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服装范文

2024-05-14

影视服装范文(精选8篇)

影视服装 第1篇

一、影视服装的基本特点

一般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服装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属性。一是实用性;二是社会性;三是装饰性。

而影视服装除应具有一般服装的基本特点以外, 更主要的是它还担负着为影视片的内容服务和塑造人物的任务。它既要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气质、宗教、民族和文化修养, 又是影片视觉效果中的重要因素。影视片的服装从开始设计、制作到现场拍摄的全过程, 都要考虑整部影片的总体风格, 把握好影片的基调。具体讲就是剧中人物之间的“距离感”, 各自的个性, 特征等。如场景选用上的“时间感”, 即场景的内容、气氛;款式上、面料上的“历史感”, 即影片的时代背景;色彩、装饰上的“协调感”, 即影片画面人物的色块组合。

在这个问题上, 影视服饰就不同于舞台剧的服饰, 舞台剧受到舞台尺寸的限制, 在舞美设计上, 只能在现有的空间中做文章。观众同演员有一定的距离, 观众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蒙太奇”来调节舞台的画面。而影视只能是观众自己接受“客观蒙太奇”的强行调节。由于舞台剧具有以上特点, 所以在布景、道具、灯光、服装上都要进行较大的夸张处理。舞台服装一般都是“程式化”的装扮, 款式、色彩的变化则相对稳定。影视服装就不能采取舞台剧的方法, 过份的夸张就会失去生活感。

以假乱真也是影视服装的又一特点。由于要考虑到一部影片的制片成本,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用货真价实的东西来拍摄, 一个成千上万人的古代战争场面, 如果都用真甲真盔来表演, 那服装的制作成本就会相当可观。目前, 国内外很多影视片都是用以假乱真的办法来解决的, 中日合拍影片《敦煌》中的官兵盔帽、铠甲, 都需要做成历史上青铜、铁片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塑料、玻璃钢、纸夹柱等工艺, 经过表面的肌理仿真处理, 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做旧”是影视服装“生活化”的具体化。由于影视服装必须在总体设计、制作上注重“生活感”, 而且必须在很多细小的地方贴近生活, 在场景、人物的具体处理上, 更具有环境效果, 所以, 恰到好处的“做旧”是必不可少的。如战争场面, 服装就必须要有硝烟迹、血迹, 出征与凯旋而归的时候服装上都要出现不能程度的“做旧”。目前, 在处理上, 往往都是运用洗、磨、擦、化学药水等处理。当然, 目前国外很多影片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有不少好方法,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影视服装的表现与再现

任何一部影视片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画面, 往往一个装束, 一件衣服的穿戴就可表明一个时代。如果一部影片在服装的运用上很细致, 就会帮助影片起到烘托时代气氛, 交待人物环境的作用。

服装的款式, 在国内外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较明显的不同, 如春秋战国时期女性的狐尾服, 春秋时期的曲裾袍, 唐代的胡服和宽袖的至胸长裙, 清代的满族旗袍, 旗头, 旗鞋, 男人的达帽、马蹄袖等等。另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服装的款式也是不同的。我国古代服饰典章制度非常规范, 穿戴也是非常严格。皇帝是龙袍, 百姓是素服, 皇室庆典就是庆典的装束, 后宫中是后宫中的便装等等。服装的款式变化, 又是影片中时代的最典型特征。

除此之外, 服装的装饰图案, 色彩的运用也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服装装饰图案的设计问题, 一般常常被人们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类, 写意派往往在某个影片的时代特征上注重时代的典型的图案。如电视剧《孔子》上的一些服饰图案的运用, 常常采用一些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等装饰, 在工艺方法上, 多采用绣、印、绘等方法, 色彩运用上多用同类色, 减少对比色, 使影片产生现代观众的“历史感”。由于使用了这些图案装饰, 并没有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 而恰恰更具有“春秋遗风”。又如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众多服装, 装饰图案都采用云气纹、动物纹、汉代如意纹, 而最多的当属瓦当图案、铜镜图案。汉代蜀国的漆器图案, 多用红、黑两色, 使影片更具有汉代的典型特点。

另外, 还有一类为写实派。它比较注重服饰上的历史依据, 处处都要找出根据, 从书本、文物、考证、资料中查实, 这对于近代影视片的服装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 写实派注重查实, 所以在有些地方就会显得过于拘谨、严肃。这对于史实片是必要的, 但作为一些娱乐片, 可能就有太强调再现之嫌了。

崔晓东影视舞台服装作品赏析 第2篇

【关键词】赏析;服装设计;崔晓东;《涟涟有鱼》;《对着月亮说》;《诺玛阿美》;《君生我未生》;《永远的秧歌》;《蝴蝶公主》;《马可波罗》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5.016

【Abstract】Many film, television and stage productions of the costume designer Cui Xiaodong were appreciated.

【Key Words】appreciation; costume design; Cui Xiaodong; Fish tears; To the moon; Norma may; I was not when you were born; Forever Yangko dance; Butterfly Princess; Marco Polo

编者按:

崔晓东,戏剧影视舞台服装设计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学院硕士。

服装设计创作包括影视、舞台、旅游等多类作品。影视作品:美剧《马可波罗》,电影《名将学院》、《大闹东海》;舞剧作品:《红高粱》、《太极传奇》、《风筝》、《东厢记》、《守望》、《烟花易冷》、《傩·情》、《浮生》以及香港芭蕾舞剧《红楼梦》、田露作品晚会《缘从民间来》等;旅游作品:深圳东部华侨城《天禅第二部》、敦煌大型沙漠实景旅游秀《敦煌盛典》、新疆旅游秀《梦蝶天山》、贵州旅游秀《遵义传奇》、合肥万达旅游秀《谍影虫虫》等。

多部作品获奖。其中,舞剧《太极传奇》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单项奖·服装设计奖;《红高粱》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守望》获文华单项奖·服装设计奖。杂技《敦煌焕》获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

本期赏析其作品:舞蹈《涟涟有鱼》、《对着月亮说》;舞剧《诺玛阿美》、《君生我未生》、《永远的秧歌》;万达西双版纳旅游秀《蝴蝶公主》,以及电影《马可波罗》。

创作过程中,灵感就好像是一枚铺满泥沙的蚌,忽然被撬开了沙色外壳,发现里面暗藏明珠,有淳厚的光泽与质感,温润夺目。顿时,欣喜若狂。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的人不少,但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幸福感的人却不多,我有幸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我始终坚持沿用传统的手绘,认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设计师本身的绘画功底与美学造诣。为了便于把控整体造型,每幅手稿都包含了妆面设计与道具设计。图纸上每一笔的初衷力图是作品想象力的完美呈现,每一笔线条与服装最终呈现的主体结构息息相关,画面色彩体现了设计师对剧中人物人格色彩的解读。丢掉冰冷的机器,坚持手绘,令实物更贴近设计,手稿直接作为面料印染加工时的色标使用,这一点是电脑设计所不能比拟的。

喜欢有创作挑战的工作,从不觉得累。其实很简单,如果做的是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多简单你都觉得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很幸福,虽然其间也经过多次转型选择和重头再来。其实从讨论设计风格开始,把一个概念的东西变成一个实体的服装,再到演员穿在身上进行表演,经历这个过程的成就感相信只有设计师自己才能体会。也许为了一种面料要到三个市场、在上百种色彩里挑到合适的那一抹,但我并不觉得这个过程很累,因为恰恰是最适合的那一抹色彩成就了一件完美的服装,一切的疲惫就此抵消,很享受这个过程。

