门肯定会在这个期间把这个方案推出。”

【必备理由】延迟退休方案已经沸沸扬扬传了很久了,它牵涉到千千万万的在职工作人员,特别是中老年职工,今年有关部门终于出面正式作了回应,事件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延迟退休成了今年的一个热点词。

【素材解读】延迟退休这项政策是比较复杂的社会政策,涉及人口的结构、劳动力的供给,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秩序健康的发展。决定公布以后,社会各界包括不同群体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认识。作为政府来说,肯定要通盘考虑,制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方案,做出最科学的决定。作为职工个人来说,则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些公务员是愿意延迟退休的,而有些职工是不愿意的。所以,这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个人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的问题。

【适用论题】从国家角度,适用论题:①发展是硬道理;②改革须全盘考虑;③改革就会有阵痛。从职工个人角度,适用论题:①个人与国家;②自私自利要不得。

十、腾讯上新浪开微博“讨骂”

南都讯 记者张东锋 2014年3月21日,作为互联网服务商大佬的腾讯,出乎意料地在其竞争对手新浪旗下新浪微博开通了名为“腾讯公司”的认证微博,一时吸引众多网友围观,当日仅用1条微博就吸引了逾12万粉丝。

“我们曾左思右想,这历史性的第一篇微博中该说些什么。反复思忖后,还是决定直抒胸臆:我们是来‘讨骂的!”昨天10时,@腾讯公司发布了在新浪微博的第一条长微博,解释开通这个实名账号的主要原因是用于倾听用户的声音,希望听到关于腾讯和公司产品问题的反馈和建议。

【必备理由】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时刻都离不开网络了,网上交友,网上消费,甚至现在还有了网络金融,而各网络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顶级的互联网服务商,这次腾讯直接上竞争对手新浪门前“踢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是今年的一个热点事件。

【素材解读】腾讯公司上新浪开微博,这件事绝不止表面那么简单。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都已离不开网络,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企业新贵。多年来,腾讯公司在中国网络社交领域一直一家独大,不愁有人分食大饼。现在,这家第一社交网络突然向竞争对手第一社交媒体致敬,上门“踢馆”,“门户开放”听取意见,反映出的是竞争的加强,是市场竞争在给企业带来压力,反映出中国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同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开微博,这也是一种独出心裁的竞争技巧。

【适用论题】①竞争,市场繁荣的源泉;②没有躺着生存的市场;③互联网激烈竞争时代来临;④斗争需有策略;⑤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单位:广州市47中学)

责任编校彭琳

高考满分作文解密 第4篇

“直”如开门见山, 一睹全貌;“曲”似曲径通幽, 别有洞天。具体有下列三式:

第一, 开门见山, 可以快速将阅卷老师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考生可以用自己对题目的感觉和热情去点燃老师内心的感觉与热情之火。如2008年全国 (Ⅰ) 卷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生命!!》是这样切入的:

“老师, 老师, 你快醒醒呀!”孩子们一边抽噎一边摇着关老师。

此时的关老师满脸的水泥沫, 两条腿压在水泥板下。

就在5分钟前, 8.0级地震袭击了这个偏远的村落, 在这个简陋的教室里, 关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果断地将仅有的8个学生护到了墙角, 自己却慢了下一步, 被掉下来的水泥板砸到了双腿, 疼昏了过去。

文章一开头, 作者就用别致的方法塑造出了关老师的形象, 关老师的形象一开始便深深烙在读者的脑海里, 挥之不去。这样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妙, 非常“抓人”。

第二, 讲究悬念和曲折, 以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文似看山不喜平”, 有时候入题更需要讲究曲折和委婉, 尤其要讲究一点悬念, 才能引人入胜。因此, 有时候, 我们不妨多用一点言辞, 以悬念抓住读者心理, 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如2008年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就是这样切入的:

流水之畔, 红尘滚滚。问生命:成, 你能否有朗月照花, 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顺逆、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 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入洪流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不要轻易说“不”, 因为——你能!

此篇命题作文, 开头是讴歌生命和考问灵魂的交响乐, 如此气派, 有波澜也有悬念, 叫读者和阅卷者不能轻易说“不”吧。

第三, 用强烈的反差、对比和映衬来引出题旨, 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如2008年上海春季卷满分作文《细微深处》一文开头:

这个世界真的是“大”千世界。大人物, 大环境, 大趋势, 大事件等等, 可以说, 一个“大”字, 充斥了我们这个日益发达的社会。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凡是跟“大”粘上边, 就是大新闻, 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眼球。

可那些细微之处呢?我们能够忽略吗?无论是艺术、科学, 还是人生, 我们都无法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正是细微, 才有深度。

作文开头一系列的“大”似有离题之嫌, 接着笔锋一转, 便进入自己早已拟定的题目了。开始的“大”与“小”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 巧妙、贴切而又发人深省。这样的开篇, 不是做到了“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了吗?

