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影视范文

2024-05-22

英美影视范文(精选4篇)

英美影视 第1篇

“神翻译”一词近年来频频在网络上出现。该词被认为最初见于对蕾哈娜歌曲名的翻译。(谢彩虹,2014)搜搜百科将“神翻译”定义为“结合音译和意译,网友把英语等其他语言中国化(的一种翻译)”。李韵认为,神翻译是“内地网友送给网络字幕组的最高褒奖——后者在翻译外国影视作品时,除了做到信达雅,还时不时给字幕增添点网络语言或古文的谐趣,让网友看片看剧时欢乐无比。”(李韵,2013:237)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神翻译”是与网络密切相关的一种翻译,而且受到网友的喜爱和赞美。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神翻译”持赞扬的态度。例如,谢彩虹认为,“神翻译”的“神”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名一善”,即“毫无可取之处”,另一个是“技能超群”“超凡脱俗”。(谢彩虹,2014)李韵也认为,“神翻译”是一种娱乐化改写,既有“添花”效应也有“添足”效应。(李韵,2014)还有人认为,英美影视剧中的“神翻译”是一种归化策略的极致运用,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其局限性。(史茹雪,2014)也有人认为字幕组的“神翻译”具有过度本土化的现象。(沈蓉蓉,2015)

笔者认为,之所以对“神翻译”有不同看法,是因为目前对该词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一些网络上出现的瞎译乱译(如将“干货”译成fucking goods)也被称作“神翻译”。(谢彩虹,2014)还有一些人之所以批评“神翻译”是因为出现了滥译的现象(例如将authority figure翻译成“大明星周杰伦”)(谢复祥,2015)更有些人将字幕组某些成员的随性行为(如在一段背景音乐响起之前用字幕提示“好听的歌要来了”)也认为是神翻译现象。(杨蔚、沈梦,2014)

卢刚(2015)在其题为“神+X/XX格式的语法语用功能考察”一文中指出,“神”字已有泛化虚化倾向,“神+X/XX”格式符合语言的礼貌原则,“既可用于褒义赞美,也可用于委婉含蓄的讽刺”。(卢刚,2015:67)杨蔚(2014)对神翻译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4.29%的人对此“比较支持”,26%的人表示“很支持”。百度百科也将“神翻译”定义为:把外文名称翻译成中国本土名称词汇的翻译,是网友对这些富有特色的翻译词汇的称赞之语。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对“神翻译”是持欢迎和接受态度的,他们反对的不是“神翻译”本身,而是“神”的过度和泛滥。

因此,笔者认为,英美影视作品中的“神翻译”应该指的是使用特殊的翻译技巧令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同时符合字幕翻译要点,又能完整地表达原句内在及外在含义的翻译。“神翻译”不是错误的翻译,也不是瞎译乱译,而是一种适度的归化和本土化翻译。研究“神翻译”对于影视字幕翻译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神翻译”的方法分类

通过对上百个“神翻译”案例进行分析分类,笔者大致总结了以下8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1)商标、人名等名词的替换

在贴近生活的英美影视作品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国外独有的或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如品牌商标、著名角色等。这时如果将其直接翻译,会使不了解该商标的中国观众无法明白该句话的真正含义,即“不明白‘梗’在哪里”,也会使观众感觉十分生硬。此时,一些“神翻译”将这些名词替换为中国本土的特有名词,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原句想要传递的信息。如在搜狐视频译制的Nikita(《尼基塔》)中,Relax.This place has more jamming than a Santana concert.被译为“别怕,这里的信号屏蔽比四六级考场都好”。原句中的Santana是上世纪一个拉丁摇滚乐队的名字,这里是调侃其演奏会声音干扰很大,而大多数中国观众没有听说过这个乐队,甚至容易将其误会为桑塔纳汽车的牌子,从而对对话的意思产生迷茫或误解。这时替换为“四六级考场的信号屏蔽”就更加贴近中国民生,让观众接受这个调侃的同时会心一笑。与此同理,还有将一些生僻的外国销售网站替换成“淘宝”,将外国言情作家替换成“琼瑶”等。

