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2024-05-14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精选11篇)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第1篇

一、营销道德失范问题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 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是保障企业和整个市场长远发展的基础, 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的长期探索中也逐渐证实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并且众多企业也养成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1]。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还并不是很成熟, 从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道德失范问题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 道德失范会降低企业的可信任度和品牌形象,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企业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事件也是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市场营销中,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 不惜以牺牲企业诚信和品牌形象为代价, 打破市场营销的道德规范, 这一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并且会影响市场环境, 甚至可能会带动一批企业加入到道德失范的大军中来。这就会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从这一角度来看, 道德失范问题的影响还会产生辐射效应, 往往在这种辐射效应的影响下会形成一些不规范的“行规”, 给消费者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营销道德失范成因分析

造成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括来说也可以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 本文分别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企业内部文化建设方面分析营销道德失范成因。

三、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自于改革开放,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才开始快速发展, 虽然至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 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还并不成熟, 在市场经济秩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问题就给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现象提供了土壤, 这一问题便是企业道德失范的外部影响因素。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中, 还没有完全开放, 存在一些保护区域,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GDP增长对于区域内存在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 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同时, 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只注重企业利益而忽略了道德, 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另一方面, 由于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 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使得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消费者无法及时辨别企业营销信息的准确性, 而一些企业也利用这一点大肆进行虚假宣传。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问题是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其影响范围也是巨大的。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方面,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也是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使得一些企业既使存在营销道德失范问题也很难得以相应的惩罚。特别是一些虚假营销的灰色地带, 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得一些企业大打擦边球, 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误导[3]。同时, 这一问题还体现在相关监管机制的缺失方面, 对于企业影响规范, 当前尚无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 也就无法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这种监督缺失问题就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动机, 也降低了企业的营销道德失范成本。反观西方国家的企业在营销道德失范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处罚程度较大, 而且由于监管措施较为完善, 企业在营销道德失范方面的成本也较大。从效果上来看, 这种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较大的惩罚力度给企业在营销道德失范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警示作用, 使得一些企业不敢去触犯道德规范底线。这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道德失范问题来说就有着很大的启示, 较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来看, 我国还有着较大差距。

五、企业文化建设缺失

对于企业营销道德失范来说, 企业自身的自律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企业内部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企业之所以频频出现营销道德失范问题, 正是由于在其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律企业文化, 也没有树立起诚信经营的理念。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企业道德失范现象来看, 企业内部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只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完善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4]。企业文化是企业道德规范的一种综合体现, 从企业文化中也可以看出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 因而在营销道德失范方面, 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例如, 如果企业文化中缺失了诚信、道德等相关内容, 那么在企业经营中就很可能出现营销道德失范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从这一角度来讲也反映了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出现了偏差。

六、针对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在分析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原因之后, 分别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企业自律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首先,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应当建立起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化, 这是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 也是解决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其滋生土壤上进行根本性的治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参与, 作为相关政府部门, 应当积极承担起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责任, 对于企业形成一种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 对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企业应当采取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 必要时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通过这种严格的惩罚措施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较好的途径之一。作为企业, 也应当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积极参与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来, 企业应当认识到,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 唯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 针对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策略, 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让企业了解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更要让企业了解遵守道德规范对于企业发展的益处。

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针对我国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应当尽快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弥补这一空白, 以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解决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方面, 可以针对一些市场营销的灰色地带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 对于不同行业领域企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 如产品质量标准、售后服务标准、营销宣传标准等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改善企业影响道德失范问题的作用是显著的, 因而也应当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 能够对企业的各种营销行为形成良好的监督。在监督机制中, 可以将一些相关的部门都纳入进来, 例如工商部门、税务部门、检查部门、公安部门等等, 形成联合执法监督队伍, 这是提高监督机制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 可以设立形式多样的举办途径, 例如利用网络开展网络举报, 对于消费者举报的一些不法营销行为要及时处理, 并且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真正让消费者在消费中购买放心商品[5]。

九、加强企业自律文化建设

企业自身文化建设是在市场营销中的一种自律行为, 因而针对企业的营销道德失范问题, 应当加强企业的自律文化建设, 在企业内部形成中一种自律的文化氛围, 从而杜绝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在加强企业自律文化建设中, 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 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 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负责, 制定出相关的发展战略。在经营理念上, 以诚信经营为核心, 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 加强企业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 这是防范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 企业在自律文化建设中可以较好的借鉴一些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 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以促进在企业资料文化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十、结束语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在当前是普遍存在的, 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秩序, 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原因可知, 在企业外部,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在企业内部, 缺乏良好的企业自律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为了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也为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 防范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水英.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09, 11:120-121.

[2]刘红叶.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3:1-5.

[3]胡以亮.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 2011, 11:18-19.

[4]骆立霞.企业道德失范的成因浅析[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11:337-338.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第2篇

九龙中心校 陶祝领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一般是指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教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偏离了学生学习榜样和模范的标准。师德是教师人格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素养的灵魂,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的嬗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为师不廉、厌岗怠业、非人道对待学生等形形色色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师德失范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在师德滑坡已成为不争事实的新形势下,客观冷静地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形成的原因,对于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包括社会变革、教师教育、学校管理等多种因素。

一、社会变革中的观念冲撞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是导致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社会根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一种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作为社会子系统领域内的失范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成因又有其独特之处。

1.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体制混变”和“观念混变”阶段,而这种“体制混变”和“观念混变”是社会失范行为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经济领域中的见利忘义,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利用,种种不良社会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道德的人产生于不道德的社会”,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在不断滑坡的社会道德状况的裹挟之下,也会随波逐流,不断放弃自己的道德坚守。

2.教师行业竞争增大。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实施了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并根据入学人口变动情况不断调整学校布局和师生比例,这些举措加剧了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而过重的压力使许多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极大的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效果,许多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缺少耐心、易激怒、对工作没有信心、成就感低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二、教师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1.教师教育基础差,继续教育不能满足需要。教师教育是影响教师素质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缓慢,国家在师范院校的资金、设施及师资队伍投入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受传统观念和教师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这就导致师范院校的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由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许多边远地区只能聘用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的民办教师。虽然近几年我国在教师教育上的投入增大,师资队伍和生源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师教育先天不足的情况仍极大地影响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

快和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但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在经济投入和时间安排上都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缺少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职后教育的不足造成许多教师在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我国正处于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也带动了文化教育的转型。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新教育观念之间的碰撞,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冲突,教师职业竞争加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断提高等等,都给教师心理带来严重冲击。国家中小学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教师的检测显示,有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见,沉重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是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_T作在我国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心理健康是提高道德素质的前提,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后,使许多教师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和解决,而教师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必然阻碍教师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三、单一僵化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温床

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是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因。然而,僵化的教学制度、单一的评价制度、不当的学校管理模式不仅阻碍了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1.僵化的教学制度和重复的工作内容。教学工作的格式化和内容的重复性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在中国,“三尺讲台”意味着固定的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的学生和周而复始的教学内容。同样的环境、科目、教材、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和程序,周而复始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和填报表格,教师像机器一样履行着固定的程序。这种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无疑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2.单一的考核评价制度。近几年,全国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中小学的学校管理仍然停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取向上,不少学校把教师的工资、晋级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仍然做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日常管理中,有些学校只关注成绩和升学率,不注重教师日常行为的监督,对教师为提高成绩而对学生采用不人道的教育手段视而不见,甚至帮助掩盖,由此造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的工作效果不取决于工作本身,而是以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衡量,绩效评价的窄化导致一些教师形成“以分取人”的学生评价观,在教育中表现出偏心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在教学中则形成“应试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与同事关系中,由于过分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而表现出相互猜忌、诋毁,甚至互相拆台。可见,单一的考核评价制度无疑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温床。

3.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教师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有较高的民主意识,他们有强烈的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但是我国现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其对策 第3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09—0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企业营销中,也出现了许多营销道德失范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不仅危及到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且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企业营销道德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许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生产和生活产品,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将获取利润当作其唯一的责任,无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违背市场公正原则,违反企业营销道德规范,损害消费者利益,给社会和消费者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和危害。这些问题主要有:

1.产品推广、宣传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现代企业营销中,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对于企业营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就没有产品的营销。然而,一些企业在产品的推广和宣传中,或者有意隐瞒产品的有关信息,或者过分夸大产品的功能效用,或者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或者玩弄文字游戏,进行不实宣传,使促销信息失真,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

2.销售中的道德问题。(1)产品促销中存在的价格欺诈问题。产品的推广和宣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将产品销售出去。在促销中,一些企业以不实的“厂价”、“批发价”大做广告,抬高标价再声称特价优惠,大搞价格欺诈。也有些企业在促销中打出“买多少送多少”、“礼上礼”、“折上折”等“优惠”旗号,为消费者设下层层连环套。(2)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有些营销者,或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回避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愿披露与产品有关的危险,或者为牟取暴利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是有害有毒的产品等。(3)营销中存在唯利倾向。比如有些医药商店,不愿经营微利但却非常有实效的药品,而对于药效一样但包装精良、价格昂贵的药品,或者进口药品却趋之若鹜等。(4)不正当竞争。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营销目标,在营销竞争中采取诸如低价倾销、账外回扣、请客送礼、财色贿赂、盗取商业机密、侵犯对手知识产权、恶意抢注人商标、散布虚假信息、仿冒知名品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5)订立价格同盟。一些生产、经营企业互相串通,订立价格协议或达成价格默契,人为地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

