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摄影范文

2024-05-24

影视摄影范文(精选7篇)

影视摄影 第1篇

苏珊窑桑塔格曾在论及摄影与历史的关系时说道院野噎噎能引发良知的画面袁总是与某一具体的历史情况有关曰画面所表现的事物愈笼统袁就愈难打动人心遥冶在她的论述当中袁可见具体的细节显然超越笼统的事物之上遥再加上当代生存有着更多的瞬间性尧片段性特征袁摄影作品亦可以像文字和逻辑的语言那样袁通过到位的细节捕捉袁探讨深刻的思想遥

一、光影交织之下的细节捕捉

据说是上帝创造了光, 让光充满了世界, 但是, 正是一些摄影家, 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上帝最初的创造。而纵观摄影发展的历史, 看到了光对视觉作用的摄影师们也大都陶醉于利用透视和光影重现物象的空间感、体积感和质感。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物象常常是部分地沉隐在阴影中, 因而模糊不清。所以, 光的对立面———阴影, 也成为摄影师必须要思考的地方。毕竟, 大自然的一切物象都呈现为色彩, 而一切色彩都是变幻不居的, 随着光的变化而永无止境地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微妙色调。优秀的摄影师能从中看到无比丰富的色彩。作为一种摄影视觉语言, 明暗光影应该得到极大的发挥, 在刻画自然景物、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方面“效犬马之力”。

当摄影家从自然与社会的万千景色中选择拍摄出来一些画面时, 除了综合考量作品的构图、色彩、影调, 还应利用光影技巧, 展示出物象的美感, 比如如何展现丹顶鹤的动态美、洒满阳光的大森林的自然美、霞光万道中的芦苇花的意境美……我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拍摄高清故事片《鹤乡谣》时, 就利用变化莫测的光影, 较为成功地拍摄到了霞光、清澈的湿地、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带密度的夜景气氛等, 反映出扎龙保护区的壮丽景象和特有情调。那些透过湿地的芦苇花射出的一道道耀眼霞光, 以及那些相交织的光与影, 使画面瞬间活了起来, 摄影师追求光明的思想境界更是一览无遗。特别是特写丹顶鹤的神态细节。为了拍好画面, 我对丹顶鹤的习性有了大体地了解, 做到拍摄时心中有数。具体到拍摄, 顺光时色彩的饱和度较高, 最适合表现丹顶鹤的“红头”;逆光时拍摄轮廓光勾勒出丹顶鹤的形体, 以及拍摄夕阳下的水中倒影, 使得色彩丰富, 画面的立体感增强;侧光时拍摄, 可以展示丹顶鹤优美的飞翔姿态……

如果想要表现一种优美、舒适和令人心醉的美感, 可多用一些明亮而又活泼的色彩;而在人物与环境互相交融的方面, 基本上可以采用明朗的基调。若要人物形象质感鲜明、立体, 人物可多半采用侧逆光勾出轮廓, 让脸部和身体部分都有适当明暗对比。如若想表现人物的恋情, 可将光调成明亮的色调;若要表现坏人的话, 可采用逆光拍摄, 这时的人物脸部较暗, 可以更为明显地刻画其凶狠的面部和丑恶的心灵。

而具体到实际的操作之上, 摄影师还应根据实地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光效, 并且人工精心布置光效, 并使两者完美地协调起来, 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自然景物的美感, 才能将人物按照其不同的性格栩栩如生地描绘而出。

二、真实展现之下的细节捕捉

就拿照相摄影来说, 真实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先天素质。尤其是对新闻摄影来说, 真实性显得愈加弥足珍贵。前几年, 有些参加“华赛”的摄影师, 为了体现画面的完美, 为了获奖, 竟然不顾实时境况, 刻意地“拼贴”, 成为新闻摄影界的一个污点。再加上很多摄影师为了使作品夺人眼球, 竟然对所拍摄的对象进行摆布, 使他们在镜头前处于一种最具“戏剧效果”的位置。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摄影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客观的艺术, 似乎比以往任何一种艺术样式更多地教给我们怎样诚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再现现实。举凡中外摄影, 凡是有影响的作品, 绝不是那些脱离现实的空灵吟唱, 或者离奇、怪诞的东西, 而是根植于对象自然状态的真实展现。