(2)押韵词替换

有些时候,原句中单词的作用并不是为了表达它的直接含义,而是为了和上下文衔接,用押韵的方式来表达某些意义。这时按原词翻译反而是不恰当的,如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讽刺Leonard:“It’s that you can’t tell a uterus from a unicycle.”若是将uterus和unicycle分别译成“子宫”和“独轮车”,则无法体现原文中这两个词的押头韵现象。人人字幕组将此处译为“你连子宫和自宫都分不清”,既做到了押韵,又非常符合该剧的情境与幽默感。

(3)热门词句意译

由于字幕翻译的作品主要在互联网上传播,观众与译者均与网络流行词句接触频繁,所以在许多影视作品,尤其是喜剧作品中,译者常常根据剧情的气氛和情境,用中国时下热门幽默的方式“神翻译”词语。如搜狐视频译制的2 Broke Girls(《破产姐妹》)中,伶牙俐齿的Max回答朋友I’ve always wanted to travel.被翻译成“我一生放荡不羁爱旅游”,在表达原意的同时套用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十分符合这部喜剧常常调侃娱乐圈的特点。

(4)译为俗语、方言、口气词

为了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带入视频中说话者当时的语气,译者会对原句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意译。如Sherlock(《神探夏洛克》)中有一个场景,John误会Sherlock不肯一起去帮忙十分生气,说道Sod this!Sod this!You stay here if you want,on your own.在这里sod this是英国俚语,是生气时骂人的话,因此直接翻译并不妥当;而后一句则是John临走前赌气般的抱怨。BTM字幕组将其译为“成,你爱咋咋地吧,你想呆这儿就呆这儿吧,随你便。”在表达了John情绪的同时,将该句翻译成一句观众熟悉的中国方言,很好地传达了情景。

(5)译为对仗句、长短句

译者在字幕中使用一些长短句、对仗句,使译文具有汉语的文学美感。如电波字幕组在Vicious(《极品基老》)中,将老演员Freddie的一句I was young,handsome,famous.译为“我曾年轻张扬心狂妄,多金柔情美名扬”。符合他喜欢夸耀自己才华的性格,又结合了他说这句话时吟诗般抑扬顿挫的语调。这种翻译方法也多用于剧中歌词的翻译。

(6)成语、四字词、诗词替换

使用中文的某些固定常用语、成语、诗词等进行翻译,既能起到精简字数的作用,也能提升韵律的美感。由于字幕翻译的长度要考虑说话者的语速,太过冗长的翻译是不可取的,而四字词替换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也能使译句更有中文特征。如人人影视字幕组将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中Leonard的一句You thought they all had a silver lining.翻译成“原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而silver lining本身就是一线光明、一线希望的双关语,这样翻译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7)译为文言

为了一些特殊语境,如视频中出现古英语、古代场景、史诗类旁白等,若将对话译为文言语句,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伊甸园字幕组译制的Heroes(《英雄》)第三季第十三集的开篇旁白,将On the sixth day,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and now it’s up to us to fi gureit out…译为“第六日讫,神之造人,赋以己貌;时至今日,人之为人,自斟自酌……”整段文言翻译完美地传达了这段恢弘大气、富有厚重感的旁白,是“神翻译”中不可多得的翻译案例。

(8)刻意的音译

为了达到幽默、讽刺等某些特定语境的效果,或是为了回避某些不雅词汇,字幕会作刻意的直接音译。如人人影视字幕组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说的一句Windows 7 is much more user-friendly than Windows Vista.I don’t like that.被译为“瘟骑比围死他更容易上手嘛,这我可不喜欢”。由于Win7和Vista已经是中国人通用的外来词汇了,译为视窗系统反而很不恰当,而通过情景可以看出Sheldon是讽刺这两种操作系统都不好用。所以音译成“瘟骑”“围死他”符合此处的喜剧效果。

当然,以上翻译方法必要时常可混合使用,而且不限于对话,有时在注释中也可以出现。如Sherlock(《神探夏洛克》)视频画面里出现报纸标题Turner masterpiece recovered by‘amateur’/Scotland Yard embarrassed byoverlooked clues时,破烂熊字幕组加入的注释翻译“‘外行’找回透纳名画苏格兰场无地自容”,同时运用了对仗句、成语替换两种方法。