舞蹈小作品《涟涟有鱼》

导演:田露

服装设计:崔晓东

崔晓东:锦带飘舞,妙舞绮罗,浓烈放姿,人鱼传奇。

创作初期,导演希望在旧有的舞蹈造型框架下做些突破性设计,于是有了这条活灵活现的鱼尾裙,这套服装的表现语汇追求国画般的浓墨渲染,用轻柔的面料配合浸染工艺幻化出真实的流动感,再结合舞者身形的韵味,使造型与舞者宛若天成。

舞蹈小作品《对着月亮说》

导演:何颖

服装设计:崔晓东

崔晓东:这款服装从黑白灰色调中提炼,可以更好地凸显出舞者本人清寂超然的心境,传达出作品隐含的深意,通过舞者动作间的裙角翻转,观众能隐约感受到虚无空灵中蕴含的内心冲突和情感色调,体现了“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

舞剧《诺玛阿美》

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联合出品

2015年9月在云南红河大剧院首演

编剧:周楚栋

总导演: 王舸 许锐

舞美设计:周立新

服装设计:崔晓东

灯光设计:蒙秦

化装设计:刘雅

崔晓东:个人很喜欢面料再造后肌理的层次感,《诺玛阿美》的服装,灵感来自于哈尼族特有的梯田文化,构思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从美术的角度构想整个舞剧需要呈现的画面感,希望将油画概念大胆运用于服装,使得服装最终的呈现如同一幅民族的史诗长卷。

从在当地找到的一件老衣服里寻找到灵感,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工厂完成了作品,服装最后的呈现效果是“仿佛从历史中走来的一群古人”,每个人物形象都似像非像,恍惚中是远古的红河人走来,细看又不是简单的民族服装。制作服装的材料包括:反复浸染的麻布麻绳、当地人用的花边和面料仿制的当地盛产的棕叶,都是特别原始的材料,纯手工制作。

舞剧《君生我未生》

长沙市委宣传部,望城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品

2016年1月在长沙市群众艺术馆实验剧场首演

导演:郭贝贝

服装设计:崔晓东 高秋婉

崔晓东:很多我们现在设计的东西以前都有人做过,但怎么让人能一眼就认出这是你的设计?——必须要让它有设计师的味道在里面。其实服装设计师并不是坐在那里画几张图纸就行了,设计师要了解很多的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服装设计领域,每个作品都有它的根源所在,要去了解整部作品想要表达的理念,去吸收可用元素,包括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甚至导演的想法、演出时的灯光舞美等等,不断地去吸收,这是很重要的,然后等到输出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吸收到的东西解构演变成自己的作品。

影视服装语言的审美功能研究 第3篇

服装语言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画面语言的前提下, 为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提高一种更直观或更象征的方式, 为影片叙事提供有力的视觉支持。服装作为一种非语言性的交际方式, 在人类日常交往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会给他人留下一定的视觉印象, 而成为外在形象的一个标志。服装的非语言性就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的视觉印象, 形成对他人的外在表面形象的一定的审美认知, 从而影响到交往判定。同样, 影视作品作为生活的折射和艺术化, 也要注意对影视剧中人物角色的服装设计, 从人物性格、角色年龄跨度和人物所处的环境处境和情感情绪等方面来设定服装语言, 在基于历史现实的服装造型的前提下, 结合现代受众审美观念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进行适度的造型改变, 强化影片的视觉感染力。

从视觉感官来看, 服装的基本造型和色彩应用是造成视觉冲击的两大因素, 也是构成视觉性审美的基本要素, 这点在许多影视剧中得以认证。在电视剧《甄嬛传》服装无不细致考究, 契合人物身份, 在人物形象性格变化中起到重要指标作用, 同时也最大可能忠实还原了清代宫廷女子的服饰穿着情况。特别是主人公甄嬛的服装设计, 从其秀女时期到清纯青涩到承宠时期的大方得体再到复宠时候的华丽至极而后到太后时期的不怒自威, 每个时期的甄嬛所穿的服装都符合每段时期甄嬛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 将甄嬛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物造型更加的立体丰满, 而服装设计就在其中起到了辅助塑造和积极推动作用。受众在整个《甄嬛传》中通过甄嬛个人服饰的变化中既整体的了解了清朝宫廷妃子的穿衣打扮, 更鲜明地体会到甄嬛个人的情绪变化和性格转变。视觉上甄嬛服装的转变, 从色彩的清淡碧色和粉色到之后的浓艳庄贵的红色和黄色, 强化视觉冲击, 在受众的潜意识中形成观念反差, 从而追随人物性格发展走向, 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视觉上的造型特色和色彩应用配合人物形象的转变和整体影视剧的风格给受众以基本的情感定位和视觉印象, 形成人影视剧人物造型和整体影视剧艺术特色形成基本的审美意识。

二、隐喻性审美

相对于比较直观的视觉性审美, 隐喻性审美所包含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意味更

加的广泛和深刻, 同时也包含着基础和直观的视觉性审美, 隐喻性审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基于基本的直观视觉性审美集合、延伸的意蕴, 意味悠长、引人深思。影视服装语言的审美功能也可从其大概的功能分类视觉性审美和隐喻性审美来看, 基本的视觉性审美是一般大众加以一定的审美认知便可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 隐喻性审美则需要在基本直观的视觉性审美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再加以深入的内涵意蕴的探讨, 集合影视剧的人物形象设定和影片主题思想来研究其背后所指, 从而引起思想的共鸣, 提升受众审美高度, 将影视剧的美学内涵和思想传递给受众加以理解, 这在许多影视剧中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并成为之后影视剧发展、提升其文化内涵意蕴的一大发展出路。

从隐喻性审美来说, 影视剧服装语言的设计本身的喻义和所指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探讨性, 需要受众在观赏的同时结合受众审美经验对影视剧中人物服装的设定结合影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来统一思考, 从而领悟其中的美学奥秘, 体味不为人所知的意味悠长, 许多电影都利用这一点来增加电影的文化内涵, 深化电影的主题意味, 在于受众产生思想共鸣的同时发挥其审美传播效果。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服装语言的设定, 红衣女孩在整个黑白叙事的电影中是一抹独特的色彩, 红衣女孩穿梭在被押解的犹太人当中, 代表着绝望中的挣扎, 让受众感受到莫名的压抑和触动, 更深深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当红衣女孩出现在运尸车上, 一抹如血般暗红色彩, 更加深影片整体沉重的气氛, 叙述着一个民族的悲剧和坚强。红衣女孩的服装设定不在于塑造其模糊的人物形象, 而是凸显影片的主题意蕴, 震撼人心。影片中服装的隐喻价值有多大, 取决于服装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深层思考, 影视服装设计要契合于影视叙事整体故事走向, 使得角色服饰更好地服务于整体创意, 以隐喻性的方式通过影片中人物造型包括服装造型来反映所要表达的主题, 可见影片服饰语言的辅助和基础作用。

正如张爱玲所说 :“衣服是一种语言, 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影视服装语言无论是从视觉性的直观外在的审美功能来看, 还是从其隐喻性的内涵暗示性的审美功能来看, 都契合着影片的主题, 通过影视服装语言来传达信息, 给观众带来心理和叙事进程的暗示, 从而使影片服装丰富的内涵得以深刻的探索和挖掘。

摘要:服装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叙事因素, 其本身的独特文化意味为影视艺术的解读增添深层意蕴。无论是从影视服装语言的基本造型所带来的视觉性审美还是从服装语言的内在辅助叙事和人物塑造等隐喻性审美, 都要综合到影视作品的整体文化内涵中, 符合观众的审美理念从而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 彰显影片思想内涵。

关键词:影视,服装语言,视觉性,审美,隐喻性

参考文献

[1]叶立诚.服饰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2]孙艳艳.论影视作品中服饰文化的表现[J].艺海, 2008, 9.