但是, 摄影并不能一切都以真实作为绝对条件, 如果忽视作品审美要求的话, 也无助于提高作品艺术质量。著名摄影艺术家简庆福曾说:“一张照片拍出来, 不仅要真, 而且要美。如果我眼前的景物, 不能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我是不会打开镜箱的。”对于如今很多只讲究新式照相机、单纯追求摄影技术技巧、怎样“按快门”的摄影师而言, 这话无异于醍醐灌顶。

如今, 这个资讯密集而又激变的时代为摄影师们带来了无数的绝佳题材和无“镜”不入的机会。然而, 不同以往, 如果摄影师只是凭依着一些简单地记录, 那么作品可能迅速“腐朽”。如何通过摄影作品迅速、精确地再现与现实相同的形象, 来记录时代、凝固生活和历史的瞬间, 将平凡的事物变为美的事物, 为当世提供视觉美感、为后世提供值得信任的观照, 已经成为当代摄影师是否足够优秀的评判点。而精妙的细节捕捉, 恰恰可以使摄影师避开用平庸和惯用的套路对生活表层的肤浅捕捉以及冰冷地摹写现实, 而是凝聚起自己洞察世界的目光, 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识和追求的渴望, 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

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土楼在近些年频繁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之下。然而, 当大量的土楼风景一窝蜂地涌入人们视线, 渐渐地, 人们也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笔者发现, 很多涉及土楼的照片只是简单地罗列搜集建筑的样式, 而不是在叙述一个很绵长的故事、一段历史。所以, 如果一个摄影师可以以观察者的欣喜、同情、焦虑, 能够十年如一日的将镜头焦点对准土楼里的世俗邻里、人生百态, 以及土楼居民的不同表情, 那么, 即便有一天这些土楼从人们的视野中无可奈何地消失, 但是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所留下的印记, 却可以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获得永恒, 成为可以传诸后世的社会档案。这也是我拍摄高清故事片《土楼故里》的感悟。

当然, 如今再讲到如何在真实展现物象的同时所说的摄影作品的美感,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美感。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宏大背景之下, 作为探索实践强大动力和心灵支撑的人文情怀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摄影作品在表现传统美感的时候, 人文精神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成为丰富摄影作品内涵的审美要素, 更是时代所赋予给摄影师的迷人之处。但是, 即便是人文情怀的展现也要在客观冷静的记录物象的基础之上, 否则就会走向片面或者偏激, 反而会破坏作品的美感。就像有些摄影师出于猎奇的心态将一些负面的镜头不断地放大那样, 而真正的摄影家则会理性地、符合摄影美学地表达弱势群体的合理诉求, 并进而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思想感情, 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他们。

三、表现人物的细节捕捉

如今, 社会的转型让摄影师们生活在无限可能的世界中, 他们的画面从自然景物到人文景观, 从城市的高层政治圈、经济圈到最底层的生活情境, 从各界名人到草根百姓, 每个阶层人物脸上复杂的表情以及每个生活的表情都被摄影师们牢牢抓住。然而, 在各类摄影作品的市场意识和商业追求越来越浓厚、强烈的情况下, 不仅摄影形式呈现出乱、滥、俗, 摄影内容上也明显地形成了定势, 基本上都是在风景、美女、插花、宠物等几大类上兜圈子。

可是, 作为摄影师一定要知道, 如今的摄影与以往关注单纯的风光、工程、建筑、花木等题材不同, 而是直指当下, 直面社会, 记录历史, 揭示人性, 敏感地反映了处于激变时代的中国各个领域的深刻巨变。而那些温热、真切地表达民众诉求与趣味的作品, 已经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虽然也有一些摄影师注意到了这点, 但是如今很多摄影作品因为没有精妙的细节捕捉, 而沦为“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

从摄影实践来看, 拍摄人物画面时要有场景, 就像表演用的道具, 画面的氛围越浓郁就越能打动人。而除了场景之外, 还要有“年代”。当人们面对作品时, 如果会有一个个的情节会自动在脑海中盘旋, 那么需要表现的人物身份和状态就会有所凭依, 这样的作品才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摄影师把自己关注的目光从器材上挪开些, 回到原点, 多关注自己作品的含金量。毕竟, 摄影作品无法像文学那样铺展开来, 讲述摄影作品中人物的各种生活经历。