3 小结

在大多数热爱通过网络字幕欣赏英美影视剧的网友心中,“神翻译”的“神”字是“神来之笔”之意,神翻译绝不是瞎译乱译,也必须遵循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张春柏,1998)在合适的视频场合下,选择合适的“神翻译”方法,对字幕对观众的信息传递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已有两年参加字幕工作的经验,翻译、后期、监制等均有涉猎,深切体会到字幕翻译的辛苦,也数次感动于小组全体字幕制作人员的认真与努力。绝大多数字幕工作作为无报酬的自发行为,对组员的热情和自觉性要求很高,迄今为止能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字幕翻译流程与体系,实属不易。随着国内对外来影视作品的引入,观众对于字幕质量的要求日益加深,字幕翻译也已经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神翻译”的出现必然愈发频繁。希望本文能对“神翻译”方法的规范有所启发,使其更好地丰富观众的观赏体验,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要:随着英美影视作品不断引进,字幕翻译应运而生,“神翻译”一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对“神翻译”的评价亦有褒有贬。那么,到底什么是“神翻译”?在近年流行的英美影视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哪些“神翻译”?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探析,以求对字幕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神翻译,英美影视翻译,字幕翻译

参考文献

[1]李韵.从接受理论看影视字幕的娱乐化改写[J].海外英语,2014(3).

[2]卢刚.“神+X/XX”格式的语法语用功能考察[J].绥化学院学报,2015(12).

[3]沈蓉蓉.从译学的“伦理关注”理论看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过度本土化[J].英语广场,2015(7).

[4]史茹雪.论流行美剧字幕翻译中国风现象--归化策略的极致运用[J].大学英语,2014(2).

[5]谢彩虹.“神翻译”对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意识的解构与建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4(2).

[6]谢彩虹.后殖民视角下网络“神翻译”现象及成因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4(9).

[7]谢复祥.民间字幕组翻译中的过度归化现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8]杨蔚,沈梦.浅谈美剧网络字幕翻译中的“神翻译”现象[J].海外英语,2014(3).

[9]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

[10]http://baike.baidu.com/view/11507250.htm

钢琴家赏析,英美影视欣赏(范文) 第2篇

摘要:《钢琴家》,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根据钢琴家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一部反映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的巨片,钢琴师用音乐同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影片的镜头清醒而体贴入微,虽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影像构图的雕琢,却呈现出人性的曙光.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编剧: 罗纳德·哈伍德

主演: 艾德里安·布洛迪 / 托马斯·克莱舒曼 / 艾米丽雅·福克斯 / Julia Rayner / Jessica Kate Meyer

类型: 传记 / 剧情 / 战争

官方网站: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波兰

语言: 英语 /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2-05-2

4片长: 150 分钟 / Spain: 142 分钟(DVD edition)

又名: 战地琴人 / 钢琴战曲 / 钢琴师

主要内容及片中人物鉴赏:

电影《钢琴家》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曙光的真实故事。

1939年,钢琴家斯皮尔曼27岁,每天在波兰电台弹奏。二战爆发了,德军的飞弹袭中了电台,此时的他还在弹奏这曲《升C小调夜曲》,这是肖邦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钢琴家库勒普斯基称此曲是“诗情穿上了厚重的魔术外衣”。的确,这首带有浓重回忆启示效果的曲子把我们的思绪也拉近了这场近代最残酷的战争里。

当人类面临艺术与生命的选择时,我们不得不放弃浪漫而选择实际。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钢琴家斯皮尔曼迫于生计到餐厅弹琴,却要为无聊的食客能听清硬币的声音而停下手下流淌的音符。钢琴家斯皮尔曼迫于生计到餐厅弹琴,却要为无聊的食客能听清硬币的声音而停下手下流淌的音符。而这首被中止的曲子正是来自波兰著名的钢琴诗人---肖邦的名作《G小调第一叙事曲》,曲子广泛地采用变和弦、附加音和弦,并通过大小调渗透、丰富的转调等让音乐呈现出恢宏的层次。让我们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艺术带给人们的镇静和优雅。

