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2024-06-21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精选11篇)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1篇

1.1 “负责任旅游”理念

半个世纪以来,以大规模客流为特征的大众旅游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享受的同时,也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1]。旅游对目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为人们关注。20世纪60年代“负责任旅游”理念的提出,就是试图唤起学界与大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到目前为止,负责任旅游还没有形成学界公认的定义,可从规模说、方法说、伦理说、开发说、行为说等不同视角,从东道主、游客、旅游业等多方面进行概念的阐释。总体而言,“负责任旅游”理念认为无论旅游者的活动还是旅游业的开发经营活动,都必须对目的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负责[1]。

从旅游者的角度,“负责任旅游”鼓励旅游者在尊重目的地自然环境的同时尊重当地的社会文化,遵守恰当的行为准则。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制定了负责任旅游的游客行为准则[2],尼泊尔提出理想徒步旅游者的12条标准[3],都从尊重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2 游客教育

“游客教育”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荒野系统研究文献,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娱乐使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4]。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远足、露营等为代表的户外娱乐活动快速发展,由于人们缺乏对环保的认识及技术,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了减缓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环境的冲击,美国相关部门在对游客进行规章制度约束等直接管理的同时,开始实施以引导教育游客为主的间接管理,提出了“pack in, pack out”,“LNT”(leave no trace)等口号,并开展了LNT游客教育项目,向游客传递野外娱乐活动低影响技术及旅游伦理,在欧美国家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4]。

“游客教育”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减少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随着全球范围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负责任旅游”理念的提出将游客教育的内容拓展到更广更深的层次。近年来,在“负责任旅游”理念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游客教育,在满足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减少对目的地自然、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游客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居民的国内及出境旅游活动迅速增加,针对我国居民的游客教育问题逐步得到重视。2006 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5]以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6]等文件,以此推动针对国民的游客教育。目前国内对游客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研究 [7,8,9,10],本文通过对进藏国内游客教育体系的构建,试图丰富该领域的研究视角。

2 开展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背景

2.1 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演变,国内大众游客市场成为西藏主体客源市场

西藏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交通问题一直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过去高昂的交通费用决定了西藏主要发展高端旅游客源市场。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为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西藏客源市场结构出现了重要调整,国内大众游客市场增长迅速,成为西藏主体客源市场。2006年西藏接待国内旅游者229万人次[11],2007年达 365.5万人次,2010年国内游客达到662.2万人次[12];2011年接待国内游客842.68万人次,同比增长27.2%[13]。

近年来随着西藏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游客在藏停留天数也不断延长。2005年在藏旅游者停留天数平均约为2.4天[14],到2010年国内游客人均在藏停留6.3天[15]。

2.2 游客在藏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进藏游客人数的迅速增长及停留时间的延长,对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游客在藏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 不文明行为

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国民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中国整体国民素质偏低,国内受教育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相仿,比韩国落后近4年,而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不足5人。整体国民素质偏低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16]。国内游客在国内及国外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引导和约束,如《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国内进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行为举止不雅、着装不得体、随地扔垃圾、寺庙内违规拍照等方面,这些不文明行为有损内地游客形象,并易引起当地人反感。

2.2.2 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正确认识

西藏为少数民族地区,藏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高端旅游市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近年来西藏客源市场结构不断调整,国内大众旅游客源市场成为主体。该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游客将旅游视为花钱买享乐的活动,而非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因此旅游活动中追求放松和享受,缺乏对目的地文化的兴趣和热情。由于缺乏对藏族文化及民风民俗的了解,许多游客表现出盲目的文化优越感,缺乏对藏族文化应有的尊重,在游览中常出现不妥的言语和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如在寺庙中游客应脱帽、保持安静,询问佛像为谁时,用右掌五指并拢指向佛像,而非简单地翘起食指。类似的不妥言语和行为还有很多,西藏导游人员在与国内游客接触的过程中,普遍认为需要对国内进藏游客进行藏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2.2.3 缺乏对西藏特殊区情的正确认识

西藏自治区属于西部边疆重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保持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任务非常艰巨。许多国内进藏游客缺乏对西藏特殊区情和历史的正确认识,缺乏公民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藏旅游过程中言语和行为失检、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在西藏的一些政治敏感时期,经常发生游客不顾有关规定,强行进入非开放单位参观的事例。还有一些游客在公共场所、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影响非常恶劣。游客的这些行为一方面干扰了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环节中进行积极和正面的引导。

2.2.4 环境保护意识及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旅游已成为国内居民的常见消闲方式,但大多数国内游客的环保意识及相关的环保技术欠缺,对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各类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随着西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环境保护任务更为艰巨。西藏近年来徒步、登山、观鸟等特种旅游活动大量开展,由于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及技术,对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诸多挑战。西藏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进行引导,针对国内进藏游客开展环保意识及环保技术的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从负责任旅游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全面系统的国内进藏游客教育,争取实现主客双满意的和谐旅游。

2.3 游客教育是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必有环节

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十二五”时期将以扩大产业规模,做大西藏旅游业;提升产业素质,做强西藏旅游业;提高发展质量,做精西藏旅游业为目标[17],大力推动西藏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工作。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庞大,游客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发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开展进藏游客教育势在必行。

3 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实施内容

“负责任旅游”理念认为旅游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这就要求旅游者在获得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要为目的地做出积极贡献。游客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旅游者能够自发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做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友好使者。

针对国内进藏游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游客管理的先进经验,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负责任旅游理念教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游客不文明行为教育、西藏民俗及基本礼仪教育、西藏特殊区情教育、旅游安全与卫生教育、特种旅游知识教育。

3.1 “负责任旅游”理念教育

负责任旅游理念是对大众旅游的反思和积极应对。青藏铁路的通车解决了西藏旅游交通瓶颈的问题,促进了西藏旅游经济的发展,但也由此改变了西藏原有的旅游市场结构,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给西藏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国内进藏游客市场进行负责任旅游理念的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教育和引导,游客对旅游活动能够有正确认识,能够尊重当地的自然、社会与文化,自发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旅游活动就可以成为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

3.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大规模游客进藏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重要挑战。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包括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认知、游客环保型消费行为推广和青藏高原环保技术介绍。环保知识与技术教育能促使旅游者明晰自己对高原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目前国际上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例如尼泊尔针对徒步旅游者开展相关教育,提出了“理想徒步者”的12个标准,并通过宣传册、旅行社、导游、徒步沿途客栈、非官方组织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与推广,使旅游者对此有所了解并改变自己的不妥行为。20世纪美国本土开展的LNT项目,对西藏旅游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3 不文明行为教育

西藏相关部门应在大力宣传《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进藏游客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制定在藏旅游者行为规范,通过宣传教育使游客明白哪些行为在西藏是受欢迎的,哪些行为是不得当的。这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不同民族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4 藏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普及教育

对国内进藏游客进行藏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等方面的普及教育。尊重目的地的文化是“负责任旅游”理念的重要内容,了解并学习当地的风俗礼仪,对主客双方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国内进藏旅游者进行交往礼节、宗教礼节、饮食习俗等藏民族特色风俗的普及教育,对于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加深不同民族间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5 西藏特殊区情教育

针对国内进藏游客开展西藏特殊区情教育对于稳固边疆安全、增强公民政治觉悟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内容应包括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的历史及战略意义、藏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文明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间的交流、西藏反分裂斗争的核心内容、国内进藏游客维护祖国统一的言论引导等。

3.6 旅游安全与卫生教育

国内许多进藏旅游者由于旅游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在藏旅游安全知识,大大影响了旅游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旅游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原气候的身体调试、西藏常见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雪崩、火灾等以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卫生安全主要涵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卫生、疾病问题及其预防对策,如腹泻、感冒、食物中毒及其它突发疾病。尼泊尔开展高海拔旅游时间较长,与我国西藏地区条件类似,针对徒步旅游者的安全及卫生相关教育比较详细具体,可供相关部门借鉴。

3.7 特种旅游知识教育

西藏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开展以登山旅游、观鸟旅游、观星旅游等为代表的自然特种旅游以及文化民俗宗教为代表的人文特种旅游。由于特种旅游在西藏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者对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系统了解,针对这方面应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关于西藏徒步、观星、观鸟旅游等方面的相关导游书籍,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游客教育。在这些方面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澳大利亚探索生态旅游公司专门聘请科学研究人员担任导游,这些人员拥有多重资历,对游客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种旅游知识解说。这种教育模式已成为一些旅行社招徕客源、特别是稳定回头客源的法宝,在旅游业界逐步推广[18]。

4 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实施的指导思想与途径

4.1 指导思想

以“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为基本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游客教育形式。政府主导推动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全面实施,在大力宣传国家颁发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的基础上,组织编写针对以上所提游客教育内容的印刷品、音视频制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传递。同时加强针对旅行社为主体的旅游行业的游客教育专项培训,加强西藏旅行社及导游对负责任旅游的正确认知,通过他们的窗口作用,对游客进行引导和教育。

4.2 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实施途径

4.2.1 本地旅行社引导

对本地旅行社人员进行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内容的培训,通过旅行社开展国内进藏游客的相关教育,主要采用事前引导的方式,通过与内地组团社进行沟通,传递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内容,使内地组团社在团队出发前对游客进行相关教育。同时由当地旅行社向国内游客推出负责任旅游产品,增加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互动,例如推出民族工艺品体验游、孤儿院探访活动等,借此促进主客双方的正向文化交流。本地旅行社还可通过自己的网站传递游客教育的相关知识。

