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024-06-22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精选12篇)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第1篇

一、抓住生活素材,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用学生所熟悉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编,从而创设学生乐学的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列举出很多实物,如:水桶底、汽车的轮胎等,教师问:“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美观,有的说汽车轮胎圆形是让车行得更稳一些,让桶底圆形是让桶能装更多的东西等,此时有的学生对前面几个同学说的理由似懂非懂,教师抓住契机问:“是不是这样的,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这些物体的面都与圆形有关,学习了圆的认识后,你们就能找到这些物体设计的道理了。然后组织通过动手剪圆、拆圆,从折痕中发现圆心、直径、半径,并从观察、交流中概括出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以及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在整节课中兴趣盎然,在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圆的知识,同时也真正感知到生活中有数学问题,认识到生活与数学同在。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各自身素质,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解决问题———按比例分配”时,上课伊始,老师问学生:“你们分过东西吗?”生答:“分过。”“在开学时,学校要把作业本分发给每个班,你们首先想到什么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分给多少个班,怎么个分法?是每个班一样多,还是有多有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分?”于是学生各抒己见,说了很多的方法,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不能平均分”。教师抓住这点让学生讨论哪种分法是最科学的,然后指出像这样的实际问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具体的解法。像这样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很熟悉的实际问题讨论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也很爱学、乐学。

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置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中,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百分数的应用”中,教师让5个同学做投篮活动,分别投10次、12次、15次、20次、25次,并让其余学生记录他们投中的次数,然后让学生说说谁的命中率高?怎样求命中率?这样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百分数的作用及命中率的含义,然后举一反三,说说小麦的出粉率、出勤率、及格率、合格率等。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些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00,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使新知识变成了有源之水,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再现生活,体验数学

美国教育学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再现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创设了一个“逛超市”购买货物的生活情境,课前准备了大量标有价格的物品(用空食品盒代替),同时准备一些零币,学生也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一定数额的钱,在教室内办一个小超市,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对“逛超市”活动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大家边选购边算账。当有的学生发现买东西过多或东西偏贵而自己手里的钱不够用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向他人借,有的改买价格便宜的物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深深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五、走进生活,应用数学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有广泛的应用,而学生要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却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学生找出对数学的兴趣,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比如学习“比和比例”知识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旁榕树的高度。榕树高度,如何测量?多数学生摇头,少数学生窃窃私语:有人说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样量?有人提议拿绳子量,先用绳量树,下树后再量绳长。这才是好办法,可树木无枝可攀,如何上去呢?……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一根2米长的竹杆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让学生量出竹竿影子的长度,并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和影长的比值,你能想出测量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和树影的比值应该和它们的一样。我补充: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树高。接着,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树影长……此时,学生意犹未尽,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这样的数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2篇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按理说是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我们众多的生物教育者,将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的局限在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上。学生几乎不可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导致出现了知识不能够用于实际的问题。久而久知,学生对生物也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今天高考决定人生的前提下,生物学科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在高考学科中,生物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生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中英数这些主科上。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一的时候不开课时,甚至即使开课也压缩了课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分数较差。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改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这四个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因此新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导入联系实际

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并联系植物如何栽培、来提高产量解决粮食危机,保证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学生讨论可意识到耕地不变,人口增多,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产量正是此时学生迫于想解决的问题。学生有了积极性,自然就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教学提出“现实生活问题”利用课堂知识原理解决

如讲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菜市场的阿姨为何在菜上洒水?为何用糖蜜西红柿?为何嗑瓜子时嘴唇会发白?为何洗衣服手会起皱?列举这些身边的实

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做到每个人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例子可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也体验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3、以“我”为例,解决必修II的遗传与进化相关问题

例如,在讲解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梯子有扶手,有踏板,扶手是基本骨架,踏板是连接两个骨架的桥。而DNA的平面结构就非常像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

以下是一位老师在讲解细胞溪水和失水的一个实例,本人觉得很值得借鉴,拿出来和各位同行分享,具体设计如下:

师: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细胞层次,生命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要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从外界摄取物质,同时也包括及时地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开始着重探讨在细胞层次上物质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首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当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生:吃比较咸的食物,吃咸菜或者嗑瓜子引起口干,主要是细胞外盐分太多了

师: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生:这些水分应该来自细胞

师: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水分子从细胞内流出细胞外

师: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变化?