[3]戴锦华.电影与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论传统文化对影视服装的作用与影响 第4篇

关键词:影视服装;传统文化;影响

伴随影视传媒的进展和市场的需要,表现传统历史主题的影视作品日趋增加。更大的影响力于影视服装,因为其本身为文化表达方法之一,也成为了影片的重要因素。目前,有些作品缺少对影片的好好把握,反而另有些影视作品确优秀地展现了其特别的文化蕴涵和历史背景,对这很多人议论纷纷。那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要怎样利用影视服装在优秀影视作品中具体体现呢,如何依据传统文化制作出更优秀的影视服装,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服装发展进行中得到解决。

一、影视服装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

与外来文化和当代文化相比较,传统文化的范围更大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经典诗文、民族风俗、儒家思想、忠孝观念等。

以影片中人物的工作、地位、年龄、个性和生活方式为根据,结合相关配饰对服饰采用整体设计,以符合特定的民族、年代、情境和地区这就是影视服装。影视服饰的更替与文化氛围、时尚潮流、历史背景都有相关性。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桥梁,服饰对影片总体氛围的创造有深远意义,是特定时期文化的具体表现,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其社会特征、民族文化和时代背景。[1]

二、传统文化对影视服装的影响及关联

影视服装融合影视文化、传统文化及现代艺术,是依照剧本和导演对剧中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而设计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影视文化,除了传统文化的直接影响外。影视文化集合空与时、静与动、听与视、戏剧与表现于一体,综合音乐、建筑、戏剧、文学、雕塑、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众多因素,使观众享受对审美情趣的愉快。虽然每一部影片所表现的服饰文化形式和内容都不一样,但其中包含的影视文化是有相似的。影视在播散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观念中导致了服饰的流行,服饰的流行加深了人类对影视内容和画面的回忆,加深了影视的艺术效果,促进了服饰的流行与进展。在影视剧中,影视服装的艺术影响力是服装设计师通过面料、色彩、款式等方法表现出来的。[2]

在古代,等级制度很夸张,人有等级之分,服装和颜色也分等级。服装象征着一种身份地位,表达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政治地位。中国一直有“衣冠王国”的说法,中国封建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旺盛在唐代。中国在隋唐时期由分裂到统一,文化和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服饰也有了光明前景。电视剧《大明宫词》反映的就是这些。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设计借鉴了现在的流行元素,有很大的复古倾向,给人以超强的视觉感受,极好的体现出大唐时期的繁荣昌盛。其服饰借用现代面料的泛素化将唐朝服饰的某些元素,如披帛盘发、宽大衣袖、露肩露胸等来表现服装的总体美,也符合现在的审美标准。电影中的总体服饰较唯美,不管是否符合盛唐时的衣着和服装特点,都使人感觉到穿梭时空的特殊亮点。

三、如何使传统文化在影视服装中运用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要利用影视作品来发扬和传承其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一名影视服装设计师最必须的。了解传统文化和服装发展的过程对影视服装设计有极大地影响,重点是其特征和内涵。传统文化有三大特点,第一: 民族性。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及人文特性,设计时要以其影视作品中的民族文化为依据。第二:传承性。文化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每个时间的服饰特点和趋势各有不同,要异中求同,更要同中求异:第三:历史性。时代背景和影视服装是并存的,身为设计师要了解其经济政治背景和社会的综合因素,在设计中要在尊重历史原形的基础上辅以创新。[3]

影视服装是一项总体艺术,在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有时尚流行潮流和社会舆论等条件的限制,人各有异。设计时,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条件、对象和需要来创新,掌握大众审美才能让影片脱颖而出。设计影视服装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创新思维去揭露服饰与人的关联,充分表达人物气质、修养、文化、职业和个性特点,达到统一。(2)要依据影片内容去理解和结合,根据人物形象来制作,总结制作出不同风格的服饰与人的调节模式。(3)服装的发展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设计影视服装要理解传统文化,吸取精华,表达意思,传递感情,更须加入现代时尚元素,使传统文化精神更好的体现在创新中。(4)身为影视服装设计师,需要增强对影视美学的鉴赏力和自身文化修养,影视服装有着服装设计的共同特征,但更要掌握人物特征,准确定位创新,使传统文化的优良民族特色与影视服装相融合。(5)影视服装设计时要了解影片中的人物身分,利用面料、色彩和款式表达服饰文化精髓和人物主要特点,利用图案纹样时要与影片表现的当下情况相协调,服饰上的细微区别更要被重视。

综上所述,影视服装给我们开启了一面窗口,影视服饰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凸显了服饰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证实了时代和社会变幻,且利用影视艺术效果将其精髓烙印在人类大脑中,促进和引导服饰的流行进程。

参考文献:

[1]靳雯,周莉英.论传统文化对影视服装的影响与作用[J].电影文学,2010(02).

[2]邓伍英.论影视中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应用[J].电影文学,2008(02).

[3]王璇.现代服装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影视服装 第5篇

1. 跨界合作的背景

一谈到国内服装的发展, 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予以否定。其实国内服装品牌的局势十分复杂, 许多服装品牌浮躁的发展路线已经使得原有根基就不稳固的产业脆弱不堪, 贸然的批评与改动也许会取得意料之外的后果。诸如服装品牌之间的互相抄袭走捷径, 竞相压低价格等不规范的做法在国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与愤怒。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中国服装行业起步较晚, 种种错误的做法是发展途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障碍。如果仔细观察, 还会看到已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路线, 例如企业与专业预测机构合作, 掌握最新的流行信息并转化为本企业的设计资源, 摆脱了盲目跟风的设计模式;邀请国际著名模特代言;探索与服装行业之外的跨界合作。

跨界合作把不同领域的品牌联合, 从而产生其特殊的市场影响力和价值, 已经成为品牌营销和传播的一种新型方式。1957年跨界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汽车领域——福特的埃德塞尔轿车, 那时所提出的“跨界”的含义还仅限于车型间的交叉, 但是今天的跨界已远远超出这个范畴。1现在的跨界合作常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模式。例如, 2011年Jack Walk男装品牌赞助《男人帮》电视剧中部分男演员服装的营销方式可以称为跨界营销。

图片来源:http://jackwalk.tmall.com/

2. 品牌跨界的现象

依据对跨界“不同领域”的界定, 可以将跨界中“跨越”的范围进一步划分, 例如同在服装设计领域的成功案例有:Stella Mc Carteny与Adidas合作推出的Adidas by Stella Mc Carteny的高端女子运动产品系列;在不同产品设计领域中有:村上隆与Louis Vuitton合作的樱桃包;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设计交叉有:范思哲的设计师与诺基亚合作推出“倾城系列”限量版手机7270等。随着时代进步, 跨界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大。

针对具体一个品牌来说, 跨界合作可以把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宽。例如Giorgio Armani为迪拜Emaar酒店设计的豪华公寓, 耗时近五年建造, 期间Armani亲自全程监督所有设计, 包括选择基础建材以及浴室和水疗中心配件等, 公寓的整体气氛与Armani服装的高贵、精美风格相匹配, 仿佛步入了Armani世界, 无时无刻不感受到Armani的感染力。在这里, Armani已经不是一个品牌, 而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http://www.fsvi.cn/2010/0504/9991.html

3. 服装品牌与影视剧的跨界合作

服装品牌之所以可以和影视剧进行跨界合作, 因为二者所针对的潜在对象是有交集的。由于现代社会的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 “商品本身作为符号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商品的功能和使用性”2, 在这种情况下的合作, 可以使得服装品牌和影视剧二者的传播和影响效应叠加和扩大。

