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范文

2024-07-04

中职专业范文(精选12篇)

中职专业 第1篇

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概括为以下几种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 要求学生具备相对应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餐饮服务中的餐巾折花、斟酒、摆台, 客房服务中的西式铺床、整理房间等等。表达能力将在本文下面的内容中做具体介绍。

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观点和意图的能力, 具体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表达能力即说话的能力, 要求能思路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写作能力, 要求能用书面形式传达意见、观点和信息[36]。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 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无论是酒店工作, 还是导游工作, 表达能力都是学生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鉴于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 我们要特别谈一下外语表达能力。外语是目前对所有学生的基本文化要求, 而就旅游专业而言, 它除了要求外语的基础能力外, 更强调外语表达能力。外语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外语进行工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中职学生的外语能力讲求实用性, 要求对旅游专业英语相当熟悉。

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培养。听的能力, 即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 及时做出反应;说就是要锻炼自己勇敢地表达出来, 让别人倾听并说服听众, 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思维;读就是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 累积点滴知识作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基础;写就是要把所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 固化成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想[36]。这四个方面需相互渗透, 共同培养。

二、动手操作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是酒店方面的课程涉及较多。例如餐饮操作技能、客房操作技能等, 这些技能的操作是手脑并用的一个过程, 主要依靠教师的实作教学来完成。对于旅游专业技能课, 教师首先在教师完成其理论部分的教学, 例如, 餐饮的摆台部分, 教师需先介绍有关餐饮摆台的要求, 规格, 摆台的意义等, 然后才介绍具体的操作技能, 最后才到相关的实作场地完成实作教学。

在实作教学中, 教师要首先演示操作过程, 强调细节的处理, 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 老师要不断观察学生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及时地给学生提出。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挖掘学生专业潜能, 让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不要立刻为学生解决, 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确实不能解决时, 也不要急于告知答案, 而应给予相应提示, 让学生尽量凭借老师的提示解决困难。

在实作教学中, 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 最好的利用实作场地, 不要让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感觉没事可做, 而要让没操作的同学也参与进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指正, 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时, 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培养:

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第2篇

一、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目的

每所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有自已学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什么还需要开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大都按照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83个专业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培养目标发生变化、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旧的教学指导纲要已很难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要求,原先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也很难适应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需求,更何况教育部已重新发颁布九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电/数控专业颁布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与实训》、《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等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各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以新颁布的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为依据。

2.20XX年江苏省颁布了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拉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序幕,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施,创立“三以一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取得一定成功经验,20XX年还组织开发了江苏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各学校应以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适应当今职业教育发展、适应各地区专业特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3.近几年随着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内一些重点学校都各自进行了机电/数控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或多或少地将实验情况融入各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但是通过实验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否规范、合理、有效没有评判的标准,随着国家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及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必要两者接合参照,研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适用于各个学校,不同于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及国家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具体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用于具体指导各学校专业实施的教学文件,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详细且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能力要求、到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时间安排等等涉及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应具体、详细。

2.可行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与国家、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求相吻合,还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如项目化课程、实训课程应与本校机电/数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相符合,与本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相一致,做到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100%得到贯彻和执行。

3.先进性原则

江苏省专业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也已取得一定成效,构建“三以一化”机电专业课程模式基本成熟,各校开发的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应能充分吸收近几年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保证其先进性。

4.个性化原则

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出路,才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特色的专业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机电/数控专业虽然省有指导性课程方案,也有教育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但就每个地区来讲,机电/数控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地区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必须立足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优势,为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体现本地区发展要求,在保证本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为地方机电/数控行业服务。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方案

从学校层面出发,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一项较大工程,绝非一两个人随意拼凑、抄袭而成,学校应从组织机构到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研读、到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及实施、实施后的总结与修订而成。

1.建全组织机构

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当今重点职业学校都已成立专业部,以机电/数控专业部为核心,集合部分专业教师成立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小组是很必要的。此外,还需聘请部分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

2.研读省、市指导性教学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应以省、市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不能脱离或违背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之初,参与开发的成员应认真阅读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吃透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理解省指导性课程方案开发的流程和要求,才能保证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规范、合理。

3.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二次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

(1)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有机电/数控专业参考的职业岗位群和所需职业能力,但各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机电/数控行业发展不平衡,机电/数控产品也各有特色,培养机电/数控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各地区特色,适应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本地区机电/数控工厂、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调研,得出本地区所需机电/数控专业人才构成、知识能力要求。当然,职业能力分析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两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难度较大,调研时可参考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机电/数控职业能力构成,再进行本地区行业调查研究,以本地区最需机电/数控职业能力为突破口,减少工作量,也便于得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结论。

(2)专门化方向的拟定。专门化方向拟定是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中新的理念,将职业岗位纳入最后强化培养的一条途径,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种改革和偿试。通过设定一定的专业专门化方向及专门化方向知识与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更能贴近岗位的要求,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3)课程的设置与选定。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九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省下发的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都是在近几年各地区、各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修订、改进而来,是各地课程改革成果体现,但是,各地区课程改革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没完全形成一定的体系,配套的课程也只是在逐步完善之中,如教育部也仅仅对机电/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四门课程组织开发国家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专门化方向核心课程都没有随之配套,在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课程的设置与选定就至关重要了,除了选用教育部开发的国规新教材,还要选定与之相配的其他专业核心教材及辅助选修教材,保证学生达到机电/数控专业知识、能力要求。

课程的设置与教材选定也应符合这样几条:①与新开发的国规新教材相配套,与省指导性课程方案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及标准为依据。②针对性强,与地区机电/数控行业相适应。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④与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相配套,便于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4)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教学实施的具体进程表,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公共基础课、岗位群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时间,制定学年制与学分制教学计划安排表,拟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程,人文类选修及专业选修课程及比例,社会活动与实践体现形式。学分制安排中还需规定各课程学分、奖励学分及最终达到省有关本专业应修完的学分等。