3.售后服务中的道德问题。对于出现问题的商品,在售后服务中,一些企业往往难以兑现购买商品时的服务承诺。对于应当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百般推委,承诺退换的,只换不退;承诺可修可换的只修不换;承诺的免费维修是有条件的;不按时交货;货实不符;安装不及时等等,使消费者费工费时,劳神伤财,吃尽苦头。

纵观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上,企业都有可能出现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对于消费者、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社会来说,其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都是巨大的。

二、企业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企业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经济效益至上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利润的追逐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把追逐利润当成了企业一切工作的唯一目的,只见“钱”不见人,只见利润不见社会责任。在“一切向钱看”的指导思想下,一些企业不惜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不惜承担违背道德和法律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求生存、求发展就成为每一个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在这种压力下,一些企业往往会置企业营销道德于不顾,设法通过钻法律的空子,损害国家、社会、公众的利益,谋取不义之财。

(三)企业营销人员道德素质不高。在一些企业,不少营销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素质普遍低下。在营销工作中,不是以消费者为本,而是认为营销就是把企业的产品“推销”出去,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损人利已的违背营销道德规范,甚至违背法律规范的手段开展营销活动。

(四)市场规则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但总的来看,由于相互不配套,原则性条款较多,操作性不强或弹性较大,而使一些營销者可以从容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从事违规营销活动。而管理部门政出多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都想插手,利益均沾;遇到棘手的事,则相互推诿,都不负责。加上一些管理人员政治及业务素质不高,办事讲人情、讲关系,讲“意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犯法,不仅违规营销活动得不到有效治理,而且还对不道德营销行为与活动起到了助长的作用。

(五)政府对企业营销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管、惩治力度不够。政府对于企业营销行为的监管不仅需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做到执法必严。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结果是政府对企业营销的失范行为难以做到有效打击,而执法过程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又使企业的营销失范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法律制裁和道德惩治。此外,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企业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尚未建立,致使我们对企业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信用制度的监督与约束,企业不道德的营销行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不存在法律之外的风险,也不造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无疑,这也是企业营销道德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的政府方面的原因。

(六)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首先是消费者对于要购买、消费的产品缺乏必要的信息了解,对企业的促销等各种销售策略缺少理智的分析,往往被商家的促销广告牵着鼻子走,被营销人员的花言巧语乃至激将法所蒙蔽。其次是消费者在消费中,也往往缺乏向商家索要诸如发票等消费凭证的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难以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第三是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利益受损后,由于损失较小,而维权过程烦琐,费时费力,维权成本较高,而自认倒霉,放弃维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姑息纵容了一些企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

此外,社会上不良道德风气的影响也不容小视。当前,整个社会的风气恶化,使遵守道德规范的企业较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企业交易的成本更高,加之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企业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治,实际上这也是对遵守道德规范的企业“守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打击。

三、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的共同作用。因此,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规范企业营销行为,也要从这三方面寻找答案。

(一)从企业方面来说,毫无疑问,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而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营销理念,坚持“义然后利”的企业发展价值观,这是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有效益,要获取利润。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必须要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营销理念,坚持“义然后利”的企业发展价值观,要使“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对社会负起责任。”[1]

2.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要求企业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这是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关键。常言道:“企业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懂得:不道德营销行为也许能给企业带来眼前利益,但绝不会长久,最终必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所淘汰。因此,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是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企业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还必须要对广大的企业营销员工进行持续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是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主体。对广大企业营销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营销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营销伦理规范,培养起正确的营销伦理意识,并通过构建有效的营销道德考核机制,对他们偏离伦理规范的各种行为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引导。

4.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加强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直接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其所倡导的共同价值、共同意识,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和营销道德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诚、信、德,企业的行为规范、准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5.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还需要能够正确地看待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必须要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而要增强营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绝不是,也绝不能通过不道德的营销行为,谋取不义之财来达到,相反,只有通过诚实的经营,过硬的产品品质,良好的服务信誉,才能实现。因此,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营销企业必须要首先练好内功,变压力为动力,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二)从政府方面来说,企业营销道德的失范,政府难辞其咎。市场规则的不完善,市场管理的不到位,对企业营销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管缺失,惩治不力等,都是政府必须要反省和亟待加强的地方。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法律体系,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市場经济是法制经济。比较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对于促使企业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营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为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许多现实问题上,依然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许多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制裁。而现在已经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的已经脱离实际,急需修订,有的原则性过强,缺乏实际操作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给一些不法企业或者营销人员提供了钻法律漏洞、打擦边球的机会。因此,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体系是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2.严格执法,加大对不道德的企业营销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我国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也由于执法中的浓厚的“人情味”,不仅许多不道德的企业营销行为得不到惩治,即使是得到了惩治,往往也是象征性的,甚至这少的可怜的象征性惩治,也由于企业的“不配合”而难以有效执行。执法不严,违法难究,致使企业不道德的营销现象屡禁不止。爱尔维修就说过:“当人们处于行恶能得到好处的制度下,要劝人从善是徒劳的。”[2]因此,不仅需要提高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而且也要加大对不道德的企业营销行为的惩治力度,使其在不能违法的同时,也不敢违法。

3.要建立起企业信用的社会评价体系,对企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进行监督和披露。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诚信经济。这种诚信经济是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诚信制度和法律制度来加以保障的。当前,我国的信用社会评价体系还没有根本建立起来。借鉴其他国家已有的经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我国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进行诚信立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法律的保障;二是要加紧建立一套覆盖全程的社会化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个人、企业、团体和机构的信用,比如企业登记、合同履行、应收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偿还、产品质量、企业经济合同纠纷以及法定代表人信用记录等情方面信息的动态监督。这些信息是向全社会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点击查询,从而有效地防止商业欺诈等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的发生。

4.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对企业的社会市场行为负有监管之责。在当前,政府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就首先要改变现在对干部政绩的考评、任用过分突出对经济发展指标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斩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链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使各种工作决策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避免成为一些不法企业的保护伞,从而为所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

5.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一个社会道德水准比较高,社会风气比较好,那么置身其中的各个市场经济主体就更有可能选择道德的行为,做出道德的决策;相反,置身于一个道德水平普遍比较低,社会风气比较差的社会中,各个市场经济主体就有更大的可能做出不道德的决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为此,就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八荣八耻”教育,通过教育,要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以诚信经营为荣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强大的诚信经营的社会舆论,从而使各个市场经济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消费者的权益。

(三)从消费者方面来说,就是要倡导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消费者要树立起理性消费的观念。消费者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直接的作用对象。在交易中,消费者对于相关消费信息往往知之甚少,面对形形色色的商家促销诱惑,很难保持应有的冷静,这也是消费者的利益之所以会受到损害,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防止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使自己免受侵害,消费者就必须要树立起理性消费的观念,做到理性购买,使不道德的营销行为难以有施展的市场,无机可乘。其次,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揭发不法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使不法企业受到应有的惩罚。决不能忍声吞气,姑息养奸。只有广大的消费者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抵制市场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企业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才能得到抑制,并进而促使营销者遵守道德及法律规范,积极从事正当的营销活动。

参考文献:

[1]柴艳萍.商业和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52.

[2]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I: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

[3][美]约瑟夫·W·韦斯.符彩霞译.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方华,周祖城.营销伦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第4篇

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 认真分析导致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积极探索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将成为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推进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点。

1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 在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进行批判的同时, 更需要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背后的成因进行深入的思考, 认真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以便为整治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 净化高校学术风气提供依据。

1.1 学术道德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 惩处机制缺失

学术道德相关制度法规的不健全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监管仍然没有形成一套适应性强、内容完整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统一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管理制度。现有失范行为惩罚制度存在规定不明确、惩罚力度不大、政策执行失真等问题, 从制度规定上看, 现有失范行为惩罚措施尚不够明确, 缺乏何种行为应受到何种程度惩罚的具体规定。①尽管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法律中有对学术道德失范进行惩处的相关内容, 并且教育部也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文件, 这些文件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依据, 但是文件中并没有对学术不端行为被查处后, 进行怎样的处罚进行详细规定, 只能通过高校自己依据情况进行处理。有些高校为了学校声誉和形象, 对于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大都是本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心态进行管理,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即使有处罚也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 无法使惩罚真正起到震慑的作用。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制度与法规的缺失以及管理措施的失衡, 使得学术道德失范的成本和风险降低, 进而使得更多的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不顾自身形象和声誉, 铤而走险。