记得有位摄影师曾拍摄过一幅关于因小儿麻痹而畸形的少年。作品中, 经历过太多痛苦遭遇的少年竟然对着镜头露齿而笑, 聪明的摄影师便将这一闪即逝的表情固定在了画面之上。这样一个简单的笑容, 是少年害怕自己的残疾会招来别人的厌弃而极力做出的。于是, 人们会看到许多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就像作家孟晖在一篇文章中说得那样:“不幸和痛苦在人们心中激起的常常不是同情, 而是恐惧和厌恶。人们会唯恐沾上晦气, 会像驱赶瘟神一样驱赶那不幸的化身。卑微的人只有堆出喜气的笑容, 看了让人不觉得嫌恶, 甚至能有一点小丑的滑稽感来博人一粲, 才更有可能讨得一点怜悯。”

犹记得十七世纪法国画家尚佩涅曾为黎世留作过的那幅肖像———《红衣主教黎世留》。为传神地表现了那位宫廷勋臣的风貌, 画家把黎世留置于一道织金锦的垂帏前, 以烘托他的权势地位。金色的背景与丝绒红袍、白缎衣互相辉映, 让这构图十分单纯的画面显示出无比的尊贵与豪华气派。而画家用金字塔式的稳定造型使黎世留站立的姿态显得坚定而庄重, 同时, 黎世留炯炯的目光、瘦削双手的有力动作, 都反映出这个人的机敏智慧和如铁意志, 而且不带丝毫肤浅的傲慢。画中的黎世留只是简单地站在那里, 就显示出他内心的从容和自信。

绘画如此, 摄影亦然。即便是面对一个政要名人, 摄影师也无需更多的手段, 就像绘画用的那支笔, 摄影师其实只需要一部相机, 就可以完成很多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的工作。

以上只是笔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细节捕捉的重要性。当然, 为了丰富摄影艺术的表现力, 摄影师应该不要拒绝一切创新的技术手法。诗人艾青说得好:“只有和所有形式搏斗过的, 才能支配所有的形式。”摄影当中, 如何得心应手地捕捉细节, 有法又无法, 这本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既要遵循规律, 又要大胆地创造。但摄影家毕竟不能满足于能工巧匠, 而要成为出色的艺术家。再多的细节捕捉及处理技巧, 都要在摄影家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支配之下, 为了展示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主题和题材内容, 才能焕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的光彩。同时, 细节的处理与把握, 也不应一味地讲求, 而要根据表现内容, 从实际出发, 选取最为适合的, 这样才能灵活、大胆地突破固定的程式和法则, 才能让摄影作品更具分寸感。

影视传媒类摄影专业可报考院校 第2篇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商业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剧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照明艺术】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系【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系【电视摄影】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系【照明艺术】专业

浙江传媒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摄影】专业

浙江传媒学院【照明艺术】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摄影】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摄影】专业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摄影】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摄影专业【影视摄影】方向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摄影专业【图片摄影】方向

南京师范大学【摄影】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摄影】专业(仅限江苏省考生报考)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摄影】专业/

2北京【一度】传媒艺术人才交流计划北京人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摄影】专业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剧摄影】专业(仅限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安徽、云南考生报考)

云南艺术学院【商业摄影】专业(仅限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安徽、云南考生报考)

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摄影】专业

济南大学【摄影】专业(仅限山东考生报考)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仅限山东考生报考)

山东师范大学【摄影】专业(仅限山东考生报考)

华南师范大学【摄影】专业(仅对广东省内招生;非艺术类)

影视摄影 第3篇

2 、 摄影专业影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1) 教学设备数量有限,生均仪器设备不足

近十年来,由于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学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大,每年都有一些新专业相继招生,导致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因而学校对各个专业的教育经费投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很多教学仪器设备仅在专业建设之初有所投入,在其后的很长时间内都未得到应有的补充。而摄影专业影视类课程所必备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设备价格昂贵且更新换代快。专业根据摄影设备和影视设备的权重考虑,学校往往无法投入充足的经费来添置新的影视设备,从而导致生均拥有的设备严重不足。

2) 分组教学,学生动手操作时间少,不利于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对设备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教师为了按教学大纲的实验要求行课,实践教学中不得不采用分组的方法教学,将上课班级分为多个小组,而每个小组往往由五六个同学组成,如果不同年级的影视课程不得不平行开设,则有限的设备又不得不被迫分流,导致每个小组的实验人数必须增加,多则达到10人以上,大家轮流使用。而对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往往受实验室或教学设备的限制而让一个班的学生轮流进行实践,并且不得不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完成,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荷,因为在如此的实践条件下,学生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熟悉影视设备的功能也是不容易的,更别说熟练掌握影视设备的操作以及运用这些设备的功能去进行创作了。由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少,所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大不足,实践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很难达到了。