没有人希望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会如此的血腥和残酷。幸运的是斯

皮尔曼并没有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里成为炮灰,一次次的死里逃生,让我们对于琴键,对于音乐有了莫名的憧憬和希冀。

门缝里传来了大提琴的声音,这是来自巴赫的《无协奏大提琴组曲》第一曲,低沉,忧伤的音符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华沙清晨响起,将城市里死亡的意味彰显得更加浓烈。一直期待和斯皮尔曼合奏的女提琴手,最后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变成了两个人的独奏。钢琴家避难的房间里,默忆乐谱,模拟演奏,背景音乐响起,欢快的圆舞曲把凝重的战争气氛也都冲散不少,表达了此刻的斯皮尔曼对于和平的向往。

唯一藏身的寓所也在一次袭击中成了危楼,斯皮尔曼不得不自己寻找生存的方式。他躲到残墙断瓦、四处浓烟、几近空城的楼区里。从残存的碗柜中,寻找任何可充饥的东西,曾靠用过的浴池水,维系生命。在那个被毁灭的楼区中,他是唯一的像鬼魂一样存在的生命。然而也是在这里,他和德国军官的首次相遇,让我们聆听到了比在任何演奏会上都精彩的音乐对决。

《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柔板和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对话是极具戏剧性的。这是两个生命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德国军官知道大势已去,作为社会角色的“纳粹军官”即将完成历史,而《月光奏鸣曲》表述着他内心深处渴望回归和善的复苏,这也为他放了斯皮尔曼做了必要的铺垫,此刻他们是导演的两个符号,是为完成灵魂重生的音乐动机。

钢琴家获救了,在德国军官的帮助下,他在战争最后的时间里得以维持生命。斯皮尔曼再次回归了他再熟悉不过的电台录音间.斯皮尔曼再次回归了他再熟悉不过的电台录音间此时演奏的乐曲和开篇呼应依然来自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舒缓平静的音符有如泉水一般汩汩流入心间,你似乎可以通过音乐听到此刻的斯皮尔曼对于和平的感激和生命的赞誉。影片评价

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两部电影都是美国资金拍的英语片,都在波兰拍摄,《钢琴师》的一些情节在《辛德勒名单》里也出现过:犹太社团保护自己的音乐家,党卫军听犹太人弹钢琴等等。乍看起来,两部电影只要拍一部就行了。但看完《钢琴师》,我就是觉得里面有些什么地方跟《辛德勒名单》大大不同。从技术上说,我崇拜《辛德勒名单》,但比较影片立意,《钢琴师》远远胜出。

《钢琴师》在二战中华沙的废墟上徘徊了两个半小时,全是悲剧,没有喜剧。

罗曼·波兰斯基使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制造节奏。他先来一点悲惨的东西,跟着再展示一点恶劣环境中的人性,然后再来点更惨的。比如先讲犹太区传言德国人要把没有工作卡的人送走,男主角就满世界替家里人找工作卡,后来终于凑齐,但给他卡的德国人或者波兰人却说“这东西帮不了你们”。果然,他们全家都被送到火车站,要运走。就在他要上开往灭绝集中营的火车时,一个犹奸救了他,让他去找地方躲起来。

甚至直到结尾,波兰斯基也不肯温暖一下,我们看到主人公重新西装笔挺地坐在广播电台里弹琴,然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这里来了压轴的一笔:他们始终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在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各国各层政府官僚接到报告却不努力寻找,苏军报复性地虐待德国俘虏,等等等等。

浅析英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 第3篇

【关键词】字幕翻译 个性 方法

一、概述

网络迅速发展,我国的影视行业趁着这股东风在破浪前进,其势头可谓是前所未有。影视剧演员层出不穷,影视剧产量与日俱增,影视剧质量推陈出新。不仅国内的影视业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势头,大量的海外影视剧也涌入中国的市场,红鼻子蓝眼睛的洋大人行走在中国的银幕之上。但是,海外影视剧如果想要向中国观众充分地传达作品的内涵,就必须突破语言的局限,字幕的匹配这时成为无二的选择。字幕是通过文本来实现语言的沟通,让不同语种的观众在短时间内品味到海外的文化精粹,是影视爱好者的阵地,是语言学习者的平台。