服装与电视剧跨界营销的方式其实并不生疏, 在欧美剧中常见到著名的服装品牌赞助剧中演员的服饰, 例如《绯闻女孩》中的Vera Wang婚纱、韩剧《冬季恋歌》里的服装赞助商on&on;中国电视剧《男才女貌》中的意大利服装品牌Misssixty。2011年11月5日, 由森马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青春励志偶像剧《青春舞台》也在北京开机。

二、服装行业跨界合作的重要性

1. 加强不同行业互动, 刺激多方共同发展

普通的服装品牌广告可能来自于模特的静态和动态展示, 这是一种传统而重要的宣传手段, 但这样难免会带来距离感和人们视觉、听觉的疲乏。而服装行业的跨界合作不仅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增加了品牌的活力、吸引力,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节约了资源。

我们通常会用全球观来描述世界一体化的格局, 如果我们将这种思维换成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 我们同样会发现行业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服装行业与电子行业、传媒行业、建筑行业的交叉可以有效地刺激服装行业、激发服装行业的生命力。

2. 集合社会优势资源, 促进品牌规范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服装行业形势严峻, 而如果综合各行各业的优秀资源和人才, 也许会改变这一现状。在越来越多专业人员投入到这个行业之后, 年轻而富有潜力的中国服装行业一定会越来越规范, 越来越有竞争力。

品牌要想发展起来, 在生产效率和质量、品牌定位推广、商品设计、形象打造、市场经营、总部管理、数据化系统、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必须具备拥有一定优势的人才资源。

三、Jack walk的跨界营销

创立于2005年的中国本土品牌Jack Walk也想到了利用这个方法推广自己的品牌。设想在长达30集的电视剧中, 演员们来来回回穿的都是同一个服装品牌的服装, 也许对一名普通的观众来说, 还不能敏感的觉察出该品牌的服装风格, 但对于自己喜欢的角色或者演员, 常会激发出爱屋及乌的习惯或者类比的心理, 比起在服装发布会上转眼即逝的没有情感的服装秀场, 这种颇有人情味道的展示, 显然会更加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1. 成功之处

(1) 影响消费者对于该品牌服装的选择与搭配

这种合作模式对于Jack Walk来说, 成功地帮助它推出自己的新一季服装。说成功并不仅仅指Jack Walk的服装通过剧中演员简单展示出来, 而是指其在正确抓住这一推广机会的同时, 还推广了一种新的装扮、搭配服装的方法。剧中人物顾小白随意系结的围巾与超长羽绒服、运动裤的搭配、罗书全格子衬衫加马甲的搭配等, 都在潜意识中指导和影响着观看这一部电视剧的男士如何跟上新一季的时尚潮流搭配服装。

男人帮中的男演员可以把平均价格在500元的Jack Walk服装穿着的有型有格, 也正体现出其实追逐服装本身的质量、版型的消费者的比例并不居多。众多在中国贴牌加工的国外品牌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说明在本质上, 中国是有能力做好高质量的服装的。久久打不出名号的中国服装品牌所缺少的并不是制作能力。那么对于新生的服装品牌来说, 可以走的捷径是抓住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心, 与其教会他们花费昂贵的价格购买一件衣服不如让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买十件可以互相搭配的衣服。这时影视剧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 比起赞助主持人或者参加节目的歌手明星, 影视剧的时间跨度较长, 随处可见的生活背景也可以帮助消费者认同服装品牌的消费理念。

(2) 宣传品牌消费理念

对于服装品牌消费理念的宣传将会在今后的服装销售过程中展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准确的品牌消费理念可以使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充满对品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对于顾客的忠诚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 “术业有专攻”可以使企业有效利用和分配设计和生产资源, 以使得利润最大化

Jack Walk的品牌定位与剧情中人物形象吻合, 因此, 服装和人物的结合也十分紧密和自然。剧中两位男主角都属于中产阶级年轻男士, 顾小白是一个自由作家, 罗书全是一个计算机培训班的老师。在高收入高支出的上海, 他们的生活状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仍然为了有质量的生活环境而奋斗的年轻男性。与Jac Walk的品牌定位“以最优的价格, 不断地为年轻人提供高品质、时尚而不张扬的休闲男装”相符合。最近同样赞助过电视剧《夏家三千金》的品牌Hoperise, 它的定位为“新派时尚都市”, 品牌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是成功而富有激情的男士所追求的时尚品牌。显然两种品牌风格差异较大, 如果双方选择错误, 不仅对服装品牌所希冀展示的产品会有所偏差, 对于合作的电视剧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3) 便于建立立体营销模式

服装品牌与电视剧的合作有利于建立传统百货和电子商务等结合的立体营销模式。除了与电视剧之间的合作关系, Jac Walk、京东商城和视频网站三者之间的结合也值得一提。“不想out, 教你一个词:fashion。男人帮全剧潮服在京东商城都能找到, 便宜你了。”这是孙红雷扮演的顾小白客串在京东商城的广告中, 在给人们讲解着fashion的新概念。

2. 不足之处

(1) 跨界合作是双刃剑

首先, 在跨界双方的初期选择合作对象时一定要慎重。通过与电视剧跨界合作的方式打开销路, 提高品牌识别率的方法本身即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在设定剧情的情况下, 所能展示的服装也仅仅是实际品牌服装的一部分, 如果观看特定电视剧的观众不属于剧中所体现的消费群, 那么对于服装品牌来说不仅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可以说是一个大的灾难。

对于Jack Walk来说, 除了在《男人帮》中有过规模较大的宣传之外, 其它相关新闻却非常少。这种浅尝辄止的宣传模式不仅仅没有乘势追击起良好的开头, 同时因为在影视剧中仅仅完成了部分产品展示, 很有可能流失了另一批潜在消费者。而与之对比的Hoperise的新闻却颇多, 例如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举行时装发布会, 赞助厦门国际游艇展, 在酒吧、高端休闲会所等地点开“Hoperise之夜”等。这些活动中有的与品牌本身的联系并不十分大, 但这种频繁的互动营销方式却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途径来了解该品牌的服装, 因此那部分由于电视剧宣传没有到位的服装, 通过另一些宣传手段的辅助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到。

(2) 内容单一

服装品牌与电视剧中间的跨界合作方式在国内尚属少见, 在电视剧中仅仅抓住“消费”也就可以谅解了。其实服装品牌可以利用影视剧传达的内容有很多, 例如品牌的价值观、品牌的服务理念等。

可以预想到在两至三年以后, 各行各业的跨界合作更加频繁, 有更多服装品牌赞助电视剧时, 那时再注意更加有效地利用电视剧以及明星资源进行品牌宣传, 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机会。因此应该注意巧妙的突出和深化品牌服装的理念, 将双方跨界合作的形式多样化, 同时增强服装品牌与电视节目的关联度。同样可以学习国外的影视剧, 例如美国的影视剧《Sex And City》中萨曼莎的台词“我只穿香奈儿的衣服”, 光是这一句的台词, 已经道出了人物、背景以及跨界合作的服装品牌。Jack Walk的品牌理念是“以最优的价格, 不断地为年轻人提供高品质, 时尚而不张扬的休闲男装”, 那么怎样体现出“最优的价格”、“高品质”和“时尚而不张扬”是在今后与电视剧的合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地方。并不是仅仅赞助剧中演员的着装就认为可以完成对于服装品牌的宣传。

(3) 忽视品牌标志

网络、报刊等传媒工具确实可以作为影视剧宣传的辅助方式, 但是对于影视剧中插入广告的隐形销售方式一直受到争议。那么是否因为保守就放弃了影视剧这一宣传资源呢?诚然, 企业可以强调这一避免了插入式广告的名头, 同时也引起一部分观众的好奇心。