4.2.2 本地导游引导

导游作为旅游行业的一线服务人员,对游客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由于西藏导游行业目前整体素质偏低,负责任旅游理念认识淡薄,因此首先应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明确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内容并自觉进行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导游引导,实现对国内进藏游客的相关教育。

4.2.3 完善景区解说系统

完善景区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景区解说系统包括景区景点介绍标牌、指示性标识、劝说性标牌、音视频解说系统等,其目的在于借助教育手段,增强游客对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激发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对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9]。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正确的民族礼仪、宗教礼仪纳入景区景点解说系统。如印度寺庙或文化遗产景点的入口处一般都设立标牌提示脱鞋、脱帽、穿着长袖装等,帮助旅游者获得正确礼仪的相关知识。

4.2.4 旅游指南

以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等部门为主导,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进藏游客指南。除制作以游览内容为主的旅游指南外,还可以制作专门针对游客教育的小册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针对不文明行为,威尼斯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一份名为“您不能”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游泳衣行走街头等。英国政府发布了《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劝导游客遵守不乱扔废弃物、不乱涂乱画、不触摸展品等一般公共礼仪外,还提醒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注意所在国的文明守则,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20] 西藏相关部门可借鉴这些经验,将包含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七个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的旅游指南,以多种渠道进行免费发放或销售。

4.2.5 媒体宣传

由政府主导完成音视频宣传品的制作,通过官方旅游网站(各地旅游局网站)、旅行社网站、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多种宣传平台,针对国内进藏游客进行相关教育。

4.2.6 公关活动

利用大型活动,借助公众人物进行宣传教育。如利用西藏雪顿节、纳木错徒步大会、山南雅砻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采用人物专访、有奖竞赛、主题活动等形式,通过旅游业界知名学者、西藏旅游形象大使、国内公众人物进行负责任旅游理念的推广和游客教育知识的普及。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在西藏全面开展和实施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它是西藏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环节,对促进西藏长治久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会展旅游营销体系构建及营销策略 第2篇

关键词:会展旅游 营销体系 营销策略

“会展旅游”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短短20余年的时间,会展旅游在我国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巨大经济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完善的会展旅游营销体系的支撑。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以“会展”为题名的文章有6471篇之多,以“会展旅游”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有830篇,而以“会展旅游营销”为关键词的文献仅仅1篇。可以看出,作为旅游业和会展业融合衍生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会展旅游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对会展的研究,而对会展旅游的研究相对偏少。关于会展旅游营销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拟在界定会展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力求针对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实际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营销管理体系,为会展旅游营销者提供参考,同时完善我国会展旅游研究体系。

一、会展旅游

国际上,会展旅游即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 的简称),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其观点可以归结为三类:会展旅游产业论、会展旅游产品论和会展旅游MICE论。

会展旅游产业论认为会展旅游业是综合会展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优势形成的新型产业,它是会展业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学者有王云龙(2003),杨亮(2002)等。会展旅游产品论认为会展旅游是由会展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形式,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卞显红,黄震方(2001),林越英(2002),应丽君(2003),王春雷(2004)等赞成这个观点。会展旅游MICE论对会展旅游的界定与国际上关于会展旅游的界定基本一致,认为会展旅游即MICE。马艳辉(2000),周春发(2001),罗明义等(2002),许峰(2002),王元珑(2003)等持这种观点。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主张根据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界定会展旅游内涵,因为MICE中的奖励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全面,因此不应该在会展旅游研究的范畴之内。

综合国内外关于会展旅游内涵的研究,笔者认为,会展旅游是一种以各类会议、展览或节事活动的举办为前提,以会展业和旅游业的有效互动为基础,通过双方为转变为旅游者的会展参与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会展旅游服务而获取一定收益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二、会展旅游营销体系构建

(一)营销主体分析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它也有自己的营销主体。从营销职能方面分析,能够为会展旅游提供完善基础设施的是会展城市,直接为会展的举办进行营销的是会展企业,具体操作会展旅游活动的是旅游企业,在会展的举办过程中,为营销其产品而进行会展营销的是参展商。因此,会展旅游的营销主体包括会展城市、会展企业、旅游企业和参展商。

(二)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会展旅游营销的主体包括会展城市、会展企业、旅游企业和参展商。而对于不同的营销主体,其营销对象也不完全相同。会展旅游营销主体的广泛性决定其营销体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1、会展城市

会展城市指的是代表城市政府、会展行政管理机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内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会展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等也可以纳入广义的会展城市范畴。其营销的客体主要包括国际组织机构、跨国公司、会展的组织者、主要竞争城市、周边城市、参展商、专业观众和城市居民等。

2、会展企业

会展企业主要包括会展策划(服务)公司、展览场馆(会议中心)和展览公司三类,其营销对象主要包括会展主办者、会议公司、专业会议组织(PCO)、会展主办者、政府、协会、城市居民、参展商及专业观众。

3、旅游企业

这里所指的旅游企业指的是与会展活动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旅游企业,即直接性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旅行社、饭店和旅游景区等,营销对象主要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

4、参展商

参展商兼有营销主体和营销客体的两重身份。作为营销主体,其主要的营销对象也是作为参展商的供需关系对象,即专业观众(包括买家和贸易商)。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出基于我国实际的会展旅游营销体系框架图(见图1)。

三、会展旅游营销策略分析

(一)会展城市营销

1、城市形象营销

会展旅游发达城市往往具有独特的城市形象,如巴黎的浪漫、香港的动感等。Andrew Bradley 等(2002)指出,正面的城市形象对吸引会展旅游者的作用很大,而负面的城市形象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会展旅游者的到来。因此,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将目的地形象与目的地营销结合用于促进城市对会展组织者及会展旅游者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重大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的实质就是地区或组织通过制造有特色、有创意的事件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塑造目的地形象,并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活动。对于会展城市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事件营销。一是举办节庆活动。二是利用重要事件,即抓住每一次大型活动尤其是国际性活动的机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并大力宣传城市的整体形象。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是极佳的事件营销题材。三是制造公关事件。城市应该精心策划各类公关活动,努力制造利于城市形象提升的新闻,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3、整合营销策略

会展旅游城市营销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整合营销要求城市各个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准确进行城市定位,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会展旅游发展环境。其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明确参展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与控制,使会展参与者满意。第三,会展组织者要树立新观念,摒除落后的政府主导市场的观念,统一协调资源,加强对会展企业的服务、管理与指导,实现利益最大化。第四,作为会展的相关部门如策划、装饰等会展中介机构以及城市交通、通信、娱乐等服务企业,应为会展旅游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在城市政府主导下的,以会展协会和旅游协会为监督执行者,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互利合作的会展旅游营销局面(见图2)。

(二)会展企业营销

一是积极参与城市整体营销。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能给会展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入专业协会和会展旅游的相关组织。这不仅能提高会展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其带来更多更广的客源,更有利于借助专业协会的庞大关系网络,拓宽企业的营销渠道。三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办展能力。企业的硬件是基础。对于会展企业而言,及时引入高科技,提高办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吸引消费者的基本条件之一。四是开展网络营销。

(三)旅游企业营销

实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有效对接,二者联合开展会展旅游营销非常重要。旅游企业可以针对会展的主题、营销计划、服务接待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企业所能参与的部分。例如,会展企业负责展会的招募、宣传、布展和会场内的组织管理工作,旅游企业负责为会展参与者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充分满足会展参与者在展前展后的旅游需求,使会展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吸引更多的会展参与者,树立展会品牌,最终形成以会展带旅游、以旅游促会展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四)参展商营销

调查发现,29.3%的参展商选择参加展览会时都认为他们的客户在展会上。有的期望参展能促进公司产品的销售,小部分的企业想要利用展会去开拓公司新的客户市场。随着展览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参展商将展会作为一种吸引客户、促进销售的有效商务平台,具有其他营销媒介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公关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因此,吸引更多的专业观众了解参展商品,宣传和促进商品销售,无疑成为了参展商最主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①中国学术期刊网网址为:http:www.cnki.net,搜索时段为1979—2011年,搜索时间为2011-10-23

②周春发. 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③王云龙. 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兼论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J].旅游学刊,2003(5)

④杨亮. 会展旅游业的状况分析和策略初探[J].山东经济,2002(2)

⑤应丽君. 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1)

⑥许峰. 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⑦春雷.会展市场营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徐秀平,1985年生,安徽省安庆人,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杨方芳,1983年生,河南省邓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3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的战略目标。推动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使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根据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要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由创造主体的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构成, 是其在实践中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多学科交叉优势;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 即从复杂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信息, 用简单的理论解决复杂的问题。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实际工作的专业执行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注重在实践过程中的锻炼。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 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是课堂教学, 主要实施载体是课程。但除此之外, 非课程性质的课堂之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非课程教育界说