1.2 学术权力功能异化, 学术道德缺乏有效监督

长期以来, 我国大学实行的都是“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模式, 从教学到科研, 都是由大学的党政组织在操纵着, 学术权力不受重视, “官本位”思想严重。②在学术领域缺乏监督的权力之所以会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甚至学术腐败, 是因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相对缺失。虽然我国高校设有学术委员会, 但其核心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校行政领导人员担任, 一般的学术人员在其中没有决策权, 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干预学术权力, 凡事都是由领导说了算。这就导致学术委员会、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制度形同虚设, 监督管理功能变异或丧失, 难以真正保障学术自由, 难以使高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对学术的影响还表现为权力寻租。一些高校领导在担任行政职能的同时也担任着教学或是科研任务, 这就使得一些手握大权的高校领导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轻而易举地在学术评奖、课题申报、职称评定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另外, 权力对学术制度的随意“玩弄”也会产生“模仿效应”, 诱使其他一些学术人员为了获得所谓的“学术权力”带来的特权, 违背学术道德规范, 进而在高校形成一种学术道德失范的恶性循环。

1.3 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功利化, 教师急功近利

高校制定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是学校学术研究的“风向标”和“指挥棒”,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师学术研究活动的“价值选择”。出于增加学校经费和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术声誉等方面的考虑, 高校都比较鼓励教师“多、快、好、省”地搞研究、发成果, 并且把学术论文数量多少、研究项目的级别高低等与研究人员的学位、职称、工资、奖金、住房、晋级等这些非常功利化的东西挂钩, 忽视学术研究过程和发表论文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导致出现学术繁荣假象。众所周知, 科学研究本身就具有探索性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 并且有的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难度大。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尽快评上职称及得到由此带来的一切奖励, 不择手段地走捷径, 丧失了道德上的约束, 甚至不惜违规违法, 如有些科研人员利用手中权力申请大量科研项目, 而自身精力和能力有限, 在对成果进行占有的前提下, 将项目转交给研究生做, 成为名符其实的“包工头”、“大老板”;还有些研究人员为了尽快出成果、拿奖励, 违背科研规律, 人为编造数据, 蓄意科研造假等。而有些真正沉下心来搞研究, 为科研默默付出、努力奋斗的研究人员却极易被人们忽视甚至误解, 得不到相应的精神支持和物质奖励。功利化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潜心学术、默默耕耘的学术精神, 助长了教师急功近利的浮躁学术风气。

1.4 忽视学术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素养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学术道德失范的管理仍然处于事后管理阶段, 重“治”而轻“防”, 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防范措施缺乏, 导致管理任务重, 效率低, 学术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我国高校作为科研人员培养的主阵地, 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还是学业评价上都缺乏对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评价与考核, 大学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前也并不会接受有关学术道德的培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唯利主义的盛行, 一些学术道德素养不足的高校教师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 把手中的学术变成自己致富的工具。

2 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的途径

2.1 建立健全有关学术道德监管的制度法规, 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依法治学, 是学术道德失范管理的治本之策。在国家层面上, 相关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术研究内在规律, 将现有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整合, 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的原则, 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关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监管的管理办法, 完善相应的奖惩管理制度, 做到奖罚分明, 消除不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混乱性, 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使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管理真正达到有法可依。同时各单位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师学术道德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联动管控机制。在高校层面上, 各高校应当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关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的精神, 根据学校实际, 建立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作为依法治学的有机补充, 如, 制定著作、论文写作规范, 科研课题申请与经费使用规范, 职称评定规范等, 对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界定, 对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要依法依规严加惩治, 净化高校学术道德环境。只有在国家和高校两级层面上克服现行教师学术道德管理政策或制度的缺陷, 创新管理方式, 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繁荣发展。

2.2 尊重和保障教师学术权力, 发扬学术民主精神

学术民主是去伪存真的锐利武器, 高校只有切实尊重和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力, 积极发扬学术民主民主精神, 才能为学术繁荣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环境, 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建议高校:第一, 尊重和发扬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 鼓励人人讲真话, 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创造一种“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要让教师感觉到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主动地位,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二, 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为教师行使学术权力提供平台, 对于各种学术机构的组成人员的选择上, 在考虑各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 应更多地吸纳各级别的教师进入, 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对于学术评价客观性、公正性的影响, 充分发挥学术力量和学术标准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第三, 完善相应的举报、申诉、处罚制度, 保证举报申诉渠道的通畅,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切实保障各级教师的学术权力, 对于那些利用学术权力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则要严惩不贷。

2.3 建立科学的学术奖惩与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 要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按照学术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 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高校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要采取有效措施, 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不要简单地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在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的同时, 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这才能达到监管的效果。一方面, 高校可以在充分尊重各学科差异性的前提下, 从高校教师中选取那些学术造诣深、学术声誉高的学者或专家组成学术评审专家库, 由他们对教师的学术成果、科研立项、职称评审、论文发表以及评奖等学术活动进行“双盲审查”, 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评审不公, 加强评审的客观、公平、公正性。对于评审结果则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性, 并建立相应的申诉制度。另一方面, 健全学术奖惩制度, 奖惩平衡是制度能否真正起到监管作用的关键所在。对那些在学术研究中甘于寂寞、潜心学术的教师, 成功了要给予奖励, 即使最后失败, 也要对他们的这种精神给予支持和鼓励, 而不是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对于那些违背学术道德, 投机取巧, 玩弄权势的教师则要根据政策规定, 无情揭露, 严格处罚, 绝不姑息纵容, 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只有奖惩的有机结合, 才能在高校中营造出一种支持研究, 鼓励创新的学术风气。

2.4 加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 以德治学

高校教师作为学术主体和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建设者, 同时也是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者, 对全社会的学术发展和大学生的学术道德素质的形成及提高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③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在学术研究中积极践行“以德治学”对于我国“以德治国”伟大方略的重要性, 在对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管理中要注重“事前管理”, 降低管理风险。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总结制定出能够反映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品质等方面的《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并在教学规划中制定出学术道德规范课程,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导入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以达到培养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知识分子的目的。同时在教师任职前后也要对其进行学术道德培训与考核, 促进教师对学术道德的内化, 提高教师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 防止因教育缺失导致的“认识偏差”。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作为高校教师, 在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 更应自觉学习学术道德,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养成崇尚科学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恪守学术道德, 正确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严于律己, 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

注释

11 戎华刚.完善制度矫正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2) :36.

22 贾万刚.审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三大根源[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4) :5.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第5篇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黎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l.目标性。判断总是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一般来说。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私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2.主观性。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会计人员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同的打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有时很难有一一个客观标准,只能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3.权衡性。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面临着可靠性与柏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4.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对主观,它受制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受制于社会的外在约束机制,如法规、政策、目标、国情和技术水平等;②受制于会计的某些自身特征、原则及相应的理论框架;③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表现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在会计实务中对某一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设、揭示时需要多个会计原则之间作出选择,而各个会计原则之间也有矛盾。如可雄性与相关性否则之间。谨慎性原则与历史成不、一致性原则之间就时有冲突在特定的条件下,某项会计原则是否应当选,选择的“度”应该多大,如何正确处理多个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怎样实现不同原则之间的最佳组合等等,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会计人员的判断来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协调。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这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之间本无绝对的孰优孰劣,现行制度也缺乏对多种方法选用标准的具体规定,会计人员只有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花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会计信息能望其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3.会计估计。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经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对具有结果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作出判断,对未来事项是否发生及未来事项的发生时间及影响予以估计入账常见的需要估计的项目有:坏账、或有损失、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净残值、无形资产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等等。这些项目必须通过会计人员合理预测与推断加以确认、计设,才能便会计信息实地反映,其确认、计量、揭示的合理准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empirenews.page--] 4.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要求对那些预期可能对进行经济决策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应单独反映或重点说明;对于不太重要的经济事项,可以在会计记录或报表上予以简化或省略。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未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定义,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事项,判断其重要性的标准也会随着时间、地点、经济环境、业务性质等等而不同。因此,对于一项经济事项是否重要。是否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构成影响,应否单独揭示,应视其自身性质及相关情况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一项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因此,为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认改变过去按图市机的旧习。要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变化及辆要。

2.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的力度。会计理论界私有关邵门应当积极宣传新的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对其要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和开屡讨论,同时组织并且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学习。

上注重自以会计信息失真为突出现象的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犹如一个无底的黑洞,吞噬着会计人员规范的职业行为。面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现状,作者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如何重塑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切实的策略。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社会道德失范的产生提供了养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是指会计职业规范的缺乏或者丧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改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旧有的会计行为规范模式在一定程序上被否定或遇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失落。近年来,会计界议论较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会计界、经济界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事实表明,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其突出表现的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严重滑坡。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少数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败坏、论丧,主动违法犯罪[!--empirenews.page--]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某事业单位女会计许某,在其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是建国以来某省最大的一宗经济案件,媒体报导时冠以“惊天大案”,许某已被判处死刑。某房地产公司会计黎某,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仅三年,利用单位财务制度不严密,贪污公款200多万元。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论丧,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欠

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具体表现是:

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围绕这一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了增强问题的说服力,我们对1200名会计[1][2][3][4]下一页 人员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会计人员均具有级专业技术以上任职资格;所在单位的性质和类型有国有企业、多种所有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务结构上,有一般会计人员,也有科、处长及以上职务的会计人员;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各占三分之一。由于被调查人均是在岗会计人员的回答,所以,我们认为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调查结果表明:

第一、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精神,坚持原则处理会计事务,同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作好“技术处理”以使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令人震惊的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居然有占83.13%的会计人员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会计人员面对这种情况,是要在坚持原则和个人利益、单位利益之间矛盾的任何一方,作出取舍两难的选择。有83.13%甚或更多的会计人员,在这两难的选择中舍弃了职业道德原则。

第二、所谓“技术处理”不外乎在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使用、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上弄虚作假、掩盖问题,欺骗单位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这大多数会计人员中,作出这种选择,在职业道德的天平上,总是要失分的。相当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在不得不帮助单位弄虚作假时,表现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在有外部监督,如国家规定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时,这些会计人员则能作好与“协调”、“配合”,使监督弱化以致流于形式,他们在单位里因此常被视为技术高、会“公关”、有本事的会计人员。1998年的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一案,就是在公司领导人的授意后,由财务部副部长陈哨兵的具体组织实施,他们将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虚报利润10805万元,使得红光公司股票得以上市。这些会计人员可能认为是自担风险,是自己对单位应尽的责任,或是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表现,但总归是职业道德上的严重失范。[!--empirenews.page--] 第三,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人员所起的作用、责任方面,主动出谋划策的占11.2%;配合单位负责人作假的占26.8%;被近操作的点44.7%;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3%.情况表明,占38%的会计人员的主动出谋划策、配合作假的行为,主观动机虽有不同,多少都是一种故意作假行为,而其中主动出谋划策的更是一种通同作弊的行为了。这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会计人员在客观公正,依法办事方面不能坚持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有的会计人员,自己一向敬业爱岗,也能作到客观公正、依法办事,但是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的情况下,也出于无奈,放弃原则违心操作。在“回天无力”时,他们自嘲自讽称自己不是会计而是“编计”。表现了对会计工作由热爱转变到厌恶的心情。他们不少人表示自己如能保证生活需要,就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有的人不赞成并阻止其子妇从事会计工作。

2.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调查中,我们询问现岗会计人员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3.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业务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帐不符合规范,帐簿混乱、帐帐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

1.历史造成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建国以后的十多年中虽然在经济工作中也出现过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但在总体上社会风气是健康的。五十年代浮夸风和“文化大革命”中实用主义、颠倒黑白、弄虚作假思潮的影响在延续,遇到市场经济环境,又迅速膨胀,使会计信息服从所谓的“政治”需要,会计人员无力阻拦,随波逐流,表现出职业道德的滑坡。

2.利益驱动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如物质利益原则就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物质利益原则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物质利益原则也表现出其本身所固有的两重性。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例如,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作假帐的两难选择中,多数会计人员选择了按单位负责人意见作假帐,表现了追求最基本的自身经济利益。反映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失范。[!--empirenews.page--] 3.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苍白无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这一时期,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上述这些规定中明显地体现了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但是都还没有将这些内容明确为职业道德,也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1996年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明显的转机,第一个突破的是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专门以一节的篇幅,明确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实现了在会计规章中使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单独成文和单独规范。第二个突破是遵守会计职业要求,第一次写进了根本大法,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9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 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些虽然都表明我国 会计职业道德的逐步发展进程,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另外在调查中,有75%的人认为对不讲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处置太轻,25%的人认为根本没有处置。职业道德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缺乏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我国1993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客观上不利于制约违法会计行为的滋生蔓延,又使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会计行为时,缺乏法律保障。正像有的会计人员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令而承认自己行为有失职业道德时所说,法律都管不了的事,我们的道德更无能为力了。

(二)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上一页[1][2][3][4]下一页 会计人员在单位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也就带来其职业道德作用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程度具有从属性特点,较缺乏独立性品格。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会计做作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任免、奖惩、升迁,均依靠其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在过去,赋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使他们既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又是代表国家的工作人员,会计人员的任免并不完全决定于单位负责人,还要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约束,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适应的,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人事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这种“双重身份”就行不能了,他们同独立、公正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不同,没有在单位之外、之上的独立执业地位,他们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使得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侍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而且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而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做到这种程度。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empirenews.page--] 在调查中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占88.8%的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没有遇到授意、指使、强令,他们自己是不会主动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何况点其中50.34%的会计人员是被近操作,就更是在职权范围之外,力不能及的行为了。这种情况,严格地讲,虽也表现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欠,但根源是比会计人员握有更大权力的具有弄虚作假主观故意的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水平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琼民源”案,在1996年的报告中虚构利润5.4亿元,就是在“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的直接指使和策划下作出的。为此,马玉和因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会计人员表现出的不良职业道德,正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三)侍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又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反映了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在调查中至今有29.73%的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伙不存在和不知在哪规定。

三、走出黑洞,重塑会计职业道德

所有这些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使得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会计工作秩序将在一个时期内处于新旧两种道德观念的磨擦、冲突甚至对立之中,从而产生会计工作秩序的失序和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如果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不给予高度重视,而任其肆意蔓延,必将导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破坏,危及我国经济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重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势在必行。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仅提出在重塑中主要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确立会计职业道德重塑的指导思想

1.会计职业道德重塑的指导思想

会计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一方面,它针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提出一些道德准则来矫正和规范,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来矫正、规范弄虚作假、不公正对待利益各方、为他人所左右。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独立、自主、具有平等权力的经济实体,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企业有本质的区别,其目标是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尊重企业的正当利益、合理选择和发展能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考虑这些方面要求。

2.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目标相适应

传统的企业会计目标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经济数据,由此出现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受国家这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已经有包括国家在内的股东、债权人的需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的问题,以较好地实现会计目标。[!--empirenews.page--] 3.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管理体制相适应

传统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单一模式的,从而容易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会计职业规范。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呈多元,如会计人员委派制、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财务总监制和代理记帐制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能适应多元化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需要。在会计制度管理体制方面,由传统体制下管得过死、过细,转变为管住基本的、重要的,给企业更多的会计政策可选择性。这些都对会计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4.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会计人员的素质相适应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素质不尽如人意。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必须从会计人员素质的实际出发,防止形成脱离实际的高不可攀的道德准则。

5.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会计职业道德是有强烈经济性色彩的经济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不像那些带有强烈阶级色彩的道德规范一样完全依附于阶级的变迁,而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的经济规律,在各阶级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国际上那些合理的、有益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大胆吸收,为我所用。

(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新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把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地写进了法律条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应借此东风,深入地探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真正发挥会计职业道德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具体的,该体系中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和主导,是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规范体系其他层次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会计职业活动的范围内,调整和处理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和总体要求,它对于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为指南具有统帅和根本指导意义。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规范体系的中心和主干部分,是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并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指南具有指导作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指南是依据基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具体的会计职业行为所提出的具体做法和具体要求,行为指南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规范体系中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体说明。

1.社会利益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节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会计职业关系的手段。会计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经济关系在会计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这里的会计职业关系包括了会计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会计职业之间和会计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最敏感、最突出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会计职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尤为突出。那么在上一页[1][2][3][4]下一页 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上,应把握什么样的根本原则,会计目标导向起决定作用。从会计目标出发,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实质上就是社会利益。体现社会利益的会计目标是会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指引方向,而会计职业道德是维护会计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社会利益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empirenews.page--] 社会利益原则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里所讲的社会利益是指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决不包含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小团体利益,广义上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其实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小团体利益都隐含着纯粹的个人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一些会计人员之所以无所顾忌,在于他们总觉得其行为不是为个人利益而是为本单位利益。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们在强调社会利益高于小团体利益的同时,并不否定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社会利益原则要求人们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把社会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得到较高程度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客观公正、依法办事都是社会利益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2.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为了实现会计目标,就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追求会计信息符合质量要求是必然的,因此讲求会计信息质量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原则。会计中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由诸多标准组成,可以高度概括为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职业活动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来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就应以追求会计信息质量为根本原则,不断调整和纠正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种种会计行为,来维系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职业关系和会计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准则都是讲求会计信息质量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职业谨慎原则

职业谨慎原则是指职业会计师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具有严谨的精神和保持慎重的态度。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风险,人们对于会计职业活动中可能的和现实的职业风险应给予充分的、合理的关注,要勤勉地发挥自己的技能,要保持细心工作、谨慎小心的精神状态。对自己所做的各项工作和职业判断进行自我审查,始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职业谨慎原则是调节和处理会计职业活动中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职业胜任能力、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廉洁自律、保守秘密、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等,都是职业谨慎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针对以往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的隐患,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监管组织的建立根据我国的实际可以分两步走,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这一步近期相对容易做到,但权威性稍差。然后待条件成熟时,建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单独组建中国会计协会,权威性较高,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

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的成因与规范策略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生行为失范;规范策略