4.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与修订

一次性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很难完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实施、验证才能知晓其合理与不足之处,故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修订才能完善,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需要。

四、几点问题及对策

1.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的贯彻

教育应体现国家意志,从宏观层面讲,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为实现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相关共公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必须得到保证,如德育课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每学期都必须开设并不少于28学时/学期。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课程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也必须开设并满足一定课时。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的分配应协调各方面要求,一方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保证专业课与专业实践课程时数,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知识与技能。

2.“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合理调配

构建“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这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的突破点,也是区别以前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专业课程中那些课程宜采用项目课程,那些课程还需要沿用学科体系课程,对一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也起一定制约作用,所有机电/数控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课程,是否合理,能否实施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个人认为对机电/数控专业而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沿用学科体系课程比较妥当,机电/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等得到得很好贯彻和学习,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当然这些学科性课程能否采用项目教学形式进行开设,能否进行所谓课程的项目化改造是值得各个学校讨论与实践的命题。

3.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制定

现在中职采用2+1模式,即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教学,顶岗实习目的是将两年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应用于企业实践、体验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就业前有一个适应过程,是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一般只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范例,各学校在操作时也就无章可循,故而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都处于放羊状态,负责一点的学校由班主任或委派专职教师对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纪律、生活等状况给予一定形式管理,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几乎无从过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几乎没有,各学校要想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在这方面应进行一定偿试与改革,将顶岗实习要求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教学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将顶岗实习学生固定在某几家企业的某些通用性岗位,然后根据学生工作岗位制定一些特色的教学实施计划;将一年顶岗实习时间中的前半年分成两段或四段,分散到每学期去执行,每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一至两个月,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上课等。

中职专业 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新时期形势下,推进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专业。笔者主要从“教师队伍素质发展”及“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两个维度出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点面结合,面向全体教师,促进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升学前专业教师素质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素质提高,人们对高水平教育期望越来越强烈,社会和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高涨,入园难等问题凸显,幼儿早期教育的市场潜力扩大了对幼教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前教育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符合岗位要求、技能全面、具有教育教学实践特长的专业幼儿教师人才已成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我校以“与时俱进发展、学前教育前卫”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教师的专业特长,从而培养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有效的专业师资建设,提升教师从教水平

发挥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指导和培训,规范教学行为,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快速提高;选送本专业教师定期到外省市进行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任课教师中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组织钢琴、舞蹈等专业教师参加省市大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素质;积极开展校内观摩课、研讨课活动,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理论、教学能力水平。通过国内外培训学习、企业挂职等方式,制订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各项建设活动,加强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开展学前专业教师内涵建设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同时,加强实习实训教师特色专业技能技巧及专业理论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三、做好教师专业教学评价,是促进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而言,教学水平是专业教师立足的根,如何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是专业教师教育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能及时有效地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与学状况做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直接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校在2008年正式成立督导处,督导处在教学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对全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及动态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评估及指导,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配合教学管理部门做好教学检查工作,研讨学校教学工作状况,为改进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及教学效果五个方面。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格活泼、喜动不好静,因此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效果。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的特长和兴趣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入校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差异,舞蹈、钢琴等科目采用分层次教学,分成A、B、C三个程度教学标准,有效采用分层次教学,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四、采用师能提升策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充分发展

根据沈阳市旅游学校的“真实职场、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双师型、行业专家型教师培养为核心,通过引进人才、外派培训、挂职锻炼等途径,面向专业教师,打造“三精”品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全面发展的“三梯队一兼制纵横交织”的师能提升策略。“三梯队”,即对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梯队的教师实施不同侧重点的培训,促使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及学校发展视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一兼制”管理模式,即把兼职和外聘行业专家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关注外聘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纵横交织”,既从“横面”出发注重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发展,又从“纵点”出发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充分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将不断拓宽思路,解放思想,通过学校促进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这不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追求,也是教育专门机构的职责。努力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同办有特色学校结合起来,培养一批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

参考文献:

[1]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孟万金.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立体架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中职专业 第4篇

1 服装专业学生培养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多数学习基础较差, 普遍缺乏自信自强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心态。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参差不齐, 面对挫折和逆境, 多数表现为手足无措。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在重视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作用的同时, 也要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的主要影响, 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应做好以下几点:

1.1 养成良好的专业意识。

引导学生经常在思想意识, 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 自我磨练和自我提高, 具备改造自我的勇气, 在思想上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服装专业的技术人才。

1.2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单亲家庭、经商家庭或由爷爷奶奶抚养, 或父母在外打拼, 孩子留守单独立生活。这就使得他们缺少家庭温暖, 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每一天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饮食, 穿衣搭配, 到消费购物, 人际交往都给与他们正确的指导。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他们学会交往, 善于交往, 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积累专业知识, 丰富自己。

1.3 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自己充

满自信, 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本专业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 不羡慕别人, 不苛求自己。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就是引导学生成人, 学会宽容, 学会执着, 学会自律。要为人厚道, 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着是选定专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 不被困难所击倒, 不为失败而沮丧。

2 服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课堂上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我校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作为服装专业教师, 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 让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精讲”, 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长知识。例如:在讲授《男西裤的缝制工艺》这一课中, 就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男西裤与前面所学的女西裤的工艺差别, 着重讲解不同的部分--前门襟的制作工艺。其他与女西裤制作相同的部分, 就不用重复讲授了。节约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动手活动学习时间, 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这样, 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简单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基础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 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询,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能让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的教学, 才是成功的教学。