以课程为实施载体的课堂教学是本科生创新素养积累和形成的主战场, 但创新能力的转化、体现、提升与检验需要实践环境。笔者立足于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的观点, 为弥补学科课程教育教学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主张用课程管理的理念规范所有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未列入必修学分和课程体系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 即“非课程教育”, 完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教育的内容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绝对经典、成熟、定型的东西, 具有绝对的真理性;是纯粹外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 具有绝对的客观性。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计划、教案忠实地执行, 要求学生虚心接受。而非课程教育的内容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 有助于弥补学科课程按知识体系分科学习的不足, 有利于知识的整合运用和能力的均衡发展。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实施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不拘泥于统一方法和统一答案, 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非课程教育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从“做中学”, 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非课程教育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既重视知识的获得, 又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非课程教育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非课程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 它改变了学生单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简单的技能训练性的活动方式, 使学生通过实践调查、专题讨论、访问考查、策划咨询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展开学习。自主探究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整合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 而且赋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 使之不囿于对材料的记忆和推理, 而是从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观点出发, 发表个人创见, 展现个体智慧。

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方法,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然而, 这一基础有待于经验背景扩展、引伸。非课程教育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背景, 联系实际问题, 创设实际或模拟的实践环境, 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积累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化。非课程教育与课程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而是互补关系, 二者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任务的统一性。只有将课程教育与非课程教育有机结合, 使其各自发挥最优效能, 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非课程教育体系

1. 选择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非课程教育教学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 制定跟踪旅游学科发展、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非课程教育培养方案, 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出发构建非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旅游管理专业非课程教育教学在实践训练项目的内容选择, 一要有针对性, 必须针对旅游管理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二要有时代性, 即训练项目内容设计要充分反映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研究现状;三要有社会性, 即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以及职业的需求。从职业本位要求出发, 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 优选和剪裁训练项目内容, 使整个训练过程成为针对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的“准工作实践”。

2. 加强创新活动基地建设。

创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结合的系统工程。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上的创新教育资源, 如地方旅游景区、旅游企业, 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社会课堂。加强校企合作, 巩固和扩大校外创新活动基地建设,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 让学生深入到旅游企业中, 获得对市场运作、竞争环境、管理模式、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产品开发销售等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实际操作, 提高管理技能, 不仅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而且使协作精神、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得以锻炼和提高。

3. 创造充分的课外自由实践环境。

环境是创造的条件。环境给创新者提供外界的刺激, 激发其创造激情, 开拓其思维方向。所谓“环境造就人, 环境作用人, 环境塑造人”, 是说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创设开放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境, 将非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与校内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课程实习等进行整合, 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 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4. 搭建学生科研训练平台。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倡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将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由学生自立项目或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 使学生关注旅游发展前沿问题, 接触最新的发展环境,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科研训练, 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激发创造欲望, 激活创新意识, 发掘创新潜能,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求重视“非课程教育”。选择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非课程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创新活动基地建设、创造充分的课外自由实践环境、搭建学生科研训练平台, 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非课程教育体系构建的四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本科人才,创新能力,非课程教育,旅游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KENNETH 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

[2]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4) :60-64.

[3]姚海林.从认识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 2003, (2) :60-63.

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4篇

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对旅行社的监管工作,旅行社使用的车辆必须符合既定的标准与要求,旅游用车以及司机的资质在经过审核合格后,才可以投入运营;旅游线路和行程的安全评估工作必须到位,尤其要评估好其的危险性,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如果旅行社旅游客车不符合既定标准,要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与旅游业相关的客运监管工作,监督企业根据规定完成对车辆安全以及驾驶人的管理,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本地旅游客车在外违规运营,以及其他违规运营现象要严肃处理,以杜绝这类现象的出现。

3.2 加强旅游客运安全宣传教育

在日常中重视对旅游客运企业驾驶人的再教育,定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对某些典型案例、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敦促驾驶人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其安全意识;同时做好对社会大众的交通安全宣讲,将那些典型的安全事例讲解给社会大众,丰富其安全知识;对于那些违法交通法规或发生交通事故的旅行社、客运企业、车辆及驾驶员都要定期将其信息公布到公共信息平台之中,构建黑名单制度,帮助社会大众在旅行时选择安全系数高的旅行社和车辆;借助电话、微博或以及微信等信息平台来完善旅游客车投诉系统,旅客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对其在旅游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投诉,以此来规范旅游客运行业。

3.3 加强旅游客运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

加强对旅游客车驾驶人的能力培训和安全意识强化,非定线旅游客车的驾驶者必须有3年以上的定线客车驾驶经验,否则就不具备资质;当需要在新线路上进行驾驶时,车辆驾驶人员必须要做好线路了解或试驾工作;构建一套与旅游客运驾驶人相关的信息系统,对于那些违法运营或不按规定进行运营的驾驶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或者行业退出;用技术标准从根源上避免超速行驶情况的出现,新制造的客车都需要配置限速器,以此来限定车辆速度。

3.4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旅游安全管理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促进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要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旅游企业要做好与武警、交通、消防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完善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有效落实到实际管理之中,进一步降低旅游安全事故的出现率。

与此同时,对于事故发生率高的旅游地,旅游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事故防治及处理方案,对旅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完善和优化与旅游发展相关的策略和规划,实现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以外,政府部门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监管,确保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5 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监管

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对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资质的审核,并构建市场退出机制;增加对旅游包车客运企业的监管力度,将旅游客运市场准入制度有效落实,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对新增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只有资质达标的企业才允许进入市场。

对于包车牌证的发放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对于定线旅游客运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对于非定线旅游客运要进行严格管控,尤其是跨省非定线旅游,杜绝挂靠经营的现象出现,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公安交管部门要对旅游客运车辆的安全进行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对于跨省际旅游包车的审核,在检查中要做好对驾驶员资质、车辆安检、有无超载等方面的检查,并且要做好安全宣讲工作,对乘客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确保其人身安全。

4 结语

现阶段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客运交通是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有很多景区都处于比较偏远地区,其交通状况比较差,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都比较大。

交通安全直接影响了游客在乘车过程中的安全,其责任重大。

文章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旅游客运市场的现状以及相关的交通事故实例对现阶段旅游交通安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并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金晶,巩建国.美国道路客运企业管理法律制度研[J].道路交通管理,2013(8):38-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0―)[R].

[3]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发展预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

[4] 那娜.公路旅游客运安全管理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5篇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构建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的数据表明旅游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线性增长,意味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旅游行业在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达数百万,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大量高校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旅游行业就业的部分高校毕业生纷纷出现职业困境。我国特有的这种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激烈矛盾反映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缺陷,其中旅游实验教学的落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1.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合理穿插,实验项目简单孤立,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逐步递进,而是在一定时期统一进行,显得过于集中和呆板,缺乏综合性和层次性。实验教学体系急需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使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实验教学定位不准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旅游企业管理类人才和研究型科研人才,与社会和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符。教学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内容重验证轻探索,实验方式大多是老师主讲学生模仿,这种实验教学难以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无法逐步提高。

1.3实验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

受经费制约,许多高校旅游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设备陈旧,旅游实验管理软件滞后,先进的旅游分析管理软件无法投入旅游实验教学。此外,旅游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多为演示性教学、主题性讨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较少,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不多,旅游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尽如人意,实验成绩的评定只重视实验结果,难以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科学考核。

1.4实验师资结构急需优化

旅游管理实验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素质外,还应该具有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即做“双师型”教师。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教师或从外专业(如中文)转行,或毕业即从事旅游教学工作,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实验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很多实验教学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实施。

1.5实验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涉及面较广,所需实验室种类繁多,受经费制约,很多高校都无法建立完整的旅游实验室体系。而校外旅游企业大多追求经济利益,或把实训学生当旅游旺季的廉价劳动力,或拒绝实训期短的实验教学安排,导致很多高校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合旅游实验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

2.构建与改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本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手段。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急需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作为实验教学体系中极重要的一环急需拓展。

2.1改善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实验教学体系

2.1.1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验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如果在实践教学环节,多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专题管理分析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模拟旅游路线设计、旅游服务流程优化、统计分析旅游经济问题等实验项目的手段,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可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2.1.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专业实验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不仅注重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而且要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主要措施有:①完善引进教师标准,多注重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②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行业能力培训;③加强教师科研的地方应用性,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

2.1.3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指导现有实验教学水平提升的风向标。现行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理论教学而设,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强,教学考核机制急需完善。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及毕业实习等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估。通过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定期的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实习工作态度、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2.2扩展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高自身行业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还应该主动出击,建立相应的合作办学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与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旅游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资,多做有益工作,提升实验实训条件与环境,在软件设施上,注重教学水平提升与教师自身能力培养,完善相应实验教学考核机制。此外,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重新建构理论课程与实验教学体系的协调配合结构,建立起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苏志平.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想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396-397.

[2]李炳义.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4-77.