一、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的概念与表现类型

大学生行为失范是指“目前有些大学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与社会进步、大学生的身份、党和人民的要求,甚至做人的基本准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1]高职学生失范行为是指高职学生违反社会规范包括各种教育规范的行为,可分为违纪、违规、违法和犯罪等等。[2]显然,高职学生行为失范是偏离社会规范,不同程度违背国家教育部门有关学生行为的准则,干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大学生的行为失范取向分为: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情感型失范行为、传统型失范行为等四种理想类型。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主要表现:学习行为、学生活动、上网逛街等各种娱乐行为、打工兼职行为和恋爱交友行为。从学生行为失范的取向和内容上可以看出,学生失范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学生行为失范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目标、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二、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1)家庭成长环境。首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行为示范等家庭氛围,在学生处于儿童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行为方式,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行为认同和模仿的对象,但是,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家庭形成的文化氛围不高,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方式。其次,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监管,主要表现在单亲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成长在这些家庭的学生在高职表现更为突出的行为失范问题,事实表明,在成长过程中行为没有得到约束在成年之后会进一步恶化,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家庭教育失当或缺失容易导致学生行为失范。(2)社会环境。我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价值观念产生很强的冲击,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价值观念丧失主导,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冲击高职学生价值观,一旦学生在这样的信息环境里就难免不受影响,对利己的价值观更易于接受,学生追求个人利益导致行为失范都有可能发生。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第一,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尚未转变。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激烈,学校领导比较注重招生、就业、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往往得不到尊重和执行,只是一个摆设罢了,为了留住生源对学生行为失范采取宽容,为了获取培养经费,该开除的学生不敢开除,从而产生破窗效应,学生行为失范愈演愈烈。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在高职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各种待遇也比较低,晋升通道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繁重,却不能同一般教师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离职率比较高,一般要达到

10%以上。大部分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办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重教学硬件、专业教师配备,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队伍、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结果导致高职院校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三)缺乏健康的班风和强有力的班级管理。(1)缺乏健康的班风。首先,高职院校学生有普招生、单招生、高技生、五年制学生等,班级学生成分复杂,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程度高,难以形成主流的健康班风。其次,好行为少,坏行为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朋辈之间影响,使得坏行为具有一定成长环境。(2)缺乏强有力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水平低,一个方面高职学生不愿意当学生干部,班级难形成比较得力的班委,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从学生辅导员工作,辅导员离职过于频繁对班级建设和管理留下隐患。

(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高职学生录取分数一般在200分到400分之间,还有一些是从社会上回流到学校再次学习的,综合素质低下,纪律意识淡薄,在这些学生中相当多的人,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偏离主流价值,崇尚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三、规范高职学生行为失范的策略

(一)优化办学理念,强化学生管理制度。(1)优化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本质上重视技术技能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把学生训练成懂操作的“机器”,能赚钱的“机器”,把学生打磨成一种工具,高职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职业技术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2)强化学生管理制度。首先,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单纯由学工处和系部领导制定,制定制度要面向基层管理者即辅导员和班主任。其次,严格执行制度。制定规矩容易,落实规矩难,一方面,学校领导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个别有关系、背景的学生,要严格处罚;另一方面,学校要对该开除的学生要依据制度开除,不能为了获取培养经费,纵容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再次,要把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行为失范的危害性、严重性,帮助学生矫正失范行为,要把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相结合。最后,学校学生管理者、专业教师、人文教师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形成合力,把教书和育人结合,对学生行为失范进行教育作为自己的份内之事,不能对学生行为失范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见而不怪,放任学生行为失范,不能纵容包庇,既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又要在行为失范上敢于严惩屡教不改的学生。

(二)加强班级自我管理建设。首先,建立一个乐于为班级同学服务的班委会,学生干部队伍班风和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班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把班级管理好了,学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班级管理实践证明,班委会是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其次,要精心组织班会活动,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通过良好的榜样引导,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用事实证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行为失范的学生进行教育鞭策,帮助班级形成健康的班风。再次,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综合测评,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学生思想道德测评结合起来,把测评的分数与学生评奖评优结合起来,把平时行为规范予以量化与学业成绩放在同等位置,通过每个学期的综合测评加以强化,对综合测评结果应分学期载入学生个人档案,提高学生行为失范的违反纪律成本。

(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薪资待遇,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辅导员要享有同专业教师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要为辅导员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辅导员工作是繁琐,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为他们创造好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励辅导员把学生工作做好做实。再次,要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辅导员的行为容易影响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因此要发挥辅导员在规范学生行为过程中的支柱作用。

总之,必须正视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以学生为本,从学校、家庭、学生组织等各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应用多种规范策略,帮助学生从内到外规范行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晖.大学生“失范”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第7篇

一、典型事件分析

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无论是乳制品企业数量, 还是居民乳品消费量都在迅速扩张。然而, 这种发展只是盲目的数量扩张, 所带来的是竞争更趋激烈、行业利润率低下和行业增速的放缓。这种竞争不仅存在良性竞争, 还存在恶性竞争。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打击。直到今天, 这场事件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然而, 近期多处又再次出现三聚氰胺奶粉, 无疑给中国乳制品行业雪上加霜。同时一些企业外部公关公司也直接参与到企业商业诽谤的恶性竞争之中。2009年10月20日下午, 新华社记者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获悉:网上有关伊利“QQ星儿童奶”遭遇恶意攻击一事, 经公安机关侦查, 系一起有预谋的商业诽谤案。警方证实, 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与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商讨炒作打击竞争对手——伊利“QQ星儿童奶”的相关事宜, 并制定网络攻击方案。近年来公关公司的身影, 在商业诽谤案中时有出现。而透过供求关系公众更应看到, 是不良企业的商业需求决定了公关公司得以存在。不正当竞争、恶意公关行为, 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企业竞争中存在的一种常规策略。

作为营销活动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营销行为上表现出道德缺失, 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营销伦理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低劣、隐瞒产品缺陷、冒充名牌、包装信息失真;分销商过多的空头承诺、误导信息、以次充好、商品调包、窜货、“价格同盟”以及生产商与经销商相互推诿售后服务责任等现象, 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通过制造假新闻、宴请、娱乐不正当手段进行产品推广等。

二、现代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 企业外部原因

(1) 政府立法和执法体系是不健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经济法》、《促销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但就其制定和执行与法律健全的国家相比, 差距还是比较大。法律建设不配套, 操作性不强, 原则性条款较多, 操作起来弹性较大, 使一些经营者容易钻法律的空子, 从事违法营销活动。

(2) 监督管理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不断要求完善法规的同时, 还要加大市场管理的力度, 然而由于管理部分分工不明确, 职责不分, 政治思想及业务素质不高, 执法不严, 不仅使一些企业的不良营销活动得不到及时处理, 而且还助长了不良营销行为的扩展。

(3) 消费者市场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 即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 而另一部分则仅拥有较少的、不完全的信息。在商品交换中, 双方信息地位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它们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量。从交换市场信息拥有量来看, 消费者明显处于劣势, 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就成为现代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企业采取的一切不良营销行为, 归根到底是为了谋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而消费者作为企业营销的对象, 如果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那么不良营销行为就会受到有效的抑制。然而由于消费者自身知识及文化素质不高, 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漠不关心, 缺乏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 法律观念淡薄, 也就无法对企业不良营销行为做出准确辨析, 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利益。

2. 企业内部原因

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和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一方面制约着营销行为的动机,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规范着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容, 使企业营销活动纳入道德规范。第二, 企业管理者个人道德和素质。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指挥棒, 是影响营销道德主要因素。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法人代表, 在肩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道德责任的同时, 必然将个人哲学道德和个人素质在企业行为中进行放映和折射。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人道德水平不高, 必然影响企业员工行为, 进而对企业营销道德产生负面影响, 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第三, 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的主体是营销人员。营销人员素质不高是导致企业不良营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企业营销活动中, 一些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或者观念陈旧的工作人员, 为了实现销售目标, 损人利己, 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 甚至违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方式谋取暴力, 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对企业长期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总之, 制约企业营销伦理水准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对营销伦理的作用不是孤立地发生的, 它们相互交错、彼此渗透交融在一起共同起作用。要提高我国企业营销伦理水准, 就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 不断完善环境, 提升企业自我道德管理水平。

三、提升现代企业营销伦理道德的对策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 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提升现代企业营销伦理道德水准。

1. 弘扬传统优秀伦理与文化, 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与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社会实践, 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商业企业伦理建设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充分运用舆论压力扶正除邪, 促使企业改变营销伦理观念, 促使其修正自己行为。对于企业的非道德营销行为应借助新闻媒介的作用以监督和约束, 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其回到伦理营销的规范中来。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随着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自身消费文化的成熟, 许多消费者对于非道德的营销行为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发帖、博客等多种载体在营销活动中缺乏伦理的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评, 形成强大舆论压力, 使企业回到伦理营销规范中来。报纸、电视、互联网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介要倾听消费者在营销伦理问题上的呼声, 发挥自身优势, 在监督和约束企业营销伦理方面发挥更大、更持久的作用。