2.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服装专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愿意学习, 主动学习, 积极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 有意创设情境, 结合生活实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笔者得知, 大多数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都对服装感兴趣, 女生们有过给布娃娃裁做衣物的童年经历。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多联系生活实际, 变课本上枯燥的文字为生动的生活场景, 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学”贵在于“问”, 好课应越讲问题越多, 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有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才可能有探究式学习。这种情景创设, 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紧扣教学重点, 难点。决不要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价值的“一言堂”或“满堂灌”。

3 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保证是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人格强调自信, 自律, 敬业, 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 更新思维, 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 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 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自律是一种底线, 自律使人自知, 自知使人自明。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该怎样做。

3.1 要培养创新毅力

一个学生, 要想学业有成, 就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自强不息、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 有经历失败的准备。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 从失败中获得教益, 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教育学生, 学好服装专业是不易的, 要想取得成果更不易, 它需要毅力、勤奋和热情, 还要经得起挫折。那些有成就, 有造诣的服装大师, 都有一本奋斗经。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累累硕果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而忽视了他们经历过的长期而艰辛的创业过程。

3.2 要确立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 完全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 养成对自己有信心, 对父母有孝心, 对他人有爱心, 对国家有忠心。自强自信, 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 心系社会, 胸怀祖国。

3.3 要培养团队精神

当今社会的重要创新活动, 已经很少靠个人的单打独斗, 更多的是依靠“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 不能共同协作, 集思广益, 就很难获得较大的创新成果。作为新时代的服装设计人才, 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 还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教育学生在集体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要心胸豁达、做人厚道, 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懂得帮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4 要培养诚信品德

诚信是关系个人和个人, 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心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维持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 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作为教师, 要有意引导学生诚信立身, 诚信做人, 诚信做事, 用“诚信”这张通行证稳稳的走向社会。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 是保证学生学业有成。学业有成, 是一种精神, 在服装专业的学习过程中, 要依靠奋斗精神, 脚踏实地, 最终才能体会到学业有成。专业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而是对知识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 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学业有成是需要过程的, 今天的知识是由于昨日的积累, 明天的学业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学业有成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总之, 在教学中让学生不间断地保持学习专业的渴望, 使学生自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永恒资源, 把每个人蕴藏着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 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是教师的职责。

这种培养教育服装专业人才的合理模式, 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品尝收获的喜悦, 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中职专业 第5篇

一 单项选择

1.甲公司4月11日以信件方式向乙公司发出采购100吨钢材的要约,4月14日信件寄至乙。乙于5月1日寄出承诺信件,5月8日信件寄至甲,时逢其董事长旷工,5月9日董事长知悉了该信内容,遂于5月10日打电话告知乙收到承诺。该承诺何时生效?(B)

A.5月1日B.5月8日C.5月9日D.5月10日

2.甲对乙声称:“我正在考虑卖掉家中祖传的一套家具,价值10万元”,乙立即向甲表示:“我愿意以10万元价值购买此套家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甲对乙的表示构成要约

B.乙对甲的表示构成承诺

C.甲对乙的表示构成承诺

D.乙对甲的表示构成要约

3.张某与王某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张某为卖方,住在甲市,王某为买方,住在乙市。双方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且不能通过习惯、合同性质确定,双方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依法,(C)

A.交付货币应在甲市,交付货物应在乙市

B.交付货物应在甲市,交付货币应在乙市

C.交付货币和货物均在甲市

D.交付货币和货物均在乙市

4.甲与乙订立了一买卖合同,价款100万元,甲要求乙向其支付15万元定金,同时约定,任何一方违约,应支付对方10%的违约金。因甲不能履行合同,引起违约,乙向甲要求返还数额最多应为(A)

A.30万元B.25万元C.10万元D.40万元

5.下列属于要约的是(D)

A.价目表的寄送B.招标公告C.招股说明书D.竞买表示

6.甲与乙订立一份苹果购销合同,双方在价格条款一栏中填写的内容为“随市价”,合同履行时双方就价格条款发生争议,且未达成补充协议。依照合同法的规定,“随市价”应如何理解?(B)

A.合同订立时订立地的市场价格

B.合同订立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

C.合同履行时订立地的市场价格

D.合同履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

7.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2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A)

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1年期间

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

C.可以,因未过2年诉讼时效

D.可以,因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8.债务人欲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则(B)。

A.应当通知债权人B.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C.不必经债权人同意D.不必通知债权人

9.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B)。

A.合同的变更B.合同的消灭

C.合同效力的中止D.合同的解释

10.甲和乙合作开办了宏都干洗店,丙将一件皮衣拿到干洗店清洗,交给正在营业中的甲,并向甲交付清洗费100元。该合同关系的主体是(D)

A.甲和丙B.乙和丙

C.甲、乙和丙D.宏都干洗店和丙

11.在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属于要约性质的行为是(B)

A.招标B.投标C.开标D.决标

12.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C)

A.双方当事人制作合同书时合同成立

B.双方当事人表示受合同约束时合同成立

C.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D.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时合同成立

13.应合同当事人的请求,由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合同(B)

A.自人民法院决定撤销之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B.自合同订立时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C.自人民法院受理请求之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D.自合同规定的生效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1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有确切材料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根本不能按时支付货款。甲公司遂暂时不向乙公司交货。甲公司的行为是(D)

A.违约行为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C.行使先诉抗辩权D.行使不安抗辩权

15.甲方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于6月15日提货,但其因没有安排好汽车而未能提货。当天傍晚,出卖人的仓库遭雷击起火,货物被烧。你认为应如何确定损失的承担?(C)

A、出卖人,因为货物是在其控制之下

B、出卖人,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

C、买受人,因为他款能按时提货

D、双方分担,因为谁都没有过错

16.甲与乙订立了一份苹果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万公斤苹果,货款为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卖与丙而无法向乙交付苹果,乙提出的如下诉讼请求中,既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支持的诉讼请求是什么?(C)