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第6篇

国民幸福指数是指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的指标数值,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对社会的满意度。旅游正在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

游客旅游幸福感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因此对购买旅游产品的幸福感评价始终缺乏一个可依据的方式与标准, 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提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根据实地考察, 找出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完善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测出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游客的旅游幸福指数。

二、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幸福指数包括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的游客所得到的满意度、价值感和快乐感, 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体。在旅游活动中, 人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更加看重自己能否在其中体验到自身价值, 并由此得到快乐感。

旅游幸福指数的内容涵括整个旅游过程, 结合旅游六要素, 即食、住、行、游、购、娱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感受, 将其中的满意度划分为舒适、实惠、安全、新奇、满足感五大指数。这5个指数与价值感指数和快乐感指数共同构成了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见表1) 。

舒适指数主要表现为生理、心理上的放松和愉悦, 一般要求消除拥挤、嘈杂、肮脏的环境, 所接受的服务周到热情。

实惠指数包括交通费、膳宿费、游览观光费等, 此外还有一些弹性较大的费用, 如个人通讯费, 医疗费等, 实惠指数随着游客类型的不同, 其内部构成不同。

新奇指数反映了旅行过程中游客对自己的经历感到的新奇程度。消费者往往会为了得到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不相同的体验而去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旅游产品, 它更多的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安全指数不同于其他各个指数, 安全指数主要是通过一些反面的例子———安全事故和旅游消费产品检测中所查到的安全隐患所突显出来的。例如, 西藏3.14事件后, 去西藏旅游的人数暴减, 使当地的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

满足感指数是衡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感到的满足感的指标数值, 大多数旅游者希望展示自己的旅游得到别人的认可、羡慕, 从而得到一种自豪感。

旅游者的价值感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幸福感时对自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认知和评价, 它使旅游消费者不再处于被动的接受旅游产品的地位, 而是让其积极的加入到旅游活动中, 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主宰者, 并从中体验到自身价值。

衡量游客在旅行中愉悦的主观感受的指标数值即为快乐感指数。快乐感是比舒适感、轻松感更深一层的综合型心理感受, 对外界为其创造的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不仅仅是达到一个满意的程度, 更要触动旅游消费者的内心情感。

三、旅游幸福指数测算模型

(一) 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各指数的影响因素体系

在深入理解以上旅游幸福指数内容的基础上, 列出旅游幸福指数指标影响因素体系。由以上七大指数所构成, 各个指数的影响因素因不同的旅游产品而不同。下面列出的是通常情况下各个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供参考。

在测定某旅游产品的购买者的旅游幸福指数时要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找出各个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做出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的测定其旅游幸福指数。

(二) 旅游幸福指数的测算

1、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 我们赋予7个指数相同的权重。正如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素质也是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样, 很多旅游者的旅游幸福感也有待矫正与提高, 并不一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实惠就是幸福, 有可能并没有得到多少身心的舒适和性情的陶冶;也不一定得到了很多新奇的体验就是幸福, 有可能该旅游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等。因此, 基于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幸福感素质及旅游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赋予七大指数相同的权重。

其次, 我们赋予各个指数影响因素相同的数值, 这是因为一方面每个旅游产品的特点不尽相同, 它们的指标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不能笼统而论, 就此给与每个影响因素确定的权重。另一方面每个指标的影响因素实质上有很多种, 为了测算的简便, 我们只要找出其中最具有影响的因素就可以了, 那么既然都是最重要的, 也不妨赋予其相同的权重。

2、测算步骤

(1) 根据所要测量的特定旅游产品的具体情况, 找出每个指数的主要影响数值, 绘制出如表1中旅游幸福指数指标影响因素体系。

(2) 设计旅游幸福指数调查问卷。这里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实惠指数, 在目前我国国民收入还不是很平衡的情况下, 它仍是决定人们是否愿意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重要因素, 而且由于收入的不同, 对同一旅游产品的实惠指数人们也会有差别较大的看法, 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幸福指数, 在设计问卷时一定要注意将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分段统计。

采用李克特量表法, 将游客对每个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的主观感受分为五个层次, 这五个选项分别对应以下五个值段:非常满意 (90分以上) 、满意 (75-90分) 、一般 (60-75分) 、不满意 (45-60分) 、非常不满 (45分以下) 。

(3)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发放问卷。

(4) 接下来回收问卷, 统计有效问卷。

(5) 代入模型计算。按不同收入层次的游客分类, 计算出每个指数的各个影响因素的重数值, 即代表着游客对该影响因素的平均态度, 可以反映大多数游客的感受值。

再将所得到的各个指数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代入下列公式, 其中j为参与指数, k为参与指数的各主要影响因素, λ为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 i为按游客不同收入水平的分组:

Pi即为各不同收入段的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幸福指数。

接着带入下列加权算术平均数中 (这样可以把各阶段的指标值和它们的权重这两重因素都考虑进去, 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指数值) , 其中fi为各收入层次游客在全体游客中所占的比例, n为按旅客不同收入层次所分的段数:

P即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幸福指数。

(6) 结果分析。结合李克特量表法, 得到以下结论:

当P≥75分时, 一级满意度, 这表明该旅游产品已经为游客提供了比较高的旅游幸福感, 该产品的现状需要保持和完善, 它的经营模式与理念值得借鉴与推广, 由此可为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创造高度的旅游幸福感, 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途径。

当60﹤P﹤75分时, 二级满意度, 该旅游产品提供的游客旅游幸福指数只是一般水平, 需要比较各具体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并针对其中较差的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调查与分析, 积极制定改进与体改措施, 努力减少直至消除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 借以提高旅游产品的总体质量。

当P≤60分时, 三级满意度, 这表明此旅游产品的购买价值低, 经营与否有待考虑。这时, 该旅游行业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衡量改进旅游产品质量或是停止旅游产品的生产这两种方法哪一个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后, 做出相应的措施。

四、旅游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简评

(一) 旅游幸福指数内容的评价

本文中提出的旅游幸福指数的内容涉及面较齐全, 比较符合人们旅游幸福感的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旅游消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以上所提出的那些指数将不能较全面的表达人们的旅游幸福感。因此, 在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的模型, 期待着将来人们旅游幸福感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 旅游幸福指数测算模型的评价

文中列出了旅游产品的各指数一般影响因素,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测算原理基本上是以众数为准, 比较典型, 最主要的是能从测算过程中发现影响旅游幸福指数的因素, 便于制定改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幸福指数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林南枝, 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2]、西安市统计局.关于幸福指数[J].陕西统计与社会, 2006 (4) .

[3]、王群, 丁祖荣.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R].地理研究, 2006 (1) .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7篇

一、智慧旅游城市的提出

智慧城市自20 世纪90 年代出现以来, 已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些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为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较清晰的思路, 但具体针对智慧旅游城市的研究却较少, 也缺乏对具体内容的深层次研究。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 结合青岛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 认为智慧旅游城市是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 围绕旅游产业, 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对旅游活动中涉及的“六要素”, 即吃、住、行、游、购、娱等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整合与构建旅游城市信息共享平台, 并利用物联网新技术对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 从而为城市旅游者提供智能化的旅游体验, 同时也为旅游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方法, 为旅游企业和城市居民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和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

二、旅游体验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 一) 旅游体验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随着体验经济的深入发展, 旅游体验已经成为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旅游体验主要通过旅游者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 从而获得各种知识与愉悦, 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和动机。旅游体验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旅游者投入情感的不同, 旅游体验质量有所差异。众所周知, 智慧旅游城市的核心是旅游信息化, 而旅游信息化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智慧旅游服务提供商和智慧旅游规划提供商四大类。这四类建设主体均以游客为本, 为游客获得高质量旅游体验而服务。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目的就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 不断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以此带动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 二)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如今, 散客旅游日益盛行, 旅游需求不断变化, 而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旅游体验质量提升, 致使旅游城市形象不断受损, 大大阻碍了旅游城市的长远发展。为此,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发展之中, 智慧旅游逐步成为旅游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成为旅游城市转型升级的新途径。可以看出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有利于突破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不断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和旅游形象, 为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更智能化的信息平台, 同时也为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提高城市旅游的公共服务质量, 满足游客差异性需求, 从而不断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

三、基于旅游体验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支撑体系构建

结合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 通过深入调研, 综合考虑影响旅游体验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相关影响要素, 结合有关专家意见, 建立如表1 所示的基于旅游体验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支撑体系。该体系由基础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3 个一级指标5 个二级指标19 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

( 一) 基础体系。基础体系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是提高旅游体验的保障, 该指标主要涉及旅游城市硬件条件和旅游城市软件条件两类指标。

1. 旅游城市硬件条件。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硬件条件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根本基础, 是智慧旅游城市硬实力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和城市旅游资源核心价值等四项指标。其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前提, 决定着着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和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城市旅游资源价值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 涉及城市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这四个指标是影响旅游体验质量高低的基本条件。

2. 软件基础条件。软件基础条件是在硬件基础条件上产生的, 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核心要素, 也是智慧旅游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旅游城市管理水平, 主要体现在城市管理者运用人本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智慧旅游城市进行综合管理的能力; 二是旅游城市服务水平。游客旅游体验质量高低的直接取决于城市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这些年来, 城市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尤其是旅游硬件基础条件更是得到巨大提升, 但是旅游软件服务一直是旅游发展的软肋,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 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需要高素质旅游人才, 提高城市旅游软件服务水平, 不断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 三是智慧旅游城市组织基础, 是适应智慧旅游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与管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四是智慧旅游城市制度基础, 具体包括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各项配套政策等。软件基础条件体现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支撑体系的主体与制度保障。

( 二) 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技术, 该指标包括旅游城市资源数据库和城市智慧旅游核心技术。

1. 旅游城市资源数据库。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涉及旅游资源数据库、动态统计信息数据库、旅游产品设计数据库和游客资源数据库等。其中城市旅游资源数据包括资源的数量、分类、价值等数据; 动态统计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人口信息、城市政治信息、城市旅游法人单位等数据库; 旅游产品设计数据库包括城市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数据库; 游客资源数据库包括城市现有和潜在旅游者数量、分布、消费状况等数据库。