在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影视剧的翻译却相对短促。虽然已经以字幕或者配音的形式翻译了大量海外影视剧,但影视翻译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并未引起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研究人员和论文数量都屈指可数。曾有人指出,在我国,影视作品受众的数量与翻译界的重视程度不相匹配。究其原因,影视作品翻译的个性对影视翻译的研究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二、影视翻译的个性

1.多重文本。电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两种媒介来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传递自身信息,画面和声音互相依助,互为补充,组成影视作品的二维效应。所以,翻译者所面对的并不是孤立的文字文本,而是配合了色彩和声音的多重文本;研究者不只要比对源语和译语,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2.长度限制。文学作品的译语是印在书纸上的,观众可以反复地阅读甚至吹毛求疵。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却具有时空的瞬间性,观众只能一扫而过。观众视野的有限性对字幕长度提出了高要求,字幕长度应该在11—15个词为宜,以与讲话人的声音同步。这要求翻译必须简洁、概括、少修饰和晦涩之词。

3.大众化。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观众范围。所以,它的内容必须符合最低文化水平的标准,字幕翻译也是如此,必须做到口语化,直接、通俗、真实,甚至可以包括俗语和市井语言。如果像文学作品的翻译一样精雕细琢、华美悠长,就会失去商业价值。

4.演员动作的限制。演员的形体动作也是影视作品的一种语言,是非口头语言,对口头语言起着补充和辅助的作用。然而,非口头语言在与口头相成的同时,也对口头语言起限制作用。在做字幕翻译时,译者必须注意非口头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一致性,使得翻译自然而妥帖,不能忘记非口头语言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5.注释的有限性。同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相通之处,影视字幕的翻译也具有文化的阻力,它必须既能够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又要考虑到译语的表达习惯。然而,它却没有文学翻译的注释的空间。文学翻译可以在页脚或章节分裂处加注释说明难解之处。字幕翻译却不然,观众的难解之处无法做注,字幕和旁白都是影片原有的内容。这对字幕翻译形成了严峻的考验,译者必须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

三、影视翻译的方法

1.译文必须简单明快、易读易解。因为观众是在观看画面的同时浏览字幕,且影视画面具有瞬时性,所以,字幕应在11—15个词之间,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保持源语意义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取核心信息,裁撤冗余信息,使对白高度浓缩。具体表现为:(1)词汇省略。多余的应答词不作翻译,对多余的修饰词进行简化。源语中会存在一些套话或者是无关痛痒的应答词。(2)分解句子。英语中有很多长句子,尤其是从句。汉语则是以短句为主。译者需把英语中的长句分解为短句,以符合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既符合了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又运用了修饰,简洁易懂。

2.译文需口语化。影视作品的大众性要求译者选用直白的口语,切忌繁杂的辞藻。好的字幕翻译让观众极为省力,几乎没有在看字幕的意识。比如,把“this is my disguise”译为“这是我的掩护”,观众就会觉得别扭、不自然,因为这句翻译是英文式的汉语,且书面色彩浓厚;如果把这句话译为“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观众就会坦然接受,这种翻译不仅有丰富的生活气息,还显得主人公诙谐、幽默,与人物的设定相吻合。

3.译文与人物特征相匹配。口语化是要求字幕翻译的自然,与人物特征相匹配则是要求字幕翻译的生动。字幕翻译匹配人物特征是说字幕翻译仍然能够像源语一样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不能让儒雅的绅士操着一口大粗话,也不能让一个粗人满口之乎者也。比如在翻译“you son of a bitch,gone back on your word!”时,译者觉得此话粗俗,直接译成了“你这个说话不算数的”坏蛋。文雅倒是文雅了,女主人公生气的力度和其火爆的性格特征就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将其译为“你这个背信弃义的畜生”,就能鲜活地体现其性格和抓狂的状态。

4.必要时进行补充。字幕翻译力求简单,但当有文化交流的障碍时,则需要消解文化隔膜,把必要的信息补充出来。

字幕翻译不仅要坚持与剧中人物的声音、表情一致,更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原片的思想,这需要字幕翻译人员应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改进,字幕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春白.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