A、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

B、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C、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请求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D、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17.甲公司于6月10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订购一批红木,要求乙公司于6月15日前答复。6月12日,甲公司欲改向丙公司订购红木,遂向乙公司发出撤销要约的信件,于6月14日到达乙公司。而6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回复,乙公司表示红木缺货,问甲公司能否用杉木代替。甲公司的要约于何时失效?(B)

A.6月12日

B.6月13日

C.6月14日

D.6月15日

二 多项选择题

1.要约发出以后,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即不发生效力,或消灭其效力:(ABC)。

A.要约被撤回B.要约被拒绝

C.要约的有效期限届满D.要约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2.甲农场于7月2日向乙农场发出要约,要卖给乙农场一头种牛,甲农场要求乙农场15天内答复。甲农场的要约于7月5日到达乙农场。7月3日,甲农场又给乙农场去信,该种牛对本场意义重大,不能出售,请乙农场原谅,第二封信于7月6日到达。乙农场7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农场的一切条件,该回信7月10日到达,甲农场拒绝交货,请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BC)。

A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为要约已被撤销

B甲、乙之间的合同成立,因为要约没有被撤销

C甲、乙之间的合同于7月10日承诺到达时成立

D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此乙只能追究甲的履约责任,不能追究其违约责任

3.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ABC)为要约邀请。

A.寄送的价目表

B.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C.投标邀请书

D.悬赏广告

4.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合同是无效合同(CD)?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B.倒卖合同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甲是乙的债务人,甲欲将自己的债务转由丙承担,其应满足的条件是(ABD)

A.该债务具有可转让性

B.达成了有效的转让协议

C.通知了债权人

D.取得了债权人的同意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有(ABC)

A.某时装店在其橱窗内展示流行服装样品

B.甲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告其招股说明书

C.某公司为了推销本公司商品,向街上过往行人发放商品价目表

D.拍卖会上竞买者向拍卖方提出的叫价

7.要约失效的原因主要有(ABCD)

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了实质性的变更

C.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D.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8.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ABC)。

A.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B.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

C.按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D.债务人不同意转让下列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合同成立则合同生效

B.合同生效则合同成立

C.合同成立,但合同并不一定生效

D.合同生效,但合同并不一定成立

10.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是(BCD)。

A.甲明知乙没有获得丙的授权,但是仍与乙签订了合同,供应丙钢材20吨

B.甲乙二人签订的买卖军用枪支的合同

C.一民营企业以欺诈手段与国有银行签订一份贷款合同

D.甲乙双方为了逃避税收,将汽车整车的进口签订为一份进口汽车配件的合同

E.12岁的甲将父亲的价值1万元的进口手表以1千元的价格出售给成年人乙下列合同关于履行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交付动产的,应在债权人的所在地履行

B.不动产权的转移,应在不动产权利登记机关所在地履行

C.给付货币的合同,应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D.修缮房屋,应在房屋所在地履行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BCD)

A.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受要约人变更下列哪些选项的内容,被视为对要约的实质性变更(ABCD)

A.合同标的、数量、质量B.合同价款或者报酬

C.合同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

D.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的要约不得撤销?(BCD)

A.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

B.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15。在以下哪些情况下,买受人应当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CD)

A.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绝接受

B.出卖人已经将标的物发运,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

C.合同约定在标的物所在地交货,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未前往提货

D.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将标的物提存

16.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AC)

A、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到达乙公司

B、在乙公司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C、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D、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到达乙公司某热电厂从某煤矿购煤200吨,约定交货期限为2007年9月30日,付款期限为2007年10月31日。9月底,煤矿交付200吨煤,热电厂经检验发现煤的含硫量远远超过约定标准,根据政府规定不能在该厂区燃烧。基于上述情况,热电厂的哪些主张有法律依据?(ABD)

A.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B.要求煤矿承担违约责任

C.行使不安抗辩权

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思考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    建筑专业    教学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建筑学科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建筑行业人才,面对新形势,教师要敢于探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一、中职建筑专业职业教育现状

我国中职学校建筑专业通常以一套较成熟的专业教材为核心,在两年内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并在其间进行一些职业实习培训,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无法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科基础知识薄弱。另外,学校在技能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足,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过程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无法达到岗位要求。教学与实训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很好地达到职业岗位所需的标准,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很好地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在实际的职业操作中常常出现问题与错误。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建筑岗位的具体要求,制订具有时代性的教学计划,为建筑领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中职建筑专业教学思考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建筑专业缺乏兴趣,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致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导致专业知识薄弱的结果。因此,想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对建筑专业知识有了兴趣,才能充分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将学业当做负担的思想,以愉快的心情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从而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2.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

在传统教法中,理论知识被看成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独立于工作任务的体系,而事实上,这些知识的价值要通过学习者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任务教学法就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比在课堂上让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上建筑平面图的绘制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分组测量教室的平面尺寸,记录好测量数据,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出来,并比较得出最佳绘制方法。学生听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实践,顿时便来了兴趣。接着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测量和绘图,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十分认真。任务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对成果进行自我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正确步骤。最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重新操作一次,体验正确方法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测量和绘图两个任务,不仅掌握了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而且锻炼了测量和制图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一堂课下来,在紧张的忙碌之中,学生们感到十分满足。

3.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构造知识的思维能力

建筑构造是很典型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建筑各部位的构造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新,其也会随之改进。老师在教授建筑构造时只是把各部位的构造原理教给学生,对建筑各部位构造的种种变化,要靠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自行摸索。因此,学习构造知识的思考方式才是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学生在学习建筑构造原理知识的同时,应努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严谨的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时,可多列举一些同部位的构造不同做法的示例给同学们参考,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也可加强学生对原理知识的理解,千变万化不离其中的原理可衍生出多种的形态,逐渐形成学习构造知识的思考方式。另外,对于中职学生,可用单体项目教学法取代项目教学,通过对各部位小的单项项目的构造作业反复练习,让学生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而不会让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完全脱节。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了很大的不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使得现代课堂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更加形象具体地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被动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录像、实验、现场实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建筑专业的教学效果。

在新时期,中职建筑专业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教师应不断努力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建筑学知识的兴趣。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浩.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建筑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258.