生: 青菜叶变得硬挺了。

师: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水分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师: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水分子可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能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那么请同学们结合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思考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生:„„(思考)

师:(继续提示)嗑瓜子引起口干,菜馅渗出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它们的共同点是细胞外有一定的盐分

师:细胞外有盐分,(板书)细胞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内浓度,细胞失水?还是吸水呢?

生: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

师:红细胞吸水胀破,蔫了的青菜叶恢复坚挺,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细胞外为清水。

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师:由此,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什么假设?

生:可以假设:如果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联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52

数学知识有用吗?学生在经过小学数学学习之后,会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在他们看来数学知识就是一次次无趣的计算,让学生产生这种误读的原因就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生活。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化,是使学生学习到真正数学知识的根本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课堂教学依据生活资源

数学知识的学习当然不等同于“加减乘除”这些运算,事实上这些运算只是数学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运算不是“真正”的数学知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我总是积极的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课堂上的数学问题,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例如,在学习新课知识时,我选用了这样一个问题:为鼓励和表扬五年级(6)班在期中考试中成绩取得进步的同学,老师派班长到文化用品商店购买奖品,经过讨价还价后,最后以八折的优惠价购买了一些文化用品,商店老板:你这些商品成本64元,我就赚了16元,问题来了:1.这些商品花了多少钱买的?2.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3.老板赚的钱是成本的几分之几?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应用题,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阅读题目后,拿纸拿笔积极动手,开动脑筋进入思考状态。通过尝试练习,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学生也就容易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二、联系生活发现数学

怎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首先就要让学生拥有发现数学知识的“眼睛”,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找到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体味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所以,在给学生们归纳了“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式时,提问学生去商场购物时是否遇到过举行优惠打折的活动,问题一出来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自己购物的经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习热情高涨。与此同时,出示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们更加跃跃欲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资源是最广博的学习资源,也是最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趣味化的课堂,需要贴近他们生活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应用生活资源。在构建生活的课堂,联系学生实际的教学中,联系的实际问题还应具有挑战性、激励性,使学生产生困惑、激活思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中出示例题:百货超市卖一种书包时,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打八折(标价的80%)出售,可以赚8块钱。这种书包每个进价是多少元?如果不打折可以赚多少钱?设置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商场购买东西时,是不是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费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再设置相关问题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提问一:利润8元是从哪里来的?提问二:书包的标价是多少?售价是多少?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采用设未知量依据提问二用含未知量的代数式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早就列出关系式把问题解决。得出结论了。

四、品味生活、提升能力

数学的学习来源于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怎么让学生产生数学思考,怎样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要让学生品味生活,实现“大众数学”。“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大众数学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这一学科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客观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学经验,掌握必要的应用技能。每次课堂中分析讲解例题之后,往往会留給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出题目互相交流解答,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感悟生活找到数学价值

数学知识相对枯燥这一点我们不能回避,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主要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是必需的,但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是不断在进步的。数学老师不应该让学生成为解答习题的机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能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思想。数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人文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发掘数学中的宝贵财富。无论哪一门学科,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更是如此。数学老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一般认为,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几个公式一套死死板板的,哪来的什么生动有趣。因此,数学老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创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亲近你,对你老师感兴趣了,自然做到对你提出的问题自觉主动去思考、探索。学习态度的改变可以促进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感悟数学。