2. 城市智慧旅游核心技术。在以上基础体系的基础上, 城市智慧旅游核心技术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储存, 整理形成的各类数据库, 从而为旅游城市的智慧化提供了资源保障, 该模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来说, 城市智慧主要表现形式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给旅游城市发展带来了实现巨大变革的条件, 智慧旅游城市是借助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终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将旅游城市运行的各个部分整合起来, 为智慧旅游城市运转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 三) 应用体系。旅游经济在运行中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即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应用体系直接面对旅游者, 并为其提供三个节点的智慧旅游服务。具体表现在旅游前, 旅游者需要通过信息门户实现智慧咨询、产品选择、预订付费等服务; 旅游中, 旅游者通过各类智能终端享受智慧导游、交通、购物、安全、消费等各项智能化服务和质量平台提供的品质保障; 旅游后, 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城市官方网站、微信、微博以及第三方在线旅游信息和评价平台等进行智慧体验信息交流、反馈, 使旅游者有机会在游览城市结束后自主地表达旅游感受, 分享旅游体验, 反馈旅游诉求, 通过互动分享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游客的黏着度。

四、结语

旅游体验是衡量旅游者满意度的核心指标, 也是进一步推进旅游城市健康发展关键要素。智慧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试点旅游城市, 但其建设才刚刚开始, 尚处于初创阶段, 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遵循。本体系仅从一般意义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进行了抽象描述,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需要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 同时具体城市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还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 (2014-2016) [DB/OL].http://www.docin.com/p-814158325.html, 2014-5-8

[2]屈芳, 朱小小.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关键要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6:256~257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构建研究 第8篇

关键词:黑色旅游,黑色旅游资源,资源分类,体系

1 引言

相较于明艳轻快的绿色旅游、蓝色旅游等其他色彩旅游, 黑色旅游的阴暗沉重给向旅游者传达出难以言表的悲壮情怀。纵然集自然与人文资源于一身, 却遭到学术、实践两界的共同忽视, 原因主要在于黑色旅游存在的伦理冲突、政治敏感、居民不满、基础薄弱等方面。

然而, 自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 黑色旅游逐渐引起了国内旅游者与学术界的广泛兴趣。2015 年5 月13日, 《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1]的发布充分突显出我国对抗战胜利70 周年的高度重视, 并引起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对黑色旅游形态的重新认识与深入思考, 为我国黑色旅游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 黑色旅游的历史性、灾难性印象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无限感慨, 成为国家假期政策鼓励下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 另一方面, 黑色旅游已逐步发展成为“走过历史足迹, 品尝当今现实, 思考未来人生”的重要旅游形式, 日益“有钱有闲”的旅游者厌倦了传统的“观光式旅游”, 转而憧憬于浪漫的“休闲之行”与“文化体验之旅”, 黑色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 具有深远的教育反思与人生启迪的价值。

目前学术界对黑色旅游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政府或旅游开发商在黑色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推广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降低了黑色旅游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本文在阐述黑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明确开发潜能与目标市场的基础上, 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与探讨, 以期能够完善黑色旅游理论体系, 为黑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条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 国外研究现状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 学术界对黑色旅游的关注引发了国外学者对黑色旅游内涵研究的高潮, 然而黑色旅游基础理论仍处于“脆弱、贫乏”的发展状态, 侧重不同、角度相异的内涵研究阻碍了黑色旅游统一概念的进一步形成与完善。首先, 专业术语的确定是黑色旅游内涵研究的基础。“遗产旅游、死亡旅游、战争旅游、病态旅游、黑色旅游、黑色景点旅游”等成为学者们争相论证的主要成果[2,3,4,5,6,7]。术语是概念或内涵的集中反映, 不同专业术语体现出学者们对黑色旅游内涵的不同理解, 如“遗产旅游”最初的意思是指“将能反映历史事件的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 以后逐步将黑色旅游归纳为遗产地旅游的一个分支。即“与死亡、灾难、屠杀等有关的历史或遗址”, 并能引起“游客对战争及和平纪念”的旅游形式[8]。“黑色旅游”颠覆了“娱乐休闲地”的旅游出行印象, 转而将“暴力事件、灾难现场”作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是集教育性、纪念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此外, Erika、Dorina将“黑色旅游”与“窥视”紧密联系起来[9,10], 视“黑色旅游”是旅游者对饱含“敌意”与“厌恶”色彩的战争地或冲突地日渐增长成为游览情绪的真实写照, 强调了黑色旅游资源的战争性及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

在有关研究方面, 部分国外学者对黑色旅游资源类别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黑色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主要包括: ①按照“黑色程度”进行划分[11], 其中以Miles的“黑色—更黑色—最黑色”为代表[12], 强调黑色旅游情感的递增性。②以景点结构性质与旅游者体验为标准将黑色旅游资源划分为历史性与解释性、事件性与目的性, 分别指代表暴力事件发生地 ( 即第一现场) 与偏离于发生地之外的纪念馆等 ( 即第二现场) [13]。③按照旅游者出行动机进行分类总结, “黑色旅游谱”即为这一分类标准的代表成果[14]。④结合游客出行动机与景点结构性质, 将黑色旅游资源分为“公共死刑执行地、个体或集体死亡地、纪念地、与事件发生无关的纪念展览馆以及事件重演或者模拟地”[3]。此外, Cheal、Farmaki等分别从景点的不同类型出发, 将黑色旅游资源归集为战场、坟墓、冲突发生地、纪念地、种族灭绝地等[15,16]。

2.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黑色旅游的专项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是对国外现有黑色旅游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受研究重点偏差、语言使用局限等因素的影响, 最初黑色旅游并非与灾难、死亡有关, 而是指具备黑色载体的“煤炭旅游、工业旅游、油田旅游”等[17]。而后的十余年间, 国内学者主要从黑色旅游的内涵、分类、伦理道德问题、游客动机、利益相关者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黑色旅游内涵来看, “悲剧与死亡、好奇与受教育、旅游体验与旅游活动”构成了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理论根基, 除了强调黑色旅游资源的灾难性特征, 还指出游客参与黑色旅游活动的初衷与动机, 其中以胡传东、笪玲、于萍等为代表[18,19,20]; 吴晓蕾、郑耀星等对黑色旅游利益关联进行了相关研究[21,22], 为黑色旅游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

然而, 目前国内学者在黑色旅游资源的详细分类方面却鲜有突破性研究, 现有研究中对黑色旅游资源的分类主要参照Seaton的五分法[3]。此外, 席宇斌、薛萌等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进行了初步创新与探索, 分别按照原真性程度与“黑色”程度、资源功能与资源稳定程度、资源区位条件等标准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探讨。其中, 按照原真性程度与“黑色”程度可将黑色旅游资源分为“深度黑色旅游资源 ( 即黑色事件发生地及部分纪念地) 、中度黑色旅游资源 ( 即纪念地与部分灾难事件模拟地) 、浅度黑色旅游 ( 即灾难事件模拟与构造地) [23]; 按照旅游资源功能可分为“观光—教育—科考—公益”四种类型; 按资源稳定性可分为“稳定”与“可变”两种类型, 稳定性程度决定了黑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和持续性程度; 按照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将其分为“事件发生地、纪念辅助地”[24], 实际与国外学者所提出的“按照景点结构性质与旅游者体验”划分方法类似。因此,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国内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的研究并不完善, 而尚未成形的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也为黑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扰。

2. 3 研究述评

总体来看, 国内外学术界对黑色旅游概念及资源分类情况研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模糊、偏颇的黑色旅游及黑色旅游资源内涵, 结构缺失、体系不全的黑色旅游资源分类, 不仅影响了黑色旅游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也阻碍了黑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及黑色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对黑色旅游资源价值与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参考国标标准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做出尝试性探讨。

3 黑色旅游资源价值与特征

3. 1 黑色旅游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决定了旅游形态发展的潜力与空间。黑色旅游资源独特的凝重色彩突破了旅游活动的“欢快”氛围与“娱乐”气息, 造就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 不仅可满足旅游者重温历史瞬间、感悟生命短暂、珍惜美好家园的情感需要, 还在旅游者内心深处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与启迪作用。

凝重色彩增添庄严氛围: 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相比, 黑色旅游资源的凝重色彩为黑色旅游的发展增添了神秘肃穆的庄严氛围。本文所指的“凝重色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 黑色旅游资源是色彩旅游资源的一种, 是通过色彩进行符号化的旅游资源, 赋予旅游产品与服务特定的属性; 另一方面, 黑色旅游区别于其他色彩旅游的关键在于资源载体的凝重性, 黑色旅游资源通常为自然类或人文类灾难、悲剧或恐怖事件的发生地, 是以“死亡、毁灭、破坏”为基调的旅游资源形式, 与“热情饱满、激情澎湃”的红色旅游, “蔚蓝壮阔、心旷神怡”的蓝色旅游, “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绿色旅游和“古色古香、历史激荡”的青色旅游等旅游形式等截然不同。表1 为色彩旅游资源的部分列举。

注: 由作者整理所得。

旅游资源特征奠定旅游产品基调: 黑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为黑色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促使黑色旅游资源产品在日益繁多的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 黑色旅游资源并不等价于黑色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强调旅游开发潜力, 而旅游产品则是对资源开发后的能够提供给旅游者具备市场吸引力的客观吸引物。此外, 部分旅游产品可通过后续的加工和开发延伸为更具特色或是截然不同的新旅游产品, 此时被开发的旅游产品即为新旅游产品的基础与资源。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 经历惨绝人寰的屠杀灾难而遗留下的遇难者的骸骨、衣物、书籍等构成黑色旅游资源, 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充斥着死亡与悲惨气息的纪念馆即为黑色旅游产品。