[2]欧毓佳.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建筑教学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15,05:71.

谈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第7篇

一、关于中职教师

目前, 中职教师的主要来源还是高校毕业生 (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 , 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企业乃至社会聘请的, 这些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与训练并不是针对有关中职教育的, 因而中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便淹没于教育的普遍性之中。从中职教师的工作表现上看, 我们可以把这个群体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学能力较好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的, 一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而教学能力不足的, 第三种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兼而有之的。

先说第三种, 三种知识和能力兼而有之的。这样的人才一是数量少、二是整个社会需求量大。这种类型我把它比喻成“贵妇人”。贵妇人是不能多的, 多了就不叫贵妇人了。需求决定价格, 这样的人才都属于卖方市场, 待价而沽。

第二种, 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好而教学能力不足的, 这样的教师在现实工作中会屡屡受困。因为目前中职的教师评价体系还是参照普教的, 这样的人在日常工作中会如鱼得水, 但一旦涉及到个人核心利益 (如晋级、评优等) 的时候, 却往往心情不爽。因为技能在考评中体现的比较少。这就像“小家碧玉”, 你再勤劳再能干、再温柔再贤惠, “小”就是你的宿命, 那些大雅之堂, 自然和你无甚关系了。

剩下的是第一种, 教学能力较好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的。这个群体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所塑造的典范, 公开课、教案、各种学习笔记等等一应俱全, 检查是满分、投票是高票、人格是典范、工作是标杆。这种类型我叫她“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是经得起挑剔的, 因为她就是按这种标准经过多年的培养塑造出来的。社会付出了大量成本, 个人经过了艰苦努力, 该收获的时候就得收获, 否则, 那样大的社会成本, 谁来承担啊。

那么我们中职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呢?“贵妇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这个大家可以讨论。我认为, 在“贵妇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还是“小家碧玉”为好。如果“大家闺秀”能放下身段, 也学学“小家碧玉”的长处, 那可就升入“贵妇人”的级别了, 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曾经有老师这样对我说, 他当年之所以选择职教就是因为自己对实践教学的偏好, 但20多年了其教学还是停留在黑板上, 没有根本性的改变。20年对于人生是短暂的, 但对于教师的工作而言, 也许就是一生。作为一名教师, 可供挥霍的青春其实真的不是很多。

中职教育在可预见的将来, 很难与追求高考的普通教育抗衡。因为我们没有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教育场所, 中职教师所参加的学习、培训一是机会少, 二是内容空, 摆脱不了做项目的嫌疑, 继续教育也是为了完成课时, 没实效性可言。

二、专业发展的意义

中职教师的现状决定了专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资源, 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教育质量的优化和提升。随着中职事业的发展, 中职教师职业将会面临更多更大挑战, 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必然将会更高。职业学校要想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必须首先抓住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关键, 这也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

三、专业发展的内容

就中职教师个体而言, 专业发展应包括四个方面:

1. 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中职教师总的职业活动的, 是引领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正确的专业理念的确立, 有赖于对所从事工作的科学认识, 比如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发展职业教育、要发展怎样的职业教育之类的内容。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群人在做同一件事情, 但在回答“你们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时, 却不尽相同。有的说:我在这里打工, 一天可以挣多少多少钱。有的说:我在这里盖房子。还有的说:我在盖学校。但有一个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盖的是希望小学, 这个楼盖好后, 孩子们的读书条件就会好很多。很显然, 一个人的追求与思想境界不同, 就会赋予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2. 专业情怀。

是指中职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出色完成职业使命所必需的情趣、情感和情操的双向互动, 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兴奋剂和助推器。

3. 专业智能。

主要指从事中职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才能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和支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 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学生管理、鉴定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 职场健康与安全能力, 创新发展能力等等。

4. 专业规范。

是指中职教师专业成长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 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各种公约的总和, 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守则。

四、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是自主发展。因为外因只是条件, 内因才是根本。不管你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实现理想、贡献社会, 都需要专业发展。能够发展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如果安于现状, 不再进取, 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二是培训发展, 它建立在自主发展之上, 但如果没有动力, 再好的条件也不一定发挥作用。

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研究 第8篇

一、教学现状

目前, 在中职服装工艺与设计课程教学中, 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缺乏与服装市场和实际项目的结合。

新工艺的开发与设计方面的训练机会较少, 不注重对学生工艺设计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不能够灵活运用最佳的工艺手段表现服装造型。

2. 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不适应生产和实际需要。

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引入课程, 教学内容缺乏岗位的针对性。现有教材更新较慢, 服装成型工艺手段落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不到完善, 影响学生就业和发展。

3. 学生就业思想不稳定。

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学服装专业没有多大前途,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有的学生觉得效果图还可以, 拿针不是自己的强项, 因此, 学习工艺设计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轻视工艺实践, 动手能力较差, 无法准确完成从平面设计到成衣的制作。

二、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现代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 观念、形式必须更新, 要调整课程结构和课时比例, 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艺术修养、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讲评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设计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创意要求自由选择, 启发学生进行自学和研究。培养人才必须结合实际, 因人而异, 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专业特点进行, 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发展。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实践教学