事实上, 人们对品牌名称也不一定要讳莫如深。借鉴国外的影视剧例如《蒂凡尼早餐》《穿普拉达的恶魔》等, 它们不仅在剧中光明正大地打出了品牌的名号, 同时也引起了品牌产品的消费热潮。国内影视剧《奋斗乌托邦》中的女主角是一位设计师, 因此出现服装品牌名称也显得很正常。同样道理, 若是影视剧本足够优秀, 也未尝不可直接打出品牌的名称。比如, 可以借鉴湖南卫视直接投资影视剧《丑女无敌》的做法, 投资一部《穿Jack Walk的青年》。

(4) 忽视互动沟通

服装品牌电视剧合作的销售结果的反馈与前期的准备和投入同样重要。及时、准确的收集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服装品牌检验合作成效, 还可以帮助服装公司调整货源储备, 以对市场做出快速反映。

Jack Walk虽然也相应的建立了微博, 但却忽视了对于微博的维护, 内容陈旧, 缺少与消费者的沟通。现今的网络沟通非常重要, Jack Walk可以想到建立品牌微博是好的开始, 如果能够充分应用这一资源, 例如在《男人帮》播放期间开设影视剧服装论坛, 建立直接买卖双方沟通平台等可以在宣传品牌的同时, 获得重要的商业信息。当然, 利用微博等网络沟通手段仅仅是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之一, 要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还需依靠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

结语

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是品牌建设不容否定的发展方向之一, 跨界合作的本质是合作双方互相利用对方的品牌资源。在社会资源有限和企业发展的无限需求之下, 共同分享一部分资源和市场是明智的做法, 若双方都是高质量的品牌再加上巧妙的联结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跨界。跨界的方式很多, 但基本原则却是确定不变的, 那就是在诚信与共赢基础上的合作共生。

注释

11.鲁成:《跨界合作1+1>2》, 《中国纺织》, 119页, 2009年11月

影视服装 第6篇

本文探讨古装影视服饰设计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精神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使其出于传统又不流于泥古, 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现实的存在性的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

一、服装设计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在古装影视剧的拍摄过程中, 影视服装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别致的款式造型、丰富多变的面料色彩为古装影视作品这一视觉艺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油彩。

1.塑 造 人 物 形 象和 彰显 个 性

服装作为角色出场时, 是观众接受到的最直观的元素, 它对时代的界定、人物形象的树立与深化所起到的作用, 是其他道具无法比拟的。影视服装设计师, 依据影片的类型与题材结合剧本所给出的特定时代环境、文化背景, 从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等多方面微观角度入手, 运用影视服装这一艺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塑造人物特性。

不久前热播的《甄嬛传》, 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制作精良的古装剧集。从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到默默无闻的小配角, 服饰无不细致而且考究, 契合人物身份, 能够侧面反映人物性格。清代宫廷妇女的服饰也在剧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忠实还原。甄嬛从秀女时的荷塘春色舒袖小袄马面裙, 寄予少女情怀;到入宫后避宠于碎玉轩的甄嬛的橘粉色素服, 展现少女的情窦初开;到获得盛宠的甄嬛的精致点翠, 显示低调华丽;再到大红色龙腾刺绣精致繁复的黄色镶领吉服, 尽显甄嬛在后宫中达到了“荣极”;最后成为太后时期的甄嬛身着明黄吉服头戴镶嵌凤凰步摇的钿子, 成为整个王朝地位最高的女性, 不怒自威。整部剧根据甄嬛地位的变化, 性格的改变, 服装的颜色、图案、面料、配饰等也不断变化, 充分展现了不同时期甄嬛的人物性格。沈眉庄服饰的淡紫淡粉色尽显她的端庄得体, 志大气高。皇后的灿金主色, 都头戴钿子, 精细复杂的龙华刺绣花纹, 纯金镂空织花锻雕护甲, 细微之处彰显皇后娘娘华贵的气韵和极贵本色。华妃饱满精致的点翠凤凰旗头, 金黄色旗装, 金丝绣团花图案龙华, 彰显了华妃“第二凤凰”的招摇张扬, 霸气逼人。

大型清宫穿越剧《步步惊心》, 剧中人物穿着的服饰也是清宫剧中较精致的。服饰设计均遵从清代服饰特点打造, 花纹刺绣做到了处处细致讲究, 三层叠式的袖口, 每一层袖口都有不同的刺绣图案。阿哥不同的团花吉祥图案的吉服, 不同刺绣的蟒袍, 考究的披肩, 等等, 无不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为该剧增色不少。

新版《红楼梦》417套主要角色的服装设计, 宝黛钗、王熙凤、贾母、王夫人等的几十套华服的塔尖级的制作水准, 充分刻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人物造型和服装设计上融入昆曲整体美感的成分, 更戏剧化一些, 营造古典的氛围和浓厚的诗意特质。服装造型与空间的调度, 加入了虚拟性, 复古的同时也加入了非常多的现代元素, 年轻、反叛、少男少女的想象世界, 清朝的加入了现代的材质, 使它产生一种虚幻感, 更加贴合原著作者营造的文学虚幻世界。

2.形 成 视 觉 冲击 和 修饰 画 面

在现代影视艺术中, 影视服装除了用极强的视觉效果冲击了我们的眼球外, 也起着修饰影片画面的作用。服装色彩是影视服装的灵魂, 它除了可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特征以外, 还构成了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和风格。所以影视剧中的服饰造型设计, 对影片的成功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的服饰造型设计在尊重历史的同时, 创造性地吸纳了当代时尚的流行元素, 比如露肩露胸, 又糅进现代时装的韵味, 服饰设计的多样化表达功能, 无不迎合了当今时尚的审美意趣, 在色彩、面料、造型等方面都与人物的年龄、地位、心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浪漫而淋漓地展现出大唐时期的繁荣与浮华, 铺陈出梦幻般的色彩。

影片《十面埋伏》故事的背景是明朝, 讲的是锦衣卫和飞刀门的斗争, 影片的出场就是黑压压的一片衙役, 黑色本来就显得压抑, 却正好刻画了那时候的锦衣卫的逼人气势, 然后第一个场景就是在万众黑中一点红的歌妓出场, 让我们的视觉为之一亮。一件织锦的红色绣花斗篷, 中间一排精制的绣扣, 显现出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碰撞。她里面的那件V领连衣裙, 精制地裁为二片不仅显出了歌妓的妖艳, 而且紧紧地扣住了明代服装的主题。

3.营 造 场 景 氛 围 和 烘托 主题

影视服装不但能塑造剧中人物的个人形象, 更能为故事的发展进行气氛渲染, 烘托影视剧主题。一部成功的影视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往往不是影片本身的情节, 而是影片震撼人心的画面和演员营造的气氛,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影视服装当然功不可没。

曾经依靠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香港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在该片中的出色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 正是依靠 着他在服 装、造型等 方面的匠 心独运 , 才营造出这部具有中国古典山水意境的武侠杰作, 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兼顾具有创新的浪漫美学风范。

轰动一时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 甲》的主要 颜色是金 黄色, 是象征帝王的极富极贵之色。剧中以金色和银色盔甲彰显不同, 大片的色彩对比十分抢眼, 震撼人心。剧中王后的服装性感艳丽, 红色或黑色底色上绣大朵金花, 满头金色头饰, 色彩饱满浓重, 表面上看似华丽富贵, 实际是罪恶和扭曲的心理。

同年上映的影片《夜宴》的服饰, 用了大量的黑白灰调子表现一个新版哈姆雷特复仇的主题。宛后所穿服饰的鲜明色彩显示气氛热烈, 而王子无鸾戴着面具跳舞时灰暗的画面, 营造出悲哀与无奈的氛围。《英雄》中的男女主角服饰颜色则采用了纯白、纯青和黑颜色等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遥相呼应, 具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寓意。