黑色情调展现教育价值: “黑色促人思考, 旅游使人成长”是黑色旅游最特别的意义所在, 同时也是黑色旅游资源区别于生态旅游资源、智慧旅游资源等其他旅游资源的关键所在。蕴含“自然美、人文美”的黑色旅游资源完美诠释出资源的艺术情操与科学内涵, 将历史灾难留下的悲壮痕迹转化为催人进步的精神感悟, 引导旅游者进入神秘的历史情境, 体会生命与死亡存在的深刻意义, 领悟世界和平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理念, 实现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旅游者在黑色旅游活动中接受历史的洗礼与教育, 感受现实的和谐与不易, 是黑色旅游资源价值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是黑色旅游存在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3. 2 黑色旅游资源特征

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准确识别与深入了解是构建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重要前提。黑色旅游资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观光性与参与性的区别: 旅游资源分类的角度并非一成不变, 从不同角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有利于旅游资源内涵的丰富和分类体系的完善。以旅游者与旅游吸引物间的互动关系为例, 旅游资源往往可分为观光性与参与性[25]。然而, 观光和参与往往无法被严格区分开来, 一种旅游资源一般是观光和参与的结合体。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例, 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旅游者心驰神往的主要吸引要素, 而独特的风土人情、各式各样的乡野活动也成为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对黑色旅游资源而言, 观光成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旅游者参与到黑色旅游活动过程中并非为了体验死亡的过程, 而是希望能在观赏历史灾难的基础上感知死亡与灾难的恐怖, 领悟生命无畏的崇高精神。因此, 黑色旅游资源在观光性与参与性中具有鲜明的区别, 是一种观光体验中感知境界的升华。

专门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黑色旅游资源充满了死亡与灾难气息, 肃穆的旅游氛围造就了黑色旅游活动的专门化特征, 旅游者对历史文化的好奇情愫与受教育动机是旅游者选择黑色旅游活动的关键因素。然而, 黑色旅游资源具备与其他旅游活动类似的特征, 即旅游载体的异地性与目的性。其中, 异地性主要反映旅游活动带来的空间位移变化, 是旅游者寻求异于日常生活的别样式体验; 目的性则说明旅游活动并非盲目无序, 即使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实际上也是一场为了追求身心愉悦、寻找心灵释放的目的之旅。因此, 即便黑色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旅游载体, 但异地性与目的性等特征丰富了黑色旅游资源的深刻内涵, 使黑色旅游资源在专门性的基础上展现出综合性的特征。

愉悦性与灾难性的融合: 旅游活动的愉悦性特征一直被学术界所认可, 而黑色旅游的死亡印象为“愉悦”二字笼罩着一层模糊色彩。“黑色旅游与愉悦相悖”[27]与“黑色旅游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愉悦体验”[25]两种观点成为黑色旅游性质研究的主旋律。相对而言, 笔者更认同后者对“愉悦体验”的界定。“黑色”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灾难与无情, 并未要求旅游者亲身体验自然或人文灾难, 是将“历史的死亡”转化为“当下的感知”, 将“表面的丑陋与悲惨”转化为“内在的唯美与浪漫”的主要形式。黑色旅游资源主要是借助历史灾难事件, 展现出战争杀戮、自然愤怒的真实情境, 引发旅游者对历史与自然产生无尽的思考与感慨。因此, 在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 应兼顾愉悦与灾难的双重意义。

4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 1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构建原则

关注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不仅有利于旅游市场对黑色旅游资源的科学调查与评价, 还为黑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打造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独具特色的黑色旅游产品, 以实现黑色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 将旅游市场潜力作为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体现出资源开发价值的重要意义。

把握旅游资源的维度关系。黑色旅游资源的分类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维度关系。黑色旅游资源兼备观光性与感知性、愉悦性与灾难性等多重属性, 在构建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资源内容的全面性与丰富性, 打破固有资源分类的狭隘思维, 最大限度地扩大黑色旅游资源的外延, 将自然类、人文类、战争类、建筑类、归葬类等各类旅游资源充分纳入到黑色旅游资源体系。

尊重国家标准的权威地位: 国家标准是一项具备较高水平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权威性标准, 具有重要宏观的指导意义。然而, 即便国家标准适用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分类, 但对于专门化水平较高的旅游资源分类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 在构建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过程中既要注重黑色旅游资源的特性, 又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分类标准、其他类似或相关资源分类标准的共性, 实现旅游市场特色化与协同化的并向发展。

4. 2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主要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多样化: 黑色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是集自然与人文、天象与气候、遗迹与建筑于一体的资源综合体。笔者所构建的黑色旅游分类体系充分考虑到旅游资源多样性特征, 因此呈现出结构层次多样化特征, 主要包括大类、主类、亚类、基本类四个主要层次。此外, 笔者认为资源分类层次越高, 各种类型间的黑色旅游资源间差异越明显, 见表2。

第一层次 ( 即2 个大类) :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第一层次是整个分类体系的最高层, 同时也是引领体系完善化的最核心部分。在第一层次上, 黑色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类黑色旅游资源、人文类旅游资源, 两者本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自然类黑色旅游资源是非人为造成的, 是自然灾害发生地现场与灾后遗址的总和, 其中以经历巨震后的汶川灾区遗址、浴火重生后的意大利庞贝古城等为典型; 而人文类黑色旅游资源充斥着人们对过往历史的缅怀与纪念, 是战争、杀戮、流血、冲突与死亡等恐怖事件的集合, 主要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

第二层次 ( 即8 个主类) :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最高层的具体化表现, 主要包括8 个类别。与国家标准中的主类相似, 8 大主类的黑色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性质差异。其中, 自然类黑色旅游资源可分为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要素、与自然现象有关的要素, 前者包括地文、水域、生物三类, 后者包括天象与气候; 人文类黑色旅游资源则涵盖了遗址、建筑、商品、人文活动四项主要内容, 遗址是灾难发生地的现场, 建筑侧重于灾难痕迹的载体, 商品是后人对灾难描述的集中体现, 而人文活动则是后人对灾难活动情况进行记录的真实写照。

第三层次 ( 即23 个亚类) :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第三层次是对主类进行细化的突出体现。相对于一般旅游资源分类中的亚类而言, 黑色旅游资源亚类所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少, 主要是由于灾难种类的局限性所引起的。亚类间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自然类黑色旅游资源主要反映了差异化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与要素。例如, 海啸与地震同属自然灾害, 而灾害发生地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人文类黑色旅游资源亚类主要强调的是资源的功能性特征与开发模式的区别等。

第四层次 ( 即71 个基本类) :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最终可分为71 个基本类别, 与一般旅游资源基本类相比, 缺失了84 种, 是对自然与人文黑色旅游资源的详细描述。处于基本类别的黑色旅游资源在性质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开发模式与方法也逐步趋同。以黑色生物资源中的“集体逃亡树木”与“集体逃亡灌丛”为例, 两者的区别只在于物质或载体的差异, 而内涵却近乎一致。

4. 3 与原国标分类体系的对比分析

旅游资源具有两分法、级别分类法、色彩分类法、国家标准法等7 种分类方法[5], 笔者主要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GB/T 18792 - 2003) [6]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探讨。除了具备国标的主要特征外,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结构体系完善化: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结构主要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GB/T 18792 - 2003) 的基础上予以具体化与完善化, 逻辑结构缜密、分类标准科学, 不仅具备一般资源分类体系的特征, 还兼顾到黑色旅游资源的特殊性。科学的资源分类结构、完善的资源分类体系是合理开发黑色旅游资源, 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理论基础与智力保障。

感知价值突出化: 与一般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不同,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突出强调了黑色旅游活动的感知价值与悲凉程度, 与单纯的观光、轻松自如的休闲相差甚远。从国家标准中可以看出, 人文类景观中主要反映出资源的观赏价值, 如“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等, 而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充分考虑到了资源特殊的感知价值, 所以将具体内涵设定为“造成重大伤亡”, 如“火山爆发地”的黑色旅游资源主要是针对“造成特大伤亡的喷发后火山”, 而不是简单的观赏性休眠火山或死火山。

隶属关系合理化: 不难发现, 在国家标准中仍存在总类与子类隶属关系不清的现象, 例如, “废弃寺庙”主要隶属于“遗址遗迹”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接近于另一主类“建筑与设施”下的“景观建筑与附属性建筑”。笔者在构建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过程中注重上下类别间的隶属关系, 调整原有的不恰当分类, 保证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功能编码清晰化: 文章主要采用四级编码的形式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细化编码, 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扩展至“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细化基本类别。趋于清晰化的功能编码与结构框架是资源分类体系思维逻辑系统化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黑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分类依据。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1 不足

在国标的基础上对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构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 现有关于黑色旅游及旅游资源的研究不够深入, 对黑色旅游资源类别的了解与把握可能不太全面; 此外, 黑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实用价值还有待考证, 缺乏统一的资源分类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与判断。