3) 教学模式陈旧

摄影专业的影视课程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实践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下课后实验也就随之结束。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在教师统一的思路下,根据实验讲义上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操作训练,这种做法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实验教学课时少

影视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侧重点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课的教学活动,不但要使学生对影视设备、操作技能、创意技巧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活学活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述理论知识,讲述太多,实际操作少,一堂课里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并不多。而在课时不多的实验课上,设备的操作过程都是由教师演示一次,学生只是在一旁观看,真正由学生操作的时间不多,实验课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理论课,大大地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5) 实验教学师资匮乏

影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师资极其贫乏,学历和职称偏低,这种师少生多、理论与实验教学互相交叉的矛盾,导致了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实验教学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教学体系。

3 、 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而言的,其核心思想是把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可以留给学生更大空间的实验内容,提供更加充分的实验时间。

开放式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有四个:一是为学科教学服务;而是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三是培养科学的实验思维方法;四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实验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基础,加强引导,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实验课只是作为理论的“重播”。

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更新观念,革新传统理念,把教学计划中的所有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集中重新设计、独立设课、自成体系、独立考核。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紧紧围绕能力培养,建立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实验教学体系。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要与时俱进,注重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开放实验辅助教学平台,加强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使实验成为可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

1)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不仅仅是指单纯地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这种行为,它应该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把实验教学从封闭式课堂教学环境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而且这种教学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几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实验教师角色的变化。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师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活动控制者转变为开放型实验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认真设计实验项目,保证实验内容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环境,组织和监控好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他们必须根据教师的指导制定适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并自主地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再次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全新设计上。开放式实验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课堂上,而是向课堂以外延伸,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影视节目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练习,进一步熟练操作掌握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目编辑的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制作影视作品的水平。

最后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不再是理论课的搬家,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为满足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把学校的校园新闻拍摄作为影视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并承担校园新闻的拍摄和制作。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事实上已经变为一种专业实习,这无疑是拓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与原来的教学内容相比较,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涉及侧重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将教学计划与校园新闻结合起来的全新的教学内容。

2)实验室课内外的开放

实验室的开放面向学生开放不仅对学生技能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有助于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熟悉各种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最新的影视制作软件,制作节目的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实验室的开放,解开了束缚学生自由创作的枷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设计实验,通过综合设计实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影视基础》这门课的实验课程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摄像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电视摄像的方法。在实践安排上,由于是在开放实验室里进行,学生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实验设备来完成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即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拍摄一条新闻或小专题片,要求镜头语言清晰到位。这个实验项目由于比较完全的开放,没有更具体更细致的要求,这就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 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 打破传统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要将更多的新知识、新方法贯穿其中,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动手实践太少,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尽人意。针对影视类课程特点,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理论基本知识和要求,编写影视课程的实验讲义,增加设备操作的应用实验。积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以实验室为阵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自主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型学习。从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角度出发,探索多种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适当压缩验证性实验,逐步增加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逐步使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内容独立设计实验程序和方法,实施创造性教育,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 共享学校实验资源,建设实验训练基地

学校在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共享学校的实验设备,完成部分实验,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实验训练基地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分组承担校园新闻的拍摄和制作,将教学计划与校园新闻紧密结合起来。实验项目每个组相同,实验内容可以根据栏目自行设计,由负责校园新闻的老师全面指导该组学生的学习。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系统化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 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实验师资队伍的培养

建设一支热爱实验室工作,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是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应着重解决如下一些问题:首先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其次是向外引进人才,将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视从业人员引进或聘用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或者在学校内部挖掘潜力,将刚毕业的大学生引入实验室工作,返聘已离岗的高职称技术人员或教师,调整实验师资专业分布等。三是注重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针对实验教学师资业务水平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综合素质训练。

[1]石建中,影视制作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期

影视摄影中景深的创新应用 第4篇

一、景深的概念、主要影响要素以及原则分析

1、景深的概念

景深指的是在摄像机镜头或者其他成像器前沿获得清晰图像后, 成像所测定的被拍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完成聚焦后, 在焦点前、后等范围中能够形成清晰像, 其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其能够模糊背景, 将拍摄对象突出, 且其拍摄出的背景依然比较清晰。