二、辞真意深, 点“睛”活“龙”

点睛, 即点明主旨。因为考场作文阅卷时间少, 所以不提倡内容过于含蓄, 句可以有“睛”, 段有“睛”, 文有“睛”, 不时地点题。这些点题的语句, 位置不拘一格, 可前可后, 也可在中间;关键是要有新意, 要有底蕴, 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 给人以隽永、深刻而耐人寻味的印象。

第一, 用感情浓烈的语词来点睛, 引起共鸣。文章在写景、叙事或对论点进行了论证之后, 结尾才运用凝练简洁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点题, 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中心, 戛然而止。如2008年上海卷高考佳作《他们》的结尾:

他们是父亲, 伟大而坚韧;他们是父亲, 这个世上最爱我们的男人。也许, 我们走出考场时, 该给他们来个拥抱, 我想他们一定会尴尬一下, 然后直至老去, 也铭刻于心。

文末写到回报父爱, 等待已久, “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此篇是父亲之歌, 那么最强音在篇末。

第二, 用点明主旨的警句, 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如2008年上海春季卷高考满分作文《细微深处》结尾是这样的:

细小之处, 微而不浅,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言大义”, 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呢?

连用警句, 加以疑问作结, 激疑促思, 启人心志;驻目沉思, 浮想联翩, 余韵悠长。

第三, 艺术地运用俗语民歌等, 以期读者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我们对俗语、歌词等能艺术地加以改造和利用, 并糅进其他修辞手段加以强化, 也有可能赋以新意并铸成自己的“名句”, 给人以艺术享受与心灵震动, 从而达到王蒙所说的“亏他想得出来”。如2008年辽宁卷高考满分作文《坚守心中的道德律》的结尾:

“不论是黄昏, 还是晨曦初露, 茉莉花, 总是洁白的。”正如希腊诗人乔治·赛福斯的这首小诗所说, 我们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 就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洁白, 坚守住自己的芳香, 坚守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满分作文必备八大亮点 第5篇

亮点一:亮出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亮丽的题目给人以悦目之感,给人以击节之叹,给人以回味之思。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

谈生命的价值,题为《把握生命的脉搏》、《与生命同行》;谈社会的公德,题为《归来吧,良心》、《同心灵一个共振》;谈审美取向,题为《美,在于发现》、《美是一种透明的情怀》;谈读图与读文,题为《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读图,大众文化的需要》,如此等等。总之,题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你必须为之推敲再推敲的重要领域。

亮点二:亮出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也许正因为难,它才有价值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用名言开门见山……

例如2004年作文:《忘忧草———人类的悲哀》的开头:若世上真的有忘忧草,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在辉煌世界文坛上,有多少璀璨的明珠都放在了“忧愁”这座伟岸的丰碑上,然而,仅仅一颗忘忧草就会令整座丰碑瞬间化为灰烬。没有了仇恨,就不存在哈姆雷特的复仇之剑;没有了猜忌,也不会有奥赛罗可悲的命运;没有烦恼,何来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没有了痛苦,又怎能听见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呻吟?……

亮点三:亮出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材料。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才能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的合理应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都是亮语言的好方法。

例如作文《月远,月近》的精彩语言:月光是月亮的长发,它长长地垂下,直垂到离人的窗台,拉近了千山万水的距离。月亦洒下冰冷的寒霜,薄薄地覆在汉节上,苏武轻轻拂去它,仰见明月,想象既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故乡。

亮点四:亮出层次

层次是文章的眉目。层次又是文章逻辑线索的外在体现: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分、总分总……总之,你的文章,要有你的思路标志——层次、段落。

亮点五:亮出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要做到典型性: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必须是吻合观点的;必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熟、俗、怪、僻的材料要避而远之。

例如作文《有志者事竟成》的材料:临池洗墨,磨杵成针,斧凿龙门,愚公移山;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李冰胼手足而不息。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有志者事竟成。亮点六:亮出结尾

结尾是文章的帷幕。当帷幕拉上的瞬间,给读者(阅卷教师)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是文章结尾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题 目呼应,与观点呼应,与开头呼应……用短句结束,用哲理收尾,用抒情结语……

例如2002年作文《面对大海》的结尾:大海神秘吗?大海美丽吗?大海欢快吗?我不知道。但我想,我会知道的。

亮点七:亮出标点

标点是文章的呼吸。标点也是文章准确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要只是“一点到底”,不要只会单纯地使用逗号、句号。一篇文章应该能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六七种标点符号。