随着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 古装影视作品也得到了充足重组发展, 大量作品充斥荧屏, 作品在服装设计上也良莠不齐, 呈现一些不好的现象。一是呆板生硬的复古, 一些作品生怕观众挑出不遵循历史的毛病, 在服装设计上, 刻板地沿用原来的服装甚至戏装, 色彩单一、款式老旧、面料低廉, 造成影视作品的粗制滥造, 毫无美感。二是不着边际的夸张, 有些古装影视作品服装设计不遵循历史, 想当然地随意设计、改变, 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感觉, 为博观众的眼球大胆出位, 所拍的作品只是低俗的迎合, 艺术和文化的价值全无。三是时代空间的混乱, 一些影视作品缺乏历史的常识和民族的概念, 在服装设计上张冠李戴, 时代混乱, 空间错位, 造成观众不知所云。

二、服装设计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的创新

古装影视剧服装设计所追求的是“出之贵实, 用之贵虚”, “实”是为了把历史和自然真实表现出来 , “虚”是为了增强古装影视剧的艺术感染力, 虚实结合达到最佳影视效果。

1.尊 重 历 史 不 泥古

对艺术形象的创作和塑造不仅受制于原型, 而且应灵活自由展现艺术形象的丰满充盈, 从而完成影视剧中各个因素的塑造, 并在把历史和时尚融为一体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视觉表达方式体现古典美, 从各方面的创作素材比如古籍、文物等, 发掘传统文化的本质, 寻找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是体现出“实”的部分。

《甄嬛传》的成功 , 不是对古代宫廷生活的简单还原 , 她的艺术再加工, 让观众在戏外“疯狂地模仿”。从服装、首饰、道具、妆容等各个细节开始模仿, 就连购物网上, 也出现不少“甄嬛同款”首饰, 华妃在剧中使用的“玉轮”美容棒, 就成了当下备受追捧的“美容秘器”。一些购物网站公开叫卖“甄嬛凤眼菩提手镯”、“华妃同款耳环”、“天然绿玛瑙佛珠念珠 (雍正皇帝同款) ”等, “甄嬛款”、“甄嬛体”成为一种时尚。

2.锐 意 创 新 不 离谱

在以“实”的基础上, 合理运用“虚”的设计理念, 使古装剧不仅符合历史真实情况, 而且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认知, 服装设计师在创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挥和演绎, 古典和前卫两者兼具。

新版《水浒》的热播, 尤其是众梁山好汉的“时尚造型”引起热议, 网友甚至把梁山好汉的造型评价为“史上最时尚且最不靠谱的”。细细分析, 新版《水浒》的服装造型还是值得称道的, 它没有把水浒英雄脸谱化, 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挥和演绎, 达到古典和前卫两者兼具。在人物的设计上, 不论是围巾党 (宋江、吴用、花荣、燕青、柴进、武松等) 、披头党 (林冲、燕青等) 、文身党 (燕青、史进、鲁智深、晁盖、孙二娘等) 还是戴花党 (西门庆等) , 在专门记载了当时男人的装扮的古书《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 在描绘宋代东京繁华的画稿《清明上河图》中也能寻到线索。这些装束客观地印证了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度文明和繁荣。 新版《水浒》的造型设计, 增添了更多动漫的、现代的、时尚的元素, 让水浒英雄更现实化、平民化、时尚化, 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 更能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

总之, 古装影视服装设计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不断从创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和探索,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古装影视剧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 从而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内涵, 坚决杜绝以片面追求利益而粗制滥造的现象。同时, 要了解古装影视中服装设计的真正内涵, 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风格, 逐渐促进设计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 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为现代流行服装及相关产品的设计文化, 适应国际时装模式之下的产业发展, 使古装影视中的服装设计成为媒体行业重要的组成因素。此外, 在一定环境下可以对古装影视剧中的服装进行收藏和拍卖, 增加影视产业的附加值, 使那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延续它带给社会的深远影响, 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 使中国传统文化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 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影视产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摘要:服装作为影视剧中角色造型的重要手段, 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本文探讨古装影视服饰设计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使其出于传统又不流于泥古, 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现实的存在性的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

关键词:古装影视作品,服装设计,表现,创新

参考文献

[1]曾红.古装影视剧的服装设计研究[J].电影文学, 2012 (08) .

[2]曹晓丹.中国古装影视剧中服饰设计的艺术探究[J].苏州大学, 2009.

[3]伍健.浅析古装电视剧服装设计的适合与创新——以《多情江山》为例[J].名作欣赏, 2013 (32) .

影视服装 第7篇

服装学院是四川师范大学于2003年建立的以艺工结合为主要特色, 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有特色、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专业学院。学院招生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表演 (服装表演) 、表演 (影视表演) 产品设计、服装设计 (专科) 6个本、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

2014年, 由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的独立, 四川师范大学把部分艺术类专业招生收回, “表演 (影视表演) 专业”被正式纳入服装学院招生范围, 由于服装学院是以服装特色为依托的实践性学院, 所开设的专业都是与服装相关。所以“如何在服装学院的大背景下利用好一切现有资源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新特点的影视表演人才”的话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服装学院的以“实训”为特色, 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行为, 所以学院里有实训工厂, 缝纫机室。以“服装”为背景, 配合专业延伸出了属于自己学院的服装公司, 并且对外盈利, 还有模特艺术中心, 接受各大比赛和社会的表演活动。另外服装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

服装与服饰设计: (染整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版式设计、蜀绣艺术、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英语、设计概论、材料及性能实验) 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立体构成, 服装色彩, 色彩构成, 下装纸样与工艺,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 服饰图案, 女装结构设计, 服装品牌设计) 等, 表演 (服装表演) : (形体训练, 戏剧小品, 电影发展简史, 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 健美健身, 舞蹈训练, 服装表演, 服装画技法, 视唱练耳, 戏剧概论, 戏剧史, 素描, 服装设计) 等, 表演 (影视表演) : (台词训练, 形体训练, 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 舞蹈训练, 声乐训练, 创意思维训练) 等,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 制图, 工业设计史, 陶艺, 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 产品设计方法学, 模型制作与工艺, 人机工程学, 产品调研方法, 图形创意) 等课程。其中, 服装设计 (专科) 课程设置与本科设置大径相同, 只有课时不同。通过服装学院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来, 都是专业性质比较强的设置, 只有表演 (服装表演) 该专业的课程渗透较多, 有涉及服装设计, 服装表演, 更多的是涉及了影视表演。可想而知, 现在的娱乐圈, 大多模特都转行做了影视明星, 开始参演一些电影和电视剧, 正因为服装表演专业设置上和传统的影视表演比较一致, 专业性较强的就在于“服装”的表演, 就是我们说的走台。而服装学院表演 (影视表演) 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声台形表”上, 没有涉及到服装专业,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该专业还没有融入进服装学院这个以“服装”为特色的学院。所以我们此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行服装学院的氛围还是很融洽的, 各专业学生相处非常融洽, 专业与专业之间也有交流。比如服装学院每年5月份左右的毕业发布会, 近年做成了“成都国际时尚节”品牌活动, 未来也将继续做下去, 每年的毕业发布会都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制作时装, 由服装表演的同学负责呈现表演, 这就存在专业间的相互交流。而影视表演2014年才入驻服装学院, 该如何融入学院的专业链。所以笔者认为, 在服装学院这种大背景下, 就应该利用好“服装”这一特色来打造复合型表演人才, 通过对表演 (影视表演) 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增加与服装相关的课程, 例如 (服装设计, 色彩搭配, 服装表演, 画技法) 等课程, 让影视表演的学生更加了解服装, 更加注重自身的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 并且通过对服装设计课程的学习, 能够更好地认识人身体的构造, 对影视表演学生在表演舞台剧时的动作, 情绪的调动都有非常好的辅助学习作用。