2、景深的主要影响要素

在整个画面影像结构中, 景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景深效果不同, 那么所拍摄出的影像美感、影像时空也就不同。影像景深效果的要素主要有三个, 要在保证任意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另外一个因素的影像规律就能够成立, 主要影像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 光圈大小

光圈和景深存在反比关系, 光圈越大, 那么景深就越小;相反的, 光圈越小, 那么景深就越大。光圈对景深效果影像是最大的, 进行影视摄影时, 光圈首先选择曝光模式, 原理就是优先选择光圈, 然后控制景深效果。部分相机中具有景深优先模式, 特意用来对景深进行控制。另外, 对景深大小进行控制时要运用滤光片进行配合。

(2) 焦距长短

焦距和景深具有反比关系。焦距越长, 那么景深就越小;如焦距越短, 那么景深就越大。通常情况下, 长焦镜头的景深较小, 不易聚焦, 画面易晃动;广角镜头的景深较大, 画面比例比较稳定, 能够方便人们扛肩进行拍摄。如一次性相机和傻瓜式相机能够避免聚焦, 就是运用广角镜头的景深大的原理。

(3) 摄距远近

摄距和景深关系为正比, 摄距越远, 那么景深就越大;摄距越近, 那么景深就越小。因此, 远距离进行拍摄时, 不需要严格控制焦距;近距离拍摄时, 特别是微距离拍摄时, 要严格控制好焦距。

只有熟练掌握景深的主要影响要素, 就能够运用大光圈、长焦距以及近摄距来拍摄景深效果, 如对花卉进行摄影;通过运用小光圈、短焦距以及远摄距拍摄出大景深效果, 如拍摄风景或者群像等。

3、景深的三分之一原则

将聚焦点作为分界, 将景深划分为前景深与后景深。其中, 前景深指的是在聚焦点前形成清晰成像的范围;后景深指的是在聚焦点后, 能够形成清晰成像的范围。前景深与后景深相比,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一般情况下, 景深的三分之一原则指的是在景深中, 前景深占据三分之一, 后景深占据三分之二。

二、在焦点调整中应用景深

在影视摄影中, 焦点调整主要指的是聚焦、移焦、跟焦以及虚焦等, 主要将光学镜头自身具备的特性作为主要调整依据, 另外, 控制景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能够有效控制景深, 那么拍摄出的画面效果将会出人意料。

1、聚焦

聚焦指的是使被摄主体与拍摄机位处于相对固定环境下, 对聚焦环进行调整, 保证被摄主体成像的清晰。聚焦时, 主要运用“目标特写聚焦法”, 在进行拍摄前, 特写被摄主体, 然后转动聚焦环, 将图像调整清晰后, 将需要的景别拉开, 最后开始拍摄。聚焦原理为:对被摄主体进行特写时, 镜头的焦距比较长, 由于其和景深是反比关系, 所以景深范围就越小, 如使聚焦清晰, 那么就要将画面调整为大景别, 长镜头焦距变为短镜头焦距, 景深范围逐渐增大, 进而使被摄主体处于景深范围中, 成像较清晰。

2、移焦

移焦指的是虚实切换拍摄画面的重点, 灵活运用焦点特性和景深原理, 能够起到引导人们注意力以及转移画面视觉中心的效果。其原理为:如对A、B两个主体的交流场面进行拍摄时, 如要将A主体突出, 则要对景深范围进行控制, 确保景深范围包含A主体, 那么最终成像中的A主体就较清晰, B主体则较模糊, 将A主体突出表现。运用相同的原理, 如突出B主体时, 也通过控制景深范围, 使其包含B主体, 清晰将B主体突出。随着交流的持续进行, 可来回调整、切换突出主体。

3、跟焦

跟焦指的是根据被摄主体的不断移动, 对聚焦环进行适时调整, 保证焦点处于被摄主体范围, 保证被摄主体成像的清晰。跟焦主要根据近快远慢、近顺远逆以及焦点前置的原则, 近快远慢和近顺远逆规律是由焦距环刻度分布情况获得的;焦点前置是依据景深的三分之一原则获得的, 由于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如被摄主体接近摄影镜头时, 那么为使被摄主体处于景深范围, 需要将焦点往前。如对人物进行拍摄时, 首先将焦点确定在人物的鼻尖, 这样能够保证人脸始终处于景深范围。