亮点八:亮出书写

书写是文章的服饰。尽最大的努力展示你的书写水平:一要端正,二要清楚,三要美观。

八个亮点,有的来自于平时的基础和努力,有的可以考试前自我提醒,还有的可以考场急就。展示你的作文亮点吧,它是你获得高分的基础。应试作文10大高分诀窍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 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卷面对比也关键,注意方格莫填满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 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技巧六:结尾点题很重要,首尾呼应要记牢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 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 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有人问,考试作文,如果不限文体的话,我写诗歌,写顺口溜,写三句半,写唱词,行不行。这个我不敢给你作主。因为冒险的文体,要么就是很高的分,要么就是低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考试作文就是撞大运,但是高分总会给那些准备充分的考生。

作文结尾闪光的12种方法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概括十二种常见的手法,以飨广大学生朋友。

一、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如《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二、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如一同学在写《承诺》时这样结尾: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三、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

请看某同学写《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

如一同学如此写《美好的明天》的结尾: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五、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有同学这样写《我的语文老师》结尾: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六、联想引申多姿多彩

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

如某同学写《花》的结尾:多姿多彩的花朵在校园里尽情绽放,也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子……

七、抒发情感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习作《公园里的秋色》:啊!我爱那迷人的秋色,我爱秋姑娘送给大地妈妈的一件衣服——秋天。

八、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

例如《雨季》的结尾:雨停了,阳光放射出他温柔的光芒,天空中出现了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架在天宇,我心也变得纯洁、明净。

九、启发思考意犹未尽

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

如一同学写的寓言《狐狸和乌鸦续》结尾:“乌鸦遇事不冷静思考,盲目听信狐狸,结果又上当了。”这引起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要学会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十、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

如某同学创造性地写《龟兔赛跑续》:正当乌龟为自己的聪明而夺得冠军沾沾自喜时,裁判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非常意外的结果——兔子赢了。原来,比赛的规则是比赛谁跑得慢。

十一、含蓄深刻余味无穷

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如《挑山工》一文的结尾: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十二、升华主题揭示本质

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如《母亲》的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劳动人民才创造了这个美丽世界。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祖国和人民。作者将自己的个人感情和普通劳动人民系在一起,表达赞美之情,立意深远。

滥用修辞——高考满分作文中的不足 第6篇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手法,是指在文章中通过运用优美的语言、整齐的句式和一定的形式来使文章更加具有文采,使文章赋予读者美的感受,增加文章的语言魅力。的确,在烦琐复杂的高考阅卷中,面对着千千万万份高考作文,一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给阅卷教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从而为文章加分,但在运用修辞的时候不能改变文章的本意,换句话说,修辞本身是无意义的,它的使用是使文章锦上添花。所以在作文中过多地使用修辞,不但使修辞失去了其特有功能,还使文章有“滥用”的嫌疑。

一、滥用修辞的主要表现

1. 排比的滥用

排比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运用广泛,在文章中使用排比可使句子读起来更富有音韵美,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而且句式整齐,一目了然,为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增添色彩。

在高考满分作文中,大多会运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如2011年某省满分作文《走出自我》,这篇940字左右的文章,三处都运用排比。在文章的开头,就用三个排比句“蓝天不应该看到自己的宽广,忘记彩云的点缀;大海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浩瀚,忘记百川的付出;草原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苍茫,忘记万物的滋养;大树不应该只看到自己的粗壮,忘记落红的哺育。”由此引出作者的论题,接下来,又分别用三个排比句引领三段文字进行论述,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用了一个排比段来总结全文,“走出自我,让蓝天因彩云的点缀更美丽,让大海因百川的汇合更浩瀚,让草原因万物的滋养更苍茫,大树因落红的哺育更高大,走出自我,走向灿烂辉煌!”在这篇文章中,排比的运用过于繁多,一篇简短的文章,除去这些排比句,又有多少是作者自己的见解?不得不说是一种滥用。又如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我的人生,我的范儿》,在文章结尾用了这样一组排比句,“生活就像一棵大树,有苍翠也有枯萎;人生就像一条大河,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细水长流;人生更像是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快慢缓急,演奏出动人的音符。”不难看出,这里的排比式没有任何针对性。再有,2015年新课标卷Ⅰ,在考场14篇高分作文中至少两处运用排比有5篇,所占比重非常大,这是排比修辞手法滥用的表现。