5. 2 展望

张家界市旅游城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 第9篇

张家界市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省辖地级市, 2008年总人口163.95万人, 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 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全市包括2个市辖区 (永定、武陵源) 、2个县 (慈利、桑植) 。张家界市的自然风景资源得天独厚, 具有山、水、洞、峰等多种类型,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1988年10月, 国务院公布武陵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将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内外专家学者赞誉武陵源是“大自然的迷宫”和不可思议的“地球纪念物”。《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技术评价报告》中指出:“武陵源在风景上可以和美国西部的几个国家森林公园及纪念物相比。武陵源具有不可否认的自然美, 拥有壮丽而参差不齐的石峰、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2004年, 张家界市的武陵源森林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张家界市政府提出“旅游立市、旅游兴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 注重利用和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 鼓励旅游投资, 开拓旅游市场, 这一战略使张家界近二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1988年张家界地级市建立以来, 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始快步发展, 旅游收入年增长达20%以上。据张家界旅游局统计, 2008年全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13万人次, 全年旅游收入83.49亿元, 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量达1928万人次, 其中境外游客80.5万人次, 全年旅游收入100.2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与城镇日新月异的发展, 同时城市与城镇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旅游业。

二、张家界市旅游城镇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许多旅游风景区游客日益增多, 原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接待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转移, 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 风景区城镇化的现象日益普遍, 使张家界市内和周边的一些城镇成为了旅游城镇。全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表明, 城镇是旅游业最基本的依托, 凡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就高, 活动内容就丰富, 吸引的游客就多, 旅游业发展就全面。相反如旅游业无城镇作为依靠, 旅游活动就单调, 旅游服务就欠缺, 势必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后勤保障, 是旅游业发展的土壤, 同时也是旅游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张家界市的旅游城镇发展如何, 可以用数据来说明, 按2009年1928万人次和收入100.2亿元的旅游数据, 每人次平均消费520元不到, 如果去掉重复统计因素, 按旅游局提供的每年不到300万人的净人数统计, 人均消费3000多元, 除了交通、旅行社这个大头, 游人在景区内其他消费并不多。可见旅游城镇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没有吸引力, 旅游城镇化建设滞后成为了旅游整体建设的薄弱环节。另外张家界市在旅游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 比较偏重于景点开发, 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城镇建设, 因而出现了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方式呆板、游客集散困难、景区“冷”、“热”不均等现象, 不能吸纳多元化层次的游人。目前旅行社及团体游与自助游的比例为5∶1, 旅游质量和旅游效益都不高。要想改变这些情况, 建立一个科学、有序的旅游城镇体系对张家界市的旅游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三、旅游城镇体系的含义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旅游城镇体系的概念源于城镇体系, 它是指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的旅游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以某个或多个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协作的旅游城镇组成的城镇群。旅游城镇体系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等级规模体系、职能 (功能) 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三个方面。同城镇体系一样, 旅游城镇体系内必须有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 各城镇的等级和规模不同, 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不同, 旅游职能各异, 它们相互关联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旅游城镇体系的本质特点是相互联系, 它们在旅游、交通、网络、信息和设施服务等方面联系紧密、协作顺畅, 在服务旅游者这个层面上达到互补并实现共赢。

截至2005年12月31日, 张家界市有2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除了武陵源核心景区外, 张家界市区的武陵源区有“中华最佳洞府”黄龙洞、“人间瑶池”宝峰湖、国家激流回旋基地, 市区的永定区有“张家界新传奇”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百里画廊”茅岩河漂流、土家风情园、老院子、大庸府城、“江南名刹”普光禅寺, 慈利县有江垭温泉、万福温泉、张家界大峡谷、“小三峡”娄水漂流、具有“南五当”之称的道教圣地五雷山, 桑植县有“亚洲第一大洞”九天洞、贺龙故居纪念馆、千年古镇苦竹寨 (南接青安坪, 北邻九天洞) 、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等新兴景区。张家界市还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69%, 各种民俗风情, 常令国内外游客兴趣盎然, 流连忘返。可见整个张家界自然旅游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但由于城镇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城镇建设刚刚起步, 城镇体系没有进行统一规划。

四、张家界市旅游城镇体系构建思路

(一) 形成“七星捧月”的城镇体系

张家界市所形成的城镇体系中, 张家界市区是该体系的中心, 应该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形成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系统, 在文化、资讯、环境、科技、制度、交通方面综合发展。虽然不能成为一线城市, 但是要向国内外一级旅游城市学习, 在旅游接待设备设施和旅游服务方面既要满足团队客人的需求, 也要满足自助旅游客人或散客的需要。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核心位置的索溪峪镇为中心城镇, 江娅、温塘、中湖、零阳、醴源、天子山镇为一般旅游城镇, 七个旅游城镇与一个旅游中心城市承担不同的职能, 形成不同的特色, 从而形成了一个“七星捧月”的旅游城镇体系 (见图1) 。

(二) 明确各级城镇的特色和功能

设计和开发城镇体系要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加强同一品牌区域内旅游城镇“功能分工、产品互补、线路合作、客源共享”等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 实现位于同一“群、圈、带”空间关系中的旅游城镇联动和集群发展, 是避免旅游项目重复建设, 实现旅游规模化生产和发展, 保障游客价值最大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国内的旅游城镇在旅游规划方面都在走相同的路线, 比如在湖南、贵州等地很多旅游城镇都是统一的“小青瓦、外挑檐、坡屋面、浅灰墙、转角楼”的主体建筑风格, 人们在追求旅游城镇与其他城镇的异同点时, 反而使得不同地域的旅游城镇又披上了相同的“外衣”。所以城镇在规划方面要综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俗特色等情况真正形成自身的特色, 而不要千篇一律。另外很多旅游城镇都是相同的商业街影院、录像厅、酒吧、茶座等, 而没有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从而使得旅游活动单调, 旅游服务欠缺, 去者寥寥, 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城镇旅游业就一定要找到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 既然这些城镇都在一个城镇体系之中, 那么各个城镇之间既然找到相关之处, 又要找到不同之点。相关之处在于张家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地貌, 而不同之处则要满足人们的不同旅游需求。如江娅镇以温泉而得名, 那么可以大力发展温泉相关的休闲度假产业, 号称“温泉之乡”;醴源镇位于桑植县县城, 该镇的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左右, 拥有和渣、三下锅、土家腊肉、千层豆腐、岩吧鱼、水豆酱、野葛粉等民族风味美食, 又有贺龙故居等文物, 还有少数民族特产, 同时也是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起点, 是一个神秘的多民族聚集地, 可称“神秘之乡”;零阳镇的位置为慈利县县城, 娄澧二水交汇于县城, 风景非常幽美, 另外该镇特色水产十分丰富, “岩泊渡河鱼”在张家界乃至湖南省都有一定名气, 可誉为“水产之乡”, 在发展美食的同时也可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位于茅岩河漂流地的温汤, 拥有“百里画廊”, 可称为“漂流之乡”。根据各级城镇的不同特色可确定城镇的功能 (见表1、图2、图3) 。

(三) 建立科学的交通网络, 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交通是旅游开发的命脉, 如果没有合理的交通网络, 旅游城镇体系的资源就得不到整合, 城镇体系的整体优势就得不到发挥。张家界地区主要以山地地貌为主, 城镇旅游的可进入性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产业起步发展和规模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应该结合目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机遇、新农村建设等机遇和契机, 大力推动公路的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要设立合理的旅游路线, 结合旅游企业 (旅行社和饭店) 大力宣传, 让游客除了游历武陵源核心风景区以外, 还能感受到江娅水库、张家界大峡谷、杨家界、八大公山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民俗风情, 同时也能缓解武陵源风景区游客过度集中对环境和服务造成的过度冲击。

(四)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体系

民众往往对城镇旅游业发展的意识不强, 对产业调整和选择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不够, 需要当地政府通过发展城镇旅游业唤醒居民的旅游产业意识。另外, 由于旅游城镇远离资本市场, 规模有限, 其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和客源招徕的能力有限, 必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转移性支付、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以及政府的客源调控能力。

五、结语

张家界市已经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同时在旅游市场上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城镇体系将起到重要的依托作用,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旅游城镇体系一定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散、乱、杂”, 因此要进行整体统一规划, 旅游城镇体系要注意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性和通联性, 促进中心城市与城镇之间, 各个城镇之间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坤.辽宁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与发展战略[J].改革与战略, 2009, 25 (8) :114-116.

[2]杨懿, 李柏文, 班璇, 王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 2010 (2) :105-108.

[3]何勇, 邓涛, 曹英.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因素分析[J].小城镇建设, 2008 (2) :87-89.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度提高,中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及专业水平也在不断的完善。为了满足学生及人才培养计划等,各方面对中职院校的相关要求,中职院校逐渐把职业教育与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为培养出新时代的社会人才进行相关研究并改进。

一、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意义

我国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着各种不足及缺漏情况,基于此,本研究中主要根据中职院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为促进院校专业体系构建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在教学体系研究过程中可完善相关指导人的教学理念,通过与各方沟通与交流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促进本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其次,在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时代的市场的需求设立各种前瞻性及科学性的教学科目。再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取得各种教学成果,满足学校及相关专业的发展需求。最后,在教学体系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在满足教学要求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及进步。

二、中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出现各种教学内容穿插,即设立科目及教学项目过程中,因各种教学目标不明确情况,出现教学科目重叠及教学资源浪费情况。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相关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相关专业知识水平的要求,中职院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多存在各种无实际意义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及专业特长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院因各方面条件不允许,或相关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课堂采取敷衍或随意安排现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取理论指导为主的教学形式,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本教学为主,忽视内容的实践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情况,局限于教室与校园教学中。并且多数中职院校由于资金等条件有限,相对减少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因此旅游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多得不到相关设备及场所的支持。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同时师资水平也成为一定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持。

三、中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针对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研究结果调查,学院在设立专业科目课程时,多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穿插,无章法无重点的情况较为多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及社会需求等情况,安排课程内容及教学重点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等情况加以修改及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与专业要求为根本,加强理论知识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相关指导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直接教学多于课外活动及实践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及能力均未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因加强与学生的积极沟通,通过对学生心理及课程特点的相互融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满足教学要求。提高自身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加强与时代的接触,跟上时代的步伐及社会的需要,安排基本的实训部分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可以安排短期校外培训,而且可通过校内实景模拟等课程完成。并且,中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基础设施与课程安排不配套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即积极利用已有的基础设备加强课程安排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沟通交流,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及与社会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能力。

有效的改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中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教育竞争力。在中职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需经过有效的改革与完善,逐渐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教学目的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慧,毛金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4,2(3):175-176.