探索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4篇

一、挖掘教材, 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 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剪纸引入, 观察“心形”的特点:两边完全一样, 揭示“对称”。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 我搜集了一些生活图片:缆车的运动, 电梯的运动, 飞机螺旋桨的运动……让学生用手势模仿体会, 再进行分类, 归纳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总之, 若预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取材于生活中的事物,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有趣, 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更能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设计活动, 在生活中探究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 但它又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充满生活味的活动, 更能体会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学习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的关系时, 引导学生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用倒水或黄沙的实验探究它们之间体积的关系。这充满生活味的“倒一倒”, 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浓郁的生活味, 更直接明了地揭示了数学知识, 激发了学生探究奥秘的兴趣, 将活动的课堂推向思维的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运用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 而且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生动体现。教学中, 教师应再现生活情景,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让所学知识回归生活空间, 在生活空间中实践,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比如教学《搭配问题》后, 我设计了“帮小红选衣服”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出示:三件款式和颜色不同的上衣, 三条颜色不同的裤子。“请帮小红选一选, 有多少种不同搭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 有序连线, 找到了9种不同搭配。

又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 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 求出面积, 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 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 如果一块地砖12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 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四、观察生活, 生活数学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日常教学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寻找数学的习惯。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 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 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刚接触数学, 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 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课时提供了游乐园游乐设施图, 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 教师还应让学生观察教室, 数一数教室里的10以内的数,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通过数学活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如六年级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 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必须量出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 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来。

五、创造生活, 创造数学化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 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 建立数学模型, 进而解决问题, 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运用数学创造的欲望, 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 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学完“读统计图表”后, 我让学生对学校各班男女生和总人数进行统计, 制出统计图表交给学校;学完“百分数”之后, 帮助计算体育课学生达标率和优良率。学完“对称图形”之后设计美丽的花边。像这样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 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愿望, 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 使数学服务于生活。

总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地创造条件, 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 并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这样, 才能使课堂再现生机与活力, 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人性化、更合理化的要求, 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外, 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发现数学、使用数学。在学生眼里, 数学不仅具有学术化的严谨, 而且具有生活的色彩。本文就如何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阐述, 旨在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再现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裴文敏, 詹振权, 方善森.教育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第5篇

[1]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2]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 [3]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也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比如精彩幽默的语调,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板画,得体的仪表,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体技巧等。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效果将会是持久而巨大的。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又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讲课前我先问学生:“你能用自己的手指表示出1――9这几个数字吗 ?一会儿我们来玩数字手指游戏”,学生一听玩游戏都集中了注意力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我。在后面的学习口诀的教学中我都采取以上的方法,学生边背诵口诀边用手指演示,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教师所提出的数学内容应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感兴趣的问题等,设置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能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但是光是口头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不大。因为我们接触的孩子只是小学生,他们的发现问题是盲目的,解决也只是一句空口号,需要大人的从旁协助。作为教师我觉得较好的方法是从课堂教学入手,多联系生活实际来讲数学。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这样的数学问题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收集数据资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像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校园内的几何形体,像校门或大厅里的柱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像跳绳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学生在社会活动和交流当中,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走亲访友中的购买礼品问题,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走路(或骑车)中的行程问题,所需费用问题……这一切中都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然后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例如:一年级新教材的第一页,出示学校校园的场景图,学生见到熟悉的场景,对学校有所了解,而且是学生喜欢的对方,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图中的人物和事物都与10以内的数有关,这就让学生数学无处不在身边。又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比较,如我和妈妈比高低,小猪和大猪比长短,并比较的人和事进行分类。有同类的比较和不同类的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三、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方向和动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时要给学生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出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觉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有,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又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买东西的经历开始逐步设计教学问题。多媒体演示:一位同学高高兴兴到商店去买2块巧克力。师提问:假如是你,你在买巧克力时会想到那些问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①、每快巧克力多少钱?②、买两块巧克力要付多少钱?师又问:假如再买一个果冻,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又提出问题:③、一个果冻多少钱?④、买巧克力和一个果冻共多少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出一些条件,学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例如在具体教学中设计这样的内容:[1]某工厂84名职工准备租车外出旅游,现在大车每次可乘坐36名乘客,每辆运费200元,小车每次可乘坐15名乘客,每辆运费90元。①、请你设计3种方案;②、哪种方案最省钱?因为该教材内容针对性很强,经过教者的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能主动列出许多方案,然后再深层次地探索最佳方案。又如某牛奶产家在创业十周年之际推销的广告中有这样一条信息:买5瓶牛奶免费赠送1瓶,不足5瓶不赠送;购物满100元,返回现金15元。如果要买150瓶牛奶,为了节省费用,你选择哪一种?再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 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水费(电费)是多少;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学习完“比例尺”一节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 “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这些数学问题都是生活中现实的、丰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周围的事物,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为了注重动手操作,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例如在教学加法含义的时,我安排了如下活动:1.学具操作,⑴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操作。⑵操作“并”在一起的含义。⑶两堆“圈”在一起的操作。经过学具操作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2.人体接触:⑴两只手握在一起或两个人亲密地拥抱在一起。⑵三只手握在一起或三个人拥抱在一起。⑶几只手握在一起或几个人围抱在一起,让学生体验“众”、“多”的含义。为“加法”含义的理解增加许多体验。3.探索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加法的含义。这时,自然是水到渠成。4.应用延伸:两小组合作,一小组3人,一小组2人,面对面地坐,要求把两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分别列式:2+3=5或3+2=5同一情景用两个算式表达,结果是一样的。安排这样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对“加法”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另一方面蕴含着“加法交换律”的思想。经过学具操作,体验“合、圈、叠”,更形象地将“加法”的含义印在脑子里。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参考文献:

[1] www.yahoo.com.cn/   知识堂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3-4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6篇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

在生活中学数学,就是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 所以,“生活中数学”要求数学学习内容应当具备小学生所感兴趣的实际背景——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小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从事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问题解决等活动。

1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每一位学生并非上学生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碰到各种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对学生来说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它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初步认识,也是学生课堂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要基礎。因此,课前有目的、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

2导入生活化。

学生每天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课与与多彩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合力,它能一下子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如:教学《元角分》一节,教学伊始,我问到:“平时你在什么时候见过人民币,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这一联系实际的导入,让学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场景历历重现:和爸爸妈妈上街购物时见过人民币;买文具时,用过人民币;在接受压岁钱时,得到过人民币……学生这些在生活中对人民币的初步体验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这样导入,令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再融入生活实际,以此淡化教育痕迹,打通书本和日常生活的隔阂。

3精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生活背景,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便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联系生活,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让学生来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比如说说一年级有几个班?家有几口人?教室有几扇窗、几盏灯?等等,由于学生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4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所以在课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数学用于生活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因此,在学完某些教学内容后,教师要安排一些与生活关系密切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学习“分类”后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书桌、帮妈妈择菜;学了“数的组成”后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学了“认识钟表”后让学生调查你最喜欢的电视台每当整时和半时会播放什么节目,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学习“认位置”后,让学生回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第7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较差, 所以上课开始的十分钟被称为“黄金十分钟”. 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教师必须在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而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其中最好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讲故事、营造环境、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等方法来帮助孩子联系生活, 将学习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以游戏、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好动, 以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 可让学生边玩边学, 边学边玩,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并能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 教师以“数青蛙”导入新课,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通过让学生数1只、2只、3只、4只等青蛙分别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从而引出一系列数学问题. 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 在游戏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从而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2. 使用多媒体, 制造生活情境

心理学上说, 学生对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 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感兴趣, 这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而多媒体则具有生动、形象的功能, 能把抽象、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性, 课堂上模拟或再现生活情境, 制造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 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果店进货和出货的过程, 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们从动画中了解到水果店运进苹果20箱, 运出梨20箱. 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运进”和“运出”,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由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自然会提出很多数学方式来表示“运进”和“运出”, 教师给予表扬, 并着重讲解用“+”和“-”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 让学生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数学知识要从形象认知提升到抽象认知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 利用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 在具体形象的认知中,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学到数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 再使其抽象化, 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知识.