2. 加强现代企业道德教育, 完善法律法规

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的道德教育, 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基础。科学的道德教育必须是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规律性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必须符合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只有这样, 道德教育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要坚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 导之以行, 才能在提高企业道德认识。同时, 培养道德情感,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还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重点包括消费者权益法、价格法、广告法、经济合同法、质量法、市场交易与管理法等方面的法制建设。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 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是加强现代企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与个人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不开的。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道德环境好坏影响着个人的道德行为, 进而影响着企业的道德行为。道德环境是行为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依据, 对主体道德行为具有某种支配作用。

3. 开展企业营销伦理教育, 构建企业营销道德评价体系

必须积极广泛地进行营销伦理规范的宣传和教育, 以营销伦理规范为核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重道德, 讲责任”的氛围, 把营销伦理规范渗透到全体职工的意识中去, 把执行营销伦理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 以推动企业营销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企业也可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协助推动社会良性改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向心力, 激励员工士气, 同时也可提升个人的品质, 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 在企业营销活动中,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营销道德评价制度, 引入“双维”评价标准。一是权威机构评价;二是消费者舆论。权威机构的评价因为视角广阔、起点较高, 因而对企业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以广大消费者为主体的“公众舆论”是商业企业营销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 既要重视带有权威性质的道德评价, 更要重视“公众舆论”道德评价, 使二者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商业企业营销道德与文化研究》[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汪子美:营销经理的道德选择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胡建董娅:西方消费主义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6.1

中职生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 第8篇

一、中职生失范行为的表现

我校姚老师、董老师等人对中职生失范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了对口单招班机电专业的学生, 共69 人, 全为男生;就业班机加工及汽修班学生共89 人, 其中男生87 人, 女生2 人;就业班电子专业学生81 人, 男生49 人, 女生32 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73 人, 全是女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区内的各个乡镇初级中学, 少部分学生来自市区及外县、区初级中学。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厌学 (抽测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 有91%的学生厌学) 、上课迟到、打架、上网打游戏、谈恋爱, 等等。

二、中职生失范行为归类

(一)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 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失范行为, 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却故意而为之。如, 机加工及汽修专业被调查的89 名学生中, 上课迟到过的86 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96.6%;逃过课的52 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58.4%;机电专业迟到人数占62.3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迟到人数占40%。

(二) 情感型失范行为

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调查数据显示, 看过不健康的书籍、影视、碟片的学生机电专业占49.26%, 机加工及汽修专业占12.36%。谈过恋爱的学生, 机电专业占66.67%, 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谈恋爱, 只是因为无聊、内心空虚, 一起玩占大多数。

(三) 传统型失范行为

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 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如哥们义气、打架甚至打群架。中职生打群架现象较严重, 有的是因为一点小事班与班之间结群打, 有的是因为男女生交往引起的矛盾等。统计数据显示, 机电专业打过架的学生占68.12%, 机加工及汽修专业的占21.3%, 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打过架的人数占到34%。

(四) 目的型失范行为

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的失范行为。其主要特征是:目的是理性的, 手段是违规甚至是违法的。如考试作弊, 学前教育班占82%, 机电班占73.91%。他们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给老师或者家长看。

三、中职生失范行为的成因

(一) 差异交往

中职生正处于15~20 岁的年龄阶段, 机加工及汽修班的学生在被调查的89 名学生中, 赞同吸烟的55 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61.8%;赞同中职生谈恋爱的68 人……学前教育专业有52%的学生赞同中职生可以谈恋爱。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样本统计, 82%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考试作弊;75%学生认为周围同学乱吃乱扔;93%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讲过脏话。

(二) 控制缺乏

学前教育专业女生100%的同学认为讲脏话不文明, 却有93%的学生承认自己讲过脏话并且已成为一种习惯。通过访谈调查吸烟的女生, 学生自己也明确知道吸烟有很多坏处, 并且知道自己不能吸烟, 却还是无法管住自己。

(三) 心理缺陷

在被调查的有吸烟经历的65 人中, 吸烟的心理原因回答好奇刺激的44 人, 占有吸烟经历的人数67.6%;看过不健康的书籍和碟片的有11 人, 回答好奇刺激的心理去看的8 人, 占看过不健康书籍和碟片人数的72.7%……

造成心理缺陷的原因有很多, 我认为家庭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首要原因, 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得不到家庭温暖的孩子。有一个看起来很聪明的孩子, 也没有别的不良习惯, 但是经常逃课上网吧, 仔细交流, 他上网就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 因为父母经常吵闹, 正在离婚中, 也无暇注意他。可以说, 这对闹离婚的父母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四) 标签论

这种理论强调失范是社会创造的, 而不是个体赋予或自然发生的。有92%的学生赞同上学使用手机, 82%的学生晚上就寝不按时休息而使用手机, 42%的学生承认自己是手机控, 这与现在社会普遍使用手机是分不开的。还有其他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 也是造成失范的诱因。

对于中职生失范行为的教育, 要提高失范行为的成本, 进行预期防范, 对不同的失范行为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处理, 家庭、学校、社会, 共同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以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术失范成因与治理路径探微 第9篇

一、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1. 社会失范论。

失范 (anomie) 是指无规范状态或违反规范的行为。失范理论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Emile Durkheim又译“涂尔干”) 认为, 失范是指“一种无规范状况, 或者是社会准则的缺乏和含混不清”, 即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一定社会规范和制度约束, 从而导致社会整体呈现一种“道德真空”的状态。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规范和制度体系发挥作用的形势和环境变迁, 导致旧的社会规范和制度体系土崩瓦解, 失去了其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适应新形势和环境的社会规范和制度体系尚处于酝酿调适阶段, 未能完全建立并发挥作用, 制度之间衔接出现混乱。与此同时, 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力量的重组, 使社会规范出现各种漏洞, 导致分配规则产生非道德化倾向, 为失范行为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美国社会学家默顿 (Robert King Merton) 进一步指出, 失范是由于社会成员或群体对现存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 导致社会规范丧失了调控人们行为的权威、效力和控制力, 进而导致社会成员产生各种偏离社会规范、违反制度体系的行为。因此, 迪尔凯姆所指社会失范是规范和制度本身缺失的一种状态;而默顿强调的则是规范和制度的对象———社会成员在执行规范过程中的行为偏差。

当前,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失范现象,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就是社会性道德失范在高等教育界的缩影, 是部分研究生道德滑坡的具体表现[1]。

首先, 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德育的对象是人, 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2]。然而,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的知识习得与技能训练 (以考试成绩为考量标准) , 大多忽视对其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一些家长即使实施了一定的道德教育, 其内容往往也偏重于实惠性和功利性, 对培育孩子亟需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等内容重视不够, 导致形成思想道德观念的第一课 (家庭道德教育) 长期缺失。

其次, 学校道德教育缺失。在我国一些中小学, 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 道德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学科, 并未得到实质重视, 加之教育手段与方法单一, 导致效果欠佳, 因此学生是带着道德发育缺陷进入大学的。事实上, 当前高校中存在的考试作弊、求职不诚信等现象表明, 高等教育亦未能弥补这一缺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校言必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结果便是专注于社会对学校的淘汰选择作用, 在市场面前学校成为被动的被改造对象。由于适应社会的事功性过强, 高校逐渐失却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背弃了培养人的道德精神追求、崇高品德风尚、社会批判思想等方面的特性, 逐渐沦为个人求生存、发展的技能习得和训练的工场。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 导师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的引导更显力不从心。导师本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在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中, 其最主要的作用, 便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 培养学生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逐步进入神圣的科研殿堂。然而, 时下不少教师早已无法抵御名利场的诱惑, 守不住科学研究“冷板凳”的寂寞, 告别三尺讲台, 出入各种社交场合, 忙于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 结果研究生从导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尤其是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少之又少。另外, 研究生群体的“朋辈效应”影响也不可忽视。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是通过“朋辈学习”习得的。所谓“近墨者黑”, 一些导师和研究生的失范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 在交往过程中很容易把这些陋习、“技巧”传导给其他研究生, 跟随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 产生“交叉感染”, 并导致学术失范行为蔓延[3]。

第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 以及逐步挣脱制度化的精神生活, 使得对利益最大化追求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中, 利益分配规则时有倾斜, 遵守规范行为往往无利可图, 而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却大行其道, 获取超额非正常收益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失范行为。学术研究的原始价值就是求真, 然而, 在学术职业化的今天, 它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 也没有能够摆脱被异化的命运, 未能保留住世俗世界中最后的一片神圣。在市场经济面前, 科学研究失却了往日的宁静, 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追求真理, 而被参杂了的太多利益因素驱动, 增添了无尽的喧嚣和浮躁, 沦落成了个人求生存、发展, 追逐利益的技能和手段;由于适应社会的事功性过强, 大多数科研人员也不再具有坚定、坚韧地对知识、真理、学术观点进行坚守和维护的气节和风骨。其实, 相对于研究生个体的失范行为, 真正可怕的是研究生群体对于学术失范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十年前, 学术失范行为尚属罕见, 如果被揭露或曝光, 当事人会无地自容。但目前学术失范行为被揭发, 许多当事人除了抱怨时运不济之外, 似乎并无羞愧悔改之意, 更致命的是其他学生也漠然视之, 这不得不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思。