为满足市场需求,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我们对服装专业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确立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为辅的教学方针。缩减基础课课时, 增加专业课课时。我们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 要适当增加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等专业课的课时。针对中职学校是培养操作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一教育教学特点, 缩减了基础课及相关美术课的课时, 有些课程还可以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专业课的教学是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能力的环节。要坚持以“学生专业性强、技术技能熟练”为教学重点, 侧重突出结构设计和工艺的技能培养, 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四、从学生的就业入手, 确定服装专业课的教学目标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 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不同层次的目标。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 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新世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导向, 该教学导向则是建立在“以能力为本位”理念基础上的。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初、中级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服装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农村, 美术基础差, 审美意识弱。很少有机会从事对美术基础有较高要求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同时, 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 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 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 首先考察其非专业能力。因此, 必须促使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 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做人, 有社会责任感, 乐于助人, 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五、结合教材, 熟悉教情, 强化技能训练活动

根据服装专业的特点, 把技能训练分成初、中、高三个阶段, 将思想教育和教学内容渗透在系列专业活动中, 在不同阶段, 有侧重、有目的地开展各项专业活动, 强化技能训练。在各阶段的技能训练中, 教师应注意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各项社会活动中, 如定期到街上摆摊设点, 为群众免费锁边、裁剪和缝纫;为教师、同学义务服务, 缝衣服、钉纽扣、做鞋垫等。这些活动结合课堂训练, 使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扩大了训练覆盖面,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

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表述能力是一种对已设计成功的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一种思维中的艺术接受能力。审美表述能力与整体审美能力有着诸多联系, 它建立在整体审美能力所奠定的基础之上, 能很好地促进整体审美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述能力, 就要促使他们打好基础。因此, 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多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多提供机会让他们阅读全面又系统的书籍和权威性时装杂志等资料。

审美表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教师承担着相当重的任务, 在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的审美感知多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 而学生的审美活动往往随课堂的结束而告一段落。要将审美表述活动真正地由课内转向课外,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给予他们自我理解、自我评述的机会, 尽可能地利用课间时间、课余时间, 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地促使他们多评述, 多交流, 自我评述, 互相评述。

中职化工专业的发展策略 第9篇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区域限制。本地区没有大中型化工企业,其它小型的化工企业和化工行业相关的企业少,没有适合学生的化工岗位。社会需求量少,就读人员急剧减少;二是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简单的化工行业工作,做的是蓝领的工作,甚至是灰领的工作。而对企业而言,一些研究类的只能用大学生,像化验、分析岗位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而其它一些岗位走的是流水线,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的知识,仅需要短期培训就能上岗,因此企业大多通过劳动市场去获得劳动力;三是学生竞争能力不强,面对大专、本科的毕业生,几乎全是劣势。一些企业虽然也会骋用,但决不会重用。化工专业中设有分析、化验专业,这些专业要求的专业设备程度高,学校不能提供相关的教学设备,对中专生来说能不能学得懂都很难说,更不用说学得透。

中职化工专业,还有没有发展前景呢?实际上,从学生就业上说,不能把它局限在”化工”上。许多工作岗位都适合化工专业生去做,比如说与化妆品有关的行业生产,与涂料有关的生产,与漆料有关的生产,生产轮胎的流水作业,造纸行业中原料配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定量分析,金属行业中的电渡等行业都适合化工学生去做。笔者认为这要看学校对学生的推销程度和上岗学生被企业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形势;其次,中职生还有自己的优势,大多数中职生参加企业实践时,年龄也就是19、20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强,通过培养,能胜任许多的工作。就读中专的学生,家庭生活水准都不是很高,大多数学生本着”快点参加工作,解决家里的生活负担”的思想来读书,对工作岗位没什么挑剔。如果能合理运用这些优势,学校加大力度对学生的推荐,中职化工专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通过这几年在中职校的教学经验,学校可以通过办学的创新,与社会企业增强联系,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竞争力。关门办学,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现在企业市场广泛,对学校在校生的需求进一步降低,这就需要学校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走联合办学的模式。

提高竞争力,学校可以内部做起,改进教学模式。以下几点是笔者观点。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校本教材

中职生在校时间短,三年学制,真正在校的时间仅两年,第三年已经参加教学实践。在校时间短,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多,如果按照课程设置,包含《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基础》、《有机化合物及其鉴别》、《物理化学》、《工业分析技术》、《仪器分析》、《专业计算》。对比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更多,而且还涉及大学部分内容。而在学习能力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比高中生要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不懂、学不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少,不得不赶进度,教学过程仓促。对于此问题,笔者的意见是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学校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主要是一线的化学老师,根据化工生产所必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侧重就业生产,删除一部分高深、不易掌握的章节内容,制定校本教材,以校本教材为主线展开教学。笔者相信校本教材利用起来后,学生就不会因为学不懂而一筹莫展,老师也不会因教不完而发愁,学习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会更大地得以提高。

二、化学教学是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学校实验室经常做的实验是无机化学性质的确定,无机化学元素鉴定,简单有机物化学性质等实验。此类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必不可少,但对于要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是不够的。像化工专业中的检验与分析化学,着重检验与环境有关的水质检验与土壤检验,所需要的试剂较难买到;分析化学的所需仪器设备价格很高,不是学校能够负担的。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让学校出面,联系当地的大学或医科所,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学习。

摘要:中职化工专业生源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为区域限制、就业困难、竞争力等方面。本文针对中职化工专业如何走出困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汽修,教学思考,问题与措施,未来发展前景