如圆的认识, 在教学中, 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 然后提问学生哪一个比较特殊, 学生答“圆”, 因为圆是曲线图形, 从而出示圆的概念, 让学生背诵, 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 自学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 然后通过一些判断题的练习来巩固这一知识. 这种教学虽然简单, 几分钟后学生就能“掌握”这些概念, 但实质上没有真正理解, 时间一长, 学生容易忘记或混乱. 由于概念的掌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仅仅是把一段数学概念记住了, 缺乏对概念具体形象的认知, 只是对这一概念存在一种孤立的认识, 无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 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圆吗? ”然后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 感受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接着让学生画圆, 比较同学画出的圆的大小, 提问:“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从而揭示圆的半径、直径. 再通过活动, 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直径, 体会到同一个圆里, 有无数条半径, 无数条直径, 再比较直径、半径的大小. 最后, 在学生初步获得经验的时候, 概括出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平时生活中看到过的圆, 从而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

三、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更有趣味性, 更加生活化,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的数学知识, 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 用数学知识写日记

我们知道,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语感很重要, 然而教师可以从写作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样, 在数学学习中, 我们则需要培养数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如让学生记载爸爸妈妈的收入、去超市买东西、自己的学习安排等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 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 记录生活点滴,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受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记“数学日记”, 既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 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 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无较强的运用意识, 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新课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如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一课中, 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圆形图案, 课上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图案, 让学生知道, 我们用圆还可以设计很多漂亮的图案, 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通过这节实践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使动手操作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之一,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圆的知识, 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浅析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8篇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着眼于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 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 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 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月饼, 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 许多同学都难住了, 有位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 分数的学习, 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另外还需要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为此, 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加以验证, 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如:妈妈身上有200元钱, 哥哥向妈妈要去34元买书, 我向妈妈要来25元买学具, 妈妈还有多少钱?大部分同学能列出“200-34-25”的式子计算。我又换个角度问:妈妈共拿出了多少元?大家都能列出“34+25=59”, 那么妈妈本来有200元, 现在还有多少元?我继续引导讨论:连续减去几个数, 还可以怎样计算?从而得出:“200-34-25=200- (34+25) ”。这样的引导, 使学生领会了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 可以先把几个数相加起来再减的道理。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三、统计教学的生活化

统计训练“生活化”是指把统计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上完“统计”这一课时, 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统计一下我校共有多少人?”话音刚落, 学生便活跃起来, 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 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掌握了技能,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的意识。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第9篇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情境,就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又如,“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试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试验田,以种植不同新品种,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试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试验田的面积引出公式:(a+b)2=a2+2ab+教育与教学艺术;二是善于同学困生沟通,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扫除心理障碍;三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参与程度,让他们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 强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在实践行动中培养,适当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在实际中进行意志行为训练,应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具体后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5. 更新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教学情感和态度。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中专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对高中数学知识不适应,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他们成绩落后是必然的。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b2。由于试验田的总面积有多种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学生可以对此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数学公式来源于实际问题。

2.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在讲“数轴”这一节内容时,引入“数轴”概念前,老师如果一开始就问学生什么叫数轴,很多学生会哑口无言;若让学生照书本上读,这样的概念引入是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其实任何数学概念都是有事实基础的,教师应精心选择最好的事例、最好的演示、最好的实验,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透过形形色色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质特征来。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的例子:“在一条笔直的东西走向的河堤上,有一个防汛指挥所,当有一个防汛员发现河堤上某处发生险情时,如何准确报告发生险情的某处所在的位置。”以取代课本上用温度计引入“数轴”的做法。理由是:首先,可以把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活动,是提高兴趣与启发思维的双重目的的同时实现。其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类似的问题(如问路)是学生常见的,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的要点,老师不讲,全由学生探索得出。最后,可由学生从这个现实生活背景中发现并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的培养。这种引导学生自己给数轴下定义的效果比传统的方法要优越得多。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更应重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既包括认知的发展,又包括情感的发展。因此,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合适中专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必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将他们置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位置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洪元,陆土杰,龚维珍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赵公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天津教育,1999.7.

[3]李明振.数学学习动机、归因、自信心、意志品质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行为的关系研究.天津:数学教育学报,

[4]翟伟利.浅谈高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5.