英美影视 第4篇

关键词:英美文化;影视作品;走出去;影响

作者简介:王颖(1986-),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近年来,我国的电影电视作品进入到大量的出作品和成果的时期,尤其是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在我国的影视市场上大放光彩的时候,影视作品也需要及时地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来宣传自己。实际上,纵观国内的影视作品要在国外市场上大放异彩,距离国际著名的优秀的影视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纠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重要原因还是在于跨文化视域的差异,因为西方人不理解我国的文化情况,和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的影视作品走出去要被认同和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努力。

近年来,很多优秀的外国影视作品深入我国大众人心,究其原因在于外国影视作品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喜欢从中国元素上下工夫,尤其是近两年好莱坞的大片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喜欢把中国的影星或者中国的文化,就是具备中国元素的东西加入到影片中来,从而获取相应对的票房,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国影视作品借鉴的。我国的影视作品要走出去,要在国外的影视市场中站稳脚跟,研究国外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一、英美文化反映了英美好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有助于我过影视作品被接受和理解

英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的财富,英美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和英美文化通过沉淀下来所反映的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英美文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反映了英美的发展和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的水平。我国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为什么每次走到英美国家和西方就不能被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影视作品里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和影视作品的概念不能被西方国家的人认同和理解,因为文化差异的不同,自然影视作品走出去要获得好的票房也就是不容易的。

通过这几年,国外大片在我国的成功,我们可以分析出来,国外大片的成功多数都是因为在中国有一定中国元素和中国的文化出现,尽管有些国外影视作品在嵌入中国元素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生硬,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占有一个国家的一块电影发展的市场的时候还是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尽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因袭,我国的影视片,要走出去,同样可以研究英美文化,和英美文化里大众喜欢什么,社会生活方式是什么,才能更好地满足英美市场顾客的需求,从而让自己的影视作品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来,我国有很多的影视作品已经在开始尝试从英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差异的角度来重新改编或拍摄适合英美文化的作品,也得到了一些好的效果。

二、英美文化是西方思维的体现,我国影视作品要走出去要用英美思维来拍摄影视作品

研究英美文化就会发现体现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元素,东西方因为地域差异和发展历史不同,思维的发展也是不同的,包括讲话的方式和思考的因素都是不同的。从英美文化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影视作品要走出去,必须紧扣英美的思维模式,和讲话的方式,尤其是在改编或拍摄的过程中,在翻译语言和台词的过程中,要用相关联性的翻译方式把台词变成英美的思维,才能够得到西方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更要贴切的符合西方文化的元素,多用西方的词语来诠释我们影视作品的意思。

比如在我国红极一时的《甄嬛传》,在走向海外的时候,就把我国的76集长篇作品改成了欧美版的6集,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结合了英美文化的元素,用一些西方观众喜欢的语言来诠释影视作品,《甄嬛传》的海外市场的拓展,在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的市场中起到了好的先例。通过英美思维来展现自己影视作品的特色,就能在英美市场中打开自己影视作品的市场空间,也能够让西方更能够了解自己的影视特色,占有西方影视市场。因此,英美文化对我国的影视作品走出去是有重要影响的,英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上都体现了英美的需求,我国的影视作品要在西方市场上有好的收获就必须要了解英美文化,让英美文化里的内涵和精髓指导我国的影视作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上,一个地区的文化反映了一份地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我国影视作品要走出去,研究英美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加入英美的文化和思维,可以让西方观众更有亲切感和接受力,也可以让我国的影视作品真正地被西方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夏红英,文化视角下英美影视字幕翻译现状与策略,电影文学,2014年2月.

[2]王雪梅,网络小说改编剧价值呈现与效果反思,电影文学,2015年3月.

[3]黄红玲; 姚小飞,小议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之影视作品赏析——从电影《阿甘正传》看英美文化知识的拓展,青年文学家,2013年8月.

[4]熊梅,关联理论视角下英美影视作品中言语幽默的翻译研究,湖北大学,2012年3月.

上一篇:复方泛影葡胺下一篇:图文信息

全站热搜