2. 文化结构论。

默顿认为, 失范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目标与制度手段之间的张力结构, 即社会成员确立的奋斗目标与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手段之间的失衡。一定的社会形态下, 社会成员都为自身设定了社会认可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然而在具体行动中, 在选择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时产生了各种偏差行为, 导致失范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逐渐被纳入产业化发展轨道, 形成了“指标化”学术评价体系, 它有一整套繁琐的评价指标、严密的操作程序、定量的计算方法……。这种貌似精确的手段遏制了学术研究的灵魂, 严重背离了学术的本来精神, 制造了大量“学术泡沫”, 最终导致形成“学术科举制度”, 将“学术成就”与各种实在利益“定量地”、过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消解, 学术创造力贫乏[4]。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 由于评价和考核制度大多以学术论文等为标准, 因此研究生的理想、前途、工作等都同论文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 一旦在学术上取得了好成绩, 往往就意味着有了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及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 最后造成了实质上的“学术定终身”。为了取得学术成就, 他们有两种途径:一是埋头苦干、刻苦钻研, 日积月累, 凭实力取得好成绩;二是通过歪门邪道, 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依靠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手段达到目的。由于前文述及的道德失范, 研究生很容易滑进学术失范行为的泥沼。从高校来看, 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水平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生能力强, 学校排名得到提升, 学校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首肯, 教育主管部门更会显出政绩。学校、导师也会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一种是学校加强管理,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导师对研究生的悉心指导、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面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另一种是个别干部、导师的教育思想不端正, 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视而不见, 有时甚至沆瀣一气、相互包庇。

事实上, 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原本只是衡量个人和学校能力很小的一部分, 顶多只表明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但现在学术的意义被无限拔高, 学术本来的面貌被扭曲了, 学术研究行为被严重异化, 最终形成了事实上的“学术拜物教”。形形色色的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正是这种学术定终身的评价制度在学术研究中被异化的体现。

综上, 从社会学理论出发, 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形成发展的路径: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规范缺失, 出现真空———研究生尝试通过合法手段实现人生目标———目标无法实现———失败产生挫折感、愤怒感———继续努力尝试合法手段获得成功, 或选择非法途径实现目标———失范行为产生———其他成员效仿———失范现象蔓延。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现象均可用这样一个形成原因和发展路径得到有效解释。

二、重塑学术研究精神, 回归学术研究本真

1. 坚持“育人为本”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要义。

在研究生学术失范这个表象的背后, 实质上是现代大学的异化。大学本应是“一个将以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为志业的人们联合起来的机构”, 但现在的大学的学术自由受到限制, 学术屈从于政治、经济。要有效地遏制学术失范, 就必须还大学以本来面目, 正如雅斯贝尔斯强调的那样:“在大学的势力范围之内, 除了不可穷尽的真理之外, 它不尊崇任何权威;而对于真理, 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去寻求, 但另一方面, 谁都不能说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真理是十全十美、无以复加的”[5]。新近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这句话切中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战线“教育活动本意缺失”的要害, 其主要表现就是偏离了“育人为本”这个办学的根本方向, 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滑坡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已经引起高度关注。在市场面前, 一些教师和管理干部舍本求末, 急功近利, 把重点放到个人升职和对物质的占有上, 几乎完全陷入“日趋功利”的世俗社会之中, 把大学育人的本质抛诸脑后。其实, 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学设施设备等物资匮乏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难就难在人心难收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当年,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 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晚年反复提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笔者以为, 回答钱学森之问, 关键是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按照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办教育。

2. 回归学术研究本真, 重塑学术研究精神。

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立。“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凝聚着中华学术文化最宝贵的学术精神, 应是研究生努力追求的至高道德理想。学术精神有3个伦理层面:最高的层面是“仰望星空”的境界, 即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思考;中间层面是对民族国家的关注;最基本的层面是学术活动本身的素养, 如以学术为目的、客观性、独立性、基础性等。

学术精神首先是一种崇真尚实的精神。追求真理是学术精神的灵魂。崇真尚实, 既是科研工作者进入科学大门的敲门砖, 也是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通行证。古人说“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所要表达的含义既指问学须沉潜, 也指学问应求实。不论是中国古人的问学精神, 还是现代科学的客观严谨态度, 都是当今学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韦伯曾明确指出, 一个有志于学术研究工作的知识分子, 必须具备的重要特质, 是所谓的‘知识的诚笃’ (intellectual integrity) , 他必须具有一种‘信念伦理’ (ethic of conviction) , 坚定地遵循着理性的召唤, 追求整合良好的知识。对知识的诚笃是作为“学人社会”的大学的道德支柱, 而且只有当这种德性得到充分彰显, 知识的尊严与学术的自由纯洁才能真正实现。

学术精神也是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重塑学术精神, 主要在于学术自由与包容, 以及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西南联大时期, 学生中流行着一幅对联, 上联是:如云, 如海, 如山;下联是:自如, 自由, 自在。学术独立是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之一。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我以为研究学术, 最主要的是要有自主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自近代以来, 学术研究逐渐“职业化”, 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谋取学术研究的经济社会利益也就随之成为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于是学术独立的精神和传统渐淡渐消, 研究人员卓越的眼光和豪迈的胸襟逐渐被市侩式的世故虚荣所取代。坚持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的学术精神不仅有利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 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对形形色色的世风流俗、对纷繁躁动的干扰羁绊保持必要的张力。

学术精神还是一种创新包容的精神。没有宽容, 就没有学术自由;没有宽容, 就无从进行知识的创造与创新。有鉴于此, 中外著名大学都非常注重和强调大学宽容精神的培育。比如, 蔡元培时期的北大, 其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秉承了“学术、教学自由”的精神。穿西装打领带新锐之士与穿长袍、着马褂的腐朽旧儒对门授课, 北大因此空前的繁荣。普林斯顿大学对纳什的宽容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市场化进程中, 研究生学习成了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研究活动成为注重实用、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单维化生活。于是研究生在躁动和忙乱中, 个性和创造性逐渐消隐。

3. 构建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

治理学术失范,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还需要努力促成一个增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和谐互动, 同向合力达到最高的导与学的高水平, 即以师生为核心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共同体中, 分类构建“研究、教学、交流共同体”, 形成本-硕-博包括教师一体化互动的“共同体”, 由此形成“面”:涵盖全校所有学生的扇面形培养;“线”:专业教育教学的线式培养;“点”:特优生专长生精英人才的亮点培养, 即“面-线-点”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6]。通过对科学的“研究”而“共处”在“共同体”中, 教师发展了学术;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学生共同探索发现了未知, 开拓了知识疆域, 创新了教学和学术。在“共同体”中, 实现合作学习与研究, 既有利于研究与学习, 又有利于人的精神世界健康。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养成中的作用, 通过制定学术科研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规范实现成员的自律, 并通过“传、帮、带”实现成员间的互律、他律, 共同维护学术环境, 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局面[7]。如果学术研究成员因为自身的行为失范而不得不接受外部控制, 它不仅危及个体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 甚至伤及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内在信念和外部社会基础, 学术共同体所追求的学术自主就会集体丧失。

三、结语———让学术回归学术

创新动力不足, 学术失范事件屡见不鲜, “钱学森之问”拷问着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学术失范不仅是行为上的违规, 更是对学术价值与追求的背弃;不仅是对研究生作为学术人应有的人格品质的异化, 更是对学术共同体由此才能立足之根本以及社会为此支持之理由的背叛。学术研究的底线, 是要尊重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和个人尊严, 让学者、研究人员因为科研工作而自豪, 并在乐在其中, 而不是被取笑、侮辱、歧视、排斥。研究生学术失范从表面上看是学术行为上的失范, 实则是研究生学术伦理教育缺失的真实写照。学术伦理失范不仅是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实质根源, 而且是大学缺乏创新文化、受人责难的“罪魁”。大学是一个以追求真理、探究知识为唯一要务的学术场所。育人是大学的本真, 大学的职能与功能可以发展, 但大学的本质与本真不可改变。求真、求善、求美, 是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根本宗旨。学术研究活动既要合社会发展之“理”———规律、条理、准则, 更要合人之“理”———价值、需要、目的, 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 也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程孝良, 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讲师、教务处副处长,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610059;向玉凡,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四川成都

610059)

参考文献

[1]程孝良, 倪师军, 曹俊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因与对策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08) :15-19.

[2]曹俊兴, 程孝良, 等.基于伦理学视角的高校德育目标的反思与重构[J].成都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03) :81-84.

[3]李涛, 陈玉玲.学术生态危机与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维护[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05) :78-81.

[4]杨玉良.大学和学者都应坚守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EB/OL]. (2009-03-15) [2011-01-1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15/content_11015369.htm.