进入世纪,中国的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汽车维修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要求、汽车维修手段、汽车维修方式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就必须对中职教育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来促进汽修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如今的汽修行业发展现状令人堪忧。汽车维修专业的高技术人才比较少,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比较低,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等。而且,很多学校的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专业教育计划与实际的市场需求差异大,教材的编写时间太短,有真正实力的维修人才不愿意来中职技术学校授课,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等,中职汽修的学校生源都比较差,多是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在学习,对于未来汽修专业的深度再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学习汽修的大多是男生,在管理方面就给学校带来了压力,他们的学习氛围还不浓厚,对于汽修只是作为一门手艺在学习,没有深入研究会让了解该专业的兴趣和想法。课后,学生也很少有继续巩固学习的。都是影响维修专业快速发展的短板。所以,基于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汽修专业改如何来教学,我想首先是要明确汽修的对象。因为传统的汽修知识单纯的只是针对现代汽车的修养方面,而现在的汽车越来越高档,对于高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去汽修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会修理汽车,还要就汽车经常出现的问题能够创新与改革。所以作为教学老师就应该注重课程实际的实用性,将理论知识模块大面积的压缩,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由于学习汽修的多是男生,课堂纪律较差,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老师应该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开始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提高学生们学习高专业的兴趣,让他们从心里喜欢该专业,并不只是混口饭吃。比如说,老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讲,因为理论知识很枯燥,老师一个人讲的话很可能很多同学都不会听。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于很多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说,也可以让他们谨慎起来,因为心里随时想着自己可能被抽起来。还有,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可以在最初的时候就讲解一遍,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多动手,多启发他们对于汽修知识的学习和领悟。

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现在比较先进的企业运行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们提前体验以后工作的流程,有一种紧迫意识。不多,对于实践,可能由于经济等问题,不能做到每个人、随时都能实践,所以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进行辅助性的学习。而且,学校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们上课的纪律。比如就说很多学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随时提问、有一套自己的惩罚制度,这样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稍微认真一点,不至于过于嚣张。

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老师的态度是消极的,对于孩子们的状态是无动于衷的那么作为老师就是不合格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对学生负责,要明确自己不仅仅是完成工作,还有教书育人的责任。

而且,对于中职技术的汽修的教育在培训理念上要紧跟国外的先进理念,不能盲目的从众。学校的培养方案我认为应该应该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就是要注重汽车的维修的精确性,我想这是最基础的,其次要培养能够给汽车美容的汽车美容师。其三就是要有了解汽车价值的人,不能像老一辈的只会修车,对于如何改进使之更加方便便捷的思想都没有。

中职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是一个有广大前景的专业,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现代汽车的飞速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的推动作用极为强烈。汽车的需求量需要更多懂汽修的人才的出现,尤其需要具备专门汽修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中职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应该被重视,被学校领导重视,根据汽修的特点,从多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来进行教授,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来技工。

参考文献

[1]喻喜平.高职《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2012(07)

[2]祝清亮.为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读《汽车拆装与调整》有感[J].出版参考.2012(31)

[3]刘仲敏.上海市汽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2)[3]汽修行业的“春天”还有多远?[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5(05)

[4]顾燕.试论汽修教学中的自主引导训练[J].新课程(下).2012(03)

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 会计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46-01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会计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中职学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会计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 中职会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①特色专业课的设置比例较少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设置的基础课偏多,占据着大量学时,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特色专业课较少,几乎没有选修课。学生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限,与市场需求的技能与知识相脱节。

②实训课时少,实践性教学不足

会计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当前中职学校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一般为1:1,实训课时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实践性教学不足会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不突出,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现象。

(2)教材偏重理论,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训教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材内容理论较多,深奥难懂。由于会计的政策性很强而且变化频繁,中职学校的会计模拟的资料已使用多年,与现行的会计制度脱轨,学生毕业后很难达到会计岗位对业务技能的要求。教材偏重理论,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训教材,会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

(3)教学模式长期不变,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基点的发展情况。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这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办法,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承受位置,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职业岗位对技能发展的要求,无法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们能力的课程没有专业特色,这样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对人才的培养。

(4)考核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单一

会计专业考核方式与专业学科教学特点不适应,考核方式不合理。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各课程的考核形式都是笔试,一张会计卷子无法考察学生们的实际业务能力,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依据中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来制定客观、实用、可操作的专业建设规划。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建设上改变传统模式,不断创新,培养符合社会用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逐步形成较强的专业办学优势,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3 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措施

(1)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

①设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增设专业选修课

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在设置专业课课程时应增加专业课在总课时中的比重。加大实训课的教学比例,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比如加強会计基本技能的会计电算化、出纳、收银员等课程;提高职业素质的办公自动化实务、财经应用文等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情况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就业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②设置职业资格认证及考证课程,多途径促进就业

根据中职学生毕业时实行“双证”书制度这一要求,应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教学计划中,为学生创造在校参加职业技能认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会计专业应设置会计上岗证和收银员职业培训证的考证课程,针对珠算技能、点钞技能、电算化技能等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培训、报名、参加考试,为学生上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③以校内外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实训课课程体系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开展:“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有着重要意义。“双平台三阶梯”实训模式是指学生在实训教学中,依托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平台,进行会计基础实践、会计专项实践、会计综合实践三个渐进式阶梯实训模块的实训。该模式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以实训教育改革为核心,以实训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主旨而构建的实训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改革考试方式,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改革传统的答卷制度,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现场模拟操作、校内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科目的考评成绩。

(3)突出专业特色,开发会计专业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开发是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财会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理念。依据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它财经法规的变化,根据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中职教材建设也应与时俱进,教师团队应着力开发与现有课程配套的教材,突出中职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贴近实践,贴近岗位的特征。

(4)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转变思想观念,采取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企业为情境,按照核算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 “双师”结构团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系统学习职业教育类的相关课程和职业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此外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加快订单培养模式,尝试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也是一项非常重要长期的任务。会计专业建设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行专业建设,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化教学任务。随着会计同国际的接轨,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制度的完善,会计专业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讨[J].广东教育,2010(5).