4、虚焦

所谓虚焦, 顾名思义, 指的是在整个画面中, 无一处为实焦, 整个画面一片模糊。其原理为, 确保所拍摄场景均处于景深范围之外。

三、在画面造型中应用景深

对景深进行控制, 最终目的是达到艺术效果, 获得更好的画面造型。在画面造型中应用景深的作用如下:

1、能够显著突出主体

使用小景深, 对背景净化后, 将主体突出。通常情况下, 其表现为主体较清晰, 画面背景较模糊, 并对会影响主体表现的画面均进行虚化处理。

2、能够深化主题

通过运用景深虚实效果的原理, 能够起到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增强情绪节奏以及解释内心世界的作用。

3、能够美化画面

运用景深效果, 能够平衡画面, 对构图进行美化, 强化反差以及表现影调等作用。

4、营造画面意境

对景深进行有效控制, 能够营造出虚虚实实、虚实结合、虚中有实以及有藏有露的意境。如对具体场景进行拍摄时, 运用虚焦, 能够使场景转变为抽象的线条、色块, 进而呈现出比较强烈的意境感和朦胧美。

5、加强透视

通过将景深的虚实原理发挥出来, 能够增强拍摄画面的透视感、空间感、透视感以及纵深感, 实现画面的立体化。

四、结语

总之, 随着我国影视摄影行业的不断发展, 景深在其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且摄影工具、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为有效将景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要求影视摄影专业人员要在熟练掌握景深效果应用原理的基础上, 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并举一反三,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景深原理, 最终促进其创新发展, 拍摄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大促进了我国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影视摄影中, 景深作为一种具备控制焦点、营造意境、美化画面、深化主题以及增强透视等作用的技术, 在影视摄影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创新角度, 对其控制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探究其具备的深层次功能, 以便能够将其在影视摄影中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摄影,景深,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向阳, 郝奇.景深在影视摄影中的创新应用[J].电影评介, 2009, 01 (11) :125-126.

[2]张绍江.电视摄像中如何运用景深突出画面主体[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9, 10 (05) :789-790.

[3]白素平, 闫钰锋, 付秀华, 等.摄像模块景深自动测试技术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4 (04) :213-215.

[4]孙晨.论影视画面的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1 (02) :9-10.

[5]汪志平.摄像艺术中景深的应用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8 (20) :63-64.

影视摄影 第5篇

好您!

感谢您能够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机遇,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以平和的心态来看

完这封求职介绍信。

直至起笔,我都报着一种热切而真诚的心情,一方面把这次机会看作是交流和沟通的平

台;另一方面,这可能是人生中又一转折,至少必定会是人生中一次不一般的经历.首先,我想表明一下个人的工作态度。我是一个稳重扎实,具有学习精神的人。我认为:

我的工作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汲取知识,摄取更巧妙的工作之法,此

为最大乐趣之所在。

我从小生活在父母羽翼之下,可以说我的社会生活是从上大学以后开始的。但是我从小

就向往着独立。大学后,加入了院学生会外联部,并且有过多次外联赞助经历。大学的独自

生活给予了我不屈不挠的性格,大学期间先后到多个电视台以及传媒公司实习,初有社会历

练。如果说缺点,我承认我是一个有压迫感、紧张感、危机感的人,时时刻刻都会紧绷起精

神做眼前的事情,虽然有些神经质,但是无为于性格使然。我的专业是摄影,很多人认为有

时候追求过艺术的人会性格较为散漫,举止过于随便,但我却是一个十分撒快的人。从小就

谨记,为人宽厚,律己严格。严格,严肃,严谨就是我的座右铭。

当然,自己在职业经验和专业相关方面并不具备任何优势,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优势即

是劣势,以我严格自身,善于学习的性格,相信只要给我一个机会,就一定会看到一个好的效果。工作是一个苦修的过程,处有所学,学以致用,这种充实就是我最大的乐趣。“路漫

漫其修远”我自勉之。

最后,恭祝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祝您作工顺利!请予以考虑我这个新兵.愿与贵公司携手共

筑美好未来!为盼!