[5]梁威.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召进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江苏东海

摘要:教师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介绍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在科学领域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应用意识形成标准

不少学生,包括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他们认为:数学与我无关,与实际生活无关,学与不学都不影响生活。然而果真如此吗?事实上,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情数不胜数。比如,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特别发达,家家户户都有电话,电话的收费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问题。其它还有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缺乏这种数学应用意识呢?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大多数只是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却很少涉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乏。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

1.类比是建立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

传统的数学课堂的严重缺陷就是把数学设计成一套严密

数学。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哪些地方又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个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鼓励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接触外界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例如,学习教育储蓄时,我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在储蓄的实践活动中来学习利率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前我请学生进行以下几项实践活动:(1)查看银行利率表;(2)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的(家庭的)存款;(3)请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学生有了实践的体验和认识,带着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走进教室,在课堂交流中,个个积极主动,显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愉悦。再例如,学数据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计自己小区内某一单元一星期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从而估计一个小区、全市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由此真切感受到了“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环保的迫切性,增强了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数学教学中可融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各科互相促进,综合发展。

3. 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教师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线段成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上旗杆的高。我问:“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

抽象的演绎体系,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脱离社会,教数学的老师不可能浮在空中,而学数学的学生也必然属于这个社会。正像夸美纽斯所说的:“人们学习的每件事都应该联系着,在取得数学内部联系时,还必须重视数学与外界的联系。”

我们强调的是联系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而不是生造虚假的现实。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呢?弗赖登塔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认为类比是建立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因为对象之间的类比,可以用一个解释另一个,不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能够使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不管我们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我们都应该明白:学生学习哪些数学知识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它们充满着联系。因为只有联系的,才是有活力的。

2.按“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接受、有障碍、易产生采集欲望之原则,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

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旗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如何上去?我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我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测量了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我又问:“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大课堂”气氛很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学习”热情很高,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估算制作规定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需要多大的长方形纸片,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第10篇

一、创设情境,生活感知

我在教授“打折”这一节时,深怕直接讲解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首先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便与班级中的学生聊聊天,聊聊寒假中的趣事( 因为学生特别爱谈寒假趣事) ,课堂顿时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师: 寒假才结束,我看同学们假期过得都不错,个个都是笑容满面。谁来说一说,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难忘的事?

生1: 我们全家都去三亚旅游了。

生2: 我家去商场买了液晶电视。

生3: 我妈妈给我买了几件新衣服。

……

师: 我看有许多同学都去shopping了。寒假又恰逢春节,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人们大都利用这个假期去外出旅游和购物,现在的商家都看到了这个假期的商业气息,纷纷搞了许多诱人的活动。放假之前我让同学们去商场调查搞了哪些活动,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情报发布一下。

生1: 我们旅游时买的机票打了六折。

生2: 我家的液晶电视大打了七五折。

生3: 我的几件新衣服打了五折。

……

师: 同学们的发言中都有打几折这些语言,这是新事物,它叫“打折”。 刚才所说的“打五折、打六折、打七五折”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打折”。

出示数学书的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场景图,互相说一说在图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师: 谁能说说“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吗?

学生先回答,老师再明确一下: 把商品减价后再进行出售,通常就叫做 “打折”。打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50% ,打六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65% ,题目中的打八折就是说现价是原价的80% .

二、教学反思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很容易就会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很好。笔者接下来就说一说从本课收获的几点认识:

( 一) 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去获取新知识。本节课刚开始,教师并没有去直接地去教学生,而是通过聊天去让学生回想自己的购买物品的情境,实际上学生经常会去购物。在这个层面上,学生不是在学书本所设定的新知识,而应该是情景重现,是在演小品,是在解决购物的问题。老师此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应该是售货员,在帮助顾客也就是在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购物难题。整节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现实的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打折。

( 二) 注重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买东西逐步提炼出数学模型,想办法去解决它, 所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安排了大量与“打折”有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学会分析,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学会分析,尝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的新课程理念。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所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数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数学理念。