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讨 第12篇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发展期,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 它既涵盖了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 又包涵了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本文重点探讨后者, 即对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进行研讨。

因此, 这里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中职学校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能力, 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为依托, 全面完善“双师型”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 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从我国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来看, 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育专业素养薄弱。由于全国工程师范类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相对有限, 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师是毕业于高校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虽然拥有教师资格证, 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的考核, 但这些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 普遍缺乏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训练, 特别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学习和训练, 他们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能力水平普遍不足。

(2) 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实操技能不强。中职学校虽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但具备教师资质的并不多。现大部分教师偏理论积累, 他们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实践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和机会较少, 难以熟练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 也难以全面掌握企业实际工作过程。

由于上述原因, 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欠缺, 导致许多教师在开展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和“项目教学”等重点教育教学工作时普遍感觉力不从心,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实现从简单的“课程实施者”到工作过程系统化、一体化的“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转变。

2. 对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重视不够

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相当重要的层面, 教师的专业情感反映出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而教师的专业伦理则包括教师对自身教师角色、教师职责、教师专业工作价值的认知和选择等。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一种倾向, 就是过于强调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其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而忽视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建设, 呈现出一种“‘技术化’驱动‘专业化’”的现象, 而这将导致将教师塑造成一群只能教书、不宜育人的匠人, 将教师职业发展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 教师整体普遍呈职业情感淡化的趋势, 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师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 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 缺乏自豪感, 职业倦怠现象十分严重, 弃教改行的事情屡见不鲜, 因此, 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情感的建设迫在眉睫。

同时, 中职学校教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广泛开展课程改革活动, 享有很大的专业自主权,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伦理标准, 从而在行使教师职权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 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道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自身符合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角色的需要, 胜任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

3. 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合作意识不强

教师首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自我教育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其次, 中职学校教师还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广泛合作, 打破以往教师个体之间的隔阂, 从而提高教学效能、减轻教师负担、增加教师间的学习机会, 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然而, 现今中职学校里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就是有许多教师, 尤其是那些在以前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教师, 几乎每年都用相同的教案、同样的教学方法, 而没有注意到当代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他们或者因循守旧、机械刻板, 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方法, 或者对终身学习持应付心理, 疏于反思提高, 这不但限制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且这样的教学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

与此同时, 一些中职学校教师或是因“同行是冤家”, 担心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被别人获取而受制于人, 或将别人变成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或是自己闷头在教室“单打独斗”惯了, 不善于利用各种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与人合作, 这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现代教育学理论一般从两条主线来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阐述, 一是从教师个人心理的、内部的角度来解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从教师受教育的、外部的角度来解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本文也就以这两条主线来进行探讨。

1. 从教师个人心理角度出发

(1) 培养专业情感, 提高专业伦理修养。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在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教师建立自我专业认同的基础, 提高专业素质的引导和动力, 又是其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

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修养, 才能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能, 确立正确的专业理念, 选择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在情感上, 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知晓自身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在信念上, 勇于克服影响专业发展的障碍, 不懈追求, 锐意进取;在习惯上, 自觉按照专业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自觉自愿地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 中职学校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 从自身出发, 首先要培养专业情感, 提高自己的专业伦理修养, 热爱教师职业, 热爱中职学校的学生,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 强化责任意识, 坚持教育的价值理念, 为其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确立专业发展的理念、增强学习和合作意识。中职学校教师要确立专业发展的理念, 要认识到只有努力实现自我更新, 才能胜任当代中职学校教师的职责, 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 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活出特有的职业尊严和欢乐。

为此, 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提高学习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保持思想的活力和开放的心态, 通过企业职业工作、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这三个方面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 来内化专业情意, 形成专业知能, 促进专业发展。使自己逐步实现从一个生手型教师, 到熟手型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的循序渐进式发展和转变。

此外, 教师还需加强合作意识, 改变之前的孤立与封闭现象。不仅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借鉴, 教师还需要与相应教育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单位、与学生家长等诸多对象进行合作, 通过合作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现今中职学校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等工作, 不可能由某一单独个体去完成, 加强教师的合作, 组成团队, 相互学习借鉴,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从教师受教育的角度出发

(1) 制定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对建设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技工教育具有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中职学校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这对中职学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确立和出台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 即一个合格或高质量的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师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所应必备的素质, 对确立中职学校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 引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培养体系。各主管部门、教育机构、中职学校自身要落实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构建中职学校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培养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

例如, 从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着手, 完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中职学校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针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帮助、指导和训练, 规范其基本教学行为, 引导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落实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养制度, 落实职业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建立教师进修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职业培训教师国际交流学习机制等,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在大多数教师入职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 所在学校学习合作的氛围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在这一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探究, 并逐渐成长起来。

教师学习合作氛围的营造, 与学校领导及学校文化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如果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关心他们的发展, 对他们的工作设置障碍, 人际关系中充满虚伪, 教师就会感觉心理压力大, 挫折感强, 因而敷衍塞责, 不能团结协作地做好工作, 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教师感觉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 感觉到学校领导开拓进取和学习创新的精神, 教师也会主动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对于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也非常重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教师之间、同事之间沟通良好, 合作愉快, 教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追求教育教学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等教研活动, 将对教师的持续发展产生有利的支持, 对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产生积极的文化“熏陶”。

(4) 落实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做好保障工作。各中职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切实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人员安排和时间计划, 把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真正放在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加强规划, 加大投入, 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保障。

摘要:教师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普遍面临专业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重视不够、学习和合作意识不强的困境, 分别从教师个人心理角度和教师受教育的角度出发, 探讨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2]教职成[2011]1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

[3]余文森, 连榕等.教师专业发展[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4]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

上一篇:经济结构特征下一篇:定向资产管理合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