[2]张玥娟.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1):128-131.

[3]吴丽霞.酒店餐饮管理实践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4):116-118.

旅游社会教育体系构建 第11篇

一、互联时代旅游主、媒双方供需关系的一般形态

如图1所示, 在互联时代, 旅游主、媒双方的供需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概言之, 即对信息的高度依赖:沿袭于传统的单纯“买卖”关系被全方位的双向信息传播取而代之, 主、媒双方对数字化生存达成默契。这一特点为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向旅游供需领域的大举介入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由此, 智慧旅游应运而生。

二、智慧旅游的实质内涵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也称信息通信技术, ICT) , 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 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从内涵来看, 智慧旅游的本质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 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的一部分。”[1]显然, 智慧旅游≠智能旅游, 后者属于旅游信息化, 即旅游信息的数字化, 通过人———机交流, 单纯实现旅游信息传播的目标。而智慧旅游则是一种人———人交流方式, 旅游业借以拓展旅游服务空间, 提升旅游服务水准及效率。智慧旅游就其实质应该是一种假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以智慧服务于游客且从中受益的新型旅游系统工程。该工程的建设要求以“主客共享”理念贯穿始终。其中“主”指的是由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政府和居民组成的利益群体, “客”即指旅游者。主客双方有着各自的目标诉求:在“主”方, 智慧旅游指向构建、传播口碑上佳的旅游产品体系及整体旅游地形象, 打造完美旅游地;在“客”方, 智慧旅游则有助于自己拥有顺畅、完美的旅游过程及独特、深刻的旅游体验, 满足甚至超过心理预期。

三、以“主客共享”理念构建辽宁智慧旅游体系的对策

2013年3月, 辽宁省旅游局采用“大连模式”, 正式启动“全省统一规划, 统一构架, 统一平台”智慧旅游省建设工程, 目前已形成了全省各城市协同合作, 资源共享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旅游建设新局面。正在建设中的辽宁智慧旅游省建设工程, 除了以“大连模式”为样本, 还应借鉴我国其他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建设和运营经验, 以“主客共享”为理念, 构建辽宁智慧旅游体系。

如图2所示, 辽宁智慧旅游省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省域, 以14个地级城市为空间框架, 采取省市政府全面主导, 政务监管优先, 政商全面融合的建设原则, 建立起服务于主客双方的旅游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该平台涵盖辽宁旅游公共查询系统、虚拟辽宁旅游社区和辽宁旅游手机WAP网站, 提供全省实时动态旅游资讯 (包括游客服务、旅游资讯服务和政务监管安全服务) 传播, 形成结构完善的智慧旅游体系, 辅助旅游者获得辽宁旅游的完美体验;助推“美丽辽宁”旅游地形象塑造。为达成上述目标, 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一) 推进旅游信息化及智慧旅游城市联盟体系。

由辽宁省政府及辽宁省旅游局召集组建推进辽宁旅游信息化及智慧旅游的14市联盟, 形成推动旅游信息化的核心资源体系。该体系应囊括全省旅游信息化的重点资源:各种新兴或培育中的旅游信息化上市公司, 有影响力的旅游IT企业, 旅游信息化先锋城市, 代表性景区以及引领旅游信息化科研及应用的旅游院校、科研机构等。以它们为核心, 联合金融、信息等产业, 推进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形成通信业务服务, 旅游信息发布及一站式咨询服务, 景区数字化服务及自助语音导游导览, 固网与移动终端用户内部短号服务、导游定位服务、手机终端服务等。游客只要摇一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刷一刷微信、动一动指尖就能完成各种“坐游”、“卧游”或乐享各种真实的旅游体验并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游客只需持有中国银行智慧旅游信用卡, 就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同时通过“i慧游”网络在线支付, 各类银行卡均可以实现折扣优惠。旅游票实现电子化, 检验和使用十分便捷, 整个流程是安全有保障的。借助移动APP, 只要游客下载智能手机终端, 就能对查询的旅游空间进行导航, 了解价格及诚信信息等, 真正实现旅游智慧化。

(二) 整合资源, 合理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等智慧旅游试点工程并加以推广。

目前, 智慧旅游城市大连的圣亚海洋世界、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森林动物园、金石滩景区、旅顺旅游集团等均在智慧旅游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有序运行, 而且大连智慧旅游平台已经实现与本溪、鞍山、锦州互联的智慧旅游;锦州的北普陀山, 作为国家首批、辽宁首批、锦州第一家智慧旅游建设试点景区也已运行;宽甸智慧旅游首推APP手机客户端。上述智慧旅游创建工程, 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还有待进一步推广。为旅游企业提供基于网络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按需使用的应用服务, 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型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源和技术壁垒, 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与服务效率;以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系统为基础, 以旅游一卡通、智能移动设备为服务终端节点, 支撑跨行业、跨部门、跨企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实现旅游资源网上营销、旅游产品代理分销、电子支付与认证、资讯导游服务提供和投诉建议受理反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结合物联网、3G和虚拟现实技术, 在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位置服务、智能导览等现代科技旅游服务体验的同时, 还能带动娱乐、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体育等行业发展, 推动旅游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2]

(三) 鼓励创建新型独立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深入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 鼓励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

旅游电商既是智慧旅游的一部分, 又是与其关系密切的重要推手。它所研发的各种旅游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以及会同信息、金融企业所推出的手机旅游卡、旅游信用卡, 既使旅游变得更加智慧, 又使智慧旅游得以强力推广。因此, 辽宁省政府既要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在线预订服务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 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 又要鼓励专业性技术服务企业通过专业化人才和集约化平台为传统旅游企业提供网络业务外包和技术服务外包。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模式, 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从IT资源服务到IT应用服务的按需使用能力。既要充分引导在线服务企业发挥互联网技术平台的优势, 在线上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多产品、个性化的组合和预订服务, 在线下以信息共享带动地面旅游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业务协同, 促进线上和线下资源的充分结合, 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又要鼓励传统旅游企业和在线服务企业整合各自的优势服务资源, 以合作、合资等形式, 形成“线上预订”与“线下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 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四) 建立智能化、动态化监管体系, 服务于“安全出行”, “放心消费”的需求目标。

智慧旅游的电子行程单监管监控系统, 实现了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和电子交易系统等高品质的旅游公共服务, 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和集约化变革。此外, 正如邵琪伟局长所说, 通过信息化, 还可以及时监测各种突发事件, 预防旅游安全事故, 提高我们的应急管理能力, 有效处理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旅游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智慧旅游环境下, 旅游安全管理将更加有效。有了“电子导游”手机, 旅游行政部门借助旅游行迹系统可以实时跟踪导游行走的旅游路线, 这样在受理游客投诉纠纷时就有了依据。近年来, 一些地方在通过信息化提高行业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张家界通过“一诚通”信息系统、云南省旅游运输公司运用GPS定位系统, 将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店、旅游客车等信息、结算和管理集合起来, 实现了即时动态化监管, 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经验值得辽宁借鉴。

四、结语

当代旅游产业正在成长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智慧旅游, 是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战略工程。智慧旅游必将为辽宁旅游增添新的活力和看点, 也将更好地助力“辽宁智慧旅游”的发展, 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使辽宁的旅游资源和信息得到高效的整合与传播, 务实地服务于游客, 使之旅游和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在完成整体要求“一个中心三个平台” (辽宁旅游云计算中心、旅游咨询平台、旅游商务平台、旅游政务平台) 的基础上, 及早实现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酒店的全面建设。

摘要:互联时代, 旅游主、媒双方的供需关系呈现出对信息高度依赖的特点, 智慧旅游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一种假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以智慧服务于游客且从中受益的新型旅游系统工程。借鉴我国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的运营经验, 辽宁智慧旅游应以“主客共享”为理念, 由辽宁省政府及辽宁省旅游局召集组建推进辽宁旅游信息化及智慧旅游的14市联盟, 形成推动旅游信息化的核心资源体系;整合资源, 合理推进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等智慧旅游试点工程并加以推广;鼓励创建新型独立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 深入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 鼓励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建立智能化、动态化监管体系, 服务于“安全出行”, “放心消费”的需求目标。

关键词:主客共享,智慧旅游,旅游地意象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 黎巎, 刘敏.理论与实践:智慧旅游建设的十个问题[N].中国旅游报, 2012-3-30

上一篇:引入社会热点下一篇:会计从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