( 三)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把课堂上的数学应用到生活

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他们的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在平时就能够用到,而且可以很清晰地解决生活难题。这一点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到,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训练。不论课堂学习什么,也不管难易与否,都布置一些实际应用的题来加深理解,最好是在实际生活中自己找些题目来做。而且现在的小学生天生就爱表现自己,总想找些特别的题来证明自己,这种生活实践的身边题也是如此! 打折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紧密关联, 课堂上学过,马上就可以拿来使用,是学生最能感觉到数学有用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过这节内容,在生活中再去购物时,一看到打折的情况自己就会先去算出所要购买物品的实际售价,然后再去和售货员交流,看看自己算的对不对,很自然地就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很有成就感, 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生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他不光要算出结果,还要能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这种应用,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的经验总结一下,让学生尝试去表达出来,把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此相互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只是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提高思考能力,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真正成为生活数学的学习达人。

摘要:学生在商场购买东西时,经常看到和用到“打折”,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的并不多。在课堂上,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借助学生平时从商店买东西引出“打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老师与学生的谈话,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清楚“打折”的具体意义,把学生的日常理解转化成科学的、准确的认识。在转化的过程中也把打折与百分数联系起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生活

中国分类号:G623.5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使孩子们在熟悉的事物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有时候学生感觉数学很枯燥,很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导入新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让学生模拟超市情境,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帮助介绍商品的价钱:汉堡8元,薯条4元,面包5元,三明治6元,两名同学扮演顾客来买东西,其中一名顾客拿着10元钱买了一个汉堡,售货员应找回多少元。另一名顾客用13元钱,正好能买哪两种食品。学生兴趣高涨,学生们都争抢着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儿童实际。”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较为抽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问题中,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素材来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原来是那样的亲切与可近,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原型,例如木梯、挂衣架、堤坝截面、跳箱等,由于这些实物无法在课堂上直观展示,只能用多媒体从这些生活原型中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从直观到抽象,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而总结出它们的定义。

三、运用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内容尽可能来在于他们熟悉的生活,或来自当今社会的热点,或是有趣的数学史料,或是富有挑戰性的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讲括号后,安排这样一个租船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和学生一共30人。公园门口写着:租一条大船35元,限乘6人,租一条小船20人,限乘4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租船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如果都租小船: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2、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3、租6条小船,1条大船:6×20+35=155(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会做更多的题,而是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思想,进而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后的应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便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数学的价值。在应用中体验数学,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极好地培养了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学习了分类与整理后,让学生回家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衣柜;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伸缩门,理解这是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在学习了分数时,强调平均分,同时对学生行了德育教育,做事应该公平、公正……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第12篇

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呢? 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在导入中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兴趣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上课之初,学生就能在活泼又暗含新知的活动中开始新课,他们就会在充满激情中开始求知的旅程。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结合集市上卖鸡蛋的场景来导入: 鸡蛋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有时0. 5元一个,有时0. 6元一个,有时2元钱买三个……你知道这时的鸡蛋是多少钱一个吗? 在引出“负数”这一新知的时候,我以观看当天的天气预报引入: 在学生收看了天气预报后,提出“那温度最低是0度吗?”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引出了“负数”,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让例题联系生活,提高理解基础

现行教材虽然经过大的改革,题目的老化现象、数据的过时现象、脱离实际现象都已有明显好转,但仍不彻底,比如: 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更新明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如在讲连乘应用题时,书本上的例题是“三年级有四个班级,每个班派16个学生去种树,如果每人种了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我在实际讲课时,把它改成学生比较喜欢的例题: 我们班有4个大组,每个大组有12个学生,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每个班级人数一样,全校有24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个例题一显示,学生很快做好了应用题。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哪份人数多? 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三、让练习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了“圆的面积”后,可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 在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分组测量田地的面积; 在学平均数时,请同学求本组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在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请同学通过测量求文具盒的体积; 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 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上一篇:四驱汽车下一篇:艺术伦理与创作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