2. 比喻的滥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指在描述事物时抓住互不关联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然后用常见的事物和深奥难懂的事物进行比较,使深奥难懂的事物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帮助人们快速理解。在文章的记叙、说明以及描写中运用比喻可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但如果在高考作文中,考生随意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在2010年某省高考满分作文《小议“浅阅读”》中,文中指出“浅阅读就像是吃快餐,好吃没营养”,“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泡茶的过程”,接下来把在酷热夏季的一杯清凉的食盐水比作考场中的“浅阅读”,把在严寒冬季的一杯温热茶水比作闲暇时的“深阅读”。一篇短短800字左右的文章,就有四处使用比喻,确是一种滥用,而丝毫彰显不出比喻句应有的魅力。又如在2010年满分作文《与你为邻》中,作者指出“诚信是一张爬上成功大殿的通行证”“诚信是一朵美丽的鲜花”。再如,在2012年某省高考满分作文《感恩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的结尾,“感恩如春风,吹出了花红柳绿。感恩如春雨,洗涤了心中尘埃。感恩如秋叶,飘出了瓜果清香。感恩如冬雪,装帧出动人纯真世界”。针对后面的两个例子,其对比喻的运用完全就是一种模式化的做法,此类型的句子在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甚至可以称之为“万能句”,换成其他大众化的议题,同样也适用。而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运用比喻,无非就是为了点题或者吸引阅卷教师的注意力。

3. 比拟的滥用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需要借助作者有创造性的想象,把物赋予人的思想和感情,有人的动作和语言,或者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的采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高考满分作文中,比拟这种修辞手法在考生的作文中更是随处可见。如2010年在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我的老鼠你的鱼》和《午餐的道白》中,通篇都采用比拟修辞,作者直接赋予猫以人的情感,猫与猫之间进行各种对话,以此来反映社会问题和作者的主题思想。文中,作者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写出猫与猫之间的种种对话,想以这种“创新”方式取得高分,其实这样的作文形式并不是很新奇,也并不是在高考作文中第一次出现。又如,2012年某省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文章开头指出“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接下来又说“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此文在文章开头就采用比拟修辞,无非是为了吸引读者注意,似乎就是要达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而这种做法,在许多文章中都可以见到,是模式化地运用比拟修辞的表现。

二、针对滥用修辞问题的解决策略

1. 加强思想教育,丰富文章内容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思想和作文的关系时说,作文的内容主要是由情感表现出来的,所谓文字只是它的形式而已。只有思想深刻健康,写出来的作文才可以称得上是佳作,那些只注重遣词造句的文章,是很难得到认可的。无独有偶,魏书生认为最能体现文章质量的是文章的“神”,是写文章人的力量,所以教作文首先是教做人,我口说我心,嘴上的文字是表达人的内心。没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没有较好的品德素质,语言文字再美的文章读起来也让人感觉干瘪无力、缺乏力量。教师要在作文的训练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认清作文教学的本质,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是通过使用大量的修辞来增加文章的魅力。

2. 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更侧重于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地仿写和循环练习。即使仿写,也有先后阶段,在开始阶段,可从简短的语句或者名言入手进行训练,其中既可以仿同学的佳作,也可以仿一些名篇佳作中的优秀范例。然后进行文体模仿,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问题训练,最后上升到文意的模仿,从内容、选材到风格的形成。目前作文教学的训练过程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教师总结模板,学生仿照写作,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表面看起来文采非凡,却毫无生命力。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满分作文给许多考生提供了参考,阅卷教师要看到满分作文的影响,慎重评分。要想脱掉作文身上的“模子”,使它变得更加完美,除了以上措施外,还要不断完善作文评分机制,作文的“根”应在生活,在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思索中。而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只能说是“末”,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摘要:高考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大型考试之一,高考作文也已成为近几年媒体的关注热点,而高考满分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分析研究高考满分作文,特别对一些学生为追求高分而不惜大量使用修辞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近五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分析高考满分作文中的滥用修辞现象。

关键词:修辞,滥用,高考,满分作文

参考文献

[1]胥林.高考满分作文的几点启示[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2,(10).

[2]严敬群.最新五年高考满分作文[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李玉山.高考“满分作文”批判(序):“满分作文”的真面目[J].语文教学研究,2012,(11).

杨红樱称自己最怵高考满分作文 第7篇

据《新闻晚报》消息, 18岁就当上了语文老师, 如今已是著名儿童作家的杨红樱, 日前在一次签售活动中, 面对而今如火如荼的高考作文话题, 她直言不讳地表示:“现代孩子普遍的冷漠和老成导致了作文素材的缺失”。她表示, 为了自己的童书世界, 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纯粹, 保持着内心的纯净, 而现在的孩子却大多失却了想象力和童心。说到高考作文, 杨红樱自己也有点犯怵:“说实在的, 很多高考满分作文我也未必写得出。”但她同时指出, 不能一味追求“高分”而铺陈词藻:“我常说作文是教不出来的, 作文没有技巧。现在写作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下锅。对所有问题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自然就写出来了。但今天的孩子缺乏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注。”她建议, 写作文需要“甩掉”作文书:“如果非要问我有什么写作技巧, 我只能概括为‘说真话, 一句一句说, 让人听得懂’。如果对作文书过分依赖则会造成很多高考作文空洞没感情。”

上一篇:RNA的生物学下一篇: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