表演 (服装表演) 和表演 (影视表演) 虽说是两个不同的专业, 但还是有很多是相同的, 并且在一定程度下是相互渗透和关联的, 所以笔者认为这两个专业存在互补性, 可以通过课程的互补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完成。复合型表演人才的养成, 就是这两者的综合。以模特张亮为例:是中国首位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模特, 先后参加过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活动。但近几年, 他频繁地出现在屏幕上和公众的视线里, 更多的不是以模特的身份, 而是以演员的身份。参与了多部综艺节目的录制和电影的拍摄, 时尚圈和演艺圈是相互渗透的, 现在的市场需求过多的不是强调“专业”而是要求复合型人才, 走得了台还不算, 还要能演好戏, 这才是未来引领艺人和模特市场的一大风向标, 也是我们今天研究这课题的意义。另一以川籍流行歌手李宇春为例:音乐学院毕业的她一直从事着音乐创作和少有的影视表演工作, 但2015年开春以一身夸张时尚的造型亮相巴黎时装周并且博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应。通过对两个当红艺人的分析来看, 更加印证了艺人具备的才能应该是全面的, 在这个新人辈出的演艺圈里, 不管是演员还是模特还是歌手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才不会被市场和公众所淘汰, 所以我们学校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演员和模特, 就应该在教育环节就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培养综合素质, 打造成复合型的表演人才。

在非影视类院校培养复合型的影视表演人才, 除了利用好现有的一切资源之外, 更应该重视专业链的关联和设置, 拓宽更多的路径, 让学生全方面地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不管是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设置, 都要与时俱进为专业而生。硬件上更多的则是增加购置一些舞台剧的道具和思维训练的辅助用品、服装等, 完善现有的表演教室、形体教室等硬件设施。软件上的设置则应该引进从事影视表演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教师, 从“声台形表”等传统模式和一些创意思维等新型课程的专业教师, 这是我们培养影视表演人才的基础。在软件中, 除了“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基础之外, 则还应重视和相关影视类专业的联系和合作。例如 (播音主持、编导、导演、戏文) 等影视类相关的专业, 这些专业开设在四川师范大学本部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文学院里。我们应该通过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等学生团体将两个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紧密联合在一起, 不管是各方面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都应该实现一致整合。只有充分利用好了资源, 该专业链的最大价值才能被体现。比如可以通过拍摄微电影, 编导和导演专业的学生配合完成摄制和文案编写工作, 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参拍微电影。最终的作品就是专业链实现合作的产品。

在上文, 我们分析了如何实际地在“服装学院”这种非影视类专业院校的背景下运作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 和如何利用服装特色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话题。接下来, 我们就要以全国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影视表演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毕业生的素质以及市场的需求作出综合的论述和分析。

二、如何打造复合型表演人才与市场需求分析

百度百科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定义: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 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专家指出, 复合型人才应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 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之中, 那么, 复合型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所以根据定义看来, 在表演中也是如此, 未来的公众和演艺圈的生存法则都会要求“复合型表演人才”。所以我们培养的影视表演人才不仅要德艺双馨, 还要专业上的琴棋书画唱样样精通。还是通过现在艺人的相互转型趋势, 要求模特能演戏, 演员能唱歌, 歌手能走台的这一现状。所以在校期间, 就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更要注重实践也就是我们说的走出去!学校要尽一切努力为学生拓展展示的渠道和舞台, 表演专业重在实践, 而不是单纯的靠理论取胜。所以, 表演专业的学生要多参加社会比赛及其活动, 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地在每一次活动和比赛中去务实和发展, 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有人说“进入大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这句话看似现实, 但并不假!学生进入高等学校进行学习, 一是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 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就业。而在近几年就业压力不断升高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高,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14年, 教育部公布了15个最难就业专业名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生物科学, 旅游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市场营销, 动画, 知识产权,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艺术设计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音乐表演, 电子商务, 贸易经济, 公共事业管理”综上所述, 由于各大院校相继开设表演专业, 导致需求市场饱和这一状况, 说明了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所以更加印证了只有“复合型表演人才”才有可能被市场所需要, 所以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 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重点来抓,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保卫战中处于优势状态, 而不是出现“毕业相当于失业”的悲哀之况。

三、“重艺轻文”思想的研究, 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

进入高校“影视表演”专业学习的学生都是经历过由省教育考试院和学校的省考和单招考试的, 此类考生称为艺术类考生, 在高考录取中不同于普通文化生录取, 大多数是根据专业和文化的比例来计算综合分, 由此被录取进高校。所以,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特别低, 成绩特别不理想。不仅仅是他人的眼光, 在艺术生当中也普遍认为自己进入大学的文化成绩门槛较低, 所以自身觉得自己的文化修养不太高, 从而出现了不重视文化课的现象。在现有的艺术类院校不管是课程设置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对于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较为“轻松”。以服装学院为例, 文化课设置的比例较小, 大多数都是专业课程。这在全国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都较为普遍, 甚至有些高校的老师出现这种思想:“因为艺术生的基础较为薄弱, 又因为是艺术生, 应该以专业为主, 所以出现了随便教教或者要求比较低”的现象。所以, 这是我国艺术类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端。但在国内有些知名艺术类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 对于文化的修养还是较为重视。笔者在调查了两校的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致如下:表演、台词、形体、声乐、视唱练耳、大学语文、导演基础、舞台化装设计基础、中国话剧、中国戏曲、外国戏剧、艺术概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阅读与鉴赏, 公共必修课等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广, 不管是在专业教学上还是文化修养教学上比重相对一致。而文化素养对于一个艺术生, 对一个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文化甚至高于艺术, 高于专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对文化的学习, 只有通过积淀更多的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提升对艺术的感知力, 例如演员对剧本的理解, 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对表演行为和情绪的把控和内心的情感把控, 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文化知识得到的。不少知名的演员甚至影帝影后, 都是通过再说不停地学习, 工作空闲之余都会浏览一些书籍让增加自身的知识面。人, 是学无止境的。作为一个演员更应该有这样的悟性, 只有不停地学习, 才能不断地塑造角色和感知真正表演的艺术。以湖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娜为例:在湖南卫视某次大型晚会上面对前来的各级领导居然失态说出了一句“来了一群牛鬼蛇神”的荒唐话语。所以近几年, 演员和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艺术生, 不是我们不学好文化的借口和标签, 只有真正做到文艺双修, 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

综上所述, 艺术院校在培养艺术人才时绝对不能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能牺牲文化课学习时间放在专业的加强突破上, 笔者认为高校应该针对艺术生多开设一些对于他们学好专业有主导或者辅助作用的文化课程。以影视表演专业学生为例:应该开设一些思维训练、写作、阅读、语文等文化课程, 提高思维想象, 通过阅读更多的故事, 把握故事的中心和精髓, 这样才有利于更加生动地塑造一个角色和感悟人物的灵魂。

影视服装 第8篇

一、 中国传统色彩观概述

色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传统文化对日月交替、斗转星移的现象都有了色彩的描绘:“青色象征物生时之色;赤色,也就是红色,象征着太阳的颜色;黄色,代表着明晃晃的太阳之光的颜色;白色,是万物开启的颜色,代表着起始和开端;黑色,是代表着晦冥,是终结的颜色。”[1]而这青、赤、黄、白、黑五色,就是中国传统色彩观中的五色,现在我们的成语有“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起始就是这传统的五色之说。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京剧脸谱、民间年画等,其中所用色彩,都是这“五色”演化而来,五色也逐渐成为了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歌曲《说唱脸谱》中“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场杀,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充分地体现了色彩映衬人性格的重要性。