此致

敬礼应聘人:XXX

----追随摩羯座献上

影视广告摄影技巧的应用初探 第6篇

1 影视广告摄影技巧的应用

1.1 合理选择画面色彩

观众从广告中最先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色彩。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人们的情感及情绪, 故在影视广告中画面色彩的运用正好与人们的色彩感官相符合。色彩所带来的效果是极为奇特的, 其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用。在拍摄时, 摄影师要重视色彩的运用, 尽最大努力来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每一种颜色均有着其自身所独特的韵味, 其所表现出来的广告宗旨、意境也是有着一定差异的。例如, 红色往往会呈现出幸福和喜庆的感受, 黑色则蕴含着忧郁、神秘的感觉, 这些颜色在长时间运用之后已经被赋予有相应的情感特征。在摄影过程中, 如果能够将这些色彩完美融入到其中, 那么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拍摄的成效以及真实感。此外, 摄影师在选择颜色时要尽可能与广告产品相符, 注重色彩的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画面更加完美。

1.2 影视广告的摄影中光线的运用技巧

影视广告作品要能够增强画面美感, 光线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1]。光线运用的主要目的是将画面中的重要部分突显出来, 光线能够很好地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从而造成强烈的冲击感。影视广告作品通常是由多个画面结合起来的, 对这些画面的光线进行调整后, 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来对这些画面进行赏析, 从而引导观看者来领会出设计者所想表达的初衷, 最终最大限度展现广告效果。影视广告的独特效果离不开画面光线处理工作的撑持, 当画面光线处理存在问题时, 不难发现影视广告的效果明显会变差, 严重时可能导致该广告作品被人们所弃用。例如, 在拍摄洗发水影视广告作品时, 对于光线的要求就极为严格。亮发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洗发水的功效, 故在进行画面处理时应尽可能增强头发的明亮程度, 这种方式可以向消费者们阐明该洗发水的效果, 吸引更多地人来购买使用, 故非常有必要注重光效技巧的运用。

1.3 影视广告中平面构图的应用

影视广告虽然具备着诸多优点, 但由于影视广告作品是由各种画面组合而成, 故只有在确保各个画面完美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制作出备受人们喜爱的广告作品。而要想使每一幅画面的构图都精美, 那么就必须考虑各方面的要素。首先, 从观看者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画面内容要尽可能简单明了。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 拍摄寸照时候往往会选择单一的背景, 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突显出主体, 使主体更具吸引力, 观看者也会更容易集中精力来观看。其次, 需要考虑画面的均衡[2]。画面均衡主要体现在形式方面, 这是人类出生以来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的视觉习惯。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难以接受三条腿的桌椅, 对于那种上大下小的物体会产生危机感。均衡感是受众的基本美感之一, 所以在构图过程中, 要合理安排视觉空间中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3]。

2 结语

在拍摄影视广告时, 摄影技巧的运用是不容轻忽的, 要想进一步提升广告效果, 那就必须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在制作广告时, 要尽可能让广告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不断丰富影视广告的拍摄手法, 从而制作出更好的影视广告作品。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 影视广告被人们广泛应用, 其主要目的是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要想保证影视广告的水平和效果, 就应注重影视广告摄影技巧的运用。在当前的市场中, 影视广告质量参差不齐, 拍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非常有必要更深层次地探究分析影视广告摄影技术。本文简述影视广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析影视广告摄影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影视广告,摄影技巧,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淼.浅谈影视广告作品的摄影技巧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6) .

[2]薛蓓.基于电影学中的视听元素应用于影视广告创意的效果研究[J].新闻知识, 2015 (3) .

论影视教育在摄影教育中的作用 第7篇

另外, 摄影与影视的关系本身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没有马布里奇对于连续运动摄影的研究, 根本不会有电影与电视, 电影与摄影都使用胶片, 尽管影视是运动的艺术, 而摄影是静态的、平面的艺术,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 两者天然就是一致的。在摄影大师中, 维基、塞西尔.比顿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曼.雷、保罗.斯特兰德、布拉塞到乔尔.迈耶罗维茨、南.格尔丁等大部分摄影师都拿起电影摄影机拍过纪录片或故事片。在现今的摄影业, 摄影师平面摄影与摄像双管齐下是业界共识, 新锐摄影师大多都一面从事平面摄影, 一面用DV进行辅助记录, 影视从另一维度使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年轻人, 从小就浸淫在前所未有的视觉化时代里, 广告、影视、游戏、动漫、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他们对图像尤其是动态的影像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与接受性, 比较排斥生硬的传统教学方法, 如能在教学中加入影视等动态的教学内容, 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摄影的有些理念与影视本身就是一致的, 比如摄影基础会讲到摄影的景别, 其实本身就是借用了电影电视景别的概念, 这时教师大多会用电影电视的某些画面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电影《黄土地》的开头大段黄土绵延的部分, 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远景和大远景, 而讲到近景与特写时, 影视传统的正、反打镜头是很好的例子, 学生会得到更清晰的印象, 较平时放照片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在讲摄影构图的时候, 解读完十几张经典的摄影作品, 再加上一小段剪辑不那么快的电影或电视节目, 比如陈凯歌充满诗意与韵律的电影《孩子王》或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逐镜讲解画面的构图, 以及角度、距离与高度的关系, 学生注意力更高, 授课效果更好。