[5]秦乃思.学术失范的社会学解读——以失范理论为视角[EB/OL]. (2009-03-25) [2011-01-16].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0393.

[6]张建林.教学科研统一的本科研究性教学共同体模式——华中科技大学CCMS基地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01) :41-43.

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第10篇

(一)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问题监管不力

第一, 乡镇政府监督乏力。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大多数乡镇经管站都联合其他部门一同办公, 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员队伍, 也减弱了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 导致村账站审无法落实。还有部分乡镇经管站为了简便, 投机取巧, 没有认真核查, 就草率在票据上盖上章。第二, 司法机关监督乏力。第三, 群众监督乏力。大多数家庭以分散的形式经营, 因此群众的集体观念与民主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第四, 内部监督乏力, 由于部分村级的财务人员都是村级一手提拔的, 对村干部的违规违章行为忽视与包庇, 更谈不上监督作用。

(二)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问题重视不够

第一, 目前大多数村级干部都片面地认为“重税费, 轻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部分村级干部盲目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税费任务, 有的地方领导较多关注的是增产和增收, 发展和稳定, 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 而且查出来的一些问题落实兑现又不及时, 群众意见大, 致使财务管理一直走不出“乱了清, 清了又乱”的怪圈。第二, 认为村级自治, 不宜多管。由于这种片面的错误认识, 致使村干部忽视了对经济财务的管理力度, 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 不予处理或草率处理为从根本上解决, 致使财务管理混乱。第三, 财务相关政策、规章制度未做好落实。由于部分村干部喜欢按照自己的处理原则办事, 再加上对新的财务政策与规章制度的不熟悉, 对他人的意见置之不理, 严重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无法更新。

(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稳定的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重点。由于目前多数村级财务人员都是由村干部亲自指定, 一般都是亲朋好友。每当村里的干部换届, 财务管理人员也跟着换届, 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 所选的财务人员往往年龄较大, 虽有经验但学历有限。还有由于现在的年轻人追求城市的岗位, 不是很愿意来乡村工作, 导致新兴人才凋零, 只能选择一些无证的财务人员上岗。还有的村会计, 全凭关系, 不看工作能力, 直接选位上岗。

(四) 农村集体资金来源多元化, 而资产管理主体错位

近几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上项目、修公路、搞公益事业等, 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按照国家的土地补偿政策, 村集体可以留用25-30%左右的土地补偿费, 村办集体企业、矿山收入和村集体机动地发包、村集体的荒地、荒山、荒坡、林地等对外发包收入都是村集体资金来源。由于集体资产的管理者与使用者是村书记和村委会, 其主体地位已发生变化, 导致政治、经济不分, 损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因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名存实亡。

(五) 农村家族势力往往左右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农村的不少地区出现了家族组织公开恢复活动或家族组织重建的现象, 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尤其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并与日俱增的。在有些地方, 家族认同得到强化, 村民选举等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活动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左右, 大姓村民的利益受到保护, 而小姓村民的权益则被忽视甚至侵害。家族势力以传统的宗族观念依仗家族人多势众对抗乡、村基层组织, 以暴力的方式妨碍公务, 争夺村组权力, 称霸一方, 控制村集体财务工作, 直接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一) 实行多种监督措施, 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 坚持民主, 强化民主监督。财务管理中的民主理财放在首要位置, 为了有效保障民主权益地位, 要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 不断完善理财制度, 规范理财职权。在选举理财小组人员, 采用民主投票决定, 从而加大村集体的经济实力。第二, 抓住重点, 强化村“一把手”的监督。加强村里的一把手监督主要坚持以坚持“三个重点”、强化“三项监督”。第三,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监督保障措施。通过立法程序, 强化监督职能, 充分发挥经济管理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适当构建法律监督, 加强官民合作, 大家共同配合与监督, 有效扼止违规违法行为, 保障集体经济。第四, 加大农村审计监督力度。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以《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和农业部、财政部、审计署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 不断充实审计内容, 拓宽审计领域, 规范审计行为, 逐步做到农村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 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 为村集体财务监督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加大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 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为村集体财务监督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建立专业会计队伍的管理体制, 设立会计服务站或会计服务公司, 全权负责对农村会计的选聘、任免、考核、奖惩、培训和业务指导。每年年终由经管站组织一次对村级会计的考核, 考核实行百分制, 根据分数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考核采取评议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对于考核不称职的, 按照“动态考核、末尾淘汰”的规定, 予以免职并重新聘任会计。继续推行会计持证上岗制度。

(三) 建立健全各种财务会计制度, 提升财务监督水平

第一, 建立健全一整套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通过制度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审计监督制度》、《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并严格监督执行。第二,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要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 设置“四账二簿一柜” (即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簿和救济物登记簿、会计档案柜) 。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及核算方法使用会计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按期把账簿、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整理造册、登记、归档、妥善保管。同时实行“三个统一” (即统一账簿、统一凭证和统一科目) , 落实“四项制度” (即民主理财制度、资金审批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从根本上杜绝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铲除滋生“流水账”、“包包账”的土壤。

(四) 全面深化财务公开, 构建民主公开的经营管理机制

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第11篇

(一) 搞好教育, 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有效控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首要的就是要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除要求新闻记者用职业道德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工作之外, 更重要的是各新闻单位要切实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 打牢避免职业道德失范的思想基础。

一是建立专题教育。新闻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把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针对自身实际情况, 建立和形成专题教育制度。专题教育可专门设置、定期组织、集中教育, 也可结合国际形势变化、重大政策出台、担负重要任务等时机实施, 要充分利用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典型或先进人物事迹展览等教育资源, 采用请专家授课、请模范座谈、组织体会交流、专题演讲活动等形式, 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坚持全员参加、不漏一人, 切实把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搞深入、搞扎实、搞出成效。

二是搞好经常教育。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 要在搞好专题教育的同时, 更加注重经常性教育, 在反复抓、抓反复上下功夫,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 紧紧抓住工作布置、检查、验收、讲评、考核等环节, 做到经常讲、经常问、经常提醒, 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另一方面, 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实际工作和其他活动之中, 要注意在重要、大项任务中锤炼职业道德和精神。要结合开展的各项活动, 合理设置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使新闻记者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提高其参加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二) 注重培训, 提高新闻记者的能力素质

有效控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除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外, 也要切实提高新闻记者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 在鼓励个人自学的同时, 也要加强新闻记者的各种培训, 真正打造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记者队伍。

一是搞好岗前培训。新闻单位要把好选拔、培训、使用三个关口, 在提高新闻记者准入门槛的同时, 注重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并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岗前培训要注重实效, 培训内容要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可分为集中办班培训、跟班实习见习、模拟任务锻炼三个阶段来进行, 突出思想政治水平、新闻业务能力的提高和优良工作作风的培养, 把练业务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 实现培训与上岗的无缝对接, 切实达到胜任岗位需要的目标。

二是坚持在职培训。新闻单位必须转变培养观念, 解决重使用、轻培训, 重管理、轻教育的问题, 坚持搞好新闻记者的在职培训,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在职培训可采取集中办法, 轮流参加的方式进行, 也可采取集中学习、全员参加的方式进行, 要建立周业务学习、月体会交流等学习制度, 或采取各部门轮流授课, 每课一题等方法, 充分利用网络、内部刊物、报栏等资源, 广泛开展专业知识竞赛等配合活动, 使全体人员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另外要鼓励和支持新闻记者的个人函授、高学历或专业进修, 有条件的单位要给予报销全部或部分学杂费。

(三) 健全制度, 加强新闻记者的监督管理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固然有新闻记者自身的原因, 但也有法规制度制约不力的因素。要真正使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功能, 使新闻行业和人员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是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人员管理问题是各个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 新闻行业人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切实建立起新闻行业人员管理的一系列制度, 包括培训、上岗、职责、纪律、奖惩和责任追究等各个方面, 制度要涉及到各类人员, 要覆盖到记者工作生涯各个阶段, 要细化到人员管理各个环节, 真正使新闻行业人员管理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章可遁。

二是建立健全新闻管理制度。客观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行为, 缺乏对新闻稿件形成过程的制度约束,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而造成因个别环节把关不严或疏漏而出现问题。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新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 包括采写、编辑、审稿、核实等方面, 另外还要建立分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 做到责任到人、各级连带, 坚持谁采写谁负责, 谁编辑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 谁核实谁负责, 谁批发谁负责, 形成一整套完善、实用的法规体系, 形成一个齐抓共管、正规有序的规范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监管制度。一个行业仅靠自身管理远远不够, 还要加强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新闻行业作为面向社会、面向受众的特殊行业, 更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管理。因此, 新闻行业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最好采取全国统一立法或建章立制, 建立专门的新闻监督管理机构, 明确各自职责, 要建立评议、举报、督察等相关制度, 充分发挥行政、组织、社会、群众、法规的监督作用, 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 彻底净化新闻阵地和新闻队伍, 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宣传引导力, 使之成为党和国家可以信任、人民群众可以信赖的传播利器。■

上一篇:影视服装下一篇:企业高低压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