二、 影视剧服装用色彩来表达人物变化

(一)地位变化

热播宫廷剧《甄嬛传》中,传统色彩观运用十分明显,后宫各位娘娘小主的服饰各有特色,且种类繁多,最大限度地将清代关于服饰的历史还原,同时在身份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用服饰的颜色变化来表达人物的心境,就显得刻画更加入木三分,增强了艺术效果。

甄嬛作为最重要的女主角,其人物经历变化很多,所以服饰颜色变化也很多,值得人细细品味。甄嬛还待字闺中之时,穿的是舒袖小袄和马面裙,小袄青绿色,代表物生之时,是荷塘春色,含蓄地表达了甄嬛还未出嫁时的少女情怀,而马面裙是蓝色主色,上面配以葡萄为花纹,蓝色有“拦”的谐音,葡萄又是多果实的水果,代表对马上要入宫的甄嬛的祝福之意。

甄嬛初入宫时,心思单纯,性格善良,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还不谙世事。这时候她的服饰多为跳跃的亮色系,如红色粉色,代表着热情和奔放。尤其是甄嬛和皇帝相遇在御花园那段戏中,甄嬛穿着跟御花园杏花一样缤纷的旗装,带着雪白的“龙华”,既表现性格的活泼,又表现纯洁的气质,虽然在雨天没等到想要等的人,但是却抵挡不住一颗怀春的少女之心。

盛荣时期的甄嬛,服饰颜色又是另一番天地,此时她多穿紫色、绿色服饰,头饰也越来复杂起来。头饰的复杂代表身份地位的提高,服饰颜色也不再以浅色为主,这代表甄嬛内心比初入宫时成熟很多,需要不断抵挡住来自华妃的陷害,这时候的她,心思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单纯,服饰的花纹也以稍微复杂大气一些的花朵为主,这既说明甄嬛在后宫的地位,也说明皇帝对甄嬛的重视。

甄嬛的生活后来出现变故,甘露寺的生活颠簸流离,终于向果郡王打开心扉,此时的她穿的是一件橘色的小袄,这个颜色不是五色的正色之一,是由红色和黄色掺杂而来,这就说明甄嬛甘愿放弃过去的种种烦恼,不去理会黄色代表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想跟随自己的心意过简单幸福的生活。

谁知事与愿违,阴差阳错之下,甄嬛不得不走上回宫的道路,跟果郡王回宫之时,她穿的是紫红色的朝服,这是一个非常醒目的标志,甄嬛的红色加上了深色的点缀,不再鲜红,就代表甄嬛的心思其实有很多暗影,她恨造成这一切的皇帝,回宫的目的再也不是跟皇帝再续前缘。

等到回宫之后,甄嬛在太后面前穿的服饰基本上都是月白色为主色,这是因为白色为启冰之色,代表纯洁,甄嬛既要在后宫生存下去,平安把孩子生下来,又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就不得不在太后面前低调,让自己的敌人越少越好。

而等到双生子落地,皇贵妃的地位稳固,甄嬛服饰开始以大红为主,这是太阳升起的颜色,妆容也越来越浓烈起来,这说明她在后宫的地位的提高,即使服装,也要镇压那些一直想要打她坏主意的嫔妃,况且此时,太后已逝,她与皇贵妃、敬贵妃三人形成犄角之势,皇后势单力薄,根本难以与之抗衡,甄嬛此时的华贵,就是要震慑皇后,也预示着这场战役,终究要是以甄嬛的胜利作为结局。

最后,甄嬛登上了太后的宝座,清宫规定,初太后、皇后、皇贵妃外,其他人不可以穿明黄色,此时的甄嬛,一身明黄华服,代表着太阳的金色笼罩着她整个身体,代表着雍容华贵和无比威严,此时,刚入宫时的少女情怀、获宠时的真情真意、复仇时的冷酷决绝都化为过眼云烟。甄嬛的明黄,代表着她是这个王朝真正的统治者,也代表着她孤苦一生的终结:即使获得无限权力,爱人已经烟消云散,过去种种不复存在,甄嬛,只是后宫的一个伤心女子罢了。[2]

(二)性格变化

演员在演不同的影视剧之时,为了表现不同剧情中的不同人物性格,也要借助服饰的颜色来表现性格的变化。尤其是一个演员在同一时期表演不同的角色之时,因为面容相似,容易出现跳戏,所以服饰颜色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如演员刘亦菲在同一时期接拍了《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和《仙剑奇侠传》三部古装剧,很容易造成混淆的现象。

《神雕侠侣》中,刘亦菲扮演的小龙女是一位神仙一样的女子,从小生活在古墓,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且肌肤胜雪、貌若天仙,她的服饰几乎都是纯白色,不带一丁点杂质,这说明了小龙女的纯洁无暇和心思单纯。她的白衣白裙白手套白发带,甚至她的武器都是白色的绸缎,都表达了作者就是要塑造一个纯白的人物,即使后来不得不走向外面的世界,她也是金庸笔下读者心中最纯洁的女子。

而在《天龙八部》中,刘亦菲扮演神仙姐姐王语嫣,了解天下所有武功的心法,但是却一点武功招式都不会,一心爱着表哥慕容复,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这些心法来讨好表哥,让他对自己好一点。这时王语嫣的服饰多以浅色碎花小袄为主,尤其是月白色底,浅红或者粉色小花为装饰,在色彩的意象里,白色代表王语嫣的毫无心机,单纯善良,浅红色或者粉色代表她的不谙世事但是又对表哥倾心,细腻的少女情怀一点即透,红色又是太阳的颜色,代表热情,浅红色小花既表现王语嫣的羞涩,又表达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

《仙剑奇侠传》中,刘亦菲扮演女娲后裔赵灵儿,本来贵为王族后裔,可是又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赵灵儿的影视剧服饰样式俏皮可爱,多以扎袖为主,虽是神话,但是造型符合人物性格。色彩多以青绿和浅黄为主,青绿代表万物之生的颜色,灵儿是女娲后人,刚刚遇上李逍遥的时候年龄尚小,青绿色代表了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神族后裔的坚韧使命。而黄色代表权势地位,浅黄色说明了灵儿的身份,是王族但是为了躲避仇杀隐姓埋名,最后又不得不遵从命运的安排。

三、 不足之处

虽然很多影视剧在演员服饰色彩上考究,取得了良好的受众效果,但是很多古装剧都是以历史为主要题材的剧情,既然这样,就应该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可是不得不承认,很多影视剧为了追求收视率和色彩的斑斓效果,在色彩运用上太过随意,这样一来很多人看完之后对历史的理解有所偏差。如前几年有热播剧讲述的是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事件,这段历史因为其惊心动魄,经常被翻拍。清宫对后妃宫女服饰颜色有着严格规定,宫女是不可能穿着颜色非常鲜艳的服装的,可是这部戏为了突出女主角演的小宫女的俏皮可爱,硬让所有的宫女服都是淡粉色,并且戴着颜色与之相配的头饰。观众看过之后,会对清宫的礼仪制度有所误解,造成正剧不正剧、喜剧不喜剧的尴尬局面,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在影视剧中运用广泛,影响很大,也对影视剧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剧情的进一步变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影视服装设计师更加认真对待服饰的颜色变化,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尊重历史,才能产生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和传播功能。

[1]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M].西宁:青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5):193.

上一篇:供电谐波下一篇: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