讲到画面的结构中心时, 突出的难点是九宫格等按黄金分割比例的构图法, 重点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定律, 中外比是怎样形成的, 使学生牢记“入乎规矩之中”, 才能“出乎规矩之外”, 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定义、图示都显示在PPT上, 大部分学生也都听说过, 但是他们能否从心里真正领会呢?“结构中心应在视觉中心上, 而结构中心不在画面的几何中心上”, 学生听起来总觉得似懂非懂。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一些涉及这一内容的影视节目, 比如央视十套的金牌节目《百家讲坛》, 有一期专家正好讲解黄金分割, 两位教授从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大卫像讲到达.芬奇关于人体的比例的说法、海螺的螺旋, 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讲到科学实验的成功率都与黄金分割有关, 生动形象又直观亲切。教授的精彩讲解加上节目制作精良, 学生这才了解到, 看似枯燥的构图法, 原来一头连着艺术, 一头牵着自然, 世界居然如此奇妙, 短短10几分钟的电视节目, 大大提升了授课效果。

讲到摄影的内容与形式时, 我国传统艺术理论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而现代的摄影艺术尤其是一些剑走偏锋的沙龙摄影, 他们极力追求一种超内容的形式。教师一面用传统方式讲述两种不同的艺术观念, 同时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和现代绘画、招贴等的同时, 也可以加入一些影视的内容, 比如一些比较观念的电影电视作品, 学生一面惊叹于现代艺术的超乎普通人的理解与想象力之外, 也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解得更加深刻与直观。讲布光的时候, 好莱坞电影是经典布光的最佳讲义, 欧洲艺术电影则是运用自然光的活教材, 像《枪火》《PTU》这种夜晚拍摄的影视作品, 则是讲解联闪布光的经典样本;讲到摄影蒙太奇的时候, 不讲电影和电视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摄影蒙太奇的理念本来就脱胎自电影与电视的蒙太奇, 是影视蒙太奇的变异体。

在讲解摄影史、摄影艺术概论等课程时, 加入影视的内容就更为普遍, 一方面如述所说, 许多摄影大师都曾经拍过电影, 同时, 摄影史与电影史、电视史与其它艺术史一样, 是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分, 他们在时代变迁思潮更迭方面, 几乎是完全一致的。20年代, 当现代主义电影在法国巴黎开花结果的时候, 现代主义摄影也在欧洲大陆风行一时。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30年代世界电影带来一朵奇葩, 同样来自德国的莫霍利-纳吉和包豪斯的抽象主义摄影实验也出自这个时代, 内容上, 他们同样晦涩难以理解, 而在他们幕后, 同样是二战前德国风雨飘摇的大时代。站在时代的角度、站在艺术史整体的高度看待摄影史, 学生会有更宏大的历史视野, 也更容易理解摄影大师们的卓尔不群, 以及他们个人无法挣脱的局限性。

抛开具体的课程内容不谈, 影视教育在另一层面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在大学四年的教育过程中, 除去课堂教育与实践操作, 我们一再强调, 作为一个视觉时代的大学生, 同时也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从业人员, 要有足够的视觉画面储备, 这当中, 一部分来自绘画、招贴、广告、游戏、网络, 一大部分来自摄影, 还有一部分来自电影电视, 电影电视的画面更直观也更精致。如果没有观摩大量电影, 辛迪.舍曼可能拍不出《无题电影剧照》, 如果没有受法斯宾德、基耶斯夫斯基、德.西卡.帕索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电影的影响, 南.格尔丁的作品不会呈现出大家看到的样貌。从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的消解经典的风潮中, 经典电影不仅是其灵感来源, 为它开启创意之门, 更是其直接的素材库与表现对象。如今时尚摄影做得更直截了当, 干脆径直从电影中汲取营养, 提取创意。从这一层面上说, 影视是天然的知识储备库, 对学生创作实习、毕业设计甚至毕业后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上一篇:《新青年》的青年观下一篇:冬季体育运动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